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角逐世界—布什-5

作者:布什 字数:22593 更新:2023-10-11 17:10:08

议会和政府辞职,自由农民党主席出任议长,莫德罗出任部长会议主席;12 月 1 日,议会通过修改宪法第一条提案,“工人阶级及其马列主义政 党的领导”的内容被删除。但是,这些并不能使反对党对克伦茨高抬贵 手。 12月 2 日在反对党要举行全国总罢工的威胁下,统一社会党召开 十二中全会,克伦茨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 12 月 5 日,昂纳克等一批前国家党政领导人被检察院软禁。 12 月 6 日,克伦茨所担任的国务委 员会主席和国防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也被剥夺。在此之前,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联邦德国议院发表了关于德国统一 的十点建议,其核心是统一社会党下台,用联邦德国的国体和政体统一两德。苏联、东欧国家对此表示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此表示支持。 但是,乔治·布什从美国对欧洲的领导权这一根本利益出发,也不希望 两德合并而使德国坐大。12 月 12 日,乔治·布什指示国务卿贝克出访 民主德国,同莫德罗举行会谈。贝克在会谈中对莫德罗说:“我们希望民主德国的人民知道,我们支持发生在这个国家的变革。”这句话实际 上是说给科尔听的,以便让他明白,美国希望民主德国的剧变到此为止,不希望联邦德国吞并它,从而构成一个强大的德国。科尔对美国的意见 不予理睬,12 月 20 日携带着数十亿马克的投资与信贷计划访问民主德国,莫德罗不得不同他在德累斯顿举行会谈。结果是,莫德罗同意民主 德国与联邦德国发展契约共同体。12 月 21 日,莫德罗下令将昂纳克时期的大部分政治局委员逮捕或拘 留,以换取反对党同其召开圆桌会议。然而,反对党这时的要求早已升级,它们现在的目标是解散已改称为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的执 政党,实现联邦德国对民主德国的兼并。他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冲击了国家安全局,并以退出圆桌会议作要挟。莫德罗被迫让步,着手 解散国家安全局,并保证在多党大选前不再成立任何新的国家安全机 构。2 月 1 日,莫德罗被迫在两德统一问题上作出让步,但主张用邦联制 而不是联邦制来统一德国,统一后双方在军事上保持中立。2 月 4 日,统一社会党一民主社会主义党宣布立即改称民主社会主义党,以同过去彻底决裂,党员人数迅速从 230 万下降到不足 10O 万。2 月 7 日,联邦德国 政府继续向莫德罗施加压力,要求双方立即开始有关建立货币联盟和进行经济改革的谈判。莫德罗不得不接受。这时,乔治·布什发现两德统一已不可避免,就联合英国和法国再 次发表支持两德统一的声明,并强调两德统一后不应保持中立,而要继续留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内。苏联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难以接受。在乔 治·布什的斡旋下,科尔答应向苏联支付数百亿马克资金,戈尔巴乔夫立即表示苏联不再反对两德统一,不再反对统一后的德国留在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内,保证驻民主德国的苏联军队将尽快撤走。在民主德国多党大选前,科尔亲临民主德国为基督教民主联盟拉选 票,答应一旦两德统一,就用联邦德国马克一比一地兑换民主德国马克。1990 年 3 月 18 日议会大选结果,基督教民主联盟上台组阁,莫德罗政府 短暂的执政时期结束了。1990 年 10 月 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入联邦德国, 它的全部机构被接管,公务人员被解雇,军队被改编,军官被解职。最后,连民主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政府加入统一后的过渡政府中的 5 名部 长也在 1991 年 1 月新内阁成立后失去了职位,所有的重要职务均由西部人出任。1989 年 10 月,保加利亚的局势也发生了动荡。乔治·布什对保加利 亚共产党总书记兼国务委员会主席日夫科夫自然没有好感,但保加利亚外交部长、政治局委员姆拉德诺夫却是一个既同美国国务院又同苏联的 戈尔巴乔夫保持密切联系的人。1989 年 10 月 16 日,欧洲环境保护会议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召开。乔治·布什除了派美国人权委员会副主席 等要员参加外,又指示美国国务院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多次发表声明,对保加利亚施压。姆拉德诺夫则从内部努力,使保加利亚政府在 会议期间不敢干涉持不同政见组织的反政府活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席 欧洲环境会议的 14个代表团还联名向会议倡议,要求保加利亚政府承认 持不同政见组织的合法地位和活动自由。戈尔巴乔夫也多次同日夫科夫和姆拉德诺夫通电话,要日夫科夫向姆拉德诺夫交权。日夫科夫 11 月 10 日被迫在中央全会上辞去了政治局委员、党中央总书记、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由姆拉德诺夫继任。姆拉德诺夫上台仅 3 小时,戈尔巴乔夫就发电报表示热烈祝贺,但 美国国务院却没有什么动作。 12 月 7 日,保加利亚各反对派组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组成民主力量联盟,喊出“保共中央、现政府 和国民议会全部辞职”等口号,局势持续动荡。1990 年 4 月,保加利亚举行总统选举,姆拉德诺夫勉强当选;6 月 保加利亚举行多党大选,由共产党改名而来的社会党获胜,在由 400 个席位组成的议会中占了 211 席,组成了社会党政府。民主力量联盟立即 发动反对社会党的静坐、集会和游行示威。7 月 6 日,姆拉德诺夫只得宣布辞职。7 月 30 日,社会党为了谋求同民主力量联盟妥协,撤回了自己 提名的总统候选人,与民主力量联盟一起拥戴民主力量联盟协调委员会主席出任保加利亚新总统。然而,斗争并没有就此了结。民主力量联盟发动了一系列示威游行、 罢工罢课,尽管 11 月 23 日议会以 201 票对 159 票否决了民主力量联盟对社会党政府的不信任案,但民主力量联盟仍然于 11 月 26 日发动了全国性大罢工。4 天后,社会党政府总理卢卡诺夫被迫带领内阁总辞职。1989 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反对派哈维尔派同 1968 年后被开除出党的 原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总书记杜布切克建立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并在捷克斯洛伐克党政领导中找到了温和派。8 月 21 日,各反对派在布拉格市 中心的瓦茨拉夫广场举行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美国还让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自由民主战士联盟派员前往参加和助威。此后发生了一系 列示威冲突,反对派组织成立“公民论坛”,放手策划 11 月 27 日全国总罢工,形势骤然紧张。11 月 23 日,捷共中央领导人在积极与工人群众对话的同时,在布拉 格召开军队高级会议。会议发表声明,支持党和政府为克服复杂局面所做的努力,支持党和政府同国内外反社会主义势力所作的斗争。当晚, 捷克斯洛伐克国防部长瓦茨拉维克大将也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声明人民军将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为捍卫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成果而斗争。 然而,在戈尔巴乔夫的干预下,11 月 24 日,捷共中央突然召开非常中央全会,雅科什等强硬派全部辞职,后来又被开除党籍,莫霍里塔和阿达麦茨掌握了党政大权,公民论坛等组织合法化。 没过多久,东欧其他国家那一幕又在捷克斯洛伐克重演。公民论坛开始向捷共发动全面的夺权攻势。西方国家则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进一步得到发展,它们就放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贸易限制。4 月 23 日,公民论坛的下属组织在瓦茨拉夫广场召开大会,支持布 拉格市检察院检察长索科尔关于在 5 月 1 日后取缔捷共在布拉格市的活动的通知。4 月 29 日,公民论坛的下属组织又在布拉格列斯纳广场举行 摇滚音乐会,支持索科尔采取行动取缔捷共。由于捷共在军队中尚有影响,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维尔虽然支持公民论坛的论点,但未敢让索科 尔的取缔意图付诸实施。莫霍里塔控制的捷共在自己原来的盟友发动的反共狂潮面前束手无 策,步步后退,结果在 6 月举行的全国大选中败北,公民论坛成立了完全无共产党人参加的政府。此后,公民论坛进一步右转,反共排共势头 毫无减弱。捷克斯洛伐克剧变后,罗马尼亚的局势也难以平静了。罗马尼亚在 1969 年至 1980 年的对西方开放时期,曾经同美国关系 良好。在乔治·布什出任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要职期间,齐奥塞斯库曾经数次访问美国,尼克松和福特也曾先后正式访问罗马尼亚。从 1969 年至 1973 年。罗美贸易额增加了 6 倍。 1975 年 7月,美国决定给罗马 尼亚以最惠国待遇,1976 年两国贸易额从 1973 年的 1.7 亿美元猛增到4.4 亿美元。 正是在罗马尼亚同美国的关系良好时期,齐奥塞斯库提出了“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先后制订了两个五年计划,要 求在 10 年的时间里使罗马尼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国民收入、居民生活水平都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为此,罗马尼亚实行了高发展速度、高积累、 高举债的三高政策,结果大大超出国力承受限度的高速度,使投资结构的比例严重失调。为了实现高速度进行的高积累,又不得不向国外举借 巨额外债,到 1980 年外债总额高达 140 亿美元。为了早日摆脱沉重的债务负担,罗马尼亚从 80 年代开始实行扩大出口、压缩进口的方针。它的多数工业品打不进国际市场,就大幅度增加 生活用品和食品的出口,生活用品和食品的进口则压缩到最低限度。过去从拉丁美洲进口的香蕉、桔子、咖啡,从中国进口的丝绸、蘑菇罐头、 青豆罐头都是罗马尼亚消费市场的抢手货。80 年代基本上不再进口。罗 马尼亚粮食总产量80 年代超过 3000 万吨,人均 1 吨粮食,但是由于大 多用于出口创汇、还本付息,因此,布加勒斯特市民反而天天为购买食品排队,首都以外的城市每人每天面包定量只有 300 克。从 1981 年开始,罗马尼亚外贸收支不但连年顺差,而且顺差额逐年 增加,8 年一共顺差 189 亿美元,终于在 1989 年 3 月提前还清了外债。这时,尽管罗马尼亚尚欠某些国家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 15 亿美元的长期 债务,但它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拥有债权 25 亿美元,两者相抵,罗马尼亚实际上已经从债务国变为债权国。但是,罗马尼亚 8 年来还债过猛, 也导致民族矛盾、武装力量内部矛盾以及党内矛盾加剧。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多次访问罗马尼亚,要齐奥塞斯库按照苏联的 方式搞改革,均未如愿,于是希望罗马尼亚党政军中的“健康力量”上 台执政。1989 年 10月,昂纳克、日夫科夫、雅科什等不跟苏联走的东欧 国家领导人先后下台,罗马尼亚亲苏派迫不及待地要举事。美国中央情报局也奉乔治·布什指令,与罗马尼亚反对派人士和教会人士广泛接触, 并策动罗马尼亚前国王和其他流亡国外分子准备回国夺取政权。齐奥塞斯库似乎有所察觉,他在罗马尼亚共产党第 14 次代表大会期间把大批治 安部队调入首都,并让那些不是 14 大代表的高级军官离开部队去休假,已经倒计时的军事政变不得不来个急刹车。一个多月后,由于蒂米什瓦拉事件爆发,国内外反齐奥塞斯库势力 的机会再次来临。蒂米什瓦拉市为罗马尼亚西部匈牙利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该市基督 教神甫特凯什·拉斯洛系匈牙利族持不同政见者,1989 年 7 月曾接受匈牙利记者的采访,发表了许多反政府言论。匈牙利电台将这些言论多次 向罗马尼亚播放,致使特凯什·拉斯洛被捕。11 月 28 日蒂米什瓦拉市法院判决开除他的神甫公职,流放到距此 200 公里的农村。他不服,躲进 教堂。 12 月 16 日,反对派发动和组织蒂米什瓦拉市的 5000 多名匈牙利族教徒上街游行示威,抗议法院的判决,呼喊推翻齐奥塞斯库的口号。17 日,示威队伍增加到 1 万多人,攻占了市政府大楼,并与军警发生冲 突。美国国务院设在慕尼黑的自由欧洲广播电台率先播放罗马尼亚政府 在蒂米什瓦拉市打死 4000 多人的假新闻,其他西方国家的电台、电视台竞相鼓噪。当时,也有一些西方记者对此表示怀疑。例如法国电视五台 记者于歇在现场直播中评论说:“从现场看,可能没有发生屠杀。”但由于技术原因他当时无法发回图像,因此他的评论根本未能引起电视观 众的注意。《世界报》记者发回的接近于事实的报道,则被编辑部认为太保守和不够味,于是以“编者按”的形式点出蒂米什瓦拉有 400O 至 5000 人被杀。《解放报》则干脆根据法新社的夸大报道,更改了自己的特派记者发回来的死亡人数的数字。后来,齐奥塞斯库被推翻后,据当局公 布的数字,在整个 12 月动乱中,蒂米什瓦拉共死亡 147 人,因此所谓 12 月17 日被军警屠杀 4632 人的说法纯属虚构。但是,在当时国内外局势动荡的情况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罗马尼亚的这种捏造事实的广播起到 了蛊惑人心的作用,为秘密酝酿中的军事政变提供了有利的可乘之机。12 月 22 日局势进一步恶化,为此政府宣布辞职,但布加勒斯特的示 威规模仍在扩大。武装示威者一度攻占了党中央大厦,同治安部队进行枪战。已参与政变的总参谋长调动布加勒斯特军区属下的第二军前来。 第二军的坦克到达党中央大厦后立即向驻守在里面的治安部队开炮,党 中央大厦燃起大火。下午4 点 30 分,第二军攻占了国家电台和电视台, 并向总统府等首脑机关发起攻击。齐奥塞斯库夫妇认为局势已经失控,遂从总统府乘直升飞机出走。得知全国实施禁空令后,他们在布加勒斯 特市附近的蒂图乡降落,改乘小汽车前往齐奥塞斯库的妻子的家乡登维 博察,23日被特尔戈维什蒂的驻军抓住,25 日即被处决,从而使政府方 面群龙无首。12 月 23 日,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成立。苏联政府立即发表声明 正式承认。但是,治安部队同政变部队的激烈战斗仍然在布加勒斯特市、蒂米什瓦拉市和布拉索夫市进行。双方打得难分难解,首都市中心的共 和国广场、邮电总局、电视台大楼的战斗尤为激烈。救国阵线委员会向 苏联求救。12 月 23 日晚,戈尔巴乔夫给法国总统密特朗打电话,要求苏、法共 同出面干预罗马尼亚正在进行的内战,密特朗表示同意。戈尔巴乔夫又给乔治·布什打电话,只想向他通报一下自己和密特朗的打算,没想到 乔治·布什也很关心罗马尼亚的局势。乔治·布什对戈尔巴乔夫说:“我比你们还早一天表态支持推翻齐奥塞斯库的起义,只要罗马尼亚走向民 主,美国决不会吝惜自己的援助的。”当天深夜,戈尔巴乔夫宣布: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已经就罗马尼亚 局势达成了共同行动的协议,专门成立了行动小组,必要时将对那里的战斗进行直接干预。密特朗也宣布:如果苏联出兵干预罗马尼亚的混乱 局势,法国和其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将给予全力支持。第二天,美国国务卿贝克宣布:如果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决定出兵罗马尼亚以帮 助那里的要求改革的力量的话,美国将给予支持。在这种力量对比下,罗马尼亚治安部队的战斗已是寡不敌众,从 1989 年 12 月 26 日以后,逐渐放弃了反抗。1990 年 1 月,罗马尼亚共产党被宣布解散。1991 年也许是乔治·布什出任美国总统以来最忙的一年。因为这一 年除了海湾战争、中东谈判、非洲大乱外,苏联这个原来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也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变。1990 年 12 月 1 日,相继更改了国名、国旗、国徽,通过了脱离苏联 宣言的波罗的海三国举行了联席会议,声明它们将拒绝签署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新联盟条约,呼吁西方国家承认它们的独立。戈尔巴乔夫在 1991 年的新年致辞中对波罗的海三国使用了强硬的措辞,陆续下达了军队进驻的命令,立陶宛维尔纽斯等城市发生了枪战。乔治·布什立即召开内阁会议商议对策。大家表示担心,因为对伊 拉克开战在即,美国已没有余力干预苏联局势,最后乔治·布什决定含蓄地向苏联最高领导人提出警告。他以 13 日维尔纽斯的交火事件为由, 打电话给戈尔巴乔夫,表示了自己的“忧虑”。给戈尔巴乔夫打了这个电话后,他就着手部署对伊拉克开战事宜。开战前半天,他亲自给盟国 的领导人打电话通气,却故意不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只是让贝克通知了苏联外交部长。乔治·布什降低对苏联打招呼的规格,果然引起了戈 尔巴乔夫的不安。1 月 20 日晚上,进驻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苏联内务部部队进入拉脱维亚内务部大楼执行任务时又发生了战斗,双方死伤 15 人。戈尔巴乔夫害怕这一个流血事件又引起美国的干预,第二天即指示国防部长亚佐夫出来发表声明,说苏联国防部从来没有命令过军队在拉 脱维亚采取行动。由于西方舆论表现出对亚佐夫声明的不信任,因此 22日戈尔巴乔夫亲自发表讲话,采取对冲突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把 自己洗刷得一干二净,并命令各地驻军不得再采取任何“恣意妄为”的行动。此后,苏军空降兵部队全部撤离波罗的海三国,苏联内务部部队 也从波罗的海三国撤走了三分之二左右。1991 年 3 月 28 日,在莫斯科召开俄罗斯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为了对 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民主俄罗斯在这一天举行了有数十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这一行动使戈尔巴乔夫十分恼火。他让亚佐夫出面,下令塔曼 机械化步兵师的装甲运兵车进驻莫斯科的某些地区,还在市区集中了 5万多人的正规军和内务部部队,摆出了镇压的架势。乔治·布什闻讯后, 又给戈尔巴乔夫打电话。戈尔巴乔夫断然否认他支持过苏联内阁的有关 决议。28日,民主俄罗斯的示威游行照常举行时,大部分军队都已撤出 市区。海湾战争结束后,斯考克罗夫特向乔治·布什提交了一份美国国家 安全委员会关于苏联局势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认为,1991 年苏联的经济、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已经全面激化,如果美国不给予戈尔巴乔夫以 有力的支持,他很有可能像当年赫鲁晓夫那样被推翻,而这对美国来说 无异于灾难。乔治·布什决定邀请戈尔巴乔夫参加 7 月份在伦敦召开的西方七国 首脑会议,以示对他的“改革”的支持。戈尔巴乔夫很感激,在伦敦会议开幕的前夕,他专门给西方七国首脑写了一封信,提出了十大“改革” 计划,又强调如果西方七国首脑不拉他一把,苏联随时可能发生动乱。乔治·布什同其他六国首脑磋商,首脑们对戈尔巴乔夫要价太高一致表 示不满。戈氏的计划中仅要西方帮助设立的使卢布成为可兑换货币的稳 定汇率基金就高达100 亿至 120 亿美元,西方七国一方面正遭受经济衰 退的困扰,没有多少钱可给,另一方面也怕把钱扔进一个无底洞。乔治·布什的顾问们劝他不要因为苏联衰退而掉以轻心,因为苏联即使彻底改变 了社会制度,作为一个大国它仍然是美国的潜在对手。结果,戈尔巴乔夫通过西方国家的大输血来帮助他摆脱经济、政治、 民族危机的热望,在伦敦会议上被浇了一瓢凉水。伦敦会议只是对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一些虚多实少的措施。戈尔巴乔夫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政 治上承诺不用武力干预各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的行动,经济上承诺全面引进西方的市场机制和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军事上承诺在削减战略核武 器问题上向美国作出大幅度的让步。7 月 29 日,乔治·布什开始访问苏联。他一下飞机,就发表了呼吁 苏联领导人用“人民自决”的方式来解决内部争端的讲话,实际上是警告戈尔巴乔夫不得向用武力解决苏联分裂问题的主张靠拢。此后,苏联各种政治力量围绕着签署主权国家联盟条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成 为“八一九”事件的直接起因之一。1991 年 8 月 19 日清晨 6 点零 5 分,苏联国家电台、电视台播发了由 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苏联总理帕夫洛夫、苏联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巴克拉诺夫签署的《苏联领导人声明》。声明说:鉴于戈尔巴乔夫总统 由于健康状况无法继续履行苏联总统职责,根据苏联宪法第 127 条,决定由副总统亚纳耶夫代理总统职务,并从 1991 年 8 月 19 日莫斯科时间 4 点起在苏联的某些地方实行为期 6 个月的紧急状态。声明还说:为了有效地实施紧急状态和管理国家,决定成立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其 成员为:亚纳耶夫、帕夫洛夫、巴克拉诺夫、亚佐夫、克留奇科夫、普戈(苏联内务部长)、斯塔罗杜布采夫(苏联农民联盟主席)、季贾科 夫(苏联国营企业联合会会长)。莫斯科时间 6 点 34 分,苏联国家电台、电视台又向全国播发了国家 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告苏联人民书》。乔治·布什这时正在缅因州休假,他从美国的战略利益着眼,决心 试试能否拯救戈尔巴乔夫。于是,他指示缅因州总统休假地的电话总机为他接通克林里姆林宫电话总机的热线线路,要求与戈尔巴乔夫总统通 话。克里姆林宫电话总机的小姐非常有礼貌地回答:“戈尔巴乔夫总统 现在不在。”乔治·布什在离开缅因州总统休假地时发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声 明。他一方面批评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动,另一方面他又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表示:“我们预料苏联会完全履行它所承担的 国际义务。西方作出的任何承诺都将根据苏联政府履行其义务的情况加以判断和履行。西方显然不会背弃苏联政府的改革、公开性和致力于民 主的原则。这方面的利害关系很多。”8 月 19 日莫斯科时间上午 11 点零 6 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 布了第一号决定,要求各级权力机关和管理机关确保无条件地实行紧急状态,立即撤销违反苏联宪法和法律的机构与武装,中止阻挠形势正常 化的政党、社会团体的活动,禁止集会、游行示威和罢工,监督各种舆论工具,整顿各个社会生活领域的秩序和纪律。40 分钟后,叶利钦见国 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并无实际行动,就在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为 非法,呼吁起来反击“叛乱分子”和实行无限期的总罢工。从下午 3 点30 分开始,民主俄罗斯的成员在俄罗斯联邦政府大厦旁边的红色普列斯 尼亚滨河街构筑路障。乔治·布什这时已赶回白宫,他接到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报告后, 当晚又发表声明,宣布支持叶利钦关于“恢复合法选举产生的权力机构并恢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职务”的要求。乔治·布什还给其他六个 西方大国首脑打了电话,让他们发表声明,同美国一起对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施加压力,并要求西方六国以及欧共体、世界银行最迟不能 迟于 8 月 20 日宣布停止对苏联经济援助的决定。8 月 19 日莫斯科时间下午 5 点 29 分,亚纳耶夫匆忙颁布命令,宣布 从 8 月 19 日开始在莫斯科地区实行紧急状态。接着,他举行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首次记者招待会,表示将采取最果断的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并将提请预定于 8 月 26 日召开的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批 准在苏联个别地区实行紧急状态。亚纳耶夫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还声明:苏联领导人今后将继续奉行戈尔巴乔夫 1985 年开始实施的方针;希 望戈尔巴乔夫康复后,重新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信“我的朋友戈尔巴乔夫总统将会归队,我们还将像过去那样在一起工作”。这实际上是否定 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刚刚颁布的《告苏联人民书》中的说法。20 日下午 3 点 15 分,乔治·布什通过电话向叶利钦表态:西方七国 无条件地支持他和戈尔巴乔夫。下午 5 点 48 分,叶利钦签署命令,宣布在戈尔巴乔夫复职之前,由他来履行俄罗斯境内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职 务。21 日凌晨,亚佐夫在国防部召开各军区、各军兵种司令会议,通过 了三项决定:(1)从莫斯科市区撤走一切军队;(2)取消 20 日晚上开始实行的宵禁;(3)请求苏联最高苏维埃开会审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的行动是否合法。这表明,这次事件已经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了。8 月 21 日夜 9 点 10 分,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福罗斯发表声明,说 他已经完全控制了局势。第二天凌晨 2 点 12 分,他飞抵莫斯科机场。回到克里姆林宫后,他立即发布《关于废除政变组织者反宪法文件的命 令》,宣布撤销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所有成员的职务,由苏联总检察院和俄罗斯联邦检察院联合对他们进行刑事侦查和起诉。8 月 24 日,戈尔巴乔夫发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和责成苏共 中央自行解散的声明。8 月 25 日,苏共中央书记处被迫发表声明,宣布接受戈尔巴乔夫关于苏共中央自动解散的要求。8 月 26 日,乔治·布什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向苏联提供 3.15 亿美元的农业信贷,作为对苏联 8 月 22 日以来发生的变化的支持。苏联共产党被解散后,苏联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怎样对待苏联,美 国决策层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肢解苏联。乔治·布什支持这派的立场。 早在 8 月 26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就提出,戈尔巴乔夫要进一步获得美 国援助,就必须同各加盟共和国达成协议,让那些想独立的加盟共和国获得独立。他还让贝克制定“敦促莫斯科沿着与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原则 相一致的路线进行改革”的五项原则:(1)苏联的前途由苏联人民以和平方式并且本着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原则来决定;(2)苏联及各加盟共 和国的官员应尊重现有边界;(3)美国支持通过有秩序的民主进程实现的和平变革;(4)必须保护人权尤其要平等对待少数民族;(5)澄 清各加盟共和国之间以及各加盟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这是苏联尊重自己的国际义务的关键。戈尔巴乔夫获悉这一信息后,在 9 月 2 日召开的苏联第五次非常人 民代表大会上宣布:未来的主权共和国联盟可以在一些方面具有联邦的性质,在另一些方面具有邦联的性质,在其他问题上则具有联合的性质。 这次代表大会闭幕的第二天,戈尔巴乔夫就主持苏联国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承认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独立的决定。苏联外交部 也发表声明,支持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加入联合国,并以平等的成员身份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美国决策层的另一派则害怕苏联解体会导致核武器失控,从而给美 国造成更大的威胁。代表这派立场的是美国国防部长切尼。乔治·布什知道切尼作为军方首脑,对美国现实安全的关心要甚于对意识形态的关 心,他制止了贝克同切尼的争论,指示贝克 9 月 11 日在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召开的莫斯科人权大会上宣布美国制订的关于苏联各族人民在建立 新社会时应遵守的五项准则:(1)建立新社会必须采取和平途径,遵守赫尔辛基文件的各项条款;(2)新建立的各个国家应当尊重现有的内 外部边界,不得使用武力来变更边界;(3)美国只支持通过公认的民主程序如选举方式所作的政权变更;(4)不尊重人权和少数民族的权利, 任何新的国家都不可能建立;(5)只有在履行苏联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情况下,新建立的国家方可加入国际社会。戈尔巴乔夫采取了一些阻止苏联走向彻底解体的措施。经过多方协 调,总算于 10 月 18 日在莫斯科签署了《主权共和国经济共同体条约》。但是,各成员国在审议经济共同体第一批 8 个协定草案时,又因矛盾重 重而使它们搁浅。到了 10 月底,除了俄罗斯和哈萨克以外的 13 个加盟共和国都已经通过立法机关表决或者全民公决,宣布独立了。戈尔巴乔夫多次请求乔治·布什给他以帮助。乔治·布什为此召开 内阁会议商议。贝克主张听其自然。切尼认为苏联已经衰落,保存一个邦联化的苏联比没有苏联更符合美国的利益。乔治·布什最后决定作两 手准备:一方面积极同各苏联加盟共和国发展关系,作好苏联解体的准备;另一方面给戈尔巴乔夫以经济援助,使他能把苏联变为邦联制的共 同体。在乔治·布什的努力下,10 月 5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总裁康 德叙斯,同戈尔巴乔夫交换了关于向苏联提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联系国的特殊地位的文件。10 月 8 日,日本政府决定向苏联提供合计为 25 亿美元的援助。 10 月 13 日,西方七国财政部长和国家银行行长发表援助苏联的声明,同意在苏联实行全面的经济改革计划、中央和各共和国 当局明确保证适时履行所有的财政义务、为中央和各共和国承担现在和将来的财政责任确定行动范围、披露苏联所有的经济和财务资料的前提 下,向苏联提供新的贷款。 10 月 15 日,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发表演说,要求这两个由美国控制的国际 金融组织帮助苏联建立资本主义的金融和储备体系,帮助训练可以管理有利可图的私人企业的企业主,帮助私人企业建立行之有效的法律制 度。11 月 8 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罗马召开首脑会议,要求苏联各共和国通过和平与民主的手段来决定自己同苏联的未来关系,要求苏联和 各共和国采取一切必要行动确保苏联所签署的国际协议尤其是减少战略武器条约、欧洲常规力量条约、防止核扩散条约和生物武器公约受到尊 重、批准和实施,欢迎苏联领导人确保这些武器安全、负责和可靠地控制在一个当局手中的意图,要求苏联和各共和国采取坚决措施防止核技 术或者可能使局势不稳定的其他军事技术出口,要求所有的共和国负起它们对苏联的国际义务的适当责任。11 月 15 日,戈尔巴乔夫对保存一个 邦联制的苏联作了一番最后的努力,公布了《主权国家联盟条约草案》。它规定:主权国家联盟是一个邦联式的民主国家,在组成联盟的各国自 愿赋予它的那些权限范围内实施权力;组成联盟的各国可以独立地决定自己的民族体制、国家体制、行政区域体制,决定自己的权力机关和管 理机关体系;主权国家联盟在国际关系中是主权国家,是苏联的继承者;组成联盟的各国是国际法的全权主体,有权同其他国家建立直接的外 交、领事和商务联系。乔治·布什决定支持这个条约草案,11 月 20 日批 准了向苏联提供15 亿美元食品援助的计划,其中有 12.5 亿美元为购买 美国谷物的商业银行贷款保证,1. 65 亿美元为免费食品,并规定这些援助中的多数将通过苏联中央政府发放,少数直接交给各共和国。12 月1 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决,投票者中有 90%的人赞成乌克兰独立。12 月 2 日,欧共体外交部长会议发表声明支持乌克兰独立,同时要求乌克兰在独立后遵守苏联根据欧安会的有关条约所承担的义务,遵守苏联在 军备控制和不扩散核武器领域所承担的一切义务,与其他共和国一起共同承担偿还苏联外债的责任。戈尔巴乔夫急忙给乔治·布什打电话,希望得到美国的有力支持。 乔治·布什让他的新闻发言人于 12 月 2 日发表了一项谨慎的声明,说:鉴于在乌克兰举行的全民公决的结果,美国正考虑给予马克兰以完全的 外交承认,但是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才准备做出关于承认的最后决定。不过,美国未能阻止欧洲国家占多数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6 国大使 会议 12 月 3 日通过欢迎乌克兰以民主方式选择独立的声明。12 月 3 日,戈尔巴乔夫向苏联议员发出呼吁,企图阻止乌克兰实施 这一公决。叶利钦在同一天发表支持乌克兰独立的声明。12 月 7 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领导人在布列斯特举行了 秘密会议,8 日发表了明斯克宣言。它宣布三国领导人决定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它的协调机构设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 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签署之日起,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了。戈尔巴乔夫对自己日益不利的形势似乎已经有所觉察,再次向乔 治·布什求救,但乔治·布什的态度突然变得十分暧昧。贝克则迫不及待地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采访,说:我们所知道的那个 苏联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需要有个新的联合体来取代它,以免在这个有大量核武器的地区出现南斯拉夫那样的危险。12 月 9 日,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指责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 三国领导人关于停止苏联法律效力的声明是没有法律根据并且是危险的,只能加剧社会的动乱和无政府状态;宣称由多民族国家组成的苏联 的命运不能由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的意志来决定,而必须经过全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并且不排除就此举行全民公决的可能性。同日,乔治·布什再次召开内阁会议,研究戈尔巴乔夫的命运。阁 员们依然争论不休,最后决定对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协定表示谨慎的支持。当晚,总统新闻发言人在白宫记者招待会上说:乌 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三个共和国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公报, 反映了美国 9月份提出的五项原则,我们对此表示满意。由于苏联的事 态发展得很快,我们不知道在明斯克协定之后苏联中央政府的地位,因此白宫既同苏联中央政府保持关系,又同各加盟共和国保持关系。不管 苏联出现什么样的政府,或者出现什么样的邦联,我们都准备与其进行合作。这实际上是告诉戈尔巴乔夫,如果你控制不了局势,美国政府就 只好另起炉灶,另找合作伙伴了。于是,戈尔巴乔夫的希望只能寄托于两个步骤。一是争取哈萨克中亚五国的支持。但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 克、土库曼、吉尔吉斯领导人于 12 日到土库曼首都阿什哈巴德开会,却达成以下共识:苏联新的一体化进程已经走进了死胡同,明斯克协定具 有了积极的意义,中亚五国应争取以平等的创始国身份参加独联体,并邀请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首脑同他们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 用独联体取代苏联的谈判。16 日,哈萨克共和国宣布脱离苏联独立。二是争取以国防部长沙波什尼科夫为首的苏联军方的支持。但也没 有收效。由于戈尔巴乔夫一再给乔治·布什打电话,弄得他也心神不定,因 此 16 日派贝克去莫斯科摸底。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分别组成了自己的代表团前往会见。使贝克也出乎意料的是:沙波什尼科夫和苏联内务部长 巴兰尼科夫这时都变为叶利钦代表团的官员了。贝克回去一汇报,乔治·布什终于作出了选择:抛弃戈尔巴乔夫。在这种形势下,戈尔巴乔夫无可奈何了。17 日他被迫同意在 1991 年 12 月底以前终止联盟机构的一切活动。但他又对美国广播公司的记者说:他将在联盟时代结束和联合体时代开始之际辞职,辞职之后他将继 续从事积极的政治活动,争取外国对新成立的独联体各国首先是对俄罗斯的援助。他还私下表示,希望独联体能够设立总统职位。言下之意, 是希望美国政府能够为他在独联体中争取个重要职位。乔治·布什看了这段新闻后,默然无语。12 月 21 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塔吉 克、土库曼、吉尔吉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这 11 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召开阿拉木图会议,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关 于武装力量议定书》等文件,决定建立独联体国家元首会议和政府首脑会议。然后,上述国家的领导人书面通知戈尔巴乔夫:苏联已不复存在, 苏联总统的位置也已不再存在。12 月 25 日晚上 7 点差 3 分时,戈尔巴乔夫神色紧张地来到了电视摄 像机前发表辞职电视讲话。乔治·布什没有忘记向戈尔巴乔夫告别,他给戈尔巴乔夫的别墅拨了电话,赞扬戈尔巴乔夫使苏联发生了历史性的 转变,美国人将会永远记住他。戈尔巴乔夫则无言以对。第十一章盾牌行动·获悉伊拉克兵临科威特,布什却拒绝立即向科威特人通报·布什继续实行诱敌深入策略·指示切尼尽最大的努力说服法赫德国王同意美军进驻沙特·布什调兵遣将·美国士兵对布什夫妇喊道:“让我们回家!”·取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动武的授权美军占领巴拿马后,立即将精锐的第 82 伞兵师主力移至洪都拉斯, 同早已部署在那里的第 100 伞兵师和 82 伞兵师一部一起对尼加拉瓜桑地诺解放阵线政府进行军事威胁。桑地诺解放阵线政府被迫举行多党大 选。 1990 年 2 月 25 日大选举行,桑地诺解放阵线失败,组成了查莫罗夫人政府,乔治·布什拔掉了美国后院的第二颗钉子。下一步,美国的战略行动转向何方?乔治·布什采纳了斯考克罗夫 特的主张,把箭头指向了波斯湾地区。美国虽然从杜鲁门时代开始,就把波斯湾地区宣布为自己的海上生 命线和经济命根子,多次声明任何外部力量胆敢染指这一地区,都将被视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而遭到美国军事力量的还击。可是,由 于美国长期实行支持以色列的政策,使无论哪一种类型的阿拉伯国家都不敢同美国过于亲热。加上苏联当时日益强大,反对美国染指波斯湾, 美国不得不同苏联达成“君子协定”,两国都不在波斯湾常驻舰队和建立军事基地。因此,美国军队统管海湾地区的中央司令部,不得不设在 距海湾地区 1. 6 万公里之遥的美国本土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现在苏联衰落了,美国具备了向那里派驻舰队,获取陆海空军基地的可能性,但 乔治·布什知道,海湾国家对美国都有程度不同的戒备,即使像科威特、沙特阿拉伯这样的国家也不例外。美国军队要在它们那里获得立足点, 就必须有人给它们闹点事,使它们出于恐惧而来邀请美国军队。机会来了。4 月 1 日,海湾军事大国伊拉克的总统萨达姆发表了措辞 严厉的反对以色列的讲话。他警告说:如果以色列再敢像 1981 年那样空袭伊拉克的核设施,那么伊拉克就将用自己的化学武器把以色列烧掉一 半,使其陷入一片火海。乔治·布什立即指示国务院和白宫新闻发言人发表措辞同样严厉的 声明,加以驳斥,使这件事以及美国对这件事的关心引起国际舆论和海湾国家的重视。在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新闻发言人把萨达姆的讲话痛斥了 一通后,乔治·布什也向记者发表了讲话。他在温和地建议萨达姆收回 自己 4 月 1日的“十分不合适”的讲话的同时,暗示了中东紧张局势升 级的危险以及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来对付邻国的可能性。这 番话实际上是说给海湾国家听的。萨达姆并不想得罪美国,没有公开驳斥美国官方的声明。他给沙特 阿拉伯国王法赫德打了一个电话,说明了美国总统以及美国国务院对他 4 月 1日讲话的误解,请求法赫德让其担任驻美国大使的侄儿向乔治,布 什作些解释工作。这位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在两伊战争中曾为伊拉克总参谋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搭桥,使伊拉克总参谋部获得美国中央情报局间谍卫星拍摄的有关伊朗军队部署变动的照片,从而在萨达姆脑海中 留下了深刻印象。法赫德一口答应,立即让他的侄儿飞往巴格达,面见 萨达姆。萨达姆对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说:我们掌握了确切的情报,表明 以色列正在策划空袭伊拉克一个新建的核反应堆。如果伊拉克现在受到 以色列的袭击,我在 6个小时内不采取措施就很难办。1981 年以色列空 袭并炸毁了巴格达以南的奥西拉克研究用核反应堆时,我可以告诉我的军队和人民,我们正在同伊朗打仗,无法同时反击以色列的侵略,可是 现在伊拉克已经处于和平时期了。我 4 月 1 日的讲话被布什总统误解了,仿佛我打算对以色列实施进攻性打击似的。我当时是在公开场合对伊拉 克军队讲话,下面群情激昂,又是鼓掌,又是呼喊,我不能不对以色列提出警告。我可以向布什总统和法赫德国王陛下保证,我不会主动进攻 以色列的。但是反过来,我希望美国人也要劝说以色列人,使他们保证 不再攻击伊拉克。萨达姆还说:帝国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势力不断制造伊拉克对邻国 有企图的说法,这是合谋反对伊拉克的做法,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当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把萨达姆的话告诉乔治·布什时,乔治·布 什的脸有些发热,急忙辩解说:“胡说八道!没有人在合谋对付他,正是他的所作所为叫我们感到担心。”萨达姆委托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向乔治·布什传达的这个信息是 真心实意的,因此事隔两天他就给法赫德和伊拉克驻联合国大使打电话,查询乔治·布什得到他的这个信息后的反应,特别是有没有承诺不 让以色列再度空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驻美国大使只好再次求见乔治·布什。乔治·布什借口 正在开会,不愿同这位大使长谈。不过这位大使有恩于布什。1985 年美国许多报刊攻击乔治。布什不过是位有名无实的副总统时,这位大使花 费巨资,专门为乔治·布什举办了一场大型招待会,请来了罗伯特·弗拉克等著名歌星助兴,还给美国新闻界送了大批“红包”,终于平息了 这场对乔治·布什的政治前途极为有害的攻讦。因此,乔治·布什碍于情面,在白宫的走廊里同这位大使谈了几分钟,闪烁其辞地表态说, 我不希望那里的任何人进攻任何人,我希望那个地区的人民都能过安定生活,现在需要的是大家部冷静下来,我可以同以色列人谈谈,到时 再答复你。这次由于萨达姆采取了极为克制的态度,美国无法乘机扩大事态, 因此只好暂时作罢。7 月,乔治·布什的机会又来了。 这个月,伊拉克与科威特自两伊战争结束后形成的矛盾终于酿成了公开的争吵。1977 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因为接受美国的斡旋,单独同以色 列媾和而失去了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声望,萨达姆认为历史已经降大任于他的肩上。但他当时却上了西方国家的当,把打击什叶派的伊朗作为统 一阿拉伯世界的起点。结果打了 8 年,两败俱伤,不得不讲和停战。这时,伊拉克的国民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石油工业由于设施遭到战争 的严重破坏,收入不及战前的 20%;100 万大军无法复员,庞大的军费开支压得政府财政喘不过气来;战争中借了 800 亿美元的外债,每年仅利息就高达 30 亿美元。原来萨达姆帮助科威特的萨巴赫王朝抵制伊朗, 科威特先后借给伊拉克 100 多亿美元作为军费开支;现在战争结束了,科威特为了不使伊拉克恢复元气,不但不肯减免伊拉克的债务,而且对 借新债给伊拉克也显得十分吝啬。萨达姆见萨巴赫王朝如此忘恩负义,既委屈又恼火,于是开始在两 国之间尚未划定的 160 公里的边界线上计较起科威特来。这 160 公里的边界线是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采油区。这里的油层厚,几乎全是自喷井, 不需要注水和注气,便可以获得旺盛的喷油能力,还适合于大井距打井;这里的油层埋藏浅,一般不超过 1500 米,每形成一吨石油生产能力所需 要的投资和每生产一吨石油所耗费的成本都只有非洲主要产油国的1/5,拉丁美洲产油国的 1/10,美国和英国的 1/30,为世界石油业的最 低成本和投资;这里的油层油质好,含蜡少,凝固点一般低于-20℃,中轻质油比重大,便于用输油管道送往油港。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油层 构造成锅状,伊拉克那方的鲁迈拉油田处于锅壁,科威特这方的达瓦拉油田却处于锅底,以至于在伊拉克境内的石油都往科威特境内跑,使其 虽经多年开采,却越采越多。加上伊拉克境内的开采设备大多被战火毁坏,又无钱购置新设备,眼看自己的石油储量滚滚流向科威特境内,不 由得不恼火万分,而科威特却故意装作不知道。科威特的萨巴赫王朝认为,由于科威特 1871 年曾经是巴士拉省的一 个县,因此现在随时有可能被伊拉克吞并;要保住国家和王朝的长治久安,只有紧紧依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保护。美国本土已经查明的石油储 量也不少,但它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不愿过多地动用自己家中的战略储备,宁可远涉重洋到波斯湾去大量搬运别国的石油,也就是说先用别人 的,最后再用自己的。截止到 1990 年元旦,海湾地区已经探明的石油储 量占世界石油10120 亿桶中的 65.4%,海湾各国石油日产量占世界石油 日产量 6360 万桶中的 26.1%。海湾各国每天出口石油 1360 万桶,1989年美国每天进口石油 795.2 桶,其中 21%来自海湾地区;欧洲共同体每 天进口石油 798 万桶,其中 37.7%来自海湾地区;日本每天进口石油380 万桶,其中 70%来自海湾地区。这里,科威特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为 945 亿桶,日产量为 154 万桶。美国等西方国家便怂恿科威特违反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额规定,超产石油,从而使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而伊拉 克为了恢复残破的经济,急需石油美元,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对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使它痛恨科威特的萨巴赫王朝。1990 年 7 月 15 日,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给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写 信,点名指责科威特破坏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生产限额,大量增产原油,导致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下跌,给伊拉克造成 140 亿美元之巨的重大 损失。他还指责科威特自 1980 年以来在两国边境有争议的地区偷采伊拉克的石油,价值在 24 亿美元以上。信中还说:科威特在两国边境有争议 的地区修建了军事设施。两天后,萨达姆在伊拉克七月革命纪念节的庆祝会上,公开批评了科威特。 18 日萨达姆再次指责科威特蚕食伊拉克 领土和偷采伊拉克石油。科威特则不示弱,派出三位特使穿梭访问各个阿拉伯国家,反驳伊拉克的指责,并向联合国秘书长通报了科威特的立 场。20 日科威特宣布自己的军队进入戒备状态。此后,两国领导人和报刊电台,互相对骂,矛盾迅速激化。就在这时,美国间谋卫星发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中最精锐的汉穆拉比机械化师、麦地那光明机械化师、真 主伟大机械化师的坦克部队离开了中部地区,迅速部署到伊拉克东南部的沙漠地带,这里距科威特边境大约 10 至 30 英里。此后,美国间谍卫 星又发现伊拉克以每天一个师的速度,将另外 4 个步兵师和 1 个特种作战师从中部地区调到边境地区,使那里的总兵力达到 10 万人。美国参谋 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大为吃惊,立即给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官施瓦茨科普夫四星陆军上将打电话,向他通报了这一情况,征询他的意见。施 瓦茨科普夫认为伊拉克很可能要对科威特发动一次规模有限的攻击,占领某个科威特油田或者夺取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这两个位于阿拉伯河出 海口的重要油港。这个判断与五角大楼情报分析部门、作战部门的判断一致,因此鲍威尔立即向国防部长切尼和总统乔治·布什作了汇报。出 乎鲍威尔意料的是,乔治·布什拒绝立即向科威特国王通报这一情况, 他说等等看再说。7 月19 日,某位消息灵通的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切 尼查询伊拉克在石油问题上威胁科威特的情况,切尼含糊其辞他说:“我们会认真对待一切对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朋友和利益构成威胁的事情。” 恰好,7 月 24 日美国五角大楼公布了美国海军将与阿联酋海军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国还将为阿联酋空军提供两架 KCI35 型大型空中加油 机的消息。这引起了萨达姆的警觉,于是在 7 月 25 日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的女大使。萨达姆问这位女大使:“美国说它将保护在海湾地区的朋 友,这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美国对伊拉克存在着偏见。这种偏见加上美国同阿联酋的联合军事演习,鼓动了阿联酋和科威特对伊拉克的敌 视。”女大使对此表示否认,说:“我有总统的直接指示,他要求我谋求同伊拉克进一步发展关系。”女大使加重语气说:“我们对阿拉伯人 的内部冲突不发表意见,比如贵国同科威特关于边境问题的争论。总统指示我,一定要本着友好而不是敌对的态度来询问你对边境问题的意 图。”萨达姆舒了一口气,告诉她说:经过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7 月 24 日的斡旋,伊科双方已经停止了攻击,将在沙特阿拉伯的吉达市举行谈判。 乔治·布什对伊拉克与科威特即将举行的谈判的成功系数表示怀疑,他知道伊拉克人已经箭在弦上,而科威特人由于不知大祸即将临头, 在谈判中必定像以前那样吝啬,但他不愿意向科威特国王发出警告。鲍威尔对乔治·布什的意图有所领悟,从军事角度论证了不必提醒科威特 人的理由。鲍威尔说:尽管萨达姆在伊科边境集结了 10 万大军,足以摧 毁科威特只有 2万人的军队,但是伊拉克所集结的部队的无线电开通量 很小,炮兵部队没有跟进在坦克部队后面,坦克部队后面也没有一条发动进攻时必不可少的后勤车辆尾巴。这说明萨达姆只是在炫耀自己的武 力,以便为即将开始的伊科谈判助威。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维茨不了解乔治·布什的天机,建议美国把海军陆战队派进海湾,并调动停泊在印 度洋迪戈加西亚岛美军基地的预置补给舰进入海湾,它可以向 1 万多名 海军陆战队员提供30 天的食品和弹药。这个建议立即被否定了,理由是 科威特没有向美国提出任何请求,届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哪里登陆呢?恰巧这时,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给乔治·布什打来电话,认为伊科即将开 始的谈判前景光明,请求美国不要对伊拉克施加压力,以免激怒萨达姆。乔治·布什微笑着满口答应,挂了电话后也就顺水推舟地结束了白宫内部关于是否要提醒科威特和警告伊拉克的讨论。7 月 31 日午间,又有记者拿着当天出版的《华盛顿邮报》上关于伊 拉克向伊科边境调集了 10 万大军的报道,要求美国政府予以证实。这位记者得到的答复是:“涉及情报的事情不便在此谈论。”这位记者不甘 心,又追问说:“你原来并没有拒绝提供这方面的信息,只是拒绝讲出信息来源,你是否无法证实伊拉克向伊科边境调集军队这件事?”发言 人遵照白宫关于淡化此事的方针,回答说:“我看到过有关伊拉克军队集结的报告,但是报告并没有谈及军队集结的数量,也不曾对此有何评 论。”这天下午,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吉达开始谈判。不出乔治·布什预料, 伊拉克方面提出的条件苛刻,而科威特方面则态度强硬,谈判到 8 月 1日上午宣告破裂。不过,双方代表约定,分别在巴格达和科威特城举行 后续会谈,时间另定。8 月 1 日美国间谍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 3 个主 力师已经前进到距离伊科边境 3 英里的地方,汉穆拉比机械化师和真主伟大机械化师已经在一条直通科威特中部的公路两侧展开,麦地那光明 机械化师调到了科威特的西面,呈钳形攻击态势。这 3 个机械化师的 300多辆坦克已绵延几英里一字展开,各级指挥坦克或者处于每一行坦克的 末端,或者处于每个师的中央。坦克部队后面跟进的是炮兵部队,再后面是常规步兵部队,后勤部队的补给车辆拉出了一条长长的尾巴。伊拉 克南部各机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拉出了机库,在机场上一字摆开。伊拉克还为坦克部队配置了大约 80 架武装直升飞机,显示出空地协同作战 的态势。但是,乔治·布什看了五角大楼的报告后,未作任何指示,也没有 采取任何行动,他要等伊拉克造成既成事实后再说。因此,美国国务院只能按一般的做法,由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召见伊拉克驻美国大 使,希望和平解决它同科威特之间的争端。8 月 1 日晚 9 点,伊拉克 3 个主力师的坦克部队从北面和西面越过了 伊科边境。8 月 2 日凌晨 2 点,10 万伊拉克军队全部越过边境,在350 辆坦克、数百架战斗机、轰炸机和武装直升机、近千辆装甲战斗车和运 兵车的协同下,从东、南两个方向钳击科威特城,2 万科威特军队连同拥 有 275辆坦克的坦克部队以及拥有 90 门火炮的炮兵部队未作有效抵抗即 自行溃败。8 月 2 日凌晨 5 点,伊拉克的坦克和武装直升飞机已经出现在科威特城。上午 9 点,伊拉克军队攻占了达斯曼王宫,科威特国王几乎 被俘,其弟和 6 位王室成员被打死。紧接着,伊拉克军队沿着科威特海岸线和科威特与沙特阿拉伯边境推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科威特方面800 多人丧生,数千人受伤,大部分军队官兵被俘虏。 乔治·布什在伊拉克军队进入出发阵地时,有意不见他的阁员,但却始终在注视伊科边境局势的发展。8 月 1 日晚 9 点,他获悉伊拉克军队 已经越过了伊科边境,立即走进了自己的椭圆形办公室。 10 点多钟,他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从市郊别墅赶来后,他立即指 示斯考克罗夫特起草一份美国政府强烈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声明,其中要求所有的伊拉克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尽管这时伊拉克 对科威特的总攻击尚未开始,但是乔治·布什知道,早已作好了准备的伊拉克军队一旦越过了边境,就像一枚导弹离开了发射架,已经收不回来了。他心里产生了一种报复性的快感。他相信,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 侵,将使海湾地区那些亲美国家的领导人从此明白,既要美国保护他们的统治长治久安,又不给美国军队以常驻基地是不可能的。8 月 2 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召开紧急会议,以 14 票对零票通过了 谴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第 660 号决议,敦促伊拉克立即停火,并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驻美国大使请求美国向科威特提供军事援助,帮助科 威特赶走伊拉克入侵者。乔治·布什除了签发美国政府强烈谴责伊拉克的声明外,还签发了冻结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国的资产,禁止美国同伊 拉克进行贸易的行政命令,并要求美国的盟国也采取类似的行动。8 月 2 日上午,乔治·布什在白宫召开了国家安全会议,商议对付伊 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政策。乔治·布什是石油商出身,因此他的阁员善解人意地首先讨论了入侵事件对美国海外石油利益的影响。科威特的沦陷 不但使伊拉克每天可以增加 2000 万石油美元的利润,而且拥有了世界石 油储量的20%。财政部长布雷迪说:这样,伊拉克就可以操纵世界石油 价格,随意发落美国和它的盟友,而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将会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使本已暗淡的美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能源部长沃特金斯 曾经是海军上将,知道伊拉克石油主要通过三条输油管道,分别经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国输出,因此建议从空中轰炸这些管道,使其瘫痪。 这个建议马上被鲍威尔否定了,因为输油管道作为线状目标,同公路、铁路一样不易轰炸,而且被炸毁后也极容易修复。沃特金斯补充说:如 果美国空军不仅轰炸伊拉克的输油管道,也轰炸它的炼油厂和油泵站,那么就能使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中断。这个补充建议又被其他人否定了, 他们的理由是:既然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为了干扰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那么美国的抉择不能不使国际石油市场雪上加霜。白宫办公厅主 任苏努努主张对伊拉克以及科威特实行经济封锁,禁止伊拉克输出它和科威特的石油。这个建议具有可行性,但是乔治·布什说:这不能作为 美国对付萨达姆的主要手段,因为对伊拉克的经济封锁必然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从而使破坏经济封锁的刺激因素日益增多。只要有利可图,就 会有人充当伊拉克出售石油的新中间商,这就像我当年在得克萨斯州的 那些伙伴一样。这时,鲍威尔向阁员介绍了中央司令部司令官施瓦茨科普夫四星陆 军上将。乔治·布什已经认识他了,因为国家安全会议开始前他单独向乔治·布什介绍了有关的情况。施瓦茨科普夫提出了两套军事反应方案 供大家选择:第一套方案叫作有限报复方案。动用美国在波斯湾附近海域的航空 母舰上的舰载飞机,空袭伊拉克境内的军事和经济目标以及伊拉克的出海油轮,但它不会使伊拉克的军事和经济大伤元气。第二套方案叫作 90—1002 作战方案。它是中央司令部参照参谋长联 席会议 80 年代初拟定的对付苏联或者伊朗的标准战斗计划制定的,规定 在 4个月以内的时间里向中东地区派遣 10 万美军地面部队。派遣顺序 是:第 1 天派出 Fl5 型战斗轰炸机;第 7 天第 82 伞兵师值班旅到达;第17 天海军陆战队以及迪戈加西亚岛美军基地的预置补给船到达;第 27 天美军重型坦克部队开始陆续到达,形成强大的地面攻击能力。这个方案实施的前提是那里的某个国家最好是沙特阿拉伯能够向美军地面部队和空军提供大批基地。 这次国家安全会议虽然没有形成决定,但乔治·布什心中的选择已经很明晰了,这就是说服沙特阿拉伯向美军地面部队和空军开放基地。 当然,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可能会遭到参众两院某些议员的反对。不过,乔治·布什通过派美军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经验, 即不必先四处活动以争取议员们的支持,而是运用美国军队总司令的权力,先造成入侵的既成事实,取得胜利,然后再去向国会报告,这时那 些实用主义的议员们大多数都会支持总统所造成的既成事实。8 月 3 日,国家安全会议再度在白宫开会时,乔治·布什让他的国家 安全事务特别助理斯考克罗夫特发言。斯考克罗夫特拿着事先拟定并经乔治·布什审阅过的打字稿念道:这次入侵使我们不能不考虑美国在中 东的长远利益,这是我们进行决策的出发点。的确,我们有些无能为力,有许多原因使我们无能为力,但是有所作为才是我们的职责。因此,美 国在与自己的盟友和联合国合作,从经济上制裁、包围伊拉克的同时,必须使用军事力量。其实施步骤是双管齐下:首先动用武力打击萨达姆, 这是公开行动,应向全世界申明;其次是由中央情报局隐蔽地采取行动推翻萨达姆,在军队领导层中或者在社会上的反对派里为伊拉克找出新 的领导人。乔治·布什表示,他的看法同斯考克罗夫特完全一致,事情就这么 定了。他指示切尼、鲍威尔和施瓦茨科普夫使 90—1002 军事行动方案进一步精确化,然后在 8 月 4 日向他汇报。要向沙特阿拉伯派出美军地面部队和空军,首先要说服的人是沙特 阿拉伯驻美国大使。白宫的国家安全会议一结束,乔治·布什就在自己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