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哈佛情商课-5

作者:西武 字数:25514 更新:2023-10-08 21:19:45

C.尽量了解照片上都是谁10.假如有人建议你去参加你不会的游戏,你:A.试图学会玩并且想赢B.借口过一段时间再玩而给予拒绝C.立言你不玩11.当你在公园等人时,你会:A.仔细观察旁边的人B.看报纸C.想心事12.在满天繁星的夜晚,你:A.努力观察星座B.只是一味地看天空C.什么也不看13.当你放下正在读的书时,总是:A.用铅笔标出读到什么地方B.放个书签C.相信自己的记忆力14.你记住领导的:A.姓名B.外貌C.什么也没记住15.你在摆好的餐桌前:A.赞扬它的精彩之处 B.看看人们是否都到齐了C.看看所有的椅子是否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计分方法说 明如果你的总分大于100分,说明你是一个很有观察力的人。对于身边的事物,你会非常细心地留意,同时,你也能分析自己和自己的行为,如此知人之微,你可以逐步做到极其准确地评价别人。只是很多时候,做人不能太拘泥于细节,你也应该适当爽落一点,往大的方向去看。如果你的总分大于75分,说明你有相当敏锐的观察能力。很多时候,你会精确地发现某些细节背后的联系。这一点,对于你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力非常有好处,同时也让你的自信心大长。但是,你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你对别人的评价会带有偏见。如果你的总分大于45分,说明你能够观察到很多表象,但对别人隐藏在外貌、行为方式背后的东西通常采取不关心的态度。从某种角度而言,你的适当“难得糊涂”,充满了大智慧,你很懂得把自己从某些不必要的事情中“拔”出来,享受自己内心的愉悦。如果你的总分小于45分,基本上可以认为你不喜欢关心周围的人,不管是他们的行为还是他们的内心。你甚至认为连自己都不必过多分析,更何况其他人。因此,你是一个自我中心倾向很严重的人。沉浸于自己无限大的内心世界固然是好,但要提防会给你的社交生活造成某些障碍。人际关系——用情商提高影响力生活中完成每件事都离不开协商、沟通、影响和说服别人做事的能力。在所有领域,最有效率的人是那些为了实现目标能与人协作的人。——布莱恩特雷西 作家情商与影响力人际关系包括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参加酒会或庆典的时候,只要很短的时间就能和所有人交上朋友。但也有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天赋,他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比较内向,宁愿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也不愿主动与人交谈。李开复在给大学生的信中谈到:我个人就缺乏人际交往的倾向。以前,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直到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具有个人影响力的经理为止。那个经理没有超人的智慧,但是他自称他认识了公司中几乎每一个有能力的人,并和其中的许多人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但我很快就发现,他的这种能力对公司非常有用。比如,我需要在公司内部选拔一些职员到我的部门工作时,我就可以从他那里获得许多有关该职员的详细信息;与公司其他部门协调工作时,他的人际关系网也可以发挥非常大的作用。从那时起,我发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者来说非常重要,我开始特别注重培养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影响力。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沟通和说服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比如,我们开发出了一项先进的技术,要把它变成公司的产品。这首先要说服公司的决策层。我们必须细心准备我们的产品建议书,并通过精彩的演讲和现场展示,让领导者相信我们研究出的技术对公司来说大有裨益,让决策层认为即将开发的产品可以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具备处理人际关系、展示自己、影响他人的能力。人际关系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具有情感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亲近与疏远、合作与竞争、友好或敌对等,都是心理上距离远近的表现形式,都具有情感的色彩。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好感或反感,反映了个体或群体的社会需要,以及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人际吸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认同,是通过知觉、表象、想象、思维、注意和记忆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活动而实现的。人们通过信息的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相容、行动一致。因此,相互认同在人际关系中是首要的心理成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往往是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群体中,人际关系不可能始终如一,永恒不变。即使长期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其心理也并非是等距离的。情感相容,是以彼此喜爱、亲切、同情、热心、照顾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都称之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凡是能使人们分离开来的情感,如憎恨、厌恶、冷淡、不满等,都称之为分离性情感。分离性情感越强烈,则彼此之间越不相容。所以,情感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重大的作用。历来社会心理学家就很重视情感成分,把它视作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行为近似,是指彼此言行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极其相近。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模式越近似,越容易产生和形成人际关系。因此行为动作也是构成人际关系系统的一个重要成分。由相互认同、情感相容、行为近似这三个方面构成的人际关系系统,对于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于维护心理健康,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对于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巨大的积极影响作用。和尚如何制服大兵俄亥俄州大学社会心理生理学家约翰卡西波指出,人们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看到别人表达情感就会引发自己产生相同的情绪,尽管你并未觉察出自己在模仿对方的表情。这种情绪的鼓动、传递与协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人际关系互动的顺利与否,便取决于这种情绪的协调。越战初期,美国士兵与越军在一处稻田激战,这时,突然出现了六个和尚,他们排成一列走过田埂,毫不理会猛烈的炮火,十分镇定地一步步穿过战场。美国兵大卫布西回忆道:“这群和尚目不斜视地笔直走过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向他们射击。他们走过去以后,我突然觉得毫无战斗情绪,至少那一天是如此。其他人一定也有同样的感觉,因为大家不约而同停了下来,就这样休兵一天。”这些和尚的处变不惊,在激战正酣时竟浇熄了士兵的战火,这正显示出人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定理:情绪会互相感染。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一般的爱憎分明没有这么直接,而是隐藏在人际接触的默默交流中。它仿佛是一股不绝如缕的心灵暗流,使彼此的情绪正相交流感染,当然,并不是每次交流都很愉快。在每一次人际接触时,人们都在不断传递情感的信息,并以此信息影响对方。譬如说,同样一句“谢谢”,可能给你愤怒、被忽略、真正受欢迎、真诚感谢等不同的感受。情感的感染无所不在,简直让人叹为观止。社交技巧愈高明的人愈能自如地掌握这种信息。社交礼仪其实就是在预防情感的不当泄露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情感的收放是情商的一部分,比较受欢迎或具有迷人个性的人,通常是因为其情感收放自如,让人乐于与之为伍。善于安抚他人情绪的人更握有丰富的社交资源。情绪的感染通常是很难察觉到的,这种交流往往细微到几乎无法让人察觉。专家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请两个实验参与者分别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然后请他们相对静坐等候研究人员的到来。两分钟后,研究人员来了,专家再次请他们写下自己此刻的心情。请注意,这两个实验参与者是经过特别挑选的,一个极善于表达情感,一个则是喜怒不形于色。实验结果显示,后者的情绪总是会受到前者的感染,每一次都是如此。这种神奇的传递是如何发生的呢?人们会在无意识中模仿他人的情感表现,诸如表情、手势、语调及其他非语言的形式,从而在心中重塑对方的情绪。这有点像导演所倡导的表演逼真法,要演员回忆产生某种强烈情感时的表情动作,以便重新唤起同样的情感。情绪的传递通常都是由表情丰富的一方传递给较不丰富的一方,也有些人特别易于受感染,那是因为他们的自主神经系统非常敏感,因此特别容易动容,看到煽情的影片动辄掉泪,和愉快的人小谈片刻便会受到感染,这种人通常也较易产生同情心。所以,人际互动中决定情感步调的人,自然居于主导地位,对方的情感状态将受其摆布。譬如说,对跳舞中的两个人而言,音乐便是他们的生物时钟。在人际关系互动上,情感的主导地位通常属于较善于表达或较有权力的人。通常是主导者比较多话,另一人时常观察主导者的表情。高明的演说家、政治家或传道者,极擅长带动观众的情绪,夸张地说,就是调控对方的情绪于股掌之间,这正是影响力的本质。情绪是可以感染的,愤怒是可以控制的。泰瑞道森曾经讲过的一个故事就是极佳的例子。早年,道森离开美国去日本东京学习气功。一天下午,他乘坐地铁回家,车上遇到一个酒气冲天的壮硕男子,脸色阴沉沉地仿佛要打架滋事。这个人一上车来就跌跌撞撞,只见他高声咒骂,把一个怀抱婴儿的妇女撞得跌倒在地,一对老夫妇吓得奔逃到车厢另一端,一车人屏息着不敢出声,都很害怕。醉汉又继续冲撞别人,但因醉得太厉害而失去理智,紧紧抓住车厢正中央一根铁柱子,大吼一声想将它连根拔起。道森每天练8个小时气功,体能正处于最佳状况,这时他觉得应该站出来干预,以免其他乘客无辜受伤。想到这里,道森霍地站了起来。醉汉一看见他便吼道:“好啊,一个外国佬,教你认识认识日本礼仪!”接着便作势准备出击。就在醉汉将动未动之际,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洪亮而且愉快的声音:“嗨!”那音调仿佛是好友久别相逢后的欣喜,醉汉惊奇地转过身,只见一个年约70身着和服的矮小日本老人满脸笑容地对他招了招手说:“你过来一下!”醉汉大踏步地走过去,怒道:“凭什么要我跟你说话?”道森目不转睛地注意着醉汉的动作,准备在情况不对时立刻冲过去。“你喝的是什么酒?”老人满脸笑意地望着醉汉问道。“我喝清酒,关你什么事?”醉汉依旧大吼大叫。“太好了!太好了!”老人热切地说,“我也喜欢清酒,每天晚上我都和太太温一小瓶清酒,拿到花园,坐在木板凳上……”接着,老人又说起他家屋后花园的柿子树,然后老人愉快地问他:“你一定也有个不错的老婆吧!”“不,她过世了……”醉汉哽咽地开始说起他的悲伤故事,如何失去妻子、家庭和工作,如何感到自惭形秽。老人鼓励醉汉把所有的心事都说出来,只见醉汉斜倚在椅子上,头几乎是埋在老人怀里。面对一个愤怒的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转移他的注意力,对他的感受表现出同情心,进而引导他产生较愉悦的感受,这种以柔克刚的道理与柔道相类似。如果说,安抚他人痛苦的情绪是社交技巧的表现,那么,妥善对待一个盛怒中的人,就是高难度的情商表现。洛克菲勒的成功秘诀有一句著名的古话是:想让他人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认为这件事是他自己想做的。赞美就能让你做到这一点。认可和赞美犹如心灵的空气,没有空气,人类无法生存。人类最渴望的就是精神上的满足——被了解、被肯定和被赏识。对人来说,赞美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缺少阳光,花朵就无法开放。赞扬别人是给予的过程,情商高和懂得移情的人总是记得,在萎靡不振时,别人的一句赞美曾经给予他们多么大的快乐、多么大的帮助。他们同样记得,别人的赞扬,曾经多么神奇地帮助他们克服了自卑情结。他们逐渐认识到,周围的人同他们一样,都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扬。所以,聪明的人从不吝惜自己真诚的赞美之辞。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赞美和认可总是能有效地起到激励和调节情绪的作用。人们对于赞扬和认可总是不设防的,往往一句简单又看似无心的赞扬,一个认可的表情就是良好关系的开端,人与人的距离由此拉近。当别人自卑时,用他的某部分优点鼓励他;当别人有过失的时候,用认可使其恢复自信和自尊,由此建立患难真情;当别人开始抵触时,尝试用认可树立双方的共同立场,减少对立。在赞美声中,传递的是情感和思想,表达的是善意和热情,化解的是有意无意间与人形成的隔阂与摩擦。在赞美声中,别人的精神感染着你,别人的榜样鼓舞着你,送一点赞美给别人,你的世界会一片灿烂。许多成功者靠赞美别人脱颖而出。英国石油公司总裁布朗勋爵当时被层层提拔,很快就进了CEO的候选班子,然后又荣升公司的总裁职务。后来,英国石油公司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独占鳌头,布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很多场合下,布朗将其成绩归功于前任总裁,是他选拔了他,并让他独当一面。于是有人问前任总裁,当时他是怎样看准了布朗勋爵的。前任总裁回答说:“布朗总能在许多出色的人中间脱颖而出。他总能吸引很多出色的人到他身边,他从来不怕扎在聪明人堆里。显然,他总有信心、有能力成为其中最出色的,而且,他更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赞美来网罗优秀的人才。”赞美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赞美别人,是学习别人优点和长处的过程,是与人交流时和谐沟通的过程,也是心胸气度的培养过程。一个能够慷慨地给予别人赞美和认可的人,一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们从不认为赞美别人会助长他人的气势;他们从不担心给了别人亮,就会遮住自己的光。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是太阳,是光和热的源泉,故而从不吝惜给予别人温暖,也从不吝惜用自己的光来照亮别人。他们可以创造一个充满鼓励的环境,使身置其中的人们愉快地工作和学习。如果你发现了别人的长处,就大胆地告诉他。嘉勉要诚恳,赞美要大方,要真诚而不要虚伪。每个人都有优点,赞美别人会使得对方各方面的情绪得到调动,从而向你展示出他最好的一面,发挥出他最大的优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用赞美的力量,主动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他们真诚的赞美。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把这一点做得很好,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会减少,关系也会融洽很多。同时,你还可以更多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完善和提高。洛克菲勒曾经说过:“要想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当学会如何真诚地去赞许人,引导他们去工作。我总是深恶挑人的错,而从不吝惜说他人的好。事实也证明,企业的任何一项成就,都是在这种被嘉奖的气氛下取得的。”真诚地赞赏他人,是洛克菲勒取得成功的秘诀之一。有一次,洛克菲勒的一个合作伙伴在南美的一宗生意中,使公司蒙受了100万元的损失。洛克菲勒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说,你能保住投资的60%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这令合作伙伴大为感动,在下一次的合作中,他获得了很大的利润,并挽回了上次的损失。许多心理试验表明,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之一。赞美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效用呢?新乔治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格达德曾经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测试,他设计了一种测量疲劳程度的能量测定仪。当他给疲倦的孩子一些赞美时,能量测定仪上的指数急速上升;相反,当斥责孩子时,指数便会突然下降。虽然关于赞美效力的生理发生机制,还未有明确的研究结果,某些科学家假设的这可能与激活情绪中枢杏仁核,促使激素分泌而提高整个机体的活动水平有关的观点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赞美效力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从情商的角度来讲,赞美可使他人处于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对于人来讲,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被肯定、被尊重和被重视。企业员工照样也不例外。尼古拉斯曾对几千名销售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过调查,要他们依次回答,对于销售人员,什么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结果,销售人员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工作成绩被肯定”这一点,而管理者们则认为,它顶多只能排在第七位。双方认识上的差异显而易见。调查结果还表明,能对员工的功劳给予恰当的重视与肯定的管理人员,其管理绩效也是较好的。有的管理者为何如此吝惜给予下属赞美之辞呢?列维森指出,缺乏同感这一情绪能力的人常吝于赞美下属。技巧性的赞美与技巧性的批评一样,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首先,对员工进行赞美时应当注意分寸。企业员工都具有分辨力,虚假、夸大的赞美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不仅无法保持领导者的威严,更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其次,赞美也要具体,针对员工的特定工作进行表扬。管理者应该说的是“你今天的会议记录做得很好”、“你提交的报告很有创造性与建设性”,而不是“今天你的表现很好”。赞扬要公开化,这与要私下批评是恰好相反的,但道理却是同样的。赞扬一定要及时,及时的反馈是强化人们行为的关键环节。赞美要让他人知道,只有表现出来的赞美,才能感染别人的情绪。赞美是以真诚为基础的,是对别人的付出表示敬佩或谢意的一种表达。第12章:说服需要揣摩更新时间2012-10-19 字数:44257说服是鼓动而不是操纵,说服是影响,而影响是一个优美的过程。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艺术家,细心地揣摩别人的心理和情绪,你就能说服和影响别人。一位父亲曾这样提到自己寻求了解女儿的心路历程,以及“知彼”对父女两人深远的影响:女儿凯琳约14岁时,开始对我们十分不尊重,经常出言讽刺、语气轻蔑,她的行为也开始影响了弟弟和妹妹。我一直没采取行动,直到某天晚上,妻子、我及凯琳在我们的寝室里,凯琳脱口说了些很不当的话。我觉得她实在闹得不像话,于是大声呵斥道:“凯琳,你听好了,让我告诉你我们家的规矩!”我道貌岸然地开始长篇大论一番,以为能让她信服,知道该尊敬爸妈。我提到最近生日为她做的一切,还提醒她,我们如何协助她考取驾照,还让她开自己的车。我滔滔不绝地列举出了不少丰功伟绩。说完后,我以为凯琳大概会对我们叩拜一番,感激涕零,可是,她竟有些挑衅地说:“那又怎么样?”我气炸了,愤怒地说:“你给我回房间去,我们真是不想再管你了。”凯琳冲出去,摔上自己的房门。我气得在房里踱步。然而,冷静之后我突然想到,我并没试着了解凯琳,我虽无意打击她,但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这份觉悟扭转了我的想法和对凯琳的感觉。半小时后,我来到女儿房间,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我并未为她的行为开脱罪名,仅就自己粗鲁的举止致歉。“我知道你心里有事,可是我不知道是什么。”我让她知道,我真的想了解她,最后,我终于营造出了一种让她愿意跟我分享她内心不快的气氛。凯琳有些迟疑地谈到了她的感受:身为初中生的她,不但要把书念好,还得结交新朋友;她害怕自己开车,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她会担心自己的安全;她刚接了一份兼职工作,不知老板对她有何看法;她要上钢琴课,还要教钢琴,生活相当忙碌。最后我说:“凯琳,你觉得不知所措吧!”问题找到了,万岁!凯琳觉得有人了解她了。在面对这些挑战时,她觉得手足无措,所以对家人颇多怨责,因为她渴望家人的关注,其实,她真正想说的是:“拜托谁来听我说说话吧!”因此我告诉她:“所以当我要求你尊重我们时,你觉得又多了一件事。”“就是嘛!”她说,“又多了一件事!我连眼前的事都应接不暇了。”我把妻子拉来,三人坐下来慢慢细谈,设法让凯琳简化自己的生活。最后她决定不去上钢琴课,也不教钢琴了。她觉得很棒。接下来的几星期,凯琳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从那次经验后,凯琳对自己选择生活的能力更具信心。她知道父母了解她,也支持她。不久,凯琳辞去了现在的这份兼职工作,因为这份工作不符合她的理想,她在别处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回顾过去,我想,凯琳的自信来自我们乐于花时间坐下来了解她,而不是对她说:“好吧,这种行为不可饶恕,不准你出门!”凯琳与父母的争执只是一种表象,她用行为掩盖了心中的忧惧,父母若只针对她的行为回应,便永远无法明白她的烦恼。于是,凯琳的父亲放下批评的手段,真心地揣摩其心中所想,当凯琳感受到父亲的意愿时,便开始安心坦陈自己的心事。一旦理清问题,凯琳也能感受到别人的了解,接着,她便会希望获得父母的引导与指示。由此可以看出,在说服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说服的前提是,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同时知道他人的要求,在你和对方的需要之间搞好平衡。——如果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结果,而对方非常清楚自己说服的最终结果,那么你将会被对方所影响。——在说服的时候,切忌融入自己的情绪。在任何场合下的发怒、过于激动、过于高兴和伤感,都会削弱你的力量。理解他人模式的途径是沟通,我们要学会在他人的世界里认识他们。人际关系成功的人,一般都是善于揣摩他人心理的人。沟通要让对方觉得自己被接受、被了解,让人觉得你将心比心,善解人意。这就要求你去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加以观察体会,细心揣摩,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满足对方的需要,建立信任感,从而使沟通更有成果、更有效率。交往需要技巧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不许伤害我的小鸡!放下它!”我气昏了头,哭喊着。“偏不!”她回头瞪着我。我看见那只黑色的小母鸡扇着翅膀,极力想挣脱詹妮丝的魔爪。爸妈在后院里养了一些鸡,此刻,詹妮丝正抓住一只黑母鸡的脖子,就是不肯撒手。“詹妮丝,放开我的小鸡!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我大吼。“它是我的小鸡!”她一边说,一边攥得更紧了。四岁的我坚定地跺着脚,说:“你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冲进屋里,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在詹妮丝掐死小鸡之前,非得让她放手不可,我一定要保护我的小鸡!我径直跑到妈妈房间,找到一根给弟弟小萨米别纸尿裤的别针,又冲进后院。“放下我的小鸡,詹妮丝,要不我就用别针扎你。”“不!”她尖叫。然后我就一针扎了过去。最棒的就是,她终于放下了那只小鸡;可糟糕的是,我一点都不后悔扎了她。三岁的她跑回家,一边用最高的音量哭嚎,一边揉着她那只被别针扎伤的小胳膊。谢天谢地,我的小鸡安全了。我心满意足地走进屋子,可哪知这事儿还没完呢。梅迪——就是詹妮丝的妈妈,准是她向我妈告了状,反正我妈知道了这件事。我被她用一根桃树枝结结实实地抽了一顿。哇噻!如果你没挨过打,就想象不出那个滋味儿。我才四岁,就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桃树枝抽起人来更疼的了!桃树枝使我记忆深刻,我很快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妈妈想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让我明白,伤害别人的行为是不对的!以小小的皮肉之苦来教育一个孩子不要伤害别人,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似乎太严厉了,但我的经历证明它的确管用——我可不想再重上那一课。我一边哭,一边说对不起,我不该伤害詹妮丝。妈妈说:“等你爸回来,我会告诉他这件事。用那根尿裤别针,你可能会把詹妮丝伤得很重呢!苏珊,即便别人做错了事,你也仍然应该尊重他。两个错误加起来,永远不可能制造出一个正确!”我从没闯过这么大的祸,而且也没想到这会让爸爸难过。我只是想救我的小鸡。第二天,爸爸回来过周末。我坐在水泥走廊上,爸爸出来坐在我身边,手里拿着一根尿裤别针。“你妈说你昨天用这根旧别针扎了詹妮丝。这是真的吗,苏珊?”“是的,爸爸。谁让她掐我的小鸡呢!”“我知道那只小鸡的事,苏珊。我想让你摸一摸这根别针的针尖,你就知道它有多尖了。来,轻轻摸一下,小心点。”我摇摇头,哭了起来。“它真的很尖,”爸爸接着说,“想想看,你要是被这根针扎了,会不会很痛?”“会痛的。爸爸。”我羞愧地低声说道。“你不可以用伤害别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你必须学会动脑筋想出其他解决办法。如果你除了伤人以外,找不到别的解决办法,那就什么也不要做,等到有人帮你想出好办法后再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是的,爸爸。我本来应该去告诉妈妈的。”“这就对了,苏珊。即使面对做错了事的人,你也总要问问自己:如果别人也这样对我,我会高兴吗?如果你不乐意别人这样对待你,你就不应该这样对待别人。在生活中如果能遵循这条黄金规则,你就不会做错了。”数十年的记忆一起涌现在脑海中。朦胧中,时间会变得模糊,那些思想却仍然清晰如初。从最早的印象直到如今,我都知道爸爸是一个以道德规范为中心的人,而这种道德规范是从《圣经》中的“人生戒律”而来。对于爸爸而言,事情不是黑就是白,一个选择不是对就是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似是而非的“灰色”决定。黄金规则是爸爸生活中最重要的准则。从他那里,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除了“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条黄金规则以外,留面子效应、冷热水效应也是一些人际交往的伟大法则,需要每个人仔细揣摩后应用。留面子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查尔迪尼曾经进行过一项“导致顺从的互让过程:门面技术”的研究实验,他要求20名大学生花两年时间担任一个少年管教所的义务辅导员。这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大学生们断然谢绝了。随后,他提出了另一个要求,让这些大学生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一次,结果50%的人接受下来。而当他直接向另一些大学生提出这个要求时,只有16.7%的人同意。那些拒绝了第一个要求的大学生认为,这样做损害了自己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形象。为恢复他们的利他形象,便欣然接受了第二个要求。再者,当实验者提出一个要求遭拒绝后,接着再提出另一个小一点的要求,这可以看作是某种让步。那么,出于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礼貌,另一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让步。其实,带领少年们去动物园玩也是一件很费神的工作,这从被直接提要求的大学生中只有16.7%的人表示同意便可以看出来。但为什么当把这个要求放在另外一个较困难的要求之后时,会有50%的人接受呢?如果对某个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接受的要求,接着再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就比直接向他提出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这种现象被称为留面子效应,也叫“门面”效应。许多人正是利用这种策略去影响他人,在他们想让别人为自己处理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提出一个别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待别人拒绝且怀有一定的歉意时,再提出自己真正要对方办的事情。由于前面的拒绝,人们往往会为了留住面子而接受随后的要求。当然,留面子效应是否会发生作用,关键在于别人是否有义务对你提供帮助,如果既无责任,又无义务,双方素昧平生,你却想让别人答应你做有损自身利益的事情,这时候采用“留面子效应”也是徒劳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父母为你买一台收音机,你可以先提出买一台电视机。但如果你以为向一个陌生人也可以用这一招儿的话,就有点太异想天开了。冷热水效应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若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回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若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回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某汽车销售公司职员约翰,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约翰预计到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深懂人际奥妙的约翰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同。没想到一个月过后,约翰竟然卖出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假若约翰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那么公司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受到约翰的失败,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在这个事例中,约翰把最糟糕的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告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秤砣”变小,因此,当业绩出来以后,对约翰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人生在世,难免有事业滑坡的时候,难免有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倘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获得他人一个好的评价。当事业上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失败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当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语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反而会使他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先通过一两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挑着灯笼的盲人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舍与得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生长河中,人们常常面临着舍与得的考验。一位旅行者在茫茫的沙漠中迷了路,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没有饮水,他饥渴难忍,死亡的时刻向他逼近。他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水!水!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找到水源。凭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本能,他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着。找啊找啊,他终于发现了一块小石板。在小石板旁边,他又发现了一个汲水机。他迫不及待,使劲儿地抽水,却怎么也抽不上来。就在他心灰意冷、懊丧不已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一个水壶,壶上盖着塞。他拿起水壶,准备一饮而尽时,突然看到上面写着这样几行字:“旅行者,在你发现这个水壶时,它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把这半壶水灌进汲水机中,井里才能抽出水来。记住,走之前把水壶灌满。”他小心地拔开塞子,果然看到半壶清水。望着水,他犹豫起来:是马上倒进干渴的喉咙,还是照纸条上所写倒进汲水机?如果倒进汲水机而抽不出水来,自己岂不是要渴死?经过一翻思想挣扎之后,他果敢地拿起水壶,将水倒进了汲水机。他果然抽出了源源不断的、清清的泉水。旅行者痛快地喝了个够,一种由衷的幸福从心里洋溢出来。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盖上塞子。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抽出满壶的水来。给予和接受存在于人们的每一次交往之中。给予产生接受,接受又产生给予。上升之物必会降落,输出的也必定会回归。每一颗种子都蕴涵着千木成林的诺言,但是不能把种子储存起来,必须将它还之于肥沃的土地。你给予越多,收获就越丰。事实上,生命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会在给予时才能变出万千种。在给予中没有变化的东西既不值得给予,也不值得接受。如果在给予别人时你若有所失,那么,这种给予不是真正的给予,因而也就不会有所提升。如果你勉为其难地给予,这种给予便失去了意义。你在给予和接受当中所怀的意愿是最为重要的,你的意愿应该总是为给予和接受者都创造出快乐。当给予是无条件和真诚的时候,回报也是成正比的,所以给予这一活动必须是充满快乐的——你的精神务必在给予时产生快乐的感觉。这样在给予背后的能量就会成倍地增长。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见巷子深处有盏小灯笼在晃动,身旁的人说:“瞎子过来了。”僧人百思不得其解,问那个盲人:“既然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笼呢?”盲人说:“在黑夜里,全世界的人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僧人若有所悟:“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呀!”盲人却说:“不,也是为我自己。虽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在黑暗中碰撞我了。”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给予了别人,自己同样有所获得。只想“借光”,而不挑灯,那么,你的人生将永远在黑暗中穿行。练习给予法则易如反掌:如果你需要快乐,就给予别人快乐;如果你需要爱,就学会付出爱;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就先学会对别人关注和欣赏;如果你想物质上富有,就先帮助别人富有起来。这一原则除了适用于个人之外,同样适用于公司、社会和国家。如果你想幸福地拥有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那就学会祝福每个人都如意吧。哪怕仅仅是有给予的想法,有祝福的想法,哪怕仅仅是一句简单的祈祷,都会影响到他人。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小到最本质的状态,都是大千世界里的一束能量和信息的个体。有给予的意识也是一种给予,意识是像思想一样鲜活的能量和信息,思想具有转化的力量。生命是意识的永恒之舞,它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人世和宇宙之间、人类思想和宇宙之间,不停地交换生机勃勃的智慧能量,并由此表现自己。当你学着付出你所追求的东西时,你同时也在促成编排一出优雅生动、活力十足的舞蹈,它构成了永恒的生命的律动。一个陌生人的温情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受到别人的欢迎,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的。如果你只是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你感兴趣的话,你将永远不会拥有诚挚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这种方式来交往的。已故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亚德勒,他在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中说道:“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于这种人。”哲斯顿被公认为魔术师中的魔术师。前后40年,他到世界各地一再地为观众创造幻象,使他们吃惊得喘不过气来。哲斯顿从未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还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离家出走,成为了一名流浪者,搭货车、睡谷堆、沿门求乞。当他坐在车中向外看铁道沿线上的标志时,他认识了字。有人请教哲斯顿先生成功的秘诀,问他的魔术知识是否特别丰厚。哲斯顿说,魔术类的书已经有好几百本,而且许多魔术师跟他懂得一样多。但他有两样东西其他人则没有。他能在舞台上把自身的情感个性显现出来哲斯顿是一个表演大师,了解人类天性。他的所作所为,每一个手势、每一种语气、每一个眉毛上扬的动作,都在事先很仔细地练习过,而他的动作也配合得分秒不差。他对别人非常感兴趣许多魔术师会看着观众,对自己说:“坐在底下的那些人都是一群傻子,一群笨蛋;我可以把他们骗得团团转。”但哲斯顿完全不同。他每次一走上台,就对自己说:“我很感激,因为这些人来看我表演,我要把我最高明的手法表演给他们看。”对观众感兴趣,这就是一位有史以来最著名的魔术师成功的秘方。如果你要交朋友,就要以愉悦和热诚的情绪去迎合别人。当你接电话时,声音要显出你很高兴他打电话给你。纽约电话公司在训练他们的接线生时,口气要显露出愉快的心情:“您好,我很高兴为您服务。”如果你希望别人喜欢你,就要抓住其中的诀窍:了解对方的兴趣,针对他所喜欢的话题与他聊天。许多曾经拜访过罗斯福的人,都惊讶于他的博学。不论你是个小牛仔、政治家或外交官,他都能针对你的特长而谈。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当罗斯福知道访客的特殊兴趣后,他会研读这方面的资料以此作为话题。因为罗斯福知道,抓住人心的最佳方法就是谈论对方所感兴趣的事情。对一件事感兴趣便是关注,带有感情的关注便是关切。当然了,对他人的关切必须是诚挚的。关切是条双向道,它的施与者和接受者都会受益。马汀金斯柏曾提到,他10岁时,一位护士给他的关切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一生。那天是感恩节,我住在一家市立医院,预计明天要动一次大手术。我爸爸已经去世,我和妈妈住在一个小公寓里,靠社会福利金维生。而那天妈妈刚好不能来看我。那天,我完全被寂寞、失望、恐惧的感觉所压倒。我知道妈妈正在家里为我担心,而且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没人陪她吃饭,甚至没钱吃一顿感恩节晚餐。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我把头埋进了枕头下面,暗自哭泣,全身都因痛苦而颤抖着。一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听到我的哭声,就过来看看。她把枕头从我头上拿开,拭去了我的眼泪。她跟我说她也非常寂寞,因为她今天无法跟家人在一起。她问我愿不愿和她一起共进晚餐。她拿了两盘东西进来:有火鸡片、马铃薯、草莓酱和冰淇淋甜点。她跟我聊天,并试着消除我的恐惧。虽然她本应4点就下班的,可她一直陪我到将近11点。她一直跟我玩,聊天,等到我睡了才离开。一生中,我过了许多感恩节,但这个感恩节永远不会在我的记忆中消失。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时沮丧、恐惧、孤寂的感觉,突然因一个陌生人的温情而全部消失。在与人相处时,你要尽量让他明白,他是个重要人物。任何一个人,不管是屠夫、面包师,还是国王,无一例外都喜欢那些欣赏和关心他们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德国的威廉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逃往荷兰,人们对他恨之入骨,不少人想把他碎尸万段。这时,一个小男孩却给威廉皇帝写了一封简单而诚挚的信。在信上,小男孩这样写道:“不管别人怎样,我永远只喜欢威廉当我的皇帝。”威廉皇帝被这封信深深地打动了,他特邀请小男孩同他的母亲一起去见他,并给了他重赏。可见,人真是需要别人对他感兴趣的。所以,要使别人喜欢你,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对方感兴趣的事当话题,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学会宽容:亮出你的风度宽容,是人生中的一种哲学,是高情商者的一件法宝。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只有宽容,才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只有宽容,才能消除人为的紧张。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生活更加快乐。在物换星移的变换中,涓涓细流终汇成大瀑布,峡谷的形成更增添了草原的壮观与魅力,自然界有着一颗宽容博大的心。但是感受到这片大地之美的人,却被人的问题所困扰,在别人身上所发现的差异,使他感到不悦,甚至恐惧。在学校里,孩子们都认为艾丽斯是一个严厉的老师。在她面前,学生们很拘谨、很胆怯,甚至不愿意与她交谈。艾丽斯自己也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她都是一片好心啊!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艾丽斯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谁有了错误,她都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但效果并没有像她希望的那样,艾丽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垂头丧气的失败者,对自己的工作渐渐地缺乏了信心,生活也显得很沉闷。如果我能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呢?有一天,艾丽斯突然这样想。于是她决定做一个实验。上午,她换了一套活泼鲜艳的衣服,来到学校时也没有忘记把自己脸上的微笑显现出来。走在通往教室的小路上,艾丽斯还在盘算着这个实验。突然,从后面飞过来一个皮球重重地打在了她的后背上,吓了她一跳,她回过头来,迈克惶恐地从地上捡起球,吓傻了一般,站在她面前。如果在以前,艾丽斯肯定会狠狠地训斥他,但是想到自己今天要做的实验,艾丽斯耸耸肩,做了一个轻松的动作,迈克道了声“对不起”便跑开了。在课堂上,艾丽斯没有挑剔学生们的坐姿是否端正,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注意力是否集中。一反常态,她甚至没有批评未按时交作业的捣蛋鬼保罗,只是笑着让他一定补上,一整天她都在用乐观宽容的心态与大家相处。放学时,一向羞涩的琼对她说:“老师,您今天真漂亮啊!”艾丽斯感到,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愉快和有信心,学生们似乎也可爱极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她想这个试验是成功的,让她知道了一个生活中的道理:学会宽容。宽容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沟通,彼此多一些体贴和关怀。同时,宽容也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让生活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踏上光明磊落的坦途;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常常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歉语,就能带来包涵和谅解,这就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要苛求任何人,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人们常常在自己脑子里预设了一道圈圈,如果有人越过这道圈圈,就会引起他们的怨恨。其实,别人可能对你设置的规定置之不理,你去怨恨,不是很可笑吗?大多数人都一直以为,只要不原谅对方,就可以让对方得到一些教训,也就是说:“只要我不原谅你,你就没有好日子过。”其实,倒霉的人是自己:一肚子窝囊气,甚至连觉也睡不好。其实,你觉得怨恨的时候,不妨闭上眼睛,体会一下你的感觉,你会发现,让别人自觉有罪,你也不会快乐。一个人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要不要让他感到愧疚,对他都差别不大——但是会破坏你的生活。生活中不会事事由人,台风带来暴雨,你家地下室变成一片泽国,你能说“我永远也不原谅天气吗?”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怨恨别人呢?我们没有权力控制风雨,也同样无权控制他人。老天爷不是靠怪罪人类来运作世界的——所有对别人的埋怨、责备都是人自己造出来的。处处宽容别人,决不是软弱,决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宽容不是软弱的象征。给人一点宽恕,它将带给一个人重新获取新生的勇气,去直面他人生中的另一个幸福时刻。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为他人的错误而惩罚自己。大量事实证明,过于苛求别人或苛求自己的人,必定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之中。而一旦宽恕别人之后,心理上便会经过一次巨大的转变和净化过程,使人际关系出现新的转机,诸多忧愁烦闷便可得以避免或消除。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走着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但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和冲突,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给受伤的心撒上一把盐。宽容,意味着你不会再患得患失。宽容,首先包括对自己的宽容。只有对自己宽容的人,才有可能对别人也宽容。在人的所有烦恼中,有一半是源于自己的,即所谓画地为牢、作茧自缚。宽容地对待自己,就是心平气和地工作、生活。这种心境是生存的良好状态。如果一语龃龉,便遭打击;一事唐突,便种下祸根;一个坏印象,便一辈子倒霉,这就说不上宽容,就会被称为胸怀狭隘。真正的宽容,应该是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对才能超过者,也不嫉妒,唯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热心举贤,甘做人梯,这种精神将被世人所称道。宽容的过程也是“互补”的过程。别人有此过失,若能予以正视,并以适当的方法给予批评和帮助,便可避免大错。自己有了过失,亦不必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同样也应该宽容和接纳自己,并努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重新扬起工作和生活的风帆。宽容,意味着你有良好的心理外壳。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无须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人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以及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让自己表现得谦虚一些冲突是由劣质情绪引起的,它会在人的内心深处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迹,甚至还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对话是拒绝冲突和改善关系的关键。对话就是进行语言交流,它是这样一个框架:了解自己的观点——探究他人的观点——中立双方的观点——建立良好的沟通。对话能发展人际关系,卸掉双方冲突的雷管,并能对两者的情绪产生相互影响,从而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与人展开合作。人们通过对话寻求理解,发现内心后面的担忧和恐惧:对开诚布公的恐惧、对诚实的恐惧、对说出心里话的恐惧,以及对发现他人真实意愿是什么的恐惧。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话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运用情感智力,使消极情绪无法变成有效交流的障碍。运用对话的第一步是开诚布公地公开你的感觉和需要那些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情感智力的人,经常会对他人开诚布公,公开自己的感觉和需要。只有这样,各自的观点才能进行交换,双方的解决方案才能公开地进行讨论,冲突才能得以解决,因为他们对存在的差异性拥有足够的认识。运用对话的第二步是退后一步,先向对方认错在亚洲的一些偏远地区,为捕捉到猴子,猎人通常会在丛林的地面上绑一个小柳条笼子。笼子的口很小,仅仅允许猴子空着手伸进去并抽出来。猎人在笼子里放上一两根香蕉,当猴子看见时,就会把手伸进去取香蕉,但是,当它手上拿着香蕉时,手就抽不出来了。于是,猴子就很容易被猎人捕获。其实,人和猴子没有什么不同——人们紧紧地抓住其情绪香蕉不肯松手,感到失去了它们就会有威胁。常见的情绪香蕉包括:对身份地位的渴望、需要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控制欲的需要、对得到承认的渴望,以及对不舒适的逃避等等。我们所攫取的“香蕉”越少,屈从情绪劫持的可能性就越小。当我们告诉自己,我必须拥有某种东西时,就失去了对它的情绪控制力。当我们告诉自己,是的,你给我这些,我愿意收下,但是我并非必须拥有它,这样,我们就重新获得了对“香蕉”的情绪控制力。解决冲突就这么简单。退后一步,先向对方认错,缓解了交往中的紧张气氛,协调了双方的情感,因而就有了成功的沟通。在此,情商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富兰克林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他向公众承认,如果他的决策能够达到75%的正确率,那就达到了他预期的最高标准了。像罗斯福这么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最高希望尚且如此,可见人们在平时犯下的错误有多少。卡耐基因此说:“你如果先承认自己也许弄错了,别人才可能和你一样宽容大度,认为他有错。”这就像拳头出击一样,只有将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有力度。另一个伟大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优点也是懂得从心理上退一步,改掉他傲慢的个性。富兰克林曾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他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使用太肯定的措辞。富兰克林不说“当然”、“无”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象”,或者“目前我看来如此”等。当别人发表对一件事的看法时,富兰克林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他会说,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这种意见没有错,但就目前状况来说,好像稍有两样,等等。富兰克林很快就体会到了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他参与的谈话,气氛都很融洽。他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而且减少了冲突。他发现自己有错时,难堪的场面不会出现;而他是正确的时候,对方也不会固执己见,转而赞同他。刚开始时,富兰克林并不习惯这套规矩,觉得这和他的本性相冲突,但不久就变得容易起来,并感觉愈来愈像他自己的习惯了。50年来,从没有人听他讲过一句太武断的话。在新法案修订等重大问题上,富兰克林也没有坚持己见,他总是退后一步,谦虚地听取大家的意见,最终,他的意见反而得到广泛的支持。退一步是为了前进,富兰克林无疑是一位情感智力高手。承认自己也许弄错了,这样就避免了所有的争执,对方见你退了一步,不想跟你过不去,也会以礼相待,宽宏大度,承认他自己有可能弄错了。双方在一种和谐谦让的气氛中解决问题,就可大大提高协议达成的可能性。记住别人的名字名字不只是一个符号,它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兰博蒂一个最单纯、最明显、最重要的得到别人好感的方法,就是记住别人的姓名,使别人觉得受到尊重。人最重视、最爱听,同时也是最希望他人尊重的就是他们自己的姓名。记住别人的名字很重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在交往中会对你非常不利。卡耐基被称为钢铁大王,但在创业之初,他对钢铁制造业知之甚少,手下好几百人都比他了解钢铁。当时,卡耐基可能记不住各类钢材的型号,但他能记住不少下属的名字。卡耐基在10岁的时候,就发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十分重要。利用这一发现,他很轻松地便赢得了小朋友们的合作。有一次,卡耐基抓到一只怀了孕的母兔。很快,那只母兔就生下了一窝小兔子,但他没有东西喂它们。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很妙的想法,于是他对整天围着小兔子打转的小朋友们说,如果他们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小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替那些小兔子命名。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耐基一生都无法忘记。几年之后,卡耐基将此种方法运用于商界,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功。那一年,卡耐基特别希望把钢铁轨道卖给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而艾格汤姆森正是该公司的董事长。为此,卡耐基特意在匹兹堡建立了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取名为“艾格汤姆森钢铁工厂”。毫无疑问的,卡耐基顺利地将那座钢铁工厂卖给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记住及重视朋友和商业人士名字的方法,是卡耐基领导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够叫出自己员工的名字为骄傲。他很得意地说,当他亲任主管的时候,他的钢铁厂从未发生过罢工事件。记住他人的姓名,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几乎跟在商界一样。一名政治家所要学习的第一课便是:“记住选民的名字就是政治才能,记不住就是心不在焉。”在美国总统的专业幕僚群中,有一位幕僚的工作内容,就是专门替总统记住每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每当总统在遇见某人之前,这位专责幕僚就会先一步提醒总统此人的名字。而那位被总统叫出名字的人,也会因总统竟然会记得他而雀跃不已,进而更坚定他对总统的支持。记住每个人的名字,是尊重一个人的开始,也是打造自己个人魅力的第一步。吉姆佛雷10岁那年,父亲意外丧生,留下他、母亲及两个弟弟。由于家境贫寒,吉姆不得不很早就辍学,到砖厂打工、赚钱贴补家用。虽然学历有限,但吉姆却凭着爱尔兰人特有的热情和坦率,处处受人欢迎,进而转入政坛。最叫人佩服的是他还有一种非凡的记人名字的本领,任何一个跟他交往过的人,他都能牢牢地记着对方的全名,而且一字不差。吉姆连高中都没有读过,但在他46岁那年就已拥有了四所大学颁给他的荣誉学位,并且高居民主党要职,最后还荣膺邮政首长之职。有一次,记者问到他成功的秘诀。他说:“辛勤工作,就这么简单。”记者有些疑惑,说道:“你别开玩笑了!”他反问道:“那你认为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记者说:“听说你可以一字不差地叫出一万个朋友的名字。”“不,你错了!”他立即回答道,“我能叫得出名字的人,少说也有五万人。”这就是吉姆佛雷的过人之处。每当他刚认识一个人时,他定会先弄清他的全名、他的家庭状况、他所从事的工作,以及他的政治立场,然后据此先对他建立一个大致的印象。当他下一次再见到这个人时,不管隔了多少年,他一定仍能迎上前去在他肩上拍拍,嘘寒问暖一番,或者问问他的老婆、孩子,或是问问他最近的工作情形。有这份能耐,也难怪别人会觉得他平易近人、和善可亲。罗斯福竞选总统时,吉姆不辞辛劳地搭乘火车,穿梭往来于中西部各州,亲切地与当地民众寒暄、交谈,为罗斯福总统助选。每到一地,他都会立刻深入民众,与他们集会、共餐,并宣传罗斯福总统的政见,与群众进行亲切、真诚的沟通。返回东岸之后,他立即写信给每一个城镇的友人,要他们列出所有与会人士的姓名、住址,集成一本多达数万人的名册,最后仍不辞辛劳,一一写信给名册上的每一个人。并在信件一开始,就亲切地直呼对方的名字,如“亲爱的比尔”、“亲爱的约瑟”等等,信尾更不忘写下自己的名字“吉姆”。吉姆很早就已发现,当一大堆人名出现在某人眼前时,他最感兴趣、最开心的,仍是他自己的名字。因此,牢记别人的名字,并正确无误地叫出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尊重、友善的表现。万一你不慎忘记而叫错了别人的名字,很可能还会招来一些不愉快的事。记住别人的名字并运用它,并不是国王或公司经理的特权,它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每一个名字里都包含着奇迹,名字是完全属于与我们交往的这个人,没有人能够取代。名字能使人出众,它能使他在许多人中显得独立。我们所做的和我们要传递的信息,只要我们从人的名字着手,就会显得特别的重要。不管是女侍或总经理,在我们与别人交往时,名字会显示它神奇的作用。因此,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请记住这条规则:“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言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人们除了对自己的名字格外尊重之外,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渴望自己能名垂后世、万古流芳。有的人捐书、捐古物给图书馆、博物馆,为的就是在馆史撰写时,记上他们一笔,使他们的大名与馆长存。教会为了鼓励信徒捐款,将捐款者大名镶在玻璃窗上,供人们瞻仰。人之爱名、好名,于此可见一斑。图书馆和博物馆最有价值的收藏品,都来自于那些一心一意担心他们的名字会从历史上消失的人。纽约公共图书馆拥有亚斯都氏和李诸克斯氏的藏书;大都会博物馆保存了班吉明亚特曼和J.P.摩根的名字……几乎每一座教堂都装上了彩色玻璃窗,以纪念捐赠者的名字。多数人记不得他人的全名,理由都不外乎是工作太忙、无暇记这些琐事。往往我们被介绍与其他人相识时,随口寒暄几句,而事实上连再见都还没说,可能我们就已忘了对方姓什么叫什么。所以有时候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真难,尤其当它不太好念时。一般人都不愿意去记它,心想:算了!就叫他的小名。其实,记住别人的名字也是有一些技巧的。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侄儿——拿破仑三世得意地说,即使他日理万机,仍然能够记得每一个他所认识的人的名字。他的技巧非常简单。如果他没有听清楚对方的名字,就说:“抱歉,我没有听清楚您的姓名。”如果碰到一个不寻常的名字,他就说,“怎么写呢?”在谈话当中,他会把那个人的名字重复说几次,然后试着在心中把它跟那个人的特征、表情和容貌联想在一起。如果对方是个重要的人物,拿破仑就要更进一步。一等到他旁边没有人,他就把那个人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仔细看,聚精会神地将它记在心里,然后把那张纸撕掉。这样做,他对那个名字就不只是眼睛的印象,还有耳朵的印象。第13章:林肯的忠告更新时间2012-10-19 字数:30085林肯年轻的时候曾热衷于批评人,经常撰文嘲弄他人,并到处散布,这引起当事者极度的憎恶。有一次因为做得过火,而引发了一件令他大彻大悟的事情来。1842年,林肯撰文批评一位政客,由于言辞过于激烈,此人不甘受辱,要求与林肯决斗,林肯骑虎难下,只好勉强答应,以维荣誉。幸好双方友人从中劝阻,一场生死之争,才在最后关头化解平息。经过那次教训之后,林肯终于悟出了为人处世之道,从此再也不嘲弄他人,并一生奉为圭臬。严苛的批评是无益的,它只会迫使被批评者采取防卫的行动,使他刻意地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解释。批评就像是个危险的火花塞,足可引爆人们心中的虚荣与自尊,甚至发生更严重的后果。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批评都可以达到批评的目的的,批评只有被对方从内心接受后才能生效。这就意味着,虽然批评是有道理的,但并不等于就一定能被对方接受,因为批评和被批评的过程通常不是在心平气和中进行的。其实,人的心理都一样,那就是被自己的上司或四周的人尊重的心理都很强烈,没有比受人轻视更不愉快的事情了。英国行为学家波特指出:“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的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所以,一个高情商者十分懂得批评的艺术。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批评的技巧:公开表扬,私下批评沃恩每年都会受邀参加某单位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虽然报酬不多,但却是一项荣誉,很多人想参加却找不到门路,也有人只参加一两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沃恩年年有此“殊荣”,让大家都羡慕不已。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微笑着向人们揭开谜底。他说,他的专业眼光并不是关键,他的职位也不是重点,他之所以能年年被邀请,是因为他很会给别人“面子”。他说,他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一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鼓励,少批评。但会议结束之后,他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缺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正是因为他顾虑到别人的面子,因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他、喜欢他,当然也就每年找他当评审了!给人面子并不难,赞扬和批评有一定的分寸和场合,既坚持原则性,也要讲究灵活性,既坚持真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也要给人以面子,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够有面子。对于小事,不必苛责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宴会上,某客人引用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格言,并说此话出自《圣经》。卡耐基为了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便指出那客人错了,此话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那客人听了恼羞成怒,与卡耐基争辩起来。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座,而且葛孟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卡耐基便向葛孟求证,葛孟却在桌子底下踢了他一脚,说:“你错了,这位客人是对的,这句话出自《圣经》。”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很不服气地说:“那句格言明明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嘛。”葛孟回答:“当然,是出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为什么非要去证明他错了呢?我们大家都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不给他留点面子呢?”卡耐基由此事得到了深刻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不必计较,不必去苛求责备于他人。责备之前先赞美心理学研究表明,接受批评的最主要的心理障碍,是担心批评会伤害自己的面子,损害自己的利益。为此,在批评前要帮助他打消这个顾虑,这样才能使批评听得下去。打消顾虑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先表扬、后批评,亦即在肯定他的成绩的基础上再对他进行适当的批评。美国第三十届总统柯立芝刚上任时,聘了一个女秘书协助他,这个女秘书长得年轻又漂亮,但是工作上却屡屡出问题,不是字打错了,就是时间记错了,给柯立芝造成很大的困扰。有一天,女秘书一进办公室,柯立芝就夸奖她的衣服很好看,盛赞她的美丽,女秘书受宠若惊,但是柯立芝接着说:“相信你的工作也可以像你的人一样,都能做得很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的公文就没再出过错。身旁的其他工作人员好奇地问总统:“你这个方法很巧妙,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淡淡一笑:“这很简单,你看理发师帮客人刮胡子之前,都会先涂上肥皂水,涂肥皂水的目的就是使人刮起来不会感觉痛,我不过就是用这个方法罢了!”赞美之后的责备,远较责备之后的赞美来得有效。如果想让对方改正缺点和错误,不妨先给对方来一番赞美,趁对方高兴之际,再指出其中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责备。既然涂上一些肥皂水,刮起胡子来才不会痛,为何在批评之前,不先给对方涂上一些“肥皂水”呢?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幽默轻松,表达了人类征服忧愁的能力。布笑施欢,令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困顿全消。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幽默感实在是一种丰富的养料,是人际交往最好的润滑剂。幽默对自我控制、自我调整以及提高团队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帮助。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你幽默的时候,你的自我感觉会变得更好。在一次南部非洲首脑会议上,曼德拉出席并领取了“卡马勋章”。在接受勋章的时候,曼德拉发表了精彩的讲演。在开场白中,他幽默地说:“这个讲台是为总统们设立的,我这位退休老人今天上台讲话,抢了总统的镜头,我们的总统姆贝基一定不高兴。”话音刚落,笑声四起。在笑声过后,曼德拉开始正式发言。讲到一半,他把讲稿的页次弄乱了,不得不翻过来看。这本来是一件有些尴尬的事情,但他却不以为然,一边翻一边脱口而出:“我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中也把讲稿页次弄乱了,而他却不知道,照样往下念。”这时,整个会场哄堂大笑。结束讲话前,他又说:“感谢你们把用一位博茨瓦纳老人的名字指博茨瓦纳开国总统卡马命名的勋章授予我,我现在退休在家,如果哪一天没有钱花了,我就把这个勋章拿到大街上去卖。我肯定在座的某一个人会出高价收购的,他就是我们的总统姆贝基。”这时,姆贝基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连连拍手鼓掌。会场里掌声一片。这就是幽默的魅力,它拉近了演讲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打消了一位伟人的神秘感,显示出曼德拉高超的智慧和人际沟通能力。世间没有青春的甘泉,也没有不老的秘诀。80岁高龄的曼德拉之所以能够保持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在离开总统职位后依然能以和平大使的身份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是因为他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提炼出了大智慧,在苦难的折磨中,咀嚼出了大幽默。80多岁的曼德拉有着8岁孩子的童心。在会见拳王刘易斯的时候,他表示自己年轻时也是拳击爱好者。于是,刘易斯故意指着自己的下巴让他打,他笑着做出拳击的姿势。旁边的人于是问他:“假如您年轻时与刘易斯在场上交锋,您能取胜吗?”他说:“我可不想年纪轻轻的就去送死。”正是在这一串串毫不做作的幽默之中,曼德拉展现出了他耀眼的人格魅力。在他周围,总是吸引了许多同事和战友,包括他的亲人。20多年的牢狱之苦,风刀霜剑的严酷相逼,曼德拉都用幽默来应对。1975年,身在狱中的曼德拉首次被允许与女儿津姬见面。曼德拉入狱的时候,女儿只有3岁,如今女儿已经是15岁的大姑娘了。曼德拉特意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衬衣,他不想让女儿感到自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他知道,对于女儿来说,自己是一个她并不真正了解的父亲。他知道,女儿一定会感到手足无措。当女儿走进探视室的时候,他的第一句话是:你看到我的卫兵了吗?然后指了指寸步不离的看守。女儿微笑了,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曼德拉告诉女儿,他经常回忆起以前的情景,他甚至提起,有一个星期天,他让女儿坐在他腿上,给她讲故事。透过探视室的小玻璃窗户,曼德拉发现女儿眼中噙着泪花。津姬后来描述了这一次见面,特意强调了曼德拉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面:“正是父亲的这种幽默,让我这个以前并不了解他的女儿,和他一下子贴近了许多。”幽默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它可以使人笑着面对矛盾,轻松释放尴尬。幽默是一种机智地处理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它往往比单纯的说教、训斥或嘲弄使人开窍得多。善于发现幽默的机会是一个人心胸豁达的表现。当人们宽容的时候,就会忽略其中的恶意和偏执,给自己轻松,同时也给别人宽容。真正的优越感,不是来自于争执时占了上风,而是来自于对别人的宽容。有了这种轻松的豁达,幽默感自会产生。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幽默对你心理上的影响很大,它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谁都喜欢与谈吐不俗、机智风趣者交往,而不喜欢跟抑郁寡欢、孤僻离群的人接近。幽默能缓解矛盾,使人们融洽和谐。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常会发生一些摩擦,有时甚至剑拔弩张,弄得不可收拾。而一个得体的幽默,往往能使双方摆脱尴尬的境地。幽默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一个幽默的人,能够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并且在人际交往中增加魅力,因而备受欢迎。有些人天生就浑身充满了幽默细胞,但并不是说没有这种秉赋的人,就会一辈子刻板严肃。幽默感是可以训练培养的。那么,通过怎样的训练才能培养出自己的幽默感呢?要累积幽默的素材如果你不是个能即兴幽默的人,不如大量地看漫画和笑话,从中体会幽默的感觉,久而久之,便可自己制造幽默,至少也可运用看来的笑话了。可以体会别人的幽默感,然后模仿一番保持愉快的心情,敞开你的心胸,这是幽默感的“土壤”。这就好比让阳光洒进屋子一样,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会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幽默感的酵母。与自己幽默幽默大部分都和人有关系,有时你与他人幽默,但这种幽默不好把握,因此不如与自己幽默,一方面不得罪人,另一方面也可让人了解你是个心胸广大、易于相处的人。幽默可以使人放松心情,以愉快开朗之心去应付复杂的人生。但是,讲述幽默笑话时,也必须注意时机、场合和听众,因为不是所有的幽默笑话,都适合在各种场合讲给所有人听。发挥你的幽默感时,必须看场合和对象,最好避免粗俗的幽默,否则就不是幽默,而是闹笑话了。幽默与刻薄,常常因听者的心情与立场不同,而产生不同反应。幽默,可以使人欢笑,但若使用不当,也会使人不悦。因此,一个“幽默高手”在讲述笑语时,应顾及听者的心情与尊严,避免过度的讥笑与嘲弄,否则自以为幽默的笑话,一不小心擦枪走火,反而会冒犯他人,得不偿失。所以,西方哲人说:幽默是用来逗人发笑,而不是用来刺伤人心的。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证一位顾客从食品店里买了一袋食品,打开一看,都发霉了。他怒气冲冲地找到营业员:“你们店里卖的什么东西,都发霉了!你们这不是拿顾客的健康开玩笑吗!”几位顾客闻声而来。营业员面带笑容,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有想到食品会坏,这是我工作失误,非常感谢你给我指出来,你是退钱还是换一袋呢?”面对诚恳的微笑,顾客还能说些什么呢?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