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钱穆 八十忆双亲 一、前言 余乃一孤儿,年十二,先父辞世,余尚童騃无知。越三十六年,先母又弃养,余时年四十八,只身在成都,未能回籍亲视殓葬。国难方殷,亦未讣告交游,缺吊祭礼,仅闭门嗓泣深夜嚎啕而止。年七十一,值双亲百龄冥寿,余是年已辞新亚校务,患目疾,住院施手术。不久,即赴吉隆坡马来亚大学任教,时思撰文,略述梗概,竟未果。今岁余年八十,明年,又值双亲一百十龄之冥寿。因乘余之诞辰,觅机赴梨山,沿横贯公路,自花莲返台北,途中滞留八日,住宿四处,草写此文。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回念前尘,感怆万端。自念我之生命,身体发肤皆传自父母。而今忽已耄老,精神衰退,志业无成。愧对当年双亲顾复教诲之恩,亦何以赎不肖之罪于万一。往事种种,迄今犹留脑际。拉杂书之,庶我兄弟四人之子孙,留于大陆者,他年当能读及,亦使稍知祖德之一二。亦以告并世之知余其人而不知余之生平来历者。 二、七房桥 余生江苏无锡南延祥乡啸傲泾七房桥之五世同堂。溯其原始,当自余之十八世祖某公,乃一巨富之家,拥有啸傲泾两岸良田十万亩。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仅夫妇两人同居。十八世祖年三十左右,婴衰虚之疾。远近名医,百药罔效,病情日见沉重。一日,十八世祖母告其夫:"胸中久蓄一言,未敢启口,恐不听从,又滋责怪。"十八世祖言:"病已至此,苟可从者当无不从。纵或实不能从,亦断无责怪可言。"十八世祖母谓:"君病殆非药石可疗。久服药,反滋他病。计惟有长年静养一途。但我两人既不能入深山,长居僧寺道院中。我已将宅西别院修治。若君能一人居别院,家中事由我处理,君可勿操心。我已在院门上辟一小门,一日三餐,当送小门内,君可闻铃往取。初住自感寂寞,旬日半月后,应可习惯。万一有事,仍可开门接出。如此以三年为期。我曾以此意告之两医,谓可一试。"十八世祖慨允。越三年,接出,病态全消,健复如常。十八世祖母言:"自君居西院,我即在佛前自誓,当终生茹素,并许愿居家为优婆夷,独身毕世。惟为君子嗣计,已为物色品淑宜男者两人,并谆谆诲导,已历两年。君与此两女同房,断可无虑。"十八世祖勉从之。此下遂生七子,在啸傲泾上分建七宅,是为七房桥之由来。事载家谱,余未亲睹,此则得之传述。 七房骈连,皆沿啸傲泾,东西一线,宅第皆极壮大。一宅称一墙门。除此七墙门之外,无农户,无商店。泾东千步许有一桥,即名七房桥。桥北一小村,忘其名,乃七房桥公仆所居。世世传习婚丧喜庆种种礼节仪文。一家有事,诸仆群集。泾西约五百步又一桥,名丁家桥。桥北一村,名丁家村,乃七房桥乐户,袭明代旧制。世习昆曲锣鼓,歌唱吹打。每一家有事,亦毕集。遇喜庆,即在宅前大厅搭台唱昆曲,打锣鼓。或分两台,或只一台。或一日夜,或三日夜不等,先兄及余少时尚饫闻之,故长而皆爱好焉。 三、五世同堂 七房中人丁衰旺不一,初则每房各得良田一万亩以上。继则丁旺者愈分愈少,丁衰者得长保其富,并日增日多。故数传后,七房贫富日以悬殊。大房丁最旺,余之六世祖以下,至余之伯父辈乃得五世同堂。余之曾祖父兄弟两人,长房七子,次房五子,又分十二房。故余祖父辈共十二人。一宅前后共七进,每进七开间,中为厅堂,左右各三间,供居住。又每进间,东西两偏有厢房,亦供居住。宅之两侧,各有一长衖,皆称弄堂。长房七家由东弄堂出入,次房五家,由西弄堂出入。中间大门非遇事不开。其后每家又各生子女,先祖父鞠如公为东弄堂七房之长,即生四女两男共六人。故余有四姑母、一伯父,先父最小为一家之幼。其他家以此为推。故五世同堂各家,分得住屋甚少,田亩亦寡。自余幼时,一家有田百亩二百亩者称富有,余只数十亩。而余先伯父及先父,皆已不名一尺之地,沦为赤贫。老七房中有三房,其中两房,至余幼年皆单传,一房仅两兄弟,各拥田数千亩至万亩。其他三房,则亦贫如五世同堂。 贫富既分,一切情形亦相悬隔。老七房中之三房富者,轮为乡间绅士。上通官府,下管附近乡里赋税差役等事。有他事争执,亦至绅士家裁判,可免进城涉讼。七房桥阖族中事,亦渐归三房轮为绅士者主持决夺。馀四房避不参预。相传五世同堂内西弄堂一寡妇,尚称富有,一子未婚,一女未嫁。其子常犯规越矩,多行不法。其时,大家庭之规模尚存,而大家庭之礼法,已荡然不见。诸祖父叔伯兄长前辈,皆莫奈之何。其时为绅士者为老七房中之第三房,对之屡加教斥,亦不听。乃送之县狱。五世同堂内诸祖父皆竞赴老三房请求释放。不许,谓需拘禁有时,或可有悔改之望。不幸其子竟瘐毙狱中,值老三房绅士亦卧病在床。一夕,其瘐死者之母,忽梦子来诉,已在阴司申冤得直。请多烧冥襁,可供地下使用,使速毙。其母醒,告其女,女亦同梦此事。翌晨,告素常相亲诸家,亦有同获此梦者。乃赴市购大量锡箔。凡五世同堂中妇女,皆竞折之。堆门外大广场焚化。此间大堆纸锭烧完,西边老三房病绅亦告气绝。此事在余幼年,尚闻传述。则诸房间之感情隔阂,亦可想见。 五世同堂之大门,悬有五世同堂一立匾。第二进大厅为鸿议堂,为七房各宅中最大一厅,淮军讨洪杨驻此,集官绅共议防守事宜,因名。第三进为素书堂,后四进堂小无名。西弄堂五叔祖分得素书堂之西偏三间为其家屋。不知为何,一人亲自登屋拆除,惟素书堂,及堂匾尚保留。拆下砖瓦木石,尽以出卖。诸兄弟竟未能劝阻。鸿议堂本有楠木长窗二十四扇,精雕西厢记全部,亦为宅中人盗卖。堂中长案大桌及几椅等,亦盗卖一空。仅五世同堂一宅之内,其分崩离析,家法荡然已如此。其素书堂西偏拆去部分,称为塌屋基,竟亦未能重建。 至于子弟教育,更不堪言。余幼时所知,族中诸兄长及伯叔父辈,大率仅读四书。能读诗经左传,乃如凤毛麟角。殆绝无通五经者。虽老三房富有,力能延师,而溺情安富,不求上进。子弟学业上亦率与其他四房相类。科第功名,乃若与七房桥全族无缘。少数贫苦者出门经商,或为伙计,或开小店铺,获得温饱即止。大多数则依赖数十亩一两百亩田租,游荡不事生产。离七房桥西一华里许有一小市名鸿声里,亦由钱姓聚族而居者占大多数。晨旭方升,七房桥三十左右以上人,无论辈分,结队赴市上喝茶进面点,至午始返。午后不乏再去者。亦有中午不返,至晚始归者。在家则养黄雀,或养蟋蟀,春秋两节相聚决斗为娱。亦有远方来参加者,亦有分赴远方作斗者。斗鸟斗蟋蟀外,冬春之交,以放风筝为乐。风筝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在老四房中,有一伯父,阁楼上藏蟋蟀盆五六百以上。雇佣在家,扎大风筝,须八人抬之,始可移至田野间。风筝上装弦哨,天空中呼啸声四起。入夜则结挂灯笼,大风筝可悬灯笼二十以上,光耀数里外。四围诸村落,皆以此称羡七房桥。七房桥族人老幼,亦以此自喜。大家庭之堕落,逮余幼年,殆已达于顶巅。 四、先祖父鞠如公 七房桥全族书香未断,则仅在五世同堂之大房。先曾祖父绣屏公,国学生。前清嘉庆庚午生。先祖父鞠如公,邑庠生,道光壬辰生。 先曾祖父绣屏公之事,余已无所知,不妄述。先祖父鞠如公,有手钞五经一函,由先父以黄杨木版穿绵带裹扎,并镌亲书"手泽尚存"四字。全书用上等白宣纸,字体大小,略如四库全书,而精整过之。首尾正楷,一笔不苟,全书一律。墨色浓淡,亦前后匀一,宛如同一日所写。所钞只正文,无注解。但有音切,皆书在眉端。先兄告余,先祖父所长在音韵。其所下音切,皆自有斟酌,非钞之旧籍。惜余于此未有深知。 先祖父中年即体弱多病,此书钞毕不久即辞世,年仅三十七。先兄指示余,在此书后半部,纸上皆沾有泪渍,稍一辨认即得。愈后则渍痕愈多。因先祖其时患眼疾,临书时眼泪滴下,遂留此痕。余兄弟不能读五经白文,但时时展阅纸上泪痕,把玩想念不已。 家中又有大字木刻本《史记》一部,由先祖父五色圈点,并附批注,眉端行间皆满。余自知读书,即爱《史记》,皆由此书启之。读书渐多,乃知先祖父此书圈点,大体皆采之归方本,批注略似《史记菁华录》,皆可长人智慧。惟全书各篇皆有,盖多采旁书,亦多自出心裁也。 五、先父之幼年苦学及科名 先父讳承沛,字季臣。前清同治丙寅年生。先祖父卒,先祖母年四十一,先父年仅三岁。自幼有神童之称。双目炯炯发光,如能透视一切之背后,亦称净眼,云能见鬼神,过十二岁始不能见。幼时发奋苦学。盖得先祖母之教督。家中无书房,在塌屋基后面,即素书堂后进西边有破屋三间。自素书堂西半被拆,此处无人居住,殆为坏了风水,皆已他迁。先父一人读书其中,寒暑不辍。夏夜苦多蚊,先父纳双足两酒瓮中,苦读如故。每至深夜,或过四更,仍不回家。时闻有人唤其速睡。翌晨询之,竟不知何人所唤。有业师,乃颛桥王翁,在七房桥南十里外。先父隔旬日半月,始徒步一往问业。 先父既卒,先兄及余所见,尚留有当时窗课两本,皆律赋及诗,不见有八股文及其他存稿。余时时喜诵此两册窗课,惜今皆忘之。犹忆两题,一曰《春山如笑赋》,乃短篇,余特爱其景色描写。由七房桥南望,仅见秦望山一抹。余长而喜诵魏晋以下及于清人之小品骈文,又爱自然山水,殆最先影响于此。又一题曰《岳武穆班师赋》,以十年之功废于一旦为韵,全篇共分八节,每节末一句,各以此八字押韵。乃集中最长一篇。余尤爱诵。余自幼即知民族观念,又特重忠义,盖渊源于此。至其押韵之巧,出神入化。余此后爱读宋人四六,每尚忆及先父此文。先父以十六岁县试入泮,以案首第一名为秀才。主学政者特召见先父及同案第二名。面告先父,"汝文托意高,结体严,可期文学上乘,然恐不易遇识者。"又曰:"汝尚年幼,而为文老成有秋气。"又顾第二名,曰:"汝年长,乃屈居彼下,然为文有春气,他年福泽,当胜于彼。" 先父体素弱。入泮后,凡三赴南京乡试,皆在场中病倒,不终试而出。此后遂绝意场屋。有一次,试题为齐人将筑薛。先父仅完此题即出。文中用意,特写一将字,又模拟公羊传文体为之。一时人竞传诵,名大噪。远近来求从学,前后达四十人。然经先父指授得意者,亦多赴试不中。先父此后,遂亦不复从事于授徒教读之生活。 六、怀海义庄 七房桥阖族,有义庄三所。惟怀海义庄最先最大,乃由老大房五世同堂祖先所创立。特建一庄屋,在七房之最东偏。族中大集会必在此。而五世同堂一宅后最贫,特多孤儿寡妇,老死者无以葬,幼小者无以教,婚嫁之赀无所从出,有欲出外就业,亦乏赀遣。而庄产须由富三房轮管,五世同堂不得过问。先父自以一贫苦孤儿出身,特痛悯同宅中孤儿寡妇。念祖宗置此义庄,本为子孙救灾恤贫。今庄业日起,而庄主日落,理当开放,务为拯恤。以此意商之富三房中经管人,不获同情。屡商不洽。先父志不获申,乃投诉于无锡县署。义庄经管人则联合三富房抗诉。 自七房桥赴县城,相距数十里。富三房皆自备玻璃大舱船,舱中供卧坐,后舱可烹调,饭食舒适,常驻宅前啸傲泾上。若陆路徒步,健者半日可达。先父体弱,清晨起程,日晡始到,劳惫特甚。知县官见先父状辞,感其理足,然亦疑先父年少好事。三抗辩人,皆先父伯叔父辈,年岁皆在先父一倍以上,亦皆温文多礼,并惯官场应酬。县官权衡至再,嘱双方回乡自求和解。数月后,终于再行涉讼。富三房抗辩诸伯叔父,亦感先父志节,又悯其家贫体弱,招与同船。先父允之。同船往,同船返。在城中亦招先父同寓。然至县署,则双方争持如旧。 如是数四往返,县官深悉先父为人。一日,招先父一人至署私谈,云:"屡读君状辞,情理兼到,辩而不掩其诚。今当悉听君言,义庄判归五世同堂管理,如何?"先父言:"房中长老,皆不熟管理此大业,恐不胜职。"县官言:"然则当由君掌管。"先父言:"某在一房中,年岁最幼,辈分最低,更不当任此职。"县官问:"然则君意将如何?"先父言:"某意仍由三房管理。惟盼另择一人,俾便改弦更张,使五世同堂一房孤寡得免饥寒。"县官问:"君意欲何人掌管为宜?"先父言:"二房某叔父当较宜。"县官日:"君言差矣。我窥其人恬澹静让,似不愿管此事。"先父言:"正为彼不愿,故望彼任之。"县官欣然起坐。曰:"我知君意,我知君意。明日当召双方共商之。" 翌日,召四人。县官曰:"同族久讼不决,此大不宜。今有一策,可悉遵两方之意,如此,能息讼否?"双方皆默然。县官语先父曰:"今当遵彼三人意,义庄仍由二房轮管,君意如何?"先父曰:"夙愿固如此。"又告三人:"今当从起诉方意,义庄另择一新管理人,俾便措置更新,君等意各如何?"三人皆俯首曰:"可。"县官因指二房某叔父,曰:"此事盼君勉为其难,君意又如何?"某叔父答:"长官为敝族事如此操心,某虽不胜任,归后当与起诉方再熟商之,庶以报长官之诚意。"县官曰:"甚善。"此讼遂决。 既归,某叔父召先父商谈,嘱为义庄抚恤救济时期等级等,定一详细条款。谓:"当一如君意,交义庄新聘账房照办。"自此五世同堂一宅,幼有养,老有归,皆得赖祖宗庇荫,粗衣淡食无忧,一宅欢然。而无伤义庄之赀产。富三房对先父所定条款,亦皆翕服。乃不逾时,受抚恤者纷来告苦,谓所获米粮,品劣,几不可下咽。先父嘱携样米来,取两小包藏衣袋中,去至义庄。账房瀹茗陪坐。先父久不去。遂留午膳。先父席间语账房:"君为五世同堂中贫病老弱操劳甚苦,然此乃君主要职责。此辈贫病老弱,不啻为君之真主人。"账房颔首曰:"然。"先父因出示衣袋中两小包米,与桌上饭相比,曰:"此乃君之真主人所食,与君日常奉养,精粗之差,何啻天壤。"账房立道罪。自此诸孤寡皆得吃白米。 五世同堂各家,自此事无大小,皆来就商于先父,得一言为定,一扫往日涣散之情。继则富三房凡遇族中事,亦必邀先父集商。又继则嘱族人径赴先父处取决。更继则七房桥四围乡间事,几乎皆待先父主断。时先父年未及三十,不啻为族长,又兼为乡绅。户外事麇集,而书房生活,则日以疏减。时则先兄尚在幼稚。上之所述,乃他日先母告之先兄,而先兄又以转告余者。 先父之尽力族中及乡间事,为余所亲睹者有一事。时余已逾十龄,家已迁居荡口镇。一夕,晚饭方毕,忽全身白衫裤白帽者母子两人,叩门入。其子当较余稍长。母子皆跪先父前不起。先父嘱速起,乃大哭连拜,叩头不已。起身泣诉,乃知亦钱姓,住长洲县某村,距荡口数十里外。其家为村中首富,母新寡,子乃螟蛉。村中同族嫉其富,欲逐此螟蛉,强嗣一子,亦村中富家,年已长,成婚有子,势不能奉嗣母同居,而家产当尽归掌管。寡孤无以为抗。人告以无锡县有汝同宗某,其人秉正仗义,排难解纷,名闻遐迩,何不试往请援。乃携家中珍细三箱,雇一船,深夜离村,至是始到。先父告以:"汝携三箱,不能放我家。当先寄放他处,我再为汝谋。"妇言:"即近村亦无可信,故携而来此。异乡隔县,更无相识,何处存放此三箱。"先父因言:"汝若信我,可乘夜先移舟至镇上某绅士家,恳寄汝箱。彼若允,可再来。"母子再来,遂留食宿。此下事余不知,惟闻螟蛉获留,寡妇亦保其家业,惟分一部分给其嗣子。又在族中兴一善举。皆出先父调处。先父卒,母子披麻带孝,来余家拜祭。其后母子又远道屡来余家,直迄余家迁返七房桥而止。 七、先父对余之幼年教诲 先父爱子女甚挚。尝语人:"我得一子,如人增田二百亩。"余之生,哭三日夜不休。先父抱之绕室,噢咻连声。语先母曰:"此儿当是命贵,误生吾家耳。"自余有知,先父自鸿声里夜归,必携食物一品,如蛋糕酥糖之类,置床前案上,覆以帽或碗。余晨起揭视,必得食。及余七岁入塾,晨起遂不见食品。先母告余曰:"汝已入塾,为小学生,当渐知学大人样,与兄姊为伍,晨起点心,可勿望矣。"余下一弟,先父最所钟爱,不幸早夭。先父抱之呼曰:"必重来我家。"次弟生,眉上有一大黑痣。先父喜曰:"我儿果重来矣。" 先父为先兄与放大风筝某伯父家一堂兄,聘一塾师,华姓,自七房桥东五里许荡口镇来,寓某伯父家。携一子,三人同塾。翌年秋,先父挚余往,先瞻拜至圣先师像,遂四人同塾。师患心痛疾,午睡起,必捧胸蹙额,绕室急步。余童騃无知。一日,二兄逗余,笑声纵。翌日上学,日读生字二十,忽增为三十。余幸能强记不忘,又增为四十。如是递增,日读生字至七八十,皆强勉记之。因离室小便,归座,塾师唤至其座前,曰:"汝何离座?"重击手心十掌。自是不敢离室小便,溺裤中尽湿。归为先母知,问余,不敢答。问先兄,以实告。先母默然。一日傍晚,先父来塾,立余后,适余诵大学章句序至及孟子没,时师尚未为余开讲。先父指没字问余,曰:"知此字义否?"余答,"如人落水,没头颠倒。"先父问:"汝何知此没字乃落水?"余答:"因字旁称三点水猜测之。"先父抚余头,语塾师曰:"此儿或前生曾读书来。"塾师因赞余聪慧。先父归,以告先母,先母遂告先父余溺裤中事。年终,先父因谢师歇塾。为余兄弟学业,移家至荡口,访得一名师,亦华姓,住大场上克复堂东偏,余家因赁居克复堂西偏,俾便往返。时余年八岁,师为余讲史概节要及地球韵言两书。余对地球韵言所讲如瑞典挪威日夜长短等事更感兴趣。讲两书毕,不幸师忽病,不能坐塾,诸生集庭中凿池养鱼,学业全废。余家遂又迁居。在大场上之北另一街,一大楼,已旧,北向,余一家居之。余兄弟遂不上塾。余竟日阅读小说,常藏身院中一大石堆后,背墙而坐。天色暗,又每爬上屋顶读之。余目近视,自此始。 先父母对子女,从无疾言厉色。子女偶有过失,转益温婉,冀自悔悟。先伯父家从兄来住吾家,一日傍晚,邀余同往七房桥。谓:"汝当告婶母。"余往告先母。先母以余戏言,未理会。待晚饭,两人不至,乃知果往。先父偕侍从杨四宝,掌灯夜至七房桥。余已睡,披衣急起,随先父归。途中,先父绝不提此事。至镇上,先父挈余进一家汤团铺吃汤团,始回家,先母先姊先兄,一灯相候。先母先姊谓余:"汝反吃得一碗汤团。"促速先睡。 先父每晚必到街口一鸦片馆,镇中有事,多在鸦片馆解决。一夕,杨四宝挈余同去,先父亦不禁。馆中鸦片铺三面环设,约可十许铺。一客忽言:"闻汝能背诵三国演义,信否?"余点首。又一客言:"今夕可一试否?"余又点首。又一客言:"当由我命题。"因令背诵诸葛亮舌战群儒。是夕,余以背诵兼表演,为诸葛亮,立一处;为张昭诸人,另立他处。背诵既毕,诸客竞向先父赞余,先父唯唯不答一辞。翌日之夕,杨四宝又挈余去,先父亦不禁。路过一桥,先父问:"识桥字否?"余点头曰:"识。"问:"桥字何旁?"答曰:"木字旁。"问:"以木字易马字为旁,识否?"余答曰:"识,乃骄字。"先父又问:"骄字何义,知否?"余又点首曰:"知。"先父因挽余臂,轻声问曰:"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余闻言如闻震雷,俯首默不语。至馆中,诸客见余,言今夜当易新题。一客言:"今夕由我命题,试背诵诸葛亮骂死王朗。"诸客见余态忸怩不安,大异前夕,遂不相强。此后杨四宝遂亦不再邀余去鸦片馆,盖先父已预戒之矣。时余年方九岁。 先父每晚去鸦片馆,先母先姊皆先睡,由先兄候门。余见先兄一人独守,恒相伴不睡。先父必嘱先兄今夜读何书,归当考问。听楼下叩门声,先兄即促余速上床,一人下楼开门。某一时期,先父令先兄读国朝先正事略诸书,讲湘军平洪杨事。某夜,值曾国荃军队攻破金陵,李成典、萧孚泗等先入城有功。先父因言,此处语中有隐讳。既为先兄讲述,因曰:"读书当知言外意。写一字,或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有二句未写。遇此等处,当运用自己聪明,始解读书。"余枕上窃听,喜而不寐。此后乃以枕上窃听为常。先兄常逾十一时始得上床。先父犹披灯夜读,必过十二时始睡。 先父或自知体弱多病,教督先兄极严。先兄犹及赴晚清最末一期之科举,然不第。时镇上新有果育小学校,为清末乡间新教育开始。先父命先兄及余往读。先兄入高等一年级,余入初等一年级。先父对余课程,似较放任,不加督促。某夕,有两客来闲谈,余卧隔室,闻先父告两客:"此儿亦能粗通文字。"举余在学校中作文,及在家私效先兄作散篇论文,专据三国演义写关羽论张飞论等数十篇,私藏不予先兄知之,乃先父此夜亦提及,余惊愧不已。此后遇先父教导先兄时,亦许余旁听。谓若有知,不妨羼言。 先父体益衰,不再夜出赴鸦片馆,独一人在家据榻吸食。先母先姊灯下纺纱缝衣,先兄伴读一旁。先父每召余至鸦片榻前闲话,历一时两时不休。先母先姊先兄私笑余:"汝在兄弟中貌最丑,陪侍父亲,却能多话。聒聒竟何语。"余恧然不能对。及后思之,亦不记当时先父对余何言。要之,先父似从不作正面教诲语,多作侧面启发语。何意愚昧,竟不能仰副先父当时之苦心灌输培植于万一!滋足愧也。 八、先父之病及卒 先姊以侨居上海之先四姑夫母之介绍,远嫁汉口番禺曾氏。婿往来经商沪汉间,来沪亲迎。先父母举家赴沪送嫁,翁婿晤叙经月,乃各归。先父自归后即病。医言乃肺病,痰喘日增。晨过十一时不能起床。先母必命余上楼唤醒,陪侍下楼午餐。先父饮食素清简,率常以鲫鱼汤、银鱼鸡蛋、面筋塞肉、熏鱼、瘦肉丸、虾仁等数味为止。先母精烹饪。先父在外得佳肴,归告先母,必能依所言调制,惬先父之意。及病,午膳只仅上述中一味,饭半碗。晚进稀粥一瓯。先母尤擅制各色腌菜酱菜,精美独出。其后以教先后诸媳,皆不能及。先母知先兄及余皆嗜此,犹亲为之,留供余兄弟寒暑假归食。及先兄又卒,余奔走在外,先母亦垂垂老矣。余不尝此等珍味,迄今已四十余年。 先父病甚,遂移寝楼下,淹滞在床不能起,逾两月余。夜间每面墙侧卧,口中常吃言:为时尚早,可稍待。初不知其意云何也。上海先四姑母率两子,及其他戚属,来住余家者日众。四月二十三日夜半,先父忽告家人:"我明日午前当行,今当有所嘱咐。"先召先母至枕边,次及先兄。又次及余,只一语,曰:"汝当好好读书。"先母挈两幼弟至前,先父曰:"此两儿,当待其两兄教导。"次及先父两族弟,一属五世同堂,一为放大风筝家某伯父之弟。此两人皆先父夙所照顾,欲其续理宗族事者。又次及来余家之亲戚,皆分别各有所语。及黎明,先父曰:"镇上人系念我病者甚众,我可待晨十时始行,犹及与彼辈道别。当告就近一家,他家必相率而至。"朝旭方升,告一家,他家果络续至,皆镇上士绅。先父起身,靠高枕而坐,见来者,拱两手曰:"来生见。"又有店佣,有家仆,亦有不相识者,闻声登门,先父亦皆拱手语此。及十时,先父曰:"余行矣。"遂瞑目。门外送来香花纸轿,堆积如山。正焚化间,后至者多咨磋悲徊不忍去。时先父年四十一,是为前清光绪之三十二年。先兄年十八,余年十二,一弟年七岁,最幼一弟年三岁。余兄弟与先伯父家兄弟联合排行,不育者亦计在内。先兄最长,余行四,两弟行六行八。 九、先母来归 先母蔡氏,与先父同年。外祖家住蔡师塘头,在鸿声里西北约里许,距七房桥可三里。外祖父兄弟两人,儒而农。塘水清澈,长宽得四五亩,养鱼养鹅。畜一牛,佣壮丁三四人操耕作。兄弟一处馆,一行医。或为先父作媒,有人告外祖父:"七房桥五世同堂一宅,俗所谓酱缸已破,独存架子。大族同居,生事艰窘,而繁文缛节,依然不废。闻新婿乃一书生,恐不解事。君女嫁之,必多受苦。"外祖父言:"诗礼之家,不计贫富。我极愿吾女往,犹得稍知礼。"遂定婚。 先父十六入泮,即以是年成婚。先母之来,先祖母犹在高堂,先母侍奉得欢心。先曾祖父母亦尚在,由七子轮养。五日一轮。来大房,先母主中馈,必丰必洁。先曾祖父母酷爱六叔祖父,常挈以同来,或携其一家同来,特设席鸿议堂。先曾祖父母盛夸二新嫂知礼。族中礼衰,男子互不呼辈分,亦不呼名字,各有一诨名绰号。西弄堂五叔父,名字中有一爱字,族中群以握(平声)盖呼之,乃爱字之反切也。余兄弟及长,犹亦呼之曰握盖叔,竟不知其何名何字,经查询始知。族中称先父珍二相,先母二新嫂,举族尊长皆然。即在背后,亦绝不有异称。盖凡族中事烦及先父,先父事忙,多由先母转达。来者辈分年岁,皆较先母为长。先母情意礼节,必不使来者不满,而又曲折婉转,亦决不失先父处理此事之本意。故使族中人于先父先母皆一体同视也。 先父设馆授徒,弟子自远方来,群住素书堂后进西边空屋,即先父幼年读书处。多或同时十许人,少亦六七人。其年岁皆与先父相伯仲。家无婢侍,由先母掌膳食,邀族中贫苦者一两人相助。其他杂务,亦全由先母指挥料理。诸生竞称师母贤能。数十年后有来者,犹称道不绝。 先母共育四女五男。平均三年必一育。四女惟先长姊存,五男留得四人。先父先母,温温相守二十六年。闺门之内,相敬如宾,绝不闻有小争吵。然先父忙于外,先母忙于内,虽各爱其子女,乃绝少举家欢欣同乐之日。余所记忆者仅有两次。时已迁居荡口镇。一次,值某年端午,镇人大为龙舟之戏,有远自苏州来者。先父亦雇一舟,举家同往观。群舟列队四五十,镇人排先父舟为第一号,紧随龙舟后。龙舟高四五层,宛如重楼叠阁。入夜,灯火照空,锣鼓丝竹喧天。自镇外之鹅肫荡,亦名鹅湖,蜿蜒驶入镇上。两岸环观者,空镇而出。先父母与诸子女同坐前舱,左右瞻眺,午夜始返。 又一次,鹅湖东西广五里,南北长十里,例禁捕鱼,惟冬季开放大捕一日。或下大网,或载鸬鹚,亦有独驾扁舟垂钓者,千舟群集,镇上人多驾舟出观。先父偕先母挟子女,亦雇一舟,徜徉湖中,往返观之。遇相识,隔舟相招呼。年轻人遇见隔舟相识,尤欢跃如狂。捕鱼者得大鱼,竞来奉献。即在舟中烹食。凌晨而往,薄暮而归,云影湖光,荡人心肺,欢欣得未曾有。翌日,镇上又送大鱼数十尾至,多腌糟至过年后食。余自有知,举家率黾勉平安而过。至举家得大欢乐,则仅此两次。 十、先母寡居 先父以文行忠信,受社会普遍尊崇。然先父与亲族交游间,语不及私。往来酬酢,皆守礼节,绝不奢纵,亦不示人以贫窘穷迫相。他人亦绝少知余家之经济实况。一日,先伯父家从兄途中与一不相识人语,此人盛道先父为人不去口。从兄曰:"外人都知家叔父为人,却不问家叔父阖家生活。"语闻于先父,特召先兄与从兄诫之曰:"生活各家不同,非年轻人所当过问,更不宜与外人道之。"先母日常,戚族来往,亦绝不谈及家庭经济。 及先父之丧,亲族吊者群集,始悉我家之艰困,力主孤寡生活,当依例领取怀海义庄之抚恤。先母泣不允,曰:"先夫在日,常言生平惟一憾事,乃与诸伯叔父为义庄涉讼。稍可赎歉疚于万一者,自问存心无一毫私图耳。今棺木未入土,其妻其子,即吃义庄抚恤米,何颜面见先夫于地下?"诸亲族争言:"二相生平绝不怀私图,不惟亲族群知之,即路人不相识者,亦皆知。义庄抚养孤寡,乃符合列祖列宗遗意。且五世同堂一门,孤寡受抚恤者何限。二嫂独不受,此诸家怀念往昔,何以自安。"先母不获已,召先兄与余立面前,泣曰:"汝兄弟闻所言否?幸能立志早谋自立。"先兄及余皆俯首泣不止。 先母不识字,十六岁来归。余幼小初有知识,即侧闻先母与先姊先兄之日常相语。及后知识渐开,乃知先母凡与子女言,绝非教诲,更无斥责,只是闲话家常。其话家常,则必及先祖母先父,必以先祖母先父为主,乃牵连及于宗族乡党间事。故其语语皆若琐事,若闲谈,而实语语皆书诲,皆有一中心。及先父卒,凡先母之告先兄及余者,更惟以先父之遗言遗行为主。一家生活,虽极贫苦枯寂,然余兄弟在当时,实并不知有所谓贫苦,亦不知有所谓枯寂。惟若先父之灵,如在我前,如在我左右。日惟以获多闻先父之遗言遗行为乐事。 先父卒年,余家又迁居后仓滨,即果育小学之隔邻。是年除夕,午后,先兄去七房桥领取义庄钱米。长弟患疟疾,寒热交作,拥被而卧,先母在房护视。幼弟依先母身旁。余一人独坐大门槛上,守候先兄,久久不见其归。近邻各家,香烟缭绕,爆竹喧腾。同居有徽州朝奉某夫妇,见余家室无灯,灶无火,欲招与同吃年夜饭。先母坚却之。某夫妇坚请不已。先母曰:"非不知领君夫妇之情,亦欲待长儿归,具香烛先祭拜祖宗,乃能进食。"某夫妇每常以此嗟叹先母治家为人之不可及。暮霭已深,先兄踉跄归。又上街,办得祭品数物。焚烧香烛,先母率诸儿祭拜。遂草草聚食,几深夜矣。 先父在时,向镇上各店铺购买货物,例不付款,待年终清结。先父卒后,上街买小品杂物,先母命余任之。一日,到街上购酱油,先母令携钱往,随购随付。店铺中人不受。余坚欲付,铺中人坚不纳。谓:"汝家例可记账,何急为。"不得已,携钱归。其他店铺亦然。先母曰:"此又为难矣。汝父在时,家用能求节省即可。今非昔比,万一年终有拖欠,又奈何。"及岁除,镇上各店铺派人四出收账,例先赴四乡,镇上又分区分家,认为最可靠者最后至。余家必在午夜后,亦有黎明始到者。例须手提灯笼,示除夕未过。先母必令先兄及余坐守,不愿闭门有拖欠。余兄及余往往竟夕不寐。但亦有竟不来者。先母曰:"家中有钱,可勿记账在心,家中无钱,岂不令我心上老记一账。"及余家迁返七房桥,此事始已。及后,先兄及余每月进款,必交先母。及岁除,先兄及余集先母卧室,先兄必开先母抽屉,得十元八元,必曰:"今年又有余存。"母子三人,皆面有喜色。 先父之卒,诸亲族群来为先兄介绍苏锡两地商店任职,先母皆不允。曰:"先夫教读两儿,用心甚至。今长儿学业未成,我当遵先夫遗志,为钱氏家族保留几颗读书种子,不忍令其遽尔弃学。"明年冬,适常州府中学堂新成立,先兄考取师范班,余考取中学班。师范班一年即毕业,同学四十人,年龄率在三十以上,有抱孙为祖父者。先兄年仅十九岁,貌秀神俊,聪慧有礼,学校命之为班长。监督又召问:"汝尚年轻,当求深造,为何投考师范班?"先兄告以上有慈母,下有诸弟,家贫急谋自立。学校特令先兄管理理化实验室,按月给奖学金一份。翌年,以第一名毕业,诸师长同学竞为介绍教职,先兄愿回家侍母,亦欲致力桑梓,遂归。复迁家返七房桥,呼吁族中,由阖族三义庄斥资,创立小学校一所,取名又新。七房桥阖族群子弟及龄者皆来学。先兄为校长,另聘两师,一为先父旧学生,一为先兄师范班同学,年皆四十以上。 先兄既获职,先母即令先兄不再领怀海义庄之抚恤。先兄月薪得十许元,一家生事益窘。幸果育学校旧师长,为余申请得无锡县城中某恤孤会之奖学金,得不辍学。翌年,先兄完婚。七房桥阖族皆来贺。鸿议堂上自先父先母成婚获得一次盛大庆宴外,三十年来,此为其第二次。先母终日在房啜泣。婚礼先拜天地,后拜亲长,群拥先母掩泪自房出至堂上。余在旁侧观,凄感无极。回念先父去世后几年情况,真不啻当前之如在梦寐中。 先兄声誉日著,长又新小学外,族中事亦渐纷集。七房桥阖族祥和之气,又复再见。辛亥年,余转学南京钟英中学校。暑假在家,忽犯伤寒症,为药所误,几死。十里外后宅镇有名医沈翁,慕先父先兄名,以其女许余,并召先兄及余至其家,盛筵款接,出见其子,曰:"今为亲家,此子他日,幸贤昆仲加以辅导。"日常环后宅数十里内求医者踵相接。入夜,驾一舟出诊,必晨始归。闻余病,曰:"我必先至婿家。"屡来,余病得有起色。后其女不幸早亡。其子在上海同济大学学西医有名,与余家往返如亲故。先母护视余病,晨晚不离床侧,夜则和衣睡余身旁,溽暑不扇,目不交睫。近两月,余始能渐进薄粥。天未明,先母亲登屋上,取手制酱瓜。又旬日,渐进干饭。此病不啻余之再生,皆先母悉心护养之赐。其时居素书堂东偏房,今名所居台北外双溪屋曰素书楼,以志先母再生之恩于不忘。 余病三月,一日,始进荤食,即欲于明日返学校,先兄为余治装。翌晨,自洪声里乘船赴望亭车站,乘沪宁铁路火车。车中读报,始悉革命军已于昨夜起义武汉。是日为八月二十日。既至校,同学四散,乃意欲待革命军进城投效,留校不去。事益急,学校下令驱逐全体师生仆役悉离校不许留,乃乘南京开出最后一班车,仅能赴上海。翌日为重九,上海街头挂白旗,高呼光复。余与家中音讯久绝,急归。先母见余,抱余头,几泣,曰:"方庆汝再生,初谓今生不复得见汝面矣。" 七房桥办团练自卫,先兄为自卫队长,诸伯叔父皆为团员。先兄与一叔父去上海购得后膛枪数十支。命余为教官,教诸伯叔父兵操。立正、少息,听命惟谨。又聘一拳师教拳击刀棒。每夜,分番站岗村外之四围。先兄偕年老诸伯叔父及余逐岗巡视。又与他处自卫队联络,一切尽由先兄指挥。先兄时年二十三,余则年十七。 一九一二年春,余因乡间未靖,不忍又远离。亦无从筹学费,先兄命余赴七八里外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任职。教读生涯,迄今忽已六十三年矣。六弟年十三,先兄命余携去,曰:"汝或教导胜我,亦令其渐习离家生活。"翌年,送六弟进常州中学。一九一七年之秋又为余完婚。甲子乙卯间,五世同堂两遭火灾。前一次在第一进,此处本无人居。第二次在第三进素书堂东边,即先母与余夫妇所住。两卧室一书房,尽成灰烬。先祖父手钞五经,及《史记》评点,及先父窗课,同付一炬。五世同堂荒残不堪,亦无屋可居,乃又迁家至荡口。幸先姊远自汉皋携来多衣,一家得以蔽体。先母患胃疾,经月惟进水浆,半年始渐康复。 自后八弟又在常州中学毕业,兄弟四人皆在中学教读。先兄又为两弟同日完婚。乃兄弟集商。先兄曰:"吾兄弟必各分房异爨,庶可使慈亲节劳。"并由先兄及余两家轮流奉养,两弟妇初来,可免未识慈亲心性所安之虞。先母曰:"我今无事,当务督导长孙读书。"每夜篝灯,伴孙诵读。余在家,亦参加。同桌三代,亦贫苦中一种乐趣也。 先兄字声一,余字宾四,皆先父所定。先兄原名恩第,余原名思 。一九一二年春,先兄易名挚,易余名穆,六弟名艺字漱六,八弟名文字起八,皆先兄所定。先兄长子名伟长,则由余所定。 十一、先兄之卒及先母之晚年 一九二八年夏秋之交,余妻及新生一婴孩相继死亡,时先兄任教于无锡荣巷荣氏新创之荣巷中学,归家为余料理丧事,以劳伤过度,旧患胃疾骤发,不幸亦磕然逝世。两月之间,连遭三丧。先兄年仅四十,遗下一妻两男两女。长子年十六,随余在苏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先兄乃与先祖父先父三世不寿,而一门孤寡,亦复三世相传。先母又罹此变,其情可知。 先兄喜音乐,能多种乐器,尤擅琵琶与笙。余喜箫笛,寒暑假在家常兄弟合奏。先兄又能指挥锣鼓。每逢春节,鸿议堂锣鼓喧天,皆由先兄指挥。又能书,墨迹遍布城乡。有手圈《资治通鉴》一部,先兄卒后,余常携以自随。抗战军兴,余有书五万册留北平。后南下,五万册书以一百担米托书肆保管,乃于香港幸得先兄手圈之《资治通鉴》,五万册中只此一部数十册重归余手,亦可异也。先兄喜吟咏,曾文正十八家诗钞不离手口,尤喜陆放翁七律。所为诗,几乎全仿放翁。卒后,余哀其遗诗三百余首,编为一集付印,分赠其平日友好及从学弟子之不忘其师者。恨今手边无之,不知大陆犹留存有此书否? 越一年,余在苏州续娶,迎养先母来苏州。一九三○年余赴北平任教,翌年,又奉母北上。值榆关事变,风声日急,侍母南返。欲俟风声稍静,再迎北上。先母告余曰:"汝父汝兄,福命止此。幸汝兄弟三人,各自成立。长孙亦已考入清华大学,我家子孙,首有入大学者。此外我复何求。不饿死,不冻死,我愿已足。生活上不愿再求舒泰。且人命无常,我年已老,万一身殁北土,再求归葬,岂不重累于汝。"余见母意已决,不敢强请,乃奉母返荡口,与八弟媳同居。 先母年七十,余乘暑假自北平返荡口。见母体气转健,精神日旺。七房桥荡口及其他地区,戚族相识,乃至农户商家,仆隶妇佣,登门问候者不绝。先母礼遇不衰,恩意有加。窥其意,实以能不改其素常生活为乐。余在旁伴侍三月,终不敢启口有称觞祝寿之请。仅劝先母去无锡城访医检查身体,得偕六弟一家伴游太湖鼋头渚竟日。 十二、先母之卒 抗战军兴,余只身南下,赴长沙昆明。于一九三九年夏,自昆明只身返苏州,余妻亦挈子女自北平返,迎母来苏。兵乱中,先母与先兄六八两弟三家同居荡口。及是,得睹余之三儿一女。余之长儿,先母所素爱,次儿仅见于乳抱中,此下一儿一女,先母未曾见。骤睹诸雏,悯抚有加,似不愿与诸雏遽相离。余遂择一荒园无人居者,留家苏州奉养,余亦变姓名。闭户不出,伴母一年。时先母年已七十六,尚能自下厨,治精膳,为余夙所喜者,偕余两人同食。先母食量,与余相若,余每心喜。先母不复谈往事,日在园中以含哺弄孙为乐。翌年初秋,余又只身离母遄返后方,先母率诸孙自园送余至大门,可数百步之遥。余见先母步履颜色,意气谈吐,不虑有他。乃秋末,因园中多蚊,患疟疾。家中有医生相熟者两人,一即上海同济大学毕业之沈君,一女医更有名,为余至友须沛若之女,北平协和毕业。此两医礼敬先母备至,可一呼即来,临别亦以为恃。因先母高年,两医同意投金鸡纳霜求疟速止,不意引起四十年前胃疾,消化不良,终于翌年一九四一年阴历新年初五辞世。除余在成都,长孙在美国,六八两弟及余兄弟四家诸媳诸孙,皆环侍在侧,同视殓葬。先母年七十七,余年四十八。 自念生平,于先父实无所知。其一二所知者,皆由先母先兄之称述中得之。即先兄所称述,亦强半得之于先母。余之于先母,及今追思,亦复相亲之日少,相疏之日多。先父之卒,余尚在小学,犹得晨夕与先母相亲。自十三岁之冬,进入中学,仅寒暑假在膝下。一九一二年以还,教读在外,亦惟寒暑假获亲慈颜。一九三○年,苏州侍养仅半年,余即赴北平。一九三一年,侍养北平,得一年又半。最后抗战期间,又获于苏州耦园,陪侍先母一年。然从不敢陪先母出大门一步,亲朋亦绝无往来。综计自民国肇建以来,获与先母长年相聚,亦仅此三年而已。先母外和而内刚,其与人相处,施于人者必多,受于人者必少。即对其亲生子女,亦各皆然。常念古人以慈恩喻春晖,每于先母身边,获得深切之体会。即家中养一猫,养一鸡,先母对之,亦皆有一番恩意。自先母之卒,至今又逾三十二年以上。余之不肖,歉疚丛集。惟每一念及先母,其慈祥之气色,其周到之恩情,使余能歉疚渐消而重获新生。八十年来,非先母之精神护恃,又乌得有今日,及今追述,固不能当先母平日为人之万一,然亦何以竭此心所存之万一乎?亦窃愿掬此心以告当余世之同为孤儿者,庶能获此心之不孤,然亦何以报先父先母于地下。悠悠苍天,我悲何极。此文写于梨山宾馆、武陵农场、天祥中国旅行社三处,凡经六日。又在花莲宿两宵,其第二宵晚九时许,即余七十九年前(清光绪乙未六月初九--一八九五年七月三十日)之生辰也。时为公元一九七四年暑。 余任教北大时,南游庐山之年,过汉口居先姊家。先姊嫁后无生育,偕其亡夫妾所育一幼女同居。及余留苏侍母之年,先姊携女再归省亲,一旬而别,实为余与先姊最后之一面。及一九四九年冬,余初至香港,闻先姊哀耗,时其女已成年,此后音讯遂断。两年前又闻六弟八弟均在大陆先后去世。则余之一家,父母所生育,亦仅存余一人而已。感慨何极。一九八二年又志。 师友杂忆 序 余八十初度,撰忆双亲一文。读者多劝余继述生平经历,以飨并世。余念自幼志学,老而无成,妄有自述,岂不腼颜。惟生平师友,自幼迄老,奖劝诱掖,使余犹幸能不虚度此生。此辈师友往事,常存心中,不能忘。今既相继溘世,余苟不加追述,恐其姓名都归澌灭,而余生命之重要部分,亦随以沦失不彰。良可惜也。惟余所欲追忆者乃远从七十年前开始。自大陆来港台,亦已有三十年之久。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以今思昔,皆已恍如隔世。而况忧患迭经,体况日衰,记忆锐退,一人名,一地名,平常自谓常在心中,但一临下笔,即渺不可寻。有时忽现脑际,未即写下,随又忘之,苦搜冥索,终不复来。而又无人可问。如写第一篇果育学校事,当前相识已无一人同历其事者。第二篇写常州府中学堂事,在台有一人,在港复有一人,年皆长于余,皆垂垂九十矣。余所思,未必即彼所知。此皆前清时代之事。下逮民初,亦复如是。故凡余所述,皆属一鳞片爪,而已费九牛二虎之力。但既到老不忘,则可确证其为余生命中之重要部分,务求叙述真实,亦属余对生命之自惜。纵属一鳞片爪,在余则弥自珍重。而余之生命,在此时代,亦属可有可无。增余一人不为多,减余一人不为少。惟此七十年来,世风时态,骤转亟变。余所追忆亦可使前世风范犹有存留。读此杂忆者,苟以研寻中国现代社会史之目光视之,亦未尝不足添一客观之旁证。有心世道之君子,其或有所考镜。是则凡余之所杂忆,固不仅有关余一人之事而已。又余双目已不能见字,信笔所至,写成一字即不自睹。工拙更不可计。亦有心中极明白极清楚之事,不敢放笔。若以白话文写出,则更恐浪费纸张,浪费读者之光阴。故下笔力求其简,庶亦可告罪于万一耳。知我罪我,是在读者。 一九七八年春钱穆自识于台北士林外双溪之素书楼,时年八十有四。此序先成,全稿起笔于一九七七年冬,于一九八二年之双十节停笔,前后历五年。 一、果育学校 一 余七岁入私塾,十岁进新式小学,为无锡荡口镇之果育学校。余此书所述,亦自果育学校始。 果育学校由荡口镇华子才先生私人创办。学校分高初两级,各四年。余偕先兄声一先生,奉父命同往考。先兄入高级小学一年级,余入初级小学一年级。其时诸老师教文史者,初不太受人特别重视。因宿学硕儒,延揽尚易。教理化自然科学者,则不易聘。而体操唱歌先生亦甚难得。此皆所为开风气之先者。而果育学校之两位体操唱歌先生,则尤为一校乃及一镇之众望所归。 体操先生为余之同族伯圭先生,乃鸿声里人,游学于上海。后始闻其乃当时之革命党人。一日,揽余手,问余:闻汝能读三国演义,然否。余答然。伯圭师谓:此等书可勿再读。此书一开首即云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治一乱,此乃中国历史走上了错路,故有此态。若如今欧洲英法诸国,合了便不再分,治了便不再乱。我们此后正该学他们。余此后读书,伯圭师此数言常在心中。东西文化孰得孰失,孰优孰劣,此一问题围困住近一百年来之全中国人,余之一生亦被困在此一问题内。而年方十龄,伯圭师即耳提面令,揭示此一问题,如巨雷轰顶,使余全心震撼。从此七十四年来,脑中所疑,心中所计,全属此一问题。余之用心,亦全在此一问题上。余之毕生从事学问,实皆伯圭师此一番话有以启之。 伯圭师随又告余,汝知今天我们的皇帝不是中国人吗。余骤闻,大惊讶,云不知。归,询之先父。先父云,师言是也。今天我们的皇帝是满洲人,我们则是汉人,你看街上店铺有满汉云云字样,即指此。余自幼即抱民族观念,同情革命民主,亦由伯圭师启之。 二 唱歌先生华倩朔师,名振,初字树田,荡口镇人。尤为一校师生共仰之中心,其见重似尤过于伯圭师。 倩朔师曾游学于日本,美风姿,和易近人,喜诙谐,每以东方朔曼倩自拟,故改号倩朔。一日,召同班同学华端庆,告曰:汝每日写自己名字,不觉麻烦吗。今为汝减省笔划,易名立心,立心端始可得庆,汝当记取。一时群相传告。倩朔师好于诙谐中寓训诲,率类此。 师擅书法,亦能绘事,并能吟诗填词。惜余等皆童年未能见其作品而读之。曾编唱歌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书畅销全国,历一二十年不衰。书中歌词,皆由师自撰。尤有名者,为其西湖十景歌,全国传诵。而余则尤爱读其秋夜诸歌,歌题虽已忘,然确知其乃咏秋夜者。歌辞浅显,而描写真切,如在目前。民初以来,争务为白话新诗,然多乏诗味。又其白话必慕效西化,亦非真白话。较之倩朔师推陈出新,自抒机轴,异于当时相传之旧诗,而纯不失其为诗之变。果能相互比观,则自见其高下之所在耳。 倩朔师又兼任初级小学第一年之国文课,余亦在班从读。嗣升二年级,师亦随升。一日,出题曰鹬蚌相争。作文课常在周末星期六土曜日之下午。星期一月曜日之晨,余初入校门,即见余上星期六所为文已贴教室外墙上,诸同学围观。余文约得四百字,师评云:此故事本在战国时,苏代以此讽喻东方诸国。惟教科书中未言明出处。今该生即能以战国事作比,可谓妙得题旨。又篇末余结语云:若鹬不啄蚌,蚌亦不钳鹬。故罪在鹬,而不在蚌。倩朔师评云:结语尤如老吏断狱。余因此文遂得升一级上课。倩朔师并奖余太平天国野史一部两册,乃当时春冰室主人所撰。余生平爱读史书,竟体自首至尾通读者,此书其首也。 升级后,国文老师改为华山先生。余撰一文,已忘其题,又得续升一级。华山师赏余一书,书名修学篇,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乃蒋方震百里译日本人著作。书中网罗西欧英法诸邦不经学校自修苦学而卒为名学者数十人,一一记述其苦学之情况。余自中学毕业后,未入大学,而有志苦学不倦,则受此书之影响为大。余知慕蒋百里其人,亦始此。 三 自余升入高级班,国文老师转为由无锡县城聘来之顾师子重。顾师学通新旧,尤得学生推敬。师又精历史舆地之学,在讲堂上喜讲三国两晋,于桓温王猛常娓娓道之,使听者想见其为人。师之舆地学兼通中外,时发精辟之论。时上海有童世亨以地理学大师名,同学谓顾师之地理学尤过之。余中年后,治学喜史地,盖由顾师导其源。 果育学校乃假华氏一祠堂屋,有一大厅,四壁楹柱,皆遍悬联语。右边侧房为乐在斋,诸师长退课皆聚于此。乐在斋北左侧开一门,通大厅之后轩,广长舒适。朝北长窗落地,窗外杂莳花木,有假山,有小池,俨然一小园,幽茜怡人。轩左向南为大厅之左侧房,顾师卧室在焉。校中诸师皆住镇上,独顾师由县城中来,乃宿校中。每日下午四时课毕,诸师皆散,顾师一人在后轩,一长方桌,酒一瓶,花生熏鱼等数小碟,手书一卷,随酌随阅。诸同学喜自乐在斋进后轩,围师座,有所请益。师不拒。 某日,乃寒假后顾师新到校,桌上一书,大字木刻。诸同学疑是何古籍,就而视之,乃施耐庵之《水浒传》。诸同学问,此系一闲书,何来此大字木刻之像样书品。师言,《水浒传》乃中国一文学巨构,诸生何得以闲书视之。诸同学因言,校中有幼年学生钱某,勤读《水浒传》,每清晨上课前,诸同学每环听其讲述。先生肯命其来前一加询问否。师颔首。同学中两人出外觅余,偕入。顾师问:汝能读《水浒》否。余答能。顾师随问《水浒传》中数事,余皆应对无滞。师言:汝读《水浒》,只看大字,不看小字,故所知仅如此。余闻言大惊,何以先生能知余之隐私。自此返而重读,自首迄尾一字不敢遗。乃知小字皆金圣叹批语,细读不忍释手。一遍又一遍,全书反覆几六七过,竟体烂熟。此后读其他小说,皆谓远逊,不再读。余自幼喜读小说之积习,自此霍然除去。遂改看翻译本西洋小说。首得《天方夜谭》,次及林琴南所译,皆自顾师一语发之。余亦自此常入后轩,长侍顾师之左右。 一日,某同学问,钱某近作一文,开首即用呜呼二字,而师倍加称赏,何也。顾师言:汝何善忘,欧阳修《新五代史》诸序论,不皆以呜呼二字开始乎。诸同学因向余揶揄言,汝作文乃能学欧阳修。顾师庄语曰:汝等莫轻作戏谑,此生他日有进,当能学韩愈。余骤闻震撼,自此遂心存韩愈其人。入中学后,一意诵韩集。余之正式知有学问,自顾师此一语始。惜余升高三时,顾师已离校他往,不克多闻其训诲。 时国文老师除顾师外,尚有瞿冯两师,皆年老,曾为校主华家私塾师,皆名宿。瞿师讲《左传》,对书中每一人之家属长幼,及母妻戚族,随口指名,如数家珍。同学皆惊讶。后余读书多,及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因知往日瞿师言,乃由此书来。 四 余在果育,尚有一老师终生难忘,乃倩朔师之仲弟紫翔师名龙。倩朔师三兄弟,同居镇上之黄石衖。两弟皆在外,寒暑假始归。紫翔师在苏州某中学教英文。余入高三时,暑假紫翔师返镇,就其宅开一暑期讲习班,专教果育高级班。授中国各体古文,起自《尚书》,下迄晚清曾国藩,经史子集,无所不包。皆取各时代名作,一时代不过数人,每一人只限一篇。全一暑期,约得三十篇上下。犹忆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令诸生课外作读后一文。余所作深获紫翔师赞赏。下星期一晨,诸生进入华宅,此文已悬贴壁上。然余今已不记在此文中曾作何语。华家太师母及三位师母皆围余备加慰问,抚余肩,拉余手,摸余头,忽在余头发中捉得一虱。此事乃使余羞涩俯首,终生难忘。 是夏暑氛甚炽,紫翔师忽得眼疾,架深蓝色眼镜,在讲堂侧一空室中,连三方桌拼成一长桌,紫翔师一手持一长黄烟管,一手摸此长桌边绕行。逮上课,乃转来讲堂。所讲课文殆半出记诵。余最爱听魏晋南北朝诸小篇,如王粲《登楼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及邱迟《与陈伯之书》等篇。此后余诵古文,不分骈散,尤爱清代如洪亮吉汪容甫等诸小篇,皆植根于此。紫翔师于韩愈文,独选《伯夷颂》一短篇。余后来精读韩文,于此篇更深有体会,受益匪浅。其后所学有进,乃逐渐领悟到当年紫翔师所授,虽若仅选几篇文章而止,而即就其所选,亦可进窥其所学所志之所在矣。 使余尤难忘者,紫翔师又选授南宋朱子之《大学章句·序》,及明代王阳明之《拔本塞源之论》。此后始知《拔本塞源之论》,乃阳明《答顾东桥书》之后幅,入阳明《传习录》中卷。余此后由治文学转入理学,极少存文学与理学之门户分别。治王学乃特从《拔本塞源之论》得有领悟。又其后乃知阳明《拔本塞源之论》,亦从朱子《大学章句·序》转来,则已在余之晚境矣。 紫翔师最后所选授者,为曾涤生之《原才篇》。开首即云: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余至晚年始深知人才原于风俗,而风俗可起于一己之心向。则亦皆是紫翔师在余童年之启迪,有以发之也。 民初余在乡村小学教书,益念及当年紫翔师暑期讲习班所授,几若为中国文学史中所谓古文学一部分示例,较之姚选《古文辞类纂》,曾选《经史百家杂钞》,及《古文四象》等书,皆别辟蹊径,别出心裁,并有超象外得环中之深义。余曾有意模仿,作《中国历代古今文钞》一编,写有篇目。其时紫翔师尚在苏州,余曾有书请益,紫翔师亦曾作复。惜今其稿无存,而紫翔师所指示亦已忘之。 此后余每治一项学问,每喜从其历史演变上着眼,而寻究其渊源宗旨所在,则亦从紫翔师此一暑期讲习班上所获入也。 五 余与先兄同入果育学校,班次本有三年之隔,及余两度蹿等升级,与先兄仅隔一年。清光绪末年,先兄在四年班,余在三年班。是年有常州府中学堂创始,果育四年级同学八名全体报名应考,伯圭师倩朔师亦命余附随报名,同往应试。归后旬日,得无锡县署寄来果育录取生名单,高四全班八同学皆录取,惟余一人名不预。是夜,余拥被大哭。翌日,学校课毕即返,取架上先兄所购书逐册埋头苦读,志欲倍加勤奋,期有以雪此耻。一书忘其名,皆选现代名家作品,始读及梁启超之文。 又隔旬日,先兄已治行装,明晨将偕七同学结队出发。是夕,过九时,先慈与两弟皆已睡,先兄与余亦正离书室将去卧房,忽闻叩门声甚急,启视,乃伯圭师。入门,抚余首曰:汝亦录取,今晚始得县署补告。嘱先兄,今夜即速为汝弟整理衣物,明晨可随众行。至床上枕被铺盖,我已代为筹措,明晨当径送船上,勿再操心。盖伯圭师知余家贫,仓促间不易办此一大事也。 翌晨,上船,校主华子才老先生由县城中特派其一碾米厂总管华叔勤先生来镇督队同行,已先在。余此晨大兴奋,特在船上畅述新读一名学书,详论演绎归纳法。并言,凡人皆有死。因指诸同学,汝曹皆是人,皆当有死。此乃西洋名学家言,汝曹何辞以答。叔勤先生在旁聆听,大为激赏。谓汝年幼,已能谈西洋思想,他年必可有大前途,慎自勉之。后余毕业中学,重返果育旧校教书,叔勤先生特自城送其两子来从学,亦事隔六七年之久矣。 余等到县城,住校主碾米厂中,晚饭晨餐,皆余十三岁来有生未尝之珍品也。时沪宁铁路火车初通,余等九人中,惟两人获许乘火车先往,余七人仍坐船,由叔勤先生督队行。 六 以上是为余在果育小学四年之经过。回忆在七十年前,离县城四十里外小市镇上之一小学校中,能网罗如许良师,皆于旧学有深厚基础,于新学能接受融会。此诚一历史文化行将转变之大时代,惜乎后起者未能趁此机运,善为倡导,虽亦掀翻天地,震动一世,而卒未得大道之所当归。祸乱相寻,人才日趋凋零,今欲在一乡村再求如此一学校,恐渺茫不可复得矣。近人必谓,现代中国社会人文,自知西化,已日渐进步。如上举,岂亦足为社会人文进步之一例乎。恐此七十年来之学术界,亦不能不负其一部分之责任也。言念及此,岂胜怅然。 又荡口虽系远离县城四十里外一小镇,其时居民之生活水准知识程度亦不低。然其对果育诸师长皆备加敬礼。不仅有子弟在学校之家庭为然,即全镇人莫不然。因其时科举初废,学校初兴,旧俗对私塾老师皆知敬礼,今谓新学校尤高过旧私塾,故对诸师敬礼特有加。倩朔师在最后一年,亦赴苏州城一中学兼课,每周往返。当其归舟在镇南端新桥进口,到黄石衖停泊,几驶过全镇。是日下午四五时,镇人沿岸观视,俨如神仙之自天而降。其相重视有如此。国人率谓工商社会必胜过农业社会,然今日农村及僻远小市镇之小学教师姑不论,即在商业都市中,小学教师能遘此异遇者有几。宜乎位为小学教师者皆自菲薄,不安于位,求去如弗及也。 余六七年后,返果育旧校当教师。余七岁时,家中特自荡口聘往七房桥之私塾开荒老师尚在镇上,每于学校旁一小桥上遇之,余对之行礼,此老师必侧面躲避如不见。其时,则私塾老师地位已远更落后,大不如新学校中当师长者之出色当行。今日则学校教师又见落伍,世态炎凉,亦岂得作文化进退之尺度乎。 先兄声一先生最后迁居黄石衖,即倩朔师住宅之前座。不幸在此逝世。余随先慈留住。时倩朔师远从滇南归来,在南京某学校任教。假期中归荡口,旧时师生又见面。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时倩朔师尚在,犹不忘日语。日本军官中多有能欣赏中国字画诗词者,皆于倩朔师特至敬礼。荡口镇赖获保全,不肆残杀,亦少破坏。镇人称颂倩朔师不置。 二、常州府中学堂 附私立南京钟英中学 一 余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时为清光绪末年之冬季。中学新生共分三班,入学未一周,宿舍才定,校中即出布告,许诸生自量学力,报考二年级。中学部果育高四级同学七人,全体报名应考,亦嘱余参加报名,幸皆录取。在校未及两月,即放寒假。明年起,余十四、十五、十六三年,皆在府中学堂,凡三年又三月。记忆最深者,为监督屠孝宽元博师。师武进人。监督即犹今称之校长。 先兄声一先生与余同入府中学堂,惟先兄入师范班。中学生年龄都在二十左右,师范班生皆中年人,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有一人,居家拥孙为祖父,则恐已年过五十矣。先兄年仅十九,未到二十岁,同班中最年幼者皆当长先兄四五岁以上。每班设一班长,而学校命先兄为师范班之班长,同班年长者多不服。春假开学,言之监督,请易人。元博师劝喻再四,仍坚请。元博师言,余未遍询全校意见,不得偏徇汝等意见。抑师范生中学生同在一校,本属一体,我亦得询之他们。遂召开全体大会。中学二年级班长杨权,乃无锡同乡,其人美风姿,面白晳,而两眉甚浓,擅辞令,长演说,起立侃侃发言,达半小时。大意谓,中学师范同在一校,事事皆待接触商洽。而双方年龄相差,不免有扞隔。惟师范班长钱某,与中学生年相伯仲,其人通情达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失为师范班中学班沟通意见一桥梁,请勿易。杨权辞毕,举座默然,即师范班亦无人起立表示反对,遂散会。先兄仍任班长如故。 一日,元博师特召先兄至监督室,诘以汝对中英文数理化各科皆获同等基础,宜可深造,为何投考师范班。先兄告以幼孤家贫,堂上有母,我兄弟两人同来入学,尚有两幼弟在家,考师范可省缴学费,又一年即毕业,可早谋职业,奉养寡母,扶掖两幼弟。元博师大加奖许,即命派先兄为学校理化室助理员。谓可不花许多精力,稍济汝之穷窘。 逮毕业前,元博师已为先兄介绍在府城中一高级小学任教。先兄缓辞,谓不愿远离寡母在外任职。又钱氏聚族而居,族中学龄幼童可得数十人,归后当商请族中长老斥资创建一小学,即在校任教,以承先父致力乡里宗族之遗志。元博师闻言,称许有加。其对先兄之加意培植,即此可见。 时余童稚无知,元博师尤加爱护。犹忆初应入学试,有一人前来巡视。方考国文课,余交卷,此人略一阅看,抚余肩,谓此儿当可取。初不知为何人,后入学,乃知即元博师也。 时学校规定,每学年试皆发证书,具列本学年各课程,及各任科诸师之姓名,并记各科考试所得分数,由任课教师加盖图章,乃由监督署名分发,其事极郑重。是年考图画科,分临画默画两项,默画题《知更鸟,一树枝,三鸟同栖》,教本中有此图。余伸笔作一长条表示为树枝,长条上画三圈表示为三鸟,每圈上部各加两墨点表示为每一鸟之双目。所点皆浓墨,既圆且大。同学见余所缴卷,课后大加戏谑,谓余所画此圆而大之双目,极似图画科杨老师。课室外语,为杨老师所闻,极激怒。余之图画科分数遂得零下二厘,尚不到一分。惟学校规定各科平均须满六十分,才得升级。任何一科分数不足四十分,亦留级。越数日,元博师召余至监督室,戒余每科须平均发展,不得于任一科轻忽。告余今年考试图画科得分太低,已商诸师长,可将其他各科得分多者酌减移补。命余立即去杨老师处请罪,求恕。余因言,图画科考试不及格罪有应得,监督爱护之意更所感激,惟平日对国文历史两课尚知用心,不愿将此两课所得分数减低。元博师面作慎色,谓小孩无知,可速往杨老师处,勿再多言。余往见杨师,彼已因监督面商,不加斥责。及新证书发下,国文历史两科分数果未改动。是可见元博师对余爱护之诚心矣。其他类此事尚多,不备述。 元博师兄弟四人,师居长,太老师屠寄敬山先生,乃当代史学泰斗,著有《蒙兀儿史记》一书,书未成,而名满中外。其时已退休居家。某一日,已忘以何因缘,得偕三数同学进入元博师之住宅,又得进入太老师敬山先生之书斋。四壁图书,临窗一长桌,桌上放数帙书,皆装潢巨制。坐椅前有一书,已开帙,似太老师正在阅读。就视,乃唐代李义山诗集,字大悦目,而眉端行间朱笔小楷批注几满,字字工整,一笔不苟。精美庄严,未曾前见。尚有碎纸批注,放在每页夹缝中,似临时增入。书旁有五色砚台,有五色笔,架在一笔架上,似临时尚在添写。余一时呆立凝视,但不敢用手触摸。因念敬山太老师乃一史学巨宿,不知其尚精研文学,又不知其已值晚年,而用力精勤不息有如此。此真一老成人之具体典型,活现在余之目前,鼓动余此后向学之心,可谓无法计量。较之余在小学时,获亲睹顾子重、华紫翔诸师之日常生活者,又另是一境界。惜其时年幼,不敢面请元博师给以亲瞻敬山太老师一面之机缘,则仍是当时一憾事。 二 除监督元博师外,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余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亦常州人。任历史地理两课。闻城之师曾亲受业于敬山太老师之门。诚之师长于余可十二岁,则初来任教当是二十五岁,在诸师中最为年轻。诚之师不修边幅,上堂后,尽在讲台上来往行走,口中娓娓不断,但绝无一言半句闲言旁语羼入,而时有鸿议创论。同学争相推敬。其上地理课,必带一上海商务印书馆所印中国大地图。先将各页拆开,讲一省,择取一图。先在附带一小黑板上画一十字形,然后绘此一省之四至界线,说明此一省之位置。再在界内绘山脉,次及河流湖泽。说明山水自然地理后,再加注都市城镇关卡及交通道路等。一省讲完,小黑板上所绘地图,五色粉笔缤纷皆是。听者如身历其境,永不忘怀。 一次考试,出四题,每题当各得二十五分为满分。余一时尤爱其第三题有关吉林省长白山地势军情者。乃首答此题,下笔不能休。不意考试时间已过,不得不交卷。如是乃仅答一题。诚之师在其室中阅卷,有数同学窗外偷看,余不与,而诚之师亦未觉窗外有人。适逢余之一卷,诚之师阅毕,乃在卷后加批。此等考卷本不发回,只须批分数,不须加批语。乃诚之师批语,一纸加一纸,竟无休止。手握一铅笔,写久须再削。诚之师为省事,用小刀将铅笔劈开成两半,俾中间铅条可随手抽出,不断快写。铅条又易淡,写不出颜色来,诚之师乃在桌上一茶杯中蘸水书之。所书纸遇湿而破,诚之师无法黏贴,乃以手拍纸,使伏贴如全纸,仍书不辍。不知其批语曾写几纸,亦不知其所批何语。而余此卷只答一题,亦竟得七十五分。只此一事,亦可想像诚之师之为人,及其日常生活之一斑。 后诚之师已成名,余获与通信,曾为经学上今古文之问题,书问往返长函几达十数次。各累数万字,惜未留底,今亦不记其所言之详。惟忆诚之师谨守其乡前辈常州派今文学家之绪论,而余则多方加以质疑问难。诚之师最后一书,临了谓君学可比朱子,余则如象山,尽可有此异同。余不知此系诚之师之谦辞,抑更别有所指。惜后再见面,未将此问题细问,今亦终不悟当时诚之师此语是何意义也。 余之重见诚之师,乃在一九四○年,上距离去常州府中学堂,适已三十年一世之隔矣。是年,余《国史大纲》初完稿,为防空袭,急欲付印。乃自昆明赴香港,商之商务印书馆,王云五馆长允即付印,惟须交上海印刷厂付印。余曰大佳,光华大学有吕思勉教授,此稿最后校样须由彼过目。云五亦允办。余又赴沪,亲谒诚之师于其法租界之寓邸。面陈《国史大纲》方完稿,即付印,恐多错误,盼师作最后一校,其时余当已离去,遇错误,请径改定。师亦允之。后遇曲折,此稿越半年始付印。时余亦蛰居苏州,未去后方。一日赴沪,诚之师告余,商务送稿,日必百页上下,催速校,翌晨即来取,无法细诵,只改错字。诚之师盛赞余书中论南北经济一节。又谓书中叙魏晋屯田以下,迄唐之租庸调,其间演变,古今治史者,无一人详道其所以然。此书所论诚千载只眼也。此语距今亦逾三十年,乃更无他人语余及此。我师特加赏识之恩,曷可忘。 余是年居苏州奉母,每隔一两月必去沪。去沪必谒诚之师。师寓不甚宽,一厅容三桌。师一子,弱冠夭折,最为师伤心事。一女毕业光华大学,时方习绘事。近窗右侧一长方桌,师凭以写作。左侧一长方桌较小,师妹凭之临古画。一方桌居中央,刀砧碗碟,师母凭之整理菜肴。余至,坐师桌旁,或移两椅至窗外方廊中坐。或留膳,必长谈半日或竟日,历三四日始归。诚之师必留每日报纸,为余寓苏不易见者,一大束,或用朱笔标出其要点。见面即语余别后大事变经过之要略。由余返旅馆,再读其所留之报纸。一年中,如是相晤,可得六七次。 一九四一年夏,余由苏州重返后方。抗战胜利后,再返苏州,在无锡江南大学任职,曾赴常州,谒诚之师。师领余去访常州府中学堂旧址,民国后改为常州第五中学。门墙依稀如旧,校中建筑全非。师一一指示,此为旧日何处,均难想像。临时邀集学生在校者逾百人,集旷场,诚之师命余作一番演讲。余告诸生,此学校四十年前一老师长,带领其四十年前一老学生,命其在此讲演。房屋建筑物质方面已大变,而人事方面,四十年前一对老师生,则情绪如昨,照样在诸君之目前。此诚在学校历史上一稀遘难遇之盛事。今日此一四十年前老学生之讲辞,乃求不啻如其四十年前老师长之口中吐出。今日余之讲辞,深望在场四十年后之新学生记取,亦渴望在旁四十年之老师长教正。学校百年树人,其精神即在此。诚之师又带余至街坊品尝四十年来之老食品,如常州麻糕之类。至今又已三十年,回忆尚在目前也。 余又屡去其沪上之寓所。抗战时开明书店曾邀余作《国史长编》,余介绍之于诚之师,得其允诺。已有分编成书。乃诚之师案上空无一物,四壁亦不见书本,书本尽藏于其室内上层四围所架之长木板上,因室小无可容也。及师偶翻书桌之抽屉,乃知一书桌两边八个抽屉尽藏卡片。遇师动笔,其材料皆取之卡片,其精勤如此。所惜者,其长编亦写至唐代而止,为师最后之绝笔。 最后一次与师晤面,在一九四九年之春假期间。余离无锡往广州,谒师于其沪上之新寓址。适师在中膳,尚能吃米饭一大碗,非普通之饭碗,乃盛汤肴之碗,大普通饭碗一倍。师言往日进两碗,今仅可一碗。余观其颜色食量,意他日归,当可再晤。及共军进沪,各大学皆呈报驻校办事代表之姓名。光华大学报上,问代表中何无吕思勉名字。诚之师数十年在大学任课,从未预闻行政。光华同人无奈,列诚之师姓名为代表中之首席第一人。余在粤闻之,遥想师情,抑郁可知。乃不久,闻噩耗。思念种切,何堪追溯。 三 尚有数学科临时来代课一徐先生忘其名。乃当时府城中负盛名之旧数学家。有一妹,兄不娶,妹不嫁,同有才子名,亦得怪人称。同学呼为徐疯子。余初谓其名字常在胸臆间,乃不谓今日临下笔亦已忘之,苦忆不获,曾函询旅港之老同学费子彬,来函相告,未即补入。顷子彬已逝世,此函遍检不得,姑仍称徐先生。吕诚之师曾从学,自加减乘除迄小代数二次方,仅一星期而毕。 先生为人,落拓不羁。首次上讲堂,身穿深红色长袍,口中衔酥糖半块,糖屑溢两唇,手掌中尚留酥糖半块。然诸同学震其名,一堂静默,恭敬有加。先生在堂上不多发言,而时出狂笑声。 一同学练习课本上一题,未知演法,上讲台问。先生狂笑曰:此易耳,得数当系何。竟不告此同学以演法。此同学苦演始获解,然最终得数亦竟如先生言。 一日,逢月考,先生在黑板上出四题,诸同学皆瞠然不知所答。一题为1-?-?-?-?……余意此即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因以0……1为答,幸得之。余三题皆类此,恨不复忆。一同学亦答中其中之一题。全班惟余等两人各中一题,各得七十五分。余皆全不中,各得六十分。先生笑曰:聊以试诸生之聪明耳。答不中,尽无妨。 先生上课不久,诸同学愈益加敬。闻先生将去职,乞留。先生曰:汝辈旧老师当来,我特应急耳。因笑曰:倘使他拜我门下,亦与诸君同学,我亦不留。 先生最后一堂课,手持书八本,乃先生自著书。告诸生,我尝从学于无锡荡口镇之华蘅芳华世芳两先生,今班上有荡口镇同学八人,当各赠我所著书一部以为纪念。先生即下讲台,首以一本给余,余坐讲堂之第一位,其余皆在后座,先生一一走就其座授之。先生平日似乎高瞻远瞩,双目在云汉间,俗情世事,全不在眼。乃不意其知班上有从荡口镇来者八人,余七人皆姓华,独余不姓华,亦从荡口镇来。又各知其坐位。此诚先生怪中之尤可怪者耶。课后,余读其书,茫然不解,今已不记其书名。后学几何,大喜之,然于数学终未入门。亦不知先生书今日尚有人领会否。然先生为人风格特具,终使余不能忘也。 四 又余班上国文先生为童斐伯章老师。宜兴人。庄严持重,步履不苟,同学以道学先生称之。而上堂则俨若两人,善诙谐,多滑稽,又兼动作,如说滩簧,如演文明戏。一日,讲《史记·刺客列传》,《荆柯刺秦王》。先挟一大地图上讲台,讲至图穷而匕首见一语,师在讲台上翻开地图,逐页翻下,图穷,赫然果有一小刀,师取掷之,远达课堂对面一端之墙上,刀锋直入,不落地。师遂绕讲台速走,效追秦王状。 学校课余特设游艺班,分为多组,令诸生自由选择。余家七房桥有世袭乐户丁家班,专为族中喜庆宴会唱昆曲祝兴。余自幼即知爱好,遂选修昆曲组,由伯章师教导。笛、笙、箫、唢呐、三弦、二胡、鼓、板诸乐器,生、旦、净、丑诸角色,伯章师皆能一一分授。余习生角,唱《长生殿》剧中之郭子仪,心情神态颇能领会,遇公开演奏幸亦称职。余学昆曲,较之学校中其他正式课程更用心,更乐学。余升四年级之上学期,一日,忽嗓音骤哑,不能唱,班中骤无替人,伯章师屡加勉强终无效。班上吹笛有人,余上班,乃以吹箫自遣。自后遂好吹箫。遇孤寂,辄以箫自遣,其声乌乌然,如别有一境,离躯壳游霄壤间。年逾七十,此好尚存。实为余生平一大乐事,则乃伯章师当年之所赐也。 余自嗜昆曲,移好平剧,兼好各处地方戏,如河南梆子、苏州滩簧、绍兴戏、凤阳花鼓、大鼓书一一兼好。年少时学古文,中年后古文不时髦,闲谈及之,每遭耻笑,乃欲以所了解于中国文学之心情来改治戏剧。拟于抗战胜利后,观赏当代名家平剧百出,为之发挥,著为一书,借以宣扬中国文学传统部分之内蕴。离开大陆,亦失去机会。伯章师为余启此机,而余终未能遂此业,思及每为怃然。 五 时学校行政首长监督下有舍监,如此后之训导长。首任舍监为刘伯琮师,为人大体与元博师相似。有一弟,名伯能,在校为体操科老师。时体操课学步德日,一以练习兵操为主。伯能师在操场呼立正,即曰: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为立正。遇烈日强风或阵雨,即曰: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后余亦在小学教体操课,每引伯能师言。久知此乃人生立身大训也。伯能师坦爽直率,平日遇同学一如朋友兄弟,绝不有师生界线,学生亦乐从之游。 越一年,来新舍监陈士辛师,风度气象,显与元博伯琮师判然两型。元博伯琮师宽宏广大,有教育家兼政治家规范。士辛师则刻削律切,兀岸自守,多封闭,少开展,终日不见笑容,亦少言辞。出布告,亦绝不着一言半句虚文浮语,只是命令,无训诲。只有禁止,无启导。时同学风气,颇知敬学尊师,奋发上进,较之近年学生似多富成年气息。惟染以前私塾积习,好顽皮恶作剧。每于不犯法中行非法事,外守法,而内喜玩法。重课业,蔑视规则,乃其时通病。士辛师如影随形,监视追踪不倦。同学或集团或单独行动,能稍示反抗,即群传以为嘉话,亦引以为荣。于是无大风潮,而时有小嚣张。士辛师乃成为全校一中心人物,亦即一反抗对象。上辛师疾恶之心胜于扬善,乃益严加压抑。时群传士辛师乃一革命党人,然亦仅增同学间畏惧心,非崇敬心。 士辛师持身节俭,绝不穿丝绸缎匹有颜色花纹之衣服。入冬不棉不皮,惟一布夹袍。天气加冷,添一呢夹袍。此呢布两夹袍,历三年不换。然闻其寝室侍役言,士辛师临睡,脱两袜必掷床下,翌晨不再穿,亦不加洗涤。经旬日,弃袜满床下地上,即命侍役取去,更不顾视。同学皆莫明其所以。自余为乡村教师,亦曾一时慕效士辛师,只穿夹袍过冬,终经先慈先兄之劝而止。又双袜每晨必换,但旧袜经洗涤再穿,经年复用。殆以士辛师在前清时,穿布袜,不穿洋袜,故不愿加洗涤之功耶。 其时上课必先排队。同学间多好抽烟,或有口衔烟蒂到课堂始弃者。一日,舍监室出示,烟蒂不得带上讲堂。诸生乃集议,排班时凡抽烟同学必燃一烟在嘴上,班长叫开步走,始掷地下。待士辛师前来查视,可见群烟蒂余烬未熄,烟气冉冉上升,亦如排班然。同学间乃私以为喜。 余年幼无知,乃亦慕效此等行为。时每夜有自修课两小时,课毕乃开放寝室,定时熄灯,即不许作声。士辛师必手持小电筒来寝室巡视。一夕,余与一同学各在帐内对床互语,士辛师来,云:爱语者可至舍监室与我语。余遂披衣潜起,尾随下楼。士辛师初不觉,走近舍监室有电灯光始觉之。回视见余,问为何下楼。余答:从师训来谈话。师屡斥速睡去,速睡去。此后余遂为士辛师一特别注目人,年终操行分数得二十五分。同班又一人,下一级又两人,各得二十五分,合一百分。其余三人皆在同学间有美誉,余亦无恶名,同学遂更相传,引为四人荣。 时全校皆寄宿生,家在城中者,周末得离校。一日,舍监室又出示,周末须告假,乃得离校。时低余两级有一同学名瞿双,因其发顶有两结故名。后易名霜,遂字秋白。其人矮小文弱,而以聪慧得群誉。周末晚餐后,瞿双独自一人直入舍监室,室内壁上有一木板,悬家在城中诸生之名牌。瞿双一人肩之出室,大声言,今晚全体告假。户外数十人呼哗为助。士辛师一人在室,竟无奈何。遂大群出至门房,放下此木板,扬长离校。瞿双星期一返校,是否特有训诫,则未之知。瞿双以家贫,未在府中学堂毕业。民国后进北平俄文专修馆,可免费,乃留学俄国。后为共产党党魁。 士辛师教修身课,每周仅一小时。上堂屡言,士尚行,不尚言。朴讷不语非即小人,多语擅文非即君子。一日,月考。同学遂集议,每答一题,不得超二十字,答语不得修辞费时,限三十分钟内皆须缴卷。余坐教室前排第一位,士辛师黑板上写出四题才毕,余亦随而缴卷。诸同学络续缴卷,鱼贯出教室,返自修室,群聚哄笑。有两人被旁坐告发,答一题逾两行,群议罚。时学校午膳前一小时有小食品摊,由两人买蒸馒头两笼,热气熏蒸而上,诸同学方围蒸笼争啖,而士辛师随至,果见有此异动,然亦无法斥责,乃悻悻然而去。其他不断出事,率类此。 六 当余班四年级年终大考前,全级集议,欲于明年课程求学校有所改动。主要如减去修身科,增希腊文科等。公推代表五人,余亦预也。晋谒监督。元博师言,课程规定乃学校事,诸生意见可供参考。五代表求元博师明确答复。元博师问余,闻汝读英文科不用心,何以又要增读希腊文。余答:此乃全班同学公意,非余一人意。元博师又问:修身课每周仅一小时,何以要减去。诸代表述士辛师上堂语,谓修身不由语言传受。然卒不得结论。进退三数,不蒙允许。诸生遂议由五代表上全班退学书,以为要挟。元博师告五代表,退学乃学生各别个人事,集体退学,不在学校规则内。诸生遂又集议,全级排班见监督,逐一填写申请退学书。元博师接见于一大会议室内,面加训诲,历一小时。余排队为全班第一人,离元博师座位最远,大声言,监督训辞已一一听过,请发退学书由各生填写。元博师乃桌上揭取一纸命余填。余填后,元博师略视余所填,谓不合式,不获请。时同学已多意动,告余当退后再议。余忽一时愤慨,大声请监督告以当何等式样填写。时诸同学皆在窃窃私言,元博师乃告余应如何填。余填讫,退一旁,由第二同学填,第二同学遂不填,整队退出。明日即大考,或言且先应考再议,众不复语。而余则退学书已上,既不得与考,又不敢一人离校独自回家,遂移居疗养室。 疗养室中仅一人,为同班同学许君,亦扶病应考。余偶于其枕下得一书,乃谭嗣同《仁学》。取阅大喜,全忘退学事。竟日阅未毕,临晚移步室外小院中读之。夜寐,屡思书中言,世界人类发分四型,一全留加冠,乃中国型。全剃空头,乃印度型。剪短,乃西方型。剪前额,其余留后,垂如一豚尾,乃满洲人型。余晨起,乃一人赴理发室,命理发师剪去长辫,大得意,一人独自欢乐。大考既毕,随果育诸同学归。或言汝脑后无辫,乘坐火车,或遭警察盘问,有革命党嫌疑。众乃劝余将所留长辫仍缝帽上戴之,勿惹人注意。余遂得随众归。翌年,辛亥革命,人人皆不留长辫,而余则已先一年去之。 既归,先兄已先得元博师函,知余退学事。元博师嘱先兄婉劝余明年请求复学。后又得元博师书,嘱先兄命余转学南京钟英中学。后,同学告以士辛师反对元博师所提议允余请求复学之事,谓如此将何以再管此学校。而当时五年级毕业班又例不许转学。元博师乃代为申请私立钟英中学。其对余加意护惜有如此。 七 上年冬,余虽未经常州府中学堂四年级之年终考试,以元博师之介绍,翌年春遂得转入钟英中学,五年级肄业,到校赫然遇见常州中学同班同学张寿昆亦在校。寿昆乃为与余同得操行分数二十五分之一人,亦同为去年五代表之一。盖于应大考后,亦请退学。其家乃常州城外奔牛镇一豪家,其父与元博师有旧,故元博师亦为介绍来校。但余两人见面,寿昆绝口不谈去年自请退学事。其时同学间意气相负有如此。 余在钟英之前半年,最受刺戟者,乃是清晨薄暮环城四起之军号胡笳声,以及腰佩刺刀街上迈步之陆军中学生。使余油然引起了一番从军热。最所希望乃能出山海关,到东三省,与日本俄国兵对垒,那是一件何等痛快之事。余虽未偿所愿,但亦因此学会了骑马。每逢星期天上午,三几个同学,在钟英附近一马厩租了几匹马,出城直赴雨花台古战场,俯仰凭吊,半日而返。成为余每星期最主要之一门功课。一日,畅游兴尽,各自上骑回程,余才知今日所乘真是一匹头号之劣马。费尽工夫,跨不上马背。好容易跨上,鞭着踢着,尽不动。正无奈间,路旁一军人见余如此,走近前,一手牵缰绳前行,不几步停下,把马头左右摇晃几下,猛然重重一掌打在马面上,一手将缰绳放了,那马奋迅直前,奔逸绝尘而驰。余幸未被摔下,但亦不知如何控制,只得任其奔跑。正惊魂未定之际,已见马进了城。满街熙攘,余又恐其撞倒行人,但仍无从驾驭,此马奔跑如故。蓦然间,神志醒来,乃见马厩矮门已近在路边。余急将两脚前伸,把身向后紧靠马背,那马乃直冲入仅容一马进出之矮门。马到厩房,四蹄停下,余才得慢慢下马身来。这亦是余生平值得惊心动魄一件大险事。 是年,钟英中学暑假略早,余得常州府中旧同学约,归途小停,以求畅晤。余是时读曾文正《求阙斋记》,常念当自求己阙。如袁绍多疑少断,自念余亦多活动,少果决。因此每晨起,必预立一意,竟日不违。日必如此,以资练习。念今日去旧校,可在校长谈,不当留宿。及到校,晚餐后,自修时间过,寝室门已开放。余急欲行,同学坚留弗舍,云:今晚周末,宿舍多空床。但余坚不留。忽而风雨骤来,余意仍不变。出校门,沿围墙一石路,过玉梅桥转弯,成一直角形,直到市区。路边旷野,另一草径穿越斜向,如三角形之一弦,可省路。余径趋草径,风益横,雨益厉。一手持伞,一手持灯笼。伞不能撑,灯亦熄,面前漆黑。时离校门尚不远,意欲折回,又念清晨立志不可违,乃坚意向前。而草径已迷失,石块树根遍脚下。危险万状,只得爬行,重得上石路。满身尽湿,淋漓不已。入市区,进一旅店,急作一柬,嘱旅店派人去一同学费子彬家借衣。余拥被卧床以待。是夜,苦头吃尽,而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后余遇一决定,即不肯轻易转变,每念及此夜事。 子彬名保彦,与余同年进常州中学,年长余较低一班,亦余同校一密友。其家在常州府之孟河,为清室御医,历世擅名。子彬后亦以名医寓沪上。与余重晤于香港,余每病,悉由子彬诊治。今已老,垂垂近九十矣。 暑假中余大病,延期赴校,适逢武昌起义后一日。寿昆语余,可待革命军进城同投军。忽一日,寿昆得家中电,告以父病,催速返。寿昆告余,去后即来,坚嘱勿离校。但此后音讯遂绝。盖其家乃以诈语欺之,不许复来矣。余亦终以学校解散,被迫乘南京开出最后一班火车离去。民国后,寿昆投入北京大学,易名煊,创办一杂志,与新文化运动树异。该杂志名《国故》,专与当时北大学生罗家伦傅斯年诸人所办《新潮》作抗衡。余皆未见此两杂志。老友蒋复璁慰堂近告余,此一杂志用中国毛边纸线装,其中有刘申叔黄季刚诸人之文字。出至六七期。慰堂又告余,当时诸人办此杂志无经费,蔡孑民校长拨学校款,按月三百元资助之。则当时蔡孑民亦非专一偏袒中国新文化运动一边可知。寿昆亦不久而卒。 八 五代表中又一人为江阴刘寿彭。府中学堂首次招生,分县发榜,寿彭居江阴榜上第一名。二年级升级试,寿彭亦第一。年终考试又第一。不三月,寿彭连中三元,同学争以一识刘寿彭面为荣。寿彭最亲杨权,言动遵依如弱弟之随长兄。杨权倜傥有才气。曾有一日,邀余在一教室中密谈,历一时许。彼详言太湖形势,沿苏州无锡宜兴一带港汊分歧,陆上多山岩洞穴,可躲藏。湖中渔民多举家住大艇中,终年不登岸,即在其艇设家塾教其子女,此辈宜可晓谕以民族大义。我辈果有志革命事业,太湖应可为一理想根据地。默察同学中,如君宜可语此。倘再物色得二四人,当早作详商,预为准备。越数月,又邀余再作一次长谈,大意如前。但不久杨权即中途离校,闻其赴北京,往来北洋军人之门。盖无锡杨家与前清北洋军人有甚为深切之关系。同学中群传杨权不久当在政界露头角,但亦不闻其有何活动。一九二三年之秋,余任教于无锡第三师范,某日曾与杨权相晤于公园中。时杨权年未达四十,而意态颓唐如老人。见余绝不提及以前同学时事,仅寒暄数语即避去。后又相遇三数次,均如是。卒不获与作一长谈。当此大动乱之世,如杨权宜可成一人才,而终未有所成就,良可惜也。 杨权离校,寿彭乃骤若孤立。一日,被召至舍监室,出至厕所,大呼不杀陈士辛,不为我刘寿彭。士辛师尾随闻之,重召回,问何出此言。寿彭默不语,则获退。亦于四年级学年考试毕,退学去沪,当时上海新文学运动中有星期六派,寿彭亦预,易名半侬。有文名。后获陈独秀召,任教北京大学,又名半农,提倡白话文最力。嗣又留学法国。一九三○年,余去北平,重相晤,则已相隔二十年矣。余登其门访之,留中膳,相语可两小时。半农绝不提常州府中学堂事,亦不问余二十年经过,亦不谈提倡新文学事。不客气乃旧相识,无深语似新见面。盖其时半农大名满天下,故不愿谈往事。又知余与彼意气不相投,不堪相语,故亦不提其新思想。此后遂不相往来。后暑假半农去内蒙古,受疟蚊咬中毒,归不治。余挽以一联曰,人皆认之为半农,余独识之是寿彭,亦纪实也。 半农弟天华,亦常州府中学堂同学,低两级。时学校创一军乐队,全队二十余人,人操一乐器,惟大鼓须绕颈拥在胸前,既沉重又其声单调最少变,人皆不愿习,天华独任之。随一队之尾,人竞以为笑。然天华实具音乐天才,偕其兄半农在沪,以国乐名。果育老校主子才先生长孙华士巽绎之,与余中学同班,后为果育易名鸿模之新校主,某冬特邀天华来荡口。一夕,绎之与余听天华弹琵琶十面埋伏,深夜惟三人,静听如在世外。后天华卒以二胡名。在北平甚忙,余亦少与往来。然余在收音机中爱听其二胡,历年不倦。 五代表中又一人,张姓,忘其名,为学校运动场中一健将。平居乃一恂恂儒者,在同班中年最长,同学竞兄事之。亦常州城中人。亦退学家居。后重返校,进留日预备班。 五代表中又一人,乃元博师之第三弟,名孝寔,号平叔。中途与其弟孝宦,字公覆同来插班。平叔学业为一班之冠,沉默寡言,然亦不崖岸自傲,长日孳孳书案上,不预闻他事,同学群加推敬。五代表中惟彼一人仍留校,因其兄为监督,故不敢自请退学也。后留学日本,归国在北京某大学任教宗教哲学,梁漱溟甚称之。北伐胜利后,平叔来苏州,再相晤。平叔告余,兄往年多言好辩,今沉默少言不与人争,俨然两人矣。问何以得此。余答不自知有此异,亦不知何故。临别送之车站。不久亦逝世。倘平叔得寿,不知其学果何止也。又闻敬山太老师之《蒙兀儿史记》,乃由平叔公覆足成之。 九 有一事当附记,约计余在三年级时,星期六下午上唱歌课,教室中无桌椅,长凳数条,同学骈坐。余身旁一同学携一小书,余取阅,大喜不忍释手,遂觅机溜出室外,去另一室读之终卷,以回书主。然是夜竟不能寐,翌晨,早餐前,竟出校门上街至一书肆。时店肆皆排列长木板为门,方逐一拆卸。余自板缝中侧身窜入,见书店主人,急问有《曾文正公家训》否。盖即余昨晚所读也。店主人谓有之,惟当连家书同买。余问价付款,取书,即欲行。店主人握余臂,问从何处来。余答府中学堂。店主人谓,今方清晨,汝必尚未早餐,可留此同进餐,亦得片刻谈。余留,店主人大赞余,曰,汝年尚幼,能知读曾文正家训,此大佳事。此后可常来,店中书可任意翻阅,并可借汝携返校阅后归回。自后余乃常去。一日,店主人取一书,小字石印本,可二十册,曰,汝当爱读此书,可携去试读之。今已忘此书名,大体是史籍汇钞之类。余果爱之,往问价,但不能付现款。店主人言,可暂记账,俟假后归家,再决购买或退回。店主人情厚又通解书籍,视余若亲族后辈。余此后屡与书肆往返,然如此店主终少遇。惜已忘其名字,而当日情景则仍依稀如在目前也。 三、三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