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一夜成名》 作者:张一一

作者:张一一 字数:37402 更新:2023-10-11 17:13:10

《一夜成名》 作者:张一一序: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王志  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从《东方之子》到《新闻调查》,再到现在的《面对面》,主持人这份抛头露面的工作,总算让我在亿万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偶尔也会被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纳入“名嘴”或“国脸”之列。  据说,只要某人一旦有些名气了,便会有相应多的应酬纷至沓来。何谓名气呢?我认为标志之一就是不相干的领域和行业,不时会有人惦记着你。张一一新书出版,找我来写序,大概就属如此了。  我曾经做过一期与少女作家春树的《面对面》,节目播出后,社会各界反响的强烈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在广大文学青年天马行空群星闪耀的文学网站、博客或者论坛上,质疑王志的声音,质疑王志的提问过于犀利和尖锐的声音,灿若星辰,蔚为壮观。  我年届不惑,正处在一个主持人的黄金年龄,自问还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也能解放思想,也能与时俱进,并无半点责难年轻一辈的意思。因为,大家都是从年轻一路走来。所谓犀利和尖锐的背后,折射的也许正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一种人文的关怀,还有一种深切的发自骨子的爱怜。  原以为给《一夜成名》写序是件荣耀而不失轻松的事情,待我拜读完这个作品之后,还真有些头涔涔而汗潸潸的意思,这时候,我算是读懂了一个叫“后生可畏”词语全部的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张一一文风的幽默,文笔的流畅,以及他驾驭文字的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无须我的赘述,这一些,已经在他过去一两年陆续出版的《不》和《我不是人渣》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是得到广大读者广泛认可的。这些,我现在按下不表,单单来说《一夜成名》中提到的几个案例。  作为“中国第一部炒作学专著”,张一一把他成功策划过的一些案例,都取了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诸如“试问谁手起波澜,寻人启事天下谈”、“舍得一身剐,敢把足协拉下马”等等,不一而足。用张一一的话说,他告足协只花了3块8毛钱,可是被全球1000多家媒体报道,就这个成本的性价比来说,确乎是值得他牛B一下的。  我真的很难相信,独立策划、执行、延伸这一系列营销事件自我包装的张一一竟是如此年轻!他非常敏锐的把握住切入的时机,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因“中国球迷状告足协第一人”而一夜成名,全国球迷纷纷视其为精神领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海内外媒体所热捧。他乘此东风,笔耕不辍,通过付出同龄人十倍以上的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的道路,逐步在实现着他文学的梦想,以及人生和社会的价值。  冰心老人说:“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浇灌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不能说张一一现在就已经很成功了,但是,张一一在短短的两年之内,从一个白手起家不名一文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畅销书作者和图书策划人,得到读者和业界的广泛认可,绝非偶然所致。在他的身上,一定有着某种可以感知的特质,一定有值得许多年轻朋友效法的地方。“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从《一夜成名》里,我相信读者朋友都能找到你们想要的答案。纵使不得个中三味,若能偶拾一鳞半爪,“一夜成名”的故事,或许就能从你的身上得到轻松的演绎。  我工作的性质,以及这个时代的背景,决定了我要在这个知识大爆炸、信息无限突破的年代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我平时也读过一些成功励志方面的书籍。这类书籍多是一些旁观者搜集比尔盖茨和戴尔卡耐基之类企业界巨子的资料而成,对他们取得巨大成功的精髓,似乎了解和剖析得并不十分通透。在这个世界上,盖茨和卡耐基这样的天才毕竟凤毛麟角,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盖茨和卡耐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一一通过自己的现身说法来介绍成功的经验,就显得有特别的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张一一用一个作家的文笔和一个策划人的视角来写成功励志方面的书籍,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对新闻策划的把握,相对普通意义上的写作者来说,其驾轻就熟,其游刃有余,其行云流水,其大气磅礴,优势显而易见,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一夜成名》这样的作品,我的心里充满了困惑,生怕写了不实的文字,辱没了读者的法眼。然而,这些文字确乎值得赞许,读者的眼睛都有被孔雀胆泡过的火眼金睛,作者写得好不好,是不是用心写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无须我的引导,大家一眼便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夜成名》应算是一个青春励志图书。在这个作品里,张一一殚精竭虑毫无保留,试图把他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经验,所有的理论和实践,于顷刻之间一股脑的奉献给广大读者读者,让年轻的朋友们从他亲历的事件中得到启发,少走弯路,缩短奋斗的历程,尽快的走向成功。他的拳拳之心,字里行间看得出是非常的急切。  《一夜成名》还可以说是张一一的一个大转型,他虽然没有再延续他所擅长的青春小说路线,但是由于他写作经验的积累、谴词造句的娴熟、语言文字的风趣、营销案例的大气,再加之他在文学和策划上独到的天分和资质以及他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迷惘的一代”深切的人文关怀,不自觉就把《一夜成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张一一在文字上就完美了,他的作品肯定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然而,正是这种技术上的不完美,正是他的这一些不足之处,更加彰显出他可挖掘力量、可上升空间的可敬与可怕。  最后,我祝愿这个勤奋而执着的年轻人爱惜自己的羽毛,一路走好。把握机会(1)  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说:别人都能看出来的机会,绝对不能算是机会。千万不要等到万事具备以后才去做,这世界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你就只能永远的等待下去,你将会失去所有的机会。  两三个月前,我应邀去一家房地产公司培训他们的员工。这家公司的业绩在湖南地产界屈指可数,我跟他们公司曾经有过许多业务上的往来,彼此合作得非常愉快。  上完培训课后,乘着和他们公司几个高层一起用餐的时机,我非常谦虚的请教那位年轻的老总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把公司做得如此之大,为什么他总是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为什么他能够多次在一般人看来是“疯子”般冒险的投资往往能大获全胜。  这位年轻的老总告诉我,他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主要是因为他敢于冒险。他说他在选择一个投资项目的时候,如果别人都说可行,这就不是机会。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机会,绝对不是机会。他说他每次选择的都是别人说不行的项目,只有别人还没有发现而只有你能够发现的机会才是黄金机会,尽管这样做有些冒险,但获得的利润和效益无疑却是最大的。如果不想冒险,那就千万不要经商,干脆呆在家里带孩子算了。他说只要对投资项目有个宏观的把握,有时候再根据一点临时的感觉,如果有30%左右的把握,就值得去冒险,这时候的所谓冒险其实并不叫做冒险,而是一种非常聪明非常有效的投资,往往能够获得效益最大化的回报。  人的一生当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几个机会。如果你抓住了它并利用好,你就能成为成功者。如果你任凭机会擦肩而过,也许你注定就会要碌碌一生。所谓“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讲的就是对机会把握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他对机会的把握。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说:“机会与我们的事业休戚与共,她是一个美丽万分而又脾气古怪的天使。她会忽然来到你的身边,如果你稍有不慎,她又会飘然而去,不管你是如何的扼腕叹息,从此她都将一去不返永不再来。”  无数研究表明,对人的一生发生决定性影响的机会是不会很多的。大凡成功者,对机会的来临都有一个比较敏锐的预测和判断,当别人还在观望在徘徊的时候,他已经捷足先登抢占了先机,等到其它后知后觉的人一拥而上时,已经是时不我待。  大凡成功者,绝不是逍遥自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懒汉,而是有一个“有准备的头脑”。机会并不是不可预测,它的产生也有其内在规律。如果你有足够敏锐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预测和认识,把握机会是非常容易的。我国古代所谓的“诸葛亮借东风”以及“李闯王渡黄河”绝非偶然所致,最起码他们对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所以说“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2004年5月1日,韩国国奥队和中国国奥队在长沙的贺龙体育馆举行雅典奥运会亚洲区的预选赛,中国队仅在理论上还存在出线机会。  于是很多人会说,就这样一场意义已经不大了的比赛,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啊?再说,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啊?  但是,就是这样一场比赛,早在中国队主场被马来西亚逼平的时候,我就仿佛感知到机会来了。当然,我的这个所谓“感知”绝非是空穴来风,而是有许多方面的综合考虑的。  首先,“足球”绝对是我国2004年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词,奥运会预选赛后紧接着是中超元年的揭幕战、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主办亚洲杯男子足球赛、德国世界杯预选赛接踵而至等大型赛事,而且2004年是国际足联成立100周年,亚足联成立50周年、中国加入亚足联30周年……这一切的一切表明,“足球”绝对是2004年中国新闻媒体和人民大众关注的焦点。从足球这个点切入,必将收到一本万利之新闻效果。(天时)  其次,韩国和中国的比赛虽然不是国家队之间的巅峰对决,但是,中国(含国家队和国奥队)26年逢韩不胜的历史能否从此改写是一个很大的看点,而且,这场比赛多少还是关系到国奥队是否出线的可能,因此吸引了海内外数百家媒体记者和数万球迷云集长沙。(地利)  再次,由于中国国家队此前表现非常糟糕,甚至以清吞六蛋(0比6)的惨痛比分输给了巴萨罗那的二线加三线队伍,再加之在主场被马来西亚这样的鱼腩逼平,中国球迷义愤填膺怨声载道,对中国队失望到了极点。(人和)  虽然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具备,可是张一一先生与中国足球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最多不过是从韩日世界杯的预选赛才开始了解中国足球罢了),张一一先生在此之前大概也是藉藉无名,那该从哪里下手,该如何切入是好呢?把握机会(2)  经过反复的酝酿和斟酌,最后我“羞辱中国足球队的另类征婚广告”应运而生了。4月30日这天(之所以不选择5月1日,是要留给其它媒体一天反馈和跟踪的时间),我在《当代商报》(之所以不选择其它纸媒,是为了节约广告成本,这里充当的只是一个药引而已。我要的绝不是这个所谓征婚广告的本身,而是其它媒体针对这一事件的跟踪报道)打出半版征婚广告,声称要寻找一位“没有看过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任何一场比赛”的女士为终身伴侣,如此简单、直接、有效的把一个时效性非常之强、关注度非常之高的新闻事件与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我这个伪球迷巧妙的结合起来,就这样算是切入了。  这一征婚广告当天下午被红网记者汤红辉率先报道之后,立马上了新浪、搜狐、网易、雅虎、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北方网等各大网站头条,由于我的QQ也被公布在网上,当天下午世界各地(国外华人、中国留学生、中国球迷、体育记者、应征女生等)加我QQ的不下千人之多,张一一的QQ从下午到晚上简直无法正常使用,险些被这阵势吓懵。接下来几天,《天府早报》、《南方都市报》、《辽宁日报》、《湖北日报》、《北京娱乐信报》、《东方新报》、《球报》、《足球报》、《中国体育报》、《华商报》等等全国各地纸媒纷纷在头条位置竞相报道,张一一当天的手机险些打爆。  这一营销事件的成功,对我而言产生了两方面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一,为我紧接着策划“中国球迷第一次状告中国足协”系列营销事件积累了资源、埋下了伏笔;第二,由于新闻媒介和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以及我知名度的骤然提升,我营销策划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出版方的认可,我的第一个长篇小说《不》的出版程序,终于得以正式提上日程。  附:  中韩大赛在即,长沙一另类征婚广告叫板中国队(图)  http://sports.sina.com.cn/n/p/2004-04-30/1823867818.shtml  红网4月30日长沙讯(记者汤红辉) 中韩大赛明晚将在长沙开战,今日上午,一自称是“绝对  处男”的男子张一一打出半版征婚广告,要求应征一名“没看过中国队和国奥队的任何一场比赛”的女子,公开向中国队泼冷水,引得市民一片惊诧和议论。  另类征友广告:有针对中国足球队之嫌  今日上午9时,记者接到朋友电话,反映长沙《当代商报》上刊登有一个另类广告,既像是寻人启事,又像是征婚启事,但内容涉及到中国足球队,“十分搞笑”。  记者当即买了一份《当代商报》,打开报纸一看,也惊诧不已。  该幅广告刊登在报纸的14版,有半个版面。广告右上角印着“张一一寻人”五个大字,让人乍看以为是一份寻人启事。广告的右下角是一个斜眼而视的卡通男孩正在使劲踢足球。  而广告正中却印着“铁杆球迷、绝对处男”几个字,下面标明的四个应征者的条件,才让人认为可能是征婚启事。但应征条件有针对中国足球队之嫌。比如“你一定要没有看过中国队和国奥队的任何一场比赛;你一定要答应我,以后也不会看,如果中国队老这样踢下去的话,最后一个条件却委婉要求应征者是女性。  令人费解的是广告上留下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有四个,每个联系方式前面都标明了“张一一”三个字,分别是QQ号码、个人网页、电子邮箱和一个让人去猜的只留有五位数的手机号码。手机号码后面有一行字:猜中是你的错误,猜不中是你的幸福。  那么,张一一到底是何许人?刊登这则广告真正目的是什么?  记者试着通过广告上留下的QQ号码102482749与其取得联系。记者表明身份和想法后,对方竟说出完整的手机号码,通过电话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我这是一张征婚广告”,张一一首先声明说,他的真名就叫张一一,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今年24岁,因为想找一个女朋友,但又不想找一个“在长沙街头随便都可找到”的那一类女孩,且要有共同的语言和想法,所以就苦想出这样一个方法,并非别人想像的炒作什么的。  对于在广告中泼中国足球队冷水的言词,张一一毫不避讳的说,他是一个球迷爱好者,“有10余年的球迷工龄了,但是中国队26年以来逢韩必败,中国队的表现让我受伤太深”,而对于即将开战的中韩球赛,他说对中国队“不抱任何希望”。  市民:这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  正是这样一幅让人费解的广告,引起长沙市民的褒贬不一的议论。  “这是一个策划天才”,在长沙市某策划公司上班的刘女士说,我是在办公室看到这个广告的,看完广告后,她认为这是一个征婚的启事,只是征婚男子花了一点心思,借中韩大赛即将开战的机会,好好炒作表现自己,以引起女孩子的注意,告诉对方“自己是个不一般的人”,从职业爱好的角度看,“征婚者有头脑”,至于用什么方式表现和炒作,并不奇怪。  长沙市开福区的王先生是一个铁杆球迷,平时经营着一个报刊摊。看到这个广告后,他整个上午都愤愤难平。“这是不爱国的表现”,他说,登广告的男子肯定不是征婚,是一个球迷,以此发泄对中国队平时赛事上表现的不满。但他认为,虽然自己平时也对中国足球也是恨铁不成钢,而张一一在中韩大赛在即之时打出如此广告,不但不为中国队鼓气,反而泼冷水,这是一种不爱国的表现,“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市民当中,认为张一一在自我炒作的占绝大多数,且都认为他的做法并不可取。在长沙市平和堂某品牌衣柜工作的胡玲小姐认为,如果张一一是诚心征友,就会把手机号码公布出来,不会让人去猜,且留下一句模棱两可的话,由此可见张一一是在进行一种炒作,很可能是一种商业炒作。而炒作并无可厚非,只是没必要利用中国足球队来进行炒作,因此这种做法是失败的,并不可取的。创造机会(1)  人的一生,上帝赐予我们的机会少得可怜,而且稍纵即逝,单单守株待兔的去守望去依赖那些不知何年何月才会降临的机会,往往很难实现最大化的成功。真正的成功者,不但要善于把握机会,更要善于创造机会。  2005年6月18日,经过精心的筹备,我被誉为“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的新作《我不是人渣》终于赶在这一天出版,我豪情壮志的在湖南图书城召开了首发式新闻发布会。  虽然“18”是我的幸运数字,虽然6月18日是中国高等院校发放毕业证的日子,虽然《我不是人渣》“讲述的是中国第一个对大学毕业证说‘不’叛逆者成长的心路历程”,虽然第二天中国和哥斯达黎加国家队的“复仇之战”是长沙到那时为止举行的最高级别足球赛事,虽然我利用自己“状告中国足协第一人”的美丽身份大放厥词预测比分什么的,虽然我早已居心叵测的在《我不是人渣》的序言里埋下伏笔“涉嫌影射贾平凹和余秋雨等文坛大腕”,虽然我在首发式上接受记者提问时大言不惭的狂批余秋雨和贾平凹,虽然给主流媒体的红包也没少打,但是由于自己前期宣传工作不到位、临场调控经验匮乏的主观原因以及气候因素和学生多在准备期末考试等客观原因影响,新闻发布会的实际效果与我当初一厢情愿的预测相去甚远。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我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例如祭出“张一一征婚拒日本女子”(今年是反法西斯六十周年)就是其中之一。到了7月初,我想要再制造一个比较有影响的营销事件宣传《我不是人渣》,正愁找不到一个好的切入点,这时候华版在线网站的负责人找到我,希望我能出出点子给他们网站也宣传宣传。  我打开他们网站一看,发现与其它文学艺术网站的栏目设置大同小异,基本上可以说是“同质化”了。华版在线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弄了一个“风云榜”和“排行榜”,此前也曾举办了一系列的诸如什么书法大赛、摄影大赛、模特大赛之类的赛事,虽然没有营造出较大的新闻影响,却是颇建立了一些规模效应,他们与其它文学艺术网站的“差异化优势”也许就体现在这里。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要从这个“排行榜”切入。当晚,我在键盘上乐不可支恬不知耻的“一网打尽天下英豪”,“无中生有”的把平时割据一方各自为王的“问题作家”收归门下为我所用,草拟了这样一个方案:  “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暨华版在线品牌营销  策划案(草拟)  活动目的:1.提升华版在线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2.宣传张一一新作《我不是人渣》。  活动宗旨:1.成本最小,效果最佳;   2.互相炒作,实现双赢。  活动时间:2005年7月8日--18日  活动内容:1.7月8日,华版在线推出“十大争议作家”排行榜,称将斥巨资三百万签下获十大争议作家状元三年内作品优先出版权;   2.7月13日,刚出版新作“2005最具争议小说《我不是人渣》”的张一一一路青云直上,票选结果逐渐超出李敖、王朔、九丹、余秋雨等文坛大腕;   3.7月18日,张一一最终以大跌眼镜的压倒性优势夺冠,张一一有感华版在线包装新人之诚意和效果,放弃三百万巨资。  主办单位:华版在线文化传媒公司  协办单位:红网、新浪网、当代商报、东方新报、湖南电台文艺频道、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  媒体策略: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强势联合,全程跟进  策略分析:1.“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提法的价值;   2.“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自身的价值;  3.“排行榜”概念渗透力和影响力的价值;   4.百万巨资“悬而不发”虚晃一枪的价值;   5.张一一新作刚出,宣传此伏彼起的价值。  附: “十争议作家”语录  春树: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骚扰。  九丹:要夸奖一个女人,莫过于说她是妓女。  木子美:了解一个男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上床。  王朔:四大天王、金庸的小说、成龙的电影、琼瑶的电视剧是四大俗。  李敖:我一般不读书。如果我想读什么书,就会自己写一本。  张一一:《我不是人渣》读一遍,可以少奋斗三十年。  贾平凹:《秦腔》之后,我不会再写小说。创造机会(2)  梁晓声:我的作品根本不需要畅销!  余秋雨:我根本不需要忏悔!  郭敬明:我没有抄袭!  注:1.此排行榜极易执行,每人只需网上下载一张照片、一段简单介绍和一句个性突出引人入胜话语即可,且成本性价比几乎为零;  2.可考虑用网络红人“芙蓉姐姐”置换贾平凹,种种迹象表明芙蓉姐姐将马上出书;如不出书,拉她进所谓作家圈亦是争议;  3.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有三大核心要素,是为策划力、团队力和执行力。此策划案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的思路,执行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测的状况,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在第一时间调整策略、巩固效果、实现预期目标。  4.更多时效性、实战型、低成本、易执行营销事件随时切入。  这一“空穴来风”方案提交给华版在线高层审阅后,领导大喜,亲切批注:“方案很好,请立马执行。”  张一一先生沾沾自喜的在执行这一方案的时候,一开始为了实现最大的新闻价值,颇是  自作聪明的把贾平凹换成了当时风头正劲的“芙蓉姐姐”,自以为得计,不料有几家重要媒体在报选题的时候没有通过,原因之一是“芙蓉姐姐”还没出版过作品,不能算是作家,给了张一一先生当头一棒。  然而,张一一毕竟是善于在第一时间调整行动,并且化不利为有利的,张一一立马让华版在线的技术人员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芙蓉姐姐”换成了“用身体写作”的赵凝。至此,张一一端坐黑房子里一手打造出来的“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李敖、王朔、余秋雨、梁晓声、九丹、春树、赵凝、木子美、郭敬明、张一一等十人终于浮出水面。  当天傍晚到接下来的几天,这一营销事件相继被新浪、搜狐、网易、TOM、QQ、人民网、中国网、齐鲁热线、中国经济网首页推荐,《新快报》、《华商报》、《合肥晚报》、《今日女报》、《烟台日报》等全国各地纸媒纷纷抢鲜跟进,红网、QQ、搜狐、新浪、国际在线、《新快报》、《新闻午报》等发表评论狠狠批判张一一《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张一一随即反唇相讥《我若是人渣,你是虾米》,针对《苛求孟浪的时代是可怕的》一文,反戈一击《到处拉屎的老头是可耻的》,煞是有趣。  附:  十大争议作家出炉一作家称羞与梁晓声为伍  http://cul.sina.com.cn/n/2005-07-11/1005136351.html  今日,在华版在线推出的“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上,湖南一青年作家竟然榜上有名,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华版在线负责人更是声称票选结果获十大争议作家第一名者,他们将斥资  三百万签下其三年内所有作品的优先出版权,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重点包装。  在“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里,有李敖、王朔等痞子作家,余秋雨、梁晓声等学院派作家,九丹、赵凝、木子美等“身体写作”作家,郭敬明、春树等新锐作家,投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而令湖南网民有点激动的是,湖南本土青年作家张一一因新近出版了被评论界誉为“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的《我不是人渣》而名列其中,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个排行榜还是比较客观的,但羞与梁晓声为伍。张一一说,梁晓声的作品卖不动没有人会怪他,但他公开说自己的书不需要畅销,这分明是不对读者和社会负责,是非常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不理智不道德的行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应该植根于人民大众,而非写给自己一个人看的,“他应该忏悔应该道歉”。  据了解,华版在线是一家专门从事文化产业化经营的大型文化机构,主营电子商务、文化资讯及相关文化项目。华版在线隆重推出的特色文化大餐--风云榜和排行榜包揽了全国文化艺术界的重大赛事,按月推出文艺精英和文化精品,在“八一”之前,还将推出“十大军旅作家”、教师节前推出“十大学院派作家”及“十大美女作家”、“十大丑男作家”等等。  相关链接:“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  他们是中国文化圈最躁动不安的因子。他们的言行吸引了最多读者的眼球。他们或成名已久,或迅速窜红,或前途无量。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成就了日渐浮躁的中国文化圈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创造机会(3)  附:  我若是人渣,你是虾米  --驳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  今天是北京申奥成功四周年的美丽日子,我原本计划隆重的睡上一天以表达我壮丽的情怀。睡眼惺忪中,电话铃此起彼伏,三山五岳的文朋骚友纷纷从伟大祖国的各个角落捎来亲切问候,他们不无惊恐的告诉我,今天网上有一评论《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把张一一先生骂得狗血喷头,再四叮嘱我快上网看看。  我不算太老,却已历经了许多世间的风风雨雨,遍尝了不少人生的是是非非,早已对这些无风起浪无事生非的骂骂咧咧打打杀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就当是哪位吃饱了撑着的仁兄在没事找抽,本准备不予理睬,终究还是拗不过友人的好意,打开电脑一看,始作俑者原来是一位不知何方神圣的所谓田德政先生,我怀着最大的善意读罢全文,不由得大呼上当,通篇文字除了泼妇骂街般的人身攻击之外,已无半点其它的亮点,张一一先生实在无法凝聚起半点战斗的精神。朋友之间,可以不分高低贵贱;作为对手,总得水平不太悬殊才好。这是我无意与田德政先生做口舌之争的主要原因。  不过,为了纠正田德政先生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澄清一些最基本的事实和概念,张一一先生还只得没奈何的在这里说上几句。  一、姑且不论田德政先生通篇只有累赘的对张一一先生报道的引用,并无几个入木三分鞭辟入里的论据,我们先看看他的一个基本的语法错误。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中第二段倒数第二句有“蜚声中外的著名作家”,任何经历过高考或中考洗礼的莘莘学子都不难知道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病句,意义明显重复。既然“蜚声中外”,那应该算不算“著名作家”?既然是“著名作家”,如果没有“蜚声中外”,那算根葱?本来张一一先生无意给田德政先生上语法常识课,只是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我们怎么能够期待一个连语法关都没有过的谁谁谁写出掷地有声发人深省的批评文字?  二、田德政先生说,他之所以对华版在线“中国十大最具争议作家”排行榜产生兴趣,是因为这个榜单里有他“所熟知和崇敬的李敖、王朔和梁晓声”,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没有他所熟知和崇敬的这三个人在内,他就不会有兴趣了,这是一种怎样狭隘的思想?我们怎么能够指望他对这个榜单进行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三、田德政先生又说:“居然以标榜身体写作的九丹、木子美也忝列此中。更令人作呕的是一个叫什么张一一的也挤身其中。”(是不是这个“挤”身,我们可以全当自己是文盲)我不知道田德政先生为什么不愿意让九丹、木子美进入这个榜单,张一一先生怎么又会平白无故的让他老人家轻易“作呕”,总有些无理取闹蓄意为之的嫌疑。华版在线举行的是“十大争议作家排行榜”,并非是“十大杰出青年排行榜”,九丹、木子美进这个排行榜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张一一在根本不被田德政先生了解的情况下也能让他呕吐,进入这个排行榜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四、田德政先生还说:“在此之前,既没有听说过这个叫张一一的,更没有看过他的所谓‘2005中国最具争议青春小说’《我不是人渣》,冲他这股牛气,我倒是真的有点想了解他。”至此,张一一先生这才顿开茅塞恍然大悟,原来田老师最看重的还是“牛气”和“名气”这些虚无缥缈的东东。评论一个作家,应该从他的作品本身和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出发,而不应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漫天撒泼,田老师的这种认识论无疑是极不可取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此看来,田老师是没有资格对张一一先生的作品和为人进行评判的。张一一先生羞与梁晓声为伍到底对也不对,千秋功罪,后人自有评说,无须目不识丁的闲杂人等在这里说短道长自个儿哄抬身价。  五、田德政先生由于对张一一先生一知半解,似乎也自知对张一一先生的人身攻击没有任何力量,于是把张一一先生去年状告中国足协以及今年拒绝日本女生的一些小道消息翻出来,说什么“没有看到他在文字上下功夫,只看见像个‘小瘪三’似的上窜下跳,今天鼓捣个这,明天鼓捣个那,这样不甘寂寞、一分钟也闲不住的人能写出好文章吗?这样的人配称为作家吗?”张一一先生不禁要问,田老师在文章开头就说从来不认识张一一先生,也没有读过我老人家的作品,怎么知道张一一先生“没有在文字上下功夫”呢?真个是自己给自己掌嘴。还有,张一一先生这两年也就整了那么几件惊世骇俗的事情,而且周期极短,其它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远离城市的喧嚣,躲进小楼成一统著述我的小说,怎么能说“今天鼓捣个这,明天鼓捣个那,这样不甘寂寞,一分钟也闲不住”呢?田德政先生一不经调查研究,二不问皂白青红,纯粹的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这种治学的态度无疑是极为有害的。  六、关于田德政先生对张一一先生无端的进行人身攻击、极尽辱骂之能事的个别字词句,张一一先生无意进行任何评价,这属于个人修养和自身素质范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品质的优劣,高下立判。  七、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全文读罢,全然没有任何独到的见解和让人信服的论据,倒是“反胃”啊、“呕吐”啊、“添堵”啊、“恶心”啊提得特殷勤,据说这些症状大都是孕妇的临床表现,我不知道田德政先生是否是因为身怀六甲而情绪不太稳定,试图通过骂人来发泄生理的不适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是这样,张一一对此将表示出极大的宽容,对于田德政先生通篇狂轰滥炸的溢美之词,张一一先生相逢一笑,管他泰山压顶,我只当清风拂衣。  总之,田德政先生《你不是人渣,谁是人渣》全文不痛不痒,对张一一先生“中国十大争议作家”的美丽身份构不成丝毫的威胁和影响,就此别过。当然,文中还存在不少的常识性错误,张一一先生私务繁忙,没有时间去一一订正,还请田德政先生自个儿好好的“静坐常思己过,吾日三省吾身”,多多检讨,常常反省。  末了,张一一先生蓦然发现田德政先生的名字含义隽永意味深长,似可阐释为:若要言“政”,请先立“德”,否则不如回家去种“田”!善于模仿(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品牌差异化”的今天,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创新”宛若成了时代的主题。  然而,创新毕竟不是说创新就创新的,而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几千几万次,诺贝尔实验炸药把自己的兄弟都给炸没了,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而且,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爱迪生和诺贝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他们那么伟大的成就。如果我们失败了几千几万次,甚至把安全都贴上却还没有成为爱迪生和诺贝尔,未免有些太划不来,这个成本性价比未免太高。毕竟,对于成功者来说,“享受过程”只是一个谁也不愿意说破的谎言,作为成功者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实践和研究表明,“创新”绝不是成功的唯一出路,通向成功有一条重要捷径是汲取和消化前人优秀的文明成果,借鉴和模仿已成功者的思维模式。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通过借鉴和模仿走上强国之路。  世界第一名的演说家和成功学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也曾经说过:“模仿是通往卓越的捷径,也就是说,如果我看见某个人做出我心羡的成就,那么只要我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的代价,也就可以做出相同的结果来。如果你想成功,你只要能找出一种方式去模仿那一些成功者,便能如愿以偿。”  我的“状告中国足协”本属无稽之谈,根本没有什么充分的法律依据足以把足协送上被告席,之所以能取得爆炸性的新闻效果,这与我充分借鉴了我的老师叶文智先生“投保定海神针”的成功经验是分不开的。  1998年,叶总首付3000万人民币买断了张家界黄龙洞45年的经营权。这时候,他对如何经营一个旅游景点概念还很模糊,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境界。  一天,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个从业人员在黄龙洞里反复劝说那里的工作人员买保险。该工作人员被问得不耐烦了,只好告诉他:  “兄弟,我们公司该保的都已经保了,如果再要保,就只剩下这里的石头可以保了!”  “只要你们愿意,石头我们也可以保!”该寿险从业人员情急之下非常敬业的回答道。  这一席对话恰被刚才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叶总听在耳里,他顿时灵机一动,刹那之间似乎便能感知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凡大智慧者,一般都具备敏锐捕捉信息的素质)。  第二天后,叶总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决定给黄龙洞里那根生长了19万年、高19.7米、名为“定海神针”的石笋投保1亿元人民币!  其实,给所谓“定海神针”投保一个亿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单纯是自然力量的作用,即使再过19万年,它也不可能会倒,叶总当时看到的他即将创造的一个世界吉尼斯记录--世界保险业第一次为石头投保,并且金额巨大)。  后来,有位资深的媒体从业者给叶总算了一笔账,他实际付出的“保费”(含媒体宣传费用)不到26000元,却被海内外2700余家媒体相继转载转播,也就是说平均分摊给每家媒体的宣传费用还不到10元人民币。张家界的溶洞远不止这一个,叶总单凭这一纸保单,就把其他许多的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了时代的后面。  投保“定海神针”之后,以至于直到2005年的今天,依然有不少的海内外游客一进黄龙洞就开始问:“那根价值上亿的‘定海神针’在哪里啊?”  我在状告中国足协的时候,有不少策略是借鉴自叶总的投保“定海神针”。譬如说我一开始就非常夸张的准备要中国足协赔偿我“精神损失费”12亿,可是我国法律规定,原告须预付索赔额的1%作为保证金,也就是说我要先拿1200万出来。我靠,这不是成心拿张一一这个穷光蛋开涮吗?我到哪里去抢这1200万啊?于是,我只好改变策略,要求中国足协赔我一分钱(金额既不能无限大,那我就反其道而行之变成无限小,一分钱的1%我还是交得起的,只怕法院找不开),这种格外夸张的表现手法足以吸引舆论的关注和媒体的兴趣。  此外,我又借鉴了叶总“卖了一个吉尼斯记录”的营销手段,赋予我一个美丽身份是“中国球迷第一次状告足协”(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国球迷状告中国第一人”,但是为了吸引全国人民的眼光,我必须得有一个比较大气的说法,必须得有一个比较崇高的身份。虽然后来我知道,在我之前至少有16位球迷曾经试图告过足协,但由于他们都是小打小闹,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所以都没有形成规模没有造成声势,他们的那些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今,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几乎已经没有人怀疑张一一就是中国球迷状告足协第一人了。也许,这就是鲁迅说的“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哲学)。  我们耳熟能详的孔府宴原来是个小酒厂,后来它在广告上模仿孔府家酒的做法,后者打  到哪,它就打到哪;后者在什么媒体上做,它就在哪做,最后终于打出了名气,并与孔府家酒平分秋色。  所以,安东尼罗宾又说:“能推动和摇撼世界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擅长模仿的人。”孔老夫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多模仿和借鉴别人的长处,尤其是向自己能够接触到的成功者和行业的第一名学习,这对于我们实现成功的事业,必将是事半功倍。  附:  另类方式叫板中国足球长沙青年“状告”中国足协  http://sports.sina.com.cn/c/p/2004-05-10/0951876369.shtml  5月9日长沙讯24岁长沙青年张一一在中韩大赛开战前夕,打出半版“绝对处男”征婚广告,公开向中国队泼冷水,引得国民莫名惊诧和褒贬不一的议论。今日,张一一又爆惊人之举,已向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邮寄民事起诉状,就“中国足球的槽糕表现”欲将中国足协推上被告席,善于模仿(2)  索赔精神损失费一分钱。而据记者了解,这也是中国球迷第一次起诉足协。  向足协索赔一分钱精神损失费  今日上午,在中韩大赛开战之前打出半版泼中国队冷水的征婚广告的长沙青年张一一,在“出尽风头”之后终于约见记者,声称要把中国足协告上法庭。  据张一一声称,他作为一个有着倾力支持国家队近十年之久的铁杆球迷,对中国队近来的表现感到非常的失望和愤怒,国奥队梦断雅典,提前两轮出局;国家队0比6惨败巴塞罗那替补队员等等让他对中国足球彻底失望,感到“受伤太深”,因此一直想将中国足协推上被告席,但没勇气付诸于行动。  而5月1日在长沙举行的2004年奥运足球亚洲区预赛中,中国队“糟糕透顶的表现”,更加坚定了他状告足协的决心。  目前,他已聘请了知名律师,写好了起诉状书,要求法院判决中国足协赔偿他一分钱的精神损失费,“我已经于8日下午向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立案庭以挂号信的方式递交了起诉书!”  起诉书称足协“严重失职”  一个小时之后,记者如约与张一一在一个小茶馆首次见面。站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西服领带的瘦高青年,满脸书生意气。  “这是邮寄起诉书的挂号信单据。”张一一递给记者一张挂号信的查询单据,上面寄达局一栏填写着北京,而收件人姓名一栏确实填写着“立法庭”三个字。然后,他又递给记者一份状告中国足协的民事起诉状。在民事起诉事实与理由一栏,写着如下文字:  由于被告的严重失职,中国国家队和国奥队26年逢韩不胜,严重损害了中国球迷的民族感情;原告也因看球耽误了许多写作和恋爱的时间,浪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中国足球的糟糕表现对原告造成了极大精神损害。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依法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一分钱并公开向原告赔礼道歉。恳请贵院依法予以公正判决。  担心市民误认自己恶意炒作  “我本来打算索赔12亿元的”,据张一一透露,鉴于中国队的表现,他准备在这次起诉中代替全国人民向中国足协索赔一元钱,然后将索赔款捐献爱心,但是,由于自己刚刚毕业进入社会,无法按诉讼索赔款的1%标准,支付巨额诉讼费,所以最后选择索赔一分钱精神赔偿。  因此,他担心市民会以自己索赔一分钱精神赔偿费是恶意炒作。  同时,他还准备成立网络球迷俱乐部,联系全国球迷,搞一次大型的索赔行动,以此促进中国足球事业的觉醒和进步。  律师只收26元律师费  那么,张一一的这次状告中国足协的举措,能否被法院接受并立案?张一一对次充满了信心。  随后,经记者再三要求,张一一为记者提供了自己的辩护律师的联系方式。张一一的辩护律师是湖南湘声求实律师事务所的女律师刘卫平,律师证号是1820030568。刘卫平律师接受了记者的简短的采访。  “这次我只收原告26元的律师费”,据刘卫平律师介绍,虽然自己不是铁杆球迷,但她认为张一一的行为“对于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非常有意义”,张一一经济上并不宽裕,所以自己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案子。  而26元的律师费,是双方经过协商后确定的,主要是“针对中国队所表现的26年逢韩不胜。”对于此次起诉能否被法院接受并立案,刘卫平律师正而没有回答记者,只是表示自己“正在查找相关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资料”,准备迎接开庭。(记者汤红辉编辑何冰)化害为利(1)  人的一生当中,难免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考虑不周陷入不利局面,如何在这类情况下化不利为有利,使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是每一个成功必备的素质。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叫做《孟德献刀》。“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曹操字“孟德”)不满董卓专权,带上“七星宝刀”准备行刺董卓,恰逢董卓正在睡觉,曹操以为天赐良机,正待作势抽刀手刃奸贼以谢天下。谁知道董卓是个练家子,有人进他卧室早就有所察觉,他虽然背对曹操,可他还是从床上的镜子里发现了曹操有抽刀的迹象,立马神经过敏的翻过身来问曹操要做什么。罗贯中先生笔下的董卓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曹操自知不是对手,如果此时孤注一掷弄不好会“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一旦杀不了他还反被他杀,那可大大的不妙。  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很多人恐怕都只有尿裤子或者束手就擒的份了,但是我们的曹操先生却镇定自若的捧上“七星宝刀”诈称是前来“献刀”,董卓那老混蛋一时不察,居然被曹操这厮瞒天过海溜之大吉,曹操处乱不惊化不利为有利的本领实在是让人敬佩。  2004年12月17日凌晨4点,《我不是人渣》十五万字的初稿终于尘埃落定。当天傍晚,我打车回家,因为副驾位置离我家大门有些距离,我想先把后座的几大包印刷品卸下来再说,所以把手提电脑搁在了副驾位置上。谁知道那几大包资料外面的包装坏了散落一地,而且印刷质量也不是很好,我正在纳闷着,突然记起手提电脑忘记拿了!  因为我那段时间睡眠质量不高再加上偶感风寒,所以导致那天的身体很不舒服,除了告诉司机目的地之外,一路上居然没有和他说上一句话,而且匆匆忙忙的也没有扯票!我的电脑是放在副驾的位置而非后座,司机不可能不知道,他分明是蓄意拿走我的电脑,可是我没有半点线索,在这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世界,要找是肯定难以找回来了,可是价值一万多块的电脑就这样白白丢掉了,对一个所谓“穷作家”来说多少还是有些可惜!  我左思右想,觉得还是不能就这样丢了不管了。虽然找回来的几率非常渺茫,但是我还得一试,至少也要利用这事做点文章。可是做什么样文章好呢?当今社会的生活节奏很快,经常在车上丢手机丢电脑的的大叔大婶实在太多了,我的这一事件似乎没有多大的代表性。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忽然间灵光一闪,我的《我不是人渣》不是写完了吗?为什么不利用丢电脑这件事情把《我不是人渣》宣传一下呢,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的书商和出版社注意。  第二天上午,我在一家小茶楼召集了湖南十多家媒体的记者到场,告诉他们我的手提电脑遗失在出租车上了,手提电脑掉了本不是什么大事,可是我连U盘啊什么的都在包里,几年下来含辛茹苦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文稿都没有了备份。更为要命的是,按照出版合同,我日夜不辍奋斗了大半年的新小说《我不是人渣》三天内必须交稿,因为此前书商已经支付给我八个月的生活补助共计24000元,这还不算,他们原计划在重点包装出我的《我不是人渣》之后,乘势而上再推出一系列青春小说,如果我不能如期交稿,将导致他们大半年的筹备以及接下来的一系列出版计划付诸东流,按照出版合同,我将无条件赔偿给书商连带损失11万元。我现在不求找回电脑,只求好心的司机把里面的文稿给我,电脑我可以送给他。当然了,如果谁能够提供线索帮我找到电脑,我愿意以一万元作为答谢云云。  经过我这么一说,那帮正愁找不到新闻线索的记者们似乎也觉得事态也比较严重起来,再加之张一一先生在湖南的广告界也薄有微名,好歹也出过几本书,所谓“张一一无小事”,在随后的几天里,“青年作家张一一悬赏万元全城寻稿”事件被闹得满城风雨,由于有七家电视台四家报纸一家电台跟踪报道事情的进展(要报案、要到事发地点取证、要去出租车公司认人、要调查出租车司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要跟书商协商是否能把交稿日期推迟几天、要应付形形色色落井下石的骗子以知道我电脑下落为名来敲诈我等等),张一一那段时间继“状告足协”之后,宛若又成了长沙城最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  十多家媒体煞是热闹的跟踪报道了一个多星期之后,我的电脑依然石沉大海。找我联系《我不是人渣》出版事宜的书商和出版社倒是有一些,当然,要乘机诈骗我钱财的骗子更多。毕竟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还有限,我一看这阵势估计折腾得也差不多了,这么多家媒体帮我把《我不是人渣》免费宣传了一个多星期我也应该心满意足了,是应该收网的时候了。  于是,我在平安夜那天,自己申请了一个邮箱,然用那位没良心的的士车司机的名义把所谓《我不是人渣》和百万字文稿(其实我除手提电脑和U盘外另有备份)用附件的形式发到了我的邮箱。“的士司机良心发现寄回书稿,青年作家最新力作即将出版”成为这一事件最完美的大结局。我在镜头前巧言令色的表示,这是这位的士司机送给我最好的“圣诞礼物”,通过这一事情,我将更加关注人性,更加觉得有必要在我的作品中传达一种形而上的东西,启发我的读者做一个高尚的人云云,然后屏幕上出现了《我不是人渣》的封面、内容简介、序言、第一章以及最后一章等等,水到渠成,浑然不露炒作的痕迹。化害为利(2)  我用了大半年的手提电脑折旧后最多也就值六七千块人民币,而我转换一个概念变废为宝后,湖南各大媒体对《我不是人渣》正面或侧面宣传的新闻不下一百条,即使只按平均每条两万元的广告价格计算(事实上湖南的电视报价平均5秒钟一万元,报纸报价平均1/8版一万元,最低折扣一般为四折。而在那一个多星期时间里,七家电视台每天对我的报道都不下50秒,四家报纸每天发我稿子的版面均在1/4版左右),再怎么说,我也至少节约了200万元的广告费,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这里,我不是要告诉大家如何欺骗我们可爱的媒体,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维模式。人生当中出现疏忽或者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并不要紧,关键的是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挖掘另外一个角度来变废为宝,把损失降到最低,化不利为有利,拨开云雾而见青天,使事情向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明朝正德年间,福州府城内朱紫坊有位秀才郑堂开了家字画店,由于这厮是个附庸风雅的主儿,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略知一二,颇有些名声在外,所以店里生意颇是兴隆。  有一天,有位叫龚智远的那来一幅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押当,郑堂大喜,当场付了8000两银子,龚智远答应到期愿还15000两。一晃就到了取当的最后期限,仍不见龚智远拿银子过来赎画,郑堂似乎感觉到有些不大对劲,取出放大镜仔细一看,原来是幅赝品。郑堂被骗走8000两银子的消息,一夜之间不胫而走轰动全城。  两天之后,受骗了郑堂却做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在家中摆了几十桌大宴宾客,遍请全城的士子名流和字画行家赴会。酒至半酣,郑堂从内室取出那幅假画挂在大堂中央,说道:“今天请大家来,一是向大家表明,我郑堂立志字画行业,绝不会因此打退堂鼓;二是让各位同行们见识见识假画,引以为戒。”待到客人们一一看过之后,郑堂把假画投入火炉,边烧边义正词严的说道:“不能留此假画在这世上再害人了!”8000两银子就这样付之一炬,郑堂之气度恢弘财大气粗再一次轰动全城。  郑堂焚画后的第二天一大早,那个本已销声匿迹了的龚智远早早来到他的字画店里,推说是有要事耽误了还银子的时间。郑堂说:“无妨,只耽误了三天,但是需加三分利息。”铁算盘一打,本息共计是15240两银子。龚智远昨夜已得知自己的那幅画已经被他烧了,所以有恃无恐的要求以银兑画。郑堂验过银子之后,从内堂取出一幅画,龚智远冷笑着打开一看,不由得头晕目眩两腿发软,当下就瘫倒在地。  原来,郑堂知道上当受骗后,觉得不应该就这样让骗子轻易得逞,自己应该想办法尽量挽回损失。他灵机一动,自己抓紧时间依照赝品又仿造了一幅画,画好后故意大宴宾客毁画(毁掉的是赝品的仿制品),故意让龚智远听到风声,从而主动送来本息巨金。就这样,郑堂不但没有白白损失8000两银子,反倒还大赚了一笔,还让龚智远这样自作聪明的家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不利的情况下能处变不惊,充分的利用对手贪婪的本性,巧妙的化不利为有利,郑堂这种卓越的智慧,实在太值得借鉴和学习了。  如果你真想要获得成功,就一定要能在关键时候沉得住气,在任何不利局面下处变不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可能的把局面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化。当然,这种素质的具备,和你平时自身经验的积累、自身能力的具备以及平时是否就有一个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掌握趋势(1)  大凡成功者,绝不是一味蛮干或者说是死缠烂打就可以取得成功的,他们必须具有独特的眼光,对现阶段或者说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准确的预测和把握。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和“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讲的都是对事物现在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准确判断。《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一会儿投靠曹操,一会儿依附袁绍,一会儿又追随刘表,是对当时发展趋势的一种把握。东汉时我们湖南耒阳人蔡伦刚开始发明造纸术时,劳神费力,成本巨大,而且远没有我们现在的纸张这么方便书写,但是纸张注定是要战胜竹简和丝帛的,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比尔盖茨因为掌握了未来人们将普遍使用电脑软件的这个最大的趋势,所以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成就了他的软件王国,使其在世界软件领域的地位不可撼动(微软是软件行业的世界第一名,而从世界第二名到第五十名其他四十九家软件公司加起来才可以和微软平分天下);我因为掌握了2004年“中国足球”和2005年“反法西斯60周年”这两个我国媒体和社会年度最为关注的趋势,所以,从去年到今年,我所策划的一系列营销事件,譬如“辱国足”、“告足协”、“做顾问”、“颂国足”、“拒日本”等,虽然成本几乎为零,但是却不约而同的取得了轰动效果,可以算得上是“一本万利”。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的“足球年”,奥运会预选赛、中超元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亚洲杯、世界杯预选赛、国际足联成立100周年、亚足联成立50周年、中国加入亚足联30周年等等,充分加强了这个趋势;2005年是中日关系非常敏感的一年,日本领导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导致了中国民间反日情绪的高涨,各地纷纷举行反日的游行示威,许多日本商品纷纷被迫在中国各大商场下架,千万网民签名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再加之今年又是日本投降60周年,更是极大的加深了社会各界对反日情绪的关注。  我刊登所谓“羞辱中国队的另类征婚广告”是在2004年4月30日,之所以要在那一天“羞辱”他们,那是因为前一段时间中国足球的表现实在太差,3月20日国奥队在武汉主场平了鱼腩马来西亚出线基本无望,4月22日国家队又以0比6惨败给意大利俱乐部队的二线和三线球员颜面无存,紧接着在5月1日中国国奥队想要在贺龙体育馆结束27年逢韩不胜历史前夕,在如此恶劣的足球环境下,居然还有个别主力球员耍大牌,全国球迷怒火中烧,对中国足球失望不已。我适时的顺应民心所向,别出心裁的弄出那一纸征婚广告,似乎很是让全中国恨铁不成钢的球迷和足球记者解气,所以新闻效果非常之好。  “状告中国足协”更是趋势中的趋势,5月1日中韩之战中国队以0比2告负,27年逢韩不胜历史得以延续,中国队注定已无缘奥运,而主教练沈祥福却推卸责任说“情报搜集工作不如对方”(在中国队的主场,情报工作还不如对方做得好,是可忍,孰不可忍?),全国骂声一片红,紧接着中国足协20多个好大喜功人浮于事大腹便便的正副主席出台了一个看起来冠冕堂皇的“限薪令”,球员怨声载道,球迷不堪受骗。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足协还好高骛远的整了一“中超”出来欺世盗名,以为名称改了水平就上去了,全国球迷对足协的不作为伤心到了极点,在这个全国球迷万众一心其利断金的趋势下,在“中超”揭幕战不久即将打响的5月9日,我非常敏捷的把一纸民事诉讼状递交给中国足协所在地--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被海内外近千家媒体跟踪报道了大半个月,张一一那段时间每天至少要介绍十批以上记者采访,好不热闹。  “一分钱受聘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席营销策划顾问”事件体现的也是一种趋势观。2004年是出版社改制的第一年,国家出版总署下令全国568家出版社要逐渐开始实现“企业化管理,公司制经营”,出版社在这一年的每一个大的动作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且5月中下旬全国第十四届书市在桂林如火如荼召开,我当下建议湖南文艺社在5月19日聘我为该社“青春图文馆”首席营销策划顾问(当时我小说的出版事宜已提上日程,本着“互利双赢”之崇高宗旨,所以出版社方面非常配合),因为我充分利用了出版界去年的趋势,所以新闻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再到后来的“张一一写歌为国足鼓气”,张一一从“骂国足”到“告足协”再到“颂国足”一反常态的巨大落差,都是“一切从趋势出发”的结果。中国是第一次主办男足亚洲杯这样高级别的赛事,因为此前的12届亚洲杯东道主已经6夺冠军,这次日韩等强大对手由于备战奥运会均没有派出最强阵容,中国球迷虽然曾经一度恼恨中国队不争气,这会儿却还是希望中国队能利用地利之便也拿一个亚洲冠军试试。在这种趋势之下,张一一如果再跟中国足球唱反调未免太低估了我的智商,于是我很大度的与中国足球冰释前嫌,在亚洲杯开战前不久的7月14日,用一个晚上的工夫,涂鸦了《中国球迷之歌--捧起亚洲杯》的歌词,然后由天才少年、青年音乐人陈丹阳作曲,假托将由零点乐队演唱,新闻效果甚佳。  根据2005年全国上下强烈反日的这个趋势,所以我不失时机的在《我不是人渣》上弄了一个“寻MM启事”,虽然有些故伎重演的嫌疑,但由于我的一句“必须不得是日本国籍或日本血统”这一句空穴来风与时俱进的瞎话,虽然只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的一句瞎话,却是暗藏机峰,杀伤力巨大,是以“《我不是人渣》湖南首发,张一一征婚拒日本女郎”这一消息不约而同的成为全国各大媒体的头条,甚嚣尘上,张一一好不得意。  一言以蔽之,如果我们能对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的趋势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那我们就能高屋建瓴有的放矢的进行宏观规划,借时造势、借事造势,轻易的实现单位效益最大化。掌握趋势(2)  一项事业,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它会怎样。看清了它的将来,坚定不移的去做,事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韩寒的《三重门》在还没有出版之前,一开始许多出版社都不愿意要,作家出版社的袁敏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从北京飞到上海与韩寒接洽出版事宜,后来《三重门》印了许多个版本,畅销100多万册,袁敏2001年的年终分红达70多万。袁敏的成功,在于她眼光独到,把握了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国学生普遍有种叛逆情绪的这一趋势。  掌握趋势就是掌握未来,就是掌握发展的机会。当一种趋势暂露头角刚刚浮出水面的时候,能够把握并利用好这种趋势的,往往就是真英雄,就是成功者。  附:  长沙青年一分钱受聘首席营销顾问自比金庸  http://news.sina.com.cn/s/2004-05-19/21572573637s.shtml  红网5月19日消息花巨款刊登针对中国足球队的征婚广告后,又状告中国足球协会索赔一分钱,长沙青年张一一可谓是一夜成名,但同时反被亲友骂为“吃了饱饭没事做”。今日,张一一再抖猛料  称已一分钱受聘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席营销顾问,并自诩效仿“当年金庸先生一块钱向中央电视台转让《射雕英雄传》的制作权”。  一分钱受聘首席营销顾问  今日下午,张一一致电记者,声称已经一分钱受聘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首席营销顾问,并已于上午领取了聘任书。  据张一一反映说,全国第14届书市在桂林开市只有三天就要结束,而湖南文艺出版社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聘请他为该社“青春图文馆”的首席营销顾问,作为24岁的他,还懵懵懂懂,实在是“想都没有想过的事”。  而自己不但是一个球迷,更是一个执着的文学爱好者,这是他接受湖南文艺出版社聘请的主要原因。同时,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湖南人,希望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出版湘军的发展和壮大作一点贡献。  至于一分钱的聘请费是否太低?张一一认为,“这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对我能力的一种肯定,”,虽然自己现在经济状况一般,但他对钱看得很淡,而一分钱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对于自己的行为,他将自己比作金庸,“就象当年金庸先生一块钱向中央电视台转让《射雕英雄传》的制作权一样”。  征婚不成当上“策划天才”  “文艺出版社看中我可能与那个征婚广告有关”,张一一有点夸张的说,自从花10000元钱刊登那个备受争议的征婚广告后,由于红网率先独家报道,有关征婚广告的新闻被世界五大华文网站和我国近千家地方媒体予以转载,自己因此一夜成名。  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原本准备征婚,结果“反而惹来一身骚”-他的个人网站每日访问量达到2万以上,其中有不少外地的媒体记者冒充女孩子,谎称要与他“谈恋爱”通过QQ聊天,后来在别的报道中发现自己与之聊天的内容成了新闻。而亲友得知后表示无法理解,骂他是“吃了饱饭没事做”!  但也有不少公司,认为他是“一个策划人才”。通过多方打听到他的电话,要求聘请他在营销方面再做出轰动的举措,而湖南文艺出版社就是这样的“伯乐”之一。  选择张一一与征婚广告有关  一分钱聘请一个懵懂青年为营销顾问,这个消息是否真实?记者随后与湖南文艺出版社取得联系,该出版社证实了这一说法。  据该出版社一陈姓负责人说,作为出版人,通过与图书市场的长期接触,他个人认为书籍畅销的秘密就是营销,而湖南的出版社要跻身于全国一流之列,就必须加强营销力度。  而该社在今年全国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公司制经营”中,就决定聘请一位年轻有创意的营销人才,以改变该社在出版界的地位。  之所以选择张一一,该负责人承认与征婚广告有关。他说,经过多次讨论,出版社认为张一一的征婚广告很有创意,“能很好的把足球、贞操、婚姻三种社会普遍关注的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折射出了一种独到的深厚的营销策划思想。因此,张一一成为了首选。  同时,他透露说,通过对张一一个人网页、聊天等多方了解,“张一一有着独特的文学气质”,如果经过一定的打造和培养,“可能名噪(文艺)圈子”!(记者汤红辉编辑王重浪)权威见证  我们在做人或者做事时,要想取得别人的信任,通常会要使用一些权威的见证,这样才能消除别人的顾虑,从而建立良好的信赖感,电视广告里令人目不暇接的社会名人打广告,就是利用了消费者相信权威的人与事的这一心理。  我在主持麓谷(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整个CIS形象设计品牌策划的时候,在第一次提案会上,有不少领导对我们提出的“Luvally”的英文命名非常抵触,有个别领导甚至说我们是在“胡闹”,他说他翻遍了整个牛津字典都没有查到这样一个单词。  我们麓谷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于是苦口婆心的向他们解释“Luvally”不是一个完整的单词,而是根据国际流行的英文命名法则而“造出来”的一个词,“Luvally”如何如何好云云。  这时候有个年纪大一点的领导拍案而起了,他说他不懂得什么国际流行的英文命名法则,他只想知道生造这样一个单词国外的投资商怎么能够认得,又怎么能够传播?  听他一开口,我便知道这老头没有与时俱进,已经不知道被时代浪潮抛到哪个爪哇国去了,这时候不能和他比谁声音大嗓门高,也不能拿一些小家子气的案例试图来扳倒他,只能利用一些权威的佐证来说服他,让他自己在企业形象和品牌行销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外行。  我待他话音落地,不慌不忙的告诉他,企业形象的VI设计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是为标志、标准字、英文命名,英文命名按照现在国际流行的命名法则一般不是直接的汉译英,而是运用各种技巧(谐音、双关等)的字母或单词的组合或派生。譬如说,著名服饰品牌“金利来”,它的英文命名是“Goldlion”,“Goldlion”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单词,而是由“金色的”(Gold)和“狮子”(Lion)两个单词组合而成,“金利来”一开始并不叫“金利来”,而是被叫作“金狮”,因为“金狮”在不少地方的方言表达中被读成“金输”,显然这是犯忌和不极力的。为了讨个好口彩,才把“Lion”读成“利来”。“Goldlion”这个原来并不独立存在的单词,经过广泛的传播,现在已经深入人心。  然后我又举出了诸如“国美”(Gome)、搜狐(Sohu)等有说服力的例证传道授业解惑,然后又循循善诱的告诉提案会议所有的领导“Luvally”虽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单词,但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才把这个英文命名作为主打的。我们曾经还考虑过用“Lugood”(取“麓谷好”之意,但由于老外听起来像“Nogood”不得不忍痛割爱),后来我们经过反复的研究、分析和论证,认为麓谷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该从“硅谷”的英文名称角度出发,后缀“Vally”应该保持不变,前缀我们也曾考虑过用“Green”,“Greenvally”为“绿谷”之意,有“红河谷”之浪漫,亦传达绿色环保之意,但是单词构成太长,不如“Luvally”简明易记,而且“Luvally”谐音“路万里”,与湖湘文化“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求索创新”中的“求索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含意隽永,回味无穷……  有意思的是,发难的那位领导当时穿的恰好又是一件“Goldlion”牌的衬衣,他身边一位年纪差不多的领导似是在取笑他身穿“金利来”却不知道“金利来”从何而来,至此他已经在为自己“无知便是胆大”的盲目提出质疑而羞愧。在我充分利用权威见证的说服教育下,在座那些向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的领导一个个心悦诚服,不敢再轻易暴露自己的外行,“Luvally”这个通俗好记意义深远极有湖湘文化特色的英文命名当场被得以顺利通过,后来经常飘扬在“深交会”、“欧交会”的会场,为海内外广大投资商所喜闻乐道举口皆碑。  在这个价值多元、个性张扬的社会,人们还是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心理,尤其迷信权威的人与事。如果你想要某人接受你的意见,你大可不必坚持说是你的意见,可以假托是某位名人说的,或者某权威媒体和书籍上说的,效果将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如能好好利用人们迷信权威的这一心理,必将为实现我们的成功提供许多的方便。适度放权  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短暂的一瞬,时间、精力和认知水平都很有限,不可能什么都懂,更不可能什么都要亲自去完成。如何在短暂的一生里,充分有效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真正实现价值的“单位效益最大化”,是每一个成功者必须认真考虑的严肃课题。  在中国许多老百姓的心目中,三国时的蜀相诸葛亮可以说是一个神化了的人物,鲁迅更是在评价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时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饶是诸葛亮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如何的英雄了得,到头来总是逃不脱“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命运。  诸葛亮的失败在于他太过自恋,不懂得适度放权,总以为什么事情都只有自己才能够做好,只有自己才能够做到尽善尽美,所以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什么事情他都“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这样做直接的后果是劳心劳力过度只活到54岁就死了。  诸葛亮“包打天下”的作风,应该说是他管理理念的落后和管理手段的缺陷。自己费力不讨好把身体拖垮了不算,还把和同事、下属的关系处理的很糟糕。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曾经明确表示把蜀汉的军权交给李严,可是诸葛亮不放心啊,人家可是一降将,要是他带头造反怎么办啊?所以这军权是不能放的,后来还干脆寻个不是把李严罢为庶民了事。  诸葛亮事必躬亲一个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导致蜀汉人才的青黄不接。因为他管理理念的落伍,堵塞了人才的成长道路,无法给下属创造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使下属纷纷丧失信任感和责任感只剩下依赖感,蜀汉在诸葛亮这种管理体制的英明领导下,顺理成章的从“荆楚多壮士,益州尽奇才”的繁荣,沦落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凄凉。  而作为诸葛亮前辈的刘邦,虽然无论学问还是智谋都远不及刘邦,可是他懂得人尽其才的成功学,知道适度放权,策略由张良制订,后勤交萧何打理,军队归韩信统帅,终于成就了帝王霸业。  我刚做到广告公司策划总监位置的时候,一心想在老总的面前表现一番,所以也诸葛亮先生般的事必躬亲,任由手下的十多号员工在QQ上谈情说爱打情骂俏,我一个人忙得半死。  一个月下来,本来弱不禁风的我瘦了整整五斤,感觉自己是一个人顶几十个人用,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不料业绩却没有多少起色。  这时候我的老总找我谈话了,他说他看到了我的敬业精神,看到了我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和对公司的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他很高兴,这是一种成功者才具备的素质。但是,他又说,任何的成功者都不可能只手打天下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要充分挖掘每个员工的长处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更快的实现我们事业的成功。他还说,几乎每个企业家或者说成功者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通病,都以为只有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谁能率先跳出这个框框,舍得放权,然后加以适当的监督,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老总的话,每一句都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拨动了我心深处的某一根弦,让我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情。从这以后,我开始有的放矢各取所长的调动部门里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给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智慧和才华的空间,他们非常感谢我的信任,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能力,他们往往能把我分配的工作做的比我的期望值要好许多,而且,他们有时候一些即使不是很成熟的想法,往往都够拓展我的思维,激发我的灵感,放权后的我有更多的时间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制订和调整策略。这样,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不但自己越来越觉得轻松,而且效果也越来越好,业绩也飞快的提升。注重细节  中国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在做一个大的事业时,有时候只要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可能会痛失好局。李昌镐刘昌赫们高手过招,下到三百多手,最后往往只有一目或者半目的输赢,决定他们胜负的一般不是什么大砍大杀,往往只是一个收官的先后顺序,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劫材。  大凡成功者,不但要有统筹全局宏观规划的本领,也要能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刘先主白帝城奄奄一息的时候对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戎马倥偬叱咤一生的刘备归纳出的最宝贵的人生经验,也许就是这个细节与全局的辩证法。  我状告中国足协的前奏——“羞辱中国队的寻人启事”曾一度闹得轰轰烈烈举国皆知,虽然是因为我掌握了去年的一个趋势,而且切入时机非常之好,但是效果却还是为“状告足协”所不及,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当时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好。  因为张一一先生当时一时不察,“竟马上说出了完整的电话号码”,未免给人以炒作之嫌,如若是“经记者软磨硬泡再四恳求才告之电话”,张一一先生自我炒作之良苦用心,不会那么容易被猜测被怀疑甚至被看破,如此一来,则其新闻效果当是别有天地非人间。  虽然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小的破绽,但由于“寻人启事”本身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所以新浪、搜狐、雅虎、TOM、QQ、中国网、人民网、千龙网、东方网、北方网以及全国各大纸媒和电广传媒纷纷以其敏锐的嗅觉将其作为头条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然而,张一一当天的一个细节也不容忽视。那就是我找《当代商报》要了1000份登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在中韩之战举办地--贺龙体育馆附近记者和球迷下榻率最高的天玺大酒店、金源宾馆、君逸康年三家星级酒店和各个售票点免费赠送,让更多记者和球迷直接获得了第一手信息。  任何一个大事业,都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有时候一个细节往往能影响到全局的成败,只有首先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每一个细节,然后投入百分之百的力量做好它,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走向成功。厚积薄发  孟子说:“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实在是太精彩了,早在两千多年前,他就轻松懂得了“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真是没有办法不叫我不佩服。  大凡成功者,绝不是喊几句“我要成功”之类的口号就能轻易实现目标的。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浇灌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实在是凝聚了很深刻的哲学道理在里头。  我国西晋时著名的辞赋大家左思,他写旷世名篇《三都赋》就用了整整十年。他为了把《三都赋》写好,无论是吃饭也好睡觉也罢,时时刻刻都在构思这篇赋的语言文字、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为了能够及时的把自己突发的灵感记录下来,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忘带着纸笔,一想到有什么好的句子,就立马记下来。  苦心人,天不负,十载寒暑过去,左思终于完成了他名动天下、流传千古的《三都赋》。《三都赋》语言华美、文笔流畅,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文章一经问世,整个洛阳城为之轰动,大家竞相传抄,由于这篇文章较长,毛笔写字也费纸张,当然,最主要还是抄的人太多了(量大),顿时洛阳城的纸张变得供不应求,纸价暴涨,有名的“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真真是我国古代文坛一件无比风雅的盛事。  左思用了整整十年才写了一篇足以让他流芳百世的文章,而我们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据说一个星期就能写本小说,真是了不得。所谓“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功者,都是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才实现自己的人生和社会价值的。  我在进入叶文智先生的公司后,叶总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不要轻易出招”,潜台词就是要我们这些毛头小子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把毛躁的手脚浮躁的心情压下来,先默默积蓄力量,捕捉时机,然后再待时而动。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没有卖出去一幅画,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去请教一位世界闻名的老画家,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老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用了多长时间。他说一般是一两天吧,最多不过三天。那老画家于是对他说,年轻人,那你换种方式试试吧,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保证你的画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这个故事虽然结构和情节都非常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而耐人寻味的道理: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的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滴水穿石”。  李白诗曰:“十年磨一剑”,这是成功者才具备的一种良好心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人们,许多人都急功近利,总幻想着不劳而获或者说少劳多获的成功,孰不知道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往往会阻碍他们的成功,让他们为成功付出更大的代价,有时甚至会物极必反,年轻为轻率买单。不留退路  世界上第一位讲授成功学的杰出人物、世界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在他全球畅销几千万册的《思考致富》中,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成功学理念:“过桥抽板”。  当然,他所倡导的“过桥抽板”,绝不是教导我们要忘恩负义,而是告诉我们在做一项不是能够轻易实现的事业时,最好把自己的退路切断,让自己无路可退,这样才能激发我们所有的潜力,调动所有的激情,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  其实,拿破仑希尔的这一成功学理念与我们熟知的“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的典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挟刚刚击败楚国大将项梁之势,紧接着又围攻赵国重镇——巨鹿,赵国急派使臣向项羽求救。  项羽亲率大军渡过漳水之后,命令士兵把所有船只凿沉、把全部锅盆砸坏,每人只准带三天的干粮。因为已经没有了退路,不打胜仗就是死路一条,所以项羽的士兵一个个奋勇杀敌,以一当十,最后打败秦军,解了巨鹿之围。  “汉初三杰”中的一代名将韩信在解放赵国的时候,以寡敌众,背水扎营,置之死地而后生,打败了兵力远胜己军的赵军,生擒赵王。  我在告中国足协的时候,每天至少要接受全国各地十家以上媒体的采访,根本就无法正常上班,这时候我已经拿到了一份不菲的薪水,我本来可以选择请假一些时间什么的,但是我为了把告中国足协的事业做大做强,为了给新书的出版做好充分的准备,我毅然放弃了那份让许多年轻人眼红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图书策划人和畅销书作者这个我人生的方向上来。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还常常刻意把自己放在一个风口浪尖,常常许下公众承诺,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一个月后身价会怎样、三个月后会怎样、六个月后会怎样,一年后会怎样,三年后又会怎样,因为我夸下了海口,如果不能兑现岂不太没面子,遭人耻笑那不是我一贯的风格,所以我就会逼迫自己实现自己的口头承诺。这样,我的动机就更加明确,努力也就更加直接,目标的达成也就更加容易。  不过,如果你脸皮不够厚,决心不够大,努力不够多,心态不够好,如果你不是强烈的渴望成功,如果你不愿意为成功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那你就不要许下公众承诺,也不要自断退路,因为那样会让你更狼狈更尴尬更无地自容,从今以后,你也千万别再指望成为一个成功者。自高身价(1)  成功者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成功的,相反,绝大多数成功者都是在一穷二白的处境下才穷则思变开始白手起家。  根据成功学的一般规律,成功的第一步是最难迈出的,因为你还没有取得成功,对别人来说利用价值不大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利用价值。所以,一般来说,已成功者在这个时候都不愿意与你交往。只有当你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实现了你人生的第一次飞跃,渐渐开始有了被利用的价值之后,你的社交圈子才会得以拓展,才会有更多的成功者愿意与你交往,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所谓“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我们先不说取得初步的成功之后该如何如何,现在只谈如何实现成功的第一次跨越,如何在原始积累阶段就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肯定。无数历史的经验证明,一开始就树立自己成功者的形象、巧妙的抬高自己的身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汉高祖刘邦就是个中高手。  刘邦小名叫做刘三儿,幼时是当地有名的无赖,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过硬的后台。照理来说,应该是没有人愿意接纳他承认他,天下英雄(更多的是地痞无赖和亡命之徒)也不会因为他的“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死心塌地的追随他一起造反。  然而,刘邦毕竟是一代枭雄,自然有他自我推销的“一套”。他一开始先是找了一些“托”散布谣言彰显其所谓高贵出身,诈称他出生之时有各种异象发生,宛若天命所归似的(他的这一招后来被我国封建王朝的许多统治者如赵匡胤先生之流发扬光大,甚至连我们人人钦仰的袁世凯先生也不甘寂寞,一定也要弄个袁崇焕若干代孙的出身才肯善罢甘休)。  刘邦后来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手段或者说是阴谋诡计娶了吕文的女儿做老婆,于是他又假托吕文善于看相之名,放言吕文是认为他将来必定贵不可言才把女儿下嫁给他而抬高自身,从而吸引了大批沛县本地的地痞流氓和五湖四海的亡命之徒追随左右。  然而,刘邦营销自己的经典之作还是他的“斩白蛇而起义”。一个无赖乘着酒兴斩杀了一条蛇,本来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情,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然而,刘邦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知道如何把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限的放大,从而向自己规划的方向发展。于是,有一天刘邦孤身一人(显而易见就他一个人说了算,没有任何别的见证)在荒郊野外行走的时候,他听到一个不知是何装束的老太太在路边哭诉:“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变化成蛇,躺在路上休息,不料却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命啊!”呜呼,此时此刻,刘邦这一地痞无赖赫然已摇身一变为天帝之子,天下想不是他的都难了。  在刘邦及其子孙们的英明领导下,西汉王朝曾一度出现治世的繁荣局面。为了给当时的统治者歌功颂德,“赋”这种我国古代使用较多的文学体裁发展到了一个艺术的巅峰。我们一旦谈到“赋”,我们就不能不谈到作为汉赋集大成者的司马相如;而一旦谈到有“西汉两司马”(与太史公司马迁相提并论,何其荣耀!)之称的“巴蜀第一才子”司马相如,就不能不谈到司马相如的成功学。  司马相如年轻时曾为梁孝王门客,大约是给这些王子王孙们写一些溜须拍马粉饰太平的酸不垃圾文字混一份不错的薪水。梁孝王死后,树倒猢狲散,我们的大才子司马相如顿时从白领阶层沦为下岗工人,不得已收拾行囊领了一份低保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四川老家。  司马相如大才子年轻时可能也如张一一先生般不怎么聚财,既没有存下什么私房钱,也没有花大价钱买中国人寿保险之类,此刻已然是“家贫无以自立”,潦倒万分,怎么办?  四川向来是个出智慧的地方,所以司马相如不会坐以待毙。此时的司马相如已经熟谙“名与利”的辩证法,他深深的懂得,要想自己将来过得好,就有必要现在弄一些光环在头上遮遮穷,只有想办法抬高自己的身价,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尽快的走出困境。  司马相如于是串通好他的好友临邛县令王吉上演了一出双簧。王县令每天早上起床,什么事情都不做,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见穷光蛋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开始还见一见,不久之后似乎厌倦了小小王县令的大献殷勤,于是频频称病把一方父母官拒之门外。  这一场戏上演了一段时间之后,司马相如果然名声大躁。当地首富卓王孙也忍不住好奇“召”(史书上用“召”,可以窥见卓王孙势力和派头之一斑)来王县令,无非是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自己将设宴款待父母官的这位朋友云云。  如此一来,虽然正中司马相如之下怀,可是他并没有就此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轻易的立马就高高兴兴大大咧咧的去赴宴,而是推三阻四摆足了谱才“为不得已而强往”。这里的“为”通“伪”,就是说司马相如直到估摸着卓王孙之流已经等得够呛、耐性已经到了极限才假装极不情愿的勉强去了。自高身价(2)  司马相如也就是在这个他苦心孤诣搜索枯肠才好不容易等到的宴会上以一曲《凤求凰》俘获了卓王孙之女——美艳不可方物的才女卓文君的芳心。司马相如继而又用手段骗得卓文君跟着他私奔到成都“当垆卖酒”,曾经“怒其不争”放言要解除父女的卓王孙这时脸面开始有些搁不住了,只得给“僮仆百人,钱百万”给女儿女婿遮羞,司马相如于是拿着老丈人给的钱买田置地,赫然也成了一方土财主。  司马相如完成他人生第一次跨越的手段虽然不尽光明磊落,但是,他在创业的最初阶段制造社会影响、抬高自己身价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在我们还没有成功之前,在我们还没有社会知名度之前,适度的“利用佐证,抬高自身”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大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作为中国大陆目前为止最为牛B的品牌行销专家,叶茂中从1996年开始,就放言叶茂中营销策划公司100万以下的单不接,1998年后,他更是大言不惭的说300万以下的单不接。鉴于此,难道是叶茂中真不想接几十万或者一两百万的单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叶茂中不过是借设立门槛来提升公司形象制造舆论影响,从而赢得更多的大客户罢了。没有人会去调查1998年之后叶茂中的公司真如他所说300万以下的单不接,一旦上升到有同行想要去调查他公司的业务状况了,这恰恰说明他的公司已经做得非常之好了。而一个公司的业务状况一般属于商业机密,是不会随便对外透露的,即使是偶有泄密,叶茂中完全可以就用一句“是给朋友帮忙,不挣钱的”蒙混过关敷衍了事。  作为适当抬高自己身价的好处,我是深有体会的:  我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一写文案的毛头小子逐步爬到公司策划总监的位置后不久,有一次我去一集团公司谈他们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CIS)项目,该公司的董事长虽然表面上对我很客气,可是我分明读出了一丝他对这我这“乳臭未干”小子能力和水平将信将疑的况味。  我知道这样僵持下去,等到接待时间一过,也就意味着这个至少一百万的业务即将泡汤了。我必须当机立断给这个董事长一剂强心针。  于是,我立马让助理打开手提电脑,给这个董事长演示我们公司一些大客户的名单和项目。由于在我们公司曾经运作过的大客户当中,很有几个的实力是远在他们公司之上的,眼见该董事长开始有些心动了,这时候,我又不失时机的从电脑里调出我和“世界百位设计大师”中第一位华人靳埭强先生、台湾设计界泰斗林磐耸先生、“中国CI旗手”贺懋华先生等中国第一流CI专家的合影,并就他们做过的一些著名案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好像这些案子都是我主持的一般。其实,我与这几位大师级别的CI专家真正在一起工作的时间不足一月,几个比较大的案子我最多算是“参与”而非“主持”,不过,由于我这些特殊的工作经历,再加之该董事长曾经又听过贺懋华老师精彩的演讲,甚是钦佩,他似乎觉得我年纪轻轻就和这些大师们共同作业打成一片,一定是有些真才实学的。  于是,该董事长把开始准备接待我的十分钟延长到半小时,最后,他在董事会上力挺我们公司接手这一项目。事实上,我们后来的合作非常愉快,我们整个的CIS企业形象设计品牌策划也完成得非常出色。  如果我当时没有适时抬出贺懋华老师等三块金字招牌来衬托自己的权威渲染自己的造诣,任凭我当时是怎样的巧舌如簧天花乱坠,要想接下这个项目势必要大费一番周折,由此可见利用权威的人与事抬高自身的莫大好处。  再如我后来“状告足协”的系列营销事件之所以能取得超乎想象的成功,除了我掌握了2004年中国足球一个最重要的趋势(足球环境跌入历史的最低谷,全国球迷难以表达其恨铁不成钢情绪)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赋予了这一事件“中国第一”的特殊意义。张一一先生到底是否“中国第一个状告足协的球迷”姑且不论,只有拼命标榜自己“中国第一”的美丽身份,才能产生尽可能大的新闻价值。试想,中国可是有十三亿人口啊,拿个第一多不容易啊(除了梵蒂冈那样的小国没有成就感之外),这样的事情不报道报道什么呢,于是全国媒体一窝蜂的跟着我的节奏炒作“中国球迷第一次状告足协”事件,张一一先生一个人躲在角落没事偷着乐,好不惬意。  多接近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士,尽量向行业的第一名看齐和靠拢,这样往往能对我们努力的方向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对我们的品牌形象也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我的“中国第一个对校园爱情和中国足球说‘不’的长篇小说《不》出版之后,我采取的也是这样的策略,非常自负的拿它与《花季雨季》、《三重门》、《幻城》这样畅销得一塌糊涂的青春文学经典做比较。  附:  《中国球迷之歌》作者张一一出版小说《不》  http://news.sina.com.cn/o/2004-08-28/19443521470s.shtml  红网长沙8月28日讯(记者汤红辉)记者今日从湖南文艺出版社获悉,一部对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说“不”的另类青春小说《不》已经正式出版,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网友纷纷称其有《花季雨季》之纯真、《三重门》之叛逆、《幻城》之优美,而作者张一一更是一位出尽风头的“脚色”。  据了解,《不》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重点打造的图书品牌“青春图文馆”的倾力打造的第一部小说,以多才多艺的天才少年秦若虚从初三到大学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亲情、友情、爱情为副线,天理、地理、人理为另一副线,琴、棋、书、画、诗、酒、花都有所涉及,对中国的教育和足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质疑,笔法春秋,构思巧妙,文笔优美,悬念跌宕,让人欲罢不能。  《不》的作者张一一是一怪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这个时代的需要,现行的教育制度埋没了许多的象他一样的人才。而这一部分在《不》中都尽情流露。  同时,张一一最近更是风头出尽。先是中韩大战前夕的另类征友广告使其一夜成名,成为各大体育刊物的特约写手。紧接着,张状告中国足协之举引起国人褒贬不一的争议,而为亚洲杯所写的《中国球迷之歌》,在全国各大网站的点击率达到一亿九千万人次。张自称“被中国球迷视为精神领袖”,专业人士则称其为“策划天才”,认为整个过程都是在“自我在炒作”!认识自己(1)  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然而,2000多年过去,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认识自己”这个似乎任凭谁都懂得的道理,却还是有太多的人不是真正的懂得。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也曾经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类以其卓越的智慧发射出“神五”,甚至“神六”,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能好好的认识自己。做事根本的还是要先学会做人,既要做一个智者,又要做一个明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现成功的终极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五胡十六国”中“后赵”开国皇帝石勒雄才大略英明神武。有一次,石勒举行国宴招待高句丽等外国使节,酒过三巡,一时兴起,豪气干云的问身旁的大臣徐光:  “徐爱卿,你以为凭朕的文治武功,可以同历史上的哪个帝王平分秋色并驾齐驱啊?”  徐光这厮当时已对千几百年后张一一先生名动天下的旷世经典《一夜成名》略有心得,自然懂得“成功者赞美别人”的真理,于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猛拍马屁:  “依微臣看来,陛下英雄盖世,创下万世不朽基业,汉高祖刘邦望尘莫及,魏武帝曹操视若等闲,三皇五帝以来无有出其右者,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石勒听罢,哈哈大笑,说道:  “寡人哪里会不知道自己的本事呢,徐爱卿,你说的未免也有些太夸张了吧,你一定是在网上读过张一一的《一夜成名》吧?张一一这家伙简直太狡猾太厉害了。平心而论,寡人如果生在汉高祖刘邦的那个时代,一定恭恭敬敬投奔他的麾下,服从他的指挥,与韩信、彭越等千古名将在沙场上横刀立马一较短长!寡人若是生在光武帝刘秀的那个时代,就要与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到时候,那就还真不知道会鹿死谁手了!”  决策失误总是由认识失误造成的,所以关键是首先要认识自己,任何事业的成功之路,都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正因为石勒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所以他才能知人善任(任用汉族官僚张宾等),才能驰骋沙场转战千里所向披靡,最终使“后赵”和“前秦”一样,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为强盛的国家。与石勒先生做派不同的有一位贻笑千古的赵括先生,这家伙缺乏自知之明,偏又好大喜功,长平一役,白白断送了赵国40万军人性命。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我被扩大,就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形成自满和自我陶醉。这种人喜欢炫耀、哗众取宠,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自我被贬低,就容易产生无能心理,认为自己无用,一无是处。这种人本来可以才华出众,成绩超群,却由于自我贬低,“非不为,是不能也”的自欺欺人的自我退缩伤害了自我。  还有一些人,也并非自己想要东游西荡,但老是找不准方向,找不准角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自己的估计不准确。估计太高,则流于幻想,虽有远大抱负,却无实现可能,到头来四处碰壁,所有梦想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估计太低又可能浪费资源,高射炮打蚊子,得不偿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我刚刚大学毕业(其实并不曾毕业)的时候,目空一切,眼高于顶,以为老子才华天下第一,用人单位一定会排着队抢着高薪聘我,谁知道远不是这么一回事儿。无可奈何花落去,我只好单人匹马一杆枪天涯海角四处奔波,居然还是没有哪里有诚意收留我。  虽然找工作四处碰壁,我还是没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依然对自己有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我把大学里写的一些豆腐干敷衍成册,拿到国内一些非常牛掰的出版社,在出版方诧异的眼神中,要求他们首印十万册出版,其实我那时候对图书策划一点概念都没有,更别提选题策划、前期预热、中期制作、后期推广、发行到位、品牌延伸等一系列图书的立体营销过程了,只是一味偏执的认为“一一的,就是最好的”。  直到当初一个个的美好愿望纷纷化为梦幻泡影、已看不到任何急于求成和一夜暴富的希望时,我这时候才逐渐明白,自己远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强大,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甚至连大学毕业证都拿不到的年轻人来说,我并没有多少可以骄傲的资本,我必须摆正心态,从头再来。  我认识到自己的荒唐之后,不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从广告公司的小文案做起,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刻苦的钻研,再加上我方法正确,十个月后,我的收入增长了十倍。  我的经历,似乎能给刚出校门的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天之骄子们一些启迪。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一般都能清晰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往往却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呢?  第一,态势分析。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开始认识自己,最基本的是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认识自己(2)  1、优化优势。我们在人际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于“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化弱势。弱势通常是我们在人际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所以我们在人际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将弱势转化成优势。  3、把握机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善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4、充分准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准备做一项事业之前,我们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未雨绸缪,才能克服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威胁和挑战,使得事情顺利开展,不半途而废。  第二,职业规划。认识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后,我们需要做的是问自己适合做什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做好个人职业规划。  1、职业选择。先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然后再选择有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再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设计合适的职位。  2、城市选择。要想做出一番大事业,最好是背井离乡去一个你的职业相对做得最好的城市,拍戏去北京,选美来长沙,踢足球去大连,学技术去深圳,这样你就能接触到更多的行业第一名,获得更多的机会。如果你一老只是在你的家乡呆下去,既不会有“不斩楼兰誓不还”的背水一战的决心,也会由于你所受的教育和文化氛围的局限,你的视角必定也有限,必然对你的长远发展不利。  3、目标设定。在最近的三五年内,我们不仅要为自己订立可行性的长期目标,也要为自己订立短期的更为具象目标。只有有了宏观的大目标,我们才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然后把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触手可及的小目标,从而更好的实施和执行。  第三,适应市场。做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我们要详细了解当前人才市场的基本供求状况,了解你所面临的职场形势。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企业仍是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我们只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不能改变企业的用人需求。那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企业需要的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几大特征:  1、实践能力。有相关经验,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无需额外培训,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胜任工作安排。  2、学习能力。对行业动态和主流技术敏感,学什么会什么;渴望别人的意见,谦虚好学,对完善自身有强烈的欲望,具有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3、交际能力。懂得仔细倾听,能迅速理解和体会谈话者用意,能适应不同的人际交往风格,能较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4、协作能力。对团队合作有信心,协作能力好;乐于在团队中工作,善于体察他人的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有大局意识,不因个人得失影响大局成败。  5、优秀品质。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于道德问题坚决果断,对于他人有起码的尊重,保守机密,诚实守信。人生定位(1)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要想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除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之外,就是要能正确的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而价值多元的社会,最需要这样一种明晰的判断力。  班超是我国西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从小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然而,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成“家”的,他青年时期的工作不过是给官府抄文件和给私人抄书籍(大致相当于现在大街小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传真复印社”的打字员,充其量不过就是区政府一小秘书罢了)。  当是时也,北方的匈奴时常侵犯汉朝边境,班超特别愤慨;同时,他又看到西域各国与汉朝的交往已断绝了50多年,更是如张一一先生般心怀忧虑。班超抄了一段时间的书之后,(可能是银联卡上依然为零点零零零圆,张一一先生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罪过罪过),大概也已经知道“抄书是永远也发不了财的”,似乎觉得自己应该早日另谋出路,只是心下一片茫然,不知道路在何方,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生痛感受,煞是郁闷。  班超这天正给成功学大师张一一抄《一夜成名》,突然发现书中有几句格外深刻,一句是“成功者掌握最大的趋势”,一句是“成功者向最成功者学习”。他一经对号入座,当时最大的趋势是要解决外患,当时最成功者是出使西域的傅介子和张骞,当下豁然开朗茅塞顿开,暗道张一一这厮真是了得,简直是拨开云雾而见青天,叹一声“得来全不费工夫”,庆幸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班超当下也顾不得背一个“过河拆桥”的千古骂名,把张一一的《一夜成名》撕得粉碎(他害怕让更多的人分享张一一先生的成功经验对他构成威胁),然后把毛笔甩过马路,自言自语道:“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西汉昭帝时,曾为开道西域立下赫赫战功)、张骞那样,立功异域,怎么能够长期把时间消磨在笔砚之间呢!”  班超“投笔从戎”之后,随大将军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由于他受到张一一的成功学激励,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足智多谋,最终威镇西域各国,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英雄,名彪青史,万古流芳。  班超投笔从戎,建下千秋功业;鲁迅弃医从文,终成一代巨匠。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日新月异,我们更需要不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认识自己长短,躬身践履,砥砺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有许多人会一生碌碌一事无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们没有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阿基米德说,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便可以撬起整个地球。他这里所说的“支点”,和所谓“人生定位”以及“核心竞争力”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质量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区别于其它人的潜力和特质。吴晗和钱钟书同样都是数学一窍不通,他们考北大时数学一个15分一个0分,可后来他们一个成了有名的历史学家,另一个称得上是学贯中西。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