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读者和专家们对这部书给予如此的厚爱,使我深深的感动!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写一部书,不是出版一两千册,当年便无人问津,而是多次再版印刷,出版社仍旧常常告罄、无书供应,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没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到高兴的了!三 我对教育过我的考师和养育过我的父亲母亲,永远怀着敬意,永远怀着最深最浓的真情真爱。我总想;这不仅使他们远逝的灵魂可以得到慰藉,也许,他们的在天之灵会永远的保佑着我。 我永远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人们啊,善待人生吧! 柯兴 1995年9月3日于京都梅园书斋 风流才女——石评梅传--结尾结尾 石评梅和高君宇,生未成婚,死后并葬,在当时的北京城,人们奔走相告。街谈巷议,经年不衰,一时成为京都佳话。高君宇、石评梅并立的白玉墓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高石之墓”。 石评梅的学生们,按照评梅生前常常去陶然亭畔给高君字墓献花悼亡一样,不管是芳草如茵的暮春,还是凄清萧瑟的秋日,常是三三两两,到高石之墓前,挥泪祭洒,献花追悼,直到多年以后她们离开北京的时候。 少女们温热的泪水,浇灌了坟茎侧畔的黄花翠柏。她们用少女纯真的心,祈祷默祝她们年轻的恩师,和那位雄风犹存的志士,在清风明月下永远相依相偎,低吟浅唱! 解放后,经过大规模修建,陶然亭一带焕然一新,成为一座幽雅清新的美丽公园。这里,水树相连,亭阁和谐,湖光山色,拱桥飞架,游艇穿梭,鱼翔水间,苍松古柏,郁郁葱葱,百花竞放,争奇斗研,曲廊成趣,岸柳拂水。到陶然亭公园一游,会令人不醉亦陶然! 江山也要美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因为有令人敬仰的“高石之墓”,陶然亭公园被妆点得更加秀丽妖娆,更加清幽壮美! 解放初期,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同志,几度到陶然亭,怀着深切的仰慕和悼亡之情,凭吊“高石之墓”。并且向同行的人们,讲述高石的爱情和革命事迹。 1956年6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审批北京城市规划总图时。强调要保存陶然亭的“高石之墓”,并指示说:“革命与恋爱没有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 十年动乱,“高石之墓”在劫难逃,墓碑推倒,墓穴掀开。圣洁高尚的爱情,遭到鞭笞。 1973年底,身染重病的周恩来总理,得知高石墓地遭到破坏,十分痛心,立即委托邓颖超同志妥善照管。在邓颖超同志的关照下,君宇的遗骨火化后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移至首都博物馆保存。评梅的遗骨也被妥善迁移。奇怪的是,高君宇和石评梅,手指上各戴的那枚象征他俩纯洁爱情的象牙戒指,当年入殓时,是在众目睽睽下各自带进棺木,带进墓葬中去的。然而此时在开棺火化的时候,尸骨依然,两枚象牙戒指却不翼而飞了! 《石评梅作品集》出版。邓颖超同志为之作序:《为题<石评梅作品集>书名后志》,发表在1982年9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 书目文献出版社嘱我为本世纪二十年代名女作家 石评梅作品集题写书名,立即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件 难忘的往事。在二十年代,大革命时期,我已知高君 宇(名尚德)同志是我党北方区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 主管宣传工作,但未见其人。那是一九二五年一月,高 君宇同志在上海参加我们党的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之 后,返回北京的途中,他特地在天津下车,到我任教 的学校里看望我,因为,他受周恩来同志的委托来看 我并带一封信给我,这样我们有缘相见,一见如故,交 谈甚洽。高君宇同志和周恩来同志是在党的第四次全 国代表大会期间相识的,俩人欢谈甚深,彼此互通了 各人的恋爱情报,于是高君宇同志做了我和周恩来同 志之间的热诚的“红娘”,而恩来同志又做了我得见君 宇同志的介绍人。我和君宇同志的那次亲切会见,他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个温和而沉着,内心 蕴藏着革命的热情,而从外貌看上去也较为成熟的青 年。 在同年的三月间,我正在北京参加国民会议促成 会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突然听到君宇同志逝世的噩 耗,深为悲痛,极想能够见到他的情人——石评梅女 士,给予安慰。数日后,在北京大学旧址法学院的礼 堂,举行高君宇同志的追悼会由赵世炎同志(中共北 方区委员会负责人之一,主管职工和宣传工作,一九 二七年国共两党分裂后,七月在上海被捕遭杀害)主 持,我去参力。追悼会,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和迫切的 愿望,希望能够见到女作家石评梅。但是那天很出乎 我的意外,评梅女士并没有参加追悼会,可能因为她 悲痛过甚而不能参加。但是,在追悼会会场的正中悬 挂着评梅女士抄录的君宇同志自题像片的那首诗,作 为她悼念君宇同志的悼词。因为,我和恩来同志对高 君宇同志和石评梅女士的相爱非常仰慕,但他们没有 实现结婚的愿望,却以君宇同志不幸逝世的悲剧告终, 深表同情。君宇同志由于工作关系,一人独居,无人 照料,阑尾炎发作后,因耽误时间而恶化以至不救长 逝的。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仰慕高、石之间的爱情和 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总希望能有机会和石评梅女作 家见一面,然而,石评梅女士由于失去君宇同志悲伤 过甚,约三年后,她自己也离开了人间。我始终未能 同石评梅女作家有一面之缘,至今仍引为憾事。北京 解放后,我也曾与一些同志和青年一代几度到陶然亭, 凭吊高、石合葬的碑墓,我向同行的人们讲述了高、石 的爱情和革命事迹。由于对高、石俩人的仰慕和同情, 缅怀之思,至今犹存。虽我们两对四人,其中已有三 人长逝了,作为幸存者的我,有机会能为石评梅作品 集题写书名,深感欣幸,故不计字迹拙劣,乐于题写。 一九八二年七月下旬于北京 1984年4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彭真同志,在接见电视片《高君宇》摄制组编导人员,谈到党在山西的历史应从高君宇写起时,他说,—— 高君宇同志是山西省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躯和, 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太原的共产党共(社)青团是在 他的联系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他毕生为共产主义事业 艰苦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山西平定县为石评梅筹建纪念馆,1984年12月1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同志题词,—— 高君宇同志,名尚德,山西静乐人。一九一六年 入北京大学与余为同窗好友。“五四”时期,余等数人 被推为北大学生会代表,殴击曹章陆,火烧赵家楼,我 们均当其冲。尚德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 一九二二年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革命青年会议, 多所建白。尚德同志在莫斯科曾与列宁会晤,为中国 与列宁会晤最早的人之一。返国后反击军阀帝国主义 之志愈坚,提倡社会主义愈烈,为军阀所嫉愈甚。一 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北上,尚德同志代表党参加欢迎。 因辛劳过渡而咯血,后又狞发急性盲肠炎,不幸竞于 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逝世,年仅三十岁。石评梅同志, 名汝壁,山西平定人,一九二三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 范体育系,后任师大附中体育及国文教员。评梅与君 宇为一对革命情侣,在君宇同志的帮助下,她日益努 力从事新文学创作,成绩斐然。君宇同志突然病逝,她 悲痛过甚,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九日也因脑膜炎殁于 北京,时年二十有七。君宇评梅同志,同葬于北京陶 然亭畔。兹值石评梅同志纪念馆建馆之际,谨志两同 志事绩如上,并赋诔词以为纪念。词曰: 革命情侣 生死相从 堪称英烈 世所尊崇 许德珩敬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 经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批准,高石之墓又在陶然亭之畔、西湖之滨、中央岛西北山麓的丛林之中进行了修建,举行了安灵仪式。一九八四年底全部竣工。凝聚着深沉高尚爱情的“高石之墓”,又重新屹立在陶然亭湖畔。 “高石之墓”,记载着两个年轻人的爱情与痛苦,和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艰难历程;记载着一个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高石之墓”在陶然亭湖畔,将永远放射着纯洁爱情的美丽光芒,千古不灭! 1985年3月9日至1985年6月12日草于京郊复兴庄 1991手5月21日至1991年6月6日再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 19995年8月23日至1995年9月3日二版修订于京都梅园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