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飞得更高:孙正义传

作者:井上笃夫 字数:73203 更新:2023-10-11 17:18:19

飞得更高:孙正义传  作者:[日]井上笃夫  第一部分:  第1节:另类思维  另类思维决定另类成功  盛大集团总裁唐骏  在我认识和见过的国外企业家中,有两位最尊敬的,一位是比尔?盖茨,另一位是孙正义。孙正义是日本的典型代表,盖茨是美国的代表。他们两个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他们的远见,他们的执著,他们的勤奋。  100多年前,美国加州因发现金矿而吸引了大批淘金者加盟,犹太人莱维?施特劳斯也是这批淘金者之一,却每天以失望告终。  一天,莱维和一位疲惫不堪的矿工坐在一起休息,这位矿工抱怨说:"唉,我们一整天拼命地挖啊挖,裤子破了也顾不上补。这鬼地方裤子破得特别快。"  莱维眼前一亮,帆布不正是耐磨的布料吗?不久,第一条牛仔裤的前身--工装裤就这样诞生了,并从加州迅速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莱维也由当初的贫困淘金者一跃而变成"牛仔裤大王"。  其实,成功就是这样简单,换个想法,避开竞争焦点的锋芒,迅速抢占潜藏的市场就可以了。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调整思维,准确地判断出潜在机遇的。  《飞得更高--孙正义传》正是通过网络传奇人物--孙正义的成功经历,教给我们怎>样把握机遇,发现潜在商机,从而让成功变得简单起来的一本好书。  孙正义今天的成绩,与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比如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对一项事业的把握越大,取得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但孙正义却不这么想。  他说,如果非得等到有九成或九成五的胜算,才愿意采取行动的话,我的事业绝不会像现在那么成功。过于慎重,可能会错过许多战胜的机会,所瞄准的目标,容易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因此,非得有九成胜算才行动的人,会被以七成胜算为行动依据的人打败。  以概率来说,九成胜算当然要比七成胜算理想,但孙正义告诉我们,在实战上,情形刚好相反,前者更容易失败。  就以棒球为例,以九成胜算为目标的人,站在打击位置上,或许有九成的几率可以击出安打。但是他必须在有击出安打可能的情况下,才会登上打击位置。如此一来,他的打击次数将会减少,总打点或全垒打的数量也会跟着减少,因此七成胜率是最理想的目标。  这就是孙正义的超前的、新颖的思维。这些观念伴随着他在19岁的时候拿到第一个100万美元,在三十七岁的时候打造了软银帝国。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地为读者展示了他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手法取得辉煌成功的历程。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成功却并不能被每个人分享。本书启发读者,取得成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避开竞争激烈的领域,积极抢占只有七成胜算的"第二落点"。  足球场中就有抢"第二落点"之说。在一般情况下,"第一落点"是有九成胜算的进攻位置,只要得手,极易进球,但是,也由于对方球员防守严密,进攻者总是无功而返;而"第二落点"由于少人跟防,往往会轻易取得战绩。  足球场如此,追求成功的路上也是如此。大家都在蜂拥而上抢"第一落点"时,谁能像孙正义一样,及时调转方向,找到不起眼的第二落点,谁就能掌握时代的脉搏。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一旦定下心来,本身爆发的潜能自己也会吃惊,而死钻牛角尖只会将自己推进死胡同。重新调整成功的目标,尽管是痛苦的,但走出了第一步,再走第二步就顺畅多了。改变思维后,我们会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  孙正义是为成功号脉的大师,这样的名家用亲身经历指导读者,实在是一种福分。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改变很多读者的人生轨迹。  梦想创造传奇  软库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总裁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温天纳  孙先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梦想出发,用激情、眼光和胆识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财富王国。他加速了这个革命性行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了世人的生活方式。  本人作为软库发展旗下投资银行总裁及中国人民大学的荣誉讲座教授,孙正义先生一直是一个令我十分敬佩的人。孙先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从梦想出发,用激情、眼光和胆识创造了一个庞大的财富王国。他加速了这个革命性行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改变了世人的生活方式。  在十多年前,当互联网行业还在发展初期,人们仍采取观望态度时,孙正义先生果断大胆地投资了一批早期的互联网公司,使得"Softbank"成为互联网革命的先锋者。"互联网创造了奇迹,也创造了孙正义的成功。"  第2节:创造传奇  "Softbank"这个名字,一直与新经济及与互联网企业紧密联在一起。作为世界最大的风险投资商,"Softbank"在中国大量投资。人们也知道孙正义的投资决定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的,拖泥带水不是孙正义的性格。  与那些"老外"相比,孙正义的身上绝找不到亿万富豪的浮夸。可是我们要知道,孙正义可说是真真正正的"暴发户":从一个在日本普通中产阶级长大的孩子,去到成为世界级富豪,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  孙正义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只要别人会的,我就应该会!"他在年纪轻轻时就已经订下人生计划,他的梦想、他对未来的掌握及他的好学精神极为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就是孙正义具备的那种丝毫不受外力动摇的坚固自信及以上的特质,成为了目前希望在互联网行业上大展身手的创业者最为值得借镜的经验。  希望读者能从这本书中更为了解孙正义先生,透过阅读一篇又一篇的企业冒险经历及故事,从中学习孙先生成功之道。  成功始于"野心的膨胀"  8848网站前CEO  6688.com公司董事长王峻涛  远见,所以"持有"。作为一位著名的风险投资人,他的耐心和他的大胆一样出名。他的一些成功的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价值的时候敢于投入,然后和创业者一起坚持到成功。  "树立了志向后,如果有野心,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会忍耐,在忍耐中不断磨练人格,就能成为人人羡慕的人。"  在《飞得更高--孙正义传》一书中,这句被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话并不特别引人注目,但却恰恰吸引了我的目光,觉得这真是作者井上笃夫对网络信徒孙正义的最好注解。  孙正义始终具有一股"天下舍我其谁"的劲头。早在19岁时,他就写下了自己的50年计划:20多岁时,建立自己的企业;30多岁时,挣到第一个10亿美元;随后20年,巩固和挑选接班人;43岁后,在10年内将企业扩大10到20倍。  于是,他在24岁那年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再次宣称:要在5年内销售规模达到100亿日元,10年内达到500亿日元,使公司发展成为几兆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  如果说在充满激情的青少年时代,孙正义拥有崇高的志向、华丽的梦想、庞大的野心,并不是一件太过突兀的事情,那么,在他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激烈的竞争之后,在大多数人都因屈从于现实社会而放弃自己的志向的时候,他的这些豪言壮语恐怕就只能被称之为"野心的膨胀"了!  但正是这份"膨胀"的野心,支撑着孙正义在37岁时即成为10亿美元富豪,更支撑着他建立起了如今这般庞大的国际互联网帝国。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野心"只是一个贬义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孙正义却以其天大地大的昭昭野心成就了事业。  原因何在?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野心的时代。没有创业的野心,就没有那些在今天推动着世界经济主流的高科技产业和企业群,没有那些迅速聚集财富和改变世界的梦想,最后变成现实。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野心实现。  在阅读《飞得更高--孙正义传》这本书的时候,你能看见野心是这样被实现的:  胆大,甚至敢于冒险。他的胆大包天甚至到了戏剧化的地步,商界皆知。书中详细地叙述了这些故事,并引用了比尔o盖茨曾经题赠给孙正义的一句话:"你和我一样都是冒险家。"1995年11月,孙正义所掌控的软银公司向雅虎投入了200万美元。1996年3月,软银公司又注资1亿美元,拥有了雅虎33%的股份。雅虎酋长杨致远对这一点的感触是最深刻的:"我们当时大多数人都认为孙正义疯了。在1996年3月,在一个新兴公司投资100万美元都是具有相当风险性的。"  准确的判断和坚持。即使在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他仍然坚持认为:"因特网是最安全的投资宝地。"  远见,所以"持有"。作为一位著名的风险投资人,他的耐心和他的大胆一样出名。他的一些成功的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别人还没有意识到价值的时候敢于投入,然后和创业者一起坚持到成功。谈到他对雅虎的投资,杨致远说,"我可不认为他是靠运气,他看到的是15年20年后的事情。"即使这样同样一位充满远见的创业者,面对当时孙正义慷慨的投资仍然吃了一惊。可是,记得最近一次和杨致远聊天的时候,他还调侃地说起,当年卖给他的股份太多了。可见,10年过去,他当时看来疯狂的投资,已经成为所有人都认为的"便宜事",证明他的远见近乎天才。  第3节:痛苦中站立  我个人有机会和孙先生面对面做过深入的交流。给我个人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当我们谈论一件互相都感到很有趣的事业的时候,他会用鹰一样发亮的眼睛盯住你问:这事情,你能做到第一吗?很高兴后来有机会和他的基金合作,也很高兴受了他的影响,让我们在创立6688.com的时候,即使当时的产业环境很低迷,也不断问自己:我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到第一?  一位留洋归来的学者曾经说过:"中国的青年人与国外的青年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志向而无野心!"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孙正义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是一个缔造成功的人,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志向、有野心的人!  缔造成功的野心,也许是含蓄的中国人最应该从这本书里面细心体会的内容。  成功,往往在痛苦中站立  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总裁  《IT经理世界》杂志社社长刘九如  孙正义选择的是蝶,所以也就选择了痛苦,因为化蝶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幸好孙正义最后成功了,他成了一只真正的蝴蝶。但是,孙正义一生中,最精彩的不是他身为一只蝴蝶时的光彩夺目的模样,而是他从蛹到蝶的蜕化过程,是他在痛苦中站立、飞翔的一种大无畏的姿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成功就等于选择了痛苦。  如果你见识过蛹化蝴蝶的过程,你可能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你不知道化蛹作蝶,那么,你可以看看《飞得更高--孙正义传》!  这是一本能令心灵微微地震荡和轻吁的书!  蝴蝶与蛹之间在美学上有质的不同。蝴蝶有轻盈的翅膀,小巧、善舞的的身资,特别是它在春天的花丛间悠悠地飞过时,简直就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标本!而蛹却是如此丑陋,它的惨白的缺少阳光照射的身段实是令人恶心,是以得了个"蛆"的外号。不过,话得说回来,做一只蛹是安全的,它一耸一耸地在大地上、在树枝上蠕动,开心地过着和平的生活,可以不考虑时间不考虑欲望不考虑生死不考虑爱情地慢悠悠地活着。  蛹的一生平凡、庸碌;而蝶的一生风光无限、成功至极!  是做一只蛹,还是做一只蝶?  孙正义选择的是蝶,所以也就选择了痛苦,因为化蝶是一个异常痛苦的过程!幸好孙正义最后成功了,他成了一只真正的蝴蝶。但是,孙正义一生中,最精彩的不是他身为一只蝴蝶时的光彩夺目的模样,而是他从蛹到蝶的蜕化过程,是他在痛苦中站立、飞翔的一种大无畏的姿态!  当平凡无奇、身高不到一米六的19岁小青年孙正义写下了自己生涯的五十年计划时,人们便开始"异端"或"疯子"地嘲笑并伴之以唾液时,这个小伙子依然敢于直面人生,并从他的预言中坚定地出发;  当孙正义刚开始创业,手底下仅有的两名员工却"集体"辞职时,他只是自嘲地笑了笑时;  当他的事业发展不大顺利,有几次甚至处于破产的边缘时;  当孙正义先后把1亿多美元投给了一家还没有一分钱利润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的时候;  他却用大写的自己选择了坚持!  我以为,这是《飞得更高--孙正义传》一书中最精彩的段落!因为不安于躺在坚壳里的蛹会设想到未来某一天将招摇展翅,这本身就是一个精彩!而观察一只蛹转化为蝴蝶的过程当然是让人激动和兴奋的。  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人士都经历过痛苦的磨难,他们在痛苦中锻炼成长、煅造出坚强的性格。就象希腊神话里的勇士成功地走进迷宫要靠一条红线才能完成,孙正义知道他成功的红线就是--痛苦!当然,不光是孙正义,我们每个人都是!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经历痛苦、经历磨难,我们才能懂得更多、理解得更深,得到的也会更多。  "良药苦口利于病",不敢品尝痛苦的滋味,就好比不喜欢吃苦口的良药,是不会改善自身的,当然也就永远成不了蝴蝶。  作为蝴蝶的孙正义,偶尔想到曾经为蛹的样子,心境会如何?这或许是大家愿意继续读该书下半部分的理由之一!  很多人自认自己是蝶,只是没有伯乐把他当蝶来看。诚然,蝴蝶生在蛹的世界是一种悲哀,但我以为,先有蛹才有蝶,成功如孙正义者,尚且不敢说自己生来就为蝶,余人就焉敢称蝶?这是最令人悲哀的,因为人们常分不清,自己是一只蝴蝶,还是一只蛹!  第4节:先见之明  但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蛹都有机会成为蝴蝶或等到那一刻的,除非你有孙正义的勇气与决断!  记得五六年前,笔者曾有机会与孙正义有过一次见面交流,从当时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到读完这本书稿的深刻感受,我想上述感慨,或许就是这本书出版的另一个目的和理由。  孙正义互联网成功等式:独到眼光+计划=先见之明  新浪全球资深副总裁兼总编辑陈彤  孙正义与比尔·盖茨都是全球IT少有的高人,两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在亚洲、一个在美国。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是通过资本触角进入互联网的核心,另一人则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掌握了IT的话语权。孙正义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是偶然中的必然。  其实,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是,我们生活在互联网这个创造奇迹的产业和大时代中。假如成功可以从改变思维开始,那么,《飞得更高--孙正义传》将给你很多启示。  是互联网让人们认识了孙正义,这个日本最炙手可热的企业家、亚洲首富、IT风云人物,一个韩裔日本人。  提起孙正义的成功,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他具备娴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无以抵挡的创业激情,还有人会认为孙正义的"运气好"。  然而,日本著名作家井上笃夫却在他的作品《飞得更高--孙正义传》一书中,以详尽真实的事例和准确有力的笔触告诉我们:"事实上,孙正义之所以真正成为世界级富豪,除了激情、除了市场运作能力之外,有一个前提,是大部分人没有发现的,这个关键就叫做有先见之明。"  不错,我们只要看看孙正义为自己制订的五十年生涯规划就会发现,做事喜欢制订计划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像孙正义那样,总能看准正确的方向、找准关键,最终成就梦想。对此,他的一位创业伙伴曾说:"孙正义做具体的事情不行,但辨认方向的本领一流。"  这个生涯规划的内容是:二十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三十多岁时,要有一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四十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十亿美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一千家以上的公司;五十岁时,完成自己的事业,公司营业额超过一百亿美元;六十岁时,把事业传给下一代,自己回归家庭,颐享天年。  当这个只有十九岁,手中仅有一百多美元的普通家伙从他的如神灵预言般的规划中出发、直面人们的唾液时,"异端"或"疯子"便始终伴随左右,而奇迹也往往追随其左右。  1981年,孙正义以一千万日元注册了Softbank,也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软银公司。公司成立的早晨,他搬了一个装苹果的箱子,站上去对两名雇工发表演讲:"五年内销售规模达到一百亿日元。十年内达到五百亿日元。要使公司发展成为几兆亿日元,几万人规模的公司。"两个雇员听得张大了嘴,不久,他们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发展远景都辞职了。  1981年10月,大阪举行了一个电子产品展销会。孙正义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拿出八百万日元(此举花去了公司资本的80%),租下了会场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厅,然后通知各大软件公司,请他们来软银的展厅免费参展。此举吸引了十几家软件公司,打响了软银的知名度。  最能体现孙正义的确具有洞彻时空的锐利眼光的一次是,1996年3月,他先后把1亿多美元投给了一家还没有一分钱利润的互联网公司。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疯了,但没用几个月,事实就让人们开始转而佩服他了。  这家互联网公司于1996年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其股价高举高打,孙正义卖了手中股票的一小部分就换回了4.5亿美元。  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门户网站雅虎。  这时,一些以前说他是疯子的人开始不无妒忌地说他运气真好。言下之意是,如果说话人的运气能和孙正义一样地好,没准也能捞个几百亿美元什么的。  其实不然。孙正义具有对信息时代特征的远见卓识的洞察力,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进入回报率最高的信息增值服务领域。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能最终坚持下来。这是他能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回报的基础,也是软银创造信息产业传奇企业的关键。即便是2001年全球互联网面临最低潮的时候,孙正义仍独具慧眼地判断,宽带应用将给互联网带来最有价值的商机,第二次互联网高潮将很快到来。果然,1年之后,纳斯达克开始复苏。  第5节:大智慧人  实际上,世界上本没有先知先觉者,孙正义的这种"先见之明"是建立在他长期对产业的敏锐观察、深入了解基础上的。而其独到眼光和做事情的计划性帮助其实现了对互联网产业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每一次互联网高潮来临的时候,都能够成为引领潮流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没有先见之明而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往往只能随波逐流或总是落后于他人,在遗憾之余,我们应该去仔细想想,这背后的深刻原因。  从这个角度上讲,井上笃夫的这本书《飞得更高--孙正义传》很及时,相信读完它,我们不仅能从主人公孙正义的创业经历中体会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并能从中得到这样的启迪:今天的成功,是昨天的远见和计划的结果;如果我们不去努力预测明天,就很难有明天的成功。  我眼中的孙正义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  在产业最底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  "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给我3500万美元。"  "我没想到钱来的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  ……  后来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戏剧化的一个场景。  那是1999年10月的一天,我被安排与雅虎最大的股东、被称为网络风向标的软银老总孙正义见面。当时我经营的阿里巴巴还算不错,我选择投资人很慎重,已经拒绝了38家风险投资商的资金,只接受了以高盛为首的投资集团500万美元的投资,所以我并不缺钱。但是,从孙正义的眼神中,我知道我们一定要握手。  孙正义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说说你的阿里巴巴吧!"于是我就开始讲公司的目标,本来准备讲一个小时,可是刚刚开始6分钟,孙正义就从办公室那一头走过来,"我决定投资你的公司,你要多少钱?"  我一下子蒙了,"我并没有打算向你要钱啊。"  我们对视了一小会儿,不约而同地呵呵笑了起来,四只手也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不用说话,彼此心里都知道,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早就注定了的。  我见过聪明的人物有很多,孙正义却是其中最特别的。他神色木讷,说很古怪的英语,但是几乎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像金庸笔下的乔峰,有点大智若愚。  我们都在这6分钟内,明白对方是什么样的人--迅速决断、想做大事、说到做到。  后来我才知道,软银每年接受700家公司的投资申请,只对其中70家公司投资,而孙正义只对其中一家亲自谈判,只对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了投资决定。  他对我说:"保持你独特的领导气质,这是我为你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一下子想起来,孙正义当年注资雅虎一亿美元的时候,雅虎只有15个人,十分弱小,大概他也是看出了杨致远的某些潜力。  我对自己的能力极为自负,可是那次,孙正义给我上了一课,至今我都在研究:他锐利的投资眼光,是否来自神灵的赋予?  我很荣幸有缘与孙正义先生握手。  若是没有这次握手,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的事业不会像今天这样顺利展开,尤其是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行动中。  从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至今,一直十分信任我,几乎完全没有干预过企业的相关事务。他和我的理念一样,就是要赢在未来,对阿里巴巴作长期的战略考虑。我常在电话中和他开玩笑,阿里巴巴如果缺钱,我第一个电话肯定打给你。他说,你当然应该打给我啊。  没想到这样的玩笑却在现实中得到了解释。在我收购雅虎中国的过程中,他主动让出了3.5亿美元的股份。  有媒体评价孙正义的行为只是为了套现,但是很明显的是,他投资的阿里巴巴和淘宝网目前都处在飞速发展时期,如果继续投入资金,或者继续持有原来的股份,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和长期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当时3.5亿美元的套现,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了什么。  这种感觉,只有在我和他才能理解。雅虎、阿里巴巴、孙正义,都将钱押在了未来和信念上面。  第6节:放飞梦想  他对我说:"Jack,就是因为要跟你做一辈子的朋友,我才愿意退出。"  这句话,在我眼里的价值,远远高出3.5亿美元!  在产业最底谷的时候仍然坚定不移坚持理想的人不多,孙正义就是这样一个在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智慧的人。  我要感谢井上笃夫先生,是他对孙正义长期的关注,并且用几年的心血著作了《飞得更高》这本书,让我以及所有读者都认识了在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孙正义,也让"我坚信,一切的成功都是缘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  我与本书作家井上笃夫初遇是在1987年,算来已经有近20年的交情了。那时,他采访过比尔·盖茨,后来,井上先生就一直关注着我。  这本《飞得更高》在杂志上连载的时候,我自己也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拜读过。对于井上先生在采访中所投入的热情,我从心底里佩服和惊异。他不仅采访了对我影响很大的福冈小学的恩师,而且还多次远赴我的母校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甚至还去我的祖籍地韩国大邱进行深入采访。  显然,本书中有一个连我都不了解的"孙正义"。我享受着发现另一个"孙正义"的喜悦。现在,重新通读本书,你能发现一个什么样的孙正义呢?我自己也不禁欢欣雀跃。  软银集团总裁兼CEO孙正义  开篇:放飞梦想  一  2004年元旦,新年伊始之际,孙正义比平常睡得要晚一些。上午10点钟,他心清气爽地起床。然后,他照例又先打开自己的电脑,回了几封邮件,检索了网络信息,查询了雅虎BB的加入者数量。吃完妻子优美做的早餐,他来到地下室,走进了高尔夫模拟球场。  三岁的蝴蝶爱犬莫克一直追随在孙正义左右。他从书房里眺望着院子里的高大挺拔而光秃秃的榉树,心中思忖道:"今年该是拓展业务的时候了。"  现在,日本的高速网络用户已超过1400万。由软银BB和雅虎共同提供的宽带综合服务--雅虎BB为市场增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国内也有很多用户在使用,已经发展成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一种宽带服务。  2001年9月,宽带正式开通商用服务,此项服务开通1年以后,也就是2002年9月末,已经突破了100万条线路;2003年2月上旬,就已经突破了200万条线路;2003年8月,突破了300万条线路,2004年3月,突破了400万条线路。商用服务开通仅仅31个月的时间,就已经突破了400万条线路。  那些街头的"遮阳伞部队"的销售形式以"世界上No1.便宜,最迅速的服务令人惊异地扩大着市场占有率"。  其实,2004年以前,宽带的道路并非一直平坦。2003年尽管突破了200万条线路,但是否处于利润的损益分歧点,是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技术,是否有解决方法依旧不得而知。但到突破了300万的时候,就拨开云雾见南山了。  如果就此满足的话,不在继续发展客户的话,也能一年实现900亿日元的盈利,这已经充分地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孙正义会就此满足吗?决不!一抹微笑浮现在他的脸上。"就这样满足的话,未免太可惜,我要不断地增加财富,500万、600万、700万甚至更多。"  孙正义在心中已经拿出了切实的方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更加有趣了。应用编程要继续发展下去,还要进一步加强线路技术,并且要继续扩充登载的内容。内容为王的时代即将来临。"一些基础设施的东西已经初备雏形,今后要做的事情是深度挖掘。  2004年新年,得以有一些闲暇时间,孙正义可以悠然地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度过,在除夕欣赏"红白歌会"和相扑大战。第二天,他又被自己最钟爱的司马辽太郎的《龙马去了》这部12集的电视剧所打动。他亲自录制了5卷带子,并标注上名字。"今年一切都如同大河电视剧式般顺利。"孙正义一边欣赏着《龙马去了》,一边感慨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开始,就好像坂本龙马先生在亲切地注视自己一样。  毫无疑问,数字信息社会即将到来。人类的历史从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然后就是信息社会。纯粹意义上的信息社会是1天24小时,1年365天,随时随处都能够使用网络。"就如同拧开自来水管,水就会流出来一样,我们可以享受最极致的无所不在的网络社会。我会让这样的时代尽快到来。"  第7节:无所不在  基础网络是孙正义最先涉足的一项宽带事业。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百分百的IP网络业务的人。  整个日本社会就是由IP连接而成的。孙正义所率领的软银集团要成就的就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如果这些基础网全部都可以用IP制作而成的话,那么,无论ADSL,还是光缆、无线或者是无线LAN,都可以采用IP完成。  正如孙正义所预言的那样,网络无所不能。无论是PC终端抑或电视,也或者是手机的终端、家电产品、汽车什么都可以用网络实现。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社会,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可以随时与电脑相连。我们软银的目标就是开创网络基础设施这项事业。"  现在,孙正义正在向NTT发出庄严的挑战。这堪称是现代版的"狭路相逢"之战。孙正义采用的是信长君的突袭战术。那么,孙正义究竟会不会在这场争战中获胜呢?  "我已经有了一套制胜的战略计划,现在正一步步地实施这套战术,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胜利的日子会是什么时候呢?  "需要一步步地积累,而并非某个阶段上的'allornothing(孤注一掷)'。这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尽管暂时在某个环节取胜会让人觉得很顺利,但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发生。仍然需要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大。在某个环节取胜以后,要进一步扩大和延伸这种胜利,直到全方位地获取最终的胜利。"  孙正义1957年出生。他已经明确地勾画出自己人生的构图。40岁是决定人生胜负的时刻,现在正处于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候。他打算用44岁、45岁、46岁连续三年的时间把赌注押在网络基础设施这个项目上。"人生顶巅峰之时,没有了那么多约束,可以尽情地去竞争。"  刚好这个时候,宽带相关的技术已经确立了。孙正义在这个项目上投放了30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  "人、物、钱。现在我的基础设施公司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棒的IP技术人员,至于'物',已经能够满足雅虎、Etrade等内容供应商的需求了。这已经相当幸运了。我的人生仿佛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50岁的时候,孙正义必须保持在各方面连续制胜的佳绩。60岁的时候,他要在世界各地全面获胜,并且保持这种胜利的连锁反应。60岁以后,他就可以把接力棒交出去,安度晚年。"事业上的目标就是软银集团的利润能达到1兆、2兆、3兆,然后就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代。"  孙正义作为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已经开创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做企业,一定要做成保持300年的集团式企业。为此,要到处播撒种子,我必须要做软银集团DNA的设计者。在60岁退休之前,集团公司至少要数千个分公司、销售额达数兆日元。我的责任就是在企业达到如此规模以后,才能将接力棒传递给下任经营者。""以前的坎坷波折全都是误差,不过是单纯的过程而已。股价起起伏伏的,没有盈利等等均属于误差。我个人觉得那都不算什么。"  孙正义眺望着远方。  二  我与孙正义初识于17年前,我记得是1987年10月16日。1990年为了给杂志写报道采访了他,当时孙正义就断言:"信息产业会发展成为第一产业。在家用电脑市场和大型电脑市场上会翻10倍。"他已经前瞻性地预见到数字信息社会终将到来。  那个时候,家用电脑产业还很微弱,大型计算机处于绝对压倒性支配地位。硬件是主角,软件充其量就是个从属的玩具而已。"有很多种叫法:有的把软件叫做个人电脑,有的称之为软件包,我相信最终会称之为数字信息产业,并且在数字信息产业中位居老大。我一定要成为这一产业里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这个愿望将一贯坚持,不会改变。"孙正义曾经这样说。  这20年来,我一直近距离地密切关注着孙正义,在任何时候,他都没有脱离这个事业的主轴。为什么我会对这个男人产生兴趣呢?我想起孙正义曾经跟我说过的一句话:"男人仅仅有聪明,是不行的。如果一个男人不执著愚直,他就不会成长。男人的人生从挫折开始。"  1957年8月11日,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佐贺县鸟栖市,在家中四兄弟中排行老二。他的父亲名叫孙三宪,母亲名叫李玉子。在他的出生地,二战前有很多韩国人、朝鲜人临时搭建了木板房,在里面居住着。这些简易房没有门牌号。鸟栖市没有知名的产业,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安静小镇。孙正义是第三代韩裔日本人(现在已经属日本国籍)。孙家祖先原来从中国迁移到韩国,到孙正义祖父一代,又从韩国的大邱迁徙至日本九州。  第8节:梦想和自信  根据家谱图,孙家第19代曾任日本首相之职,还有做过武将和学者的。孙正义的祖父孙钟庆在筑丰煤矿做矿工,勉强养家糊口。孙正义的父亲孙三宪卖过鱼,养过猪,还酿过酒,拼命地辛苦劳作。后来,通过经营游戏厅、餐饮业和不动产,孙三宪积累了一些资本金,奠定了经济基础。  "不仅爸爸如此,妈妈也是像只勤劳的蜜蜂一样工作着。"孙正义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当时在鸟栖市度过的岁月。幼年的孙正义坐在祖母李元照的拖车上。"坐在上面滑溜溜的,心情很差。到附近去搜集剩饭回来喂家畜。车子很滑,祖母拼命在前面拉着车,我要努力地抓住才不会掉下来。"用拖车到处搜集猪食的祖母辛苦劳作的身影又浮现在孙正义的眼前。  祖母问孙正义:"你知道真正的贫穷是什么吗?"小正义摇摇头,祖母说:"真正的贫穷不是生活不舒适,而是从来没有想过贫穷这件事。"孙正义至今还记得敬爱的祖母的口头禅:"托人之福,必须心存感谢。""小时候,我小时候曾经反驳她,最近我终于逐渐体会到祖母这番话的涵义了。"目睹着祖父祖母、父母辛苦劳作的孙正义,小小年纪心中就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会让家人过上舒适的生活。摆脱这种艰辛的生活状态,好日子一定会来的。"孙正义考进北九州市引野小学时,孙家搬离鸟栖市。  孙正义在小学的成绩总是第一,而且他从来不带书包回家,课本都放在学校。每天只是拎着装着饭盒和运动鞋的手提袋去学校。他经常带领着附近的孩子们去爬山,去踢足球,是个淘气顽皮的"孩子王"。但是调皮贪玩的他在小学二年级这一年里,一次也没有玩过,只顾埋头苦学,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呢?  原来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图表,写一篇作业的话,就贴一个樱花图标。以前没有一个樱花的小正义有一天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做才能在墙上贴满最多的樱花图标呢?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拼命学习,每一门功课都得优的话,就会得到樱花图标。父母从来没有督促他努力学习,还对他说:"学习要适可而止,如此拼命,别学痴了。"  家里人都去旅行,小正义一个人留在家里,一个亲戚很惊讶:"这孩子是怎么了?"  理由很简单。小孙正义就想要那满墙的粉红色的樱花。其实他也不愿意学习,他很喜欢画画,曾憧憬着成为一个画家,天天在雪白的画布上描绘美丽的图画。  对于这个要从事创作的儿子,父亲孙三宪极尽表扬之能事:"看着你,我都有点异想天开了。""为什么?""说不定你会成为一个天才。"父亲继续说道。"哇!全日本第一的天才。你会成为一个大人物。"这样的表扬简直超越了善意欺骗孩子的界限,达到了糊涂父母的极致。父亲一边忘情地叫着,同时使出浑身解数尽情赞美儿子。于是,儿子想总有一天自己会变成那样的。"我想如果我去做的话,一定能做到的。决不能满足于普通水平,没准我就是个天才。"  一旦坚信于此,就形成了执著突破的性格。孙正义所具备的正是偏执的梦想和自信。  原籍韩国的孙正义如何在日本社会里被接纳,成为主流?孙正义(当时叫安本正义)先是就读于九州的LaSalle高中,后来又进入升学率极高的九州久留米大学附属高中就读,过着普通的高中生活。高一的暑假,去韩国旅行回来以后,他对家人说:"我决定去加利福尼亚短期留学。"  这个叫安本正义的少年究竟想干什么呢?  上篇  1.男儿出发  1973年1月27日,美国,南北越南及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四方共同签署了《巴黎和平协定》。但是,协定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力,反而使越南战争愈演愈烈,持续2年之久。  这一年夏天,一个年轻小伙子开始了他的美国留学之旅。他就是安本正义。年少的正义对美国这个国家充满了无限的憧憬,然而,当推开羽田机场的大门时,他一下子心情沉重起来。和好友告别后,依依不舍地朝外国人出国通道的大门走去。一个朋友说:"怎么就你跟别人不一样呢?"正义也只是在脑子里想想朋友的话而已,却装作没有听见。正义忽然意识到自己是在异国他乡的日本,这让他感到很不舒服,但一想到承载着自己远大理想的美国之行,便释然了。  第二部分:  第9节:男儿出发  上飞机了。几个年轻人在兴奋地聊天,而正义已经不知不觉呼呼大睡起来。一觉醒来,飞机已经在旧金山机场着陆。仰望加利福尼亚的上空,无比得高阔,蓝得透明,在日本正义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天空,于是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原本因出国的紧张和时差而混沌的大脑一下子清醒过来,在羽田机场出国通道感到的屈辱也统统抛到脑后。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英文课程开始了。正义发现自以为很熟悉的英文竟然发音很难,尤其是r、l等,怎么练也发不准。又例如"Mcdonalds(麦当劳)",日式的发音"makudonarudo"在美国根本行不通。但谁又能想到连发音都困难的正义,日后竟能在美国及世界级的会议上落落大方地发表英语演讲呢。  日裔美国人大桥?比克特老师虽然不是正义班的负责老师,但是对正义十分关爱,这让正义非常感动。课外时间,正义游览了旧金山市内的尤塞米堤谷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等名胜。但与此相比,他对旧金山的购物中心和高速公路更感兴趣,他感叹道:"简直太宏伟啦!我想更多地了解美国!"学英语的痛苦也因此减弱。  伯克利分校在学术界很有名,出现过很多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却为极少数美国大学生所知。二十世纪70年代,该校多次发生反对越南战争的抗议游行。  一天下课后,正义和朋友在校园里散步,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演讲,走近一看,还有打鼓的人,还有半裸着上身躺在草坪上看书的女生,大家一幅其乐融融的样子。走过图书馆时,响起了一阵钟声,这是从萨瑟塔传来的。萨瑟塔是伯克利分校的标志性建筑,若是在校园里迷了路,只要沿着塔走就会没事的。这时,一名男子饶有兴致地上来搭讪,他身穿红黄色调毕加索风格的衬衫,头上包着一块头巾。他究竟在说些什么,孙正义听不懂,但可以肯定不是英语。在美国的校园里,大家都是朋友,可以自由交流,不管你是哪国人,这就是美国人的方式。  正义展开双臂拥抱着伯克利的空气,走过萨瑟大门,自信心充溢胸膛。尽管当时的美国正深陷越战无法自拔,但是此次的美国之旅却使他受益匪浅。  在伯克利分校,正义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美国简直是个大熔炉,与这些人零距离的接触着实让他惊讶不已。虽然也从书上读过类似的报道,但亲眼目睹让他对一切感觉更加真实。  四个星期的英语课程结束后,正义回到了日本。  正义提出要退学,这自然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班主任也劝他:"好不容易才考进高中,怎么也先毕了业吧!"但正义并非一时冲动才提出退学的,他自知自己是韩国人,不会受到日本人正眼看待的,只有在美国做出点成绩,才能在日本得到认可。  人生转瞬即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想到伯克利的广阔天空,一想到早上还没开馆就跑去伯利克图书馆学习的美国学生们,正义就决心要像美国人一样,对未来满怀信心,向着自己的理想挺进。  一天,高中班主任阿布逸郎对正义说:"等9月的体育节一完,就去干你想干的事吧。"老师如此热心地帮学生圆梦,这让正义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是,男子有泪不轻弹,孙正义惟有向老师道谢。  正义的母亲不愿与儿子离别,哭泣着问正义:"你去了美国还会回来的,对不对?"  此时身患肝病的父亲正不停地吐血,更引来亲戚们的闲言碎语:"怎么能不顾家中病重的父亲,光想自己的事呢?""你母亲会多寂寞,你知不知道啊?""家里正困难重重,你还要去美国吗?"  此时正义的心情与司马辽太郎笔下的坂本龙马的感受完全契合,龙马对保守的土佐藩绝望后,决意离开藩地。离藩在当时犯的是株连九族的大罪,但是龙马却义无反顾。如果正义为是否去美国而犹豫的话,这无异于挡住自己的未来之路。对他而言,为了家人的未来,让亲人伤心流泪有时也是不得已。  又有谁能知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正义,在做决定时的苦恼呢。总有一天会回报家人的,现在能做的只有努力打拼了。面对家人们的反对,卧病在床的父亲三宪坚定地支持儿子的选择。当时,父亲因十二指肠坏死而入院,他躺在在病床上对正义说:"去吧,儿子。记得一年回家一次,要娶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东方女人。"正义十分担心地看着父亲,坚毅的眼神似乎望到了未来。  第10节:跳级  父母亲自送正义到机场。母亲摸着正义的背,含着眼泪说:"一定要回来啊,孩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正义故作镇定地说:"我保证。"  飞机起飞了,在日本的一幕幕情景在正义的脑海里不断浮现。但是时间根本不允许他沉浸在对过去的感伤中。正义开始了在旧金山郊外的一所语言学校(ELS)的课程。  这是一所以护理学和经济学等而著名的罗马教会学校。在学期间,正义努力学习英语,连回答问题都用英语。在全英文的环境中,他的英语水平飞速提高。学校里有个礼堂,礼堂前有好几十级阶梯,登上礼堂屋顶,便可环视美国著名的四大桥:里乞蒙桥、金门桥、海湾桥和圣马提桥。学校左前方便是高科技企业云集的硅谷地区,众所周知,正是美国硅谷决定了孙正义的未来。再远处一点就是太平洋了,太平洋的对面就是日本。孙正义站在屋顶上,像当年坂本龙马一样大喊:"我要夺取天下!"声音震得山茱萸瑟瑟发抖,吓得小松鼠也躲进树丛中。  1974年9月,正义考入旧金山南边城市的塞拉蒙提高中(四年制),成为该校的二年级学生。  2.跳级  命运的大门向这个少年缓缓敞开。  入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对正义而言,一切都是新鲜的。班上同学们的笑容就像在好莱坞电影看过的一样灿烂。女同学们脸上个个洋溢着青春的光彩。同学间自由交谈,正义也和其中一个同学畅谈起来,这正是孙正义梦寐以求的留美生活。  不过,上了一周课后,孙正义开始感到二年级的课程与自己的期望有些偏差。到底差在哪里呢?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吗?不是。自己的水平远远超过这里高中二年级的水平。事实上,美国四年制的高中一年级相当于日本的初中三年级的水平。为了不浪费宝贵的时间,正义决定要跳级。  这一天,身着半袖T恤衫和牛仔裤,留着长发的正义一脸紧张地叩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校长特鲁赫罗在大学时曾是著名的足球运动员,身体健壮,说话嗓音很有磁性,平时笑眯眯的,很有人格魅力,深受学生们尊敬。特鲁赫罗看着正义亲切地问到:"有什么事吗?"正义答道:"很早就想拜见校长您了。"接着又说道:"我想跳到三年级。"一向做事稳重的特鲁赫罗听到正义的话后,睁大了眼睛,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Son,我看过你的简历,你在日本并没有完成高中的课程啊。"正义回答:"对,因为那时我想来美国留学。"校长更为惊讶地说:"可是你连一年级的课也没上过,对吗?"正义回答道:"我想上大学,越早越好。"校长并没有为正义冲动的决定而感到震惊,却重新领教了东方人的进取精神。  第二天,正义便和三年级的同学一起上课了。  接下来的五天里,孙正义每天连吃饭和去厕所,都会手里捧本教科书。他已经开始再次跳级的壮举,目标就是努力考大学。在美国,高中没毕业就上大学的例子并不少见,然而,仅仅三个星期就修完高中课程,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的,还史无前例。如果成绩合格,则意味着即使不满18周岁,也可以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但必须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英语六门课程都通过才行,如果有一门没通过,就得重新再考一次。  特鲁赫罗校长一开始就不想扼杀这个壮志青年的雄心和抱负,他考虑到会存在特殊的可能性,因此为正义写了一份推荐信。他没有想到正义会以这样的英语水平去参加大学入学考试。然而,全世界却有一个人相信他可以通过大学入学考试,这个人就是孙正义自己。  大学入学考试每天两门,分三天进行。早上9点,考试开始了。与日本不同,美国的试卷足有2个指头那么厚,沉甸甸得压在桌子上,估计要有好几十张。一般的学生肯定会被吓倒的。正义拿到试卷时心中也不免有些震惊,不禁为自己鲁莽的决定后悔不迭,但转念一想,如果今年考不过的话,明年还得继续重考一次,自己哪有这么多时间啊。既然决定了今年考大学,就把它考完吧。人就活一次,如果随波逐流,那肯定不会留名青史的。正义就是与众不同,在这紧要关头他还祈祷着,不过,他祈祷的对象不是上帝,而是自己的命运。  正义请求考官让他使用字典,并延长考试时间。考官说:"对不起,对于你的特殊情况,我们没有特别的规定。"正义脸色一下子变了,说:"我要直接跟学校领导说。"虽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正义已经跨出了这一步。  第11节:命运的邂逅  在教师办公室,老师们围住正义,好奇地看着这个长着一幅东方面孔的学生。孙正义热烈而冷静地向大家说明着自己的情况,显现出了他天生的非凡气质。在场的老师们立刻对正义心生同情,美国人的感情是藏不住的,于是整个办公室的气氛开始发生变化。终于,一个老师决定给教育局长拨通电话。教育局长竟然答应了正义的请求,这与其说是正义的请求合情合理,不如说是大家被正义的精神感动了吧。当时正义也想过失败,但是来美国的目的不就为了这个考试吗?再拼命也要度过这个难关。那坚定的信念在孙正义如今看来,都有点难以置信。  考试时间延长并不意味着可以延长到任意时间,仍是在正义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正义开始埋头钻研试卷题目。以美国学生为出题对象的试卷,自然会有很多外国人无法理解的晦涩的单词,美国的学生读一遍文章就可以立即回答出的问题,正义却要先读懂问题的意思,再花很多时间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还有更难的是,用正确的英文做出回答。暂且不谈英文是否正确,首先必须要做出回答。而问题中又隐藏着重要的关键词,不抓住关键词也无法得分。正义聚精会神检查回答是否正确。  下午3点,考试时间到。其他考生都陆陆续续离开教室,只剩正义一个人奋斗在教室里。第一天的考试结束时,时针已经指在晚上11点了。监考老师也累了一天了,勉强地说了句"Welldone!"孙正义微笑着答道:"谢谢老师。"正义脑袋混沌地驱车回到寄宿的美国房东家。电台里正播放着"海滨男孩"乐队的主打歌。  第二天考美国历史。正义几乎全凭直觉答题,即使这样也一直到晚上11点钟才结束。第3天是最后一天了,考完最后一门物理时,已经是第四天的凌晨0点了,正义已疲惫到极点。  两个星期后,正义接到了来自加州教育局的一封邮件。他万分紧张地打开邮件,结果会是什么呢?数学几乎是满分,物理也很不错。英语,化学,历史,地理等科目刚刚过及格线。紧接着"ACCEPT"(合格)这个大字映入眼帘。孙正义激动不已,大叫一声"万岁!!"原来还想万一不合格的话,就重考一次吧。现在拿到了合格证书,孙正义的心情便一下子轻松起来。孙正义意识到:能够如愿以偿原来是这么幸福的事啊,而找借口安慰自己又是件多么难受的事啊。  塞拉蒙提高中的档案里只记录了一句话--"1974年10月23日,孙正义退学。"教务部的一个员工说:"即使孙正义高中没有毕业,我们也以他为荣。"  孙正义用3周的时间完成了美国高中生活,又开始了大学的生活。  3.命运的邂逅  来ELS英语学校二三个星期后,孙正义邂逅了长发飘飘、身材苗条的日本籍女子大野优美。第一眼见到优美时,他便立即被她的女性魅力深深吸引了。"好可爱的女孩啊。"正义心中暗道。  再次见到优美时,虽然连她的手都还没有牵过,但正义的直觉告诉他:未来的妻子就是优美了,她楚楚动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坚强的心。能够和这样优秀的女子相遇,简直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啊。后来,两个人经常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当然,是一半学习一半约会了。偶尔两个人还一起去咖啡厅吃饭。即使在走廊看到她的身影,正义都兴奋不已。而正义给优美的第一印象却是"一个年龄不详的怪人"。  正义进入塞拉蒙提高中时,比他大2岁的优美考入了霍利大学(HolyNamesCollege)。如果正义按部就班上完高中的话,将意味着要和优美分开三年。"我想早点和优美在一起,"这种强烈的想法是他跳级的重要原因。同时,孙正义青春时代也因与优美的邂逅而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人生总是充满着不可预测的碰撞,也可以说,一个幸运必然召唤着下一个幸运的到来。和优美的邂逅一定在呼唤着另一个幸运。那会是什么呢?  一天,孙正义在平时经常光顾的超市里买了本叫《现代电子》的科学杂志,其中刊载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眼球,这是一张关于因特尔公司新研发出的i8080中央处理器的放大图。正义确定这小小的芯片极可能改变人类的未来,这张照片所迸射出的巨大能量喷薄而出,溅射到正义的身体里,那种感觉就像听到令人感动的音乐或者看到感人至深的电影时,十个指头顿时疼痛麻木,不禁让人热泪盈眶。照片中的几何模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正义感叹道:"这是多么漂亮的光!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这个发明会极大拓宽人类已知的生产活动范围。"  第12节:异端儿  说起计算机,要追溯到正义五、六岁时看过的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中的一个镜头:茶博士操作着一台大型计算机,上面的信号灯忽明忽暗的。这就是正义对计算机的最初印象。但是,和那台大型计算机不同,眼前的这个小生命体(中央处理器)在闪着耀眼的光。正义把这幅照片剪下,放进活页夹里,然后放入背包,天天背着它,连上厕所也会带着它,晚上睡觉就把它放在枕头下,一刻也不离开。由于孙正义过于珍惜,这张照片不到半年就变得破旧不堪了。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孙正义试图走进计算机世界。  此时,另一个年轻的美国人也在经历着命运的碰撞。他看到微型计算机时,反应和孙正义如出一辙。这个美国年轻人就是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后来,盖茨说服了同是电脑天才的保罗·艾伦将Basic语言应用到微型计算机中。盖茨对艾伦说:"现在正是决定时代发展的关键时刻,分秒都不能疏忽。"同年春天,盖茨和艾伦拉开了计算机战国时代的序幕。就这样,两个年轻人创造了21世纪计算机领域的神话。当时盖茨19岁,艾伦23岁。  1975年,艾伦辞职,盖茨中途退学。两人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同时代的史蒂芬·乔布斯和史蒂芬·沃兹涅克也战斗在计算机界的第一线,他们于1976年创立苹果电脑公司。孙正义和盖茨、史蒂芬是同时代的IT人物。他们是一群站在WindowsComputer最前线的年轻志士们(16~19岁)。  孙正义最崇拜的人物--坂本龙马,曾带领幕府志士们登上黑船,开创了明治维新的历史新格局。对于孙正义和盖茨来说,他们的"黑船"便是和WindowsComputer的邂逅,这种偶遇引发了一场电子信息革命。这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就是这样,这个年轻人慢慢走近WindowsComputer的陌生世界。这时,比尔·盖茨从哈佛中途退学。此时,两个人仍然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  4.异端儿  1975年9月30日,拳王阿里经过14个回合的激烈较量后,险胜弗里曼,在拳台上狂呼着"I'mthegreatest"。同年9月,另一个伟大人物孙正义进入了美丽的霍利大学。大学生孙正义更加努力地学习,被称为"学习狂人"。正义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3个小时,最长的也没超过5个小时。  考试之前,孙正义患了恶性流行性重感冒,发高烧,连床都起不来,没有一点食欲。在这最艰难的时候,考试已悄然逼近,但卧床的正义的心中却是兴奋难耐,期待着考试的到来。同患感冒的优美看到正义的样子时,都感到十分震惊。考试一结束,正义就病倒了,高烧不退,被送到了医院。给正义作检查的大夫一脸不悦地说:"你知不知道自己病得很严重?"  尽管病得很厉害,但孙正义此次考试的成绩全都是A,创造了正义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由于成绩出类拔萃的,学校授予孙正义校长奖学金。留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在霍利大学还属首例。艾琳校长为他颁奖时说:"我们为有孙正义这样的同学而感到骄傲!"这一场面孙正义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霍利大学是一所罗马旧教学校,又被称为"小大学",是一所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学,建校初期只招收女学生。其校训是"名誉"、"高洁"、"勇气"。校徽上有中世纪特色的花朵,保留了霍利女修道院的徽章纹样,还有椭圆形包围着的十字架和百合花,象征着耶稣基督和圣母玛丽亚。  1971年,霍利大学改为男女混合学校,同时也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75年,学生总人数达到800余人,每班平均有15到20人。社会的变革波及到大学,就在孙正义入学前,霍利大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消罗马教风格的制服,教师、学生可以自由穿衣服;校风变得更加开放;老师和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也大不相同。比孙正义晚20年考入霍利大学的川向正明说道:"霍利大学的气氛非常自由,大家关系融洽。不存在什么种族歧视。"霍利大学拥有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等15个专业,尤其是护理学,至今在日本学生中还很受欢迎。  离开霍利大学讲坛,现任基金方面要职的卡库女士是1975和1976年孙正义班的会计学老师,每周一、三、五早上八点是她的课。她回忆起霍利大学时代的孙正义说:"孙正义总穿着橡胶鞋、特制的牛仔裤跑上108级台阶,冲进教室,坐在教室的第一排。他特别突出,眼睛忽闪忽闪的。"虽然班上也有从日本、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来的留学生,但20人的班里,孙正义最为引人注目。令卡库女士印象深刻的是,每次下课后,孙正义都会围着老师问问题。他这种积极把课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精神让卡库女士很是感动,她问正义:"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呀?"孙正义回答道:"我要做电脑游戏的生意!"卡库女士自然不会想到未来的孙正义会干每天都和电脑游戏打交道的工作。  第13节:发明大王  霍利大学的校园里有个咖啡馆,咖啡馆的前面有一块学生们休息的地方。里面有一个小厨房,一直闲置着。于是,孙正义和朋友在这个厨房里做起了生意。他先争取到了大学办公室的同意,然后印刷好了开业的宣传广告。就这样"孙食堂"开张了。"孙食堂"卖炒面、馄饨、汤等,价廉物美。再加上地理条件的优势,生意十分红火,不久他们又雇用了2个同学,营业时间2个小时,加上打扫卫生和准备材料的时间,每天一共4个小时,相当于每人每天1个小时的工作量,每小时收入2.5美元。但是,大家在钱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彼此不信任,冲突不断。不到半年,"孙食堂"就倒闭了。孙正义从这件事中学到了重要的经验,这也成为了他经营哲学的原则之一:生意是靠大家一起做起来的,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来美国之前,孙正义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他学习的意义也全在于为自己将来的生意服务。当时,正义读了日本麦当劳经理藤田田写的书《犹太人的商法》后深受鼓舞,于是一个人跑到北九州面见藤田经理。藤田经理曾说过:"如果让我回到年轻时代,我肯定不做食品生意,而去搞计算机。"  来美国以后,孙正义有机会频频接触微型计算机,他经常翻看藤田经理写《犹太人的商法》。他以前受日本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认为金钱不干净,直到读了藤田经理书中的"积累钱财是件好事。金钱无好、坏之分"时,才从儒家金钱礼教中挣脱出来。  孙正义在霍利大学读完两年后,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入学考试,考进伯克利是他高中一年级暑假时就开始的梦想。与其说是入学考试,不如说是直升三年级的考试。正义给经济学院的秘书打了电话。经济学院的教授们在会上讨论后决定同意孙正义入学。剩下的就是一些手续了,手续不出问题的话,就可以进入伯克利分校了。但万一以没有高中毕业为理由,孙正义也可能遭拒的。因此,进入伯克利分校的概率只有10%。但一想到,伯克利分校诞生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孙正义就想方设法也要进这所名校。最后,孙正义如愿以偿,进入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系。进入了伯克利,就要为下一步踏入社会做准备,孙正义又开始努力了。(同年,优美考入了伯克利分校的天文物理学系。)  此时,比尔·盖茨已从哈佛退学,开始了一步步地振兴微软帝国事业。  5.发明大王  加利福尼亚温暖的阳光酿造了香醇的葡萄酒,同时这片土地上也造就了许多天才。海湾大桥使得旧金山和伯克利大街遥遥相对,著名的加利佛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坐落在这条大街上。  伯克利分校创建于1868年,是一所美国式公立综合大学。该校拥有14个学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个国家的学生,各项设施规模宏大,其图书馆按照各学院分开设立,总藏书量居世界首位。  孙正义之所以选择了伯克利分校,不只是因为伯克利分校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因为其校风自由:伯克利分校汇集了各种各样个性迥异的人才,这种自由的氛围传承至今。笔者走在校园里,看到了草坪上一群谈笑风生的女大学色,还遇到一个披着斗篷的奇怪男生,着实令人吃惊。校园周围有很多卖T恤衫和香水等的小店,生活气息很浓。  伯克利分校的另一个让正义狂喜的地方就是计算机。校园里所有的计算机24小时向全校的学生开放,同时在各个建筑物里还设有上百台计算机终端,非常壮观。孙正义在学期间充分地利用了这种计算机资源。  孙正义除了在自己的专业--经济学上下功夫,还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上投入大量精力。他这四门课的成绩全都是A。只有全班只有前5%才能达到A,孙正义果然十分优秀。他虽然在英文上有些障碍,但拿的学分总比其他同学要多。  一直在背后支持孙正义的人是他的女朋友优美。一天,孙正义表情严肃地对优美说:"我决定不再花家里的生活费了!这意味着我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了。"优美听后,吓了一跳,睁圆了两只大眼睛。正义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他早就要娶优美,但是结婚,必须要能养活家人。  第14节:神仙职业  不花家里的钱,这一时冲动之言,能实现吗?正义早就想好大学毕业后,要开创一番大事业,但是一毕业就能做自己的事业,对普通大学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孙正义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他从上学的时候,就必须开始准备了。所以,生活费也必须自己解决。来美国之前,父亲三宪因病住院,这使全家的生计十分艰难。当时正义每月的生活费要20万日元,这对家里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因此,大学期间以及在事业尚为开展的这段时间里,正义必须自己来养活自己。但这些对于决不光靠打工赚钱的正义来说,究竟有多大可能呢?  正义规定自己一天中学习以外时间只有5分钟。随着对伯克利分校的日益熟悉,孙正义的生活也变得轻松起来。有了余裕的时间。正义开始思索:有没有这样的工作:一天只做5分钟,一个月赚100多万日元呢?  这简直异想天开,朋友们听到后都笑话他说:"你做梦吧?"如果是贩卖毒品的话,倒有可能,但在旧金山,谁都知道这太危险了。当然,正义对贩卖毒品毫无兴趣。在美国,日本留学生的打工机会仅仅是在餐馆儿洗盘子、扫大街之类的体力活,或者是一些不正当的工作。体力终归是有限,而脑力劳动则是无限的。  既没有资本又没有关系的正义该怎么办呢?有一天,正义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申请专利这个方法,然后靠卖专利赚钱。"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是正义非常崇拜的一个企业家,他是就是从一个小工厂开始创业的。当年松下凭借着双头插座、汽车灯等发明,迈出了世界电气之王的第一步。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正义下定决心要搞发明。这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异想天开,而孙正义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  伯克利分校里不仅有很多好书店,还有学生毕业前扔掉的堆积如山的书。正义跑遍了整个校园,买到了大量专利书。虽然正义小学时酷爱画画,又很喜欢发明创造,但是他从未接触过发明专利。所以,他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样的发明才能成为专利,专利的技术含量,然后才着手实际的发明。  即使是发明大王爱迪生,一天之内都很难想出一个发明。正义想,如果能一天想出一个发明的话,这简直就是"神仙职业"啊。于是,他开始每天在发明簿上用英语记录发明创意,这样日积月累,居然写出了250多个发明。虽然没有实现一天一个发明的计划,但是却从发明簿中诞生了一项大发明。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发明出了一个低成本的闹钟,这个闹钟能够每5分钟响一次。当时他激动地跳了起来,大喊:"太棒啦!"  后来,孙正义又发明了很多东西,每一个发明都打着孙正义技术的标志。他总结出发明的三大诀窍:  第一诀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出现问题或者困难时的解决方法。例如:横截面是圆形的铅笔放在桌子上时,很容易滚到地上。"铅笔容易滚到地上"这一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把铅笔的横截面设计成四角或者六角形,这样就不会滚到地上了"。思考问题是要采取推论法,例如:发现厕所里的坐便器凉且界不干净,这时联想到吃汉堡包的包装箱上使用的苯乙烯,把此原理用于坐便器上,坐便器纸垫便应运而生。孙正义的这项发明已为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使用。需要是发明之母,是发明的指向标。  第二个诀窍是变位思考,即逆向思维。把原本圆的铅笔做成方的,把红的变成白的,把大的变成小的。孙正义发明的新型信号灯正是基于这一方法。如果把单纯用颜色表示的信号灯,设计成用形状表示的信号灯,结果会怎样呢?由此诞生了以○△□等用形状表示的信号灯。这样,即使色盲者也可以辨别自如了。  第三个诀窍是随意组合,即把已有的东西重新组合起来。收音机和录音机组合起来就是收录机,八音盒和闹钟组合起来就是音乐盒式闹钟。孙正义的发明中大多数应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可以使发明系统化,提高准确率。  在正确的方法指引下,孙正义终于在发明上有所成就,他也如鱼得水般地成为现代实业界的大腕。  第15节:破天荒  6.破天荒  19岁--人最灿烂的青春年华。大部分学生在这个年龄,都把时间花在学习、运动和约会上。大学三年级的正义却萌生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宏伟理想:规划他的"人生50年蓝图":"30岁以前,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40岁以前,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50岁之前,要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60岁之前,事业成功,70岁之前,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这就是孙正义在19岁时为自己规划出的与众不同的人生蓝图。  开展事业绝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孙正义已经在考虑应该做哪些铺垫了。他决心打破常规,用一年的时间研究专利,一天搞一项发明。这绝非易事,他的"一天一个专利"这个破天荒计划制定出来以后,他开始行动了。  孙正义冥思苦想后,认为随意组合的方法最为系统。他把想到的英文单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例如"桔子"、"钉子"、"记忆"等等,然后任意抽出三张组合起来,这样就有可能诞生新的发明。比如,"苹果"、"半导体音声合成器"和"表",组合产生了带音乐的闹钟,音乐则属于清晨恬静乡村风格。  有时毫无意义的组合,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苹果形的半导体合音器,可以发出喔喔喔的公鸡叫声,音乐闹钟就此诞生。  在发明最初阶段,孙正义只是拿卡片随意组合,但在这过程中,他已经开始思考更为系统的解决办法--是否可以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个问题。在计算机的熟练操作下,发明可以变得更有效率、更为简单。  孙正义一向追求与众不同,计算机不能当作计算器来使,要把它变成一台可以创造新价值的机器。首先,在计算机上编程,给每项组合赋予一定值。组合是否新颖,总分10分;自己对组合后的东西了解多少,总分30分。换言之,就是组合后的东西能够发展成为专利的概率,共计40分。从300多张卡片中抽出3张,任意组合起来,有成百上千种组合方法。把这些全部输入计算机,然后用计算机处理,按分数高低排列。  孙正义的确是个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的好伯乐,他恐怕是这样利用计算机的世界第一人……孙正义把这一创意作为计算机课的研究课题提出,教授大为吃惊,并给予极高评价。  毕竟孙正义搞发明的时间极其有限,一天只有5分钟,所以他只能考虑那些分数高的组合。然后,他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从队列中选出概率高、条件好的组合。至此,孙正义便从辛苦写卡片原始阶段升入更有趣的发明阶段。  在这个阶段,孙正义还只是考虑组合的可能性。接着,他从250多个组合中选取一个作为专利来研究。这个就是由发音设备、辞典和液晶显示屏这个三要素组成的发音电子词典。后来,夏普公司把这一专利商品化,也就是今天掌上电脑的雏形。  1978年,比尔盖茨将微软的Basic语言投放到日本市场,计算机时代来临。当时,孙正义还是伯克利分校学生,但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研制出键盘操作的掌上电脑。但是,光凭正义一个人力量的话,恐怕要等上10年、20年,也只能让电脑发出声音而已,那时他的五十年计划早就化为泡影。理想是做企业家的孙正义开始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自己一个人做,不如联合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一起发明,更见效。孙正义又开始行动了。他先是弄到了一份大学研究者的名单,然后跑到学生会办公室,照着名单给物理、计算机系教授及其助手打电话。  孙正义最先拜访的是伯克利附属研究所著名的宇宙物理学家、发音电子合成器领域的世界权威佛莱斯特博士。伯克利分校附近有一座郁郁葱葱的小山坡,宇宙科学研究所就坐落于此。孙正义神色紧张地敲开了研究室的门。弗莱斯博士听到敲门声,停下手中的笔,对着门说:"请进。"尽管事先没有预约时间,直率的佛莱斯特博士还是直接就让孙正义进来了。正义热切向博士介绍了他的创意--发音电子词典。佛莱斯特博士对当时孙正义的表现至今仍记忆犹新,同时为孙正义今日的成功而感到无比开心。博士开玩笑地对笔者说:"这个研究所应改名叫'孙正义楼'了"。  第16节:千年一遇  48岁的佛莱斯特博士尽管当时已经是世界权威,但是却认真倾听起这个学生的宏伟设想。虽然构想本身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正义说发明的电子词典日后可在机场等地方销售,这个提议引起了博士的兴趣。孙正义提出要在自己的专利中使用博士的发音电子合成器,希望博士能够帮助他。平时从不打领带的孙正义已经满头大汗了,但仍然在努力地说服博士。"我现在没有钱,但是一旦专利申请成功,一定高额回报您的。剩余的钱可以用来生产试用品,把它卖给公司后可以赚到一大笔钱,到时我一定会回报您的。"尽管正义的请求似乎有些不合常理,博士决定在这个素昧平生的学生身上赌一把,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如果孙正义那时遇上的不是佛莱斯特博士,或许他的人生道路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7.千年一遇  1971年,毕业于伯克利大学的吉姆·布拉道莱在莱克·肖尔附近开设了一家名为"冰淇淋玛丽"的冰淇淋店,这家店在奥克兰相当有名,这里的冰淇淋已经成为该市的招牌美味。除了冰淇淋外还供应鸡肉夹心烤面包等。这里也是年轻人聚会之地,周末一般都营业到深夜1点。  伯克利的苦学生陆弘亮从刷盘子做起,现在已经成了这家冰淇淋店的夜班店长(今天,这家店已经变成别的冰淇淋饮食店了,但是味道却沿袭了下来)。  这天,年轻的白人女服务员哭丧着脸跑到陆弘亮这儿告状:"有个客人找茬儿,说如果不按他的要求做,就拒绝付钱。"  陆身高180cm,体格健壮,有客人对店里的冰淇淋不满,他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着日语,看样子像是日本人……"  一听到客人讲日语,陆弘亮顿时来了兴趣。因为在伯克利几乎就没见过日本人。更何况在它附近的奥克兰,怎会有如此讲话的日本人呢?每天有近3000多名顾客光顾饮食店,却从未有人提出如此要求。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呢?  陆开始还有些生气。会是最近来美国西海岸旅行的日本游客吗?总之,在饮食店,顾客就是上帝。店长的自豪感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来应对任何非分请求。陆弘亮的感觉是好像接下了一纸宣战书。  眼前这个提出非分要求的客人,是个长着一副典型的东方面孔的年轻男子。  他的要求是"要一份味浓的混合牛奶"。  "明白了,我会为您制作您喜欢的混合牛奶口味。如果您不满意的话,可以不付钱,只是以后请不要再光顾我们店。"  女服务员端着陆弘亮精心制作的混合牛奶,一扭一扭地走向客人。陆弘亮的眼光透过她,盯着客人,看他将混合牛奶放到嘴边品尝,陆唯恐错过了客人脸上任何细微的变化。  系着领带、扎着围裙的陆弘亮,弯下高大的身子,用日语客气地问客人:  "味道怎么样?"  "恩,好极了。"  年轻的客人--孙正义微笑着喝着混合牛奶。旁边,他的女朋友优美抱歉地笑着。这就是孙正义与他第一个合作伙伴陆弘亮的初次见面。两个男人的友情从1977年秋天,在奥克兰的冰淇淋冷饮店相遇开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陆弘亮,1954年11月3日生于台湾台北。高中时,他是一名很优秀的快速球投手。而现在,他是在美国和中国备受瞩目的风险创业公司之一UT斯达康的总经理。  孙正义会说日语,这对于陆弘亮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陆弘亮的母亲是在日本出生的华侨,他虽是在台湾出生,但6岁就随父母一起到了日本。陆弘亮精通两国语言,日语如同母语一样好。从东京的都立城南高中毕业后,通过旧金山的亲戚到了美国,在名校伯克利大学的土木工系学习。他到美国也是为了寻梦。  陆弘亮在日本接受教育,尽管日语很好,但同时这也成为他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他的遭遇与日本学生很相似。陆弘亮苦下功夫学习英语,平时他基本上不用日语说话。更何况,到了伯克利大学后,就没见过一个日本人。这个怪怪的孙正义是他在打工的冰淇淋店遇到的第一个日本人。  数月后,在伯克利分校园。孙正义背着旅行包脚穿橡胶鞋,手捧一本书穿过人群。陆弘亮不由地喊出声来:  第三部分:  第17节:竖起耳朵  "喂,你……"  "啊,你不是冰淇淋店的店长吗?"  "你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这么说,你也是了?"  他们用日语自我介绍后,才知道原来陆比孙高两级。  得知了彼此都是伯克利的学生后,两个人之间又增添了一些亲近感。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相同的地缘亲近感:韩国、台湾都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对日本都有一种复杂的情感:既仇恨又亲近。  从此,孙正义与女朋友优美就经常光顾陆弘亮的冰淇淋店。一年后,即1978年底,孙正义在冰淇淋饮食店对陆弘亮说道:  "你快毕业了吧?"  "嗯。"  "我们一起做点事吧。"  "做什么?"  "我有一个很好的创意:开公司。"  "啊?"  陆弘亮竖起了耳朵,他在大学期间一直靠半工半读,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临近毕业之际,陆弘亮一心准备进入一流企业上班。伯克利大学土木工系在全美都是数一数二的。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名企。孙正义现在还只是个学生,竟然要开公司。  陆弘亮没有立即回答。他觉得孙的提议有些荒唐,一时难以置信。这个年轻人竟然如此大胆!若无其事地跟自己说一起创业,他说的干事业说不定只是一起开家冰淇淋店而已吧。  但是,孙争义的话里有一种非同寻常的魄力。陆听完他的想法以后,才了解他所考虑的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情。陆弘亮有些迷惘:孙正义还只是比自己年轻的学生,为他工作,感觉不太爽;但不得不承认,孙正义要干的是一件自己从来没想过的大事业。  陆弘亮跟孙正义多次接触并听到他的想法后,有了180°的大转变,感情已经倾向于孙正义。"他的想法很有新意,应该不会说谎。"陆相信自己的直觉。"他身上有很吸引人的一股劲儿--热情洋溢,想法新颖。即便被骗了,也可以从头再来。好,就在这个人身上赌一把。"陆弘亮决定跟孙正义干两年,不行就退出。  这是孙正义第一次创立公司。公司的名称是MSpeechSystemInc。M是Forister.Morzer博士姓的首字母。参与公司创建的有佛莱斯特博士、陆弘亮,公司成员的年纪也都比孙正义长。  "他们比我更懂美国语言和文化,虽然我是总经理,但还是需要他们帮忙来发展公司。"孙正义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语言、音响合成装置的项目组,以世界权威佛莱斯特博士为核心,尝试着制造发音电子翻译机,这足以给人一些安全感。  孙正义的想法是:通过发明专利获取资金,以此作为从事更大事业的第一桶资本金。陆弘亮被孙正义火热的梦想吸引了。不,不是梦。孙正义的想法最终还是立足于现实的。正因为成竹在胸,才要从事一项破天荒的大事业。  孙正义给陆弘亮的年薪是两万美元(约500万日元),这相当于当时大学毕业生刚工作时的工资。  "请问,你能付得起工资吗?"  孙正义满面笑容,挺起胸膛点了点头。  孙正义在奥克兰租的房间里召开了公司第一次会议。  孙正义像绘画一样画了一幅公司组织图。  在陆弘亮的职位上,用日语写着"杂事"。  "杂事?"陆弘亮问道。  "因为什么都需要你帮着做。"孙正义爽朗地回答道。  孙正义只是跟陆弘亮讲了大致的事业定位,并且让他制订公司三年后的发展规划。  尽管对此有些出乎意料,但陆弘亮作任何事都很认真,无法预测政治形势,也不确定翻译机可行性的情况下,他立即着手制定公司三年后的发展规划。  陆弘亮今天回忆起当年的情况不由地苦笑起来。  "因为是工作嘛,我可是很用心地考虑那个三年后规划。不过,内容倒是一点都不记得了。"把握未来的最初尝试就是关注现在。  从那天开始,为了完成孙正义交代的工作,陆弘亮经常出入孙正义在奥克兰·维特冒尔的寓所。一层不安逐渐涌上陆弘亮的心头:孙正义他真的能每月按时给自己开工资吗?  8.纪念日  孙正义整天神出鬼没的。  他没有办公室,确切点说是置办不起办公室。当然,连自己的寓所都不回去的人也无需什么办公室。  第18节:纪念日  他依旧每天都去大学听课,利用课余时间去见佛莱斯特博士,然后再去与项目组成员碰面。孙正义的行动能力和热情推动着整个项目不断向前发展。  陆弘亮这个总经理如果不盯着行动能力很强的孙正义,就跟不上项目的进度。终于有一天,无法忍受的陆弘亮向孙提议,将办公室从孙正义那儿迁到自己的家去。  当时,学习刻苦的陆弘亮首付从银行贷款的8000美元在奥克兰的郁金香大街买了一套房子。陆弘亮也是一个踏踏实实、眼光长远之人。他将空着的房子租出去,用房租还贷款。把自己的居室变成了公司的办公室。  第一个月的发薪日到了,陆弘亮从孙正义那儿领到1800美元支票后,想要兑换成现金时,他不由地叫了起来:"啊!"  出现了退票(Bounce)。  美国通常是用支票支付薪水的,不用现金或银行转帐。员工持支票到银行,如果数额不足,银行就不予交易,这就是退票(Bounce)。  孙正义开的支票竟然是退票。  怎么能这样呢?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这么想。  但是陆弘亮相信孙正义不是那种人,他不会明知不能支付还开具支票的。  到了下一个发薪日,依旧还是退票。  这回,就连陆弘亮也动摇了,他不由地苦笑起来。  孙正义可能根本就没注意过自己银行里还有多少余额。陆弘亮的眼前浮现出孙正义四处奔走的身影。自己并未被骗,陆弘亮心中对孙正义重新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敬畏。当然,此后孙正义从未拖欠过他薪水。  开出退票,这当中也许有无钱支付工资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孙正义对于小数字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对他来说1800美元和180美元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孙正义就只对大数字比较敏感,从不注意小数目。  这种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方式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改变。直到今天,孙正义还会不带钱就从家里出去,在街上阔步,他根本就没有带钱包的习惯。  当时项目组还没制造出有声电子翻译机,所以孙正义实践的第一步就是取得语音合成装置部件在日本的独家销售权。�国吗?假如人间有天堂,它就在这里!确实,如果仅仅阅读书中关于佛寺的描写,我们会热爱上洛阳昙花一现的佛都形象。然而,杨衒之的用心要远过于此。仅举“永宁寺”这一节而言,他在开首第一句就埋伏下了不祥之音,“永宁寺,熙平元年灵太后胡氏所立也”。一看到“灵太后”,稍有历史知识的读者,大概都会在心头立刻滑过一层阴影。此后,在对这人间天堂的描述中,“太后”的幽灵时时出现,使这一片辉煌中总是有一缕哀音在回荡。果然,在唱出了永宁寺的“极佛境界”之后,作者笔锋急转,他仍是那么不动声色,用一句客观式的叙述“建义元年,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转换了整个故事的色调。读者忽然发现,一个麦克白式的血淋淋、阴惨惨的故事开场了,并且不可避免地滑向了那个可怕的历史时刻——主要是由于胡太后的愚蠢,北魏王公百官,包括太后本人与孝明帝一共二千多人,被尔朱荣一朝残害于河阴,北魏的上层社会几乎一朝灭绝。凡是预先知道这一结局的读者,在阅读永宁寺之美的同时,大概都会在内心里感到一阵阵寒意。杨衒之则通过对史实的叙述,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沉痛的事实:这样美丽的事物之能出现在人间,其实竟是一个女人的愚蠢的结果,是由于她的佞信佛教,她的专权,她的不惜国力。这时,永宁寺的美忽然变得如此矛盾起来。  这就是杨衒之所以是文学家的原因,他不是为蒙罩在真实人生之上的美丽幻影而手舞足蹈,恰恰相反,在这幻影中,他却看到了人的处境悲惨。当杨衒之的笔转用于描写人的时候,他笔力甚至更其惊人,我们没法不对他塑造人物、场面、情节的本领感到折服。让我们吃惊的是,他笔下都是些真正莎士比亚式的灵魂和行为,虽然足以吓得人透心发凉,却绝没有崇祯吊死煤山式的窝囊,登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那么的有血性,那么的强横刚猛,充满着狂暴和激情。其中作者寄予最大同情、刻画也最复杂丰富的,大概就是孝庄帝。为了“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这位皇帝设下骗局,亲自挥刀把尔朱荣杀死在明光殿上,这是多么复杂的行为?壮美与野蛮,狡诈与率直……一切矛盾的品质都集中在这一个行为中,杨衒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何等精彩的灵魂形象啊!  更精彩的是,尔朱侯、尔朱那律兵临洛阳城下这一段,完全是戏剧的场面和情节——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孝庄帝登上大夏门,派人去与来犯者谈判,尔朱侯、尔朱那律向使者索要尔朱荣的尸体,说到最后,叛乱者是一片痛哭之声,而孝庄帝也被带动得为他的敌人难过、感伤起来。这是何等的戏剧性啊!然而动情归动情,大家最后还是刀兵相见,在交战中,双方都表现出了令人佩服的勇气、机智和不屈不挠。至少在杨衒之的叙述里,战斗的结局是完全好莱坞式的(正像孝庄帝杀尔朱荣的经过也很好莱坞一样),尔朱兆出奇制胜,强渡黄河,结果直入洛阳,在皇宫大殿上擒获了孝庄帝。  永宁寺再一次成为这场大乱的见证——孝庄帝被囚禁在寺门楼上,就是那画有云气和神仙的华丽高大的门楼。永宁寺这一人造幻境的全部意义,似乎只是用来作为一场人类悲剧的见证!这时候,这个灵魂中的另一些东西开始浮现出来了,孝庄帝在被害死之前虔诚礼佛,他对佛发了一个誓愿,这誓愿不是复仇,不是卷土重来,而是希望来生再不要转世为国王。他的五言绝命诗更是充满痛苦的绝望,“权去生道促,忧来死路长”,这真是照亮幽冥之路的一点灯光已经在眼前摇摇闪亮的人才能写出的可怕句子啊。  杨衒之就这样一次次无情地戳穿他自己精心营造的梦境,人间没有天堂,那貌似的人间天堂,其实正是一座人间的活地狱!此时,杨衒之笔锋又一转,宣告了这一座人间奇迹的毁灭于大火。最后,仿佛是满篇激情的一种余音,作者说到,有人曾经看见永宁寺的光辉影像遥遥出现在了海上,当然,随着起雾,它又很快消失了。在人间,天堂确实难以存在,似乎只有到彼岸去寻找,而彼岸又是那么的飘渺不定,难以寄托。  仿佛是应和开篇第一句的不祥之音,作者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了全篇——北魏分裂,东魏迁都,北魏时代的洛阳,杨衒之的洛阳,永宁寺见证了其最后的辉煌和血腥的洛阳,有着一千座伽蓝的神奇城市,荒化成了一片废墟。  先把我们带入天堂,然后又把我们直接抛入阿鼻地狱,恐怕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散文可以有这样强悍的力量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散文好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成见,以为散文就是张岱式的风格,是荷香藤影,浅斟低唱。可是,杨衒之早就已经向我们证明,事情绝非如此,世上曾经有另一种散文,就像黄河边曾经有过另一种城市一样。  第47节 空中一朵雨作的云(3)  映照死亡的是生命  在我们这个犬儒的时代,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谈到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然遭瘟疫而死的情况,他竟然用了这样的语句:“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古今有几人,在怀念死者的文章中,会毫不讳言那被怀念的对象成为了“粪壤”?曹丕这样说,是因为他对死者没有感情吗?可是,《与吴质书》中,作者恋恋不忘于与这些好友生前一起联翩出游的快乐,分明对死者已逝这一事实难以接受,一再悲呼“痛可言邪”,“言之伤心”!纵贯通篇的,都是他对亡友的怀念,说明他绝不是无情。然而,友情与怀念,并不能阻止作者道出死亡的实质。  我们不得不承认,魏晋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是和我们太不一样了,他们固执地坚持真相,坚持直视死亡。文字的妙处,本来就在于可以让现实发生扭曲,用想象去代替真实。不是吗,我们很多人之所以迷恋写作,就是因为通过写作,可以摆脱现世的压迫,在幻想的时空中获得自由。文学有太多的办法,可以给死亡罩上一层朦胧的梦影,褪去它的恐怖颜色,甚至让它带上一分浪漫,一分诗情。但是,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家们,竟然拒绝文字的这种奇妙功能,在涉及死亡的时候,他们一致地采用极端的现实主义态度,在这一点上,曹丕的《与吴质书》绝不是孤例。江淹《恨赋》中在谈到死亡的普遍状态时也说:“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却是真相,死亡就是这样赤裸裸的丑陋。  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人在文学中是喜欢回避死亡的。然而,作为生的必然的结局,死其实难以回避,于是,中国文学就发明了许多的手法,如婉喻之类,来解决这个困局。其实,古典文学并不是一向如此。魏晋南北朝人就似乎对死亡这个主题异常执著,一次次地,他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人们常说魏晋时代是一次生命意识的觉醒,其实,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时代同时也是死亡意识的觉醒。  随着文章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曹丕更深一层的痛苦。他历数了亡友们生前的美好品格,以及他们的才性、学术和文学成就,所有这些充分展现人性光辉因而魅力无比的东西;同时,他也谈到这些人的人生缺憾——有人是因为被死亡中断了进取的脚步,有人则是因为先天的禀赋所造成的弱点,在文学、学术成就上未臻更高境界。突来的死亡完全粉碎了他们朝着丰满的人生继续前进的可能,这个事实,使曹丕陷入了迷惘,甚至消沉。一方面,他对人间痛失才俊,自己痛失知音,而感到难以抗拒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他“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  对朋友吴质,曹丕吐露道,自己“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朋友的死去,自己的年岁渐长,都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致急得终夜难以成眠。可是,这种焦虑并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在接下来的一段倾诉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曹丕的思路:他感到自己没有年轻时的“志意”了,还没有白头,就已经在精神状态上成了“老翁”,这是在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同时,他更对自己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在痛切的自责之后,他得出的感慨却是,“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应该抓住青春,抓住人生的每一寸时光,来努力创造丰盛的人生!直视死亡,并没有让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畏缩,相反,这反而成了让他们无比眷恋生命的最大动力。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魏晋精神,恰恰是“未知死,焉知生”。让曹丕焦虑和痛苦的,是人生匆匆,在有限的时光中,人们没有能够让生命本身如一束火焰般彻底燃烧。然而,他也知道,那种让人生完全的光华四射,无一丝缺憾的境界,是不可能达到的,也因此,曹丕竟至陷入了消沉。他的消沉,不是因为死亡的将要来临,而是因为在死亡来临之前,没有能充分演绎生命的美丽。在南北朝之后,大概中国人再也没有过这样拥抱生命的热情。  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各种最高境界,这个问题所引起的焦虑,在那个时代的文字中,是十分普遍的。最典型的例子,是江淹的《恨赋》。这篇长赋的主题是一种情绪——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恨,就是不解脱,这样岂不是不够达观么?可是,魏晋南北朝人好像不知道“达观”是怎么一回事。《恨赋》满篇的怅恨之情,皆因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生命不能自主。  作者列举了历史上一系列悲剧人物的身世遭遇,秦始皇、赵王、李陵、王昭君、敬通、嵇康,以及孤臣、孽子、流浪他乡的远客、遭放逐的戍徒,这些人的地位和具体遭遇彼此千差万别,共同点只有一个:都是人生充满了不得意,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自己的人生之旅。最让人惊异的,是作者举秦始皇为人生有恨的第一个例子。在作者看来,秦始皇固然“削平天下,同文共规”,开万代之基业,其辉煌无人能及,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雄图未已,便猝死出巡道上,才尤其值得抱恨。  这种想法让我们惊异;一种观念早就深深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液:这就是所谓“知天乐命”的人生观。魏晋人是“知天”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远比我们要更达观得多,所以,他们才不回避死亡,才把死亡当作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但是,他们“知天”,却不肯“乐命”,恰恰相反,他们“恨”命,并且在文章中反复啸吟着这种恨意。  也许,在那个时代,佛教还刚刚传入,道家也还在成形之中,中国人还不像后来那样,有那样多的退路,那样多自我解脱的方式,于是,他们的生命热情就像火一样炽烈,燃烧着他们自己。因此,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不肯“苟活”。这种不肯苟且的精神,在我们看来,几乎到了过分的地步——人生中的任何一点缺憾,都是不可忍受的,都是强烈的失败,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耻辱。甚至如秦始皇,即使开辟了千秋万代的功业,可是,人生的最后一点不完美,也足以使他的生命之旅成为一趟遗憾和怅恨的行程。照这样苛求的标准,当然没有人的生命过程是可以无恨的。“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在江淹看来,正因为人生的注定不能圆满,因此,人之死,就无一例外地成为一种痛苦的结局。但这痛苦不是因为死的来临,而是因为在死亡到来之前,没有让生命如花绽放。  今天的人普遍更喜欢《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赋》,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逍遥和隐逸,更合乎我们的犬儒态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这种支配所持续的时间是如此之长,以致我们往往误以为这就是中国人固有的文化精神,是中国散文所惟一可以表达的人生情调。像《与吴质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  第48节 空中一朵雨作的云(4)  清香悠远的灵性之筏  有人曾经用梅树的树枝,扎成一只筏子,这梅花筏后来就沉没在了湖水之中。可是,有时候,它会忽然从水底浮起,在万顷碧波上自在地漂游。到了春天,筏上的梅枝还会开出花来,于是,在它一路经过的地方,就留下无数散落的花朵,漂满了湖面。  这是黄汝亨《浮梅槛记》中引述的故事,也是他徜徉西湖上的游船之得名的来历。也许,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比喻,用来形容晚明小品的意义。晚明文人的这些闲笔,恰像清雅梅枝扎成的一只脆弱的浮筏。它不禁风,不禁雨,百无一用,不过是一些士大夫用他们苍白无力的手制造的华而不实的玩意儿而已,一场改朝换代的巨澜,早已轻易地把它掀翻,打落在时光长河的水底。可是,这看似不堪一击的筏子却有另一种生命力,它尽管静卧在历史的深处,却能经受住一切外物的侵蚀,因为编筑这一只文学之筏的梅枝,乃是人的精神,人的性灵。它会时时地忽然浮现到水面之上——每当有一只手翻开明人文集的时候,每当有一颗心灵,试图与明代士大夫的心境相交融的时候。一旦有文化的春天降临,比如白话文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刻,比如八十年代“文化热”的时刻,这灵性之筏就会重新焕发魔力,万花怒放,所过之处,洒下点点落花,浮满春天的湖面。  在新文化运动中从那神秘之筏上摘撷下的一点落花,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潮的涌动,漂浮到了我家的书架上。这就是施蛰存先生编的《晚明二十家小品》。然后,它就被遗忘了,常常遗忘很久,正像一朵花被遗落在尘土之中。可是,一旦我把它从书柜中拿出来,随手翻开一页,就感到那文学之筏的幻影,悄然地从冥冥中浮现了出来,载着人漂离现实,去体验另一种生存。  自古,贫穷、战乱、苦难,能催生好的文学;富裕、安逸、奢华,也能催生好的文学。二者气质自是截然不同。生于贫穷苦难的,往往是悲歌慷慨,宏大苍凉;生于富贵安逸的,就免不了有一种纤柔绮靡贯注在里头。同是江南烟雨滋润出的花草,东晋南朝的赋文总是于铺陈绮丽中回响着强烈的悲凉之音,晚明的小品,却只有脱俗出尘的禅机仙气。可是真爱文字之美的人,又怎么能在这二者之间作取舍呢。  一册《晚明二十家小品》在手,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怎样清闲安逸的年代啊,虽然金戈铁马的声音已经在天边隐约回荡,但却打不破长江岸边的一场清梦。那梦中的人,也是造梦者,一群软弱而无为的士大夫,尽得天地人文之精华的滋养,其材却不堪补天。温柔富贵的物质环境,一旦与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相遇,往往会有这种意外的生成。然而,正是这样一群位于人类进步历史边缘的人物,却向我们展示了人生最高超的境界,展示了人所能想象的最接近神的生存方式。  那是离了婆娑的竹影,摇漾的柳丝,沁脾的荷香,山影,泉声,茶,诗,画,以及风,雨,雪,就无法成立的一种生存。只有在这样的生存中,泉水的鸣响才能压倒一切尘世的喧嚣,以它那“哀松碎玉”、“摇荡川岳”的天籁之音,来涤荡人的灵魂(袁中道《爽籁亭记》);这样的生存,才会“戒杀,戒演戏,戒多滋味,戒毁墙壁篱落、砍伐摧败诸竹木”,反对一切人为的热闹,而满足于“清风白月,秋声夜色,摇摇坠竹树下”的旷淡情境(黄汝亨《玉版居记》)。  有人或许会以为,这些文字只是在描述士大夫狭隘有限的生活,空有文采之美,而思想意蕴不足。然而,这是何等的谬误之见。就以李流芳的《题画卷与子薪》来说,不长的文章,表面上似乎只是讲述了作者的浮生一日,在“新绿映槛,雨润欲滴,门外屐声不至”的闲适中,二三知己,用哥窑和古玉的两只杯子斟酒畅饮。陪伴他们的,只有新摘的芳香的蕙花,以及“视人而笑”的蔷薇,还有“著花如雪”的几丛虎茨。饮到兴起时,作客的人竟然可以反客为主,要求主人为他作画。于是,艺术就在这样的酒酣时分自自然然地进入了生活,两个朋友展开素纸,一边谈天,一边挥笔作画,画成了,再要题上一首诗,作画者竟然已经大醉到吟不成诗句了。既然是醉不成吟,主人索性用一篇跋文来代替,把这一天的生活记载到画上,这醉中的乘兴之作,却成就了传诸后世的一篇精彩的小品文。艺术,文学,生活,就这样自然交融成了一体。  李流芳的另一篇《题画册》,则以寥寥百余字,追述他创作一个小画册的过程。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在泛舟水上,有所意兴之时随手挥洒的。先是“舟中热甚,不堪近笔墨”,于是画纸也是“开而复卷”;后来重新荡舟西湖,“舟中无事”,闲情之中,便画了五幅作品;接着,因为碌碌奔波,“不见湖山,无从发画思”,又住了笔;后来,在买舟饱看红叶之后,在一个“风雨如晦”的夜晚,作者“灯下饮数杯”,乘兴又完成了三幅画。创作的最高潮则发生于一次与朋友对饮之后,“雨过月出,天水如洗,徙倚船头,听君长吹箫度曲,弹三弦,遂不能寐”,在自然与音乐与酒的共同作用之下,诗人挑灯挥写,于是,一件艺术作品最终完成了。对于绘画创作,作者自有他的鲜明原则——“意倦辄止”,只有在有“画思”的时候才肯乘兴而为,否则,宁可不动笔;而“画思”的产生,则要来自于自然的、人文的交感启发。  谁能说这只是两篇闲文章?关于艺术,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些闲淡的文字,却传达着怎样深沉如海的妙悟!在这样的文字面前,我们今天有关凡•高和毕加索的神话,几乎一下都变成了闹剧和笑柄。明人小品能教给我们的很多,其中的一条就是,不要以为柔软的文字就一定缺乏深刻,不要以为只有逻辑思辨的语言才能传达人类的思索。也许,只有施蛰存那一代深受旧文化熏陶的人物,才能如此贴近明代人的心灵,一部《二十家小品》中所选的文章,都像李流芳的两篇题画短文一样,足以让人透过文字直达四百年前古人的思想内部,触摸到他们对文学、戏曲、艺术、自然、社会,人生的种种哲理之思。  文明要到何等成熟和发达的地步,才能进化出明人小品所展示的那样高度悟性的“有情”的心灵?有时,我会想,人类进步的方向是不是选错了,原本不该朝着华尔街白领的方向一路狂奔而来,而是应该向着明代士大夫的方向努力的。当然,这样的想法,只会被人笑为痴人说梦而已。可是,这并不妨碍有一点落花落在我的书柜中,每当我拂开尘土,捻起这朵落花,一只性灵之筏就会从人类沉睡的内心深处浮起,它载来惟有人的智慧才能发散出的那历久不衰的冷香,让天地间清气四溢。  第49节 空中一朵雨作的云(5)  尘梦哪如鹤梦长  由于无缘在一个好的教育制度下成长,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岁数,重要的古代典籍几乎都没有读过,这是一个很痛苦的事实。在少年时代,在对付糟糕的应试教育之余,剩下的力气只够翻一翻古人笔记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阅微草堂笔记》一度成了我的“热读”对象。  我对《聊斋志异》一度不很喜欢,直到最近才开始读出一点味道。《聊斋志异》的种种优点,比如情节复杂完整,人物鲜明生动,主要以男女性爱为主题……使它无论从哪一方面衡量都更接近当前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但是,却恰恰成了使我难以喜欢它的原因。这也许是青春期的反叛心理在起作用吧。我当时并没有留意到纪晓岚对于《聊斋志异》的批评,说它太像“戏曲关目,随意装点”,“燕昵之词,亵狭之状,细微曲折,摹绘如生”,如果那时知道了这一点,说不定要击掌赞同呢。不过,我倒是一直陶醉于《阅微草堂笔记》所呈现的与《聊斋志异》颇为相反的意趣,既鲁迅所谓的“雍容淡雅,天趣盎然”。  其实,《阅微草堂笔记》所呈现的天趣,恰恰是由一种独特的笔法——或者说经营方式——造成的,这种笔法完全不同于西方小说和散文的经营布局,是中国长远的笔记传统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成熟的方法样式,有它自己的起承转合的路数,使得笔记能够形散神不散,表面随意,其实结构得异常精巧。比如曾经让我最陶醉的一则短章(《如是我闻[一]》最末一则):作者的一位长辈亲戚有一个小园圃,中筑假山,假山中有洞,取名为“泄云”,洞前种菊花,山后养了数只鹤。为了应景,洞前配了用古人诗句集成的一副对联:“秋花不比春花落,尘梦哪如鹤梦长”。当然,这个所谓的山洞其实是士大夫的书斋,有一天,不知谁动了书斋中的笔墨,洞中满壁上忽然写满了字,反反复复都是在学写这副对联的十四个字,只是笔画错乱,不成字形。主人重新粉刷了墙壁,结果不久这种字迹又出现了,大家觉得是闹鬼了,于是,在一次听到洞中有磨墨之声以后,人们拿着刀冲了进去,这才发现——是一只老猴在学人写字,见人来,慌忙逃走了。  我至今还没想清楚,究竟为什么这个故事让我那么感动。其中让人品味的东西是太多了。也许,它的最动人之处,就是用寥寥几语先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士大夫生活的理想环境,然后又让我们突然通过一只老猴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思索它的意义,它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老猴应该是在多次偷看过人们用笔书写的动作之后,才学会照样模仿的,问题是,它当然并不真正理解所模仿的行为。在这个造化之子的眼里,人的种种行为,包括磨墨、用笔写字,一定都与藤影随风摇动,或者猫儿跑过屋脊一样,是这个变幻世界中的一种随生随灭的幻影。换句话,人的生活、文化、书写、文字、诗,在人,则为重要的人事兴衰,在猿,则不过是一场“猿梦”而已。因此,最让人感慨的,是那副对联的诗意,与老猴学书这一行为之间的暗相呼应,而老猴在天真地学写这意味深长的诗句时,又恰恰丝毫不理解这诗中的禅意,就让人更觉惘然。  很显然,这类故事自有它久远的源头,如“蝴蝶梦”、“黄粱梦”等故事原型,以及所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佛家思想。“蝴蝶梦”、“黄粱梦”其实一直是古代文学中的强大主题,类似的笔记故事可谓数不胜数,但是,纪晓岚在这种故事中加强了明清士大夫文化的因素,使之变得更为雅致,更有韵味,于是,在他的笔下,这类故事重新变得清新了。另外,也许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笔记故事中总是带有一股鲜明的鬼气。《阅微草堂笔记》就是一本讲鬼故事的书,由于纪晓岚坚持“著书者之笔”,反对“既述见闻”却“随意装点”,所以他很强调记述听闻时保持原汁原味,这就使他的笔记保持了民间鬼故事和传说闲话的活力,因而内容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到了让人瞠目的程度。不过,纪晓岚在记述这些故事的时候,往往能够发现其中的老庄、佛禅甚至理学意味,并且稍加勾点,就使这种意味跃然而出,触眼鲜明。同时,他在讲述一些非常士大夫趣味的见闻(如上引的一则)时,又仍然能够给故事中注入一种鬼气的因素,保持鬼怪故事的诡异气氛,这就成了《阅微草堂笔记》最独特的地方。笔记故事写出老庄意味、佛禅思想,并不少见;笔记写鬼故事,写宿命观、因果报应,则更是这一体裁的一大特色。但是,《阅微草堂笔记》恰恰是把老庄、佛禅与鬼气结合在了一起,这实在是它最迷人的地方,也是它最成功的地方。比如“老猴学书”这一则,完全是明人小品式的风格,可谓淡雅之极,可是始终带有鬼怪故事的怪异气质,这,就叫人不能不迷恋了。  这几年,我喜欢上了“戏曲关目,随意装点”型的写作,又总是想着要读点正经的典籍,因此,一度怀疑自己对《阅微草堂笔记》的兴趣是少年的浅薄。然而,一旦拿起重读才发现,这本书中的许多东西,根本不是少年人所能领会的,当初,自己不过是看了个热闹罢了。另外,即使在最喜欢它的时候,我也一直被惶惑所困扰:这样松散的笔法,这样短小的篇幅,以及它看去与今天生活完全隔阂的内容,它所表达的那些古老的疑问和意蕴,对今天的写作还有意义吗?可是,在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中,我恍然发现,日本作家竟然把爱伦•坡的心理小说与本民族的物语等传统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就不由得很受刺激。后来,有一天,我又忽然明白到,自己从小就喜欢的《呼兰河传》,正是巧妙地把古代笔记这一体裁加以改造、发展,从而产生了那样独特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时,我才意识到,像《阅微草堂笔记》这一类的作品,其实意味着什么样的可能性。  第50节 洗澡水的色情想象(1)  《九歌•云中君》一开头唱道:  浴兰汤兮沐芳,华彩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小时候读过一本《九歌新注》,对这四句唱词的解释着实让我印象深刻。书中认为“云中君”是虹神,象征着雨水和丰收。在大旱的年头,人们要向虹神祈雨,主演下神仪式的,是女巫。这四句就是描写女巫降神的过程:她先用香兰煮过的洗澡水沐浴身体,因此周身都散发着芳香;穿上华丽多彩的祭祀服装,就像花朵一样鲜艳。随后,神奇的仪式开始了,虹神之灵一下降到了她的身上,而且显然不急着离开,于是她就不能自已地进行着迷狂的舞蹈,把身体折成各种姿势(大概接近今天艺术体操女运动员的柔韧灵巧),看去恰恰就像彩虹的宛转曲弧一样。舞姿的奇瑰让她仿佛周身在发光,而且越来越热烈,渐渐趋向高潮。更有意思的是,这位注者认为,这四句词(连同整个作品)都同时拥有双重的含义,既是在描写女巫降神,也是在描写大自然一种天气现象的过程:一场大雨过后,彩虹横跨长空;由于雨水冲刷得草木都散发出清香,空气非常的新鲜好闻,倒好像是这长虹刚刚在雨水中洗浴过,也染上了万物的芳香,而那霓幻的色彩就像野花一样鲜艳。它静静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长弧,久久不去,随着天空越来越晴朗,其光辉也越来越鲜明。也就是说,降神的仪式从准备阶段开始,就是在模拟着雨后彩虹现影这一天气现象的过程。  当然,关于“云中君”是什么样的神,这一作品究竟该怎样解释,楚辞专家们有多种看法。不过,首句“浴兰汤兮沐芳”一句讲的是洗澡,是洗澡水,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也因此,这一句歌词,就成了中国卫生史、风俗史上很重要的一条资料,让我们知道,古代高档洗澡水的形式,是兰汤。  从各种资料来看,兰汤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在加热洗澡水的时候,把天然兰草投放到水中,煮。这在六朝小说《幽明录》中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庙方四丈,不作墉壁;道广五尺(《初学记》引作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浴兰汤’”(鲁迅校录《古小说钩沉》引《艺文类聚》卷三十八,齐鲁书社1997年,页143)。经过充分的熬煮,兰草中的香精都释放到水里,香喷喷的洗澡水也就出炉了。古代中国是一片气候温和、植物丰茂的土地,古人在本地资源中开发出来的香料,基本上就是各种香草,以及桂、柏、椒等木本植物的枝、叶、籽等。那时的加工手段也很有限,用兰草煮洗澡水,就是发明出来的方法之一。裸体,特别是女人裸体,沐浴在热气腾腾、芬芳氤氲的香水中,这情景总是拨撩人的,是让人要想入非非的,于是,兰汤就不可避免地早早进入了文学,进入了我们不朽的经典,就有了现今所知道的最早的洗澡水之歌——《云中君》。在歌中,女人的出浴,被比拟于彩虹在大雨过后现影长空,这一个比喻的传世,使得后人在吟咏中一次次地得以重新拥有先民看待性、身体以及大自然的明亮眼光,在一瞬间看到人和万物一样,都还年轻和清新的人类社会之初的世界。  古老的兰汤,大约在西汉中期以后受到了冲击。随着汉代通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各种异国出产的香料渐渐被引入中国。这些往往是产于热带的香料,其香气之浓郁、持久,是兰草等温带植物完全不能比的。于是,西域香料迅速地成为了贵族社会的时髦。不过,突然面对外来的新事物,古人一时还没有掌握其特性,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它,自然而然地,就沿用了使用传统香料的各种办法。其中一项就是,用珍贵的外来香料煮洗澡水,至少,在汉晋人的想象中,外来香料是被派上了这样的用场。  汉末、魏晋时期,往往被今人形容为一个人性觉醒、思想解放的时代。事实上,在精英阶层中,这时确实是发生了“私人化写作”的热潮。小说、志怪、杂史等等,一时蓬蓬勃勃,各种低级的、颓废的题材,大量占据了当时的文学写作。异国名香这一来历神秘、作用暧昧的新奇现象,对于此际无比活跃的文学想像力来说,自然格外地富有刺激效应。这些最初数量并不多的舶来品真的被贵族们拿来洗了澡吗?对此,后人很难肯定。也许真有这样的事;也许,兰汤浴身这一古老习俗的存在,使那时的人顺理成章地认为,好香料就应该用于洗澡。总之,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写作中,异国香料被屡屡地用于制作高级洗澡水,这一真实或虚拟的洗浴方式,着实刺激出了若干大胆的色情故事,由之诞生了一批不朽的色情文学经典。  比如晋人王嘉《拾遗记》中关于汉灵帝“裸游馆”的整段文字,就把淫乱描绘得像老式好莱坞彩色歌舞片一样浮艳、轻悦。说“初平三年”的时候汉灵帝在“西园”,也就是上林苑里,(时间、地点、人物都十分精确,真是说得有鼻子有眼。实际上,“初平”是献帝的年号,汉灵帝没有用过。)建了一座“裸游馆”,规模很大,光馆阁就有一千来间,为的就是在这里进行各种色情活动。其中一项是,让年轻美丽的宫女们“共裸浴”,“西域所献茵墀香,煮以为汤,宫人以之浴浣毕,使以余汁入渠,号‘流香渠’”。异国进贡的奇异香料,煮成芳香的洗澡水,让宫女们来集体洗澡。更精彩的是,用过的洗澡水,带着残香和女人身体的气息,被倾倒在裸游馆内的曲渠里,形成了“流香渠”。一个皇帝喜欢在流满女人的剩洗澡水的宫苑中混日子,可真够颓废。读到这里,再回味一路发展过来的情节,这个故事的独特气质兀地鲜明起来。文中竟然没有“妖精打架”,色情活动都被赋予了很浪漫化的、艺术化的乃至神仙化的形式,小说中的这位汉灵帝,他惟一的角色是“看”,而不是“做”;他所看的,则是他乐意看的,是他自己人为制造出来的关于女性的一种色情幻景。读者在这里撞到了一位地道的颓废艺术家,他设计出一种色情化的生存方式,或者说把色情化成一种生存方式,自己来欣赏,混迹其中,以假为真,自娱自乐。也许有人期待着这些色情幻景会一路进展到具体的身体交锋,然而没有,在小说中,到了本该上演三级片的地方,笔锋急转,女人的身体忽然像泡影一样地消失了,代之以她的剩洗澡水,一个关于她的肉体的非常切近的暗示,一个带着香气和体温的意象,萦绕在“引渠水以绕砌,周流澄澈”的馆阁之间,波光脉脉,流动徜徉。堕落,携带着它不可能摆脱的污秽品质,竟然飞升为异常深刻和高远的文学意境,具有了说不清道不尽的蕴义,让人品味不绝。关于这个故事可以讲的非常之多,在文学入门课上,完全可以把这一段文字,与一部三级片,或者与那些不知道床垫之外还有大千世界存在的所谓现代小说、艺术电影进行对比,让年轻人明白何为诗心,何为平庸。但是闲话少叙,这里要说的是,用外国进口奇香煮的洗澡水“香汤”,实际上是这整个色情幻景的压秤砝码。如果没有香汤的剩水流注馆渠这样一个情节设置,这里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性幻想故事而已。后世人当然很难确定,一项特定的、偶然的风俗——把洗澡水煮香——当初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了文学家们的想像力,但是,对这一风俗的援引,确实帮助文学家完成了一次非常高妙的艺术创造,让他们的才华像夜空中的烟花一样闪亮。  第51节 洗澡水的色情想象(2)  大致同样的情节,也被安置在了时代更晚的石虎身上。石虎不仅是昏君,更是暴君,是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关于他的色情行为的传说,也带有符合其特色的斑斓、壮观和荒谬。《十六国春秋》中详细记述了石虎的“四时浴室”,这所“浴室”是露天的,浴池全部用彩色石头砌池堤,池中安有活门,夏天可以从外面的水渠直接引进清凉的渠水;到了寒冬时节,则把无数个铜铸屈龙烧得通红,扔到水中,于是,池水就被这些铜龙烫热了。浴池周围用锦步障遮蔽起来,在障子里,石虎与他喜欢的妃嫔宫女们一起采取天体状态,一边洗澡,一边饮酒作乐,能玩个通宵,因此这里又叫“清嬉浴室”。当然,这种五星级的豪华澡堂里,洗澡水也不会平凡,是“香汤”,是把“百杂香”盛在纱或葛制的囊袋中,扔到池底,让囊中的香粉浸香一池子澡汤。据说,石虎和他的妃嫔们一起洗过澡之后,剩水被排出宫外,仍然带着热气和香气,以至于那排泻剩洗澡水的宫渠得名“温香渠”。可以想象,在寒冷的冬天,甚至可能是大雪过后,那种亮晶晶的北国冬日,宫墙内遥遥可见巍峨的、镂金错彩的殿阁群影,宫墙下,一条流渠静静淌泻着微带温气、香味依约的水流,渠边,骑马挎刀的胡族壮士,连同他们的女人,三三两两,好奇地观察这溶溶的水波——这是什么样的境界。不管这一段描写是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的艺术加工(这是非常可能的),抑或纯粹出于文学家头脑中痴狂的下流幻想,把一种色情活动、一种低级趣味给敷陈得如此气派雄阔,回声寥远,就让人不能不向该作者打立正致敬。  把这段记述与汉灵帝“裸游馆”相比较,可以发现有诸多不同之处。比如,汉灵帝的宫女们的集体裸浴似乎是在室内进行的,只是事后把剩水倒在宫苑中的流渠里;在石虎这里,却是无论冬夏,该活动都在露天举办(游牧民族真是体格好),而且剩水被直接排出宫外。更实质性的区别在于,裸游馆里,只是宫女们来裸浴,汉灵帝负责观看和欣赏。但在清嬉浴室,是石虎和女人们一起洗,高高兴兴地,可以说是过度恣纵地,享受人生。其实,这种露天洗浴、男女混浴的做法,可能来源于游牧民族的淳朴风俗,原本并不带有淫秽的性质,当然是被石虎给念成了歪经。显然地,石虎感兴趣的是实现欲望的过程本身,不像汉灵帝,面对“存在”、“现实”、“时间”、“女人”这些现象,总是投注以一种困惑的、迷离的目光。  还有一点小细节,似乎不重要,但却有趣,就是用纱囊盛百杂香这样一个描写。随着异域香料的源源而来,对于这些香料的特性,古人的认识逐步加深,相关的新理念、新实践也就成长起来。在南北朝早期,“和香”法已经非常流行,就是把从西域和南方来的各种香料重新进行调配,制造出新的香品。“百杂香”的概念,显然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产生的,反映出当时的观念中,单纯的异国名香已经不是最高级的香料,要把东西南北来的各种神奇香料调配到一起,才算真正的奢侈。那时的人也意识到,外来香料的效能要远远超过本土香草,所以,在关于“四时浴室”的故事中,香汤的制造,已经不经过“煮”这一步骤,而是把香囊投到水里,潜台词是,囊中的香粉足可以把池水快速浸香。  从这个角度来说,今日所见的《赵飞燕外传》(《四库全书》,《说郛》卷一一一)虽然署名汉人作品,但是明显经过了后人的充分加工,应该是定型于比较晚的时代,因为文中所提到的种种香名、香料使用方法,以及其中所反映的关于香料的观念,都像是中唐以后的事。有趣的是,整个故事中弥漫着一种对奇异香料的迷恋之情。其创作者明显是借助小说而进行了某些道家理论的一次纸上实践,也许,从外来香料如何融入本土的道家文化传统的角度,这一作品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对象。这些旁话不提,仅仅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赵飞燕外传》实乃堕落文学的巅峰之作,几乎是字字珠玑,无一处不让人叫绝。在作品中缤纷沓来、绮丽生辉的色情、艳情和人情描写中,关于女人身体的沐浴,就像一个缭绕不断的旋律,反复地突兀出现,让人觉得故事讲述者一定对这件事着了魔。用香料来洗浴、香身,不仅仅被融入了道家的理论体系之中;这样一个美容方式,还被敷衍成了具体的情节,化作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间争宠的一环,显示出二人在对付和引诱男人方面的智略之高下。  小说中先是隆重地描写了一回两姐妹的洗澡方式,“后(即赵飞燕)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座),潦降神百蕴香”,而赵合德“浴荳蔻汤,傅露华百英粉”。在小说快结束的时候,洗浴的情节再次出现,某个夜晚,赵合德在汉成帝专为她修的“浴兰室”中洗澡,沐浴着那荳蔻香汤。因为早就练得了一身道术功夫,此时的她竟然浑身发光,其辉芒都盖过了灯烛的光亮。这个场景被汉成帝看到了,此处的描写非常生动、细致:“帝从帏中窃望之”。这位皇帝从浴室四垂的帷幕的缝隙里,偷偷看自己的女人洗澡时的裸体。他的举动遭到宫女告发,赵合德的反应,表明她是一个真正懂得如何吸引男人的女人,属于时尚女性杂志所肯定的女人类型——她急忙抓过浴巾遮盖住裸体,又让下人把烛火扑灭,消失在一片黑暗之中。接下来,最了不起的文学情节出现了:汉成帝为了再次看到赵合德在洗浴中诱人的身体,悄悄拿黄金贿赂她的宫女,和宫女约好,他再去看洗澡时,不要告发他。没想到,有些宫女没打点到,不知道有这么个约定,在服侍赵合德洗澡的过程中难免有事走出帷幕,发现了汉成帝,立刻折身去报告给了那狡猾的女人。要说这赵合德真是有本领,她反应非常快,瞬间就做出了一个让人喝彩的对策——“遽隐辟”,急急忙忙地、似乎很慌乱地在浴室中藏身起来,像一头受惊的小鹿;上演的情节与头一次大致相同,可是还有剧情设计的变化,又刺激,又显得她天真无助。  汉成帝再次受挫。这样下去可不行——他开始想主意了,想来想去,想出了一招:以后每次偷看赵合德洗澡的时候,他都在袖子里带好多黄金,一旦有从帷幕中走出来办差的宫女,他就赶紧拉住;趁这宫女还来不及通风报信之前,先拿出黄金来赐给她,封住她的嘴。经过这么个措施,按说,他可以安静地、尽情地看自己女人洗澡了。可是,宫女们都贪图皇上的金子,所以就找借口故意地进进出出,害得皇帝整个晚上光忙着一次次拿出黄金来讨好自己的奴婢,结果,他每偷窥一次的代价,是国库一夜间就有“百十金”不翼而飞。  唐代诗人韩偓有一首诗《咏浴》(《全唐诗》卷六八三),专咏这一情节:  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  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  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  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  第52节 洗澡水的色情想象(3)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寿州八公山侧”条有云:“《赵飞燕外传》:‘帝窥赵昭仪浴,多袖金饼以赐侍儿私婢。’”两人都提到了一个细节,是今日所存版本中脱漏掉的:汉成帝袖中之金,是金饼。时代不同的两个作家谈到同样的细节,而且都谈得满怀兴致,说明这个故事在唐宋士大夫当中曾经广为流传,一度是很著名的作品。沈括认为,汉成帝揣在袖子里的金饼,大致就是汉代著名的马蹄金,一枚的分量是“古之一斤”。包括马蹄金在内的汉代金饼,在当代考古中不乏出土,那实物一看就知非常贵重。因此,汉成帝用来哄宫女的贿赂,可不是随便打发人的什么铜钱、碎银子,是最实在的足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他每次去偷窥,都在袖子里揣上一叠事先填好了几千、上万块钱金额的支票。一个国家要是真的摊上这么样一位皇帝,那可真是要命啊。  中国的史书和小说中,有一系列暴君和昏君的形象,个个精彩,《赵飞燕外传》的汉成帝正是其中很生辉的一个。这个人物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已经变得毫不重要。“昏君”和“懦主”在这里得到了最夸张的演绎。换上石虎,杀两个宫女,或者把妃子鞭笞一顿,就一切都摆平了,他接下来可以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他甚至可以像韩复榘家的老爷子那样,想出一个节目,命令他掌控中的女人们来表演——其实就是汉灵帝的做法。但是,本处呈现的恰恰是“昏君”与“暴君”的区别。甚至,同样是昏君,汉灵帝与汉成帝也被塑造得如此不同。裸游馆中的汉灵帝其实相当主动,他是一个创造者,他创造出一种生活,来缓解自己适应现实、与现实相沟通时的吃力感。浴兰室中的汉成帝,则是一个彻底的被动者,他想看属于他的女人洗澡,都没法看个痛快。  没有比这更恣肆大胆、更奔放自由的文学创造了。历史资源的宝藏在这里闪闪发光。古人拥有不受拘束的想像力,以及穿透一切的洞悟力,但是不爱或者说不会进行复杂深入的分析。小说中的汉成帝、汉灵帝,被无比生动地呈现出来,但是古人至此而兴尽,这等形象中所蕴涵的无限的可能性,千百年来一直被闲置着。我们可以想象,仅凭浴兰室中的情节就完全能够演绎出一台现代话剧,舞台上的布景很简单,就是挂在浴室前的一道帷幕。汉成帝上场了,袖子里盛满了沉甸甸的金饼,准备在今天晚上再次偷看心爱的女人洗澡。独自站在浴帷前,他慢慢道出了内心的独白,我们作为观众,开始穿过他荒谬的外表,进入一颗复杂的心灵。这究竟是个什么人?他真的懦弱吗?还是无比的苦闷?是什么样的历史和政治情境,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让一个壮年皇帝宁愿在与女人捉迷藏式的性游戏中,在被宫女反复欺骗的胡闹中打发时光?他真觉得这样有趣吗?还是因为其他的一切都更无趣?站在浴帷前的,究竟是个智者还是白痴,抑或二者都是?与此同时,帷幕之后,那女人的把戏开始了,宫女们在帷幕内外进进出出,自然还应该有个扮丑角的太监,时时跑上台来给皇帝那屡屡掏空的袖子倒满黄金。一切都是现成的,古人早就为我们把所有的因素都设置好了。  话说回到香汤,在洗澡水中加香料的方式,大约入唐以后就渐渐不时兴。当然,在中医那里,在民间,始终有用各种植物香料煮汤浴身的做法,但主要是起“药浴”的保健、治病作用。上层阶级日常洗澡的时候,都不再预备带香味的洗澡水。随着中国人对外来新型香料越来越熟悉,一整套加工、利用进口香料的丰富方法发展起来,相比之下,把香料放到洗澡水中,所起到的香身效果可能并不那么理想,也不太实惠。《赵飞燕外传》中有很认真的一笔,说赵飞燕“浴五蕴七香汤,踞通香沉水坐(座),潦(有的版本作‘燎’)降神百蕴香”,赵合德是“浴荳蔻汤,傅露华百英粉”,汉成帝两相比较的结论却是:赵飞燕虽然身上通过洗浴而有了“异香”,但是,比不上合德“体自香也”。赵合德并不是身体天生有香味,让汉成帝误会的原因,在于合德浑身擦香粉。这个情节,其实意在说明运用香粉的妙处。赵飞燕香身主要靠香汤,所以其汤是“五蕴七香”,运用了多种珍贵香料;而赵合德没有在洗澡水上花太多力气,但是善于利用香粉这一武器。香粉也是很古老的美容用品,在外国香料普遍引进之后,其制作一样是要添加多种进口香料。因此,这里是通过汉成帝之口宣布,在香身美容的效果上,香粉要远胜过香汤。赵飞燕在这一项争宠上败给了赵合德,实际象征着香汤在与香粉竞争中的失败。非常神奇的,这部作品在洗澡水的香气之中,把对香汤浴身的女人的窥视推向了极端狂想;然而,也正是它,无情地宣告了香汤必遭淘汰的命运。  这一非常古老的卫生和美容习俗在无人注意之中悄悄式微。带香味的洗澡水——香汤在实际生活中的退位,直接造成了其在文学中匿迹销声。唐宋以来的文学固然还常提到香汤、兰汤,但这两个词实际已经成为一般的热洗澡水的美称。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从盛唐以来,有关洗澡的最广为流传的典故,唐明皇赐浴华清池、杨贵妃温泉洗凝脂这一路人皆知的著名故事中,那温泉池水是没有香气的。历代文人反复涉猎这一题材,但是,好像很少有人想到,妃子汤、莲花汤应该像“清嬉浴室”那样,下点香料什么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简单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又一次的印证。也许就是因为洗澡水没有了香味的刺激,在宋代以后的文学中,围绕着洗澡的色情想象,似乎再没有爆发出香汤所曾经唤起的那种激情。《长生殿》的“窥浴”虽然又俏皮又旖旎,黄得不像话,可是绝没有前代作品的那种境界和力度。至于《金瓶梅》中的“兰汤午战”,则与文学无关。  像一切有关女性的色情想象一样,香汤,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个反讽式的男性版。比较早的例子如《晋书•后妃传》中言之凿凿,晋惠帝的贾皇后淫乱不堪,有个容貌漂亮的捕盗小吏,走在大街上,忽然就被人骗上了一辆车,装在柳条箱里,运进了深宫。在宫中,小伙子“即以香汤见浴,好衣美食将入”,在不知情中稀里糊涂地和贾皇后混了好几天,最后得了些礼物,被打发出宫来。在围绕香汤的想象中,角色的分派本是固定的,比如赐浴的是男性,而入浴的是女性;女性的洗浴,目的是为了满足男性的感官享受。但是,到了男性版中,发生了“性别倒错”,于是一切都有了完全不同的意蕴,而且必然地带有闹剧色彩。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第53节 韩嫣金弹与掷果潘安(1)  一  中国男人里头所出的最著名的“女人甜心”,恐怕要算是“掷果潘安”了:“(潘)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晋书》)。可爱的美少年夹着弹弓到城外游玩,竟然遭到女人们疯狂的追逐、拦截,她们手拉手把他围起来,用水果往他身上扔。滑稽的是,正像有“东施效颦”一样,男人中间也有不知好歹、自不量力的:“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之,委顿而反。”《世说新语》则说这个丑男是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是被小孩子扔石头乱砸,左思则更惨,挨女人们一顿臭啐。  男人们出外游玩,女人看见漂亮的就上去扔果子,看见丑的就猛啐唾沫,我总怀疑这条记载透露了某些古代特殊风俗的信息。按照“世说”的说法,左思的错误似乎不在于他敢出门——丑男人也不能不见天日呀——而在于他“效”潘安出游的方式。而潘安又是怎样出游的呢?是“挟弹”,手臂里携夹着弹弓。原来他是一位“挟弹的少年”。  如果去晋唐的文学世界里转悠,常常就会与挟着弹弓的少年劈面相遇,“掷果潘安”不过是这无数惊喜相逢中的一次而已。在挟弹而来的少年们的不绝行列中,他不是打头的第一人,甚至,虽然创造了这么美丽浪漫的典故留给后人,他也算不上这个行列中最抢眼、最有风头的。在文学世界中,率领着这个雄壮队伍首先登场的,是韩嫣,而这一代表性的出场真是灿烂夺目,光照古今:“韩嫣好弹,常以金为丸,所失者日有十余。长安为之语曰:‘苦饥寒,逐金丸。’京师儿童,每闻嫣出弹,辄随之,望丸之所落,辄拾焉”(《西京杂记》)。用弹弓打个鸟,竟然动用黄金来铸弹丸。一位华服宝马的美少年就这样一路打着金弹子轻驰在雄伟的西汉帝都的郊外,身后追逐、喧哗着成群衣衫蓝缕的贫家顽童。  让人对这个故事更感迷惑的因素,是此处没直接说出来的背景,韩嫣是个“男人甜心”,而那个男人不是随便什么人,是青春期的汉武帝。不过,从韩嫣“出入永巷不禁,以奸闻皇太后”(《史记》)的事迹来看,这美少年显然也一样是女人的甜心。进宫本来是为了陪皇上,他却乘机与宫女混不清楚,不但冒犯天威,而且情感不忠,可汉武帝还是要在皇太后面前为韩嫣求情而“终不能得”,倒好像是那少年皇帝更为这一段情所困,可见甜心的魅力之大。借用港台影评人士前些年爱用的、从西方趸来的一个概念,这韩嫣真有点“魔鬼天使”的味道。在韩嫣的悲剧里,当今时兴的同类题材中所要求的一切热门因素是应有尽有(甚至不缺一个高傲而嫉妒的兄弟!并且这位兄弟还是个“王子”,是个赫克托式的人物),真不知道在此等故事特别受宠的今天,韩嫣的人生沉浮怎么还没有引起注意,所以,我觉得同志们在历史视野方面还应该进一步拓广。  话扯远了,用一句北京话,这是“说到二屋里去了”。还是回到美少年“好弹”这件事吧。韩嫣虽然为男性帝王所钟情,用习惯的说法,是个“佞幸”,但他并不卑微,也不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红楼梦》形容秦钟)。他出身高贵,是侯门之子,而且与汉武帝是打小一起念书的同学(也不知道他俩上的是什么学,是不是“茗烟闹学”的那种),从那时候起就有感情。更重要的是,韩嫣“善骑射”(《史记》),汉武帝16岁做了皇帝之后,立志要打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于邓通”。因此,他是一位精于武艺和军事的英武少年,吸引汉武帝的,也正是这种英武气质——司马迁说韩嫣“善佞”,但是,他“佞”的方法与邓通不同,是发现皇帝想打匈奴,就“先习胡兵”。第一次在文学、在历史中登场亮相,挟弹的少年就与武力、与尚武精神、与男性气概相联系在一起。  二  据楚国“善射者”陈音的理论,“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弹弓是弓箭的前身。古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在唱:把竹子砍下来做成弹弓,发出土丸去打鸟兽。正是在弹弓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更锋利、更有杀伤性的弓箭。  陈音的专业知识,来自于从先人那里代代相传下来、夹杂着传说和神话的历史记忆。根据这样的记忆,是神农氏的时代发明了弓箭,如此推算起来,弹弓的身世就要前溯到非常久远的时代,当然是远远早于有文字的历史。进入文字的历史以后,弓和弩早就成了人类暴力活动中最合手的武器,弹弓遭到冷落和忽视,似乎并不是什么让人意外的事情。这好像可以解释,为什么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里,弹弓很少进入人们,包括文学家、历史学家的视野。有线索表明,在人的现实生活中,弹弓从来就不曾绝迹,比如它在《左传》中就有一次非常著名的出场:“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宣公二年”)。可弹弓的这一次现身,所承载的信息完全是负面的。身为国君而喜欢用弹弓来打自己的臣民,实在是暴君昏主的典型形象。这里显然存在着一种暗示:打弹弓是顽童的游戏,成年人还玩儿童的淘气游戏,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甚至,我们不免要怀疑晋灵公这种人是不是心智有问题,达不到成年人的正常标准。  “韩嫣金弹”的记载,也一样证明着弹弓在历史中的始终存在。这个故事所呈现的豪奢气势,固然让我们简直难以相信它的真实性,另外,关于《西京杂记》的成书年代,历来说法纷纭。有一种观点是,书中的各条资料原本来源于汉代的野史杂记,由魏晋人(最可能是葛洪)抄录而成。这一观点应该是可信的,因为,有种种考古发现十分确凿地证明,《西京杂记》中关于汉代的风俗、器物等等的记述,往往是惊人地准确。所以,我们实在没有任何道理可以轻易否定“韩嫣金弹”的真实性;即使它只是一个传说,那么这传说最初乃是产生于汉代,这一点,也不可以轻易怀疑。有意思的是,晋灵公不君—陈音论射—韩嫣金弹,正好贯穿了春秋、战国与汉代这绵长的历史时期,从三段记载中人们提到打弹子时的自然语气来看,这项技艺在其中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为人所陌生,这正表明了弹弓在现实生活中的持续存在,只不过,这是一种非常卑微的存在。  但是,恰恰是从“韩嫣金弹”起,弹弓的身份与意蕴开始获得翻身。弹弓,随着发射金弹的美少年韩嫣一起,终于从历史的混沌中一跃而出,摇身摆脱了卑微,而与一类高贵、华美、强悍的形象相伴。要注意的是,虽然如前所述,这个传说很可能是早早产生在汉代,但是,似乎是到了魏晋以后,“韩嫣金弹”才真正开始引起注意。以司马迁的善于捕捉细节,在《史记》记述韩嫣的本事时,却没有涉及到它,班固作《汉书》时也不采。也许,“韩嫣金弹”的传说在司马迁、班固的时代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更可能的是,虽然存在,却不入史学家、文学家这些时代之代言人的法眼,在他们看来,这个故事没什么意义。总之,我们今天之能够知道“韩嫣金弹”,完全是因为《西京杂记》在晋代以后的出现和流传。  “掷果潘安”的事迹或者传说的诞生,与“韩嫣金弹”忽然开始吸引人眼球,基本发生在同一个历史时期,这样的一个现象,并不偶然。因为,正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中,尚武崇义的青年们纷纷地携夹着弹弓出场。我们这里所谈的这一双光辉的传说,可以说正式标志着一个文学“原型”的诞生。说“挟弹的少年”作为一种文学人物类型、一种文学母题,是成形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为证。我们都熟悉汉代著名的《陌上桑》一诗,诗的最后部分是罗敷夸耀自己丈夫的言辞,“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云云,如同一个标本一般,展示出汉代人心目中理想的英武男性。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很喜欢重写前代题材,“罗敷”便是他们反复翻写的诗材之一。有趣的是,到了南朝梁王褒仿写的《日出东南隅》中,女主人公在夸耀“夫婿好形模”时,末尾忽然来了两句:“少年任侠轻年月,珠丸出弹逐难追。”似乎诗人认为,要赋予一个青年以理想的英武形象,要让这人物塑造显得有说服力,给他手里塞上一张弹弓,就是绝对必要的。这个例子最清楚地表明,弹弓成了塑造一类理想青年形象的高贵、华美、强悍气质的一个重要成分,甚至就是这一人物类型的一个明确标记。而这种描写,在汉代的《陌上桑》中是没有的。不仅如此,在像《羽林郎》等描写青年军人的汉代诗篇里,也不见有谁提打弹子的事。  第54节 韩嫣金弹与掷果潘安(2)  三  弹弓怎么就能够这样咸鱼翻生,这样神气活现地重新在思想观念的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塑造一类神气活现的人物类型的必要因素,要把这个现象讨论清楚,那是一本大书的内容。“挟弹少年”之产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在其中交互起作用,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的。但有一点很清楚的是,打弹弓的技艺,在魏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得到了空前绝后的重视。  这一现象可以从文献中找出很多痕迹。  其中,以唐代留下的资料比较多。比如,《太平广记》“报应”中记载唐初一位叫李知礼的人,“少矫捷,善弓射,能骑乘,兼攻放弹,所杀甚多”。而在《太平广记》“绝艺”一项里,竟然列了两条都是有关打弹弓的,“僧灵鉴”一条讲述唐德宗贞元末年的一个善放弹子的和尚,打树节能够“百发百中,皆节陷而丸碎焉”,不但能击中树疤,而且能在树疤上打出坑来;另一条讲述军人张芬,不仅“曲艺过人”,而且是个惊人的大力士,他的一项本事,就是“弹弓力五斗”,使用的弹弓力道非常之大,而且还“每涂墙方丈,弹成天下太平字,字体端妍”。“攻放弹”几乎可以与“善弓射”、“能骑乘”并列,成为引人注目的一项本事,一个人会因为擅长使用弹弓而获得声名,这些线索,都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于打弹子这一门技艺非常的重视。  有意思的是,“僧灵鉴”一条里一本正经地记录了这位和尚制弹丸的独家配方,而“张芬”一条也讲到了做弹弓的特殊方法,都说明打弹子的一套工具造价低廉,弓和泥丸都可以自制。另外,它杀伤力不大,但足以用来打鸟和小动物,推测起来,打弹弓可以作为射术的一种辅助练习,在多方面锻炼人准确击中目标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它有身为弓箭的“替补”的意味。在一个重视骑射,重视年轻人作战能力的时代,打弹子与正经武艺一起,大大地吃了香。毕竟,从汉末以后,中原地区就进入了长期的战乱动荡之中,社会需要大批的年轻人永远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处于备战状态,随时拿起武器都可以精准地打击敌人。因此,青年人日常弹弓不离手,等于是处于一种准军事训练的状态中,这既是防止军人们“手艺”生疏的有效方法,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打弹弓,在当时并不是顽童的游戏,恰恰是年轻人时时要操练的一门技艺,也为青年们普遍精熟。那时发弹的弹弓也与我们幼时看到的不同,其形式与放箭的弓非常相像。  南朝诗人徐悱的《白马篇》,一定程度地揭示了“挟弹少年”与时代形势,与国家和战争的关系。诗中主人公正是一个“弹把隋珠丸”的“上郡”少年,平日的生活内容,就是一身惹眼打扮,骑着宝马四处逛荡,但是,一旦“闻有边烽急”,却慨然从军,“捐躯良不难”,根本不知道怕死。这大概正是当时社会上一类勇武少年的写照,也是人们对青年人的一种期许。以“挟弹”为象征姿态的这些预备战士,平常尽可以游手好闲,专干出格的事,非常之可恶,“猪狗嫌”,只要到了战争危急的关键时刻,真能顶事就行。这就难怪全社会看待他们的眼光不仅充满宽容,而且简直就是饱含着爱意。  四  但是,文学世界中的“挟弹少年”现象,并不只是对现实中尚武风气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非常完整的文学创造。韩嫣、潘安的故事体现了相同的一个模式:弹弓与少年,与风流少年,特别是与风流少年的出游联系在了一起,此后一切“挟弹少年”的故事,无不以这一基本模式为出发点。最奇特的是,在这一模式中,一再强调男青年的容貌、风度之美。现实中,玩弹弓的年轻人当然是什么样的都有,左思那样的丑男想必少不了。但是,在文学中,手拿弹弓的,必定都是美少年;光是青春貌美还不够,还要同时满足另外两个条件:既富且贵。这显然不符合现实。  实际上,“韩嫣金弹”这则记载,已经为后世一切挟弹少年形象定下了调子:富贵优裕的出身,青春美好的容貌和风度,旁若无人的骄纵性情,轻松自由的人生姿态;心目中根本没有“社会成规”的概念,行为必定是无法无天,荒唐卤莽,却不失纯真坦率;对他来说,生命本身既没有任何负担,也没有任何禁忌可言,如果没有战争的话,那么人生内容基本上只有两项,就是无休无止的享乐和冒险,而冒险,则是以违法乱纪为主,是蔑视和挑衅国法、社会成规以及正常的社会秩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才是真正的享乐,是赋予人生以分量的那枚砝码。这样的少年,在当时的社会上想必确实是有的,但理想的外貌、地位、人格都完美地统一到一个人身上的情况,恐怕也不会很多。当文学热情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展示这样一种完美的形象的时候,应该说,是反映了一种观念,反映了一个时代对于男性人生,对于青春,对于生命的一种理想。也许正因为如此,当潘安以自己的青春和漂亮,让这理想似乎真的化作了现实的时候,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而左思的问题,可能是他上述条件样样都不具备,可偏去瞎凑热闹,这就亵渎了公众的集体梦想,是很严重的冒犯,难怪大大地激怒了异性。  有意思的是,在“韩嫣金弹”的故事叙述当中,对于当事人韩嫣的态度很是暧昧,韩嫣的形象,仍然带有鲜明的负面色彩。这一事实几乎有一种象征性,象征着弹弓从“晋灵公不君”中的反面角色向正面转化的过渡,或者说,青年玩弹弓打弹子这件事,在人们心目中由负转正的过渡。故事的谴责之意,当然是通过其主要情节——金弹丸来表达的。毕竟,这美少年的非常身份,他获得尊贵地位的方式,实在有悖正统,按道理,他只配做个反面教材。因此,说他仗着汉武帝的宠,不干好事,恣意挥霍民脂民膏(他不是“赏赐拟于邓通”吗?可见他金弹的消费,实际是由国库买单的!——故事这么暗示着),这当然就有在道德上一棍子打死的作用。但是,这个故事的意象组织是如此美妙,被用如此轻悦的语气讲述出来,打金弹这个情节是如此的气派不凡,如此的浪漫不羁,让听故事者的价值判断不由地就产生了动摇。这就是文学的妙处,其感染力往往是声东击西的,连创作者自己也不能控制,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讲些什么和真正讲了些什么。读者在这个故事中强烈感受的,实际倒是生命的欢快,青春的幸运,甚至可以说,是作为人的幸运感。如果韩嫣的真人确实像在故事中这样“有型”,那也就难怪汉武帝要对他一往情深。想一想此时此际的汉武帝也是个矫健少年,雄心勃勃,生命力旺盛,这二位倒是完全可以像意大利人那样高唱:“我们是最美的一对……”  到了“掷果潘安”的故事里,负面的阴影已经完全地被剔除了,在这里洋溢的只有青春的幸福感。一个年轻人,就因为漂亮,有身份,生气勃勃,合乎人们所想象的男性标准形象,就受到异性的热烈追捧,成了全社会的宠儿。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让人吃惊的发现。在传统文化中,青春似乎总是备受压抑的,因此,文学中一提到青春,就总是充满受尽压抑的哀恨之感,是诉不尽的一腔曲折幽怨,典型如《牡丹亭》中的“游园”,《红楼梦》中的“葬花”。但挟弹少年们的青春却与这种状态截然不同。应该说,闪烁在他们的故事中的,有一种看待生命的根本态度,为我们完全陌生。我们所熟悉的预想人生的方式,总是认为生命天然地与不幸感相联系在一起,活着就必然不幸。由此养成的习惯作风就是,坚决地认为自己不幸,并且,越渲染自己不幸,就越觉得自己有趣(典型的就是《西厢记》张生自道“小子多愁多病身”),对于个体生命的感受,就是无限的自艾自怜。这种态度几乎已经成了我们的气质的一部分。但是,挟弹的韩、潘二少年,却透露出一个奇异的信息:历史上的中国人对生命曾经有过另样的眼光。中国人曾经相信,人是可以幸运的,幸福的人生是可能的;一种美好的生命状态,完全有可能出现,即使其存在只是暂时的,是需要充分条件的。  作为文学史上一系列“挟弹少年”的开路先锋,“韩嫣金弹”与“掷果潘安”实在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开头,同样挟着弹弓的后来者,却再没有人能创造出更有气魄的故事,也不及他们有光彩。不管是出于真事还是传说,这一双美丽(除了美丽,还有什么词可以形容呢?)的身影,都让我们震惊于古人创造世界、创造人生、创造故事的能力(在古人那里,这三种创造活动曾经是一体的,不像今天分工这么细)。青春的幸福感,生命的幸福感,通过两个少年的身影,得到了永远的表达。  第55节 与伟大的过去重逢(1)  1506年,古罗马群雕《拉奥孔》出土了,米开朗琪罗是首批冲去观赏的人之一,而他所看到的,让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真是激动难抑。这组重见光明的古代作品给欧洲人带来的巨大震撼,大概在德国作家莱辛的专著《拉奥孔》一书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在书中,作者把这座雕像,以及另一件古希腊作品的罗马复制件《观景殿的阿波罗》,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类记载曾经让我们困惑:一两件古代艺术品的出土,何以召唤起如此巨大的激情?书本可以记录事实,却无法提供关于心灵的答案。然而,人类的经验是会彼此重复的,几个世纪之后,一个非常类似的场景出现了:面对着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我们也在体验着同样强烈的精神的撞击。这是非常少有的、值得珍惜的经历,它让我们明白,有些关乎心灵的经验,是不可能完全通过书本传达的,只有人心被忽然放置在同样的场景、机遇中,才能够理解前人那难以言传的澎湃情感。  目前,魏晋南北朝之于我们的关系,大概正类似古希腊罗马文明之于文艺复兴初期。对于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们来说,通过各种渠道传留下来的文献和文物,都指明了一个古老辉煌文明的存在。可是,时间给古代的希腊罗马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的面纱,使它变得面容模糊,难以看清。《拉奥孔》、《观景殿的阿波罗》,以及更晚些发现的《米洛的维纳斯》、庞贝古城等等,恰恰让古希腊和古罗马忽然面容清晰地重现在欧洲人面前,并且,以它们难以想象的美,证明了古代文明所达到的高度,这一高度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后人最大胆的想象。还有什么比美更能说明一切,代表一切,更能征服人心呢?这就难怪米开朗琪罗在面对《拉奥孔》的时候,会感到无比的激动。我们站在青州石刻之前,体会的恰恰是同样的情感。  应该说,近代中国人是幸运的,因为,像这样的激动人心的体验,我们其实已然经历过了一次,那就是一个多世纪前敦煌石窟的发现。敦煌艺术彻底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对于唐代的历史和艺术的认识,并且,进一步地,也修正了对整个中国历史和艺术的认识——如果我们谦虚一点,暂且先不提它对于整个人类历史和艺术的意义。然而,一个梦想的完成,总是意味着另一个梦想的开始,敦煌在展现了唐代文明的辉煌的同时,还暗示着一个更早的灿烂时代的存在,这种暗示,就像穿过时光遥遥传来的一声呼唤,招引着我们,向中国文明的更为上游的地段进发、探险。  敦煌的唐代壁画和彩塑,连同其他一切唐代的艺术品,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如此成熟和丰富的艺术,当然不会凭空从天而降,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样孕育生成的?换句话说,它的前身,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一旦把唐代艺术与汉代艺术相比较,二者在风貌上的巨大差别,其实已经为这疑问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汉与唐之间,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必定有过一个伟大的艺术创新运动,一个艺术大变化、大发展的辉煌时代。我并不赞成对于欧洲文艺复兴的极度迷信,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概念之前,我们不妨先借用一下这个词汇——可以说,在中国的4到6世纪,有一场宏伟浩大的文艺复兴运动,曾经遍及大江南北。其实,敦煌石窟中北朝艺术的遗存,已经以它的规模和水平,充分揭示了这样一场运动的曾经发生。  当然,当初那一场艺术革命为后世留下的线索,远不止敦煌一处,实际上,比起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来,我们所拥有的条件要远为优越得多,历史和现实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来与一段伟大的过去重逢。首先,异常丰富的文字资料,让这一时期思想、学术和文学的佳篇珍章世代流传,因此,魏晋南北朝作为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关键时代,始终不曾被后人忘怀。此外,我们不要忘了书法这一中国艺术中最珍奇的花葩,看一看“二王”书迹与汉代书风之间的截然差异,谁又能否认一场巨大的艺术创新、文化变革曾经发生呢?甚至在美术方面,我们也丝毫不缺乏证据。敦煌等处的南北朝石窟遗存就不用说了,最珍贵的,是那个时代的若干绘画作品竟然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比如《洛神赋图》、《北齐校书图》、《职贡图》等,虽然这些作品都是以后人摹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我以为,这已经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大奇迹了。  遗憾的是,这些传世的艺术品更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暗示,而难以直接体现魏晋南北朝的辉煌。造成这一局面的,当然是时间,这个似乎无坚不摧、可以战胜一切的因素。漫长的时光,使得传世的杰作都被消磨掉了青春的容颜,不复昔日的光辉。敦煌等地的南北朝石窟艺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展示着那个时代的宏伟,让人叹服和敬畏,但是,由于壁画返铅、变色,石刻风化残损,它们在当今的状况,与诞生之初的真容,早已有了一大段距离。《洛神赋图》等传世绘画作品,因为只是后人的摹本,相对于原作当初的面目和神韵,严重地走风漏气,实在无法作为衡量那一时代艺术成就的可靠标准。  在这种窘局之下,我们当然要转向考古发现的帮助。近年来陆续不断的重大考古出土,也确实把一件件优秀的魏晋南北朝艺术品带回了人间。南朝墓中的“竹林七贤图”题材的模印砖画,司马金龙墓、安伽墓、虞弘墓中风格各异的画、雕屏风,娄叡墓等处的墓室壁画……在如此众多的珍贵文物中,一个时代的杰出艺术的神秘容颜,似乎开始逐渐清晰了起来。但是,墓室艺术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它相对于地上艺术,相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受重视、最倾注人心血的艺术,在水平上永远存在着不止一个档级的差距。因此,我们无法指着一件墓室艺术品,说,看,这就是那个时代艺术创造力的代表。更何况,这些墓室出品也确实还没有达到那卓绝的至美境界,无法作为证明一个时代的空前艺术成就的充分证据。因此,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根据手头所掌握的大量文献和文物,固然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想: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创新时代,是文艺复兴的时代。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结论,却也只能停留在推想的阶段。这就好比,你有无数的证据知道,你所爱恋的那个对象一定存在,一定拥有惊世的美,但她总是隐身在重重的帘幕后面,容影依稀,你因此总觉得心神不定,更无法向世界高声宣布你对她的激情。似乎,时间是很有耐心的,它通过种种途径,向我们抛洒着关于一个辉煌往昔的点点滴滴,仿佛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到来之前,总该有种种先声,向世界预告,真相终将会显露在天光之下。  第56节 与伟大的过去重逢(2)  青州石刻的出土,正是真相最终被揭示的时刻,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时刻。在这一刻,魏晋南北朝艺术的真实容颜,忽然异常清晰地、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梦中始终朦胧的面影,忽然变成了真实,比我们最大胆的想象还要美上一千倍,我们惟有被震撼了。这个时刻带有魔法般的神奇。文献记载,传世作品,出土文物,本来就像一个繁盛时代过去之后留下的满地落花,青州石刻的重见天光,使得这些缤纷的落瓣重新飞上枝头,再度成为完整的花朵,在阳光下获得了新的活力,新的意义。比如说,在涉及雕塑艺术的时候,有关戴逵在创作中“改梵为夏”事迹的记载,是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为学者们屡屡引证。文献记载说,戴逵曾经在灵宝寺雕制佛造像,他认为,直接移用外来样式的“中古制像”,是不足以打动中国民众的心灵的,于是,他决意对外来艺术进行改造。在作品初步完成之后,他特意潜身在帷帐中,偷听广大信徒观众的褒贬,然后,再根据众人的反应,一步步修改作品,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满意。经过这样一番苦心经营的作品,终于达到了空前的艺术水平。以往,我们根据这一条资料,连同其他类似的记载和存世文物,多少有些怯生生地推断,东晋南北朝艺术家曾经对外来的佛教艺术进行本土化改造,这一改造非常大胆和彻底,并且获得了成功。终于,青州石刻验证了我们的这一推断,它们如此新鲜完好,让我们得以清楚看到一千五百年前那些伟大艺术家的惊人成绩:在这些外来的佛和菩萨的金身上,闪烁的却是中国人的容貌,中国文化的表情,并且,这容颜,这表情,达到了如此的至美境界,不仅让我们感到温暖,也让世界被打动。有关戴逵的创作的文献资料,由于青州的珍贵发现,而获得了重新的阐释,或者不如干脆说,青州石刻,造成了戴逵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艺术家的复活。这些至美的杰作昭示着,以戴逵为代表的一千五百年前的那一场艺术创新运动,无疑是人类创造力和想像力的一次大爆发。从外来艺术在中国面目一新,获得了全新的外在面貌与内在精神这一点来说,把魏晋南北朝的这一场艺术创新运动,定义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复兴”,以及本土文化传统在外来文化刺激下巨变性的“复兴”,也是名符其实。  当然,随着青州石刻一起复活的不仅是戴逵,而是那一时代的全部精神世界。罗丹站在《米洛的维纳斯》这一“神品中之神品”前时,曾经感叹:“这些杰作不禁令我想起它们诞生的民族与国家,及其精神的氛围。”这就是杰作的最神奇之处,它能够传达出一个时代、一个文明的全部内在力量。青州石刻,又岂不是辉映着它所诞生时代的精神内涵?浮现在这些佛造像眉间嘴角的玄妙的笑容,营造了一种如此远离尘世的心灵状态,怎不让我们想到,只有当时那样的一个玄学时代,才能涵育出这样的一种理想美?应该说明的是,这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局限于美术领域,而是在各个精神领域同时发生,互相呼应。这一时期,在玄学、小说、诗歌、文艺理论、书法乃至科技等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全面开花,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青州的发现,则以美的形式,召唤今人对这一黄金时代进行重新认识和思索。它的意义,不仅是作为新的证据,帮助我们进一步肯定昔人的成就;它的更有价值之处,是有可能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今日人类思想的维度,拓展艺术与生存的新的可能性。  让我们再次援引拉奥孔的出土。米开朗琪罗看到它激动无比,是因为在这里发现了他所渴望的力量感和表现力;莱辛则从这组雕像上看到了“尊严和克制”,并以此来证明古典主义美学的法则。比莱辛更早,温克尔曼依据对这些古代雕塑的研究,写出了《希腊艺术模仿之思考》,在巴洛克和罗可可趣味渐露颓势之际,高声呼唤“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这一对于美的新的理想,在欧洲人的艺术世界和精神世界所产生的长远影响,实在是难以言尽。这些前人的事例说明,正如其他学科领域一样,艺术史的进步,其实是建立在一个个重大发现之上的。历史常常需要这样的转折性契机,某一项重大发现,可以改变人们对于众多事物的看法,引发大家重新认识世界的兴趣,促动多个学术领域的变革,甚至导致新学科的建立。在敦煌石窟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一次新的重大契机,如果青州石刻仅仅被用来讲述昨天的辉煌,那将是我们犯下的严重的时代错误。如何使那远去的时代在中国文化今后的发展脉络中再次开花结果,从而获得真正的复活;如何让我们对戴逵等伟大艺术家的苏醒的记忆,不仅仅停留在恢复他们原有的历史位置,而是成为启动新的创造激情和生存激情的动力,才是摆在今天美术史学者面前的不可推脱的责任。  第57节 文学想象启动的地方(1)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美丽的时刻,是不该被后人忘记的。比如公元621年(武德四年)秋天阴历七月甲子这个日子。李世民在替新兴的大唐王朝打败了最强大的两个对手——窦建德和王世充之后,就在这一天,率领大军凯旋回到了长安。为了庆祝胜利,举行了类似后世凯旋礼的盛大入城仪式,仪式的高潮,是在太庙行献俘之礼。  那一天,长安百姓所见到的唐军阵容,是“阵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旧唐书•太宗纪》)。所谓“铁马”,乃是指全身披有专制的铁制罩衣的骏马,以及马背上全身披挂铠甲的骑兵,也就是重装骑兵。今天,从西方电影里所表现的欧洲中世纪骑士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人穿沉重铠甲、马披厚重铁衣的形象。据说,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个王国能有几千名这种骑士就属不易了,可是,在7世纪初的长安,新兴的唐王朝竟然列出了一万名重骑兵的军阵,随在这重骑兵之后的,还有三万名同样全副铠甲的步兵。就在这雄壮威武的庞大队伍的最前面,这一盛大场面的主角,是年轻的李世民。身为唐军的最高指挥官“上将”,他“披黄金甲”,率领二十五位大将,骑马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其中,李勣作为重要的“下将”,也一样穿上了“金甲”,映衬在年轻的上将身边。在阳光下,李世民和他的将军身上的金甲应该是明光闪烁,连同身后铁骑们的甲胄、马衣也发出金属的寒辉,我们可以想象那是何等慑人心魄的场面。这一年,李世民虚龄也才只有二十三岁(实龄则只有二十二岁)。中国历史上,不,人类历史上,又曾经有过多少这样的时刻,被青春、勇敢、胜利而照映得如此美丽而辉煌?  按道理,这样珍罕的场面和时刻,本来是一个文明的骄傲,是绝不会被后人忽视的。但是,它还是遭到了被忽视的命运,今天的普通的中国人,知道这件事的可是不多。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承认文学塑造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的力量。《三国演义》、《水浒》以及《隋唐演义》等一大批古代小说,几乎固定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古代历史的印象。当人们想到以往的英雄业绩的时候,一般来说,总以为不会超出《三国演义》的路数。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决定了今天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往昔的记忆范围。毕竟,《三国演义》的读者,要比读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的人多得多,其中决定性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历史学家的笔法,永远没有文学家那么生动。这也正是历史学的基本要求:历史学家力求客观地记录,因此他无权去对史实进行文学式的敷演。  可是,即使最客观的历史记录,也仍然是人性故事在其中自由生长的最丰茂的花园——这不奇怪,既然这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比如,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知道,对于李世民来说,“年二十四平天下”,始终是他一生中最为骄傲的功业,就是借助历史记录透露的信息:当李世民修建自己的永眠之地——昭陵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用艺术的形式,在陵墓前再现自己年轻时代的军事辉煌。  有意思的是,在他决定要借助石头来使他的赫赫武功永昭后世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621年的那个盛大的胜利场面。相反,他下令用浮雕形式再现在昭陵的,是自己昔日的六匹战马——“昭陵六骏”。李世民没有像古罗马的皇帝那样,用千军万马的浩大场面来昭示自己的武功,虽然他一生中多次做过这种场面的主角,并且,通过那一时代的墓室壁画,我们清楚地知道,当时的艺术家完全有能力承担这种大场面的绘制。他仅仅在自己的陵墓前再现了六匹马,仿佛在说,关于他,关于他的军事生涯,这六匹马已经说明了一切,表达了一切。  是的,对于会看的眼睛,这六块浮雕似乎单纯的画面,是饱含了丰富的、足以意会的信息。比如,插在拳毛騧、什伐赤、飒露紫身上的箭矢,就在提醒人们的目光去注意这样一个情况:这六匹坐骑全都不披罩甲。换句话说,不管拥有多么庞大的重骑兵队伍,李世民自己却很少跨乘配备甲衣的坐骑。事实上,在战场上,他从来都是采取“轻骑”的方式,这和他喜欢采用的战术有关,更和他的天性有关。以我们钦佩的现代名将而论,巴顿虽然勇猛,可也不会(并且也不被允许)亲自开着坦克冲到德国人的阵地上去,艾森豪威尔更不可能坐在一辆装甲车上到德军前沿去做诱敌深入的引饵,可这正是二十来岁的李世民喜欢干的事:  在平薛仁杲的时候,两军交锋,李世民带领几十名骁骑直冲入敌阵当中,与自己的大军里应外合,直杀得对方大溃败,然后,他又“率左右二十余骑追奔”,搞得薛仁杲勇气尽丧,束手投降;与窦建德对阵,他竟然只带弓箭,由执槊的尉迟敬德一人相伴,到敌阵前大喊叫阵。敌人大惊之下,派出数千骑兵来追赶,李世民则一边放箭,一边慢慢撤退,直到把敌军引入己方的埋伏圈——他是拿自己当了诱饵!李世民甚至喜欢带着少数骑兵亲自侦察敌情,他侦察的方式也很特别,就是带着这些轻骑去“冲阵”,从敌人阵地中杀过去再杀回来,用自己的性命和肉体,来感受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在与王世充交锋的时候,他就这样来了一回,结果使自己陷入了极其危险的困境中,险些丧命,全仗着他和将军丘行恭的勇武冷静才脱险。  第58节 文学想象启动的地方(2)  实际上,李世民最喜欢的战斗方式,就是由自己充当前锋,在大战之中,率少量精锐部队,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捡有利的时机和位置迅猛出击,帮助主力大军掌握战局。这种轻灵、快捷的战斗方式,当然就绝不是笨重的“铁马”所能承当的。也因此,李世民的坐骑都不披罩甲,就并非偶然了。骑着没有防护的马直杀入敌阵,这当然让人和马都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中,插在昭陵六骏身上的枝枝箭羽,就是明证。在这种情况下,人的安危,很大程度都系于马的好坏上。清楚了这一点,再看身负数箭,不但不倒下,而且仍然腾蹄飞奔的拳毛■、什伐赤,我们就能理解它们对于李世民的非同寻常的意义,或者说,一匹神骏对于一位勇士的意义。在战斗中,人和马的生命是相系于一的,其中,也许人对马的依赖还要更多些。  也许,李世民不采用千军万马的大场面来作为永久的纪念,原因就在于,虽然他曾经身为三军上将,指挥大军进行了多次成功的大战役,但是,本质上,他仍然是一个渴望敌人鲜血的孤胆英雄。当李世民表示,要为了这六匹神骏曾经“济朕于难”而刻石纪念时,他当然清楚,他身陷其中的一次次的危境,正是自己所选择的。对于一位战士来说,最后的胜利固然让人骄傲,但最让他体验到生命价值的时刻,恰恰是在战场上,在与敌人刀枪相接的搏杀中。因此,李世民在昭陵树起往日六匹坐骑的形象,不仅仅是因为在一次次枪林箭雨的战斗中,它们的神勇使他得以生还并取胜,也因为它们是他的勇敢和战斗力的最好见证,他在每一次冲击敌人时所感受到的兴奋和恐惧,所经历的危险和考验,它们都同样地感受了,经历了。六匹没有罩甲的骏马,轻捷神勇,带着天纵的自由,还有什么更好的象征,可以体现李世民灵奇的战术,他超绝的武艺,以及他战士的天性?  矛盾的是,李世民天赋的军人秉性和指挥才能,帮助他迅速地接连战胜对手,在几年之内就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方面使他博得了作为军事家的成功,同时,也促使他的战士生涯很快就面临结束。一旦战争没有了,勇士也就只有挂甲了。在披着黄金甲率领大军进入长安的时候,不知道年轻的李世民是否意识到,这个辉煌的时刻恰恰意味着,他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勇士的生涯即将结束。在这一次凯旋之后,他又经历了平刘黑闼、与突厥大军在灞桥会盟以及玄武门之变等大小事件,这算是他战士生涯的成功的尾声,这些变乱,是天下人的不幸,但却成就了李世民作为一个军人的最后的幸福时光。随着政治对手的一一消失,他的人生目标发生了转换——他成了皇帝。从二十七岁起,他就陷入了与先天的性格和后天的欲望不断斗争的艰难之中,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理想:让天下太平,人民幸福。  李世民也尽了一个凡人所能做出的一切努力,来完成人民对一个圣明天子的期望。在这种痛苦的自我控制、自我改造过程中,看得出,李世民是非常怀念年轻时代自由奔放的战斗时光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要在昭陵刻上六匹战马的形象,既陪伴自己身后千秋万岁的寂寞,也让后人不要忘记,在变成一个好皇帝之前,他曾经是军人中的军人,是马背上的战神。值得注意的是,在下令雕刻“昭陵六骏”的时候,他正面临着越来越孤独的帝王生涯。贞观十年(636年),李世民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结发二十多年的长孙皇后弃他而去了,他已经三十七岁,“年二十四平天下”的青春时代,对他来说,正是往事不可追返。作为皇帝的他,即使一时兴起在皇苑中追猎一只兔子,都会受到臣下以恭敬进谏的方式施行的管教,提醒他一个皇帝的本分:不可以乱说乱动。这对一个“年十八”就曾经“以轻骑突围而进”,“深入贼阵”,“所向皆披靡”,把自己深陷敌阵的父亲“于万众之中”救出的天生的战士,是一种多么折磨人的生活,我们应该能够想象。因此,李世民在命令臣下绘制、雕刻自己昔年的六匹战马的时候,他究竟是怎样复杂的心情?  历史学家不会对此花费笔墨,这不是他们的工作。于是,千百年来,几乎就从来没有人关注过这位伟大帝王的寂寞的内心。文人们只管根据历史著作提供的现成资料,反复赞叹着“贞观之治”的黄金局面。另一方面,民众又只能根据《三国演义》等已有的历史小说,来理解中国古代的英雄和他们的业绩。其实,史书中所提供的丰富信息,已给了我们足够的启示,让我们去注意还有无数的人物没有被好好书写,在催促我们绝不要满足于罗贯中、施耐庵们所讲述的中国的往昔。罗贯中、施耐庵这些先行者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昭示了文学与历史的疆界:在历史记录止步的地方,恰恰就是文学想象启动的地方。当历史学家住笔的时候,文学家的工作就开始了。  第59节 当晚明遭遇楚辞  一条大蛇,正在张开大口,吞噬一头巨象——不,这里所说的,不是最近忽然遭小资追捧的《小王子》的开头,而是一位明末画家为《天问》章句所作的插图:“灵蛇吞象,厥大何如?”与之相伴的,还有吐火的九头蛇,四眼的瘟神,高举桂旗、御豹而行的山鬼……仿佛远古时代的传说世界蓦然间被唤醒。  当年,屈原在放逐之中,曾经游观楚国的宗庙祠堂,那庙堂的壁画,描绘着形象怪异的天地神灵,以及古代先人的奇特传说,还有充满黑暗不公的前代历史,这促使他写下了《天问》。通过高声质问神话、历史的可疑,这位伟大的诗人宣泄着他对人类愚昧的一腔愤怒。将近二十个世纪之后,画家萧云从,面临着同样的家国之痛,提笔为包括《天问》在内的若干楚辞篇章作了插图。于是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组奇特的版画,展现着一个17世纪的人对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历史的理解与想象,公元前古老庙堂中的神圣绘画,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起死回生,获得了复活。艺术史上的这一段传奇,本来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它却没有结束,而是继续了下去——一位伟大帝王在组织整理“国故”的时候,以其如炬的眼力意识到了萧云从这一组作品的重要性。乾隆帝考虑到萧云从为楚辞所作的插图并不全面,还特意下令,由他的内廷侍臣们牵头“补绘”,就这样,在传统中国最后一个文化与艺术的极盛时代,楚辞获得了比较全面、完整的配图,这就是今天展开在我们面前的《离骚全图》。  实际上,楚辞一向就是艺术家们激情的源泉,历朝历代,都有画家为之作图。我们由此看到了楚辞在历代艺术中的留痕,在世世代代中国人思想和心灵中的留痕,看到伟大的文学作品作用于人心的持久力量。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宋元明名家们所作的同类题材画作,就像镜像一样反映着绘画发展的轨迹。相传为李公麟作品的《九歌图卷》、元代张渥的《九歌图卷》,都展示了白描艺术的表现力。这种从宋代起风行一时的墨线白描风格,其实是从壁画的白描底稿发展起来的。壁画艺术自南北朝直至唐宋,在数百年间长久辉煌,宋元白描,却是这一辉煌艺术的一个意外的副产品。但是,陈洪绶、萧云从同样是白描手法的作品,却标志着一个完全不同的艺术阶段——版画成熟时代的到来。作为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度,中国其实也是木刻版画的发源地。在宋代,木刻印刷的神像、佛画以及作为普及绘画教育之用的画谱,就已颇为发达。明末印书业的兴盛,更让木刻版画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以故事插图的身份,它成了书籍中不可缺少的角色,成了招徕读者眼球的重要营销招数。这种情况吸引了陈洪绶、崔子忠、萧云从等一批文人画家,他们对版画创作的介入,使得原本在民间自生自灭的这一种创作活动,走上了意识清醒、观念鲜明的艺术探索之路。这些文人画家为版画所起的画稿,乃是个性化的、充满独立追求的严肃作品,再经由当时技艺高超的刻工们刻版,于是产生了一批一流的佳作,也使得版画上升为一个成熟、自立的艺术门类。萧云从作品的意义,不独在他对楚辞原义的考据斟酌,也在于其中洋溢的版画之美。在起稿与刻版时,充分考虑墨线的顿挫之美与木刻线的流畅之美,在创作过程中把二者的表现力完满地结合,从而获得丰美蕴雅的黑白画面,这是中国古代版画独具的艺术品质。  版画重线条、重造型的特点,也给晚明艺术中的一股变形主义潮流提供了发挥的空间,陈洪绶、萧云从等人,则正是晚明变形主义的搴旗大将。相比较而言,陈洪绶的《九歌图》固然是无可比拟的杰作,萧云从的作品,则以其对古人思想风貌的努力求索而另具价值。同样是生逢末世,怀着荒凉的心情,陈洪绶对屈原的作品进行了完全个人化的自由发挥,展示着士大夫的幽愤孤崛;萧云从则以学者式的严谨,力图复原屈原笔下的原风原貌。面对黑暗的现实,萧云从悲哀地声称:“余老画师也,无能为矣。”但是,他还是尽力做了他所能为之事,这就是纠正前代画家对于楚辞形象的肆意歪曲(包括陈洪绶式的自由演绎),让古代的精神遗产在人间不灭。  萧云从的努力得到了报偿,楚辞中种种极富震撼力的素材,一旦与晚明艺术中的怪诞趣味相遭遇,效果自是奇异动人。比如,这里有中国艺术中少见的自杀场面(“伯林雉经”),但这样的场面却带着晚明变形主义中特有的孤寂与荒寒之感。如果以为明清绘画艺术只是几笔水墨云山,那真是天大的误会。今天的文化人都知道日本的浮世绘,但真正懂得欣赏明清版画者则属少数。其实,“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中多有明清版画的眷恋者,鲁迅先生就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他童年收集《山海经》等带有插图的古籍所感到的乐趣。他虽然没有在文中具体提到楚辞插图,但是,看一看萧云从笔下那人头蛇身的女娲,以及横在人肉酱缸口的断颅(“箕狂梅醢”),我们或许就可以理解,鲁迅是在怎样一个强大的记忆传统的熏陶下,酝酿成了他的《补天》和《眉间尺》。今天,这个传统似乎正在飘然远逝,面对现代社会对古代世界的无情驱逐,我们显然也是“无能为也”。不过,艺术史上的这一往事是不应忘记的:一位亡国的士大夫画家,与一位盛世的君主,虽然遭遇不同,心境迥异,却都为保存前代文化做出了各自的努力。经他们的努力而提供给世人的艺术享受,也是不应被忘记的。  第60节 世界的青花(1)  炸弹袭击事件,让我在电视上再次看到了伊斯坦布尔。上一次听说有关它的消息,好像是2002年足球世界杯,土耳其队获得第三名的时候,媒体上报道说,伊斯坦布尔如何如何的举城狂欢,伊尔汗成了少女们的偶像。盯着电视荧屏上爆炸之后浓烟滚滚的街道、神情严峻的人群,我不停地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待这个城市的眼光,实在不该像此刻这样陌生。早在《新唐书》中,这座不朽的城市就已经留下了神奇的记录,在中国人的历史上。  更何况,在爆炸的浓烟之外,摄像镜头照不到的地方,有一处叫做托普卡比的宫殿,珍藏着世界上最精美的一批元代青花瓷;在这一项收藏上惟一可以与之并肩的,只有伊朗德黑兰的国家博物馆。这样的一个重要事实,我是刚刚知道,在早过而立的年龄,就在伊斯坦布尔第一起爆炸案发生的前一天。  我了解青花瓷每一个点滴的过程,都是这样荒谬,都是一个难堪的笑话。比如,第一次知道中国有青花瓷这种东西,知道它在欧洲被视为珍品,是通过《外国文艺》或者《世界文学》所登载的一篇翻译小说。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如今已经根本记不得故事的外国作者是哪一位名家,当时也只看懂了大致的情节:写一个年轻人如何把一只珍贵的青花瓷器偷到手,藏在垃圾车里,结果,街头顽童们恶作剧,用爆竹点燃了垃圾车,无意中把一只绝世珍品炸成了碎片。从那以后,我一直以为“青花”就是“青瓷”,那种含蓄的,似绿非绿的单色釉,如千峰翠色,雨过天青,澄莹如玉,素洁似冰。忘了具体是什么时候,我突然发现青花并不是青瓷,而是在白瓷上画满深蓝花纹,一时非常吃惊,也很失望,又很诧异——不明白,这样的东西怎么就会被欧洲人那么看重?  我的发现青花之旅既然有了这么样的一个开头,此后一路行得多么磕磕绊绊,曲折有趣,简直就是可以预料的了。印象比较深的一次磕绊,是有一次要介绍15世纪尼德兰画家维登的名作《受胎告知》,对着画面定睛一看,忽然发现,画上有一只青花瓶。我于是向人请教:画中画的,是中国瓷器,还是欧洲人自己仿烧的瓷器?听的人一下就失笑了:在那个时候,欧洲人根本就烧不出来瓷器!我听到这样的说法,还有点将信将疑,后来,有机会接触到一本介绍西方古董收藏的书,才发现人家说得果然不错。  刚从朋友手里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有点不以为然的:书中介绍的所谓古董,也太小儿科了!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本初浅读物,却给我结结实实地上了一课。关于荷兰名画家维米尔,我曾经写道:“他生活在17世纪荷兰的代尔夫特小城……”其实,在维米尔的时代,代尔夫特城并不小,它是当时欧洲最兴盛的制陶中心之一。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把大批中国瓷器引入欧洲,青花瓷器正是其中的大宗。这在当地可是掀起了一股追捧的热潮,王室和贵族巨富都以拥有青花瓷器为自豪。进口的奢侈品毕竟是很昂贵的,普通人家消费不起,于是,欧洲的许多地方都设法利用陶器来仿造中国瓷器,从这一巨大的市场缺口中获利。代尔夫特,正是其中最著名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它的“代尔夫特精陶”,在最初主要就是仿制中国的青花瓷。原来,维米尔生活在一个兴旺热闹的商贸和手工业中心,原来,他身周围的世界,是青花缭绕的世界,沸腾着对中国瓷器的向往和复述,以及改写。  早就听说过明清外销瓷这一概念,但是,直到那时,我才算是对世界贸易史上的这重要一页有了些许具体生动的感受。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L君,从她那里,开始模模糊糊地了解到中国瓷器在欧洲近代文化中所扮演的复杂角色,了解到欧洲人面对中国瓷器的矛盾感情。但是,关于青花瓷在中国以外的身世,这其实只是一个完整故事的下集。  也许是因为历史在心灵中的刻痕有深浅的不同,西方人对于青花瓷的研究要远比中国人更热烈。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发现了一对带有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铭记的青花瓶,揭开了元代青花瓷研究的序幕。所谓“重新打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形容这一研究领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以这对“至正十一年”青花瓶为标准,专家们顺藤摸瓜,在全世界各地陆续甄别和发现出大量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及其残片,它们当初在景德镇制造出来,通过海路和陆路外销到亚、非各地。其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传世品,就集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伊朗德黑兰的国家博物馆。在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热热闹闹进行了七十年之后,2001年,一行中国陶瓷研究专家终于来到托普卡比宫,亲眼看到、亲手摸到了这批已近同天外传说的绝世珍品。这称得上是奇迹的一刻吧,它们当初走出中国人的视野,是六七百年前的事了。然而,像大多数同胞一样,我对这个时刻一无所知——自己当时在注意些什么呢?幸得从前同事Y君的热情推荐,在一个阳光的日子,我读到了专家们从伊斯坦布尔归来后写下的文字。追随着这些痴情者的喜悦,我一点也没有想到,在二十四小时后,就会在电视上直接面对保留了我们的一段过去的那座城市,面对弥漫在它的街道上的硝烟,人们面上身上的血迹。  难怪万里远来的中国专家们激动。如托普卡比宫所藏那样高水平的元代青花瓷器,在中国本土几乎是看不到的。“这种外销的青花瓷器是用最好的原料制作,筛选最精的青料绘制,由最好的窑工烧制出来的。代表了我国青花瓷器生产的最高水平”(李辉柄:《考察托普卡比宫馆藏元代青花瓷器——兼谈我国青花瓷器的发展》,《托普卡比宫的中国瑰宝——中国专家对土耳其藏元青花的研究》,北京文物局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页85。下简称《瑰宝》)。相比较而言,同时期为东南亚市场及国内市场生产的青花瓷,则主要是利用国产青料绘制、体积小、工艺相对粗糙的“低端产品”。托普卡比宫这一批在异国他乡获得了新生的中国瓷器,与国内、东南亚等地出土的元青花,在风貌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硕大的尺寸、雄健的造型等等特征都显示,当初在制造时,是遵照了西亚地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并且,其所使用的钴蓝颜料,据研究,也是直接来自西亚地区。专家们由此推测,这批青花瓷,是景德镇根据西亚所下的“订单”,进行来料加工而制成。  第61节 世界的青花(2)  事情可能还不止于此。据土耳其文献记载,青花瓷绘制釉下蓝彩所使用的钴蓝料,是由波斯商人带到中国,同时一起带来的,还有这一颜料的烧造技术。如果这一记载属实的话,那么,青花瓷简直就是在西亚世界的直接订单下催生出来的。实际的情况是,西亚早就研发出了用钴蓝颜料绘制的釉下青花陶器,其诞生的年代,要早于中国青花瓷的出现日期。在元、明时期,最精美的青花瓷,长期是依靠进口颜料“苏麻离青”来烧制,蒋奇栖女士推断,“苏麻离青”应该来自伊拉克历史上最重要的制陶中心之一,那至今仍然称做“萨迈拉”的地方(蒋奇栖:《中国青花瓷对阿拉伯世界瓷器发展的影响》,《瑰宝》,页130—133),这一情况,对于青花瓷最初的来历,或许有所揭示。我不知道,专家们的这些推断是否暗示着,瓷器中釉下彩绘这一重要技术的成熟,是借力于西亚的制陶传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青花瓷在景德镇的出现和发展是迅速的,在不久前的宋代景德镇还只是生产以刀具刻画为装饰手段的青白瓷,而到元代,以毛笔绘制出的青花瓷,却是如此的精美和完善,这中间似乎缺少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渡期”(《景德镇民窑》,方李莉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页39)。由于托普卡比宫等处所藏的精美元青花在装饰风格等方面明显带有伊斯兰文化、包括伊斯兰彩绘陶器装饰手法的痕迹,而《元史》中又有“西域有国,大食故址,地产珍异,户饶良匠,匠给将作,以实内帑”的记载,刘新园先生认为,“现存土耳其及伊朗等地的元青花的设计者,极有可能是在将作院中服务的波斯艺术家”(《元青花花纹与其相关技艺的研究》,《瑰宝》,页107)。这种种线索,都摇荡着我们的传统思路。青花瓷之所以如此重要,还不仅在于它的“美感”;这一品种的烧制成功,创造了在瓷器制造中使用釉下彩的技术,为白瓷向彩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此是世界瓷器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当然,从唐代以来,在中国本土,釉下彩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但是,元青花的重新被发现,似乎暗示着,釉下彩瓷这一如此重要的技术品种最终得以成熟,不仅是本土技术单线前进的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西亚的制陶经验,本土与外来的结合,才造就了青花瓷在较短时期内的迅速成熟。  当然,事实是否如此,显然是中国陶瓷研究领域里热烈争论的问题。比较慎重的观点认为,元代,景德镇在与其他瓷窑竞争外销市场的过程中,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在白瓷上施以釉下青花的新品种,受到了国际上的欢迎,从而站稳了脚跟。不过,即使这一比较谨慎的结论,也不否认西亚之于中国青花瓷的重要作用。景德镇所以能够凭借这一新品种而逐渐跃升为“瓷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迎合了国际市场的需要,首先就是西亚市场的需要。元代宫廷自身并不使用青花瓷,也“还未成为民间普遍使用的日用瓷。因此为国内生产的元青花产量并不大”(《景德镇民窑》,页44)。也就是说,青花瓷从真正诞生的那一刻,就是面对以西亚为主的外销市场,甚至可以认为,它是西亚市场需求的催生儿。在14世纪,一个瓷器新品种,可以基本不依靠国内市场,仅仅依靠国际市场,依靠亚洲另一端的需求和定货,便得以立足和发展壮大,这是完全出乎今人意料的事情,我们对于中古经济世界的想象,恐怕有重新调整的必要。至于青花瓷后来逐渐在本土普及,倒是有点类似外贸产品“出口转内销”的味道。  青花瓷的幸运在于,它获得了一个强大背景的支持——白瓷底上布满深蓝花纹,正好符合伊斯兰文明的审美观念。那一时代,景德镇对于这一外销市场所倾注的力量,也远胜于对国内或其他地区。“大量文献证明当时中国最好的、最合格的青花产品都送到了西亚,这些青花瓷很多(今天的)陶瓷专家会认不得,因为其他地方根本就没有这么精美、特殊的元青花”(许明:《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瑰宝》,页138)。最重要的是,由于中国本土的青花颜料比较灰暗,发色不理想,于是,波斯商人们把西亚制陶传统中所发现的优质釉下钴蓝料带到了中国,让中国工匠们以之制作出发色浓翠、鲜丽的绝品,中国白与波斯蓝,就这样永远地结合到了一起。“托普卡比宫的大件元青花之美让你有震撼感——它的发色是那样湛蓝,明亮,清纯,宝石一般地闪光,你简直无法描绘这种现场感受”(许明:《通往托普卡比的梦幻之路》,《瑰宝》,页139)。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上品青花瓷的生产长期依赖进口颜料的奇观。西亚地区可以影响万里之外的中国制瓷业的图景,其实力的强大雄厚,怎可容人小视!当然,正如专家们一再强调的,元青花的生成,是发生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之中——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的建立,元朝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都造成了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异常活跃。李辉柄先生在文章中决定,在讨论青花瓷的成形时间时,不用“起源”一词,而用“起始年代”一词,以避免偏执于“构成青花瓷器的某个因素”,这是一种识见深远的提示。青花瓷自始至终都逸出了中国史的范围,而成为世界史的一部分,因此,与其究其源,不如溯其流。  第62节 世界的青花(3)  在我一直的印象中,瓷器是古代中国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从青瓷到白瓷再到彩瓷,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生成的过程,是在中国的土地上独立发生和完成的,引用常用的说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然而,一向被认为最具民族特色的青花瓷,却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催生,是受益于异域文化的促动和提示,是得到了伊斯兰文明的审美观念的激励,这,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消息。直到这一刻,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自己长期以来,对于青花瓷,特别是那些为文物专家特别称赏的元代精品和明、清官窑器,一直感到隔膜。青花瓷由于其特殊的身世,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伊斯兰文明的烙印,色彩、纹饰、造型等等,都每每流露出这一伟大传统或深或浅的留痕。而我呢,拜从小所受的教育之赐,只知道这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一种是“气韵生动”、“苍劲中姿媚跃出”,对于这蓝与白的翠艳和绚丽,哪里有一点点能力去欣赏!曾经与一个德国女孩一同参观巴黎的亚洲艺术馆——吉美博物馆。展厅一角,二三十件尺寸硕大、纹饰繁复的明、清青花瓷器被陈列在一层层的展台上,一走到这些瓶瓶罐罐前,德国女孩忍不住很有礼貌地委婉说道:“太装饰了,对我来说,太装饰了。”  德国女孩是艺术史专业的学生,主攻欧洲古典建筑,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她所受的一整套教育,已经成功地使得她忘记了欧洲历史上被翻过去的一页。但是,我猜,这一页,吉美博物馆的那些研究东方艺术的法国专家是记得的。堆叠在展厅一角的让人眼花的青花大瓶大罐,似乎在陈示着欧洲人曾经的梦想。在17世纪,如果一个欧洲人能摆出这么多“太装饰”的青花瓷,那他不知要多得意呢,那时,中国瓷器可以当作硬通货使用,这满眼的青花,就是权势、富贵,就是满眼的金钱哪!——当然,也是满眼的品位。据说,至今在德国的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风俗:新婚夫妇会由家长赠给一整套瓷器,这套瓷器轻易是不用的,而是陈设在客厅的玻璃橱柜里,展示给所有的人。这样的作风,无疑是形成于昔日瓷器的风光年代,只是,风俗虽然还残存着,内里的意思,已经被人们忘记了。德国女孩含蓄的否定态度,当时让我感到非常尴尬。原因还不在于人家不喜欢,而是在于,我对她的反应非常认同。我同她一样的,难以接受如此不“艺术”的东西。它们被一本正经地摆在博物馆里,只是让我感到困惑,真是不明白,自己的民族怎么会喜欢这样花哨的东西?那时,我也是一名准备攻读艺术史专业的学生。来自西方和东方的两个年轻人,对于各自的同时也是共同的历史,都如此的一无所知,这样的学生最后能把“艺术”学成什么样,简直不敢想象。  维米尔,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圣的欧洲油画传统中自我生长出来的无数奇迹中的又一个奇迹。但是,在得知代尔夫特城的背景之后,我立刻就闪过了一个不那么老实的念头:在他的作品中,人物突出于背景之上的空间感,闪耀在物体之上的明柔光线,以及他似乎比较喜欢用的蓝色,是不是受到了生活中所见的代尔夫特精陶的启发呢?我总觉得维米尔的画意有些奇异,他画里人物似乎总是有着浑圆的体积、清晰的轮廓线,照射在其上的白昼光线总是又明澈又柔和,既像是在顺着人体、服饰的表面流溢四散,又静如止水,这一切,是不是有对瓷器的质感的感悟在内?西方艺术史家说他专心于研究光的效果,不知是否有人进一步追究,是照耀到什么物体上的光的效果?是不是瓷器或仿瓷之精陶上的光?我在一本画册上读到这样的评价,说他的画尺寸不大,“拥有精工制作的宝石一般的明晰、端庄以及静穆之美”,然而,如果凭肉眼判断,维米尔的这一“明晰、尊贵以及静穆之美”,是接近宝石呢,还是更接近瓷器的气质?在我看来,是可以讨论的。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突发奇想而已,要想研究维米尔可不那么容易,前提是对欧洲文化、艺术的感悟已到化入血髓的地步,才能避免门外汉的胡扯。可惜的是,既然连自己的文化都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哪里还有胆量和能耐去指点人家的江山。  至于维登《受胎告知》中的那只青花瓶,我猜,多半不是在描绘一件中国瓷器。在15世纪,欧洲人看到中国瓷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文化的交流从来不是单向的,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对西亚地区的陶瓷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影响,那里的制陶中心往往以中国瓷器为蓝本,仿造形貌接近的釉下蓝彩陶瓷,很多产品就是对元、明初青花瓷直接加以照搬。维登在生活中所见到的青花器,更可能是从西亚传入欧洲的、用西亚陶瓷技术制造的仿中国青花瓷。在他这一件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中,青花瓶被用来插放一枝百合花。“受胎告知”这一题材,是一定要有一枝百合花的,象征圣母的纯洁。一位虔诚的童贞女,因为在神前蒙恩,所以不染外尘,被圣灵忽然临到身上,就怀上了神的儿子。多么动人的故事,然而,同样奇妙的构思,又何尝不见于有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资本主义等等的一系列叙述之中。  潘金莲的发型 后记  对于琐碎事物的兴趣,最终能形成这样一本随笔的集子,对我是个意外的惊喜。好像我一向就容易对细节分神,即使看好莱坞电影的时候,也总是忍不住盯着片中女主人公的小帽、手包或者钻石胸针。有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爱好让我很苦恼,我简直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因此,要特别感谢所有给了我鼓励的前辈长者,在他们的指点下,我才有勇气试着把这种琐碎的爱好带入写作。  其中一次对我来说特别关键的机会,是《万象》杂志来向我约稿。我当时很吃力地写了一篇作为交稿,但是毫无信心:今天,哪家杂志会对东晋南朝士大夫的披巾感兴趣?但是,这篇稿子居然发表了。某种程度上说,是从这时候起,我对自己感兴趣的那些细节变得认真了。《万象》的风格非常独特(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而为了保持《万象》对我的青睐,我不得不调整自己,去适应这杂志的趣味。在那之前,我只会写一种调子,有点“五四青年”的那种,激情,庄重,放声讴歌,歌声中带点感伤。但是,恰恰是在适应《万象》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发现自己也可以有一点幽默,轻松,俏皮。所以,我从个人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对于有心写作的人,对于初学者,杂志的具体影响可以是非常之大。  我感谢这些杂志给我机会,不仅因为由此而能把自己的兴趣拿出来娱乐大家,也因为,一旦要把兴趣化成文章,我就必须对自己感兴趣的这些细节加以追踪,而这些追踪的过程,往往是乍惊乍喜,让人热血沸腾。就像走进了一座辉煌宫殿,面对着重重叠叠、大大小小无数的门,我猜想,这些门后一定藏着珍宝,于是怯生生地随便拉开一扇小门,没想到,闪光的珍宝就像潮水般哗啦啦从门后涌出,堆围在我的周围,一下没过我的膝盖,让我目瞪口呆。因此,我特别高兴能借着这个小集子,与朋友分享我的感受,分享凝视中国传统文明的喜悦,分享生而能为一个中国人的幸运感。  收在这里的文章,因为当初是刊登在不同的杂志,所以有些内容上彼此有些重复,这要请朋友们原谅。实际的情况是,对于任何一个现象,古代文献都留下了那么丰富的资料,让人在写了一篇、两篇文章之后还会觉得不尽兴。比如,关于“樱桃”,我就一直还想再写点什么。像唐代的“樱笋厨”,就很引人兴趣,目前,我已经读到不止一篇文章介绍这一“史实”——每年的四月十五日,唐朝宰相百官的“工作餐”,是大吃樱桃和春笋,因为在公元9世纪前后,今天的西安一带,春天盛产樱桃与春笋。这个细节所揭示的黄土高原在一千年前的自然状况,真是让人百感交集。  中国!你曾经如此美丽!你曾经如此美丽!你曾经如此美丽!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