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徐小平黄金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徐小平 字数:39470 更新:2023-10-08 21:18:19

黄金是怎样炼成的  引子:沃顿惊雷(1)  头五分钟:漫读诗书喜欲狂  (在我留学奋斗的)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母亲付出的太多太多了  她已经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所以我第一个要通知的人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乔:那天是沃顿发录取通知书的日子,一直到晚上八点钟,我还没有想起去查我的电子邮件,这时,我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她说:我去年是在美国当地时间凌晨,也就是北京时间下午四点多,收到沃顿通过通过电子信箱发来的录取通知,你现在应该去检查一下。我突然变得非常紧张,紧握话筒的手心不禁有些微微出汗。  那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多了,我没有马上上网收信,而是虔诚地做了半小时的祈祷。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圣经》的口语翻译,虽对上帝的存在半信半疑,但此时却真的希望能借助他的力量,无比虔诚地企求上帝能赐予我好运。我的母亲信佛,于是夫人Coco受她影响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地在床上跪拜,东南西北向分别跪拜了十分钟。(徐小平坐在餐桌的对面,一边听一边喝茶,听到此,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放声大笑)。  就这样折腾了快一个小时,然后,我用颤抖的双手敲击了键盘,结果(停顿)网络繁忙上不去(徐有些焦急期待的目光因这停顿而变为无奈)我的高速宽带网居然上不去了!沃顿的网页无论如何也打不开,我当时真可以说是气急败坏。幸亏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上还可以拨号上网,于是立即用电话线拨号上网。Coco在那边和我的宽带较劲,我和她打赌,看谁能先上去。结果突然间我打开了再熟悉不过的页面,查到一封e-mail,信中说:最近你的申请状况已经变化了。(徐小平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关切地看着他)然后我喝了口茶水,定了定神,打开了我在沃顿的个人网页,看到了一封信,看到了第一段的头几个字。  徐:实际上你看到的应该是第一个字。(徐小平纠正道)  乔:哦,确实是第一个字:congratulations(热烈祝贺) 然后我就已经发狂了!(徐紧张了半天,此时终于松了一口气,两人一起开怀大笑)我已经疯了,开始呐喊,几近是狼一样地嚎叫,即使当初我被哈工大研究生院录取以及被中信公司总部录取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这样疯狂过。被中信录取是除夕前一天,心情同样欣喜欲狂,但没有呐喊,只是和我母亲热烈拥抱,将她高高地抱起来。那时,我研究生刚毕业,中信从4500名申请者中只录取9个人,其中有我,手中的通知书编号为中信1996(001号)文件。而这一次,我感觉比那次还要兴奋十倍。在拥抱了我的太太之后,我有一种要向全世界宣布的冲动,我抑制不住地以最大分贝的音量,用那种呐喊式疯狂的语调把那封英文信朗读了两遍。Coco按着我,现在已经十点半多了!邻居都在睡觉!我相信,按我当时的音量绝对全楼都能听到,只要他能听懂英语,一定知道我为何这么疯狂。  徐:是疯狂英语还是疯狂式英语?  乔:是疯狂式的英语,特别疯狂!(沉浸在回味中)如果您想听,我现在还能回忆起来。然后,我的第一反应是要把这个好消息通知我的母亲。我说,Coco,你立即给我妈打电话,不,是咱妈!让她通知所有关心我的亲属。由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单身奋斗,没有女朋友更没有妻子,整天像在监狱中生活,母亲几乎每天都从生活和精神等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给我送饭,如果偶尔她有事不能来,我就只能打电话要盒饭,除了每天出去散步20分钟,剩下所有的时间我全都用来学习英语或者写论文。我曾经考了六次GMAT、三次雅思、一次托福,历时两年多,陪我走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这期间母亲付出的太多太多了,她已经成了我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所以我第一个要通知的人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徐: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母爱,她实际上成了你奋斗道路上的一个扶助者。  引子:沃顿惊雷(2)  头五十分钟:感谢亲友的帮助  你能拿到沃顿的录取通知书,就意味着你能拿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投资商的投资!因为沃顿本身是一个声誉卓著,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学院  然后我立即给我最铁的哥儿们打电话。回想起这段日子,我的朋友们同样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排在第一位的要算是贺鹏。他从北大毕业后,在英美烟草公司和澳美广告分别工作了一年,在积累了充分的中国外企工作经验以后,获得沃顿 MBA的录取。我和他是在沃顿的一次招待会上认识的,他去年(2001年)刚刚毕业,进入世界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工作,他是沃顿这届中国学生中唯一一个进入麦肯锡工作的毕业生,他为我申请沃顿提供了很大帮助。也许因为我们都是B型血,属于易冲动外向的人,每次和他通电话都非常激动。我习惯称他为大鹏或直呼其名。这次,我兴奋地对他说:大鹏鸟,我非常荣幸地通知你,我已经被沃顿录取了!他听了以后也很激动,反应甚至比我还强烈,太棒了!我这一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听到这个消息,我认为这是对我最重要的。你去不去都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你能被沃顿认可,你就能被全世界认可!你能拿到沃顿的录取通知书,就意味着你能拿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投资商的投资!因为沃顿本身是一个声誉卓著,全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它会从商人的角度来对你进行评估,如果他认为你过关了,那么其他投资商,你的合作伙伴都会认为你是一个能够合作、值得信任的人。  这个电话打了足有20分钟,我们一起回忆了我的申请过程和彼此之间的几次重要接触。  贺鹏在我写作申请论文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当时他还没有毕业,只是在中国短暂的停留。在我初步定稿之后,他在文字上替我把关,我的简历是他亲手按照沃顿模式修改的,仅仅用了15分钟,便焕然一新。当时我自己写的简历是洋洋洒洒三大页,他不顾我的心疼,硬是删减成了一页,因为我当时居然不知道简历只能是一页(不好意思地笑)。改完以后,他不无得意地评价:乔,就这份简历加上沃顿的MBA,你将是毕业那年第一个找到最好工作的学生。贺鹏,你是我此生处于重要转折点时出现的最好的朋友!  在与贺鹏通电话的同时,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了另一个身影杨晔。放下电话以后,我的心情似乎已经平静了许多,于是静下来给杨晔写信。这是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发出的第一封邮件,很简短,只是告诉他我被录取了,谢谢他的帮助。杨晔是新东方学校的GMAT老师,后来去了加拿大McGill(麦吉尔)大学读MBA,在假期时回到北京,很凑巧我在新东方碰到了他,并且成了好朋友。他在我第一年申请中对我进行了扫盲式的指导,虽然第一年没有成功,但这一年的申请经验无疑为第二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写完这封信,紧接着发出的第二封信是第一年给我面试的面试官Robert Zhou,周其芳先生。他是沃顿九四届MBA,现在是北京一家著名牙科诊所瑞尔齿科的老板。他给我的面试也就决定了我第二年的重新申请,因为本来我是没有勇气和信心进行二次申请的。他在给我面试的时候,我的GMAT不高,而且简历和其他材料也非常粗糙,因为当年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准备的,只是杨晔抽空帮我润色了一下,仅此而已。面试的正常时间应该是半个小时左右,但是那天我们聊了将近3个小时,而且非常愉快。第二天,我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说:以后所有沃顿校友的聚会都欢迎你来参加。从那以后,我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校友聚会,实际上我获得了沃顿准校友的身份,从他对我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这次面试还是很满意的,并且在此后的申请道路上他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与关爱。  引子:沃顿惊雷(3)  第二天:品味失去的生活  坐在已经有一些寒意的草坪上,吃着自带的面包和饼干,喝着酸奶  悠闲地远眺香山  一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乔:第二天我一觉睡到了中午12点多(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因为整个申请过程痛苦不堪,每天都深夜两点以后才睡觉,在考GMAT的时候六七点钟就起床,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计算机面前,所以我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放松一天我今天什么都不干了。当天下午我和Coco去了植物园,因为当初她曾经在植物园旁的卧佛寺面对那终日半梦半醒的大佛替我许愿:愿佛祖保佑我获得沃顿的录取。所以她现在非要拉我去还愿(无奈的大笑)。我的整个申请,尤其是到了后期,极其痛苦,我太太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照顾我的饮食起居,我们几乎没有出去游玩的时间。所以第一天我就带着她一起出去放松一下。我们一起去还了愿,顺便游览了植物园。下午四点多,坐在已经有一些寒意的草坪上,吃着自带的面包和饼干,喝着酸奶,悠闲地远眺香山,一直到夕阳西下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徐小平手舞足蹈、大笑着补充道:胡适有一首诗写道:picnic 来江边,两个蝴蝶飞上天。你们当时便是这种潇洒的心情。)  徐:当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的时候,比如突然天上掉馅饼,你中了1500万的彩票,此时你对生活的看法是与以前不一样的;当你获得了你最渴望的爱情的时候,你对异性和对人际关系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当你多年的仇敌突然向你伸出了玫瑰和橄榄枝,你对仇恨和恩怨的观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当你坐在草地上远眺香山的时候,在你心灵深处瞬间闪过的是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新的感怀和感受,你觉得你和昨天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  乔:实际上在草地上的时间是这样度过的,Coco带了一本《希望》杂志,她为我念了几篇爱情散文。感觉那天的生活是从未有过的惬意,似乎我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折磨自己,而那天又重新真正感悟到自己原来还有享受生活的权力。这个世界似乎突然间变得更加美好了,虽时值隆冬,但是感觉那天的阳光分外灿烂,蓝天特别清澈,连地上的小草似乎都显现了一些生命的绿色。  我开始憧憬未来美国会是什么样子?沃顿会以怎样的胸怀来接纳我?沃顿之后的道路又该如何去走?随即,对我周围所有的朋友,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感激之情。我有一种报答他们的欲望,这虽然是从小就有的,但是那一刻尤其强烈。在人生道路上,我似乎一直是一帆风顺的。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为什么为了那一张薄薄的纸而头悬梁、锥刺骨,不忍看我那样折磨自己而劝我放弃:别考了,你行吗?都这么大年纪了,今年申请不上明年还行吗?生意都丢了怎么办?那时候,我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实力,无数次困惑过,彷徨过,然而从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变得非常自信。那一刻我所有的奋斗得到了认可,我更加相信自己:只要是自己想干的事一定要干成,也一定能干成。  引子:沃顿惊雷(4)  第四天:反思成功与失败  沃顿只是你的球,你必须把它打到goal网里去,你才能赢得胜利  所以沃顿并不是你的目的。目的是什么?是你事业的成功  留学只是手段。事业的成功,才是我们真正一生追求的成功  徐:你刚才讲的过程也令我很感动。但是,尽管沃顿的录取给你带来了暴风雨般幸福的冲击,我想反问一句,如果万一你没有被录取呢?你会像绝望的狼那么嚎叫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个结果?  乔:我深有这个心理准备。结果非常简单,不被录取我就继续创业,继续运作我自己的公司,明年继续申请。所以我当时的心情是十分稳定的,我认为我能够承受任何结果。沃顿招生办主任Rose Maria在上海给我做决定性面试的时候,我曾对她说过:如果我今年没有被录取,我明年还会继续申请。  徐:也就是说,你想过今年的退路,万一明年还没有被录取呢?  乔:这我没有想过,也许仍然会考虑继续申请,但是首先我会花一段时间运作我自己的公司。像上次我申请没有成功一样,我花三个月的时间运作了自己的公司,运作出一个新的生意在北京最大的一个社区里做了一个家居装饰中心,有三层楼,300多平米的样子。在疯狂工作以后,我会停下来潜心准备下一次申请。  徐:这是国内事业的准备。  乔:然后我会蓄势待发,研究来自沃顿的feedback(反馈意见),分析今年我没有被录取的原因所在。  徐:这是重振旗鼓的准备。  乔:第三,我会针对今年失败的具体原因,准备下一年的申请。  徐:这是坚持不懈的准备。  乔:实际上如果第三次申请再被拒绝的话,我可能会放弃这条道路。因为加拿大移民绿卡面试时间是在去年11月27日(现已拿到移民纸),我当时想,如果拿到了移民资格,就会先拿着绿卡在国内继续创业,然后做国际生意。  徐:有人曾经问乔丹,你在最后一两秒种投出决定球队胜负的关键球是,心里在想什么?乔丹回答说:我什么都不想,因为如果想的话,后果一定是负面的。关键球、以及人生许多没有选择的关键时刻,如果你考虑后果,结果一定是灾难!当你投球的时候,是一生所有技艺的凝聚。中国有句古语,做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成事终究还是人做出来的,所以当你把这个事情做好的时候,你本身就是成事的天。如果乔丹考虑后果,半秒钟过去了,也许这个球就投不出去了。成功者的素质几乎都是这样的。马拉多纳倒地的时候,球飞过来,他用手打进去,用手向前推。他说这是上帝之手,我同意这个说法:因为这确实是上帝的旨意:作为一个优秀的球员,他只有一个意识、只有一个目的:进攻进攻,前进前进。乔丹的goal(目标)是那个网,而马拉多纳的goal是球门。  我认为,对于你和任何一个想留学的学生,获得通知书并不是那个球门和网,并不是真正的goal。你能告诉我,对于奋斗者来说,他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乔:对于我来说,沃顿就是那个网,可以说,它几乎是我的唯一选择。虽然我同时申请了三所学校,但是沃顿对我来说是最喜欢的目标。当然如果这个球进不去,我也有充分的准备。  徐:错!沃顿只是你的球,你必须把它打到goal网里去,你才能真正得分并赢得胜利。所以沃顿并不是你的网。网是什么?网是你事业的成功。留学只是手段,留学的成功并不是成功,事业的成功,才是我们真正一生追求的成功。  乔:(恍然大悟地)我从没有这样想过。  引子:沃顿惊雷(5)  第五天:寻找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学位  留学奋斗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事业的成功。如果你不留学也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你其实已经得到了一个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学位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著名的大学,往往会授予那些成功者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因。  徐:所有的申请者一般都没有这样想过。因为获得录取的阶段目标使得人们忘记了人生的真正目标。只有留学过来者才知道,留学并不是目的。贺鹏不是说了吗:你拿到了沃顿的MBA,就能获得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投资家的认可,去不去沃顿都无所谓了。投资家的认可才是你的球网!投资及最大的回报才是你的一生的目标!人生有目标阶段论。人生的终极目标、奋斗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事业的成功,职业的成功!我说的是奋斗的、而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  我要在这里摧毁一个奋斗者的myth(神话、迷思),迷失的误区。反观刚才你回顾的被沃顿录取的狂喜,好像如果不被沃顿录取,你这辈子就完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今年不行,那么明年接着来,如果还不行,也许你就应该放弃,去做你自己的事业,去做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去了。所以,奋斗的最高目标是职业和事业的成功。对于那些没有进沃顿也永远进不了沃顿的学生,我强烈地建议:留学奋斗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事业的成功。如果你不留学也能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能够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成功,你其实已经得到了一个世界含金量最高的学位了这就是为什么世界著名的大学,往往会授予那些成功者荣誉博士学位的原因。  当然,一个人如果有MBA,或者其他象征教育背景的学历,也许成功的更快,成功的更高,但是MBA决不是唯一的道路,沃顿也不是唯一的学校。不要忘了李嘉诚、霍英东、比尔.盖茨、迈克.戴尔这些世界顶级的成功者们,都是没有学位的。  不要陷入留学本位主义,悠悠万事,留学为大,最后得了过劳死。有些留学生去了哈佛,却跳楼自杀,为什么呢?因为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拿学位,而忘记了人生真正的目标,真正的球门。像卢刚,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他就杀人、自杀,让衣阿华大学血流成河。如果他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就把求职、就业、事业作为第一追求的话,他可能就不会疯狂地去追求博士、博士后,也许中间就改行去学计算机了。就像新东方的王强一样,在他刚到美国时,拒绝了哈佛大学的人类学博士全奖,却去读了自费的计算机。因为他判断前者读出来很难找到工作,而后者却有就业保障。这里面有一个极其重大的价值取向、和学习目的的问题。卢刚和王强的不同价值观,决定了两个人生与死,成与败的不同的人生道路!  关于留学的目标问题,我问过新东方学生,留学的目的是什么?提高知识、提高境界、增加能力、追求理想。这些都是看上去正确无比的谬误。真正的目标就在于通过留学使自己获得就业的竞争力,事业的竞争力,以及商界竞争力和国际的竞争力。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比如你所追求获取家庭幸福的能力,我们以后再来探索。  你所付出的努力现在都得到了回报,有了圆满的答案,因为沃顿这个球终于被你拿到了手上,你已经可以瞄准投篮了。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你的第一步初战告捷。我说这是初战告捷,因为我还没有和你谈去了沃顿以后的痛苦压抑、文化冲击,你无从想象的鄙视、斜眼、自卑、艰难,竞争这些东西、以及毕业之后的种种就业和创业压力还在等待着你。  刚才你讲了很多激动的时刻,但是,我在想:万一你没有成功呢?你和范进有什么区别?我曾经采访过一个一心要专升本、然后继续留学的学生,我对他说你连胡屠夫都不如!但是你与范进的区别不是获得录取之后的欣喜欲狂,而是对人生把握的非常精确,每一步都设计得非常有章法、战略和远见,有真正的价值目标,这个狂喜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是在夸奖你,而是要警醒其他人万一拿不到怎么办呢?(略带夸张的无助的呐喊)这个问题我要问所有的人,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失败的朋友们:难道你就不配享受生命的狂喜吗?难道你就不需要感激你的母亲、你的朋友吗?依然要感激、要感恩!而且依然要有自信!看到香山红叶的时候,要感到红叶为你而红,而且年年都红!对生命要有自我把握,生命中心论而不是录取中心论,成功中心论而不是留学中心论。这决定一个人的成与败,决定一个人的醉与醒,也决定了留学是邪教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想。(乔不禁热烈鼓掌)  徐:被沃顿录取,对所有人都是意义重大的。但对你个人而言,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乔:这个我曾经在面试的时候谈起过。从小我就有留学梦想,实际上沃顿圆了我儿时的一个留学梦。我当时并不知道世界上有沃顿和哈佛的存在,只是朦胧中渴望获得地球上最顶级的教育,但我并没有这种机会。初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专,没有机会上高中,也就更没有机会考大学。我放弃继续求学的核心原因在于家庭经济问题,我是家中的长子,家里人希望我能早点工作,以便供弟弟妹妹上学。另外我从小视力不好,父母有些担心累坏眼睛。当时我很痛苦,随着时光的流逝,求知欲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的心理愈发强烈。所以,我后来在工作之余自学了本科并考上了研究生。但是我仍然感觉自己没有受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这将是我的遗憾,留学的梦想越来越强烈。在研究生期间,我曾经业余在哈尔滨的亚冬会组委会工作,有一个哈佛的学生做我的助手,他可以在五分钟之内起草一个非常专业的信函,我做不到,我和可口可乐谈赞助事宜的时候只能通过他做中间桥梁来互相沟通,而他只不过是一个哈佛在校的三年级本科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帮我做亚冬会主办城市合同和亚奥理事会的申请合同,协助我做所有赞助、专利、广告的策划及对外谈判。他给我的启示是一定要上一个世界顶级的商学院,这段经历使我的留学梦想更加强烈,感觉到我们之间的教育有很大的差距,我也是研究生,我也读过工商管理,虽然他是我的助手,甚至本科还没有毕业,但是我和他的专业技能差得很远。所以说,沃顿这次成功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想。  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自觉地把比自己强的人作为自己仿效和学习的楷模。很多人甚至会嫉妒排斥比他优秀的人。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得你自动向他看齐,你是从什么地方获得这种感知力和感悟力的?  乔:谢谢徐老师精彩的问题。我想这也许是我的天分。我的家族非常特殊,我母亲出生在一个很大的家族里,当时算是贵族,后来由于一些政治原因没落了,我觉得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不屈服的精神,用马斯洛的话说就是自我实现,如果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完善自我,在这个世界上达到最高的境界。从小我的生活就很苦,没有上过幼儿园,上的是最差的小学和最差的初中,在准备中考的时候,经常是一杯茶水学到深夜。参加工作后,上班吃的经常是从家里带的土豆白菜,因为当时东北只有这个东西可以吃。我周围人的生活和我大同小异。但是我感觉我有义务来改变这个世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周围亲人、朋友们的命运,我有这样一种使命感我应该去试着改变一些什么。这是我心灵深处的一种呼唤,来自于家庭的呼唤、社会的呼唤和人类的呼唤,  徐评述:这恰恰是逆境中的追求和呼唤。  第1章 商业启蒙——少年时代(1)  荣毅仁的追星族  从商人过渡到政界,成为国家领导人,这条道路也从那一刻起成了我追求的目标  乔:为了生存,我从小做过推销员,卖过火柴,卖过螃蟹,卖过西红柿,卖过冰棍  很多很多。但是我并不认为我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应该去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高层次的生活。抽象地说,我引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我为人类而工作。这句话和他的书对我影响很大。具体地说,我当时想做一个技术专家,然后做企业家,因为我学的是工程专业。  我必须提到影响了我最终抉择的人荣毅仁先生。从他当选中信公司首任董事长的那一刻起,我开始关注中信公司,开始关注荣老板的家族,后来他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消息更在我心中引起震动。我认为他是个人奋斗成功,同时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典范。于是他成了我的偶像。  以这一天为界,我下决心学习和研究管理。当时我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明月啤酒集团,只是一个中专学历的技术员,但我决定自学管理专业的本科学历。当时流行一句话:懂技术、会管理,掌握一门外国语,就是复合型人才。在学校里老师也曾经鼓励我们向这个方向发展。但是真正促使我下这个决心的,就是荣老板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他用自己所走过的道路证明: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通道。我应该去努力奋斗,开辟一片自己的天空,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技术员。  徐:其实,宣布荣毅仁为国家副主席的时候,亿万人都听到了。但是在齐齐哈尔市的啤酒桶旁边,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小伙子却产生了这么多联想。这个场景,使我入迷。我还想再追问一次,你的这些感慨是从何而来?为什么同样听到了这个消息的我,却没有这种感觉。  乔:我小时候接受的是中国正规而传统的教育,认为世界上当官的人最伟大。但是从那一刻起我的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些为世界做出最多贡献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而荣老板恰恰是其中的一位。从商人过渡到政界,成为国家领导人,这条道路也从那一刻起也成了我追求的目标。所以,如果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不会再去政府机关工作,也不会再去做技术员,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创业,我要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管理技能来创办一个民族企业,然后为国家、为世界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过渡到政界去研究国家的管理。这是在1990-1992年之间一个埋藏在心间的梦想。  徐:这个梦想听上去很大,但实际上是正确的。每一个少年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野心,而正是这种野心成为他一生的驱动力。你刚才讲到,本来认为当官做政治家是一种最了不起的工作,但是你后来意识到,实际上做实业、搞管理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经历。齐齐哈尔离北京很远,属于比较边远的地区,作为一个接受过良好传统家庭教育的有求知欲的青年,你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种变化虽然体现在一个没有本科学历、穷困潦倒的小伙子身上,但它恰恰反映了时代的巨变。这个时代的巨变是随着中国人民,特别是代表着未来的青年人,价值取向的改变和重新确立而到来的。这预示了中华民族即将腾飞的前景。你那一瞬间的变化,实际上是惊天动地的。对荣毅仁的任命,人们往往理解成政治上的信息民间人士、商业家可以做国家领导人。其实它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巨变,这个意识形态的转变,发展到今天,就是三个代表理论。这是意义极其重大的转折。  驱使你奋斗的动力已经有了,但是这动力所驱使的方向是怎么来的?在回答我的问题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90年代初在乡下当老师,很穷,于是去考研究生,进了国家机关工作,36岁当了处长。但是很快他的精神崩溃了,因为不贪污可能没钱,贪污却可能没命。同龄人去留学,老婆也想出国,但是英语已经荒废了太长时间,根本走不了。在各种价值的猛烈撞击下,他失去了选择的能力。故事中他的年龄和你差不多,也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动力,给家族给社会带来幸福的动力,但是它的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是错误的,甚至他根本就不清楚自己下一步的方向,而你是如何找到了这条前面的道路?  乔:这又要提到我的母亲。她是一个会计师,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我小的时候,母亲就是我的幼儿教师,她对我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她的家族解放前有很大的产业,包括经营土地和其他的商业,解放后我的外公和我母亲在发展问题上都遇到了很大的障碍。也许我继承了一点家族从商的传统,可能这是一个根源。  徐:我认为这是核心。荣毅仁也是家族传统。  第1章 商业启蒙——少年时代(2)  第一个卖螃蟹的小男孩  我得给每个人解释,这叫螃蟹,应该怎么吃      但是最后那笔生意还是亏了,一火车螃蟹没有卖完  乔:还应该提到一个人,就是我的奶奶。她没上过学,不懂商业,她用老百姓的土话,用每天不厌其烦地在我耳朵边上念叨的方式,教育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干成大事。于是我下意识里觉得,以后要去干大事,就应该好好学习,这是一种动力。当时没有商业概念,对赚钱的欲望也不是很强烈,只是想长大后做些事情。唯有读书高这种思想在我小时候深深扎根于心。另外,我从小积累的商业经验在某种意义上也奠定了后来从事商业的基础。在我十二岁左右的时候,外公从大连进了一批螃蟹在齐齐哈尔卖,他让我去帮忙。80年代初,螃蟹一块钱一斤,他让我卖八毛,为什么呢?因为当地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徐先是有点惊讶,随后放声大笑)我得给每个人解释,这叫螃蟹,应该怎么吃。那段日子我就上顿螃蟹、下顿螃蟹,天天吃。我觉得自己当时很勇敢,只有十二三岁,就站在路边帮别人蒸螃蟹,还和别人侃价,甚至有时候一斤能够卖到1块钱以上。但是最后那笔生意还是亏了,一火车螃蟹没有卖完。  徐:原来你不仅是齐齐哈尔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第一个卖螃蟹的人。(两人一起大笑)我想起一个笑话,当时我在加拿大,有一次在超市里突然看见了荔枝,激动的死去活来,一加元一斤, 当时一加元合人民币六块钱左右,我一下买了七八斤扛回家。那天晚上,几乎那个城市的所有中国留学生都在互相打电话,喂,到我家来吃荔枝吧!我正准备给你打电话请你来吃呢!结果所有人都吃得第二天嘴上冒泡,荔枝吃多了是要上火的。但是洋人走到那儿去都要问:这是什么?是荔枝呀!果中珍品(得意的大笑)洋人看看那个样子,有点像螃蟹,刺刺的、毛毛的,都心有余悸的选择不买,至今荔枝在北美仍然没有打开市场销路。  第1章 商业启蒙——少年时代(3)  卖火柴卖出来的精神危机  每当我看到工程队的头儿满嘴流油地吃烧鸡而我只能蹲在一旁闻着香味儿咽自己没什么油水的土豆白菜,就感到非常不平等自己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  乔:接着,就是卖火柴,而恰恰是卖火柴的成功,让我停止了继续经商的念头。当时我母亲的商店进了一批火柴,我帮着卖,我从商店的进货价格是一包五毛钱,卖六毛钱,我卖了很多,后来火柴的价格下来了,但是我还卖六毛钱。买主是一个食杂店的老板,他们没降价之前的价格是每包卖七毛钱。我骑着自行车去送货,外面所有食杂店的老板都知道火柴已经降价了,只能卖到五毛钱,但是我还是以六毛钱的高价说服他从我这里进货。我当时很得意,很庆幸,(狡黠地说)你看他还不知道。回家后我告诉妈妈时也很高兴,因为我赚钱了。我说,这些火柴我都卖出去了。我妈夸我说:真能干!整个一个暑假都在卖火柴,对一个孩子来讲,赚的钱可以说很多了。但这之后,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觉得有罪过。他只能卖五毛钱,而进价却是六毛钱。我觉得不能这样干,这种做法很肮脏,可如果不这样做,又很难赚钱。所以经商的事我不能再干了。我没有和妈妈讲我内心的困惑,实际上,有一段时间,我已经改变了我的人生导向。  徐:精彩!(哈哈大笑)这里面的启发很多,买你火柴的那个店,不知道信息,不了解市场动态,这是他经商的失败,经商怎么能够不了解行情呢?他应该有纳斯达克报价系统的(一起笑)。  徐:你如何看待商业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它是贸易与赚钱的核心手段,重要手段之一。  乔:我当时不理解,但是现在明白了。我现在所做的商业也有暴利的时候,包括咨询和房地产的炒作,我可以将房价炒高十倍。对周围的商家有没有损失?肯定有。但是其中我也有自己的价值,我让人们相信我的高价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利益。信息不对称那是他的问题。信息就是金钱,其实这是一个基本商业规律。  在我十五岁那年的暑假,1985年,也就是初中毕业最后一个暑假,很悠闲,中考结束了,我知道自己已经被录取了,我是全市唯一一个被这所中专学校录取的,因为它只给了我们市一个名额,而我考了第一。我去做劳工,一个工程队聘我,每天给两块四毛八分钱,从早七点到晚七点。我中午自己带一个盒饭,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还不得息地搬了一个暑假的砖。这个工作带给我一个启示:不能被人剥削,否则会很惨。每当我看到工程队的头儿满嘴流油地吃烧鸡,而我只能蹲在一旁闻着香味儿咽自己没什么油水的土豆白菜,就感到非常不平等。自己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不能每天就为追求这两块四毛八分钱而生活,我应该自己做些事情。卖火柴和搬砖头两种经验的结合,促使我形成了以后自己从事商业的意识雏形。我曾一度痛恨商业,已经不想再做了。当然,后来我又重新意识到了它的意义。  在中专时期,十六岁的我是我们班级销售雪糕小组的组长,我带领大家卖雪糕,这是老师组织的。因为学生每天四点半吃晚餐,一直到十一点钟睡觉,中间的时间十分漫长,到十点钟肚子就饿得不行了,我自己也是这样。我们几个学生就提议,卖雪糕、烧饼、汽水,我当时负责卖雪糕。我们赚了很多钱,班里拿这笔钱组织集体旅游,去北戴河(徐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为此我们班在学校非常出名,被校长在大会上点名批评,破坏学校秩序。  徐:你知道校长为什么愤怒吗?因为你们没有带他去(一起大笑)。其实,从医生、律师到领导一个国家,都是一个know-how(行业技术、技巧)。俞敏洪凭什么创建了新东方?因为他知道怎么教托福,如果他今天把单词忘了,明天他就干不下去了。你知道如何利用火柴涨跌、雪糕甜酸的价格体系,知道怎么操作,如何从中牟利,这难道有错误吗?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全部秘密。但是中国社会历来有轻商的传统,总是迅速地将它与道德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使少年时期的你感到内疚,差点毁了一个商业天才。  乔:这件事告诉我商业能给人带来利益。我赚钱了,而且同学们很高兴,我们可以去北戴河,其他班级的穷学生都去不了。我从中总结出的另外一个经验就是,不能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这样是做不成事的。只有社会的需求是最重要的,只要有需求,就一定存在市场,如果符合大家的利益,那么我就应该去做,而不必去遵循各种规矩。我一直是比较叛逆的,只要是有利的事情,就会打破各种清规戒律去做,就像小平同志说的,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绝对不干。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卖火柴的那件事,我认为自己做得很漂亮,非常漂亮,虽然我不能肯定那个老板是否知道行情,他应该有所察觉的,而我却终于说服他买了我的火柴,他接受了我的推销。而他将学会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徐小平说教:卖火柴、卖螃蟹、卖冰棍,以及去打苦工,做过这些事情的人很多,但能够从中获得启示的人并不多。你这些思维方式的来源在于家庭的商业传统。你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了商业的流通领域,而流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环节,实际上你很小就接受了资本主义最原始也是最本质的教育和训练。所以,当那个校长训斥你们这些给同学们带来了幸福感,给自己带来了欢乐、财富,通过商业活动赚了钱的学生时,他实际上是代表着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而这恰恰是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灾难性的思想,作为教育家,他在诱导学生厌恶商业。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当幸福的机会到来之时,只会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甚至抵触、反感,最终错失良机。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太多了。  为什么有的人发大财了,有的人却越来越相对贫困,这和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有直接的关系。你刚才所讲的经历,跟我的感觉,以及李嘉诚、李兆基这些人的发展道路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在小时候接触到了最本质的商业教育。商业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我们的教育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知识和学位为中心,而不是以就业为中心。使得很多人拿到学位之后发现没有用。甚至造成知识越多越贫穷,学位越高越失业的情况。  我想说的是:知识如果paired with(配以)商业意识,equals money,equals success,就能等于金钱、等于成功。我这是套用小布什在清华大学的演讲:Liberty paired with law is not to be afraid. It's American beauty.(自由配以法律不用恐惧,是美国价值,是美国富强的根本原因。)知识配以商业意识和技能,是市场经济的beauty美丽所在。  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这么痛苦,中国人的发展为什么充满了艰辛,邓小平如此伟大的改革为什么推进起来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曲折?这二十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变化,我亲历了左倾、右倾、回潮、动荡,对此深有体会。为什么一个这么好的东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革开放、发展是硬道理,一路遭到各种各样的抵制和反对?因为传统教育中的商业观念不正确,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有问题。这个问题与市场经济的潮流、与世界文明进步的潮流是背道而驰的。  你的成功的过程,实际反映了中国社会一代又一代人今后要走的必经之路。知识、教育它应该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教育、是符合新时代人才市场需求的教育、是符合经济全球化、西方文明、中国美好传统的教育,这是我们未来教育的方向。  中国的教育必须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与潮流同步。否则,它会无形中扼杀和消灭无数百万富翁、无数创业的成功者、会扼杀我们民族的创造活力。中国没有硅谷,中国也没有30岁的亿万富翁,除了个别来路不正的之外。现代中国的国家力量在可以比较的许多方面,都惊人地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使在这种危机面前,我们的思想意识深处,至今还没有走出传统文化的阴影,没有摆脱其实早已经该抛弃的精神的枷锁。  这些阴影和枷锁,即对商业、金钱、生意、交易这些市场经济主流的东西的漠视和鄙夷,在乔慧存这一代人身上开始,已经得到并且必将得到彻底的清除。  第2章 重复的力量——中专时代.一(1)  百分之百体验孤独  中专四年间几乎没有看过电视,没有读过小说琼瑶小说在我们班都传遍了,每个人都读,但我一本没碰过  徐:俞敏洪在新东方提出:人生奋斗,要有忍得大孤独、大寂寞、大失败的能力,要有韩信钻裤裆的精神。而你现在坐在我面前,即将要去沃顿,春风得意。回顾一下你的人生成长过程,有没有大孤独、大侮辱、大失败的经历?有没有感觉孤独、寂寞和耻辱的时刻?  乔:孤独是百分之百有的,也是体味最深的。从决定的那一刻起,我就进入了孤独状态,自学英语11年的过程都是孤独的。从初中水平ABC开始自学,意味着我将把大部分业余时间和课余时间都放在英语学习上。  徐:这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导致你一定要去学外语?  乔:是16岁的时候,我当时写了一篇日记,总结了十个必须学英语的理由。  徐:这十个理由是哪些?  乔:这十大理由是:1,若不自学英语,则每周一次的英语课将使我的英语水平下降;2,学不好英语就拿不了高分;3,英语是对外交流的工具,而中国将对外开放;4,做技术工作离不开英语;5,管理一流企业更离不开英语,技术加管理加英语是复合型人才之标志;6,我要出国留学必须考英语;7,英语好将获得别人的尊敬;8,英语学好了别的都能学好(初中英语老师语);9,学英语可以锻炼毅力;10,英语使我的生活充实而充满趣味。  徐:你觉得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  乔:当时我们中专校长告诉我们:懂技术会管理而且会一门外语,是复合型人才的标志。  徐:事实上在73、74年,上海电台第一次进行英语广播时,我就开始听了,也许这是优秀少年都有的共同特征(自己得意地大笑)。你是怎么开始学习英语的?  乔:我从1985年到1996年孤独了11年,中专四年间几乎没有看过电视,没有读过小说,琼瑶小说在我们班都传遍了,每个人都读,但我一本没碰过,这就说明我的业余生活极其枯燥。每天晚上站在走廊里,借着微弱的灯光听英语讲座听到11点,当时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英语讲座,听完以后再去睡觉。  徐:持续了多长时间?  乔:三年时间,从中专第二年一直听到毕业。  徐:这个期间一直在播英语讲座?  乔:一直在播,重复播,两年一个周期,但是我一直没有间断地听。其实不止英语,我当时的爱好很多,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去操场跑步,所有寝室的同学早晨起来都不吃早饭,八点钟爬起来就直接去上课了,我永远比大家早起两个小时。下午,男生都去踢球,而我喜欢自己坐在阅览室里读管理类的杂志。我还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练习写字。晚上练口琴,嘴唇都磨破了。  第2章 重复的力量——中专时代.一(2)  重复,是成功同义词  世界上怕就怕重复二字。什么意思?你重复必然就会征服这个成功。  重复做汉堡的人,是麦当劳;重复炸鸡块的人,是肯特基;重复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  徐:你已经实现了,而且必将更完美地实现。如果人人都能坚持,就不需要忍受大孤独了,因为有很多奋斗的同道。你有没有忍受不了,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  乔:自学英语的整个过程是11年,实际上中间间断过,因为客观原因。有的时候真的很痛苦,以那种初中毕业的水平,听BBC和美国之音是听不懂的,但是我听说英语广播就是要坚持听一定时间,比如说五千个小时才能听懂,于是就坐在那儿楞听,有时候播音员说半天,我连一个词都听不懂。  徐:学习方法不好,会导致你学得没有兴趣。现在让你看一本阿拉伯语的书,看五万个小时你可能也看不懂。但是,当你每天在听大连外语广播的时候,你肯定是听得懂一些的。有没有不想听的时候?  乔:没有,真的没有,一天都没有!  徐:也没有不想跑步的时候?  乔:没有,因为我每天跑步的动力来源于跑步之后身体轻松的感觉,精神状态非常好,可以精力充沛的开始一天的学习。  徐:也没有不想练字的时候?写字是看到字越写越漂亮而高兴?  乔:没有,开始我越看越觉得自己的字难看,后来研究原因,人家告诉我说是你的审美水平高了,所以你看自己的字越来越难看,别人看你的字,就会夸奖你,因为你进步了。事实就是这样,我原来的字真的特别难看。  徐:但是这三件事都是一个特别漫长的过程。  乔:而且是极其枯燥,没有任何乐趣,完全模仿的过程。  徐:那么在中专四年、青春期四年你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就耗在这儿了?  乔:还有别的活动,比如我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大合唱的指挥,还当过领诵,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我是全校第一名。那时候有一份杂志叫《演讲与口才》,我读了它四年,一期都不落地跟着它训练自己,没间断过。  徐:(徐小平掩面而笑)I am amazed(我惊讶),我为你这个过程惊讶。  乔:这一系列的活动占满了我所有的业余空间,使得我没有时间干那些我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比如说看电影、电视和小说。我们班有一段时间赌博大为盛行,打牌赢饭票,很有吸引力。  徐:实际上是一种赌瘾。  乔:是一种瘾。当时我是学习委员,有一段时间我也加入进去了,进去几天之后发现不对,实际上我还赢了好多饭票。后来我和我一个最铁的哥们握手发誓,带头不参加赌博了,而且公开反对赌博,因为我是学习委员,我必须对全班的成绩负责。  徐:那你赌博的时候停止如跑步、练字等活动了吗?  乔:没有,只是利用睡觉前的一点点时间打牌,其他都没有停止,英语是雷打不动的,后来都成为习惯了,不学上床以后睡不着。我的目标、计划都定了,书也买了,自己把自己套住了。但是赌博占了我的休息和其他学习时间,所以我发誓停止,而且还在班上演讲,号召大家不再赌博。后来全班大多数人都不玩儿了,期末考试全班平均85分,全校排名第一,而当时学校的风气是60分万岁。  徐:学校有几个班,总共有多少人?  乔:有几千人,是全国重点中专。  徐:(很感兴趣)中专也有全国重点?侧重什么专业?  乔:食品等轻工类专业,是这方面的中专第一,就像清华、北大。  徐:明白了。你既能克制自己的不良嗜好,但同时对于优秀的习惯,又能够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你是如何养成这种好习惯的?  乔:其实小学到初中我是比较贪玩的,但我雷打不动地回家先做作业,这是我奶奶的贡献,每天回家放下书包她就问我做作业没有?于是我就先把作业做好,做完之后我就出去玩。  徐:老太太反正没事儿,就让你做作业。这是不是构成了你后来一但给自己设置了工作目标后,就雷打不动了?  乔:可能是这样的,我不习惯把今天的事儿放到明天去做,谁说什么都不行。  徐:我们家有句话,叫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我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整天为下个礼拜一要交的作文而感到压抑,总要憋到最后一天才做出来。我到现在还有这个毛病,不到星期日的深夜绝不把星期一要交的工作做完,这个习惯很糟糕,也是限制我有所成就的原因之一。  乔:我相信这一点。人在三岁,或者在三岁至七岁期间,很多习惯、观点都成形了,甚至会影响你的一生。  徐:所以我对你能坚持四年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很惊讶,很敬佩。  乔:学英语的故事很多,中专毕业后,有一次因为发高烧去打青霉素,打疼了在那儿躺一会儿,撤掉针之后马上开始背单词,结果把医生感动了,推荐我去合资企业当翻译;有一段时间我晚上八点钟去上班,就骑着自行车先去离我家半个小时的外语角,跟老外练对话。  徐:齐齐哈尔市,那儿有老外?  乔:只有两个老外,全市就两所大学,一个大学一个外教,我全认识。我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就莽撞地到两个大学里去找,居然被我找到了,然后就每天跟着他们练。  徐:中专四年可谓是收获巨大的四年,它使你长高了,变得粗壮、雄伟,有男子气了。而且由于这个期间学好了英语,显然对你后来是受用不尽的,你居然靠它进了外企做翻译。练字对你考试、做文章来说也是必要的。世界上怕就怕重复二字。什么意思?就是成功怕你重复,你重复必然就会征服这个成功。重复做汉堡的人,是麦当劳;重复炸鸡块的人,是肯特基。重复教托福的人,是俞敏洪。另外,自己的惰性也怕重复,重复惰性的人,就是懒惰的人,而懒惰的人,肯定是失败的人。  俞敏洪创办新东方,教过400多次托福课,这可不是简单的400多节课,而是400多轮课,一次课是40节,四四就是一千六百节课。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这就是重复的力量。麦当劳重复的是汉堡,比尔盖茨重复的是那张视窗软盘,成为世界首富,那是产品的重复。而个人行为的重复,个人追求前途的重复其实是相当于视窗95、98、2000的重复,它堆积着成功,预言着财富。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孤独,有压抑,一般人是难以坚持这个重复的。  乔:所以我特别感激我的奶奶,她帮我养成了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得我在日后的奋斗中受用不尽。我爷爷和奶奶分别瘫痪了三年,从我初中一年级到三年级,开始我和奶奶一起伺候爷爷,后来我出来读书,由我妹妹伺候了奶奶三年。我妈妈经常说,虽然奶奶没有文化,但是她对我家的贡献是无以伦比的。我今天才意识到,是我奶奶给了我这个好习惯,我原来只知道把按时完成作业归功于奶奶,徐老师把这个意义给扩展了。我这段时间感冒了,您前两天打电话的时候我躺在床上,但是我想,即然定下来了,爬得起来得去,爬不起来也得去,今天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已经吃完饭了,准备出发。我的性格里,有我奶奶的烙印。  徐:老人家还在吗?  乔:(眼圈红了)不在了,如果在的话应该90多岁。  徐:上帝保佑她安息。  第2章 重复的力量——中专时代.一(3)  优秀,是一种习惯  一个小女孩子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步行三个小时去上班  60年代冬天零下30 度的气温,耳朵都生了冻疮,到单位整个脸都没有感觉了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从小母亲在各方面让我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使我认为:我就应该与众不同,应该出类拔萃这使我想起布什的母亲给他的一句话  儿子,你是最棒的,你将来是世界上最棒的人,你是最伟大的人!  徐:体育锻炼坚持了多长时间?  乔:每天早晨跑步坚持了四年,从来没有间断过。  徐:这是一种极优秀的素质。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行动,这种习惯,就是优秀你怎么能具有了这样一种素质?哪里来的?  乔:当时我的一个同学也问我为什么坚持跑步,我说为了锻炼身体,他说他上中学的时候他爸就告诉他,跑步是浪费时间,有时间到地里锄锄草,干点农活就是锻炼身体。我也想不出什么动因,我在初中时就喜欢各种运动,课间十分钟从来都是在运动,单杠、双杠、吊环、爬竿我都是最好的。  徐:这恰恰是我最怕的。真丢人。(大笑)  乔:小学期间我就加入了校足球队,中专的时候,我决定每天坚持跑步。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努力使自己完美,一个人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以达到完美的境界。按中国传统,琴棋书画都得会,所以当时我练口琴、笛子,还琢磨过单簧管,我是班级和学校的象棋冠军,利用每天值日生扫教室的时候,我在漫天灰尘中练半个小时书法,只有画画一项我始终没有长进。  徐:我年轻的时候也练过字、也练过跑步,但是一般都坚持一天就放弃了,你为什么能持之以恒?  乔:您可以摸一摸我的肌肉。  徐:我不摸,而且你到了美国也千万别让美国人摸。(大笑)  乔:细究动因的话,也许是我母亲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她从小告诉我一定要从各个方面来塑造自己,包括言谈举止。我母亲从小就规范我谈话的姿态,如果坐姿不直的话,马上就会被纠正。我小时候有一段是八字脚,母亲帮我一点一点克服。所以我的这种想法与母亲对我从小的教育有关系,她想要让我具有非常全面的、优秀的、高尚的、贵族式的风范。  徐:她跟你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吗?全面的、高尚的、贵族式的?  乔:这是我的词汇,但是我母亲从一点一滴、一件一件事指导我,这方面我要感谢她。  徐:小时候有没有因为一句话或一件事让你自己感觉自己是很优秀的人?记得在文革前,当时我不到十岁,我母亲非常喜悦地对我表达过一种感觉这孩子将来是要上大学的。母亲的这种感觉给我一种启示,好像我天生就会将这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能够上大学,所以即使在文革期间,所有大学都关闭的情况下,我依然很自信地知道自己将来要上大学。母亲的话如同上帝的启示,决定了我后来的追求。我想听你讲一讲有没有类似的感觉。  乔:记忆比较清晰的是穿衣服。小时候家里不太富裕,我是老大,下面还有弟弟妹妹,但是母亲总是给我打扮得非常漂亮,她觉得我应该出类拔萃,应该与众不同,所以我当时穿的衣服都非常时尚。80年代,我上中学,母亲去上海出差,给我带了好多漂亮的衣服。所以在这方面我的风格一直与众不同。到中专毕业之前,我所有的衣服都是我母亲来买,我不去买也不会买。  徐:你母亲非常有意识的让你穿得洋气时尚,这样的母亲并不多,更多的父母愿意教育子女艰苦朴素,穿得不different(与众不同)。  乔:记忆中有一件毛衣是母亲手织的,我穿了五年,到了中专再穿还是最好的,依然领导时代潮流,因为别人没有,独一无二。这是表层的东西。但深层次传递给我一种感觉,你一定要自信,你是与众不同的,你是最好的。这使我想起布什的母亲给他的一句话,儿子,你是最棒的,你将来是世界上最棒的人,你是最伟大的人!从小,母亲在各方面让我感到自己与众不同,使我认为:我就应该与众不同,应该出类拔萃。  徐:她这种文化是从哪里来的?  乔:也许是家族的传统。母亲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在家里是老大,十几岁时她的母亲我的外祖母就去世了。而她从小就很优秀,十几岁当团支部书记,团委书记,管理很多年轻人,还当上了市里的三八红旗手。一个小女孩子不分春夏秋冬,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步行三个小时去上班。60年代的冬天,零下30度的气温,耳朵都生了冻疮,到单位整个脸都没有感觉了。我的母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从一个小小的雇员到仓库管理员,然后到出纳员、会计、会计师,最后成为总会计师。她一直在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超越自己。由于家庭背景,她的经历非常坎坷,申请入党时自然颇费周折。但她始终认为我们这个家族应该是最出色的,所以希望在我们这一代重振家族的雄风。所以我所走出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母亲的坚定支持和鼓励。  徐:但是她并没有支持你上大学,而让你上了中专。  乔:我母亲当时支持我上大学,这真的得追究我父亲的责任,他在家里的权威还是最高的。包括我留学这件事,父亲一直很漠然,他并不支持我出去,希望我留在身边,但我母亲恰恰相反。当然,后来他们意见一致了。  徐:那不准你上大学这件事有没有给你造成伤害?  乔:当时没有,我是言听计从,15岁的孩子没有决策能力,依赖性还很强,因为我奶奶从小把我看大的。  徐:从你母亲的经历我基本明白,你当时坚持练字、练功、跑步等等那些优秀的习惯和你母亲是一脉相承的,你妈妈要你这样去做的吗?  乔:练字没有具体说过,但她曾经说过我的字不好看,因为妈妈希望我把字写好看,于是我觉得应该练字。  徐:我仍然对于你有这种持久性、毅力感到wonder(惊奇),这确实难能可贵。  乔:我坚持练字和跑步感动了所有人。学英语也是,我的英语老师说我是一个又红又专的学生,天天早上在操场上跑步,每天晚上在宿舍走廊学英语,每次上课最难的问题,大家都答不上来的时候,才会叫我起来回答,所以老师称我为班里的英语王牌。  徐:所有伟人、名人还有各类成功者都说人生最贵在坚持,如果坚持下去,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做大。  乔:其实,归根到底,毅力来源于目标。因为我有梦想,而且非常强烈。越强烈我越想去实现它,于是反过来就推动了我每天都去思考这个梦想,我的动力就来源于这个梦想成功。  实际上,我并不知道将来会干什么,从小想过坐飞机、当大官;到中专时代我想应该去做企业家,当时社会开始意识到企业家的价值。我始终有一种强烈渴望成功的欲望,这种欲望加上目标确定,促使我持久地朝着它奋斗。我的目标是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每当看到有人跟老外对话,我就羡慕不已,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要达到无障碍交流的程度。  第2章 重复的力量——中专时代.一(4)  成功,就是积极参与  我上台后开始是被喝倒彩,甚至到最后也有人喝倒彩,这使我非常难堪,很艰难地坚持把演讲做完了,得了第一名。  徐:这个状态维持了四年。你心灵深处你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个性开始觉醒?比如对异性,是否开始感到要漂亮,要英俊,要有吸引力,我想知道这一时期你的自我感觉怎么样?  乔:当时我自己的意识和别人的评价都是一致的,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权威的人,学习上,我一直是奖学金一等或者二等的获得者,上学时几乎全靠奖学金生活,整个中专四年花了家里不到两千块钱,每个月的平均生活费二十几块钱,除了毕业那年花的钱多一点。  徐:奖学金多少钱?  乔:奖学金每月十几块钱,家里再出一点,我的生活费就二十几块钱。当时我的毕业设计是优秀,学习是全班前五名,我们班很多的业余活动我都是主持人,我还是联欢晚会的主持人,还演奏口琴并和其他同学合奏并朗诵友谊地久天长。  徐:你还每天都练口琴,是吧?  乔:口琴我练了四年,几乎没有间断,而且嘴磨破了好几次,没有人教我,我就靠着买口琴的一个说明书上那几首曲子练起来的,甚至识谱都是自学的。  徐:不容易。你为什么不找人教?那样可以学得更快。但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资格,都幸运地找到自己想找的老师,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我小的时候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虽然我一直觉得自己家境不错,但是买一个小提琴,买二胡也都挺困难的,也需要跟爸妈吵架。我小时候想问什么叫和声,在江苏泰兴那个偌大的县城里,居然连能问的人都找不到。  乔:我也是,比较理解,很难找到一个口琴老师,有吉他班,但那时候没有人教口琴,可我那时候能够买得起的只有口琴,如果能买得起吉他可能就改学吉他了。  徐:买得起钢琴就学钢琴了。如果你买得起钢琴并学得起的话,你就是贵族子弟,可能就会令我讨厌了。因为作为贵族子弟,你可能瞧不起我,所以我就预先瞧不起你,免得被你伤害。我们也许就不会成为朋友。你的出身之贫寒等于出生之高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的贫寒对于所有那些出身贫寒的子弟来说,就是亲和力和感召力,就是认同感和亲切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虽然我们都要往上走,但我们在起点的地方,都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来寻找自己的同志和朋友!  乔:这四年中的故事很多。中专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学习方法研讨会的演讲比赛,我非常清晰地记得,我的演讲开始是满场嘘声和倒彩,全校当时的口号都是60分万岁,所以80%以上的学生都是不喜欢学习的,在1985至1989那四年都是这种风气。在这种气氛下组织的那次演讲比赛,谁都不愿意参加。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只能自己上。学校预选出五个人进入决赛,我准备了一个题目,但是在演讲前四个小时发现感觉不好,于是用四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重写了一份十来页的讲演稿,而且把它背了下来,因为规定演讲的时间是20分钟,所以演讲稿挺长的,后来我发现五个人中只有我是背诵演讲的,其他人都是念的,当成一个任务敷衍了事,只有我认真准备,并且是以演讲的风格来做的。我上台后开始是被喝倒彩,甚至到最后也有人喝倒彩,这使我非常难堪,很艰难地把演讲做完了,得了第一名。原因有三:第一,评委认为我的稿子写得好,很精彩;第二,只有我是演讲,其他人是朗读;第三,评委认为我的感染力还是挺强的。  徐:中专三年级你应该18岁了,已经比较mature(成熟)了。  乔:那次演讲的题目是生活的呼唤,讲到了家人的呼唤,谈到了我的母亲对我的期待,以及社会的呼唤社会对我的帮助、奉献、关爱。这一切呼唤似乎给我的人生预定了一个目标,我的一生要对这种呼唤进行回应。现在想来,在这个时刻,我的理念已经基本明晰了。  徐:开始是嘘声对不对?后来呢?  乔:倒彩。  徐:然后呢?  乔:鼓掌。  徐:在这中间你脑子里出现过什么念头吗?  乔: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我的观念讲下去,并且要感染、说服那些反对我的人,我一定要讲下去,我相信会有人听的。  徐:一共有几个人演讲?你是第几个讲的?  乔:一共五个人,我是第四个。  徐:最后大家掌声雷动。  乔:对,最后是掌声和喝彩。  徐:演讲是你在这个学校里的活动之一,有什么培训、训练、活动吗?  乔:所有的培训和训练都是我自己对着镜子完成的,没有人培训我,我就是看了《演讲与口才》跟着它学的。  徐:你订了四年《演讲与口才》?  乔:没错,从中专开始,每一期都研究,然后就按照这个方式去训练自己。  徐:你知道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订了什么报纸?《世界经济杂志》!其实我并没有看,那时候就喜欢这些大而无边的东西,当时一个同学带着鄙视的眼光说:你怎么订这个?我得意地回答:我就订,因为我喜欢。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特征。  乔:我还订过一份报纸《二十一世纪英语报》,上海出的,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读英语报纸的人,每天都读。  徐:生字多吗?  乔:当时挺多的,但是我能读懂。另外我还读管理类杂志,我看过的管理性的杂志和报纸名字都记不住了,但是我们阅览室所有的能看到的管理类杂志我几乎都读了,每天我要坐在那里一个小时以上,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有时间,我就读管理的书,因为我当时学的是技术,食品工程,但是我觉得我缺的是管理。每天面对饮料、面包、啤酒、牛奶、化学,实际上当时我不喜欢这个专业,到了学校以后发现自己不喜欢,已经没有退路了。我当时的梦想是做中国的企业家,做可口可乐一样的公司,所以,我觉得我不仅要懂点专业,而且还要懂管理、懂外语,这也是促使我后来一直参与管理可口可乐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喜欢它,我一直研究它。  徐小平说教:我是真正去面对一个少年成长的过程,去试图总结一个少年成功的秘密,我要揭示这个成功的秘密,使我本人和我的读者从中得到教益。我意识到这本书的意义在于乔慧存的成长过程对他人的教益,对他人的启发。谁不想成功?谁不想奋斗,但是在15年前那个中专学校,一个胸怀大志的小小少年,四个365天,每天在宿舍走廊里听英语的一瞬间,构成了他今天的成功。没有这个积累他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他养成了一个美好的习惯重复,坚持,执着,敬业,投入。  这都是美好的词汇,但是这些词汇都是空洞的,把这些空洞的词汇放到四年每天早晨跑步半个小时,四年每天晚上听英语半个小时,四年每天中午练字半个小时,四年每天花半个一个小时参加音乐、艺术、演讲、学生会的活动,你的收获,必将超过其他人。  你必须有意识地不把时间花在那些你认为不必要的地方,至少有意识地把时间放在直接产生效益的地方。如果每天比别人多学几分钟英语,哪怕只多掌握了两个单词。四年一千四百多天,你的单词比其他人多出三千个。多三千个单词,英语就上了一个别人无法超越的台阶!如果一天多背三个或十个单词呢?那简直就是一本词典了!这也是词汇专家俞敏洪早期成功的秘诀、是他在新东方告诉学生的道理他也反复讲了无数遍。俞敏洪可以说是一个靠重复成功的专家,新东方从一个班重复到一千个班成功,原来这么简单。  第3章 思考与占卜——中专时代.二(1)  用哲学,来指引奋斗  如此说来,马克思的哲学还能拯救不少在留学之路上走火入魔的人  乔:我从上中专起就特别喜欢哲学,那时我非常封闭,只知道马克思、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还读过《马克思的自白》,全篇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来,他的名言为人类而工作是我的座右铭。我当时曾有一种冲动,要做一个哲学家,把自己的理念传达出去,影响一个时代,影响别人,这是很伟大的一件事儿,比亿万富翁要伟大得多。  我在读研究生时期,认真研究过马克思的哲学。我也研究马克思个人的发展。我没有读过《马克思传》,只是读与他有关的书,比如说《马克思的自白》等。  徐:马克思的著作读过哪些?  乔:在研究生期间读过一些重要原著。不过仅马克思哲学就学了三遍,中专一遍,本科一遍,研究生期间又学了一遍。  徐:我理解了。实际上在研究生之前,你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课非常感兴趣。你把课本中的一些东西都读了,但是这时你并没有接触马克思的原著,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物读了不少。《资本论》读了吗?  乔:后来读了,研究生期间一门重要的课就是资本论,从头读到尾。  徐:读下来了吗?  乔:读下来了,不读没办法,每天规定必须读完哪章,我们的老师是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专门学资本论的,当时要求我们读完以后要写出评价,上课的时候老师不说话,我们先发言,每人说几句读后感。  徐:你在读中专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兴趣,对于管理学产生兴趣,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兴趣?坦率说我对政治课从来没产生过兴趣,我总觉得听不懂。我想知道你对马克思哲学产生兴趣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  乔:非常简单,我第一次上马列哲学课的时候是15岁,感觉它说的就是生活,我每天的事情就可以由这个来指导。比如说辩证、唯物、矛盾,我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我原来一直悟不到,悟不出来的东西,它一下子就告诉我了,于是我豁然开朗了,所以如饥似渴地去学。包括现在我所有的做事方式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它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我对它深信不疑。  徐: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你是如何运用中学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比如说原则,我一直搞不清楚什么叫原则。老师的原则是教好书,学生的原则是上好课,一个新东方的老师如果对教课不认真,不管他和我们的私人情感多深也会被开除。这就是原则,我就必须维护这个原则。但我一直搞不清楚抽象的原则到底是什么意思。  乔:比如谈到辩证法就是联系与发展,整个世界是连续的但又是变化的,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事物总存在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人说学英语背单词难,我认为不困难,因为我今天背十个,明天背十个,加起来我就会成为专家的。  徐:学习的过程一定会感到枯燥吧。而你能够坚持不懈,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起作用,使你从精神上征服了这个枯燥的感觉?  乔:应该说是!我相信它,认为量变之后肯定会达到质变,质变过后我就成功了。这个世界是互为联系的,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就应该系统思考,不能只考虑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你光学习好,人际关系不好,不行!又比如你只是课本学习好,别的知识什么都没有,不行!或者你只是业余生活好,专业方面却不行!所以,人要全面发展,这叫联系,整个社会是一根链条,任何一个环节断了都不行。你要接受变化,而且要知道主动去适应变化。人的一只脚不能同时踏入两条河流,两只脚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  徐:(迷惑地笑)我掉到河里怎么能不是两只脚?  乔:这是一个著名的格言,第一只脚踏进这个河流的时候,这是一条河流,第二只脚再踏进去的时候,刚才的水已经流走了,所以这个河流已经变了。我开始也不懂,这就叫辩证法,因为客观事物在不停地变化,你要预测到、感知到这种变化,然后接受并去跟从这种变化,这就是世界。如同奶酪一样,奶酪没了,你就得再去寻找。  徐:我现在终于看到你的思维方式了,你把量变到质变的理论应用到你学英语的过程,确确实实产生了精神动力。在新东方,俞敏洪鼓励学生多背单词。他说,你一天比别人多背一个,一年下来就是360个。事实证明,这种拼命精神,或者说残酷的方法也是有用的。俞敏洪还讲过,美国人在二战的时候,把大兵放到德国后方去,要求40天之内学会德语,学得会要到德国去,学不会也要到德国去,如果40天过后你不会德语的话,就死定了,这种不给退路的方法也起作用。这种方法就是调动人的肾上腺素,奋斗的肾上腺素,刺激人去奋斗。  由精神变物质,思想变动力的例子很多。比如说《圣经》教人不要嫉妒、不要记仇,要宽容,要忘记。假如你恨一个人,一想到《圣经》里的这些话也就一笑了之了。古话云冤家易解不易结,这只是俗语,你可以不信。但《圣经》作为经典和宗教,教你不要嫉妒不要仇恨,就是思想变物质、精神变动力了。  乔:对。马克思的很多思想对我人生观的树立起到了重要作用。马克思辩证法的灵魂是几个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初我想,这不是废话吗?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发现这句话并不那么简单。为什么我的很多同学,包括出国路上碰到的,比我努力十倍,甚至比我聪明十倍的人,最终误入歧途。实际上对每件事情都要把各种事实放到一块儿来分析,不能套用任何模式,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徐:就是说要反对留学教条主义。留学虽然是好事情,但未必适合每个人。记得我以前跟你讲过,一个女孩子拒签后找我咨询。我一看,毫不犹豫让她把美国MBA第36名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直译: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扔掉,第二年争取去哈佛;而对另外一个男孩子,我要他把哈佛梦彻底扔掉,按照他的条件,能够进入Case Western已经是他老人家的造化了。否则,如果他就把哈佛当作绝对价值来追求,必然死路一条如此说来,马克思的哲学还能拯救不少在留学之路上走火入魔的人。  乔:比如看见我去了沃顿,大家一想,沃顿挺好,我也应该去,这是错误的。你要分析人家为什么沃顿,为什么MBA,为什么现在去?人们很容易犯这种错误,就是套用模式,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累,要动脑筋,如果盲目跟从别人,就显得很简单,很幼稚,就容易犯错误。  马克思两大贡献,第一是历史唯物主义,第二是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分析一件事情,具体到留学,你要剖析你自己教育背景、工作背景、英语能力、以及申请能力,再考虑你为什么要留学、留学是否值得?然后再决定你的留学奋斗计划。从唯物论的角度,就是不要单纯说我想怎么样,我就可以怎样,你要分析你的条件是否具备,否则就是唯心主义,就是唯意志论。我想去哈佛就一定得去,这就错了。你能不能去,需要很多客观条件的,如果通过分析、调查、论证,你认为这些条件都已经具备了,或者有可能具备,那就去试,因为你很有可能成功。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条件,也不去分析是否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就盲目地梦想去哈佛,结果头破血流。  徐小平说教:我来说说刚才那个非要去哈佛不可的男生。他叫向英杰,三十四岁,是一个年轻的百万富翁。但是,由于当年他的同学们都进了北大、清华,他只上了一个中专,所以赚钱之后的这几年,什么都不想,就想要去哈佛。他这个理念,就是套用别人的东西,认为高学历就是最好的,名牌学校就是最好的,留学是最好的,哈佛是最好的。其实在他摆脱了谋生压力,有资格开始梦想进入北大清华时,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念北大、清华的最佳年龄,他的成就,更已经超越了北大、清华大多数同龄人他是一个数百万富翁啊!他的英语,连550分都达不到,谈什么哈佛呢?我不反对他提升自己,但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方法很多很多,出国一周、两周,三月、半年也都是留学啊。实在想要学位,去英国读一个一年的MBA,这样也不至于把自己的生意扔了。为了说服他,我几乎要和他打起来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人生出路。什么人都想留学,留学就是好,差矣,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留学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是最好的选择。  前天一个女孩找到我,眉头皱得堪称千年一叹,我和她认识已经很长时间。在分析了她的情况后我告诫她说:你不能再走留学这条路了,这条路对你非常危险,赶快悬崖勒马!,她绝望地说我这七年来的奋斗不就付之东流了吗?我说:否则你还会再浪费七年。七年来她只记住了一个东西,一种教条留学教条。留学教条如果走火入魔,就会变成留学邪教以为留学是人生唯一值得追求的目标。错了!对她来说,最好的选择是在国内先工作一段时间,谋得了生活中的位置,再出国不晚。我同她聊如何在国内做生意,因为她有这方面的想法,我说如果我借给你几万块钱投资,你干不干呢?她说干。那你还出国吗?不出了!(徐小平注:请参阅拙著《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第十一章《柯莲九歌》)  她的问题就在这里。她奋斗七年的留学悲剧其实就于价值追求的固化,死在留学就是前途这个教条上。其实,她是浙江人,天生有做生意的头脑,做七年生意保证不只赚到几万块钱,可能是几十万,甚至可能是几百万,但即使是打工,手上有个十几万应该是绝对可以保证的,她的整个前途,也就有了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吊死在留学这一棵树上。  我希望我们的这段对话,能够唤醒那些固守留学教条主义的学生。  第3章 思考与占卜——中专时代.二(2)  用诗歌,来占卜未来  如果你为失去星星而哭泣,你将失去太阳  一个人出去寻找神,结果走遍世界,回到自己家门口,发现神原来就是他自己。神就是他自己。找到自己人生定位的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  徐:你当时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确实实成为你生活当中的导引、动力,我也深受启发。在中专期间,你开始读哲学,读管理,开始攻英文,实际上你的专业只是食品工业,而你梦想创造自己的可口可乐公司,在这样一个大而无当的,几乎是不太可能的目标之下,你为自己设计了这么多目标,在这期间,你的发展过程在一步步丰满,并且具体和实用。还有什么其他对你影响很深的事物吗?  乔:还有诗歌,诗歌对我的影响我觉得也很深刻。  徐:你为什么要谈诗歌?(徐对乔要谈诗歌感到意外)  乔:因为刚才谈到哲学,谈到我从小的教育对我的影响,我母亲、我奶奶,还谈到名人名言,实际上还有很多因素对我的成长影响深刻。比如诗歌,我从小很喜欢诗歌。例如泰戈尔一个诗集我全读了。  徐:你最喜欢哪个集子?  乔:《飞鸟集》,其中有一句话如果你为失去星星而哭泣,你将失去太阳,这句话我送给好多人,太太Coco、所有的朋友,当他们碰到困惑的时候劝说他们特别有效(徐激动地站起来),在遇到失败、挫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这句话。  徐:我也最爱泰戈尔。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他?  乔:16岁。我读《飞鸟集》,好多篇,每一篇都只有一两句话。  徐:(徐站着非常兴奋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问你最喜欢哪一个诗集,我是有目的的。因为在他的所有作品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飞鸟集》。我最喜欢的是《游思集》。因为《飞鸟集》是哲学箴言集,每一段短诗都表达一个哲理。而《游思集》却完全不一样,它写的是情感,是爱情与生命的遐思。我在十八岁那年,第一次拿到这本《游思集》,第一首诗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    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    这是文革晚期的1974年的春天,正是文革精神禁锢走入死胡同的时候。读到这样的诗句,我一下子就晕过去了,像喝了酒一样,像中了毒一样。后来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大学的时候,我借到了泰戈尔的《吉檀珈利》,也有类似的经历,我记得在寒假返乡的火车上读,读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  年龄大了以后,对感性的东西的反应都开始迟钝了。但是我永远忘不了读到《游思集》和《吉檀珈利》时那种得了病一样的感觉。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飞鸟集》,至今还是这样。我不喜欢那种用一两句话来说明一个真理那样的假深沉。也许就是这种出于本性的爱好,那种对无名、无边、无限东西的渴望、追求和思索,决定了我不能从事那种技术性、计算性和程序性很强的工作。而你生来就喜欢搞分析、搞投资、搞管理、做生意,必然喜欢《飞鸟集》中归纳的哲理。看来,从一个人对诗歌的喜好,还真能占卜一个青年人的未来!(大笑)  你还记得《飞鸟集》还写了些什么?  乔:很多,我在一个本上记录的,记忆最清晰的就是这句话,我给好多人引用过。  徐:《游思集》里我唯一记得的完整的一首诗是这样的:父亲参加完葬礼回家了,儿子问:爸爸,妈妈在哪里?爸爸说:妈妈在天国。夜深 了,悲及而倦的父亲进入了梦乡,儿子却睡不着,他走到窗口,看着满天的星星问,天国在哪里?  25年过去了,我仍然还记得这首诗。我虽然读过《新月集》,记不得其中任何一句话。我的朋友、同事们常常说我是一个具有诗人气质或者艺术家气质的人,我总觉得人家在骂我。因为我既不是诗人,也不是艺术家。而且,好像这样评价我,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徐小平这家伙不逻辑、没理性。  不过,我最终知道,每个人的爱好与气质是不一样的。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天性,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种特定的谋生能力、确认自己在生活中特定的位置。大狗叫,小狗也叫,大狗看家,小狗玩家。只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不是错位,每个人的价值都是一样的。  从对泰戈尔诗不同的偏好,我发现我们两人最终择业的不同背后的天性解释,这是为什么我兴奋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实际上在破译成长的密码,成功的基因。我一下子破译了我自己。我的密码是天国、星星,看着星星问天国在哪里,一生会问死你,永远在无垠的夜空里游荡,美丽而仓惶。而你,一提到星星月亮,就和太阳比谁的价钱更高!创造性地把诗歌的意境,用于作为管理者存在的你的商业和经济价值追求中。  这个问题,我还想再说几句:我记得泰戈尔另一首诗,大意是说麝鹿在自己的香气里,为自己的香气而陶醉、而疯狂、而狂奔,最后死于这种自恋。我经常这样,为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而激动(笑)。可见人们爱事业、爱自己,是有诗为证的!我还记得一首诗,大意是:一个人出去寻找神,结果走遍世界,回到自己家门口,发现神原来就是他自己。神就是他自己。找到自己人生定位的人,他就是他自己的神。  我做留学咨询的时候一定要和本人面谈,不看到人我就无话可说,这是唯物主义。我要和学生必须见面才能咨询的最核心原因是,每一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我必须亲自观察这个人,看看这个人的精神气质和神态举止,这是艺术和直觉的评估。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我必须根据面对面的观察,给他们设计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案和生涯发展方案。这是我做人生咨询的真正秘密也许,我将来在咨询时,应该加上询问他们喜欢泰戈尔什么诗!  人们对占星学、对算命、对看手相感兴趣。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星座什么的,非常入迷。其实他们在渴望探索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入迷而已。经常有人问我,小平你是什么血型?我并不知道。人们都渴望了解自己。人们都在探寻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是什么substance(实质)?而这个substance,其实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决定你的生活习惯,决定你的爱好追求。晚上读英语、早上跑步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已成为惯性规律。  诗歌,居然能够占卜未来。(乔与徐大笑不已,激动地紧紧握手)  第3章 思考与占卜——中专时代.二(3)  用权利,来维护权利  还有一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  这种文化的感染力非常强烈,感觉就像一阵轻风吹来。我从来没有读到过这种风格的演讲,在中国任何的书籍里也都没有见过,西方在这方面的确是超前的,独立的,自由的  乔:我疯狂地渴望从哲学上得到人生意义的答案。比如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未必让我感动,但很可能其中一句话,能让我茅塞顿开,悟出很多道理,告诉我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可能我寻求的是这种过程。还有一本书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这本书我从头读到尾。  徐:英文还是中文?  乔:中文。这种文化的感染力非常强烈,感觉就像一阵轻风吹来。我从来没有读到过这种风格的演讲,在中国任何的书籍里也都没有见过。西方在这方面的确是超前的,独立的,自由的思想精神。在这种思想激励之下,我干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在学校组织卖冰棍,还有一件事也是在全校大会上被点名批评的。有一段时间,我们学校食堂做的烧饼有油漆味,我和几个同学就到校长办公室要校长解决。他开始不承认,我说,你咬一口,如果没有油漆味,就当我没说,他们死不承认。后来我们逼他们吃,否则我们不走,他们最终承认的确有油漆味。我们中专四年,食堂只有桌子没椅子,每天站着吃饭,居然说这样有助于消化。每天站着吃饭不说,吃的饼都是硬的。这让我们无法忍受,终于强烈反抗。这是我们组织的一次斗争,我觉得应当维护自己的权利。在中国很多人是没有这种意识的。  徐:也就是说,你在做这事的时候,并不是只有一种少年的冲动,你是有目的的?  乔:我是在渲染和强调一种文化。  徐:你不是在渲染文化,而是文化渲染了你。一个知识分子和一个野蛮人之间的距离,不是欲求的不同,而是获得欲求的方式有别。野蛮人有人性的冲动,文盲也有,知识分子也有。作为人,大家都是一样的,但你如何满足你的欲望,就决定了三种人的区别。受到信念的驱、出于精神价值的激励,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是一个文明人,你就能达到目的。仅仅是出于欲望和情绪去做事,有可能你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看上去是闹事,但是实际上对你来说是成长成熟的一部分,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用权利意识来维护自己权利的神圣的过程。  乔: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不是仅仅为了自己,而是为全体学生。刚刷完油漆的房间油饼就放进去了,肉从来没有好的,全是肥肉,几乎没有瘦肉,菜从来没有新鲜的。全校几千名同学每天受到这样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徐:后来改变了吗?  乔:我们去闹事后彻底解决了,当天考试,学校提供了免费面条,后来食堂也有改观了。我们的胜利,改善了全校几千名同学的健康状况。  徐:我记得毛主席当年在湖南长沙读书时,也曾发起了驱逐校长的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并不是没有不该被驱逐的校长,比如你的校长。  乔:研究生阶段还有比这更典型的故事。我毕业被中信录取之后,学校让我在一个月内交5000块钱出省费,说是国家教委规定的,我说把文件给我看。  没有!  于是我打电话给教委,教委答复说是规定由接收单位交,我就因为这件事和学校打官司。所有的人都交完了,就我一个人没交。学校说不交就不给派遣证,我说如果不给我派遣证,我马上起诉你。因为中信是国有企业,根据国家规定,我不应该交,即使国家规定交,也应该由公司交,没有理由让我个人交,你要收去找中信。但是中信表态,从来没有交过。另外,我在研究生期间,给学校做了大量工作,我是研究生会主席,是优秀毕业生金奖获得者,在毕业之时,不应该难为我,这属于乱收费。学校如果不解决,我就利用法律渠道解决,我告你,我代表全体学生告你。我当时用自己赚的钱准备给母亲买台冰箱,母亲说:如果非要交的话,钱就给你。我偏不交,我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不合理。结果是,学校第一个发给我派遣证。  徐:其他的学生交了钱吗?  乔:交了,但是我听说第二年开始就不交了,取消了。  徐:你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乔:直接地动机,是我觉得给我母亲买冰箱的钱就是买冰箱的钱,没有理由拿回来交不合理的培养费,如果你非要我交,那么就去找中信。  徐:信念的合理性。对不公平的不屈服。  乔:必须公平。  徐:但是你不怕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吗?  乔:非常奇妙的是,这些当时的当事人事后都是我的朋友,招生分配处的处长和主管都是我的哥儿们。几乎无一例外。  徐:这种能够把冲突的当事人变成朋友的能力是非凡的。你的秘密是什么?  乔:他们觉得我值得尊敬,他知道这个人与众不同,懂得道理。他们本来认为可以占点小便宜,但是没有成功,我却获得尊重。  徐:这种利用权力,侵占别人的权利的行为真是可耻啊,与拦路抢劫无异。  乔:我们学生没有钱,大多是父母给的。但是,从本质上说,这与有钱没钱没关系,我就是不能容忍这种不公平的游戏。公平的游戏规则我绝对遵守,如果你没有规则,而提出只对自己有益的规则、违反国家规定的规则是不行的,我绝对不能接受,宁可冒着不被分配的风险,也要改变这个游戏方式!  徐:我非常敬佩你,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可能就算了,包括我自己在内。这一算了,就丧失了我的原则和权利,严格说来,就放弃了人格。逆来顺受不是好人格。而如果你放弃人格,没人会瞧得起你。人人都需要被人尊重人格,但谁能尊重一个连自己的人格都不维护的人的人格呢?放弃人格、权利、利益、尊严,最后也就会放弃自己的生活质量、人生价值,什么都没有了。我还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反正也不在乎一城一池嘛,但是这样做,损失的实际上是个人形象。  乔:如果我们都忘记这一点的话,中国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民主,民主是靠自己去争取来的,没有人会主动给你民主。权利,没有人直接赋予你,也是你争来的。毛泽东也是打天下打出来的权利,否则他同样一无所有。  徐:作为一个研究生,你已经是这个社会的精英,最优秀的成员了。你做这种斗争,是一种责任。今天报纸报道,政协会上说,全国有好几千万文盲,半文盲有多少?我估计不会亚于文盲的总数字。中国社会的大学教育,至今为止,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因为大学能够容纳的人数非常有限。大学生大概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三还是五。我没有具体数字,但是肯定很少。研究生就更少了。作为这个社会比较幸运的拥有了读书的机会的人,拥有权利意识,并以这种意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真的是你我的历史责任。  乔:《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有一句话,如果你无所畏惧,你会怎么办呢?我的合伙人对我的评价是:勇敢,这个人不怕死,他什么都不怕,所以他就敢于往前冲,因为他相信真理必胜。什么样的战争能最后胜利?正义的战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我坚决相信这点,无一例外。我没有一次失败过,原因是我有准确的判断,如果我没理,就不争不打了。  第4章 就业与敬业——啤酒时代.一(1)  明月几时有?啤酒在车间  车间主任拍着我的肩膀说:8216;小伙子还行,书没白念,我干了好几十年了一直这么干,今天你给我点破了!  徐:你是工作多久开始读本科的?  乔:9月份中专毕业,第二年5月份就面临成人高考,期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开始准备继续进修食品工程专业,但是中信荣老板改变了我的想法,我在考前一个月决定改学商业管理,所以实际上我只有一个月复习时间。我考的是黑龙江商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函授式的教学方式,每年寒暑假上课。  徐:成人高考入学是不是比较容易?  乔:其实不太容易,特别是对我这种没有读过高中的人来讲,挺难的,因为高中的地理、历史我从来都没学过。  徐:你是什么时候决定要参加本科自考的?  乔:在啤酒集团工作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当时我去一个女同学家里拜年,她妈妈说了一句话:你们这些年轻人应该不断地进修。虽然我的梦想就是上大学,但是并不知道还有这条路可走,这句话使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我还可以边工作边继续读书!于是下了决心。  徐:花了多长时间拿到了本科文凭?  乔:五年,这五年每一个寒暑假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单位领导非常支持我,这也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  工厂的气氛是不支持学习的,我们当时的车间主任,我的顶头上司,没有学历,认为技术人员就应该在车间里呆着,不应该坐办公室。但是通过几次冲突,我把他这个观念纠正了。有一次因为一个工艺技术问题我们争论起来,他说应该这样,我不同意,我说你应该去查查书,结果他真回去查了,然后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还行,书没白念,我干了好几十年了,一直这么干,今天你给我点破了!从此他规定,乔慧存破例可以坐在办公室里读书、别人不行。  徐:虽然他没有很深的学问,但是他能够尊重知识。  乔:就是这样一个原来从来不尊重知识的人,现在告诉我:你去上学,我完全支持,奖金、工资照发,差旅费报销,别人不行。  徐:他为什么支持你?  乔:就因为我给他解决了这么一个重大技术问题,他认为我非常专业,书没白念。  徐:实际上,这不仅是他对你个人的尊重,严格说来,是你的知识,唤醒了他对知识的敬重。你带给他的,是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最终也就是生产力。  乔:更有意思的是,我干了不到一个月,全厂评选先进工作者,好几百人,结果他带头提议先进工作者名单,第一,我的副手,第二,乔慧存。很多人不认识我,傻了。我也特别惊讶,我当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我现在知道,是我以技术上的知识,为工厂做了贡献,得到了他的特别认可。他甚至分配了一些权力给我,管理几十个工人,当时我才19岁,工人大部分四五十岁,都比我大。  徐:工人喜欢你吗?  乔:特别喜欢,我跟他们以朋友相称。我原来是不抽烟不喝酒的,但是在这里我不得不学喝一点啤酒,晚上我值班就简单地跟他们意思一下,他们喝一瓶我就喝一杯。  徐:明月几时有?啤酒在车间。(笑)  乔:谈起这个我是很骄傲的,四十几个工人都比我年龄大,都比我有社会经验,他们服气我,在我的领导下,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  第4章 就业与敬业——啤酒时代.一(3)  幸运本是无,无中创造有  徐:万一你遇到一个心态不正常的领导,一看你学外语就恨你,就想起他自己失落的青春,破碎的梦想,就打击你,压制你,不准你把书带到单位来,你怎么办?  乔:工作和学习,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既然你在这个职位上,就必须对它负责。我每天要品鉴一瓶以上啤酒,以保证产品质量然后,我利用别人喝茶水、打牌、喝酒的时间来学英语。  徐:你刚刚工作,又开始读本科,还要学英语,你怎么安排这一切?  乔:第一继续我的英语学习,第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英语是利用业余时间,我在啤酒厂和工人一起工作的时候,在车间里也学英语。  徐:没有引起工人反感吗?  乔:没有,他们很羡慕我。  当时一边工作,一边读本科,还要照顾80岁的奶奶和爷爷,学英语的这种痛苦的经历,至今刻骨铭心。每天我要骑半小时自行车到工厂上班,周围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很差,大家都喜欢喝酒和赌博,中午喝了酒,几乎每天下午多数人就在赌博了。我对他们说:我第一不会打牌,第二也不会喝酒,就坐在门口给大家看门吧。因为万一厂里领导来检查的话,这些人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于是我就申请了这样一个看门的角色。但实际上我是拿着《新概念英语》,利用这五年时间,我把新概念一至四册老老实实看了五遍,反复地折腾。  徐:后来上过新东方的江博新概念吗?  乔:没有,因为我自认为已经学透了。每天我拿着一本新概念坐在办公室里一直到下班,因为我对技术工作已经熟了,非常轻松,一天下车间几次检查质量。后来我被破格调到办公室里工作,技术科,虽然和我同时进厂的很多大学毕业生那时候还留在车间,但是由于我做的还不错,就被调上来了,我的工作环境因此改善了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我的英语学习突飞猛进,业余时间我为一个叫信达雅的翻译公司翻译大量的专业资料。  22岁时,我在《中国啤酒》发表了第一篇译文。在此前一年,我去北京代表啤酒集团参加了一个国际啤酒研讨会,这是我7岁离开北京后第一次又来到北京。在这个会议上,所有的与会者中只有我一个人能够用英文流利地跟外宾对话,所以我深受瞩目,拿到了所有的演讲稿。我用了半年时间把这几万字的演讲稿、专业论文翻译过来,当时也不知道有版权的说法,然后我给当时已经70多岁的中国啤酒协会会长齐志道老先生写了封信,老先生居然当天给我回了信,说这个挺有意义,你这篇稿我要了。5篇论文全部可以发表。这件事在我们啤酒集团轰动了,因为有史以来没有人发表过论文,更没有人在国家一级权威的啤酒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齐志道先生在中国啤酒界是权威,他能够亲自回信,亲自约稿,令我极其惊讶,这也是公司开始重点培养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懂英语,我们厂长买了一辆丰田佳美轿车,把我关在一个房间里,让我给他翻译说明书。我成了厂里的翻译,很出名。实际上我当时还得查字典,很多地方都不懂。英语就这样学成了,但中间经历了很多痛苦。由于要考研究生,还要照顾年迈有病的奶奶,于是我跟领导申请晚上值班,监督全厂啤酒的质量。我带着土豆、白菜到厂里用电炉子自己做饭,吃饭的时候,就关起门,看一小时英语,然后我到下面车间里去转,完成我的工作后,回来继续学习,很多人就在旁边打牌,没有人管我,我把自己锁在房间里,我的英语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自学出来的。  徐:问你一个小问题,很多人往往认为自修、进修和本职工作、现实工作有冲突,很难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是怎么去做的?假如仅仅是你幸运,车间主任支持你学习,这不能给我们的读者有价值的启示。  乔:我感觉人要创造一个非常好的人际氛围,良好的人际氛围是你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否则无论你做什么事都有人给你捣乱。所以我努力营造了一个氛围,我的每一任领导,包括我到技术科里的领导,到质量管理科的领导,都是支持我、理解我的。他们既满意我的工作,又满意我的学习,实际上没有任何障碍。工作和学习,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是毫无疑问的,既然你在这个职位上,就必须对它负责。我每天要品尝一瓶以上啤酒,以保证产品质量,每天雷打不动。然后,我利用别人喝茶水、打牌、喝酒的时间来学英语。所以我的同事、我的领导不会认为我不努力工作,只是一门心思的学习,我首先完成了自己份内的工作,仅此而已。  徐:万一你遇到一个心态不正常的领导,一看你学外语就恨你,就想起他自己失落的青春,破碎的梦想,就打击你,压制你,不准你把书带到单位来,你怎么办?  乔:事实上,我的车间主任就是这样一个人,但是我用一件事打动了他,告诉他知识是有用的。幸运的是我只碰到了这么一个人,后来他居然想把女儿嫁给我,对我极其好,极其支持我的学习。  徐:你娶他女儿了吗?  乔:没有,当然不可能,因为当时我们厂长的女儿,总会计师的女儿都要嫁给我,我肯定不能娶这么多女儿。(笑)  徐:我们对话以来这么长时间,我第一次感到真正的激动,假如说以前是兴奋,而现在我是有点激动。因为我终于找到了一个答案,为那些找我咨询的经历苦难人生的人们,找到了答案,或者找到了一个实际成功的案例。  这个成功案例的背后蕴藏的真理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奋斗环境,其实也是自己创造的。失败者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归咎于环境,成功者把成功归功于对于恶劣环境和不良人性的征服和改善。你上面的这些称述,包含着非常宝贵的成功启示。  有一次我在天津接受电视台采访,当时有学生说毕业以后要考研究生,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研究生文凭,进不了外企。摩托罗拉的人事经理当场表示:摩托罗拉招的员工70%都是本科生。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是一种误解!我当场也对那个学生说:你缺的不是文凭,外企不要你,不是因为你文凭不高,而是因为你缺少外企所需要的人才的素质,不能与外企特有的文化接轨。他恍然大悟。但是仅仅靠我这句话,改变不了他的命运。因为文凭至上的传统观念太强大了,强大得可怕。2001年底我在加拿大看到国内的报纸报道:考研究生持续火爆,高学历越来越成为求职就业的必要条件。扯淡,这种文章本身是愚蠢的!他在引导读者走入一个人生的苦难,甚至是深渊。你以中专学历在啤酒厂工作得得心应手,一边愉快地工作一边学习,我认为是一种最正确的奋斗方式。  第4章 就业与敬业——啤酒时代.一(4)  无法选择时,选择乃成功  徐:8216;你如何评价这五年啤酒厂技术员的生命历程?是不是可以没有它而达到今天的成就  乔:绝对不可以  徐:这五年生活总的来说感觉怎么样?  乔:客观地评价,我认为还是影响了我。虽然浪费了好多时间,因为我做的事情很多和现在是丝毫不相关的。但从中我获得了很多有益的收获,我挣扎着挤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说学英语、学管理专业,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其他的时间,我用来研究领导工人的艺术,研究这群社会最底层的人的心理,使他们愿意接受一个年轻人的领导。  徐: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  乔:对。另一方面,我还要学会如何在一个比自己学历和资历都高的群体中生存下来,而且比他们更加优秀。在所有技术员中,我的学历是最低的,大家都是大专生或本科毕业,而且都毕业自名校,后来我居然变得最为引人瞩目。我第一个被送到省里参加省级评酒师培训,是当时最年轻的评酒师,因为我当时不吸烟,不喝酒,连啤酒都不喝,所以我的味觉最好。我可以品出各种啤酒的不同,然后告诉你差异在哪里;三瓶啤酒分别放入不同量的水滴,我可以尝出它们的浓度来。这种培训使得我在厂里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虽然我只是中专毕业,但作为一个品酒专家,我当之无愧是领先的。  徐:回过头想一下,从你个人成长的角度看,中专毕业以后,假如能选择的话,你会怎样选择你的生活?  乔:实际上当时真的别无选择。但是如果可能的话,我会选择更大一点的城市,比如说北京,至少是哈尔滨,而不是留在齐齐哈尔。另外,我希望选择一个更国际化一点的公司。对于一个中专毕业生来说,我认为我做了当时能做的最好选择。  徐:你如何评价这五年啤酒厂技术员的生命历程?是不是可以没有它而达到今天的成就。  乔:绝对不可以。后来我到中信管理可口可乐项目,很多经验来自于当初在工厂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来源于我当时所学的专业以及这五年的管理经验。在啤酒厂的五年中,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管理可口可乐的中国品牌雪菲力项目。再有,我19岁工作,这时候我的同学刚刚读大学一年级,或者刚刚高中毕业,而我已经进入社会了。一个19岁的年轻人,接触到了社会上最复杂的群体和最底层的群体,比同龄人先感知到了社会的末梢,这也是构成我后来奋斗动力的原因。中国最底层的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欲望,他们的痛苦、困惑,我从内心对他们怀着深切同情。我父亲也是工人,我觉得应该改变这个阶层的生活,因为他们活得既平淡而又艰苦。  徐:但是这只不过令你产生一种同情心和对底层的认识。  乔:马克思说:我同情人类。他对周围的穷人和底层人民的同情,构造了他作为伟人的思想基石,我有同样的感受。我觉得生活不像我在上学期间想象的那么美好,原来设想的、幻想的东西都没有了。现实不但没有那么美好,甚至是很残酷的。车间主任就像神圣的奴隶主一样,用非常野蛮的方式去奴役这些工人,对此我是不能认同的,虽然他对我很好。  徐:这个认识对你有什么影响?形成了什么动力?你为此做什么样的贡献?  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决定学管理。我在现实中看到的管理和我在杂志、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相差很远。美国的泰勒制只是规范工人的动作然后提高效率,但是中国连泰勒制这个阶段也没有达到。我觉得我应该学会最现代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程度,工人工作起来也会更舒服一点,而不会每天像奴隶一样,没有任何思想地干活儿。更糟的是,虽然没有任何思想的,唯唯诺诺的遵从所有命令,最后的结果还总是不好。  徐:换言之,对于落后管理制度的亲身体验,构成了你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体制的追求。  乔:没错。其实工厂里有很多大学毕业生或者学过管理的员工,但这些人得不到重用,所有的车间主任无一例外全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而且似乎只有这种人才能受到厂长的赏识,这是令我始终不可思议的一点。  徐:作为一个即将去沃顿的经济学学者,管理者,你怎么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个现状大老粗车间主任,而技术人员、大学生却不被重用,不能在最重要的岗位发挥作用?  乔:回过头来分析,实际上当时如果真让大学生去做车间主任,他是管不了这些工人的。这个必须承认,只有大老粗能管理这些人,因为他本身就是从这个群体出来的,所以他深深了解他们的心理,这也是特殊性。但是我认为,中国的工业企业也好,商业企业也好,都缺乏一种体系,它全部是依靠人去管理,如果能像可口可乐一样靠制度来管理企业的话,就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人坐在那儿,但由于靠人来管理,很可能大老粗更适合,虽然他们不会管得太好。  徐:在这里不能以劣胜优汰反向选择来简单解释,因为这是中国国营企业的特色。50年代、60年代的国营企业,不可能用制度来管理,毛泽东讲了,我们是从废墟上建立一个新世界的。而可口可乐来中国,他们是在高楼大厦里用计算机来系统设计和铺设这个新世界的。  乔:当时我有一种预感这样的企业不行,虽然当时不懂什么叫竞争力,但我觉得它没有生命力,迟早要不行的。我的老领导每次到北京来,我都请他吃饭,陪他去玩。他告诉我现在已经有50%的工人下岗了,工厂有一部分已与外商合资,企业形势不太好。我觉得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当时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  这段经历,是我后来立志搞经济管理的关键原因。事实上,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当企业家。有一段时间,在我21岁的时候,我是团支部书记。明月集团的几个厂长包括党委副书记,都想提拔我为全厂的团委书记,结果被一把手给否了,理由是21岁有点太年轻了。后来我当了分厂的负责人,管理分厂,梦想还是做一个企业家。  徐:你儿时的梦想就是要做荣毅仁,但正是在啤酒厂的工作实践,使得你做企业家的梦想有了坚实的基础。  乔:是的。是这样。  第4章 就业与敬业——啤酒时代.一(5)  热爱生活者,生活热爱他  学无止境,不是学历的8216;学,而是学以致用的8216;学  即使在一个代表着旧生产力要被改造掉的企业,同样能获得影响你一生的管理智慧    国企给了你国企的郁闷,你却要用它来寻找沃顿!  徐小平:(扭转话题)让我们来继续探索人才成长的秘密吧。一个管理者是怎么造就、怎么诞生的?我今天在新东方给学生做指导的基本思想是,假如你是学金融、管理、新闻、社会学,这类应用型、实用型专业类的学科的人,一定要在国内工作三五年,无论是去可口可乐还是一个倒闭的啤酒厂,积累经验是最重要的。等到你有了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个时候,你就有了资格和自由,去探索新的发展方向:留学、深造、升迁、跳槽、创业。人生选择,无非这几项。许多人认为只有到可口可乐才能获得经验。错!即使在一个代表着旧生产力的,要被改造掉的企业,你同样能获得很多将影响你一生的管理智慧,最宝贵的第一手经验。高尔基名著《我的大学》,说的就是和最低层劳动者生活的经历。关键是心态,关键是眼光,关键是思维方式。国企给了你国企的郁闷,你却要用它来寻找沃顿!(徐小平、乔慧存大笑)  我经常篡改顾城这首诗,这句话之所以成为名句,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当时别人所没有的思维。历尽文革黑暗的磨难,他心里更加追求光明。而当时的中国人民,更多的是想怎样把四人帮千刀万剐。乔:我当时喜欢研究行为科学,行为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员工愉快地工作。我觉得工人是在非常痛苦地工作着,我希望改变这一切,所以我在工作间歇带领工人唱歌,放松,然后继续工作,这样使得工作效率极高。当时非常有成就感,所以我后来体会到西方的管理体系和科学是非常有用的。  徐:虽然当时你只是个中专生,只能用片言只语学来的管理知识加以浅陋的运用。但是你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于是得到了管理实践的宝贵经验。假如你仅仅把自己封闭在学校里,为了一个又一个更高学历去学习,你就永远没有机会应用这些知识,得不到验证,也就获得不了价值,最后自己陷入到一种困境里去。虽然你这个实践是在比较低层次上的实践,但实际上也为你后来的发展铺垫了雄厚的基础。一个人不管多么失落,多少坎坷,你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然后看着这个目标争取把每一步路走好,走实在,你就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似乎能够听到你的歌声和那些工人的歌声。如果你心情不好,你不唱歌也不准工人唱,然后大家一起哭泣。大家看见你就要哭,为你而哭泣,你自己也为你自己哭泣,你母亲也为你哭泣,整个社会都为你哭泣,我想这就是生活悲剧。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