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台湾国民党妇工会主任钱剑秋一行赴美,前往拜望宋美龄,并且拍了不少与宋美龄合影的照片。从照片中看,宋美龄较10年前出国时稍呈老态,但精神不差。以坐八望九之龄,宋美龄能有如此神态,神采中依稀透出当年之丰采,诚属不易。 宋美龄现住美国纽约长岛一幢别墅中。这幢古老的住宅占地15顷,距纽约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房子原是孔祥熙的,现为孔令侃所有,做为宋美龄的客邸。 宋美龄返美后,生活极其恬淡。但其身边仍有多位侍从秘书,大部分由台湾派出,其中有不少是蒋纬国的亲信。这些侍从除了为宋美龄安排生活、衣着、车乘之外,再就是替她整理文牍之类。像来美龄每年在辅仁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致词,全由秘书作主送回台湾。另外一些往来函件,也均由秘书处理。 宋美龄多年来在美活动都不是公开性质,但不少与她熟识的人,像台湾妇女领袖或遗族子女等,在美国仍经常可以见到“夫人”。每年她过生日时,全美的“国军”遗族子女都会从各处赶到长岛为她祝寿。每次一闹一折腾,起码花两三小时的时间,但宋美龄还是欢迎他们来尽兴,这也是难得的天伦之乐啊。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湾去世。作为母亲(虽非生母),宋美龄不顾90高龄,又回到了台岛。她坐着轮椅从侧门进入灵堂,在台湾电视上所见,这位备受国民党元老尊崇、仍有一定影响力的前“第一夫人”,看来哀伤满脸。母亲送儿子,也确是情何以堪! 宋美龄回到台北,仍住在士林宫邸。 这所老“总统”的官邸在宋美龄出国10多年间,虽有人负责维护,但仍有不尽周全之处。所以,在宋美龄回台湾之前,又花了大笔公款特别大加整修,虽不能说是焕然一新但多少已告恢复旧观。蒋夫人回台湾进住时,对此颇表满意。特别是官邸十分宁静,很适合老夫人思考问题。 位于台湾士林区一片树木中的老“总统”官邸,十分隐秘,除非在空中鸟瞰,否则根本不可能看到它的建筑结构,因宫邸四周树木成荫,枝叶茂盛,无一空隙,虽附近马路并未管,制,而路经此处,充其量只能看到紧紧被裹住的外围林木而已。 至于空中鸟瞰,则更连门儿都没有。官邸附近马路虽未受军警管制,但空中却一直列为“禁区”,这里不可能听到飞机引擎运转而发出的噪音,故此台北士林区居民长久以来,一直感受到空中特有的“宁静”,而尽管松山机场近在咫尺,可是航道不经过士林上空,每一架起降的军用或民航客机,都不能逾越雷池一步,必须沿着林口与松山机场间的固定航道“直线”飞行,管制塔台更是“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控制飞机行踪不得有误,因为稍稍偏离航道,就有可能“鸟瞰”士林宫邸全貌。多少年来这里一直受特权管制,甚至在蒋夫人到美国长达11年的那段日子也不例外。 至于飞机降落,因必须大幅度减速而噪音原本就不大,再加上告诫驾驶员“小心翼翼”驾驶,以及降落方向也是背向士林区由北而东(松山机场系单线跑道且“规定”起降一律由北而东),于是机声噪音也就微不足道了。 在充满噪音和人员混杂的台北市区,士林老“总统”官邸实在可以说是一处世外桃源。 士林官邸原为日式房屋,宋美龄不喜欢日式卫生设备,曾令人修建西式卫浴设备。由于去台湾之初,台湾一般工人修建西式卫浴设备尚乏丰富的经验,致使修建完成时不甚合用,因而又予拆除重建,始符合现代化西式卫浴设备的标准。另外,由于侍卫安全人员众多,乃新建工作人员办公及住宿房舍。这些新建筑也都是砖建房屋。 官邸四周活动空间则相当辽阔,地上种着密集的高丽草,十分柔软,如同铺上一块绿色地毯般,衬托着大自然景观,令人心旷神恰。此外还有丘陵假山、健行步道、泳池、篮球及高尔夫球练习场,以及酷似老“总统”故乡--溪口镇的“小桥流水”等。 官邸工作人员的“办公室”亦是应有尽有,基于官邸的“特殊性质”,这里的电话设施比一般电信局的设备尤为发达。如收发报、高速传真、程控式交换机等设备样样俱全,当时或许比不上美国“白宫”那样现代化,但是据说比起过去南朝鲜总统居住的汉城青瓦台官邸有关设施,则要齐备得多了。 据说宋美龄客居美国纽约11年中,“士林官邸”及“办公室”一切操作如常,宋美龄可以透过这里的电信设备,随时与台湾有关人士保持密切联系,而对台湾有关事务了如指掌。另据了解,秦孝仪也经常向宋美龄汇报台湾情况。秦孝仪利用家中或办公室电话甚或阳明书屋的电讯设施,均可容易地与宋美龄保持联系,也不用大张旗鼓地前往官邸为之。至于“总统府”秘书长沈昌焕有事或奉命与宋美龄联系时,更是拥有“总统府”特设的电讯设备,往来迅速,毫无困难。 后来宋美龄虽坐轮椅,却仍然关切世事。当时宋美龄回到台湾后,官邸有关运作自然格外忙碌,但宋美龄毕竟年事已高,她说过“我将再起!”但行动已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因而一般事务少有过问。 宋美龄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据说一星期中在官邸小型教堂祈祷或阅读《圣经》占了2小时,周联华牧师每天不间断地主持教堂圣事并分别以中、英文讲解教义。每遇周三和周日,蒋纬国以及“孝”字辈的家人们,都会齐集在官邸教堂做礼拜并聆听讲道,而每周两次与家人聚会,也是宋美龄最开心的时刻。 “我从未感觉到我是‘宫廷’牧师。”在蒋经国死后,任凯歌堂牧师34年的周联华说。自1975年,蒋介石死后“奉度大典”由周联华牧师主持追思礼拜之后,周联华即成为人们关注议论的人物。蒋经国的“奉盾大典”,亦由他主持迫思礼拜。 谈起在蒋介石筹建的凯歌堂担任牧师一职的经历,周表示,1954年,他刚从美国南部浸信会神学院获神学博士回台湾,并在台湾浸信会神学院任教。不久,就有人找他去任凯歌堂领礼拜,以后每隔一星期去凯歌堂讲道一次。直到1986年,他才担任凯歌堂的专职牧师和祈祷会监督。 34年来,周联华自称完全以平常心面对在凯歌堂礼拜的国民党权贵人物,包括蒋介石、蒋夫人宋美龄和他们的家属。袍泽或部属。 他不止一次说:“他们都是上帝的子民,我从来末想要为他们准备‘贵族’信息。” 他声称,于公于私他从不发表政治、人事意见,也未传递过一封信给在凯歌堂礼拜的人。他说:“我只守住我讲道的本分。” 也许由于他这种“中立”的态度,周联华自称在教会界显得相当“超然”,却也遭到保守派与激进派的微词,但是他并不以为意。 许多人对已故的蒋经国的“信仰”相当好奇,周联华表示,蒋经国受过洗,并且也到凯歌堂做礼拜,只是他一直很忙碌,从他任“救济团”主任之后,星期假日经常到乡下巡视,晚年因身体很坏,需要多休息,所以接触较少。此次,蒋经国“奉盾大典”要以宗教仪式举行,完全是他家属的意思。 主持蒋氏父子“奉盾大典”的追思礼拜,周联华心中不无感触,但是,他仍强调平常心。 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也几次前去“官邸”向宋美龄请示汇报。由于宋美龄对蒋家和台湾党政军人物的深远影响力,在台湾的政治运行中,自然难免流露出她影响力的轨迹。最明显的例证莫如国民党“中央妇工会”主任钱剑秋,已79岁,在整个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部门中,恐怕再找不出一位如此更高寿的。而且如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马英九、国民党“社会工作会”主任赵守博,年龄几乎只有她的一半,但她仍然不为潮流所动地屹立在“妇工会”,“除非有蒋夫人一句话”,否则谁也不能动她。1987年,“太平洋文化基金会”执行会长李钟桂(国民党中常委、“法务部长”施启扬的夫人)出任台湾‘“救国团”主任,就是钱剑秋屹立不摇的明证。李钟桂本想当“妇工会”主任多年了,而终于出任台湾“救国团”主任,可见她也是非常“够力”的人物。可惜,她就是想得到“妇工会”的宝座而不可得! 如果不是出于宋美龄的认可,钱剑秋的情形根本不可能存在。 有人认为,与土林官邸有深厚渊源的励志社系统,和夫人关系极为密切,甚至官邸的侍卫人员均出自此一系统。蒋经国死后,这些人又活跃了。这种说法,只有一半正确,励志社确系夫人早年创设,从事“服务性”工作,致官邸某些事业性工作,也由励志社负责,侍卫人员则由军誓系统甄选可靠人充任。当时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确为宋美龄手下大将,宋美龄对外的联系,常由黄仁霖负责。所以,张学良要见蒋介石,则先通过张群(岳军)安排;待具体要见蒋介石时,则不通过张岳军而必须请黄仁霖先行联系。由此可见黄仁霖在宋美龄面前分量之重。不过,后来黄仁霖出“使”外国,而励志社副总干事黎离尘又于60年代中期逝世,励志社如今几乎已告名存实亡了。 蒋经国死后的1月27日,国民党中常会经过事前的激烈斗争,通过由李登辉代理国民党主席。当时,宋美龄年届90,但对于此次急于推举代理国民党主席之举有不同意见。她虽年迈,却也不糊涂。她充分看出了当时李焕的动机,看出岛内外和台前幕后各种复杂的因素。急促的手段说明了背后的目的。急急推出李登辉当国民党主席,是借李登辉阻挡俞国华、沈昌焕、王惕吾,是要夺保守派和夫人派的权。李登辉在台前,李焕在幕后,因此头脑仍然清楚的宋美龄,立即在1月26日晚上,急急致送一封信给李焕,表达出对于此时选举国民党代主席时机不当,理当拖后,应该在国民党“十三大”时决定才比较合适。 但李焕等人经过紧急会商,结果仍决定依计进行。1月27日的国民党中常会,由与李焕关系密切的余纪忠(国民党中常委兼《中国时报》老板)主持。由于事先布置周密,俞国华在会上被人奚落,遂大势已去,李登辉于是顺利荣登国民党党主席宝座。 宋美龄返台这段期间,曾由医药学院一位中医针灸教授进行治疗,成效甚佳。宋美龄原本说要很快再返美国的,但直到几年之后,她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目前,有人推测说蒋家可能全面撤出台湾。蒋孝勇不久前举家迁往加拿大,在台湾引起了众多的议论。据一位了解台湾官方动向的人士透露,蒋孝勇和夫人方智·冶事前曾赴士林宫邸向宋美龄请安并禀明移居加拿大的意愿。当时这位蒋家最有权威的长者向他们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样也好,回家比较方便。” 宋美龄的“回家”二字指的是什么意思?台湾一些敏感的政治家表示:“这不禁令人想起,蒋家的老家原来是大陆的浙江奉化。” 关于蒋家主要成员的动向:蒋孝文已故去;蒋孝武升任驻新加坡代表也已有一段时间,没有迁回台湾的迹象;蒋孝勇则举家迁往加拿大。 宋美龄很可能此次赴美治病再也不踏足台湾的土地了。她之所以不顾垂暮之年要当外国“寓公”,据说是因为她在台湾活得并不开心。在台湾与宋美龄一样感到寂寞的蒋经国的遗孀蒋方良女士,有消息说蒋孝勇在加拿大定居后,将会通过他的安排让母亲回苏联老家探亲,这也将是她40年来第一次离开台湾。至于蒋纬国,他虽然仍未有离台的迹象,不过他却公开表示过,如一旦卸下公职,则最想的一件事就是回大陆一游。 台湾的政治评论家根据蒋家的新动向猜测,蒋家全体成员也许正为回大陆作准备。但愿宋美龄能在她有生之年,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 尾声:老夫人暮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1993年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总设计师邓小平的规划下,正向纵深迈进。以江泽民为首的新的党中央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人,正在继往开来。是年初,江西庐山人大胆提出拍卖当年国民党在庐山的别墅群,其中也包括美庐等7处。消息见诸报端,令国人大哗。一石激起千顷浪。 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传到了美利坚合众国,传到宋氏家族的耳中,进而也传到蒋老夫人的耳中。时年已近95岁的宋美龄,却睡不好觉了。两眼缝像有个小松针支着,眼望着天花板,怎么也难以成眠。 人生如梦啊! 爱回忆往事,已成了宋美龄晚年的一大毛病。 一生与政治联姻的宋美龄,本来晚年曾发誓不再过问政治。可是政治却偏偏像个幽灵,驱而不散。当年丈夫蒋介石在世时,曾不时鼓吹要“光复大陆”。直到1975年4月5日晚间时,丈夫因心脏病复发,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蒋经国与宋美龄商量后决定,暂居丈夫的灵枢于距台北市69公里处的慈湖湖畔蒋生前的一处行馆内,“以待来日光复大陆,再奉安于南京紫金山”。 4月28日,台湾国民党全体中央委员召开紧急会议,修改党章,推举蒋经国为“党中央主席”兼“中常会主席”。1978年5月20日,他又成为台湾的“总统”。 蒋经国果然没负父志。几年下来他使台湾经济上了个台阶,且与欧洲同步,形势喜人。可是好景不长,很快蒋经国又撒手黄泉路。老夫人心头暗暗流泪。当然,她更多的泪是流给丈夫生前没能实现的遗言。 当年来美龄参加完蒋经国的葬礼回到美国长岛,曾消沉很长一段时间。当时,宋仲虎,这位宋子安的长子携妻曹氏断不了到姑姑的卧室劝说老夫人要心宽,过去的过去了,我们的戏唱完了,无病就是福啊……这才使宋美龄渡过了困难期。 此后,外面的传闻不断说,宋美龄再不会关注台湾的命运了。而台湾的高层人物,虽也多次访美看望老夫人,却仅是礼仪之道而已。 作为一个时代的大政治家,宋美龄不仅反思历史,也反思自己。经历的事情太多了,亲情、政治已使她淡化,她不但活下来,而且奇迹般的好。这一年95岁高龄的她,在外表上竟像50岁的阔老太,风姿不减当年。 她精通老子“清静无为”的圣言。在“有为”和“无为”中,保持了自己的心理平静。 晚年作画,是她静时的一种追求。 曾几何时,宋美龄的画是被人称道一时的。那画确是极有水平。丈夫蒋介石在世时,也常常仁立她的身边,忘情地看她作画。按丈夫的话说,那是一种享受。她笔下的花鸟极有神韵,喝一声像能飞走似的。 宋美龄作画的营养,是从当年母亲倪氏的艺术细胞里汲取的。当年三姐妹各有特色:大姐唱歌,二姐弹琴,而宋美龄作画在孩提时就是独树一帜的。后来,由于种种政治活动和交际,宋美龄终止了作画,直到52岁时才重又拣起来。由临摹。写生到写意,很快那种儿童时代的艺术细胞飞速扩张起来,似乎得了某种仙风道骨一样传神人画。而且,如同打麻将一样,画画对宋美龄来说也是一种消遣。不久,她的那套系列山水画,在她看来还不成功时,竟被当时的邮政总局偷偷印上邮票发行。虽是扬名,可是她并不高兴。她认为那还不是她最成功的作品。 若干年后,殊不知那套邮票成了珍品。其中一张叫价竟达5万美元。这连宋美龄都感到吃惊。 说起那张邮票,极为普通,大概是沾了名人光吧!那张邮票上的山水,画面是台湾秋韵:阳明山的远影几乎没有用墨,云彩、远林及近树花果,由是工笔勾绘,细腻生动,疏密有致,活灵活现。现在这幅台湾秋韵的原作就挂在老夫人的卧室里,她很欣赏那块圣土。自从丈夫下世后,这幅画还有她的新作,比如南京紫金山的秋韵,也常常进入她的梦乡。今天,她又做了个梦,那不是紫金山的秋韵,而是庐山秋韵。那里更有她可回忆的乐趣……直到天亮,隔窗看到黄叶纷纷从树上落下,她才回到现实--哦,这是美国之秋。于是她索性又挥起笔来…… 当姑娘时,宋美龄就留学美国数年,这里有她两处居所。 长岛又名欢乐岛,是她住得最久也最为喜欢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四季如春。她喜欢这里的梅花,像这里冬天的雪;她喜欢这里的雨,像教堂中的圣水;她喜欢这里的雷,像教堂中沉闷的钟声。这里安静。空旷、高渺,容易使人生出遐想,引出画兴。 她的另一处居所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那里不常住,但有人给她看着家。如果一年分成四季,只有冬天,这个空间才属于她。在宋美龄眼里,似乎曼哈顿的冬天比长岛的柔和。 那年的秋天,宋美龄仍在长岛居住,一大早便开始作她的秋色赋……望着隔窗的秋色,她在着墨运筹钩沉着那笔下的真正的秋天。触景生情,那飘落的树叶,似乎有了灵性,更使她哀叹起人生的短暂来。 门被推开了。 侍从轻脚轻手地端来西式早点。 “夫人,用餐吧。” 宋美龄转过身来,望了望桌上的点心,没有答话,仍在作她的画。画来画去,美国的秋天又像是庐山的秋天。她不是用艺术作画,而是用她的感觉,用她的阅历。像与不像,似像非像,正如过去的历史,给人以朦胧美。 老夫人方用过早点,宋仲虎夫妇便看望姑姑来了。 “姑姑,您好。” “哦,是虎儿。” 殊不知宋仲虎,彼时也是儿孙满堂的人了。 “怎么,没带孩子来?” “他们都出去了。”宋仲虎的太大曹氏回答。 “姑姑,我带了一张华文报纸,是纬国兄昨天寄来的。” “有什么消息?”老夫人望着仲虎。 “大陆要拍卖庐山美龄宫等。” “哦--有此事?” “这报纸上写得很清楚。” “那你快读读。” “好。”于是宋仲虎一字一句读了下来,老夫人听得认真,像小学生听课一样。 宋仲虎读毕,老夫人沉默很久才说: “怪不得我昨晚失眠做梦,老是庐山的景色。今早作画,美国的秋也画成庐山秋了。你说怪不怪?” “那是主给您老托梦了。”宋仲虎嘿嘿一笑。 “我一生信主敬主,主会保佑的。” 但是主会保佑什么,宋美龄没说出来,只能留给宋仲虎夫妇品味、沉思。 宋仲虎停了停,又道: “姑姑,这是个机会啊!姑父当年失去的,我们何不买回来?” “买回来--我何尝不想啊!”宋美龄躺在安乐椅上闭目凝神,沉吟良久,又道: “买过来就是我们的吗?” 是啊,买过来就是我们的吗?宋仲虎思付。 屋内又是一阵沉默。 “不说这些啦。”老夫人收起话头又问:“纬国来信没说别的?” “他说很想来这里看您,这需要回头商量再定。说起来纬国兄也老大不小了。如果我没记错,大概77岁了吧?” 宋美龄点点头:“再大也是孩子嘛!你告诉他,让他下周来。我等他。” “好的。” 深秋的美利坚合众国,不同于台北的是,树叶没有变得深红。 宋美龄作画是极认真的,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当她真正完成这幅“美国秋韵”时,蒋纬国先生奉命已从台北飞到了她的身边。 蒋纬国是当天早8时下的飞机。下了飞机便坐上未仲虎的车直驶长岛--宋美龄的居所。 宋美龄刚刚做完祈祷,正坐在安乐椅上闭目养神呢,蒋纬国就风尘仆仆地走进来。 “亚母,您好。”蒋纬国这样称道。而蒋经国是从来不这样称谓的,也许母子的关系就这样微妙。 “纬儿,你可来了?我以为你不会来呢!”蒋老夫人抬头就问,竟问得这般奇怪。蒋纬国知道亚母的脾气,也随和地说道: “本来,我早就想来。您不召呼我就来。可是……” “可是什么?” “李总统要开会,我的身体也不大好。” “总统开不开会我不管。你有什么病?” “心脏有些供血不足。” “和我一样,你们年轻人要注意保养啊!” 说到这里,蒋纬国摸摸头上的白发,和宋仲虎相视一下笑了。 这时,侍从送来了茶水,蒋纬国呷了一口,是地道的西湖龙井,大陆货,很合口味。 “我想听听台湾方面的情况,还有些事要和你商量商量。”宋美龄开门见山。 “唉--”蒋纬国叹了一口气,“我找您也是为这事。现在民进党那几个刺头儿越闹越不像话了,一言难尽啊!” “是不是闹台独的事?” “没错。”蒋纬国理了理思绪道:“最近,他们又游行又演说,把先父在台湾各处的铜像集中起来,砸烂熔化,还论斤出卖。这还不算,他们还有一条宣传就是排挤他族,遣返非台湾籍老兵和其他外省民众。” “能行得通吗?” “当然有反对者。” “李登辉最近有何表示?” “他说:民之愿,我之愿。民之声,我之求。” “嘿,说得好听!”此时,宋美龄也显得无奈。“我想再过若干年,他们不把你父亲暴尸街头才怪呢!” “照这样下去,恐怕真会有那一天。”蒋纬国道。 “照这样说,慈湖就可以卖门票当观赏园了。” “我也害怕。说真的,自从先兄经国下世后,李登辉上台,我就感到日子不好过。去年台北举行双十庆典时,李总统口喊继承先父和先兄之志,实际上已经大打折扣了。他是讲给人听的,实际做的并不是那么回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父亲的事,你考虑没有?” “当然考虑了,但还不成熟。” “这西湖龙井的味道怎么样?” “还好。”蒋纬国答道。 “和它一样,我们的根在大陆。”宋美龄又道:“你父亲在世时,反复嘱咐我们,叶落归根是他的本意,葬回大陆是他的愿望。如今我们活着的人不能实现其志,真是无能啊!”说着宋美龄眼睛潮湿起来。 “亚母,这点我懂。不是母亲无能,而是儿子的无能!”蒋纬国说到这里也激动起来:“先父一生深谋远虑,自从他踏上台湾这个小岛起,就预料到此岛只是暂且栖身之舟。事到如今,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此事了。不光先父,还有您。再往下说,还有我们蒋家的后辈。我们也都是老大不小的人了。” 话说到此,除了直率,只有苍凉。 宋仲虎此时站起身要走。老夫人发话了: “你也不是外人,也可发表个意见么?” “我看,历史的旧帐已过去了。还是《三国演义》中那句话说得好: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仲虎的话倒有意思!”蒋纬国首先赞同。 “你大陆那边还有一条线。那里情况怎么样?” 宋美龄问的那条线实际是指仲虎夫人的妹妹--大陆上的曹素荣女士。这是他们在大陆惟一的一家家属。 宋仲虎答道:“去年,我太太悄悄地返回大陆,由她妹妹陪同,玩得很开心,并且还到了溪口。” “去庐山了吗?” “去了。” “纬儿,听说庐山别墅要拍卖,你怎么看?” “是啊,广告词上说:‘蒋介石失去的,毛泽东得到的,全都卖给你’!” 蒋纬国说:“我就是想要也没这个胆啊!” “你没那个胆,我可有那个胆!”宋美龄笑道。 “那共产党是看中了您的钱袋?” “钱算什么?说破了还不是一张纸。要是共产党还真有雅量,就让我在大陆购一处土地,海南老家也可,溪口也行,南京更好。不论大小,我要给每一位国民党将领盖上一套房,安居乐业。我有这个信心!” 其实,老夫人说的全是心里话。 此时,蒋老夫人理智异常清醒,她不仅为丈夫寻求叶落归根,也为蒋家、宋家的后辈,包括她和蒋纬国,安排后路。正如她自己说的,人不能叶落归根,魂也要飘回去的。外面的风景再好也不比家中。 那年她和丈夫一起漫游雪窦山,陪他们去的还有风水先生。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夫妇二人携手仁立在朝阳的山坡上,选中了一处风水宝地,前有修竹,后有山泉,准备作为未来的蒋氏墓地。一个人赤条条地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地回去,还不是为了一块好地方。 蒋纬国望着亚母,似乎更明白老夫人的本意了。他眼睛一亮,觉得亚母年轻起来:亚母很会保养,如今虽是95岁高龄,依旧是一头乌黑的秀发,遮住了她没有皱纹的白皙而清瘦的脸庞,显得异常仁慈、端庄。蒋纬国当下方欲说什么,亚母忽然将深深埋在美式安乐椅上的身子动了动,说道: “真是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啊。当年,我和你父亲在雪窦山峰寻找墓地时,他那天真可笑的形象至今还在我的眼前闪动。临走时,有一条松枝挂住了他的衣服,他完尔一笑道,连这里松树都喜欢我啊!那说话的神情我还能想象得出来。后来事情传出来,有人笑话我们年纪不大就看墓址,未免太早太苍凉了。” “现掘井现挖坑不就晚了!”蒋纬国颇有同感道:“我有一个艺术家的朋友。说来也怪,他家的墙壁上,挂满了骷髅什么的,每当他高兴了,生气了,爱了,恨了,回到家里,看看那满墙的骷髅,心立时静如秋水,往沙发上一躺,扳着手指头平静地告诉自己:又少了一天。” “挺有意思!”蒋老夫人听后眨眨眼,摇晃了一下脑袋:“超脱好啊!即便像我这样的高寿,活一辈子还不是3万多天而已。难怪我们还来不及反思,就要匆匆忙忙为死作准备了。” “人活七十古来稀。我们的日子都数得着了,您老95高龄,仲虎今年刀,我都77了。还能不能再活10年,我看都是个未知数。即便再活10年,又该如何呢?” “纬国兄,别说这些了,说些高兴的事吧。”宋仲虎插言道。 “见了亚母,一高兴什么都说出来了。” “纬儿,今天是我们谈话最长的一次,我有些疲倦。我问你,什么时候返回台北?” “如果没别的事,我顺便在这里看看病。老担心自己会得脑血栓,一夜之间身体不能动弹了,那样活比死都可怕……时间还定不下来。” “纬儿,你怎么也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我有预感啊!” “好。我们休息吧。不过,想病有病,不想则病无。” 老夫人在侍从的帮助下,进内室休息去了。 蒋纬国和宋仲虎又攀谈了一会儿,也各自休息了。 这次会面,实际上达成了某种默契。虽然在前也有这种默契。 在宋美龄的默许下,海外的蒋家已开始向大陆放一些试探性的气球。先是蒋经国的庶出二公子章孝慈到桂林祭扫生母章亚若的墓地,受到大陆方面的热情接待。且章孝慈那篇祭母的祷文,堪称一篇精制的散文,使人无不落泪。后来章孝慈由于激动,突发急病在北京住院,两岸红十字会携手合作,将章孝慈送往台湾荣民总院治疗,大陆方面还派员前往探视,同胞之情可掬。1994年,大陆还拍下了《蒋经国和章亚若》的电视连续剧。可惜送到台北时,章孝慈已成植物人了。 后是蒋经国的大儿媳徐乃锦女士,通过秘密渠道回大陆观光,主要是安排蒋家子孙回浙江奉化祭扫蒋介石生母王太夫人陵墓之事。而更重要的任务,乃是探询蒋氏父子的灵枢迁葬故里之事。 再是蒋纬国回台北后,接到大陆亲属曹素荣、李劲祥的“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的亲笔信,当即他欣然命笔,写下了“和平统一,振兴中华”8个大字,赠给其亲属。蒋纬国还一再向其亲属透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回大陆。直到1995年元旦,中共中央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台湾问题的“八条”指示,人称“江八条”,给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带来了光明。 宋美龄仍密切关注着这种局势。作为一个政治家,她要拥有一生的辉煌,更感到时间的紧迫。前不久,孔家二小姐令俊不幸早逝。作为“养母”,白发人哭黑发人,又一次使她陷入痛境。从台北奔丧后,宋美龄隐隐约约感到上帝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她要驾驭形势也难啊! 就当老夫人正在着急时,又有一个人从台北心急火燎地飞到了美国。此人名字叫郝柏村,是国民党非主流派领袖人物。 郝柏村也是日子不好过,特来美国找老夫人诉苦的。 说来也窝火。前些年,郝柏村在台湾权力屠宰场上连连挨宰,先是军职被革,继而行政院长一职又被李登辉巧妙地弄掉。现在的处境,还不如蒋纬国。 郝此行的目的是,面对国民党十四届全会即将召开,按照惯例,必须甄选部分当然代表。为了争取一些当然代表的名额,国民党内主流派与非主流派之间明争暗夺,硝烟四起,一时弄得不可开交。 主流派,乃是李登辉为首的当权派,并与民意、工党代表揉合而成一个金三角,掌握实权,力量稳固,且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非主流派则以郝柏村为龙头,包括一些褪色的国民党元老,力量相对弱小多了。这些人虽常有聚会,却多是明哲保身,在权谋上阴柔有余而果断不足。虽然郝柏村不得不以最直接的字眼向李登辉挑战叫阵,但已是强弩之末,胳臂拗不过大腿了。 为打赢这场最后的圣战,郝柏村左思右想,决定飞往美国,向蒋家树上最后一枝老干老夫人宋美龄求救,希望这位精神领袖发出行动与精神相结合的最后召唤,给以援助。 不料宋美龄听了后,摇摇头说:“自古韩非子有这样的话: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他的这个气力,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权力。不在其位,难谋其政啊!而且,你我现在所没有的,恰恰是权力!懂吗?” 郝柏村恍然大悟,叹道:“现在李登辉正在权力的顶峰上,我们看来是鸡蛋碰石头,必败无疑了。” “只能如此了。”但宋美龄忽然仰起脸,直视着郝柏村:“你就准备这样,退却?” “退却,我倒不甘心!”郝柏村在松软的苏绣地毯上踱了几步,老太太低沉而执著的声音,虽带有未卜先知的意味,却也在鞭打着他那坐以待毙的无援情绪。是啊,自蒋公去世之后,老夫人既不为政治而活,也不为信仰而活。似乎她活下去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求证:一个越来越老的老太大,仍具有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偶像的价值。 郝柏村也是聪明之人,经过一番思索,他的心似乎与老夫人的心获得了某种默契,遂很有信心地说道:“夫人放心,我不会等待,也不会退却。我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不成功便成仁!” 人毕竟老了,宋美龄疲倦地做了个表示同意的手势,那种似乎过时的优雅,使“中华民国”的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有些伤感。他向蒋老夫人行了个生硬得几乎疏远的军礼,便急忙告辞了。而且,他一边往外走一边后悔,看来夫人并非人们精神层次上的最后神灵,她仍然是她自己。 郝柏村回到台北之后,亲自披挂上阵,大有日本武士道精神,把国民党十四届全会作为最后的生存保卫战。他一反老辈非主流派采用宫廷阴柔权术,深人校园,走访侨界,以唤起特定族群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作最后的拼搏。可是最后,终以势单力薄、实力不足而失败。 宋美龄听到这个消息,连连叹息不止。 花开花落,1995年春季的一天。 宋美龄收到了大陆亲属曹素荣打来的长途电话:大陆中华民族影视中心要拍摄老夫人的20集电视连续剧《美龄春秋》,其外孙女李坚小姐要在剧中饰演夫人形象,电话征询夫人有何见教?宋美龄当时忙说感谢,并要求容她考虑考虑。大陆要拍她的电视剧,说明大陆人民还没有忘记她。这是她感谢的理由之一。另外,她又担心大陆能否公正地评价她?于是她要考虑考虑。 宋仲虎懂得姑妈的心理,当时等老夫人放下电话后,便走上前去,直言快语地说道: “人家拍您的片子是件好事。您担心不公正。人家还没拍,您怎么知道不公正?再说不公正外孙女能出演吗?我看真正不公正的还是台湾方面。” “这个外孙女李坚要饰演我,你认识她吗?” “她在美国攻读医学博士,前天还到家里来,长得很帅,很像您当年的样子。” “哦--再来,一定要引我见见这个外孙女。”宋美龄动心了。 不久,老夫人又接到美国国会邀请函,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特邀她到国会演讲。 1995年7月26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国会山庄以它特有的豪华,迎接了蒋老夫人宋美龄女士。 多尔参议员,西蒙参议员,还有上百名记者,早早地汇集在这里,聆听历史的回声。他们一个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宋美龄,这位当年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经过刻意的一番打扮,风度翩翩,倒像50多岁的样子。就见她身穿黑色旗袍,勾划着她匀称丰腴的体型和线条美;一条肉色的丝筒袜,体现着她的肤色美;脚下的一双精制的美式黑色放着亮色的高跟鞋,又显出她的贵夫人的优雅;一头黑色的波浪卷发,衬托着她那清瘦白皙的脸庞;尤其她那黑色缀着宝石的大披肩,更给人以风度的点缀。有谁能相信,这竟是位近百岁的老人呢? 上午9点,宋美龄在其侍从和宋家亲属的陪同下,来到国会山庄。当她一出现在大厅门前的时候,似乎提醒人们一个历史时刻到来了。当即肩扛手提摄影器材的记者们蜂拥上去,争相拍摄。 宋美龄则环视一周,随即挥挥手,甩下侍从的搀扶,自己一人走向主席台的座位。 也许是高兴的缘故,她的脚步轻盈灵活。随着人们一阵掌声,她记起当年自己也是这样走向国会演讲坛的。 宋美龄来到自己的座位,在掌声中再次向众议员挥挥手,并作了一个抛吻的动作,然后落座。 她把黑色的缀着宝石的披肩,从肩上取下来,顺手叠了一下,移动一个位置,盖在自己双腿膝盖处。这一切动作完后,她面对观众微笑,风姿绰约不减当年。 掌声中,人们再次对这位历史老人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敬意。 当年在这里,她通过自己的精彩演讲,赢得了国会的美援支持;今天,她又来到这里,再叙昨天的友谊。 主持人开场白过后,宋美龄开始她的演讲了……她没有站起来,而是坐着,人们也充分理解她。毕竟是位近百岁的老人了! 宋美龄是用流利的英文讲的。 她的演讲,已不像当年战火中那样带有激情,而像一位仁慈的老太太大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 她的演讲,精彩动人,仍像一篇优美流畅的散文。 多尔参议员,西蒙参议员,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感到幸福的是,你们还记得我这位来自你们战时盟国的一位中国老朋友。 1943年2月18日,应美国国会邀请,我曾在美国参众两院发表演讲。那时我说过,我在儿童时代便来到美国,在这里读完大学,度过了我的青年时代,所以我把美国当做第二故乡。今天再来到这里感到非常高兴。(掌声) 让我们来共同回顾从1937年到1945年的岁月。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在日本侵略的头四年半的时间里,中国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自抗战的。直到日本军队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第77届国会才向日本宣战,从此中美两国才结为同盟国。由于我们两国的共同努力,为在1945年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掌声) 今天,在我们共同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我不能不回忆那次战争的悲剧以及那充满血与泪的年代;同时,我也没有忘记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战斗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我愿借此机会,衷心感谢美国人民对中国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掌声)。 最后,让我祝愿各位健康、快乐和幸福! 上帝保佑你们! 宋美龄的演讲足足持续了10分钟,这对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是多么不容易啊!10分钟的演讲,有3次被掌声打断。最长的一次掌声达3分钟之久。 当来自大陆的亲属--李坚小姐,把鲜花献给宋美龄时,她再次拥抱了李坚小姐。 “听说,你要饰演我的形象,谢谢你。” 李坚小姐也为得到这位高龄老人的认同而高兴:“外婆,我要让您美好的形象永留人间。” “好,我们宋家的姑娘有志气。” 历史不会忘记。 请记住:1995年7月26日,这是迟暮岁月中的蒋老夫人宋美龄最为快乐的日子!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索引 斯特林·西格雷夫著《宋家王朝》 埃米莉·哈恩著《宋氏家族》 古屋奎二著《蒋介石秘录》 张普著《民国春秋》 陈廷一著《宋美龄全传》 宋平著《蒋介石生平》 唐人著《金陵春梦》 刘红著《蒋介石和他的助手们》 王松、蒋仕民、饶方虎著《孔祥熙和宋蔼龄》 金忠立译《珍妮·陈浩如回忆录》 杨耀建著《宋氏姊妹在重庆》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宋庆龄》 杨者圣著《未加冕的女王宋蔼龄》 王炳林主编《宋氏家族秘史》 解力夫、冯光著《宋氏家族》 中国文史出版社《文史资料选辑》有关篇章 《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 《中央日报》1938年--1949年4月 《民权报》1949年1月--6月 《国闻周报》1927年7月--1932年2月天天读书网(www.book.d78i.com)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