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兰波传

作者: 让-吕克·斯坦梅茨 字数:43847 更新:2023-10-11 16:25:01

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第一部分 1.再版序言拙作《兰波传》出版的那一年恰逢兰波逝世100周年,此后八年的时光又过去了,我们注意到有关兰波的研究似乎停顿下来。倒不是因为年轻学者们缺乏研究热情,他们对这位“脚底生风的人”一直很感兴趣,而是因为有些因素似乎暂时抑止了研究的激情,在十年当中,对兰波的研究曾掀起一个小高潮,1982年在塞里奇组织的研讨会(由阿兰?博莱尔、让-保罗·科塞蒂以及斯蒂夫?墨菲等人组织)以及皮埃尔?布吕内尔对《地狱一季》,安德烈·居约对《彩图集》的研究都对那个小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研究热情大概在1991年达到顶峰,各种研讨会和出版物令人目不暇接,人们本来担心这些研讨会及出版物是否会相互伤害,相互对立,而实际上它们是在促进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运动:积极探索,兼收并蓄,大胆创新。从那时起,《野性的炫耀》每一期都刊载丰富多彩的文章,尽管如此,文学批评研究则一直停滞不前,妨碍了传记作家全面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近10年当中,我们有幸看到他们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然而,我们还是应该着重指出几位格律学家最新研究的意义,在此项研究中出类拔萃的学者当属伯努瓦?科尔尼利耶。前辈人留下来的文本遗产也展示出美好的前景,尤其是让?于格及雅克?盖然在德鲁奥拍卖场将自己珍藏的孤本拍卖之后,这一前景就变得更广阔了。“七星文库”最新版兰波全集里的所有诗文都是定本,全集由安德烈·居约编撰出版,而那些诗文的手稿在很长时间内都散失找不到了。1998年,公众对在热纳举办的有关兰波的大型展览感到非常兴奋,而皮埃尔?米雄的传记故事(《圣子兰波》)以及菲利普?索勒尔的概述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在2000年就要到来之际,好几个版本的传记即将问世,传记作者们则大胆地认定自己的版本是“定本”。我们衷心希望这些版本值得用心去读,因为传记所记录的一生就是用文字和旅行锤炼出来的。无论是大众传媒的记者,还是热中于琐碎细节的报人;无论是偶像的崇拜者,还是文学评论家;无论是美化主人公的传记作家,还是狂热的挖掘真相的人,他们依然可以利用兰波这个名字大做文章。有些人则埋头整理悬而未决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让人为他们的档案支付费用。兰波希望能“在心灵和躯体中掌握真相”。拙作《兰波传》试图去感知那个真相(其实这个真相甚至是无法核实的)。本书是以兰波的诗歌为蓝图而构思,撰写的,它表达出诗歌本质上的激化作用,甚至于无声处也能体验到这一作用。正是对诗歌的解读走到了“最前面”,而且每时每刻都会毅然决然地走向更远的前方。让-吕克·斯坦梅茨1999年3月第一部分 2.前言(1)兰波的传说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他所表现出的个性,所引发的争议从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他弃笔从商,退出文坛的做法更为这传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或许只能求助于他的作品,可仔细想想,我们难免要琢磨,他本人是否希望我们看到他的作品(只有《地狱一季》除外,因为这部诗集是他亲自编撰出版的,但他很快就放弃了)。他对自己的创作不再感兴趣了,而且像流星似的在生活中一闪而过,这也使他成为一个蔑视文学,或从某种意义上说蔑视后世的“人物”。尽管如此,大家都知道,他只留给后世极少的证据,使人能在其生命的轨迹中辨别出他的模样来,因此后代人就更想去了解他,不管怎么样,那个生命轨迹似乎与某种秘密的意图重叠在一起。兰波的传记有许多版本。各种版本都试图去弥补明显的缺陷,去再现一个随时出现并跑遍各地的人。如果普鲁斯特在其《驳圣伯夫》中断言“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作品,而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在社交生活,在陋习中所表现的那个人的作品”,那么兰波则以其生活方式无意间打造出一种行为典范,他的言行举止给人一种粗暴的训诫(有人曾称这一训诫为“行为诗歌”),并以必要的行为去挑战艺术研究,而艺术研究往往都是在平和的气氛中完成的。即使有人认为兰波的传记无关紧要,那也不可能让他甩掉巨大的活力,正是这个活力促使他成为一个漂泊者,成为一名旅行者,成为一个居无定所,浪迹天涯的人,我们不妨借用马拉美谈到他时所用的那句名言,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过客”。特里斯唐?查拉认定诗歌是一种“精神活动”,而不是一种“表达形式”,亨利?米勒(HenryMiller)①将他看作是自己的密友,而美国“垮掉的一代”诗人则奉他为思想大师,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以兰波的作品来表现兰波。大部分作家及文学史家已意识到,兰波的作品主要是诗、《地狱一季》以及《彩图集》,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东西,诗文只是简单地表现出某一时段罢了,在那一时段内,兰波以为最好能走上艺术之路。1886年,费利克斯?费内翁(FélixFénéon)②向读者介绍了《彩图集》,他毫不犹豫地断言这些诗文“已超越了文学”。这话显然说得太夸张了,然而他已预感到,对于兰波来说,写作完全可以同令人眼花缭乱的魔术相媲美,而——————①亨利?米勒(1891-1980):美国作家。——译者注②费利克斯?费内翁(1861-1944):法国作家,与象征派作家交往密切,写出大量的文学批评文章,推动了印象派的发展。——译者注魔术的首要目标是要改变真实的状态。兰波虽然是作家,可他在文学界里的处境极不稳定,因为他的诗不符合艺术意愿,反而符合某种狂乱的愿望,这种愿望渴望改变人世间的基准。兰波的生平明确地表现出某一欲望的各个不同阶段,在我们看来,这一欲望显得那么遥远,就像某一景色鲜明的衬托物,而我们只能以渐进的眼光去看那景色。尽管如此,印象还是从中脱颖而出,或者说得更准确些,是从显影和放大中脱颖而出,诗歌就像青春年华那样意味着一种转变。兰波并不满足于他所留给我们的文字,有些人以形式主义的严谨风格为依托,认为作者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而且只能这么做(这显然是指普鲁斯特所说的那个“自我”),但这一次他们搞错了,因为作品及艺术很快就遭到兰波的蔑视,而且在其欲望形成的过程中遭到否定,他的欲望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并且借用不同的变形,以便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不管怎么样,那个目标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地狱一季》中充满了富有预知色彩的句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本人对自己的命运也有预知力,相反那些句子仅意味着某种追求,正是这一追求促使他下定决心,并引导他走向未来,虽然他在那个未来里遇到的只是障碍和失望。仔细观察他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情绪,他的冲动。因此,他的“沉默”也应划入他的生命轨迹,他本人也确认这种夸张性的企图。诗中所断言的“梦想般的解脱”就是用沉默的形式来实现的,这绝不是各种情况的巧合,而是受“道德”意志的影响。当我本人也在竭力为兰波撰写一部传记时,我并不想仔细探究一个人的所有个性,心想这种个性必然会反映在他的作品里;我也不想将他的作品与地理环境,与家族遗传影响或社会环境挂上钩。事实上,兰波本人也会对这类环境因素提出质疑。他是惟一放弃文学的诗人,后来便甩开所有的艺术诱惑,继续履行自己的计划,这项计划感知性强,却难以理解。在他身上,文学在某一绝对时刻是可信的,接着却令人颇感失望,这样的文学已经过时了,已经毁灭了,从而让位于某种冒险的,表面看来更加现实的举动,虽然这一举动受同一欲望的驱使,这种欲望在支配着某一个人,必然会让他永不满足,这是一种既悲壮又奇妙的不满足感。第一部分 3.前言(2)兰波的传记作家们早已意识到,他们的激情是得不到回报的,可他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去编撰兰波的传记,说实在的,他们根本没想到自己要写的东西竟会是那么难。每一位传记作家都抱着崇敬的心情去写,希望能把他笔下的兰波写活了。大家都想去书写兰波,于是他很快就成为鉴别的难点。艾田蒲仔细分析了兰波的所有作品,那一篇篇作品将他塑造成一个偶像,最早为兰波立传的是兰波的妹夫皮埃尔?迪富尔,又名帕泰诺?贝里雄(PaterneBerrichon)①,此人直率地声称:“至于说传记,我只承认一个主题,那就是我的主题,而所有其他的主题都是骗人的,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有人紧紧地拢住兰波,兰波本人很少说话,可拢住兰波的人却偏要让他说许多话。一部部有关《醉舟》作者的传记难免会让人感到失望,因为这些传记只关注某一种隐蔽的欲望,而且设法去披露这一隐蔽的欲望。最有启发性的传记就是伊妮德?斯塔基(énidStarkie)的版本②(克洛岱尔称她为“女才子”),尽管如此,斯塔基毫不掩饰地去挖掘某些有损兰波形象的假设,比如有人声称兰波是一个黑奴贩子。皮埃尔?阿尔努所描述的生活被人遗忘了,尽管此文有许多错误,但它以欢愉的风格和讲述故事的愿望,描述了“一位朋友的生活,人们本来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位朋友,而且满怀激情地敬佩他”。皮埃尔?珀蒂菲斯最近推出的作品将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写得非常清楚,以至于兰波的作品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珀蒂菲斯先生指责有些人“脑中带着某种固定的观念,却对那个有血有肉的人视而不见”,但他本人是否敢于描述这个血肉之躯的疯狂举动呢?最新出版的传记是阿兰?博莱尔撰写的《兰波在阿比西尼亚③》,此书一经推出便受到报界的一致好评,从各方面看,这部传记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兰波那欲望的深度。博莱尔不想按照年代的顺序去写这部传记,于是便将读者带入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里,兰波摆脱了时间的进程,却落入一种反复,重复的结构之中。所有的一切都被巧妙地编入一个对比的系统里,由此进入一个过于均衡的范畴之中。为了彻底推翻两个兰波的论点,即一个是作家兰波,另一个是默默无闻的兰波,一种连续性,一种逻辑性自童年时代起便建立起来,诗人一直固守自己的思维方式,以至于他自身的矛盾,他的踌躇,他的懊悔都被抹掉了。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记让我学到许多东西。如果我没有亲自编撰出版兰波的诗集,如果那时我未意识到只出版他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也不会步这些传记作家的后尘,去撰写这部传记。在我看来,传记并非是有益的补充,而是从思想上审视整体的最佳手段,而这个整体则以兰波的诗文为起点,并越过诗文向纵深发展,涵盖了他的言谈举止,他的思维方式,他待人接物的态度,他的这些做法或多或少都是有据可查的。大概从1980年起,几乎所有可以再现兰波旅程的文件都已准确地统计出来。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希望能发现新的文件,虽然发现新文件的机会已变得微乎其微。诚然,只想着去整————————①帕泰诺?贝里雄:《让-阿尔蒂尔?兰波的一生》,法兰西信使出版社,1897年(PaterneBerrichon,laviedeJean-ArthurRimbaud,MercuredeFrance);伊莎贝尔?兰波:《我哥哥阿尔蒂尔》,布洛克出版社,1920年(IsabelleRimbaud,MonfrèreArthur,Bloch)。——原注②伊妮德?斯塔基:《兰波在阿比西尼亚》(法文版)帕约出版社,1938年(énidStarkie,RimbaudenAbyssinie,Payot)——原注③阿比西尼亚为埃塞俄比亚的旧称。——译者注理这类素材是远远不够的。与其让负责登记文件的官员无动于衷地待着,倒不如去解释现有的文件,这项工作(如果有可能这么做的话)似乎显得十分必要。尽管如此,我并不想打造一个易于理解的人物,将其过于简单地与各种幻觉重叠在一起,其实兰波早已在虚构的同代人身上描绘过这些幻觉了。我既不希望实现一个虚假的客观性,也不想迫使别人接受一个有效的形象,在那个流氓-通灵者-同性恋者-探险家的形象之外再加上一个图腾形象。首先应该辨别清楚兰波本人制造传说的方式。艾田蒲所撰写的多卷本《兰波的传说》里什么也不缺,惟独缺少那个人们在其生前所能见到的人,他是沙勒维尔的中学生、巴黎的流浪汉、伦敦的流亡者、爪哇人、亚丁或哈勒尔的商人,兰波正在为自己制作面具,设想着自己的角色。和兰波相似的人并不是那个在亚丁附近跑来跑去的同名者(他知道有一个和他同名的人),而是另一个人,他一直想成为这个人,并不断地追踪这个人,好像要剥去此人最易被人认出的外表,要弄清他那隐藏的真面目似的。要是撰写兰波的传记,人们以为会用某一近似的人物来代替他,然而,人们看到另一人油然而生,而兰波在脑子里一直想着这个人,此人就是他的秘密,是他那“天才”的秘密。因此,我需要去辨认和他有关的一个个传说,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传说不再是流言蜚语拼凑出的东西,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的话,那些传说倒和他内心的愿望相吻合,尤其是他在同自己完美的观念反映作斗争,或者是故弄玄虚,这使他可以愚弄烦人的现实。第一部分 4.前言(3)一个奇特的练习,首先是一个修辞学的练习在等着所有关注他生活的人,因为确实有必要和那些众所周知的逸事“打交道”,并对这类逸事的内容作出评价。每个人都会顺着那些早已发现的踪迹走下去,更多的工作是把后人所说的话衔接起来,组织起来,而不是亲自去核对事实的真相。现在所留下来的东西,也正是早已遗失的东西,但却以混杂的文字形式沉积下来,其中有他的作品、书信、官方文件等。因此要把那篇反复修改过的故事重新编写一遍,要是不能以奇特的方式去润色,去重写的话,那么重新编写的东西也不会有什么新意。各种版本的传记总会出现偏差,总会有许多微小的差别。同一个兰波(总是兰波!)的故事在此已成为另一个故事,成为一个任意发挥的故事。谈到兰波时,我并不认为应该告诉大家他会把我们引向何方,而且从未觉得有必要断定他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我们尤其要避免碰上两个暗礁:一个是不能把传记写成像警方的调查报告,另一个是不能作过多的叙述,因为过多的叙述往往是在竭力挖掘个人的幻想。“我躲起来了,其实我并未躲藏。”人们在《地狱一季》里读到这样的句子。或许最好能让叙述者占据一个幽灵般的位置。通过他的笔,那个“人物”还是从一页页纸中诞生或再现出来,因此跟随这个人物比创造这个人物更重要。一部传记其实就是时间的问题,现在时在此书中占主导地位,这并不是靠现实主义小说家使手腕来实现的,而是恰好同紧迫的状态相吻合,去陪伴一个爱散步的人。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传记作家都用描述过去动作、状态的时态来讲述兰波的故事,因此也就无法准确地再现他那最直接的活动,甚至将其推向论文集的层次。相反,最好要把他放在史实的风口浪尖上(不管他是处于绝境之中,还是身陷过渡时期),那时他正准备刺破“彩霞映红的天空,就像撕裂一堵墙那样”。相反,我倒宁愿摒弃现实的另一个简单的效果,这个手法就是让与某一“生活”有关的所有人物都参与对话,这一手法有时会让那些资料翔实的书披上诱人的色彩,从而把传记写得像小说似的。在撰写本传记的过程中,我所遵循的另一个原则就是只引用原作者的简短片段(当然可以在作品集里读到原作者的完整诗文),尤其是只引用他的书信片段,但引用某些书信可能会影响整个传记的叙述进程,从而在短时间内强迫大家接受另一种格调的文字,比如我怎么能把那封著名的“通灵者”的信全文引到这部传记里呢?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大量地借鉴他的书信,以再现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1880—1891),也就是他在阿拉伯半岛或在非洲经商的那段时间。有人认为那段时间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应该把这段时光遮掩起来,然而他竟然接触到深远的终点,接触到一连串行动及文字的终点,这些行动及文字构成他自己的命运,可谁又能感觉到这一点呢?亚丁和哈勒尔的时刻在一封封信中回响着,就像无可辩驳的话语一样,那一时刻使我们从痛苦的内心深处更加了解兰波,因为他已渐渐地丧失了生活的理智,是荒谬在支配着他的行动。从此,他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满腹经纶的空想者,因为他的设想注定是要失败的。掩卷之时,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也许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兰波在这里只是一连串生动的图像,尽管这些图像提出许多问题,是对一个人物形象的再塑,况且不能只是把这个形象塑造得可信,让人觉得这个形象不容置疑。一个人的“命运”再次被刻画出来。在回想起萨特所著的《波德莱尔传》时,难道我们不应想想兰波是否配得上这样的命运吗?总之,绘画的画布已经铺开,人们肯定会发现许多素材,发现一个人的出走和返回,这不足以解释兰波在诗歌方面的天赋,但至少表明那是一个让人羡慕的领域,是一个受人非难的领域。其实并不存在两个兰波,这并非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兰波,而是一个向前迈进的人,他的变化令人迷惑不解,欲望及困惑的主题那含糊的特性一直在支配着这个变化。这个生命就是动荡的历程,虽然这动荡的历程使人困惑,而且好像希望他去经受这样曲折的经历似的。他的诗在字里行间显得极为平稳,却令人感到眩晕。殊途同归,因为不论是出走的方式,还是自由的努力,都是为了以彻底认识自己,像尽情地享受那样去感受。今天,“双手揣在衣兜里”,每个人都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心想自己一定能追上那个他以为远在天涯的人。奥尔纳河畔的克兰尚1990年12月31日第二部分 1.童年的生活片段(1)这一次,我不会到沙勒维尔去。我不会穿越火车站前的小广场,虽然广场上则耸立着兰波的半身雕像。我也不会追寻大家业已熟悉的老路,比如梯也尔街(以前称为拿破仑街),兰波就是在那儿出生的;比如波旁街,兰波在那儿度过了童年时代;再比如玛德莱娜沿河街道5号甲,兰波在那儿写下了《醉舟》。我不会穿越迪卡尔广场,也不会走进市立图书馆,更不会去兰波当年念书的那所中学,以前他曾是这所中学里最有前途的学生之一。当然,我也不会走进“老磨坊”,这是一所高屋顶的漂亮建筑,现已成为兰波博物馆。我不会注目观看马斯河,川流不息的河水带走了所有的梦境。兰波正是在这些地方度过他的童年,然而这地方却像羁绊一样束缚着他,他以顽强的意志冲破这个羁绊,意志与诗歌融合在一起。说实在的,在最初那种幻觉般的发现消失之后,即使以细心、虔诚的观察者身份回到这个地方,也不会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除了证实他早已离开人世之外,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兰波生前曾就自己真的存在于世思索过,况且他发现自己的存在好像看不见似的,尽管他做出那么多标新立异的事,引来那么多好奇的目光。“有些我碰见过的人或许根本没有看见我。”不论是传说,还是史实,他从此构成一幅图像。从难以逾越的距离来看,从无法理解的人生轨迹来看,人们感觉到的恰好是他的失落感,他那故地的真实状况也印证了这一点。我在寻找一个人,可实际上却只是碰到一个虚构的想像,这是由他的作品、私人信件和官方文件构成的想像,然而这些作品或文件只给我提供某些与史实相近似的提示。当然,将这些文字联系起来的东西正是一个生命的主线,但这个生命却以逃避,以出走作为自己生存的前提。这个生命就像是一种现象,一道耀眼的光芒,一道像他的眼睛那样的蓝色光芒。有关这位“梦笔生花”诗人的最初文字就是他的出生证和受洗礼证。所有人都会秉承自己先祖的特征,这位将来云游四方的人也不例外,他像每个人一样,也要接受遗传定律的制约,而遗传定律会长期地影响晚辈的身体及言谈举止。家长始终在编织着某一命运,在生命、基因及必要的痛苦中都能看到家长的影子。让-尼古拉?居夫,现年56岁,土地出租者,沙勒维尔市人,1854年10月20日晚5时,前来本市户籍管理处申报户口,其女玛丽?卡特琳娜?维塔丽?居夫,现年29岁,无业,系弗雷德里克?兰波之妻,于当日清晨6时在位于圣母区拿破仑街的让-尼古拉?居夫家生下一个男性婴儿,弗雷德里克?兰波现在里昂第47步兵团任上尉,并驻扎在里昂,他们为孩子取名为让-尼古拉?阿尔蒂尔,阿登省第二区沙勒维尔市户籍管理员弗朗索瓦?多米尼克?勒马勒将此登记在册。普罗斯珀?勒泰利耶,现年56岁,图书经营者和巴蒂斯特?埃默里,现年39岁,市政府职员,二人均为沙勒维尔人,他们在场为户口申报人作证。在阅读本证明之后,户口申报人及证人在本证明下方签字确认。居夫埃默里勒泰利耶勒马勒从那时起,人们注意到孩子的父亲兰波上尉并不在家,他当时驻扎在里昂。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征象后来却演变成极大的弊端,夫妻二人对此饱受痛苦,甚至闹到分手的地步。兰波是在居夫家里出生的,一个月后,即11月20日,他接受了洗礼,从那时起,他便完全托付给外祖父家。兰波后来和他兄妹一样,对父亲家一无所知。帕泰诺?贝里雄依照岳母兰波夫人的回忆,向我们描述了弗雷德里克?兰波,说他“是个中等身材的人,金黄头发,蓝眼睛,天庭饱满,鼻子很短,且微微向上翘着,嘴唇有些厚,在下巴处留着一绺胡须,这是当时时髦的样式”。弗雷德里克于1814年10月7日出生在多勒,他母亲是一个农户的女儿,父亲是个裁缝,他从18岁起便选择了军人这一行当。他从士兵一步步地提拔上来,从1841年起,他就驻扎在阿尔及利亚。那时正是殖民统治的高潮期,法国军队在比若元帅(maréchalBugeaud)①的指挥下同阿卜?埃尔-卡德(Abdel-Kader)②的军队作战。1845年,弗雷德里克被晋升为少尉,接着被任命为塞杜镇阿拉伯处的主任,这里距特莱姆森仅50公里。他主要负责行政方面的事务,针对各类不同的问题起草报告,他总是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时大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项令人厌烦的工作。此时,我想起了那位绰号叫“狼人”的贝特吕斯?博雷尔(PétrusBorel)③,此人自——————①托马斯?比若(1784-1849):法国元帅,曾任阿尔及利亚总督。——译者注②阿卜?埃尔-卡德(1807-1883):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部落首领。——译者注③贝特吕斯?博雷尔(1809-1859):法国诗人,具有强烈的叛逆性格,自称“狼人”。——译者注1846年起担任穆斯塔加奈姆的殖民监察官。想像这两个人能在一起碰面决非是徒劳的空想,但弗雷德里克不是诗人,而博雷尔也没有任何行政官员的才华。命运就是这样形成的。当博雷尔在其思想的城堡里为其《消沉的马斯河》编写韵文时,弗雷德里克则精心地起草重要的报告,在他看来,起草报告是远远不够的,他还撰写了一篇《军事口才论文》,写这篇文章既出于消遣,也出于某种信念,这让人觉得他的口才一定和他的文笔一样充满了灵气。这类特殊的文学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十分罕见,比若元帅手下的许多军官都用优美的文笔来炫耀自己,从而给我们留下许多典雅的文字,让我们从中看到他们的修辞天赋。弗雷德里克显然比一般人要聪明。而且他非常珍惜自己所写的文字,那是他在既遥远又不十分太平的阿尔及利亚利用空隙时间所写的文字,他把这些文字带到沙勒维尔(后来就放在那里)。兰波小时候常常翻阅父亲写下的这些文字,但有些篇幅上还书写着稀奇古怪的字母,这引起小兰波的注意,其中有一本阿拉伯语字典,父亲在上面写下了评注。另外还有一些“阿拉伯草稿”,里面有一篇“笔记,标题是《玩笑与文字游戏》等”,以及“对话及歌曲集,这对学习阿拉伯语的人来说是很有用的”。第二部分 2.童年的生活片段(2)1848年革命后,驻扎在奥兰的部队,其中包括兰波中尉所属的野战营,宣布支持共和国。弗雷德里克在那儿一直驻扎到1850年,那一年他回到法国。两年后,他被晋升为第47步兵团上尉。现在,人们依然不知道这位在国外度过青春年华的士兵怎么会结识一位阿登省的姑娘。但军人的生活常常让他从一个营地轮换到另一个营地。1852年,他被派到梅济耶尔营地,这是距沙勒维尔很近的一个小城,今天此城已划归沙勒维尔管辖。一到星期天,军乐队的乐手们便拿着亮铮铮的管乐器,戴着红色军帽,来到沙勒维尔的音乐广场上为大家演奏,让附近的居民欢乐一番。维塔丽?居夫时年28岁,刚刚搬到城里来住,到广场上来看军乐队表演也算是散散心吧。她个子很高,举止庄重,她那副矜持的样子和美丽的蓝眼睛也能迷倒许多男人。兰波上尉注意到她。他们依照当时的礼仪认识了对方,恐怕这也和那些想撮合这门亲事的人不无关联,他们注意到两个人还是心仪对方的。维塔丽于1825年3月10日出生在罗什村,这个村子距沙勒维尔50公里。她的童年很不幸,在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从那儿以后,她就一直住在这个小村庄里,和父亲让-尼古拉、哥哥让-夏尔?费利克斯(生于1824年)及弟弟夏尔—奥古斯特(生于1830年)在一起生活。她很快就接替母亲,将所有的家务活都承担下来,这些家务活整整一生都压在她身上。居夫一家是体面的农民家庭,他们家族有案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大革命之前。兰波后来在《地狱一季》中毫无窘意地申明:“……我出身低贱。”其实他的远祖并不是缺食少穿的穷人。他的外高祖父让-巴蒂斯特?居夫手里有丰特尼耶庄园,那是一座古修道院。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高祖父把冯克、叙菲利等镇周围的土地买过来,渐渐变得富裕起来,最后在罗什村落下脚来,他的儿子们继承了他的财产,接着孙子让-尼古拉又继承了父辈的财产,让-尼古拉的孩子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维塔丽年轻时就很勤快,而且道德观念极强,但她的兄弟却恰好相反,他们俩性情乖戾,生活也很放荡。1841年,年仅17岁的让-夏尔?费利克斯便离开阿登省,跑到阿尔及利亚去当兵,那是为了躲避一件不光彩的事,要不然他非得被轻罪法庭送进监狱不可。他去阿尔及利亚的时候,兰波中尉恰好驻扎在那儿。让-夏尔?费利克斯只是在妹妹维塔丽结婚之后才返回法国,那时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村里的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称他是“非洲人”。至于说弟弟夏尔-奥古斯特,他整天什么活也不干,就知道饮酒纵乐。1852年,他还是结婚成了家。从那时起,新婚夫妻似乎使居夫这个大家庭产生了矛盾,结果维塔丽打算离开这个家。于是父亲让-尼古拉便把罗什村的土地交给夏尔—奥古斯特去经营,他给女儿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他们父女俩离开罗什,搬到拿破仑街12号的二楼居室里,这里位于圣母街区,距市中心不远。夏尔根本没有能力管理他的财产,守着酒坛子一天天地消沉下去,而且还抛弃了妻子。1854年,在神秘地失踪多年之后,哥哥费利克斯回到家乡,于是弟弟便把这份家产转让给哥哥。从那时起,他便在省内各地到处流浪,靠给别人打短工生活。家乡的酒好像让他活得很长寿,他一直活到1924年,在度过游手好闲,专横任性的一生后离开人世。兰波的传记作家戈德绍上校曾一再强调居夫兄弟这种不顺从,好叛逆的秉性。兰波还真的像他们!其实他并不了解这两个舅舅,只不过是听人传言,对他们的举止有所耳闻罢了,因为他母亲大概对自己兄弟的事什么也不想说。懒惰,酗酒,流浪正是兰波生活中的“惯例”,但人们不应将此归咎于祖传的陋习,这也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他后来所推崇的方法,即“清醒地让所有感官错乱”与酒鬼夏尔及“非洲人”费利克斯的榜样没有任何关联。相反,人们应该相信,在兰波看来,他母亲一直代表着久居一隅而又令人厌倦的稳定生活,所有的习惯在编织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甚至压制了他的梦想和希望。在罗什居住的那些年,她确实过的是听天由命的日子,她进过小学学堂,但很早便习惯于做家务,成为操持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夏天,到了收割庄稼和草料的季节,她和男人们一起干活。后来,她搬到沙勒维尔来居住,这改变了她那没有欢乐的世界,但这个改变却出乎她的意料。自从结识弗雷德里克之后,她打消了自己逆来顺受的想法,也变得高兴起来。显然,未婚夫妻还是情投意合的。1853年2月,他们俩举办了婚礼,她带来一笔可观的嫁妆(3万法郎),后来罗什村地产的收入也划归在她的名下。至于说上尉嘛,他仪表堂堂,在部队里干得不错,而且还有晋升的机会。她爱这位帅气十足的军人,而他呢,在非洲孤独地度过那么多年后,可以期待着在她身边过上有人疼爱的安稳日子。第二部分 3.童年的生活片段(3)在他们结婚9个月后,结实的小弗雷德里克出生了,他的前途虽不如弟弟的那么辉煌,但他却比弟弟活得长寿。从1853年5月起,兰波上尉被派往里昂驻防。他利用短暂假期回家探亲,这次探亲后,他有了第二个孩子,就是让-尼古拉?阿尔蒂尔,未来的诗人,但孩子出生时,他未能赶回来,那时他正准备随部队开往克里米亚,拿破仑三世和英国人结盟,正试图联手攻打尼古拉一世的俄军,以武力来解决棘手的东方问题。战争打响后,兰波夫人极为焦虑不安,每天看报纸,查地图,关注战事的进展。诗人兰波年龄太小,恐怕对此不会有任何记忆,但他后来注意到家里挂着一幅描绘因克尔曼战役的版画(他父亲并未参加这次战役)。在讽刺诗篇《圣袍下的心》中,他倒更乐于向我们展示这样一幅版画,这幅画挂在令人尊敬的有钱人拉比奈特家的客厅里。因此,夫妻俩不得不天各一方,过上聚少离多的生活,这种生活最终导致夫妻二人彻底分手。维塔丽憧憬幸福生活的梦想也一天天地破灭了,所有的家务再次落到一个女人肩上,她得把家中的一切事情都承担起来,还得照料几个年幼孩子。兰波上尉最终安全地返回家乡,但他只能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们,最多在家待上一周,他又得去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回到部队后,他被派往格勒诺布尔驻防。这次短暂的探亲让他得到一个女儿,但婴儿3个月大就夭折了。一年后,1858年6月15日,另一个女儿出生了。这是诗人兰波的大妹妹,名字也叫维塔丽,但她没有活到青春期就去世了,兰波后来一直很疼爱这个妹妹,妹妹背着他悄悄地写日记,通过她的日记,我们注意到,她是观察诗人在1873~1875年间日常生活的最朴实、最可靠的见证人。那几年的生活确实是平淡无奇,家庭中有新的生命来到人世,也有生命离开这个世界。父亲让—尼古拉于1858年7月去世了,兰波夫人感到非常悲痛,她常常回忆起“善良的父亲”,他是所有逝者中最让她惋惜的亲人。父亲死后,她继承了罗什村的那片耕地(她很快就将耕地租给几家农户)。此后不久,收获季节过后,她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她把孩子们交给邻居照料,独自一人跑到斯特拉斯堡附近的斯克雷茨塔,去看望正在那里驻防的丈夫。她守在丈夫身边度过几天。这个脾气暴躁的女子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在令人感到吃惊。人们从中感觉到她那渴望爱情的决心,但这一渴望很快就再也不会表露出来了。上尉只是生养孩子的父亲,而不是疼爱妻子的丈夫。1860年6月1日,他又让妻子给他生下一个女儿,孩子取名叫伊莎贝尔,后来命运使这个小妹成为诗人兰波的传记作家,让她去创建诗人的传奇。尽管这次短暂旅行让兰波夫人体验到甜美的生活,但她很快又回到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膝下的四个孩子不会给她任何喘息的时间,大儿子才刚满7岁,最小的女儿还睡在摇篮里,而孩子们的父亲又常年不在家。由于现在住的这间居室太小,无法容纳这么一大家人,她离开这里,搬到波旁街73号,这是沙勒维尔市的工人住宅区。后来,兰波夫人搬了好几次家,她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居所。自从维塔丽到斯特拉斯堡探望丈夫之后,上尉不再是这个家庭的稀客了,虽然他在家的时间比以前长久许多,但并未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他几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们,而且好像很难忍受他们,况且他和妻子的关系也不和睦。对于这位“生性喜欢到处漂泊,懒散而又粗暴的人”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不和睦的借口。兰波夫妇经常吵闹不休,小兰波那时已6岁了,他还依然记得父母有一次争吵的情景,他后来的好朋友欧内斯特?德拉埃将此披露出来①:餐橱上放着一只银盆,父亲当时大发脾气,顺手抓起这只银盆,将其摔到地板上,“银盆在地板上反弹起来,发出悦耳的音乐声”。接着,父亲将银盆拾起来,又放在餐橱上。这时,兰波夫人可不甘心受丈夫的气,又抄起那只银盆,将其摔在地板上。这种粗暴的争吵真是荒谬,每个人都想以粗暴的举动来展示自己的权利。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这种争吵的场面已深深地印在小兰波的记忆里,但在这记忆的背后,大概还掩盖着更为真实、更令人生气的场面,而小兰波却将此永久性地埋藏在自己心底里,大家作出这样的猜测也是有道理的。兰波对此感到非常痛苦,他情愿只将某种“音乐声”记在自己的脑海里,以便让这音乐声掩盖住那激烈的吵架声。第二部分 4.童年的生活片段(4)1860年6月,上尉被调往康布雷市,这里距离自己的家人要近得多,然而上尉却永远地离开这个家,这是他亲手创建的家庭,但任何强有力的纽带都无法再拴住他。夫妻并未离婚,但他们还是分手了。1878年11月17日,弗雷德里克离开了人世。他死后,维塔丽得到部队发放的一笔抚恤金。后来,她竭力将丈夫的痕迹从家中抹掉,以前她曾试图将丈夫留在自己身边,但丈夫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只是把她看作一个圈套(或许是因为她家那点财产吧),而他甘愿让自己被这个圈套套住。他们俩的脾气秉性截然不同。作为军人,上尉已习惯到各地驻防,他根本不理解这位节俭的乡下女人,不理解这位既虔诚又没有远大理想的女人。然而,兰波夫人临终前写过一封信,她在信里用伤感的语气回忆起婚后最初那段时间的生活,她好像感觉很幸福:“这里驻扎着许多军人,这让我感到很激动,我又想起你们的————————①本文所引用的德拉埃的证言大多源于《德拉埃:兰波的见证人》,此版本由弗雷德里克?埃德尔丁格与安德烈?冉德尔合作整理,纽沙泰尔,拉巴科涅尔出版社,1974年(NosréférencesàErnestDelahayerenverront,laplupartdutemps,àDelahayetémoindeRimbaud,éditionétablieparFrédéricEigeldingeretAndréGendre,Neuchatel,LaBaconnière,1974)。——原注父亲,要是没有孩子的话,我会很幸福,你们这几个孩子让我遭受那么大的痛苦。”这是记忆里突发的感想。仔细读过这句话之后,人们感觉倘若维塔丽不做母亲的话,那么也许她会很幸福。显然,人们不会相信她说的话,她用这种迟到的诡诈方式来原谅离家出走的丈夫,然而这并不能减轻他的责任。兰波夫人本来应该知道军人就是漂泊不定的过客!父亲离家的举动在小兰波看来就像是不公正的惩罚,他的感受要比人们想像的沉重得多,从此,他的内心里生出某些画面。客观地讲,这些画面属于他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生活同样也是由内心激情所构成的一个个幻想组成的。兰波在好几首诗中考问自己的记忆。确切地讲,在那首名为《记忆》的诗中,随着文字的展开,随着流动的河水,人们看到一个奇特、模糊的场景,一些人的名字和面孔在场景中陆续显现出来。读过《记忆》的人都有一种透过玻璃窗向外看的感觉,有时读者想抹去玻璃窗上的雾气。兰波追忆某些幻觉,这些幻觉正是他探索无意识的感受:有一座城市的城墙,“一个贞女保卫这座城市”;有夫人,有他本人,还有几个小姑娘;有包着红色皮革封面的图书,还有一个草场。有些带着追忆色彩的话语从这个梦一般的境界里流露出来,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话语所掩盖的东西:夫人挺直腰板站在附近的草场上,纺线绳像雪花似的纷飞飘落下来;手持小阳伞,脚踏伞形花,她为在草地上看红封面图书的孩子们感到自豪!真遗憾,他呢,却像成千名白色天使在路上分手道别,在远处山上渐行渐远,而她依然冷酷,忧伤,跑呀!男人出走了!兰波也许从未见过这个场景,但若在此诗里体验不到他所编织的这个场景,那是不可能的,然而他却将此看作是梦境中的彩色画片。从某些方面来看,想像同样是他的生活,因为没有人能给他作出合理的解释。在他生活当中,就像在母亲和妹妹的生活中一样,父亲离家出走,在路上越走越远,他那白色的身影越过那座山,渐渐地消失在薄雾之中,这座山其实就是沙勒维尔丘陵地带中最高的奥林匹亚山,父亲真是给家里出了个难题。那么在波旁街的家里还有什么呢?有小姑娘,她们穿着“已褪色的绿裙子”,孩子们手里拿着包着红色皮革封面的书,这是学校赠送给她们的奖品。这是决定性的时刻,兰波在少年时代多次补充并修改过这一时刻,可他对此并未作出任何评论,只不过将这个素材写在纸上,由此而形成一个“记忆”。兰波的记忆正是在记忆所表露以及所忘记的东西里形成的。在忘记的限度内,就有父亲离家出走的这件事,父亲扯断了将夫妻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让母亲在家里既当爹又当娘,他留给妻子的不仅仅是遗憾,更多的还是怨恨。上尉还激发诗人兰波写了另一首诗,但人们常常尽量回避这首诗,因为此诗写得很淫秽。就在兰波把自己的记忆写在纸上时,他知道自己的童年保留着性的感受。在《诅咒诗画集》那诙谐夸张的诗词中,当兰波写下《老傻瓜的回忆》时,他自然是想表露出自己与说话者有所不同,但他乐于将自己童年时代难以启齿的感受披露出来:“他的膝盖有时作出爱抚的表示;他的长裤/我的手指真想剥开裤子的缝隙……”兰波大概写得太夸张了,他的诗带有挑逗性的色彩。人们可以想像(他倒乐于让我们去遐想)他那同性恋的倾向,这一倾向最终还是造成不良后果。家里没有父亲的声音,这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感觉很压抑,于是另一个躯体就替代了这个有家不归的父亲。第二部分 5.童年的生活片段(5)在弗雷德里克出走之后,兰波夫人变得更加专横了,然而她这个专横的家庭主妇却变得很坚强。诚然,她缺乏想像力,甚至缺少宽容之心,但我们应该理解压在她头上的家庭悲剧,童年时所遭遇的苦难已使她变为铁石心肠的女人。婚姻的失败彻底地粉碎了她那美好的幻想。兰波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手里拿着圣经,“有责任感的母亲”形象。要把她置于孩子们的世界里来看待她。她极为严肃,对孩子们的要求过于严厉,即使身陷失望的处境,也不忘去借助道德和宗教的力量。兰波后来称她为“老妈”、“女掌柜”、“刀子嘴”,除此之外,他找不到更苛刻的词汇去挖苦母亲。从1860年起,全家人的生活便完全依赖于母亲的精力与意愿,那是一种没有微笑的意愿,好像从此在她眼前展现出一个灰暗的世界,这是一个家务总也做不完,种种欲望遭受抑制的世界。年仅35岁的维塔丽就像守活寡一样,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孩子,要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把他们抚养成人,并将此视为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她要让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后能得到受人尊敬的地位,得到优于富裕农民的地位,因为她小时候只是一个农民。因此,她要竭尽全力让儿女们接受完美的教育,把希望以及生活的意义全都寄托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少年兰波不会忘记他们住在波旁街时家里的气氛。在此,我们应该重温他那首《七岁诗人》,这就像一部名副其实的忆旧电影,诗写得颇有风趣,也很有韵味。全诗是以一年四季的节奏展开的:“12月那苍白的星期天”,时光好像凝固了似的;安息日那一天,最大的娱乐就是做弥撒;夏天那酷热的下午,孩子躲到阴凉地方去了。这已显露出他的孤独感和反抗精神。兰波周围的人则成为他诗中的人物。最初是这位能干的母亲,她个子高大,兰波整个一生总是和母亲发生冲突,而母亲一直关注着他,好像是为了倾听他的呼唤,但却始终无法理解他;接着是生出“猴人”的母体以及“刀子嘴”,再往后就是“信筒”,他后来从非洲寄来多封传递不幸消息的信件。兰波拓展了视野,采集了光芒。孩子被绊倒了。孩子站在楼梯的高处轻蔑地向下看着。孩子什么也不在乎,或者在撒谎。两双蓝眼睛的目光碰在一起,一个人想让另一人坦诚地说出生活中难以启齿的话。接着,他还描写了居住在这个平民街区里的感受,因为孤独的兰波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那些身穿工装的工人,听到鼓声传来的消息时便聚集起来,作出屈从的样子,雨果和左拉喜爱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都是毫无个性、随大流的人,是未来的炮灰和雇佣资本,是苦劳力,然而明天他们将成为被枪杀的革命者。接着,还有那些出身于贫困家庭,身上散发着“集市臭味”的苦孩子们,他们穿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了,他在《惊呆的孩子》里向这些人表达了爱意,而且极为同情他们,然而母亲却以为这些人污秽不堪。兰波就是七岁的诗人,当空虚感越来越大并开始撼动声音和图像时,在刚刚放眼观看世界,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刻,他在内心深处就是诗人了。幸好,他的世界并未局限于一间小小的卧室里,局限于沙勒维尔的条条街巷上,他在书本里尽情驰骋。兰波到处去汲取营养,到报纸、杂志、画报、通俗小说里获取力量。为了打消待在小城里的烦恼,他刚开始学习看书写字,就在构思小说的片段,希望能讲述出奇妙的传奇故事,他发现小说中的气氛比现实生活更真实,他憧憬自由,希望以自由来排解内心的不快,而自由的强大力量已经征服了他,并给他很大的鼓舞。第二部分 6.人文科学(1)兰波夫人从此便独自一人去支撑这个家庭,她将全部心血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虽然她本人并未受过太多的教育,但她依然雄心勃勃。她尤其关注自己的两个儿子。作为母亲,她关心孩子们的未来,衷心希望他们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前景。1862年,她把阿尔蒂尔和弗雷德里克送进罗萨私立学校,让他们做走读生,这所学校位于火枪街11号,当时共有300多名学生的校学习,这是一所远近闻名的私立学校,教学条件绝对是现代化的,教学课程也是专业化的,同时学校也教授传统的课程。在这所学校里,兰波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起,很快他就以聪明、早熟而引人注目。每个学年,他都能得到学校的奖励,而且年年如此。难道我们因此应当把他看作一个模范学生吗?除了那些令人信服的学生成绩册之外,那时保存下来的文件表明,他是一个贪玩的孩子,而且已经显露出诗人的才华。他哥哥弗雷德里克长得很壮实,待人极为随和,甚至非常和善。像这个年龄段的所有孩子一样,阿尔蒂尔总想着玩耍,即使母亲严厉地监督着他,不让他做出什么淘气的举动来,他也照样想着玩。然而,学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另一所监牢,恰恰相反,在学校里他们可以躲过母亲那严厉的监督,课间休息时,他们玩得可开心了。对于兰波来说,处在学校这个环境之中,他找到了逃避的机会,而且他很快就明白,在这方面所有的书籍会给他提供无穷无尽的依托。况且书本之外还有别的东西。还有知识的创造力,知识首先让他从整体上去了解世界,接着便将这个世界无穷尽地展现在他眼前。兰波不久便发现创作那神奇的自由,将无足轻重的小事描写出来,或者选用某些文章的片段来搭建自己的世界。于是,他拿出作业本,装出写作业的样子,以蒙蔽随时监督他的母亲。他坐在一边,编辑他的“文选”,将他所喜欢的文章汇集在一起。他抄写时好像有些不由自主似的,虽然他依然很害羞,而且不知道在抄写过程中是否已在别人的句子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因为他对句法结构作出微小的改动,甚至把某些词也更换了。他抄写西塞罗的文字,抄写拉丁诗人斐德罗的诗,他开始学习这位诗人的寓言:“我名叫狮子”。他向梦想者拉封丹表示敬意,因为拉封丹创作出优美的《蝉与蚂蚁》,他将这篇寓言翻译成拉丁文。除此之外,他还抄写古代著名作家的文章,其中有阿里斯托梅涅(Aristomène)、伽图(Caton)、克雷苏斯(Crésus)①——————①阿里斯托梅涅:美索尼亚传说中的人物;伽图(公元前234-前149):古罗马政治家;克雷苏斯:古吕底亚王国国王。——译者注等,他们都是《名人传》里的人物,再不然就抄写课本里普卢塔克(Plutarque)①的文字。他还认真地抄写圣经的片段,抄写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的故事,从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BernardindeSaint-Pierre)②的《自然研究》中摘录一段优美的诗句,这是描写草莓花蝇的文字。这真是一个适合背诵的好题材,出于研究昆虫的需要,作者的文章精练、准确。兰波抄录了很多人的作品,他会毫不犹豫地在某些抄写过的文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他用花缀体来装饰自己的签名,签过“阿尔蒂尔”、“兰波?阿尔蒂尔”、“沙勒维尔的阿尔蒂尔?兰波”等名字。他那时写了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只有他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这是一篇小故事,有两页纸长,但没有标题,他将此文编在为自己所用的文选当中,尽管如此,这已显露出他的抱负,因为他以一篇序文入手,开始大张旗鼓地创作了。他在这篇文章里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像所有初出茅庐的作家一样,引起他注意的第一个主题就是他本人。他就这样走进文学的殿堂,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十分完美似的。虽然他还是个孩子,但他却将自己的生活描绘成小说,向我们展现出他的真实景况。当然,他下笔时倒真像个行家,使用的技巧也无可挑剔。他通过一个梦境:“在喝过小溪的清水之后,我睡着了”,将自己的生活移植到一个过去奇怪的场景里:“在梦境里,我于1503年出生在兰斯。”河水的名字并不叫“忘却”,恰恰相反,河水将久远的记忆展现出来。1503年,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日期,那时还是路易十二国王的统治时期。我们这位年轻的作家在历史小说中就像福楼拜早期作品里描述的人物。至于说兰斯,这是一座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城市,它大概是沙勒维尔周边声名最显赫的城市,人们在猜想,我们这位年轻的诗人或许想让兰斯大教堂来保护自己。而小说后面的故事很动人,他描述了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家庭。兰波修改了自己的传记,他想像出一个在“皇家军队里任指挥官”的父亲,父亲“身材高大,体态消瘦”,“大概有48到50岁的样子”,就像弗雷德里克刚娶维塔丽?居夫为妻时那样,“他性情急躁,动辄就会发火,有时还会大发雷霆”。他的这番描写似乎并不真实。说到母亲时,兰波将她描绘成一个“温柔、文静、为一点小事就会担惊受怕”的女人。他展示出母亲善良的一面,而且将母亲理想化了。“她如此文静,父亲像哄小姑娘似的逗她开心。”仔细阅读这番描述,人们明白,兰波所描述的文静其实就是冷漠和缺乏幻想的心态,这正是兰波夫人的特点。小说的其他部分也不乏狡黠的描写,他对所学习的科目也很不满意,学习拉丁语、希腊语以及历史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兰波暗地里也在————————①普卢塔克(约46-125):古希腊传记作家及伦理学家。——译者注②贝尔纳丹?德?圣皮埃尔(1737-1814):法国作家。——译者注玩耍,而且嘲弄学校的做法,尽管他在学校里是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母亲以为他在忙着写作业,而他的乐趣却是在潦草地写一个故事,这也是他惟一的乐趣,他大言不惭地用这么一句话为小说收了尾:“将来,我也要当土地出租者”。以讽刺的口吻预料将来的孩子恐怕想不到等待他的是劳动法则,是在荒漠里度过的日子,是压得他喘不过气的使命。此时,他依然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幻想的力量在按照他的意愿改变着现实的形式。第二部分 7.人文科学(2)兰波喜欢学习,可他更喜欢玩耍,喜欢游戏,这是孩子的天性!这个作业本还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图画,他将这些图画诙谐地称为“小时候的乐趣”,这说明他对这类游戏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和哥哥及妹妹一起玩耍的场景,除非出现在第一、二幅图画里的小姑娘是“附近工人家的女孩子”,他咬这女孩儿的屁股,在《七岁诗人》里他写道:“因为她从不穿裤子”。真是孩子气的想法!一个男孩子推着一架雪橇(沙勒维尔那一带雪下得很大)。小姑娘高声宣布自己是“北方的女王”,男孩子则显得更现实,像儒勒?凡尔纳笔下的人物,露出一丝不安的表情:“我们就要沉没了。”有一把椅子吊在门把手上。坐在椅子上的小姑娘也悬在高处,显得很难堪。男孩子用北方土话提醒她:“你用手撑着点儿。”再不然,为了让自己开心,阿尔蒂尔在家里滑稽地模仿教堂里的弥撒仪式,他还特意穿上学校的校服。他拿一本很大的书遮挡住自己的脸。维塔丽和伊莎贝尔跪在地上,她们姐妹俩不知是谁手拿着一个布娃娃,以不恭敬的口气喊道:“还得给它做洗礼呢。”《农业》使我们看到这样一幅画面,放在窗台上的植物使观望者们感到惊诧,或感到骄傲。《航行》追忆起他们兄弟俩常常玩的危险游戏,两个小水手中的弟弟举起双手,高声喊着:“救命呀!”那么真实情况又怎么样呢?尽管如此,兰波年轻时代最可靠的证人德拉埃后来证实,他曾看见他们兄弟俩站在一只小船上,拉着拴在河岸边的铁链,让小船在马斯河上来回摆渡,他们玩得开心极了。显然,颇有洞察力的人免不了要将在马斯河上玩摆渡的事与后来的《醉舟》联系起来。还是让这几个学生们在小船上天真地玩去吧,他们对能离开陆地感到非常高兴,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工夫,对左右摇摆的小船感到极为担心,因为他们拉铁链的动作显得很忙乱,对自己投映到流水中的倒影感叹不已。在罗萨学校里,哥哥弗雷德里克是个又懒又笨的学生,而兰波却正好相反,他不但作业完成得很出色,而且才思敏捷,已开始崭露头角。上四年级时,他获得考试的优秀奖,上五年级时,人们注意到他在拉丁语方面颇有天赋,不仅语法学得好,还能把法语翻译成漂亮的拉丁语,除此之外,他还获得过数学一等奖。由于学习勤奋,他每年都能得到学校奖励的“红色皮革封面的书”,这些书大多以宣扬道德品行为主。要是不读这些思想正统的书也没关系,幸好还有冒险一类的书可读。在帕泰诺?贝里雄后来找到的书里,有几本书还是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可以轻视普吕什神甫的《自然景观》,神甫是17世纪的一位神意主义者,但肯定会重视《鲁滨逊漂流记》。兰波和流落到荒岛上的人一样,在传播文明方面颇有建树,他甚至创造了一个动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狂热的心在篇篇小说之中像鲁滨逊那样冒险。”是的,小说就是吸引人梦境的东西,是将人摆渡到别处去的艄公。小说所描述的地方既遥远又无法证实,将青春年华用在小说里驰骋是最值得做的事情,人的青春正是“欢愉的自由”闪光的时刻,终有一天,有人会把这自由从他手中夺走,但自由仍然在广阔的空间里闪耀着,而先驱们已经发现了那一广阔的空间。兰波并未躲在重重矛盾之中,他曾写过:“我也要当土地出租者。”诚然,他需要更大的雄心去征服西方,就像梅恩?莱德所炫耀的那样,此人是继费尼莫尔?库柏(FenimoreCooper)①之后的又一古典派作家,秉承前辈的传统,接着去描写有关美洲荒漠土地的传奇故事。此时,兰波是一个勤奋的读者,是未来的诗人或小说家(他因此而感到飘飘然),但他又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他的个性正在形成,而且已显得与众不同,兰波夫人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为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膝下的四个孩子就是她的骄傲,每到星期天,孩子们穿得整洁干净,女儿在前,儿子随后,母亲压阵,他们全家列队向教堂走去,参加11点钟的弥撒。兰波一家人从镇上走过的时候,沙勒维尔人不声不响地看着,但面对这个庄严的场面,他们却在背后悄悄地笑着。在沙勒维尔,维塔丽不和任何人交往。她十分固执,宁愿过着孤独的生活,失败的婚姻让她感到极为痛苦,她似乎难以承受这个失败,完全凭借孩子们给她的自豪感支撑着这个家庭。这种没有泪水的自豪感是不容破坏的,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小兰波梦想着有一个温柔的母亲,可他依然感觉到母亲压抑自己痛苦的理由。他虽然没有得到所期待的爱抚,但他能够理解。于是,各种图书,各门功课,古拉丁语、希腊语以及诗人的文选就代替了他想听到的温柔话语,代替了他想见到的幸福目光。第二部分 8.人文科学(3)1864年10月,他开始上初中了。在那一年拍摄的全班照片里,兰波坐在凳子上,将帽子放在膝盖上,穿着校服,身体显得很僵直,双眼直楞楞地看着摄影师,他露出赌气不高兴的样子,好像对拍照这类的事感到很恼火似的。不知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或许是由于罗萨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吧(有人认为这所学校过于激进),从1865年复活节时起,兰波便和哥哥弗雷德里克一起进入沙勒维尔中学学习。从此,他将学习中学的课程,那时中学的课程安排得非常严谨。宗教教育是基本课程,与此同时,中学依然重视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教育。其他学科,尤其是科学学科则常常被忽略了。那时,校方一直致力于培养精英,以便将来能培——————①尼莫尔?库柏(1789-1851):美国小说家。——译者注养出达官贵人。因此,学校认为完美的写作与演讲艺术才是最根本的,为达到此目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实际上,就是要向柔顺的孩子们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在第一阶段,即从初一到初四,学校主要教授法语和写作风格,让学生们学习优秀的范文,学生要按老师提供的范文重新写出一篇文章来。听写、阅读、背诵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第二阶段,就是将拉丁或希腊文的原著翻译成法语,同时也做将法语翻译成拉丁或希腊语的练习,通过翻译练习来熟练掌握语法和逻辑机理。当然,学生绝对不能对所学习的原著作任何评论,言外之意就是这些著作是无可指摘的,是完美无缺的,它们就像神圣的教学遗产似的。课本所选择的作家就这样强加在学生们的头上,而且年复一年地重复下去,实际上,校方是在向学生们灌输主导型思想,而这一思想恰好与执政当局的思想相吻合。从初一到初四,学生们要用不同的方式来重复古人所写、所思索的东西,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参考文献。法语的特性就是以拉丁语及希腊语为源头的,一代代天真的孩子们在同样的教材里汲取着营养,这些教材真是既悲怆又令人尊敬。毫无疑问,兰波手里肯定有洛蒙神甫编写的《拉丁语法及法语语法基础知识》,有《概要》中的文选,还有《诗韵词典》,词典汇集了合适的诗句,以便于创作拉丁六音步诗。他们只是到上初四时才做法语作文练习,而且主要还是模仿合适的范文,这样便于教学生们去运用论题,并强调比喻的作用。第二部分 9.人文科学(4)从外表来看,沙勒维尔中学显然要比罗萨学校强多了,尽管学校的内部设施显得有些陈旧破烂。中学的前面就是圣墓广场(今已改称农业广场),教学楼原是一座古修道会的建筑,大革命时,修道会被解散了,学校占用这座建筑的底层,市立图书馆就在二楼。建筑物的两侧分别是神学院和小教堂,1828年,部分修女回到这个地方,又将女修道院建在这座建筑的右拐角处。广场周围的其他建筑是有钱人盖的高楼,几个制革厂则坐落在马斯河的河岸旁。兰波兄弟俩在经过古老的门廊时看到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他们现住在奥尔良街13号,每天从那儿走过来上学(兰波夫人于1866年又将全家搬到弗雷斯特街22号)。他们俩不在同一个班上课。弗雷德里克对学习兴致不高,而阿尔蒂尔却总能得到学校颁发的奖励,但他们兄弟俩的衣着非常朴素,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头戴礼帽,上穿黑色西服上装,露出雪白的衬衣领子,下穿深灰蓝色的呢制裤子。他们的着装很简朴,而且在几年当中从不换装。尤其是头上戴的礼帽,这让他们看上去显得很庄重。弗雷德里克很快就拿学生帽替换了礼帽,但兰波讨厌学生制服,一直保留着礼帽,好像是为了炫耀自己似的。此外,兄弟俩不论什么天气,手里总拿着一把雨伞。1865年,在初一下半学期,兰波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名第一,他以一篇论述古代历史的概论引起大家的注意,也让他的老师克鲁埃先生感到非常吃惊。这篇出色的作业传遍整个学校,校长马拉尔先生向此文的作者表示祝贺。或许就在那时,兰波在秘密的作业本上将自己的感想狡黠地记录下来,学习有关“那波帕拉萨尔(Nabopolassar)、大流士一世(Darius)、居鲁士(Cyrus)①、亚历山大大帝以及其他著名人物”的历史,他感觉就像在受酷刑似的。因此,他身上有一种双重性格,甚至是表里不一的矛盾性格,而他却以此为乐。从那时起,人们相信他完全意识到生活在社会之中应该采取哪种策略,而他本人也竭力露出令人放心的外表,与此同时,他感觉内心里已燃起反抗的火焰,这个火焰绝不会很快就熄灭的。上初三时,教他的老师是对学生管教严格的佩雷特老先生,大家给他取了一个绰号,称呼他“博斯老爹”,几位兰波的传记作家曾就此设法寻找最合乎情理的解释。要是为此去浪费时间真是得不偿失!博斯老爹大概是最短视的教员之一,这些教员深信自己的重要性,同时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深信不疑,因此总是对早熟的聪明孩子抱着怀疑的戒备之心,孩子的聪明才智发出耀眼的光芒,这让他们感到目眩,以至于什么东西也看不见了。大概有人已将兰波的聪明才智告诉给佩雷特老先生,可他总是对这个所谓的神童百般挑剔。就在校长为这位优等生的出色成绩大肆炫耀之际,佩雷特老先生却发出这样的感慨:“随您怎么看吧……我讨厌他的眼睛和笑容……我告诉您,他将来的命运会很惨的……”这位老先生还真有预言家的天赋呢!然而,这位老预言家能让后人记得他,还多亏这位优秀的学生呢。是的,这个学生后来的境遇确实很悲惨,但以后却越来越好。总之,兰波倒并不讨厌这位一丝不苟的老学究,因为他让兰波读到难以忘怀的美妙诗文,其中包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和奥维德的《变形记》。通过阅读《埃涅阿斯纪》,他学会了创作拉丁诗的手法,这类练习今天已经不再做了,而那时却是中学生必做的练习,即使他们不情愿也得做。对于兰波来说,拉丁语言、它的结构以及词汇都非常重要。根据老师提出的主题,采用长短格六音步诗韵做诗,这要求学生严格按韵律去写,迫使学生去感受文字的结构,感受文字的最小单元、最小音值等。从1867年起,兰波便在这类注重诗词形式的练习中引人注目,使他的才华初露锋芒。第二部分 10.人文科学(5)那一年发生的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每个具有正统观念的家庭都必须经历的事件,那就是让孩子行初领圣体礼。牧师为孩子们的灵魂祈祷,孩子因此而反复去洗刷他们的意识。在那几个星期内,期盼圣洁的欲望征服了他们。兰波也将去感受这种幼稚神秘主义信仰所煽起的激情。母亲给他穿上新衣服。初领圣体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领圣体礼的仪式也是按传统习俗安排的。兰波夫人大概还借着此机会邀请了住在附近的娘家人,但她绝不会把————————①那波帕拉萨尔:新巴比伦王国的开国君主;大流士一世(约公元前550-前486):波斯帝国国王(前522-前486);居鲁士:波斯帝国的创始人。——译者注不受人欢迎的夏尔请过来,因为夏尔饮酒无度,会做出亵渎圣体的举动。他们还把摄影师雅各比先生请来,阿尔蒂尔和弗雷德里克戴着白手套和白色绸带,在雅各比先生的镜头前摆好姿势,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本做弥撒的书,头发用糖水抹得光亮,中分发型也梳得很整齐。弗雷德里克站着,阿尔蒂尔坐着,他用一种不安的好奇心看着眼前的镜头。那时的兰波很虔诚,他的好友德拉埃为我们留下证言。有一个星期天,当学生们走出小教堂时,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趁学监不在,蘸着教堂入口处圣水盆里的水相互撩水玩。16岁的兰波单枪匹马,朝亵渎圣水的人使劲冲过去,试图阻止他们的冒犯举动,直到学监出现时,他才住手,学监严厉地惩处了带头亵渎宗教设施的人。这次争吵之后,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称他是“小伪君子”,兰波后来的叛逆行为很快就推翻了这个绰号。尽管学生们组织起来向老师起哄,尽管老师有时显得很可笑,尽管大家都在都在暗中较劲,看谁学得最好,但学校的生活依然非常单调。上初四时,兰波听阿里斯特?莱里捷神甫的课,他只知道盲目信从布瓦洛(Boileau)①,而浪漫派作家则称布瓦洛为“退热剂”,其实就是说他是个令人扫兴的人。兰波以挑战的态度去模仿布瓦洛的《可笑的饭局》及《唱诗班》,并将自己写的文章交给神甫,他还写了一篇类似文学批评的文章,对《诗艺》作者的苛求提出更挑剔的看法,同时指出这位“诗歌的立法者”本人所写下的笔误。实际上,他只满足于在《文学研究》杂志上写一篇长篇概述。他还有过一次勇敢的尝试,从而去施展自己拉丁文的才华。事实上,他知道小皇子(拿破仑三世的儿子)将行初领圣体礼,于是便用拉丁文写了一首诗,作为献词寄给小皇子,但人们不知道此诗的内容。有一个名叫若利的人是兰波的同学,在写给哥哥的信中,他讲述了这段逸事:你大概知道兰波兄弟,他们当中的一个人(就是现在上初四的那个人)刚给小皇子写了一封信,那是用60行拉丁诗写成的信,涉及小皇子将要初领圣体的事。这事他做得很秘密,甚至连老师都瞒过去了,当然有些诗句写得并不规范,有的诗句还写错了。小皇子的老师刚给兰波回了信,说皇子接到他这封信非常感动,而且小皇子也和他一样是个学生,因此便原谅了他写错的诗句。这对我们的兰波来说是一个教训,兰波想展示他的才干,只是一时冲动写下了这封信。校长并没有称赞他。他给小皇子寄这封信说明许多事情。它表明兰波的个性孤傲不群,颇为自信(兰波对若——————①尼古拉?布瓦洛(1636-1711):法国作家。——译者注利所说的“才干”坚信不疑),而且踌躇满志,他后来结交时髦诗人的做法也印证了这一点。兰波并不是为自己才去写诗的,他想成名,让大家承认他是出色的诗人,对他来说,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不论他的性格多么内向,他总是需要别人眼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学习的课程越来越深,头脑中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他从中不断地汲取有益的东西,当他有感而发时,便用诗歌表达出来。他很快就可以用拉丁诗句写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去编写故事,这种初步练习是必要的。这样,他就可以避免出现新诗人常犯的可笑错误,可他依然需要让自己去接受考验。第二部分 11.人文科学(6)1869年,兰波夫人又搬家了。这一次,她搬到玛德莱娜沿河街道5号甲,这个住所就在马斯河的旁边,离沙勒维尔中学很近,这为阿尔蒂尔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幢楼房今天还耸立在老地方,常常有人来参观这幢楼房,楼房的外墙上挂着一块写着文字说明的匾。“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美国人艾伦?金斯伯格(AllenGinsberg)①曾于1982年下榻此处,他在楼里清楚地看见诗人兰波的鬼魂,后来在去罗什村的路上,他亲口把这事讲给我们听。单从这幢楼的黑色外墙看,它的确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尽管一条小路将楼房与河岸分隔开,而且这条小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的(这条路现已命名为阿尔蒂尔?兰波沿河街道),但人们在这儿还是可以领略当年的一部分景色,那是兰波以前每天在一楼可以看见的景色,而他的卧室则在朝院子的那一侧:马斯河水缓缓地流着,河边的大树衬托出四季的更迭,还有老磨坊那高高的院墙。如果闭上双眼,沉醉于遐想,人们仿佛在更远的地方看见大海,仿佛踏上旅行的征程,跑到遥远的地方去了。兰波上高一时,班上来了一位新老师,名叫迪普雷,和既严厉又爱发脾气的前任老师莱里捷神甫截然不同。迪普雷先生很年轻,而且对浪漫派作家非常感兴趣,当然他并不喜欢那些疯狂的浪漫派作家,但雨果、拉马丁以及写出《五月之夜》的缪塞都是他所崇拜的作家。作为全班第一名的兰波则为自己的名声所累,他只能比以前学得更好。11月6日,迪普雷要学生们根据贺拉斯的一首颂歌去写一篇拉丁诗文,在这首颂歌里,贺拉斯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回忆起自己走上诗歌创作之路的最初感想。对于兰波来说,描写“小学生的梦想”并不难。于是他写了一篇《春天》。听话的人是不会吃亏的!中学生(这是他杜撰的)将令人厌倦的学校和毫无特色的课程忘在脑后。作业的后半部分展现出一幅甜蜜的幻象,阿波罗出现在梦幻者的面前,并在他的额头上用大写字母留下这样一行字:“你将来是诗人”。这个幻想的场景显然写得有些繁杂,兰波或许通过这样的场景来为自己加冕,但当作者采用长短——————①艾伦?金斯伯格(1926-1997):美国诗人,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译者注格六音步诗韵时,这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尽管在这严格的练习当中,有些诗句写得不太得体,但学院的评委依然向他颁发了大奖。兰波的诗首次刊载在一份杂志上,就因为他说自己将来是诗人,而且比别人说得好。杂志的名称是《中学教育导报-杜埃学院官方公报》,这个名称显得有点长,而且颇有阳春白雪的意味,然而诗人们并不知道这份杂志。诗的签名处印了三行字:“阿尔蒂尔?兰波,1854年10月20日生于沙勒维尔,现为沙勒维尔中学的走读生。”后来在迪普雷的班上,兰波又以让?勒布尔(JeanReboul)①的一首诗为提纲,即兴写了一个短剧,这部短剧写得很动人,讲述了一个孩子小时候得不到亲人的爱抚,尚未长大成人就去世了,但他死后却变成一个小天使出现在母亲眼前。这首不追求功名的诗深深地打动了他,参照老师建议他模仿做诗的理论,他从中得到灵感,创作出他的第一首法文诗《孤儿的新年礼物》。第二部分 12.人文科学(7)尽管如此,兰波并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用功,处事谨小慎微的学生,他已经开始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讨论文学话题了。由于他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许多同学看到他便感到局促不安。欧内斯特?德拉埃每天从梅济耶尔赶到学校来上学,他和弗雷德里克坐同桌,在教室里总是吵闹,可他此前听同桌这样说过:“要说我弟弟,那他真是了不起呀!”这是当时很流行的一个形容词,后来文学家让?波朗很喜欢用这个形容词。德拉埃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去认识一下阿尔蒂尔,后来两人竟成为好朋友,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兰波大概很早就和这位挚友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这也是命运所使然吧。拉巴里埃很快也成为兰波的好朋友,他和兰波一起赋诗,而且期盼着能把兰波的诗背诵给朋友们听。就这样,他们瞒着兰波夫人形成一个小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兰波就像是一个首领,一个指导员。从此,他和朋友们在沙勒维尔周边地区长时间地散步,要不然就在城内的街道里,在迪卡尔广场上闲逛,一天晚上,一家美国马戏团在这广场上表演节目,整个晚上,那些故弄玄虚的表演让他们感到很开心。他们时不时在一起谈论自己所读过的书,谈论政治问题,谈论活泼的小姑娘(在这方面人们了解得并不多)。他们细心地阅读当地的报纸,后来还试图与这些报纸合作呢。除了《大众杂志》、《茅屋晚会》以及《新颖杂志》之外,他们对所有从巴黎传到沙勒维尔的刊物了如指掌。自从1868年拿破仑三世针对出版物颁布新的法律以来,反对派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有《觉醒》,有《号召》,这是雨果创办的激进民主派的喉舌刊物,后被《马赛曲》杂志所取代,还有罗什福尔(Rochefort)②的《路灯》,这是一本60页的小册子,用橙红色封皮做封面,杂志创刊号上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法国共有三千六百万臣民,但不包括那些有不满情绪的臣民。”除此之外,还有维尔梅桑的《费加罗》,或《小报》以及其他讽刺性画报,如《讽刺漫画》、《讽刺画报》、《黯然失色》以及有趣的《博基雍的灯笼》,在这后一份画报上,勇敢的士兵给他的同乡写信,信中有许多拼写错误,说出来的话来可笑极了,在兰波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自然会借用这些话。学校就像一个封闭的社会,文学团体的花朵在校园里绽开,但这些花朵有时也会凋谢。校外的世界则充满了活力,气氛也是自由的,但真正的生活依然掩盖在表象之下,保守着它的秘密。兰波和他的朋友们了解悲惨生活的现实。在波旁街区里,他亲眼见过这一现实,每个星期天到教堂做弥撒时,他周围坐的都是穷苦人,他知道工人做工十分艰辛,还知道女人要做各种活计,但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14岁时,他对政治问题就已经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了。这位曾给小皇子写信的少年现在却对德拉埃说,拿破仑三世该去做苦役,而第二帝国的首脑就是一帮恶棍。他非常欣赏雨果的《惩罚集》。雨果依然在国外流亡,待在他的孤岛上,他是流亡者和诗人的代表人物。德拉埃曾越过国境,在比利时的一个小酒馆里一口气读完了《路灯》杂志,他用自豪的口气将这事告诉兰波,听他这么一说,兰波感到非常高兴,要知道自从1868年5月《路灯》杂志推出第一期之后,它每出一期都受到司法机关的追诉。在历史作业里,他高声呐喊:“罗伯斯庇尔、圣约斯特(Saint-Just)、库东(Couthon)③,所有的年轻人都在期盼着你们。”他说这话的口气倒真像是一个鼓吹民主的共和主义者。第二部分 13.人文科学(8)他们也在一起讨论文学。沙勒维尔城里有几家书店,其中有若利书店,它坐落在迪卡尔广场和磨坊街的拐角处。兰波没有钱买书,但他常去书店翻阅各种书籍,再不然就向拉巴里埃借书看,拉巴里埃买了书之后会大方地借给兰波看。兰波尤其对《当代帕尔纳斯》杂志感兴趣,这是一本32页的小册子,装帧着蓝色封面,自1866年起定期出版,杂志的主编是阿方斯?勒梅尔,杂志社位于巴黎舒瓦瑟尔小巷里,新一代最出色的诗人都聚集在勒梅尔周围。在这份杂志上,兰波发现了泰奥菲勒?戈蒂埃的新剧作、邦维尔的《诸神流亡》、埃雷迪亚和勒孔特?德?李勒的十四行诗,他在杂志第五期上发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自1869年起,杂志改版后内容显得更充实。人们后来找到几份拉巴里埃保留的杂志,兰波在杂志的空白处写下评注,标明哪些诗是他喜欢的,哪些诗他不太喜欢。《当代帕尔纳斯》改版后的第一期刊载了勒孔特?德?李勒的《凯恩》,这是一首长诗,兰波后来从中得到灵感,全诗——————①让?勒布尔(1796-1864):法国诗人,兰波在编写短剧时借鉴了他的《天使与儿童》。——译者注②亨利?罗什福尔(1831-1913):法国作家、政治家兼新闻工作者,曾积极投身巴黎公社运动,公社失败后,被判流放到新喀里多尼亚。——译者注③圣约斯特(1767-1794):法国政治家;乔治?库东(1755-1794):法国政治家,两人均是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人物。——译者注共有100个诗句,兰波在92个诗句旁划了竖线,表明这些诗句引起他的注意。杂志的第二期刊载的大多是泰奥多尔?德?邦维尔的诗,兰波非常喜欢他的《齐特拉琴》,尤其是此诗最后那几行诗句。相反,邦维尔的《快乐的叙事诗》和《喜剧》似乎并未引起兰波的兴致。杂志的第三期刊载了苏利-普吕多姆(Sully-Prudhomme)、魏尔伦、欧内斯特?戴尔维利(Ernestd’Hervilly)①、勒费比尔、布朗什科特夫人的诗。兰波极为欣赏魏尔伦的诗,可他却在嘲笑那位女诗人的诗,用奚落的语气修改她的诗句。“最新的痛苦沉重地压在我心头”被他改为:“最新的发髻沉重地压在我心头。”时间一年年地过去了,这座沉睡的小城依然没有一丝变化。一切都显得平静极了。学校的课程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就像缓缓流动的马斯河水一样。校长德杜埃先生还是像以往那样把学校的希望都寄托在兰波身上。在兰波夫人的默许下,校长让教员专门给兰波补课。学校在刻意培养这个“神童”。其实他不过是未来的拉马丁而已,因为他的拉丁文诗要比他的法语作文出色得多,他创作的拉丁文诗常常在学院举办的比赛中获奖。在高一第二学期期末时,他的诗文再次获得优异的成绩,诗文的题目极为简洁:“阿卜?埃尔-卡德”,这个题目激起许多历史的回忆。兰波中尉驻扎在塞杜镇时,曾在呈送上级的报告中多次提到这个名字。在6个小时当中,兰波写出83句六音步诗,他借用古典作家盖?德?巴尔扎克的一段话作为此诗的开篇引语:“天意会让同一个人跨越若干个世纪反复出现在公众眼前。”这句评语很中肯,不过要是将此用在兰波本人身上就显得不合理了!但这句话至少可以引出他的本意,因为作为熟悉古代历史的学生,他决意要拿阿卜?埃尔-卡德与其祖先朱古达进行科学的比较。自从与法军交战失败后,阿卜?埃尔-卡德一直被囚禁在法国,皇帝最终于1853年释放了这位卡比利亚的首领,在此诗文的结束语中,他赞赏皇帝的这一做法。“我的孩子,向新上帝臣服吧。”朱古达的亡灵向他的后世提出这样的忠告。实际上,尽管写出这样的诗句,但兰波并不相信“新上帝”,他认为这个新上帝不过是镇压法国人民的暴君。一年后,他找不出更严厉的词汇去痛斥拿破仑三世,这个“无能的家伙”竟然为统治法国20年而陶醉不已,在他的统治期内,他要“像吹灭蜡烛那样”去“扼杀自由”。——————①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欧内斯特?戴尔维利(1839-1911):法国诗人。——译者注第二部分 14.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1)在1869年暑假期间,人们猜测兰波还是很稳重的,但不知那时他们全家人是否去过罗什村,暑假过后,兰波就升入高二年级了,即进入有名的修辞班,修辞班有一整套教学计划,老师名叫弗亚特尔。兰波开始用法语写诗了,他注意到《大众杂志》有时发表读者寄送的稿件。借着新年庆典活动机会,他开始构思《孤儿的新年礼物》,这是一首分成五节的长诗,他是从雨果的《穷苦人》和勒布尔的《摇篮天使》中获得灵感创作出这首诗的。诗中有些段落写得很美,但也有明显的瑕疵。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微妙的心理,表达了他的情感,全诗描绘出一个亲密的场景,这个场景就取自他本人的生活。两个孩子孤苦伶仃地待在家里。父亲远在他方,母亲刚刚去世。两个孤儿回想起过去每逢新年能得到礼物的幸福时光,以为葬礼上用的玻璃珠子就是人们送给他们的礼物,有人以他们的名义在那些玻璃珠子上刻着几个字:“献给亲爱的妈妈”。这是一首既凄凉又饱含温情的诗,孤独与幻想在诗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兰波首先想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其次才想着将现实生活转化为神奇的艺术。这首诗给《大众杂志》的编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杂志的插页广告上建议兰波将该诗的篇幅缩减1/3,如果他想在杂志上发表此诗的话。兰波决定对此诗作出部分删改,1870年1月2日,他的诗在《大众杂志》上发表了,兰波夫人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兰波意识到走上文学生涯的道路看来并不难,只要找对了门路,提出申请就行了。就在同一个月里,弗亚特尔老师被调到其他班级去了。一个年轻的老师接替他,新老师名叫乔治?伊藏巴尔,他只有21岁,是文学学士,此前在哈兹布鲁克任教,那是距离杜埃很近的一个座小城,他是在杜埃长大的,姨妈冉德尔小姐收养了他。他的大脸胖乎乎的,鬓角留得很长,眼睛在夹鼻眼镜片后闪露出和蔼的目光。他一点也不像严厉的老师。他待人接物十分朴实,很快就博得同学们的好感。他的课大家都爱听,他不但让同学们对他的课感兴趣,而且激起大家的学习热情。在没有认识兰波之前,他就已经听到校长在夸耀兰波的品质了,对这个学生,德杜埃先生真是不吝赞美之词呀。然而,让老师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考试高手”、这个优秀的学生,而是这个日益觉醒的人,他已准备投身于诗歌的美好天地之中。虽然兰波后来也对伊藏巴尔做过忘恩负义的举动(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他总是对喜爱他的人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此时他第一次感觉得到别人的理解,一个成年人在倾听他诉说,关心他的文学计划,他就像遇到一个大哥哥似的,而老师那渊博的学识会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诚然,作为教员,伊藏巴尔要受种种严格规定的限制,但他热爱至高无上的艺术,同时他内心里也在反抗第二帝政时期那骄奢淫逸的社会风气。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似乎显得非常融洽,这样的关系有时是毁灭性的,然而在几个月里这一关系却产生出很好的效果。在兰波最初全身心地创作诗文时,伊藏巴尔给他许多鼓励,这种鼓励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兰波所期盼的,在这个过程中,伊藏巴尔丝毫没有去表露自己的个性,虽然他并不是一个平庸之辈。德拉埃那时不过是兰波的朋友,是只顾自己的那类人,况且他也没有什么才华,而伊藏巴尔却像一个旅行向导,但他尽量不露出良师益友的样子,虽然他本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在读过兰波的诗篇后,伊藏巴尔将自己的最初印象告诉他,以此来引导兰波,与此同时,他又是兰波的第一个评论者,而且感受到诗文中那难以抗拒的魅力,在这个初出茅庐的诗人身上,他隐约辨别出某种冒险的意图,那是微不足道的意图,或者是非凡的意图,总之,他自己也说不清。第二部分 15.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2)兰波依然对自己那篇《孤儿的新年礼物》感到自豪,他是为自己的诗能够发表而感到自豪,倒不是因为那首诗写得特别出色。起初他只把写诗当作一种娱乐,一种更为抽象的娱乐,但结果却同样让人感到高兴,从此,他会以更严肃的态度来看待写作。法语作文的题目、课本文选都成为他创作的源泉。最初他还是模仿,但很快就开始创新了。有些作业依然在抄袭某一种模式,比如他写的《奥尔良公爵致路易十一的信,要求释放关押在布鲁瓦的弗朗索瓦?维永》。他将引用的诗句巧妙地编织在一起,采用维永本人惯用的中世纪法语,构成一个集句作品,此前他曾翻阅过维永的诗作。在沙勒维尔这个很闭塞的小城,大家相互传阅各种书籍,这些书给受束缚的思想送来宝贵的清风。伊藏巴尔转给兰波几本书,因为他知道图书馆的藏书少得可怜。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兰波手里有邦维尔的《格兰瓜尔》,这是一部优美的散文诗喜剧,他特别喜欢其中的叙事诗“路易王的果园”;还有《巴黎圣母院》,书中某些大胆的描写、艾斯米拉达的爱情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没躲过兰波夫人的眼光。她看到兰波在读《巴黎圣母院》,但她以为是《悲惨世界》,因为她只注意到作者是维克多?雨果,雨果是共和分子,被放逐到国外,可他待在孤岛上依然向皇帝喝倒彩,并以《惩罚集》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她马上给伊藏巴尔老师写了一封信,要求他注意转交给学生的书籍,她还把这本饱受责备的书拿给校长看。接到兰波夫人的信后,伊藏巴尔来到兰波家向夫人道歉。她首先告诫他在政治上要顺从,接着便当着他的面羞辱雨果,说雨果是威胁皇室社稷的危险分子。伊藏巴尔不动声色地听着,他发现自己的学生竟生活在受限制的环境之中,因此就更加理解学生的反抗精神,理解他那惊人的洞察力。实际上,他让学生完成的作业从此变成一首首诗,这些诗篇课后就放在老师的讲台上。那段时间,兰波显得非常兴奋,他以精确的笔触,以全新的语言(尽管尚有一丝模仿的痕迹),表露出幻想的能力,那是梦境与现实糅合在一起的幻想。在《奥尔良公爵的信》之字里行间中,他描述的并不是一首叙事诗,而是一场吊死鬼的舞会,人们在那儿隐约看见萨拉丁的鬼魂,萨拉丁可是但丁那《神曲》“地狱”篇里的“英雄人物”,这是一个疯狂的画面,一个死神出于无奈,被迫去跳舞,这证明此前兰波确实读过波德莱尔的诗,哪怕只是发表在《帕尔纳斯》杂志上片段。他的诗并非刻意要固执地去讲述萎靡的痛苦,去描述少年的狂热。他的诗既不是灵丹妙药,也不是安慰剂。典雅完美、用词准确、比喻手法出人意料则体现出这些诗的价值。讽刺精神同样让这些诗充满了活力,比如那首《惩罚达尔杜夫》,此诗描绘出一个荒诞的人物,兰波以灵巧的手法将这个人物展现在我们眼前。有时,一篇拉丁文诗的构思会促使他创作出既悲伤并充满激情的诗,比如《奥菲利娅》(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剧改编),在那首诗当中,色彩使诗文更完美,无限的自由发出巨大的鸣响,那鸣响声如此之大,就像广阔的天空一样。惶恐的感觉在诗中不过是超越形式和词汇,去发现另一天地的方式而已。这些最初的习作倒颇有杰作的意味。这些近乎完美的诗只留给兰波一种选择,如果他想继续写下去的话,那就是要走得更远,甚至去超越诗歌。在伊藏巴尔的鼓励下,他开始精心打磨自己那忧郁的幽默感,他将这种幽默感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此时,他只满足于去发现同代诗人以及成年人的瑕疵,而将来有一天他也会加入到成年人的行列里。有机会的时候,他也画上几笔,用漫画形式将这些人画在作业本上,或画在旧地图册的空白页上,漫画画得还真是有模有样的。他只以嘲笑的方式去接受社会现实,而现实很快就向他提供了讽刺社会的话题,这一次,他把它写出来,而且写得极为成功。第二部分 16.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3)从1808年起,沙勒维尔中学也接收附近神学院的教士,他们和本校的学生混编在一起,学习同样的课程。因此学校里有一种竞争的气氛,但这种气氛有时转化为公开的敌意,尤其是一个班明显分成两个阵营,而兰波作为学校里出类拔萃的学生,自然被他的伙伴们拥为领军人物,但他们在人数上明显少于对方。教士与中学生在一起上课的局面让兰波感到十分气恼,而最近刚看过的《伪君子》让他极为振奋,况且拉马丁的《若斯兰》也给他带来灵感,于是,他即席赋了一首散文诗,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擅长写诗的神学院教士,在城里同事的家里结识了一位年轻姑娘,他为此而激动不已,这姑娘有点愚笨,可教士却甜美地称她为“仙女”。兰波为他们这种“亲密的关系”取了一个名字:《圣袍下的心》。这表明兰波颇有观察万象的天赋,但他却没有朝叙事方面发展,不禁令人感到遗憾。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此时,我们面前这位中学生真是了不起,他能抓住微不足道的琐事,将其改编成喜剧性的场面,他的艺术想像力真是充满了才气。诚然,他只是在抨击神学院的修士和神甫,他鄙夷这些人那假惺惺的样子,他们的道德品行也很成问题。然而,此时兰波还不是绝对蔑视社会的人。在激情创作的这几个月当中,兰波已逐渐成为诗人,随着自己长高的身体,随着自己的观念逐渐放开,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去感受社会,他会按照这一节奏成为诗人的。他为采用什么样的笔调而犹豫不决,他在摸索、实验,带着一股清新之气,走进韵律学这个严谨的世界,即使他脑子里装的依然是旧有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杂书,要是他母亲看到了,会以更严厉的方式去责备他。伊藏巴尔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借给他,大概还把米歇尔?莱维出版的《波德莱尔全集》的其他各卷也借给他,这本诗集犹如一把进入世界的钥匙,不管这个世界是天堂,还是地狱,而真正的诗篇则表明,诗中包含着难以避免的严酷现实。戈蒂埃的卷首简介中采用了“通灵者”这个词汇,这引起兰波的注意,他对《人工天国》赞叹不已,而《短篇散文诗》那严谨的特性更是让他叹为观止。伊藏巴尔甚至还把不为人所知的诗集借给兰波,比如阿尔贝?格拉蒂尼①的《疯狂的葡萄园》,格拉蒂尼后来遭到社会的排斥,在同行里是个十分滑稽的人物,但他非常喜欢有个性的东西,是个地地道道的诗人。然而,雨果的写作方式及其《世纪传说》让兰波着了迷,阿尔蒂尔也想尝试着去描绘伟大的历史画卷,他打造自己的《铁匠》,此诗表明他对1792年的无套裤汉深表同情,在大革命期间,正是这些人想要砍掉路易十六的脑袋。有一幅版画是参照梯也尔的《法国大革命史》绘制的,这幅版画给兰波带来灵感:1792年8月10日夜,屠夫勒让德尔(Legendre)②想让国王戴上红高帽。兰波支持这个“无赖”的做法,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好学生已经开始起来反抗了,他不仅仅反抗母亲、反抗学校、反抗神甫。他希望帝政垮台,等不了多久他就能看到帝政崩溃的那一天。然而,就在那几个月当中,他喜欢《当代帕尔纳斯》所介绍的新流派,从而进一步触及到神化体裁的内容。《我们信仰唯一》是一篇带着亵渎神明意味标题的诗文,他滑稽地模仿天主教的信德行为,描绘出一幅女人的色情画。兰波或许尚未有过性爱的经历,但他以惊人的肉欲感将人本性的觉醒、青春的力量描绘得惟妙惟肖。他颂扬异教的诸神,诗中带着邦维尔的华丽诗风,包含着缪塞的思想;他抨击黑暗的基督教,在后来所写的亵渎神明的诗中,——————①实际上在兰波早期创作诗歌时,阿尔贝?格拉蒂尼的诗曾给他带来许多灵感,但伊藏巴尔并未发现格拉蒂尼的才华,是布列塔尼向他推荐了这位诗人(AlbertGlatignyfut,eneffet,l’undesinspirateursdespremirèrespoésiesdeRimbaud.Ilestfortpossiblequ’Izambardnel’aitpasdécouvertparlui-même,maisgraceàBretagnequ’ilconnaissaitdéjà)。阿尔贝?格拉蒂尼(1839-1873):法国诗人。——原注②路易?勒让德尔(1752-1797):法国政治家,职业为屠夫,曾参与攻打巴士底狱的战斗。——译者注他更加突出这种反抗精神。他所采用的词汇十分新颖,然而诗中所展现的思想却逊色多了。他的思想就是在模仿帕尔纳斯派的主题,以前戈蒂埃在为艺术而艺术的诗中,勒孔特?德?李勒在其长诗中都曾叙述过这些主题。这些诗篇肯定展示出远大的抱负,这对兰波是一种激励,他创作出文笔细腻的短小作品。这个作品就是由两首四行诗组成的《感觉》,在诗中,修辞手法被弃之不用,改用一种灵巧的表达方式,与此时此刻建立起真正的联系,即使这一时刻不过是由想像中的画面文字构成的。在此诗中,要能理解兰波所表达的将来时态,他把将来的时刻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那一时刻在言语的世界里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来,用自己的计划引起人们的注意:感觉在蓝色的夏夜,我将漫步在小路上,在麦芒的刺激下,脚踏纤细的小草:梦幻中,我感觉脚下小草颇为凉爽,任凭微风在自己头顶上拂扫。我将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说:但无限的爱意却涌上心头,我跑得很远,很远,像个流浪者,到大自然里驰骋-像陪伴着女人那么幸福。第二部分 17.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4)他陶醉了(在落水溺死之前,奥菲利娅手拿花冠,也是这么陶醉),但他在诗歌方面收获更大,尤其是他的诗写得非常单纯,那时“在麦芒的刺激下”,他突然感觉脚下的小草也变得“纤细”了。想逃走的欲望在诗里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初他只是到外面去散步,就像在罗什村附近漫步那样,但有时他会越过眼前的天际,走得远远的,这时整个村庄的屋顶都看不见了。兰波长大后便鼓足勇气,朝江河的入海口冲去,打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想成为一个漂泊四方的游侠,成为诺迪耶笔下那七个城堡之王,或成为“预言部落”里的人,这是波德莱尔颂扬过的人。只要看看兰波于1870年春所写的诗,就能知道这位少年已掌握所有做诗的技巧,尽管《铁匠》一诗表现出叛逆精神,但他已感觉到自然美的召唤,这种美与以希腊文化为代表的大理石雕塑美有着天壤之别。那么爱情呢?作为不满16岁的中学生,兰波对爱情的看法和德拉埃与拉巴里埃的看法一样。他创作出几首既活泼又轻佻的诗,这表明那时他已经读过魏尔伦的诗。《初夜》以及《妮娜的妙答》是直接写给一个小姑娘的,这两首诗描述了一个向女孩子施展魅力的场景,兰波夫人发现这类描述之后,免不了要打他几巴掌。兰波将额头贴在玻璃窗上,看着屋前的大树长出新的树叶,在遐想之中,他试探着做出某种举止,想像着顽皮的话语。在上学的路上,他在街上隐约看见这个姑娘,或在马斯河岸旁瞥见她,难道他和同一个女孩子在乡间一起散步吗?他们一起迈向难以实现的幸福之路,迈向善良之路,善良这个字常常会出现在他的笔下,他想以此来驱走各种形式的不幸。《初夜》以及《妮娜的妙答》也都是用将来时,偶尔有些诗句采用条件式。只有最后一句诗回到现实之中,那是妮娜的提问:“而我的办公桌在哪儿呢?”兰波不在乎失望,他总是为自己保留着一个梦境,以便弥补自己暂时遭遇的挫折。有时,他也会去触动最忧郁的情感。他在最隐秘的诗中毁掉幸福的意象,而在其他诗中则以大胆的信念再将那意象树立起来。在《另一种形式的维纳斯》中,他以少有的粗暴态度破坏女人的形象,女人毕竟是美的典范。5月是爱情之月,也是诞生之月。他在以前的拉丁文诗中不是这样写道:“你将来是诗人”吗?他相信自己的才华,于是便给当时著名的诗人邦维尔写了一封信,虽然邦维尔当时名气很大,却连一点架子都没有。邦维尔和其他几个诗人一直十分关注《当代帕尔纳斯》杂志的命运。在刚开始写诗的时候,邦维尔也是到处漂泊,常常去拜访波德莱尔,而波德莱尔则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的诗推动了戈蒂埃所开创的新潮流,在持续幻想的氛围内将诗的韵律写得极为完美,他的诗以精湛的技巧和令人欣喜的格调打动了兰波。1870年5月24日,兰波给“尊敬的大师”写了信,信的格调显得轻快、调皮。有时,他将各个潮流混淆在一起:“真正的诗人就是帕尔纳斯派诗人。”他信誓旦旦地说道,而且还把邦维尔看作是一个“地道的浪漫派诗人”,是龙沙的传人,是“1830年众多大师的兄弟”。他的愿望是什么呢?他毫不隐瞒自己的意图,就是想让自己的诗能发表在著名的《当代帕尔纳斯》杂志上,诗一旦被杂志选中,则无异于某种早到的殊荣,接着他就可以出诗集了。于是,他便将《我们信仰唯一》寄给杂志社,这首诗或许应理解为“信仰诗人”罢了。在将《感觉》和《奥菲利娅》整整齐齐地抄好后,他将这两首诗也一同寄给杂志社。第二部分 18.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5)我们在此不必描述兰波焦急地等待答复的心情。他只是在信封上写上杂志主编兼出版商阿方斯?勒梅尔的地址,即巴黎舒瓦瑟尔小巷47号。我们知道邦维尔给他回了信,但信里写了哪些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邦维尔肯定不会给诗作者泼冷水。尽管如此,杂志社并没有接纳他的诗作,兰波对此感到很失望,因此他觉得没有必要把大师给他回信的事告诉给朋友们,但那封信或许写得很审慎,也很有分寸。他的诗歌习作,他那了不起的尝试并未影响他的学习。伊藏巴尔老师对他非常满意,而且他在学院组织的拉丁文诗歌创作竞赛中再次获得一等奖,校长德杜埃先生亲自送给他一本拉布吕耶尔的《性格》,并在书上题字,来奖励他。6月份,他再次参加拉丁文诗歌创作竞赛。这次竞赛的主题是桑丘?潘札哀叹他那死去的驴。同样,在将“维纳斯的祈祷”翻译成法语的竞赛中,兰波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然而,当时他采用一种偷梁换柱的手段,但那些大师们竟然谁也没有看出来,实际上,他把苏利-普吕多姆最近新译的诗重新抄写了一遍,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修改一番。给他判分的人并没有认真读过帕尔纳斯派诗人的作品。兰波轻而易举便把这些人蒙过去了。然而,这一学年很快就要结束了。那时,由于享有更大的自由,或者他给自己松了绑,尽管母亲为此没少责备他,他和德拉埃把沙勒维尔周边的各个地方都跑遍了,他常常陪着朋友一直走到梅济耶尔。在路上,他们俩交换着各种看法,德拉埃后来声称,他们俩当时交谈的内容他一直记得很清楚。每到星期天,他们就赶到火车站前广场,听军乐队演奏。1870年7月10日,第六防线驻军演奏了“短笛波尔卡—玛祖卡”。那天天气很热。有钱人一边用拐杖翻动着滚烫的沙子,一边谈论着各种条约,因为法国与普鲁士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一对对恋人在条条小径上散步。步兵们则在讨好女佣人。兰波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这其中就有几个“家伙”,而那正是他后来一直憎恶的世界,即反诗歌的世界。此时他经受的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令人难以忍受的平静。和谐的喧闹声让他感到很恼怒。在这画面的一角里,他衣冠不整就像一个穷学生,正瞧着那些“活泼的小姑娘们”呢。在这炎热的夏初,他体验过纯朴的爱情吗?作为一直关注着兰波的同学,德拉埃断定他曾和一个殷实家庭的女孩子有过约会①。在一篇写于1870年9月29日的诗中,兰波试图重温他的“传奇故事”。小姐紧挨着父亲,慢慢地走着,而她父亲看起来倒像一个既平庸而又自负的家伙,衣服上佩着高高的假领子,就像漫画家杜米埃画笔下的人物,这些人把脖子缩在领口里。小姐穿着可爱的“小靴子”。兰波故意装出无动于衷的情人样子,而且摆出“装腔作势的姿态”,他喝着啤酒,为这位美人写几首诗,他将这诗称作“歌剧的咏叹调”。大家一时颇为欣赏他这种风格的习作,——————①关于兰波的初恋,目前流行多种传说,但没有任何一种说法是可信的。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惟一证据就是他的诗文。他的诗描述了一段艳情,那首诗的题目就是《传奇故事》(LesamoursdeRimbaudontdonnélieuàplusieurslégendesdontaucunen’estvérifiable.Seuletraceici,celledestextes.LepoèmerelatantunepossibleaventureétaitprécisémentintituléRoman)。——原注“直到8月份还在夸奖他”,真是把称赞和吹捧混为一谈了!此后,这个纯朴的爱情就结束了。由于这一学年行将结束,他和伊藏巴尔的联系更密切了。其实伊藏巴尔只比他大5岁。他们俩都非常热爱文学。每天晚上,兰波都要和这位亲密的朋友走上一段路,陪着他一直走到他的住所。他们在这儿经常和德韦里埃碰面,德韦里埃在罗萨私立学校教修辞学,而且还能见到冉德尔姨妈,她准备在这儿住上几天。德韦里埃是一个快活的小伙子,很有教养,而且热爱自由的思想,他后来所从事的职业也证明了这一点,他极想投身于新闻业。冉德尔小姐使人想起另一位杜埃人,玛塞利娜?德博尔德—瓦尔莫,这位18世纪女诗人的诗后来引起兰波的注意。但这种美好的时光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伊藏巴尔邀请德韦里埃一起出去游玩几个星期。1870年8月6日,学院要为兰波颁奖,可他们却等不到那一天就要离开沙勒维尔,兰波闷闷不乐地陪他们去火车站,同他们道别。第二部分 19.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6)不过,这时候既不是吟诗的大好时机,也不是陶醉于友谊的美妙时刻。7月19日,法兰西第二帝国向普鲁士宣战。拿破仑二世皇帝的轻率决策让帝国付出沉重代价,法兰西帝国从此一蹶不振。从此,人们都生活在极度的不安之中,居住在边境地区的平民百姓更则感到焦虑不安,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地区距法普边境不远,人们感到有些恐慌,梅济耶尔城堡里住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皇帝以虚假的借口发动这场战争,目的是以速战速决的方式重新树立起帝政的威望,而最近动荡的社会局势已大大削弱了这一威望,尽管5月8日全民公决的结果令拿破仑二世大喜过望。据说,全军将士业已准备就绪,人们坚信法兰西将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埃米尔?奥利维埃(EmileOllivier)①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法国可以“愉悦的心情”与敌人交战。而亲拿破仑的报纸则煽动民族情绪,已然在执行自己的复仇计划了。有些穷酸文人,比如格拉涅?德?卡萨尼亚克父子俩(GranierdeCassagnacetsonpère)②,则不惜采用造谣生事的手段,去刺激读者的好战情绪,他们甚至追忆起无套裤汉的英雄壮举。在《故乡》杂志上读过他们这个愚蠢的对比之后,兰波写下了《九二与九三年的死者》,他在这首诗中谨慎地回忆起共和国军队里“成百万的基督徒,他们的眼光既忧郁又温柔”。这首诗比他的《铁匠》更为激进,他在此诗里表达了对革命者的敬佩之情。在伊藏巴尔动身之前不久,兰波将这首诗拿给他看,伊藏巴尔和他一样也是一个反拿破仑分子,他非常赞赏这——————①埃米尔?奥利维埃(1825-1913):法国政治家。——译者注②格拉涅?德?卡萨尼亚克(1806-1880):法国政治家兼新闻工作者;小卡萨尼亚克(1843-1904):法国政治家兼新闻工作者。——译者注首诗那好战的语气以及正当的怨恨之情。现在,他要一天天地充分利用好这个暑假。巴黎寄来的邮件让他兴奋了一段时间,《讽刺漫画》杂志接受了他的《初夜》,并将其发表出来:“她已脱掉衣服……”,但人们怎会有心思去读这种情意绵绵的诗呢,而此时报纸杂志都在谈论战争与死亡。他密切跟踪战事的进展,甚至为这些新的灾难感到高兴。幸好伊藏巴尔允许兰波到他的住所去翻阅书柜里的藏书,而且他可以随时来查阅,只要向房东索取屋门钥匙就行了。在这个避风港里,在这间名副其实的密室里,许多美妙的东西在等待着他。因此,在读这些藏书时,他既无明确的目标,也无事先选择的课题,而是如饥似渴地去博览群书:其中有出版商埃泽尔编撰的纪念册《巴黎的魔鬼》,他对格朗维尔为此书绘制的怪异插图并不感兴趣;有通俗小说,比如阿梅代?阿沙尔的《奈稣的裙子》以及加布里埃尔?费里(GabrielFerry)①的《印第安人前缘》,若干年后,布勒东因学习成绩优异而得到的奖励就是这样一本书;他翻阅《堂吉珂德》,古斯塔夫?多雷为这个版本绘制了插图;他甚至去读那些不入流的作品,浏览苏利-普吕多姆的《磨练》,翻阅保罗?德莫尼的《拾穗者》。德莫尼的这部诗集实在是太平庸了,但伊藏巴尔曾和他谈起过这位初出茅庐的诗人,此人是伊藏巴尔的朋友,也是杜埃人。将来有机会,兰波可能会认识这个人。除此之外,他还购买一些书籍,母亲给过他一些零花钱,或者他把以前读过的书卖掉,再去买新书,这种方法总显得不太体面。尽管如此,他偶尔也会在书店门前摆放的书架上偷拿几本书。因此他靠这种方法得到了路易莎?西费尔的《消失的光芒》。1870年,这本书成为人们追捧的热门话题,后来人们也就不再谈论这本书了。他甚至极为欣赏一部矫揉造作的诗集,这表明他尚无明确的情趣,而有些煽情的陈词滥调依旧可以打动他,就像后来某些幼稚的老生常谈让他欣喜不已一样。他把其他书籍也摆到书架上:其中有邦维尔的《弗洛里丝》和《被流放者》;有诗人阿尔芒?雷诺(ArmandRenaud)②的《波斯之夜》;有善于论战的作家路易?弗约(LouisVeuillot)③的《蛇》;有批评家蓬马丹(Pontmartin)④的新一期《新星期六》杂志,还有不成套的《当代帕尔纳斯》杂志。兰波已经看出魏尔伦《戏装游乐图》诗中所蕴藏的顽皮特征,虽然他自己也难说清楚为什么会欣赏这首诗。——————①阿梅代?阿沙尔(1814-1876):法国小说家;加布里埃尔?费里(1809-1852):法国小说家。——译者注②阿尔芒?雷诺(1836-1895):法国诗人。——译者注③路易?弗约(1813-1883):法国作家兼新闻工作者。——译者注④蓬马丹(1811-1890):法国文学家兼文学批评家。——译者注兰波以阅读为自己最大的乐趣,但若将这一点排除在外,人们发现他很难承受孤独,因为他想和别人分享他的想法,分享他所写的诗文。8月25日,他给伊藏巴尔写了信,将自己的活力和恼怒情绪都发泄出来:“在外省所有的小城当中,我的家乡是最愚昧的小城……我感到茫然、不舒服、恼怒、愚蠢、惊愕;我期盼着温暖的阳光、无限的漫步,期盼着休息、旅行、冒险、四处漂泊;我尤其希望能得到报纸、书籍……除此之外,别无他求!”沙勒维尔在遭受着战争的威胁,到处都是士兵,这让小城看起来显得很滑稽:“……因为两三百名士兵在小城的街道里四处行走,这群假装露出温和面容的军人指手划脚,平庸而又自负般地舞枪弄棒,与身陷围困之中的梅斯及斯特拉斯堡人完全不同!所有退休的杂货店主都穿上了军装,这真是可怕!公证人、门窗玻璃制作商、税务员、木匠以及所有能动弹的人都到梅济耶尔的各个城门去巡逻,这真是了不起,好像有诱惑力似的,家乡的人要起来自卫了!而我呢,我倒希望他们待在原地,别动那枪托套子!这就是我的原则。”兰波这无以伦比的清晰思路显然不是源自于他的父亲,他父亲此时正驻扎在第戎,而且非常想同普鲁士人打这一仗。第二部分 20.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7)他这带有讽刺意味的看法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那种冒充好汉的可笑举动,这种虚张声势的做法无非是故意装出的一种英雄气概罢了。他披露战争的惨状,怜悯那些与德军交战的“炮灰”,即使大部分法国人,不论是有钱人,还是工人,那时只发出一个呐喊声:“打到柏林去!打到柏林去!”这个自吹自擂的愚昧口号在几个月之内就过时了,因为敌人很快就要攻打到巴黎了。在他看来,皇帝不过是一个“老朽的家伙”,兰波渐渐注意到我们的军队在错误中越陷越深,尤其是将部队集中在阿登省内是一个极大的错误。麦克马洪(Mac-Mahon)试图和巴赞(Bazaine)①的部队汇合在一起,但巴赞则固执地将部队屯扎在梅斯。8月26日,麦克马洪率军队越过伍杰镇。沙勒维尔人倾城出动,观看军队调动的盛况,有些人甚至看到了拿破仑三世皇帝。拿破仑三世有建筑癖,每天要靠吸食鸦片来抑制这一嗜好。他那苍白而又涂满胭脂的面孔让人感到害怕,那副尊容就像预示着灾难一样。农民们问士兵们,这么长长的队伍要去哪儿呀,那些参加过马拉科夫或索尔弗利诺战役的老兵们则率直地喊道:“开往杀戮场!”在这夏末时分,兰波经常和好友德拉埃去梅济耶尔,到这个抵御外来侵略的地方,去构思《深谷睡者》那平静而又悲惨的场景。一位比他稍微年长些的年轻人,似乎在这“新鲜的蓝色水田芥”上睡着了。但如果我们随着诗的乐章贴近一些的话,那么就会发现,那年轻人躺在绿色植物丛中,身体右侧有两个被鲜血染红的洞。兰波的反抗不再是一种狂热的举——————①莫里斯?麦克马洪(1808-1898):法国元帅及政府首脑;弗朗索瓦?巴赞(1811-1888):法国元帅,普法战争失败后,被判处死刑,后逃往西班牙结束余生。——译者注动,一种没有着力点的疯狂举止,他的反抗已超越了人道和正义的范畴。他如饥似渴地读着各种消息,至少是能传到沙勒维尔的那些消息,或是《阿登信使报》所刊载的消息,这是一份煽动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的传统报纸。然而,兰波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场战争。在巴黎,第一国际便抨击这场战争。内阁首脑埃米尔?奥利维埃则信心十足地向普鲁士宣战,然而普鲁士军队比法军强大得多,而且训练有素。说实在的,毛奇和俾斯麦就等着这个机会呢,他们让普鲁士军队向法军发起攻击,以证明他们的军队优于法军。8月2日,法军与敌军打了一场遭遇战,法军取得小胜,但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胜却被夸大为“辉煌的胜利”。自在萨尔布吕肯小胜之后,法军在威森堡、雷士科芬、弗巴赫、圣普里瓦等地接连吃了败仗,尽管麦克马洪的铠甲骑兵在雷士科芬与敌军展开英勇的搏杀,而巴赞的部队在圣普里瓦也是险些取胜。从此,巴赞便死守梅斯,以为皇帝会派军队来增援他。实际上,他为捞取政治资本而故意有所保留,然而他的诡诈行为并不能为他换来政治资本。灾难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在大家的头上,帝政已摇摇欲坠了,新时代已在恐惧与鲜血的背景下显现出来。第二部分 21.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8)回忆兰波难免要去谈论他离家出走的举动,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当法军在萨尔布吕肯取得小胜时,弗雷德里克以为法军会轻而易举地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便跟随一支路过沙勒维尔的步兵团上了战场。他插到部队的行列里,完全听凭尚不成熟的爱国主义行事,他随部队向梅斯方向挺进。士兵们巴不得能有这么一个新兵,于是便把简单的活计交给他做。弗雷德里克只是到了11月份才回到家中,那时东线战场的希望已彻底破灭了。即便以极为谨慎的态度去承认这段逸事,那也要将其考虑进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释兰波本人的流浪行为。德拉埃讲出这事时非常自信,这事难免让人猜测,弗雷德里克这种自发的勇敢举动肯定会给弟弟带来一定的影响。到了8月底,由于把所有的书籍都读完了,兰波决定离家出走。他本来可以赶到杜埃去,平和地离开家,那儿起码没有危险。然而,他看得更远。他似乎事先已认真地考虑过这个计划,因为自8月25日起,在给伊藏巴尔信中的附言里,他这样写道;“我对假期……以后的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再见。”伊藏巴尔看到这个删节号本应琢磨一下,这个符号打断了他要说的那句话。此时的兰波得不到任何消息,但他已料想到帝政难免要垮台,对他来说,只有一件事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到巴黎去。然而,他身无分文,而走到巴黎路途又太遥远了,况且穿越荒野之地也很不安全。他把手头上的书都卖掉了,这其中有伊藏巴尔的书,也有他获奖得来的书,搭上去巴黎的火车。兰波的妹夫贝里雄对这一情节作过独特的描述。像每年夏天一样,兰波夫人带着孩子们到马斯河边散步。兰波巧妙地甩开家人,那首《记忆》反映的就是他突然出走时的背景。贝里雄的描述让人难以相信。尽管如此,兰波按照预先安排的计划,在沙勒维尔火车站登上一节车厢。火车车次非常少。战争使交通工具难以正常运行,况且在这段时间里,敌我双方正在距此20多公里远的色当鏖战,麦克马洪和皇帝的处境极为危险,敌军已将他们团团围在色当城内。通往首都的直达铁路线已被切断了。兰波不得不走另一条路,要绕道北方,经比利时前往巴黎。他的钱花光了,可离巴黎却越来越远了。到比利时的沙勒罗瓦时,他手里只剩下一点点钱,仅够乘车到圣康坦。但想去巴黎的欲望占了上风,他毫不犹豫地继续往巴黎方向走,哪怕采用逃票的手段。然而,警察检查得非常严格。由于国家正处于战争状态,警方担心敌人会派进密探进来。在巴黎,所有旅行者的车票都要严格检查。兰波在火车北站下车,当然也躲不过检查,他以为自己已找到自由之路,没想到却被警察逮捕并送进拘留所里,警察对他进行审讯。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说他已经17岁了,就像在写给邦维尔的信中他所宣称的那样。但他不得不承认,在首都里他谁也不认识。从这时起,警方将他视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由于他来自沙勒维尔(这几乎就是一座边境城市),这使他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警方认为他是一个嫌疑犯。在审讯过程中,他大概在检察官面前表现得很鲁莽(这是伊藏巴尔根据兰波的描述提出的说法,兰波难免当着老师的面要炫耀一番),于是他被关进位于马扎林阴大道(今已改为狄德罗林阴大道)的马扎监狱里。警察把他和那些重罪犯关在一起。兰波不由感到担心起来,因为他并未犯什么过错呀。在洗漱过后,他要来纸笔,马上给许多人写信。他分别给帝政总检察长(但由于色当战役的失败,帝国的崩溃已在所难免)、给沙勒维尔警察局长、给他母亲、给乔治?伊藏巴尔写了信,其实他更相信伊藏巴尔,因为他害怕“老妈”会严厉地惩罚他。显然,这位年轻的老师已成为他的朋友,他觉得自己可以在老师身上获得情感的支持,而这正是他所缺少的:“我期盼着您,就像期盼着我母亲一样,我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大哥哥”,“我现在像爱哥哥那样爱您,将来我会像爱父亲那样爱您。”这是紧急的请求,是几乎绝望的呼救:“如果星期三在从杜埃开往巴黎的列车到达之前,您得不到我的任何消息,那么您就乘那趟列车,到这儿来用保证书把我赎出去,或者您去找总检察长,为我作担保,支付我所欠下的债务!您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吧……”伊藏巴尔当时正在杜埃休假,得到这个消息后感到极为不安。他马上采取一切措施,让警方释放兰波,支付他所欠下的13法郎,在这种场合下,他表现出宽宏大度的牺牲精神。几天后,兰波走出监狱,乘火车回到杜埃,因为直达沙勒维尔的火车依然没有恢复通车。大家来到火车站接他,而他本人刚刚经历了自己的第一次冒险。这个冒险行动会在朋友的庇护下继续进行,因为冉德尔姨妈把他接到草场修道院街居住,这是一个非常宁静的街区,房子也很舒适。兰波早已认识卡罗琳?冉德尔,现在他又认识了卡罗琳的另外两个姐妹(这三姐妹后来在他笔下成为《捉虱女人》,她们给他洗头,洗去他在马扎监狱里染上的虱子)。在她们的陪伴下,尤其是在伊藏巴尔和德韦里埃的陪伴下,他感到非常幸福。大家谈论的话题丰富多彩,尤其是在兰波入狱期间,第二帝国彻底垮了台。拿破仑三世在色当遭到惨败。从9月4日起,共和国宣告成立。在巴黎,民众们聚集在市政府广场上,向罗什福尔、弗卢朗(Flourens)①以及其他反对第二帝国的著名人士欢呼致意,而就在这集会的地方,在那同一时刻,兰波却被关押在监狱里。特罗叙(Trochu)②将军领导的国防政府则把急需处理的国家事务承担起来。然而,当时的局势依然十分错综复杂。各政治派别都在推断自己有多大把握在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反对派势力还在挣扎着。第二部分 22.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9)这时,兰波渴望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他舒舒服服地坐在三楼的房间里,从大书柜里拿自己喜欢看的书。一天,伊藏巴尔见他手里拿着一本蒙田的书,富有诗意灵感的话使他着迷:“诗人坐在缪斯三脚座上,口中念念有词,好像使那话语带上谵妄的意味,就像泉水的动物雕像喷口,喷出不同色彩、不同物质的东西。”当兰波后来谈起“清醒地让所有感官错乱”时,他还记得这段话吗?在杜埃居住的那段时间里,他像背口令似的反复念叨这几句话,以至于60年过后,伊藏巴尔还依然能记得这句话。兰波就像出门“休假”似的,但他并不局限于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去长时间地读书。在母亲不在身边监督的情况下,他尤其感到格外的自由。母亲一再警告他,要他尽快回到沙勒维尔来,尽管如此,他才不想这么快就回到那座“最愚昧”的小城里呢。他在杜埃感到很快乐,城里的繁忙景象使这座城市显得很热闹。国民自卫军在法国各地又重建起来。伊藏巴尔因近视眼而被免除兵役,但他依然义无返顾地要参加国民自卫军。兰波虽还不到入伍的年龄,但也陪着伊藏巴尔前往国民自卫军报到。由于缺少枪支,士兵们竟然用扫帚做军事训练!兰波见此非常愤怒,于是便提笔写了一封抗议信,信中采用的口气倒更像是官样文章,用的是“含混不清的术语”,伊藏巴尔后来精彩地描述道,这封信是写给莫里斯市长的,但由于请愿者没有在信上签名,此信并未交到市长本人手里,后被伊藏巴尔所收藏。公共活动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杜埃,兰波、伊藏巴尔以及德韦里埃积极地参加市政选举的预备会议。9月23日星期五,汇集不同社会阶层的集会在埃斯凯尚广场举行。有些持反动政见的候选人竟然把自己的名字登在好几个名单上(其中就有“民族和解”的名单)。在经过激烈的辩论之后,他们那套鬼把戏很快就被戳穿了,接着人们便推出一个“民主”的————————①古斯塔夫?弗卢朗(1838-1871):法国革命家,因参加革命活动而被捕,出狱后参加巴黎公社运动,后被人暗杀。——译者注②路易?特罗叙(1815-1896):法国将军,拿破仑三世倒台后,任国防政府首脑。——译者注单一名单。兰波以辛辣的简练文笔对那次会议作了综述,并将此文投给《北方自由报》(这是当地的一份小报,伊藏巴尔那时任该报的主编),报纸将这篇综述刊载在“地方版面”上。他以此开始了新闻业的生涯。他大概又做过若干次尝试,但经常以失败而告终,至少人们知道的情况是这样。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