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逍遥的灵魂:庄子传-3

作者:王丽娟 字数:14437 更新:2023-10-11 16:36:50

“偃,你问得好哇。昨天我坐忘外物的存在,今天我连自身的存在也忘了。你已经看出来了吧?我是示范给你看的。坐功,有低阶段的坐功,有高阶段的坐功。坐忘,有浅层次的坐忘,有深层次的坐忘。这些差别,打个譬喻说吧,正如音响有三种的不同:一种是人籁的音响,亦即人工吹箫发出的音响。二种是地籁的音响,亦即除人工以外的大地上的万物所发出的音响。三种是天籁的音响,亦即自然界固有的奇妙难名的音响。你听惯了人籁的音响,未必有兴趣去听地籁的音响;你听见了地籁的音响,未必能想到里面存在着天籁的音响啊!”子游说:“敢请老师指点明白这三籁的各自的本质特征。”子綦说:“空间隔气,人察觉了,说这是风。风,不吹则罢,一吹,大地万物窍孔因灌满而打破沉默,一个个拼命地吼叫起来。山间林木葳蕤,有那些腰身百围的大树,树梢刮得哗啦啦响。你总不至于听而不闻吧。大树身上有各式各样的洞穴,七窍八孔,像鼻子的,像嘴巴的,像耳朵的,像卯眼的,像牲圈的,像碓臼的,像洼池的,像堰塘的……全被风灌满了,拼命吼叫,使人吃惊。听呀,树上何来瀑布冲激?枝间何来响箭横飞?谁躲在树冠内喝骂?谁藏在树背后吮吸?谁在呼喊?谁在号哭?是谁在树根悄悄悲叹?是谁在树腰嘤嘤哀啼?这一帮隐身的怪魅,仿佛在抬重物,前面唱嗨嗨,后面唱嗬嗬。风小小声应,风大大声和。强风渐弱渐止。大树的洞穴,那些七窍八孔,因气虚而喑哑,不再拼命吼叫。洞穴当初出声吼叫时,树枝刮得左右上下摇摆,你总应该看得见吧。”子游说:“懂了。人籁是管乐器。地籁是万物的窍孔。敢问天籁的模样。”子綦说:“风吹万物,由于窍孔有各式各样的,发出的音响也就有质色的不同。风不能想吹便吹,想强便强,想弱便弱,窍孔也不能想吼便吼,想喑哑便喑哑,想发出怎样的音响便发出怎样的音响。空间生气成风,风吹窍孔成响,原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谁在努力争取,纯属自然界的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你总不会真的以为有谁在那里拼命吼叫吧。所以,听见地籁的音响,你若能认识到这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灵耳便能听见那里面存在着天籁的音响,亦即自然规律吹籁箫发出的音响了。”南郭子綦说的真是好啊!我仰视着碧蓝的天空,耳边还回响着那些美妙的自然的箫声,我的思绪也随着那廖廖长风飞往四面八方。我急忙拿简、笔来,欣喜地把这段故事记了下来。人吹箫管发出的音乐本来就够美了,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却更加使我迷醉。但是,最让我心旷神怡的还是那无声的、在脑海之中像泉水那样流动的音乐。老子说“大音希声”,此之谓也。在这种无声之乐中,你可以把握到生命的真髓,把握到天地之大全,你的精神就像无所不能的飞龙,遨游于虚无寥廓的宇宙之中。人一旦有了是非之论,就不能把握到天籁了。洪荒蒙昧的古代,天道与言论是合为一体的。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那时候,人们出口为言即道,没有什么是非好恶的辩论。道的境界是一个大全,是一个混沌,自从有了是非好恶之辩以后,道就被损害了,被毁灭了,因为是非好恶就是大全与混沌的对立面。但是,人们都自以为己之所言所论是公允、正确的,并不存在好恶之情、一己之偏见,这又怎么办?我又接着往下写道: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自然而然的存在,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存在,这便是大自然。大自然,万物之母也。我们身上每一微粒,我们心中每一观念,无一不是大自然赐予的。设若没有大自然的存在,哪来我们这些人呢。所以说,大自然造我。但是,设若没有我们这些人的存在,大自然到哪去取得造象材料,以显示其自体的存在呢。所以说,我即大自然。由此可见,大自然距离我很近。虽然很近,我还是不了解大自然造我的详细具体操作过程。这个操作过程,如此独特,如此复杂,如此深奥,如此神秘,使我猜想恐怕有个造物真宰,冥冥之中地存在于宇宙。细想此事,太神奇了,他造出我们,事事躬亲,我们却查不到他留下的征兆,拿不到他在现场的物证。第三章 万物与我为一 二我不知道大宇宙是否有主宰。且看看人体,这小宇宙吧,是否有真君。人体,眼耳鼻口尿道肛门,共九窍;心肝脾肺肾命门,共六脏;骨块二百有余,以及其他器官,组成一个生命实体。各个器官,我该对哪个疏远?对哪个亲近?难道我不该一视同仁地善待它们?请问,你对自己的器官,偏爱哪一个,还是泛爱它们?说它们是一群男女佣人,没有哪个是真君,可是谁做统领?难道佣人统领佣人?说它们是轮流做统领,倒比较近情。举例说,走路腿为主,打架拳为主,算账脑为主,消化胃为主,膀胱发胀,尿道也可为主。这些都是一时一事为主,轮流做的,哪能算作真君?你能把尿道也算作真君,叫它来统领心肝脾肺肾?心倒有些像真君,但人一入睡,它便做了佣人。人体小宇宙,有没有真君,我都不晓得,何况大宇宙,有没有真宰,我怎能晓得?我所知晓的,只有大自然,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个问题,如果探求下去,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找不到答案。不论结局如何,都不会影响大自然造我这一确凿事实。人间原本无我。阴阳一旦结合,我被造成胚胎,便想死也死不成了,必须活下去。长大投身社会,我与外物互相打消耗战,同时奔向生命的终端,如骑上飞马,一时半会儿下不来。这还不可悲吗?一生拼命干,总是不见成就。人累得枯萎了,还不晓得以后怎样收场。就这样,我身体衰老了,心也跟着衰老了。这实在是凄惨。人生世间,本来就是这样糊糊涂涂的吗?抑或只有我一个人糊涂,而别人都清清醒醒的吗?你能告诉我,谁是清醒者?在被造成胚胎之前,他已经知道会生到人间来?在被投入社会之前,他已经知道会撞得头破血流吗?有谁是先知吗?人不要固执自己的成见。若把成见当做老师,跟着成见走,那就不必去请教老师了,因为自己就能判断是非,好多人就是这样认为的。还有些人更加可笑,连起码的成见都尚未形成,也居然能判断是非,评论长短。我佩服他们的勇气,并且联想起今日启程到越国去,昨日平安抵达越国之类的笑话。这些人都把虚无当做存在了。虚无当做存在,连神人大禹都弄不懂,更不用说我一凡人了。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人说话不同于风吹窍孔,虽然同一原理发声。说话人他有见解要发表,而风却是无心的。人发表见解,当然未必是定论,往往引起争议。于是问题来了:能说他有言吗?不能,因为他所言的既非定论,岂不白说,等同无言。能说他无言吗?不能,因为他确实发表了见解,见解即言,当然有言。有言乎?无言乎?很难说。鸟孵出卵壳,就是雏。雏将孵出卵壳,是,在壳内发出声响便是音。卵居中的叫热,而靠边的叫冷,可见音也未必有定论。虽未必有定论,各叫各的,但是叫得简明不含糊,那些未必是定论的发言,请与音比较,是简洁明白,还是含糊其辞,大而空的含糊话,不如音。把一己的见解发表出来,是言。把万物的规律总结出来,是道。道是泛存的,不隐蔽,不分什么真道伪道;言是公开的,也没有隐蔽,何必分什么是非。什么地方不存在道?什么地方不能有言?不幸的是道确实被争强好胜隐蔽了。言也确实被扯虎皮拉大旗隐蔽了。于是产生儒墨两家的论战,互相指责,弄不清楚谁是谁非。他们两家都把对方盯得很紧,绿豆对王八。你否定的,我非肯定不可,这是“是其所非”。你肯定的,我非否定不可,这是“非其所是”。两家的战术完全一个样。你若有兴趣用这套战术去对付他们,可以先把两家请来:各位,我认为你们的见解都是真理,你们两家自己来证伪吧。你利用儒家的肯定,去驳倒墨家的否定,同时利用墨家的肯定,去驳倒儒家的否定。这不是“是其所非”吗?你再利用儒家的否定,去驳倒墨家的肯定,同时再利用墨家的否定,去驳倒儒家的肯定。这不是“非其所是”吗?两家坚信天下有是有非,当然,有是全属我,有非全归你。两家互相证伪之后,儒墨所否定的全驳倒了,就没有否定了,也就是无“非”了;儒墨所肯定的全驳倒了,就没有肯定了,也就是无“是”了。最后你向他们宣布:各位,由于拥护你们两家的真理,我终于找到结论了。那就是,天下无是无非。请到此为止吧。任何一物,皆可做主,被称为此,亦即这个。同样,任何一物,皆可做客,被称为彼,亦即那个。此与彼,主与客,实对立又统一。双方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关于彼此等相对性概念,通常的说法是: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要弄清楚以上“彼”“此”等问题,我们不妨设想有一束光环,半边绿,彼站其上,半边红,此站其上。彼此双方各执一词,请你前去判断是非。你该站在何处,才不至于偏袒他们任何一方?显然,绿半环上,红半环上,都站不得,因为那里是他们的立场。你必须找一处中立区,既不受双方责难,又有利于掌握战局。那个理想位置应该像门的枢轴一样,可以自由回旋,又被主人的飞腿踢闭也不被客人的急掌拍开。那个理想位置就是环中,别无选择。可以不站任何一方立场,你悬浮在圆环中央的虚空里,获得全方位的视域,便能对付无限多的问题。世界演变变化无穷,不断有新肯定,不断有新否定,是有无限多,非有无限多,是非问题有无限多。所以我要说,最好的对策是置身环中,让彼此双方互相证伪吧。互相证伪,只能得出一个结论:无是无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第三章 万物与我为一 三万物总体的分,就是众体的成;新事物的成就是旧事物的毁。物与物之间,没有毁,便没有成,不破不立。以道的观点看,成毁既然相通,便是同一回事,其实无成无毁。唯有达观的智士才懂得是非相通,原是同一回事,不用成毁的观点看问题,而托付于循环往复的观点看问题,按循环往复的变化行事,就是无用之用,故而无所不通,无所不通,就会无所不得。只有达观的智士才会通晓万物齐一。听任自然,将万物看成齐一的而不去了解它的所以然,这就叫“道”。所谓得道,并非占领真理,而只是刚刚触及真现,心有所得罢了。万物变迁,自然而有规律,我们终归不知其然,那就是“道”。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一老翁饲养猕猴,早晚两餐供应橡子。一天早晨,老翁对众猴宣布说:从今天起,早晨三升橡子,晚上四升橡子。不料却引来群猴的公愤,它们嚷嚷着要绝食抗议。老翁便改口说:那么好吧,改成早晨四升,晚上三升。群猴马上欢呼胜利,并愉快地进餐。朝四暮三,朝三暮四,其间并无是非得失,只是顺应猴子的心理作用罢了。圣人调和是非而不去争论,这就是“因是”、“以明”两个轮子缺一不能行走的道理。古代不少智士,冥想世界本源,各有心得。首先想到宇宙诞生之前,说那时候空虚无物,混混茫茫。这已达到冥思的极限,到了顶点,尽善尽美了。其次想到宇宙有了万物,也有了人,但是万物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再次想到人已开始认识世界的时候,能区别主观与客观,能划分万物了,但是尚未有是非的区别。人类社会由蒙昧进入到了文明,是非问题便大爆发了,文明人振振有词,一直争论不休。是非成为社会性的严重问题,人就不肯顺道而行,道就亏损了。道的观念之所以亏损,是因为偏私观念的形成。真有成就与亏损吗?还是真无成就与亏损呢?有成就与亏损,犹如昭文先生弹琴。手挥五弦,成全的是乐曲,亏损的是乐音。无成就与亏损,那是昭文先生不弹琴。乐师昭文善能鼓琴,盲人师旷妙知音律,智士惠施好谈名理,堪称天下三绝,他们的认识和才智接近最高峰了,所以久负盛名。因为他们三位各有所好,而炫耀于别人,热衷以自己所好让别人领悟,拿不是别人非了解不可的东西硬让别人非了解不可。就像善辩的公孙龙先生执行“坚白论”一样而终身不知道醒悟。昭文先生琴艺传给儿子。儿子逞能恃才,结果一辈子就那样过去了。如果说这也算成就,那么我庄周也算有成就了。如果说这样高超的琴艺,还不算有成就,那么世人包括我在内就休想有任何成就了。所以那些心怀是非成见,张口便滔滔不绝,迷乱世人的言论,圣人是一定摒弃的,圣人不用这种言论,而是把认识寄予于万物自身的功用上,这就叫做心底如镜地反映事物。现在我姑且大发议论,不知道我的论点同别人的议论是同质呢?还是不同质呢?不管论点是否同质,仅就大发议论而言,我与别人同质,没有什么两样吧。即或如此,也请你让我把话在这里说清楚。宇宙有它的开始,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更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的开始。时间往前推,乃是无限的。又拿万物来说,最初是存在;存在以前,是虚无;虚无以前,是尚未虚无;尚未虚无以前,是尚未尚未的虚无,也是无限的。忽然从尚未虚无飞跃到虚无,谁知道是真有虚无,还是连虚无也没有。现在我已经发了一通议论,能说我的论点果真存在吗?能说我的论点果真不存在吗?很难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秋季兽毛毫尖便是所谓秋毫之末,小到极点但也可以说大到极点了。齐国的泰山,大到极点了,但也可以说小到极点了。殇子太短命了,但也可以说太长寿了。彭祖活上千岁够长寿了,但也可以说太短命了。可见大小寿夭,不过就万物存在的形态比较而言罢了,根本是相对的。大自然造万物也造我,万物与我即大自然,所以大自然与我共同存在着。万物存在的形态虽然不同,但是存在的理由却是相同的,都源于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万物与我同体同根同道,统而成一。既然说了统而成一,还能再说什么呢?又怎能说没说什么呢?这里从无产生了一。万物一体的存在加上我的言论观点,就变成了二。我再把这个议论讲给你听,亦即加一个你,这里的二就变成三了。照这样推算下去,从无到有,即便最厉害的专家也给不出标准答案,何况凡夫俗子如你如我者。所以从无到有变成了三,何况从有到有的推算呢?,总结万物规律,从来没有分野,还是顺其自然算了。大道从来是没有界限的,言论,发表一己见解,从来没有定准的。因为有了从无到有,才有了差别的界限。请允许我谈一谈这种界限,有左,有右;有伦序,有合宜;有分粗,有辨细;有竞弱,有争强;这是界限的八种表现。东西,南北,天地,叫做六合,即宇宙。六合以外,另有存在,圣人只是观察不考核其类属;六合以内,众生存在,圣人只是论说而不予评议。历代君王治理天下,成败得失记之典诰,圣人只评议而不争辩。纵向分析,由表入里,眼光深刻。不过有些问题,例如六合以外,实际情况不明,圣人不好分析。横向比较,由此及彼,视角广博。不过有些问题,例如历代得失,具体情况不同,圣人不好比较。为什么说圣人不好分析比较?须知圣人异于一般智士。圣人明理悟道,心胸宽敞,容得下是非啦长短啦一类问题,并不急于搞个水落石出。大道是用不着声扬的。善辩的人是不用言说的。仁爱若滥施慈惠,是很难体现出真心来的。廉洁是不用去表示谦逊的。勇敢不是用来伤害他人的。道若显示昭明就不是道了,言若有所争辩就达不到了,仁到常爱而不周,廉到极清而不信实,勇到害人逆物便不成功。此五者虽有残缺,也算接近道的一隅了。所以明智的人,走到自己认识圈的边沿而止,知道自己智力已用尽了,不去越圈妄动,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人了。谁能立言而不见章法,悟道而不事宣讲?如果有这样的圣人,他应该被称为大自然的秘密仓库。是他,这座秘密仓库,浩若渊海。任你输入多少总不会满,任你输出多少总不会空,而又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的这种修养状态叫做葆光,就是隐藏起来的光辉。第三章 万物与我为一 四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尧问舜:“我想讨伐蕃属国脍、胥、敖三国,但临朝时,却感觉不舒服。原因在哪里?”舜说:“那三个小蕃国的君主,就好比野兔之类,战战兢兢躲在蓬艾间。你心头却不舒服,为什么呢?我想起从前,天上十个太阳一齐出来,万物晒得好苦。现在您老人家想出兵去讨伐草莽小国,您的德业还不胜过十个太阳吗?”贤士啮缺请教他的老师王倪:“先生该知道万物共同的是非标准吧?”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问:“先生总该知道自己的无知吧?”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啮缺问:“先生无知,难道万物也无知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不过虽然我一问三不知,还是让我试着来谈谈这个问题吧。我说我知道,是真知道吗?有谁知道呢?我说我不知道,是真不知道吗,又有谁知道呢?还是让我先请教你三个问题。久睡潮湿,人患腰疼,甚至半身瘫痪,泥鳅不至于吧。高睡大树,人怕坠落,吓得眼花腿颤,猿猴不至于吧。这里三种动物,谁的寝息方式能做共同标准?人吃牲畜,麋鹿吃草。螟蛤最爱吃蛇。猫头鹰和乌鸦嗜好老鼠。这里五种动物,谁的膳食口味能做共同标准?母猿猴与狗头猿配雌雄。麋找母鹿交合。泥鳅追鱼求偶。毛嫱与西施,两位大美人,谁见谁喜爱,鱼见了沉水而躲,鸟见了高飞而逃,麋鹿见了调头跑走。这里四种动物,谁的美色兴趣能做共同标准?这三个问题,请你回答我。现在说说共同标准:从社会角度看,仁义是共同的是非标准。从个人角度看,仁是什么,不仁又是什么,义是什么,不义又是什么,各人见解不同。这又把众人引回是非之路了。仁与不仁,义与不义,乱糟糟的混淆不清。我怎么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呢?”啮缺问:“仁义有利,不仁不义有害。先生不能区别利害,难道圣人也不能区别利害吗?”王倪说:“圣人太神奇啦。山泽燃烧成火场也不能使他感到热,江河封冻成冰川也不能使他感到冷。猛雷炸得山崩,暴风掀得海立,他眼睫也不眨一下。就这样啊,驾云驾风,登日登月,他巡游在人类世界之外。死生问题,人类才有,对他而言,不是问题。至于人类的利害问题嘛,恐怕他从未想过呢。”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贤士瞿鹊子有疑问特来请教长梧子。瞿鹊子说:“我听老师孔子说,有人公开发表见解,认为圣人应该不去从事世俗的事情;不要贪图利益;不要回避祸害;不喜欢追求虚荣;不以攀缘之心行于道;没说什么像说了什么,说了什么又像没说什么,而遨游于世俗之外。这个见解,老师认为是轻率的言论,可我认为符合妙道,具体可行。先生,您认为怎样?”长梧子回答:“这些话黄帝听了也会感到困惑不解,孔丘哪会明白?不过你也太着急了,看见鸡蛋就要求听雄鸡报晓,看见弹弓就要求吃到^羹。我也是随便说说,你随便一听好了。何不依傍着日月,挟持着宇宙,与宇宙万物合为一体?任凭是非杂乱不齐,去尊卑,齐贵贱,哪怕是个奴隶,你也要当客人看。世人争是非长短,四方奔呼。圣人却浑浑噩噩,大智若愚,一心向永恒,以不变应万变。在他眼里、万事万物,自然而然,各有其可肯定的,而互相蕴涵于齐一之中。人生无常。夜晚做梦饮酒,潇洒快活,哪知早晨醒来大祸临门,一场痛哭。又有一夜,梦遇伤心事,痛哭一场,哪知早晨醒来出门打猎,快活极了。做梦时不晓得是在做梦。梦中又做了一个梦,还研究那个梦中梦是凶呢还是吉。醒了之后,才晓得那是梦。只有彻底清醒的人,才晓得从前种种经历原来是一场大梦啊。而蠢人醒了,自以为真醒了,得意洋洋,说长道短,觉得他什么都知道,谈什么君王啦尊贵啦臣子啦,真是不可救药,太浅陋了。我看你老师孔丘,还有你本人,都是在做梦,自己不晓得。我说你们在做梦,其实我也是梦中说梦话啊。这就是所谓吊诡,亦即悖论。这个悖论,我也没法解释明白。也许万世之后,会有一位大智大慧者,能把这个道理说个清楚,那也是旦暮相遇的偶然现象吧。即使我长梧子和你瞿鹊子进行辩论,你胜了我,我败给你,你真是对的吗?我真是错了吗?我胜了你,你败给我,我真是对的吗?你真是错了吗?我们两人,有一人是对的,有一人是错了吗?或许我们两人都是对的吗?或许我们两人都是错了吗?我们两人笼罩在偏见的迷雾里,互相看不清对方,互相不理解对方,所以才辩论。外人看我们,但见两团迷雾。我们请什么样的人来裁判是非呢?请观点跟你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你一样了,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一样了,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跟你都不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跟你都不一样,怎能裁判呢?请观点跟我跟你都一样的人来裁判吗?既然跟我跟你都一样了,怎能裁判呢?如此说来,我们两人,再加上第三者,依旧笼罩在偏见的黑雾里,谁都看不清谁,谁都不理解谁。第四者看我们,但见三团黑雾。要不要请他也来呢?如果凭借着随事物变化的声音来分辨是非,双方只说不听,等于什么也没有凭借一样,还辩论什么呢。用“天倪”来调和是非吧,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去容忍是非,可以安稳地度过一生。”什么叫做混同自然来调和是非呢?依我看啊,是非、对错皆不是绝对的,是里有非,非里有是。对里有错,错里有对。你的是,若真是,那就明明白白不同于我的非,你还辩论什么呢。我的对,若真对,那就明明白白不同于你的错,我还辩论什么呢。忘掉天年,齐观生死;忘掉仁义,齐观是非。这样就能畅游于无穷的境界,这样也就把自己寄托在不能穷尽的永恒境域了。五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k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影子是人的随身仆人,而罔两(影子的影子)又是影子的随身仆人。人动,影子跟着动,罔两又跟着影子动。罔两问影子:过去你行走,现在你又停下,你一会走一会停,一会坐一会站。你跟你的主人跟得太紧了吧,你就不能独立进行操持吗?影子说:罔两啊,你别不耐烦。你当我想独立就能独立,想怎样便怎样吗?你当我主人想独立就能独立,他想怎样便怎样吗?你当我心甘情愿做蛇的皮,做蝉的壳,才紧紧依附他吗?我怎晓得为什么会这样呀?我怎晓得为什么不那样呀?影子的主人是你的身躯。身躯的主人是你的心灵。心灵也不是独立的,也有主人,那就是外界的召唤。外界的每一召唤又受制于另一不可知的因素。一个受制于一个,可以推演到无穷。这链条的终端,是永远不可知的,若说影子和罔两搞不清楚真是再正常不过了!一口气写到这里,我的心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公子魏牟后来看了这篇文章后,感慨说:先生喜欢使用提问的方式而不是全然判断的方式讨论问题,甚是高明!您的思绪就像风一样自由穿行于截然对立又相悖相成的彼此、是非、可与不可……之间,游刃有余,波谲云诡,启人思维的方式令人震撼啊!我苦笑一声,其实这样做是很费心力的,若非如此,弄一些平淡无味的说教谁会听?我又想起自己经常做的一个梦,在梦中我变成了一只惬意快乐的蝴蝶,在空中飞呀,飞呀。这也许就是我悟到的物我两忘,物我不分的极致境界吧。因此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写到了自己的这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人们如果能够达到一种与物合体的境界,不论生死、彼此、物我、是非、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则万物齐一,大道自然出。道是万物的本质,也是生命的本质,是思想与追寻的本质,道是全部,是一切,是永远也是无穷,是运动也是造化,是本体也是驱动,是本源也是归宿,是物之齐、论之齐、生死与是非之齐。生的对立面即死,死的对立面即生。存在的对立面就是虚无,虚无的对立面就是存在。同样,认可、认同、接受的对立面就是怀疑,就是不接受、不认同、不认可。你认定了某种东西、某种主张、某种道理为是,那么,同样的原因、同样的道理,也会使你认为原来你信仰为是的东西,后来成了非。而当你认同某种观念的同时,必然存在着未必完全认同、逐渐修改认同或从此不再认同的潜台词。世人啊,道之境,道之缘,其实并不渺远无从靠近,它存在于你的思考与感悟之中,存在于你的取与所取之中,存在于你的叹息与明白了悟之中,存在于始而哀之,继而茫之,终而明之的运程中。只要在凝神万物时忘掉物我之间的区别界限,开放五官之觉,去除世俗的褊狭,你就能化人生的荒谬为神奇、为大道、为逍遥与齐物!这就是我的《齐物论》。写罢《齐物论》,我突然想起了多年以前听说的关于孔丘的一则轶闻,便拿来讲给蔺且众徒们听: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Y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橛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Y偻丈人之谓乎!”(《庄子·外篇·达生》)孔丘有一次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罗锅着腰,用一根长长的竹竿粘蝉。只见老人竹竿所到之处,竿顶的黏面筋立马把蝉粘得牢牢的,称得上是“百发百中”,就像从地上捡石子儿一样轻松。孔丘看得很吃惊,嘴巴张得大大的。好久,等老人放下竹竿准备休息一会儿,孔丘就上去搭讪说:“老人家,您的功夫真是精妙!是不是有什么技巧门道呀?”老人呵呵地笑着说:我有道。我在粘蝉的木杆上放置两个泥丸,然后用双手平举木杆,尽量做到不让泥丸落地。这样坚持不懈地练上半年,那么用杆粘蝉十有六七都能成功。更进一步,如果能够在木杆上放置三个泥丸而不落地,粘蝉十有八九都能成功。再进一步,如果在木杆上放置五个泥丸而不落地,那么,粘蝉就像在地上拾起一件东西那么容易。当此之时,我的身体就像树木的根那样静,我的手臂就像树木的枯枝那样稳。虽然有天地之大、万物之众,但是,它们都与我毫无关系,我的心中、眼中、手中,唯蝉翼之知。我的心胸十分的安静,我的身体十分的灵巧,任何事物都无法干扰我的精神对蝉翼的关注。这样,我怎么能不粘蝉若拾物呢?说完,再也不理睬孔丘,竟自挑着蝉笼走了。孔丘听了,转身对他的弟子们说:你们听见老人家说的了吗?我以前老给你们讲用心专一、定性凝神,你们看,这位老人家就是一个榜样啊!蔺且问: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这就是佝偻丈人粘蝉的道吗?是啊,小子,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某一个事物时,他的精神就会与物合而为一,佝偻丈人粘蝉的手艺说明,人要想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摆脱束缚,将全部身心投入进去,做到物我为一;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达到了“道”的境界了。蔺且们点头称是。第四章 无用最是大用 一我带着大腹便便的西妩走在去漆园的路上,她的脸因为即将为人母变得那么圣洁而端详,她脸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走累了吧,要不我们坐下歇会儿?先生,先生……蔺且把沉入梦乡的我唤醒。先生,您又在这儿睡着了,我们回去吧,总共钓了五条鱼。天越来越热了。我耳边传来了夏蝉的鸣叫。一早来濮水,钓了一会儿,和蔺且讨论了几个话题,我背靠着一棵垂柳睡着了。我又梦见西妩,我的女人,我的妻。自从西妩走入我的生活,我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发生了不小的改变。为生计我不得不去谋一份差事,让人无奈又痛苦。这使一向厌恶官吏、厌恶入仕的我,不禁对有些不得已为官的人生出了深深的同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落下很多的无奈,我是为爱人,别人可能是为父母、为子女,或者为天下苍生简简单单的责任。我们读书人没有多少选择,不会种庄稼养自己,又没有好爹或靠山可吃,要想活命就无非从政做官。可进身乱世而求无性命之忧也非易事。从政之难,如履薄冰,官场之险恶,如伴猛虎,动辄要命。他们也应该学一些处世之法,免得将性命白白耗费掉而不自知。国家社会,世,在统治者们看来,就是一种秩序,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无可动摇。这个“世”被抹了层灰,所以社会灰蒙蒙的一片,机陷密布,审视不清。这样的灰不是某个诸侯国特有的,而是所有国家共有的,深玄险阻的社会啊。人老,觉越来越少了。我常常半夜披衣起身在朦胧的夜色中一人独坐,思索,也想念西妩,我的爱妻,伴我一生一世的女人!从生命本义上讲,你穿过浓浓的花香和厚厚的风尘,回到了你的故乡,也就是回归到了你贵真全性的原初品格,让身心劳苦的肉体和灵魂得到了解脱和拨正,你得到了幸福;但你的肉身确实真真切切将我抛弃在了凡尘世间。而我失去了你,依然是像刚来世间一样,一个人在世间踽踽独行……西妩的一生都让我惊讶,她确是个不平凡的女人。作为我庄周的妻子,可不容易,我庄周的妻子并非常人所能胜任,除了极大的包容心外,她还需要有顽强的忍耐力。诚然,这一切又超过了一般俗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西妩做到了。在即将离世的时候,她似有预感,把我叫到床前:夫君,我马上就要离开您了。我们这一生,没有跟其他世间男女一样为家事争吵过,我没因为你而和其他女子争风吃醋过。我能体会得到你对我独一无二的关爱,我想我是幸福的。听你给人说了一辈子的故事,请夫君也来听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我的家乡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尾生为人正直,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他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一天,两人约定在一座桥下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下等候。不料,河水渐涨,没过了尾生的膝盖。尾生想着与姑娘的信誓旦旦,寸步不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了。在我的家乡越国,人死有回魂一说,我死后请夫君不要悲伤,我只要您在我身边敲着瓦盆唱歌,我听到您的歌声便会回头看您。然后魂魄便会返回我的故乡越国。您一定要答应我。说完之后,她就没有了气息。好朋友惠子听闻西妩去世,前来吊丧,想要安抚我要节哀顺变。却见我姿势不雅地一边敲盆高歌。他大惑不解,责备我的无情无义;旁人见状也开始胡乱猜想,指桑骂槐,传言西妩生前对我不忠,所以她死后我才那么欢快。但俗人又怎么能懂得我的爱情呢?西妩刚走的时候,我能不伤心吗?但西妩临终前劝我要想开,我怎能违背她在世上的最后一个心愿?是啊,“察其始而本无生”,最初最初的开始,人不都没有生命吗?没有生命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没有气息。其实天地之间,无非是聚集起来这么一股气那么一股气,然后这个气息逐渐地要找到一个形体,由形体孕育出生命,人就是这样来的。生与死是生命的两端,之间不过是一种形态的转化而已。现在,西妩顺着这条路回去了,她比我先走,此时此刻,她也许正在她出生的越地一处地方安闲地睡觉呢。她解脱了,我还不高兴吗?我按照西妩家乡的风俗来料理她的后事,不要哭泣,只要敲盆唱歌,为我的西妩招回魂魄……任职漆园,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份正式工作,惠施帮忙介绍的,那段时光虽然短暂,但算得上安定。娶了西妩没多长时间,我便开始感到了物质生活的压力。兄长分给我的那几亩地,因为数年的荒废,杂草丛生,我和西妩虽然每天也会花些体力去收拾收拾,终因都不是种地的那块料,地里的收获非常有限。一个小生命在“阴阳交合”之中逐渐孕育了,望着西妩一天天隆起的肚子,让我惊喜之余,又不能不操心平生从不爱为之操心的钱粮用度事。我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起来。作为生于天地间一男人,当然要承担起丈夫与父亲的责任,但是,我拿什么来养活这一家大小呢?爱情与物质、贫困与浪漫、清高与享乐这些矛盾纠结的互融体呀,让我犯愁。我不怎么会种田,也没有什么手艺,除了饱读书本、漫游世界、辩才超人之外,再没有别的什么本领,对于生活我百无一用。但是我又知道,当时的我,不能没有西妩。是西妩的温情慢慢焐热了我孤冷的心灵,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依恋和爱。没有西妩的日子,我无法想象。世界上的幸福与痛苦总是伴随在一起的吗?有了爱的人,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但是为了能和爱人厮守又必须为柴米油盐发愁;浪迹天涯,自由无牵挂,但孤独常伴左右;与爱人一起如胶似漆、甜蜜幸福,但是又有一种责任感在折磨。这种撕扯真是让人痛苦。作为一个读书人,为了人格的自由我放弃了无数次入仕的机会,难道不做官就只能清贫度日吗?我该怎么办?日常的物质生活总是这么麻烦,令人头大!而我现在成了背负责任的大男人,又不能不考虑这些实际的问题。那么就在宋国本土谋一小差事做好了,不走太远。西妩是那么善解人意的一个女人,她和未出世的孩子值得我去为她做一些牺牲。我就这样来到蒙邑漆园做起了宋国的一个小官吏。尽管漆园俸禄不丰,但一日三餐有保障,不用发愁无米下锅。蒙邑漆园是宋国最大的一个官方漆园。漆园在家乡西北部几十里。这一带风景优美、水草丰盛,十分符合我的心意。漆在我们这个时代被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逐渐替代了青铜器的地位。生漆不仅是重要的生活物资,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诸王征伐打仗使用的兵器,像战车、枪械、弓箭等凡是木质部分都要使用漆。所以,漆树在各个国家都广泛种植,又都被官府严格控制,因此也就有了政企不分的漆园,也就有了管漆园的漆园吏。漆园吏虽然管的家什也挺重要,但在邦国内仅是一个跟十二品都挨不上边的“微官”而已。之所以这一生唯一的一次做官,我选择漆园吏而非其他岗位,其实除了养家糊口、远离政治中心图清净之外,跟我在楚国看到过老漆父亲手制作的美轮美奂的虎座飞鸟也有很大关系。在周代之前,我族虽已率先有了漆的使用,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但在我们这个时代,荆楚漆器制作技术的精湛已远非我宋族可以比拟,虽然他们开化晚,漆也不是他们发明的。楚漆匠能调出红、黄、绿、蓝、金、银等多种色彩,髹漆工艺广泛使用,纹样装饰繁缛多变,使得楚漆品斑斓艳丽,光润如玉。由于他们信奉神灵,漆器的装饰性和想象力令人由衷地称道。此类很诡吊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令我不解。蒙邑漆园高大的漆树连成一片,黄花绿叶,看上去令人心情畅快。漆园里绿草如茵,鲜花遍地,蜂蝶飞舞,清风骀荡。漆园的工作主要是割开树皮,用木桶去接流出来的漆汁,再去加工。加工的成品漆,主要供宫廷使用,用来涂饰各种器物,多余的漆,则到市场上出售。在漆园里做工的工人,大多数是世代为奴的奴隶,还有一些被发配到这儿来无偿劳动的罪犯。他们的工作很是辛苦劳累,割漆、装漆、运漆,是一整套体力的超负荷劳动。我时常没事在漆园里转悠,不禁让人想入非非,工人们在树下忙忙碌碌地干活,好像蜉蝣一样,天、地、人物、植物、动物一切是多么顺乎自然啊。上任后,由于工作上我推行“无为而治”,漆园里一片太平,我做不出什么大的政绩,但赢得了工人们的爱戴,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整天想着怠工与逃亡,而生产的漆,也完全满足上方规定的数额。我在管理漆园的过程中,初步尝试运用了自己学说胜利的喜悦。西妩在漆园生下了我们儿子三观,大嫂来漆园悉心照顾了她们母子一段时间,西妩因为怀孕生产,也因为生活的安定,白胖了不少,倒更添了些女人成熟的韵味。我经常看着儿子三观出神,他已经可以蹒跚而行了。我看着三观流着口水,满脸稚气的憨态,不禁感慨:生命是多么的奇妙,阴阳合气有了初始,女人十月怀胎慢慢成形,瓜熟蒂落,嗷嗷嘤嘤来到世上,现在他的状态是多么地难得,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他的状态,又是多么地理想,无忧无虑;而我也知道,现在他的状态在人生的无涯中多么的短暂。我手下有一个叫苑燧的小伙子,挺机灵的,整天公事办完随着我跑前跑后,他当过兵,腿受过伤,走路一跛一跛的,倒无大碍。他识字不多,闲时老缠着我要认字读书,慢慢也懂得一些道理,有时也会问我一些问题。我想,在漆园有个帮手也不错,苑燧便经常伴我左右。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