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提供图书模板目 录中文出版说明中译序英译序英译出版说明Chapter 1 第一章Chapter 2 第二章Chapter 3 第三章Chapter 4 第四章Chapter 5 第五章Chapter 6 第六章Chapter 7 第七章Chapter 8 第八章Chapter 9 第九章Chapter10 第十章Chapter11 第十一章Chapter12 第十二章尾 声 对她的祷文中文出版说明尼采,作为20世纪最受议论的生命之一,有他不亚于圣经佛典的迷恋者与信仰者。崇拜尼采的人,用“伟大”景仰他;尼采的同情理解者,用“最绚烂也最无望的生命”形容他;与尼采具有相同文化历史背景的欧洲人,以骄傲与反讽的矛盾心境,评论这位同种伙伴;而医疗界视为正常的大多数凡人,则以疯狂看待尼采。出版这样一位既圣且狂的哲人争议不断的作品(且注定会争议下去),自有其思想史上的意义。这部数度佚失的遗作,出自尼采息精神病住院时期(1888—1890):……在这儿,我最大的痛苦是孤独……这种孤独归因于个人无法与世界达成共识。这类灵魂深处的语言,却清醒如永世洪钟。中文译本首度面世,完全不同于英译本和以问世的曲折离奇;它得益于陈苍多先生在浩瀚的书海中,别具慧眼,预见到这是一部肯定会耸动世人的大作,并主动提供已然译成的文稿。而它会以现今的样貌呈现,感谢下列先生先后指正,并提陈真伪之辨:罗智成、张大春、陈义芝、蔡素芬、林和、南方朔、杨泽、陈文团教授、陈怀恩教授、李岗、蔡翔任、贺谘文(RogerHaesevoets)……本书若有确实度的讨论,决定权应当留给考据家、研究者,以及任何一位可以自主判定尼采疯狂真伪的读者——无论如何,在那些相当符合尼洒一贯的谜样语言当中,最清晰的一段是:“不是这个世界不对劲,是我不对劲。”中译序记《我妹妹与我》、中文版首译陈苍多本书的英译者奥斯卡·雷维(Oscar Levy)于1927年完成这部译作,可是在有生之年,他没有看到本书的出版,也许这是相当大的一种遗憾。所幸纽约“防止罪恶协会”并没有烧毁这部英译稿,这是喜爱尼采作品的人的福音。当然,也许原稿或英译稿中有少数无法辨读之处(第一章少了第二节,第九章少了第十五节,奥斯卡·雷维的前言也少了第三节),但是我们还是要为能够一窥尼采所谓最后发疯期的心路历程而感到庆幸。尼采在书中对于女弟子萝·莎乐美(大部分以“萝”出现,少部分以“莎乐美”出现)着墨甚多,时常以各种称呼提到她——包括海伦、卡莉苏(Calypso)、黑肤公主、亲爱的俄国女士、俄国维纳斯、俄国海伦、斯拉夫公主、斯拉夫维纳斯、暗黑的海伦、俄国卡莉苏等。当然,对于破坏他与萝·莎乐美“好事”的妹妹伊莉莎白,他所使用的篇幅更多,这也是本书取名为《我妹妹与我》的原因。由于尼采说过“到女人身边要带一根鞭子”,所以我对他在此书中有关女人的观点颇感兴趣。例如他说女人是—种自然现象,就像雷电,我们并不会责怪雷电击中教堂。还有,女人本是一种财产,但她却像机器一样,反过来支配主人,所以他说:“女人是惟一对拥有者有完全支配力的私人财产。”此外,他对年轻女孩的着迷,也在此书中表露无遗,甚至还说:“如果没有青春的气息,对我而言,女人甚至不是女人。”至于使他染上梅毒的嫖妓行为,他在此书中更不讳言,甚至还有嫖妓情景的描述,原来他认为“每个女人心底都是一个妓女”,他甚至希望能够在妓院中接受教养。他对年轻女孩与妓女的沉迷,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作为总结:“(我)必须拥有一位年轻女孩——纵使只是一位小小的妓女..”至于尼采的反基督陈述,当然不会在本书中缺席。我所以他才说:“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在童贞无瑕的日子里,没有那样完全沉迷于基督教的逢迎之中,我是否会那么强烈又任性地憎恶基督教呢?”尼采在本书中以他的妹妹以及萝·莎乐美为经,以各种论点为纬,尤其是后者更为广博,举凡社会思想、历史观点、音乐、法律问题..都有涉及。当然,“疯狂”的尼采必然更加狂妄,所以也难怪他要说:“我已经写够了这个世界,现在让这个世界写我吧。”疯狂也罢,狂妄也罢,必须读了之后才能定夺。2003年2月英译序遗落的一块拼图——曲折的出版过程奥斯卡·雷维(Oscar Levy)奥斯卡·王尔德有一次以揶揄的语气指控乔治·穆尔(George Moore)当众教育他人的行为。就某种意义而言,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如此——他们往往在尚未发展成熟、人们还不认为他们已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与真正的本色时,就把作品付印了。乔治·穆尔的情况值得非难,因为他想必觉得,把自己的《热情之诗》与史文朋(Swinburne)的《卡利顿的亚妲兰妲》并列,是不适当的。但是,如果我们这样谈论佛利德利克·尼采,便是不公平的,因为他在出版第一部作品之前,不曾读过口口①,也不曾读过史特尼尔(Stimer)。另一方面,虽然尼采生命观的种子是播种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但是如果他没有接着出版口口②以及《欢乐的智慧》,那么人们就不会费心去寻觅他生命观的种子,也不会担心这些种子的结果。如果尼采未在数年后大胆地向前跨了一大步,出版了《查拉斯图拉如是说》,那么他大量散布在先前所有作品中的种子,就会为他人所使用,在他们的手中形成一部充实的作品,向世人既定的道德思考习惯挑战(“时代精神”会像那些最具个人主义的个人一样追寻自我完成)。但是尼采很敏锐地认识到,自己是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写作,因而造成他以后的作品以更加深沉、更加广泛的方式,澄清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甚至以更加强有力的方式,赢得自己那个世纪——海涅开启了这个世纪,而他则总结了这个世纪——以及以后各世纪中的读者的理解。大自然跟人类一样时常犯错,粗心地犯错,但是大自然纵使犯下最严重的错误,还是会出现珍贵的、有意义的补偿。如果尼采不像哥白尼、斯宾诺莎以及笛卡尔那样,没有突然令人震惊的社会意识,那么,他所诞生的这个世界,就只需要一种缓慢的教化,而不是以令人震惊的方式造成一次革命。事实上,欧洲并不缺乏善良、诚实、生动的圣贤。但是每一个时代却都能藉着—位大胆、无畏的人物,勇于以典范教化他人。耶稣必须爬上严酷的受难高地,在一个放荡的时代面前以最痛苦和公开的方式牺牲生命,以作为犹太道德行为的典范。一千九百年之后,另一个人必须做同样的工作,以自己的血公开强调这种教训,确定奖牌另一面的正当性。尼采的一生与作品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需要以这两者来强化他的时代的想像力,而他也勇于提供自己的贡献。尼采所出版的每本新书都一再地以革命性的方式,诠释古老的犹太教义在新世界中所具有的功能。希伯莱思想和基督教都强调古代的丰富传统。在希腊的美感以及罗马的空间感之上,又加上了一种生活的真诚感,而这种真诚感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达到了高潮。这种真诚藉着一种善恶教义提供给世人。尼采认为,这种善恶教义污染了生命的真正价值,严重伤害了人类的幸福。他想知道,为何这个世界无法坚持这种新的道德责任感,同时又以较瓢现实的观点重新界定罪与美德,使得宗教圆屋顶的阴影不”致继续沉重地压迫着地球上的动物与植物?他的作品并不是在图书馆的凉爽阴影中完成的也不是在神圣的教室中的愉快谈话教学。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来自他对于这个世界所进行的新对抗,或者源于世界对他所进行的一次对抗。他最初的作品(尤其是那部名为《不合时宜的考虑》的作品)显得很暖昧,因为他要呈现一种神秘主义,这涉及自己的终极目标,但他却几乎无法了解这种神秘主义。尼采首先在《曙光》一书中清楚地体会到自己所描绘的那种力量。他看到了这种力量,却无法让他的读者看到这种力量,一直到出版了《道德系谱学》,在其中达到身为思想家的成熟境界,就像后来他在《查拉斯图拉如是说》①之中完成了第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一样。《反基督教者》对于澄清他的态度没有什么帮助。此书是一首胜利之歌,可以谱成曲子,就像《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一样谱成了曲子。在《瞧!这个人》之中,他很得意地完成了这部作品,想必知道自己在其中以最独特的方式表达了时代中的一种人格,他显然以兴奋的心情在作品的前言中认同了自己所喜爱的查拉斯图拉,但是,在这种得意之后,在这种兴奋之后,却获知此书不能出版,永远不会出版,请想像他的遗憾吧!所有在耶拿以及魏玛的悲剧岁月中看到尼采的人,都说他的神智正常,却无法劝他谈及自己的任何一本书或任何一个观点。这种情况就好像他体会到自己有声音,但却不是用来说话;有耳朵,可以听到最令人无法相信的废话,但却永远听不到自己如雷般的辩驳声音一般。我认为,由于《瞧!这个人》被禁(他的妹妹一直到1908年才将它解禁,那时已是他死后八年,也是他完稿交给妹妹f3--十年左右),所以尼采才认为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遭受暴烈的阻绝——就算不是最终的阻绝,也是最暴烈的阻绝。2我是在1921年的春天知道有《我妹妹与我》手稿存在的,那是我生命中既得意又沮丧的一段时间。在我的计划中,尼采大部分的作品均已英译完成。但是在最近的战争中,他的名声在德国人与协约国中遭受严重的伤害(德国人称他为战神,而协约国却称他为战魔),所以在我有生之年,人们似乎不大可能回归到对他的学说做理性的评估道路上来。我的编辑与修订工作似乎可以说告一个段落了。除了再一次把几千则隽语集合在一起,冠以一个头衔一即是尼采有一次考虑作为一部严肃作品的题目(死后出版的《权力意志》的写作方法),对我而言,他的妹妹手上再也没有令我惊奇的东西了。其他可能以尼采新资料出现的作品,我想都可以很简单地归类为“杂录”。因此,请1jj跏_]想像,当我在伦敦听到一位年轻的美国人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是多么惊奇。当时这位年轻人是美国一家大报派驻伦敦的代表,表示想找机会跟我讨论佛利德利克·尼采的一部刚刚被发现的自传。第二天,这位年轻人腋下挟着早晨的《泰晤士报》出现在我面前,我问道:“手稿在哪里呢?”这位年轻人说,据他所知,手稿仍然在—个英国人手中。这个英国人曾当过牧师,后来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从事橡胶业,他当时正在英国,手稿本身则在加拿大。这个年轻的美国人曾和这位前牧师及其妻子乘同班船到英国,在船上有过几次很有趣的谈话。在他们到达英国的几个星期后,这位前任牧师为了妻子—件非常棘手的事求助于这个美国青年。他请求这个美国人帮助他的妻子,尽可能让她跟自己一起回加拿大。由于这个年轻的美国新闻记者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自由,所以极不愿意为一个仅有同船之谊的人冒这个风险——他几乎没有预期在下船后会再见到这个人。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求助的前牧师才透露自己拥有这部尼采的手稿,他愿意将手稿提供给年轻人作为回报,并答应在他与妻子一回到蒙特利尔后就把手稿寄去。“那么,你只是听一位牧师说有这样一份手稿存在?”我问,很明显地表示了失望之情。“你要知道,是一位前牧师,”他改正了我的用词,“其间有很重要的差别。”然后,他开始对我详述手稿本身的故事。尼采在住进耶拿精神病院的早期,内心就认为母亲与妹妹无法以完美的方式向世人呈现出他的热情,所以决定写另一本自传以明志。他这么做不是为了要取代被禁的那一本书,而是要加以补充,让舆论强迫他的亲人公开出版之前的那本自传。虽然面对新的困窘,但尼采认为自己至少能够写得跟以前一样清楚有力。困难之处在于如何让这样一部作品公诸于世。他确实永远不会再信任母亲与妹妹了,也不会再相信她们能够带来探望他、同情他的任何人。于是,尼采在精神病院中发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精神病院的病人之中有一位小商人,谣传他非常有可能在治愈后提早出院。这个人对尼采表现出很大的善意。这个人年轻的儿子在一次探访父亲之行中,把纸、笔和墨水带到精神病院,尼采便藉此写出新的回忆录,更在这个友善的病人出院的那天早晨,把自己的新作品交给他,并指示他把作品拿到一位出版商那里,这位出版商一定会对他的辛劳有所报答。尼采藉助这个人做了这次不寻常的安排,但是,纵使这个商人受过相当于德国大学的教育,却是个半文盲,他当时不可能听说过尼采这个人。他并没有像自己所承诺的那样去找那位出版商。他把手稿拿给家人看时,只像是把一位滑稽的教授先生的故事告诉他们,说这位教授先生时常在精神病院昂首阔步,说出一连串名人的名字——从拿破仑到上帝——并认为自己与他们一样伟大。这份手稿本来很可能会完全遗失的,所幸这_-t-d,商人的儿子很多年后移民加拿大时,一时兴起带在身边。到了加拿大后,他获知自己的雇主(就是已成为商人的前牧师)对于旧书与手稿很感兴趣,就把手稿给他看,没有想到竟获得了一百元的报酬。“但是,这位牧师怎么会知道那是尼采的手稿?”我问道。“是前牧师,”这个美国人再度改正我,“其间有很重要的区别。一旦这位前牧师听到他的德国职员提到耶拿以及疯狂的教授先生,他就发挥了以前当牧师时的智慧——好奇与怀疑。他将手稿与出版过的尼采手迹样本加以比较。虽然出版过的尼采手迹可能是伪造的,但是他仍然一再比对。至于尼采的文体、素材以及风格,这些部分又有谁能够伪造呢?是的,有谁会尝试去伪造呢?”“但是,任何人——无论是牧师或前牧师——他可能暗中将手稿保留这么长的时间吗?”我想要知道。“事实上,他拥有这部手稿才一年多。”对方这样回答,“你忘记了一件事:在他迁离英国时的特殊情况下,他无法承担公开手稿后所带来的压力。如果他把手稿交给我,我就会以适当的方式向他提供极珍贵的帮助报答他,也就是他能够在回到加拿大时带着他非常珍视的宝贝——他美丽的年轻妻子。现在的问题是:在我回到美国获得手稿后,可以寄给你翻译以及进行必要的编辑吗?当然,是以惯常的速度进行?”此时我对于这种冒险或奖赏并不十分确定。但是,要求看看作品又会有什么损失呢?我也被激起了好奇与怀疑的心理。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其间我几乎忘记了这个年轻的美国人以及那部手稿。终于,有一天早晨,手稿寄到了。我越读越惊奇:除了尼采,还会有谁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呢?4我要如何为这些疯狂的字语找出对等的用词呢?开头的几页对我造成的打击,像是对着我的脸,刻意地、用力地打了一巴掌。然而我知道,我所读到的开头部分,就这样一位作家所写的这样一部作品而言,是很自然的。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事实要说出来,但是,一旦叙述者是佛利德利克·尼采,他还会以什么其他方式说出来呢?这份混乱的、令人无法相信的手稿,对我而言就像是尼采本人的内里整个翻转了过来。我重新建构第二章,是基于尼采一生两件重大的悲剧:其—是他那种痛彻灵魂的孤独,其二是他试图在自己的生命废墟中,重建萝·莎乐美这个女人的地位。尼采的心智跟往常一样飘忽不定,但是你总是能感觉到那些决定他心智的因素。他从来不会让你忘记:个人的喜好或忠诚永远不会胜过对于诞生于其中的世界之忠诚。在尼采生命最后一段悲剧时期中,他所感兴趣的第三件事情是:对于母亲坚决守寡一事的沉思。他进行这种自题的热情有增无减。他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要引来非议,他的目的一直是探究与学习。在尼采看来,他的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没有再嫁,大部分归因于尼采和妹妹都很悲伤。尼采似乎认为,小时候发生在他和妹妹伊莉莎白两人之间的事情,可能——也许确实——会发生在任何平常的家庭之中。他辩称,这样一种关系持续到他的青少年时代,甚至更晚,那一定是一些特别不幸的原因所促成的,而他的母亲坚持把男性的世界排除在她的生命之外,就产生了这些特别不幸的情况(参见第三章)。尼采也很自然地沉思(参见第四章)自己生命中所需要的那种女人——与那些实际上强加在他身上的女人形成对照。在这里,尼采最接近一般性的标准。无疑的,对于萝·莎乐美的思念,比对任何其他活着的人类的思念,更加时刻刺穿尼采阴湿孤独的心灵。我们所公然排斥的那些人的情况经常是如此。甚至当尼采叫着说“我要一个女人—任何女人”时,萝·莎乐美还是出现在他的思绪之中。再读下去(第五章部分),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方面的事情在尼采的书中以及生命中进展的过程。第六章的整个功能是要引导并引进一件事:罗莎莉姑妈临死前说,她知道她的侄子与侄女之间的关系,而此事占了第七章大部分的篇幅。此书中没有任何部分构成尼采对最明显的敌人——理查·瓦格纳——的评论主体。每当他提到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