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10许光达

作者: 字数:20123 更新:2023-10-11 17:08:26

第一章 融洪流求真理 风雨何所惧  国共合作实现之后,中国共产党多次作出决定,从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以适应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1926 年春。长沙火车站。  月台上,一个英俊潇洒的青年,眼眶里有一滴泪水在转动,他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掉下来。  年轻人的身旁站着一位穿着长衫、留着胡须的中年人,手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一双旧布鞋上沾满了泥土,浑身湿漉漉的。  只见这位留着胡须的中年人走上前去紧紧地握着青年人的手深情地说:  “德华,湖南省委选你去学军事,我们觉得你很合适。今天就算告别吧!”  叫德华的青年人激动地说:“服从组织决定,绝不辜负省委的希望!”  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递给他说:“这本书送给你作个纪念。此去黄埔,望你好自为之!”  “感谢曹先生,”青年人兴奋地说,“我是从您那里接受真理的。《向导》周报我已读完了,现在我把它还给您!”  说着,青年人从行李包里取出两本书。  这个青年叫许德华,还不满十八岁,是长沙师范学校第十一期的学生。  他被中共湖南省委选送到黄埔军校去学习。前来为他送行的中年人名叫曹典琦。他既是许德华的国文教师,又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咣当!咣当!咣当!..”火车启动了,师生握手告别。许德华跳上火车,轻轻地向先生挥手..  这个青年人,就是后来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荣膺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许光达。  1926 年夏。黄埔军校。  绿树环合的校舍,一幢挨着一幢坐落在夕阳的余辉中。远远看去,整个军校像抹了一层绯红,羞答答的。  黄埔岛,距广州四十里,林木葱茏,山峦起伏,南连虎门,是长洲要塞,广州第二门户。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曾在此修筑长洲炮台,以御外敌。孙中山把军校设在此处也是看中了这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战略位置。同时,这里四面环水,与闹市隔绝,便于兴学讲武;何况,还有一批旧房舍可利用;在当时南方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不对此有所考虑。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小小的黄埔岛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而饮誉海内外;更没有人想到,在以后漫长的革命斗争中,昔日的同窗好友会成为枪炮下你死我活的敌人,酿成一幕幕超越个人的民族悲剧。  走近军校,一块醒目的校牌映入眼帘: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琅琅的读书声和洪亮的操练口令声连成一片,不绝于耳。有几个学员正在向墙壁上刷标语:尽忠革命职务;实行三民主义;拥护革命政府..  这时,一队学员迈着整齐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地向门口走去,歌声响彻云霄: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还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  继续永宁,发扬本校精神..  许德华走在队伍里,热血奔涌,心潮难平: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师范学校的学生,一个文弱书生。而今,他已经成为黄埔军校的入伍生学员。  他想起了离校时,留给家人的那张八个字的纸条:“南下求学,诸事勿念”;他想起了那风驰电掣般向南方奔去的列车;他想起了家乡的小河、田野、灌木林..那里给了他欢乐与忧愁,幸福与悲哀。  这一切像层层浪花,一阵阵涌上心头。啊,黄埔!我开始了新的征程!  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十一大队学员宿舍。  许德华、廖运周、廖昂等几个同学正议论纷纷,争执不休。  “蒋校长逮捕了海军局李之龙局长,说他调中山舰到黄埔要搞武装暴动,劫持蒋校长!”一个同学不安地说。  “还逮捕了大批共产党人!”  “这是破坏革命!”  “对!国共合作是总理倡导的,为什么要逮捕一大批共产党人!”许德华不平地说。  “李之龙擅自下令调舰,不是搞阴谋暴动是什么?劫持蒋校长就是破坏革命!不逮捕他逮捕谁?”廖昂十分得意地说。  “谁说李之龙是擅自调舰?!他是奉蒋校长的命令调舰,这能说是劫持校长吗?”廖运周指着廖昂说。  “蒋校长并无命令!”  “李之龙确有欧阳钟发给海军局的紧急公函,说是奉蒋校长的电话,命调两艘兵舰到黄埔!”廖运周说。  “如果说李之龙有阴谋,搞暴动,他总该有计划,起码也该在舰上亲自指挥。可他却在家高枕无忧,这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吗?”许德华仔细地分析着。  “不管怎么说,共产党就是对革命不忠实!”廖昂还在强词夺理。  “此言差矣!对革命忠实与否看什么?不能只看他说,更重要的是看他的行动。在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哪次不是冲在最前头?!  远的不说,单说两次东征吧!那些勇敢冲锋、不怕牺牲的不都是共产党员吗?  蒋先云,我们的学长,共产党员,第一次东征就两次负伤,还有在东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①欧阳钟,黄埔军校驻广东省办事处主任。铁甲车队,几乎都是由共产党员组成的。他们为革命流血牺牲,能说是对革命不忠吗?”  许德华如数家珍,在场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  廖昂无言以对,气愤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许德华望着窗外,思绪万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他的本能使他意识到,“三·二○”事件不是简单的事件,从这些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可见一斑。李之龙是什么人?他早在1921 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搞过青年运动、工人运动,还担任过俄国总顾问鲍罗廷的翻译,是黄埔一期学生中十分活跃的共产党员。他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干将,同国民党右派斗争坚决。东征故场上,他作战勇敢。无论是党龄,还是革命资历,都不算浅,这样一个老党员,怎么会搞阴谋暴动来反对革命,釜底抽薪?!不会的,绝对不会!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为什么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下,会发生这么严重的事件?为什么帝国主义、北洋军阀还没被打倒,革命内部却首先发生了分歧?看来“三·二○事件”绝不是偶然的!  许德华想着,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  “嘟..”一阵集合哨后,一队队学员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歌曲,向大礼堂走去。走在队伍里的许德华心情格外激动,因为,他们今天要去听周恩来讲演。  周恩来,以前虽从没见过,但他的大名却早已如雷贯耳!这位二十六岁就担任了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先生,是黄埔军校学生中崇拜的偶像。他在“五·四”运动时期就领导天津的学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了觉悟社,后到法国勤工俭学,还是中共旅欧支部的负责人。他才华横溢,被称为“人中龙凤”。  许德华早就听说,军校的学生对周恩来的敬重是不分左派和右派的。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见周恩来身着军装,英俊潇洒,目光炯炯有神,在一片热烈掌声中健步走上了讲台。他讲的题目是《武力与民众》,强调武装斗争和依靠民众的重要性。他生动的讲演博得了台下一阵阵热烈掌声。就连带队的官长们也都停止了来回走动,肃立一旁聚精会神地听讲。  最后,周恩来高声说道:“我们的军校是培养军事骨干的基地,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现在我们为民众来学习,将来为民众去打仗..我们的军队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工具,是解放人民,拯救祖国的武器,我们要铭记这个使命!”  讲演结束了,许德华和同学们热烈地鼓掌。精彩!太精彩了!周恩来那铿锵有力的声音,那生动的话语,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多少年以后都难以忘怀。  黄埔军校的教员,恐怕是集中了天下军事人才之最,否则,怎么能在初办的三年里就产生了成百上千名将军?!  国民党的好多要员,如李济深、谭延闿、李烈钧、宋子文、孙科、陈果夫等都有过在黄埔军校讲学的经历。开始,这是苦差,是买孙中山和廖仲恺的面子。后来,却是荣耀,能到黄埔军校讲学,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是一种政治资本,甚至好多天都可以吹牛说:“嗨,最近忙极了,黄埔军校非请我去讲课不可!”  共产党的一些要员以及社会名流,如熊雄、萧楚女、恽代英、周恩来、刘少奇、毛泽东、吴玉章、何香凝、鲁迅等也都先后在黄埔军校作讲演。  1926 年9 月3 日,黄埔军校大礼堂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宣传部代部长毛泽东应军校之邀,正在为学员讲演,题目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对于毛泽东,许德华并不陌生,早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听过他的讲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毛泽东以他那特有的浓重的湖南口音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接着,他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宝塔:  “你们看,这最下层的是塔基,有工人、农民、还有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受压迫最深。压在它上面一层的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人数不多。再上一层,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人数更少。更高的一层是军阀。塔顶是帝国主义。俗话说,‘百姓齐,泰山移’。只要穷苦大众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推翻这几座大山!”  毛泽东形象、生动的讲演,使许德华陷入了深思。他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湖南长沙萝卜冲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山村。那里的人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穷困之中,苦水饮不尽,苦日度不完。许德华就出生在那里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到了上学的年龄,他却只能当放牛娃。生活的担子沉重地压在他幼小的肩膀上,使他几乎难以承受。每当看到学堂里念书的孩子,他都羡慕不已。  他多么想和那些孩子一样去读书啊!  可是,家里哪有钱供他去读书!他们兄弟五个没有一个去读书。他不敢向父母提上学的事,只能时常站在学堂窗外偷偷地听先生讲课。  初冬的一天,北风嗖嗖,天上飘起了雪花。学堂的先生突然发现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在窗外晕倒了。他连忙把这个孩子抱进屋里,喂了几口茶水。  孩子渐渐苏醒了。先生认出来,这就是时常站在窗外偷听他讲课的那个孩子。  “伢子,你叫什么名字?”先生关切地问。  “许德华。”  “多大啦?”  “七岁。”  “你这样爱读书,为什么不到学堂来?”先生问。  “家里没有钱..”许德华难过地低下了头。  “伢子!莫难过,你要读书,就来喽,我不收你钱!”  许德华连忙跪下给先生磕头。就这样,许德华进了学堂,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位先生就是在他人生道路上起了重要作用的邹希鲁先生。  1921 年,十三岁的许德华高小毕业,考入了长沙师范学校。在那里,他吸吮着革命的营养,接受了马列主义。  1925 年5 月,经毛东湖、陈公陶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同年9 月,还不满十七岁的许德华,在毛东湖、曹典琦两位老师的介绍下,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宣誓的那一天,令他终生难忘:面对墙上挂着的斧头镰刀党旗和一位长着络腮胡须的外国人的画像,他庄严宣誓,要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奋斗终身。从此,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蓝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照耀在绿茵茵的操场上。  十一大队的学员们正在做对刺训练。只见许德华正同一个比自己个头还要高的学员对刺。  这个学员有个绰号叫“大块头”,因他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而得名。  他在入军校前就当过兵,军事动作不错,尤其是对刺训练在全大队几乎没有对手,可谓“常胜将军”。因而,他骄傲得了不得,对像许德华这样的人黄埔前来自师范的学员更是不屑一顾。他最佩服蒋介石,张嘴闭嘴:“蒋校长说..”同学们对他很反感,但又不得不服他的军事动作。  这次,他与许德华交手,根本没有把许德华放在眼里。  只见“大块头”步步紧逼,许德华连连招架,几个回合,许德华已是汗流浃背,而“大块头”仍是面不改色心不跳。最后,“大块头”连续进攻,许德华招架不住,终于败下阵来。  “大块头”得了冠军,洋洋自得,看了一眼气喘吁吁的许德华轻蔑地说:  “你根本不是我的对手,等你练好了再来!”许德华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非常恼火:“大丈夫可杀不可侮!”他发誓要苦练过硬本领,总有一天要战胜这个“大块头”。  一年后,他们果真再次相遇,不过,不是以同学的身份在操场上对刺,而是代表两个不同利益的阶级在战场上拚杀。这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孙中山所办的黄埔军校,是一个新型的革命军校,在培养军事人才的技能上更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黄埔军术科的种类繁多:战术、兵器、筑城、交通地形、制式教练、野外实习等等。  这天,许德华他们作完迫击炮的教练后,正谈论着北伐的形势。  “北伐军已攻下武昌、南昌。国民革命胜利在望!”一个高个子的学员兴奋地说。  同学们欢呼雀跃;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  “叶挺独立团是开路先锋,打仗勇猛顽强,被称为‘铁军’!”  “这也是我们黄埔学生的骄傲!”  “是啊!叶挺独立团的军官几乎都是我们的同学!”  “唉!都怪我们的运气不好,晚来黄埔一步,否则,我们不也上前线啦!”  廖运周不无叹息地说。  “急什么!仗,有得你打!吴佩孚、孙传芳还没有被最后消灭。再说,张作霖还盘据着北方。你还担心没有打仗的机会吗?”许德华一板一眼地说,“只要我们苦练杀敌本领,还怕没有用武之地?”  “对!我们要刻苦训练!”同学们都附和着。  许德华看着眼前同学们激动的场面,不觉陷入了沉思。  记得7 月9 日,北伐誓师大会上,自己和同学们一样心情激动,渴望参加北伐的战斗。投身革命几年了,不就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消灭军阀统治吗?不就是为了劳动人民能求解放、当家做主人?这一天终于来了,自己作为一名革命军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参加北伐,到革命的第一线是责无旁贷的!然而,军校有令,只准第四期学员毕业随军北伐,而他们第五期的学员留校,继续学习。  许德华没有办法,着急有什么用?军人应该服从命令。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第四期同学上前线了。  站在欢送的队伍里,许德华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既高兴又焦急;既羡慕又惋借..  但是,许德华的心一刻也离不开北伐战场。他时刻关注着形势的发展,事态的走向。他经常翻阅《广州民国日报》、《黄埔日刊》;不时地向从前线回来的同学打听消息,了解北伐的进程。  8 月,叶挺独立团攻打汀泗桥、贺胜桥两仗的胜利,他曾为之鼓舞。之后,在攻打武昌时失利,他又为之焦虑,尤其是他听说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英勇牺牲,更是悲痛万分。  曹渊是黄埔第一期的学生,共产党员,和廖运泽(也是黄埔第一期)是同乡,而廖运泽又是许德华的好朋友廖运周的堂兄,因而、他们互有往来。  这次曹渊牺牲,许德华深感震惊。他深为失去这样一位学长和同志而感到难过。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要革命,就不怕牺牲!许德华的心灵被不时传来的北伐战场上的消息震撼着..  1926 年11 月末,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大队、政治大队、工兵大队也随之迁往武汉并入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学校本部设在两湖书院,许德华所在的炮兵大队则驻在平湖门兵营。  12 月中旬,蒋介石从南昌来到武汉。全校师生在旧督署门口列队欢迎。  许德华站在欢迎的队伍里,注视着这位蒋校长。只见他不停地与前来迎接他的人点头、握手,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喔!喔!”的声音。  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起家的。1924 年,孙中山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时,他就牢牢地抓住这个权力不放。他深知军队的重要。  尽管后来,随着蒋介石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但他一刻也没放弃对军权的控制。  蒋介石后来兼职很多,“总裁”、“总统”、委员长”、“校长”等等。  但他最喜欢“校长”这个称呼,它代表着一种资历,一种荣誉。更重要的是在派系林立、错综复杂的旧中国和国民党中,代表着一种向心力和威慑力,有了它,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追随者和新生的力量,这无疑有利于蒋政权的统治和巩固。  从1924 年到1947 年,蒋介石整整当了二十三年的黄埔军校校长,这不仅在中国的军校史上,就是在世界的军校史上也是罕见的。  正因如此,国民党的军官大多出于黄埔。只有黄埔出身的人,才能得到重用,因而国民党的军界、政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学非黄埔,省非浙江,作官无路,两眼汪汪。  所以,国民党的军官因出身黄埔而官运亨通者甚多,如胡宗南、贺衷寒、李默庵、顾祝同、戴笠等等。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有一批崇拜者,他们对他俯首帖耳,以蒋校长的学生自居。  然而,也另有一些黄埔学生,根本不买蒋介石的帐,他们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他们不为个人的名利所动,而以国家的独立、自由,劳苦大众的解放幸福为己任,同黑暗势力展开斗争。这是蒋介石最头痛的。许德华便是其中之一。  此时的许德华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黄埔军校的学员。他无法预测眼前这个蒋校长会在几个月后对共产党人举起屠刀,背叛革命。  但是,他从“三·二○”事件和蒋介石在《6 月7 日总理纪念周训词》提出“要国民党内的共产党人退出国民党”这两件事中,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自己和校长走的不是一条路,自己也不是校长喜欢的那种人。  在一片掌声中,蒋介石作了讲话,并宣布了武汉分校的人选:邓演达为武汉分校校长,张治中为教育长,周佛海为政治部主任,恽代英为政治总教官..  这是蒋的用人之道,用一个右派看住一个左派,避免大权旁落。  邓演达在黄埔学生中威信很高,他积极拥护孙总理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治军严格,演讲有气魄,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字字句句,扣人心弦,因而深得黄埔学生的爱戴。这也正是蒋介石最忌恨、最担心的,所以,派他的亲信张治中担任教育长,使武汉分校的学生也成为他的势力。  恽代英在黄埔军校学生中也有很大的影响,很高的威信,这也是蒋介石最不愿见到的。军校每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都由蒋介石主持,并亲自训话,讲完之后,下面无任何反应,等到恽代英讲话之后,学生们总是热烈鼓掌。蒋介石既尴尬,又气愤。  然而,他更担心武汉分校姓“共”不姓“蒋”,故派自己的亲信周佛海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当然,这些情况许德华不可能知道,但他却很喜欢恽代英和邓演达。尤其是恽代英,是他最敬佩和喜爱的共产党领袖之一。入学不久,他就听过恽代英讲课。开始,他和同学们都以为恽代英一定是一个威风凛凛、魁梧强壮、锋芒毕露的人。因为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是许德华和同学们最喜爱的刊物之一。恽代英的文章思想深刻,言词犀利,教育了许多有志青年。  从恽代英的文章中,许德华和同学们不仅认识了他,更领悟了他深邃的思想。  当他们看到眼前的恽代英戴着厚厚的眼镜,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便难与那些犀利的文章连在一起。但很快他们就感受到他那锐利的思想、幽默的话语和真知的见的论述。  恽代英说道:“你们到军校来学什么呢?都晓得说:‘来学革命’。革帝国主义的命,革封建军阀的命。简而言之,就是国民革命,这是个艰巨的任务,要经得住苦学苦练,才能担负得起来。”  “现在中国怎样?租界、租借地、领事裁制权、内河航行权、关税权以及公使团之威权,都证明中国是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所以说是半殖民地。  因中国在国际帝国主义毫无怜惜的宰割之下,其地位比专做一国的殖民地还不如,故总理又称之为次殖民地。”  听恽代英课的人特别多,有时教室坐不下,就到操场上讲。中间放一张桌子,学生们围在四周。恽代英就站在桌子上,挥舞着那双有力的手,一讲就是几个小时。  1927 年1 月12 日,蒋介石从南昌来武汉,劝说在武汉的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同意迁都南昌,以便置于他的直接控制之下,但遭到大多数委员的反对。  蒋介石十分恼火地返回了南昌,对谭延闿说:“武汉方面完全成了共产党的势力范围,他们(指共产党)厉害,去不得呀!”  2 月,蒋介石在南昌的讲演中公然说:共产党员是在对国民党员施加一种“压迫”。“这样我便不能够照从前一样的优待共产党员了”,“我一定要纠正他,并且一定要制裁他。”  3 月1 日,蒋介石在赣州枪杀江西省总工会副委员长、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制造了“赣州惨案”。南昌市工人罢工三天,表示反抗,并派代表来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这引起了武汉各界的愤怒。  3 月12 日,武汉的“血花世界”(今民众乐园)聚集着成千上万的群众。  这是武汉国民政府及武汉各界人民在这里召开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大会。  “血花世界”过去曾是军阀时代的游艺场所,场内有双簧、京戏、评弹、汉剧、电影等各种游艺活动。  今天,这里却非同一般,到处贴满了标语:  “拥护总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巩固革命的联合阵线!”  “提高党权运动!”  “实现民主政治!扫除封建势力!”会场上还不时地响起口号声:“打倒军事独裁!”提高党的权威!”“一切权力属于党!”  这既是纪念孙中山大会,又是反蒋的动员大会。许德华作为武汉分校学员代表参加了大会,也深深地被当时的气氛所感染。  这时,几名工人代表走上主席台,愤怒地谴责蒋介石枪杀工人领袖陈赞贤的罪行,要求罢免蒋介石本兼各职,紧接着高呼“打倒蒋介石!”的口号。  全场一下子沸腾了。  武汉分校第五期的几个“孙文主义学会”分子,气冲冲地跑上台去。不由分说,抓住那几个工人就拳打脚踢。其中一个瘦高个儿觉得这样还不能解气,于是就解下皮带向工人抽打。在台下的许德华目睹场上的一切,便和一些同学冲上台去劝解。  许德华一把抓住那个抡皮带的同学,高声喝道:“不许打人!”  “胆敢骂蒋校长!反了!打这些反革命!”  瘦高个儿一边气愤地说,一边又抡起皮带朝那几个工人抽去。  “住手!”许德华再次抓住瘦高个儿的手,“谁是反革命?他们是工人代表!”  “骂蒋校长就是反革命!就要给他们一点儿厉害!”瘦高个儿想要抽出自己的手。  “蒋介石枪杀工人领袖,破坏国民革命,就该罢免他!”许德华紧抓不放。  “你胡说!你敢对蒋校长不恭!”  “我对枪杀工人领袖的行为气不公!对你们殴打工人代表气不公!”许德华义正辞严。  “哼!我看你是找不自在!”瘦高个儿继续说:“松手!让开!”  许德华纹丝不动。  瘦高个儿气急败坏,挥起另一只手照着许德华的脸就是一拳。  许德华急了,也挥起了拳头,两人扭打在一起。  在场的人一拥而上,把这几个拥蒋分子背捆着手,押回学校去,关了禁闭。  天黑下来了,雷鸣电闪,暴风雨即将来临。  许德华抹了一下从嘴角上流出来的血,抬头望着昏暗的天空,心情格外沉重。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也是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什么蒋介石要破坏它?北伐军节节胜利,势如破竹,国民革命就要胜利,为什么蒋介石要从中做梗?  记得,就在今年的1 月份,蒋介石来武汉在“血花世界”召集二百多名黄埔同学会的学员,单独训话,这意味着什么?  廖昂、“大块头”都参加了这次召见。两人回来后洋洋自得,到处吹嘘蒋校长。  看来问题严重!  前两天,恽代英还对同学们说:“我们和蒋介石的关系,除了为党、为革命、为工农利益奋斗,没有其他私人感情关系;他不是我们私人的领袖,我们不是他私人的党徒;我们要做党的工具,不做蒋介石个人的工具,做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以后革命的道路更复杂了,不仅要面对帝国主义,老军阀,而且要面对革命内部的新军阀。  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利用流氓头子和国民党右派, 在上海宝山路屠杀数千名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惨案。  消息传来,武汉分校的师生们愤怒了,学校贴满了反蒋标语,激烈的辩论声,高昂的口号声不绝于耳。  许德华所在的宿舍也笼罩在愤怒的情绪之中。  只见一个圆脸的同学正读着军校办的最近一期《革命生活》,周围的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蒋介石当上总司令,戴着革命的假面具,是黄埔学生流血的结晶和牺牲的代价,决不是娘胎里带来的!没有黄埔岛上的烈士墓,今日的蒋介石,不是仍旧为五年前办交易所做市侩的蒋介石吗?从前因为他肯革命,所以抬他出来。现在他已经做了反革命了,我们应该打倒他,这才是发扬黄埔的精神!”  说得好!大家拍手称快。  “蒋介石从‘三·二○’事件以来,制造了一系列的惨案。重庆的‘三·三一’惨案,江西的‘赣州惨案’、九江的‘南深惨案’、上海的‘四·一二’惨案,他所到之处,哪儿不是血流成河?!北伐成功换来了他的权力。他的权力是什么?是屠杀工人的权力,是镇压革命的权力!”一个同学气愤地说。  “蒋逆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工人阶级,我们要为死难的烈士报仇!”圆脸的同学挥舞着拳头说。  “他毕竟是我们的校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廖昂站出来申辩道。  “他革命,我们认他这个校长;他背叛革命,我们就要把枪口对准他!”  许德华把拳头有力地向下一砸,接着说道,“我们黄埔的学生是党的工具,不是蒋介石个人的工具!”  “对!我们服从党的指挥,为死难的烈士复仇!”大部分同学同声说道。  “明天学校要召开讨蒋大会,我们来写一份讨蒋檄文吧!”许德华倡议道。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写着。  许德华知道,这个讨蒋大会是由蒋先云、陈赓、熊受暄、周恩寿、陆更夫、叶镛、严正、韩浚等三十五人组成的筹备会筹备召开的。  这些人大部分是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有些还曾经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比如蒋先云、陈赓。  这两个人都是黄埔第一期毕业,也是自己的湖南老乡,又和自己一样,入黄埔前就是共产党员。  蒋先云,全校有名的高材生,入学考试、毕业考试均是第一名,又是文武全才,蒋介石把他视为“第一门生”。蒋介石多次想拉拢他,用各种功名利禄诱惑他,他都不为之所动。  记得“三·二○”事件以后,蒋介石令中共党员退出黄埔军校,并亲自主持黄埔军校学员退出共产党的会议。  当时蒋介石问道:“有谁退出共产党?有谁跟着共产党?”随后又加上一句“退出共产党可留在军队!”  蒋先云第一个站起来,态度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永作共产党员!”  “脱离共产党就是背叛革命!”“官是可以不做的,而命不可不革!”“我蒋先云为革命,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还有陈赓,东征时因救过蒋介石的命,而被蒋提拔为侍卫官。“三·二○”事件后,因蒋介石反共,陈赓便弃蒋而去。  如今这些人公开地站出来反蒋,这说明了什么?志不同,道不合。  看来由于蒋介石背叛革命,不仅使黄埔的学生反先生,而且黄埔的学生之间,也要分道扬镳了。  4 月23 日,武昌的阅马场人山人海,彩旗飞扬,声势浩大的讨蒋大会开始了。  一阵阵口号声此起彼伏:“打倒背叛党国、屠杀民众的蒋介石!”“打倒破坏总理三大政策的蒋介石!”“严拿蒋介石交人民审判!”..  《打倒新军阀》的歌曲一浪高似一浪:  蒋逆介石,蒋逆介石,  新军阀,新军阀,  唯一总理叛徒。  屠杀工农群众,  勾结帝国主义,  破坏三大政策,  打倒他,打倒他。  这是用《打倒列强》的曲子,重新填词。所以大家都会唱这首歌。  置身于这种博大、沸腾的场面,许德华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一种少有的痛快!  多少天来,他一直很沉闷,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上,不能得到解脱。今天,这种感觉似乎消失了,他感到了轻松,振奋。革命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这时,大会主席蒋先云走上讲台。他愤怒地历数了蒋介石①见1927 年4 月24 日《汉口民国日报》。自“三·二○”事件以来的一系列反革命罪行。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躯,加上那洪亮的声音和有力的手势,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蒋介石的手段比张作霖、吴佩孚还厉害,他是封建势力的领袖,他的革命是假革命,是反革命!”  随后,中央党部的代表高语罕走到讲台前,慷慨激昂地说:  “今天的讨蒋大会有很大的意义,大会表明黄埔的多数行武同志,不是蒋介石个人的工具,乃是党的工具。蒋介石办黄埔不是为革命,是为养成军阀的工具。哪晓得,各处来的青年,不愿意作军阀的工具。”  “蒋介石现在反革命,是我们的敌人。黄埔同学仅说不为蒋介石牺牲利用,消极地抵抗,是不够的,应该努力去打倒他!”  高语罕的话在许德华心中回荡。  高语罕的大名,对于许德华来说早已不陌生了。这个中共的老党员、黄埔军校的政治总教官以他那特有的魄力,渊博的知识,幽默、轻松的讲课方式,赢得了学员们的深深爱戴。  只可惜许德华晚一年入黄埔,没能亲耳聆听亲眼目睹他那讲课的风采。  但他讲课的细节却一直在学员中广泛流传。  一次,高语罕在讲白话文的重要性时就用一个非常幽默的比喻,他说:  “诸位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许多都还是未婚者,以我在学生时代的经验,用文言文写爱情信,远不如用白话文,这是最能充分表达内心情感的,诸位努力写吧!”  话音刚落,全体大笑。  也正因高语罕深受学员爱戴,蒋介石才千方百计把他挤走。  视黄埔学生为自己个人工具的蒋介石,岂能容他人染指!  一阵掌声过后,国民政府代表彭泽民、总政治部代表李鹤林、省党部代表刘道平、省农协代表张学武、南京总工会代表以及北伐军第四、八十一军代表发言,声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罪行。  大会还发出了《讨蒋通电》、《告各期全体同学书》和《讨蒋宣传大纲》。  大会最后宣布杨引之、陈绍平的罪行并交人民审判委员会审判,处杨引之死刑。  杨引之、陈绍平都是黄埔学生,拥蒋分子。  杨引之,黄埔第三期毕业,曾是孙文主义学会的组织部长,也是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三·二○”事件发生时,他参与策划包围俄顾问公馆。北伐开始后,他在长沙、汉口成立秘密组织,联络青红帮,准备向民众大屠杀。  党权运动开始后,他屡次向蒋介石告密。以后又在四川勾结军阀,制造“三·三一”惨案,还枪杀了国民党四川省党部负责人兼组织部长、著名的共产党员杨闇公。  枪毙杨引之,许德华和他的同学们都拍手称快。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形成了宁汉对立的局面,一些拥蒋分子纷纷逃离武汉,投向蒋介石的怀抱,武汉政府面临危机。是东征讨蒋还是北伐讨奉,武汉国民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决定进行第二次北伐。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北伐军沿京汉路及其两侧北上, 而武汉兵力空虚,只有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的第七十二团和第二十五师的第七十五团留守武昌,由第二十四师师长叶挺兼任武昌卫戍司令。  蒋介石乘武汉兵力空虚之机,不断地指使川黔桂粤等地方军阀进攻两湖(湖南、湖北),同时秘密策划两湖的反动军官发动叛乱,企图里应外合,推翻武汉国民政府。  于是有了武汉军民反击夏斗寅叛乱。  夏斗寅,湖北麻城人,原是北洋军阀的旧部。北伐战争前夕,投机革命,谒见蒋介石,后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后,他受蒋介石之命,伙同第二十军军长杨森进攻武汉地区,讨伐武汉国民革命政府。  两湖书院。一群整装待发的官兵。  只见一个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灰布军装、打着绑腿的军官在一片掌声中走到队伍前。他用洪亮的声音说道:  “同志们!蒋介石密令夏斗寅、杨森进攻武汉。现在夏斗寅的部队已经进攻到纸坊一带,武汉政府危在旦夕。武汉是我们的革命基地,为了保卫革命,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这个阵地!”  “现在四处都已充满了黑暗,只有两湖书院还放射着光明,现在就是要用我们的光明去冲破周围的黑暗!要用我们的热血去杀开一条血路!”  “坚决打退夏斗寅的进攻!”  “誓死保卫武汉!”  口号声震耳欲聋,在两湖书院内外回荡。  这是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师生们组成的中央独立师。他们受命西征,讨平夏斗寅叛乱。讲话的是独立师党代表恽代英,他在为出征的学员们作战前动员。  这时,夜幕下垂,周围一片漆黑。许德华站在队伍里,两眼紧盯着恽代英。虽然,他已看不清恽代英的脸色,但他仍能感觉到,这个非常熟悉的声音,正饱含着平时少有的悲愤。他感到热血在心头涌动,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在此之前,他作为党员听了党团书记陈毅同志作的动员报告,就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为保卫北伐的胜利成果,保卫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恽代英的动员再一次地感染着他。尽管,他是第一次参加战斗,但却没有恐惧,而是感到了一种责任,一种神圣的使命。  只听恽代英一声令下:“出发!”队伍就连夜向纸坊车站开进。  次日凌晨三点钟,独立师到达纸坊,与守卫在那里的第七十二团、第七十五团汇合。  战斗打响了。敌人以两个团的兵力向纸坊车站和纸坊镇反扑。总指挥叶挺组织兵力反击敌人。  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呼啸的炮弹,浓浓的硝烟,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连成一片。  许德华所在的连队在连长、党代表的带领下奋勇出击。  连指导员是共产党员、黄埔第一期生。他冲在最前面,右手高举着枪,大声喊道:“同志们!冲啊!谁是真革命、谁是假革命,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了!”  许德华一见,就跟他冲了上去。  这时,枪声大作,敌人的子弹打在前后的铁轨上砰砰作响,许德华全然不顾,一边向敌人射击,一边奋勇地向前冲。  许德华眼尖,一眼看到敌人抬着炮准备逃走,他抬手便一枪,打倒了抬炮的敌人,其余的敌人扔下迫击炮逃走了。  许德华缴获了迫击炮,立即把炮架起来,和同学们一起向敌人射击。  在第七十二团、第七十五团和中央独立师的联合打击下,终于取得了平定夏斗寅叛敌的胜利。  这次战斗,缴获大炮十尊、步枪九百余支,俘虏敌人千余名。  许德华也因作战勇敢而获得了从军以来第一次嘉奖。  继夏斗寅叛乱后,5 月21 日驻长沙的原旧军阀部队改编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发动了“马日事变”。他派军队进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械,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统治江西的国民革命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也转向反动,禁止工农运动,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采取“礼送出境”的办法加以驱逐。  国民党右派纷纷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武汉的汪精卫政府也日益暴露出反革命面目。  武汉军校的形势正发生变化。  “打倒新军阀蒋介石!”的标语已被“打倒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赤子赤孙!”的反动标语所代替。  这天,许德华和他的好朋友共产党员廖运周来到了长江边,两人边走边谈。  “德华!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杀了不少共产党员,那可是你的家乡啊!”廖运周不安地说。  “是啊!我真担心!我的老师、同学不少都是共产党员。”许德华想起了他的入党介绍人曹典琦,想起了临别前的送行。尽管他们互有通信,但不知他现在怎样。他很不安。  “我真觉闷得慌!我们总是处在被杀的地位!为什么不能打个痛快!”  廖运周气愤地说,“让工人纠察队自动缴械,这不等于束手就擒吗?”  当然,此时的许德华、廖运周,只是普通的共产党员。他们不可能知道,这是共产党内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路线,也不可能知道陈独秀的错误将会给我党带来多大的损失。  “看来局势变得越来越糟,平定夏斗寅叛乱也没能真正扭转局面。”许德华不安地说。  “听说,蒋介石在黄埔军校搞‘清党’,仅我们第五期的同学中就有二百多名共产党员被逮捕,后来,全部被杀!”廖运周悲痛地说,“他们还杀害了肖楚女教官、熊雄主任!”  “他们是要把共产党斩尽杀绝,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许德华挥舞着拳头,愤愤地说。  “对!”廖运周接着说,“形势变化太快了!”  “是啊!以后的斗争更复杂了!”许德华焦虑地望着远方。  “这次学校搞‘清党’让我们重新登记,要么退出共产党,要么退出国民党,二者必居其一!你说该怎么办?”廖运周不安地问。  原来许德华和廖运周都是具有双重党籍的学员。早在入黄埔军校的时候,学校就发给他们《入党登记表》(国民党),每人填一份,就算集体入国民党了。  当然,这也是中共中央的决定,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就像毛泽东、周恩来、恽代英等同志一样,许德华也是具有双重党籍的人。  听到廖运周的问话,许德华斩钉截铁地说,“‘清党’怕什么?不论怎样“清党’,我们的心都是红的!”  “对!我们的信念不变!”  夕阳辉映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暖暖的、静静的,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这天,许德华刚要走出教室,就听有人喊:“许德华,等一下!”  他连忙回头,原来是同班同学廖昂。只见他手里拿着一张纸递给许德华说:“给!表明你的政治态度!”  许德华接过来一看,“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他明白,“清党”终于轮到自己头上了。  这几天“清党”清得已经无法正常上课了。一些人被清跑了;原来有二十多个教官,现在剩下五、六个人;学员人数锐减,仅炮兵大队就缩减为一个连;还有一些人自动放弃了共产党党籍。  作为跨党党员,他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作出选择。  当然,在他的内心里并不存在选择的问题。他早在填国民党表之前,就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他早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的事业。  谁都清楚,在当前,国民党右派占有绝对优势,蒋介石的地位已基本确立,选择国民党,投向蒋介石,就意味着升官、发财,过好日子;相反,选择共产党,就意味着吃苦、流血,甚至掉脑袋。  大浪淘沙。在复杂的斗争面前,每个人都将作出自己的选择。  有的人为现实而活着,  有的人为自己活着,  有的人为劳苦大众活着。  他属于后者!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屠杀革命人民,这是他最痛恨的;  他曾对共产党宣过誓:为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随时准备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表明政治态度,是对自己党性的考验,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站稳立场。  想到这儿,他拿起笔来,郑重地写上了“中国共产党”几个大字,然后,递给了廖昂。  廖昂接过登记表一看,吃惊地说:“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承认自己是共产党!真是不识实务!”接着又劝导许德华说,“国民党是孙总理三民主义的继承者,统一天下非她莫属,我们年轻人要想实现宏大的理想,就必须要加入国民党才行..”  许德华早就知道廖昂乃国民党右派学员,孙文主义学会的成员,平时就爱挑事,今天又来了。许德华知道他的用意,也不和他辩驳,只是冲他轻蔑地一笑,转身便走了。  廖昂讨了个没趣,气呼呼地说:“哼!死顽固,走着瞧!试看今日域中,竟是谁人之天下?”  许德华大笑一声回敬道:“廖昂,我许某奉陪到底!”  真是山不转水转。廖昂做梦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他们竟会在解放战争的西北战场相遇;更不会想到的是,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将师长的廖昂会成为老同学、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的俘虏。  1927 年7 月15 日,汪精卫控制的武汉国民政府公开与共产党决裂,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汪精卫下令:“宁可枉杀千人,不使一人漏网。”  武汉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当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瓢泼大雨倾盆而下,街道上不时地传来刺耳的警笛声。两湖书院的一问教室里亮着灯,给这漆黑的夜带来一点光明。  教室里有几十名学员正围坐在一个年轻人的身边,只见这个年轻人瘦长的个子,身穿深灰色的军装,斜佩皮带,正在向学员讲着什么。  他就是武汉分校中共党团书记陈毅同志。  陈毅,是一个经多见广的老党员,“五·四”时期,他曾赴法国勤工俭学,因参加中国留学生爱国运动,被强行遣送回国,从事过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后又到四川做兵运工作,推动川军策应北伐,参与领导卢顺起义,后因起义失败到武汉,在武汉分校任职,他的公开身份是准尉文书。  陈毅来武汉分校的时间不长,但给许德华的印象很深,尤其是他那开朗的性格,平易近人的态度和幽默、爽朗的话语,深受许德华他们这些年轻党员的喜爱。  今天,他的讲话却格外深沉:“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但是,共产党人是杀不尽的,革命不会完。我们要积蓄力量,准备再战!”  他环视了一下在场的人,继续说:“你们就要毕业了,面临新的革命工作。党派你们到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去,积蓄军事力量,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大家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地说:“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任务!”  许德华听着组织给自己分配任务,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将要面临新的考验,将要在另一条战线上战斗。  陈毅最后说:“明天,大家就要奔赴新的战场,在这里,我先为大家送行,希望你们做一个革命的火种,在不远的将来,燃起熊熊大火。为我们的革命事业积蓄力量吧!”  第二天,许德华和几名党员登上了去九江的客轮,前往张发奎的部队。  望着那滚滚的波涛和渐渐远离的武汉三镇,许德华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曾几何时,武汉,这个革命运动的中心,聚集了多少热血青年。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如火如荼的北伐战争..往日的喧嚣与热闹,如今都淹没在乌云与风雨之中了。  武汉三镇,何时再见?!第二章 战沙场洒热血 拳拳赤子情  1927 年8 月1 日,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的领导下,在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直接指挥下,在江西举行了著名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的第二十军、叶挺的第十一军的第二十四师、第二十五师和朱德的军官教育团等,共约二万多人。起义很快取得了胜利。  1927 年8 月。九江。  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的院内,一个年轻的军官急匆匆地跑到总指挥的门口,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一个中年指挥官坐在藤椅上,手里夹着烟,嘴里吐着烟圈说。  “报告,总指挥,第四军直属炮兵营又跑了几名军官!”年轻的军官走进门,两脚立正,行着标准的军礼。  “什么!”中年指挥官一下子从藤椅上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步。  这个中年指挥官就是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此人为人奸滑,表面上主张“中间路线”,暗中却与汪精卫勾结,是个拥汪分子。  他们会跑到哪去呢?他想起了前几天被聂荣臻、周士第、孙一中拉走的第二十五师的第七十三团、第七十五团,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他们是去参加南昌起义,曾率兵乘火车追,结果非但没追上,还差点把命丢了。如今共产党在南昌搞暴动这几天,自己的部队已陆续有军官逃跑,今天又跑了六个军官,难道他们是有组织地去参加南昌暴动?是的,毫无疑问,他们是共产党!不能就这么让他们跑了。想到这儿,他急忙对年轻的军官喝道:“命令部队,赶快给我追!”  “是!”  几天以后,在赣江北岸的大路上,急匆匆走来了六个青年军官,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大高个儿,长得一表人材,边走还边回头喊:“快!你们看,前面就是南昌城!”后面的几个小伙子听到这喊声,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高兴地喊着:“到了!我们胜利了!”  原来这六个年轻军官,就是张发奎下令要追赶的人。他们是张发奎第二方面军第四军直属炮兵营的军官,六个年轻的共产党员。走在最前面的大高个儿,就是刚从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毕业分配到直属炮兵营任见习排长的许德华。  这时,许德华望着江对面不远的南昌城,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欣慰地笑了。他想起了六天前,也就是8 月2 日,南昌起义的枪声令每一个共产党员振奋,他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恨不得立即飞向起义的战场,投身到叶挺、贺龙的部队。就在这时,驻军当地九江市的党组织指示他们炮兵营的六个共产党员,立即开小差去南昌,参加起义的部队。  接到指示后,许德华兴奋不已,在组长老黄的带领下,他们六人匆勿上路。想乘九江到南昌的火车,但由于昨天张发奎和第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带卫队营乘火车追赶周士第带领的第七十三团,以阻挠其到南昌参加暴动,结果遭到周士第团的猛烈攻击。张发奎、李汉魂见势不妙,弃车逃跑,致使火车不通。他们只得徒步赶往南昌。  整整六天了,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一路的辛苦都随着这欣慰的笑,而跑得无影元踪了。只见许德华迅速地从衣袋里掏出了红领带。这是九江党组织发给的起义军标志。许德华正要把红领带围在脖子上,只听得一个声音说:  “许德华!别急,过了江再说!”  许德华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他们的组长老黄。别看大家叫他老黄,其实他也不过二十岁刚出头。  老黄紧走几步,取下许德华的红领带轻声地说:“我们走了六天,时间可不短呀!”说着把红领带塞到了许德华的口袋里。  许德华立即明白了老黄的意思,他疑惑地望望江对岸的南昌城,难道会有什么变化吗?  过了赣江,南昌城就在眼前。怎么看不到红旗,听不到歌声,守城的卫兵也没系红领带?  “情况不对。守城的不像是我们的人!”许德华判断道。  再往前走几步,发现墙上贴了一张由张发奎署名的告示:“叶挺贺龙,盘踞南昌,希图不轨,实行赤化,本总指挥,声罪致讨,以慰总理在天之灵。”  几个战友,气得握紧了拳头,不知谁骂了一句,“妈的!张发奎这个老滑头彻底倒过去了!”  “叶贺的部队呢?”许德华的军校同学杨实人焦急地问。  “也许转移了!”老黄猜测着。  “转移了?”大家沉思着。  “转移到哪里去了呢?”杨实人自言自语道。一片沉默。几个战友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呆站在那里。本来嘛,从九江到南昌,火车不通,硬用两条腿跑来的,每个人的脚上都有水泡,但是一想到即将投入战斗,投向自己的队伍,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可是,现在起义队伍走了,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同志们,先找个隐蔽的地方,商议一下!”老黄打破了沉默。在江边的破草棚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着。  “我们晚来了一步,唉!”  “下一步怎么办?”  “那还用说,追赶起义部队,这是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说得好听,往哪追?”  “依我看,我们还是先住下来再说!”  “对,先休息一下,然后再找党组织!”  “我不同意,我们是来参加起义部队的,没找到起义部队,我们就没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许德华一听要住下,就着急地说。“这儿离我家高安县很近,莫不如先到我家休息,然后再到高安县委打听起义军的下落!”  “你有把握吗?”老黄不放心地问。  “没什么问题!”杨实人肯定地回答。  “那好,我看就这么办!”老黄说着,转向了大家,“你们的意见如何?”  “同意!”众人异口同声地说。  “也只好如此!不过,千万不能多住,否则,怕是赶不上了!”许德华还有一丝顾虑。  “你小子真是好福气,部队没追上,倒先把你老兄送到家!”“这叫有福不用忙,没福跑断肠嘛!”  几个战友一边冲着杨实人打趣,一边向高安的方向走去。  8 月的江西,天热得像蒸笼,别说赶路,就是坐着乘凉,也会汗如雨下。  在通往临川的路上,许德华等一行五人正急匆匆地赶路。  原来,他们到了高安县后,从当地的党组织了解到,叶挺、贺龙的部队南下到临川。许德华等人第二天就赶往临川,杨实人由于脚伤,行动不便,留下来了。  许德华他们汗流满面,仍不停地往前赶,他们只有一个愿望:追上起义军。  黄昏时分,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正准备休息,只听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从路西边窜出了十几个全副武装的军人,不由分说就把他们的枪缴了。  一个当官的走到他们身边阴阳怪气地问:“你们是干什么的?”  “掉队的!”  “你们是干什么的!”许德华反问道。  “老子是第二十军的!”当官的很得意地说。  许德华他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是贺龙第二十军的起义部队,这是一伙有组织的叛变者。“你们要去哪儿?”当官的仔细地看着许德华他们几个。  “不知道!”  “他妈的,当了俘虏还敢嘴硬,给我搜!”  接着,几个当兵的上来搜身,许德华他们临来时,九江党组织发给他们的银元、红领带,都被他们收去了,幸亏许德华事先把他们几个人的组织介绍信藏在鞋里,不然就要坏大事了。  “报告营长!这里还有!”一个士兵说着把三张《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的毕业证书递给了当官的。许德华的毕业证书因被父亲许子贵要去保存才免遭劫获。当官的接过三张毕业证书,眼睛一亮,兴奋地说:“哦!  你们也是黄埔生,我们是同学,本人是黄埔第三期,我说几位老弟,还是跟我们一块干吧,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见许德华他们五位没什么反应,就向他的手下挥手说:“把他们带下去,让他们考虑考虑!”  他们几个被关在了一个黑屋子里,门被锁上,窗子被钉死了,屋子里有张圆桌和几把椅子。  许德华从一进屋就四下打量,寻找出口,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天窗上。  几个战友也围过来。  “要拉我们入伙,办不到!”  “得想个办法逃出去!”  “怎么逃?”  许德华用手指了指天窗,大家会意地笑了。  夜深了,周围一片寂静,只有远处不时地传来狗吠声。门口的哨兵也停止了来回走动。是时候了,老黄一挥手,几个战友登圆桌踩上椅子,一个个从天窗爬了出来,很快消失在夜幕中。1927 年8 月。宁都。  清晨,宁都城头的红旗在朝阳的映照下,格外鲜艳,一阵军号声过后,口号声此起彼伏,城门口的哨兵持枪而立,胸前的红领带鲜艳夺目。  这时,从城门外走过来几个军人,从他们那褴褛的军装和眼里涌出的泪花,一看便知是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的人,这几个人便是许德华和他的战友。他们终于追上了起义部队。哨兵依然要例行公事地问一声,“口令!”  “打野外!”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九江党组织交待的和起义部队的接头暗语。多少天来,他们就盼着这一时刻。  “什么?打野外?”哨兵略一迟疑,随后又恍然大悟,笑着说,“对对,是打野外!”他走上前去握着他们的手激动地说,“同志,你们辛苦了,欢迎你们!不过,你们用的接头暗语已经过时了,现在部队整天在外边,用不着‘打野外’了,现在的口令是:‘打倒蒋介石!’好,请进城吧!”  原来驻扎在宁都城的是担任起义军后卫的第二十五师,归属叶挺的第十一军。起义军在广昌时兵分两路:左路军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第二十军军长贺龙率领经石城去壬田;右路军由第十一军军长叶挺、第九军军长朱德率领经宁都去壬田,两军约定于8 月18 日在壬田会师,然后合击瑞金。  在第二十五师师部,两个年轻军官正在商议着什么,一个是师长周士第,北伐的功臣,另一个是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硕勋。  “报告!”许德华他们走进师部向两位首长敬礼。  “欢迎你们!”周士第、李硕勋热情地握住了他们的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