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鄧小平時代-42

作者:傅高义 字数:9092 更新:2023-10-11 16:42:09

當鄧小平 1977 年恢復工作並開始認真考慮下一代領導人時,他支持讓趙紫陽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當時政治局的正式成員是 17 人。這一職位使趙紫陽有資格參加政治局會議,熟悉中央的事務。但是他還需要做出一些有說服力的事情,才能接過這一職務。1978 年 1 月鄧小平取道四川去尼泊爾訪問途中,有機會與趙紫陽交換有關改革的看法。趙紫陽說,「騎老虎」靠近權力中心固然讓人興奮,但也很危險。他知道有很多幹部都是毀在這個過程中棗林彪和劉少奇,還有他在廣東的長期導師和後台陶鑄。文革前夕陶鑄被毛澤東調到北京,就要成為權力排名第四的人物,但後來卻被文革大潮吞噬,受到批判和監禁,因得不到適當醫治而於 1969 年去世。後來鄧小平還是力促趙紫陽進京加入到新時代的改革之中,而趙紫陽在 1980 年初最終答應了鄧小平。趙紫陽於 1919 年生於河南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是天生的領袖人物。他具有非凡的遠見卓識,總能表現出自信從容的魅力。他就讀於開封初級中學和武漢高級中學。假如他在美國,他也許能進入私立預科學校和長春藤大學(他的兩個孫子後來都走了這條道路),不必費多大力氣就能成為優等生和學生領袖。趙紫陽在 1938 年已經擔任了自己家鄉河南滑縣的縣委書記。內戰結束後,32 歲的趙紫陽被新上任的廣東省委第一書記陶鑄看中,讓他當了自己的親密助手。1951 年,當西南最有前途的年輕官員之一胡耀邦在川北搞土改時,趙紫陽也在領導著廣東北部的土地改革。從 1951 年到 1965 年,陶鑄讓趙紫陽擔任過不同的領導職務;1965 年,作為中南局書記的陶鑄工作太忙,趙紫陽便成了廣東省委第一書記,是全國擔任此職最年輕的幹部。他也是文革受到批判的幹部中較早恢復工作的人之一:他在 1972 年就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書記,1974 年又成為廣東省委第一書記。有野心的地方領導人為了自己的升遷,一般會跟上級「拉關係」,但趙紫陽過去有陶鑄的全力支持,不需要政治上的計謀就得到提升,也從來沒有變成善於耍政治手腕的人。如果說胡耀邦是靠真心和良知得到提拔,趙紫陽靠的則是他的頭腦以及他領會國外經驗和構想新方案的強大能力。儘管不像胡耀邦那樣熱情洋溢,但趙紫陽同樣受到部下的喜愛。他不拘一格,平易近人,願意傾聽別人意見,不論提出意見的人職位高低。他尤能夠迅速領會某種戰略的意義。他不是政壇上的快拳手,但有著報效整個國家的崇高意識。他個人享受著特權,但他也為照顧窮人、學生和知識分子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例如,他在大躍進期間草擬過克服糧食短缺的全國性政策。[25-45]美國大使伍德科克這個來自資本主義大國的前工會領袖,在第一次與共產中國的無產階級代表趙紫陽會談後,對一名助手說:「你看到他的手沒有?這傢伙一輩子沒有幹過一天活。」[25-46]雖然趙紫陽做人和藹可親,但一些同事認為他有點兒不合群,喜歡為自己著想。文革開始時趙紫陽讓他的部下抵抗紅衛兵,可是令部下氣憤的是,趙本人很快就把自己辦公室的鑰匙交給了紅衛兵。在 1950 年代,所有的省級領導人都深度參與了農村工作,毛澤東也承認趙紫陽是個很懂農業的幹部。但是,對趙紫陽在後來改革時期的工作來說,更有意義的是他早期領導在香港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工作的共產黨組織的經驗,這些組織包括中國銀行、華潤集團、新華社、「愛國學校」和工會。這些組織向北京彙報工作,但也要向廣東彙報,通過與他們的接觸,趙紫陽瞭解了香港的市場氣氛。從 1957 年開始廣東每年都要舉辦半年一次的廣交會,這也使趙紫陽比其他省委書記對國外的工商業有更深入的瞭解。1980 年,趙紫陽作為受人尊敬的省級領導人進了北京,但他不屬於北京老圈子裏的人。1977 年 8 月他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後,逐漸熟悉了北京的情況,但直到 1979 年他才成為政治局正式委員。與大多數在北京共事多年的幹部不同,他和在中南海內外工作的人沒有舊交情。他也不是北京政壇和各種計謀的積極參與者。他的子女都是在省裏長大,也沒有通過上學或社交認識其他高幹子女。他的家人不但在十年文革中因他受苦,也在 1989 年後跟著他倒楣;趙紫陽在天安門悲劇前夕受到清洗並被軟禁後,北京最高層的政治家庭都未向他們表示過任何支持。趙紫陽在 1980 年擔任總理後,除了領導政府各部門的日常工作和會見外國官員,還負責調整政府的政策與機構。過去周恩來在管理政府工作上表現出色,對大量信息掌握得一清二楚,但當時的政策都是出自毛澤東,周恩來不必領導政府進行根本性的方向調整。相反,趙紫陽花了很多時間與智囊團和官僚體制外的人棗例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和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一起工作,以便確定哪一些國外的觀念和做法能被納入中國的現行體制之中。趙紫陽要負責構想新的體制,而這項工作會影響到一些官僚,他們擔心他的改革有可能讓他們丟掉飯碗。[25-1]對陳雲生平更多的介紹,包括更完整的文獻,見 Ezra F. Vogel, "Chen Yun: His Lif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4, no. 45 (November 2005): 751-759.[25-2]鄧力群:《十二個春秋(1975-1987):鄧力群自述》(香港:博智出版社,2006),頁 540-552。[25-3]儲峰、盧文華:《蘇聯與新疆的和平解放》,載《黨史縱覽》,2005 年第 3 期,頁 53-55。[25-4]2006 年 7 月對程中原的採訪,他一直在為鄧力群工作,負責給他整理文件和寫傳記。[25-5]1978 年三中全會後不久,胡喬木就被派去負責領導起草黨的文件的工作;鄧力群在政治研究室胡喬木的手下工作。見鄧力群:《十二個春秋》。[25-6]見鄧力群:《十二個春秋》,頁 213-215。[25-7]有關胡喬木的這段記述,部分根據劉中海、鄭惠、程中原編:《回憶胡喬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胡喬木:《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25-8]胡喬木在 1976 年對胡鄧小平的批評收入了他曾經的一位同事所寫的書中,見馮蘭瑞:《別有人間行路難:1980 年代前後中國思想理論風雲及其他》(香港:時代國際,2005),頁 38-83。[25-9]盛平編:《胡耀邦思想年譜(1975-1989)》(上下冊)(香港:泰德時代出版社,2007);鄭仲兵編:《胡耀邦年譜資料長編》(上下冊)(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張黎群等:《胡耀邦傳》,兩卷本,未出版,可在 Fairbank Collection, Fung Library, Harvard University 查閱;胡耀邦友人的回憶錄文集見張黎群等編:《懷念耀邦》(四集)(香港:一、二集,凌天出版社,1999;三、四集,亞太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1)。[25-10]他的女兒滿妹是一名醫生,在黨史專家的幫助下寫過父親的生平,見滿妹:《思念依然無盡: 回憶父親胡耀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Zhong Mei Yang, Hu YaoBang: A Chinese Biography (Armonk, N.Y.: M. E. Sharpe, 1988); 筆者 2007 年 7 月分別對胡耀邦兩個兒子胡德平和胡德華的採訪;盛平編:《胡耀邦思想年譜(1975-1989)》;鄭仲兵編:《胡耀邦年譜資料長編》;張黎群等:《胡耀邦傳》;張黎群等編:《懷念耀邦》。[25-11]Ziyang Zhao, Prisoner of the State: The Secret Journal of Zhao Ziyang, trans. and ed. Bao Pu, Renee Chiang, and Adi Ignatius (New York: Simon andSchuster, 2009).[25-12]2002 年 11 月對羅伯特?霍克的採訪。[25-13]2005 年 11 月對 Frank Gibney 的訪談。[25-14]Printing Committee of the Canton Area Workers Revolutionary Committee, Thirty-three "Leading Counterrevolutionary Revisionists," March 1968,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Current Background, no. 874 (March 17, 1969);"Disclosure of Teng Hsiao-ping's Dark Scheme to Form a 'Petofi Club,'" Tung Fang Hung [DongFang Hong], no. 20 (February 18, 1967),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in Survey of China Mainland Press, no. 3903 (March 21, 1967): 1-6; 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梅花笑」戰鬥組編:《觸目驚心:鄧小平言行錄》(北京:清華大學井岡山兵團「梅花笑」總隊印,1967),頁 21。[25-15]DXPSTW, pp. 105-112, 207-208.[25-16]程中原、夏杏珍:《歷史轉折的前奏:鄧小平在 1975》(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頁 359-361。[25-17]2007 年 7 月在中南海附近胡耀邦的家中對其兒子胡德華的採訪。[25-18]2007 年 7 月在中南海附近胡耀邦的家中對其兒子胡德華的採訪。[25-19]Michel Oksenberg and Sai-cheung Yeung, "Hua Kuo-feng's Pre-Cultural Revolution Hunan Years, 1949-66: The Making of a Political Generalist," TheChina Quarterly, no. 69 (March 1977): 3-53.[25-20]這一節內容的材料取自筆者 2007 年 10 月對紀登奎之子紀虎民的採訪。[25-21]有關李先念生平的更為具體的官方文獻,見《李先念傳》編寫組編:《李先念傳 1949-1992》(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25-22]Chang Kuo-t'ao [Zhang Guotao], The 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ng Kuo-t'ao, 2 vols.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of Kansas, 1971-1972), pp. 188-189.[25-23]這些傳記資料來自筆者於 2006 年 1 月與一位了解毛遠新想法的官員的交談。[25-24]關山:〈任仲夷談鄧小平與廣東的改革開放〉,《炎黄春秋》,2004 年第 8 期,第 8 頁。這裏有關任仲夷的記述是根據他退休後我對他和他身邊干部的幾次採訪。任仲夷對自己的成就很謙虛,對他所取得的成功的評價是來自他手下的人。甚至在退休之後,他也從不批評黨或另一些干部,對他們作用的批評也是來自他手下的人。[25-25]李銳:〈李昌和 「一二?九」那代人〉,《炎黄春秋》,2008 年第 4 期,頁 1-4。[25-26]2003 年對任仲夷的採訪。[25-27]這一節有關萬里生平的資料來自於劉長根、季飛:《萬里在安徽》(香港:開益出版社,2001);Harrison E. Salisbury, The New Emperors: China in the Era ofMao and Deng (Boston: Little, Brown, 1992); 以及 2003 年 10 月我對萬里女兒萬叔鵬的採訪和 2001 年 6 月、2002 年 11 月對澳大利亞總理霍克的採訪。[25-28]2003 年 10 月對萬里女兒萬叔鵬的採訪。[25-29]2003 年 10 月對萬里女兒萬叔鵬的採訪。[25-30]Elizabeth J. Perry,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56-257.[25-31]Barbara Barnouin and Yu Changgen, Ten Years of Turbulence: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 Kegan Paul International, 1993), p. 248.[25-32]史雲、李丹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 8 卷:難以繼續的「繼續革命」棗從批林到批鄧(1972-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2008),頁 95。[25-33]徐景賢:《十年一夢:前上海市委書記徐景賢文革回憶錄》(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3),頁 276-282,轉引自 Frederick C. Teiwes and Warren Sun, TheEnd of the Maoist Era: Chinese Politics during the Twi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2-1976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7), p. 95.[25-34]史雲、李丹慧:《國史?第 8 卷》,頁 206。[25-35]史雲、李丹慧:《國史?第 8 卷》,頁 206-207。[25-36]Barnouin and Yu, Ten Years of Turbulence, pp. 248-249.[25-37]Richard Evans, Deng Xiaoping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Viking, 1994); Parris H. Chang, "Political Profiles: Wang Hung-wen andLi Teh-she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 57 (March 1974): 124-128; Philip Short, Mao: A Life (New York: Henry Holt, 2000), pp. 608-609.[25-38]對葉劍英的背景介紹見范碩、丁家琪:《葉劍英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對葉劍英 1965 年以前的生平以及新史料發佈之前有關他的背景介紹,見 DonaldW. Klein and Anne B. Clark, Biograph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Communism, 1921-1965, 2 vol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2:1004-1009. 此外資料還來自 2002 年 4 月對葉劍英之子葉選廉的訪談,以及 2008 年 12 月、2009 年 9 月對葉劍英之侄葉選基的訪談。[25-39]DXPCR, p. 190;范碩、丁家琪:《葉劍英傳》,頁 605-606。[25-40]范碩 、丁家琪:《葉劍英傳》,頁 608。[25-41]這一節的內容依據雷厲:《歷史風雲中的余秋里》(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2008 年 12 月對余秋里女兒余小霞的採訪;同上;Teiwes and Sun, The End ofthe Maoist Era; 程中原、夏杏珍:《歷史轉折的前奏:鄧小平在 1975》。[25-42]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a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 175-181. 國家宣傳歪曲了大慶發生的事情,將焦點投在英雄般的普通工人如何勘探挖掘油田,而不提康世恩等人的專門知識的作用。不過,余秋里下基層,監督開發油田的事跡,得到了曾揭穿後來的大寨大隊成就神話的學者的證實。[25-43]雷厲:《歷史風雲中的余秋里》,頁 15。[25-44]除了前面提到的著作,我也參考了 2006 年 10 月和 2007 年 7 月我對趙紫陽的女兒王雁南的採訪,在趙紫陽被軟禁的 16 年裏她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我還依靠了 2006年 8 月對杜導正的採訪,他在廣東就認識趙紫陽,並且幫助他把談話錄音帶到香港,我在 2006 年 12 月也採訪了宗鳳鳴,他在趙紫陽年輕時就是趙的朋友,寫過《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香港:開放出版社,2007),在趙紫陽軟禁期間他去看望趙紫陽的次數比任何人都多。[25-45]Ezra F. Vogel, Canton under Communism: Programs and Politics in a Provincial Capital, 1949-1968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the Wade-Giles transliteration is used; see index entries under Chao Tzu-yang). See also David L. Shambaugh, The Making of a Premier: Zhao Ziyang'sProvincial Care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1984).[25-46]2003 年 10 月對伍德科克在這次會談中的助手、美國大使館官員 William McCahill 的採訪。據說,文革期間趙紫陽曾在湖南湘中機械廠的鉗工車間勞動了數年。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全體會議 1956-1992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6 年 9 月 15-27 日一中全會:1956 年 9 月 28 日二中全會:1956 年 11 月 10-15 日三中全會:1957 年 9 月 20 日-10 月 9 日四中全會:1958 年 5 月 3 日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二次會議:1958 年 5 月 5-23 日五中全會:1958 年 5 月 25 日六中全會:1958 年 11 月 28 日-12 月 10 日七中全會:1959 年 4 月 2-5 日八中全會:1959 年 8 月 2-16 日九中全會:1961 年 1 月 14-18 日十中全會:1962 年 9 月 24-27 日十一中全會:1966 年 8 月 1-12 日十二中全會:1968 年 10 月 13-31 日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969 年 4 月 1-24 日一中全會:1969 年 4 月 28 日二中全會:1970 年 8 月 23 日-9 月 6 日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973 年 8 月 24-28 日一中全會:1973 年 8 月 30 日二中全會:1975 年 1 月 8-10 日三中全會:1977 年 7 月 16-21 日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77 年 8 月 12-18 日一中全會:1977 年 8 月 19 日二中全會:1978 年 2 月 18-23 日三中全會:1978 年 12 月 18-22 日四中全會:1979 年 9 月 25-28 日五中全會:1980 年 2 月 23-29 日六中全會:1981 年 6 月 27-29 日七中全會:1982 年 8 月 6 日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1982 年 9 月 1-11 日一中全會:1982 年 9 月 12-13 日二中全會:1983 年 10 月 11-12 日三中全會:1984 年 10 月 20 日四中全會:1985 年 9 月 16 日全國代表會議:1985 年 9 月 18-23 日五中全會:1985 年 9 月 24 日六中全會:1986 年 9 月 28 日七中全會:1987 年 10 月 20 日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1987 年 10 月 25 日-11 月 1 日一中全會:1987 年 11 月 2 日二中全會:1988 年 3 月 15-19 日三中全會:1988 年 9 月 26-30 日四中全會:1989 年 6 月 23-24 日五中全會:1989 年 11 月 6-9 日六中全會:1990 年 3 月 9-12 日七中全會:1990 年 12 月 25-30 日八中全會:1991 年 11 月 25-29 日九中全會:1992 年 10 月 5-9 日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992 年 10 月 12-18 日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