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袁崇焕评传》作者:金庸-2

作者:金庸 字数:24679 更新:2023-10-11 17:15:31

袁崇焕问毛的部将:"毛文龙该斩么?"诸将都吓得不敢作声.有人说毛文龙这些年来虽无功劳,但也辛苦出力.袁崇焕叱道:"毛文龙本来只不过是个寻常百姓,现今官居极品,满门封荫,已足够酬答他的辛劳了,为甚么他还这样悖逆?"于是向着北京叩头,宣称:"臣今天诛毛文龙以整肃军纪,诸将中若有行为如毛文龙的,也一概处决.臣如不能成功,请皇上也像诛毛文龙一样的处决臣!"请出尚方剑来,命旗牌官将毛文龙在帐前斩决,向毛文龙部属谕示:"只诛毛文龙一人,其余各人一概无罪."毛文龙麾下将士无一敢动.袁崇焕命人收殓毛文龙,次日开吊拜奠,说:"昨日斩你,是为了朝廷大法.今日祭你,是为了僚友私情."随即将毛部分为四队,派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禄、副将陈继盛等四人分领,犒赏军士,尽除皮岛毛文龙的虐政.回宁远后上奏禀报,最后说:毛文龙是大将,不是臣有权可以擅自诛杀的.臣犯了死罪,谨候皇上惩处.崇祯得讯,大吃一惊,非常不以为然.但想毛文龙已经死了,目前又正倚赖袁崇焕尽力,只得下旨嘉奖他一番,又下旨公布毛文龙的罪状,逮捕毛文龙的驻京办事处主任,以安袁崇焕之心.袁崇焕担心毛文龙的部下生变,奏请增加饷银.但查核部队实数,兵员比毛文龙虚报时少得多了.崇祯见兵员少了,饷银反增,颇为怀疑,但都一一批准.以崇祯这样刚强的性格,这时迫于形势而不敢得罪袁崇焕,实已深深伏下了杀机.毛文龙在皮岛,俨然是独立为王的模样,不接受朝廷派文官监察核数、滥杀难民冒功、侵吞军粮、军纪不肃,的确有罪.但袁崇焕以尚方剑斩他的方式,却也未免太戏剧化了些.明朝赐尚方剑给主帅,用意是给主帅以绝对权威,部将如不听指挥,立即可以诛杀.然而毛文龙的罪行都非紧急,也不是反叛作乱.何况毛文龙也是受赐尚方剑的.毛文龙在皮岛,毕竟曾屡次出兵,骚扰满清后方,是当时海上惟一的一支机动游击队,满清对他也一直颇为重视忌惮.这十二条罪状中,有几条平心而论并不能成立.毛文龙说取登州、南京如反掌,只不过一时夸口,并非真的要造反;向外国买马,当是军中需要;擅自封官是得到朝廷授权的,部将喜欢姓毛,旨在拍主帅的马屁,也没有甚么大不了;不能恢复寸土,只能说他无能,却非有罪,要打败清兵,恢复失地,谈何容易?在岛上为魏忠贤塑像,更难以加他罪名.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势熏天,各省督抚都为魏忠贤建生祠、塑像而向他跪拜.当时袁崇焕在宁远也建了魏忠贤的生祠.时势所然,人人难免.毛文龙死后,部将心中不服,颇有逐渐叛去的,其中重要的叛将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投降满清,为清朝出了很大力气,后来都封王.清初四大降王,除吴三桂外,其余孔、耿、尚三人都是毛文龙的旧部.不过这也不能说是袁崇焕的过失⑧.对于"杀毛事件",当时舆论大都同情毛.一般朝臣认为,毛文龙即使有罪,他是一个大军区司令,也只能由皇帝下旨诛杀.皇帝的统治手段,主要只是赏与罚.袁崇焕擅杀大将,是严重的侵犯了君权.我也觉得袁崇焕这件事做得不对,过分的横蛮.将毛文龙逮捕,押解北京,交由皇帝去处置,才是合理的方式.当时小说盛行,有人做了小说来称誉毛文龙.一部是四十回的《辽海丹忠录》,是杭州人陆云龙所作,大捧向乡毛帅.另一部是作者不署名的《铁冠图》(不是讲李自成事迹的那一部),以毛文龙为主角.当时大名士陈眉公对"杀毛事件"抨击甚烈.另一个大名士钱谦益是毛文龙的朋友,对朝野舆论当然也有影响.《明季北略》甚至说:袁崇焕捏造十二条罪名来害死了毛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来害死了岳飞完全一样.却又是过分的批评了.推测袁崇焕所以用这样的断然手段杀毛,首先是出于他刚强果决的性格.其次,文人带兵,一定熟读孙子兵法,对于孙子杀吴王爱姬二人、因而使得宫中美女尽皆凛遵军法的故事,对于"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的军法观念,一定印象十分深刻.那时候宁远、锦州、蓟州各处军事要地都曾发生兵变,如不整饬军纪,根本不能打仗.袁崇焕明知这样做不对,还是忍不住要杀毛,推想起来,也有自恃崇祯奈何他不得的成分.最后,毛文龙接近魏忠贤,袁崇焕接近东林清流,其中也难免有些党派成见.①督师本来比总督略高,但在于谦的时候还没有设督师当时总督是地位最高的带兵文官.见吴晗:《明代的军兵》.②即今辽宁省安东之北的九连城,与朝鲜的义州隔鸭绿江相对.③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地理弄错了.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地方.④据朝鲜派去皮岛的使者记载:毛文龙每天吃五餐,其中三餐有菜肴五六十品,宠妾八九人,珠翠满身,侍女甚多.⑤一般书籍(包括《明史》)上记载,都说袁毛的会晤地是在双岛.《荆驼逸史》中辑有《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记》一文,采用的是日记体,从五月二十二日袁崇焕出发到六月十一日回宁远,逐日记录海程、所经岛屿、风势、船只、兵员、官员姓名等等,十分详尽,作者显然是袁崇焕随行的幕僚或部属.他写作态度异常忠实,对于袁毛密谈三日三夜,只记两人"二更后方散"、"密语三更方散",记录两人密谈后的神色,却不记密语内容,全天凭空推测的言辞,合于现代要求最严格的报导体.该书记载袁毛相会的地点是在岛山,离旅顺陆路十八里,水路四十里,距双岛有半日水程,中间隔了松木岛、猪岛、蛇岛、虾蟆岛等许多岛屿.我比较各种资料,觉得岛山的说法更为可信.⑥《始末记》记载当时情形说:"酒叙至终,(袁)方有傲状,毛帅有不悦意态."⑦后来大大有名的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都是毛文龙的义孙,那时叫做毛有德、毛精忠、毛可喜.⑧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说:"吾以为此亦存乎其人耳.毛文龙不死,安知其不执为诸降王长?"意思说,毛文龙如果不死,说不定他反而是第一大降王呢.然而这也是揣测之辞了.十二这时候朝廷又欠饷不发了.袁崇焕再上奏章,深深忧虑又会发生兵变,更忧虑兵卒哗变后不再接受安抚,从此变为"大盗".他说一定要发生一次兵变,才发一次欠饷,而发了欠饷之后,又一定将负责官员捉去杀了一批,这样下去,永远是"欠饷——兵变——发饷——杀官——欠饷"的循环①.这道奏章,当然只有再度加深崇祯对他的憎恨.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攻.这时蓟辽总督是刘策,懦弱而不懂军事.袁崇焕看到了防务弱点的所在,第一道奏章上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拖到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正在袁崇焕料中.首当其冲的,正是刚刚发生过索饷兵变的遵化.明朝初年为了防备蒙古人,对北方边防是全力注意的,好好修筑了长城,设立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统偏头、宁武、雁门三关)、陕西、延绥、宁夏、甘肃九大边防军区,那便是所谓"九边".东起鸭绿江,西至酒泉,绵延数千里中,一堡一寨都分兵驻守.但后来注意力集中于辽东,其他八镇的防务就废弛了.明太祖本来建都南京,成祖因为在北京起家,将都城迁了过去.在中国整个地形上,北京偏于东北,和财赋来源的东南相距甚远.最不利的是,北京离国防第一线的长城只有一百多里,敌军一攻破长城,快马奔驰半天,就兵临北京城下.金元两朝以北京为首都,因为它们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敢深入中原,一旦有变,可以立刻转身逃回本土.明朝的情况却根本不同.成祖对蒙古采取攻势,建都北京便于进攻,后来兵力衰弱,北京地势上的弱点立刻暴露无遗②.本来,两个互相敌对的社会是不可能长期对峙的,僵持一段时期之后,终究是非进则退③.明朝既坚决不肯和满清议和,形势上又无力进攻,再将京城暴露在敌人大兵团朝发夕至的极近距离之内,根本战略完全错误.以汉人为主的中华民族所以伟大,主要是在文治教化,征战本非所长④,如果基本战略一错,局势就难以收拾了.这次进军皇太极亲自带兵,集兵十余万,知道袁崇焕守在东路,攻打不进,于是由蒙古兵作先导,绕道西路进攻.出发前对王公大臣说:"明朝若是肯和,我们采参开矿,与他们交易,换来布匹,大家共享太平,岂不极好?但我几次三番的求和,明朝总是不允,这次非狠狠打一仗不可."十月初五,抵达喀喇沁的青城.这条路很远,行军不便,诸将见到了前途的艰难,不少人便主张退兵,其中以代善及莽古尔泰两大贝勒主张最力,认为:深入敌境,劳师袭远,如果粮匮马疲,又怎么回得去?纵使攻进了长城,明人势必聚集各路兵马围攻,我们便众寡不敌,要是后路遭到堵截,恐无归路.金人的根本是在辽宁、吉林一带.从山海关进攻北京,那是安全的进军路线,如果打不胜,退回去就是了.现在远远的绕道蒙古,当时运输工具简陋,粮草很容易接济不上.那时代善四十九岁,是皇太极的二哥,莽古尔泰四十三岁,是皇太极的五哥,两人比较老成持重.少壮派大将岳托与济尔哈朗等人则支持皇太极(当时三十八岁,排行第八)的进军主张.岳托是代善的儿子,当时年龄不详,相信最多三十岁,济尔哈朗是皇太极的堂弟,三十四岁,都是勇气十足.那日开军事会议密商,直开到深夜,在皇太极的坚持下决定继续进攻.但皇太极也知道此行极险,第二日早晨重申军令,不准吃明人的熟食,以防下毒,不准酗酒,采取柴草时必须众人同行,不可落单,充分显露了战战兢兢的心情.皇太极爱读《三国演义》,这次出师,很有邓艾伐蜀、深入险地的意味⑤.自青城行了四天,到老河,兵分三路,皇太极命岳托、济尔哈朗率右翼四旗和右翼诸部蒙古兵攻大安口;七哥阿巴泰、十二弟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左翼诸部蒙古兵攻龙井关;他自己亲率中军攻洪山口.三路先后攻克,进入长城,进迫遵化.袁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立即兵分两路,北路派镇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带骑兵四千西上堵截.他自己率同祖大寿、何可纲等大将从南路西去保卫北京.沿途所经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诸地,都留兵布防,准备截断清兵的归路.崇祯正在惶急万状之际,听得袁崇焕来援,自然是喜从天降,大大嘉奖,发内帑劳军(这次是心甘情愿了),发表袁崇焕作各路援军总司令⑥.袁崇焕部十一月初赶到蓟州,十一、十二、十三,三天中与清兵在马升桥等要隘接仗,每一仗都胜.清军半夜里退兵.但北路援军却遭到了重大挫败.赵率教急驰西援,到达三屯营时,总兵朱国彦竟紧闭城门,不让他部队进城.赵率教无奈,只得领兵向西迎敌,在遵化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所部的左路军包围歼灭,赵率教中箭阵亡.遵化陷落,巡抚王元雅自杀.清军越三河,略顺义,至通州,渡河,进军牧马厂,兵势如风,攻向北京.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中途堵截,都被击溃.满、侯两部兵马退保北京.袁崇焕得到赵率教阵亡、遵化陷落的消息,既伤心爱将之死,又知局面严重,于是两日两夜急行军三百余里,比清军早到了二天,驻军于北京广渠门外.袁崇焕一到,崇祯立即召见,大加慰劳,要他奏明对付清兵的方略,赐御馔和貂裘.同时召见的还有满桂.他解去衣服,将全身累累伤疤给皇帝看,崇祯大为赞叹.袁崇焕以士马疲劳,要求入城休息.但崇祯心中颇有疑忌,不许他部队入城.袁崇焕要求屯兵外城,崇祯也不准,一定要他们在城外野战.清兵东攻,一路上势如破竹,在高密店侦知袁军已到,都是大惊失色,万万想不到袁崇焕会来得这样快.二十日,两军在广渠门外大战.袁崇焕这时候不能再轻袍缓带、谈笑用兵了,他穿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从上午八时打到下午四时,恶斗八小时,胜负不决.满桂率兵五千守德胜门.当时北京军民在城头观战,但见清兵冲突而西,从城上望下来,如黑云万朵,挟迅风而驰,须臾已过.一场激战,满桂受伤,血染征袍,五千兵只剩下了三千人.清兵威猛如此,北京人自然看得心惊胆裂.北京城头守军放大炮支援满桂,但炮术奇差,炮弹打入满桂军中,杀伤了不少士卒.主战场是在广渠门.袁崇焕和清兵打到傍晚(幸好城头守军没有放炮支援袁军),清兵终于不支败退,退了十余里.袁军直追杀到运河边上.这场血战,清军劲旅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尔三部都被击溃.袁崇焕也中箭受伤⑦.这一役之后,清兵众贝勒开会检讨.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按军律要削爵.皇太极说:"阿巴泰在战阵和他两个儿子相失,为了救儿子,才没有按照预定的计划作战,然而并不是胆怯.我怎么可以定我亲哥哥的罪?"便宽宥了他⑧.可见这一仗清军败得很狼狈.皇太极与诸贝勒都说:"十五年来,从未遇到过袁崇焕这样的劲敌."于是不敢再逼近北京,驻兵在海子、采囿之间.袁崇焕来援北京时,因十万火急,只带了马军五千作先头部队,其后又到了骑兵四千,广渠们这场大战,是以九千兵当十余万大军,其实是胜得十分侥幸的.当时一来袁军一鼓作气,奋勇抗敌,二来清军突然遇到袁军,心中先已怯了,斗志不坚.袁崇焕知道这一仗侥幸获胜,在军事上并不可取,尤其在京城外打仗,更不能贪图侥幸.他对部属说:"按照兵法,侥幸得胜,比打败仗还要不好."因为碰运气而打胜,也可因运气不好而败,一败就不可收拾.但如谋定而后战,事先筹划好第二个步骤,即使败了一仗,也无大患.可是崇祯见清兵没有远退,不断的催促袁崇焕出战.袁崇焕说,估计关宁步兵全军于十二月初三、初四可到.一等大军到达,就可和清兵决战.这时清军中的大将见到袁崇焕兵少,主张立刻攻城.皇太极终是忌惮袁崇焕,不肯攻城,推托说是怕损失良将.其实即使在袁崇焕步军大队开到之后,还是不应和清兵决战.明军的战斗力远不如清兵,双方人数如约略相等,明军胜少败多.在京城外决战,在明方是太过冒险,万一(其实不是万一,而是极有可能)袁军溃败,甚至全军覆没,北京立刻失陷,崇祯就得提前十五年上吊了.决不能拿京师和皇帝来孤注一掷,作为赌注.但多过得一天,明军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勤王之师便多到一批.任何平庸的将才也看得到:应当大军在城外坚守不战,派游军去截断清兵的粮道,焚烧清兵粮草,再派兵去占领长城各处要隘,使清兵完全没有退路,然后与清兵持久对抗.简单说来,就是"坚壁清野".在任何地方打仗,都须设法立于不败之地.在京城抗敌,更是绝对要立于不败之地.除非先将皇帝与统帅部先行撤出京城.时间一久,清军身在险地,军心必然动摇,困在北京郊外,进是进不得,退又退不了,变成了瓮中之鳖.这时袁崇焕兵权统一,只待援军云集,就可对清军四面重重围困.两军交战,胜败之分全在乎一股气势.明军战斗力虽然不行,但眼见必胜,兵将都想立功,自然不会一触即溃.三个月、四个月的打下来,清兵非覆没不可.在这其间,明军应当再派兵进攻辽阳、沈阳.清兵倾巢而出,本部全然空虚.明军要攻占辽沈决非难事.取得辽沈后,将一些清军的家属送去清军营中,清兵哪里还有斗志?事实上当然不能这样顺利.皇太极和众贝勒善于用兵,立刻就会全军急退,冲出长城,如果退得早,退得快,明军尚未合围,相信袁崇焕拦他们不住.但西路沿途追击,东路另出大军去攻辽沈而作牵制,清兵大军虽能退回本部,却非输得一败涂地不可.皇太极这次偷袭实在十分冒险.孙子兵法的重要原则是:设法引敌人进入于我有利的阵地;让敌人辛辛苦苦的远道来攻,我以逸待劳;敌人初来时兵势锋锐,应当持重不战,待得敌人困顿怠懈而想退兵之时,便乘机进击⑨.这些求之不得的良机,突然之间都出现了.袁崇焕熟读孙子兵法,以他的大才,当然能善于利用,就算不能一举而灭了满清,至少也可以令清兵十余年不敢再来进犯.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猛攻斯大林格勒.苏军一面扼守坚城,一面另遣大军抄德军后路,终于聚歼德军三十三万人.经此役后,德军就此一蹶不振.苏军元帅朱可夫的战略,基本原则也不过是"守坚城,抄后路,聚歼之"九字而已.然而崇祯是个十分急躁、毫无韧力的青年,那时还没满十九岁,一见袁崇焕按兵不动,登时便不耐烦起来,不住的催他出战.袁崇焕一再说,要等步兵全军到达才可进攻,现在只有九千骑兵,和敌兵十余万决战,难求必胜.料想崇祯就怀疑起来了:"你不肯出战,到底是甚么居心?想篡位么?想胁迫我答应议和么?你从前不断和皇太极书信往来,到底有甚么密谋?你为甚么一早就料到金兵要从西路来攻北京?"他的性格本来就十分多疑,敌军兵临城下,又惊又怕之际,想象力定然十分丰富.这时又有尤世威一路援兵到达,另有侯世禄部一军,两路部队人数不多,战斗力也不强,如派去和清兵交锋,一战即溃,反而扰乱全军军心,影响京师城防.袁崇焕派尤世威部去守昌平,那是明成祖以来历代皇帝的陵寝所在,如果给清兵攻占,掘了皇帝祖宗的坟墓,此事非同小可.他派侯世禄部去守三河,以作蓟州的后应,目的是牵制清军,乘机可截断清兵归路.北京的卫戍部队本来有所谓"京营",在明太祖时是全国诸军之冠,精锐之极,可是这时久未训练,早已无用BC,所以袁崇焕派满桂和自己所带的九千骑兵守北京.崇祯见他并不将所有援兵都调来守北京,更加忧虑重重.总之,他见清兵来攻,已吓得魂飞魄散,只盼望所有援军的一兵一卒,都在北京城外保卫他皇上万岁一个人.他完全不明白打仗的道理.一支部队如果派出去攻击敌军后路,所发生的作用,往往比守在北京城外要大得多.清兵于十一月二十七日退到南海子,溃败之后,心中不忿,便在北京郊外大举烧杀出气.北京城里居民的心理是和皇帝一样的,顾到的只是自己身家性命,大家听信了谣言,说袁崇焕不肯出战,别有用心.许多人说清兵是他引来的,目的在"胁和",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和议.于是有人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石头砸死了几名兵士.这种盲目的群众心理,实在是很可怕的,近代的群众心理学书籍中常有提到.第一次宁远大战,清兵猛攻,眼见城破在即,百姓就大骂袁崇焕害人,清兵退后,便即大哭拜谢.据动物学家的调查报告,合群的动物(如老鼠)在遇到危难时,往往会撕杀同类,或许是出于同一心理.就在这时候,清兵捉到了两名明官派在城外负责养马的太监,一个叫杨春,一个叫王成德.皇太极心生一计,派了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甚、达海等人监守.俘虏了两名小小太监,何必要派五名将领来监守?其中当然有计.高、鲍、宁三人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到得晚上,鲍承先与宁完我二人依照皇太极所授的密计,大声"耳语",互相说道:"这次撤兵,并不是我们打了败仗,那是皇上的妙计.你不见到么?皇上单独骑了马逼近敌人,敌人军中有两名军官过来,参见皇上,商量了好久,那两名军官就回去了.皇上和袁督师已有密约,大事不久就可成功."这两名太监睡在旁边,将两人的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十一月三十日,皇太极命守者假意疏忽,让杨春逃回北京.杨春将听到的话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崇祯BD.第二天,十二月初一,崇祯召袁崇焕和祖太寿进宫,问不了几句,就喝令将袁崇焕逮捕,囚入御牢.祖大寿眼见之下,吓得手足无措,出北京城后等了三天,见袁崇焕始终没有获释.崇祯派太监向城外袁部宣读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罪一人,与众将士无涉.众兵将在城下大哭.祖大寿与何可纲惊怒交集,立即带了部队回锦州去了BE.正在兼程南下赴援的袁部主力部队,在途中得悉主帅无罪被捕,北京城中皇帝和百姓都说他们是"汉奸兵",当然也就掉头而回.中国历史上甚么千奇百怪的事都有,但敌军兵临城下而将城防总司令下狱,却是第一次发生.崇祯见祖大寿带领精兵走了,不理北京的防务,这一下可急起来了,忙派了内阁全体大学士与九卿到狱中,要袁崇焕写信招祖大寿回来.袁崇焕心中不服,不肯写,说道:"皇上如有诏书,要我写信,我当然奉旨.再说,我本来是督师,祖大寿听我命令.现今我是监狱里的犯人,就算写了信,祖大寿也不会重视."但崇祯不肯低头,不肯正式下旨命他写信,只是不断派太监出来催促.后来兵部职方司郎中余大成劝袁崇焕说:"你的忠心和大功,天下皆知.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终须以国家为重."袁崇焕想到了"以国家为重"五字,于是克制了自己的倔强脾气,写了一封极诚恳的信,要祖大寿回兵防守北京.这时候祖大寿已冲出山海关北去,崇祯派人飞骑追去送信.追到军前,祖大寿军中喝令放箭,这时袁部将士怒不可遏,已把崇祯当敌人了.送信的人大叫:"我奉袁督师之命,送信来给祖总兵,不是朝廷的追兵."祖大寿骑在马上,等他过来.使者递过信去.祖大寿读了信后,下马捧信大哭,一军都大哭.祖大寿对母亲很孝顺,他母亲又很勇敢,儿子行军打仗,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常常跟着部队.这时她劝儿子说:"本来以为督师已经死了,咱们才反出关来,谢天谢地,原来督师并没有死.你打几个胜仗,再去求皇上赦免督军,皇上就会答允.现今这样反了出去,只有加重督师的罪名."祖大寿觉得母亲的话很对,当即回师入关,和清兵接战,收复了永平、遵化一带.也即是切断了清兵的两条重要退路BF.如果这时崇祯立刻悔悟,放袁崇焕出来重行带兵,仍然大有击破清兵的机会.但崇祯只是一味急躁求战,下旨分设文武两经略.这又是事权不统一的大错误,大概他以为文武分权,总不能两个经略一起造反.文经略是兵部尚书梁廷栋,武经略是满桂.清兵于十二月初一攻克良乡,得到袁崇焕下狱的消息,皇太极大喜,立即自良乡回军,至芦沟桥,击破明副总兵申甫的车营,迫近北京永定门.申甫的所谓"车营",是崇祯在惶急中所做的许多可笑事情之一.申甫本来是个和尚,异想天开的"发明"了许多新式武器,包括独轮火车、兽车、木制西式枪炮等等,自吹效力宏大.崇祯信以为真,立即升他为副总兵,发钱给他在北京城里招募了数千名市井流氓,成立新式武器的战车部队.大学士成基命去检阅新军,认为决不可用,崇祯不听.皇太极回师攻来时,这个战车部队出城交锋,一触即溃,木制大炮自行爆炸,和尚发明家阵亡.满桂身经百战,深知应当持重,不可冒险求战,但皇帝催得急迫之至,若不出战,势必与袁崇焕一样,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与总兵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等集骑兵、步兵四万列阵.皇太极令部属冒穿明兵服装,拿了明军旗帜,黎明时分突然攻近.明军不分友敌,登时大乱,满桂、孙祖寿都战死,黑云龙、麻登云被擒.京师大震.这时祖大寿、何可纲等得到袁崇焕狱中手书,又还兵来救.皇太极对袁部终是忌惮,感到后路所受到的威胁严重,于是并不进攻北京,写了两封议和的信,放在安定门和德胜门城门口,取道冷口而还辽东.当清兵围城时,崇祯的张皇失措,不单表现在将袁崇焕下狱一事上,此外倒霉的大臣还有不少.他认为兵部尚书王洽处置不善,下狱.王洽相貌堂堂,魁梧威猛,当时是很出名的.崇祯用他做兵部尚书,就是看中了他的相貌,说他像个"门神".当时北京人私下说,门神一年一换,这个王门神的兵部尚书一定做不长久.果然不到过年,门神就除下来了.围城时一切混乱,监狱中的囚犯乘机大举越狱,于是刑部尚书和侍郎下狱.崇祯又"发觉"北京的城墙不大坚固,似乎挡不住清兵猛攻,其实,那时城墙就算坚固之极,他也会觉得还不够坚固,于是将工部尚书和工部几名郎中一起在朝廷上各打八十棍再下狱.三个郎中两个年老、一个体弱,都在殿上当场活活打死了.至于那个蓟辽总督刘策,他负责的长城防线被清兵攻破,崇祯将他处死,更是不在话下.当时各地来北京勤王的部队着实不少,本来由袁崇焕统一指挥,大可发挥威力.袁崇焕一下狱,各路兵马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和指挥混乱,山西和陕西的两路援军都溃散回乡,成为"流寇"的骨干."流寇"本来都是饥民,只会抢粮,不会打仗,这些溃兵一加入,有了军事上的领导,情形完全不同了."流寇"真正成为明朝的威胁,就从那时开始.①《明清史料》甲编,崇祯二年五月,袁崇焕奏:"今各边兵饷,历过未给二百余万.凡请饷之疏,俱未蒙温谕,而索饷兵哗,则重处任事之臣.一番共哗,一番发给,一番逮治.哗则饷,不哗则不得饷.去年之宁远,今年之遵化,谓哗不由饷乎?近各镇多以哗矣.哗不胜哗,诛不胜诛,外防虏讧,内防兵溃.如秦之大盗,哗兵为倡,可鉴也."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建都》:"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毙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C.P.Fitzgerald:China,AShortCulturalHistory(中国文化简史):"首都的地位,是明朝主要的弱点之一,是它覆亡的主要原因."该书对明朝建都北京的不利有详细分析,见P.463-464.③ArnoldToynbee:AStudyofHistory(历史研究)的引论中说:"一个比较文明的社会与一个比较落后的社会之间的疆界,如果不再推移,疆界不会就此平衡稳定,时间过去,发展会倾向于对比较落后的社会有利."④BertrandRussell:TheProblemofChina(中国问题):"中华帝国所以能够一直持续到今日,并非由于任何军事技术;相反的,以它的疆域和资源来说,在大多数时间中,它在战争中的表现都是衰弱无能的."⑤皇太极在回军的谕示中说,此行是"渡陈仓、阴平之道,(定)破釜沉舟之计."⑥《崇祯长编》,十一月十五日兵部有疏云:"畿东州县,风鹤相惊,人无固志.自督师提兵入援,分派驻防,遂屹然无恙."得旨:"谕兵部:袁崇焕入关赴援,驻师丰润,与蓟军东西猗角,朕甚嘉慰.即传谕崇焕,多方筹划,计出万全,速建奇功,以膺懋赏."又谕:"各路援兵,全听督师袁崇焕调度."崇祯这道上谕中,"计出万全"与"速建奇功"两件事根本是大大矛盾的.⑦朝鲜对明清战事密切注意,所以朝鲜方面的记载也很有参考价值.据朝鲜《仁祖实录》卷二十二:"(袁)军门领诸将及一万四千兵……由间路驰进北京,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魔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⑧《清史稿·阿巴泰传》.⑨《孙子》:"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近待远,以佚待劳.""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BC《崇祯长编》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兵科给事中陶崇道疏言:"昨工部尚书张风翔亲至城头,与臣同阅火器,见城楼所积者,有其具而不知其名,有其名而不知其用,询之将领,皆各茫然,问之士卒,百无一识.有其器而不能用,与无器同;无其器以乘城,与无城同.臣等能不为之心寒乎?"明军守城,主要是靠火器,守城将士连火器都不会使用,由放大炮反而杀伤满桂部队可知.如果没有袁崇焕来援,北京非给清兵攻陷不可.BD据王氏《东华录》天聪三年所载.又据《崇祯长编》二年十二月甲子:"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大清兵将杨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BE崇祯二年十二月甲戌,祖大寿疏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人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心已伤.初三日,夜哨见海子外营火,发兵夜击,本欲拚命一战,期建奇功,以释内外之疑,不料兵忽东奔……"祖大寿此疏当然有卸免自己责任的用意,但当时士卒愤慨万分,自动东奔的情形也必存在.BF袁崇焕狱中写信、祖大寿接信后回师等情状见余大成《剖肝录》.永平即今卢龙县,当时为府治.十三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他冤枉.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来光都上疏解救.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皇帝死战尽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的部属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宫外申请,愿意全家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崇祯一定很清楚的知道,单凭杨太监从清军那里听来的几句话,就此判定袁崇焕有罪,那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何况这"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人人皆知.皇帝而成了大白脸曹操,太也可羞.这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御史曹永祚忽然捉到了奸细刘文瑞等七人,自称奉袁崇焕之命通敌,送信去给清军.这七名奸细交给锦衣卫押管.崇祯命诸大臣会审,不料到第二天辰刻,诸大臣会齐审讯,锦衣卫报称:七名奸细都逃走了.众大臣相顾愕然,心中自然雪亮,皇上决心要杀袁崇焕.锦衣卫是皇帝的御用警察,放走这七名"奸细",自然是出于皇帝的密旨.猜想起来,那御史曹永祚本来想附和皇帝,安排了七名假奸细来诬陷袁崇焕,但不知如何,部署无法周密,预料众大臣会审一定会露出马脚.崇祯就吩咐锦衣卫将七名奸细放了,更可能是悄悄杀了灭口.对于这件事,负责监察查核军务的兵科给事中钱家修向皇帝指出了严重责问.崇祯难以辩驳,只得敷衍他说,待将袁崇焕审问明白后,便即派去边疆办事立功,还准备升他的官.崇祯这个答复,其实已等于承认袁崇焕无罪①.兵部职方司主管军令、军政,对军务内情知道得最清楚.职方司郎中(司长)余大成极力为袁崇焕辩白,与兵部尚书梁廷栋几乎日日为此事争执.当时朝廷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有两条,一是"叛逆",二是"擅主和议".所谓叛逆,惟一的证据是擅杀毛文龙,去敌所忌.袁崇焕擅杀毛文龙,手续上固有错误,可是毛死之后,崇祯明令公布毛文龙的罪状,又公开嘉奖袁崇焕杀得对,就算当真杀错,责任也是在皇帝了,已不能作为袁崇焕的罪名②.嘉靖年间,曾有过一个类似的有名例子:在徐阶的主持下,终于扳倒了大奸臣严嵩、严世蕃父子.严世蕃十分工于心计,在狱中设法放出空气,说别的事情我都不怕,但如说我害死沈炼、杨继盛,我父子就难逃一死.三法司听到了,果然中计,便以此定为他的主要罪名.徐阶看了审案的定稿之后,说道:"这道奏章一上去,严公子就无罪释放了."三法司忙问原因.徐阶解释理由:杀沈杨二人,是嘉靖皇帝下的特旨,你们说沈杨二人杀错了,那就是指责皇上的不是.皇上怎肯认错?结果当然释放严世蕃,以证明皇帝永远正确.三法司这才恍然大悟,于是胡乱加了一个"私通倭寇"的罪名,就此杀了严世蕃.但崇祯对于这样性质相同的简单推论,竟是完全不顾.至于"擅主和议",也不过是进行和平试探而已,并非"擅缔和约".袁崇焕提出缔和建议而给朝廷否决,崇祯如果认为他"擅主和议"是过失,当时就应加以惩处,但反而加他太子太保的官衔,自二品官升为从一品,又赐给他蟒袍、玉带和银币.又升又赏,"擅主和议"这件事当然就不算罪行了.这时关外的将吏士民不断到总督孙承宗的衙门去号哭,为袁崇焕呼冤,愿以身代.孙承宗深信袁崇焕是无罪的,极力安抚祖大寿,劝他立功,同时上书崇祯,盼望以祖大寿之功来赎袁崇焕之"过".崇祯不予理睬.有一个没有任何功名职位的布衣程本直,在这时候显示了罕有的侠义精神.这样的事,纵然在轻生重义的战国时代,也足以轰传天下.程本直与袁崇焕素无渊源,曾三次求见都见不着,到后来终于见到了,他对袁钦佩已极,便投在袁部下办事,拜袁为老师.袁被捕后,程本直上书皇帝,列举种种事实,为袁崇焕辩白,请求释放,让他带兵卫国.这道白冤疏写得怨气冲天,最后申请为袁崇焕而死③.崇祯大怒,将他下狱,后来终于将他杀了,完成他的志愿.大学士韩p是袁崇焕考中进士的主考官,是袁名义上的老师,因此而被迫辞职.御史罗万爵申辩袁崇焕并非叛逆,因而削职下狱.御史毛羽健曾和袁崇焕详细讨论过五年平辽的可能性,因此而罢官充军.当时朝臣之中,大约七成同情袁崇焕,其余三成则附和皇帝的意思,其中主张杀袁崇焕最力的是首辅温体仁和兵部尚书梁廷栋.温体仁是浙江乌程(吴兴)人,在《明史》中列于《奸臣传》.他和毛文龙是大同乡,一心要为毛报仇.梁廷栋和袁崇焕是同年,同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又曾在辽东共事.当时袁崇焕是他上司,得罪过他.他心中记恨,既想报仇,又要讨好皇帝.崇祯身边掌权的太监,大都在北京城郊有庄园店铺私产,清兵攻到,焚烧劫掠,众太监损失很大,大家都说袁崇焕引敌兵进来.毛文龙在皮岛当东江镇总兵之时,每年饷金数十万,其中一大部分根本不运出北京,便在京城中分给了皇帝身边的用事太监.毛文龙一死,众太监这些大收入都断绝了.此外还有几名御史高捷、袁弘勋、史范土等人,也主张杀袁崇焕,他们却另有私心.当袁崇焕下狱之时,首辅是钱龙锡,他虽曾批评袁崇焕相貌不佳,但一向对袁很支持.高捷等人在天启朝附和魏忠贤.惩办魏忠贤一伙奸党的案子叫做"逆案",高捷、史等案中有名,只不过罪名不重,还是有官做.钱龙锡是办理"逆案"的主要人物之一.高捷一伙想把袁崇焕这案子搞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攀进在内.因为袁崇焕曾与钱龙锡商量过杀毛文龙的事,钱并不反对,只劝他慎重处理."新逆案"一成,把许多大官诬攀在内,老逆案的臭气就可冲淡了.结果新逆案没有搞成,但钱龙锡也丢官下狱,定了死罪,后来减为充军.满桂部队最初败退到北京时,军纪不佳,在城外扰民,北京百姓不分青红皂白,把罪名都加在袁崇焕头上.个人的私怨、妒忌、党派冲突、谣言,交织成了一张诬陷的罗网,而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袁崇焕亲信谢尚政的叛卖.谢尚政是东莞人,武举,袁崇焕第一次到山海关、第一次上奏章就保荐他,说是自己平生所结的"死士",可见是袁崇焕年轻时就结交的好朋友.他在袁的提拔下升到参将.袁杀毛文龙,就是这个谢参将带兵把毛部士卒隔在围外.兵部尚书梁廷栋总觉得要杀袁没有甚么充分理由,便授意谢尚政诬告,答允他构成袁的罪名之后可以升他为福建总兵.谢尚政利欲熏心,居然就出头诬告这个平生待他恩义最深的主帅.以袁崇焕知人之明,毕竟还是看错了谢尚政.要了解一个人,那是多么的困难!袁崇焕对崇祯的胡涂与奸臣的诬陷,或许并不痛恨,因为崇祯与众奸臣本来就是那样的人,但对于谢尚政的忘恩负义,一定是耿耿于怀吧?或许,他也曾想到了,就算是岳飞,也被部下大将王贵所诬告,因而构成了风波亭之狱.只是王贵诬告,是由于秦桧、张俊的威迫,谢尚政却是受了利诱,比较起来,谢尚政又卑鄙些.可是谢尚政枉作小人,他的总兵梦并没有做成,不久梁廷栋以贪污罪垮台,查到谢尚政是贿赂者之一,谢也因此革职.袁崇焕的罪名终于确定了,是胡里胡涂的所谓"谋叛".崇祯始终没有叫杨太监出来作证.擅杀毛文龙和擅主和议两件事理由太不充分,崇祯无论如何难以自圆其说,终于也不提了.本来定的处刑是"夷三族",要将袁崇焕全家、母亲的全家、妻子的全家都满门抄斩.余大成去威吓主理这个案子的兵部尚书梁廷栋:"袁崇焕并非真的有罪,只不过清兵围城,皇上震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换了六位尚书,亲眼见到没一个尚书有好下场.你做兵部尚书,怎能保得定今后清兵不再来犯?今日诛灭袁崇焕三族,造成了先例,清兵若是再来,梁尚书,你顾一下自己的三族罢."梁廷栋给这番话吓怕了,于是和温体仁商议设法减轻处刑,改为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几岁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牵累了④."凌迟"规定要割一千刀,要到第一千刀上才能将人杀死,否则刽子手有罪,那就是所谓"千刀万剐".所以骂人"杀千刀"是最恶毒的咒骂.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北京的众百姓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刽子手依照规定,一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声:"汉奸!"⑤因为北京城的百姓认定,去年清兵围城是他故意引来的.很难说这样的谣言从何而来,是痛恨袁崇焕的大臣与太监们散播出去的?还是一般群众天生的喜欢听信谣言?又或许,受到了重大惊恐和损失的北京百姓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从长远来说,人民的眼睛确是雪亮的,然而当他们受到欺蒙之时,盲目而冲动的群众,可以和暴君一样的胡涂,一样的残酷.但隔得远了一些,自己的生命财产并不受到直接的影响时,人们就可以冷静地思考了,所以除了北京城里一批受了欺骗的百姓,天下都知道袁崇焕是冤枉的,连朝鲜的君臣百姓也知道他的冤枉,为他的被害感到不平⑥.袁崇焕死后,骸骨弃在地下,无人敢去收葬.他有一个姓余的仆人,顺德马江人,半夜里去偷了骸骨,收葬在广渠门内的广东义园.隔一道城墙,广渠门外的一片广场之上、城壕之中,便是八个半月之前袁崇焕率领将士大呼酣战的地方.他拚了性命击退来犯的十倍敌军,保卫了皇帝和北京城中百姓的性命.皇帝和北京城的百姓则将他割成了碎块.那姓余的义仆终身守墓不去,死后就葬在袁墓之旁.非常奇怪的是,余君的子孙世世代代都在袁崇焕墓旁看守.直到民国五年,看守袁墓的仍是余君的子孙,他们说是为了遵守祖宗的遗训⑦.程本直、余仆的行为表现了人性中高贵的一面.谢尚政的行为表现了人性中卑劣的一面.袁崇焕的死法,却又显示了群众在受到宣传的愚弄、失却了理性之后,会变得如何狂暴可怖.袁崇焕是一团火一样的人,在他周围,燃烧的是高贵的火焰、邪恶的火焰、狂暴的火焰.这些火焰就像他本人灵魂中的火焰那样,都是猛烈地闪亮的.袁崇焕死后,旧部祖大寿、何可纲率军驻守锦州、宁远、大凌河要塞,清军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崇祯四年八月,皇太极以倾国之师,在大凌河将祖大寿紧紧包围,十月间祖大寿不支投降.副将何可纲不降,被杀.祖大寿骗皇太极说可为满清去取锦州,但一到锦州,立即就守城,此后皇太极派大将几次进攻都打不下来.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攻锦州、攻宁远,都无功而退.直到崇祯十四年三月,清兵大军再围锦州,整整围攻一年,到第二年三月,先击溃了洪承畴十四万大军,祖大寿粮尽援绝,又再投降.祖大寿到顺治十三年才死,始终不曾为满清打过一仗,大概是学了《三国演义》中"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宗旨,满清也没有封他甚么官.比之满桂、赵率教、何可纲、孙祖寿等人,祖大寿有所不如,但比之其余的降清大将却又远胜了.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吴的父亲吴襄曾做宁远总兵,和祖大寿是关辽军中同袍,都是袁崇焕的部属.当明清之际,汉人的统兵大将十之七八是关辽一系的部队.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左良玉、曹文诏、曹变蛟、黄得功、刘泽清等都是.这些人有的投降满清,有的为明朝战死,都是极有将才之人,麾下都是悍卒健士.袁崇焕若是不死而统率这一批精兵猛将,军事局面当然完全不同了.吴三桂如是袁崇焕的部将,最多不过是"抱头痛哭为红颜"而已,根本没有机会让他"冲冠一怒",为了陈圆圆而引清兵入关.袁崇焕无罪被杀,对于明朝整个军队士气打击非常沉重.从那时开始,明朝才有整个部队向满清投降的事.更有人带了西洋大炮过去,满清开始自行铸炮.辽东将士都说:"袁督师这样忠勇,还不能免,我们在这里又干甚么?"⑧降清的将士写信给明将,总是指责明朝昏君奸臣陷害忠良⑨.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的知己程本直称他是"痴心人",是"泼胆汉",全国惟一肯担当责任的好汉BC.袁崇焕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BD.亡命徒是没有家庭幸福的,日日夜夜不得平安.官居一品,过的却是亡命徒生涯,只因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断的猛烈燃烧.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本来以为张良的相貌一定魁梧奇伟,但见到他的图形,容貌却如美女一般.我们看到袁崇焕的遗像时,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图像中的袁崇焕虽不怎样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如此刚强侠烈.①钱家修《白冤疏》:"嗟嗟!锦衣何地?奸细何人?竟袖手而七人竟走耶?抑七人俱有翼而能上飞耶?总欲杀一崇焕,故不惜互为陷阱."其中又说:"方天启年间,诸阳失卫,山海孤寒.当此时谁能生死忘心,身家不顾?独崇焕以八闽小吏,报效而东,履历风霜,备尝险阻,上无父母,下乏妻孥,夜静胡笳,征人泪落.焕独何心,亦堪此哉?毋亦君父之难,有不得不然者耳."崇祯批答:"批览卿奏,具见忠爱.袁崇焕鞫问明白,即着前去边塞立功,另议擢用."②袁崇焕下狱后,毛文龙的朋友乘机要求为毛翻案,请求赐讠盒抚恤.崇祯不准,说毛之死是"罪有应得",不准以袁崇焕为借口而翻案.见程本直:《漩声》.③程本直《白冤疏》中说:"总之,崇焕恃恩太过,任事太烦,而抱心太热,平日任劳任怨,既所不辞,今日来谤来疑,宜其自取.独念崇焕就执,将士惊惶,彻夜号啼,莫知所处,而城头炮石,乱打多兵,骂詈之言,骇人听闻,遂以万余精锐,一溃而散."最后说:"臣于崇焕,门生也.生平意气豪杰相许.崇焕冤死,义不独生.伏乞皇上骈收臣于狱,俾与崇焕骈斩于市.崇焕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为义气纲常士,不失义.臣与崇焕虽蒙冤地下,含笑有余荣矣."④朝廷抄袁崇焕的家,家里穷得很,没有丝毫多余的财产.他在辽西的家属充军到浙江,后来改充军到贵州,在广东东莞的充军到福建.《明史》说袁崇焕没有子孙.近人叶恭绰则说:"袁后裔不知以何缘入黑龙江汉军旗籍."当时满清掳掠大量汉人至辽东为奴,我猜想袁崇焕的子孙多半是给满清掳掠了去,到黑龙江苦寒之地作农奴,因而编入汉军旗籍.袁崇焕的冤狱,到清朝乾隆年间方才得以真相大白.《明史》完成于乾隆四年七月,其中《袁崇焕传》中,根据清方的档案纪录,直言皇太极如何用反间计的经过.乾隆皇帝隔了几十年,才读到《明史》中关于袁崇焕的记载,对袁的遭遇很是同情,下旨查察袁崇焕有无子孙,结果查到只有旁系的远房子孙,乾隆便封了他们一些小官,那已是乾隆四十八年的事了.⑤见《明季北略》.⑥清人所修的《明史·袁崇焕传》说:"遂磔崇焕于市……天下冤之."朝鲜《仁祖实录》八年二月丁丑载:朝鲜的使者朴兰英到沈阳,满清的王公当着他面互相"耳语",说袁经略果然和我们同心,只可惜事情败露而被逮捕.这样的国家机密,怎会当着外国使臣的面而互相耳语,故意让他听到?朴兰英明白他们的用意,只不过想借他而传言到明朝去,以便尽快杀了袁崇焕,所以他在给朝鲜国王的奏章中说:"此必行间之言也."直到一百年之后,朝鲜的君臣们在讨论明朝覆亡的原因时,还说主要原因是杀袁崇焕(见朝鲜《英宗实录》六年十一月辛未,即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年).⑦民国五年,东莞人张伯桢的儿子死了,他佩服袁崇焕,将儿子葬在袁墓的旁边.当时看守袁墓的仍是佘氏子孙,叫做余淇.张伯桢为袁崇焕的义仆也立了碑.⑧杨士聪《五堂荟记》卷二:"袁既被执,辽东兵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明史·袁崇焕传》:"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⑨《明清史料》丙编,辽将自称"在此立功何用",故"北去胡"而投降满清,其中有人致书旅顺明将:"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BC程本直《漩声》:"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求其浑身担荷、彻里承当如袁公者,正恐不可再得也.此所以袁公值得程本直一死也."BD程本直《漩声》中引袁崇焕的话说:"子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也'可也."十四崇祯所以杀袁崇焕,并不只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那么简单.如果是出于一时误信,可说他只是愚蠢.《三国演义》写曹操误中周瑜反间计,听信蒋干的密报,立刻就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等到两人的首级献到帐下,曹操登时就省悟了,自言自语:"我中计了!"那只是片刻之间的事.然而崇祯于十二月初一将袁崇焕下狱,到明年八月十六才处死,中间有八个半月时间深思熟虑.他曾几次想放了袁崇焕,要他再去守辽,因此有"守辽非蛮子不可"的话,从宫中传到外朝来①.既然有这样的话,当然已充分明白皇太极的反间计.他称袁崇焕为"蛮子",那是既讨厌他的倔强,却又不禁佩服他的干劲和才能.然而为甚么终于杀了他?显然,崇祯不肯认错,不肯承认当时误中反间计的愚蠢.杀袁崇焕,并不是心中真的怀疑他叛逆,只不过要隐瞒自己的愚蠢.以永远的卑鄙来掩饰一时的愚蠢!为甚么隔了这么久才杀他?因为清兵一直占领着冀东永平等要地,威胁北京,直到六月间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以前,崇祯不敢得罪关辽部队.要等到京师的安全绝对没有了问题才动手.在此以前,他不是不忍杀,而是不敢杀.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或副宰相),十四个兵部尚书(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书,像袁崇焕这样加兵部尚书衔的不算).他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除袁崇焕外还有十人,杀死巡抚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个兵部尚书中,王洽下狱死,张凤翼、梁廷栋服毒死,杨嗣昌自缢死,陈新甲斩首,傅宗龙、张国维革职下狱,王在晋、熊明遇革职查办.可见处死大臣,在他原不当是一件大事.这些兵部尚书中,有些昏愦胡涂,有些却也忠耿干练,例如傅宗龙,只因为向崇祯奏禀天下民穷财尽的惨状,崇祯就大为生气,责备他道:"你是兵部尚书,只须管军事好了,这些陈腔滥调,说它干甚么?"后来便将他关入狱中,关了两年.崇祯传下来的笔迹,我只见到一个用在敕书上的花押,以及"九思"两个大字."九思"出于《论语》.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考虑自己的表情温和么?态度庄重么?说话诚恳老实么?工作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难,考虑怎样去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没有后患;在可以得到利益的时候,考虑是不是该得.这就是所谓"九思"②.此人大书"九思",但自己显然一思也不思.倒是在死后,得了个"思宗"的谥法,总算有了一思.我九岁那一年的旧历五月二十,在故乡海宁看龙王戏.看到一个戏子悲怆凄凉的演出,他披头散发的上吊而死,临死时把靴子甩脱了,直甩到了戏台竹棚的顶上.我从木牌子上写的戏名中,知道这出戏叫作《明末遗恨》.哥哥对我说,他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当时我只觉得这皇帝有些可怜.一九五○年秋天,我在北京住了一段时候,曾去了崇祯吊死的煤山,望到皇宫金黄色的琉璃瓦,在北京秋日的艳阳下映出璀璨光彩,想到崇祯在吊死之前的一刹那曾站在这个地方,一定也向皇宫的屋顶凝视过了,尽管这人卑鄙狠毒,却也不免对他有一些悲悯之情.他孤独得很,身边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因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北京在李自成猛攻下眼见守不住了,他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君臣相对而泣,束手无策.他用手指在案上写了"文臣个个可杀"六个字,给身边的近侍太监看了,当即抹去.他在自杀之前,用血写了一道诏书,留在宫中,对李自成说,这一切都是群臣误我的,你可以碎裂我的尸体,可以将我的文武百官尽数杀死③.可见他始终以为一切过失都是在文武百官,痛恨所有为他办事的人.他哥哥天启从做木工中得到极大乐趣,依恋乳娘,相信魏忠贤一切都是对的,精神上倒很平安.崇祯却只是烦躁、忧虑、疑惑、跋徨,做十七年皇帝,过了十七年痛苦的日子.拚命想办好国家大事,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才是.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他没有一个真正亲信的人,他连魏忠贤都没有.他没有精神上的信仰,一度听了徐光启的劝告而信奉天主教,但他的爱子悼灵王生病,天主没有救活孩子的性命,他便对天主失却了信心.他没有真正的爱好.他不好色,连陈圆圆这样的美女送进宫去,他都不感兴趣而遣出宫来.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君主被敌人俘虏或杀死的很多,在政变中被杀的更多,但临危自杀的却只有崇祯一人.由于他的自杀,后人对他的评价便比他实际应得的好得多.只因他不好酒色,勤于政事,后人就以为他本身是个好皇帝.甚至李自成的檄文中也说他并不真的十分胡涂,只不过受到欺蒙,一切坏事都是群臣干的④.只因他遗诏中要求李自成不要杀死一个百姓,后人便以为他真的爱百姓(难道他十七年中所杀的百姓还少了?),只因他说过"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后人便以为明朝所以亡,责任是在群臣身上.其实他说这样的话,就表明他是合理的亡国之君.他拥有绝对的权力,却将中兴之臣、治国平天下之臣杀的杀、罢的罢,将一批亡国之臣走马灯般换来换去,那便构成了亡国之君的条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专制、最腐败、统治者最残暴的朝代,到明末更成为中国数千年中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明朝当然应该亡,对于中国人民,清朝比明朝好得多.然而袁崇焕抗拒满清入侵,却不能说是错了.当时满清对明朝而言是异族,是外国,清兵将汉人数十万、数十万的俘虏去,都是作为奴隶或农奴.清兵占领了中国的土地城市,总是烧杀劫掠、极残酷的虐待汉人.不能由于后代满清统治胜过了明朝,现在满族又成为中华民族中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就抹煞了袁崇焕当时抗御外族入侵的重大意义.正如将来世界大同之后,也不能否定目前各国保持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的主张.清朝比明朝好,只不过中国人运气好,碰到了几个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然而袁崇焕当时是不会知道的.只要专制独裁的制度存在一天,大家就只好碰运气.袁崇焕和亿万中国人民运气不好,遇上了崇祯.崇祯运气不好,做上了皇帝.他仓皇出宫那一晚,提起剑来向女儿长平公主斩落时,凄然说道:"你为甚么生在我家?"正是说出了自己的心意.他的性格、才能、年龄,都不配做掌握全国军政大权的皇帝.归根结底,是专制制度害了他,也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在合理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下,万历可以成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最后被送入戒毒所.天启是一个精巧的木匠.崇祯做甚么好呢?他残忍嗜杀,暴躁多疑,性格中有强烈的犯罪倾向,在现代社会中极可能成为一个犯罪的不良青年,但如加以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在屠宰场中做屠夫(我当然并不是说屠夫有犯罪倾向),那也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他不能做猎人,因为完全缺乏耐心.后世的评论者大都认为,袁崇焕如果不死,满清不能征服中国⑤.我以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只要崇祯是皇帝,袁崇焕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基本局面,除非他杀了崇祯而自己来做皇帝,这当然不符合他的性格.在君主专制独裁的制度之下,权力在皇帝手里.袁崇焕死后二百三十六年,那时清朝也已腐烂得不可收拾了,在离开袁崇焕家乡不远的地方,诞生了孙中山先生.他向中国人指明:必须由见识高明、才能卓越、品格高尚的人来管理国家大事.一旦有才干的人因身居高位而受了权力的腐化,变成专横独断、欺压人民时,人民立刻就须撤换他.袁崇焕和崇祯的悲剧,明末中国亿万人民的悲剧,不会发生于一个具有真正民主制度的国家中.把决定千千万万人民生死祸福的大权交在一个人手里,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切灾难的基本根源.过去我们不知道如何避免这种灾难,只盼望上天生下一位圣主贤君,这愿望经常落空.那是历史条件的限制,是中国人的不幸.孙中山先生不但说明了这个道理,更毕生为了铲除这个灾祸根源而努力.在袁崇焕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抗敌入侵,保卫人民;在孙中山先生的时代,高贵勇敢的人去反抗专制,为人民争取民主自由.在每一个时代中,我们总见到一些高贵的勇敢的人,为了人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他们的功业有大有小,孙中山先生的功业极大,袁崇焕当然小得多,然而他们都是奋不顾身,尽力而为.时代不断在变迁,道德观念、历史观点、功过的评价也不断改变,然而从高贵的人性中闪耀出来的瑰丽光彩,那些大大小小的火花,即使在最黑暗的时期之中,也照亮了人类历史的道路.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人群立了大功业,令我们感谢;有许多人建立了大帝国和长久的皇朝,令我们惊叹.然而袁崇焕"亡命徒"式的努力和苦心,他极度悲惨的遭遇,这个生死以之的"痴心人",这个无法无天的"泼胆汉",却更加强烈的激荡了我们的心.崇祯和袁崇焕两人的性格,使得这悲剧不可能有别的结局.两人第一次平台相见,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的诺言,杀机就已经伏下了.以后他请内帑、主和议、杀毛文龙,悲剧一步步的展开,杀机一层层的加深,到清军兵临北京城下而到达高潮.在这悲剧的高潮中,崇祯不许袁部入城是第一个波浪;袁部苦战得胜,崇祯催逼他去追击十倍兵力的清军,是第二个波浪;北京城里毁谤袁崇焕的谣诼纷传是第三个波浪;终于,皇太极使反间计而崇祯中计.至于后来的凌迟,已是戏剧结构上的荡漾余波⑥了.即使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终于还是会因别的事件、用别的借口来杀了他的.我们想象崇祯二年腊月中国北方的情形:在永平、滦州、迁安、遵化一带的城内和郊外,清兵的长刀正在砍向每一个汉人身上,满城都是鲜血,满地都是尸首⑦……在通向长城关口的大道上,数十万汉人男女哭哭啼啼的行走,骑在马上的清兵挥舞鞭子在驱赶.清兵不断的欢呼大叫,这些汉人是他们俘虏来的奴隶,男的押去辽东为他们做苦工,女的分给兵将淫乐⑧……在陕西,灾荒正在大流行.树皮草根都吃完了,饥饿的父母养不活儿女,只好将他们抛在城角的空场上,这些孩子有的在哭号,呼叫:"爸爸,妈妈!"有的拾起了粪便在吃.到第二天,这些孩子都死了.但又有父母抱了孩子来抛弃.做母亲的看着满地死儿,舍得把手里的孩子抛下来吗?但如带回家去,难道眼看他活活的饿死⑨……流离在道路上的饥民不知道怪谁才好,只有怪天.他们向来对老天爷又敬又怕,这时反正要死了,就算在地狱中上刀山、下油锅也不管了,他们破口大骂老天爷,有气无力的咒骂,终于倒在地下,再也起不来BC……在北京城的深宫里,十八岁的少年皇帝在拍着桌子发脾气.他又是焦急,又是害怕,不断的问太监:"袁蛮子写了信没有?怎么还不写好?这家伙跟我过不去,非将他千刀万剐不可.你们再去催,叫他快写信给祖大寿!"他憔悴苍白的脸上泛起了潮红,眼中布满了红丝,不断的说:"杀了他!杀了他!"……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会冻得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泪水一定滴上了信笺罢?皇帝的信使快马驰出山海关外,将这封信交在祖大寿的手里.祖大寿读信之后,伏地大哭.讯息传了开去:"督师有信来!"辽河大平原上白茫茫的一片冰雪.数万名间关百战、满身累累枪伤箭疤的关东大汉,伏在地下向着北京号啕痛哭,因为他们的督师快要被皇帝杀死了.战马悲嘶,朔风呼啸,绵延数里的雪地里尽是伏着愤怒伤心的豪士,白雪不断的落在他们的铁盔上、铁甲上……①见余大成《剖肝录》.②《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崇祯死后,因为没有确定的接班人,也就没有确定的谥法,有毅宗、庄烈帝、怀帝、愍帝、思宗等谥.思宗的"思"字,不是美谥,《逸周书》的谥法解中说:"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即"眚",灾害的意思)兆民曰思,追悔前过曰思,外内思索曰思."汉朝的王逸作过一篇楚辞,叫作《九思》,是哀悼屈原的,共有九章:逢尤、怨上、疾世、悯上、遭厄、悼乱、伤时、哀岁、守志.所说的悼乱伤时,疾世哀岁,逢尤遭厄,和袁崇焕的心境和遭遇倒也差不多.但崇祯写这《九思》二字时,所想到的当然不会是王逸的《九思》.③崇祯遗诏:"朕自登极十七年,上邀天罪,致虏陷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也.任尔分裂朕尸,可将文武尽皆杀死,勿坏陵寝,勿伤我百姓一人."这道遗诏,和相传留在他身上的遗书文字稍有不同.④"君非甚閛e,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⑤梁启超在《袁崇焕传》的题目上,加了"明季第一重要人物"的形容词,传中说:广东崎岖岭表,数千年来与中原的关系很浅薄,历史上影响到全中国的人物极少,只有唐朝六祖慧能光大了禅宗,明朝陈白沙在哲学上倡明唯心论,成为王阳明的先驱,而"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只有袁崇焕一人.(其实,他即使不提到孙中山先生,也应当提洪秀全.)又说:"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康有为在《袁督师遗集序》中说:"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他认为白起、韩信、斛律光、岳飞四人被谗而死,虽令人感叹,但于国家存亡无关,不及袁崇焕事件影响深远.李济深《重修明督师袁崇焕词墓碑》:"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叶恭绰谒袁崇焕墓诗:"史笔只今重论定,好申正气息群纷."注云:"近日史学家钩稽事实,证明袁如不死,满洲不能坐大,即未必克入主中原,故袁死所关之重,有同岳飞于宋.文天祥辈尚非其比也."⑥戏剧结构上高潮过后的余波(anti-climax),通常译作"反高潮",似不甚贴切.⑦《清史列传》卷三:"岳托(满清大将,代善之子,皇太极的侄儿)曰:辽东以久不降,故诛之.杀永平人,乃贝勒阿敏所为……六年正月,(岳托)奏言:前克辽东、广宁,汉人拒命者诛之,复屠永平、滦州汉人."⑧满清每次出兵,都俘虏大量汉人去做生产工具.这次进攻北京之役俘虏的实数无记录,但知阿巴泰攻掠山东之役(《碧血剑》中提到的那一次)"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名口."相信崇祯二年一役中俘虏汉人也必达数十万,《太宗实录》卷六:"上因问达海(奉命监守明宫太监而使反间计的五将之一)等:'是役俘获视前二次如何?'对曰:'此行俘获人口,较前甚多!'上曰:'金银币帛,虽多得不足喜,惟多得人口为可喜耳!'"⑨《陕西通志》,崇祯二年马懋才《备陈灾变疏》:"殆年终而树皮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者."BC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上:"崇祯间有民谣曰:'老天爷,你年纪大,耳又聋来眼又花.为非作歹的享尽荣华,持斋行善的活活饿煞.老天爷,你年纪大.你不会作天,你塌了罢!'此种时日曷丧之心理,非人民痛苦至极者,宁忍出此?"全书完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