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鄧小平時代-20

作者:傅高义 字数:20429 更新:2023-10-11 16:41:56

China, Jimmy Carter Library; 《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1977 年 9 月 17 日。[11-13]Tyler, A Great Wall, pp. 249-250.[11-14]14. 1977 年 11 月 18 日布熱津斯基致伍德科克大使的電文,Brzezinski Collection, Geofile, "Brzezinski's Trip [11/19/77-5/14/78]," box 9, Jimmy Carter Library.[11-15]2009 年 4 月對占美?卡特的採訪,以及同芮效儉和伍德科克的遺孀莎朗?伍德科克的幾次交談。這些事件的很多內容可見於 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pp. 126-132. 有關布熱津斯基與萬斯對立的討論,見 Tyler, A Great Wall, pp. 237-239.[11-16]Memo, Michel Oksenberg to Zbigniew Brzezinski, "Impressions on Our ChinaPolicy to Date," 8/23/78, Jimmy Carter Library, the Fairbank Collection, Fung Library,Harvard University 亦有藏;Michel Oksenberg, "A Decad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ForeignAffairs 61, no. 11 (Fall 1982): 184.[11-17]2008 年 10 月對芮效儉的採訪,芮效儉負責向國會領袖通報情况。[11-18]Memcon, Meeting of Zbigniew Brzezinski and Vice Premier Teng Hsiao P'ing,5/25/78, vertical file, China, Jimmy Carter Library.[11-19]Memo, Cyrus Vance to the President on "Next Moves on China" Woodcock'sApproach, 6/13/78, NSA Staff Material, Far East-Armacost, "Armacost Chron. File[6/14-6/30/78]," box 7, Jimmy Carter Library.[11-20]雖然美方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但華盛頓少數政府官員也參與過幾次討論,包括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宋賀德(Harry Thayer),羅杰?蘇利文(Roger Sullivan), 李潔明(James Lilley),Charles Neuhauser,和沈大偉(David Shambaugh)。[11-21]Memcon, Dr. Brzezinski's meeting with Foreign Minister Huang Hua, May 21,1978, 9:52 a.m. to 1:20 p.m., vertical file, China, Jimmy Carter Library; Solomon, U.S.-PRCPolitical Negotiations, 1967-1984, p. 64; 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 212. 布熱津斯基寫道,他對黄華說,遠東的和平依靠美國繼續保持信用,他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解釋美國要保留繼續對台售武的權利。12 月中國對美國打算繼續對台售武表示不解。見他們的談話紀錄和 Tyler, A Great Wall, pp.254-255.[11-22]Carter, Keeping Faith, p. 200.[11-23]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p. 213-214.[11-24]《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1978 年 5 月 21 日。[11-25]Oksenberg to Brzezinski, "The Road to Normalization."[11-26]轉引自 Memcon, Meeting of Zbigniew Brzezinski and Vice Premier Teng HsiaoP'ing, 5/25/78.[11-27]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 215.[11-28]《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1978 年 5 月 22 日。[11-29]《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2005 年 8 月 6 日。[11-30]Solomon, U.S.-PRC Political Negotiations, 1967-1984, pp. 65-69.[11-31]SWDXP-2, pp. 101-107.[11-32]《鄧小平年譜(1975-1997)》,1978 年 7 月 10 日,頁 339-340。[11-33]Katlin Smith, "The Role of Scientists in Normalizing U.S.-China Relations:1965-1979," in Allison L. C. de Cerreno and Alexander Keynan, eds., "The Role of Scientistsin Mitigating International Discord,"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866(December 1998): 120; 作者 2005 年 12 月對Anne Keatley Solomon的採訪,她當時是負責安排這次訪問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Richard C. Atkinson (新聞界代表團的成員之一),"Recollection ofEvents Leading to the First Exchange of Students, Scholars, and Scientists between theUnited State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tu/speeches/Recollections_China_student_f, 訪問時間2011 年 3 月 22 日。我多年擔任對華學術交流委員會成員,參加過 1973 年 5 月首個訪問中國的科學家代表團。中國科學家在文革期間受到壓制,但仍抱有希望,儘管直到 1978 年两國關係才開始升温。為響應鄧小平要派學者去深造的要求,1978 年 10 月中旬北京大學校长周培源率一个中國学者代表團訪美。由於文革時期可憐的教育狀况,第一年的人數不足 700,而且很多實際成行者的英語準備不足。美國政府計劃通過政府項目管理雙方的交流,就像處理美蘇交流那样,但是在芝加哥大學拿過博士學位的周培源去華盛頓之前,在西海岸同一些學者私下接觸,發現可以作出大量私人安排,無需正式的政府關係﹙2005 年對Anne Keatley Solomon的採訪﹚;Atkinson, "Recollection of Events"; 又見Memo, Frank Pressto the President, 10/16/78, Staff Offices Coll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iser, JimmyCarter Library.[11-34]2009 年 4 月對占美?卡特的訪談。[11-35]LWMOT, tape 15, p. 25.[11-36]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p. 159.[11-37]Vance to Woodcock, 6/28/78, Brzezinski Collection, box 9, doc. 4, China, AlphaChannel [2/72-11/78], Jimmy Carter Library.[11-38]Woodcock to the White House, 7/25/78, Brzezinski Collection, box 9, doc. 4,China, Alpha Channel [2/72-11/78], Jimmy Carter Library.[11-39]黄華的自傳是:《親歷與見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7)。英譯本為 Hua Huang,Huang Hua Memoi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2008)。[11-40]Vance, Hard Choices, p. 117.[11-41]Memcon, USLO Peking, "Transcript of CODEL Wolff Meeting with TengHsiao-píng," 7/10/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42]2008 年 10 月對芮效儉的採訪。[11-43]Richard Holbrooke and Michel Oksenberg to Ambassador Woodcock, 9/7/78,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doc. 24, Jimmy Carter Library.[11-44]Memcon, Summary of the President's Meeting with Ambassador Ch'ai Tsemin,9/19/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1, Jimmy Carter Library.[11-45]Memcon, Summary of Secretary Vance's Meeting with Foreign Minister HuangHua, 10/3/78, vertical file, China, Jimmy Carter Library.[11-46]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pp. 134-136.[11-47]作者對芮效儉的採訪。[11-48]Robert D. Novak, The Prince of Darkness: 50 Years Reporting in Washington(New York: Crown Forum, 2007), pp. 324-332; 《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記》,1978年 11 月 27 日。[11-49]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Sixth Session:December 4 Meeting with Han Nianlong," Brzezinski Collection, Alpha box 9 cont.[12/78-1/79], docs. 3A, 4A, 5, and 6, Jimmy Carter Library.[11-50]Ross, Negotiating Cooperation, pp. 136-137.[11-51]Solomon, U.S.-PRC Political Negotiations, 1967-1984, p. 71; ibid., pp.136-137.[11-52]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My Meeting withTeng Xiaoping December 13,"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53]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My Meeting withTeng Xiaoping December 13,"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54]LWMOT, tape 19, p. 8.[11-55]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To the WhiteHouse Immediate," 12/14/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56]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 Brzezinski, "To the WhiteHouse Immediate," 12/14/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57]LWMOT, tape 18, p. 28.[11-58]Cable, Woodcock to Vance and Brzezinski, "Full Transcript of December 15Meeting with Teng," 12/15/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59]Cable, Woodcock to Vance and Brzezinski, "Full Transcript of December 15Meeting with Teng," 12/15/78,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60]這段話和所有會談中的引語見 Leonard Woodcock to Cyrus Vance and ZbigniewBrzezinski, "Full Transcript of December 15 meeting with Teng," 12/15/78, vertical file, China,box 40, Jimmy Carter Library.[11-61]Carter, Keeping Faith, p. 205.[11-62]Telephone Record, Peking to Secretary of State, 1/11/79, vertical file, China,Jimmy Carter Library.[11-63]Memo, Vance to Carter, 1/26/79, Scope Paper for the Visit of Vice Premier DengXiaop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anuary 29-February 5, 1979, vertical file, China,Jimmy Carter Library.[11-64]出席儀式的理查德?索羅門講述了這件事;據作者 2010 年 10 月與他的私人交流。[11-65]Don Oberdorfer, "Teng and Khrushchev," The Washington Post, Feb. 5, 1979,A1.[11-66]Chaozhu Ji, The Man on Mao's Right: From Harvard Yard to Tiananmen Square,My Life inside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11-67]Orville Schell, "Watch Out for the Foreign Guests! " China Encounters the West(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0).[11-68]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4.[11-69]Michel Oksenberg, "I Remember Deng,"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March 6,1977, 35; 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p. 405-406.[11-70]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 406.[11-71]Carter, Keeping Faith, p. 207.[11-72]Carter, Keeping Faith, pp. 209-210.[11-73]《鄧小平年譜(1975-1997)》,1979 年 1 月 24 日,頁 473-474。[11-74]Letter, Carter to Deng, Brzezinski Collection, China, Pres. Meeting w/ DengXiaoping, box 9, Jimmy Carter Library.[11-75]Carter, Keeping Faith, pp. 211-213; 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p.409-410.[11-76]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p. 412-415.[11-77]Solomon, U.S.-PRC Political Negotiations, 1967-1984, p. 76.[11-78]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1; 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 407. 出席國宴的人員名單中包括 22 名國會議員,可見 New York Times, January 30, 1979。[11-79]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3.[11-80]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2; The Washington Post, Nov. 1, 1979; New YorkTimes, January 30, 1979.[11-81]尼克遜和卡特的通信,見"Staff Office on Chinese Normalization" Collection, box34A, Jimmy Carter Library.[11-82]LWMOT, tape 21, p. 7.[11-83]Brzezinski, Power and Principle, p. 407; Tyler, A Great Wall, p. 275.[11-84]Memcon, Mondale and Deng in Beijing, 8/28/79, vertical file, China, box 41,Jimmy Carter Library.[11-85]Solomon, U.S.-PRC Political Negotiations, 1967-1984, p. 76.[11-86]Tip O'Neill, Man of the House: The Life and Political Memoirs of Speaker TipO'Neill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p. 306-307.[11-87]Arthur Hummel and David Reuther in Nancy Bernkopf Tucker, ed., ChinaConfidential: American Diplomats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1945-1996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329; 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3.[11-88]作者也是當時在場的人之一。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白麗娟(Jan Berris)友好地同我分享了她與這一事件有關的文件和回憶。[11-89]Don Oberdorfer, "Teng Tried But Satisfied, Leaves U.S.," The Washington Post,February 6, 1979, A12.[11-90]Karen Elliott House, "Teng to Return to China with Assurances of U.S. Economic,Political Cooperation,"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5, 1979, 6.[11-91]會講中文的國務院官員安德生(Donald Anderson)曾陪同鄧小平一行遊覽了各地。見Tucker, ed., China Confidential, p. 330; New York Post, January 29, 1979.[11-92]Fox Butterfield, "Teng Inspects Boeing 747 Factory," New York Times, February6, 1979, A1.[11-93]Don Oberdorfer, "Teng and Khrushchev."[11-94]Richard L. Strou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February 5, 1979.[11-95]Harry F. Rosenthal, Associated Press, Atlanta, February 1, 1979.[11-96]Atlanta Constitution and Atlanta Journal, February 1, 2, 1979.[11-97]LWMOT, Tape 22, p. 6.[11-98]Schell, Watch Out for the Foreign Guests, p. 124.[11-99]Houston Post, February 3, 1979.[11-100]Oberdorfer, "Teng and Khrushchev."[11-101]Associated Press, Seattle, February 5, 1979.[11-102]LWMOT, tape 22, p. 14.[11-103]Carter, Keeping Faith, p. 207. 更完整的日記後來出版,見 Jimmy Carter, WhiteHouse Dia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0)。[11-104]Carter, Keeping Faith, p. 207.[11-105]Carter, Keeping Faith, p. 216.[11-106]据唐?奧伯多弗,他曾作為記者全程跟隨了赫魯曉夫和鄧小平的訪問。見 Oberdorfer,"Teng and Khruschev"; Richard L. Strout,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February 5, 1979。[11-107]Smith, "The Role of Scientists in Normalizing U.S.-China Relations."[11-108]David M. Lampton, A Relationship Restored: Trends in U.S.-China EducationalExchanges, 1978-1984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86), pp. 30-32.[11-109]Harry Thayer and Arthur Hummel, in Tucker, China Confidential, pp. 326-328.這些問題以及對中國人權紀錄的關切,也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979年 1 月 29 日的社論中提出。[11-110]2008 年 2 月對鄧的英語譯員之一的施燕華棗後任中國駐盧森堡大使棗的採訪,和2006 年 11 月及 2009 年 4 月對鄧小平訪美之行的譯員冀朝鑄的採訪。第 12 章組建領導班子:1979-1980鄧小平 1978 年 12 月成為中國的頭號領導人時,他自己的領導班子還沒有到位,也沒有形成足以凝聚民眾的有關中國未來的明確構想。當時,他要與仍正式擔任黨主席和總理的華國鋒及其在政治局的四個支持者分享權力。1978年 12 月,鄧小平已步入權力結構的頂端,但這個權力結構並不是由他創立的。鄧小平不太在乎頭銜,他更為看重的是建立一個能幹的班子和組織,他能與之一起致力於中國的現代化。還要再用一年時間,他才能取得牢固的控制權,選出關鍵領導人,使他們和他的計劃到位。在這段時間,他要削弱和清除華國鋒及其同盟,用自己的班子取而代之,逐步推進自己的綱領。他成為頭號領導人後,還要想辦法對付毛澤東去世後在黨內仍然無處不在的影響。他在為自己的領導班子和中國人民制定新的路線時,要盡量減少一些人的抵觸情緒棗他們仍然崇敬毛澤東,指責鄧小平是中國的赫魯曉夫,要在中國搞「非毛化」和「修正主義」。1979 年春天,鄧小平力求對某些保守派有所安撫,他們擔心鄧小平可能大膽地推動開放。軍隊和政府的很多高層幹部對鄧小平攻打越南的決策是否明智也有所疑慮,並公然表示他們擔心鄧小平正在背叛黨,把國家帶向資本主義道路。1979 年 3 月 30 日鄧小平關於「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是很重要的一步,弱化了保守派的批評。但是,他還要與抵制他的勢力周旋數月,才能牢固建立起自己的班底。鄧小平得到了強大的支持,但對他的抵制也很明顯。例如,軍隊報紙《解放軍報》在 5 月 21 日的一篇報道中說,許多部隊單位抵制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據一些單位說,多達三分之一的軍人不支持三中全會精神。有報道很多軍人擁護華國鋒,不是因為他本人的成就,而是因為毛澤東選定了他,因為他們認為華國鋒擁護毛澤東的路線方針。[12-1]城市精英更傾向於批評毛澤東,但農村人普遍更願意接受對毛澤東的崇拜。來自農村的軍人尤其喜歡農村的集體制度,因為它給軍屬提供特殊照顧,很多人退役後有望在農村的集體單位就業,他們覺得鄧小平的改革威脅到了這種制度。為了對付這種保守派的壓力,鄧小平在 1979 年春天發動了一場運動,以鞏固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討論的支持,他指示幹部要「補課」,以加強他們對他的改革路線的支持。在公開場合,鄧小平並不批評毛,而是把那個時期的問題歸到林彪和「四人幫」頭上。為了維護黨的團結形象,他小心地不與華國鋒直接對抗,而是只批「兩個凡是」。雖然華國鋒主席的權力已被削弱,他還是在 6 月 18 日開幕的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做了政府工作報告。當時與會者都沒有意識到,這是華在黨或政府會議上的最後一次重要講話。這次講話後不久,鄧小平覺得對黨進行調整的時機已經成熟。登黃山歸來與黨的建設1979 年 7 月 11 日,鄧小平啟程前往華北和華中,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出遊。這次出遊從登安徽省的黃山開始。黃山是中國的名山之一,在文學和歷史上一向享有盛譽。鄧小平於 7 月 13 日開始登山,兩天後返回。對於任何一個 75歲高齡的人來說,這種旅行都是令人驚歎的壯舉。鄧小平登山即將結束時歇腳的照片被廣為傳播,照片中的他捲起褲腳,拿著手杖,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鄧小平回到山下的住處時,迎候他的是他的盟友、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後者曾解決過鐵路運輸的難題,如今正在為清除農村改革的障礙鋪路。鄧小平在黃山的住處也有記者在迎候,他對記者們說:「黃山這一課,證明我完全合格。」[12-2]北京一些政治嗅覺靈敏的幹部認為,鄧小平登黃山,就像毛澤東著名的游長江一樣,他要讓人們看到一個健康的領導人,準備在國內政壇上大幹一場。[12-3] 不過,毛澤東 1966 年 7 月暢游長江,是針對當時人們擔心 73 歲的主席的健康而刻意安排的,且被中國的宣傳報道過度渲染,精明的讀者很難相信,年邁的毛澤東能夠像宣傳中所說的那樣創下游泳速度的世界紀錄。而鄧小平登黃山則被當作一件平常事來看待,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他身體非常健康,要精力充沛地做一些事情。鄧小平要做的新工作是什麼呢?黨的建設棗為關鍵崗位選出高層幹部,選拔和培養新黨員。登黃山幾天後鄧小平就在海軍軍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發表講話,他在會上說,國家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準備接班人。[12-4]鄧小平說,中國的重要政治問題和思想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現在需要集中力量抓組織問題棗要選拔和培養幹部。三中全會確定了實現四個現代化這一政治的核心目標。鄧小平在 3 月 30 日關於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以及他對毛澤東思想的解釋棗實事求是棗使思想問題也得到了解決。現在則要適時地確立標準來選拔和培養幹部以形成領導班子,要先從上層開始,然後中層,最後是基層;要吸收和培養新黨員。這次講話後不久,鄧小平又視察了上海、山東和天津,在這些地方召開了幾次會議,鼓勵當地黨委制定培養人才的計劃。鄧小平在選擇黨建的時機時,遵循著歷史慣例。自中共建黨以來,一旦一方在爭論中獲勝並鞏固了權力,其領導人不但要選拔高層幹部,還會開展吸收新黨員的運動,使符合其標準的人進入黨內。1979 年大多數老幹部都已復職並身居要位,取代了文革中佔據要職的軍人和造反派。華國鋒在 1979 年夏天時已經失勢,不可能在黨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鄧小平和他的老幹部們處於當政地位,因此他們能夠在培養哪一類幹部上取得相當大的一致。多年來,在黨內鬥爭中勝出的一方,對於尋找哪一類新黨員各有偏好棗或革命者、或軍人、或激進派。而鄧小平需要的是能為四個現代化作貢獻的人。具體說來,鄧小平尋找的幹部要有能力處理外貿、金融和技術問題,這又意味著吸收和提拔那些學歷較高、掌握科技和管理知識的人。對於很多現代社會的領導人來說,這也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在當時的中國,這意味著一種根本的轉變。在毛澤東時代,「紅」一向比「專」更重要。自 1949 年以來,大多數領導崗位都是由「紅色背景」的人擔任,他們多來自工人和農民,而 1949 年以前受過教育的專家,因出身於有財力供其上學的家庭,被貼上了出身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標籤。鄧小平宣佈,這些舊階級已經消失,他需要有能力的人,不管他們是什麼出身。為了給新的高層領導人讓路,他要清除認同保守政策的政治局成員,首先是華國鋒的四個擁護者棗汪東興、吳德、陳錫聯和紀登奎。他向人們解釋,這些人的解職以及對新領導人的選拔,是按照建設四個現代化的需要作出的。雖然鄧小平直到 1979 年底才宣佈了為其領導班子的關鍵崗位所作的選擇,但這一年的大多數時間,他都在進行思考、諮詢和觀察。除了為數不多的人事和軍隊職位外,他在選擇領導人時,首先不是看他們是否對自己忠誠(對軍隊的任命見第 18 章)。他需要的是最稱職的人,他堅信,只要他們素質高,忠於黨,他就能與他們共事。鄧小平不跟他任命的人搞私人關係,即使對提拔到高層的人也是如此。他跟他們交往愉快,但公事公辦,甚至有些刻板。他們是共同幹事業的同志,而不是私人朋友。對於關鍵崗位,他選擇那些致力於改革開放、才華出眾、精力旺盛而且其才幹是一步一步得到檢驗的人,而不是那些從下面突擊提拔起來的人。[12-5]鄧小平對人有很好的判斷力,但他還是花很多時間考慮人事任命問題。早在文革前的十年間擔任總書記時,他就熟悉很多中層幹部,這些人在 1980 年代已經成為黨的高層領導。但是對於關鍵的任命,鄧小平在作出決定之前會私下徵求一些高層幹部的意見,尤其是那些將與被任命者有密切工作關係的人,聽取他們的坦率評價。[12-6]在鄧小平的班子裏,兩個職位最高的人棗陳雲和李先念棗並不是由他選定的。他們的地位之高,使鄧小平即使想撇開他們也難以辦到。鄧小平與陳雲、李先念屬於同一代人(分別出生於 1904 年、1905 年和 1907 年)。他們早在 1949 年前就彼此認識,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初又都在北京在毛澤東和周恩來手下工作。作為公眾人物,陳雲和李先念不能和鄧小平相比,但瞭解內情的幹部把 1980 年代的權力結構稱為「兩個半」,意思是黨內高層圈子認為陳雲與鄧小平大體旗鼓相當,但李先念也算半個「婆婆」。陳雲雖然比鄧小平小一歲,但是在 1930 年代中期以後的 20年裏,他的地位一直高於鄧小平,在領導經濟和處理歷史遺留的人事問題上,他的權威無人可及。陳雲從 1962 年到1978 年受到冷落時,李先念則一直在周恩來手下負責領導經濟工作。比鄧小平小十到二十歲的那一代人幾乎都沒有上過大學,但鄧小平選定的高層政治領導是尊重教育並能在工作中自我教育的人。鄧小平為他的班子選出了三個他認為適合、並相信有能力領導中國現代化的幹部:胡耀邦(1915 年生)、趙紫陽(1919 年生)和萬里(1916 年生)。胡耀邦已證明他能領導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趙紫陽在四川開展了很有前途的企業重組試驗。萬里對鐵路秩序進行過成功的整頓。這三人又能提攜那些瞭解中國在現代科技和工程領域所需的年輕幹部,領導他們實行管理創新。儘管他們三人是為鄧小平效力,但他們並不是朋友,而是致力於共同事業的同志,是嚴守黨紀、貫徹黨的政策的同事。儘管與胡耀邦或趙紫陽相比,萬里和鄧小平的關係更密切,但他也不把自己當作鄧小平的朋友,而是他的忠實部下。對鄧小平班子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另一個人是鄧力群(也生於 1915 年),他沒有擔任和其他人一樣高的職位,但作為撰寫講話稿和黨內文件的筆桿子,他能發揮很大影響,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而且得到陳雲和王震的支持。鄧小平班子的另一位是胡喬木(生於 1912 年),他扮演著指導正統思想的特殊角色。在一個制度變化不定的時代,他們的個人背景、性格、傾向和工作風格,將對 1980 年代的走向發揮關鍵作用。他們都是頭腦精明、經驗豐富的人,已在黨內擔任了幾十年重要職務。從 1980 年到 1987 年胡耀邦下台的這段鄧小平主政時期,用西方的話說,鄧小平是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胡耀邦和趙紫陽則在他手下分別擔任黨、政兩大部門的執行總裁。黨制定大政方針、主管自上而下各級部門人事和宣傳,政府則負責各級行政管理。高級幹部都兼任黨政職務,工作往往重疊,但從原則上說,胡耀邦和趙紫陽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裏領導各項工作,準備提交鄧小平批准的文件,在黨和政府中抓一線的落實,即所謂的「日常工作」。儘管當時困難不少,但很多幹部後來都認為 1980 年代初是個黃金時代,當時最高層的幹部齊心協力,發動並落實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鄧小平面對的難題是,在這個最高層的領導班子以下,由於文革的斷裂,缺少經驗豐富、訓練有素的下一代領導人。鄧小平把這種局面比喻為青黃不接棗春末時分,去年的存糧已近告罄,而地裏的莊稼尚未成熟,使口糧難以為繼。他說,中國很幸運,一些老幹部仍能工作,但迫切需要彌補這個斷層,要抓緊讓地裏的青苗成熟起來,在三四十歲的人中間培養接班人。鄧小平讓組織部列了一個名單,選出那些特別有前途、有可能提拔到高層的更年輕的幹部。當這一年稍後名單交來時,鄧小平和陳雲很洩氣,他們看到 165 人中只有 31 人是大學畢業。儘管鄧小平認為不應把受過教育的年輕幹部突擊提拔到高層,但他認為,只要他們在各級崗位得到了證明,就應抓緊提拔他們。1979 年 7 月鄧小平指示全國各級組織部,在上級領導的積極參與下,要在兩到三年內培養出新的人才。[12-7]為貫徹鄧小平培養接班人才的努力,從 9 月 5 日到 10 月 7 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組織工作座談會。胡耀邦在會上做重要講話,傳達了鄧小平關於接班人問題是國家面臨的最迫切任務的意見。鄧小平就像其他中共領導人一樣經常提到「培養」接班人。他們這種說法的含義是,除了選拔和提供正式培訓外,還要親自進行考察。任何單位的高層幹部都要監督自己手下年輕人的全面發展,鼓勵他們讀一些書,表現對黨的忠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績。雖然人事決定要由各單位的上級領導作出,但黨的各級組織部門也承擔著重要職責,它們要搜集有關每個黨員的人事材料,實施培訓計劃,把有關後備梯隊的人員的材料報上級審察。在忙於黨的建設的同時,鄧小平和其他領導人也要應付公眾因黨把國家拖入大躍進和文革災難而對黨產生的深刻不信任。直到 1979 年底,中共領導人仍不承認他們對這些災難負有責任,這使黨在談到其他問題時也不可能令人信服。6 月的全國人大會議上決定,由葉劍英元帥在中共建政 30 周年前夕發表一個重要講話,努力解決這些問題。[12-8]葉帥的國慶 30 周年講話:1979 年 10 月 1 日鄧小平在準備葉劍英元帥的講話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指示起草人說,對 1949 年以後的歷史要從整體上給予正面評價,但也要坦率承認大躍進和文革中的錯誤,因為中國人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很清楚這些事情。要為中共歷史提供一種大眼光,為未來提供新的方向感。講話由胡喬木和大約 20 人的寫作班子起草,總共九易其稿,每一稿都經高層領導人過目,由鄧小平監督著整個過程。[12-9]葉帥是宣讀這篇講話的理想人選。他是有監督政府工作之責的全國人大的委員長,而國慶慶典屬於政府而不是黨的事。再者,他德高望重,沒有個人野心;他與包括鄧小平和華國鋒在內的所有各方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他從未受到過毛澤東的嚴厲批評,跟人們愛戴的周恩來有著眾所周知的密切關係;他與軍隊關係良好。不過葉帥身體很差,他只能唸講話的前幾行和最後幾行,其他內容由別人代讀。[12-10]在這篇大約 16,000 字的講話中,葉劍英元帥講述了中國共產黨立足於中國自身的社會和歷史特點,對蘇聯保持獨立性,從而取得了勝利的故事。葉劍英回顧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和公共教育的普及。他自豪地談到黨戰勝了外來侵略,但也承認黨在 1957 年錯誤地打擊了太多的「資產階級右派」,錯誤地吹噓自己的成就,錯誤地刮起「共產風」,企圖不顧現實去實現集體化的高級階段。他承認文革是一個嚴重的政策錯誤,使林彪和「四人幫」等陰謀分子迫害了很多好人。他說,黨為建設發達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努力是不成熟的,它從自己的錯誤中獲得了慘痛的教訓,為了美好的未來,當前要努力建設「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12-11]他在講話中還強調了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樣重要,胡耀邦後來又對這個主題作了更全面的闡發。葉劍英明確地說,國家犯下大躍進和文革這些錯誤時,正是毛澤東主政的時期。這是中國官方第一次公開承認棗雖然不太直接棗毛澤東要為這些錯誤承擔一定責任。他承認,很多黨的領導人「不謹慎了」,因此也要對這些錯誤承擔部分責任:「我們在 1957 年不謹慎了??在 1958 年違背了深入調查研究、一切新事物都要先試驗後推廣的原則。」關於文革,他說:「我們沒有能夠始終遵循前 17 年中所確立的正確方針??這使得我們後來付出了沉痛的代價,使本來可以避免的錯誤沒有能夠避免,而且犯得更嚴重了。」[12-12]葉帥接下來就如何從毛澤東的錯誤中汲取適當的教訓提出了指導意見。毛澤東在 1927 年以後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把在中國革命中發展起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稱為『毛澤東思想』」。[12-13] 他還讚揚了 1956 年由毛澤東主持召開的中共八大,毛當時宣佈「革命時期的群眾大規模的、急風暴雨式的階級鬥爭已經結束」;毛澤東還說,現在極為重要的事情是「團結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一場新的戰爭即向自然界開戰,發展我國的經濟和文化」。[12-14]葉劍英的講話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響。受過教育的人很高興看到,中共終於能夠正視自身的問題,邁向得到他們擁護的務實的方向。對於多年挨整的人來說,什麼講話也無法真正彌補他們的苦難,但是黨能承認錯誤,儘管來得遲了一些,畢竟是傳遞出一個令人高興的信息。這是一個重要突破,它使黨能夠結束空洞浮誇的口號,坦率地解決國家所面對的問題。[12-15]著手評價黨的歷史在葉劍英發表講話之前,鄧小平認為這篇講話可以解決黨的歷史問題,對毛澤東作用的進一步討論可以再拖幾年。他擔心進一步討論毛澤東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只能擴大他想結束的爭論。更好的辦法應該是致力於當前的工作。然而一大堆政策問題都與毛澤東的作用糾纏在一起,很多黨內領導人都主張對黨史作出進一步的評價。有人擔心,如果不具體批判毛的一些思想觀念,像文革這樣的政治運動有可能捲土重來。葉劍英的講話得到積極的回應後,鄧小平的心情也平和了一些,他覺得至少可以對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討論,這並不會造成國家的分裂。他開始跟一些人商量,如何對黨史作出更具體的分析。[12-16]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中共即將進入新階段時召開的第七次代表大會上,中共領導層根據新時期的需要總結了過去 24 年的黨史。1979 年中共走出了文革,就要進入一個新階段,再次總結自身的歷史經驗也十分恰當。當領導層開始起草這個題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文件時,討論難免集中到了如何評價毛澤東的作用這個問題上。為了對黨史進行評價,鄧小平成立了一個由堅定的改革派胡耀邦牽頭的小組,兩個保守的正統思想捍衛者胡喬木和鄧力群分別擔任起草委員會主任和行政負責人。[12-17]像通常一樣,鄧小平首先和起草人開會,向他們交代文件需要涉及的重大問題。他此後又會見了這個小組 15 次,對每一稿都仔細斟酌,每次都作出具體指示。華國鋒在 1979 年夏天已開始失勢,這使鄧小平及其盟友比較容易取得共識,其中也包括對毛澤東的負面批評。即使這樣,他們仍然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對黨的歷史經驗的全面總結。不過到 1980 年,鄧小平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控制權,並削弱了華國鋒的權力基礎,因而就可以更直接地討論毛澤東的錯誤了。為建立新的領導班子作最後準備:1979 年的下半年華國鋒在 1979 年夏天基本上已經靠邊站。在鄧小平與華國鋒的工作有重疊的領域,鄧小平乾脆接了過來。確實,當美國國防部長哈樂德?布朗 1980 年 1 月訪華時,華國鋒主席已無權無勢,他講話時在場的中國官員繼續在一邊交談,不把他的講話當回事。而對於中國領導人來說,這通常是對尊嚴的嚴重冒犯。[12-18]鄧小平在 1979 年 10 月下旬會見了胡耀邦、姚依林和鄧力群。他們為籌備定於 1980 年 2 月召開的五中全會,需要考慮很多大事。這次中央全會可以視為鄧小平領導班子的起點,胡耀邦和趙紫陽將在會上當選要職,華國鋒的四個主要支持者棗汪東興、吳德、陳錫聯和紀登奎棗將離開政治局。鄧小平還打算在這次全會上為劉少奇正式恢復名譽。[12-19]此外,領導人要討論恢復中央書記處的計劃。在這些重要會議上他們不必面對華國鋒。按鄧小平和李先念的建議,華國鋒已於 10 月 12 日動身,去了法國、德國、意大利和英國。他不在時,國務院和政治局的會議都是由鄧小平主持。當華國鋒於 11 月 10 日回國時,五中全會的基本計劃棗包括將華國鋒的四位支持者清除的計劃棗已基本就緒。[12-20]一旦華國鋒的支持者出局,趙紫陽和胡耀邦就位,鄧小平推進有關歷史問題的決議也就容易得多了。三中全會之後還不到一年,在 1980 年 2 月召開的五中全會上,鄧小平已鞏固了權力,並能夠為 1980 年代制定議程,為協調上層工作調整黨的結構,任命他的高層團隊。用美國人的說法,鄧小平的班底是從 1980 年初開始主政的。為 1980 年代提出的「國情咨文」1980 年 1 月 16 日,鄧小平發表了重要講話〈目前的形勢和任務〉,提出他為 1980 年代確定的主要任務,這實際上是他關於未來十年的「國情咨文」。華國鋒在 1977 年中共十一大的政治報告是以當時的政治鬥爭為重點,在1978 年的十年規劃則集中講經濟問題。而鄧小平在 1978 年三中全會上的簡短講話是改革開放的集結號,他在 1980年 1 月的講話則是毛澤東去世後第一個確定未來十年總體目標的重要講話。鄧小平的邏輯簡單明確,採用有助於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政策:全部重要工作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這是我們解決國際問題、國內問題的最主要的條件。一切決定於我們自己的事情幹得好不好。我們在國際事務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們自己建設成就的大小??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這不僅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一件大事。[12-21]鄧小平在講話中承認:「現在,特別是在青年當中,有人懷疑社會主義制度,說什麼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中國應該如何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首先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12-22]當時幾乎沒有外國人能夠預見到,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國家,其經濟增長速度會在隨後 10 年、更遑論整整 30 年裏,超過西方國家的增長速度。鄧小平再次提出了選拔幹部的標準。他告訴幹部們說,想登上重要崗位,就要具備專業素質。他還說,只有經濟強大了,才能更加堅定地對抗霸權,實現統一臺灣的目標:「臺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我們要力爭 80 年代達到這個目標。」[12-23]他說:「經濟的發展上也要比臺灣有一定程度的優越,沒有這一點不行。四個現代化搞好了,經濟發展了,我們實現統一的力量就不同了。」[12-24]鄧小平要在十年內從經濟上超過臺灣和實現統一臺灣的目標,事實證明是過於樂觀了。然而,臺灣在此後 30 年裏取得的經濟成功,完全取決於它跟大陸的經濟關係,這在 1980 年幾乎沒人能想到。實現經濟現代化需要做些什麼呢?鄧小平提出了四個要求:(1)堅定不移的政治路線;(2)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3)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4)一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12-25]鄧小平講話的要點棗堅定的政治路線和社會安定的局面棗與他九個月以前有關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以及他作為頭號領導人所始終堅持的立場是一致的。他在 1980 年 1 月 16 日的講話中說:「還有各種流氓集團、刑事犯罪分子。還有同外國勢力和臺灣特務機關聯繫進行地下活動的反革命分子。還有公然反對社會主義制度和共產黨領導的所謂『民主派』,以及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絕不允許宣傳什麼包括反革命分子在內的言論出版自由、集會結社自由。」[12-26]但是,他也表示,要繼續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放棄「文藝服從政治」這種口號,因為這種口號容易成為對文藝橫加干涉的理論依據,然而他也警告說:「??但是任何進步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都不能不考慮作品的社會影響。」[12-27]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