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荀子传-10

作者:佚名 字数:18423 更新:2023-10-11 16:35:46

“好,好,我从命。”荀子坐入首位。老者举起酒杯说:“兰陵的酒,上敬过天地、神灵,下敬过帝王宾客。今日我代兰陵百姓敬荀子卿一杯。那些昏官奸臣不喜欢你,我们老百姓喜欢你!”众人齐声说:“对!”荀子双手接过酒杯,激动地说:“谢谢老人家,谢谢各位!荀况我今生今世,饮过不少君王显贵的酒,哪里的酒,也没有我们兰陵的酒醇;哪里的人,也没有我们兰陵人心热!”荀子举杯,一饮而尽。季伯端起酒坛说:“荀夫人、陈嚣先生、幽兰,还有莹儿,以后你们都是我们兰陵的人啦,你们也应该喝上一杯兰陵美酒。”他一一为之斟酒,并看着让他们一一喝下。荀子站起来郑重地说:“荀况我对学生说过,真正的儒士,被任用治国,他有王公的才干,能使政事完美。不被任用,把户籍编入百姓之中,人们没有不尊重他的,他能使民众的风俗完美。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况日后无官了,我就住在兰陵,专心著述,兴教化,收弟子,以励后人。”众人欢喜雀跃:“好!兰陵有了荀子卿,我们的后代有出息了!”季伯、季仲、老者等男女,手拍皮鼓唱起兰陵的民间小曲,年轻的男女随着歌声舞起来。拍起鼓,唱起曲,美酒一杯敬给你。你为百姓,百姓心里,不忘记。拍起鼓,唱起曲,美酒一杯敬给你。风风雨雨,同甘共苦,钋橐辍 拍起鼓,唱起曲,美酒一杯敬给你。五彩凤凰,落在梧桐,请安居。商贾越江闻讯匆匆赶到热闹的会场,情绪激动地在荀子面前双膝跪地:“荀老爷!”荀子忙搀起:“啊,请起,请起!”“荀老爷,我越江浑呀,只知南来北往经商,竟不知荀老爷遭此大难,我来晚了!”“谢谢你,我已经平安无事了。”“听说荀老爷要在兰陵安居是吗?”“是的。”“荀老爷,你取消了关卡,我们自齐国经商过兰陵,过楚国,一路顺畅无阻无挡,这些年赚下大钱了。我知你为官清正,不贪钱财。如今不为官了,也要有个安身之处呀!我要在兰陵为你盖下一座宅院。”荀子连连摇头:“不不不,荀况我一生安贫乐道,只要有间避风的茅屋足矣。”“荀老你,到了这个时候,你也不要客气。你不是还要在兰陵教授学子吗?我为你盖下一座学堂不好吗?”老者拍手称赞道:“这个主意甚好,这位先生出钱,我们兰陵百姓出力。”热情的话语,真挚的情谊,使这座寒冬的瓦屋里像春天一般温暖。荀子眉心舒展,满面笑容,被罢黜的沮丧,被监禁的愁苦,尽都烟消云散,似乎比做官时更舒心,更充满活力。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为荀子盖的宅院落成了,院子异常宽敞,又很亮堂。中间竖立着一座二层小楼,四周的篱笆墙边已栽下牵牛花,院中的引路前通大门,后达楼房背面的小花园。花园中已种下了芷兰、樱桃、杏、梨、柿子、红枣,春日鲜花不断,夏秋果实累累,满院生机盎然,清新旷达。处处都倾注着百姓对荀子的敬爱之情。季伯、季仲兄弟二人领荀子和荀夫人、幽兰、陈嚣来到这新盖好的院落,说:“荀子卿,这就是你的新居。”李莹第一个跑进院中:“啊!我有新家啦!”季伯领众人走到楼下说:“这座楼,墙壁是用土夯起来的,四边都有木柱、横梁,楼顶楼内画了壁画,没有更多的装饰,和王宫里的楼台相比,简陋得不像个样子。不过,这是众人的一点心意。”荀子不无感动地说:“太叫你们费心了!有几间茅屋就可,何必盖这么好呀!”季伯说:“百姓们都说,荀子卿周游列国,有那么大的学问,为我们兰陵做过那么多好事儿,如今要在我们兰陵落户,这是兰陵的福气。我们要为荀子卿盖上一座楼,楼虽盖得不好,这是俺们这儿最好的房子!”百姓们的真情使荀子激动不已:“谢谢!谢谢诸位了!我荀况定然不负重望,把毕生所学留于兰陵!”二荀子罢官办学的消息很快在兰陵县内外传开来,远近的少年和青年学子从四面八方奔向荀子的宅院荀楼。荀子与陈嚣忙碌筹备办学,幽兰和荀夫人料理家务,还要帮助荀子削竹简,一家人日日忙个不闲。却甚为欢心。李莹将一支竹子挎在腰间:“外婆,看我挎着长剑,像不像一个大官?”荀夫人笑着说:“像,像!”毛亨引着两个年轻学子走进门来,望见荀夫人恭敬地施礼道:“师母!”荀夫人高兴地站起身:“啊,是毛亨啊!你老师在上面。”转脸向李莹说:“莹儿,去告诉外公,叔叔来了!”毛亨引两个青年随着上楼。李莹快步跑上楼去。李莹抢先上楼,喊叫着:“外公,叔叔来了!”毛亨与两个青年恭敬地施礼跪地:“拜见老师!”荀子望着两个陌生的青年说:“毛亨,这两位从何而来?”一个青年说:“老师,我叫浮丘伯,临淄人。”另一个青年说:“老师,我叫张苍,阳武人。”“他二人一个在北,一个在南,都是远自千里之外,慕名来向老师求学。”毛亨又作了补充。荀子离开几案,搀起二人:“啊,快起来起来!”浮丘伯说:“老师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任祭酒,深受敬爱。至今稷下的学子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我是后辈人,闻知老师在兰陵办学,特来聆听教导。”张苍说:“老师虽未到过我们魏国,魏国人对老师却甚为敬仰。张苍家境贫寒,唯爱读书,特来求教老师。”到荀楼求学的学生多是兰陵人,也有不少来自楚国、赵国、魏国、齐国相邻的郡县。浮丘伯来自临淄,张苍来自阳武,一南鸹北,都在千里之外,荀子对他们的到来甚为看重。说道:“天地者,是生命之本源;先祖者,是宗族之本源;君王与老师者,是国家大治的本源。没有天地,何有生命?没有先祖,何有族人?没有君王和教师,哪里有国家的大治?荀况今日不为官了,从教为师,倍感荣耀。你们既有志于学,就要锲而不舍,且莫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学问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有锲而不舍之精神,是得不到学问的。”毛亨等三人齐声说道:“谢谢老师教诲。”办学的事都筹备齐了,乡里官和季伯、季仲村中百姓都来参加开学典礼。齐国商人越江也特意赶到。人们围坐在荀楼院中的树荫下,乡里官先讲了几句颂扬的话,而后请荀子讲话。今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齐整整的两列青少年正襟而坐,一个个睁大着眼睛,似嗷嗷待哺的小鸟,聚精会神,专心听荀子第一次授课。他们的父母都认为能够在荀子这样的大儒开办的学堂里做学生,亲耳听到荀子的教授,是今生今世最为难得的良机。荀子曾经教授过许许多多的弟子,曾面对齐国稷下学宫中列国的知名学士,赵国论武馆中的三军将士,兰陵文峰书院的学子,每次讲学论道,都谈吐自然,唯有今日,感慨万端,心绪难平。这座新学堂,非同一般,它不属于哪家诸侯君王,也不食君王俸禄,这是兰陵百姓自己操办,也是荀子这位七旬老人的心血凝就。荀子身遭羁难,辅佐一代圣王,实现天下一统的宏愿已告破灭。如今,他又开辟了另一个宏伟大业,从教为师。在他看来,老师与君王的同等重要。国家没有君王无人治理,国家没有教师无人调教。一个国家,离开了君王和教师,就会丧失法治和道德,混乱而不成体统。荀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手轻捋白须,便自己平静下来,慢步走在端坐的弟子面前,开口说道:“求学,要有始有终。学习,从何处开始,到何处而终结呢?我的回答是,若就课程讲,学习从诵读《诗》、《书》开始,读完《礼》便可终结,若从学习的意义讲,就是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而始,到成为圣人才可终结。学习只有真心诚意,日积月累,身体力行,且能持久,才可步步深入。所以,学习之课程有终结,学习知识之永远无终结。人之一生,一刻也不可停止学习,至死方休。做到这一点,人才是人;做不到这一点,人也就与禽兽无异了。“君子之学,入乎耳,明乎心,体现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做别人效法的榜样。小人之学,入乎耳,出乎口,口与耳之距仅有四寸,怎么能完善七尺之驱呢?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当今之人学习却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追逐名利。所以,别人没有问你,你就告诉别人,叫做急躁;问一而答二,叫做噜嗦。急躁不对,噜嗦也不对,君子应该有问才有答。“学习最简便的途径莫过于接近良师益友。《礼》、《乐》规定了法规而无解说;《诗》、《书》记载旧事,不切合现实;《春秋》语言简约,难以很快记忆。仿效良师益友而又学习其学说,才可养成崇高的道德,获得全面的知识,通达世事。“以良师益友为榜样,除去有害的作风,培养有益的东西。不好的东西眼睛不看它,耳朵不听它,口里不说它,心中不想它。及至对学习极其爱好的时候,如同眼睛爱看五色,耳朵爱听五音,口舌爱尝五味,心中常常想普天下之大利。这样,权利不能摇其心,众人不可移其志,天下大乱不能荡其信念。生如此,死也如此,方谓之道德操守。有德操而后有坚定,有坚定而后能应付各种事变。能坚定地应变自如,方可称做完人!”屈润得知了荀子在乡村办学,勃然在怒。他训斥县衙的官吏和衙役:“荀况是个叛党,他聚众讲学,你们知情不报,倘若令尹怪罪,谁来承担?”一个衙役怯懦地解释:“百姓们……”屈润打断他的话说:“百姓们如何?他们知道什么?他们还为荀况盖了荀楼,尊他为荀子卿,他配吗?令尹不杀他就是开了大恩。你们去,将荀况的学生驱散,将荀楼与我封门!”衙役应诺:“是!”一群衙役执刀剑冲进荀楼,驱赶正在院里听课的少年学子,打倒了讲课的陈嚣,少年们害怕地四散奔逃。衙役们又冲进楼去,为首者向正在授课的荀子拱手说:“荀老先生,你的荀楼被查封了!”众学子惊疑,愤慨,议论纷纷。毛亨说:“这是为何?”张苍说:“难道老师授课也有罪吗?”浮丘伯说:“这是哪家的命令?”数十名学子被勒令赶走,衙役们踢倒了几案,砍乱了荀子精心写下的书简,扬长而去。荀子木呆呆地站立着,眼中闪着愤怒的光。幽兰跑过来,搀扶着浑身颤抖的父亲,望着被打翻的几案,散地的竹简,落下了眼泪。李莹害怕地扑向荀夫人的怀中:“外婆!”荀夫人紧紧地抱着李莹:“莹儿,莫怕,莫怕……”衙役在荀楼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布告:“犯官荀况,立私学,乱民心,严命查禁,违者拘捕充劳役。”荀子被幽兰搀扶着慢慢走出了荀楼。一阵秋风吹来,尘土和落叶飘飞,陈嚣的嘴角淌着鲜血,刚才井然有序的神圣学堂,如今只留下难堪的凄凉。荀子望着院中的凄凉景象,一阵心酸。众学子气愤不平,晚上在季伯家聚会。毛亨年少,他先开口:“那个屈润忌恨老师,必置老师于死地而后快!”季伯最知内情:“屈润的儿子在兰陵欺男霸女,无恶不做,害死两条人命。荀老爷判他死罪,不该吗?”张苍也愤愤地说:“儿子为害兰陵,老子又来做县令,对兰陵为害更甚。不知楚王为何选用此等卑劣之辈!”“楚王才三岁,知道什么?全在李令尹。”毛亨讲到了要害处。浮丘伯拍案而起:“老师办学无罪,我们应为老师辩冤!”三李园使用诡计,杀了春申君,以国舅的身份,自封令尹,独霸楚国朝政,私愿满足,得意忘形。每日沉湎于酒色,成群的妻妾歌妓包围着这位新权贵,从晨到晚醉眼矇眬。这日,他心血来潮,要看斗鸡。身边的侍从便急忙为他找了几只斗鸡来。他选中一只又高又大的杂色斗鸡,让侍从和歌妓们也自己选鸡,轮着来斗。那杂色斗鸡果然凶猛,一连斗败了几只对手。李园得意,每胜一次,侍从和歌妓都为之喝采;每胜一次他都狂饮。他喜欢胜利,因为胜利,他才从一个小小的春申君门下舍人,爬到了令尹的高位。轮到杂色斗鸡与一只黑色斗鸡相斗时,不几回合那杂色斗鸡败下阵来。一个歌妓叫喊了一声:“啊!令尹爷败了!”李园勃然大怒,摔碎了手中的酒杯:“谁说我败了?”他两眼瞪圆,寻找着说话之人。歌妓们心惊肉跳,谁也不敢吱声。方才失声的歌妓更是害怕,躲在了众人的身后。李园看见了她,让她出来,她越发的往后面躲藏。李园让两个武士把她抓出来狠狠地抽打,只打得皮开肉绽,当场毙命。而后,李园下令把她扔到后院,让他饲养的猎狗撕她的皮,吃她的肉。不知几时,姬环与李环突然来到面前。姬环问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侍从急忙陪笑遮拦道:“拜见老夫人与王太后,没有发生什么事儿。李令尹朝政劳苦,愿意乐上一乐。”姬环走向李园痛心地说:“园儿,你如今是令尹呀!”李园愤愤顶撞母亲:“我怎么啦?难道还不许我歇息一会儿吗?”姬环指着满地混乱的酒具、乐器说:“你看看,你看看,你这样每日斗鸡走狗,花天酒地,你费尽心思得来江山能长久吗?”李园作出一种玩世不恭地样子说:“我费心得来江山,就是为了享乐,不为享乐,我还不费这个心思呢!”姬环伤心了,她不曾料想,不几时日,儿子竟然变成这个样子:“好,你要这样,我马上就回赵国去,你妹妹也回赵国去!”李环也生气了:“你不听娘的劝告,我走,把王儿也带走!”李园心中一惊:“不行,你们走可以,得把王儿留下。他是楚国的大王!”李环说:“王儿是我生的,如今他才三岁,王儿离不开母亲!”姬环警告李园:“我们都走了,余下你一个人,没有了大王,看你做谁的令尹?做谁的国舅?”李园惊呆了。是呀,没有了大王,做谁的令尹?没有了三岁的甥儿,做谁的国舅?他哭丧着脸说:“你们今天是怎么啦?你们到底要我做什么?”姬环向李环使了个眼色,李环说:“我们要你改邪归正,像个做令尹的样子!”李园不服:“我哪一点儿不像令尹了?”“你每天沉湎酒色,不听忠言,信赖奸佞,任他们胡作非为……”李环一口气说了许多许多。李园只好低头让步:“好,好!别说了,我改不就成了吗?”姬环拿出一束简册扔给李园:“你看看这是什么?”李园小心地打开简册,字字细读,读毕,轻蔑地笑了:“哎呀,不就这么点事儿呀?我办就是啦!”一旨诏书,很快传到了兰陵县,宣布列国学子状告屈润滥用职权,挟嫌报复,解散学堂,乱礼乱法。敕命罢其官职,回都城听审。学子们重又聚集到荀楼来,他们撕掉了屈润查封的布告,李莹点了一枝松枝来,毛亨把布告一把火烧了。熊熊的火苗欢欣跳跃,驱走了魔鬼,赶走了寒凉,人们围着火苗鼓掌欢呼,陈嚣在燃烧的布告上又狠狠地踏上了两脚。幽兰跑上楼来,向荀子说:“爹,学子们都来了,在下面等着你呢!”荀子站起身,由幽兰搀扶着慢慢走下楼来。楼里楼外站满了人,黑鸦鸦一片。季伯、季仲、那位九十多岁高龄的老者,男女百姓,还有乡里官和学子们坐在一起,注视着慢慢走下楼来的荀老夫子。荀子激动得不知如何开口。老者站起身,走向荀子深深施了一礼:“荀子卿,荀楼又开学了,我们一起听你讲课!”荀子眼中闪着动情的泪花:“谢谢,谢谢!”荀子走到众人的面前,深施一礼,声音有些颤抖:“有这么一种庞然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带来光明。生者以其长寿,死者以其安葬,城廓以其牢固,三军以其坚强。尊崇它可以称王天下,不能全部遵从可称霸一方,完全丧失了它只有走向灭亡。我因愚钝,不能认识它,请教于帝王。王曰:这个庞然大物有文理而没有华美的色彩吧?它简单易懂而含有很深的道理吧!它为君子所敬重而被小人所不为吧?人之性若没有它便如同禽兽,人之性若有了它便品德高尚吧?普通的人尊崇它就可以成为圣人,诸侯尊崇它就能统一四海吧?它极其明白而简要,顺理成章而得体,你想知道它的名字吗?那就归结为礼吧!”众人报以热烈的掌声。“皇天降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均等。桀纣因之而乱,汤、武因之而贤明。清清浊浊,大大小小,周流四海,不足终一日。君子用以修身。盗跖用以穿室。大则高耸入云,小则无形无状。举止因它而端正,事业因它得成功。能够禁止凶暴使贫穷富足,百姓靠它康泰安宁。我因迟钝而不认为它,愿问其名。答曰:此物能使人平安宽慰而远离危险吧?能使人亲近有道德的人而对污秽的人疏远吧?它深深地蕴藏于心中,运用它能够战胜敌人吧?它能使人效法禹舜而沿其轨迹向前吧?行为动静因它才恰当吧?它是血气之精,意志之荣,百姓靠它而安宁,天下靠它而太平。它明达纯粹而无疵也。这就叫做君子的智慧。”众人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荀子环视四周,继续讲道:“有此一物,状如裸体,屡变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留下文采。礼乐因它而完成,贵贱因它而有区分。抚养老幼,有它方可行。名号不美,与暴字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老人被弃,存其后世。它被人所利用,被飞鸟所伤害,我因愚钝而不认识它。请问帝王,王曰:此物身子窈窕而像马吧?它多次变化而不长寿吧?它有父母而无雌雄吧?它冬日隐伏,夏日孵化生长,食桑吐丝,前乱而后治,生于夏季怕酷暑,喜欢湿润而怕雨水。蛹是其母,蛾是其父。三次休眠,三次复苏,终乃成其大功。这,就是关于蚕的道理。”众人再次报以热烈掌声。四陈嚣十岁投师于荀子,随老师从齐国到楚国,由楚国到赵国,再回楚国,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他的父母亡故了,便把荀子和荀夫人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侍奉,把幽兰看作是自己的妹妹。他曾经偷偷地爱过幽兰,从来没有表明心意。幽兰和李斯成婚,他曾暗暗的伤心,他没有向任何人显露一丝痕迹。李斯一走十年无音信,陈嚣照料幽兰母子,尽情尽义,就像莹儿的亲叔叔,幽兰的亲兄长。陈嚣背着竹筐从兰陵回来了。走到大门口,李莹跑过去迎接:“陈叔叔,从城里给我买什么好吃的啦?”陈嚣从竹筐中拿出一块东西,藏在身后,说:“你猜!”李莹说:“米糕!”陈嚣将手缩回来:“对!”李莹抢过米糕跑进院内,到幽兰面前夸耀说:“陈叔叔又给我买米糕来了!”幽兰向陈嚣笑了笑,说:“都十岁了,还给他买东西吃。”“兰妹,我去城内为师母抓药,听到李师兄的消息啦!”陈嚣把药包取出来交给幽兰。李莹跑到陈嚣身问:“有我爹的消息?”陈嚣说:“是的。李师兄,如今在秦国当了廷尉了。”李莹又问:“叔叔,廷尉是个什么官儿呀?”陈嚣解释说:“廷尉是掌管刑法的官儿,是秦国的九卿之一。”“九卿是什么官?能见到大王吗?”“九卿在大王身边做事,常常见到大王。”李莹拍手跳跃:“啊,我爹在秦国当大官儿罗!”提起李斯,幽兰一阵心伤。十年,十年不回来,连个音信也无有。她低下头两眼簌簌落泪。李莹不解拉住幽兰的手:“娘,你怎么哭啦?”荀夫人在院中削竹简,她知道女儿的心事,劝导说:“兰儿,李斯是你爹的好学生,有出息。他既然已经出了头,就会来接你和孩子的。”陈嚣也劝解道:“兰妹,莫要伤心,李师兄在秦国奋争也不易。听说去年遭厄运,险被驱逐,今年方被秦王重用。待他闲暇时,定会来接你和莹儿的。”“唉,接也好,不接也罢。”幽兰在失望中存着希望。李斯在秦国也确实历经坎坷。自从夜晚值勤,救下秦王政被任命为长史之后,不久又被任用为客卿。公元前238年,也就是荀子被罢官的这一年,秦王政二十二岁,按照秦国的惯例,举行成人加冕的典礼,佩戴宝剑,从此亲理朝政。长信侯嫪毐阴谋造反,杀害秦王政,被秦王政发觉,斩除了嫪毐党羽和他们的宗族。第二年,吕不韦因与嫪毐一案有牵连,被免除了相国之职。秦国的宗室上书,韩国派人来为秦国开凿河渠灌溉田地,是为了大量消耗秦国之财力和民力,使秦国无力东征消灭六国,那个韩国的水利专家郑国就是一个大奸细。并且以此类推,所有从各诸侯国来的人,都是为了他们本国的国君,离间秦国。恳请大王把从各诸侯国来的客卿一概驱逐出境。秦王政正为嫪毐和吕不韦的阴谋怒气不息,就相信了宗室大臣的谏言,挥毫写下了逐客令。秦国开始了一场大清洗。一群非秦国籍的客卿被秦兵武装押解,蓬头垢面,狼狈不堪,蹒跚而行,李斯也在队列之中。淳于越与李斯先后到达秦国,这次也一同被清洗。河水茫茫,波浪翻滚。李斯坐在岸边,沮丧地望着河水发呆。淳于越走到李斯身边,悲怆地说:“李先生!”李斯没有回头。“你这位被秦王赏识的贤士也被驱逐了?”李斯仍不语。“你来到秦国,由舍人升到长史,再升到客卿,晋升得多么快呀。可如今,像狗一样,被赶走了。我们都像狗一样,被赶走了!诗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茫茫苍天,此何人者?”李斯猛然站起,大步向站在河边看管他们的武士走去。淳于越追赶李斯,拉住他:“你要干什么?”李斯愤怒地说:“我要上书秦王!”李斯向押解他的武士索要来笔和竹简,伏在岸边的石头上,愤笔给秦王写下了《谏逐客书》。他在上书中写道:“秦王陛下,官吏们建议您驱逐客卿,我认为是错误的。昔日穆公招揽贤才,并吞二十余国,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国以富强,诸侯亲服。惠王用张仪之计,拆散六国合纵,使之西向侍秦。昭王得范睢为丞相,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秦国此四位君王皆以客卿之助,建功立业。由此观之,客卿有何负秦之处呢?“今陛下得昆山之玉,垂明月之珠,佩太阿之剑,驾纤离之马,竖翠凤之旗,驾灵鼍之鼓,此众多珍宝,一件也不出产于秦国。而陛下为何喜欢呢?不过是称陛下之心意罢了。而今陛下用人却非如此,不问是非,不辨善恶,只要不是秦国之人,就不用,做客卿的就驱逐。那么大王看重者在乎宝珠、美玉,所轻者在乎贤才了。这非是统一天下之策呀!“臣闻高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抛弃民众,故能明其德。而大王却抛弃民众以资助敌国,排斥宾客以侍奉诸侯,使得天下之贤才退缩不敢西来,住脚不再踏入秦国,这乃是借兵器给敌人,送粮食与盗贼!”李斯唇枪舌剑般的话语,句句刺中了秦王政的心,他反复琢磨李斯上书中所讲的道理,他要一统天下,平灭六国,靠什么?不正要靠任用贤才吗?怎么能把投奔到身边的贤才都赶走呢?后悔他的逐客令下得是如何的胡涂。立即又重下一令,将所有的客卿全部追回来。恢复了李斯的官职,继续使用他的计谋,不久又晋升他为廷尉,进入九卿之位,掌管秦国的刑律。李斯到了这样的地位仍然一封书信也不写来,幽兰心中的伤痛便是千言万语也难以磨平。她是一座荒山,一个枯海,用什么话能使荒山长满松柏,使枯海得以填平呢?陈嚣理解幽兰的伤痛,有意转移话题,从竹筐里取出几册竹简,说:“兰妹,你看,我在城内还见到了韩非师兄写的文章。”幽兰接过来看,有《孤愤》、《五蠹》、《亡征》三篇。看到韩非的文章,如同见到了韩非。李斯寡情负义,手捧韩非的文章,感觉韩非比李斯要亲近得多。因而站起身说:“把这些快叫我爹看看。”幽兰抱竹简奔至楼上,陈嚣也随着上来。幽兰说:“爹,你看韩非写的文章。”荀子接过简册默读。幽兰问陈嚣:“你是从哪儿得来的?”陈嚣说:“是一个年轻的书生从韩国抄来的,我出钱把它买下了。”荀子专心地读着,越读越有兴致,越读越激起内心的冲动,拍案叫绝:“韩非的文章写得太好了!言语犀利,一言中的,就像他在我面前讲话一样。你们看,他说,世异则事异,世道变了,所做所思岂有不变之理么?他说,如今不能再去效仿构木为巢,钻木取火。然而儒家颂扬崇古,以文乱法,纵横家拨弄是非以达个人之目的。韩非将他们比做国家的蛀虫,必须铲除。”陈嚣说:“比喻得好。”荀子接着说:“他在《孤愤》这一篇里,痛斥那些独断专行,损国利己,又能得到其君王信任的所谓‘重人’。这些‘重人’,他们上与之欺主,下与之强取夺利,拉拢私党,相互庇护,骗取信任,残害忠良贤才,置国家于危机之地而不顾。这字里行间,皆可看出韩非对这些祸国殃民之辈的愤怒。”“在韩国,韩非即深受其害呀!”陈嚣说。荀子问幽兰:“你们如今正在做什么?”“我与陈嚣正要将你写的书简整理一番。”“且放下,你二人先把韩非的文章多抄写几遍。”陈嚣指着地上堆的书简说:“老师的这些文章也急待整理呀!”“此事不忙,你们抄好了韩非的这些文章,把它们送到城里去,让其下传之于百姓,上达之于君王,成为醒世之警钟,治世之利剑。”荀子说得很激动。荀夫人插进来说:“陈嚣、幽兰,你们听老头子的话,就抄吧。老头子一辈子周游列国,到处讲学收徒,弟子满天下。李斯和韩非这两个心爱的弟子,如今一个在秦国做了大官,一个写出了这么好的文章,他心里高兴啊!”说完一阵咳嗽。“老师、师母,我这就将韩非师兄的文章抄来。”幽兰抱过一捆竹简来。荀子招呼说:“拿来,我与你们一起动手抄。”五数月之后陈嚣到城里为荀夫人抓药又带回了重要的消息,秦王政见到了韩非写的《五蠹》、《孤愤》两篇文章,兴奋不已。秦王政还说,若能见到此人,与他交个朋友,死而无憾。他知道了这两篇文章是韩非写的,立即命令攻打韩国。秦王政要在咸阳等待韩非去见他。韩国抵挡不住秦兵,如今已派韩非出使秦国去讲和了。荀子听了意味深长地说:“陈嚣,我料到会有此一天的。贤士似夜明之珠,非在暗处不闪其光辉。韩国多年不用韩非,如今再无他路可走了。”“哼,平时似粪土弃之一边,有难之时方知是宝贝。叫我,我就不去。”幽兰为之不平。荀子说:“华夏贤士之品德,不记前嫌,忍辱负重,遇难而显其志。实在可贵呀!不过,也许韩非此去秦国,就再也难回韩国了。”“老师,这是为什么?”陈嚣问。“你想,那秦王政乃是一个以统一天下为己任之人,他见到韩非这样的贤才,会放他走吗?”“啊呀!那韩国岂不是更危险了吗?”陈嚣为韩国担忧。荀子继续着他的思路:“如若秦王能拥有李斯、韩非二人辅政,将如虎添双翼,天下一统当指日可待矣!”果不出荀子的预料,秦王政一见韩非便不愿意放手。韩非穿着使臣的礼服,仪容端庄,走入秦王宫。秦王政从王位上走下来迎接,这已不是秦王对待使臣的礼节,而是在迎接贵宾了。韩非不卑不亢地施礼道:“韩国使臣韩非拜见秦王陛下。”秦王政两眼上下打量韩非,心中喜悦:“嗯,好。寡人久慕韩非先生大名,今日终得相见,请!”手拉韩非在他的身边就座。韩非说:“陛下,韩非今奉我韩国大王之命,特来拜见,并带来贡品珍宝,请陛下笑纳。”“啊,有韩先生来到,胜似贡品珍宝啊!”秦王政哈哈大笑。韩非说:“臣因有口吃之疾,言语不畅,特将秦国攻取韩国之利弊上书于陛下,请陛下观看。”秦王政接过韩非呈送的帛书,含笑说:“好,韩先生的文章,寡人早已拜读,《五蠹》篇、《孤愤》篇、《显学》篇,寡人都爱不释手。今日韩先生特为寡人写下呈文,寡人当仔细拜读。韩先生,初次到咸阳是吗?”韩非答道:“是的。”秦王政亲切地说道:“这里有渭水东渐,终南秀色,朕请你乘兴一游。秦川珍宝也谓之世上罕见,朕送你一一品尝。”“谢陛下!”韩非再次拱手施礼。秦王政向宫人命令:“请李廷尉来见。”宫人急步出外传禀。不久,李斯进入宫来,跪拜:“参见陛下。”秦王政问:“李廷尉,你见过此人吗?”李斯抬头看见韩非,惊喜地说:“韩非师兄!”转向秦王政说:“禀陛下,微臣曾与韩非一同求师于荀况老师,我们乃同窗好友。”秦王政微微一笑:“同窗之谊,情同手足。这几日,你们二人叙叙旧情,议议时政,朕愿你们二位同窗,一同辅佐寡人。”李斯应诺:“是。”秦王政嘱咐说:“李廷尉,你是主人,代朕关照贵客。”宽广清澈的渭水缓缓东流,华丽的咸阳宫殿,掩映于青山碧水之中。李斯陪韩非乘船沿渭水游玩。船后有女乐工歌舞弹唱,船头上,李斯与韩非对坐,面前摆有鲜果、美酒。李斯举杯:“师兄请!”韩非举杯:“请!”李斯望着滔滔河水说:“韩非师兄,你瞧这渭水两岸,景色宜人,如诗如画。我是楚国人,在楚国还从未见过如渭水之美呀!”韩非不以为然:“我是韩国人,走到哪里,都觉得不如我的家乡好。”“韩国有如此美的河流吗?”“韩国有黄河,渭水不可比。以我观之,韩国的一条小溪,也比这渭水可爱、可亲!”“啊,我曾说过,贤士无国度。咱们弟兄分别二十年了,没有想到你仍是一颗童子之心呀!”李斯说完哈哈大笑。韩非一直思念着幽兰,苦于无处打听幽兰的消息。今见李斯,想他必知幽兰的近况,问道:“幽兰现在哪里?”李斯举酒杯的手忽然停顿下来,尔后一饮而尽,说:“幽兰,……如今仍然跟着荀老师。”“听说幽兰不是为你生了一儿子吗?”韩非问道。李斯苦涩地回答:“是的。”“为何没有将她们母子接到秦国来呢?”李斯难言地摇摇头:“唉,我在楚国上蔡老家,也有一房妻室,也有一个儿子。”听李斯说出了这样的话,韩非难以抑制心中的气愤,口吃之疾越发严重起来:“你……你,这不是害了幽……幽兰吗?”李斯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缎包,打开来,里面放着幽兰送给他的兰花:“这兰花儿,是离别时她送与我的。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把它带在身旁,我时刻没有把她忘记呀!”韩非依然怒气不息:“可你,你让她苦苦等了你十三年!”“我对不住她,对不住她……”李斯心中内疚,似在眼前的滔滔河水之上,映出了幽兰那秀灵的面颊,那甜甜的笑容,那美丽的兰花和离别时幽兰夺眶而出的眼泪。李斯自言自语道:“为了成就大业,顾不得许多了。师兄,咱们都是男儿汉,都是荀老师的学生,政见相同,主张以法为本,天下一统,如今六国皆弱,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定局。秦王爱你之心已经表明,你就留在秦国,与我一同辅佐秦王,成就一统大业吧!”韩非严正回道:“我如今是韩国大王派来的使臣。”李斯语塞了,他不知道用什么话才能打动韩非的心。此时,迎面行来一只花船,上面坐着姚贾和几个陪伴的美女。姚贾在船头拱手道:“李廷尉,久违了!”李斯也起身拱手道:“姚千户,你为秦国立下大功了。”姚贾哈哈大笑:“彼此彼此!”待姚贾的船行过去,韩非问:“此人是谁?”李斯说:“他本魏国人氏,在秦国做宾客,出使楚、齐、赵、燕四国,三年而归。他用珍珠重宝,拆散四国合纵攻秦之计,秦王陛下大悦,封其为千户,拜为上卿。”听了李斯的介绍,韩非顿生灵悟,作为韩国的使臣,他与秦王又有了新的说辞。秦王政细心阅读了初见韩非时接到的上书。韩非写道:“秦王陛下,韩国侍奉秦国三十余年,年年纳贡,与秦国之郡县无异。臣窃闻贵国将举兵伐韩国。而赵国聚集士卒,联络党徒,知秦国不弱,则六国之宗庙必毁灭于秦,欲西向攻秦,已非一日之计也。今舍弃赵国之大患,而攻伐如同内臣之韩国,则天下将明白赵国弱秦之计是对的……”秦王政正在思考韩非文中所讲的道理,宫人又送来了韩非在宾舍中写给秦王政的另一篇呈文。韩非的呈文中说:“秦王陛下,臣闻姚贾以珍珠重宝,出使楚、齐、燕、赵。四国与秦国之交未必和谐,而国之珍宝俱都用尽。姚贾用大王之权威,国之宝物,外与诸侯结成私交,心怀叵测,愿大王明察。姚贾乃魏国监门吏卒之子,曾在大梁做盗贼,在赵国为臣而被驱逐。与此人同谋社稷之大计,非为鼓励众臣也。”看了韩非这一篇呈文,秦王政大惊失色,若不是韩非实言相告,他还不知道姚贾是这样一个曾在魏国做过小偷又被赵国驱逐了的卑劣人物。他命李斯立即把姚贾传进宫来,他要亲自责问。姚贾应诏来了。秦王政质问姚贾:“朕闻你用寡人之珍宝,私交于诸侯,可有此事吗?”姚贾回答:“有。”秦王政气愤地指着姚贾道:“哼!你还有何面目来见寡人!”“陛下,如果臣不以珍宝结交诸侯,四国合纵之谋能破吗?如果臣不忠于陛下,四国之君能信任我吗?”姚贾停了停说:“夏桀听信谗言杀良将,殷纣听信谗言杀忠臣,以至于身死国亡。陛下如听信谗言,则身边无忠臣也!”秦王政怒气未息,厉声道:“你,你莫与我狡辩,你是监门吏卒之子,魏国的大盗,赵国的驱逐之臣!”姚贾据理力争:“陛下,姜太公是朝歌的屠夫,是棘津无人雇用的庸工,周文王用他奠定了王业。管仲是南阳的无名之辈,是鲁国解送齐国的囚犯,齐桓公用他建立了霸业。他们皆有污点,且被天下人非议,而明君任用他们,知其可为国立功。所以明君用人,不顾忌人有污点,不听信世人的非议,而考察他们是否对国家有用。可为国立功者,外有非议而不听;虽有很高名望者,无咫尺之功而不赏。这样,群臣方不可对君王有不切实际的愿望。”秦王政略略静下心来,心想姚贾讲得也甚有道理。君王用人,不是用他的过去,而是用的他的现在,何必定要论其往日的是非短长呢?他转身问李斯:“李廷尉,韩非上书寡人,言称攻取韩国不如攻伐赵国,你意如何?”李斯回禀道:“陛下,臣以为秦之有韩国,如人之有腹心之病,务必取之。韩非之言,乃为韩国之利而辩说。以臣之见,远交近攻,消除秦国心腹之病,而后,一个一个蚕食诸侯,统一大业则指日可待。”秦王政点头赞许:“韩国朕必攻之,韩非朕必用之。你代朕劝告韩非,让其留下。他是朕看中的一匹骏马!”秦王用李斯之计再次出兵攻伐韩国了。韩非听到了消息,在秦国宾舍中向秦国侍者发雷霆大怒:“你们秦国为何不讲信义?为何使臣未走就发兵攻打我们韩国?你说,你说!”侍者惶恐地劝说:“使臣息怒,在下不知。使臣息怒!”“天下还有秦国如此不讲信义的国家吗?”韩非依然向侍者大发雷霆。侍女进来跪禀:“禀使臣,李廷尉请你到府上去。”韩非厉声道:“我不去!”侍女说:“李廷尉的车马在门外等候着呢!”韩非说:“我不去!秦国不讲信义,李斯一样不讲信义!”侍者劝道:“使臣大人,李廷尉是大王亲信之臣,你见了他不是什么都明白了吗?”韩非转念一想:“好,看李斯他如何回答!”韩非在李斯府门外下了车。门内大声传呼:“贵客到!”李斯满脸堆笑迎出门来,向韩非施礼:“师兄,请!”ǚ韩非心怀怒气,略一拱手,悻悻地走进门去。李斯紧跟韩非进门,吩咐说:“看茶!”韩非拒绝:“不用!”李斯难堪地说:“这……师兄,请坐。”韩非并不坐:“你叫我来做什么?”李斯和蔼地说:“咱们是同窗,请你到府上叙叙。”韩非把手一挥:“咱们的话已说尽了。”李斯是奉了秦王政之命规劝韩非的。韩非的愤怒,使他难以启口。李斯是一个善用心计的人,转念一想,此时只有借助于老师了。李斯指着厅堂上悬挂的麒麟图说:“师兄,你看,这幅麒麟图是老师亲笔所绘。十四年前我离开楚国来秦国时,老师将它亲手送给了我。”韩非望着麒麟图,想到了荀子,想到了荀子那慈祥的面容和诲人不倦的神态,深情地自语:“啊,老师……”李斯说:“临别之时,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犹如在耳边。老师说,有识之士,当以天下为己任,不须许多儿女情长。老师所期望者,不是我在他身边行孝道,而是能实现他毕生之主张。老师的话鞭策着我,鼓励着我,使我身处逆境而不懈怠。入秦十四年来,由一个丞相府中的舍人,一步一步走到了秦王身边,成了秦王看重的人。”韩非讥讽地说:“你是老师的好学生。”“在学业上我不如你。”“你现在做廷尉,你可以辅佐秦王统一天下了!”“统一天下,是千秋大业,需要很多的人。师兄,咱们一同来辅佐秦王好吗?”韩非听李斯绕了一个弯子,把话题又回到侍奉秦王上来,心中的火气顿时涌了上来。“不,我如今是韩国的使臣。我问你,为何秦国不讲信义?为何使臣未走,你们就发兵攻打我们韩国?你说,你讲!”李斯好言劝解:“师兄,且莫生气。”韩非继续愤怒斥责:“人都说秦国是虎狼之邦,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秦国想以此统一天下,疯狂!想让我辅佐这样的暴君,妄想!”“师兄请息怒……”李斯依旧和颜悦色,劝慰韩非。韩非不容分说,命令李斯:“你快安排车辆送我回宾舍,我要立即返回韩国去!”李斯知道韩非的脾气,无可奈何,只好派车把韩非送回宾舍。姚贾受了秦王政的一番训斥,心中满有火气,来寻李斯。他知道秦王政发火的原因是听了韩非的话。姚贾进门就问李斯:“陛下让你劝解韩非,结果如何?”李斯摇头未语。姚贾说:“我看此人不可留。为了他的韩国,他上书诽谤我,攻击你远交近攻之谋,处处与我们兼并诸侯作对。”李斯赞同姚贾的看法,对于秦国平灭六国,韩非是一个不小的障碍;对于他的前途,韩非也是一个不小的障碍。秦王政这样看重韩非,假如有一天韩非回转头来,侍奉秦王,韩非就不是今日的韩非,李斯也不是今日之李斯了。想到这里,李斯与姚贾一同进宫去拜见秦王政。李斯向秦王政禀报了他多次挽留韩非,韩非愤怒难息,定要立即回到韩国去的详细情况。“唉!贤才,难得的贤才呀!”秦王政重又拿起韩非写的《五蠹》、《孤愤》,向李斯说:“像韩非这样的文章,世间少有呀。李廷尉,韩非果真难留我秦国吗?”“陛下,韩非本是韩国贵公子,他只愿为韩国之利奋争,不愿为秦国效命。”“人各有志,朕也不可强为其难了。既然如此,只好让他回韩国去吧。”姚贾进前谏言:“陛下,臣以为不可。”“为何?”“若放韩非回韩国,乃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他将阻碍陛下兼并诸侯,统一天下。他执意不愿侍奉陛下,就应当以秦律治其罪,杀掉他。”这是秦国对待异己者的一贯做法。秦王政思虑,韩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既然不愿为我效力,也不能让其为他人所用。否则,韩非一旦被某君王所用,就会为他树立下一个强政。因之横下心说:“好!李廷尉,朕将韩非交你处置。”韩非在秦国宾舍中被突来的武士捆绑起来。韩非挣扎叫喊:“我乃韩国使臣,你们不得无礼!”不容分说,韩非被关进囚车,解往距咸阳三百里以外的云阳监禁。韩非身戴木枷,在监牢中仍然大声叫喊:“我是韩国的使臣,为何将我关入牢房?为何将使臣关入牢房?”牢房门打开了,李斯走进来。韩非手指李斯破口大骂:“李斯,……你,你个狗东西,我有什么罪?我有什……什么罪?”李斯说:“你之罪,乃以韩国之利,诋毁秦王一统天下之大业,按照秦律,该当车裂。念你我同窗数载,我为你备下毒药一包,让你留下一个完整的尸首,也算我尽得同窗之谊。”李斯将毒药交至韩非戴枷的手中说:“师兄,我从咸阳赶来为你送行。如今我能帮你做的,只有这些了!请你自重。”韩非手握毒药包大声喊着:“不,不!我不要,我要活着,我要活着!”李斯面对韩非,摇摇头:“师兄,我告辞了。”转身走出牢门。韩非喊叫:“你回来,你回来!……”李斯已不见踪影,他望着手中的毒药哭泣了,“毒药,毒药!难道我这一生就如此了结了吗?不,不!我要面见秦王!我要面见秦王!”牢卒怒气冲冲进来训斥韩非:“你喊什么?死到临头了还要见大王,大王要见你,还让你死吗?”韩非乞求道:“牢卒哥,你不知道,大王是喜欢我的,大王喜欢我写的文章,大王要我在秦国做官。求求你,你代我向大王禀报,说韩非我要见他!”牢卒说:“韩非先生,我们秦律规定各司其职。我的职责是看守牢门,犯人跑了要杀我的头。我要是管了不该我管的事,也要杀我的头。”韩非绝望了:“啊!荀老师!你如今在哪儿?你对弟子我寄予了莫大的期望,你期望我建功立业,期望我明珠放光。弟子我辜负了你的心血,韩非在牢中向你告别了!”韩非双膝跪地虔诚地向着东方叩头,再叩头。将韩非抓入监牢之后,秦王政每每想到此事,就心中不安。看到几案上韩非的文章,更感惋惜。韩非文中所讲的道理,正是他期望施行的治国平天下之国策。韩非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剪除私门势力,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放来效”。韩非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止私学,厉行赏罚,奖厉耕战,谋求国家富强。这些都是他创建一统天下所要实行的。他更欣赏韩非讲的君王不应培养“恩爱之心”,而要增强“威严之势”,把厚赏重刑作为治理臣民的手段。总之,韩非文章中所写的,正是秦王政想要做的。似这样有才华的贤士,这样一匹出众的骏马,世上少有,怎么能让他永远离开自己,为什么要把他杀了呢?秦王政越思越想,韩非越是不该杀。他立即写下诏书,让宫人速传下去,他要赦免韩非死罪,他要这匹世上少有的骏马,为他所用。手捧秦王政赦免韩非诏书的宫人,快马飞骑,奔往云阳。进了云阳城门,不敢须臾停留,又直奔监牢。来到监牢前,未有下马,即张开诏书宣布:“陛下传谕,敕免韩非死罪!”监牢中已横躺着韩非服毒后的尸体。体温尚存,生命永逝。秦王政的赦免诏书仅仅是一纸空文,使秦王政留下了永久的哀叹。噩耗传到了兰陵,幽兰哭得泣不成声。荀子、陈嚣泪流满面,躺在病榻上的荀夫人呻吟着为韩非伤心。她喜欢韩非聪明、勤奋、尊敬长者,待人和善又懂得道理。可是如今韩非先她而去了,永远也见不到了,死得又是那样的苦,怎能不让她难过伤心呢?荀子较之他人,对韩非了解更深。第一次见到韩非,引他注目的不是韩非的口吃,而是韩非求师的诚心。一个贵族公子,舍弃安逸,甘受劳苦,追求学问,内中蕴含了多么大的力量。以后,韩非随他研读《诗》、《书》、《礼》、《乐》、《春秋》,韩非不仅能很快领略书中本意,还能举一反三,作出自己新的解释。韩非写下的文章,荀子读后,有些观点不尽赞同,然而韩非的才华,少有人比,李斯不如,陈嚣也不如。荀子常常称他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如今,这个出众的弟子夭亡了,他心中的沉痛难于言表。口中喃喃地怀念:“韩非写过一篇文章叫《说难》,数尽游说之苦。他讲了一个故事。说宋国有个富人,一日,天下大雨,冲毁了墙壁。他的儿子告诉他,如果不修补,将会失盗。他的邻人之父也如此告诉他。夜晚,家中果然丢失了财物。他相丢失了财物。他相信其子不会偷窃,而怀疑邻人的父亲是盗窃其财物的贼人。可见游说之难,不在于明晰事理之难,不在于表达事理之难,而在于难知君王的心呀。韩非明知游说之难,他自己偏偏死在这游说的路上。”陈嚣哀叹自己的师兄:“韩师兄死得惨呀!人们都说,是李斯嫉妒师兄的才华,害死了韩非!”幽兰痛哭着说:“不,不!李斯他不会的,不会的!”荀夫人为韩非伤心,也为李斯的狠毒生气,更为女儿活活的苦守十四年心疼。听女儿说话还护着李斯,知道女儿心中的痛苦,因此也就更可怜自己的女儿。她病了许多年了,近几日饭食大减,身体虚弱,话语艰难。她伸出手来,抓住女儿的手,使尽力气,劝说幽兰道:“兰儿,是他不是他,人言可畏呀!”李莹听一家人都说爹爹不好,一头扑向幽兰怀中:“娘!我要找我爹去,我要找我爹去!”幽兰想念李斯,又恨透了李斯,孩子都十三岁了,还没有见过爹的面目。她紧搂着儿子说:“莹儿,咱们不去找他,不去!你爹他没有良心!”说完又紧抱着儿子痛哭起来。荀子对天长叹:“天呀!李斯与韩非皆是我的门生。我的门生为何相互残杀,我为何教出了这样的弟子啊!”病弱之身加之内心伤痛,荀夫人已是奄奄一息。她用力启动着嘴唇,发出微弱的声音:“兰儿……,娘,最挂记的,……是,是你呀!”幽兰望着母亲痛苦的样子,大声喊叫着:“娘!”陈嚣也呼喊着:“师母!”荀夫人与世长辞了。幽兰悲恸哭嚎,荀子为失去患难与共的老妻痛楚难忍。陈嚣强忍悲痛,为师母操办丧事。荀子的弟子毛亨、张苍、浮丘伯和季氏弟兄闻讯赶来,为荀夫人置办棺木、摆下灵堂,按照礼仪,服丧、祭奠,一路哀嚎,送入坟墓。六荀夫人的坟墓上布满了荒草,三年前栽下的松柏已长大了许多。幽兰种下的那棵杨柳,已经挺立成荫。荀子带着幽兰、李莹和陈嚣在荀夫人的忌日又来祭奠。幽兰恭恭敬敬地摆下祭品,与李莹、陈嚣一同跪在坟前叩头。荀子伫立于坟旁,眼望着荒草覆盖的坟头,怀念自己的老妻,数十年风雨同行,如今他像一只年老失去伴侣的孤雁,心中不无忧伤。幽兰止住哭泣,让哀伤的心平静下来,向陈嚣说:“陈嚣,当年我娘病在楚国,全仗你来请医、抓药、侍奉。这些年,我爹年迈,又全靠你精心照料。莹儿年幼,你待他比亲生之子还要亲。陈嚣,你,你就是他的父亲了!”陈嚣一时慌乱:“兰妹,这,这可使不得,我陈嚣多年敬重老师,并无他意呀!”“陈嚣,你知道,当年我曾与韩非相爱,他回韩国去了。李斯欺骗了我,到秦国一去不归,且又做了妒贤忌能,杀害同窗的奸人。只有你才是我可以信赖的好人呀!”“兰妹,我是受了老师的教诲,……”幽兰直直地望着陈嚣:“陈嚣,幽兰以往之事,你可嫌弃吗?”“不,不,我不嫌弃,不嫌弃。你贤惠、善良、温存……”“你若果不嫌弃,今日在我娘的坟前,同着我爹之面,就让莹儿改口,唤你声爹爹吧?”陈嚣心中喜悦,又有些突兀:“这……老师……”荀子转过身来说:“兰儿乃是肺腑之言,她的母亲也早有此意。你二人结伴相随,幽兰之母在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陈嚣高兴地看看幽兰,看看李莹,亲切地拉着李莹的手:“莹儿!……”幽兰向李莹使了一个眼色:“莹儿,给你爹爹叩头。”李莹跪在陈嚣面前顺从地说了一句:“给爹爹叩头!”“莹儿,快起来!”陈嚣亲切地搀起李莹。李莹很高兴地靠在陈嚣身边,荀子和幽兰相视而笑。陈嚣与幽兰搀扶着年逾八旬的荀子离开了荀夫人的坟墓。韩非被杀,当年韩王安即请为秦国之臣。三年后,即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亡韩国,年轻的韩王安被俘虏。秦王政将韩国改为颖川郡。灭韩二年之后,秦国又攻入邯郸灭赵国,不足三年又灭魏国。楚幽王十年,公元前228年,因令尹李园为非作歹,朝廷内外,怨声载道。楚国的贵族密谋剪除李园,但因李园防范甚紧,即伺机暗中下毒,杀死了幽王。李环与楚考烈王尚有一子,李园急急忙忙又把楚幽王的弟弟立为楚王,这就是哀王。哀王即位不足两个月,楚国的贵族联合起来,杀了哀王,杀了李园和他的党徒。扶哀王的庶兄负刍为王。屈润自然也随李园一同把头颅丢掉。这也是一切祸国殃民者的必然下场。楚国的内乱,加速了它的灭亡。公元前223年,秦国军队大败楚军,攻破了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李斯陪秦王政满怀胜利的喜悦,兴致勃勃,自咸阳游至楚王宫。秦王政仰望巍峨高大、瑰丽壮观的楚王宫殿,看着殿内的精美雕刻、绘画,感叹不已:“呵!久慕楚王宫殿奢华精美,今日一见,果然不差。如今,它已归之于寡人了!哈哈哈哈!”秦王政转身向李斯说:“李廷尉,你的老师荀况先生不是曾在楚国为官吗?”“是的,陛下。”“他还健在吗?”“据微臣所知,老师尚健在。”“现在哪里?”“早年他曾任兰陵令,春申君被杀后,遭罢黜。如今以兰陵为家,专心著述。”“荀老夫子乃一代名师,寡人十分敬慕,能否请到他,令朕当面求教呢?”李斯拱手应诺:“微臣速去找寻。”七这些年,荀子专事教授弟子,写下著述数万言,字字珠玑,涵括毕生心血。他的著述,立于当今,有功于时政,可作为治世的良方,并且通达不迂,不拘泥,不守旧,不固执己见,能够博采众长,兼容并蓄。荀子是一个执着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他耳不聋,眼不花,依然思想敏锐,仍愿让自己的治世思想,能够上传之于君王,下晓之于百姓。在他百年之后,会有人用他的主张,治理国家,实现他隆礼重法,尚贤使能,以政裕民,天下为一的崇高理想。一日,他突发奇想,若把自己的主张用兰陵的民间小曲唱出来,岂不能使老少皆知,传流久远吗?荀子对音乐早有研究,著有《乐论》。既然蒙发了这个奇想,便顺手写成了上中下三篇《成相》。请成相,世之秧,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听之,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周幽厉,所以败,不听规谏终是害。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佳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君明法,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1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