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三帝国的兴亡-11

作者:威廉.夏伊勒 字数:53886 更新:2023-10-11 16:52:27

但是,他们怎么可能在他的心中占很多的地位呢?因为到了现在,后来的事实很快就要表明,当年维也纳的流浪汉已经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历来最伟大的征服者了。所有的征服者犯的致命毛病——自大狂,已在他身上扎了根。  6个月的挫折  但是,在1940年春和初夏取得了这一切喧赫一时的胜利以后,这个纳粹征服者遭到了6 个月的挫折。他不仅没有取得对英国的最后胜利,而且也丧失了在地中海给予英国以致命打击的机会。  圣诞节后两天,雷德尔海军元帅在柏林会见了希特勒,但是他没有在圣诞节带来什么令人愉快的消息。他对元首说:“英国在整个东地中海、近东和北非所受到的威胁已经消除了??因此,我们曾经希望在地中海采取的决定性行动已经不再可能采取了。”  由于佛朗哥的多变、墨索里尼的愚蠢、甚至由于贝当元帅的年迈,阿道夫·希特勒的确在地中海坐失了大好的机会。意大利盟军在埃及的沙漠中遇到了灾难,现在到了12月,又在阿尔巴尼亚的雪山中面临着灾难。这些不顺心的事件也是战争中和第三帝国的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是由于德国的朋友和盟国的软弱,而且一部分是因为这个纳粹统帅不能了解必须采取目光远大的洲际战略,而雷德尔,甚至戈林,倒曾经敦促他采取这种战略。  1940年9 月问,这位海军元帅曾经两次——9 月6 日和26日——企图扩大元首思想上的视野,因为现在看来根本谈不到直接进攻英国的问题了。在第二次会议上,雷德尔曾与希恃勒单独进行密谈。他在没有陆空军军官打扰他们会谈的情况下,向他的首脑详细叙述了海军的战略和在英吉利海峡以外的地方打击英国的重要性。  [ 雷德尔说] 英国人一贯认为地中海是他们的世界范围的帝国的中枢??为英国力量所包围的意大利正在迅速成为主要的进攻对象??意大利人拒绝我们的帮助,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个危险。  但是德国必须趁在美国能够有效地进行干预以前,用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毫不延迟地对英国进行战争。因此,地中海问题必须在冬季的凡个月中予以澄清。  怎样澄清?这位海军元帅于是谈到了具体的措施。  必须占领直布罗陀。必须由空军占领加那里群岛。  必须占领苏伊士运河。  在占领苏伊士以后,雷德尔对于以后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作了乐观的描述。  必须从苏伊士通过巴勒斯但和叙利亚向前推进,远至土耳其。如果我们达到那一步,土耳其就将在我们的手掌之中。那时俄国问题就不同了??是否还有必要在北方向俄国推进,就有疑问了。  雷德尔心中想到的是把英国赶出地中海,把土耳其和俄国掌握在德国手中。他又继续描绘下去。他正确地预言,英国在美国和戴高乐部队的支持下,最后会设法在西北非洲获得一个立足点,作为以后对轴心国进行战争的一个基地。他主张德国和维希法国先占领这个在战略上重要的地区,以防止这一着。  据雷德尔说,希特勒同意他的“总的想法”,但是希特勒说,他得先同墨索里尼、佛朗哥和贝当谈一谈这个问题。关于这一点,[814] 他着手做了,不过是在丧失了许多时间以后才开始同他们会谈的。他安排在10月23日会见西班牙独裁者,在第二天会见贝当(贝当现在是在维希的投敌政府的首脑),几天以后再会见墨索里尼。  佛朗哥在西班牙内战中获胜是由于意大利和德国给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他像其他一切独裁者一样,对于坐地分赃有很大的胃口,特别是如果能够以低廉的代价分得这些赃物的话。6 月间,在法国沦亡的时候,他赶紧通知希特勒说,西班牙将参战,交换条件是把法国在非洲的广大属地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西部)给它,另一个条件是德国向西班牙供应大量的武器、汽油和粮食。希特勒在10月23日乘专车到达了法国一西班牙边界城市汉达伊,这是为了给佛朗哥一个履行这个诺言的机会。但是在这期间的几个月发生了许多情况(例如英国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希特勒碰到了一个不愉快的意外。  这个狡猾的西班牙人并没有为希特勒的“英国已被肯定地击败”的吹嘘所动,他对于希特勒的保证也不满意,这个保证是让西班牙在法属北非得到领土补偿,“其程度要以有可能从英国殖民地弥补法国的损失为限”,而佛朗哥想要整个法属非洲,而不附任何条件。希特勒建议西班牙在1941年1 月参战,但是佛朗哥指出这样仓促地采取行动是危险的。希特勒要西班牙人在1 月10日在曾从空中占领了比利时埃本一埃马尔炮台的德国专家的帮助下进攻直布罗陀。佛朗哥以典型的西班牙自豪感回答说,直布罗陀必须由西班牙人“单独”占领。于是这两个独裁者进行了争论——争论了9 个小时。据当时在场的施密特博士说,佛朗哥用单调的声音不断地往下讲,希特勒越听越恼火,并且一度像他过去对待张伯伦那样,一跃而起,宣布继续会谈下去没有用了。  他后来对墨索里尼叙述他同佛朗哥进行的争吵时说,“我宁愿把牙齿拔掉三四个,也不愿再受这个罪了”。  9 个小时(其中包括在希特勒的特别餐车上吃饭的时间)以后,会谈在夜晚中断,而佛朗哥没有肯定答应参加战争。希特勒在那天晚上走后把里宾特洛甫留下来同西班牙外长塞兰诺·苏纳继续会谈,企图使西班牙人签署一个文件,至少是签订一个同意把英国人赶出直布罗陀并且不让英国人进入地中海西部的协议,但是他的这种努力没有成功。里宾特洛甫第二天早晨在施密特面前骂佛朗哥说:“这个忘恩负义的懦夫!他的一切都是靠我们得来的,而现在却不愿同我们合作。”  希特勒第二天在蒙都瓦与贝当会晤的情况较好,但是,这是因为这个年老的失败主义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英雄、[8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法国投降的人,同意法国与它的征服者合作,以便作最后努力使从前的盟国英国屈膝。而且他同意把这个可耻的勾当写成书面的东西。  轴心国和法国在使英国尽快失败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法国政府将在它的能力范围内支持轴心国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可能采取的措施。  作为对这个背信弃义的行动的报答,法国将在“新欧洲”得到“它应得的地位”,而在非洲,它将从法西斯独裁者手中得到英帝国的领土,以补偿它被迫割让给其他国家的任何领土。双方同意这个协议要“严守秘密”。  尽管贝当作了可耻的然而是重要的让步,希特勒并不满足。据施密特博士说,他想要更多的东西——非要法国积极参加对英国的战争不可。在回慕尼黑的漫长的旅途上,这位翻译官发现元首对此行的结果感到失望和沮丧。  10月28日上午他到达佛罗伦萨会晤墨索里尼后,这种情绪更是有增无已。  他们两人在仅仅3 周以前,即10月4 日,还曾在勃伦纳山口会过面。像通常一样,当时讲话的主要是希特勒,他天花乱坠他说了一通美好的前途的话,其中丝毫不提他将要派遣军队到罗马尼亚一事,而罗马尼亚也是意大利所垂涎的,当墨索里尼在几天以后知道了这一点以后,大为气愤。  [ 他向齐亚诺愤怒他说] 希特勒总是把既成事实放在我的面前。这次我要用同样的办法来对待他了。他将从报纸上发现我已经占领了希腊。这样,平衡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墨索里尼在巴尔干的野心像希特勒的野心一样疯狂,而且妨害了希特勒的野心。因此,早在8 月中旬,德国人就警告罗马不要在南斯拉夫和希腊采取冒险行动。齐亚诺在8 月17日的日记上写道,“这完全是一个要我们在全线停下来的命令”。墨索里尼至少暂时放弃了在巴尔干取得进一步军事胜利的计划,并且在8 月[816]27 日写给希特勒的一封卑躬屈节的信中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轻而易举地征服希腊——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他的伙伴的光辉的胜利——前景对这个高做的法西斯悄撤的诱惑力太大,他无法抗拒,虽然这种前景是不真实的。  10月22日,他决定意大利在10月28日对希腊进行突袭,他在同一天写信给希特勒(他把这封信的日期写为10月19日),暗示他打算采取的行动,但是对这个行动的确切性质和日期则含糊其词。齐亚诺在那一天的日记中写道,墨索里尼担心元首可能“命令”他住手。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在从法国各乘专车回国的时候,风闻墨索里尼的计划,纳粹外长根据元首的命令在进入德国以后的第一个车站就停下来,打电话给在罗马的齐亚诺,主张立即召开轴心国领导人会议。墨索里尼建议10月28日在佛罗伦萨开会,当他的德国客人在那一天上午从火车上走下来的时候,墨索里尼兴高采烈地欢迎他:“元首,我们在进军!胜利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在今天黎明越过了希腊一阿尔巴尼亚边界了!”  根据任何记述来看,墨索里尼由于能够对他的朋友进行报复,感到极为高兴,因为在以前,纳粹独裁者在每次开入一个国家时都没有预先告诉过他的意大利盟友。希特勒非常愤怒。在一年之中这个最坏不过的时候,对一个顽强的敌人采取这个轻率行动,有打乱在巴尔干的计划之势。正像在稍后一些时候写信给墨索里尼时所说的,希特勒赶往佛罗伦萨是希望能防止这个行动,但是他来得太晚了,据在场的施密特说,这位纳粹领导人还是设法压住了心头的怒火。  [ 施密特后来写道]希特勒那天下午回国时心中极为气愤。他已失望了3 次——一次在汉达伊,一次在蒙都瓦,这次是在意大利。在以后几年的漫长的冬夜,这些劳顿的长途旅行,是他气愤地责骂忘恩负义的不可靠的朋友、轴心伙伴和“骗人的”法国人时经常出现的恬题。  可是,入侵英国既已证明为不可能,他必须采取某种行动来贯彻对英国的战争。元首刚刚回到柏林,墨索里尼的军队在希腊遭到挫败的消息就传来了,这进一步使他深切认识到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不到一周,意大利在那里的“胜利的”进攻变成一场溃败。  11月4 日,希特勒在柏林的总理府召开了军事会议,他召集陆军的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以及最高统帅部的凯特尔和约德尔参加了这次会议。由于哈尔德的日记和所缴获的一份约德尔向海军作的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我们知道了希特勒的决定,这些决定包含在希特勒11月12日所发布的第十八号指令中,这项指令的全文收在纽伦堡的记录中。  德国海军对希特勒的战略的影响变得很明显了,为摇摇欲坠的意大利盟国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也是如此。哈尔德注意到元首对意大利领导“缺乏信心”。因此决定不派任何德军到利比亚。[817] 原来鲁道弗·格拉齐亚尼元帅的军队在9 月已经深入埃及60英里而到达锡迪—白拉尼。希特勒决定要等到格拉齐亚尼到达马特鲁一梅尔沙时再派德军到利比亚去,而要到达这个地方还要沿海岸前进75英里。因此,如果到达的话,预料也不会在圣诞节前到达。同时希特勒决定要制定计划,派遣少数俯冲轰炸机前往埃及,袭击在亚历山大港的英国舰队和轰炸苏伊士运河。  至于希腊,希特勒向他的将领们承认,意大利在那里的进攻是一个“令人遗憾的错误”,并且不幸危及了德国在巴尔干的地位。英国人由于占领了克里特和莱莫斯而获得了空军基地,他们从这些基地能够轻而易举地轰炸罗马尼亚油田,他们还由于派兵到希腊本上而威胁了德国在巴尔干的整个地位。为了对付这个危险,希特勒命令陆军立即制定计划,用至少10个师的兵力通过保加利亚入侵希腊,这10个师将首先派往罗马尼亚。他说,“预料俄国将继续保持中立”。  但是,11月4 日所举行的会议以及接着发出的第十八号指令,大部分是关于摧毁英国在地中海西部的地位的。  [ 指令说] 将占领直布罗陀,将封闭海峡。  应当防止英国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另一个地点或在大西洋的岛屿上获得立足点。  为占领直布罗陀、西班牙的加那里群岛和葡萄牙的佛德角群岛所用的代号是“菲立克斯”。海军还要研究占领葡萄牙的马德拉和亚速尔群岛的可能性。葡萄牙本土可能必须加以占领。这个行动的代号将是“伊沙贝拉计划”,德国3 个师将要集结在西班牙—葡萄牙边界,以执行这个计划。  最后,法国海军的一些舰只和一些部队将要调出来,以便法国可以保卫它在西北非的属地以防英国和戴高乐的进攻,希特勒在他的指令中说,“从这个初步任务开始,法国参加反英战争的工作就可以充分地展开”。  希特勒在11月4 日向将领们叙述的以及在一周以后的指令中所规定的新计划,在军事细节方面是很详尽的,特别是关于怎样通过德国的大胆袭击而占领直布罗陀,这些新计划显然使他的陆军首脑有很深的印象,认为是大胆的和精明的。但是实际上这些计划是权宜措施,不可能达到它们的目的,而且这些计划一部分是以他欺骗自己的将领为基础的。哈尔德说,希特勒在11月4 日向他们保证,他刚刚接到佛朗哥重新提出的关于与德国一起参加战争的保证,但是我们已经看到,这是不很真实的。把英国人赶出地中海这个目的是正确的,但是为执行这个任务而派出的部队非常不够,特别是因为意大利的软弱无能。  海军作战参谋部在一个措词强硬的备忘录中指出了这一点,[818] 这个备忘录是雷德尔在11月14日交给希特勒的。海军指出,意大利在希腊的惨败——墨索里尼的军队现在已被赶回阿尔巴尼亚,并且仍在退却中——不仅大大改善了英国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而且提高了英国在全世界的威望。至于意大利对埃及的进攻,海军直率地对希特勒说:“意大利决不可能进行它的埃及攻势。意大利的领导是很糟的,他们对局势毫无了解。意大利武装部队既没有胜任的领导,也没有军事效能,以必要的速度和决心在地中海地区进行所要求的战斗,取得胜利的结果。”  海军最后说,因此这个任务必须由德国来执行。它警告希侍勒说:“争夺非洲地区的战斗是德国整个战争中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它对于战争的结局是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的。”  但是这个纳粹独裁者并不相信这一点。他一向认为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战争只是从属于主要目标。当雷德尔海军元帅在11月14日的会议上向希特勒详述海军的战略思想时,希特勒反驳说,他“仍然倾向于同俄国较量”。  事实上,他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这一点,因为莫洛托夫刚刚在那天上午离开柏林,在这以前他惹得希特勒大为愤怒。当雷德尔下一次在圣诞节以后两天会见希特勒后报告在地中海已坐失了大好机会时,希特勒并不过分感到不安。雷德尔说,英国在埃及对意大利的胜利以及它正在从美国得到的越来越多的物质援助,使得德国有必要集中它的力量把英国打垮,“巴巴罗沙”  应当推迟到“打倒英国”以后再进行。希特勒对这个论点几乎没有听进去。  希恃勒说:“鉴于目前的政治发展,特别是俄国对巴尔干事务的[819] 干涉,有必要不借一切代价消灭在大陆上的最后的敌人,然后再打英国。”从现在一直到最后,他将要执迷不悟地坚持这个基本战略。  作为对他的海军首脑的让步,希特勒答应“再设法影响佛朗哥”,以便能够进攻直布罗陀,使英国舰队不能进入地中海。实际上,他已放弃了整个主意。  12月11日,他悄悄地下令说,“‘菲立克斯’将不执行,因为政治条件已不复存在了”。由于他自己的海军和意大利人一再要他催逼佛朗哥采取行动,希特勒作了最后一次努力,虽然这对他来说是痛苦的。1941年2 月6 日,他写了一封长信给西班牙独裁者。??领袖,有一件事情必须澄清:我们正在进行一场生死斗争,目前不能够送任何礼物??  德国和意大利正在进行的战斗也将决定西班牙的命运。只有我们获胜,你目前的政权才会继续存在下去。  对轴心国来说很不幸的是,佛朗哥收到这封信,正好是洛拉齐亚尼元帅在昔兰尼加的残部于本加济以南被英军消灭的那一天。这就难怪,佛朗哥在1941年2 月26日复信时,虽然声称他“绝对忠于”轴心国,但是他提醒纳粹领袖说,最近的事态发展已使“10月的情况大大改变”,他们在那个时候达成的谅解已经“过时了”。  阿道夫·希特勒在他充满剧烈变动的一生中少有几次承认失败,这次是其中之一。他写信给墨索里尼说,“这个西班牙人的乏味废话归结起来是,西班牙现在并不想参战,而且将来也不会参战。这是极端令人烦闷的,因为这意味着暂时已不可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在英国的地中海属地打击英国了。”  但是,在地中海打败英国的关键是意大利而不是西班牙。而墨索里尼的脆弱的帝国并没有力量独力完成这个任务,希特勒也没有想到给予它完成这个任务的手段,其实希特勒是有这种手段的。他现在承认,直接越过英吉利海峡攻击英国或间接越过更广阔的地中海攻击它的可能性“暂时”已经消失了。虽然这是令人失望的,但是希特勒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却感到宽慰。他现在可以转而处理他心中时刻想着的问题了。  1941年1 月8 —9 日,他在伯希特斯加登山上的伯格霍夫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隆冬的积雪现在已深深地覆盖着这座高山,山上的空气看来已使他头脑清醒过来。据雷德尔海军元帅和哈尔德将军关于会议的长篇秘密报告所透露,当希特勒向他的军事首脑们概述他的伟大战略时,他的思想又如脱缰之马一样驰骋起来。他又恢复了乐观态度。[820][雷德尔记道] 元首坚信,即使我们失掉整个北非,欧洲的局势也不再可能对德国有不利的发展了。我们在欧洲的地位已十分巩固地确立起来,因此结果是不可能对我们不利的??英国只有在大陆上打败我们以后才有希望赢得战争。元首深信,在大陆上打败我们是办不到的。  他承认,直接入侵英国的确是“行不通的,除非使英国在很大程度上陷于瘫痪,除非德国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他说,海军和空军必须集中力量攻击英国的海上运输线,从而断绝它的供应。他认为,这种攻击“可能使得早在7 月或8 月就赢得胜利”。他说,同时,“德国必须使自己在大陆上变得十分强大,致使我们能够对英国(和美国)进一步进行战争”。括弧是希特勒加的,括弧内的字是意味深长的。在缴获的德国记录中,这是第一次提到希特勒——在1941年初——准备面临美国参加战争的可能性。  接着,这位纳粹统帅谈到了各个战略地区和各个战略问题,并概述了他打算怎么办。  [雷德尔写道] 元首认为,使意大利不垮台,这一点对于战争的结局十分重要??他决心??不让意大利失掉北非??失掉北非会使轴心国的威信大大下降??(因此)他决心支持他们。  这时,他告诫他的军事领袖们不要泄露德国的计划。  他不愿把我们的计划告诉意大利人。意大利王室极有可能会把情报送给英国!!  希特勒说,给予意大利的支持,是把一些反坦克部队和德国空军中队派往利比亚。更重要的是,他将派遣由两师半兵力组成的一个军去支援在阿尔巴尼亚退却的意大利人——希腊人现在已把意大利人逼进了阿尔巴尼亚。在这方面,“马丽他计划”将加紧执行,他下令,必须立即开始把军队从罗马尼亚调到保加利亚,这样就能在3 月26日开始“马丽他计划”。希特勒还相当详细地谈到有必要作好准备,以执行“阿蒂拉计划”(德国的代号看来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他在1940年12月10日的指令中已概述了这个计划。这是要占领法国的残余地区并夺取法国在土伦的舰队的一个计划。他认为现在可能必须很快执行这个计划。他说,“如果法国不听话,就必须把它彻底粉碎”。如果这样,这是粗暴地违反贡比桌停战协定的行动,但是,至少从哈尔德和雷德尔的记录来看,没有一个陆军将领或海军将军提出这个问题。  正是在这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称斯大林是“一个冷酷无情的讹诈能手”,并对他的司令官们说,必须“尽快”使俄国屈膝。  [ 希特勒说] 如果美国[ 这是他第二次提到美国参加对德战争的可能性] 和俄国参加对德战争,情况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必须从一开始就消除出现这种威胁的任何可能性。如果消除了俄国的威胁,我们就能无限期地对英国进行战争。如果俄国垮台,日本就可大大松一日气,这一点则竟味着美国所受到的威胁增加了。  这就是这个德国独裁者在1941年开始时对全球战略的想法。  在军事会议之后的两天,1 月11日,他在第二十二号指令中体现了这种想法。他规定,根据“向日葵计划”调德国掇军去的黎波里,根据“阿尔卑斯山紫罗兰计划”调德国援军去阿尔巴尼亚。  “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  希特勒约墨索里尼在1 月19日和20日到伯格霍夫去见他。墨索里尼由于意大利在埃及和希腊的溃败而感到震惊和丢脸,并没有兴趣作这一次旅行。齐亚诺发现,当墨索里尼登上他的专车时,他“愁眉苦脸,神经紧张”,担心希特勒、里宾特洛甫和德国将领们会对他不客气。他带了助理参谋长阿尔弗雷陀·古佐尼同行,这使事情更糟了。齐亚诺在他的日记中描绘古佐尼是一个大腹便便头戴染色假发的庸才。齐亚诺认为,把这个人带到德国人面前,肯定是丢脸的。  墨索里尼感到又惊讶又放心的是,他发现希特勒亲自来到普赫小火车站的覆盖着白雪的月台上来迎接,态度既客气又热诚,丝毫没有责备意大利在战场上的可悲的表现。据齐亚诺的日记,他还发现希特勒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反俄的。希特勒在第二天花了两个多小时,向他的意大利客人和两国的一些将领作了讲话。据约德尔将军写的关于这次讲话的一项秘密报告证实,虽然元首急于在阿尔巴尼亚和利比亚帮助意大利人,他的主要思想仍放在俄国方面。  [ 希特勒说] 即使美国参战,我也不认为它会形成很大的危险,大得多的危险是俄国这个大家伙。虽然我们同俄国签订了非常有利的军事和经济协定,但我宁愿依靠我所拥有的强有力的手段。  虽然他对打算用他的“强有力的手段”干什么事这一点已作了暗示,但是他没有向他的伙伴透露他的计划。不过,这种暗示已足以使负责拟定细节的陆军参谋总长在两星期后于柏林举行的会议上能够向最高统帅提出这种计划。  有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将领参加的这次军事会议,从2 月3 日中午开到下午6 点。哈尔德将军概述了陆军参谋总部的计划,虽然他后来在他的书中说,他和勃劳希契怀疑他们自己对苏联的军事力量所作的估计,并且总的来说是反对“巴巴罗沙”的,认为这是一项“冒险”,但是在他同天晚上写的日记中或者在最高统帅部关于会议的极端秘密的备忘录中,没有只字片语可以证实这个说法。的确,根据日记和记录透露,哈尔德最初对双方部队都作了认真的估计,估计敌方虽约有155 个师,但德国的兵力也差不多一样,而且据哈尔德说,“质量要优越得多”。后来当灾难降临时,哈尔德和其他将领认识到,他们关于红军的情报是极其错误的。但是在1941年2 月3 日,他们并不怀疑他们的情报。而且事实上,哈尔德关于双方兵力和消灭红军的战略* 的报告写得令人极其信服,因此希特勒在最后不仅表示“基本上”同意,而且对于这位参谋总长提出的前景感到极为兴奋,他欢呼说:“当‘巴巴罗沙’开始时,全世界将会大惊失色,难置一言!”  他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实行这个计划。他急躁地下令“尽快”把作战地图和部队的部署计划送给他。  巴尔干序曲  在“巴巴罗沙”能够在春天开始以前,必须把位于巴尔干的南翼掌握在手中,并加强那里的军事力量。到1941年2 月的第三周,德国人已在罗马尼亚集结了一支68万人的大军。罗马尼亚同乌克兰接壤,从波兰边境到黑海,共长300 英里。但是在甫面,希腊人仍然使意大利人不能越雷池一步。  柏林方面有理由相信,从利比亚开来的英国军队不久会在那里登陆。据希特勒在这段时期里举行的无数次会议的记录透露,他担心,盟国可能在萨洛尼卡以北形成一条战线,对于德国来说,这条战线会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条类似的战线更加麻烦,因为它将使英国人得到一个基地,从那里派飞机去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此外,这条战线还将危及“巴巴罗沙”。事实上,他们早在1940年12月就已预见到这个危险,当时发布了关于“马丽他计划”  的第一道指令,规定德国用集结在罗马尼亚的军队,通过保加利亚大举进攻希腊。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大战中,由于对谁是胜利者没有看准而吃了很大的亏,它现在又打错了算盘。保加利亚政府相信了希特勒所谓他已经打赢这场战争的保证,并对得到南边的希腊领土而获得一条通向爱琴海的通道的前景感到眼花缭乱,因此它同意参加“马丽他行动”——至少允许德军过境。李斯特陆军元帅和保加利亚的陆军参谋总部在1941年2 月8 日秘密达成了一项大意如此的协定。2 月28日晚上,德国陆军部队从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占领了保加利亚的战略阵地,保加利亚翌日参加了三国条约。  比较强悍的南斯拉夫人不是这么听话的。但是他们的顽强只有激使德国人把他们也拉进自己的阵营。3 月4 日到5 日,元首非常秘密地把摄政王保  罗亲王召到伯格霍夫,对他进行惯常的那一套威胁,然后是利诱,表示要把萨洛尼卡送给他。3 月25日,南斯拉夫首相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和外相亚历山大·辛卡尔一马科维奇到达维也纳,他们两人是在头天晚上为了躲避敌对的示威或者甚至绑架而偷偷溜出贝尔格莱德的。他们到达维也纳后,在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面前代表南斯拉夫签字参加三国条约。希特勒极为满意,他对齐亚诺说,这会有助于他对希腊的进攻。这两位南斯拉夫领导人在离开维也纳之前收到了里宾特洛甫的两封信,这两封信肯定德国“决心永远”  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保证轴心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不会要求让它的军队在南斯拉夫有过境权。这两项保证后来都被希特勒违反了,其速度之快,在他本人的纪录来看,也是破天荒的。  这两位南斯拉夫大臣回到贝尔格莱德不久,他们以及政府和摄政王就在3 月26日夜里被由若干高级空军军官领导的并得到陆军大多数人支持的一次群众起义推翻了。年轻的王太子彼得抱着雨水管滑下来,逃过了摄政官员的监视,被宣布为国王。虽然杜森·西莫维奇将军的新政权立即表示愿意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柏林可以清楚看出,它不会接受元首要南斯拉夫担当的傀儡地位。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狂热的庆祝活动中,一批群众向德国公使的汽车吐唾沫,塞尔维亚人表明了他们是同情谁的。  贝尔格莱德的政变使阿道夫·希特勒勃然大怒,这是他一生中最愤怒的时刻之一。他认为这是对他个人的侮辱,一怒之下突然作出了后来证明对第三帝国的命运是灾难深重的决定。  他在3 月27日急忙把他的军事首脑召到柏林的总理府,会议召开得极其仓促,勃劳希契、里宾特洛甫和哈尔德都迟到了。希特勒大叫大嚷地声称要对南斯拉夫人进行报复。他说,贝尔格莱德政变危及了“马丽他”,甚至更严重的是危及了“巴巴罗沙”。因此,他决定“不等新政府有可能宣布效忠,就在军事上把南斯拉夫毁灭,使它不再是一个国家”,他下令说,“不要进行外交上的询问,不要提出最后通碟”。他又说,要以“无情的严厉行动”  粉碎南斯拉夫。他命令戈林马上派轰炸机从匈牙利空军基地起飞“进行波状攻击,摧毁贝尔格莱德”。他发布了立即入侵南斯拉夫的第二十五号指令,他要凯特尔和约德尔当晚就制定军事计划。他指示里宾特洛甫对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说,南斯拉夫将由它们瓜分,它们全都可以分到一片土地,一个小小的克罗地亚傀儡邦除外。  然后,据最高统帅部的极端秘密的会议记录中划有着重线的一节说,希特勒宣布了一切决定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决定。  他对他的将领们说:“‘巴巴罗沙计划’不得不推迟开始,期限最多为4 星期。”  纳粹统帅为了对一个胆敢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小小的巴尔干国家发泄个人的怒气,而推迟对俄国的进攻,这可能是希特勒一生中导致最大灾难的一个决定。这样说并不过分:由于他在3 月的那个下午在柏林的总理府大怒之下作出了那个决定,他失掉了在战争中获胜的最后良机,不能使他以如此惊人的(虽然是野蛮的)天才建立的第三帝国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同时不能使自己成为欧洲的主宰。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和有天才的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后来由于俄国的大雪和零下温度才发现,按照他们的估计,要取得最后胜利,所需要的时间尚差三四个星期。这时,他们才沉痛地想起了这个决定,虽然这时他们对这个决定的后果的了解,要比在作出决定时深多了。他们和其他将领后来总是把接着产生的一切灾难都归咎于一个自负而激怒的人所仓促作出的这个不明智的决定。  最高统帅在散会之前向他的将领们发布的第二十五号军事指令是一项典型的希特勒式文件。  南斯拉夫的军事政变已经改变了巴尔干的政局。尽管南斯拉夫表示了忠诚,但是目前必须把它视为敌人,因此必须尽快予以摧毁。  我打算用武力打进南斯拉夫??歼灭南斯拉夫军队??  最高统帅部的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奉命当晚就拟定计划。约德尔后来对纽伦堡法庭说:“我在帝国总理府工作了一个通宵。我在3 月28日清晨4 点,把一项备忘录交给了我们负责与意大利最高统帅部进行联络的冯·林特仑将军。”  因为,必须立即将德国的作战计划通知墨索里尼,并要求他进行合作。  墨索里尼在阿尔巴尼亚的士气不振的军队,当时正有可能遭受南斯拉夫人从后方袭击的危险。为了保证使墨索里尼了解对他的期望,希特勒不等约德尔将军拟就他的军事计划,就在27日半夜火速写了一封信,命令立即用电报发往罗马,以便使墨索里尼当夜收到此信。  领袖,情况迫使我用这个最快的办法把我对局势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后果所作的估计告诉你。  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南斯拉夫在同希腊的争端中是一个危险的因素??因此,我尽了一切正当努力来使南斯拉夫参加我们的大家庭??不幸,这种努力没有成功??今天的消息使人毫不怀疑南斯拉夫的外交政策马上就要改变。  因此,我已在军事上安排了一切必要措施??现在,我真挚地要求你,领袖,在今后几天不要在阿尔巴尼亚采取任何进一步的行动。我认为你必须用现有的一切部队来掩护南斯拉夫一阿尔巴尼亚之间的最重要的关口。??我还认为,领袖,你必须用现有的一切手段,极其迅速地增援你在意大利一南斯拉夫战线上的军队。  我还认为,领袖,对我们所采取的和下令要采取的一切行动应该严守秘密??这些措施如果为人所知,就会毫无价值??领袖,如果能保守秘密,那[826]么我毫不怀疑,我们两人就可取得不下于一年前在挪威取得的那种成就。这是我的不可动摇的信念。  请接受我的衷心的和友好的致意。  阿道夫·希特勒就这个短期目标来说,纳粹统帅的预言又是正确的;但是看来他丝毫没有感到,从长远来说,他对南斯拉夫的成功的报复将使他付出多大的代价。4月6日黎明,他的军队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全力扑向南斯拉夫和希腊,势如破竹地越过了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德国本国的疆界,迅速地向那些被德国空军照例事先进行的轰炸炸得不知所措的、装备很差的守军进逼。  按照希特勒的命令,贝尔格莱德要被夷为平地。接连三天三夜,戈林的轰炸机在这个小小的首都掠过房顶、低飞肆虐——因为这个城市没有高射炮——炸毙了17000名平民,炸伤了更多的人,使这个地方成为硝烟迷漫的一堆瓦砾。希特勒称之谓“惩罚计划”,他显然深信,他的命令已经非常有效地执行了。南斯拉夫人来不及动员他们的人数不多而精悍的军队,他们的陆军参谋总部犯了试图保卫整个国家的错误,他们被打垮了。4 月13日,德国军队和匈牙利军队开进了残破的贝尔格莱德。17日,南斯拉夫陆军的残余部队(仍然有28个师)在萨腊那伏投降,国王和首相乘飞机逃到了希腊。  在6 个月的战斗中使意大利人丢脸的希腊人,无法抵挡李斯特元帅的由15个师组成的第十二军团,其中4 个师是装甲师。英国急忙从利比亚派遣大约4 个师,共53000 人,开往希腊。但是,他们像希腊人一样,被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的猛烈轰炸打得一败涂地。北部的希腊军队在4 月23日向德国人投降,并且也硬着头皮向意大利人投降了。4 天后,纳粹的坦克隆隆地开入雅典,在卫城阿克罗波利斯挂起了叄遄制臁4耸保⒐嗽俅纹疵璺ù雍B烦肪馐且淮涡」婺5亩乜潭顺肪卸畈欢嗍峭晒Φ摹?  到4 月底,在3 周内,除克里特之外,一切都结束了。5 月底,德国人在用伞兵进行的一次袭击中从英国人手里夺取了克里特。在墨索里尼在整个冬天遭到惨败的地方,希特勒在春天的几天之内就取得了成功。虽然墨索里尼由于摆脱了困境而感到宽慰,但是他丢了脸,因为全靠德国人使他摆脱困境的。希特勒现在开始瓜分南斯拉夫了,而意大利得到的一份是令人失望的,这也并没有使墨索里尼感到好过一些。  元首并不只是在巴尔干使他的昏庸无能的小伙伴摆脱困境。当意大利在利比亚的军队被歼之后,希特勒虽然很勉强,但是终于同意派遣1 个轻装甲师和一些空军部队前往北非,在那里,他安排由埃尔温·隆美尔将军全面指挥意大利一德国部队。隆美尔是一个大胆泼辣、足智多谋的坦克军官,他在法兰西战役中作为一个装甲师的师长而驰名一时。英国人以前在北非沙漠中从来没有碰到过像他那样的将领,有两年之久,他将使英国人伤透了脑筋。  但是他不是唯一的问题。英国人由于从利比亚向希腊派去相当多的陆军和空军,而使他们在沙漠里的地位大为削弱。最初,他们并不过分担心,甚至在他们的情报人员报告说德国装甲部队在2 月底到达的黎波里塔尼亚之后都没有感到过分不安。他们是不该如此的。  在3 月的最后一天,隆美尔用他的德国装甲师和两个意大利师(其中1 个师是装甲师)突然攻击昔兰尼加。在12天中,他收复了这个省,包围了托卜鲁克,并抵达了离埃及边境只有几英里的巴尔迪亚。英国在埃及和苏伊士的整个地位再次受到了威胁;事实上,由于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到了希腊,英国在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已受到严重的威胁。  在这第二个春天,即这次战争的第二个春天,德国人又取得了一些辉煌胜利,现在单独坚持作战的英国的困境,由于国内德国空军夜间的轰炸,由于海外英军被赶出希腊和昔兰尼加,看来比以前更加严重、更加没有希望了。  英国的威信降到了新的低点,而威信在一场生死斗争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这种斗争中,宣传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特别是在影响美国和俄国方面。  * 希特勒于5 月4 日在柏林德国国会发表的胜利演说中很快利用了这一点。他的演说主要是对丘吉尔进行的恶毒的冷嘲热讽的[828] 人身攻击,说他(跟犹太人一起)是战争的鼓动者,说打输战争是他一手造成的。  他是历史上最嗜血成性、也是最外行的战略家??5 年多来,这个人一直像疯子一样在欧洲到处追逐,寻求他能够放火焚烧的东西??作为一个军人,他是一个糟糕的政客;作为一个政客,他同样是一个糟糕的军人??丘吉尔先生的天才就是善于装成一副虔诚的样子说慌、歪曲事实,直到最后把惨败说成是光荣的胜利。丘吉尔对战略是一窍不通的,因此,他一下子就在[ 南斯拉夫和希腊] 两个战场上吃了败仗。在其他任何国家,他都是会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的??他的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只能表明他患了瘫痪病,或者表明他是一个说胡话的醉汉??  至于使他如此愤怒的南斯拉夫政变,希特勒没有试图掩饰他的真正感情。  一小撮被收买的阴谋分子进行的这次政变使我们全都大吃一惊??各位先生,你们知道,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立即下令进攻南斯拉夫。这样对待们意志帝国是不行的。  虽然希特勒由于他在春天取得的胜利,特别是由于他对英国人取得的胜利而狂妄自大,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种胜利对英国是多么大的一个打击,他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英帝国的困境多么严重。在他向德国国会发表演说的那天,丘吉尔正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说明埃及和中东丧失的严重后果,并要求美国参战。首相当时正处在他在整个战争中最阴郁的心境。  [ 他写道] 总统先生,我请求你不要低估在中东的溃败可能产生的后果的严重性。  德国海军力促元首充分利用这种局势。为了进一步改善轴心国的情况,新近被任命的伊拉克首相、亲德的拉希德·阿里领导了对巴格达城外哈巴尼亚英国空军基地的一次攻击,并呼吁希特勒协助把英国赶出这个国家。这是5 月初的事情。随着克里特在5 月27日被攻克,对“巴巴罗沙”一向不热情的雷德尔海军元帅在5 月30日呼吁希特勒准备对埃及和苏伊士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攻势。急于一俟得到援军就继续推进的隆美尔从北非也发出了类似的呼吁。雷德尔对元首说,“这一打击要比占领伦敦对英帝国更为致命”。  一星期以后,这位海军元帅把海军作战参谋部作战处草拟的备忘录交给了希特勒,备忘录警告说,虽然“巴巴罗沙”“在最高统帅部的领导方面当然占主要地位,但决不可因此而放弃或推迟在地中海的作战”。  但是元首已经下定决心;事实上,从他在圣诞节假日宣布“巴巴罗沙计划”并对雷德尔海军元帅说必须“首先消灭”俄国以来,他一直没有改变他的决心。他的思想局限于陆地,不理解海军所主张的目光更远大的战略。甚至在雷德尔和海军作战参谋部在5 月底向他提出请求之前,他就在5 月25日发布的第三十号指令中作了最后规定。他下令把一个军事代表团、几架飞机和一些武器送到巴格达去帮助伊拉克。他说,“我已决定支持伊拉克以鼓励中东的局势发展”。但是他目光所见没有超过这个小小的、不充分的步骤。  至于海军将领和隆美尔所主张的目光更远大的、大胆的战略,他说:以后是否可能(如果可能,用什么办法)对苏伊士运河发动攻势并最后把英国人从他们在地中海和波斯湾之间的阵地赶出去,要到“巴巴罗沙计划”结束之后才能决定。  首先必须消灭苏联;其他一切必须等待。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错误。在这个时刻,即1941年5 月底,希特勒本来只要用他的一小部分部队就能给英帝国以毁灭性打击,也许是致命的打击。处境极为困难的丘吉尔比谁都更清楚了解这一点。他在5 月4 日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承认,如果失掉埃及和中东,那么,继续进行战争“将是一件艰巨、长期和前途黯淡的事情”,即使美国参战也是这样。但是希特勒不了解这一点。由于他的巴尔干战役已使“巴巴罗沙计划”的开始推迟了几周,从而危及了这个计划,他的盲目就更加不能理解了。必须在比原定计划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征服俄国的工作,因为有一个冷酷无情的限期:曾经使查理十二世和拿破仑遭到失败的俄国的冬天。德国人要在冬天来临之前攻占一个从来没有被西方征服过的大国,只剩6 个月的时间了。虽然6 月已经来到,必须在不平的公路和陈旧的单轨铁路上把那些已被派到东南方面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大量军队千里迢迢地调至苏联边境,而这些公路和铁路要运输如此多的军队,是极其不够的。  正如结果所证明的,这次延迟是致命的。为希特勒的军事天才辩护的人们说,巴尔干战役并未使“巴巴罗沙”的时间表大大推迟,无论如何,推迟主要是由于那一年雪融化得晚,这使东欧的道路在6 月中旬还是泥泞不堪。但是重要的德国将领的证词则不这样认为。名字将始终同斯大林格勒联系在一起的弗雷德里希·保罗斯陆军元帅,这个时候是陆军参谋总部的俄国战役的主要策划人,他后来在纽伦堡证人席作证说,希特勒要毁灭南斯拉夫的决定使得“已巴罗沙”的开始推迟了“大约5周”。海军的作战日志也说推迟了这佯长的时间。在俄国带领南方集团军的冯·伦斯德陆军元帅在战后对盟军的审讯员说,由于巴尔干战役,“我们至少迟开始4 周”。他又说,“这是一次代价非常昂贵的推迟”。  无论如何,在4 月30日,当希特勒的军队完成了对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征服时,他为“巴巴罗沙”规定了新的日期,在1941年6 月22日开始。  恐怖统治的策划  在占领俄国方面可以不受限制地采取任何手段。希特勒坚持要将领们非常清楚地了解这一点。  1941年3 月初,他召集了三军首脑和重要的陆军战地指挥官,定下了这个规定。哈尔德记下了希特勒的话。  [ 希特勒说] 由于对俄国的战争的实际情况,不能以侠义方式进行,这场斗争是一场意识形态和种族差别的斗争,必须以空前的、残酷无情的严厉方式进行。所有的军官必须抛弃过时的思想。我知道,用这种办法进行战争的必要性是你们各位将军所不能理解的,但是??我绝对坚持,必须毫无违抗地执行我的命令。政治委员是跟国家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因此要消灭政治委员。  破坏了国际法的德国士兵??应予以宽恕,俄国没有参加海牙公约,因此它不能根据这个公约而享受任何权利。  这样就发布了所谓《政治委员命令》。德国将领们究竟是应当服从元首要他们犯战争罪行的命令呢,还是应当按照他们自己的良知行事?后来在纽伦堡的审讯中向他们提出这个重要的道德问题时,进行了不少的讨论。  据哈尔德后来说,将领们对这道命令大为愤怒,会议一结束,他们就向他们的总司令勃劳希契提出抗议。这个没有骨气的陆军元帅* 答应,他将“反对所发布的那种形式的命令”。哈尔德一口咬定说,后来,勃劳希契书面通知最高统帅部,陆军军官“决不能执行这种命令”。但是他果真如此吗?  勃劳希契在纽伦堡直接受审时所作的供词中承认,他没有向希特勒采取这种行动,“因为根本没有办法改变他的态度”。他对法庭说,陆军首脑所做的就是发布一道书面命令,“陆军的纪律必须按照过去实行的方针和规定严格遵守”。  语言辛辣的军事法庭庭长劳伦斯大法官间勃劳希契:“你没有发布直接提到《政治委员命令》的任何命令吗?”  他回答说:“没有,我不能直接取消这道命令。”  凯特尔将军于5 月13日以元首的名义随后发布了几道指令,具有普鲁士传统的旧派陆军军官这时便又有了一个良心斗争的机会。主要的一个指令限制了德国军事法庭的职能。这种职能要由一种比较原始的法律取而代之。  [俄国的]敌方平民所犯的可惩罚的罪行不再受到军事法庭的审讯,直到发出进一步通知时为止??  凡有罪行嫌疑者应立即递交一位军官,由该军官决定是否把他们枪毙。  关于武装部队人员对敌方平民所犯的罪行,不一定予以起诉,即使这个行为同时是一种军事罪行。  陆军奉令可以从轻处理这种犯罪者,每一次都要记住“布尔什维克”自从1918年以来使德国遭受的一切损害。只有“为维护部队的纪律和安全而需要把德国兵送交军事法庭时”,才有理由采取这种措施。指令最后说,“无论如何,只有那些同最高统帅部的政治意图相符合的法庭判决才可予以批准”。这项指令应“作为‘绝密,文件处理”。  凯特尔代表希特勒在同天签署的第二道指令责成希姆莱承担为俄国境内的政治管理进行准备的“特别任务”。指令说,“这种任务是由于必须在两个对立的政治制度之间进行斗争而产生的”。这个纳粹秘密警察虐待狂者奉命“由他自己负责”“独立”行事,不受陆军干预。将领们清楚知道委派希姆莱执行“特别任务”意味着什么,虽然他们在纽伦堡军事法庭受审时否认他们知道这一点,此外,指令说,当希姆莱进行工作时,应封锁俄国的被占领区。希特勒规定,即使“政府和党的最高级人员”也不准观看。  同一指令任命戈林“开发这个国家,获取它的经济资财,供德国工业使用”。  附带说一句,希特勒在这道命令中还宣布,一俟军事行动结束,将把俄国“划分成各个国家,各国建立自己的政府”。这种工作进行的办法将由阿尔弗雷德·罗森堡拟定,罗森堡是一个头脑糊涂的波罗的海人,正式说来,他是纳粹的主要思想家,我们前已述及,在慕尼黑的日子里,他是希特勒的启蒙导师之一。4 月20日,元首任命他担任“有关东欧地区问题的中央监督专员”。善于误解历史甚至误解他所出生和上学的俄国的历史的这个纳粹傻瓜,立即着手在他的故乡建造他的城堡。罗森堡的长篇累牍的档案原封不动地被缴获了。他的档案像他的书一样,读起来枯燥无味,我们不让它们来妨碍本书的叙述,虽然必须偶尔提到它们,因为它们透露了希特勒关于俄国的一些计划。  到了5 月初,罗森堡为有希望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征服拟就了他的第一个详尽的计划。首先,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将划分成一些所谓帝国专区,俄属波兰将成为一个叫做奥斯特兰的德国保护国,乌克兰成为“一个同德国联盟的独立国”,盛产石油的高加索将由一个德国“全权代表”统治,3 个波罗的海国家和白俄罗斯将构成一个德国保护国,准备直接并入大德意志帝国。罗森堡曾向希特勒和将领们提出了无数备忘录,据他说是为了说明他[833] 作出决定的“历史和种族条件”。他在其中的一项备忘录中解释说,完成上面所说的最后一点的办法将是,把在种族上可以同化的波罗的海人德国化,并“把不良分子放逐出境”。他告诫说,在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必须计划进行大规模的放逐”。这些被驱逐出境的人将由德国人、最好是由退伍军人来代替。他规定说,“波罗的海必须成为德国的内海”。在军队开始进攻之前两天,罗森堡向他的一些将去接管俄国的统治权的最亲密的合作者发表了演说。  [ 他说] 养活德国人民这项工作,在德国对东方的要求的清单上居于首位。[ 俄国] 南部领土必须??为养活德国人民??而服务。  我们认为绝对没有理由说明我们有义务也用这个富饶地区的产品来养活俄国人民。我们知道,这是一种严格的需要,而不是带任何感情的事情??俄国人今后的年头将是非常难过的。的确是非常难过的年头,因为德国人蓄意策划要把数以百万计的俄国人饿死!  负责对苏联进行经济剥削的戈林甚至比罗森堡更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  他的东方经济工作处在1941年5 月23日的一道冗长的指令中规定,决不可把俄国南部黑土地带的剩余粮食运给工业地区的人民,反正那里的工业是要破坏的。这些地区的工人及其家属就只能等着饿死——或者,如果他们能够的活,就移居到西伯利亚去。必须把俄国生产的大量粮食运给德国人民。  [ 指令宣称] 这些地区的德国行政机构可以缓和一下饥馑的后果,并加速恢复原始的农业状况。  但是,这种措施不会避免无疑将发生的饥馑。如果企图从黑土地带输送剩余粮食来使那里的居民免于饿死,那就会使欧洲的供应受到影响,就会削弱德国在战争中的持久力,破坏德国和欧洲的抵抗封锁的力量。必须清楚而完全地了解这一点。  德国蓄意采取这种政策会使俄国老百姓死掉多少?各部国务秘书们在5 月2 日举行的会议作了一般的答复。会议的一项秘密备忘录说:“无疑,如果我们从这个国家拿走我们所需的东西,那么就将有好几百万人饿死。”  戈林说过,罗森堡也说过,这种东西要拿走——必须“清楚而完全地了解”  这一点。  是否有什么德国人,即使是一个德国人,曾经抗议过这个计划中的残酷行动,这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把成百万人饿死的计划?在有关德国掠夺俄国的指令的一切备忘录中,没有提到有什么人反对——像至少是一些将领反对《政治委员命令》那样。这种计划不仅仅是像希特勒、戈林、希姆莱和罗森堡之流的神志错乱的人的狂妄和邪恶的空想。从一些记录中可以清楚看出,多少星期和多少月来,许多德国官员把风和日暖的春光消磨在写字台旁,忙着把一些数字加起来,撰写备忘录,冷酷计划对几百万人的屠杀。  这一次是用饿死的方法。在那些日子里,面貌温和的养鸡出身的海因里希·希姆莱也坐在他在柏林党卫队总部的写字台旁,戴着夹鼻眼镜,读着要用更快、更厉害的办法屠杀另外几百万人的计划。  希特勒对于他的忙碌的文武走卒在策划如何进攻苏联、毁灭苏联、剥削苏联、大肆屠杀百姓方面的劳动感到非常满意。他在4 月30日规定了进攻的日期——6 月22日,在5 月4 日在德国国会发表了他的胜利演说,然后回到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伯希特斯加登山上的伯格霍夫,他在那里可以凝视山巅仍然覆盖着春雪的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景色,并考虑他的下一次征服,最大的一次征服,据他对他的将领们说,全世界对这次征服将会大惊失色。  1941年5 月10日是星期六,就在这天晚上,他在这里得到一个令人惊奇的出人意料的消息,使他大为震动,并迫使他不得不暂时把战争丢在脑后,正和西方世界的几乎任何其他人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的反应一样。原来他最亲信的心腹、纳粹党的副领袖、仅次于戈林的第二号接班人、自从1921年以来最忠心耿耿的追随者、自从罗姆被谋害以来最接近的朋友,已经自己坐飞机溜了出去,同敌人进行谈判去了!  鲁道夫·赫斯的出走  据施密特博士追述,5 月10日晚上鲁道夫·赫斯乘一架麦塞施米特一110 战斗机独自飞往苏格兰的消息最初传来时,对希特勒的打击“好像一颗炸弹落在伯格霍夫一样”。凯特尔将军发现元首在他的宽敞的书房里走来走去,一个手指放在额角上,口中咕哝着说,赫斯一定是发疯了。希特勒喊道,“我必须立即同戈林谈话”。翌日早晨,同戈林和纳粹党的所有首脑开了一次紧张的会议,他们要设法“想出”——用凯特尔的话来说——一个向德国公众和全世界公布这件令人难堪的事情的办法。凯特尔后来作证说,他们的任务并未由于英国人最初闭口不谈他们这位不速之客面容易些,希特勒和当时的与会者曾一度希望,也许赫斯会用完了汽油,掉在冰冷的北海中淹死了。  元首最初得到的情报来自赫斯的一封内容有点前言不符后语的信件,这封信是由一位信使在赫斯于5 月10日下午5 点45分从奥格斯堡起飞之后几小时提交的。希特勒对凯特尔说:“我在这封信里认不出赫斯了。那是另外一个人。他一定出了什么毛病——神经有点锗乱。”但是元首也很猜疑,他下令逮捕了麦塞施米特,因为赫斯是从他的公司的机场起飞的,同时还逮捕了这位副领袖的几十个幕僚。  如果说赫斯的突然离去使希特勒莫名其妙,那么他的出人意料的到来也使丘吉尔莫名其妙。斯大林则十分猜疑。在战争进行的整个期间,这件奇怪的事情一直是一个谜,只是在纽伦堡的审讯中才得到澄清,赫斯在那里是被告之一。事实可以简短地谈一谈。  赫斯一直是一个糊里糊涂的人,虽然他不像罗森堡那样愚蠢。他自作主张飞往英国,幻想他能够安排一项和平协议。虽然他抱有幻想,但却是真诚的——看来没有理由怀疑这一点。他于1936年在柏林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同哈密尔顿公爵见过面。他从他的麦塞施米特飞机跳出以后,用降落伞安全地着陆,离公爵在苏格兰的住宅不到12英里,可见他导航是准确的。他要求一个农民带他去见这位苏格兰公爵。哈密尔顿是皇家空军的一个空军中校,那个星期六傍晚正在扇形站作战室值班,他在晚上10点过后不久在雷达屏上发现这架麦塞施米特飞机从海岸飞进来降落。一小时后,有人向他报告,这架飞机已经坠落焚毁,驾驶员跳伞,驾驶员说他的名字叫阿尔弗雷德·霍恩,自称有“特别使命”要见哈密尔顿公爵。英国当局安排在翌日上午进行这次会晤。  赫斯向公爵解释说,他是在执行一项“人道使命,元首并不想打败英国,而希望停止战斗”。赫斯说,这是他第四次试图飞到英国来,他在另外三次曾由于气候关系而不得不折回。他说他毕竟是德国的一个内阁阁员。这些事实表明了“他的诚意以及德国希望和平的意愿”。在这次谈话中,正如以后跟其他人进行的谈话中一样,赫斯毫不迟疑他说,“德国将打赢这次战争,如果战争继续下去,英国人的处境将是可怕的。因此,他的主人最好利用他的到来,进行和谈。这个纳粹狂人充满自信,相信英国人会坐下来同他谈判,他请公爵要求“国王‘假释,他,因为他来英国没有带武器,并且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前来的”。后来他又要求以一个内阁阁员应得到的尊重来对待他。  随后几次的会谈(除一次外),英国方面是由艾冯·寇克派特里克进行的,他是了解德国情况的前英国驻柏林大使馆一等秘书,他的秘密报告后来在纽伦堡法庭曾利用过。赫斯像鹦鹉学舌一般重复了希特勒对于纳粹的一切侵略行为(从奥地利到斯堪的纳维亚和低地国家)的解释,并且坚持说战争是英国造成的,如果英国现在不停止战斗,它肯定要失败。接着他就向这位研究纳粹德国问题的老手提出了他的和平建议。这些建议就是希特勒在进攻波兰前夕力促张伯伦接受而没有成功的那些建议,即英国应该让德国在欧洲自由行动,交换条件是德国让英国在“英帝国内完全自由地行动”。必须归还前德国殖民地,当然,英国还必须同意大利媾和。  [寇克派特里克报告说] 最后,当我们要离开房间时,赫斯还补充说了一句。他说,他忘记强调,这个建议只能根据这样一个谅解予以考虑,即这项建议是由德国同一个非现任的英国政府进行谈判的。自从1936年以来就策划战争的丘吉尔先生以及他的一些支持其战争政策的同僚们并不是元首能够与之谈判的人物。  作为一个在纳粹党内和在第三帝国内经过勾心斗角的残酷斗争取得这样高的地位的德国人鲁道夫·赫斯,真是太天真了,这是了解他的一切人都能证明的。从这些谈话记录可以清楚看出,他满以为会立即受到——如果不是丘吉尔,那么也至少是“反对党”的接见,把他当作一个认真的谈判代表。  赫斯认为哈密尔顿公爵是反对党的领导人之一。当他同英国官员的接触继续仅限于同寇克派特里克一人时,他的好战和威胁态度越发厉害了。在5 月14日的一次谈话中,他对这位不信他那一套的外交官描绘了英国继续战争将会遇到的可怕后果。他说,不久将对不列颠群岛进行厉害的、彻底的封锁。  [赫斯对寇克派特里克说] 这里如果有人设想英国本土可以投降,战争可以由英帝国进行下去,那是无用的。希特勒的意图是,万一发生这种情况,就继续封锁英国本上??以至于我们不得不面临有意使这些岛上的人民饿死的情况。  赫斯极力主张立即进行他冒了极大的风险来进行的会谈。据他向寇克派特里克解释,“他自己的出走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在不丧失威信的情况下举行谈判的机会。如果我们拒绝这个机会,那就清楚地证明,我们无意同德国达成谅解,希特勒就有权——事实上他有责任——把我们完全毁灭,并在战后使我们永远处于从属[837] 地位”。赫斯坚持,谈判代表的人数要少一些。  作为德国的一个部长,他不能使自己处于这样一种地位,即他独自一个人要听一大批人纷纷提出的意见和问题。  就寇克派特里克而论,会谈就这样可笑地结束了。但是,据丘吉尔说,英国内阁——令人惊讶地——“邀请”西蒙勋爵在6 月10日会见赫斯。据这个纳粹副领袖的律师在纽伦堡说,西蒙答应他将把赫斯的和平建议提交英国政府。  赫斯的动机是清楚的。他真诚希望同英国靖和。他毫不怀疑,德国会在战争中获胜,并会毁灭联合王国,除非立即靖和。毫无疑问,他还有别的动机。战争使他个人黯然失色。在战争期间,作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纳粹党是一种很无聊的而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职务了。目前,在德国的重要工作是处理战争和外交事务。元首所注意的就是这些事情,其他一切几乎全都顾不上了,这些事情使戈林、里宾特洛甫、希姆荣、戈培尔和将领们处于重要地位。  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为了恢复他以前在他所爱戴的领袖身边的地位和他在国内的地位,单枪匹马地安排德英两国之间的和平,这样一种大胆而显赫的政治成就,岂不是最好的办法吗?  最后,这个眉毛浓密的副领袖,像其他一些纳粹要人一一如希特勒自己和希姆莱——一样,居然相信占星学。在纽伦堡,他向美国的监狱精神病学家道格拉斯·凯莱博士说,在1940年底,他的一位占星学家在为他算命时说,他是注定会带来和平的。他还叙述他以前的导师、慕尼黑的地缘政治学家霍斯霍弗教授如何在梦中看到他在英国城堡的饰以挂毡的大厅里阔步行走,给两个“北欧人”大国带来了和平。对于赫斯这样一个从未摆脱幼稚思想的人来说,这种话当然使他着迷,毫无疑问,他去英国执行这项不可思议的使命,是受了这种话的影响的。  在纽伦堡,一位英国检察官提出了另一个理由:赫斯飞往英国是设法安排一项和平协议,这样当德国进攻苏联时,它就可以只在一条战线上作战。  俄国检察官对法庭说,他确信这一点。约瑟夫·斯大林也相信这一点,他在这个危急时刻是极其猜疑的,但[838] 是他的猜疑看来不是集中在他应该猜疑的德国,而是集中在英国。赫斯到达苏格兰使他相信,在丘吉尔和希特勒之间正在策划某种阴谋,正如这个俄国独裁者让德国放手进攻波兰和西方一样,这项阴谋也会让德国放手进攻苏联。3 年以后,英国首相在第二次赴莫斯科时,曾设法使斯大林相信真实情况,但是斯大林硬是不相信。寇克派特里克曾设法使赫斯谈出希特勒对俄国的意图,从他进行的询问中可以清楚看出,赫斯根本不知道“巴巴罗沙”,或者,如果他知道的话,他也不知道马上就要执行这个计划。  赫斯突然离开之后的一些日子,是希特勒一生中最狼狈的日子。他认识到他的政权的威信由于他的最亲密的合作者的出走而受到了严重损害。如何向德国人民和外界解释此事呢?对被捕的赫斯下属进行了讯问后,元首相信,没有人对他不忠诚,也肯定没有什么阴谋,他所信任的这个助手只是神经错乱了。在英国证实赫斯到达之后,伯格霍夫方面决定向公众以这个原因来作解释。不久,德国报纸忠实地刊载了简短的报道说,这个前国家社会党要人已成了“一个神志不清的、神经错乱的、头脑糊涂的理想主义者,充满了由于他在[ 第一次] 世界大战中负伤而造成的幻觉”。  [ 官方的新闻公报说] 这位同志赫斯看来是生活在幻觉之中,正由于此,他才认为他能够实现英国和德国之间的谅解??但是这不会影响德国人民被迫继续进行的战争。  希特勒暗中下令,如果赫斯回来,立即枪毙。* 他公开剥夺了他的这位老同志的一切职务,派性格更为阴险和沉默的马丁,鲍曼来代替他担任党的副领袖。元首希望这个奇怪的插曲将尽快被人遗忘;他自己的思想再次很快转向对俄国的进攻,这次进攻不久就要进行了。  克里姆林宫的困境  尽管有一切证据证明了希特勒的意图——在波兰东部集结德国部队,100 万纳粹军队驻在附近的巴尔干半岛,德国武装部队征服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占领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克里姆林宫中的人们,特别是斯大林,虽然的确不愧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仍然盲目地希望俄国会躲过这个纳粹暴君的暴怒。当然,赤裸裸的事实不能不使他们天然的疑心日益增长,希特勒在东南欧的行动也使他们的不满越来越难以遏制,但是在春天的这几个星期中,莫斯科和柏林的外交往来中却存在着某种不现实的、几乎难以置信的、十分奇怪的东西(详尽地记录在缴获的纳粹文件中)。在这些往来中,德国人笨拙地企图把克里姆林宫骗到底,而苏联领导人看来对现实还没有充分了解并据此及时采取行动。  虽然苏联对德军进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随后又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几次提出抗议,认为这违反了纳粹一苏联条约,是对俄国“安全利益”  的威胁,但是,随着德国进攻日期的接近,苏联却格外努力去姑息讨好柏林。  斯大林自己在这方面起了带头作用。1941年4 月13日,冯·德·舒伦堡大使向柏林拍发了一封耐人寻味的电报,叙述日本外务相松冈洋右在那天晚上从莫斯科动身的时候,斯大林不仅向日本人而且向德国人表示了“一种异常友好的态度”。在火车站上[ 舒伦堡的电报说] 斯大林公开地寻找我??用手臂搂着我的肩膀说:“我们必须继续交朋友,你现在必须千方百计维持我们的友谊!”不一会儿,斯大林转向德国代理武官克莱勃斯上校,在弄清楚他是一个德国人以后对他说:“我们将继续同你们做朋友一一患难与共!”  3 天以后,德国驻莫斯科代办提伯尔斯克希打电报给柏林强调说,斯大林在车站上的表现表明了他对德国的友好态度,“鉴于一直流传的关于德苏即将发生冲突的谣言”,这种表现是特别重要的。一天以前,提伯尔斯克希曾经通知柏林说,克里姆林宫在进行了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以后已经“无条件地”接受了德国关于解决两国之间从伊戈尔卡河到波罗的海的边界的建议。  他说,“苏联政府的殷勤态度看来是非常突出的”。鉴于柏林正在酝酿采取的行动,确实是这样的。  苏联政府向被封锁的德国供应重要的原料,也仍然是殷勤的。1941年4 月5 日,负责同莫斯科进行贸易谈判的施努尔高兴地向他的纳粹主子报告说,俄国在1941年1月和2月份的交货,由于“政治关系冷淡”而放慢速度以后,“在3 月份已经飞跃增加,特别是在谷物、石油、锰矿、非铁金属和贵重金属方面”。  [ 他又说]通过西伯利亚进行的过境运输正在像往常一样顺利地进行着。由于我们的要求,苏联政府甚至在满洲边界拨出一列运输橡胶的货车供我们支配。  6 个星期以后,在5 月15日,施努尔报告说,有求必应的俄国人拨出了几列运货专车,以便4000吨迫切需要的生胶可以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运往德国。  俄国人正在按时依照合同所规定的数量运交原料,虽然这使他们负担很重??我的印象是,我们甚至可以向莫斯科提出超过1 月10日条约的范围的经济要求,以使德国获得超过目前合同的范围的粮食和原料。  施努尔说,德国没有按照计划如期向俄国送交机器。但是看来他并不介意,如果俄国人不介意的话。可是他在5 月15日由于另外一个因素而感到不安。他抱怨说,“关于德苏即将发生冲突的许多谣言造成很大的困难”。他把这种谣言归咎于德国的官方人士。令人惊奇的是,施努尔在向外交部发出的一份很长的备忘录中解释说,这种“困难”不是来自俄国,而是来自德国工业公司,他说,这些公司正在设法“取消”它们同俄国人缔结的合同。  必须在这里指出,希特勒正在尽他的最大力量否认这些谣言,另一方面,他正在忙于设法使他的将领和高级官员相信德国遭受俄国进攻的危险在日益增加。虽然这些将领通过他们自己的军事情报对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但是希特勒对他们的魔力如此之大,甚至到了战后,哈尔德、勃劳希契、曼施但因等人(不过没有保罗斯,看来他比较诚实)还争辩说,苏联在波兰边界的军事集结在夏初已变得具有很大的威胁性了。  冯·德·舒伦堡伯爵这时已从莫斯科回国作短期休假,他于4 月28日在柏林会见了希特勒,并设法使希特勒相信俄国的意图是和平的。他试图解释说:“俄国对于预言德国要进攻俄国的谣言很为担心。”他又说:“我不能相信俄国会进攻德国??如果说斯大林在1939年英法仍然强大的时候没有能同这两国合作,他今天在法国被毁灭和英国遭受重创的时候肯定不会作出这样一个决定。我倒相信斯大林甚至会对我们作出进一步的让步。”希特勒假装表示怀疑。他说,“塞尔维亚事件”使他“预先得到了警告”。他问道:“??俄国人到底着了什么魔要同南斯拉夫缔结友好条约?”* 他说,他并不相信“俄国会进攻德国国”。这话倒说的不错。可是他最后说,他还是不得不“谨慎行事”。希特勒并没有告诉他的驻苏大使他计划对俄国采取什么行动,而舒伦堡这个旧派的诚实规矩的德国人直到最后一直是给蒙在鼓里的。斯大林对于希特勒想要采取的行动也是毫无了解的,但是对于迹象或警告却不是一点也没有看到或听到。4 月22日,苏联政府正式对于它所说的纳粹飞机从3 月27日到4 月18日侵犯边界80次提出抗议,并且详细叙述了每一次侵犯边界的情况。它说,有一次,4 月15日在罗夫诺附近降落的一架德国侦察机中发现了一架照相机,几卷曝光胶卷和一幅撕破了的苏联西部地区地形图,“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这架飞机的人员的目的是什么”。俄国人甚至在抗议时态度也是和解的。照会说,他们正向边防军发出“命令,不得射击在苏联领土上空飞行的德国飞机,只要这种飞行不是经常发生的”。  斯大林在5 月初进一步采取了和解的行动。为了讨好希特勒,他驱逐了比利时、挪威、希腊、甚至南斯拉夫驻莫斯科的外交代表,关闭了它们的公使馆。他承认了伊拉克的亲纳粹的拉希德·阿里政府。他极其严格地约束苏联的报纸,以免惹怒德国。  (舒伦堡在5 月12日打电报给柏林说)斯大林政府是有意采取这些表明其意图的行动的??为的是缓和苏德之间的紧张局势,并为未来创造更好的气氛。我们必须记住,斯大林本人一向主张德苏之间应有友好关系。  虽然斯大林长期以来一直是苏联的绝对的独裁者,但这是舒伦堡在他的电报中第一次用“斯大林政府”一词。这是有充分的理由的。5 月6 日,斯大林取代莫洛托夫亲自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即总理的职务,莫洛托夫继续担任外交人民委员。这是大权独揽的共产党书记第一次接管政府职务。全世界的反应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局势对苏联来说已经变得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它同纳粹德国的关系方面,因此只有斯大林担任名义上的和实际上的政府首脑才能应付这种局势。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但是还有另一个道[842] 理不是那么明显,而德国驻莫斯科的这位精明的大使马上向柏林指出了这个道理。  他报告说,斯大林对于德苏关系的恶化感到不快,把主要责任归咎于莫洛托夫的笨拙的外交手腕。  [舒伦堡说]我认为,可以有把握地假定,斯大林已为自己规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外交目标??  他希望以他个人的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我坚信,在斯大林认为是严重的国际局势中,他为自己规定的目标是不使苏联与德国发生冲突。  这个狡猾的苏联独裁者难道在现在一1941年5 月月中——还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除了卑躬屈膝地向希特勒投降以外,他没有别的办法达到这个目标?他肯定知道希特勒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腊的意义,知道大量德军驻在他的西南邻国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意义,并且知道德国武装部队在他的西部边界上的波兰加强力量的意义。他一定听到过在莫斯科一直流传着的谣言。到5 月初,舒伦堡在5月2日的第一封电报中所称的“德俄即将进行军事摊牌的谣言”在苏联首都已极为流传,他和德国大使馆的官员都很难否认。  [他通知柏林说] 请记住,企图驳斥在这里莫斯科的谣言,肯定是徒劳的,如果这种谣言不断从德国传到这里,如果到莫斯科来的或者途经莫斯科的每一个旅客不仅带来了这些谣言,而且甚至还能列举事实证实这些谣言的话。  这位老资格的大使自己也日益怀疑起来了。柏林指示他继续否认这些谣言,并且要他宣传,不仅德军没有在俄国的边界上集中,而且实际上有大量部队(为了供他“个人参考”而告诉他,部队数目是8 个师)正在从“东部调到西部”。也许这些指示只能增加这位大使的不安,因为这时全世界的报纸正在开始宣传德国沿苏联边界集结军事力量。  但是在这以前很久,斯大林就接到了关于希特勒进攻计划的明确警告,他显然没有注意这些警告。最严重的警告是美国政府提出的。  早在1941年1 月,美国驻柏林商务参赞山姆·伍德向国务院发出了一份机密报告说,他从可靠的德国人士获悉,希特勒正在制定计划在春季进攻俄国,这是一份详尽的电报,它叙述了参谋总部的进攻计划(这种叙述证明是十分正确的),以及在一旦征服[843] 苏联时对它进行经济剥削的准备工作。  * 科德尔·赫尔国务卿最初认为伍德上了德国“暗探”的当。他召见了埃德加·胡佛,这位联邦调查局首脑看了这份报告,认为是真实的。伍德提出了向他提供情报的人士的名字(他们在柏林的各个部以及在德国参谋总部工作),在进行核查之后,华盛顿方面认为这些人照理是应当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的,他们也是非常反对纳粹而不会乱说的。尽管当时美苏政府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赫尔决定把情况通知俄国人,要副国务卿塞姆纳尔·威尔斯把报告的内容通知康斯但丁·奥曼斯基大使。威尔斯在3 月20日这么做了。  [ 威尔斯后来写道] 奥曼斯基先生面色变得非常苍白。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只是说:“我完全认识到你向我提供的消息的严重性。对于你的情报,我的政府将不胜感激,我将立即把我们的谈话情况通知我的政府。”  如果说他的政府是感激的,如果说它真的相信这个及时的情报,那么,它并没有向美国政府作过任何表示。事实上,正像赫尔国务卿在他的回忆录中所说的,莫斯科越来越怀敌意和挑剔了,因为美国对英国的支持使得美国不可能向俄国供应它所要求的全部物资。可是,据赫尔说,国务院在6 月的第一周从它驻布加勒斯特和斯德哥尔摩的公使馆接到关于德国将在两周内进攻俄国的电报以后,就把电报的抄件发给驻莫斯科的斯但哈特大使,这位大使把电报抄件转交给了莫洛托夫。  丘吉尔也曾设法警告斯大林。4 月3 日,他要求他驻莫斯科大使斯但福·克里普斯爵士向这个独裁者提交他本人写的一封信,指出他从英国一名情报人员那里得悉的德军在波兰南部调动的消[844] 息对俄国的意义。克里普斯没有立即递交这封信。丘吉尔几年以后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这次事件时仍然对这种拖延感到恼火。  在4 月底以前,克里普斯知道了德国所规定的进攻日期,德国人也了解他知道了这个日期。4 月24日,德国驻莫斯科海军武官向柏林海军总司令部发出了一份简单的电报:英国大使预官6 月22日是战争爆发的日期。  这封电报是缴获的文件之一,在德国海军日记同日记载了这封电报,并在末尾加上了一个惊叹号。海军将领们对于英国大使的预言的确切性感到惊奇。这位可怜的海军武官像驻莫斯科的大使一样,没有被告知这个秘密,他在电报中说,这“显然是荒谬的”。  莫洛托夫一定也是这样认为。一个月后,5 月22日,他接见舒伦堡,讨论了各种问题。大使向柏林报告说,“他像以往一样是和蔼的、自信的和消息灵通的”,并且再次强调“苏联的两位最有力人物”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正在“特别”努力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  这位通常是机灵的大使有一点是极为错误的。莫洛托夫在这个时候肯定不是“消息灵通的”。这位大使也不是消息灵通的。  俄国外交人民委员消息闭塞的程度在1941年6 月14日,在德国进攻以前仅仅一周,公开表现出来。莫洛托夫在那天晚上召见了舒伦堡,把塔斯社一项声明的全文交给他,莫洛托夫说,这项声明将在当天晚上广播,并在第二天早上见报。苏联政府这项官方声明把“英国和外国报纸上普遍出现的关于‘苏德之间即将发生战争’的谣言”归咎于克里普斯本人,斥责这些谣言“显然是荒谬的??是反苏反德力量的笨拙的宣传伎俩”。它又说: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想要对苏联发动进攻的谣言完全是无稽之谈。  声明甚至把最近德军从巴尔干调到苏联边界解释为“同苏德关系无关”。  至于俄国将要进攻德国的谣言,则是“不真实的和挑拨性的”。[845] 塔斯社代表苏联政府所发表的声明,由于德国人所采取的两个行动而越发显得滑稽已极,一个行动是在声明发表的那一天即6 月15日采取的,另一个行动是在第二天采取的。  里宾特洛甫在6 月15日从威尼斯(他在那里同齐亚诺进行会谈)向布达佩斯发出了一封密电,要匈牙利政府“采取步骤,确保它的边界”。  鉴于俄国在德国的东部边界集结重兵,元首大概会至迟在7 月初被迫澄清德俄关系,并在这方面提出某些要求。  这是德国人向匈牙利人吹吹风,但是却没有向他们的主要盟国这么作,当第二天在威尼斯的运河上泛舟游览时,齐亚诺向里宾特洛甫询问了关于德国进攻俄国的谣言。这个纳粹外长回答说:“亲爱的齐亚诺,由于每一个决定都藏在元首的不可捉摸的心中,我现在还不能向你提供任何情况。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进攻他们,斯大林的俄国将在8 星期内从地图上抹掉。”* 当克里姆林宫正在满不在意地准备在1941年6 月14日向全世界广播,宣布关于德国进攻俄国的谣言“显然是荒谬的”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就在那天同德国武装部队的主要官员就“巴巴罗沙”举行了他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会议。关于在东部集结军队和把他们部署到出击阵地的工作已按时间表在5 月22日执行了。几天以后发出了一个修改了的时间表。这是一份详尽的文件,它表明,到6 月初,不仅关于进攻俄国全部计划都已完成,而且大规模调动军队、大炮、坦克、飞机、船只和供应品的复杂工作也已按计划开始进行了。海军在5 月29日那一夭的作战日志上有简短的一条说:“为‘巴巴罗沙’进行的预备性的军舰调动工作已经开始”。同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芬兰现在渴望夺回俄国人在冬季战争中从它那里拿走的东西)的参谋总部进行的会谈已经完成。6 月9 日,希特勒从伯希特斯加登发出命令,召集三军总司令和战地高级将领在6 月14日在柏林就“巴巴罗沙”举行最后一次全日会议。  尽管任务艰巨,不仅希特勒,而且还有他的将领,在检查历史上最大军事战役——从北冰洋的彼得沙莫延伸到黑海的大约1500英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全面攻击——的最后细节时都是满怀[846] 信心的。前一天晚上,勃劳希契在东部视察军队集结情况后返回柏林。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陆军总司令非常高兴。他说,官兵的情况极为良好,并且作好了准备。  6 月14日举行的这次最后军事会议从上午11点一直开到下午6 点半。  会议在下午两点休会进午餐,希特勒在午餐时对他的将领们进行了另一次战斗前夕的激励士气的谈话。据哈尔德说,这是“一次全面的政治演说”,希特勒强调,他必须进攻俄国,因为俄国的沦亡会迫使英国“屈服”。但是,这个嗜血成性的元首一定甚至更多地强调了另外的某种东西。凯特尔在纽伦堡直接受审时叙述了这一点。  主要的问题在于,这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决定性战斗,必须用完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我们作为军人所习知的惯例——根据国际法是唯一正确的惯例。  凯特尔说,希特勒于是发布了用“残暴手段”在俄国进行空前的恐怖统治的各种命令。  凯特尔自己的辩护律师问道:“你,或者任何其他将领,曾否对这些命令提出过异议?* 这个将领回答说:“没有,我本人没有提出过异议。”他又说,其他任何将领也没有提出过异议。”  克里姆林宫的人们尽管以多疑、狡猾和冷静著称,尽管在他们面前摆着一切证据和警告,但是直到最后一分钟还没有认识到他们将会受到进攻——而进攻的力量之大几乎会毁灭他们的国家。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却是事实。  在1941年6 月21日令人愉快的夏晚9 点半,即在德国预定开始进攻以前的9 小时,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接见了德国大使,表现了他的“最后的昏庸”。*莫洛托夫提到德国[847]飞机进一步侵犯边界的行动,他说,他已经指示苏联驻柏林大使提请里宾特洛甫注意这些行动。在这以后,他转而谈到另一个问题,舒伦堡在当天晚上向外交部发出的急电中叙述了这个问题:[ 莫洛托夫对他说] 有若干迹象表明,德国政府对苏联政府不满。甚至有谣言说,德苏之间即将发生战争??苏联政府不能了解德国不满的原因??如果我能告诉他造成德苏关系目前的情况的原因,他将很感激。  [ 舒伦堡又说] 我回答说,我不能答复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有关的情报。  他不久就要得到这种情报。  因为里宾特洛甫正在从柏林向莫斯科发给他日期为1941年6 月21日的一封密码长电,上面写有“特急,国家机密,大使亲收”字样。电报的开头说:在接到这封电报以后,仍存在的一切密码文件要统统销毁。无线电机要加以破坏。  请立即通知莫洛托夫先生,你有紧急的事要通知他??然后请向他发表下列声明。  这是一个我们现已见惯的声明,其中充满了陈腐的谎言和捏造,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制造这种谎言和进行这种捏造已是十分熟练的了,因为他们以前常常进行这种捏造以便为每一个新的无端侵略行动进行辩解。或许这一次在纯粹厚颜无耻和欺诈诡术方面多少超过了以前的几次,至少这是本书作者在重读之下所得到的印象。它说,德国信守纳粹一苏联协定,而俄国一再破坏它,苏联对德国进行了“破坏、恐怖和间谍活动”。苏联“反对德国在欧洲建立稳定的秩序的努力”。它同英国一起阴谋“进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德军”。由于集中“现有的全部俄国部队于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条漫长的战线上”,它“威胁了”德国。  [ 它接着说] 过去几天所接到的消息,使我们对俄军的这种集中的侵略性质不再有任何怀疑??  而且,还接到来自英国的消息,说到克里普斯大使为[848] 谋求英苏之间更密切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在进行谈判。  因此概而言之,德国政府宣布,苏联政府已违反了它所承担的义务,1.不仅继续而且甚至加紧企图破坏德国和欧洲;2.采取了越来越反德的外交政策;3.把它的全部部队集中在德国边界并已作好了准备。这样,苏联政府就破坏了它与德国缔结的一些条约,并且即将在德国争取生存的斗争中从后方攻打德国。因此,元首命令德国的武装部队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对付这个威胁。  里宾特洛甫在最后通知他的大使说,“请不要就这项照会进行任何讨论”。舒伦堡曾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改善德苏关系,他知道对苏联的进攻是无端的和没有道理的。如今他除了感到震惊和幻灭之外,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他在天刚黎明时到克里姆林宫,宣读了德国的声明。* 莫洛托夫终于目瞪口呆,他一声不响地听完了,然后说:“这是战争,你认为应该这么对待我们吗?”  就在同一天的黎明时刻,在柏林的威廉街出现了一个类似的场面。6 月21日的整个下午,苏联大使弗拉季米尔·杰卡诺索夫一直打电话给外交部,要求会见里宾特洛甫,以便提出他对德国飞机进一步侵犯边界一事的温和的抗议。他得到的答复是,纳粹外长“不在城里”。后来,在22日清晨两点,他接到通知说,里宾特洛甫将在清晨4 点在外交部接见他。这位大使曾经是副外交人民委员,是斯大林手下的一名刽子手,是一个解决困难的能手,曾经主持过立陶宛的接管工作。他在外交部像莫洛托夫在莫斯科一样受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震动。当时在场的施密特博士描述了这个场面。  我从来没有看到里宾特洛甫在杰卡诺索夫到达以前的5 分钟那样兴奋。他像一个囚在笼子里的野兽一样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杰卡诺索夫被请进房间里来,他显然没有猜到有什么不测之事,向里宾[849] 特洛甫伸出手来。  我们坐下??杰卡诺索夫开始代表他的政府提出了需要加以澄清的某些问题。但是他刚一说话,毫无表情的里宾特洛甫就打断他的话说:“这不是现在要谈的问题。”??  这个傲慢的纳粹外长接着说明问题是什么,他给了这位大使一份舒伦堡当时正在向莫洛托夫宣读的备忘录的抄件,并且通知他说,德军当时正在苏联边界采取“军事反措施”。施密特说,这位吃惊的苏联大使“迅速地恢复了镇定”,并且对于这种事态发展“表示深切的遗憾”。他把这种事态发展归咎于德国。“他站起身来,敷衍地点了一下头,没有握手就走出了房间。”  纳粹一苏联蜜月结束了。1941年6 月22日清晨3 点半,在克里姆林宫和德国外交部最后的外交仪式结束之前半小时,希特勒沿几百英里长的战线发出的大炮轰隆声把这一蜜月轰得烟消云散。  在炮击以前还有另一个外交序曲。6 月21日下午,希特勒在东普鲁士腊斯登堡附近阴暗森林中的新的地下大本营“狼穴”中,坐在他的办公桌旁,口授了一封致墨索里尼的长信。正如在准备他的其他一切侵略行动时一样,他对他的好朋友和主要盟友并不推心置腹。总是到最后一分钟才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他。现在,在最后一刻钟,他这样做了。他的信是我们所得到的最说明情况和最真实的证据,说明他所以采取这个致命步骤的原因。这个步骤为他的未日和第三帝国的未日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曾使外界迷惑不解,这封信中当然也充满了希特勒惯用的谎言和遁辞,他甚至企图用这些谎言和遁辞来欺骗他自己的朋友。但是在这些谎言和遁辞的背后和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基本想法以及他在1941年夏天(大战以后的第二个夏天)正式开始时对于世界局势真正的——虽然是错误的——估计。领袖!  经过几个月的伤尽脑筋的考虑和令人不安的等待,我终于作出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决定,我正是在这个时候写这封信给你的。  局势:* 英国已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了。它像一个快要淹死的人那样,抓住每一根稻草。可是,它的某些希望当然并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法国的毁灭??已使英国战争贩子的眼光不断地转向他们曾经努力挑起战争的那个地方,即转向苏俄。  苏饿和英国两国都同样对于??由于长期的战争而筋疲力尽的欧洲发生兴趣。北美联邦则站在两国后面鼓励它们??[850] 希特勒然后解释说,由于苏联的大量军事部队在他背后,他就决不可能集结力量——“特别是在空中”——对英国进行足以使它屈服的全面攻击。  实际上,俄国现有的一切部队都在我们的边界上??如果情况使我有理由运用德国空军对付英国,那也会产生这样一种危险:俄国将开始执行它的勒索战略,而我只是由于感到空军处于劣势就不得不默默地屈服于这种战略??英国将更加不愿意求和,因为它能把它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伙伴身上。  事实上,随着俄国武装部队备战活动的加强,这种希望自然会增长起来。此外,美国也将把他们希望在1942年获得的大量军用物资运送给他们??  因此,经过反复思量,我终于决定趁早下手,以免后患??我的总的看法如下:1.法国像以往一样是不能信任的。  2.北非本身,领袖,就你的殖民地而论,大概在秋天以前没有什么危险。  3.西班牙是不坚决的,我担心它将只是在战争结果有定局时才会参加??  5.在秋天以前进攻埃及是不可能的??  6.美国是否参战是无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现在正在用它能够动员的一切力量支援我们的敌人。  7.英国本国的局势是很坏的;粮食和原料的供应越来越困难。进行战争的斗志只是靠希望而存在,而这些希望完全是以两个假定为基础的:俄国和美国。我们没有消灭美国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确有力量排除俄国。消灭俄国也意味着使远东的日本大大松一口气,从而有可能通过日本的介入对美国的活动造成更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我已决定结束克里姆林宫的伪善行径。  希特勒说,德国将不需要意大利的任何军队到俄国去。他不想让人分享征服俄国的光荣,就像他不让人分享征服法国的光荣一样。但是他说,意大利可以“提供决定性的援助”,那就是加强它在北非的部队,并且准备“在一旦法国违反条约时开进法国”。这对于渴望扩大领土的墨索里尼是一个很好的诱饵。  就对英国的空战而论,我们暂时将继续采取守势??[851] 至于东线的战争,领袖,它将肯定是困难的,但是我对于它将获得伟大胜利这一点,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我首先希望的是,那时,我们将有可能在乌克兰获得一个共同的粮食供应基地,它将向我们提供我们在将来可能需要的额外供应。  接着他谈到他所以没有较早地通知他的伙伴的借口。  领袖,我等到现在才告诉你这个消息,是因为最后的决定要到今晚7 点才能作出??  领袖,不管可能发生什么情况,我们的形势不会由于采取这个步骤而恶化;它只会改善??如果英日不从严酷的事实得出任何结论,那么我们在我们的后方得到巩固以后,就能够用更大的力量迅速地消灭我们的敌人。  最后,希特勒描述了他在终于作出决定后感到大松一口气的快感。??领袖,让我再谈一件事情。由于我在苦心思考以后作出了这个决定,我在精神上再次感到自由了。尽管我们完全有诚意努力实现最后的和解,可是同苏联的伙伴关系常常使我非常苦恼,因为在我看来,它总有点违反我的整个信念、我的思想和我以前的义务。我现在为我解脱了这些精神上的痛苦而感到高兴。  致热烈的同志式的问候。  阿道夫·希特勒。  6 月22日清晨3 点,在德军开始进攻以前半小时,冯·俾斯麦大使在罗马叫醒了齐亚诺,把希特勒的长信交给他。这位意大利外长然后打电话把这封信告诉了当时正在利西奥纳避暑地休养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半夜里由于他的轴心伙伴的来信而被从睡梦中叫醒,这不是第一次了,他对这一点很恼火。墨索里尼对齐亚诺焦躁地说,“我在晚上也不大打扰我的仆人,但是德国人毫不体谅人,随便在什么时候都把我从床上叫起来”。可是墨索里尼搓搓他的睡眼以后,马上下令立即对苏联宣战。他现在完全是德国人的俘虏了。他知道这一点,并且对此感到恼火。他对齐亚诺说,“我只希望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东方进行的这场战争中,德国人会给煞一煞威风”。不过,他认识到,他自己的前途现在已完全依靠德国的武力了。他确信德国人将在俄国获胜,但是他希望至少德国人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他没法知道,也没有想到,在西方的任何其他人也没有想到,德国人会得到坏得多的结果。6 月22日星期天,拿破仑就是在1812年那一天前往莫斯科途中渡过涅曼河的,他的祖国法国也是在一年前那一天在贡比臬投降的,阿道夫·希特勒所向无故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就在那一天清晨大举渡过了涅曼河和其他一些河,猛扑俄国。红军尽管得到了一切警告,但是正如哈尔德将军第一天在日记中所说,红军“在整个战线上,遭到战术上出其不意的袭击”。最初所遇到的一切桥梁都是完整无损地占领下来的。哈尔德说,事实上,在边界的大部分地方,俄国人甚至没有作好战斗部署,还未能组织抵抗就被打败了。数以百计的苏联飞机在机场上遭到摧毁。几天以内,数以万计的俘虏开始源源而来;整军整军的军队被迅速包围了。看来这是波兰战役的重演。  一向谨慎的哈尔德看过参谋总部的最近报告以后在7 月3 日的日记上写道:“对俄国进行的战役在14天内就获胜了。这么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他又说,战争将在几周内全部结束。  第二十四章形势的转变  到1941年初秋,希特勒认为俄国已经完蛋了。  战役开始后的头3 个星期中,陆军元帅冯·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率有30个步兵师、15个装甲师或摩托化师,从比亚利斯托克向前推进450 英里,抵达斯摩棱斯克。莫斯科就在1812年拿破仑曾经经过的那条公路向东200 英里,北面一路,陆军元帅冯·李勃的集团军,兵力达21个步兵师和6 个装甲师,往北穿过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迅速向列宁格勒推进。南面一路,陆军元帅冯·伦斯德的由25个步兵师、4 个摩托化师、4 个山地师和5 个装甲师组成的集团军,向第聂伯河和基辅进军。基辅是希特勒垂涎已久的富饶的乌克兰的首府。  用最高统帅部的公报的后来说:德军是“按计划”沿着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1000英里的战线上全面向前推进的。纳粹独裁者相信,随着苏军一个接着一个被包围或被击溃,德军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前进。因此,到了7 月14日,即入侵后刚满3 个星期,希特勒竟发布一项指令,说陆军兵力可“在最近将来大大减少”,军火生产将集中于海军舰只和空军飞机方面,尤其要以后者为重点,以便对最后的敌人英国作战,以及——他又说——“对美国作战,如果有此必要的话”。到了9 月底,他指示最高统帅部准备解散40个步兵师,以便腾出这一部分人力用于工业生产方面。  俄国的两个最大的城市,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沿岸建立的都城列宁格勒和现在是布尔什维克首都的古城莫斯科,在希特勒看来,快要陷落了。9 月18日,他发下严格命令:“列宁格勒或莫斯科方面即使提出投降,也不得予以接受。”他在9 月29日的指令中对他的指挥官说明了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城市:元首已决定将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 从地球上消除。* 一旦苏俄被推翻,这个大城市的继续存在,并无重要意义??  我军目的在于包围这个城市,用炮击和连续不断的空军轰炸,把它夷为平地??  把这个城市接管过来的任何要求,将不予考虑。因为全市居民的生存和供应他们食物的问题,不能由我们也不应该由我们解决的。在这一场争取生存的战争中,我们对于这样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连一部分也不想保留。  就在同一个星期,10月3 日那一天,希特勒回到柏林,对德国人民作了一次讲话,宣称苏联已经崩溃。“今天我宣布,我毫无保留地宣布,”他说,“东方的敌人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在我们部队的后边,已经有了相当于我在1933年执政时德意志国家幅员两倍的土地。”  10月8 日,莫斯科南面重镇奥勒尔陷落,希特勒派他的新闻发布官奥托·狄特里希乘飞机回到柏林。第二天,狄特里希对世界各大报纸的新闻记者宣布,守卫莫斯科的提莫申科元帅所率苏联最后一支完整的部队,已被围困在德军于莫斯科城下设下的两个钢铁包围圈中;布琼尼元帅的南方部队已经溃散;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六、七十个师的部队已被包围在列宁格勒。  “从各种军事意义上看,”狄特里希最后洋洋得意地说,“苏俄已经打垮了。英国的两线作战的迷梦已经破灭。”  希特勒和狄特里希的牛皮,至少吹得太早了。* 俄国人尽管在6 月22日遭到了突然袭击,部队和装备遭到重大损失,在仓猝后撤中,他们的一些精锐部队陷入敌人包围,但是实际上,从7 月[855] 份起,他们已开始进行德军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日益顽强的抵抗。在哈尔德的日记中,以及在中路战线统率一支庞大的装甲部队的古德里安将军和像他那样的前线指挥官的报告中,都开始频繁地——后来则连篇累犊地——记载着顽强的战斗、俄国人的殊死抵抗和反攻,以及除了苏军以外德军也遭到惨重损失的情况。  勃鲁门特里特将军后来写道,“即使在[ 争夺明斯克的] 第一次战役中,俄国军队的表现也与波兰军队和西方盟军失败时迥然不同。俄国军队即使是在被包围的时候,也仍然坚守阵地,继续战斗。”俄军的人数之多,他们的武器装备之好,都是希特勒做梦也想不到的。苏联的新的师源源投入战斗,德国的情报机构事前对此竟毫无所闻。哈尔德在8 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现在已经越发清楚,我们不仅低估了俄国巨人的经济力量和运输力量,而且最重要的是,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力量。我们最初计算敌人大约有200 个师,现在已经查明番号的有360 个师。一有十几个师被消灭,俄国人就又投入十几个师。我军战线由于分布太广,显得过于单薄。我们的战线没有纵深度。结果,敌人在连续进攻之后,常常得到一些成功。”伦斯德在战后向盟军提审人员直率供认:“在发动进攻后不久,我便发现以前所写的关于俄国的一切都是满纸胡话。”  古德里安、勃鲁门特里特和塞普·狄特里希等将军在他们的报告中,对初次碰到俄国T—34型坦克都表示惊讶不已。他们对T—34型坦克事前毫无所闻。这种坦克的装甲很厚,德国的反坦克炮弹打上去就被弹回来,坦克毫无损伤。勃鲁门特里特后来说,这种装甲车的出现,标志着后来所谓“坦克恐怖”的开始。战争开始以来,德国人在以空军保护地面部队和进行战前侦察方面一直占有压倒优势,现在却第一次不能用这种优势占便宜了。苏联的战斗机,尽管在战争爆发的第一天在机场上遭到轰炸,在战争初期的战斗中也受到重大损失,但是,和那些新的师团一样,仍然不断出现,简直说不上是从哪儿来的,还有,德军进军过于迅速,加上俄国没有适宜的机场,都使德国空军基地距离太远,无法有效地掩护前线作战。冯·克莱施特将军后来报告说:“在好几次挺进时,我的装甲部队由于没有飞机掩护,遇到很大困难。”  德国人对俄国还有一个估计上的错误,克莱施特曾对利德尔·哈特谈过这一点。不用说,那年夏天,绝大多数西方人士也有同样的错误估计。  克莱施特说:“我们把胜利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入侵必然要使俄国发生政治混乱这种前途上??我们把过高的希望放在这样的信念上:斯大林一旦遭到重大失败,必然要被国内人民推翻。这种想法是元首的政治顾问们制造的。”希特勒确实对约德尔说过:“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856] 房子就会倒下来。”  希特勒认为,到7 月中旬,踢门的机会已经到来了。当时在德国最高统帅部中,发生了头一场战略上的大争论。结果是,元首不顾大多数高级将领的反对,作出了哈尔德认为已证明是“东线战役中最大战略上的错误”的决定。问题说来也简单,但是却极关重要。这就是,包克所率领的实力最强、也是迄今为止德国三路大军中成就最大的中央集团军,要不要从7 月16日已经到达的斯摩棱斯克向前推进200 英里,拿下莫斯科?还是仍然坚持按照希特勒在12月18日指令中规定的计划行事,以北路和南路两翼为主攻?换句话说,是以莫斯科还是以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作为最后目标?  以勃劳希契和哈尔德为首的陆军总司令部,坚决主张全力进攻苏联首都。支持这个意见的有包克,他所统率的中央集团军,正沿着公路向莫斯科进军;还有古德里安,他的装甲部队正在前边打头阵。他们在辩论当中,除了强调攻占敌人首都的心理上的价值之外,还申述了更多的理由。他们向希特勒指出,莫斯科是军火生产的重要来源,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俄国交通运输的枢纽。拿下莫斯科,苏联不仅要失去一个主要的军火来源,而且后方的兵员、供应也不能运往遥远的各个前线,各个前线就要因此而削弱和崩溃。  此外,将领们还向这位现在已成为他们最高统帅的前下士提出一个最后的、无可置辩的论点。他们说,种种情报表明,俄国的主力现在正集中在莫斯科前沿,以图全力保卫首都。在斯摩棱斯克正东,50万苏军突破了包克的双重包围,正在挖壕据守,以阻挡德军进一步向首都推进。  [ 哈尔德在战争结束后不久给盟军写的一份报告中说道] 这样一来,俄国兵力的重心就摆在中央集团军的面前??  参谋总部提出了这样一种看法:我军必须以击败敌人的军事力量为作战目标,因此,下一个最迫切的任务是,集中中央集团军的全部力量,击溃提莫申科的部队,进军莫斯科,拿下敌人的这个抗战神经中枢,并击溃敌人的新的部队。由于季节变换在即,准备这次进攻的部队的集结工作必须尽快完成。与此同时,北方集团军须执行既定任务,争取与芬兰人取得联系。南方集团军将继续向东推进,尽可能牵制敌人的力量。??参谋总部与最高统帅部经过多次讨论,没有取得任何结果,后来,陆[857] 军总司令[ 勃劳希契] 把参谋总部的一份备忘录交给了希特勒。  我们从哈尔德的日记中了解到,提交这份备忘录的日期是8 月18日。哈尔德写道:“这事引起了爆炸性的后果。”希特勒对乌克兰的盛产粮食地区和工业地区以及高加索的俄国油田垂涎已久。而且,他认为他现在找到了一个诱歼仍在坚守中的基辅东面第聂伯河东岸的布琼尼部队的大好机会。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在北面会师。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从中央集团军分出好几个步兵师和装甲师,调到北路去,尤其是南路去。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说。  8 月21日,希特勒向与他意见不合的参谋总部下达一项新的指令。哈尔德在第二天的日记中逐字逐句地把指令内容抄录下来。  陆军方面提出的关于东线作战如何继续的建议,不符我的意图。  在冬天到来以前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不在于占领莫斯科,而是拿下克里米亚,拿下顿尼茨盆地的工业和煤矿区,并切断俄国的高加索石油供应线。北路的任务在于围困列宁格勒和同芬兰军队会师。  希特勒在指令中规定,必须彻底摧毁南路的第聂伯河一带的苏联第五军团。这一支部队的顽强抵抗,使希特勒伤了好几天的脑筋。他还要求占领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包围列宁格勒,与芬兰军队会师。他最后说:“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进攻提莫申科部队、顺利地打败它的条件。”  [ 哈尔德悻悻地说] 这样一来,原定要在莫斯科大门前给俄国军队以决定性打击的这一目标,就只得从属于想夺取一个有价值的工业区和向俄国油区方面进军的欲望了??希特勒现在已给同时攻占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为他自信这两个“共产主义圣地”一旦陷落,俄国就要土崩瓦解了。  希特勒为了对那些不能赞赏他的战略天才的陆军元帅和将军进行侮辱,发出了一个哈尔德称之为“反备忘录”(针对陆军18日的备忘录)的文件。  参谋总长说这个“反备忘录”“通篇是骂人的话”,例如其中说到,陆军司令部中全是一批“脑袋已被过时理论弄得陈腐不堪”的人。  哈尔德在第二天日记中大发牢骚:“不能忍受!闻所未闻!莫此为甚!”  这天整个下午和晚上,他与陆军元帅冯·勃劳希契会商,[858] 讨论元首对陆军总司令部和参谋总部事务进行的“不能允许的”干涉,最后他建议陆军总司令和他本人辞职。“勃劳希契不同意,”哈尔德写道:“因为他认为这并不实际,而且也与事无补。”这个胆小怕事的陆军元帅这次仍和从前一样,向那位以前的下士屈服了。  第二天,8 月23日,古德里安将军到元首的大本营,哈尔德就怂恿他劝说希特勒放弃他那将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决定。虽然,这位性情倔强的装甲部队司令用不着怂恿也会这么做的。他一到大本营就碰上了勃劳希契。陆军总司令对他说:“我不许你跟元首谈莫斯科的问题。在南方作战的命令已经发下来了。当前只是如何执行的问题。讨论是没有用处的。”  但是,当古德里安晋见希特勒时——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都没有和他一起进去——他还是拒绝服从命令,竭力主张立即进攻莫斯科。  [ 古德里安后来写道] 希特勒让我把话说完,然后详细说明他所以作出不同决定的种种理由。他说,将来继续进行战争,十分需要乌克兰的原料和农业。他谈到有必要使克里米亚半岛失去作用,他认为“克里米亚是苏联进攻罗马尼亚油田的航空母舰”。我头一回听到他说出这样的话:“我的将军们对于战争的经济方面的问题一窍不通。”??他已经发布严格的命令,规定进攻基辅是当前的战略目标,进行一切军事行动时,必须牢记这一点。在最高统帅部这里,我头一回看到后来非常习见的一个现象,希特勒每说一句话,在场的凯特尔、约德尔等人莫不点头称是,只有我仍然坚持我自己的观点??但是哈尔德在以前历次讨论中,从来没有点头称是。第二天,古德里安看到他,把自己并没有能使希特勒回心转意的情况告诉了他。古德里安说参谋总长“精神完全失常,使我十分惊讶,他竟口出不逊,作了完全没有根据的指责和诋毁”。  这是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最高统帅部中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可是更严重的危机及其不利后果还在后头哩。  南路方面,伦斯德的部队由于得到从中路抽调出来的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和步兵师的增援,终于发动了进攻。古德里安认为这个进攻从本身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术胜利。基辅于9 月19日陷落——德国部队已越过基辅150 英里——到26日,基辅战役便结束了。据德国方面宣布,俄国军队被包围而投降的共达665000人。[859] 在希特勒看来,这是一次“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但是尽管这个成就非同小可,他的一些将领对于它的战略上的重大意义却更加怀疑了。在中路,包克的没有装甲部队的集团军,在斯摩梭斯克东面不远的杰斯纳河一带,两个月来一直按兵不前。秋雨季节快来了,到时候俄国的道路将是一片泥泞。随之而来的将是冰天雪地的严冬。  对莫斯科的大进攻  希特勒终于勉勉强强地对勃劳希契、哈尔德和包克的主张让了步,同意重新发动对莫斯科的进攻。但是太迟了!9 月5 日下午,哈尔德去看他,这时元首主意既定,就急不可待地要进克里姆林宫了。最高统帅下了命令,“中路必须在8 天到10天之内开始行动”。(“不可能!”哈尔德在日记中叫道。)  “包围他们,击败他们,消灭他们。”希特勒同意把中央装甲集团军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重新调回来,这时该部在乌克兰正打得难解难分。同时还同意从列宁格勒前线把莱因哈特的坦克军调过来。可是装甲部队要一直等到10月初才能调回来,经过休整,投入战斗。  10月2 日,大规模进攻终于开始了。进攻的代号是“台风”。一股强风,一股旋风,要猛袭俄国人,要在莫斯科前沿歼灭俄国人的最后的作战部队,要把苏联打垮。  但是在这里,纳粹独裁者又一次犯了自大狂的毛病。在冬季到来之前拿下俄国首都,他还认为不够。又下令北路的陆军元帅冯·李勃同时占领列宁格勒,在北面与芬兰军队会师,继续向前推进,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他又下令伦斯德同时清扫黑海沿岸,拿下罗斯托夫,夺取迈高普油田,向伏尔加河岸的斯大林格勒进军,以切断斯大林与高加索地区的最后联系。伦斯德向希特勒解释,这样做意味着要越过第聂伯河作400 多英里的大进军,队伍的左翼将危险地暴露在敌人面前,这时最高统帅对他说,南路的俄军现在已不可能进行什么了不起的抵抗了。伦斯德说他对于这个荒谬可笑的命令“纵声大笑”,他不久以后碰到的却是与希特勒的估计迥然相反的情况。  德军沿着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的老路向前推进。一开始,来势汹汹,煞是像一股台风似的。  10月上半月,德军打了一仗勃鲁门特里特后来称之为“教科书式的战役”。德军包围了在维亚兹马和勃良斯克之间的苏联两支部队,据称俘虏了65万人,还有5000门大炮、1200辆坦克。到了10月20日,德国装甲部队的前锋部队已进抵离莫斯科40英里的地方,苏联中央各部和外国使馆急忙撤退到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这时,就连头脑清醒的哈尔德(他从马背上摔了一跤,折了一根锁骨,暂时住在医院里治疗)也相[860] 信,凭着领袖的大胆的领导和有利的天时,在俄国的严冬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是不成问题的。  但是,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的季节来临了。这一路乘车行进的大军,越走越慢了,有时还不得不停止前进。正在打仗的坦克也得撤下来,去拖曳陷在泥坑里的大炮和弹药车。由于缺乏拖曳车辆用的钢链、挽钩,只得派空军运输机空投一捆捆绳子,其实这时十分需要飞机运送别种军需品。开始下雨是在10月中旬,古德里安后来回忆说,“以后几个星期就听烂泥的摆布了”。  勃鲁门特里特将军是在莫斯科战役中首当其冲的陆军元帅冯·克鲁格的第四军团的参谋长,他生动描述了当时的狼狈情形。  步兵在泥泞中一步一滑,每门大炮得用许多马队来拉才能前进。所有车辆都陷在泥坑里,一直陷到车轴部分。甚至牵引机行动起来也十分困难。不上几天,很大一部分重炮就动弹不得了??这一切使得我们早已疲惫不堪的部队处于怎样的紧张状态,也许是不难想像的。在哈尔德的日记上,在古德里安、勃鲁门特里特等德国将领的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怀疑、甚至绝望的迹象。这种情绪也传播到战地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中——也许可以说,这种情绪就是从他们中间产生出来的。勃鲁门特里特回忆说:“现在,当莫斯科似乎已经在望的时候,官兵的心情却开始起了变化。敌军的抵抗坚决起来,战斗越来越激烈??许多连队得不到增补,只剩下六七十人。”可供使用的大炮和坦克也不够。他说:“冬天快到,可是冬衣连影子还没有见到。??在遥远后方的广大的森林沼泽地带,开始出现有游击队的活动。运输队常常遭到伏击??”  勃鲁门特里特回忆道,从这时候起,曾经在这同一条路上走向莫斯科的拿破仑大军的鬼影和拿破仑全军覆没的事迹,就常常萦绕在纳粹征服者的睡梦中。德国将领们开始阅读或者重读高兰古侯爵所著的关于这个法国征服者1812年冬天在俄国惨败的可怕故事。  在遥远的南方,天气稍微和暖一些,但是也是多雨,道路泥泞,战事同样进行得不顺利。克莱施特的坦克已于11月21日开进顿河口的罗斯托夫。  这时,戈培尔博士的宣传乐队大吹大擂地说,“通向高加索的大门”已经打开了。但是,这个大门并没有开上几天。克莱施特和伦斯德都认识到,罗斯托夫是守不住的。5 天以后,俄国军队收复了罗斯托夫。德国军队在南北两翼受到夹攻,[861]狼狈后撤50英里到米乌斯河一线。克莱施特和伦斯德当初就曾计划在这里建立一条冬季防线的。  罗斯托夫的撤退是第三帝国历史上另一个小转折点。在这里,纳粹军队头一回遭受到重大的挫折。古德里安后来评论说,“我们的灾难是在罗斯托夫开始的;那是危机迫近的预兆”。德国陆军的高级将领伦斯德陆军元帅因此丢了官职。在伦斯德撤退到米乌斯河的时候:[ 他后来答复盟军提审时说道] 元首突然给我下了一道命令:“留驻原地,勿再后撤。”我立即复电:“要想坚守,简直是发疯。首先,部队固守不住,其次,若不撤退,将被歼灭。我再次请求撤销这项命令,否则请另派别人接替。”当晚,元首的复电来了:“同意所请,望即交出指挥权。”  “于是,”伦斯德说,“我便回家去了。”  像这样命令在远方的部队冒险死守阵地的一意孤行,曾遭到许多将领的反对,虽然在以后一些令人惊心动魄的月份中也许曾把德国军队从全军覆没中挽救出来,但是这种做法还是导致了在斯大林格勒和其他地方的惨重失败,并促成希特勒的覆亡。  那一年冬天,俄国很早就大雪纷飞,气温降到零下。据古德里安记载,初雪是在10月6 日的夜间下的,正是对莫斯科重新发动进攻的日子。这样的天气提醒他再一次要求大本营发来冬衣,尤其是厚靴和厚毛袜。  10月12日,他记载说,雪还在下个不停。  11月3 日,第一次寒潮到来,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到11月7 日,古德里安报告说,部队开始发现“严重冻伤病员”。  13日,气温降到零下8 度,“越来越觉得”缺少冬衣了。枪[862] 炮和人一样受到了严寒的影响。  [ 古德里安写道] 由于供坦克履带防滑用的尖铁没有运到,路上的冰引起了不少困难。天冷使得大炮上的瞄准镜失去了效用。发动坦克时,得先在底下点人烘烤一阵。燃料常常冻结,汽油也冻得粘糊糊的??[ 第一百一十二步兵师的] 各团因冻伤都减少了500 人左右。由于天气太冷,机关枪打不响,我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已证明对付不了[ 俄国的] T—34型坦克。  古德里安后来说:“结果人心惶惶,甚至一直影响到后方博哥罗次克。  自从俄国战役开始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这是一个警告:我们的步兵战斗力已经到了尽头了。”  而且,还不止步兵如此。11月21日,哈尔德在日记上潦草地写道,古德里安打电话来说,他的装甲部队“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位素来悍善战的坦克兵司令明白表示,他决定于该天去见中央集团军司令包克,请求收回发给他的命令,因为他“实在无法执行”。他情绪消沉达于极点,那天写道:冰天雪地,无处避寒,无衣御寒,人员装备受到严重损失,燃料供应也糟糕透顶——所有这一切使我难以履行司令官的职责,长此以往,我的重大责任要把我压垮了。  古德里安在回溯这段往事时也说:对此刻发生的事件真正能够作出评价的只有这样的人:在这悲惨的冬天,他曾目睹俄国的漫天大雪,他曾挨过那吹过俄国的把沿途一切都埋在雪中的凛冽寒风;他曾一小时又一小时地乘车走过荒无人烟的地方,好不容易见到一间不仅样的房屋,里面住的是无衣少吃、饥寒交迫的士兵;他也曾遇到对比之下吃得较饱、穿得较暖、冬季作战的装备一应俱金的生气虎虎的西伯利亚人??  这些事现在不去细说了,但是有一点需要首先强调一下:尽管俄国的冬天这样可怕,同时,即使苏联军队的冬天准备工作必然比德国军队作得好一些,但是现在应该指出的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因素不是气候,而是红军的英勇战斗以及他们的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哈尔德的日记和战地指挥官的报告,都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经常对俄国军队进攻和反击的规模和声势感到惊讶,而对德军的挫折和损失则感到灰心。纳粹将领们不能理解,有着暴政制度[863] 的俄国人,在德军初次打击下又受到惨重损失的俄国人,为什么没有像法国和其他情况比俄国好的国家那样土崩瓦解。  勃鲁门特里特写道:“我们在10月底11月初惊讶而又失望地发现,俄国人虽然遭到打击,但看来并不认为自己已不再是一支战斗力量。”古德里安谈到他在进军莫斯科途中,在奥勒尔遇到一个年老退休的沙皇时代的将军。  “你们要是早来20年[ 他对这位装甲兵将领说] ,我们一定会伸开双手欢迎你们。但是现在太晚啦,我们刚刚开始站起来,现在你们来了,把我们推回到20年前去,这么一来我们又得从头开始。现在我们在为俄罗斯打仗,在这个事业中,我们是团结一致的。”  到了风雪交加、气温持续在零下的11月底,在希特勒和他的大部分将领看来,莫斯科似乎已在股掌之中了。德军在首都北、南、西三面,已到达距离目标二、三十英里的地方。希特勒远在后方东普鲁士的大本营里,反复地端详着地图。在他看来,到莫斯科的这最后一程,根本算不了什么。他的军队已前进了500 英里;他们只要再走二、三十英里便行了。他在11月中旬对约德尔说,“我们最后再用点力,就要胜利啦”。陆军元帅冯·包克负责指挥中央集团军向莫斯科作最后攻击。他在11月22日打电话给哈尔德,以马恩河战役与现在情况相比,他说,“那次战斗中,投入最后一个营就决定了战役的胜利”。尽管敌人加强抵抗,包克对参谋总长说,他相信“一切都已不成问题”。到11月的最后一天,他果然投进了他的最后一个营。对苏联心脏的最后的总攻,定在第二天,即1941年12月1 日。  最后的总攻意外地遇到顽强抵抗。这是有史以来在一条战线上集中了最强大的坦克部队:在莫斯科正北,霍普纳将军的第四坦克集团军和霍特将军的第三坦克集团军向南进迫,在莫斯科正南的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从土拉北上,克鲁格的庞大的第四军团居于中央,穿过市郊的森林向东杀开一条血路——希特勒的最大希望就寄托在这样声势浩大的军事部署上。到12月2 日,第二百五十八步兵师的一个侦察营突入莫斯科城郊的希姆基,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已经在望,但是第二天早晨就为几辆俄国坦克和从市内工厂紧急动员起来的工人队伍所击退。这是德国军队到达莫斯科最近的地方;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克里姆林宫。  12月1 日晚上,正害着严重胃痉挛的包克已经打电话给哈尔德,说他的部队力量大为削弱,他再也不能用他们来“作战”了。参谋总长给他打气说,“应该不惜使出最后一把劲,打倒敌人。如果办不到,我们再另作决定”。  第二天,哈尔德在日记上简短地写道:“敌军的抵抗已达到极点。”过了一天,12月3 日,包克再打电话给参谋总长。哈尔德在日记上记下包克所谈的情况:第四军团的先头部队又撤下来了,因为侧翼跟不上去??我军快要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包克第一次谈到要转攻为守时,哈尔德提醒他说:“最好的防守是坚持进攻。”  这话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碰上的是俄国人和那样的天气。第二天,12月4 日,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从南面攻占莫斯科的企图已被制止,古德里安报告说气温已下降到零下31度。第二天,温度又下降了5 度。他说,他的坦克“差不多动弹不得了”。同时,他的侧翼和在土拉北面的后卫都受到了威胁。  12月5 日是关键性的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200 英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制止住了。傍晚,古德里安通知包克,他不仅已经被止住,而且还得后撤。包克打电话给哈尔德说,“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同时,勃劳希契也绝望地告诉他的参谋总长说,他要辞卸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这一天是德国将领们黑暗、悲惨的一天。  [ 古德里安后来写道]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必须作出这样一种决定,没有比这再困难的事了??我们对莫斯科的进攻已经失败。我们英勇的部队的一切牺牲和煎熬都已归于徒劳,我们遭到了可悲的失败。  在克鲁格的第四军团司令部里,参谋长勃鲁门特里特已看出形势到了转折点。他后来回忆道:“我们想在1941年打败俄国的希望,已在最后一分钟化为泡影了。”  第二天,12月6 日,刚在6 个星期以前继提莫申科元帅任中路战线司令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发动了攻势。在莫斯科前沿200 英里长的战线上,他的7 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 个师——全线出击。这些部队中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经沙场包克第一次谈到要转攻为守时,哈尔德提醒他说:“最好的防守是坚持进攻。”  这话说来容易做来难,因为碰上的是俄国人和那样的天气。第二天,12月4 日,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军团从南面攻占莫斯科的企图已被制止,古德里安报告说气温已下降到零下31度。第二天,温度又下降了5 度。他说,他的坦克“差不多动弹不得了”。同时,他的侧翼和在土拉北面的后卫都受到了威胁。  12月5 日是关键性的一天。德军在环绕莫斯科周围200 英里的半圆形阵地上,全线被制止住了。傍晚,古德里安通知包克,他不仅已经被止住,而且还得后撤。包克打电话给哈尔德说,“他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同时,勃劳希契也绝望地告诉他的参谋总长说,他要辞卸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这一天是德国将领们黑暗、悲惨的一天。  [ 古德里安后来写道] 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必须作出这样一种决定,没有比这再困难的事了??我们对莫斯科的进攻已经失败。我们英勇的部队的一切牺牲和煎熬都已归于徒劳。我们遭到了可悲的失败。  在克鲁格的第四军团司令部里,参谋长勃鲁门特里特已看出形势到了转折点。他后来回忆道:“我们想在1941年打败俄国的希望,已在最后一分钟化为泡影了。”  第二天,12月6 日,刚在6 个星期以前继提莫申科元帅任中路战线司令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将军,发动了攻势。在莫斯科前沿200 英里长的战线上,他的7 个军团和两个骑兵军——共计100 个师——全线出击。这些部队中有新入伍的,也有久经沙场开始被开刀了。我们已经看到,伦斯德由于被迫撤出罗斯托夫,已被解除南路部队司令官的职务。陆军元帅冯·包克自从在12月间遭到失败以后,胃病转重,已于12月18日由冯·克鲁格元帅接替他的工作。克鲁格的被打得落花流水的第四军团被逐出莫斯科近郊,而且永远不能再推进到那里了,甚至英勇善战、首先采用大规模装甲战而革新了现代战争的古德里安将军,也在圣诞节被解除职务,因为他未得上级批准,擅自下了撤退命令。同样喧赫一时的坦克部队司令霍普纳将军,也以同样的罪名被希特勒突然撤职,被夺了军阶,还被禁止穿着军服。他的第四装甲集团军曾到达莫斯科北面望得见城区的地方,但随即被逐退。汉斯·冯·斯波纳克将军,一年前曾以指挥空运部队在海牙登陆而得到骑士十字勋章,现在受到更严厉的处分。因为他在12月29日当俄国军队在其背后从海上登陆时,把他在克里米亚的1 个军中撤出1 个师。他不仅被立即褫夺军阶,还被拘禁,送交军事法庭审讯,在希特勒的坚持下被判以死刑。*[866]甚至善于逢迎拍马的凯特尔也和最高统帅闹起纠纷。甚至像他那样的人在12月初也清楚看到:为了避免奇灾大祸,必须从莫斯科作全面撤退。但是当他鼓足勇气向希特勒陈述这个意见时,希特勒对着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大声骂他是个“木头人”。过后不久,约德尔看到这位最高统帅部长官哭丧着脸,坐在桌子旁写辞呈,旁边搁着一支左轮手枪。约德尔悄悄地挪开手枪,劝凯特尔——显然并不太费事——不要辞职,要对元首的侮辱继续忍受下去。凯特尔照办了,他以无比的耐心一直忍受到最后一刻。  陆军元帅冯·勃劳希契要统率一支不能像最高统帅所要求的那样常胜不败的军队,这项吃力的差使使他的心脏病一再复发。到朱可夫开始发动反攻时,他已决意要辞去陆军总司令的职务。  12月15日,他到新转移的防线作了视察以后回到总司令部,哈尔德见他“疲惫不堪”。他在日记上写道:“勃劳希契再也看不到有使陆军摆脱绝境的办法。”这位陆军首脑已智穷力尽。他在12月7 日曾请求希特勒兔去他的职务,12月17日又提出一次,两天以后,得到正式批准。3 个月以后,元首跟戈培尔谈起他对这位由他亲自提名统率陆军的人的真正看法。  元首谈到他[ 勃劳希契] 时,用的尽是些轻蔑的字眼[ 戈培尔在1942年3 月20日的日记上写道] ,说他是一个爱好虚荣、懦弱无能的可怜虫??笨蛋一个。  希特勒对他的亲信谈起勃劳希契:“他算不上是个军人;他是个稻草人。  如果勃劳希契再留在他的职位上,哪怕是几个星期,事情就会酿成巨灾大祸。”由谁来接替勃劳希契,这个问题在陆军人士中曾引起种种猜测。但是这正如同当年由谁来接替兴登堡的猜测一样,都离谜底甚远。  12月19日,希特勒召见哈尔德,对他说,他将亲自接任陆军总司令。  哈尔德可以留任参谋总长,如果他愿意的话。哈尔德表示愿意。但是希特勒明白表示,从今以后,他将亲自掌管陆军事务,正如他掌管德国的几乎一切事务一样。  [ 希特勒对哈尔德说] 担任作战指挥算不得什么,是谁都干得了的。陆[867] 军总司令的任务是按照国家社会主义的方式训练陆军。我不知道有哪一位将军能按照我所要求的做到这一点。因此,我决定亲自接任统率陆军的任务。  希特勒就这样取得了对普鲁士军官团的彻底胜利。这位曾在维也纳当过流浪汉的前下士现在成了国家元首、战争部长、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兼陆军总司令。哈尔德在日记中不满他说:将军们现在只不过是传送希特勒命令的信差,而他的这些命令是根据他的独特的战略思想制定出来的。  实际上,这个自大狂的独裁者不久又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权力:通过法律使自己具有德国历史上任何人——不论帝王或总统——都没有得到过的权力。1942年4 月26日,他让他的唯命是从的国会通过一条法律,赋予他对任何德国人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同时明令废止与此相抵触的一切法律。  为了让大家相信,有必要引一下这条法律的条文。??在目前这场战争中,德国人民正面临着一场有关生死存亡的斗争,元首必须拥有他认为必要的一切权力,以便促进或赢得胜利。为此,元首作为国家领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首脑和最高行政首长、最高法官和党的领袖,得以——不受现行法律规定的约束——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一切手段强使任何德国人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论他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是下级文官、高级文官还是法官,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下级干部,是工人还是厂主。若有人违背自己的职责,元首经过缜密调查以后,有权不必按规定程序,给予应得的惩罚,撤销其职务、官阶和地位,而不考虑其所谓完全应该享有的权利。阿道夫·希特勒真的已不仅是德国的领袖,而且成了法律的化身。甚至在中世纪或更早的野蛮部落时代,也从没有任何德国人像他这样,在名义上、法律上和实际上一样都独揽暴君威权于一身。  话又说回来,希特勒即使没有增添这份权力,也已是陆军的绝对领导,现在不过是直接掌握了陆军指挥权罢了。那年寒冬,他断然采取行动,煞住了他的残兵败卒的退却,使他们免于拿破仑军队沿同一条冰天雪地的道路从莫斯科退却的命运。他禁止部队继续后撤。长期以来,德国将军们对他的死守方针是否正确一直有着争论:它到底是把部队从全军覆没中挽救出来了,还是加重了不可避免的重大损失。大多数司令官争辩说,他们当初在阵地防守不住时如果有权退却,就可以挽救出许多人员和装备,并为进行休整甚至发动反攻提供有利的条件。事实是,整师整师的部[868] 队常常被追上、被包围和被打得四分五散,如果及时退却的话,本来是可以把这些部队救出来的。  但是,后来也有一些将领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坚持要部队稳住阵脚、继续战斗的坚强意志,是他在战争中的最大成就;也许正由于此,部队才没有在冰天雪地中完全土崩瓦解。勃鲁门特里特将军对这种见解有过很好的概括:希特勒执意下令部队不论在任何形势下,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必须坚守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他本能地意识到,在冰天雪地中作任何撤退,必将使前线在几天之内土崩瓦解,他也意识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德国部队一定要遭到拿破仑大军同样的命运??由于冰雪封途,撤退只有通过空旷的田野。这样,用不了几夜,部队就支持不住,他们就会情愿在半道上躺倒等死。而且,后方也没有准备好可供他们撤退到那里的阵地,也没有他们可以守得住的任何防线。  一个军长冯·提伯尔斯克希将军同意这种看法。  这是希特勒的一个巨大成就。在那个危急的关头,部队都在回想拿破仑撤出莫斯科的故事,终日生活在这个阴影的笼罩之下。如果一经开始退却,就会仓皇四散,溃不成军。  德国陆军,不论是前线部队还是远在后方的大本营,全都惶惶不可终日。  哈尔德把这种情况生动地记在日记中。“非常困难的一天!”这是1941年圣诞节日记的开头一句话。一直到新年以后,他在日记中记述俄国军队的历次突破和德军所遇到的严重情况时,都用上了这一类词句。  12月29日。又是危急的一天!??元首和克鲁格在长途电话中作了紧张的谈话。元首禁止第四军团北翼继续后撤。第九军团情况岌岌可危,该军团的指挥官们显然已不知所措。中午,克鲁格慌慌张张地打来一个电话。第九军团请求撤退到尔热夫后面??  1942年1 月2 日。激战的一天!??第四军团和第九军团情况十分危急??俄国军队已突破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北面的阵地,把前线撕开一个大缺口,目前还看不出有重建防线的办法??由于这种情况,克鲁格要求批准撤出深陷在敌后的阵地。与元首展开激烈争辩,元首仍坚持他的意见:不论后果如何,必须保持现有阵地??  1 月3 日。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和博罗夫斯克之间的防线已被突破,情况[869] 越发危险。库勃勒* 和包克十分激动,要求批准撤出北路正在崩溃的阵地。元首怀疑手下的将领是否有勇气作出困难的决定,发了一顿脾气。但是部队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明明是无法守住阵地的。元首下令:他会亲自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撤退??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这种事情的决定权,已不在元首而在俄国军队手中了。希特勒能勒令德国军队拼死守住阵地,但是他再也阻挡不了苏联军队的前进,正跟克努特王不能阻挡潮水涌来一样*.有一次,在惊慌之中,陆军总司令部有些军官建议,使用毒气也许可能扭转局势。哈尔德在1 月7 日的日记上写道:“奥赫斯纳上校劝我对俄国人开始进行毒气战。”也许由于天气太冷了,总之这项建议没有下文。  1 月8 日是哈尔德在日记上记载的“万分危急的一天”。“苏希尼契[ 在莫斯科西南] 的突破,使克鲁格的处境更困难了。因此他坚持要求撤出第四军团。”这位陆军元帅给希特勒和哈尔德打了一整天的电话,坚持要求撤退。  到了晚上,元首才勉强同意了。他批准克鲁格“逐步地”后撤,“以便保护部队的联络”。  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国军队,现在在这一整个可怕的冬天,却被俄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此外,也因为恐怕遭到俄军的包围和突破而退却。到2月底,德军已退到离莫斯科75 英里到200 英里的地方。哈尔德在2 月将尽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次冒险进攻俄国失败的兵员损失数字。  他写道,到2 月28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23 人,相当于他的全部兵力的31%。其中死亡202251人,受伤725642人,失踪46511 人,(冻伤112627人)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俄国的重大损失。  春天到来,冰雪消融,漫长的战线上平静了一个短暂时期。希特勒和哈尔德开始忙于筹划向前方调派生力军,调派更多的坦克、大炮,以便重新发动攻势——至少在前线的一部分地区发动攻势。德国军队在广大的战线上再也没有发动全面进攻的力量了。严寒的冬天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朱可夫的反攻,使全面进攻的希望破灭了。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希特勒早就意识到,他要想征服俄国的[870] 这一场赌博已经失败了,不仅在6 个月的时间内办不到而且永远办不到。哈尔德在1941年11月19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元首向最高统帅部几个军官所作的一次长篇“训活”。希特勒在德国军队离莫斯科只有几英里而且正在死命进攻这个城市时,便已经放弃了在年内打败俄国的希望,而在打第二年的主意了。哈尔德记下了元首的打算。  明年的目标。首先拿下高加索。目的,俄国南方边疆。时间:3 、4 月。北路方面,今年战事结束以后,伏洛格达或高尔基,* 时间只能在5 月底。  明年还有什么目标,尚待决定。一切将看铁路运输的能力而定。关于将来要建立一堵“东壁”  的问题也待以后决定。  如果苏联要被消灭的话,就用不着建立什么“东壁”。看来,哈尔德在听着最高统帅继续往下谈的时候,对这一点是动过脑筋的。  总的说来[ 他最后写道] ,给人的印象是,希特勒现在已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灭对方,并认识到这种情况将导致和平谈判。  对这位纳粹征服者来说,这一点认识一定是起了当头棒喝的作用的。6 个星期以前,他还在柏林发表过广播演说,“毫无保留地”宣布俄国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他的计划已经给打得粉碎了,他的希望已经化为泡影了。两个星期以后,12月6 日,当德国军队在莫斯科郊外给击退回来的时候,他的计划和希望更进一步破碎了。  次日,1941年12月7 日是星期日,在地球的另一边,发生了一件事件,把希特勒轻率地挑起的欧洲战争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这场世界大战将要决定他和第三帝国的命运,尽管希特勒自己这时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原来在这一天,日本轰炸机袭击了珍珠港。第二天,* 希特勒赶忙从他在“狼穴”的大本营乘火车回到柏林,他曾经对日本庄严地许下秘密的诺言,现在已到了履行这个诺言——或者是翻悔——的时候了。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阿道夫·希特勒对日本的轻率的诺言,是他在柏林与亲轴心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经过一系列会谈之后作出的。时间是在1941年春天,正是德国对俄国发动进攻前不久。我们从缴获的德日会谈记录中,可以追溯出希特勒又一个重大的估计错误的来龙去脉。这份记录和纳粹在这段时期的其他文件表明,元首是多么无知,戈林是多么狂妄,里宾特洛甫是多么愚蠢,以至于他们不能了解美国的潜在军事力量——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二世、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曾经犯过的错误。  希特勒对美国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基本的矛盾。虽然他根本瞧不起美国的军事力量,但在战争的头两年中,却仍然尽力使美国不卷入战争。  正如前文所述,使美国不卷入战争,是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主要任务。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包括贿赂国会议员、试图津贴作家和资助“美国第一委员会”,来支持美国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在战争中不参加到德国的敌人方面。  希特勒十分懂得,只要美国由罗斯福总统领导一天,希特勒的征服世界、与意大利和日本瓜分地球的狂妄计划就一天不得实现。他在私下谈话时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他认为,早晚要对付美国,而且用他的说法,要“狠狠地”对付。但是一次只能对付一个国家,这是他的战略迄今得到成功的秘诀。  对付美国的时候一定会到来,但只有在打败英国和苏联之后才能这么做。到那时候,他将在日本和意大利的帮助之下,对付暴发户美国人。胜利了的轴心国家将轻而易举地使孤立无援的美国人屈服在它们的淫威之下。  希特勒尽力想在对美国下手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前,使美国不卷入战争;要做到这一点,日本是关键所在。  1940年3 月11日,里宾特洛甫曾对墨索里尼指出,日本拥有牵制美国的力量,它可[872] 以阻止美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出兵欧洲对德国作战。  在战争期间,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与日本人打交道时,最初特别强调不要惹得美国放弃中立的重要意义。到1941年初,他们特别急切地想把日本拖进战争,不是去打美国,更不是打他们马上就要进攻的俄国,而是去打显然快要打败、但仍不肯屈服的英国。早在1941年,德国就加紧对日本施加压力了。2 月23日,里宾特洛甫在萨尔斯堡附近的富许尔霸占来的宅邸里,接见了日本大使大岛浩将军。这位大使性情暴躁,常常使作者认为他是一个比纳粹党人还要地道的纳粹分子。里宾特洛甫对客人说,战争虽已取得胜利,但是日本“为了自身利益”,应该“尽快”参战,占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领土。  [ 他继续说道] 日本的突然出兵,一定可以阻止美国参战。美国目前还没有武装起来,它不会愿意它的海军在夏威夷以西遭到危险。在日本出兵的情况下,美国参战的可能性更小。日本只要在其他方面尊重美国的利益,罗斯福即使拿什么丧失威望的论据来说服美国人打仗,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美国在日本进占菲律宾时也不得不袖手旁观,那未它就很不可能宣战。  里宾特洛甫又说,美国即使真的参战,“也绝不会对三国条约的国家的最后胜利产生多大危险”。日本舰队一定会轻而易举地打败美国舰队,战争将以英国和美国的垮台而迅速结束。这样的话对这位性情暴躁的日本大使是十分动听的,所以里宾特洛甫大讲特讲。他劝日本在华盛顿正在举行的谈判中,态度要坚决,“说话要干脆”。  美国只有在认识到他们面对的是坚定不移的决心以后,他们才会后退。美国人民??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子弟,因此是反对参战的。美国人民本能地感到,罗斯福和幕后操纵的犹太人是在无缘无故地把他们拉迸战争中去。因此,我们对美国的政策一定要干脆、坚定??  这位纳粹外交部长还提出一点警告。这个警告也曾对佛朗哥提过,但是可悲地没有产生作用。  德国一旦受到削弱,用不着多久,日本就将发现它自己处于全世界的围攻之中。我们坐的是一条船。现在是决定我们两国未来几世纪命运的时刻??德国的失败也就是日本帝国的理想的告终。1941年3 月5 日,希特勒发布了一项称作“关于与日本合作[873] 的第二十四号基本命令”的绝密指示,把他的对日新政策通知了军事将领和外交部的高级官员。在三国奈为基础上的合作必须以尽早促使日本在远东采取积极行动为目标。若能做到这一步,英国的强大力量将受到牵制,美国利益的重心将转移到太平洋??  作战的共同目标主要在于迫使英国迅速屈服,从而使美国不能参战。  占领新加坡这个英国在远东的战略重镇,肯定地意味着我们3 大强国取得了整个作战中一项决定性胜利。* 希特勒还敦促日本占领英国的其他海军基地,甚至在“一旦不能阻止美国参战时”,占领美国的基地。希特勒在指示的最后部分命令:“千万别让日本得知‘巴巴罗沙’计划的消息。”盟国日本与盟国意大利一样,不过是德国实现野心的工具,它们的政府都不能使元首推心置腹地把他的进攻俄国的打算透露给它们。  两个星期以后,即3 月18日,海军元帅雷德尔在同希特勒、凯特尔、约德尔开会时,强烈地要求迫使日本赶快进攻新加坡。雷德尔解释说,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因为“整个英国舰队已受到牵制,美国对日本进行战争还没有准备好,美国舰队的力量也赶不上日本”,这位海军元帅说,攻下新加坡,就可以“解决涉及英美两国的其他一切亚洲问题”,同时,自然也可使日本得以避免与美国发生战争,如果日本希望避免的活。这位海军元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一个障碍,在他提起这一点时,希特勒一定是大皱眉头的。雷德尔警告说,根据海军情报,日本只有在“德国开始登陆英国以后”,才肯在东南亚对英国采取行动。在这次会议的海军方面的记录中,没有记载希特勒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雷德尔肯定知道最高统帅既没有在今年登陆英国的计划,也不存这种希望。雷德尔还提了另外一件事,元首未置可否。他“建议”“把对俄国的打算告诉”松冈洋右。日本外务相现在正在取道西伯利亚和莫斯科前往柏林途中。一路上,如赫尔国务卿所说,* 他发表了好战的亲轴心的谈话。3 月26日,他到达德国首都。当时正是希特勒感到十分狼狈的时候,[874] 因为那天夜间贝尔格莱德发生政变,南斯拉夫的亲德政府被推翻了,元首正忙于制订镇压这个难以驾驭的巴尔干国家的新计划。因此他要等到27日下午才能接见日本客人。  第二天上午,里宾特洛甫与松冈会谈,他的谈话不过像放了一阵留声机旧唱片,这种唱片是专门用在这种场合,放给这类客人听的。只不过话说得比往常更愚蠢,而且还不让短小精悍的松冈插嘴。这在施密特博士记录的长篇会谈秘密记录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份记录现在是缴获的外交部文件之一)。“这场战争,轴心国家是赢定了,”里宾特洛甫宣称,“英国认输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接着他就催促日本“赶快进攻新加坡”,因为这将是“早日打倒英国的一个具有极大决定意义的因素”。面对着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这位矮小的日本客人眼睛眨也没有眨一下。施密特回忆说:“他不动声色地坐着,对这种奇怪的谈话究竟有什么印象,丝毫也没有透露。”谈到美国的问题,里宾特洛甫说道:毫无疑问,若不是罗斯福总是给丘吉尔打气,英国早就不会打下去了??三国条约的一个首要目标就是威吓美国??阻止它参战??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阻止美国积极参加到战争中来,并且阻止它过于有效地援助英国??一旦拿下新加坡,阻止美国参战也许就大有希望,因为美国是不能冒险把舰队派到日本海面去的??这样一来,罗斯福的处境就十分困难了??  尽管希特勒有过规定,不要把德国即将进攻俄国的事告诉松冈——为了防止泄露消息,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就要看到,这给德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里宾特洛甫还是作了若干泛泛的暗示。他告诉客人,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是没有毛病的,但是不大友好。而且,如果俄国威胁德国的话,“元首就要消灭俄国”。他又说,元首深信,如果打起来的话,“几个月之内,俄国就不存在了”。  施密特说,松冈听了这番话,眨一眨眼睛,满脸显出惊讶神情。里宾特洛甫这才赶忙叫他放心,说他不相信“斯大林会采取不明智的政策”。施密特说,在这当儿,里宾特洛甫被希特勒叫去讨论南斯拉夫危机问题,按说他应该举行正式午宴招待贵宾的,竟也忙得顾不上了。  下午,希特勒在下定了消灭另一个国家(南斯拉夫)的决心以后,对日本外务相做工作了。他开始说道,“英国已经输掉了战[875] 争,问题只在于英国能不能明智地认输”。现在,英国还抓住两根救命草:俄国和美国。希特勒在谈到苏联问题时,比里宾特洛甫谨慎一些。他说,他不相信会发生与俄国打仗的危险。归根到底,德国有着大约160 个师到170 个师的兵力“可用于防备俄国”。至于美国,他说:美国的面前摆着三条路:它可以武装自己,它可以支援英国,它也可以在另一条战线上作战。  如果它援助英国,就不能武装自己。如果它抛开英国不管,英国就要被打垮,那时美国就会发现自己处于单独同三国条约国家作战的境地。但是,美国要想在另一条战线上作战,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元首最后说道,“任何人都不能想像得出”日本在太平洋动手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他竭力夸张地说:“这样的时机,一去难得再来。这是历史上千载难逢的机会。”松冈表示同意,但是提醒希特勒说,可惜他“做不了主。此刻他不能代表日本帝国作出肯定采取行动的保证”。  但是希特勒这个绝对的独裁者却能够作出保证,并真的在4 月4 日对日本作出了保证,这是在十分随便而且谁也没有要求他这么做的情况下作出的,是在松冈拜访了墨索里尼回到柏林以后。* 这第二次会谈,是在纳粹进攻另两个无辜的国家南斯拉夫和希腊的前夕举行的。这天,元首沉浸在一片好战的心情中,他急切地希望取得新的轻易的胜利,急切地希望对贝尔格莱德报仇。他说,虽然他认为与美国开战是“不合宜的”,他已经把“它包括在他的估计之内”。但是他并不认为美国的军事力量有什么了不起。德国为了阻止美国人在欧洲登陆,已作了种种准备工作。它将用潜艇、飞机对美国进行一场激战,德国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美国绝不是它的对手,[876]且完全不说德国士兵显然远远胜过美国人这一事实。  这样的吹牛使他无法不作出致命的保证。施密特在会谈记录中记了下来:如果日本与美国发生冲突,德国方面将立即采取必要的步骤。  从施密特的记录中可以清楚看到,松冈并没有充分体会到元首所作保证的重要意义,因此希特勒又说了一遍。  正如他已经说过的,一旦日美两国发生冲突,德国将立即参加。* 希特勒不仅对这个随便作出的保证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而且,还因为没有把他在占领巴尔干以后立即要进攻俄国的意图告诉日本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松冈在3 月28日的一次谈话中,转弯抹角地问里宾特洛甫,在他回国途中,要不要“在莫斯科停留,以便与俄国人就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或中立条约的问题进行谈判”。呆头笨脑的纳粹外交部长满不在意地回答说,松冈“在莫斯科如果可能就不必提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也许和当前形势不完全适应”。他并没有十分了解未来事件的意义。可是在第二天,他的木头脑袋想明白这一点,在这天的谈话中他一开头就谈起这个问题。跟希特勒即将于4 月4 日随便地作出保证一模一样,他在谈话开始时先提出了保证:一旦俄国进攻日本,“德国将立即投入战斗”。  他说,他所以作出这项保证,“为的是让日本放心地向南进攻新加坡,而不必担心俄国的牵制”。松冈最后谈到他前来柏林路过莫斯科时,曾向苏联建议签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并暗示说俄国人颇有赞同的意思。里宾特洛甫听了,又毫不在意,只是劝松冈对这个问题“表面上敷衍一下”。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