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里根-5

作者:叶进 字数:20819 更新:2023-10-11 16:38:52

文章还评论说:“虽然斯托克曼同里根没有很多的个人联系,但是,斯 托克曼对联邦预算和国会批准预算的过程有广博的知识,而且他曾大力鼓吹过总统的经济计划,因此人们认为他是里根班子里不可缺少的一个成员。” 斯托克曼留任后继续鼓吹里根的经济政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82年 7 月 19 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里根经济学何时将开始发挥作用—— 访问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戴维·斯托克曼》。斯托克曼说:“我不接受里根经济学出了毛病的看法。我们执行了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且很快就获得 了一些效果。其余的效果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才能获得。政府政策的一个目的是试图利用货币限制,使通货膨胀永久地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是成功的。政府政策的第二目的是通过缩减税率,改进鼓励办法,并排除阻碍贸易的规 章来提高产量、增加投资和就业人数。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取得。”1985 年 8 月 1 日,斯托克曼辞去预算局长的要职。不到一年,他的著作《权术的胜利》问世。据香港《大公报》1986 年 5 月 24 日报道,斯托克曼 写道,里根的“革命”实在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将美国推入了“空前的经济性的危险境地”,时钟每秒钟在嘀嗒嘀嗒地响,毫无宽饶地走向那可怕的 一天,到结帐的那一天,人们会发现住在白宫梦乡里每天在创造美丽句子的人,是多么的骄傲、浮夸和闭着眼睛装痴装聋。神话的破产 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时,曾向人民许下许多诺言,声称:将在 1984 财政年度实现预算平衡。但是,财政赤字不断扩大。1981 财 政年度的联邦赤字为 579 亿美元,1982 财政年度高达 1107亿美元。美国报刊在评论里根执政两年的经济“政绩”时,颇具讽刺意味地指出, 美国经济处于战后最严重的危机之中,出现了 40 年来的最高失业率,50 年来的最高企业破产数,有史以来的最大财政赤字。美国资料征集公司的经济学家西奈指出,里根经济政策的主要矛盾是松 弛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这种政策带来了高利率,使经济危机比人们预料的还要严重。危机使赤字大幅度增加,而巨额赤字反过来 又使经济更难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萨缪尔森说:“里根经济学寿终正寝了,它 的死亡并非由于失败,而是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1982 年,里根的一些重要理论家相继挂冠而去,其中有:总统国内政策 顾问马丁·安德森,人们称他是里根的主要保守派理论家;财政部副部长诺曼·图尔,他是供应学派经济学家,是里根政府削减个人所得税率的 3 年计 划的主要发起人和支持者;财政部助理部长保罗·罗伯茨;经济顾问委员会高级经济学家斯蒂文·汉克。他们都主张通过减税刺激经济。《国际先驱论 坛报》1982 年 7 月 26 日评论说,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已回到传统的保守派手中,而这些保守派官员是行政管理人员和务实派而不是理论家”。现在“里根可能是白宫里剩下的最后一个虔诚的供应学派”。从 1982 年 12 月起,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经济复苏势头比战后历次经济 复苏都强劲有力。战后,1954 年、1958 年、1961 年、1970年、1975 年 5 次 经济危机走出谷底的头两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5.3%,1982 年第 4 季 度到 1984 年第 4季度两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6%。但是,财政赤字不仅 没有减少,反而继续大幅度增加。在里根第一任期的 4 个财政年度(1981—1984)的财政赤字总计达 5741.3 亿美元,比卡特总统任期 4 个财政年度(19771980)的财政赤字(2564.53 亿美元)高出一倍以上。 人们不会忘记,里根就职后在第一个国情咨文的结尾曾感情洋溢他说:“我们能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还不起的巨额负债和一个残破凋零的经济, 我们也能留给他们在这片国土上的自由,在这片国土上每个人都有上帝意欲我们变成的那种人的机会。所有这些,要求的只是一点普通常识并且承认我 们自己的能力。我们团结起来就可以为美国创造一个新的开端。”但是,历史是最好的见证,里根执政 4 年的财政赤字不是逐渐减少,而是逐年增加, 他留给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日益沉重。到 1984 年债务总额已高达 18000亿美 元。1985 年里根第二任期开始后,被迫调整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干预外汇市 场,迫使美元汇价下跌;干预对外贸易,力图减少外贸逆差;紧缩预算开支,减少财政赤字。1985 年 4 月,里根向全国发表演说,历数财政赤字增加的危害性和消灭 赤字的决心。同年 12 月 12 日,通过了格拉姆—鲁德曼平衡预算法。平衡预算法案是由共和党参议员菲尔·格拉姆和沃伦·鲁德曼提出的, 因此,被称为格拉姆—鲁德曼法案。法案要求将 1986 财政年度联邦预算开支 削减117 亿美元,预算赤字降至 1719 亿美元,以后逐年减少,1991 财政年 度实现预算平衡。1985 年 10 月 10 日,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将联邦政府的国债限额从18240 亿美元提高到 20780 亿美元的法案,并附加一项修正案,要求白宫和 国会在 1991 年度实现预算平衡。修正案提出 1986年度的预算赤字为 1800 亿美元,随后 5 年内每年削减预算赤字 360 亿美元。如果某个年度的预算赤字超过所规定的限额,总统有权按比例削减除社会保险金以外的其他财政开 支项目。11 月 1 日,民主党占优势的众议院通过了民主党提出的平衡预算修正 案,强调从 1986 年度开始削减预算赤字,到 1990 年度实现预算平衡。众议院的修正案还规定,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确定削减预算赤字的数额,并对总统 削减开支的权力提出某些限制。11 月 6 日,里根要求国会在 11 月 15 日前通过提高国债限额的法案和附 加的平衡预算的修正案。他针对两党之争警告说,如果国会不这样做,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连年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和国债像滚雪球似地急剧增加,已成为潜伏在美国经济中的一颗“定时炸弹”。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认为,需要采取法律手段, 强行削减预算赤字。两党之间和国会与白宫之间经过两个月的争论,达成了双方都接受的平衡预算、提高国债限额的妥协方案。12 月 11 日,国会通过了 1991 年度实现预算平衡的法案。12 日,里根在 签署这项法案时说:“随着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法案的通过,国会向整顿我们的财政制度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削减预算赤字已不仅是我们的希望和目 标,而且已成为一项法律。”削减预算开支是减少预算赤字、实现预算平衡的主要途径。里根在签署 平衡预算法案时说,当这一法案开始实行时,“我预计我们将不得不采取一些重要的、包括项目广泛的削减开支步骤”。从美国联邦预算开支结构(见下表)看,能够削减开支的余地是很有限 的。美国联邦预算开支结构(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百分比) 预算开支类别 1965197519851990 国防开支 7.6 社会福利开支5.310.611.310.3 民用拨款开支 3.8 国债利息开支 4.1 按上表所列四类进行分析:第一,民用拨款开支,包括政府非军事机构(立法、司法、税务)的工薪和活动开支,对州和地方政府用于住房、交通和教育等方面的拨款资助等。 民用开支所占比重不大,70 年代以来,民用拨款开支一再削减。第二,国债利息开支,到 1985 年度,美国国债总额已达 18240 亿美元, 一年支付利息 1550 亿美元,相当于 1985 财政年度财政赤字2119 亿美元的73.1%。高赤字—高国债—高利息—高赤字—高国债—高利息,已形成恶性 循环。第三,社会福利开支,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对低收入居民提供的补助(如 医疗补贴、食品券补贴、退伍军人年金等)、社会保险项目(如老年、遗属和残疾保险,医疗保险,退休保险和失业救济等)。社会福利开支在联邦政府开支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是,里根上台以来, 已经削减了联邦政府对低收入居民提供的补助开支。据华盛顿城市研究所的 调查,按里根政府1984 财政年度的削减计划,对有子女家庭的补助开支削减 了 14.3%,食品券补贴开支削减了 14.5%。其后果是:取消了对四五十万个家庭的补贴,100 万贫穷儿童失掉了救济,100 万人失去了食品券补贴,领取 住房补贴的家庭减少了 100 万左右。在社会福利开支中,最大项目是社会保险金。据美国新闻署公布的数字, 目前美国每年社会保险金开支平均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5%,约占联邦政府预 算开支的1/4。但是,国会通过的平衡预算法案规定,包括社会保险和医疗 保险在内的 9 项“安全网”计划不属于削减开支范围。早在 1983 年 4 月里根也曾保证:“国家对社会保险永远承担坚定的义务。它向老年人保证,美国 将始终遵守半个世纪以前在困难时期作出的保证。”国会和里根总统之所以“保证”不削减某些社会保险项目开支,这是因 为:(1)自 1935 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社会保险法案以来,参加社会保险计划的人越来越多。1984 年,约有 3640 万人领取现金福利金,其中包括 2540 万 退休工人及其家属、720 万死亡工人的遗属和 380万残疾工人及其家属。1985 年,有 1.25 亿人参加社会保险计划,占美国就业者的 95%。65 岁以上的人, 有60%的入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社会保险金,有 28%的人的唯一收入来源是社 会保险金。(2)社会保险主要来源于工资税。1937 年,工资税在工资中所占比重为 1%,1985 年上升到 7.05%。根据现行法律,到 1990 年,工资税 占工资的比重将上升到7.65%。但是,随着社会保险项目的不断增加,自 70 年代以来,老年人和遗属保险基金一直入不敷出。此外,据估计,1983—1989年,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在老年人和遗属保险基金以及残疾人保险基金内, 计划支付的福利金和工资税收之间的差距将高达 1500—2000 亿美元。(3)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对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半个世纪以来 美国社会比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国防开支,包括美国国防部的各项军事活动和采购的费用以及能 源部所属核武器计划的开支等。里根政府为与苏联争夺军事优势,不断扩大军费开支。1985 年 8 月 28 日路透社报道:自 1981 年里根上台以来,“美国在大规模加强防务力量方面已耗资 10000 多亿美元”。军事开支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 1979 年的 4.9%提高到 6%以上,军费开支占联邦政府开支的近 1/3。根据平衡预算法案,从 1987 财政年度起,在以后的 5 个财政年度内,每 个年度必须削减预算赤字 360 亿美元。在削减预算开支总额中,军费开支和其他开支各占一半。随着美苏关系趋于缓和,军费开支有可能逐步削减,但里根警告国会,在制定削减开支计划时,“千万不要忽视保持强大国防力量 的必要性”。里根第一任期提出要在 1984 年度平衡预算的神话已经破产。第二任期初 又宣称,政府在使预算平衡方面“已经到了需要作出强硬决定的时刻”,并通过了平衡预算法案。但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削减预算开支的余地不 大,即使财政赤字能够逐渐减少,到 1991 财政年度也难以实现预算平衡。对谁更有利 减税、税制改革是“里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里根曾一再宣称,他的税制改革方案“将减轻劳动人民的纳税负担,堵塞少数特权人士受惠的 漏洞”。这是供应学派的主要理论。此学派的经济学家们说,削减边防税率对一切公民都有好处。实际上减税使具备大储蓄、大投资能力的人有利。供 应学派认为,这些人才是使供应得到改善的关键人物。至于穷人,减税使他们得到的好处是消费更大,因为他们没有多少储蓄。供应学派鼓吹“滴漏” 原理,认为大企业、大资本家发了财,一部分利益会自然渗透到穷人身上。1981 年通过“经济复兴税法”后,里根政府实现了美国历史上幅度最大、 范围最广、影响最深刻的减税。1983—1985 年,个人所得税减少 3000亿美 元,企业所得税减少 500 亿美元。供应学派的理论认为,减税能够刺激企业投资和公众储蓄,从而促进经 济增长,达到政府增加收入的目的。实际情况如何?从固定资本投资看,70 年代,有 3 年平均每年增长 16%以上,2 年在 17%以上,3 年在 10%以上,只有 2 年在 1%以上。80 年代的头 5 年,1984 年 增长率达到 14.1%,1981 年为 11.5%,2年在 10%以下,2 年是负增长。如 果计算平均增长率,70 年代平均每年递增 11.7%,80 年代头 6 年平均每年 递增5.7%。尽管供应学派鼓吹减税能够刺激投资,但这些数字却没有证明 他们的论点。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70 年代,有 3 年平均每年储蓄率在 9% 以上,1 年在 8%以上,4 年在 7%以上,2 年在 2%以上。80年代头 6 年, 只有 1 年储蓄率在 7%以上,2 年在 6%以上,2 年不到 6%,1985 年下降到4.6%的历史最低水平。供应学派鼓吹减税可以刺激公众储蓄的论点也没有为 事实所证明。减税的主要成果是,公众和企业由于纳税负担减轻,消费开支有所增加, 企业自有资金扩大,从而刺激了美国经济复苏和持续几年增长。在减税过程中,里根一直考虑进行税制改革,并把它列为第二任期中的 头等任务。1984 年初,里根在国情咨文中要求财政部提出一项税制改革计划。同年11 月 27 日,财政部长里甘提出对美国现行税收制度进行简化和改革的计划, 引起国内、国外很大反响。里根第二任期伊始就宣称,要对复杂和漏洞百出的美国现行税制进行一 次“大手术”,并把税制改革吹嘘为“美国第二次革命”的核心内容。1985 年 5 月28 日,里根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了税制改革方案。他说,美国现行的税 制是复杂的、不公正的,他提出的这项“革命性”税制改革方案,将削减税率和档次,堵塞税收漏洞,从而把美国的税制变成一种“清楚、简单和公平 的”制度。税制改革方案主要包括:第一,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自 1913 年美国建立个人所得税制以来,累进税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不 过累进的程度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也是有区别的。1918 年,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累进税率达 77%,1924 年降到 46%,1929 年降到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最高累进税率曾提高到 94%,战后逐步下降,1964年降到 77%,1969 年降到 50%。战时累进税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为了战争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的政策。累进税制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最激进的税收制度。但是,各种政治、 思想派别对这种政策的看法不同。自由主义者希望通过累进税医治资本主义贫富悬殊的痼疾,实现收入的合理分配。新保守主义者与此针锋相对,他们 认为累进税是向富人敲竹杠的政策。1984 年 12 月 29 日的《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新保守主义者认为,“多年来左翼分子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奉行这种政 策,已经证明是阻碍经济增长的最佳公式。经济增长要求拥有资本并有效地运用资本,当这两者通过课税把资本没收并让政府部长们为自己的晋升而巧 取豪夺时,就都化为乌有了。”里根提出,把个人所得税税率从现行的(11%—50%)14 档改为 15%、25%和 35%三个档级,最高税率由 50%降到 35%。这反映了新保守派的主 张。第二,降低公司所得税税率,把公司所得税税率由现行最高 46%降至 33%。第三,取消或减少 60 多项优惠赋税待遇,如废除对企业投资所实行的 6—10%的减税优惠,减少企业享受的加速折旧优惠,限制或废除企业的各种 娱乐、旅行和慈善费用的免税优待。第四,制定增加收入、堵塞漏洞的各种措施。“同样的收入不应当纳不 同的税”,“堵塞少数利益集团受惠的漏洞”。税制改革方案问世后,国会和白宫之间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展开了 激烈争吵。1985 年 12 月 11 日,众议院就有关税制改革方案的所谓“程序案”进行 表决,182 名共和党议员中,只有 14人投票支持里根的税制改革方案,使“程 序案”未获通过,从而阻止了众议院对税制改革方案的表决。里根亲临国会 游说后,众议院才干 12 月 17日通过了筹款委员会提出的税制改革方案。里 根在书面声明中称赞这次表决“使我们向着为美国制定一种新税制度的方向 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众议院通过的税制改革方案同里根方案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一些区 别。共同点是:降低个人和公司税率,减少或废除许多税收减免项目。主要区别是:里根方案提出个人和公司最高税率分别为 35%和 33%,众议院方案 规定分别为 38%和 36%。参议院通过的税制改革方案,既不同于里根方案,也不同于众议院方案。 参议院方案规定,个人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15%和 27%两个档级。根据这个方案,大多数人的赋税平均减少 6.4%,即平均每人约少纳税 215 美元,这意 味着在今后 5 年内将把 1050亿美元的联邦政府的税收由个人转移给公司负 担。其他很多内容与里根方案相同或相似。因此,里根认为,参议院方案比 众议院方案要“好得多”。里根和参、众两院提出的税制改革方案,实际上是大同小异,在这三个方案的基础上,经过争论制定出新税法,国会批准后,由里根总统签署成为 法律。新税法废弃了原来的累进法即最高税率为 50%,最低税率为 11%共14 档级的个人累进所得税制,改为 15%和 28%两级税制,对高收入者另加 5%的附加税。按照新税法,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将由 50%降到 28%,公司所得 税税率将由 46%降到 34%,这是美国 60 年来最低的税率,这是 40多年来美 国历史上最全面、影响最深远的一次税制改革,是里根可以自诩的又一政绩。 新保守主义认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要靠拥有资本的富人,他们应当受到税法的保护。因此,新税法不再强调按负担能力纳税的原则。现在一 个收入为 17600 美元的单身汉,将和一个收入为 176000 美元乃至 100万美元 的单身汉同样按最高所得税率纳税。而对高收入者的附加税反而有最高限额(单身汉是 87240 美元,双职工是 145320 美元,一个有职业的户主是 111400美元),超过这个界限就不再征收附加税。这种安排显然有利于富人。从长远来看,新税法的实施对改善联邦政府收支状况和促进经济发展是 有利的。但是,它的实施不会一帆风顺,两党之间、联邦政府同地方政府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围绕税制问题的争论不会就此罢休。最后的冲刺1988 年 1 月 25 日,里根总统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发表一年一度的国情 咨文,这是他的最后一个国情咨文了。里根表示,他决心在这最后一年“全力以赴,一直冲到终点线”。里根是在美国经济处于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之中上台的,执政以来, 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美国经济于 1982 年 12 月走出危机,到 1988年 5 月,持续增长 65 个月,成为战后和平时期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 一次。1985 年 2 月初,里根向国会提交的“预算咨文”、“经济报告”以及“国 情”讲话中总结了他第一任期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里根说,“美国经济已经摆脱了 70 年代所处的那种灾难性的通货膨胀和衰退的局面”。他宣称, 经过 4 年的努力,美国“比过去更加强大了”,“一个工业巨人得到了新生”,“美国经济再次成为世界妒忌和羡慕的目标”。但是,里根认为他第一任期“属于过渡性质,即从低生产率增长时期过渡到高生产率增长时期;从高通 货膨胀率和高利率过渡到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利率时期;从经济有毛病时期过渡到充满机会的时期”。第二任期开始后,为振兴美国经济,里根采取了税制改单和其他一系列 措施,直到最后一年,仍然决心“全力以赴,一直冲到终点线”。其主要目的是想将他的保守政策像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那样,作为美国历史上的一 笔遗产传下去。里根执政期间,扭转了美国经济“滞胀”局面,美国经济实力地位有所 提高。据日本《东洋经济》(统计月报)1987 年 8 月一期提供的数字,50年代、60 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低于日本和西欧,但在 1982 年后,情况发 生很大变化。1983、1984、1985、1986、1987年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6%、6.8%、3.0%、2.9%和 3.0%,其中 1984 年经济增长率高于日本和欧洲共同体。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 值中所占比重从 1980 年的 23%上升到 1986 年的25.2%。国务卿舒尔茨 1985 年 1 月 31 日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讲话时宣称:“美国正在恢复军事实力 和经济实力,重新树立了信心。”里根任职期间取得的经济“成就”还表现在: 第一,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美国经济和商品的竞争力正在恢复。据《华尔街日报》1987 年 3 月 30 日报道,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从 1948 年第 4 季 度到 1973 年第 4 季度平均每年增长 2.7%,从1973 年第 4 季度到 1981 年第3 季度平均每年增长 1.5%,而从 1981 年第 3 季度到 1986 年第 4 季度平均每 年增长 3.8%。第二,消费物价基本稳定,通货膨胀率大大下降。卡特总统 1978 年 10 月发表反通货膨胀的著名演讲说:“在过去 10 年中 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每年为 6.5%,在我就职(1977 年 1月)前的 3 年里 曾上升到平均每年 8%。”1979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为 13.3%,这是 1946 年 取消战时物价管制后 33年内通货膨胀上升年率的最高峰。里根任职期间,通货膨胀率一直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1983、1984、1985、1986 和 1987 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率分别为 3.2%、4.3%、3.6%、1.9% 和 3.7%。第三,就业队伍扩大,失业率逐步下降。里根任职 8 年内,提供了 1000 多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到 198s 年 3 月, 失业率从 1982 年的 9.5%降至 5.6%,为 80年代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国《商业周刊》1988 年 2 月刊登一篇文章,题为《里根经济学:好的、 坏的和丑的》。评论说:“里根留下的美国经济将同他继承下来的吉米·卡特总统时那种百孔千疮的经济状况大不相同。现在,70 年代的滞胀问题已经 克服,基本是通过令人痛苦的衰退实现的。里根对运转不灵的税收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降低税率和恢复经济刺激。而且,政府砍去了许多繁文缛节, 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复兴扫清了道路,使得美国企业界感到欢欣鼓舞。”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说:“‘里根经济学’ 的一个重大代价就是我们没有为将来积累国家财富。”到 1982 年底,美国还 有1362 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仍保持世界上最大债权国的地位。里根任职期 间,美国由世界上最大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到 1985 年底,美国净外债达 1119 亿美元,这是自 1914 年以来美国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到1986 年底,美国在海外的资产力 10680 亿美元,外国在美国的资产达 13310 亿美元,美国净外债达到 2636 亿美元。到 1987年底,美国净外债达 4210 亿美元。美《商业日报》1988 年 4 月 5 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下届总统将面临 一大堆难题》。文章中说,“下届总统将面临一大堆经济难题”。“有些难题是里根政府遗留下来的,如预算赤字和外贸逆差,美元地位不稳以及美国 从净债权国变成了一个净债务国。”文章说:“赤字问题,无论是预算赤字还是外贸逆差,过去似乎从未使选民们感到不安过。但是今天,这孪生的赤 字造成的后果——如把美国的相当大一部分资产卖给了日本、加拿大、联邦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正在使许多人深感不安。”随着“孪生”赤字不断增加,联邦政府的债务已从 1981 年的 8000 亿美 元扩大到 1987 年的 23000 亿美元。经济学家们认为,完全肯定和完全否定“里根经济学”都似乎不妥,从 某种意义上讲,“里根经济学”得失参半。《商业周刊》评论说:“里根经济学”留下来的混合遗产——低税率和低通货膨胀、靠信贷买来的繁荣和不 平衡的经济——将在美国进入 21 世纪时产生影响。由于好坏两方面的原因,今后的继承人要消除这种影响是不容易的。胡佛研究所的经济学家、里根政 府的前国内政策首席制定人马丁·安德森说:“认为的确曾发生过里根革命,或里根曾赋予这种革命以生命,都是错误的。事实是这种革命造就了里根, 同样的力量将会持续到本世纪末。”战略防御计划的诞生在我第一个任期初期,我召集了一次联席参谋长——我们的军事领导人——会议,对他们说:人类所曾发明的每一种进攻性武器都导致发明一种对 付它的防御手段;在这个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难道不能发明一种能够在核武器从发射井里打出来时就予以拦截并摧毁的防御性武器吗?——罗纳德·里根 围绕 SDI 之争1983 年 3 月 23 日,里根总统发表演说,正式提出美国将进行 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SDI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的研究。几年来,围绕着 SDI 一直争论不休。反对者认为,美国政府推行“星球 大战”计划将加剧军备竞赛,不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同时,耗资巨大,对美国也是利少弊多。赞成者则认为,美国政府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具有 重要战略意义,是美国争夺未来综合国力优势的强大动力。SDI 的前途如何?它将随着里根离开白宫而寿终正寝,还是将成为“里 根时代”的重要遗产为后人继续推行?这是影响全球因而为人们普遍关注的 重大问题。追本溯源 战略防御计划不是里根突然提出来的。1972 年,美苏虽然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但双方都在继续开发反导弹 防御的新技术。1979 年,美国参议员沃洛普首先明确主张采用新技术建立战略防御系 统。1980 年,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和党纲领中提出:“美国的外交 政策必须反映‘以实力求和平’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总则和目标是:“在军事上和技术上要全面地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为了防御核战争,要 建立战略性的防御体制和民防体制,使美国人民受到比苏联人民更好的保护。”纲领中提出:“积极研制一种有效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如苏联已拥有 的那种系统和更现代化的反弹道导弹技术。”里根上台后向专家征询了关于建立战略防御系统的意见。著名物理学 家、被称为“氢弹之父”的泰勒认为,将来可以使用 X 射线激光阻击苏联远程导弹。泰勒曾回访里根,力陈善策。1981 年,泰勒主张的支持者、核物理 学家基沃斯出任里根的科学顾问。同年,一批科学家、军界要员、企业家和航天事务官员在华府传统基金会举行会议,讨论战略防御问题。出席会议的 人后来分裂为两大派。前陆军部长本德森、泰勒和里根的“厨房内阁”等为一派,主张先做长期研究,以未来的先进技术建立战略防御系统。本德森、 泰勒等与里根会晤数次,当面游说。里根倾向这一派。前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等人(后被称为“高边疆派”)则强调运用现有技术从速部署,并 于 1982 年 2 月公开发表长达百余页的“高边疆”报告,以动员舆论影响里根决策。其实,这两派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即抢先争夺太空优势,以大大增 强美国的军事力量。1983 年 3 月 23 日,里根宣布:他打算让美国从事一项同 1972 年反弹道导弹条约一致的研究计划,该计划将研究用反弹道导弹的防御措施保卫和平的可行性,“如果自由世界的人民,在知道他们的安全不是建立在美国能以 瞬息报复的威胁来遏制苏联的进攻的基础之上,而是我们可以在敌方的战略弹道导弹到达我国或我们盟国领土之前,就将它们阻截并摧毁的情况下过上 安全的生活,那情况会是怎么样呢?”“我要求我国的科学界、要求那些为美国制造了核武器的人们,现在把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到人类和世界和平的事 业上来,为我们提供使这些核武器变得不起作用和过时的手段我现在指示作出全面的、全力以赴的努力,来制订一项长期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以便 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消灭由于战略核导弹造成的威胁。”4 月,里根下令成立霍夫曼委员会和弗莱彻委员会,分头研究有关战略 防御计划的政策和技术问题。10 月,根据里根总统命令而进行的三次研究的调查结果和建议发表了。 以防御的技术可行性为重点的防御技术研究报告提出了确定未来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可行性的 5 年计划,并提议为该计划拨款 260 亿美元。由两个研究小组写成的未来安全战略研究报告探讨了战略防御对战略和 政策的影响。报告的结论是,美国有效的防御系统“在减少对大规模破坏的威胁的依赖方面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规模破坏的威胁变得越来越空 洞,从道义方面来说越来越不能接受。一种增加对防御系统的依赖的战略可以为处理我们同苏联的长期关系奠定新的基础。”1984 年 1 月,成立了战略防御计划组织,以便实施“一项发展同反弹道 导弹防御概念有联系的关键技术的全面计划”。试验阶段SDI 的研制和部署其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到 80 年代末,为试验阶 段。1984 年 2 月,战略防御计划的第一次预算和计划呈交国会。3 月,国防部小册子《关于总统战略防御计划的情况和指导方针》明确 表示,战略防御计划的“根本目标”是“减少核破坏的危险,为今后几十年防止核战争提供一种较安全、威胁性较小的途径”。4 月 15 日,詹姆斯·亚伯拉罕森中将担任战略防御计划组织主任。6 月 10 日,自动寻的层迭试验成功地阻截并摧毁一枚正在飞行途中的模 拟弹道导弹弹头。由陆军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指挥部负责进行的自动寻的层迭 试验代表了10 年来数据处理及光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这次试验为重返大气 层装置外层空间阻截分系统(这是战略防御计划正在研究之中的一项技术) 奠定了基础。1985 年 1 月,政府发表“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解释了战略防御计划 的含义和目的:——战略防御计划是一项深入细致地研究先进的防御技术的计划,其目 的在于最终消除各种射程的弹道导弹和武器造成的威胁。战略防御计划同美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其中包括 1972 年美苏反弹道导弹条约所规定的义务是一 致的。——战略防御计划的目的是加强威慑力量和稳定;形成有利于美国及其 盟国以及苏联的安全利益的环境;降低核武器水平。——任何有效的战略防御系统必须是生存能力强、成本效率高的。——对弹道导弹的有效防御,再加上空中防御力量,将大大降低发生核 战争的可能性。这些防御系统还将提供保护,以防止这种武器被意外发射,或者丧失理性的领导人故意发动袭击。——如果事实证明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对付弹道导弹的防御力量是可能 的,美国将设想美苏两国同时加以部署,其结果将加强共同的安全和国际稳 定。——与当前的核报复威慑主义不同,更多地依靠防御系统将不威胁任何 人。——制定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计划也是对苏联在传统和先进的弹道导弹 防御技术方面的活动作出的审慎反应。苏联的活动包括:建立了世界上唯一可使用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从事违反或者可能违反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活动; 这些活动合在一起还说明苏联也许正在准备建立保卫其本国领土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积极地研究和发展防御弹道导弹的先进技术,诸如激光器和中 子束。——苏联单方面部署的先进的防御弹道导弹系统,加上苏联庞大的进攻 力量以及给人以深刻印象的防空力量和消极防御力量,将摧毁威慑政策所依 赖的基础。2 月 20 日,里根的特别顾问保罗·尼采概述并分析了美国政府判断战略 防御计划是否可行的标准(具有最大限度的生存能力和成本效率)。6 月,根据里根总统的一项重要政策指示,国务院发表了一份有关战略 防御计划的特别报告,概述了该计划的一些主要特征。——战略防御计划的目的不是谋求取得优势,而是实现战略均衡,以此 确保稳定的威慑。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并不表明美国改变了它所承担的防止战争和加强稳定的义务。——实施战略防御计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加强美国的安全,也是为了加 强盟国的安全。美国将继续同盟国紧密合作,确保在研制过程中盟国的观点 得到审慎的考虑。——研究工作将持续数年。9 月 6 日,在白沙导弹发射场利用先进中红外线化学激光装置进行了一 次导能试验。目标是一个模拟推进器的大力神推进器,它被激光成功地摧毁了。这是在战略防御计划中首次使用激光摧毁弹道导弹推进器的试验。它证 明,液体推进的弹道导弹易于受到激光的攻击。9 月 27 日,战略防御计划组织在因大气干扰对光束进行调整以后,首次 成功地显示了使用一种低功率陆基激光跟踪太空探测火箭的能力。这枚探测火箭是在夏威夷岛毛伊空军光学基地由激光束指导仪器利用低功率激光进行 跟踪的。把因大气干扰而进行调整的激光束从地面发射到太空,这还是第一 次。1986 年 4—6 月,进行了一系列灵活的轻型机动制导实验。这些动能实 验展示了为拦截一枚处于地球大气层内外的弹头所必要的制导技术。7 月,战略防御计划的第一次粒子束实验,是用一种高强度的质子束来 照射一枚微型重返大气层运载火箭。实验结果表明,装在重返大气层运载火箭中的爆炸物很容易被粒子束所破坏。9 月 5 日,“德尔塔 180”试验获得了火箭助推阶段说明羽状烟雾的特征 的数据,研究了火箭在太空截击中接近目标时的特征,并且验证了运载工具在太空实际加速时的制导规律。试验结果为研制小型空基截击武器提供了关 键数据。这次试验使用了一颗携带跟踪雷达的战略防御计划卫星和一枚经过改装可携带先进的红外传感器(首次用于大空的激光雷达的火箭、一个“小 牛”式空对地导弹红外成像系统和两架照相机)。1987 年 5 月 22 日,陆军战略防御司令部司令约翰·沃尔中将宣布:21 日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发射场发射了一枚“长矛”式导弹,被称为“弗莱奇”(Flage)的拦截火箭,在不到 7 秒钟的时间里就跟踪、撞毁了“长 矛”式导弹。沃尔说,“弗莱奇”火箭和“长矛”式导弹相撞时的高度大致是 12000 英尺,当时“弗莱奇”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 2200 英里(合 3540公里)。 这位将军不肯透露“长矛”式导弹的精确速度,但以前的报道说,这种导弹 的时速约为 2000 英里(合 3200 公里)。沃尔说,“长矛”式导弹是一种超音速短程战场导弹,它既可携带核弹 头,也可携带常规弹头,在许多方面类似于苏联的 SS—21 核导弹。9 月 18 日,国防部长温伯格支持防御系统工作委员会的下述建议:将战 略防御计划中的某些概念和技术纳入防御系统工作过程的示范和验证阶段。1988 年 2 月 8 日,在成功的“德尔塔 181”试验中,一枚携带着传感器 和试验目标的“三角翼”火箭从卡纳维拉尔发射升空。传感器舱部署了 14个试验目标,并使用各种主动的和被动的传感器,以便测定在各种太空环境 中的目标确定特性。传感器还观测了由太平洋导弹发射场发射的研究火箭。这次复杂的、遥控的轨道空间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将有助于用在战略防御系统 中的传感器的设计上。3 月 14 日,里根总统表示:美国将“继续进行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研 制和试验工作。一旦准备就绪,我们就将部署它”。3 月 23 日,美国庆祝里根总统关于战略防御计划的讲话发表 5 周年。战 略防御计划全国试验设施正式破土动工。全国试验设施将作为协调点和中心,用电子手段把相距遥远的各类设施连接起来。这些试验和模拟设施组成 全国试验基地。全国试验基地计划将为各种关于分层防御及其有关的作战管理和指挥、控制及通讯的建筑方案提供进行比较、估价和试验的能力。全国 试验基地将为战略防御计划提供主要的模拟活动,并将在国际协议规定的范围之内做到尽量逼真。困难重重 美国国内,围绕战略防御计划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论。要实施这项计划还有很多困难。 首先,耗资巨大,拨款前景不佳。SDI 的研制和部署,要长达二三十年或许更长,耗资可能多达 10000 亿 美元。国防部前副部长德劳尔认为,SDI 的难度相当于实施八个“曼哈顿计划”。里根上台以来在“重新武装美国”的口号下,把扩军放在其国内政策的 优先地位,连年大规模地增加军费。所谓“重新武装美国”,就是要扭转军费开支大幅度下降的局面。在联 邦政府的开支中,国防开支的比重在 1945 年曾达到 85.7%的最高峰,1960年度仍保持 49%的高水平上。此后逐年下降,1980 年度降到 23.6%的低水 平。80 年代初以来,军费开支又急剧增加,1985 年度军费开支从1980 年的1359 亿美元增加到 2515 亿美元,占联邦政府财政开支的比重从 23.6%上升 到 26.8%。军费开支急剧增加导致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逐年扩大,遭到在野党民主党 的强烈指责和攻击。要再以巨额投资实施战略防御计划更显得力不从心。政 府原定 5年内研究费用增至 260 亿美元,但很多官员和科学家要求削减战略 防御计划的拨款。里根要求 1987 财政年度为实施战略防御计划拨款 54 亿美元,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只批准 38 亿和 40 亿美元。48 名参议员发表一封联 名信,要求国会削减战略防御计划的拨款。100多个政府和私人公司实验室 的 1600 多名科学家联名呼吁国会削减开支,3700 多名科学家、教授、高级 研究员保证不接受战略防御计划的研究经费。其次,政府内部的意见也不一致。 国防部长温伯格等人被认为是对苏强硬派,他们认为,对苏必须继续推行强硬政策,这样既可以恢复美国对苏的优势,又可以取得同苏谈判的实力。 这一派主张提前部署 SDI。但是,温伯格去职后,新任国防部长没有前任那样“强硬”。国务卿舒尔茨等人被称为务实派,主张在同苏可能达成某些协议的形势 下,不宜急于部署和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否则势将影响谈判的进程。这一派又比较得势,这将影响美国政府实施战略防御计划的进展。第三,关键技术虽有进展,但迄今尚无重大突破。 势在必行尽管存在种种困难,美国政府将继续实施和部署 SDI,这是因为: 第一,美苏竞争和争夺军事优势的竞赛不会停止,美国认为苏联仍将是美国长期竞争的主要对手。据美新署华盛顿 1987 年 11 月 16 日公布,即将离职的国防部长温伯格在 一本刚出版的小册子《苏联在太空的挑战》的序言中写道:“由于美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把太空研究的很大一部分力量和技术用于其他目标,苏联已 经‘接近于’实现其在太空的军事目标,而且接近到(对西方来说)‘危险 的地步’。“长期以来,美国和苏联都为了国家安全的目的而利用太空,因此,苏 联指责美国搞太空‘军事化’只不过是一种‘宣传’。”这本小册子说,苏联通过和平利用太空,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方面取得 重大收获。苏联在太空领域的巨大投资表明,从军事上利用太空是苏联太空计划的主要动力。温伯格指出:“30 多年来,莫斯科一直在不断地努力,以 求获得在军事上控制太空的能力。例如:——苏联人拥有的运载火箭的类别比美国的多 1 倍以上,平常发射的次 数为美国的 5 倍;——苏联是唯一保持着一个载人太空站的国家,该站人员可以在太空站 进行军事实验;——苏联人正在研制一种能携带 10 万公斤以上有效载荷的重型运载火 箭;——苏联是保持着一个可使用的、能摧毁近地轨道卫星的反卫星系统的 唯一国家。”小册子的结论说:“我们操纵的太空系统无论在和平时期、危机时期还 是战争时期,对我们的国家来说,都是绝对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步骤以确保这些太空系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很清楚,苏联人明白太 空所具有的长远战略重要意义。他们目前的和拟议中的太空计划以及他们的研制能力都是为了将来最大限度地开展和利用太空活动” 结论说:“我们今天面临着这样一种局势:苏联人可以使美国许多关键的太空设施失去效用,而他们的支持其进攻性军事行动的太空系统却可以在 太空安然运行。这种局势无助于实现稳定的威慑。”美新署 1988 年 3 月 22 日公布了白宫记述 1983 年以来关于战略防御计划的重大事件年表:“直到不久前,苏联人还否认苏联实际存在的战略防御计 划。苏联在过去 4 年内在其战略防御计划上已花了大约 2000 亿美元,而美国在实行战略防御计划的 5 年内所用经费还不到 130 亿美元。”年表说:“里根总统和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 1984 年 12 月 22 日在 戴维营会谈中就以下四点达成了一致意见:(1)美国和西方的目的不是要取得优势,而是在考虑苏联发展的情况下保持均势;(2)鉴于条约所规定的义 务,同战略防御计划有关的部署问题是必须谈判的一个问题;(3)总的目的是要加强,而不是要损害威慑力量;(4)东西方谈判的目的在于降低双方进 攻性武器系统的水平,从而获得安全。”第二,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将使大批高技术获得突破。 战略防御计划所涉及的技术项目,都是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研究的高技术,其中包括信息技术、光传感器技术、通讯技术、雷达技术、激光技术、 新材料技术、火箭推进系统技术。美国在这些领域虽然还属领先地位,但受到来自日本和西欧国家的严峻挑战。如果美国实施和部署 SDI 有利于继续保 持在高技术领域的优势。第三,将有力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实施 SDI 标志美国在开拓太空边疆、实现太空工业比方面迈出重要的一 步。首先提出开拓“高边疆”战略的美国前国防部情报局长丹尼尔·梅雷厄姆指出:“从长远来说,开拓太空边疆的计划最重要的战略成果,事实上将 在非军事领域内。”第四,美国的主要盟国出于自身利益,将有条件地参加 SDI。1984 年 3 月,美国防部长温伯格在土耳其切什梅核计划小组部长级会议 上向北约的国防部长们介绍了 SDI 的情况。1985 年 3 月 18 日,国防部长温伯格邀请 18 个盟国的政府参加 SDI,通过利用盟国在与战略防御计划有关的研究领域里的优势,可以使战略防御计 划和西方的安全部得到加强。12 月 6 日,美国和英国就英国参加 SDI 的研究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是美 国国防部长温伯格 1985 年 3 月 18日发出邀请后美国同一个盟国就参加 SDI 的研究签署的第一项协议。1986 年 3 月 27 日,美国和联邦德国就联邦德国参加 SDI 的研究条件签 署谅解备忘录。5 月 6 日,美国和以色列政府就以色列参加 SDl 研究的条件签署谅解备 忘录。9 月 19 日,美国和意大利签署了意大利参加 SDI 研究的条件的谅解备忘 录。1987 年 7 月 21 日,美国和日本就日本参加 SDI 研究的条件签署谅解备 忘录。SDI 被称为耗资空前的“上万亿美元的世纪大工程”,但里根扬言美国 定将实施战略防御计划。里根鼓吹 SDI 不仅能为美国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而且将为美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他认为,通过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将推动 高技术的发展,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从而使美国恢复和提高在世界经济和高技术领域的竞争能力。与此同时,将使苏联的核投资“过时”,把苏联拖 入力不从心的太空武器竞赛,使苏联无法实现其振兴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从而迫使苏联在政治谈判桌上作出让步。这就是“一箭三雕”的战略。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开始调整美国军事战略,但美国继续加强高科技军事 研究和发展。美国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 1993 年 5 月 13 日宣布,美国放弃战略防御计划,转而实行反导弹防御计划。与此相应,美国防部战略防御组 织改名为弹道导弹防御组织。反导弹防御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研制能击落短程弹道导弹的新一代武器系统;二是研制防御战略弹道导弹的陆基 防御系统。从战略防御计划到反导弹防御计划,反映了美国战略思想的重大变化。 第一,防御的对象变了。前者是防御苏联发动战略核进攻,后者防御的对象则不仅有原苏联的主要继承国俄罗斯那样的具何战略核进攻能力的国家,而 且还包括其他拥有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第二,任务要求不同。前者要求建立一个“太空盾牌”,使美国免受战略弹道导弹的袭击,后者要求建立一个 陆基防御系统,用以保护特定的部队和军事设施。第三,技术难度和投入费用小了。前者约需近万亿美元,后者仅需 38 亿美元。人链募捐我经历过 30 年代的那些灾难深重的日子,知道领不到工资是什么滋味, 看到失去农场或店铺的亲人脸上的痛苦表情又是多么使人感到难过。———罗纳德·里根1986 年 5 月 25 日,正值世界上许多国家为拯救非洲灾民而进行募捐时, 近 700万美国人却手挽手组成了一条横跨美国大陆的人链,为几千万美国穷 人和无家可归者募集救济基金。里根总统和夫人南希也在白宫前参加了这次全国性的募捐活动。但是, 美国黑人民权领袖杰克逊说,里根不属于这条人链的一员,因为正是他的经济政策造成了美国穷人和无家可归者的急剧增加。贫富悬殊 里根的国内事务首席顾问安德森曾宣称,“贫困在美国已经被彻底消除,现在该是政府撤销救济机构的时候了。”然而,5 年之后却发生了规模巨大 的募捐活动。1986 年 5 月 25 日这一天,格林威治时间晚上 7 时,约 700 万人手挽手,组成一条从东海岸纽约市曼哈顿区到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的绵延6400 多公里的人链。人们高声唱着《世界属于我们》、《美丽的亚美利加》 和《携手横跨美国》。在人链中,既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又有患病儿童和残疾儿童。100 多万来自遥远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的美国人以及外国人,也 参加了这次活动。规模庞大的募捐活动持续了 15 分钟。活动的组织者美国援助非洲组织希 望,通过这次募捐活动,能够募集到 5000 万至 1 亿美元。法新社评论说,即使能够募集到这些救济金,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美国援助非洲组织的一位 负责人说,该组织通过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募捐,而是要引起人们对贫穷和饥饿的严重关庄。早在 1964 年 1 月,约翰逊总统在他的第一个国情咨文中就正式宣布“向 贫困开战”。当时政府就业机会办公室负责人施赖弗预言,到 1976 年即《独立宣言》发表 200 周年时,在美国将消除贫困。20 多年过去了,美国国内的 贫困问题却仍然很严重。战后 40 多年来,尽管美国经济经历了兴衰和曲折,但仍是世界上经济实 力最强、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据美国官方公布,1985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 值为39855 亿美元,人口总数为 23928.3 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16685 美 元。问题在于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美国有 1400多万家企业,其中最大的 200 家制造业公司 1983 年拥有的资产占全国资产总额的 60.8%。据美联社 1987 年 10 月 12日援引《福布斯》杂志提供的数字,400 个最大富翁 1987 年拥有 资产比 1986 年增加 41%,总额达 2200 亿美元,人均 5.5亿美元。美国第一 大零售商沃-马特零售百货公司的主人沃尔顿拥有资产 85 亿美元。占人口 1/5 的“人上人”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 43%,而另 1/5“人下 人”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 4.7%。这两个数字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美国之最。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调查,1985 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从 1973 年 的 2300 万增加到 3300 万,占人口总数的14.4%,这就是说,每 7 个美国人 中就有 1 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按美国官方公布的贫困线标准,以 1976 年为例,一个 4 口之家维持生存 的最低生活费用约 5050 美元,这意味着“不看电影,肉食很少、没有牙医费用、不订报纸、衣着俭朴,等等”。官方把 1976 年的贫困线划在 5815 美元, 显然是主要根据一个 4 口之家维持生存的需要而确定的。1983年生活在贫困 线以下的穷人中,65 岁以上的老人、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病残或找不 到工作的人,分别占 10.5%、37.8%和 13.3%。20 年前,某委员会曾警告说,美国正在朝两个社会发展,一个是白人和 富人的社会,一个是黑人和穷人的社会。民主党人、前参议员哈里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20 年过去了,贫富进一步加剧,穷人增加了现在要摆脱 贫困比以前更加困难。”1988 年 3 月 1日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美国贫 富之间的差距在扩大,低层社会越来越庞大。美国国情普查局提供的数字证 实,1986 年穷人人数为 3240 万,而1969 年是 2410 万人。三大问题笔者 1986 年底访美期间,所到之处,一些朋友都谈到美国有三多:吸毒 者多,艾滋病患者多,无家可归者多。据《新闻周刊》报宣,1986 年美国有 2000 万人吸用大麻,400—800 万 人吸用可卡因,50 万人吸用海洛因。中学生差不多有 2/3的人在毕业前吸过 毒,这个比率在所有工业发达国家里是最高的。白宫反吸毒地区大会 1987 年 12 月 14 日在纽约举行,纽约市政官员、反 毒专家、学者和教授共 4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里根写信给大会,号召各阶 层人士同吸毒现象作斗争,为造就“不吸毒的新一代美国青年”而努力。这 次为期 3 天的大会是根据国会1986 年制定的反吸毒法案的规定召开的。大会 讨论控制吸毒的有效方法和父母、家庭成员在防止吸毒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反对吸毒和采取反毒品措施,可以追溯到 1914 年。那一年,政府制定了“哈里森麻醉剂法”,以管制毒品和吸毒。但是,毒品依旧大肆泛滥,吸毒 人数不断增加。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材料,世界生产的毒品,有 60%在美国销售,毒品销售额高达 1000 亿美元,比通用汽车公司的总销售额还多。据统计,1984 年美国有 14 万名不满 15 岁的少年注射海洛因。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 题,不仅引起里根的忧虑,而且受到南希的关注。南希被公众评为全美1984 年最值得钦佩的 10 名女性中的第一名,因为她深切关注了美国青少年的吸毒 问题。吸毒造成大批人员丧生和犯罪事件急剧增加。据 25 个大城市的统计,1985 年就有 1263 人因吸海洛因而丧生。在监狱里服刑的人中,80%吸用过 毒品。1986 年 2 月 21 日凌晨,一名 16岁的少年因为吸毒被其父母赶出了家 门,徘徊在旧金山闹市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下。吸毒已成为美国社会的“头号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里根总统于 1986 年 8 月 4 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发起全国性的根除吸毒运动,提出政府将为达到如下六个目标而努力:(1)为全体美国人造成一个无毒品的工作 场所;(2)大、中、小学校都要成为无毒学校;(3)防止公众吸毒并帮助吸毒者戒毒,给予治疗;(4)进行国际合作,以打击毒品的种植、运输和走 私贩卖活动;(5)加强执法工作,打击贩毒活动;(6)动员全体人民,唤起公众觉悟,参加反毒品斗争。10 月 17 日,国会通过了在新的财政年度拨 款 17 亿美元以加强肃毒斗争的法案。里根于 10 月 27日签署了这一法案。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