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缔造苹果神话-4

作者:杰弗里•扬 字数:48870 更新:2023-10-11 16:42:19

苹果公司应该从哪里着手呢?事实上,苹果公司已经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方案。史蒂夫也不总是知道苹果公司下一步要采取何种计划,但巧合的是,有一天,一位在高科技领域作巡回咨询的年轻咨询员来到了苹果公司,他向苹果公司的人员展示了一种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的“手拿式”音乐播放器。正如现在有些人士所说,这个音乐播放器在当时真是一个高科技领域的杰作。但这一杰作只有重新掌管苹果公司的史蒂夫才能认识到它对苹果公司的重要性,而以前的史蒂夫是不会接受这种他先前曾经强烈反对的产品的。电脑硬件方面的专家托尼·法戴尔曾经在General Magic公司(由以前麦金托什机研发组里的成员创建的公司)里研发过一些产品,后来他又去了飞利浦公司。从飞利浦公司辞职后,托尼就打算自己创业了,他尝试着去一些公司兜售自己的商业创业理念——研发一种可以结合网络资源、从网站上下载音乐的MP3播放器。托尼试着游说了几家大型公司,都无功而返,但他的商业创业理念却是苹果公司一直梦寐以求的。史蒂夫把监管苹果公司音乐播放器研发项目的总任务交给了苹果公司的硬件产品最高主管乔恩·罗宾斯坦一人们一般叫他罗宾,他是一位极其精明的硬件产品商业负责人,是史蒂夫把他从NeXT公司—起带过来的。罗宾明白,这是一个他自己无法应付得了的产品研发项目。罗宾头脑里想的是,如果他能与托尼合作的话,那么情况就会大为改观,因为在音乐播放器研发方面,托尼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果和托尼合作,那么研发进程会大大加快。但当罗宾说想要和托尼见上一面时,苹果公司里和托尼有过接触的员工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寻到他的踪迹:他正在山坡上滑雪呢。在与托尼会见后,罗宾让他在苹果公司的一个有大约30多人的研发小组里做事。但托尼将要进行的工作是任何人都帮不了的,因为史蒂夫·乔布斯已经规定了产品的严格标准,托尼设计出来的产品必须相当独特,用起来也要方便,为了使产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设计出来,史蒂夫给托尼制订了一个时间表,这个时间表和以前史蒂夫规定把SoundJam开发成iTunes的时间表一样:产品都应该在圣诞节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就研发出来。这样的话,当时离史蒂夫规定的时间还不到12个月了。当然,如果按照史蒂夫规定的那么少的时间和经常变化的要求,托尼是有困难的,即使最优秀的人才也曾被史蒂夫的要求压垮。然而,托尼却接受了罗宾的提议。对于托尼来说,几个月以来,他一直在寻找与他合作研发MP3播放器的公司,现在苹果公司已经答应了这件事,这可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啊。托尼决定以加利福尼亚州靠近圣克拉拉市的一家名叫PortalPlayer的公司生产的播放器为基础设计他们自己公司的产品。而有些人认为,托尼的这种想法有点特别,同时也是一种冒险,因为PortalPlaver当时还是一家从事商业生产不足两年的公司。但这家公司的负责人队伍却是一流的,而且该公司还得到了风险投资专家戈登·坎贝尔的支持,戈登在很多年以前就曾经和史蒂夫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方面合作过。现在,戈登经常在硅谷出现,他有一个善于选择创业成功者的好声望。托尼对PortalPlayer公司的情况也了解清楚了,他知道该公司正在设计至少两种类型的MP3,其中一种播放器和香烟盒的大小差不多。 PortaIPlayer公司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曾经对记者说,苹果公司对PortaIPlayer公司的人员采取鼓舞的策略,他们说:“MP3播放器的研发是重塑苹果公司的一大举措。从现在起10年之内,我们的公司将会成为一家音乐领域的商业公司,而不是一家电脑公司。”设计MP3播放器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设计出优美的外形,以及如何把产品的尺寸缩小,在达到以上两种要求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不增加产品的耗电量。这有点像在钢丝绳上骑着自行车穿过尼亚加拉大瀑布,而且还要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一样。即使有不少难以克服的障碍,不过托尼发现,虽然PortalPlayer公司的产品还没有彻底设计完成,但他们的电子产品的设计还是相当超前的,他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设计。但PortalPlaver公司的管理人本·克瑙斯却认为,他们公司设计的播放器原型相当“丑陋”。“尤其是其中一款,是由那些硬件研发人员设计的,看上去就像有多个按键的调频收音机。”他说。克瑙斯预料到:“我们设计的产品对苹果公司是极具吸引力的,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就是一个真正的卖点。我们已经把产品的硬件和软件都设汁开发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因为史蒂夫·乔布斯和乔恩·罗宾斯坦急着要把这种产品推向市场。等到苹果公司真正插手进来的时候,PortalPlayer公司已经被公认为是MP3设计领域的“领军先锋”了。IBM公司,再加上其他大部分位于亚洲的数十家公司都是他们的顾客。IBM公司需要的产品是那种光滑的、黑色的、如口袋大小的音乐播放器,而且还能与蓝牙耳机配合起来使用——这一特征是今天的iPod用户梦寐以求的。史蒂夫·乔布斯虽然同意与PortalPlaver公司开展合作,但他却非常重视产品的知识产权,这就意味着PortalPlaver公司只要与苹果公司合作就不能销售自己的MP3播放器。PortalPlayer公司能答应这一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托尼·法戴尔预计这种MP3播放器可以重塑苹果公司的发展道路,就凭这一点,苹果公司就能“引诱”PortalPlayer公司做出这个决定,就这样,在那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PortalPlayer公司在美国总部和印度分部的全体工程技术人员都在忙着研发苹果公司新一代MP3播放器。史蒂夫·乔布斯一直密切地关注着MP3播放器的研发进程,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市场开发人员总希望他的产品能够设计得完美无瑕,因此不论什么时候,他都会对产品提出最高的设计标准。在接受m网站的采访时,本·克瑙斯回忆道:“史蒂夫想用他们设计的播放器欣赏某一首他想听的音乐时,如果—连接几次按钮都没有声音,他就会非常生气。”有时候,史蒂夫也会直接给设计开发人员提意见,比如,“播放器的声音不够大”,“音乐的音调不合适”,“播放器上的菜单反应速度太慢”。每一天,史蒂夫都会依照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设计改进意见,克瑙斯说。但有时史蒂夫与其他设计人员的想法是不一致的,比如,在音量控制器的设计上,史蒂夫要求扩大音量控制范围,但克瑙斯却说,他们设计的MP3播放器的最大音量要比其他任何型号的播放器的音量都要大。克瑙斯对此解释说,史蒂夫的听力可能出现了问题,史蒂夫的一些亲近朋友却认为这绝对不可能,他们还为此与克瑙斯激烈地争辩了一番。由于史蒂夫设定的产品研发时间非常短,所以设计人员没有时间使用专门定制的芯片。在播放器最终设计出来后,幸好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可以设想,如果设计人员在开始的时候就从零起点设计这种播放器,也许这种MP3播放器的音质还可能更好一点,重量还可能更轻一点,或者说电池的持续时间还可能更持久一些,但遗憾的是,设计人员使用的都是现货供应的零部件。史蒂夫已经进入事业成熟期的另外一个标志是,他能够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他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在苹果公司成立之初的时候,在一些创造性事务方面,他往往要寻求别的公司支持,比如,像产品的设计和公司广告制作。对于其他不重要的事务,史蒂夫也一律遵循“拿来主义”的理念。但史蒂夫规定,对于技术方面的创新一定要在苹果公司内部完成。如果他的技术人员确实不能够完成,他们会雇用其他公司的人员来苹果公司帮助他们。史蒂夫不允许到苹果公司以外的地方进行科学技术研发。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只能成为过去的奴隶。史蒂夫一直在努力不当过去的奴隶。罗宾斯坦和法戴尔在设计苹果公司的MP3播放器时,他们的设计链依靠的是现货供应的配件,然后按照一流的装配方式把这些零部件组装在一起,甚至关键的零部件,比如数模转换器(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器件)都是从别的生产商那里采购的。一些特殊的部件,比如微型硬盘驱动器,他们使用的是日本东芝公司的标准硬件产品,虽然苹果公司在第一年几乎是垄断了这家公司的这种硬件产品,但别的公司要想买到这种硬件产品也是相当容易的。(如果你打开MP3播放器iPod的设置菜单,并且选择“法律声明”选项,你会发现iPod的版权是归PortalPlayer公司拥有的,而其他不少硬件也是从别的公司获取的。)史蒂夫对MP3播放器设计技术的热情(抑或是狂躁)显得超乎寻常,他的这种热情要比他在负责苹果Ⅱ电脑研发,要求电脑焊接线笔直、完美的时候还要高。在这种MP3播放器推向市场的时候,有关专家小组在《设计链》(Designchain)杂志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对这种播放器的设计技术给予了高度赞扬,他们认为播放器的内部设计绝对是“一流的”。设计iPod播救器外形的是技术创造天才乔纳森·艾弗,他是苹果公司产品设计组的副总裁。早在l0年前,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英国人曾经来到苹果公司,他对苹果公司设计的很多产品都非常赞赏。乔纳森的设计成果也得到了他的同事和一些用户的称赞,他们认为乔钠森的设计很有未来眼光,他设计的iMac电脑也有鲜明的特征。然而,乔纳森在设计领域还非常不知足,他甚至宣称:“计算机产业界的设计水平已经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了。”乔纳森认为,苹果电脑公司是一个极好的工作场所,因为这里的老板和他一样对高水平的设计非常欣赏。他还认为,史蒂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设计人员”。在早期,当乔纳森·艾弗为苹果公司第一种笔记本电脑——精美的强力笔记本电脑( PowerBook)设计外形时,他评论道:“人们对我的外形设计的期望值太高了,都让我有点惊慌失措了。”在2001年,他甚至面临着更高的期望——然而这一次不是公众对他的期望,而是他的老板史蒂失·乔布斯对他的期望。“从很早的时候,我们就想把产品设计得非常自然、非常完美,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你几乎都不会想到这种产品是被人设计出来的。”乔纳森说。“就像从事这项产品设计的其他人员一样,我也是绞尽脑汁地思考我的设计方案,不仅仅因为这是一种挑战(这的确是一种挑战),也因为我乐意为此付出我的努力,”他说,“只是到了后来,在产品基本成形的时侯,我们研发这种产品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能有几家公司在一年内完成一种全新品牌的研发项目,创造出具有突破性成就的产品,而且又能让这种产品的销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呢?然而苹果公司却做到了。很多富有创造才能的人说话都是结结巴巴的,当他们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技术创造时往往会语无伦次。史蒂夫这个辍学的学生如果也是这样的人,其他人当然也会体谅他的,然而他说话却不是那样,而是相当深刻。在1996年的一次采访中,史蒂夫说:“‘设计’这个短语是非常有趣的,有些人认为设计意味着产品的外形如何。当然,从某些方面来说是这样的,但如果你从深屡次上挖掘一下它的含义,你就会明白,它的真正含义是如果要想把一种产品设计好,你就要真正抓住这种产品的‘灵魂’所在。你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这种产品。史蒂夫接着说:“要想真正完全了解某件东西需要一个入积极地投入……然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花费时间这样做。”然后他又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他自己家里的故事,借以说明他那种让员工“胆战心惊”的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史蒂夫说,设计不仅仅是“想到某种新东西”的问题。他详细描述了他们一家在选择一台洗衣机时所做的种种考虑。有一点可能让任何人都想不到:亿万富翁乔布斯家里没有一件质量非常好的家用电器。在买大件物品时,他们全家都要参与进来讨论这件事。史蒂夫说的这次所做的重大的决定就是,他们是购买欧洲生产的洗衣机,还是美国生产的洗衣机。史蒂夫认为,欧洲生产的洗衣机工作效率更高,用水量只是美国生产的洗衣机的1/4,而且这种洗衣机洗衣时还比较轻微,震荡不大,因此使用寿命也长,美国生产的洗衣机洗同样多的衣服要比欧洲的洗衣机多花—半的时间。“我们一直在家里讨论,到底应该购买哪种品牌的洗衣机。我们大约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讨论这件事。每天晚上在吃饭桌上(想象一下,他们竟然每天晚上在吃饭桌上讨论购买洗衣机的问题!),我们一直围绕着洗衣机的话题讨论个没完。这个讨论就是一个‘设计过程’。”最后,他们一家终于做出决断——购买欧洲生产的洗衣机。当然,史蒂夫一家的这个讨论绝对不仅仅是购买洗衣机的问题,史蒂夫想要他的孩子们或者还有劳伦娜多考虑一下“设计”一件事物的问题。史蒂夫非常希望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讨论再做出相应的决定。史蒂夫认为:“购买这台新洗衣机是我们全家在近些年里最愉快的一次购物,这些小家伙们对整件事情都做了认真的思考。通过购买洗衣机,让他们体验到了一次真正的‘设计’。”史蒂夫在故事结束的时候说了一句颇让人吃惊的收尾语:“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兴奋度远远超过了这么多年来我见过的任何一件高科技产品给我带来的兴奋度。”这句话说明了史蒂夫的真正想法。尽管人们好像已经淡忘了史蒂夫在负责麦金托什机设计的时侯,总是不现实地向人许诺机器推向市场的时间,但这一次,iPod播放器却在史蒂夫计划的时间内设计出来了。在8月,有几台设计出的原型机已经准备送去测试。这种原型机在设计上还是显得不够大方,另外史蒂夫要求对这种产品极其保密,因此,它们只能被各自密封在加固的塑料盒子里,这样就比机器实际的尺寸大多了——几乎和鞋盒子差不多大小:原型机的控制线也胡乱地被缠在塑料盒子外面。对于一般的机器来说,滚动轮都应该在一合机器的侧边,屏幕在机器的顶部,但在人们看完这些盒子后,没有人能够说出机器的控制系统到底在机器的哪个位置。史蒂夫要求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在这种产品正式发布之前,保持对其他公司的一种相对优势的竞争地位,但这在另一方面更增加了史蒂夫对产品保密性的偏执追求。在iPod播放器正式发布的时侯,史蒂夫给他安上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标签”——只有著名的音乐界人士才使用这样的播放器。因此,在iPod的产品发布会上,有好几使著名的音乐界人士就被这一“标签”吸引过去了,他们非常高兴地为这种播放器拍摄录像短片以宣传这种产品。甚至在苹果公司里,参与这个项目研发的人员都对研发这种产品相当有激情。设计组的负责人艾弗说:“在这个产品设计组里,我真不知道还有哪种产品能像iPod播放器一样可以激起我们设计人员如此热烈的情感。”在研发过程中,哪一个项目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iPod播放器的研发也不例外。研发过程后期,在电子系统的设计参数已经敲定后,对iPod播放器进行常规测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大麻烦——关闭电源后,机器还是在消耗电池能量。如果在睡觉时间把电源关闭,第二天早上机器就没有电了。实际上更糟糕的是,在关闭机器3个小时的时间内,机器的电池就会被消耗尽。根据PortalPlayer公司的设计人员本·克瑙斯的说法:“在iPod播放器的生产线建立起来后,苹果公司的研发人员对这个研发项目都非常紧张,因为在这8个星期里,他们一直认为,他们研发的MP3播放器只有3个小时的播放时间。”等到这个问题彻底解决的时候,本也失去信心了。他在产品发布日期之前辞职了一段时间,因为他认为这种产品还会有再次失败的可能性。“我也许不该辞职的,但在当时遇到这种情况,你是不可能不这样考虑的。”他说。时间离10月iPod播放器的发布会越来越近了,但在每天商业新闻播报中,播发了一则不好的消息,这则消息让苹果公司里参与这一项目研发的人员有些郁闷。位于美国圣克拉拉市邻近苹果公司的芯片生产巨头英特尔公司宣布,它将关闭消费电子产品生产部。英特尔公司拥有大量优秀的电子工程师和市场开发人员,但该公司负责人却认为,他们始终不能确定生产消费电子产品能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而他们这个生产部门研发的产品之一就是便携式MP3播放器。英特尔公司的这个决定给苹果公司MP3播放器的发布投下了一个很大的阴影。然而随后,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阴影寸在离iPod播放器的发布会仅有一个月的时候,在美国却发生了9·11事件。美国的一些电视台上反反复复地播放着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厦被摧毁的恐怖镜头。科学技术的泡沫已经破裂了,高科技产业也处于一种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英特尔公司已经宣布他们不在生产消费电子产品了;苹果公司与音乐产业界的其他公司的纷争也此起彼伏,为了争夺音乐的知识产权,他们甚至上诉到了法院;美国人仍旧生活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之中,他们还没有从恐怖分子对他们本土袭击的惊恐状态中清醒过来。以上这些就是iPod播放器产品发布前的大体状况。在这种极为不利的背景下,苹果公司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产品——MP3播放器iPodo史蒂夫·乔布斯还在尽情地运用着他的“迷惑”策略,然而事实上,这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他向聚集在位于库比提诺的苹果公司总部的人群发表讲话的时侯,他极富激情地讲道:“我们为什么不向音乐界发展呢?我们都喜欢音乐,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难道不好吗?”苹果公司曾经是一家保守不住任何秘密的公司,在那里什么事情都不会保密得很长久,不论是关于哪一位主管即将被解雇,还是关于哪一种新产品的详细信息。史蒂夫重返苹果公司后严厉地止住了这股风气,虽然过程相当困难,但这也彻底改变了苹果公司原先那种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从此,那种被解雇后向一些记者透露“小道”消息的现象也一去不复返了。虽然这对一些人来说相当严酷,但这种策略却在苹果公司获得了很大成功。因此,在一则报道关于iPod播放器发布的消息里,作者认为这一时刻会给公众带来“非同一般的感受”。在2001年10月23日星期二,苹果公司把它成立以来研发的最成功的一种产品推向了市场。事实上,这种成功足以改变苹果公司作为一家计算机公司的特色,当然,这需要时间来证明。在iPod播放器发布的那一天,关于多耗费电池电量的问题也彻底解决了,它可以连续播放10个小时的音乐。机器的机身是白色的,但又不是那种普通的白色,整个机身是那种光亮的,鲜明的、让人炫目的,而且能够吸引人眼球的白色。该播放器有32MB的内存,这要比Palm Pilot系列产品的存储量大得多。 iPod播放器内置了一个容量达5GB的硬盘,替代了其他产品广泛使用的闪存,因此,这种播放器可以储存l 000首歌曲。“苹果公司研发出了新一代的数字化音乐播放器,它能够把你的全部音乐都放在你的口袋里,不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这里面的音乐。”史蒂夫吹嘘道:“用iPod播放器欣赏音乐难道不很‘酷’吗?”史蒂夫对着人群大声讲。史蒂夫在解说iPod和iTunes之间的兼容性时说。”iTunes之中有iPod,而iPod之中也有iTunesc”这种播放器使用最方便,最了不起的一个特色是:它的软件和硬件的兼容度非常好,用户只要把iPod播放器和电脑连接就可以自动地从电脑上下载音乐文件。接着史蒂夫·乔布斯又详细介绍了这种产品的方便使用之处,这一特征是史蒂夫向研发组设计人员和工程师们特别强调的。一些了解史蒂夫的人也认为,史蒂夫肯定能把握好这一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在使用性能上,iPod播放器又提高了一个层次,它不再需要一本厚厚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了。史蒂夫说:“使用iPod播放器,你再也不必每天都听同样的歌曲了。”史蒂夫在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的话竟然会变成现实。一些业界评论人士却对iPod播敏器提出了批评,尤其是对它那高达399美元的价格,这要比其他富有竞争性的同类产品的价格高出很多,当时有不少体积小的MP3播放器,也有可以储存大量音乐的MP3 。但iPod播放器却可以集二者之长于—体:体积小而容量大。然而,市场一开始对iPod播放器的反应却是矛盾的:这种产品的价格要远远高于市场上现有的MP3价格,甚至有些人还认为iPod是短语“Idiots Pricc Our Devices”(傻瓜定的产品价格)的缩写。iPod播敏器的外形首先让人想到了苹果公司以前研发的牛顿掌上电脑,当然,它的价格要比牛顿掌上电脑低得多。但史蒂夫依旧遵从着“丘吉尔的号令”继续前行,“绝不,绝不,绝不放弃”。iPod播放器开始时的销售量还是鼓舞人心的,但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史蒂夫和其他研发人员一直在研发新版本的iPod燔放器,并在2002年3月研发出了可以储存2 000首歌曲的iPod,紧接着在7月又研发出“大众”版本的iPod播放器,这些用户原来都是微软公司的销售客户。在这之后,iPod播放器的销售量猛增。在2002年的秋季,苹果公司销售出去14万台iPod,在圣诞节期间又销售出去20万台。到第二年的7月,苹果公司的首席财政官弗雷德·安得森宣布,在计算机公司之中,苹果公司是除了戴尔公司以外唯一在产品销售上赢利的公司。iPod这种小型口袋式音乐播放器的销售额已经远远超过了苹果公司主打产品——麦金托什机的销售量,史蒂夫开始预计iPod播放器和iTunes音乐商店的销售额可以达到苹果公司总收入的一半。相应地,史蒂夫对苹果公司的部门适当做了一些调整,现在看来这些调整是对公司生产特色的一种改变。史蒂夫在苹果公司单独创建了一个iPod播放器研发部门,并要求乔恩·罗宾斯坦放弃原先硬件产品研发负责人的头衔,去负责管理iPod播放器和其他音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论是由于极端的好运,还是纯粹由于他对音乐的爱好,或者是由于他那令人称奇的预见力,总之,史蒂夫·乔布斯已经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金矿”。生活中,很少事情是完全的好运或者纯粹的厄运。史蒂夫在以前也从来没有想到,他在音乐产业领域的发展会如此顺利。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被人称为是“沉迷于甲壳虫乐队的忠实‘歌迷’,对于林格·斯塔尔(甲壳虫乐队的鼓手)为什么不能得到充分的赏识,他能说得你耳朵磨出老茧来。除了甲壳虫乐队以外,史蒂夫还对鲍勃·迪伦情有独钟,因为史蒂夫比较欣赏那种怀旧的音乐。虽然如此,这并没有阻止他邀请一位音乐风格只能吸引他的孩子而自己却没有什么兴趣的音乐界人士。这位音乐界人士就是花花公子式的人物德瑞博士(Dr.Dre,美国著名歌星),他经常创作hip-hop类的音乐作品,有一段时间他还成为一名说唱界的黑社会——匪帮说唱(匪帮说唱是说唱音乐的一种,匪帮说唱的内容多与都市犯罪案有关,充满暴力、色欲感受,这是反映现实的一种音乐途径。匪帮说唱于20世纪80年代东期在美国兴起,在美国大受欢迎,唱片销路甚高,而不少匪帮说唱乐手本身也真的参与现实中的各种犯罪案件。——泽者注)的艺人。史蒂夫之所以决定邀请德瑞博士,是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商业目的:他想获取德瑞博士音乐作品的版权,其中还包括他在Death Row唱片录制公司录制的作品。获取版权以后,德瑞的作品就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而在德瑞博士接受史蒂夫的邀请乘飞机飞往库比提诺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已经决定他不仅要获得德瑞新录制的音乐作品的下载权利,还要获得Death RoW唱片录制公司早期所有作品的下载权利。但是德瑞博士早就坚定地公开表示过,他绝对不会签字放弃他任何作品的互联网下载权利。他提出的理由和一些音乐产品公司所给出的理由一样:互联网自由下载会给他们的音乐产业很大的威胁,也会对自己的收入影响很大。史蒂夫的魔力和魅力能够让很多人屈服于他的要求,他甚至能够让很难对付的新闻媒体人物站起来为他大声欢呼。要知道那都是新闻记者啊!现在,与史蒂夫坐在—起的是曾经做过匪帮说唱艺人的德瑞博士,这两位看起来非常不相配的人物在会议室里紧张地商讨了一个小时。在会见结束后,德瑞博士就宣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人注定是会赢的。”最后,德瑞博士与史蒂夫签署了协议,把他新录制音乐的版权完全出让给苹果公司。德瑞博士对苹果公司比较热心的产品就是他们的iTunes音乐商店。史蒂夫和相关研发人员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iTunes音乐商店组建完成,当然,在组建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与其他音乐公司的合作问题,包括索尼公司、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环球音乐公司、百代唱片公司和BMG唱片公司,这5家公司在世界上都算是大型的音乐公司。等到德瑞博士推出他的样本唱片的时候,史蒂夫已经和这5家公司签订好了协议,这项协议完全满足了苹果公司即将推出项目的要求。iTunes音乐商店是第一个能够从网上下载音乐作品的服务系统,也是第一个经过音乐产业界认可的网上服务系统。史蒂夫当然知道他们公司的这种数字服务系统将会永远改变音乐作品出售和流通方式。像以前一样,史蒂夫还是轻松地掌控着音乐产业发展的“脉动”。可以说,史蒂夫向音乐产业领域进军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因为在那一年,音乐产业领域面临着亏损的局面,产业利润比去年下滑了8个百分点。其中一个原因是用户抵制音乐产品的结果。用户们发现与其花15美元或20美元在音乐商店里购买一张音乐CD盘,还不如以同样的价格或者更少一点的价格购买一张DVD大片光碟,另外这种大片光碟里有还附带有6个特别有趣的小节目,甚至他们还可以参与到节目之中。更让人想不到的是,由于有相当多的用户通过非正规渠道在互联网上交换音乐文件,这也导致了音乐产业遭受了很大损失。Napster公司就在其中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同时它也收到了其他公司的不少起诉书。到2003年的时候,这种情况却愈演愈烈,几乎到了失控的地步。 Napster公司算得上是一家存储量巨大的音乐作品库,但它的服务系统采取的却是那种“点对点”(用户与用户之间交换)的方式。整个系统就像是音乐爱好者为搜寻自己喜欢的音乐而“约会”的场所,它能帮助音乐爱好者互通有无,很像一种“电子式的一夜情”。当史蒂夫面对着苹果公司近年来前所未有的赢利状况(而且预计利润还会继续增长)而笑逐颜开时,一些大型音乐制作公司却忙着裁减数干名员工,并且还大力抨击一些公司和用户对他们的数百万首音乐作品的侵权行为。因为他们的这些音乐作品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交换或者下载,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这种非法的、一直持续不断的侵权浪潮在全世界蔓延。史蒂夫·乔布斯对这种侵权、盗版行为是不会陌生的,不要忘了,20年前在研发麦金托什机的时候,他还当过“海盗船队”的“队长”呢。史蒂夫早己预见到他很快会涉入到一种险象环生的场景之中。因为音乐作品盗版、侵权行为是网络下载的根本问题,而对于他的iTunes音乐商店和iPod播放器来说关系更为重大。史蒂夫对这个同题也相当重视,因为他知道任何创作者要想创作出一首作品就一定要付出心血、汗水甚至是泪水。和绝大多数普通人相比,音乐创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更加珍视,敏感度也更高。 “在我们这个产业领域,苹果公司是少数重视知识产权的公司之一,”史蒂夫说,“我们知道音乐作品来之不易,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音乐作品的知识产权。”为了阻止侵权行为:苹果公司采取了一些保护知识产权的措施。当然不是那种音乐产业界赞同的,且相当严厉、一切归罪于用户的限制性措施,但也不容许像大学校园里那样可以随便下载,交换音乐作品,苹果公司所采取的办法是向音乐爱好者收取一定“特许使用金”,这样就允许他们交换和下载音乐作品了。如果能给予用户一种恰当的选择,史蒂夫相信大多数人会按照正常的渠道下载音乐作品。“‘盗取’音乐作品是一个人的态度问题,而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他说,“我们相信大多数用户是诚实的,他们愿意为获取的音乐偿付费用。”史蒂夫相信,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要想不诚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研发iPod播放器的时侯,史蒂夫指示研发人员不但要按照他的要求设想出一整套使机器易于操作的设计方案,同时他还要求研发人员在机器内部设置一些障碍,免得用户随便与别人共享他们的音乐文件。使用这样的播放器,你可以高速度地把你自己电脑中的音乐文件拷贝到iPod播放器上,但不要指望把你的音乐文件上传到别人的电脑中,或者从别人电脑上把音乐文件下载到你的iPod播放器上。史蒂夫解释说,你要是强行让你的播放器在别人的麦金托什机上运行,系统就会警告你,如果你继续下载音乐文件,那么你原来已经储存在播放器里的音乐文件就会被全部删除。然后,当你再次把播放器与自己的电脑相连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事实上,iPod播放器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把戏”,要想破解也不是很困难的事,但很多计算机硬件研发人员是不知道的。不过,史蒂夫可能知道破解这种系统的小窍门,因为毕竟他小时候就破解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计费系统。)针对iTunes音乐商店的特征,苹果公司制订了整套新的防侵权措施,这其中就有他们自己创制的音乐文件格式AAC(高级音频编码)。苹果公司之所以创制这种音频编码主要是因为其他编码格式不能够很好地防止侵权、盗版行为。另外,他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使用iPod播放器的用户能够购买苹果公司的其他产品,因为苹果公司没有把这种音频编码授权给其他公司。从iTunes音乐商店里购买到一首音乐作品后,如果你想把它上传到“点对点”软件或者一些可以非法进行音乐作品交换的网站,那么你就会发现上传路径已经被堵塞住了。AAC音乐文件采用了数字化加密技术,这样就阻止了音乐文件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有一些喜欢非法盗取音乐文件的人一定会感到非常沮丧,他们也可能尝试过要把音乐文件刻录成CD光盘,然后以MP3的格式把这些文件上传到他们的电脑中。当然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这样做却有一个问题解决不了:经过这样转换一下,音乐作品的音质就变得非常差了,也就没有人再喜欢听了。史蒂夫总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办得很好。在2003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史蒂夫又来到了莫斯克尼中心,这个地方从位于硅谷中心的苹果公司总部开车往北,也就是一个小时的路程。史蒂夫还是像往常一样站在观众面前,依旧是容光焕发、精神振奋。他向在场的观众宣告:iTunes音乐商店终于获得了合法经营权。史蒂夫一这个音乐产业界的局外人,已经达成了一些评论界人士认为不可能达成的协议:他己和几家全球顶级的音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史蒂夫对于达成这项协议有着迫切的愿望,因此他亲自处理了这件事。—般情况下,对于像签订协议这种需要经过反复考虑的大事情来说,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都会拿出一个大体的意见来,而剩下的工作就是让他们的下属对协议进行评估、研讨,以确定到底这个协议能不能签署。而同史蒂夫谈判的首席执行官都是一个说法——“我们会认真考虑这份协议的”,然后,他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的下属做这件事,而是自己亲自与史蒂夫讨价还价。即使对史蒂夫来说,突破美国音乐产业领域发展的瓶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唱片业协会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希拉里·罗森就解释说,大型唱片公司的高级主管们都非常害怕那些在过去对音乐产业“一窍不通”的计算机产业界的人士。“音乐产业领域关注的重点就是如何开创一个有利于音乐产业蓬勃发展的新途径,这也是很多人的看法。而在以前,信息产业却没有这样的产业标准。”因此,当史蒂夫打算向音乐产业界发展事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怀疑,他能否获得成功呢?”希拉里认为,史蒂夫的成功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原因是很平常的,甚至还有点好笑:“苹果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小,相应的它所冒的风险也是很低的。”另外一个原因也并非是预料不到的:“这件事情能够突然改观完全是史蒂夫的个人力量使然,他那成熟的个人魅力和勇往直前的决心使苹果公司的境况发生了改变。”然后就是史蒂夫对一些细节问题的注意,希拉里观察到了史蒂夫一个非常让他赞赏的方面:“我与史蒂夫第一次会面的时候,他只是给我看了苹果公司音乐商店的大体情况,当时我们是在一间会议室里交流的,苹果公司的几名员工也在座,他们是刚刚带着用户对音乐商店的反馈信息回来的。在史蒂夫与他们讨论时,针对在iIunes音乐商店上一块仅有3平方英寸的区域,如何排列3个词语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史蒂夫竟然与这几位设计人员反反复复地讨论了有20分钟。这说明他对设计上的细节问题都是很注意的。”另外,史蒂夫极大的热情也帮助他在与音乐产业界高级主管们谈判时获得了一个优势的地位。“对于高科技领域的一些人来说,”希拉里说,“音乐就是他们的软件。史蒂夫就是一个狂热的音乐迷。在音乐产业界的人看来,这是他非常独特的一面。”有很多人都认为,是环球音乐公司首先与史蒂夫签订的协议,但在事实上,“史蒂夫在开始的时候与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罗杰·埃姆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可以说,罗杰第一个跳上了‘史蒂夫的贼船’”。有一位参与谈判的公司主管从内部人士的角度谈了对这次协议签署的看法。他说,这5家音乐公司都非常担心史蒂夫提出的在互联网上自由下载他们的音乐文件的想法,他们害怕苹果公司会“扯他们的后腿”,他们要在对协议文件中的每一个细节感到满意后,才有可能使谈判顺利进行下去。然而,这时史蒂夫却出现了。随后,就出现了一种说法:“音乐公司败倒在史蒂夫的‘脚下’,史蒂夫想要什么它们就默许给他什么。苹果公司‘这趟列车就要出发了’,这些公司的每个人都在‘诅咒’他们的公司已经被‘捆绑’在‘这趟列车上了’。对这些公司来说,‘天平’(谈判)第一次向另一端倾斜了”。史蒂夫与5家公司谈判的情况大体都是这样的。在要求匿名的情况下,这位主管描述了音乐产业领域一位知名度颇高的高级副总裁为史蒂夫超凡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的情形,当时这位副总裁还是其中一家音乐公司的核心谈判人物。在谈判期间,每一次公司的情报收集人员看到这位副总裁的时候,他都在高谈阔论史蒂夫各方面的情况。他完全被史蒂夫吸引住了,他那种兴奋的神态就好像是发现了自己的“挚爱”或者至少是自己一生的“至朋好友”。这位情报收集人员说,如果史蒂夫要求,这位副总裁也会在会议室时里众多人的面前,跪下来为史蒂夫亲自擦拭皮鞋。其他公司的负责人也很快打算与史蒂夫签署协议,因为史蒂夫所提出的各项条款对他们来说意义太重大了。索尼音乐娱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拉克就是他们其中一位。“在史蒂夫提出他的协议条款后,我在不到l5秒钟的时间里就在心中决定把音乐文件的下载权出让给苹果公司。”他说。史蒂夫这位亿万富翁,这位全球公司的傲气十足的的总裁,正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与此同时,一些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执行官都纷纷赶到库比提诺接受史蒂夫的“检阅”。史蒂夫与这5家音乐公司签署协议后也不会阻止这几家公司创建他们自己的音乐在线服务系统。他们不仅仅与苹果公司竞争,而且彼此之间还要竞争。环球唱片公司与索尼公司联合创建了Pressplay在线音乐服务系统,与此同时,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和BMG唱片公司也联合百代唱片公司和ReaINetworks公司创建了MusicNet在线音乐服务系统。他们这几家公司没有想到共同合作以解决音乐界当前面临的真正问题,他们唯一意见一致的地方就是,Pressplay在线音乐服务系统不允许把自己的音乐文件传给MusicNet在线音乐服务系统,反过来说,MusicNet在线音乐服务系统也不允许把音乐文件传给Presspl8y在线音乐服务系统。更为糟糕的是,两种服务系统制定的规则迎合的都是商业人士和音乐创作人士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到普通用户的利益。其中一家服务系统允许用户把音乐文件下载到电脑中,但需要用户每个月交纳一定的费用,如果哪个月用户停止了交费,他们就无法下载了:而且用户还只能在一台电脑上播放音乐作品。另一家服务系统允许用户刻录CD音乐盘,但这些音乐文件只占他们音乐文件的一小部分。两家服务系统都不为数百万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用户提供畅通无阻的下载服务,而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商店却是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的。史蒂夫站在了iTunes音乐商店的发布会现场,现在,他可以向世界宣布他拥有了这份难得的协议了。这对苹果公司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有了这份协议,苹果公司就可以宣布“数字化音乐消费时代”已经到来了。在iTunes音乐商店正式“开业”的时侯,共储存了20万首音乐作品,每一首作品付费99美分就可以自由下载,付费1O美元就可以下载一个音乐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99美分的价格真是太划算了。对于苹果公司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情况,iTunes音乐商店上的不少音乐作品都是以前没有发行过的,比如像米西·埃利奥特,谢乐尔·克罗、鲍勃·迪伦和爱尔兰摇滚乐团U2的作品。史蒂夫宣称,用户可以从iTunes音乐商店上下载到老鹰乐队的音乐作品,这支乐队的作品的网络下载权在以前从来没有转让过。史蒂夫还告诉热情高涨的观众,他将亲自向一些难以沟通协调的大腕明星或乐队发出合作请求,比如滚石乐队等。史蒂夫还用了一些时间抨击其他网络下载服务系统。“那种非法的、‘点对点’式的下载系统的确可以为你提供下载服务,但那是一种‘偷盗行为’。”史蒂夫感觉到,他这样说就能把“最顽固的用户”拉在他这一边,随即他又来了一个转折: “所以,你最好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同那些东西拴在—起。”对于那些基于收费服务的在线音乐服务系统,比如前文提到的那种音乐服务系统,史蒂夫取笑道:“他们制定的这些僵硬的政策就好像把用户看做‘随时都会盗用他们音乐作品的犯罪分子一样’,你如果想购买他们的音乐下载权还不如去购买CD 唱片。”通过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那些音乐公司的主管们原以为他们已经与史蒂夫交上朋友了,可没想到的是,史蒂夫竟然如此抨击他们的公司。在iTunes音乐商店发布会后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财富》杂志就登载了一篇对史蒂夫的采访文章,史蒂夫在这篇采访文章里说,音乐公司里没有人去考察音乐市场,也不去征求用户的意见,“你们愿意每个月都要为那些你们认为已经付过费的音乐作品再次付费吗?”如果说史蒂夫·乔布斯在以前就以极度夸张的热情推销他自己负责研发的产品,那么这一次他也恰好做到点子上了。史蒂夫确实是这样的,正如新闻记者彼得·刘易斯所说:“史蒂夫迈着脚步,吹着号角,独自一人探寻着音乐产业界的辉煌明天。”很快,iTunes音乐商店的营业额占了以正常渠道下载互联网音乐的营业额的70%以上。一年以后,iTunes音乐商店就销售出去了8 500万首音乐作品,这一数字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同时,在这一年,它也被《财富》杂志命名为“2003年度最佳产品”。很少有人有一种魔力能够把一种公众熟知的产品转变成一种企业文化的象征,而预计哪种产品会获得一种文化象征地位也是非常困难的。但如果一种产品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度,那么承认它的象征地位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在2004年夏季,当史蒂夫·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的时侯,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入耳朵上戴着白色的耳机。回到苹果公司后,史蒂夫说:“我当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播放器真的开始流行了。’”新闻记者们也对iPod播放器的流行作了全方面的报道。有一位记者采访了密歇根大学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说:“当你走在校园里的时候,你会发现耳朵上戴着iPod播放器耳机的人数差不多占总人数的2/3。”而这位教授自己也是这多数人中的一员。“当我的学生们看见我也戴着iPod播放器耳机时,他们会心地笑了,这就好像我们心灵相通一样。 ”这位教授说。iPod播放器的设计者乔纳森·艾弗在伦敦也发现了同样的事情。“不论走在伦敦的大街上,还是从地铁里出来,你始终都会发现有人在摆弄着iPod播放器。”乔纳森本人也成了英国文化娱乐界的象征。就因为乔纳森参与设计了iPod播放器和一些电脑产品,他在2004年被评为“英国文化娱乐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挫败了他的角逐对手伊万·麦格雷戈和J·K·罗琳;要知道J·K·罗琳可是《啥利·波特》(Harry Potter)的创作人啊,而一位电脑设计者的声望竟然超过了她。在苹果公司最兴旺发达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不大也不小的麻烦事。英国的苹果公司和美国的苹果公司竟然要对簿公堂——英国苹果唱片公司控告美国苹果电脑公司侵占他们的商标使用权:但“公堂”上的法官却不管这一套,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iPod播放器迷。可以想象,判决结果明显有利于史蒂夫的苹果公司。法官认为,这是公正的判决,但在以后苹果唱片公司还是一直起诉苹果电脑公司。(英国的苹果唱片公司专门发行“甲凳虫乐队”的作品,由甲壳虫乐队4名成员所拥有。该公司于1968年成立,标志是一个完整的英国产苹果。时隔8年,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1976年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主要从事个人电脑的制造和销售,它的苹果标志是横条形色标被人咬了一口。——编者注)大约在同时,苹果公司宣布了夏季的财政状况:利润升高了37%,iPod播放器的销售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升高了500%。苹果公司销售一台iPod播放器所赚取的利润竟然和销售一台麦金托什机所赚取的利润差不多,但不要忘了iPod播放器的生产成本要比麦金托什机低得多。有风靡于音乐界的播放器做“开路先锋”,苹果公司第四季度的赢利是近10年来最高的。史蒂夫·乔布斯承认自己简直是“砍喜若狂狂”。史蒂夫还不断借助于iPod播放器推出新项目。在圣何塞市举行的一次被外界称为“既是新闻发布会又是摇滚音乐会”上,史蒂夫与爱尔兰摇滚乐团U2领唱博诺站在了—起。他们两个人手里都拿着一种新式的限量发行的iPod播放器,这种播放器的外壳颜色是那种黑红相间的设计,显得非常独特。史蒂夫首先向观众宣布:iTunes在线音乐商店将出售U2摇滚乐团的一整套、多达400多首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包括从U2乐团尚未公开发行的唱片集里选取的一部分,另外还有20多首没有公开发行并且很少见的作品。博诺称这次发售是“对音乐爱好者大脑的一次非常洗礼”。同时,这一次发布也可以说是鲍勃·迪伦(鲍勃·迪伦与爱尔兰摇滚乐团U2领唱博诺是忘午之交。——译者注)私下录制音乐的电子版作品赢得公众注意的一次难得的机会。苹果公司在电视台制作了一则关于iPod播放器的商业广告,这则广告是以U2摇滚乐团最新单曲唱片《晕眩》(Vertigo)为基调的。广告的画面背景光彩炫目,伴随着《晕眩》的音调,几名摇滚歌手边唱边跳,身影时隐时现,让你的感官感觉到震颤、刺激,同时也让你感受到了iPod播放器的魅力。虽然为别的公司拍摄这样的广告需要收取2 000多万美元的拍摄费用,但参与制作苹果公司的这则广告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因为这则广告对他们乐团本身也是一种宣传,毕竟iPod播放器的名声太响亮了,博诺说。苹果公司通过这则广告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使他们的iPod播放器有了很好的销路,而他们的乐团也同时获得了更加响亮的名声。爱尔兰摇滚乐团这种免费为苹果公司拍摄广告的做法可能很多人不理解,但那些受“史蒂夫·乔布斯效应”影响的人们是知道其中缘由的。史蒂夫给自己订下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够“抓住”几个音乐界的“响亮人物”,特别是那些拥有大量音乐作品的音乐界人士。现在,史蒂夫凭借其超凡的个人魅力和说服力轻易取得了成功。史蒂夫·乔布斯把iPod播放器称誉为“21世纪的随身听”:比尔·盖茨也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获得良好的发展,他计划,产品要像日本索尼公司的Betamax盒式视频录像机一样成功,但索尼公司的Betamax盒式视频录像机在技术上采用了盒式录像机( VCR)技术,虽然这种技术比较先进,但最终还是败在了VHS(家用录像系统)的“脚下”,索尼公司的VCR技术实际上也名存实亡了。史蒂夫满怀信心地想把苹果公司从一家只生产电脑的公司转移到音乐娱乐领域,因为他明白,是音乐领域为苹果公司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也使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现在的同题是,比尔·盖茨和他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巴尔默也要加人进来,他们也有同样的目的。微软公司不但紧紧抓住了他们销售量巨大的软件产业,而且他们还把目光对准了音乐娱乐产业,也想从这中间获得一份丰厚的利润。iPod播放器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但微软公司的产品也是深受用户喜爱的,而且微软公司的规模更大,它希望能够像以前一样再次赶超苹果公司。这一次,从微软公司向音乐产业发展来看,也没有任何迹象显示比尔·盖茨不会获得成功。“这样的事情已经在个人电脑领域发生了,我当时选择的策略就是非常正确的,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比尔·盖茨说。但消费电子市场却与循规蹈矩的商业市场环境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微软公司纵然有比尔·盖茨的亿万财富也有可能被史蒂夫·乔布斯赶超。当几种与流行、时尚的iPod播放器相竞争的播放器产品同时打入市场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虽然这些播放器没有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那样时髦,有那样精美的外形设计,但育一点它们却占有优势,它们的价格便宜。从另一方面看,iPod播放器只能播放苹昊公司音乐商店里的音乐,而与之竞争的播放器可选的音乐资源范围要宽广得多。因此,苹果公司也不会永久占据这一“领地”,在2005年年初,iPod播放器销售下滑的趋势就出现了,苹果公司不得不削减播放器的销售价格。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用户愿意花多少钱购买iPod播放器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个世界上,商品之间的差别已变得越来越小,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们选择商品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用户愿意花费50美元购买一件出色的产品吗?苹果公司的推断却是肯定的,可能用户们不愿意花费上千美元购买一件出色的产品,但要用户在1 00美元之内购买—件不错的产品,他们还是乐意的,尤其是苹果公司的iPod摇放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用户反响度和使用体验”,而且iPod播放器的某些特色是其他产品始终无法达到的。苹果公司已经有了多年的软件、硬件和网上服务系统的运营经验,这种经验对于生产出极其出色的音乐播放器是必需的,而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有这么多的良好经验。而且,其他公司也没有史蒂夫·乔布斯。在其他播放器产品对iPod播放器构成的竞争局面日益紧迫的情况下,史蒂夫和他的研发小组成员们能否想出一种妥善的应对方案还有待细心观察,但也不要打赌说这根本不可能。史蒂夫·乔布斯向音乐产业领域的“进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为他的人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史蒂夫从来就不是一个甘于平凡、默默无闻的入。在苹果公司成立没多久,他就因为嫉妒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研发苹果Ⅱ电脑上的成功,而决心也研发出自己的电脑以证明自己的才能——先是麦金托什机,后来就是NeXT电脑。在音乐产业领域,史蒂夫最终也是非常走运的。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能够成功地打入这个非音乐产业界人士很难打人的音乐“领地”,而且他还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它加以重塑。当音乐产业领域处于利润下滑而不得不裁减员工数量时,当非法下载音乐作品已经明显地危及到音乐产业的生存安全时,史蒂夫赶到了。他是一名音乐界的局外人,甚至在今天看来,他也算不上一个音乐迷,但史蒂夫所做出的成就却是巨大的:他已经把他从事的第二产业的面貌彻底改变了。但从长远来看,他的事业仍旧没有完成。12 巨人之争史蒂夫·乔布斯在《时代》周刊上露过脸,他得到了华尔街的赏识。他是接管迪士尼公司的最佳人选。——迪士尼公司的一位主管在皮克斯公司和迪士尼公司合作之初,史蒂夫·乔布斯和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矛盾冲突就出现了。在2003年,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FindingNemo)公开上映之前,在与迪士尼董事会成员会见时,艾斯纳就预计说:“皮克斯公司要走下坡路了,我看过皮克斯公司制作的这部小丑鱼动画电影的片段,它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他还说:“这部《海底总动员》和以前的《玩具总动员》、《怪物公司》相比简直差远了,票房收入也肯定不会高。”艾斯纳好像是故意夸大皮克斯公司的失败之处,因为他很快要与史蒂夫·乔布斯进行两家公司重新修订协议的谈判,宣扬皮克斯公司“走下坡路”的状况可以增加他讨价还价的砝码。如果《海底总动员》的票房收入很低,史蒂夫也会从他以前在皮克斯公司最兴旺时期的优势地位上跌落下来。这样史蒂夫就不会像上一次谈判那样强硬了,他也无法争取更利于皮克斯公司的协议条款了。艾斯纳竭尽全力地想维护迪士尼公司的利益,因为在2003年第一季度,迪士尼公司的利润下滑了41 %。艾斯纳认为,如果《海底总动员》的票房收入很低,虽然从短期看迪±尼公司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但从长期看,迪士尼公司将会在皮克斯—迪士尼协议中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海底总动员》是关于一个小丑鱼父子的故事,小丑鱼在一次离家出走的时侯被一位潜水员抓走了,小丑鱼的父亲非常焦急,为了能让全家团聚,他忍受着长时间的恐惧和焦虑去寻找他的儿子。《海底总动员》在这一年的夏季公开上映了,虽然不是在黄金时间上映的,但也获得了巨大成功。在这部动画电影上映的那个周末,票房收入就达到了7 000万美元,在年底的时候,票房总收入差不多有3.7亿美元。皮克斯公司又创造了几项新纪录:《海底总动员》成为票房收入最高的动画电影长片,也是好莱坞历史上第9部总收入最高的电影。这部电影不仅获得了观众的好评,也获得了多个奥斯卡提名奖,其中包括最佳剧本提名奖、最佳音效剪辑提名奖、最佳原作配乐提名奖和2003年度的最佳动画片奖。从《海底总动员》的制作安排来看,这部动画片给人的印象也是相当深刻的。约翰·拉塞特负责动画电影制作的全面工作,但他也非常愿意帮助那些富有才华的动画电影制作人或为动画电影业的精英人士。《海底总动员》就是由安德鲁·斯坦顿导演的,他也在奥斯卡颁奖晚会接受了颁奖。拉塞特向人表明了,他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动画制作人,而且还是一位慧眼识英雄的“领导人物”。《海底总动员》获得了如此大的反响,史蒂夫的优势地位又加强了,也可以说,他又从艾斯纳的手中夺取了一些优势。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他电影公司也都想参与进来与皮克斯公司合作,比如华纳兄弟娱乐公司,但被皮克斯公司拒绝了:索尼公司也有与皮克斯公司合作的打算。“谁不想与蒸蒸日上的皮克斯公司合作呢?”索尼公司的女发言人说。迪士尼公司则对史蒂夫的自负态度非常生气。“他现在就好像是一只骄傲的公鸡,”迪士尼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员说,“也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你,他的‘毛’是否能被别人‘拨光’。”如果说史蒂夫是一只骄傲的“公鸡”的话,那么艾斯纳只能算一只受伤的“孔雀”了。“这牵涉到他们之间的个人问题。”迪士尼公司的一位前主管如是说。一些人还说,艾斯纳已经明显感觉到,史蒂夫“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的成功以及史蒂夫的“名人”效应对他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史蒂夫·乔布斯在《时代》周刊上露过脸,他得到了华尔街的赏识,他是接管迪士尼公司的最佳人选。”这位主管说。史蒂夫曾经开玩笑说要把迪士尼公司从艾斯纳那里“偷走”,可在2003年5月,也就是《海底总动员》上映前夕,就有消息说史蒂夫现在完全能够把迪士尼公司购买下来。史蒂夫马上意识到,记者很可能把他的玩笑话当真了。当有记者问起史蒂夫这件事时,他回答说:“任由别人说去吧。”史蒂夫的这种态度就好像他就是一位国王。艾斯纳当然知道应该如何打击一下史蒂夫。“皮克斯公司有约翰·拉塞特,但我们没有。”迪士尼公司董事会主席说。艾斯纳知道,是约翰而不是史蒂夫把皮克斯公司推向了辉煌,并且获得了如此高的票房收入。他也知道,他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新闻媒体上狠狠地打击一下史蒂夫。不过,艾斯纳还是善意地提出了一些友好的建议,井邀请史蒂夫到位于湾区的印度饭店共进晚餐。当有记者问史蒂夫印度咖喱烤饼是否能改善他们两位首席执行官的关系时,史蒂夫嘲弄地回答道:“我们只是一起吃了顿晚餐。”在2003年秋天,艾斯纳和史蒂夫还一起去观看世界职业棒球大赛。又有记者问史蒂夫他们两人是否和好如初,史蒂夫还是轻蔑地回答道:“有时候,棒球比赛也只不过是棒球比赛而已。”史蒂夫的确想签订一份类似乔洽·卢卡斯与福克斯影业公司签订的协议,可对于他来说,这就好像一座空中楼阁。卢卡斯自己投资、自己制作动画电影,当然动画电影的著作权归他完全所有,他只需付给福克斯公司发行电影的费用。以电影产业的标准衡量,福克斯公司与卢卡斯签订的这个协议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福克斯公司从中也能得到一些利润分红,而且同卢卡斯合作,福克斯公司也能在动画产业界获得一些特许经营权。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与艾斯纳的谈判,史蒂夫签约雇用了卢卡斯影业公司的前总裁戈登·拉德利做他的“队友”。拉德利向史蒂夫献计说:“为了束缚住艾斯纳的手脚,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要不然,拉德利警告说,双方的谈判拖延下去,签订的协议肯定对皮克斯公司不利。“我们已经规划好了,”史蒂夫说, “我们要完全拥有《超人特工队》(The Incredibles)和《汽车总动员》(Cars)您的著作权,而且也要拥有以后制作动画电影的著作权。”史蒂夫所说的这两部动画电影是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在重新谈判中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史蒂夫说:“我们提供給迪士尼公司的协议条款,要比与其他电影公司签订的条款不利得多,比如,我们要支付高额的发行费,还要遵守长期的承诺条款,而且在他们的主题公园里他们还可以免费使用我们的人物造型。”史蒂夫是公开说这些话的,事实上,他希望得到动画电影收人的92%,在谈到他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发行协议时,史蒂夫说:“你必须租用一个发行渠道。”史蒂夫所想的是利用迪士尼公司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真正想与迪士尼公司公平合作。史蒂夫也一定知道艾斯纳对他的回答是什么。如果同皮克斯公司签订协议放弃这些权利(这其中不仅仅包括票房收入,还有与电影有关的商品特许经营权,商品的搭卖权,以及拍摄电影续集的权利),迪士尼公司就会损失几亿美元的收入。即使是为了挽救一个非常值得签订的协议,也没有哪一位首席执行官愿意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我们不打算把‘市场’租用给任何人。”艾斯纳说。他想要的是一个平等的合作伙伴,因为在他看来,是迪士尼为动画电影带来了高额利润,而不是皮克斯。皮克斯公司与迪土尼公司的谈判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阿尔·戈尔却打算要介入其中。在2003年,身为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参加了苹果公司董事会。戈尔想在皮克斯公司和迪士尼公司中间做一个调停人,以和平地解决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之间的矛盾。戈尔认为,他能解决两家公司之间的问题,因为他与两家公司都有一定的联系,虽然这种联系是徽弱的。在万圣节前夕,迪士尼公司曾经向他和他的夫人赠送过《美女与野兽》的化装服,,并且戈尔在担任美国副总统期间,还与艾斯纳讨论过一些法规的制定问题。于是,戈尔打电话给迪士尼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前民主党参议员乔治·米切尔,鼓励他要促使两冢公司的谈判尽快完成,米切尔又马上打电话给艾斯纳。但戈尔的努力并没有什么效果,还增加了艾斯纳的不满。看来,仅仅一位副总统是无法说服艾斯纳纳的。实际上,皮克斯公司与迪士尼公司之间的纷争就是史蒂夫和艾斯纳之间的纷争。早在2003年,史蒂夫就一直对迪士尼公司各个阶层的主管说,他与迈克尔·艾斯纳是无法合作的。“只要艾斯纳在迪士尼公司,我们两家公司的关系就不会改善。”史蒂夫对迪士尼公司的一位主管说。史蒂夫的这种看法也与正在迪士尼公司这个奇妙王国董事会里酝酿的一次权力斗争不谋而合。沃尔特·迪士尼的侄子罗伊·迪士尼认为,艾斯纳应该离开迪士尼公司了。有一天,罗伊去位于帕洛阿尔托市的史蒂夫家里与史蒂夫共进晚餐,史蒂夫就给了罗伊一些暗示性的警告。史蒂夫的意思好像是说,如果谈判破裂,他有可能终止与迪士尼公司的合作。如果他真这样做了,将会给迪士尼公司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损失。罗伊有理由这样考虑。现在对迪士尼公司来说,“一把大斧”正高悬于空中,而“护林员”恰恰是史蒂夫·乔布斯。在2004年1月,皮克斯公司突然单方面终止了谈判。“在经过10个月谈判挫折后,我们要结束与迪士尼公司的谈判。”史蒂夫说。“挫折”这个词可不是随便说出口的,说出这句话,史蒂夫的立场就很明确了:两家公司的谈判是不友好的,皮克斯公司成了艾斯纳“独裁统治”的牺牲品。不论公正与否,史蒂夫的表态就好像暗指,是迪士尼公司和艾斯纳先失信于皮克斯公司的。在以前谈判的时候,史蒂夫在宣布退出谈判之前,他绝不向另一家公司公开发出警告。即使颇受史蒂夫器重的迪士尼公司摄制组主要负责人迪克·库克也不知道史蒂夫计划要“拾起行囊,继续前行”了。史蒂夫实在不能忍受迪士尼公司把他“心爱”的皮克斯动画电影的角色和字幕占为已有,因此他对当前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协议相当不满。“我们对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电影感到恶心,”他说,“只要你看一下他们拍摄的续集的质量,比如《狮子王l?》 (The Lion King 1?)和《小飞侠》 (PeterPan)的续集,你就知道他们的水平有多么差了。”史蒂夫认为,迪士尼公司从来没有给皮克斯公司的电影创作贡献过力量。“事实上,多年以来,迪士尼公司很少与皮克斯公司在电影制作方面合作,”他说,“我们与迪士尼公司的合作仅限于在电影的市场发行方面,而不是在电影的制作方面。”史蒂夫甚至也贬低迪士尼公司在动画电影市场开拓方面的努力。史蒂夫一方面称赞迪克·库克和他们富有开拓精神的市场开发人员,但另一方面他又暗指迪士尼公司出现了利润下滑的局面,并且补充说:“即使市场人员非常优秀,—个蠢材也不会获得成功的。”换句话说,史蒂夫认为,迪士尼公司连自己的产品都经营不好。史蒂夫对迪士尼公司发出了最后攻击,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现在在动画电影界,我们认为皮克斯品牌是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也是最值得信任的品牌。”史蒂夫说。他还提到,迪士尼公司的发展也表明,作为一个商标,皮克斯已经超过了迪士尼,现在是皮克斯而不是迪士尼更能让电影迷们信服,也对他们更有意义。史蒂夫想要的就是能够反映他们之间这种状况的协议条款。迪士尼公司“舔舐”了一下自己的“伤口”,开始做出回击了。迪士尼公司合作与交流部的高级副总裁塞妮娅·穆卡称:“史蒂夫的这些表态是很不合适的,他的说法也让人遗憾,他不但攻击、侮辱我们公司,还在谈判破裂后点名损害我们公司的名声。我们希望他能好自为之。”史蒂夫这种对迪士尼公司“史蒂夫式”的攻击完全是他自负的反映。迪士尼公司拍摄的《狮子王2:辛巴的荣耀》(The Lion King 2: Simb’s Pride)就一直列在DVD销售排行榜上,迪士尼公司拍摄的电影续集也相当成功,《小姐与流氓2:狗儿逃家记》(The Lady and the Tramp Ⅱ :Scamp’s Adventure)的DVD光盘在上架后的前6天里就销售出去300多万张。史蒂夫攻击迪士尼,说迪士尼面临困境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而这一方面和利润相比是一种难以确定的东西。史蒂夫认为,迪士尼公司没有动画电影创造能力。“你只要把皮克斯公司最新制作的3部动画电影和迪士尼公司最新制作的3部动画电影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哪家公司的制作水平更胜一筹。”他说,令史蒂夫耿耿于怀的是,他在与艾斯纳角逐的过程中曾经受过艾斯纳的伤害,在一年前,也就是2003年的春天,艾斯纳在美国参议院商业委员会上作证说,苹果公司所宣传“自选、自制、自刻”(Rip、Mix、Burn)口号就是一种允许、鼓励用户进行盗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艾斯纳和其他娱乐产业的主管们都对作品的电子复制和互联网文件共享非常担心,他们憎恶苹果公司为盗版用户充当帮手的行为。电子盗版不仅严重损害公司的利润,而且还能玷污公司的商标形象。在互联网上随便交换电子版的电影作品虽然不能给电影公司带来毁灭性打击—一在网上传播的绝大部分电子版的好莱坞电影作品的质量还是非常差的,也不清晰,而要下载一部高质量的电子版电影作品需要花费数个小时的时间,但即使这样,也不让人放心,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艾斯纳和其他好莱坞的“大腕”们紧张地注意着这种状况的发展变化。Napster公司己经让音乐产业界苦不堪言了,它几乎让整个音乐产业垮了下来,同样的后果也会发生在电影产业界。艾斯纳的证词让史蒂夫很是焦躁不安。其实,艾斯纳这样傲也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史蒂夫是迪士尼公司在电影业界的合作伙伴。但为什么艾斯纳不但在电影产业界,甚至在其他产业界也攻击他的合作伙伴呢?史蒂夫认为:“‘自选’这个词所蕴涵的意义就是把CD盘上的音乐作品选取出来,然后存储到你的硬盘上。‘把CD盘上的音乐作品选取出来’就好像从一个母体上取下一件东西,然后放到硬盘上。迈克尔·艾斯纳,……却由于认识与经历上的差异,认为‘自选’就意味着‘自盗’。后来,在别人向他讲明了这句口号意味着什么时,艾斯纳却还为自己辩解。”皮克斯公司在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2》合同签订过程中也对艾斯纳没有好感。当艾斯纳拿到合同,并对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时,他对每一个逗号、句号,甚至是“i”上面的小点都根据自己的意思解释,因为他坚持认为,制作电影续集不能仅仅指望、信任与一家小型电影公司签订的合同。然后,艾新纳又做了一件让皮克斯公司人员不能原谅的事情。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艾斯纳公开吹嘘说,迪士尼公司和皮克斯公司相比占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史蒂夫也可以大声吹嘘了。史蒂夫与迪士尼公司谈判的观点好像与股民的想法非常相符。曾有消息说,在史蒂夫有可能终止谈判时,皮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了,而迪士尼公司的股票价格却在下降。股民虽然能量有限,但至少是坚定地站在了皮克斯公司—边。艾斯纳在早些时候也说过迪士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有分离的可能性,“……但同时,我们也是不能分离的团队。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我希望史蒂夫也知道。”“皮克斯公司与我们合作可以获得最高的利润,而我们只能获得一半的利润。”艾斯纳说。麦卡尔平投资公司的丹尼斯·麦卡尔平总结了皮克斯公司和迪士尼公司无法脱身的困境。“皮克斯公司要是打算和其他公司合作真是太傻了,因为他们与迪士尼公司签订的合同已经生效了。反之,迪士尼也是一样。”在1998年至2001年间,皮克斯公司给迪士尼公司摄制组带来的利润占到他们经营收入的45%,而美林投资公司则认为这一数字是35%,《华尔街日报》把艾斯纳的这种困境归结为:“对迪士尼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艾斯纳来说,他应该更加积极地推进与皮克斯公司的合作,因为他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皮克斯公司制作的动画电影(比如)才能获得很大的利润,而迪士尼公司近年来制作的电影却没有多么好的反响效果。”丹尼斯·麦卡尔平在提到史蒂夫和艾斯纳时说:“如果你可以把他们两个关进一间屋子里,他们毫发无损地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的。”事实上,史蒂夫·乔布斯与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这种冲突几乎是注定的。在这场争斗的一边坐着的是史蒂夫,他在加利福尼亚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可以说,加利福尼亚是美国科学技术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迷幻音乐这两种文化激荡的中心。他喜欢鲍伯·迪伦和计算机。他憎恶电视,甚至直到今天也是如此。“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一定会认为电视就是一种毒害你心灵的东西,它会使你变得沉默寡言,也没有了创造力。”对史蒂夫来说,电视是迄今为止最腐蚀人的一种技术成果。史蒂夫崇尚科学技术,因为是科学技术激励他思考、创新,他把他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计算机世界,也促进了它的发展。在他看到由于互联网可以共享文件,以至于导致了音乐领域和技术领域彼此激烈碰撞的时侯,他就尝试着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说,苹果公司的iTunes音乐商店就是他的创造梦想的一个顶峰。“这在音乐产业领域应该算是—个历史的转折点。”史蒂夫说。史蒂夫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切,实际上,他的创造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就像在皮克斯公司里,他能够让技术和艺术融合为一体。他的努力已经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场斗争的另一边坐着的是艾斯纳,他在美国的戏剧表演和娱乐业之都曼哈顿长大。他开始上大学时学的是医学预科,但又转到文学领域。后来,他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做了一次暑期工后,就想着在娱乐产业界发展了。和史蒂夫不一样,艾斯纳喜欢电视。 艾斯纳曾经说过,每当他想要看电视时,他父亲就要求他“每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就必须要读两个小时的书”。“我来自曼哈顿……当你想看电视时,却要求你先去读书……说实话,我真是有些厌烦。”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艾斯纳和史蒂夫一样,也感到眼花缭乱。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艾斯纳从来没有创建过自己的公司,或者说,他从来没有展示过创造性的一面。而史蒂夫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与他人合伙创建了苹果电脑公司。艾斯纳有着创造性的头脑,但没有实现的机会,而史蒂夫却实现了。史蒂夫与艾斯纳之间的不同是逃不过新闻媒体人的眼睛的,“虽然从个人方面说,艾斯纳可能是迪士尼公司最大的股份持有者,但这和公司创始人的作用是无法相比的。”克劳德·布罗德塞在《综艺》杂志上写道。当史蒂夫表现得粗野、无礼时,公众可以纵容他。毕竟,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艾斯纳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对艾斯纳来说,他与皮克斯公司关系破裂恰好是他在迪士尼公司里处境相当不利的时候。当时,艾斯纳面临着公司内部一些负责人的敌视,他们主要是斯坦利·戈尔德和罗伊·迪士尼,其中罗伊·迪士尼是待在公司里的唯一的迪士尼家族成员。艾斯纳对公司内的批评感到非常恼火,他要求公司董事会强制执行公司关于董事会成员年龄限制的条款。他的目的非常明确:这一条款只让一位成员受到限制——罗伊·迪士尼的年龄已经有73岁了。他的好朋友、商业合作伙伴、董事会成员斯坦利·戈尔德在抗议中提出辞职,和罗伊一起离开了公司董事会。在罗伊·迪士尼看来,艾斯纳逼迫他辞职是一种迪士尼公司企业文化的堕落。他决定辞去动画电影制作部主席和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成员的职务,在辞职信中他写道,迪士尼公司已经失去了“核心目标、创造性能最和优良传统”。在他提出的批判意见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所有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包括顾客、投资者、雇员、发行人和供应商,都感觉到整个公司是贪婪的,没有生机活力,总是想着如何尽快赚钱。”另外,他还列举了艾斯纳的其他“罪状”:“试图提高美国广播公司黄金时间的收视率,但没有成功;在迪士尼公司主题公园建设上故步自封,没有大胆投资;公司里技术方面的专家流失严重;不能够与富有开创性的公司(其中就包括皮克斯公司)建立并巩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字面上看,这份辞职信更像是对艾斯纳直接的抨击。罗伊·迪士尼和戈尔德通过创建一个他们称之为“SaveDisney,com”(意思是拯救迪土尼)的网站发起了一场驱逐艾斯纳的运动。这个网站名字的含义是相当明显的:如果你是一位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如果你是一位迪士尼公司的影迷,或者说如果你对保留《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传统非常关心,那么你就加入到拯救迪士尼公司的行动中来吧,把艾斯纳这个“邪恶的篡位者”驱赶出去。根据罗伊的说法,多年以来,迪士尼公司就一直在艾斯纳的“独裁体制”统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说,“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艾斯纳自己作主,即使花一点小钱也不例外。”罗伊甚至引用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的一些文件对艾斯纳提出批判,他宣称,迪土尼公司对主管人员的工作补偿数额巨大,虽然在近3年里,迪土尼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50%,但公司主管们带回家的补偿金额总数却达6 800万美元之多。罗伊还批判道:一在1984年后,一些善于大胆创新、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管理人士和管理方案,已经在‘独裁的国王’(指艾斯纳)和得到授权的‘国王朝臣’(指公司董事会)的‘帝王体制’统治之下,被一种自命不凡、缺少活力的管理体制替代了。”迪士尼公司的这种状况和皮克斯公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皮克斯公司里,公司的企业文化是那种联系相当紧密的、有着强烈个人主义和平等主义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皮克斯公司之所以能形成这种企业文化主要是缘于约翰·拉塞特那种随心所欲的行事风格,再加上史蒂夫那种几乎不干涉他们内部事务的立场。在皮克斯公司里,计算机产业与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即使皮克斯公司搬到了爱莫利维尔市一座大楼里后,它们的这种关系也没有“疏远”。皮克斯公司的大楼是一座经过修复的大型仓库建筑,总投资有8 800万美元。大楼里面安装了豪华的照明设备,墙壁上设计了精美的图案,有一个室内羽毛球场,砖砌的比萨饼烤炉,一个室内游泳池,另外,还可以提供美味的食品(当然是素食了)。在大楼顶部还有一个直升飞机起降台,主要是供史蒂夫的直升飞机使用,因为史蒂夫要经常在帕洛阿尔托,库比提诺和爱莫利维尔之间飞来飞去。在整座大楼的中部有一个中厅,是公司全体员工集会的地方,在大楼的一个角落里有一间“情调休闲室”,是用不锈钢建造的,主要用来供皮克斯公司的员工工作间歇时休息使用的,这也体现了这座大楼人性化的设计特点。在《海底总动员》DVD片尾的花絮里,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人员录制了一段“选丑比赛”,安排这个节目就是想鼓励公司员工在公司未来发展的广阔天地里加强交流、合作,搞好彼此之间的团结。在这个花絮里,男性员工都留着长胡子(有的甚至还刮了一半留了一半),而女性员工则化妆得相当夸张,从她们的眼睑到眉毛都化成了霜状的蓝色。在这之后,皮克斯公司员工的穿戴、化妆越来越奇异了。选丑比赛果然起到了作用,不但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而且互助的合作精神也发扬了出来。史蒂夫经常批评其他公司把产品研发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混杂在一起,他还说:“当一家公司的产品研发人员无法推动公司向前发展时,那么这家公司就会失去竞争力。”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史蒂夫——这位不懂动画艺术的首席执行官,很少对皮克斯公司的动画制作进行微观管理。而在迪土尼公司里,迈克尔·艾斯纳就被帖上了“微观管理人”的标签,新闻媒体也多次这样批判他。迪士尼公司的一位前动画制作主管讲述了在拍摄—部由埃伦·伯斯汀主演的电视连续剧的过程中,艾斯纳在处理这部电视剧的预告节目时所发生的一件事。拍完预告节目后,艾斯纳宣布他要亲自把便条交给电影制片人。(在好莱坞世界里,“便条”指的是电影、电视摄制组或广播公司给节目制作人员提出的要求对节目加以调整的批评、建议,这是一部电影、电视作品制作过程中一个相当正式的程序,但很多制片人或剧作家是反对这种便条的口)在通常情况下,广播公司或摄制组的负责人都会把便条交到他们上司那里,然后再由上司传达意见,但这一次却不一样。当制片人走进艾斯纳的办公室时,艾斯纳像往常一样非常友好地、温和地和这位制片人说话,还说了一些称赞他的话。然后,他才把话题转到他想要说的事上。他说节目的结尾让他很迷惑,尤其是那一段关于妈妈和女儿在储藏室里发现她们家的猫又生下了几只小猫的情节。然后他又解释道,在这个情节里选择猫这个角色是错误的,“狗更加有灵性,而且和人的关系也更亲切些”。他说,如果在结尾部分小动物不是小猫,而是小狗,那么这个节目将会更加精彩。艾斯纳——这位大公司的老总竟然要花费时间把电视预告节目中的猫变成狗!类似这样的事情完全能够解释艾斯纳和罗伊·迪士尼之间摩擦的原因,因为罗伊既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还是动画电影制作部的主席,但艾斯纳我行我素的作风让他非常不满。在罗伊被艾斯纳赶出迪士尼公司之前的几个星期里,罗伊得知公司将召开一次新动画电影拍摄计划会议,但没有入告诉他要参加这次会议。于是,他就打电话要求艾斯纳给他解释清楚。艾斯纳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而且他说得还很清楚,没有邀请他参加这次会议并不是把他疏漏了,而是罗伊根本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罗伊还是一再要求参加。艾斯纳对他说:“我想应该在门口安排一个警卫了。”在与皮克斯公司进行棘手的谈判期间,艾斯纳与史蒂夫的关系发生了破裂。于是,艾斯纳就命令不允许任何人(包括罗伊)去访问皮克斯公司电影摄制组。艾斯纳这样做大概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在未经他批准的情况下与史蒂夫单独会谈,这样会泄露公司秘密,从而削弱他的谈判地位。艾斯纳也不想让史蒂夫或约翰用“甜言蜜语”哄骗“马其诺防线”这边的迪士尼公司的人员。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史蒂夫宣布同迪士尼公司谈判终止后,罗伊马上站到了皮克斯公司这一边,罗伊从来不愿把“迪士尼品牌”和“迪士尼公司”放在一个句子里。“迪士尼品牌的东西我们都没有了,”他说,“我们的品牌是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鸭、高菲狗,以及所有可爱的男孩、女孩们。 ”虽然罗伊在表面上是这样说,但“拯救迪士尼运动”并不仅仅为的是拯救迪士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的关系或者把迪士尼公司从“独裁体制”的束缚下解救出来。在罗伊和斯坦利这个看似正当的批判理由下面隐藏着一个考虑缜密的策略。罗伊和斯坦利的离职很像历史上的一幕,当1984年他们在驱逐当时的公司首席执行官罗恩·米勒的时候,就曾经采用过悲愤辞职的策略。辞职并不是一种完全的退却,而是一种谈判策略。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皮克斯公司在与迪士尼公司的较量中也采取了一些策略。《综艺》杂志的克劳德·布罗德塞认为,史蒂夫采取的策略是“送给他们足够的绳索”。由于艾斯纳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皮克斯公司将来可能不会与一家不同的公司合作,但却会与一个不同的首席执行官合作”。当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对他们的股票运作情况不满,而且股票价格下降时,罗伊和斯坦利就“发动”了他们这场“战争”的第一次“袭击”。史蒂夫也计划开始采取措施了,他要给这个“迪士尼王国”来一次“原子弹袭击”。“袭击”过后,艾斯纳可能会为了保全面子而疲于奔命,也会因此放弃原先的针对《超人特工队》和《汽车总动员》的主张。如果“胜利果实”更大一点的话,艾斯纳就有可能被赶出迪士尼公司,也就是说艾斯纳完全彻底地失败了。现在对艾斯纳而言,他已经面临着一种“双输”的局面:如果他把迪士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之间的协议“搞砸”了,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就会攻击他失去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合作伙伴;但如果他按照史蒂夫的要求与皮克斯公司签订了协议,邪么华尔街的股民也会谴责他将来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命运的利剑”已经深深地扎在了艾斯纳的心里。此时,距2004年3月迪士尼公司一年一度的大会召开越来越近了,而罗伊和斯坦利也已经“集结”好了他们的“部队”。罗伊和斯坦利给迪士尼公司的股民散布了一封不长不短的信。“我们将要对迈克尔·艾斯纳投反对票,”他们写道,“我们还要对乔治·米切尔、朱迪思·埃斯特林和约翰·布赖森投反对票,因为他们分别代表着不称职的管理、不称职的权力运用、不恰当的补偿方案以及堇事会独立性的缺乏,所有这些都正在危害着迪士尼公司股民的长久利益。”迪士尼公司的年度会议如期在美国费城召开,在大会上,罗伊的话虽然只是象征性的,但也明显地带有一种威胁的口吻:“我过去说过……如果我要有足够的步枪,我会用它们来解决这个问题。”罗伊很快又把话转到了现实世界,他继续说道:“曾经有人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问我,什么时侯我们才能清洗完‘洗手间'。我想,将来不论谁接任,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象征性的,他总应该换一换公司里的电灯泡吧。”罗伊的这句话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暗指驱逐艾斯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罗伊的这些话与他在辞职信上对艾斯纳的指责很不一样。罗伊真是把艾斯纳当做“肮脏的厕所”吗?或许一位相当有逻辑、条理性的分析人士也会忽视这一点:这实际上是罗伊的宣传攻势,目的就是在人们的心目之中塑造一个完全失败的首席执行官形象,因为他把富有创造力的合作伙伴都给“赶跑”了。根据罗伊的说法,艾斯纳常常压制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如今在公司里,如果有人想试探着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艾斯纳就会把他们‘一棍子’打回去。”最后,迪士尼公司的股民对艾斯纳进行信任性投票,其中反对艾斯纳的不信任投票占到了令人吃惊的43%。结果是,董事会成员一致表决把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两个职位分离开来。这样就逼迫艾斯纳辞去了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给他保留了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这件事的发生好似在突然之间,迪士尼公司的发展前景变得无法预料了。艾斯纳还会继续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吗?或者说他最终也会辞去这个职务吗?对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件事的发生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艾斯纳认为,迪士尼公司现在的情况与在1984年“迪士尼王国”危难之际他走马上任时的情况大不一样。“2004年与1984年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它们都有一个数字‘4’。”艾斯纳说。对史蒂夫·乔布斯来说,罗伊·迪士尼与迈克尔·艾斯纳之间的激烈冲突简直就是一个天赐良机。这件事把艾斯纳置于公众的压力之下,如果在此时两家公司签订协议一定会有利于皮克斯公司。即使史蒂夫还需要经过一段“坐山观虎斗”的权衡过程,以寻求与一个不受艾斯纳控制的迪士尼公司合作,但现在明显的情况是,史蒂夫巩固其优势地位的机会又增大了不少。与此同时,皮克斯公司将要公开上映它那最具有冒险性的电影——《超人特工队》。在开始创作《超人特工队》之前,皮克斯公司就像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密封实验室,有一些天才般的动画电影制作精英和执导精英在这个“实验室”里辛勤工作。“在最近10年里,”史蒂夫说,“我们公司已经成长为创作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这些技能只有你在公司里才能获得,在其他地方是不可能得到的。当然,我们雇用的员工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什么都懂的,因此,我们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帮助他们提高技能。皮克斯公司员工的特点是人数少而人员精,我们喜欢保持这样的特色。”当一个电影制作组故步自封且不能采纳其他人意见的时侯,它就已经潜伏着某种危险了。很多人认为,迪士尼公司摄制组制作的动画电影不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最高管理阶层内在的本性,正是这种本性制约了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电影向观众喜爱的方向发展。有些人就指责迪士尼公司受“九大元老”管理风格的影响:公司里的这些元老都是在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手下“打天下”的,他们当时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他们的参与下,迪士尼公司制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但现在他们却抵制创新思想。在他们看来,现在这些20多岁的动画制作人员需要磨炼几十年才能制作出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作品,他们这种思维定势明显地窒息了动画电影制作中的创新思维。皮克斯公司也会变得沾沾自喜吗?它也会像迪士尼公司一样失去创新的优势,再把他们原先成功的电影作品重新“复制”一下吗?人们会很容易想象到,一家公司的迅速成功会使自负的心态恶性膨张,甚至充满希望的发展前景也会因此而黯淡下来。现在皮克斯公司还处在《玩具总动员》和《海底总动员》一鸣惊人的兴奋与喜悦之中,但约翰·拉塞特却异常冷静,他一直坚守着自由创新的公司管理思路,努力让这种思路变得冷静清晰、牢不可破。在谈到苹果公司的时侯,史蒂夫说:“我们的制度就是没有什么制度。”然后他又补充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一个过程。”过程和制度之间是有区别的,过程代表的是随意性、自发性和冒险性,但在注重过程的同时,还应该承认固定性的作用,以及纪律、规则的重要性。 在2000年,正当皮克斯获得很大发展,公司人员都在重视过程的时侯,有一个“局外人闯进”了皮克斯公司,他就是布拉德-伯德。在皮克斯公司制作《虫虫特工队》的时侯,约翰·拉塞特就打算把布拉德·伯德拉入到皮克斯的阵营,但当时布拉德却忙着为华纳兄弟娱乐公司制作动画电影《钢铁巨人》(The lron Giaut,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也是一部动画电影杰作)。有些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部未得到正确评价的动画电影长片,但这也不妨碍布拉德与皮克斯公司合作。布拉德没有使用过电脑制作动画电影,但他制作的动画电影的效果却和电脑动画电影没有多少差别。布拉德是皮克斯司所需要的人才,约翰·拉塞特最珍视他的一点是:他有制作优秀动画电影的热情。从多方面看,他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对象。布拉德从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动画电影制作,当时他还未成年(仅有15岁),就被迪士尼公司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画电影大师密尔特·卡赫尔招入门下。“但是一旦迪士尼失去了活力,”布拉德说,“再看他们拍的电影,就像滑稽演员麦克·巴瑞尔(Mlike Barricr)所说的,简直就是在看一位大厨师正在烤制热狗。”总体来说,迪士尼公司拍摄的电影在视觉效应上还是绚丽多彩的,但正如布拉德所说,他们的拍摄理念是残缺不全的。在迪士尼公司的资助下,布拉德完成了在加州艺术学院动画电影制作专业的学习,正是在这时,他在艺术学院碰到了约翰·拉塞特。在毕业之后,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回迪士尼公司任职;二是接受挑战,参与动画片《辛普森一家》( TheSimpsons)的拍摄制作,但布拉德也明白,《辛普森一家》拍摄组的电影制作理念是非常出色的,但制作技术却远不是一流的。虽然布拉德想投身于动画电影事业,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制作理念”,去参与动画片《辛普森一家》的拍摄。当然,要是约翰·拉塞特处于布拉德的境地,他也会毫无疑问地做出和布拉德相同的选择。布拉德的经历也证明了,他就是皮克斯公司非常珍视、非常希望吸纳的人才。他全身心关注的是动画电影的制作理念而不是利润率的大小,是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而不是固守于一成不变的准则或方案。在约翰·拉塞特告诉布拉德,皮克斯公司的“大门”已经完全为他敞开了,布拉德也就毫不犹豫地迈进了皮克斯公司的“大门”,开始制作动画电影《超人特工队》。这部电影是一部电脑动画长片,叙述了一个超级英雄家庭的故事。在电脑动画电影中,人的形象是非常难以塑造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动画电影中出现的都是小动物或者怪物,而人的角色却很少出现的一个原因。假如你向一家电影制作公司推荐一部完全以人为角色的电脑动画电影,尤其是如果这家公司又是顶级的动画电影制作公司,那么你的行为无异于是在“自杀”。但约翰却非常乐于接受这一挑战,他想让皮克斯电脑动画电影制作组冒一次险,也想挑战一下动画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才能极限。在皮克斯公司里,拉塞特经常要他的动画制作人员挑战动画电影制作的各种困难,但这一次他们要挑战的却是一种几乎无法实现的极限。皮克斯公司已经同意了制作《超人特工队》,而且还是第一次把它交给一个刚刚到来的“外人”。“我们考虑了所有的方面,”埃德·卡特穆尔说,“就是想寻找比我们更加优秀的人才,他能够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情。我们要找的人绝不是那种只能重复我们‘声音’的人。”布拉德接受了这份挑战后,感到非常兴奋。“我已经准备好了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给我创造这么一个机会,只有在皮克斯公司的负责人约翰·拉塞特、埃德·卡特穆尔和史蒂夫·乔布斯的共同协商、努力之下,我才有了这个机会。”布拉德说。布拉德真的决定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了。《超人特工队》是皮克斯公司的第一部PG级(建议家长引导,有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的动画电影,而他们以前制作的都是G级(所有年龄的人均可以看)的动画电影。没有人知道这种电影能否获得很好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它的放映时间可以达到115分钟。成人和儿童都喜欢观看这种电影吗?儿童家长们是否会强烈反对这种电影呢?皮克斯公司决定让一切由观众们来评判。布拉德制作的这部电影把整个皮克斯公司都推到了一个技术上的极限。很显然,对皮克斯公司来说,这是一部要么获得巨大成功要么遭受很大失败的电影。同时,这部电影又是皮克斯公司在与迪土尼公司关系破裂后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电影,史蒂夫·乔布斯需要这部电影成功,因为这样可以使皮克斯公司保持一个相对的优势地位,他在与迪士尼公司以后的谈判中也能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也需要这部电影获得丰厚的利润,以偿付其高额的制作成本。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大人物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几位公司主管同时对他的攻击之下,迈克尔·艾斯纳在9月份宣布,在2006年他与公司的协议到期的时候,他就准备辞去迪士尼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职务。而且,自前些时候他被罢免了公司董事会主席以来,他也从来没想着恢复这一职务。与此同时,纽约市的几名律师开始对迪士尼公司提出群体诉讼,起诉公司不法、不当行为,以及公司总裁艾斯纳在公司管理上没有采取最有利于股民利益的措施。律师们与一些自愿参与诉讼的股民签订了协议,起诉迪士尼公司在辞退奥维茨时付给他1.4亿美元的赔偿金。当艾斯纳在法院正面临难堪的“揭露”和“煎熬”时,皮克斯公司的动画电影《超人特工队》又创下了一个新的票房收入纪录。在上映的第一个周末,这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就达到了4 550万美元。皮克斯公司也毫无疑问地向公众表明,它不需要固定的模式,皮克斯公司的“魔力”也不限于公司里一两名优秀的动画电影制作天才,它还能在公司以外发现顶级的动画电影制作人才,就像布拉德·伯德,也能支持这样的人才制作出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超人特工队》打破了所有的动画电影制怍模式,完全以人为角色,第一次把级别提高到PG级,面向成人观众,而且获得了观众和评论人士都非常喜欢的效果。对史蒂夫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意义更加重大:皮克斯公司不依靠迪士尼公司的投资也能制作动画电影了。对皮克斯公司来说,考虑到电影发行方面的因素,独立的财政收支是非常重要的。史蒂夫也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目标:“如果下两部动画电影的票房收入还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好,我们预计在2006年,皮克斯公司将有8亿到1 0亿美元存在银行里,而且这一款项完全是我们作品的净收入。”现在又该是史蒂夫向迈克尔·艾斯纳提议重新谈判、重修协议的时候了,而且这一次又是完全按照史蒂夫的时间表进行的。在2004年1月史蒂夫与迪士尼公司谈判终止后,以丰富多彩的行话、俚语著称的商业杂志《综艺》就报道:“皮克斯公司把‘迪士尼王国’打‘瘸’了,以至于在接下来的10个月里,‘迪士尼王国’都走不了了。”史蒂夫也嘲弄似的说:“迪士尼公司如果不能够与皮克斯公司分享将来的成功将会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啊。”艾斯纳对这件事情的评论还是相当得体的,他称赞皮克斯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在约翰·拉塞特的带领下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他希望皮克斯公司在将来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迪士尼公司非常愿意在基于双方都接受的协议条款下继续合作。”他宣称。他也承认:“皮克斯公司非常明白它自己正在走的路,它也会很快成长为一家独立的公司的。”可以看出,艾斯纳所用的“非常明白”这个词指的是,他已经承认了史蒂夫的政策决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到这个时候,皮克斯公司的5部电影在全世界的票房收入已经达到了25亿美元,销售出去了价值达到1. 5亿美元的DVD光盘和录像带。虽然这种势头可能很难维持,尤其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没有了迪士尼公司的支持,但皮克斯公司的利润增长率毕竟达到了每年30%。然而,在这场“巨人之争”中,两个人都既是获胜者,又是失败者。迪士尼公司失去了巨额的收入,而史蒂夫失去了一个最好的合作伙伴。这场“巨人之争”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尽管艾斯纳对两家公司的冲突表现得语气平和,但乔布斯和艾斯纳之间就像艾斯纳和奥维茨之间的关系差不多。他们“互射沾有毒液的箭”、“互相投掷石块”、互相凌辱,就好像真的在进行一场战争一样。然而,史蒂夫的胜利又是一种“苦乐参半”的局面。他、约翰·拉塞特和皮克斯公司的全体员工都会有一种尊严被损害的感觉,因为他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巴斯光年和伍迪以及《玩具总动员》的其他角色融入迪士尼公司动画电影制作组的作品《玩具总动员3》里。迪士尼公司有权这样做,因为根据两家公司签订的协议条款,皮克斯公司所有动画电影的续集拍摄权利都归迪士尼公司所有。更为糟糕的是,荏2005年1月艾斯纳宣布——他就好像一直在寻找着机会深深地“扎史蒂夫一刀”似的——两家公司将对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3》的剧本进行创作竞赛,但结果是迪士尼公司一位初学者赢得了竞赛的胜利。一位初学者竟然打败了皮克斯公司!史蒂夫与艾斯纳的冲突让人想起了奥维茨与艾斯纳的冲突,这时罗伊·迪士尼闯了进来,他也给了艾斯纳重重的一击。“在一年多以前,”罗伊说,“我就警告过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我们认为迈克尔·艾斯纳在与皮克斯公司的关系上处理得不恰当,我们也说过这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危险了。”最后,史蒂夫赢得了关键的一场战争。艾斯纳将会比原先预定计划提前一年下台,迪士尼公司新的首席执行官鲍伯·艾格将有可能更好地处理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并引领两家公司朝着一个良性发展的方向迈进。与此同时,即使没有迪士尼公司,皮克斯公司也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下几部动画电影的制作成本。不论将来发生了什么事,不论皮克斯公司是与迪士尼公司携手前行,还是与其他公司合作,史蒂夫·乔布斯都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不论是谁执掌迪士尼公司,他也是一家综合性两业公司的总裁,他也就不可能成为动画电影界“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的头衔应该归史蒂夫·乔布斯。当然,即使史蒂夫是站在了约翰·拉塞特的肩上才拥有了这样的荣誉,人们也动摇不了他的辉煌地位。史蒂夫成了不折不扣的电影业界巨人。即使是站在奥林匹斯山的希腊诸神,也免不了会受到伤害。即使史蒂夫是—个大人物,有着巨额的财富和辉煌的成功,也免不了受到各种灾祸或疾病的缠绕,这一点他和普通人一样。在—个星期天,也就是2004年8月1日,史蒂夫·乔布斯给他的朋友、同事和雇员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这样的:我的同伴们:我个人有一则消息非常想告诉你们,我想要你们亲自从我这听到这则消息。在这个周末我在医院做了一个成功的手术,医生把我胰脏上的恶性肿瘤切除了。我患的是一种叫做胰岛细胞神经内分泌瘤的罕见胰脏癌,在医生每年的胰脏癌诊断病例中,患病概率只有1%,若能够即时诊断(我的就是),可以由外科手术摘除肿瘤并得到治愈。另外,我已不需要接受任何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了。病例中最常见的胰脏癌叫做胰腺癌,到目前为止这种癌还不能治愈,而且从确诊开始,病人也只能存活大约一年左右。我之所以提一下这一点是因为,当人们听说“胰腺癌”的时候,往往就认为这是不治之症了,我要感谢上帝,因为我得的不是这种病。我会在8月份里静心修养,预计在9月份就会重返工作岗位。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已经要求副总裁蒂姆·库克负责苹果公司的日常事务了,因为苹果公司不能“一日无主”。在8月份,我要是有什么事情还会给你们打电话的,我希望在9月份就能见到你们了。史蒂夫在信件的最后,史蒂夫为了说明他还没有失去销售技能和幽默感,他又加上了一句附言。附言:我是在医院的病床上,用我17英寸的强力笔记本电脑和Airport Express无线联网设备给你们发这封电子邮件的。在美国,每年都有3.2万人被查出患的是胰腺癌,像史蒂夫那种胰脏癌也就有几百例。当发现这种胰脏瘤,并完全切除后,病人就可以正常生活了,但这也不是完全可以保证的,霍华德医生强调说:“你可以说有100多人是这种情况,但你不能说人人都是这种情况。这其中可能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具体比例是多少呢?据调查,得这种病的人有50%可以活5年以上。史蒂夫预计他可以提前回到工作岗位也绝不是白日做梦。在9月初,也就是他手术过后仅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他又出现在苹果公司的会议上,他又显得活力四射了,就好像什么事情没有发生一样。虽然史蒂夫与苹果公司的另一位创建者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之间的矛盾怎么也无法愈合,但至少在这些日子里,他们两人又有了接触。沃兹还对他的老朋友说:“你看上去气色好多了。”史蒂夫在手术后如此迅速地回到工作岗位的原因在几个月后就明了了:苹果公司要推出一系列新产品,推出新产品一方面可以延续iPod播放器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史蒂夫那种有点离奇的梦想——把计算机产业从微软公司那里“挖”过来。当然,任何熟悉史蒂夫·乔布斯创业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有着实现自己离奇梦想的方法。13 辉煌时刻一大批他的仰慕看、众多的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都已经交得没有耐心了,因为他们都想看看史蒂夫下一步将征服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在2005年开始的时候,史蒂夫又出现在了世界的舞台上,苹果公司iPod播放器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史蒂夫也将会出现在旧金山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展示会上。他已经完全战胜了胰脏肿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还向他以前的老对手杰夫·拉斯金宣告了这件事。皮克斯公司也依靠《超人特工队》获得了巨大成功,这部动画电影荣获了那一年度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在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史蒂夫第一次表现出了谦卑有礼的态度,他让这部动画电影的编剧兼导演布拉德·伯德出现在了聚光灯下,接受奥斯卡的颁奖。史蒂夫在公众中的声誉也达到了一个极点。成为一名善于展示的能手的一个标志就是,他能让面前的观众感到炫目,他能够展示,他最具魅力的一方面,他能够让观众热情赞美他所创作的作品,他也能够通过引人入胜的演讲让观众很长时间都在回味他那迷人的风采。一位福音传道者还可以做另一件事情:他能信心百倍地向别人传道,以改变他们的宗教信仰。史蒂夫·乔市斯就属于数字化时代典型的“福音传道者”。他也能够信心百倍地向用户推介他的麦金托什机,让那些对电脑不了解的,不相信的人都认识到麦金托什机的“魔力”。但要做到这一点,也要注意,你的产品得是“过硬”的!在2005年1月,史蒂夫·乔布斯不再采用原来的策略向用户销售没有多少软件支持的麦金托什机了,也不采用老一套的市场管理模式和具有1984年风格的销售广告了,他也放弃了在这个数字化的世界里只依靠自己精彩的口头表演来吸引用户的做法。自从麦金托什机在1984年推向市场以来,苹果公司也真该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了。回溯到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当时史蒂夫的好朋友、亿万富翁拉里·埃利森就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将会使个人电脑更加复杂,这种电脑会使用价格昂贵的处理器和复杂的操作系统。最终,人们想要拥有的个人电脑就是那种什么事情都能处理的电脑,这种电脑可以被称做“精简型电脑”:这是一种简单的,可以使用浏览器浏览互联网的电脑,而且这种电脑还应该装配存储量巨大的硬盘,以储存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文件。当然,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机在很多方面是具备这些特征的:在这一点上,麦金托什机就像是汽车产业界的“宝马”,它有着能量巨大的微型处理器,视频技术先进,而且在市场上销售的电脑中,它的页面设计功能和图像处理功能是最好的。多年以来,苹果公司唯一获得成功的商业部门就是负责高端图像处理和出品的部门。苹果公司一直对这种技术情有独钟,也从来没有降低产品价格,而且还经常扩展它们的功能。在这些技术之中,苹果公司的视频技术是最前沿的。假如说拉里的预言是正确的,在将来,绝大部分用户使用的都是可以高速(或者使用宽带)连接互联网的电脑。电脑的软件包也会弃之不用,会被一种指令的程序所替代。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将会由一些门户网站,比如雅虎或Google提供。如果苹果公司能成功的话,它也能生产出“精简型电脑”,让用户更好地体验苹果电脑的魅力。苹果公司要采取的第一步就是创建属于苹果公司的门户网站,iTunes音乐商店是苹果公司迈出的第一步,随后还会出现iMovies电影商店、iCtuds贺卡商店和iPhotos图片商店。要想使用这些应用程序,通过操作连接互联网的麦金托什机就可以做到,苹果公司的员工通过创建这些应用程序也会有一种已经建立了自己“社区”的感觉。当iTunes音乐商店推向市场之后,接下来还应该采取一些更好的方案,因为iTunes音乐商店不仅支持麦金托什机,还支持其他个人电脑,它可以引导使用iPod播放器的用户从其他电脑的操作环境中转移到苹果电脑上来。苹果公司与惠普公司签订协议,生产基于微软操作平台的,印有惠普公司商标的iPod播放器。(但后来该协议没有执行下去。)虽然惠普公司从来没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史蒂夫一直也没有放弃与其他公司合作推出新版iPod播放器。在微软公司总部雷德蒙德,技术人员研发出了MSN网络服务系统,还有其他一些终端用户应用系统,他们对苹果公司的一些技术发展并没有太注意。然而,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开发的服务系统有很大的不同。苹果公司的服务系统是面向客户的,以娱乐为主;微软公司则缺乏这方面的吸引力,它似乎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在这方面,苹果公司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开创自己的道路。很快,苹果公司研发出了一种互联网浏览器——Safari(取“旅行家”之意),随后把它推向了市场,麦金托什机现在可以不使用微软公司的IE浏览器也能浏览互联网了。史蒂夫在重返苹果公司后与微软公司签订的协议也不像当时那么重要了。现在,苹果公司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可以在一个叫做“,Mac”网站上找到,苹果公司的这个门户网站为麦金托什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包括网络硬盘存储、文件备份和软件自动升级)。苹果公司还有它的龙头产业——“iPod王国”。价格便宜的音乐播放器的成功让史蒂夫改变了对每件事的看法。在苹果公司新研发的G5高端电脑销售状况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iPod播放器的销售量对苹果公司2005年度的财政状况影响重大,现在,iPod播放器的销售额仍然与苹果公司电脑的销售额不差上下。史蒂夫也开始考虑,以后的路到底该如何走呢?“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离不开技术的时代,”吏蒂夫在2005年初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我们不用胶卷就可以拍照,而且还能根据需要作一定的调整。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还可以把文件存储在能随身携带的音乐播放器上。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体现在你的汽车和厨房里。苹果公司要尽最大努力研发出能够让用户满意的高科技产品,我们还要教会他们怎么样使用这些高科技产品。软件是相当关键的一部分,事实上,软件就是用户的使用经历。既然史蒂夫想要成为数字技术的传播者,他就应该努力开拓,然而,现在传统的个人电脑价格还是那么便宜,微软公司还是“软件之王”。史蒂夫如何改变这一切呢?第一步就是研发出eM8c产品,这种型号产品的特点是整合了电脑主机和显示器,把它们装配在一起,然后再装配上一个键盘和一个鼠标,但不把这两个设备放在机箱里边。这种设计理念是个人电脑一个非常流行的设计方案,iMacG5电脑就采用了这种设计方案。这种型号的电脑还采用平板设计方案,配置了速度最快的处理器,主机和显示器装配在同一个单元里。这种设计方案是非常成功的,但所有这些都还是一种预言。毕竟,麦金托什系列机的价格还是比普通的个人电脑贵得多,苹果公司所做的重点应该是推动更多的用户加入到使用麦金托什机的行列中来。iPod播放器和互联网的结合为苹果公司吸引了众多的用户,现在苹果公司面临的是,如何借鉴iPod播放器成功走向市场的经验呢?对苹果公司来说,一个极其核心的命题是:iPod播放器能够推动麦金托什系列机的销售吗?苹果公司如何才能尽快地打开大规模的市场呢?2005年1月,在史蒂夫准备参加苹果产品展示会前一周,苹果公司悄悄地推出了两项关键的技术变革:把麦金托什机上的服务器升级为高性能的Xserve服务器,并配置一个双信息处理器(Dual-Processor);还推出XSAN海量存储网络系统软件(这是一系列高性价比的专业视音频解决方案,弥补了苹果平台在网络编辑方面的不足,提高了苹果专业视音频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前者为商业人士提供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后者为商业人士提供了存储系统,这种系统在价格上与基于微软公司技术的戴尔公司、易安信公司(EMC)、网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Network Appliance)的产品相比更有竞争优势。在这两项技术革新的带动下,苹果公司把下一步的销售目标锁定在首席信息官( CIO)上。但当这些产品被推出来以后,没有迹象显示苹果公司将会改变商业电脑的“面貌”。这种产品被吹捧为可以和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电脑完美结合使用。长期以来,喜欢使用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都比较喜欢使用麦金托什机,因为苹果电脑的OS-X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操作系统(一种多用户多任务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因此Linux操作系统非常适合在麦金托什机上使用,而且这种机器还为视频编辑提供了大量的存储空间。但史蒂夫却考虑得更多。21年前,也就是1984年1月,史蒂夫在库比提诺的德安萨学院向观众推介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机。在2005年1月11日上午9点过后几分钟,史蒂夫又登上了展示会的“舞台”。21年前,他穿着双排纽扣细条纹的衣服,显得非常引人注目。现在他穿着黑色的T恤衫和牛仔裤,也显得非常引人注目,但他的心情却是不一样的;现在他的心情很轻松,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有4 000多人拥挤在演讲大厅里,很多人甚至还站到了大厅的外面,观众们要—睹站在巨大的演示屏幕前的这个“巨人”的风采。史蒂夫将要展示的是一种新版本的iPod播放器,这种产品在一个星期前被所有的媒体介绍过。这一次,观众们也不会失望的:“早上好。”观众的掌声持续了足足有1分钟。史蒂夫的声音仍然显得脆弱,但坚定、充满激情。对于拥有巨大权力的史蒂夫来说,他并没有很显眼的身高,大约有1. 78米,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矮一点儿。“今天在这里我有很多‘第一次’要展示给你们。其中之一,是我们第一次使用了高清晰音效技术。你们可能想知道它的效果究竟如何。”说完这些,史蒂夫就开始了他独自一人掌控的长达两个小时的产品展示。他最先描述了苹果零售店的情况,然后展示了iM8c电脑产品。紧接着,他又展示了最新版本的麦金托什机OS 10操作系统,也就是“Pnther”(黑豹),他还向观众描述了苹果公司新一代的操作系统“Tiger”(虎)。还包括一种具备搜索功能的应用程序“Spotlighi”(聚光灯),这是苹果公司的“Google杀手”——它能搜索到你储存在硬盘里的任何文件:“当然,这是苹果公司独家研发的,用户界面是非常漂亮的。”他机智地讲道,观众中又爆发出了阵阵掌声。但在产品展示中间,产品的软件突然失灵了。“我这里出现了一个小毛病。”他解释道。史蒂夫在以前做产品展示的时候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但他不会狼狈不堪的,现在他也不会。“哦,这就是我们需要备份的一个原因。”他机智地讲道,随后他又重新启动了程序,展示又接着进行。史蒂夫接着向观众展示了苹果公司最新版本操作系统的一些特征。“这种操作系统是非常‘酷’的……我们按预定计划,今年就可以把这种操作系统推向市场,这要比Longhom操作系统(微软公司下一代的Windows操作系统)提前很多。”史蒂夫的这句话完全是对比尔·盖茨的一个打击。现在到了iMovies,史蒂夫向观众揭开了苹果公司最新的“魔力”产品。多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是互联网上数字视频剪辑和合并技术的“领头羊”。“今年是苹果公司高清晰视频技术迅速发展的一年。”在展示中间,史蒂夫不止一次的这样说。当解释苹果公司的iMovies如何处理高清晰视频,并把它当做一种固定文件格式时,史蒂夫展示了索尼公司最新研发的高清晰便携式摄像机,这种产品的价格是3 499美元。”你们完全可以购买这样的一款产品。”他说。史蒂夫还把索尼公司的总裁井伸之介绍给了观众,他上台后,谈了几分钟索尼公司与苹果公司合作的一些情况。史蒂夫的演说就好像是在表明,苹果公司正在解决史蒂夫以前在采访中抱怨的“老一代”通讯问题。“当我们搬进一所新房子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电话公司给我们装上电话线,然后把电话开通。而孩子们就不用了,他们只需把手机带进来就可以了。立体声音响也是一样:孩子们只需使用iPod播放器就行了。这样就形成了立体声播放器市场。人们宁愿去购买iPod播放器和博士音响(Bose),也不愿购买日本胜利公司或索尼公司的大型立体声音响系统。而那些生产大型立体声音响系统的‘家伙们’也从来不对我们说:‘我们能和你们在iPod播放器生产方面合作吗?’实际上,这类音响公司还是坚持以前旧有的生产理念。”史蒂夫下一个提到的是苹果公司的iWork,同时,他也对微软公司发出了有力的挑战。首先他展示的是Keynote,这是苹果公司的幻灯片演示系统,Keynote的竞争对手就是微软公司的Powerpointo显然,Powerpoint作为一款软件第一次遇到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史蒂夫展示的下一个应用程序更加重要:它就是苹果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Pages。 Pages是苹果公司新一代的文字处理系统,它结合了文字处理和版面设计功能于一体,在前些年,苹果公司凭借激光打印机技术和应用PostScript Fonts占领了平版印刷和文字排版商业领域。后来,苹果公司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这种领先优势还将持续下去。“我们的文字处理系统风格迥异。”史蒂夫讲道。苹果公司将会凭借这种在商业领域有广泛应用的文字处理系统给微软公司重重一击,微软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引领市场好多年了,而且它还有Pagemaker作为版面设计的一款重要软件。在史蒂夫于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后,他曾经邀请Adobe公司的主管们到苹果公司,并希望Adobe公司能够为苹果公司的麦金托什机开发出一种视频剪辑软件,史蒂夫的这项提议是苹果公司20年前就规划好的,但最后Adobe公司并没有答应与苹果公司合作。这件事促使史蒂夫下决心要提高苹果公司的软件开发技术。现在,针对微软公司的Word和PageMaker,苹果公司已经“成竹在胸’’,也握好了手中的“赌注”。麦金托什机不能作为商用电脑使用的历史也一去不复返了。在展示过程中,史蒂夫并没有提到苹果公司的另一种软件——与微软公司的Excel电子制表软件相竞争的软件。虽然史蒂夫在苹果产品展示会并没有提到这种软件,但不久它的神秘面纱就被揭开了。“下面我要展示什么呢?”史蒂夫继续讲道,“当有人问我苹果公司为什么不设计一种高度定制的电脑时,我真希望当时就能满足他们的愿望。而今天我要向你们隆重推介这种被称为‘麦金托什机微型电脑’的机器。”说完,史蒂夫在身后取出了这一型号的麦金托什机——在展示进行了82分钟后,史蒂夫终于揭开了要展示的这一最重要产品的面纱。这种型号的电脑非常小巧,它没有键盘、鼠标或显示设备。这真是天才般的杰作!“这是一种高性能的电脑,但它的体积非常小。我们提供机器,你们提供其他外部设备。麦金托什机微型电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可以给它配置任何标准的显示器、键盘和鼠标。而且,我们给这台机器订的价格肯定会让那些想购买我们电脑的人没有走开的理由。”观众们顿时精神振奋。当史蒂夫宣布这台电脑的价格只有499—599美元时,观众的掌声顿时淹没了整个会场。“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最便宜的,也是能让你们负担得起的电脑。”这又是对微软英特尔世界一个强有力的冲击。苹果公司把商业服务器、网络存储系统与价格便宜的普及型电脑产品结合在一起,对微软公司颇显匮乏的产品生产线构成了很大的挑战。同时,苹果公司的在线服务系统凭借提供给用户赏心悦目的体验也对微软公司的服务系统挑战不小。在消费领域,iPod播放器已经占稳了市场,苹果产品成了“一流产品之王”。(在最近排出的5种一流产品商标中,苹果商标排在最前列。有意思的是,迪士尼商标却“名落孙山”,而皮克斯商标排名第5 。)苹果公司的新型麦金托什机微型电脑也一定会获得巨大成功。但这是一个台式商业电脑盛行的时代,苹果公司能与这种销售量巨大的台式商业电脑展开竞争吗?当史蒂夫重返苹果公司后,他马上关闭了他的前任首席执行官批准的基于旧式麦金托什机的电脑生产线。他宣称,其他电脑公司凭借产品的低价格占领了苹果公司的电脑销售市场,苹果公司的产品从来没有占领微软公司和IBM公司的电脑市场。现在,史蒂夫要迈出更大的的步伐了,他要借助电脑元件价格下降的趋势,还要借助与其他生产厂家签订iPod播放器生产线协议的经验。看来,在史蒂夫的带领下,苹果公司要在个人电脑领域里大展雄风了。史蒂夫已经聚集了所有的力量,要知道,比尔·盖茨可是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一定是一场扣人心弦的“战斗”。领导人物能够战胜盲目的“模仿者”吗?史蒂夫还没有展示完所有的产品,现在该到了展示iTunes和iPod的时候了。“在上一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销售出去了450万合iPod播放器。我们iPod播放器销售量每年仍递增50%。到此为止,我们销售的iPod播放器的数量达到了l 000多万台,仅2004年一年销售量就有800万台。是我们引领了整个数字化音乐时代的潮流。“感谢你们对我们产品的支持。”这是史蒂夫从心底深处发出的感谢之声,也是直接面对他的观众发出的。史蒂夫也好像意识到了,他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的顾客对他们产品的青睐。这就是新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面对观众,史蒂夫又描述了“iPod播放器王国”的400多种非主打产品的生产销售情况,他还说世界上一些知名品牌的汽车都装配了iPod。”即使在阿尔法一罗米欧(Alfa Romeo)和法拉利上也有我们的产品。”他说。但史蒂夫还是没有说完。他告诉观众,摩托罗拉公司已经与苹果公司签订了《摩托罗拉- iTunes协议》,按照协议,在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一款手机上就可以播放iTunes的音乐了)。“所有的这些都证明了,我们苹果公司开创了一个数字化媒体的时代。”“但还有—件事我也非常想告诉你们,这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史蒂夫说,苹果公司仅用一年的时间使iPod播放器的市场占有量上升到原来的两倍—一从一年前的31%上升到了2004年的65%。说着这些,史蒂夫取出一款新式的iPod播放器。(早期版本的iPod播放器装配了一个小型的硬盘驱动器,而闪存播放器是把歌曲存储在闪存芯片上的。)苹果公司的这种新产品是一种闪存播放器,它就是风靡一时的iPod Shuffle。这种播放器的体积非常小,和口香糖的包装盒不差上下,它可以存储大约100首歌曲,在使用上也比早期版本的方便、简单。即使90多分钟过去了,史蒂夫和观众们的热情仍然没有减弱,他还是能用手中的产品感染在场的观众。最后,一句收尾语出现在展示屏幕上:“iPd Shuffle缘于生命的偶然性。”对于一个曾经与恶性肿瘤抗争过,并且已经战胜了它的人来说,这句收尾语是非常恰当的。在产品展示结束后,史蒂夫邀请约翰·梅尔登台演唱了他获得格菜美奖的歌曲《女儿》(Daughters)。对于一个曾经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完全忽视多年的人来说,选择这首歌曲也是一个莫大的嘲讽,但也可能不是这样的。“父亲,应该善待你的女儿,”梅尔唱道,“女儿也希望得到你的爱。”史蒂夫·乔布斯已经改变了,他恢复了以前所有的优点,甚至比以前更好了。在几天之后,苹果公司宣布这一季度是苹果公司历史上财政状况最好的一个季度。销售收入达到34.9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74%。收益是每股70美分,而去年每股收益是17美分,这也比分析人士预计的每股收益21美分高很多。 iPod播放器的销售量也飞速增长——达到了一年前的5倍。麦金托什机的销售量也以每年26%的速度递增,现在年销售量已经达到100万台。史蒂夫·乔布斯在他5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3个不同产业领域的偶像。然而有时,看起来好像史蒂夫还刚刚开始呢。他仍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仍旧敢作敢为、固执己见,仍旧鼓舞着他周围的那些创造性人才攀登一座又一座的高峰,仍旧用尖刻的话语、无情的提问打击着那些无法忍受他的人们的脆弱身心。然而,现在他已经到中年了,已经是3个孩子的父亲了,在他的身后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史蒂夫比以前更富有了,也比以前更有人情味了,心胸也宽广了很多,也更能理解别人了。但进入50岁的史蒂夫还有没有改变的东西,因为毕竟他还是史蒂夫。“我们到50岁的时候可以看得更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更有耐心了,”史蒂夫在—次接受采访时说,“你们问的问题很好。并不是所有的人做的事都会符合你的愿望。因此,现在我们在决定公司一流的员工在向哪个方面努力时,我们就应该仔细考虑好了。这和更加有耐心不是一回事。”没有人认为有耐心是史蒂夫的一种品质。一大批他的仰慕者、众多的投资者、无数的音乐爱好者、数以亿计的电影爱好者和数字化时代的年轻人都已经变得没有耐心了,因为他们都想看看史蒂夫下一步将征服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尾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我们中的一些大人物也毫不例外,但有时,这些大人物的矛盾冲突会达到一个极端。今天的史蒂夫·乔布斯在某些方面还像以前一样,他要时时刻刻地想着掌控苹果公司的大局,就像他小时候强迫父母搬家为的是上一个自己满意的高中一样;他还得像以前一样承受着一些无法忍耐的苦楚,就像在苹果公司公开上市时,他无法忍耐最亲近的朋友和下属对他的不忠诚,以至于最终他们的关系也僵化了一样;他还得像以前一样忍受着孩子般的固执给他带来的麻烦,就像皮克斯公司的创建者阿尔韦因为一点小事得罪了他—一实际上只不过是暂时占用了他的一块白板,他就对阿尔韦大发雷霆一样。从我们这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来看,一个年龄只有50岁的人能够驰骋于。个产业领域,好像这才是创业的开始呢。多年以来,在史蒂夫的心中,一些甚至是最让他无法忍受的裂痕都能被岁月抚平。在他40岁的时侯,史蒂夫·乔布斯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家庭和他的经历把他那最锋利的“棱角”都磨平了。在谈到计算机和科学技术时,他说:“这些东西并不能改变整个世界,它们真的不能改变。”采访者回应道:“你这样说会令科学技术人员伤心的。”史蒂夫则说:“遗憾的是事实就是如此。是你的孩子才真正使你改变了对这些事物的看法。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科学技术是不能改变我们的思想的。”史蒂夫对撰写他和沃兹小时候故事的作者讲:“一个人成为父母亲以后,他的人生观就发生变化了,这就好像你内心深处突然多了一种奇怪的力量在左右你的思想一样。对零乱纷争的大千世界,你会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以前是绝对没有的。”偶尔有人问史蒂夫,他想把什么东西留给他的孩子,他的回答也非常认真:“我要努力做一个好父亲,就像我的父亲对待我一样。”紧接着的回答既感人又让人难忘:“我每天都在思索我到底做了什么。”对一位摇滚乐歌手来说,“欣赏、叫好”意味着疯狂的歌迷拥挤在音乐大厅里为他们欢呼、尖叫。而对于史蒂夫·乔布斯——这个数字时代的电子技术“摇滚乐歌手”来说,“欣赏、叫好”则意味着公司股票价格的飞速增长,意味着公司吸纳了更多的公众投资。在史蒂夫50岁生日过后没几天,也就是2005年2月28日,星期一,在苹果公司的历史上,苹果公司的股票第3次实现了分割。以前每次分割都表明,公司过热的增长时期已经暂告一个段落,进入一个平和发展时期了。这一次还能像以前一样吗?在20年前,当史蒂夫30岁的时候,他还是一位显得相当稚嫩的年轻人。在技术领域,当时的苹果公司就研发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同时,苹果公司也为史蒂夫的成长铺平了道路。史蒂夫凭借着对电子元件方面的兴趣,不断开拓,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公司研发的一些产品为世界的信息产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史蒂夫被赶出苹果公司的时候,他认为苹果公司的魅力在硬件产品。因此在离开苹果公司后,他创建的NeXT公司也是以硬件产品为基础。后来,他又并购了皮克斯公司,他还是认为硬件是一家公司的根本,直到他发现了一个让他无法回避的现实,他才改变了这个想法。史蒂夫意识到,皮克斯公司真正的特色不是在于软件方面,而在于公司创造力。 NeXT公司也是这样。在他把NeXT公司卖给苹果公司的时候,史蒂夫关心的就既不是硬件产品,也不是软件产品本身,而是软件产品给他带来的利益了。史蒂夫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了软件产品上,很明显,他计划要打赢的下一场战争就在软件产品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家公司掌控了软件产品的生产。史蒂夫不会忘记这家公司的负贵人曾经在20年前“偷”走了苹果公司的“桂冠”。现在是苹果公司而不是微软公司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的时候了。在经历了一场“巨人之争”后,史蒂夫·乔布斯又打算同下一位真正的巨人—比尔·盖茨,展开一场新的“战斗”。当史蒂夫在1997年重新回到苹果公司的时侯,就毫无疑问地决定了一个事实—一谁将会赢得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以前这家库比提诺的小公司要依靠微软公司的大力支持才能发展下去。而现在,情况巳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展的天平开始慢慢向苹果公司这边倾斜,苹果公司现在也开始处于一种优势的竞争地位了。很多事实都表明,苹果公司现在的竞争目标只有一家公司。很显然,这家公司既不是索尼公司也不是其他电子产品生产公司。他们生产的机箱,配件,还有一些与电脑相关的产品都是史蒂夫·乔布斯相当重视的。现在,史蒂夫对苹果公司的“整修”已经有10年之久,史蒂夫也逐渐懂得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的结合才是苹果公司发展的特色。“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苹果公司的‘遗传基因’仍旧没有发生变化,”史蒂夫最近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在过去的20年里,苹果公司一直把自己的目标准确地定位在开发计算机技术和拓展电子产品市场上,我们不会漫无目的地追求其他目标的。”有一句颇有幽默色彩的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长大了就意味着,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力量的真正含义,用不着再显示他的力量有多大了。这句话用于描述史蒂夫对皮克斯公司和苹果公司所做的—切是非常准确的。史蒂夫已经不是一位站在河边想根据自己的命令改变河流流向的“统治者”了。他现在只能算是一艘顺着急流而下的小船的船长,他引领着这条船前行,他的身后是喊着号子一起拼命加油的船员。不论是皮克斯的动画设计人员,还是苹果公司的上千名软件工程师,他们都是史蒂夫的下属和工作人员,但史蒂夫也明白,他在公司里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参与者了。任何人都没有史蒂夫的变化大。他出生在美国战后“婴儿潮”时期,然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大成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上,史蒂夫成了希望的化身,但也可能我们每个人在30岁时不会面临史蒂夫遇到的那种无法摆脱的禁锢,也可能我们每个人会更好地抓住自己的命运。在以前,史蒂夫总以为,麦金托什机硬件产品的研发成功依靠的是公司少数“超级人物”的魔力,而且这些“超级人物”还能让其他研发项目发出耀眼的光芒。在他的观念里,他们公司最主要的“超级人物”就是他史蒂夫自己。史蒂夫认为,众人对他赞美与喝彩他是受之无愧的,然而他的这种想法却扭曲了现实,他那种傲慢不逊的态度也在众人面前完整地显现了出来。现在,史蒂夫能够考虑到其他人的重要性,这才是对现实的一种尊重。在2004年圣诞节假期里,也就是在史蒂夫做完肿瘤手术后3个月,他碰到了一位朋友,史蒂夫对这位朋友说:“我感到心情太舒畅了,也太幸运了。”他看上去非常有活力,有精神,他的这位朋友说,他还讲述了最近遇到的一件让他非常高兴的事:一位分析人士对苹果公司的发展前景做了良好的评估,另外苹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上升了不少。史蒂夫在说这些事情时显得很高兴,他一直微笑着,心情也非常放松。当他听到别人称赞他气色很好时,他感到非常欣慰。在2005年1月,史蒂夫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开始管理苹果公司的事务了。他的头发渐渐稀疏,而且也变得有些灰白,修剪得也没有那么整齐了,这一切都显示,他已经接近50岁了。但当他在苹果世界展示会上再次登台做主旨发言的时侯,仍然和以前一样显得非常有活力。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即将结束的时侯,他讲了一些能充分展现他智慧的话。“我们所有参加这次博览会的人员都应该感谢那些曾经为苹果公司默默耕耘、努力奋斗的人们,是他们创造了苹果公司的新产品。”然后他又补充道:“我还要感谢那些为苹果公司做出贡献的人的所有家庭成员,因为我知道,他们是多么希望能时时刻刻与我们待在—起啊。”这就是新时代的史蒂夫:一个不再认为这个世界要以自己的意愿为转移的人;一个仍然还有年轻时的品质特性(暂且不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却已经受到时间、经历和夹杂于其中的智慧潜移默化地影响的人。是史蒂夫把他一生钟爱的“苹果事业”拯救了出来,而且还让她变得更加美丽。是史蒂夫的皮克斯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动画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个家庭的注意力,不论是孩子们还是他们的父母亲,因为这些动画故事用幽默的方式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能够让人摆脱脆弱的情感,而且这些故事也成为了永恒的话题。是史蒂夫给音乐界注入了新生的力量,让它呈现出勃勃生机,并引领它步入了一个数字化肘代的发展时期。站在人生的至高点,所欣赏的“风景”就大为不同了。史蒂夫·乔布斯已经证明了他能以奇妙的作品带给我们全新的感受。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就是统治整个宇宙的“主人”。他也不会让向他的公司投资的人们失望。最让人称奇的是,他在3个产业领域都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史蒂夫还想打赢另一场“战斗”,这场“战斗”与金钱、名声、荣誉并无任何关系。就像很多最精彩的“战斗”一样,这一场“战斗”也是个人性质的。史蒂夫·乔布斯要“打赢”比尔·盖茨。这场“战斗”是一种莎士比亚式的,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式的。在新世纪里,让我们拭目以待,细心观察这个最激动人心的故事如何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英雄出现一些过错。没有过错的英雄是不会获得成功的。然而,在最后,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他的过错,而是他做出的贡献。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