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改变自己-2

作者:高原 字数:29894 更新:2023-10-08 21:19:35

第一章 从内心深处解读人生哲学  人生中,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在我还是一个年轻小伙的时候,有着许多美好和远大的梦想。一次,一位年老的智者让我们列出自己认为在将来的生活中最美好的和最重要的事物,很多人列出了他们渴望拥有的巨额财富,而我却列出了自己内心所向往的所有东西:健康、爱情、美貌、才华、权利、财富和声望,以及其他的、我认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的事物。  在绞尽脑汁,将所有美好的事物列在这个清单上后,准备将这张单子递给了年老的智者,他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和道德榜样。由于年轻,我当时还很自负,或许是为了在他面前佯装自己的成熟和兴趣的广泛,在我递给他这张清单时,很自信地堆这位智者说:“人生中全部的美好事物都囊括其中了,如果谁拥有这些,他就会生活在无比美满的幸福之中了,他会像上帝一样。”  在这位智者的眼角里,我隐隐约约地仿佛看到了一丝从容的微笑。他沉思片刻之后,淡定地对我说:“这是一份很好的人生答案,我看得出你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列出这张清单的。但是,我亲爱的朋友,你漏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如果你缺少这一点,就是你拥有清单上列出的所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变成可怕的痛苦,你列出的这些实物奖成为你整个人生中难以承受的沉重累赘。”  智者的话可谓当头棒喝,我一下子变得有些不安了,用有些不高兴的声音问道:“我漏掉什么了吗?”  他用很短的铅笔头将清单上的所有答案都划掉,他这轻描淡写地一划却在不经意间摧毁了我年轻时代的美好梦想。随后,他郑重其事地写下了五个字:心如止水。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是上帝为他的眷顾者留下的特殊的礼物。上帝将才能和美丽赋予了许多人;拥有健康和名望的人也为数不少。但是,只有心灵的宁静才是他赐予人们的最后恩典,是上帝之爱的最好显示,他小心翼翼地将其赋予人类中的少数。绝大数人都未能得到这份礼物,有些人终其一生,直到行将就木也没有盼来这份礼物的降临。”  他看着我双眉紧锁的表情,进一步地解释说:“这可不是我个人得出的观点,我只是在解释大卫王的《诗篇》、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以及中国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老子的观点令人信服,却总是将自己的智慧归于前人的智慧,这很让人佩服)的观点。这些智者无一列外地认为,上帝(或自然)是宇宙之王,他们将世俗的财富和堆积在了庸人的脚下,但是降临在他们自己头上的却是安宁的甘泉,赐予自己的则是一颗宁静的心灵。”第2节:人类心灵的永恒追求  人类心灵的永恒追求  对于那时候年轻气盛的我来说,能够毫无保留意见地全部接受这位智者的观点,是极其困难的。但二十多年过去后,我个人的经历与职业上的阅历却证实了这位先哲的观点。我现在终于能够领会:心灵的宁静乃是上帝至赐予人类最美好的事物,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将其定位为生活的真正目标。此时,我已经明白,任何财富也不会换来这种心灵上的宁静。此外,我也明白了,即使是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甚至没有健康的体魄,人也能够长久地保持心灵的宁静。经过生活的磕磕绊绊和艰难困苦,我逐渐地意识到,只要内心是安宁的,再困苦的生活也阻挡不了你追求幸福的乐趣;而一旦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躁动,即使有着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也会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保持内心的安宁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深入研究一下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哲人,佛陀、迈蒙尼德、托马斯的学说,你就不难发现,他们不同的思想学说都源自于同样一种胸怀,即人类心灵的宁静。在各个时代,不安无助的人们都给自己铸造了不同的信仰教条。仔细观察和分析一下他们的祈祷,便会发现,他们都只是在祈求同样的生活目标——赖以为生的面包和心灵上的安宁。成熟的人们不再徒劳地追求毫无价值的东西。当他们热泪盈眶地直面往后的人生时,他们追求的是力量、勇气和理解。  今天,当人们祈祷时,他们在向上帝发出悲痛的呼号,他们祈求内心的平静。因为心灵的宁静是人们对抗不安的最后堡垒和躲避喧嚣的避难所。当代人沿着地狱旁边的小径前行,这个地狱的景象比起但丁在《神曲》中的描述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人们沿着美其名曰为“文明”的道路阔步前行时,他们的内心却受着焦虑的侵蚀,甚至人格因为情感的剧烈冲突而频临分裂的边缘。物质上的匮乏困扰着他们,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及讥讽冲击着他们。他们因此而变得垂头丧气,十分脆弱。在人生一帆风顺之际,他们会欢欣雀跃。但在屡遭挫折后,却焦虑不安,一蹶不振。,仿佛自己头上始终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自身的生存。他们战栗、恐惧,试图用醉生梦死的萎靡生活来麻痹自己的灵魂。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真实地暴露了出来,他们感到身心疲惫,恐慌无助,就像著名作家托马斯?艾略特笔下的普鲁弗洛克一样。  心灵的宁静并不等于逃避生活  在不安的恐惧和焦躁中,人们在努力地寻求自我解救之道,以便让自己度过心理危机,并怀着足够的勇气直面所遇到的困难。他们需要的(也是我们全体人类都需要的)拯救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事实上,这样的解决方法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始终保持心理上的波澜不惊,这种心灵、精神上的境界可以帮助你抗拒一切我外界的混乱和灾难。当然,这儿所说的心灵的宁静并不是躲进象牙塔里面,试图逃避喧嚣的世界,就像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所说的:“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追求心灵的宁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麻醉,而是这样一种心态:我们能够平静地接受时事的困扰和命运的打击,但我们仍然对生活存满热忱,因为我们懂得,人生途中的困扰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这样的打击阻挡不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依旧会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我们仍然努力去创造,去奋斗。第3节:内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  严肃的社会改革者也许会对我的论点嗤之以鼻,他们会问:“世界一片混乱,亟需重建。人们有保持心灵宁静的权利吗?人们有条件去保持心灵的宁静吗?”我们的回答是:“首先必须重建个人的心灵世界,这样才能谈得上重建社会。如果社会上中的每个人都内心失衡,怎么可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个人才会安分,社会才会稳定——人们内心安宁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力量来自人们的内心世界。马可?奥勒留在他的《沉思录》中说:“人们应该在内心中时时加固灵魂的圣殿。佛祖而,圣殿将会轰然倒塌,化为灰烬。”但是,只有灵魂保持安宁时,我们才能时时加固精神的圣殿。  内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  寻求心灵的宁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心灵的宁静从来不是装在瓶子中的,可以像别的物品那样随便买到,也不像化妆品那样涂在皮肤上即可增加美丽。在饭前学一点,或者进修这心理调节的课程,这样是不可能获得心灵的宁静的。我一直认为,经常读书,尤其是文学、哲学和艺术方面的作品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助于帮助人们净化心灵。这种想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也一定有着这样的体验。但我又想到了,很多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并非心灵宁静,而常常表现出常人没有的焦躁不安和悲哀痛苦,他们经常由于自己的事业而陷入疯狂。这也说明,智力的活动并不总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著名作家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就是那些不安的当代人的真实写照。浮士德努力钻研,科学、哲学、数学等学科他无所不通,但他并没有获得快乐,这位痛苦的悲剧式英雄,发现自己只有与邪恶力量持续战斗时,才会寻找到生命的满足。  通常,人们在听贝多芬的伟大乐章时能够变得特别镇静,在听肖邦的《黄昏的沉思》时,也会得到同样的安慰。但是,音乐只能给予人们一时的内心宁静。在人们的内心世界紧张狂乱到难以承受之时,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情绪,麻痹人们的灵魂,让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短暂的平息。除了音乐,视觉上的美观也能给人带来暂时的安慰,虽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因为田园诗般的美景而得到心理的完全释重。优美的绘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多样的色彩和协调的比例,也会给观看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以便他们获得心灵的安宁。但是,绘画作品并不能无限地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  除了音乐和绘画外,要想保持心灵的宁静,还有什么能够带来心灵的宁静呢?千万不可以求助于酒精——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酗酒,而且喝酒的人数大有上升之势,过度饮酒和慢性毒药几乎没有区别。更不可求助于镇静剂和安眠药——在美国,人们为了寻求精神上的镇静,吞服了大量的催眠药剂;此外,我们也不该在情欲的放纵下寻求安慰,尽管有许多的电影和报刊将情欲夸大为生命的全部内容。第4节: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1)  当然,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也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英国诗人,著名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对此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追求名声是高贵心灵的致命弱点。”同样的,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不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很多人妄图抓住巨额的财富,但却避免不了财富像水银一般从指间流走。暂时的灵魂麻痹也无法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枯。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麻醉,但这种麻醉的做法一旦停止,原先的焦躁不安就会加倍地发作。最后,爱也不是寻求心灵安定的可靠港湾。爱只是造成完美幸福的幻想,它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的伤痕,破坏掉人们的幸福。  在人生中,既然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并给出最真诚的答案。如果我们试图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英国诗人马太?阿诺德的《埃特纳火山上的恩贝多克利》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线索。恩贝多克利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埃特纳火山上自言自语,对山脚下纷扰人世的人情世故进行了沉思,剖析了人们痛苦的根源。他用他的全部才智去回答这个问题,即如何在无边的烦恼中寻求有限的快意和满足。恩贝多克力认为,是人们为自己制造了众多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在此,一个简短的句子精确而又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固执任性和讳疾忌医。将一块镜子放在我们衰老的脸庞前?绝对不行!如此探本究源的检查,会让我们的病根暴露无遗——我们那不为外人所知的焦躁的灵魂。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当我们确实查出我们的疾病之时,却像癌症晚期一样而无法医治了。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在懦弱和自欺中度过余生。事实上,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最近,都是由宗教人士来教人们如何去修炼内心的。精神上的反省是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在孤独的境界中,灵魂也进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内在的资额哦交流和反省将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提升。古犹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价值——沉思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疾病。犹太教安排了很多神圣的日子,让人们有勇气去作自我反省和忏悔。  心理学对我们的帮助  真诚是一个人进行忏悔的先决条件。在基督教中,就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法可以考察人们内心的真诚。在基督教徒进行忏悔之前,他必须审视自己的灵魂是否真诚并在纸上写下他的罪过——犯罪或是失职。这样做,便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道德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会在后文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必须承认,要想深入考察人类的灵魂,个人的私下忏悔在历史上是极为有用的方法。第4节: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1)  当然,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也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英国诗人,著名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对此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追求名声是高贵心灵的致命弱点。”同样的,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不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很多人妄图抓住巨额的财富,但却避免不了财富像水银一般从指间流走。暂时的灵魂麻痹也无法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枯。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麻醉,但这种麻醉的做法一旦停止,原先的焦躁不安就会加倍地发作。最后,爱也不是寻求心灵安定的可靠港湾。爱只是造成完美幸福的幻想,它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的伤痕,破坏掉人们的幸福。  在人生中,既然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并给出最真诚的答案。如果我们试图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英国诗人马太?阿诺德的《埃特纳火山上的恩贝多克利》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线索。恩贝多克利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埃特纳火山上自言自语,对山脚下纷扰人世的人情世故进行了沉思,剖析了人们痛苦的根源。他用他的全部才智去回答这个问题,即如何在无边的烦恼中寻求有限的快意和满足。恩贝多克力认为,是人们为自己制造了众多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在此,一个简短的句子精确而又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固执任性和讳疾忌医。将一块镜子放在我们衰老的脸庞前?绝对不行!如此探本究源的检查,会让我们的病根暴露无遗——我们那不为外人所知的焦躁的灵魂。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当我们确实查出我们的疾病之时,却像癌症晚期一样而无法医治了。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在懦弱和自欺中度过余生。事实上,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最近,都是由宗教人士来教人们如何去修炼内心的。精神上的反省是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在孤独的境界中,灵魂也进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内在的资额哦交流和反省将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提升。古犹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价值——沉思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疾病。犹太教安排了很多神圣的日子,让人们有勇气去作自我反省和忏悔。  心理学对我们的帮助  真诚是一个人进行忏悔的先决条件。在基督教中,就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法可以考察人们内心的真诚。在基督教徒进行忏悔之前,他必须审视自己的灵魂是否真诚并在纸上写下他的罪过——犯罪或是失职。这样做,便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道德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会在后文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必须承认,要想深入考察人类的灵魂,个人的私下忏悔在历史上是极为有用的方法。第4节: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1)  当然,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也不能得到心灵的安宁。英国诗人,著名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对此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追求名声是高贵心灵的致命弱点。”同样的,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也不会得到心灵的安宁。很多人妄图抓住巨额的财富,但却避免不了财富像水银一般从指间流走。暂时的灵魂麻痹也无法使人摆脱心灵的桎枯。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让自己麻醉,但这种麻醉的做法一旦停止,原先的焦躁不安就会加倍地发作。最后,爱也不是寻求心灵安定的可靠港湾。爱只是造成完美幸福的幻想,它有时甚至会造成生命的伤痕,破坏掉人们的幸福。  在人生中,既然追求心灵的宁静是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生哲学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么,要想让心灵重归宁静,我们该向何方探寻?向何处诉求?采取何种态度?坚守何种原则呢?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熟虑,并给出最真诚的答案。如果我们试图用最简便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在英国诗人马太?阿诺德的《埃特纳火山上的恩贝多克利》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线索。恩贝多克利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在埃特纳火山上自言自语,对山脚下纷扰人世的人情世故进行了沉思,剖析了人们痛苦的根源。他用他的全部才智去回答这个问题,即如何在无边的烦恼中寻求有限的快意和满足。恩贝多克力认为,是人们为自己制造了众多的不安和痛苦。  我们本应该具有心灵的宁静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  “但却不愿意到我们的内心深处去探寻!”在此,一个简短的句子精确而又无情地揭露了人性的固执任性和讳疾忌医。将一块镜子放在我们衰老的脸庞前?绝对不行!如此探本究源的检查,会让我们的病根暴露无遗——我们那不为外人所知的焦躁的灵魂。这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当我们确实查出我们的疾病之时,却像癌症晚期一样而无法医治了。如此一来,我们将会在懦弱和自欺中度过余生。事实上,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最近,都是由宗教人士来教人们如何去修炼内心的。精神上的反省是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在孤独的境界中,灵魂也进入了一种沉思的状态,内在的资额哦交流和反省将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巨大提升。古犹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价值——沉思能够治愈人们心灵的疾病。犹太教安排了很多神圣的日子,让人们有勇气去作自我反省和忏悔。  心理学对我们的帮助  真诚是一个人进行忏悔的先决条件。在基督教中,就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方法可以考察人们内心的真诚。在基督教徒进行忏悔之前,他必须审视自己的灵魂是否真诚并在纸上写下他的罪过——犯罪或是失职。这样做,便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道德状况。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会在后文加以讨论。现在我们必须承认,要想深入考察人类的灵魂,个人的私下忏悔在历史上是极为有用的方法。第6节:心灵宁静的两种调剂(1)  只有现代心理学才能对人的心理世界有如此细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精神病学者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认真地注视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较为客观地描绘出人的心灵图像。我们要学会正视我们的缺陷和潜力,学会探索我们的失败、仇恨、恐慌的缘由。通过心理疗法,我们不再是自以为是的虚幻自我(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塑造自己),我们成为真正的自我,我们认识了自身。我们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幼稚,去追求镜月水花般的事物。精神疗法引导着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并使我们了解自己,从而能够坦然地接受失望、挫折、拒绝甚至死亡。  心灵宁静的两种调剂  引导人们努力地去实现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宗教的明确目标。这种目标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应该怎样去创造这种美好生活,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控制住人的不良情绪和浮躁的心灵,并发扬人性中最美好、最积极的因素。那么,如果宗教能运用传统方法来达到这种目标,人们为什么还需要现代心理学?反言之,如果心理学是绝对必要的,宗教又占有何种地位呢?一些思想偏激的人警告说,要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宗教和心理学的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常常会说,要想彻底拯救人类的心灵,必须在心理学和宗教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不能二者皆选。  确实,这两种方法都能给人以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对此采取只择其一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现在,人们对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贫乏,这种敌对态度的产生便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狭隘的观念之中。对支持正统基督教观点的人来说,宗教代表着人间对真理和理想的最高祈求,如果降低宗教的地位,他们是坚决反对的。他们害怕那样做会玷污了神圣的上帝。在他们看来,宗教绝对是与科学、哲学、艺术不相关的。上帝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向人间宣扬真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没有必要对其永恒的启示加以补充。  很多科学家将他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从而抵制了宗教真理的影响。不过,持有这样观点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在他们看来,上帝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宗教是一种迷信的体系。人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灵魂则是虚构之物,不朽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人们即使没有偶像崇拜、没有卑微感或者到的目标,也同样会过得很好。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处于微妙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极端,几乎水火不相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相互敌视,相互攻击。但站在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努力着,挣扎着,呼叫着,抗拒着最常见的恐惧和弥漫在四周的不安定感。如果带给他们一些心灵的安慰,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他们困惑、迷茫、无助,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他们努力地寻求着救助人心的真理。此时,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相联系,便会给人类的自救带来最大的希望。第7节:心灵宁静的两种调剂(2)  这种联合不是勉强的合并,也非肤浅的拼凑。它是世上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关于人类灵魂的古老看法与最新发现的完美结合。让人惊奇的是,现代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印证了许多古老的宗教信念。比如说,预言式的宗教总在强调,人性具有普遍性,人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现代心理学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告诉人们,在人性的最根本问题上,确实不存在什么特殊性。心理学家宣称,人性有其脆弱的一面,也有其坚强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本能、动机、需求和欲望是相似的。只不过人们的恐惧和忧虑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如果剥掉其面具,就会发现,人们恐惧和忧虑的对象是相同的:害怕孤独、被抛弃、软弱、暴怒、疾病和死亡。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是群居动物,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生存和发展,他们渴望组成一个社会,这更多都是出于精神上的需求而非肉体上的满足。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理解。他们需要安定感、归宿感,渴望与外在的、更广阔的世界融合在一起,与那种外在的、远远超越自身的力量——上帝融合在一起。只有在这种融合中,人类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纵观历代的宗教信仰,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宽容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对这个观点是个补充。动机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做到对别人宽容,也要对自己宽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当生活不能尽善尽美之时,我们不必苦苦地折磨自己,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是由成功和失败交织而成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心理学实验表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对人的个性及其缺点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心灵的宁静。  宗教观点总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这种自由意志是人能够承担责任的核心所在。现代心理学表明,许多人总是被内心的冲突弄得身心疲惫,性格扭曲,情感僵化。他们难以操控自己,不能自由作出决定,选择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无法自觉的人像钟摆一样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是难以承担起伦理责任的。只有揭开了这种人格的内在心理原因,他们才能具有真正的自由意志。只有在那时,他们才会形成统一的人格;也只有在那时,他们才能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宗教教义总是在告诫人们,过度的自负和不诚实会带来危害,玩世不恭和绝望会逐渐地侵蚀人们的心灵。宗教要求我们在情感上合行动上保持内心的和谐。如今,动机心理学的细致探讨证实了这些观点。借此,人们也知道了避开那些诸如沮丧、傲慢、虚伪等情感缺陷的必要性。第8节: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  宗教学说坚信,世界上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们推动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在人们的内心中潜藏着尚未开发出来巨大创造力。现代心理学的结论也印证了这些宗教信条,并作出了更加清晰的阐述,这要求人们不断成熟并完善其性格;它更进一步地向人们表明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生命将会变得更加的壮丽辉煌,丰富多彩,上帝救助人心的力量又该是何等的神奇!这种救助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当代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临床医学家们积极努力的结果。  宗教不仅仅强调上帝的唯一性,也强调个人内心的统一和完整。在这一点上,心理治疗接近宗教的看法。作为心理分析法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有着神学上的目标,尽管他本人可能会忽视掉这一点。人的样子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而上帝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如果人的内心存在着冲突,人格上存在着分裂,那么这就如同是在亵渎上帝的神圣形象。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和宗教人士们做着相同的工作,他们都在努力使人的情感和心理实现统一,这样就能够像上帝一样成为完整和谐的统一体。  宗教和心理学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有无的关系。在支撑人类意志,安慰人类情绪上,往往是一方未能凑效的,另一方则往往能够做到。心理学让人摆脱了痛苦和困惑,但并不存在心理学取代宗教的危险,宗教也不可能阻碍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受着生活压力折磨的人们需要宗教和心理学。上帝的启示和心理学所揭示的新发现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是不可置否的。只有在宗教和心理学的双重作用下,人类才能重新塑造心灵的宁静。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  我们常常被教导着:“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如果将这句话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更恰当:“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地爱自己,这样才会爱你的邻人。”  每个人都对他人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宗教对这一点有着极为精辟的、深刻的认识。但是,当论及人们对自己的责任,宗教的看法却显得极为地幼稚。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宗教总在引导人们: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是应该加以引导的,但人天生就应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这是宗教和伦理学极为荒谬的部分。  事实上,人们应该懂得,残忍无情地对待他人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同样的道理,自暴自弃的悲剧性做法,也同样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爱与恨,通常看来似乎是针对他人,但很多时候也是针对自己。我们队自己的态度与对别人的态度对比起来,其复杂程度常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现代心理学的重大发现。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如果将这句话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更恰当:“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地爱自己,这样才会爱你的邻人。”第9节:爱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  爱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  有一位上流上会的贵妇人给一个著名的社会工作者写信,说是她想加入到社工义务中,一道救助纽约的贫困孩子。这位贵妇人在信中占了很大的篇幅来谈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她说,也许只有热情洋溢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才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读完了她的来信,那位社会工作者给她作了一个简单的答复:“你的缺点也不同寻常,甚至显得伟大。你可以自由地去看望和慰问这些孩子们,不过考虑你自身的情绪也许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建议你首先要学会更爱你自己,免得你的关心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听到这种观点之后,道德学家和宗教领域的许多权威专家也许会勃然大怒:“要人们去更加爱自己?这是在宣扬极端自私的道德观念,这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爱得够多的了,英国告诉他们,爱自己是邪恶的,应该加以克制。人们应该忘记自我,无私奉献。”  对利己行为加以谴责,同时高度宣扬无私奉献,这是宗教的传统态度。诚然,宗教提出的到的目标是非常宝贵的,但它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却存在着偏见。我们天生就会爱自己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人类也许想对自己好一点,但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却容易误入歧途,变得非常地不理智。我们队自己的态度与对他人的态度相比,常常更苛刻,更狂热,更具有报复性。自杀、自残、酗酒、吸毒、性放纵,这些都是可悲的例证,不过后面三种自我堕落行为常常更微妙,更难以觉察出来。  并非只有弱者和精神病患者才有这种自我憎恨的行为。美国杰出的随笔作家约翰?查普曼就强烈地憎恶自己,这种感觉使他深感苦恼。在与一个不速之客争吵后,他将手伸进了火中。结果,手被严重烧伤,最后只好切除。荷兰著名画家梵高也因为类似的原因割掉了自己的耳朵。一个有名的画家因为自己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竟然敢于跳进沸腾的开水中。当然,这些都是一些极端的例证。但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残暴地对待自己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罢了。  自我伤害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不道德的,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罪过。一个人倘若憎恨自己,不能够充分肯定自己的才能、力量和同情心,也就不可能真正地去尊重别人。一个人如果憎恶自己,就会破坏自己本身具有的美好品质。当他在他的兄弟身上发现自己从前的影子时,他在内心深处便会对他的兄弟怀有难以名状的仇恨。所以,爱自己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心理基础,是建立和谐友好社会的前提。试图重建心灵的宁静,也得学会先爱自己。爱自己并非意味着一个人要自我沉溺,爱慕虚荣,或者自我炫耀。我只是想强调,要创造一种美好的,合乎道德的生活,学会自我尊重是先决条件。“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要学会爱自己,学会尊重自己。”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我们必须有首先与自身形成一种良好的内在关系,这样才有可能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第10节:自我的实现是终身的事业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我们难以保持心灵上的宁静,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与自己友好地相处,进而,也不知道如何地与他人友好地相处。心理学家早已揭示了,错误的自我溺爱和破坏性的自我憎恶的深层次原因。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宗教也会弄明白,真正的自我尊重意味着什么。  如何做到真正的自爱?宗教一直在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它总是在宣扬每个人的独特价值和人性的尊严,但在实现每个人的独特价值和人性尊严时,宗教却显得无能为力。精神病医院里面有许多的极端分子,其中的一些不惜对自己的身体自伤自残。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各色人中,他们的精神健康也不怎样:他们自我埋怨,自甘堕落,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弄得支离破碎。人格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演变过程,心理学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我们应该从心理学中吸收这些成果,好好地研究一下人们对自身的错误态度究竟持有什么看法。  自我的实现是终身的事业  自我的发展过程就像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引人入胜。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有时候表现出一种英雄的形象,有时候却像是一个十足的恶棍。这个过程中潜藏着很多的危险和失败,要平安地度过这个过程,人们就需要足够的勇气。要想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就必须走一条漫长的道路,其中有危险,障碍和误解。如果认为自我是一生下就有的,或则是被上天安排好的,不可变通的,这是最大的荒谬。  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们不断最求和塑造的结果。自我并不是凝固的实体,不是从上帝那儿获得的完美之物。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需要人们去努力地克服。自我若想变得成熟,就必须战胜幻想中的和现实中的各种妖魔。自我的实现是一个人终其一生的事业。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的最后一刻,我们才能真正有资格谈论是否实现了自我。  在自我开始成长之时,我们面临的是熙熙攘攘的世界,仿佛一切都显得杂乱无序,模糊不清。当我们听到温柔的声音,我们会感到宽慰;听到嘈杂的声音,我们会感到恐惧。但后来,我们会逐渐地学会去适应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我们揣着一颗不安的心灵,我们努力地从生活中寻找一种秩序,赋予生活某种意义。我们的情感世界极其的脆弱,无所庇护。成人世界中如闪电般震撼人心的紧张心理,我们也能够感受到。  我们逐渐地适应了陌生的孩童世界,但在未知的领域里仍旧潜藏着许多的危险。奇怪的情感飓风冲击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像是秋风扫落叶一般。随着兄弟姐妹的出生,我们再也不可能一个人独享父母的疼爱,于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嫉妒也如魔鬼般苏醒了,我们企图独占双亲的关爱。恐惧和愤怒、不安和痛苦,这些情感也给成长的岁月抹上了一层阴影。第11节:幼稚行为的心理基础(1)  一旦我们能够安然地走过婴幼儿时期,我们接着还必须前行,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学校。学校这个小小的世界很精彩,也存满了无奈。在这里,我们必须与同学们激励竞争,我们会遇到各种难以对付的考验,还有青春期的困扰。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失败。所有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青春的美好,引诱着我们走向人生的歧途,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想退回到儿童的心理水平,保持孩童时期的行为方式,这样便可以得到他人更多的保护。  在少儿时代,我们总是备受疼爱,不用考虑竞争的压力,一切都随心所欲,青年人有时候也希望退回到儿童时代,过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是不可能的。在人生的每一个新阶段,我们都必须从熟悉的过去走出来,重新适应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必须承受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冲击。  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长大成人,再也没有小孩子率性而为的特权了,我们意识到必须调整自己用来适应这个社会,必须正确地看待特权的失去。我们面对的是同龄人之间的竞争,我们懂得了洒脱地与他人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面对那些冲突和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不会为之惶惶不安。我们知道,人生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因而只能一往无前。  幼稚行为的心理基础  在人生逐渐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多人却掉进了陷阱而不能自拔。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那种幼稚的行为方式,他们在这种不成熟的心理水平上停滞不前。家庭的不和睦和破裂,父母对它们的遗弃,以及由于身体缺陷所遭受的歧视,这些都会将自我以及人格的发展引上歧途。我们不再理智地爱戴自己,而是病态地抛弃了自我,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病态的心理是一种对自我的崇拜,它是从蔑视自我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其中仍旧保留着自我蔑视的某种伤痕。  在这儿可以用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一论点。又一个小男孩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他却发现这个出自于本能的愿望严重受挫。他的父母感情不好,甚至成了仇人,他们将自己的孩子视为阻挡其个人自由的绊脚石,对他充满了憎恶。这个个小男孩被父母遗弃后,感到自己活得毫无价值。于是将自己所有爱的欲望都转嫁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像想象中父母爱孩子那样地爱自己,企图以此来求得某种补偿。这个男孩如斯蒂斯?凯一样将自己禁锢在自我溺爱的世界中,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和如何去接受别人给他的爱。这种自恋情结不是正常的和健康的自爱,它是因为遭到抛弃才产生的,是经过伪装后产生的自卑感。第11节:幼稚行为的心理基础(1)  一旦我们能够安然地走过婴幼儿时期,我们接着还必须前行,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学校。学校这个小小的世界很精彩,也存满了无奈。在这里,我们必须与同学们激励竞争,我们会遇到各种难以对付的考验,还有青春期的困扰。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失败。所有这些都会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青春的美好,引诱着我们走向人生的歧途,使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想退回到儿童的心理水平,保持孩童时期的行为方式,这样便可以得到他人更多的保护。  在少儿时代,我们总是备受疼爱,不用考虑竞争的压力,一切都随心所欲,青年人有时候也希望退回到儿童时代,过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这是不可能的。在人生的每一个新阶段,我们都必须从熟悉的过去走出来,重新适应新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必须承受巨大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冲击。  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们长大成人,再也没有小孩子率性而为的特权了,我们意识到必须调整自己用来适应这个社会,必须正确地看待特权的失去。我们面对的是同龄人之间的竞争,我们懂得了洒脱地与他人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面对那些冲突和突如其来的打击,我们不会为之惶惶不安。我们知道,人生是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因而只能一往无前。  幼稚行为的心理基础  在人生逐渐地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多人却掉进了陷阱而不能自拔。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那种幼稚的行为方式,他们在这种不成熟的心理水平上停滞不前。家庭的不和睦和破裂,父母对它们的遗弃,以及由于身体缺陷所遭受的歧视,这些都会将自我以及人格的发展引上歧途。我们不再理智地爱戴自己,而是病态地抛弃了自我,这反过来又导致了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这种病态的心理是一种对自我的崇拜,它是从蔑视自我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其中仍旧保留着自我蔑视的某种伤痕。  在这儿可以用大家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说明这一论点。又一个小男孩渴望得到父母的爱,但他却发现这个出自于本能的愿望严重受挫。他的父母感情不好,甚至成了仇人,他们将自己的孩子视为阻挡其个人自由的绊脚石,对他充满了憎恶。这个个小男孩被父母遗弃后,感到自己活得毫无价值。于是将自己所有爱的欲望都转嫁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像想象中父母爱孩子那样地爱自己,企图以此来求得某种补偿。这个男孩如斯蒂斯?凯一样将自己禁锢在自我溺爱的世界中,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和如何去接受别人给他的爱。这种自恋情结不是正常的和健康的自爱,它是因为遭到抛弃才产生的,是经过伪装后产生的自卑感。第13节:自卑感是对自我的憎恨(1)  在自我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诱惑,我们很容易因此而放松对自己警惕,毁了自己的一生。人们为什么会残忍地对待自己呢?原因之一便是他就是他自己,与自己最为接近,也最容易成为自己的攻击对象。别人只是在有时候会成为攻击的目标,但是我们自己,即使是在睡眠中,也可以作为要攻克的城堡、要突破的要塞,要摧毁的敌人。人们并非总是爱自己的,自杀便是人们不爱自己的一个最佳佐证。许多人在其一生中毁掉了他们的天赋,浪费了他们的精力,破坏了他们的创造性品质——而他们实际上都是在慢性自杀。事实上,在与如何友好地对待他人相比,如何友好地对待自己是更难做到的事情。  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慢性自杀便根源于对自我的五节,这是近二十多年来最为惨痛的悲剧之一。他是美国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才华横溢,生活上似乎也一帆风顺,安逸舒适。但一种非理性的恐惧和自我怀疑一直折磨着他。他浪费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著述甚少,在自我憎恨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自卑感是对自我的憎恨  对自身的蔑视和残忍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自卑感便是最常见对自我的憎恨。在生活中,很多人缺少某种能力,却认为他人都具备这种能力,这是人们经常具有的心理现象。我们当中很多人会因此而感到自卑,与自己过不去,轻视自己,这是许多悲剧的根源所在。我们希望能够像他人那样去生活,买相同的衣物,相同的家具,像他们一样地说话、做事。我们将自我置于别人的人格之下,鞭笞自己的灵魂,批判自己。无限地夸大别人的能力,这种夸大又反过来映衬了自己的渺小,这无疑是伤害自己的致命武器。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人格极不完美,有着各式各样的缺点和不足,而别人却完美无缺,显得沉着和自信。这种感觉是极其荒谬的。我们应该坚信,别人的内心世界同样地残留着过去失败所留下的伤疤。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将自己破裂的伤口看得那么严重了。  将自己的能力看得过低,这在生活中并不罕见。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觉得自己万事不如别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幸福的爱情,。并为此感到深深地自卑。有很多的男士向她求婚,她都置之不理。本来,她有着良好的品格,受人尊敬,应该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但结果却是将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人们对她的看法也变大了。  生活中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商人们认为自己是注定要失败的,不敢抓住机会去扩大经营的规模;专业的技术员认为他的能力和灵性要比同事的稍逊一筹,;成绩优异的学生为大学里的考试而惶恐不安;年轻的女孩迷人可爱,但与邻居家的女孩相比之后,却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所有的这些人,本来是极为优秀的,但心里面却看不起自己。他们的内心焦躁不安,在生活中没有自己的主见,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直到将自己的信心完全抹杀。、第14节:自卑感是对自我的憎恨(2)  很多人沉醉在自卑感的迷雾中。对此,我想提醒的是:别人并不以你看待自己的眼光那样打量你。实际上,你是坚强的、睿智的、成功的。在你平凡的日子里,你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你拥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和较高的声望。你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热爱,而你自己却戴上了有色的眼睛,透过茶色的镜片来看待自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摘掉有色眼镜,变得成熟起来,像周围的人一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要认识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一切挑战,你比你自己想象的回更加的优秀,更为成功,更有自信,更富有主见和创造力。  这些模糊不清的焦虑和对自己的错误看法,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里便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小孩子的父亲去世了,但这个孩子却不能正确地理解他父亲的死亡,心存疑虑,最后他认为是他的父亲抛弃了他,逃跑了。这个男孩子长大后,人就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他害怕被朋友,被老板和被社会抛弃。这个男孩没理解,他的父亲并不是情愿舍他而去的。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却根植了这样的信念,是父亲不再爱他了,将他遗弃了。  人们是如何地将自我扭曲的呢?如果我们稍微敏锐一些的话,便会发现更多的心理根源。有一个如孩子般幼稚的人曾说,他受到的尊重和喜爱是有条件的。他觉得,只有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事,才是合理的。由于没有发自自己内心的信念,总是依靠外在的标准,结果他可能会变成一个冷漠的大商人,一个无情的创业者,因为只有获得更多的金钱才能抵消他心底深处的惴惴不安。一个女士,在他小时候总是依赖别人,从没自立。她此后的生活就变得极为惨淡,婚姻不断地出现问题,因为她企图得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救助者,希望自己的生活会出现奇迹。  通常,唐?璜被认为是伟大情人的典型,如果不对他进行深刻地研究,觉得好像就是这样的。但事实上,唐?璜未曾真正的爱国一个女人,也未曾被人真正的爱过。他在情场上不断地征服女人,这样做只不过是在极力地去掩盖一个事实——他并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说,他只是努力地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相信可以获得爱。他不断地逃离,又去不断地追求,他在不间断地逃离和追求中度过了他的一生——他追求转瞬即逝的爱,但他并不相信存在过真正的爱,他只能逃离。  我们对待自身的错误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对于后两个问题所形成的错误认识又是怎样阻碍我们进一步地发展呢?我们应该运用足够的智慧去弄清楚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将自己圈在自我的圈子里,只关心自己,不顾及他人,这是在爱自己。我们不是极端地轻视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就是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深受其害还不自知。自恋和自我憎恨都称不上是真正的自爱。只有当我们院里了这些病态的自爱,才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保证内心的和谐,才能与它们友好相处。我们在逐步地学会如何去正确的爱自己。这样的自爱有着丰富的人生意义,但这首先要尊重自我。而要学会尊重自己,我们就必须抛弃那些不成熟的观念,坦然地接受自我。第14节:自卑感是对自我的憎恨(2)  很多人沉醉在自卑感的迷雾中。对此,我想提醒的是:别人并不以你看待自己的眼光那样打量你。实际上,你是坚强的、睿智的、成功的。在你平凡的日子里,你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你拥有幸福的家庭,蒸蒸日上的事业和较高的声望。你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热爱,而你自己却戴上了有色的眼睛,透过茶色的镜片来看待自己,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你对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摘掉有色眼镜,变得成熟起来,像周围的人一样去承担自己的责任,投身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去。要认识到,你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一切挑战,你比你自己想象的回更加的优秀,更为成功,更有自信,更富有主见和创造力。  这些模糊不清的焦虑和对自己的错误看法,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这里便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小孩子的父亲去世了,但这个孩子却不能正确地理解他父亲的死亡,心存疑虑,最后他认为是他的父亲抛弃了他,逃跑了。这个男孩子长大后,人就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他害怕被朋友,被老板和被社会抛弃。这个男孩没理解,他的父亲并不是情愿舍他而去的。但在他的潜意识中却根植了这样的信念,是父亲不再爱他了,将他遗弃了。  人们是如何地将自我扭曲的呢?如果我们稍微敏锐一些的话,便会发现更多的心理根源。有一个如孩子般幼稚的人曾说,他受到的尊重和喜爱是有条件的。他觉得,只有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事,才是合理的。由于没有发自自己内心的信念,总是依靠外在的标准,结果他可能会变成一个冷漠的大商人,一个无情的创业者,因为只有获得更多的金钱才能抵消他心底深处的惴惴不安。一个女士,在他小时候总是依赖别人,从没自立。她此后的生活就变得极为惨淡,婚姻不断地出现问题,因为她企图得到一个一劳永逸的救助者,希望自己的生活会出现奇迹。  通常,唐?璜被认为是伟大情人的典型,如果不对他进行深刻地研究,觉得好像就是这样的。但事实上,唐?璜未曾真正的爱国一个女人,也未曾被人真正的爱过。他在情场上不断地征服女人,这样做只不过是在极力地去掩盖一个事实——他并没有爱的能力,或者说,他只是努力地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相信可以获得爱。他不断地逃离,又去不断地追求,他在不间断地逃离和追求中度过了他的一生——他追求转瞬即逝的爱,但他并不相信存在过真正的爱,他只能逃离。  我们对待自身的错误态度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又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对于后两个问题所形成的错误认识又是怎样阻碍我们进一步地发展呢?我们应该运用足够的智慧去弄清楚这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将自己圈在自我的圈子里,只关心自己,不顾及他人,这是在爱自己。我们不是极端地轻视自己的能力和品行,就是陷入自我中心主义,深受其害还不自知。自恋和自我憎恨都称不上是真正的自爱。只有当我们院里了这些病态的自爱,才可以培养出一个健全的人格,才能保证内心的和谐,才能与它们友好相处。我们在逐步地学会如何去正确的爱自己。这样的自爱有着丰富的人生意义,但这首先要尊重自我。而要学会尊重自己,我们就必须抛弃那些不成熟的观念,坦然地接受自我。第16节:勇敢地接受自己(1)  要抛弃过去的观念是非常令人痛苦的。年轻时候的我们常常会固执地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中,崇拜神秘的英雄人物。我们在幻想中将自己标榜为情场高手、伟大的英雄,或是著名的科学家,我们希望自己今后步入他们的行列。我们在这样的白日梦里寻找安慰,从而让自己免受现实的伤害。但是在可能和现实之间是存在鸿沟的,企图越过这道鸿沟,去实现年少时的空想,这不仅是危险的,也可能是徒劳无益的。  此外,我们不该向我们的孩子、朋友和爱人苛求太多。我们应该具有宽容的胸怀,像诗人卡尔?桑德堡所说的那样:“松开你的手,随他们去吧!”对于那些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我们不可以心口不一地随便说说,而是应该发自肺腑地大声说“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放弃意味着什么,进而从自身寻找新的力量,奋力前行。  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放弃和压抑之间是存在着原则性的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压抑他的所有欲望和梦想,以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可能走向一条悲剧性的人生道路。敢于大胆放弃的人并不是悲观的,他们很清楚地认识到了,那些欲望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的,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会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他们敢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放弃。“我很清楚自己的内心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成熟观念,如果我放弃了成人的生活模式,我将会破坏自己活着他人的生活。为了长久永恒的幸福,我宁愿放弃这些暂时的诱惑。”倘若一个人能够这样对自己说,那么他便懂得了勇敢的放弃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就不会觉得是在压抑自己。我们直面人生中的诱惑并能放弃它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恒的和真正的幸福,这样的话,我们便不会在感到内心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科学家们不计名利地将自己奉献于对真知的探索中;还有很多坚强的殉道者,它们面对反动势力的迫害,不为所动,坚持着它们的信念;许多的理想主义者,不顾他人的愤怒,坚守着自己的道德情操。能够勇敢地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而放弃其他的东西,这些人的背后都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性力量。它们深知,人活着,并不只是为了稍纵即逝的快活,而是为了追求人生中的永恒价值。正是这些永恒价值保持着人性的尊严和心灵的宁静。  勇敢地接受自己  要学会尊重自己,另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接受自己——不仅要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要接受自己的缺点。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对自己都有着双重的看法,在他们的想象中,俩个不同的房间内挂有两幅不同的肖像。一个房间内的画像是用浓重的水墨画成的,全部表现为优秀的品质,没有任何阴影。另外一二房间内挂的全是帆布画,画像稀奇古怪,就像是雅利安人的涂鸦之作,画面阴暗沉重,令人窒息。第17节:勇敢地接受自己(2)  我们不能将这两幅画像隔离起来,片面地看待自己,而是需要将其放在一起综合考虑,然后合二为一。我们在意气风发之时,往往不敢去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仇恨和羞辱;在丧失斗志之际,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  我们应该画出自己的新画像;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接受自己,了解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人常常会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完美无缺,像上帝那般要求自己,妄图和上帝一样完美无瑕,这是十分愚蠢的想法。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综合体,在我们的身上都有暴君、批评家和勇士的某些性格特征。有时候我们希望支配他人、算计他人,对别人的痛苦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但这些恶劣的品行是能够也是必须服从于人格中善的一面的。  有些人因为自己在某些时候产生消极的情绪或破坏性的感情,就觉得自己是邪恶的,于是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这很惋惜。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少许的性格缺陷并不能说明我们就是不受尊敬的人。巴克尔曾经告诫人类说,以少数几个不受尊敬的人为例来看他们隶属的整个种族,这种狭隘的看法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应该摒弃这种做法。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具有攻击性,怀有仇恨,这些情感都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必因此就讨厌自己,认为自己就是社会的弃儿。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在精神上获得超脱和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轻松地接受自己身上的缺点,我们就不必戴着面具去生活了。我们会真正成为自己本身!道德上的过于自负及苛刻的自我要求,都是我们内心的巨大敌人。我们要学会经常地宽恕自己,要明白我们并非天使那样纯洁无暇,倘若能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它由多个民族,多样文明和多种价值观所构成。事实就是这样的,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也并不困难。在美国,我们为这种多元性而欢欣鼓舞,正是这种多元性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对待自己也应该采取这种多元主义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心境、品质和情感,我们应该为之欢喜才是。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曾经说:“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我们就像幸福王国的国王一样幸福快乐。”这句话虽然夹杂着孩子般的天真烂漫,但如果采取我前面所阐述的态度去感悟这句话,便可以深刻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  当然,要想形成这种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是不大可能一蹴而就的。我们的进步是缓慢的、渐进的、有时候甚至让人灰心丧气。纽约的一位精神病医生曾经遇到过一位病人,这个病人酒精中毒,为此,已经治疗了两年多的时间。有一天,病人再次来看医生,要其为他进行心理治疗。病人伤感地告诉医生说,前几天,他刚刚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结束后,病人对他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难以承受的。我像我本来应该做的更好,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现在我明白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应该正视之,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和成功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第18节:人性中孕有爱的无限潜能  这位精神病医生认为,病人能够对自己如此地宽宏大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正如医生所预测的那样,此后,在另外一二工作领域,这个前来就医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如果人们能够坦然地接受生活中出现的全部,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可能使他为之所动。  如果我们队自己也采取一种多元主义的态度,我们就会正确地看待自己所具有的各种不良心境。沮丧,冷酷,固执……这些都只是短暂的情绪,是人所具有的诸多情绪之一。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怀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常常会因为过分的自责而感到悲观。作为多元主义者,我们有时候可以讲自己想象得更好一些,就是将自己想象得差一些也是无妨的,我们不必苛求自己毫无瑕疵。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导致成功的因素。我们应该具有自知之明,把这两方面都看作是人性的固有成分,接受它们,进而努力地发挥人性中的优点。  引导人们学会正确地自爱,这是任何明智的宗教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只要人类对自身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们就不可能正确地对待他人。如果人人都不喜欢自己,却又要求他们人人都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这又从何谈起呢?  人性中孕有爱的无限潜能  西方的大多数宗教过分地美化了人性,这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与其他人沟通而寻求一致,而不至于太孤单,这是人性的深层次需求。宗教极力地对人性进行美化,是为了寻求这种一致,我们就力求达到那个虚假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我们不敢正视人性,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自欺欺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造成完美对自身不满的重要原因之一。完美只有解决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心灵才会重归宁静。  我们应该深信,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具有独特的潜能,但社会却常常扼杀人们的个性,压制了人的独特潜能的发挥。宗教常常将虚幻的、美化了的人性强加给人类,还要求人类发挥这种人性。这就像是古代中国的妇女,她们从小被裹脚布摧残身体一样,是对精神的残酷压迫和无情摧毁。我们必须用我们的毕生力量来反抗这种精神上的奴役和压制。  人自诞生起就具有无限的潜能,对此我们应该笃信不移。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人们可以完成任何艰巨的任务,在爱情和事业上获得双丰收。但是,要想将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我们必须从既定的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养料。在这个文化适应的过程中,事情就不会如我们想象的那样进展顺利。实际上,每个人独有的能力和倾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小孩子因为喜欢刨根问底,凡事总是问个为什么而受到母亲的责备;因为去花岗岩采石场游玩探险,回来太晚,而挨了父亲的打;因为上课乱涂鸦而不是去背数学公式,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有太多的外在限制需要遵从,我们因此也被磨掉了自己的个性和自我,成为了一个被称赞的“良民”。人一来到这个世界,他的潜能就在处处受阻,得不到发挥。社会给他灌输了严格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他通常并没有机会表达真正的自我。第19节:人类对爱的无限渴求  当然,上述这些被称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和老师并非是有意地阻挡孩子们的健康发展,而是他们自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孩子的负责。在社会中,只有那些坚持自我个性的人才会取得人生意义上的真正成功。为此,他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在英国的公立学校里,是培养不出像雪莱这样的天才诗人的。曾经有一个年轻的口吃者,为了进行心理治疗,发现他自己的心理缺陷,徒步从芝加哥走到了纽约。尽管他们这类人为追求自我和发展个性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他们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知道自己能成为怎样的人,他们毫无埋怨的坚持自己的信念,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中仍旧不忘追求自我。  不一定是天才或者圣人才会发现自我。意识到这一点将有助于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只要我们在信条里坚信如下两条箴言便已足够:  第一,要尊重自己;  第二,要相信自己。  尊重你自己,就要坦然地接受你的缺点和成就;同时,要相信自己,就必须控制性格中的不良倾向,保持内心的庄重和宽容,在行动时才能大胆自信。只要我们认识自我、相信自我,我们就不会再像别人那样轻视自己,从而做到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这样,我们便能走向真正的自爱的道路。  第四章 人类对爱的无限渴求  人生最大的快乐源自于被他人认可,也就是说,我们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心中不再感到孤独,这便是快乐的源泉。  “你要像爱你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这句话的神圣训诫要求人们待人温和,在人际关系上播下一层柔和的光辉,颇为迷人。不过,这种态度与犹太圣经中其他更为消极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宗教用仁爱的双手,高举着仁爱的大旗,在风雨如晦的黑暗与恐惧中引导着人类前行。在纷乱不已的人类社会中高谈仁爱,也许是一件荒唐的事情,但也并非是徒劳无益的。在人性迷失,道德崩溃的危险时刻,诸如席勒、培根、巴斯德和南丁格尔之类的良知们占了出来,他们谴责邪恶,警示人类——我们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独一无二的爱的力量,我们应该去爱我们的人类同胞,这是人类值得敬佩的行为。  毋庸置疑,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的思潮一件成为道德规范的主流意识,它对宗教宣扬的仁爱精神一件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政治和经济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在这些领域当中,我们却接受了如下的观念:人是相互隔离的原子,是不受他人影响的。依照这种伦理,人是自给自足的,能够从自身的能力中获取各种所需,不需要从别人那儿到得什么。资本主义信奉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犬儒主义。在生存竞争中,似乎只有通过残酷无情的斗争才能生存下去,我们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我们自己。为了安慰我们,这种理论还推论出,个人幸福的总和便是社会幸福,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只关心我们个人的幸福,那么就会迎来整个社会的幸福,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第20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倘若撇开这种观点的残酷性和无情不谈,它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它是过时的,无益的、不可信的、不真实的。在最近几十年内,政治学和经济学对赤裸裸的个人主义(伍德布里奇称之为“竞争性的自我主义”)发起了猛烈地批判。也有很多的哲学家指出了这种观点的错误。在当代,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这样表述:“就像是人离开了呼吸就无法生存一样,个人是无法脱离社会而独处的;可见,生活并不是一个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  人类社会所具有的博爱精神,对社会中的个人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在我看来,爱意味着尊重他人,将自己的命运与他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个人从属于群体,每个人的存在对他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人们会感到孤独无助,而这正是人类感到焦虑的真正原因。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第一个基本的心理冲动便是与我们的周围世界形成一种固定的人际关系。首先是与父母形成固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我们接着与爱人、与朋友、与同事形成了固定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科学上的新发现告诉了我们,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才能理解这个世界。将事物隔离起来,孤立地看待这个世界,是无法正确地理解万事万物的。物理学中的原子也只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中才显示其意义。比如,碳原子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是木炭;而以另一种方式联系起来,则是金刚石。无论我们走进那个学科的实验室,我们都会发现,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绝对孤立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原子正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相联系才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界。一个孤独的、与世隔绝的人,会破坏既有的价值标准。人只有处在相互联系中,才具有巨大的建设性力量,才会带来个人内心的宁静和社会环境的安定。  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人类已经认识到,不是个人创造了社会,而是社会造就了个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18世纪的思想家们认为,人一出生,就被赋予了既定的心灵世界,人的思想是天生的。凭着这种天生的能力,个人参与到各种社会关系中去。而约翰?杜威和乔治?赫伯特?米德批判了这种观点的荒谬之处。他们认为,人的性格是具有可塑性的,社会的语言文化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影响并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依赖并不是宗教所要追求的理想,而是人类生存的活生生的现实。“你应该与你的邻人保持联系。”这是心理世界的一条规律。我们所遇到的大部分严重问题都是因为不能按照这条规律去生活而引起的。我们与周围的人处于互相的联系之中,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与家庭、朋友、同事,甚至我们自己相处得更好。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所进行的是革命性的、冷静的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了这样一条真理:我们的性格是在与他人的相互联系和交往中造就而成的的。我们的思想、个性及情感和整个价值体系,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对于前人和整个价值体系来说,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后来者。我们只有依赖他人,才能得到食物和保护,才能在心智上受到真正的启蒙,才能形成真正的自我。第21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我们会通过心理的作用,将自己想象成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形象,试图去模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逐渐地养成了自己的个性。具体地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像我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以及叔舅、姨姑。与我们身边的人生活在一起,我们的身体会不由地吸收他们的营养成分而长大,而且在心理上也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周文瑞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态度的影响。我们的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崇拜对象,受到他们生活方式的感染和影响,进而加以模仿,于是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情感方式转化到我们自己的身上。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人是最善于模仿的,也是最易于被他人所同化的。人的这种模仿能力,既可以使人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也可能给人生带来惨痛的悲剧。  大圣人和大罪人的言行总是在民间广为流传,而普通人是最易于被他们的话所吸引的。这样,任何圣人、罪人都以一种难以觉察的方式影响着他们未曾相识的人们。这一点是无需怀疑的。一个男孩子可能会从他的父亲身上学到刚强的气概,也有可能因为胆小怕事的母亲的影响变得很胆怯。  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塑造的忒勒马科斯从他的父亲尤利西斯身上就继承到了一种英勇的气概,在父亲四处漫游之际,他保护了伊萨卡岛,使之免遭敌人的破坏。俄国作家果戈理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一个具有热忱的献身精神的人物塔拉斯?布尔巴,他的父亲也是一个热情、坚毅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他的剧本《群鬼》中,描写了一个满怀恐惧感的母亲是如何地影响她的儿子的,她的儿子也变得懦弱,胆怯。从欧里皮德斯到奥尼尔,在每个戏剧家的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无数相互模仿和同化的例子。无论这种影响是好还是坏,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现代心理学家证实了这些著名文学家的洞见,它表明了,我们会模仿别人,这种模仿会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留下深深的伤痕,我们会把别人的性格因素划为自身的一部分。  人的模仿和同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从未真正的孤独过。人是环境的产物,人们经常会将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拿来塑造自己,对于这一点,也许我们不太乐意接受。我们并非自我封闭,自我创造的实体,它是一匹五颜六色的绸缎,我们要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由其他许多人性格构成的织布机上将之编织而成。别人提供给我们砖块,我们用来建造起一座属于自己的人格大厦。  从乔治?贝克莱到伯兰特?罗素,近代的哲学家们大都认为人是孤立的生物,与它们的同类并没有真正的联系和交流。坚持这种看法会遇到许多不能解释的难题,让这些哲学家们显然思维的桎枯。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这并构成问题。弗洛伊德曾经坚决地否认人是孤立存在的,他赞成犹太先哲们的观念,认为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并使这个观念在当代心理学里得到继承和发展,并大放光彩。第22节:不要假借爱的名义去恨(1)  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其他人塑造着我们的灵魂;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在影响着他人的心理世界。我们的行动及性格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孤立地谈论一件事物是善的还是恶的,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揭发我们个性的整个结构。在我们影响力的范围内,我们的心境、姿态、语气影响着我们周围人的情感和态度。由于模仿和同化的作用,我们深深地影响着他人,在他人身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子。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新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他人,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慷慨、仁爱、热情、坦诚和果断的人。  有一则谚语说的好,人是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现代的心理学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具有爱心,刚毅而热情,我们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坚实的进步。一些心理障碍会破坏我们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之间的良好交流。要取得上述进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充分地理解这些心理障碍的性子并努力地去克服它们。  其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那些假借爱的名义而出现的恨。  不要假借爱的名义去恨  今天的世界上充满了爱与恨的残酷斗争。二者之间的冲突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和个人的正常生活,这种斗争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爱的力量和进攻性的破坏力之间演绎着激励的斗争场面。作为心理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对当代文明的冲突和混乱有着极为精辟的概述,他曾对此做了如下评论:“人类内在的进攻性和自我毁灭性的本能会导致生活的混乱和无序,人能否克服这种混乱和无序,是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类已经将内在的征服欲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话,人类会很容易毁灭自己。人类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们对此感到不安、沮丧和恐惧。现在,我们希望那永恒的爱能将自身的全部力量展现出来,去与它永恒的对手——恨——作不懈的斗争。”  确实,当我们面临现实的世界中,会发现人类之间的恨比人类之间的爱更为常见,也显得更为自然。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仇恨触目惊心,兄弟间的互相残杀令人发指,人类还经常地沉迷在群体性的暴力行为中,杀伤力极大的轰炸也时有发生。这些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不争事实让我们不得不产生疑问,人类是否还具有博爱的精神。我们不仅眼睁睁地看着赤裸裸的仇恨在这个世界上横行肆虐,同时还发现了,在人与人之间还潜藏着无数的仇恨。只是由于它带着爱的假面具,我们通常难以觉察其真相罢了。  这种假借爱的名义去行驶恨的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比比皆是。西班牙宗教大法官托克马达认为,他热爱异端分子的不休灵魂,在宗教裁判所用火刑将这些异端分子烧死,是为了让他们的灵魂升华。在人类的历史上,这种令人发指的“仁爱”并不罕见。他们自以为自己是公正的、善良的、有道德的,他们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当然,他们总是在辩护说自己在做善事),他们打着仁爱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在攻击别人,压制异己。父母们也总是像检察官一样监视着孩子们,他们强迫自己的孩子接受它们的权威,不允许他们争辩和独立思考。他们总是以教育的名义,将自己的恐惧和偏见强加给孩子,这实际上是虚荣心在作祟。第22节:不要假借爱的名义去恨(1)  父母、老师以及周围的其他人塑造着我们的灵魂;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在影响着他人的心理世界。我们的行动及性格也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孤立地谈论一件事物是善的还是恶的,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揭发我们个性的整个结构。在我们影响力的范围内,我们的心境、姿态、语气影响着我们周围人的情感和态度。由于模仿和同化的作用,我们深深地影响着他人,在他人身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子。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新的道德责任——因为我们的行为会影响他人,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慷慨、仁爱、热情、坦诚和果断的人。  有一则谚语说的好,人是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现代的心理学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具有爱心,刚毅而热情,我们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坚实的进步。一些心理障碍会破坏我们与家人、邻居和朋友之间的良好交流。要取得上述进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充分地理解这些心理障碍的性子并努力地去克服它们。  其中最大的心理障碍是那些假借爱的名义而出现的恨。  不要假借爱的名义去恨  今天的世界上充满了爱与恨的残酷斗争。二者之间的冲突严重地影响着国家和个人的正常生活,这种斗争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爱的力量和进攻性的破坏力之间演绎着激励的斗争场面。作为心理分析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对当代文明的冲突和混乱有着极为精辟的概述,他曾对此做了如下评论:“人类内在的进攻性和自我毁灭性的本能会导致生活的混乱和无序,人能否克服这种混乱和无序,是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类已经将内在的征服欲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的话,人类会很容易毁灭自己。人类非常明白自己的处境,他们对此感到不安、沮丧和恐惧。现在,我们希望那永恒的爱能将自身的全部力量展现出来,去与它永恒的对手——恨——作不懈的斗争。”  确实,当我们面临现实的世界中,会发现人类之间的恨比人类之间的爱更为常见,也显得更为自然。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仇恨触目惊心,兄弟间的互相残杀令人发指,人类还经常地沉迷在群体性的暴力行为中,杀伤力极大的轰炸也时有发生。这些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不争事实让我们不得不产生疑问,人类是否还具有博爱的精神。我们不仅眼睁睁地看着赤裸裸的仇恨在这个世界上横行肆虐,同时还发现了,在人与人之间还潜藏着无数的仇恨。只是由于它带着爱的假面具,我们通常难以觉察其真相罢了。  这种假借爱的名义去行驶恨的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比比皆是。西班牙宗教大法官托克马达认为,他热爱异端分子的不休灵魂,在宗教裁判所用火刑将这些异端分子烧死,是为了让他们的灵魂升华。在人类的历史上,这种令人发指的“仁爱”并不罕见。他们自以为自己是公正的、善良的、有道德的,他们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当然,他们总是在辩护说自己在做善事),他们打着仁爱的幌子,实际上却是在攻击别人,压制异己。父母们也总是像检察官一样监视着孩子们,他们强迫自己的孩子接受它们的权威,不允许他们争辩和独立思考。他们总是以教育的名义,将自己的恐惧和偏见强加给孩子,这实际上是虚荣心在作祟。第24节:一切皆因爱而生(1)  海涅用残酷的语气表达了一个真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敌人遭到失败、受到惩罚。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我们在无意识中对朋友和家人竟然也常常怀有这种幸灾乐祸的情感。人的心理有一种奇特的矛盾现象——对同一个对象,同时怀有同等的爱和恨。人类社会认识到了这一点。人们相互之间怀着原始的敌意,这种敌意威胁着社会文明。因而,社会要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去抵消内心世界的原始仇恨。最理想的方法便是要求人们要像爱自己一样去爱邻人。尽管它不可能完全实现,但人们或多或少会遵守这条戒律。人们在潜意识里认识到,一旦抛弃了这条戒律,世界将会变成一片凌乱和凄凉。  从人性中积极的、肯定的方面来理解,我们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英雄和烈士对人类怀着真挚的热爱,而平凡的人们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也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巨大希望。当人们在海、陆、空联合作战时,当他们面临共同的危险和目标时,这里几乎看不到个人的直接作用,每个人都融合在集体的力量中,这是他们能够团结一致的最好证明。  并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像圣女贞德或居里夫人那样伟大,但成千上万的女性坚守着自己的职责,耐心照料家庭,她们的行为同样是值得钦佩的;无数的男子忍辱负重,承担着自己应有的责任。正是对他人的爱,激励着人们完成最平凡的工作。这种爱是深沉的、无言的。无论在田间,还是在工厂,劳动者的心中都充满了这种平凡而崇高的爱!在这些平凡的劳动者之间,形成了独特的默契关系。他们不相信局外人,但他们之间却相互合作、朴实亲切,这种温情会让人们大为感动。  一切皆因爱而生  很多的文学作品都表达着人类对爱的渴求,这是西方诗歌的伟大主题。爱,能够带给了人们最深层的快乐,完美最卓越的诗人已经将这种快乐编织成了华丽的诗歌。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对爱的向往,悲惨的痛苦便会不期而来。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歌片段,并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宽慰。我特别喜欢爱默生的一段诗歌:  一切皆因爱而生,  只要忠于此心;  朋友,亲人,所有美好的日子,  地位和名声,  理想,荣誉和天才-  一切都如期而至。  一切皆因爱而生!一切皆如期而至!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这条戒律去生活,世界的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要求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达到如此崇高的境界也许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可以在较低的层次上表达我们的爱,这种爱存在于普通人之间,在朋友与朋友之间,在同事与同事之间。在这里,我指的是朴实的爱的感情,是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和温情。除了用面包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物质需求外,爱和温情也许是人类最需要的了,它是心灵世界必不可少的精神养料。我们发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正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类走出了绝望的困境。爱是反照我们人类行为的一面镜子。第25节:一切皆因爱而生(2)  在我们日常的人际关系中,很少会有人会发现不寻常的意义。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最平凡的人,如售货员、家庭保姆、汽车修理员、裁缝师傅,他们对他人有着最真挚,最朴实的爱。我们其中的许多人都唱着老生常谈的高调,宣扬兄弟般的互爱,但骨子里面却怀有深深的等级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那些平凡的人似乎总低人一等。梭罗曾说:“自以为比理发师、厨师和机械修理师高人一等的人,在我看来,并不具有真正的爱心。”这些最平凡的劳动者是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动力。对这些人颐指气使,我们将会很难得到心灵上的安宁。我们应该深入到他们中去,问问他们的名字,了解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爱,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神给我们以希望,鼓励我们去爱;社会的责任也在鞭笞着我们,使得爱永驻人间。只有对这一点形成深刻的认识,我们有能力去谈论爱。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其自身的独特价值,应该受到旁人的尊重。粗暴地呵斥他们和羞辱他们,是一种罪过。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太阳和星星之间的引力定律是怎么产生的,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爱与相互吸引的定律又是怎么回事?物体间的引力和斥力是怎么产生的,人际关系渐的和谐与纷争又是怎么回事?对这些问题很少有人仔细思考过。  人生最大的快乐源自于被他人认可,也就是说,我们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心中不再感到孤独,这是快乐的源泉。这种亲密的伙伴关系消除了人们的孤独感,使人们感到世间的温暖,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是人类深层次的需要之一。  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一生都妄图用别的追求来替代这种“对认同感的追求”。许多人耽于声色,像唐?璜走马灯似得更换情人,想借此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发泄过剩的情欲和精力。他们就像是孤独的弃儿,赤身裸体,被抛弃在了一个荒芜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没有爱,没有温情。他们没有任何的人生目标,只是茫然地穿梭于时间的隧道,行尸走肉般地勇往直前。另外一些人,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残忍狂暴,雄霸一世。但揭开他们的面具,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孤独的灵魂,事实上,他们在内心的战场上连连败退。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9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