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06肖劲光-6

作者:海军有关单位编写组 字数:17228 更新:2023-10-11 17:07:13

他找到中央军委负责人,建议:针对敌人大规模的“围剿”,红军主力应及早集结于黎川东北的光泽、资溪一带,避开敌人进攻的锋芒,从侧面打击进攻黎川的敌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他强调,死守黎川没有什么价值。  但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纳。  肖劲光只身回到黎川。  这才有了黎川失守的事件。  “眶啷”一声,禁闭室门开了。  前总的一位负责人走了进来:“肖劲光,首长要找你,跟你谈话。请跟我来。”  肖劲光被带到了首长办公室。  首长起身,从桌子上拿过一份《红色中华》报的副刊《铁拳》:“你看看这个吧!”  肖劲光接过报纸,通栏标题赫然入目:“反对肖劲光机会主义专号”。  肖劲光急忙往下看,自己怎么一夜之间成了机会主义呢?肖劲光看到下面有三篇文章。  没等肖劲光看完,首长便开腔了:“肖劲光、你要老实交待你的问题,‘罗明路线’在军队,你是最典型的。”  肖劲光没吭声,连忙把目光移到第三篇署名文章上——《反对红军中以肖劲光为代表的罗明路线》。这是给肖劲光的问题规定的性质。  肖劲光痛苦、疑虑、委屈,他大声申辩:“近两年来,我一直在军队打仗,作战方针和作战部署,都是中央定的。我是按中央的要求完成任务,怎么变成了‘罗明路线’的代表呢?另外,军人行事以战场要求为第一需要,有些战斗的具体打法,我是按军事常识工作的,即使有失误,那与机会主义也挂不上钩啊..”  “肖劲光,首先你要端正态度,你要从思想上检查路线问题。”  肖劲光愤然站起来:“我是党员,我是军人,我的所作所为全是按中央的路线行事。说我有什么具体的缺点错误,我都承认,说我有路线问题,我不能接受。”  首长推了推眼镜,想了想说道:“好,咱们先不说路线问题。你说,黎川是怎么失守的?你有没有责任?”  肖劲光详述了黎川失守的经过——  肖劲光从泰宁回到黎川时,不禁大为惊疑:城内冷冷清清,家家关门闭户,街上连行人都没有。  肖劲光来到省委、省政府机关。院子里空无一人。对面政府的供销合作社门开着,于是他连忙走过来。  “喂,小同志,省委机关的人呢?”肖劲光见到一个办事员,上前问道。  “省委机关已经奉命撤走两天了,敌人马上要来‘围剿’。你这是——”  办事员抬头说道。  “哦——”肖劲光没来得及多问,返身退了出来。  肖劲光来到军区教导大队。  这支六七十人的队伍,就是这个小城唯一的武装力量,它要面对几十倍于它的敌人的进攻。  这个空城计怎么唱呢?肖劲光心头暗暗发急。他把零散的地方游击队集中起来,配属各教导中队领导,与大队统一行动。他要在这唱一出新的“空城计”。  5 天之后,敌周浑元部的三个师,离开南城、硝石,直扑黎川。  9 月28 日,敌先头部队占领黎川城外围阵地。  9 月29 日,敌主力跟进,截断退路,对黎川城形成包围。  敌我力量悬殊。怎么办?肖劲光满头是汗,他一面组织部队凭险抵抗,一面想下步棋究竟该如何走。  教导队队长满脸是血跑过来:“司令员,再拼下去,这点本钱就没了。”  肖劲光两眼火光直冒。  “派去要增援部队的人,冲出去没有?”肖劲光停了停才问道。  队长擦了一把血汗水,说:“四周都是敌人。出是出去了,谁知是死是活。”  肖劲光没有再吭声。本来黎川战斗一打响,总部就会有消息。这里没有兵力,总部也是知道的。要有部队,增援早就上来了,何须去搬呢?  “突围!”肖劲光权衡再三、决定放弃黎川。  说到这儿,肖劲光紧紧地盯着这位首长:“黎川就是这样失守的。”  首长一边听,一边抽着烟。一对小眼睛不停地打转。等肖劲光一停,便反问道:“谁命令你放弃黎川的呀?”  肖劲光辩道:“也没有谁指示我要死守黎川呐!”  首长扔掉了很长的烟屁股:“逃跑了,总是事实嘛!”  肖劲光想了一想,说道:“的确,作为一名军人丢了阵地,还不如战死。  但是,我得对党的事业负责呀,党正需要这样的战士去消灭敌人,无理由让战士们去作无代价的牺牲呀!”首长听到这,站起身来:“今天就谈这些吧。  逃跑了,就有个逃跑主义的路线问题。”  肖劲光再没什么可说。他拿着那张《红色中华》的副刊,回到了禁闭室。  主观反省是痛苦的。更叫人痛苦的是反省没有什么结果。  夜,渐渐走向深处。肖劲光吹了灯,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又硬又冷的床边,和衣躺下。怎么也睡不着。外面的看守在那跺脚,搓手。肖劲光迷迷糊糊中,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之后,就一直再没睡着,他反复地思考,自己究竟与“罗明路线”有什么关系呢?  反“罗明路线”,是从1933 年年初开始的。  1933 年1 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要求各根据地最大限度地扩大和巩固主力红军,强调以“攻打大城市为中心”的“进攻路线”。当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的罗明,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写了《对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杭永情况给闽粤省委的报告》,认为党在闽西上杭、永定地区力量薄弱,困难很多。党在这些地区的工作方针应该与中心地区有所不同,强调在边缘地区要开展游击战争,逐步扩大红军,保留一部分地方武装等等。这些意见,反映了毛泽东的一贯思想和主张。但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错误地认为罗明的意见是“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2月15 日,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闽粤赣省委的决定》,指摘福建省委,形成了“以罗明同志为首的机会主义路线”,撤销了罗明的省委代理书记以及省委驻上杭、永定、龙岩全权代表的职务,并在党内开展了所谓反“罗明路线”  的斗争,以排斥一大批正确主张的同志。接着,又在江西开展反“江西的罗明路线”斗争,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相等因在工作中坚持正确主张,抵制“左”倾错误在本地区的贯彻而受到了批判。4 月,江西召开全省三个月工作的总结会议,邓、毛、谢、古被说成是“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创造者”,“反党的派别和小组织的领袖”等。5 月,中共江西省委通过《对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四同志二次申明书的决议》,决定全部撤销他们在红军、地方领导机关中所担任的职务。“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得以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一步贯彻。“反罗明路线”也成了为“左”倾路线开路的杀手锏。  建宁。红一方面军总部。  还是那位首长的办公室。彭德怀一面端起茶杯喝茶,一面等待这位首长发话。  首长推了推眼镜,说:“彭德怀同志,请你说一下关于肖劲光黎川和浒湾战斗失利的调查情况。”  彭德怀是三天前由总部派去专门调查肖劲光战斗头利的有关情况的。  彭德怀放下茶杯,从怀里摸出几张纸,一边递过去,一边说:“黎川失守,责任不在肖劲光,按当时的情况看,七十几人的教导队,加上游击队员一共才二百来人。就是凭险据守,在敌人四个师的兵力面前,至多能坚持几个小时,而东方军自延平、顺昌前线撤回泰宁时已经是10 月了。也就是说, 这中间有五天。如何守法?”  首长见彭德怀说得有理有据,便往下追问:“那么,浒湾战斗呢?”  彭德怀站起身来:“都写在纸上了,你自己看吧。”说完,便一副告辞的架式。  首长见状,只好送客。  彭德怀反剪着双手大步出门。  首长又开始认真阅读关于符湾战斗的情况——  1933 年11 月。  敌一个师出资溪,由金溪向浒湾方向移动。  中央军委命令肖劲光,迅速打击这股敌人,并电告肖劲光,部队划归红三军团指挥。在三军团到达之前,钳制这股敌人,截断金溪至浒湾的公路。  等彭、滕主力赶到,消灭这股敌人。  11 月1 日,十九师、二十师进入阵地。十九师配置在北面高山地区,钳制浒湾之敌,使浒湾之敌不敢出城接应移动部队,与处于东西南三面赶来的三军团,形成合围之势。二十师占领八角亭一带阵地,由粟裕形成对来敌的封锁。  11 日晚,战斗打响,肖、粟所部将敌人压在一片森林地带。两军相持不下。  12 日晚,红三军团从东南两个方向,向敌人靠拢。但指挥部没能及时告知肖、粟等人。直到13 日拂晓,东南两面枪声大作,肖劲光才估计是三军团主力赶到,于是,配合向敌人出击。  两天多时间,敌人已经在森林地带构筑了工事。三军团主力进攻未能奏效,反而伤亡七百多人。  敌人在击退红三军团主力后,终日派飞机对肖、粟两部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同时,浒湾之敌蠢蠢欲动。  战斗又持续一天,阻止阵地被敌人的飞机炸得翻了一遍,部队伤亡也很大。  晚上,浒湾之敌在装甲车的掩护下出来接应,正面的敌人集中兵力向阻击阵地突围。粟裕第二十师在宽大的正面打阻击,只是一层很薄的力量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突破包围,打通了去浒湾的道路。  首长看完这些材料,又拿起铅笔从头翻过来。他很希望能在里面找到对他有用的东西,但结果很失望。  来到建宁好几天,肖劲光被关在那间小房子里日复一日地反省。  反省什么呢?他坐在床上怀念起战场上的那些日日夜夜。他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前线的战事是那么紧张,而自己却只能坐在这里,作为党的异己分子接受不知所以的审查。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呢?他理不出个头绪。  外面有钥匙的响声。  门开了,居然是那位首长出现在门口。  肖劲光从床上拿过那张看了千万遍的《红色中华》副刊,冲着那位首长说:“这三篇文章纯属胡扯。战争有战争的规律,怎么能把突围、撤出战斗,与逃跑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扯到一块呢?你说说清楚!”  首长不慌不忙地走过来,胸有成竹地开口说道:“肖劲光呵,不要着急嘛!”  “我能不急吗?”  “事实虽然有点出入,但也是斗争的需要嘛!党已经决定在军队中开展反‘罗明路线’,把你作为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代表,可以教育全党、教育全体官兵嘛!你应该服从党的决定。”  肖劲光沉默了。  “明天,准备让你到中央去,希望你能够正确对待。态度一定要端正。”  首长边说,边在这间小屋子里来回走动。  肖劲光似乎什么都没听见。他只是感到前面是一条黑暗而又漫长的道路。  这一夜,他没有合眼。  从建宁到瑞金的路,肖劲光不知走了多少遍,有一路春风得意的时候;有心急火燎马不停蹄的时候;也有心情沉重感到压力逼人的时候;还有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心绪不宁的时候..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委屈、这样苦闷、这样茫然无措和夹杂着恐惧的忧郁。  一路上有几个战士同行,还有刚好到瑞金办事的李一氓。他们似乎刚好成了他的“解差”。  肖劲光默默无语。其他人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马蹄声敲打着这静静的山野。  路旁的山山水水,树木草石,肖劲光是那样地熟悉。哪儿有一条沟,哪有一个小土坎,肖劲光差不多都能说出来。这两三年来,他一直在这一带辗转战斗。而今天,他似乎是一个被押解的犯人。他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脆弱。这使他看到,过去叱咤风云的力量井非是他自己所有,而是来自自己所属的阶级以及党。  一想到党,肖劲光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参加革命十几年来,什么样的险恶环境没经历过,什么样残酷的场景没见过。要说死,都死过无数次了,但从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从没有马虎过对党的事业的忠诚。那么,这一次怎么出现如此血淋淋的事情呢?  是误会,一定是误会的!肖劲光在心底这么呼喊。说不清是自我安慰,还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祈盼!这样想一会之后,心头才觉得坦然了一些。  太阳落山了,肖劲光等人来到一个镇上,李一氓找到有关领导,决定歇下来,明天早晨再走。  碰巧镇公所接待他们的妇女主任跟肖劲光很熟。肖劲光是这儿的军区司令嘛。从吃饭到安顿房子,乖巧的妇女主任一直和肖劲光拉话,一时间他前线战斗打得如何,一时又问他是不是到瑞金开会去,还请他给毛主席捎个话,让毛主席路过这儿的时候,也到镇里看看。  肖劲光感到很尴尬。他说什么呢?哼哼哈哈地应付,心里憋得难受。  好不容易上床躺下,眼睛却怎么也合不到一起。  一夜时间,可能迷迷糊糊睡了两三个小时。  离瑞金越近,肖劲光的心里越难受。瑞金有他认识的许多人,有老上级,有老战友、老同事。怎么向他们交待呢?  人啊,谁到了这个境地都难!  瑞金。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主题:反肖劲光机会主义。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作报告。报告的内容基本上与《红色中华》上的三篇文章一致。  会场有人带头高呼:“打倒蒋介石的走狗肖劲光!”“坚决批判军队中的‘罗明路线’!”  会议结束之后,一场群众性的揭批肖劲光的运动随之展开。各地和各部队利用漫画、报刊和演节目的形式对肖劲光进行批判斗争。  肖劲光的心在流血。  肖劲光欲哭无泪。  军委会从早晨开到中午,在讨论关于对肖劲光的处分问题上,久议难决。  “肖劲光有问题,要他检讨反省,这是讲了原则的。在下面适当地开展批判,肃清影响,我个人也不提出异议。但是,要杀他,我反对。临战不能杀大将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军令状的,何况黎川,也不是街亭嘛!”  毛泽东对有人提处决肖劲光毫不客气。他很激动,手里拿着的香烟都快烧到指头了,他仍然滔滔不绝地陈述自己的意见。  博古放下手中的钢笔,接过话茬,说:“肖劲光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他是一种思想观点,一种路线的代表。宽容一个人,我们谁都可以做到的。但宽容了机会主义路线,谁负责任?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究竟如何处理才合适,大家要充分发表意见。”  “我认为处决肖劲光,不是仅仅从肖劲光个人问题考虑,它是我们现在深入反军队内的‘罗明路线’的需要。这一点,我们要看到。”一位戴着宽边眼镜的委员说得振振有词。王稼祥推开手中的茶杯,大声说道:“我们要慎重对待党的干部。杀人应该有依据。肖劲光不反党不反革命,这还是事实嘛。路线错了,批判他,纠正他,不要从肉体上消灭他。如果要杀肖劲光,我再说一遍:我拒绝签字。”  毛泽东扔掉烟屁股,接着王稼祥的话说:“从肉体上消灭,不能解决问题。思想还在,没有达到目的呀。还是要从思想上解决机会主义问题。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就要慢慢来。思想的转变是有过程的。有很多问题,是不能急的,不能超越时间嘛!”  主持会议的周恩来看到会议再无法往下开了,便看了看博古,说:“会就暂时开到这儿吧,关于肖劲光的问题,以后再议。从容办好事嘛。倒是前面讨论形成的决定,要各位委员下去努力贯彻。”  会议结束得很突然。这也许是会议主持者的机智。  1934 年元月2 日上午。  东北风铺天盖地,雨点夹杂雪片和小冰粒横过天空原野,重重扑打在大地上。这是南国少有的恶劣天气。  肖劲光躺在床上,呆滞地望着墙壁。早上,他第一次没有吃饭。他吃不下去啊。看守进来善意地劝他。他紧紧地盯着看,吓得看守直往后退。  突然,是博古在外面讲话的声音,他似乎在问肖劲光起床没有?吃饭没有?看守如实作了回答。  博古进来了。不声不响地走到肖劲光的床前。好一会没说话。他在想什么呢?没有人能够知道。只听见他好一会之后说道:“肖劲光,要想开一些。”  肖劲光两眼死死盯着屋顶。  “哦,顺便通知你,党决定要公审你。”  “什么,公审?”肖劲光下意识地坐起身来。他几乎不能自制,他似乎感到自己的精神支柱在摇晃,在倾斜。一阵恍惚过后,他感到好冷,冷人骨髓。冷,是他现在唯一的感觉。  是呵,要经受这样一种特殊的考验,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党的儿子是那样忠诚地对待他的母亲,然而,母亲呢,被迷雾蒙上了眼睛,竟这样无情地错怪他的儿子..  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因为“福建事变”而稍缓之后,于1934 年1月立即调遣主力疯狂扑来。  本来,第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于11 月20 日在福建发动事变, 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宣布反蒋抗日,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卖国残民的南京政府,并与中华苏维埃政府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议》。如果红军能与之联合,是打破蒋介石对苏区第五次“围剿”的绝好机会,然而,博古一方面坚持利用蒋介石镇压福建人民政府的空隙反军队中的“罗明路线”,一面又把红军西调攻打永丰,结果贻误战机。  当蒋介石镇压完福建人民政府,又回头向苏区进攻的时候,博古等人又急了。  1934 年1 月6 日。瑞金叶坪广场。  用一张张方桌搭起的审判台,很宽敞。审判台四周和其它许多建筑物以及树上,贴满红绿纸写成的标语:“打倒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肖劲光!”  “打倒右倾逃跑主义!”等等,不一而足。台上几张长桌,和几条长凳整齐地排列着,这是临时军事法庭的审判席。在一侧前边,有一套单独的桌凳。  显然,这是被告席。  肖劲光终于坐到了被告席上。  肖劲光面色苍白,形容枯槁,乱蓬蓬的胡子上,颧骨高高突出,眼窝深陷,头发也东倒西伏。站在那张孤零零小桌子前,他的脸都变形了。只是身材还是那样魁梧、高大,一身灰布军衣还是那样整洁,绑腿扎得还是那样结结实实。  面对着台上台下虎视眈眈看着他的昔日的战友们、同志们,他的心里是无愧的。  最高临时军事裁判法庭主席宣布开庭。  书记宣读控告书。内容仍然以黎川失守和浒湾战斗为要。  肖劲光尽力作了辩解。他要把事实再一次向党讲清楚,向同志们说明白,他要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不放弃任何努力,这是他肖劲光的性格。  当然,辩解和说明是无效的。  最后,法庭宣判,开除肖劲光党籍、军籍,判处有期徒刑五年。无上诉权。  公审结束了。肖劲光被送到了一座临时“监狱”里看押起来。  人们又把注意力投入了蒋介石步步逼进的第五次“围剿”。  清凄枯冷的监狱生活,反倒使肖劲光冷静下来。不管怎么说,事情总算有了一个结果。不就是五年吗!五年以后,我还照样能革命,能打仗。  肖劲光不愿再多想这令人肝肠崩裂的事情了。  晚上,躺在床上,他就想起妻子慕慈,想起远在苏联的女儿。他还想起湖南家乡的老母亲。他想和她们在一起的欢乐,想和她们分别的痛楚。他想得好人神、好解渴。真的,过去没有这样的时间来想这些。那时候,要天天跋山涉水,和敌人斗力斗智。这下倒好,什么也不需要操心了。难怪中国人讲什么“有子半世福,无官一身轻”,还真有些道理。  突然,有一天,监狱管理人员通知肖劲光有人探监来了。  谁呢?肖劲光一边往会客室走,一边自己问自己,慕慈?不会是!弼时?  不,他很忙。  想着想着,肖劲光来到了会客室。  呵,子珍同志!  是的,毛泽东派贺子珍来探望肖劲光了。  贺子珍向肖劲光转达了毛泽东的话。大意是,黎川失守是“左”倾军事路线造成的,你率部突围撤退没有错,你是对的。还说了浒湾战斗失利,有多种失败的原因,总结教训就够了。另外,叮嘱肖劲光,要保重,以后的路程还长。  肖劲光眼圈都红了。  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什么呢?不就是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吗!  贺子珍走了。  肖劲光渐渐坚强和振作起来。  1934 年1 月中旬。瑞金。  为了打破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临时中央召开了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博古主持会议并作报告。  这次会议,把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博古报告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不顾敌强我弱和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不利的形势,照搬共产国际第十二次执委会决议,称中国革命已到了一个新的尖锐的阶段,即直接革命形势在中国存在着。认为国民党统治正在急剧崩溃。从而断定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将决定中国“苏维埃道路与殖民道路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并估计这个问题将会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得到解决。  第二,宣称“在我们已将工农革命民主专政推广到中国重要部分的时候,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将成为共产党的基本任务。”  第三,主张集中大力反对中间派,在反帝运动和工人运动中,只需要下层路线。  第四,在反对“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反对对右倾机会主义的调和态度”等口号下,强调党内斗争要无情打击。  “左”倾冒险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蒋介石的重新进攻,使红军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1934 年2 月,蒋部从东、西、北三面向中央根据地中心逐步推进。同时, 粤军在南面设堵。  红军则采取李德的堡垒对堡垒战术,短促突击战术,分兵把守,处处设防。结果处处防不胜防。  4 月中旬,国民党主力攻打广昌。李德、博古调红军主力保卫广昌,进行“决战”。仗打了十八天,红军惨遭损失。广昌失守。  5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根据地,并报共产国际。  战略转移工作在极少数中央领导人中秘密进行。  随后,中共成立由博古、李德、周恩来主持筹划战略转移的“三人团”。  10 月初,国民党军已推进到中央根据地腹地。兴国、宁都、石城相继失守。  10 月10 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八万六千余人和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分别自瑞金和于都出发,开始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多个独立团共一万六千余人,在项英和陈毅的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  中国革命又跌入了谷底。  1934 年10 月12 日。  肖劲光接到上级通知,率上干队离开大树下,到九堡干部团向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报到。  这时候,肖劲光是上干队队长。  肖劲光是怎样以犯罪之身担任上干队队长的呢?  原来,在肖劲光年初被判刑之后,中央根据地形势急转直下。傅古等人忙于反“围剿”战事,反“罗明路线”只能不了了之。另外,战事一紧,人手就不够了,到3 月,红军大学的教员、干部好多都被抽调上了前线。这时由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干预,肖劲光被安排在红大当教员,发挥他懂军事的一技之长。  红军大学设在离瑞金城十多里路的一个叫大树下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山上有一片茂密的松林。一排排茅草房,虽然简陋,但自然朴实,与大自然栩栩相容,自成一片独特的小大地。  军校生活对肖劲光并不陌生。红大分四科:高级指挥科,主要培训师以上干部;上级政治科,上级指挥科、上级参谋科,主要培训中下层政治委员、军事指挥和参谋干部。学员大多学习三四个月,然后分配到各部队任职。  肖劲光由于自己身处逆境,能够为培养红军军政干部尽一点力量,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红大又任命肖劲光为政治科长。  紧接着,学校接到准备转移的通知。为什么要转移?转移到哪里去?谁都不知道。  9 月,红军大学按上级指示将高级指挥科学员提前毕业,并把大学本身改编成上干队(即上级干部队),隶属军委干部团陈赓领导。肖劲光被任命为上干队队长。  这一任命,出乎肖劲光的意料之外。因肖劲光自知自己刑期末满呢。  战争时期,命令就是命令。  肖劲光立即着手这支一百余人的上于队工作,并按上级指示,随时作好出发准备。这才有了肖劲光向陈赓、宋任穷报到的一幕。  从这里,肖劲光开始了漫漫长征路。他的命运与党和红军的命运一样,前途未卜。第七章 山重重水重重 关山远征难  干部团直属中央军委纵队。它是军委纵队中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担负着直接保卫军委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光荣任务。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都是红军中出类拔萃的指挥员。  上干队当时有指挥科和政治科以及地方工作科等三科学员一百五十余人。上路后,中央把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知名人士分散到各单位,便于在行军中进行照应。这样,徐特立、董必武、谢觉哉、李一氓、成仿吾、冯雪峰等六人被分配到了上干队。  上干队除队长肖劲光外,还配有一个卫生员,负责给大家治疗小伤痛。  一个挑夫,是个哑巴,瑞金附近人,原先是红大的伙夫,挑着两个铁皮文件箱,随部队行军。另外调配一匹马,主要用于为伤员病号和一些年纪较大的教员驮运行李。  就这样,肖劲光走上了漫漫长征路。他左肩斜背灰色包袱,里面有一床夹被、一张油布、几件换洗衣物、几本舍不得扔的书。右肩斜背干粮袋,腰间一支手枪,手里提着两个饭盒。  广西边境。一个夹河而建的小镇。一座小木桥把这个小镇连成一体。  远山近水已经在夜影中模糊。干部团悄悄来到镇上。  肖劲光亲自安排好住宿、晚饭、岗哨、警戒诸事之后,又逐班逐班地检查。另外,他又叫来政治科科长余泽鸿。  “余科长,侦察任务布置得怎么样了?”肖劲光问道。  “已经安排好了!”余泽鸿一边坐下一边问答。  “多少人,分多少组?”肖劲光问。  “二十四人,十二个小组,分上半夜和下半夜两班!”余泽鸿再答。  肖劲光似乎还不放心:“隐蔽地点一定要选好,要视野开阔,覆盖面要大。另外,一定要注意抓活的。”  余泽鸿频频点头。  肖劲光仍然在考虑什么。  是什么事让肖劲光如此重视呢?原来一连几个晚上,更深夜静之后,就有驻地附近的房屋起火。然后便传出谣言,“共产党杀人放火。”显然,有敌人在暗中作怪。  肖劲光决心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他不能容忍谁往党的脸上抹黑。如果任这些敌人一边放火,一边造谣,他肖劲光问心何安!昨天,他向陈赓团长建议,今晚干部团整体行动,抓两个活口,然后所到之处揭穿敌人的阴谋诡计。  上干队驻小镇南区,由肖劲光负责南区监视。只要敌人今天出动,他就一定要逮住凶手。这是肖劲光办事的一贯作风。  因此,他不厌其烦地反复思考有关细节,并细微叮嘱具体负责的余泽鸿。  南国的冬夜万籁俱静。除了哨兵和警戒部队外,似乎什么都入睡了。然而,黑暗里的眼睛,却严密地监视着这个沉睡小镇的每一个动静。  肖劲光和衣躺在铺上,半寐半醒。  突然,外面人声陡起,四处都是“救火”声。  肖劲光从铺上一跃而起。外屋的战士们也都起来了。大家纷纷跑出屋,奔向火场。  火被扑灭了。  余泽鸿押着一个瘦猴似的家伙来到了肖劲光面前。  陈赓团长和宋任穷政委也赶来了。  简单的审问就弄清了来龙去脉。  陈庚团长哈哈大笑:“好家伙,敢跟共产党斗法。你也不看看肖大将军几只眼!”  “团长,押到你那去吧!”肖劲光对陈赓说。  “不!就放在你这。按你的设计,每天找好驻地之后,就辛苦辛苦他,让他挂牌游一游街,游一游村。请他把自己的丑恶行径亲口向驻地人民讲清楚。”  “好!余科长,押下去!”  肖劲光重新回到铺上,心中好惬意。好长时间里,他没有这样的好心情。  以后十多天,部队一驻下来,就见几个战士押着这个家伙,在四处自述自己丑恶的故事。紧张的战斗生活中,添了这么一段不无幽默的小插曲。  蒋介石已经判断出,中央红军沿湘桂边境北上,是试图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于是,在城步、新宁、通道、绥宁、靖县、武岗、芷江、黔阳、洪江等地区构筑了四道碉堡线,集结重兵,企图把中央红军一网打尽。  而博古、李德等人无视敌情变化,仍坚持按原计划前进。红军身处极为险恶的境地。  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毛泽东挺身而出。他根据敌我态势,果断向军委建议,放弃原定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立即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经过激烈的争执,毛泽东的建议被接受。红军经贵州腹地向黔北挺进,连克锦屏、剑河、镇远等十几座县城。12 月底,红军占领乌江南岸的猴场。  1935 年元旦,猴场。  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叶剑英来到干部团。  陈赓连忙接住:“司令员,好稀客呀!”  叶剑英一面进屋,一面说:“怎么,不欢迎啊?”  “岂敢!岂敢!”陈赓一面亲自倒茶,一面笑道。  “我今天不仅来了,而且还一时三刻不走了!”叶剑英满脸肃然。  平时爱说爱闹的陈赓也立时严肃起来:“请首长指示!”  “红军要过江。派我来请你架桥。陈团长,红军安危系于你一人一身啦!”  叶剑英一字一句,说得似笑又没笑。  陈赓立刻明白了司令员的意思:“司令员请回,陈赓一定完成任务。”  司令员当然没时间待在这里。  陈赓当即命令特科营工兵连,火速赶到猴场乌江江界渡口架桥。  江界渡口,江面宽约两百多米,最深处达二十多米,水流每秒一米八到两米。在这样一条水深浪急的大江上搭桥,谈何容易!  然而,追兵将至。红军没有别的选择。  一天过去了,种种尝试都归于失败。  陈赓心急如焚。  “上干队有个土木专家,不妨把他请来看看。”  陈赓回头,见说话的是工兵连一个老战士,连忙问道:“你说什么?”  大家立刻都围过来。  原来这个老战士是国民党原工兵团战士,后来被红军俘虏,就到了红军工兵连当兵。长征出发,来到上干队,他突然发现他的老团长在干部团做教员。这位原国民党工兵团团长叫何涤宙,在架桥等土木建筑方面独具才能。  工兵连一天劳累,毫无收获,这个老战士便这样冒了一句。  陈赓立即命令:“请肖劲光和这位老师一块来。”  肖劲光来了。  何涤宙立刻展开工作。  一个试行方案很快出来了——何涤宙设计了一种土制石锚固定竹排扎成的门桥。  成功了。第一块门桥固定了。  做这样的石锚门桥,需要大量的木材、竹、木板。  肖劲光主动请缨:“陈团长,上干队也参加收集架桥器材吧?”  “好吧!——多谢你呀,肖大将军!”陈赓一拳打在肖劲光的左肩上。  第三天中午,纵队司令叶剑英又来了。  陈赓只说了一句:“司令员、下午两点请您剪彩。”  “听说锚组组长石长阶同志牺牲了?”叶剑英将信将疑地问。  陈赓点了点头。  是啊,有多少好同志,为了党的事业献出了鲜血和生命!  几天以后,中央军委纵队进驻遵义城。  1935 年1 月15 日至17 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解决了当时党面临的最紧迫的军事问题,改组了中央领导,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又回到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上。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北进四川或者东出湖南,急调嫡系部队和川、黔、湘、滇、桂五省地方部队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企图一举歼灭红军。  遵义会议刚开完,还没来得及传达会议精神,红军又匆匆上路,离开遵义城。  经过一个来月与敌人周旋,红军渐渐有了一些主动权。尤其在二渡赤水后,红一、红三军团开始抓住敌人打,在占领桐样城和娄山关之后,敌人纷纷溃逃,红一、红三军团展开追击战。干部团在陈赓率领下,随主力执行追击任务。随后,红军主力再次占领遵义。  当部队追击前进时,上于队第一次单独执行任务。肖劲光率部留守桐梓县城担任警戒任务。先头部队,另留一个连,由肖劲光指挥。当晚,肖劲光布置好岗哨,在桐梓过夜。  第二天下午,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率警卫连进城。  肖劲光向罗炳辉汇报了情况。  罗炳辉说:“你们追赶一纵去吧,这儿由我们接防。”并告诉肖劲光,九军团的几个主力团随后就到。  于是,肖劲光带上于团和先头部队留下的那个连队,直奔娄山关,准备到遵义归队。  桐梓离娄山关三十余里地,一会儿就到了,就在刚刚接近娄山关的时候,桐梓方向突然枪声大作。  肖劲光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派人飞马打探。  打探人员刚走没多远,只见罗炳辉与警卫连气喘吁吁地赶来。大队敌人紧随其后逼过来。  情况万分危急。  肖劲光当机立断:“罗军团长,你带工作人员赶快过关,请把警卫连留下!”  没等罗炳辉离去,肖劲光已经将部队迅速在第一线展开。  敌人气势汹汹扑上来。  肖劲光指挥部队利用地形,死死地把敌人压在关口下。  敌人的攻势明显减弱了。罗炳辉再次建议撤出战斗,赶到遵义归队。  肖劲光想了想:“军团长,还是你先走吧,娄山关过后到遵义无险可守。  万一敌人尾随而去,就将直接威胁军委首长的安全。不如我在这儿守着,你赶到遵义向首长汇报。只是把你的警卫连留下。”  罗炳辉也觉得肖劲光想得周到,便再没说什么,匆匆下关。  肖劲光又根据娄山关的地形,重新配置火力,居高临下守住关口。真个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发现红军凭险据守,加之黑夜来临,摸不清红军的虚实,在下面胡乱放枪,始终不敢闯关。  后半夜了。敌人进攻的可能性不大了。但是,近三百名红军战士伏在黑暗里寒风飕飕的关隘上,不敢稍有松懈。  罗炳辉离开娄山关后,带着工作人员直奔遵义。  从娄山关到遵义九十里,曲曲折折的小路蜿蜒向前。大家一边赶路,一边又防止土匪和小股流窜之敌袭击。人人的心都提在嗓子眼上。  罗炳辉身体较胖,又穿一双布鞋,走起路来显得很吃力。娄山关的枪声从后面传来,使他为肖劲光的处境很担忧。敌人起码有一个团的兵力,而肖劲光才三百来人呵!  没走多远,罗炳辉又命令两名工作人员跑步前进,先行向军委纵队报告。  接到罗炳辉派人送来的报告,军委十分重视,立即派红五军团的一个营增援娄山关。  遵义。周恩来住处。  “劲光,上干队的同志们都回来了吗?有没有伤亡?”周恩来坐在一把椅子上,关切地问道。  “我们凭险据守,很主动。部队没有伤亡。”肖劲光说。  “来,喝点水嘛!”周恩来端起刚才为肖劲光倒的一杯水,递过去,然后说,“你们在娄山关主动阻击敌人,保卫了中央的安全,谢谢你们!”  肖劲光一边接过水,一边说:“应该的,应该的呀!”  屋子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稍后,周恩来认真地说:“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批判了前一段时间的‘左’的错误,毛泽东同志也重新回到了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上..”  周恩来给肖劲光简单地谈了遵义会议的情况。  肖劲光仔细倾听着,生怕漏听了哪一个细节。  最后,周恩来说:“会上讨论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对你的问题,过去搞错了,处分一律取消,中央正在考虑重新安排你的工作。”  消息如此突然,肖劲光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双手捧着茶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一年来的委屈、痛苦和无以言表的郁闷,就这样过去了?  他感到自己像做了一场噩梦。他动了动嘴唇,但没能出声。  “劲光同志,你受委屈了。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责任,感到十分内疚。”  周恩来望着眼睛都湿润了的肖劲光,诚挚而又磊落地说。  就是周恩来的品质和人格力量。他不隐讳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他敢于在任何公开场合检讨自己。  肖劲光站起来,一步踏到周恩来面前。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好一会,肖劲光才说了一句:“感谢党中央!感谢你,周恩来同志!”  红军重新攻占遵义,打了长征以来的最大一个胜仗,打击了敌人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广大指战员的斗志。  蒋介石气急败坏。  “遵义一战,丢了两个师又八个团。娘稀匹,滇军不行!滇军不行!”  蒋介石骂得还不解气,叫来侍从副官,“你去查一查,在娄山关,是哪个团,被肖劲光的一个连挡住,过不去!团长该毙,团长该毙!”  侍从副官转身出去。  蒋介石随即调整部署,急调大军分六路向遵义、鸭溪一带合围。当蒋介石在贵阳大骂“滇军不行”的时候,毛泽东站在地图前沉思良久。  周恩来走进来。  “恩来呀,向东是不成啦。蒋总司令三面出迎啦!”他一边说话,一边使劲吸了两口烟屁股。  “是呵,只能先向西,并佯装有北进迹象,请蒋介石把主力派到长江一线去堵我们。然后才能伺机行动。”周恩来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  “正合我意哟!看来,蒋总司令得听你调遣了。”毛泽东说着,笑了。  “哪里、哪里:声东击西是你的思想。”周恩来认真道。毛泽东又摸出一支烟,皱巴巴的:“哎,恩来,这样一来,赤水河上的工作得做扎实喽!”  “我已经派肖劲光攻下仁怀,然后叫他到茅台。搭桥铺路,我听说他那儿有个专家呢。”  “那好,那好。肖大将军可要喝茅台酒了!”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走动着说。  这时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也来了,屋子里顿时热闹起来。  肖劲光在接到周恩来交给的任务后,率上干队,另加一个步兵连、一个工兵连,连夜上路,直奔仁怀,拂晓时分兵临怀仁城下。  肖劲光亲率尖刀班,部队悄悄接近城边。  突然的枪声打破了守城敌人的美梦。敌人顿时惊慌失措,纷纷逃命。这样,毫不费力,仁怀得手。  当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地图前谈话的时候,肖劲光正阔步迈进茅台镇。  桥很快出现在赤水河上,肖劲光满意地拍了拍工兵连长的肩膀:“好样的!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回头给你记一功!”  工兵连长嘿嘿直笑。  3 月16 日,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重人川南。  蒋介石急忙调主力于长江南岸一线堵截,唯恐毛泽东北渡长江。  等蒋介石的兵力调配刚刚到位,红军又于3 月21 日晚,四渡赤水,折回贵州。  还是那座浮桥,使红军把几十万敌人甩在了川南一带。  红军向东折回贵州后,又突然一个急行军,南渡乌江,造成攻打蒋介石正在坐镇的贵阳的态势。  贵阳有危,事关蒋总司令的安危。这还了得!  各路敌军纷纷从东面向贵阳开进。  而红军又以每天120 里的速度向敌人兵力空虚的云南疾进。然后,巧渡金沙江。至此,中央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地区的企图。  这一胜利,充分显示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遵义会议精神在部队传达以后,仿佛给部队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人人欢呼,个个振奋。  肖劲光率领上干队,跟随军委干部团,时而向前疾驰,时而曲折迂回,铺路搭桥,掠城守镇。战士们虽然辛苦,但大家心情舒畅、斗志昂扬,随处都有说声、笑声、逗闹声。有时候弄出一些逗人的小插曲,仿佛生活海洋猛然蹿出的一朵浪花,把这残酷的战争生活装点得别具趣味。  这天夕阳西下,但离山尖尖还有老高,部队就早早地停下来,宿营在夹金山脚下。  时值6 月,夹金山上,仍是白雪皑皑。  许多战士弄不明白,这夹金山脚,夏日烈暑;山坡上又有花开如春;再往顶上又白雪覆盖。“这到底是什么季节呀!”一个小战士大声嚷道。  “哎,小同志,这里的学问好大呐!”  小战士一转身,发现是陈赓和肖劲光队长并肩走过来,立即敬礼:“首长好!”  肖劲光陪着陈凑到上干队看望董老、徐老、谢老等几位老人。陈赓见小战士如此认真,便笑着还了礼。  小战士见状,便又问道:“首长,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呀?”  陈赓把眼镜一推,夸张地说:“我也不知道呀!这不,我就是为这事,专门去请教几老的。回头我再告诉你呵!”陈赓一边说,一边拉起肖劲光就走。  小战士笑了。  在一片草地上,上干队的战士们,正砍的砍,削的削,拿着一根看来资格很老的拐仗做样子,纷纷仿造。只见徐特立坐在人群中间,津津有味他讲关于“六月雪”的故事。  “好热闹哟!”陈赓和肖劲光走过去,大家立刻围了过来。  “开开心,大家第一次见大热天下雪。你怎么有空来这儿了?”徐老一面和陈赓握手一面问。  肖劲光在一旁说道:“陈赓团长是专门来看望你们几老的。”  陈赓这才连忙正色:“徐老,上山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了?”  “你看,这可是特殊待遇了哦。”徐特立指着一张臭羊皮。  肖劲光开玩笑地说:“徐老呵,是属于怕冷不怕臭的那一类人。”  一个小战士突然上前,解开徐特立的外衣大声说:“徐老还有火龙衫哩!”  大伙一看。好家伙!徐特立腰间胸前至少有十几个布口袋,口袋塞满了他沿途收集的各种学习资料。  陈赓见状:“好呵!徐老这一身披挂,刀枪不入,风雪难透啊!”  众人一阵开怀大笑。  稍停,徐特立脸色肃然:“要说要笑,你们现在闹个够。上山可就不能说话、不能笑、不能坐了,谁要是不听我的这几句话,山神爷可是要捉人的!”  大家一阵惊疑。  只有陈赓大笑起来。他知道这是当地老百姓的一种迷信说法。  不过,这种迷信说法也有些道理。高山缺氧,温度又特低,说笑蹦跳会真的让你上不了山。  大家无不称奇。  雪山脚下的早上,是一道特别的风景。当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的时候,山顶上有朝霞映白雪,山坡上霞光中的野花绚丽多彩,山脚草地上灌木丛中,空气宜人,周身透一抹惬人的凉意,叫人一时间会忘了正处暑天六月。  部队开始上山。  肖劲光特意走在几“老”之间,以便亲自照顾这些革命的老前辈和知名人士。  爬山之初,大家还有说有笑的。  董必武今天精神特别好。有人问:“董老,你今天早上吃什么好东西了,如此精神焕发?”  “平生所爱,美酒诗书。今天早上,刚品过一口茅台,你说我该不该情绪好!”董必武说得认认真真。董必武是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长征前任中央苏区最高法院院长。是年,他已年近半百。但他人老心不老,长征途中,一路从不落后。  成仿吾听董必武说罢,接过话:“茅台虽好,不能充饥解馋。董老呵,还是我的宣威火腿管用呵。”成仿吾是有名的文学家,同郭沫若、郁达夫一起,被称为“创造社”三杰,后来到鄂豫皖苏区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刚调中央苏区,就碰上长征了。成老虽投身革命有年,但始终文人性情未改,一听董老自夸,便沉不住气。不过早上作上山准备之时,他的确是将好久舍不得吃的一点点宣威火腿吃了,说是可以增加热量。  谈起吃东西,大家热闹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看谁来得新奇。  有人说:“大渡河的鲜鱼,太好吃了。”  又有人说:“子姜辣椒炒鱼嫩子好香呐!”  中央党校副校长冯雪峰突然问肖劲光道:“肖队长,你说说从瑞金出发以来,你觉得什么东西最好吃。当然,是指你吃过的。”  肖劲光略作思忖,答道:“二进遵义时,我吃了一顿羊肉粉丝,香味无比,叫我平生难忘。”  周士第笑了笑说道:“是呵,那天,人们想到遵义会议。谁都吃得香呵!”  肖劲光也笑了。人说周士第精明过人,果真如此。但肖劲光没有告诉大家,那碗羊肉粉丝是在周恩来与他谈话之后作中饭吃的,更不同寻常呵。  大家往上爬,渐渐便有寒气袭来。大家的话也就少了。  肖劲光一面走,一面留心着几位老人的身体状况。  行至半山腰,气温骤然下降。身后是花草满目,脚下是冻得梆硬的泥土。  过了山腰,突然下起一阵冰雹,核桃大小的冰碴,砸在头上身上,生疼。  许多人已经开始冷得直叫唤。  “这是什么鬼地方,六月天冻死人!”有人恨恨地说道。  徐特立赶忙制止:“不要说话了,小心山神爷捉人喽!”  大家再没有谁吭声。  再往上走,空气稀薄,呼吸困难。加之严寒袭人,许多人双腿不住地打颤。  终于爬到山顶了。山顶有一块不大的平地,有两个牺牲的同志躺在雪地上。  大家默默从两人身边走过,心中充满了对死者的哀思和悼念。  大家开始手拉着手,向山下走去。  过了雪山,人烟越来越稀少。别的都能挺住,只有肚子挺不住。  每一个人的干粮袋里,都只剩几两青棵面。所以,部队停下来,大家首先得去挖野菜。  今天一歇下,肖劲光又带着上干队的几个人到周围去挖菜。  刚走几步,只见陈赓自远处打马而来。  肖劲光立定脚步。  “肖队长,恭喜恭喜呵!”陈赓一边翻身下马一边笑道。  “喜从何来?”肖劲光问。  陈赓向警卫员递过马缰,和肖劲光并肩往回走:“你说吧,今天的晚饭,用什么招待我?”  肖劲光扬了扬手中的空袋子:“野菜挖不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呵!”  陈赓转过身来:“好呵,老肖不够朋友!你还记得不,那年你到广州,我去码头接你,可是好吃好喝招待你的!”  肖劲光说:“将来有一天,我肖劲光升官发财了,也好吃好喝报答你嘛!”  “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陈赓大叫一声“好”,让肖劲光不知所以。  肖劲光转过身来:“你今天怎么啦,团长?”  陈赓这才说道:“周恩来同志要我通知你,要和你谈话,主要是调动你的工作问题。”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