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无名:阎宝航》作者:王连捷书名:英雄无名:阎宝航作者:王连捷出版社:团结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7-01ISBN: 9787802144484编辑推荐他积极发动民众开展对日斗争,成为“东北救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又发动禁烟运动,被民众誉为“今天的林则徐”。他又劝说张学良联共抗日,为张、杨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第.次世界大战中,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隐蔽战线中搜集到最有价值的情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殊勋伟绩。……端纳以“骨子里就是反日派”评阎:“对于阎宝航的反日立场,曾是蒋介石的顾问、英籍澳大利亚人威廉.亨利-端纳是这样评价的……‘阎宝航、杜重远先生骨子里就是反日派,有民族气节,有才干。他们是东北日后所借重的人物。’……当时端纳严肃地对张学良说:‘日本人放过你,也放不过阎宝航、杜重远这样的人,你们可要小心日本人的暗算。’”(阎明光、阎明复《西安事变前后的张学良与父亲阎宝航》)内容简介在中共情报史上有一个不为人知但却不能不知的名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个最著名的情报——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和日本120万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详细军事部署的情报都与他的名字息息相关。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情报战线上的“佐尔格”的阎宝航!没有他,二战的历史完全有可能被重写。那么,这个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的人生轨迹是怎样的呢?本书即以翔实的史料讲述了阎宝航如何从一个上不起学的小猪倌成长为情报战线呼风唤雨的“佐尔格”,如何成为游刃有余周旋于国民党上层高官、举止风流潇洒、为人干练机警的情报英雄,以及他早年任东北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领导东北“禁烟运动”,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等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内容曲折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作者简介王连捷,女,1957年11月出生。辽宁社会科学院党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任辽宁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美国华人团体联合会文史顾问兼常务理事、美国张学良将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阎宝航教育基金会理事。于2001年先后两次赴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研究考察。著有《阎宝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复土还乡那一天》、《东北救亡七杰》、《阎宝航纪念文集》、《阎宝航纪念画册》、《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辽宁史料长编》、《辽宁五十年成就事典》、《东北军十四年抗日战争史研究》等十余部。在《光明日报》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目录Content再版前言序言一 窗下偷读(1)一 窗下偷读(2)二 就读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二 就读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2)三 “服务仍须为苦儿”(1)三 “服务仍须为苦儿”(2)三 “服务仍须为苦儿”(3)四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1)四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2)四 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3)五 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1)五 新思想、新文化的洗礼(2)六 参与郭松龄反奉(1)六 参与郭松龄反奉(2)六 参与郭松龄反奉(3)七 赴英国留学(1)七 赴英国留学(2)八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常务主席(1)八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常务主席(2)八 东北国民外交协会常务主席(3)九 关东的“林则徐”(1)九 关东的“林则徐”(3)十 参加太平洋国际会议(1)十 参加太平洋国际会议(2)十一 虎口余生疾呼抗日(1)十一 虎口余生疾呼抗日(2)十一 虎口余生疾呼抗日(3)十二 救国会的宣传部长(1)十二 救国会的宣传部长(2)十二 救国会的宣传部长(3)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1)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2)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3)十三 创建东北抗日义勇军(4)十四 一切为了抗日义勇军(1)十四 一切为了抗日义勇军(2)十五 东北救亡运动的主将(1)十五 东北救亡运动的主将(2)十六 面斥何应钦(1)十六 面斥何应钦(2)十六 面斥何应钦(3)十七 联络东北人的纽带与桥梁(1)十七 联络东北人的纽带与桥梁(2)十七 联络东北人的纽带与桥梁(3)十八 参加四维学会(1)十八 参加四维学会(2)十九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的书记(1)十九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的书记(2)十九 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的书记(3)二十 到西安推波助澜(1)二十 到西安推波助澜(2)二十 到西安推波助澜(3)二十一 痴心救汉卿(1)二十一 痴心救汉卿(2)二十一 痴心救汉卿(3)二十二 加入中国共产党(1)二十二 加入中国共产党(2)二十二 加入中国共产党(3)二十三 在全国抗战的洪流中(1)二十三 在全国抗战的洪流中(2)二十四 营救活动再度受挫(1)二十四 营救活动再度受挫(2)二十四 营救活动再度受挫(3)再版前言自2002年《阎宝航》一书的问世至今已近六年。作为一个作者和研究者,我从没有间断对阎宝航的关注。我总觉得,阎宝航这个不为人所熟知传奇人物,他的多彩而绚丽的一生不仅仅使我感动,而且我希望更多的国人能够了解他,记住他。2006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在《发现之旅》栏目中播出《阎宝航》专题片,曾揭示了阎宝航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作用和贡献,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现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英雄无名》,再一次揭开了被尘封已久的中共领导的秘密情报战线的辉煌历史。无名英雄阎宝航在百年之后得到了他早就应该拥有的荣誉。其实,就专题片和电视剧而言,也仅仅是揭示了阎宝航壮丽而曲折一生的一部分。纵观阎宝航的一生,他有几大亮点不应为后人所遗忘:一是阎宝航在1918年成功地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一介穷书生靠自己的决心和努力让贫苦儿童受到启蒙教育,感动了包括张学良将军和郭松龄在内的许多社会贤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使之成为东北教育界的一个亮点。这不仅成为阎宝航与郭松龄夫妇莫逆之交的纽带,也成为阎宝航与传奇少帅张学良多年友谊的发端。每想到此,我对他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二是奉天的禁烟运动。1929年阎宝航从英国留学归来担任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此时恰逢东北易帜,日本人对桀骜不驯的张学良恨之入骨,常起衅端。有鉴于此,阎宝航以基督教青年会为阵地,联络爱国人士,先后组建了三个反日爱国团体,开展抵制日货和禁止鸦片(主要是日本人在经营)等反日爱国运动。1930年,阎宝航在奉天小河沿将三次查获的海洛因487包、烟台400两,总价值近百万元的鸦片销毁,他也因此被誉为“关东的林则徐”。三是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大白于天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阎宝航任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他作为中国代表还先后两次出席了由太平洋国际学会召开的太平洋国际学术会议(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29年10月,在日本西京召开了第三届太平洋国际学术会议。阎宝航以辽宁省沈阳基督教青年会(YMCA)总干事、东北国民外交协会首席常委的身份,被指定为出席会议的筹备会主任,同时派出宁恩承、王卓然等15名代表参加会议。会前,阎宝航主持在沈阳召开的中国代表团筹备会,决定将张学良以重金在日本秘密收买得来的《田中奏折》译成英文。在第三届太平洋国际学术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将这个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世界的秘密计划分送英、美、加等出席会议的代表,将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之于世。四是阎宝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隐蔽战线中所做出的殊勋伟绩。20世纪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看得见的战线”,即军事战线,在这条战线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另一条是“看不见的战线”,即情报战线,在这条战线上神出鬼没,惊心动魄。阎宝航就是在“看不见的战线”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曾被誉为中国的“佐尔格”。在欧洲战场上,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企图以闪电战迅速击垮苏联,取得战争胜利。而这个突然袭击的计划,事前传到了苏联决策部门,使之赢得了对抗法西斯德国的时间,粉碎了法西斯德国的闪电梦想。1941年6月23日,周恩来副主席收到来自莫斯科的一封感谢电文称:由于中国情报及时,所以苏联红军提前准备了24小时,电文署名:斯大林。斯大林所说的“中国情报”,就是当时在“东总”(“东北救亡总会”)的负责人之一阎宝航收集到的。许多人称阎宝航提供的情报,是一份改写欧洲历史的中国情报。在太平洋战场上,1941年11月,阎宝航从国民党军统机构中,得到日军将对珍珠港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和日军调动的情报,立即向党中央报告,转告苏联,由苏联通知美国。12月8日,果然爆发了珍珠港事件,印证了这一情报的准确性。为此,苏联驻华使馆武官罗申向中共中央和阎宝航本人转致斯大林的谢意。在东线战场上,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猛烈进攻,由于苏军对关东军情况了如指掌,开战后攻击目标准确无误,苏军速战速决,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全面瓦解了日本关东军经营十几年的防御体系,把日军王牌的关东军彻底摧毁。因为苏军进军迅速,东北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完好地保存了工业及交通设施,而关于日本关东军的秘密情况正是阎宝航等冒着生命危险得到并提供给苏军的。阎宝航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由于阎宝航在秘密战线的杰出工作,为苏联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摧毁日本关东军起到的重要作用,1995年11月1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授予阎宝航等人“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奖章。全?解放之初,阎宝航还参与了国旗、国徽、国歌的制定;指挥了人民纪念碑奠基仪式和国旗升旗仪式。……感谢团结出版社对本书再版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本书的再版不仅更正了原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也增补了一些细节。同时,增加了一些图片。以便让更多的人能更多地了解阎宝航的风采。作者2008年5月于沈阳序言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郭峰同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一样,阎宝航不仅为他同时代人们所钦佩,更为后人所景仰,年代越久远,人们对他的事业和伟大人格认识越深切。阎宝航诞生在1895年4月,而屈辱的《马关条约》也恰好签订在1895年4月。这虽然是历史的偶然巧合,却使我们联想到在这个被侵略奴役和屈辱时代长大的阎宝航,他的身上不能不打上那一时代的烙印,他也不能不做出自己的抉择。和许多爱国知识分子、革命者一样,阎宝航起初并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之路。他熟读四书五经,崇尚过诸子百家的理论学说。他在东三省最高学府奉天两级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开始崇尚“教育救国”思想,他认为,要复兴祖国,就必须抓好教育。他曾联络同学下到乡间私塾做改革陈腐教育制度的尝试。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无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毅然倡办奉天贫儿学校,为无钱读书的贫苦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当年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在盛赞阎宝航创办贫儿学校这一创举时说道:“北洋大员熊希龄是靠他内阁总理的地位与声势才办起香山慈幼院,而阎宝航领着几个无地位无声望的贫苦学生,白手起家,就办起了贫儿学校,实在难能可贵。”真正使阎宝航思想上精神上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走上正确救国道路的是伟大的“五四”爱国反帝运动。他虽然并未亲身参加这场运动,但“五四”运动所提倡的反帝爱国思想在他心中点燃了一把火。此后,他便以极高的热情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在20年代初期,他和一些进步人士一起,在奉天创办“星期三会”,进而组织“社会主义研究小组”“启明学社”等。他积极支持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办以传播马列主义为内容的暑期大学。阎宝航是东北地区最早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正是通过这些活动,阎宝航开始接受共产主义世界观,并积极支持共产党人在辽宁开展建党工作。早在二三十年代,阎宝航就是东北青年学生最敬重的名人之一。这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东北民众反日斗争的积极组织者与领导者,而且是始终站在反日斗争最前列的先锋战士。他是第一个把日本分侵华秘密文件——“田中奏折”译成英文,公诸于世的,有力地揭露了侵略者的野心。他为了抵御外侮,捍卫主权,特邀集杜重远、高崇民、卢广绩等先后组织了“东北国民外交协会”、“辽宁省国民常识促进会”和“辽宁省拒毒联合会”三个民众反日团体,并不断地举行游行示威,有力地支援了东北当局外交谈判。他还和车向忱等组织民众先后三次焚毁日本人贩卖的毒品,被人称为“关东的林则徐”而广泛赞颂。九一八事变后,他是在关内成立的“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以全力支持东北民众抗战。他是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东北救亡总会”的主席团成员,他把东北军军官、东北流亡民众、爱国人士组织起来,造成声势,促蒋抗日。全国抗战爆发后,他为执行毛泽东同志关于“抗战到底,打到鸭绿江边,收复一切失地”的指示,与国民党集团內的妥协投降势力做坚决斗争。1937年9月,阎宝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常常是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全力以赴。他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以民主人士身份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政治活动,发挥了非凡的社会活动家的才能智巧,做出了一般人所做不到的巨大贡献。他以自己“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兼干事的特殊身份,广泛接触国民党上层人物,沟通东北军与国民党的关系,营救和掩护爱国人士、共产党员,始终不渝地为东北抗日救亡事业尽力。他的天才活动,使得他在1941年夏从有关方面获得了德国进攻苏联的机密情报,为苏军迎击德军的进攻争取了时间。他还巧妙地获取了日本关东军在我国东北、中苏边境上军事部署资料,为苏军迅速摧毁日军防线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阎宝航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贡献,为全世界全国人民所瞩目。抗战胜利后,阎宝航又果敢地站在争取和平民主斗争的最前列,同国民党的坚持内战坚持独裁的反共政策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是国民党制造的重庆“校场口事件”及南京“下关事件”的受害者之一。在重庆,他坚持正义,仗义执言。在下关,他不畏强暴,为掩护马叙伦等人同暴徒搏斗,而身负重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曾对他热情关怀。之后他回东北,在任辽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为消灭鼠疫,不避艰险,亲赴一线。辽沈决战期间,他亲临战地,带领民众踊跃支前,鼓舞士气,为决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阎宝航无论是在外交部还是在全国政协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我们敬重阎宝航,还在于他是张学良将军的亲密朋友和幕僚,为张将军实现抗日救国夙愿做出了重要贡献,早在二十年代,阎宝航在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工作期间,他和张学良因共同崇尚新思想而结成莫逆之交。?张学良将军主政东北后,日寇加紧了对东北的侵略步伐,阎宝航等人组织抗日群众团体支援政府对抗日外交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后来阎宝航成为张学良在政治上所倚重的朋友。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当张学良将军处于困难时期,需要做出重要抉择的时刻,阎宝航和东北其他爱国人士始终紧密团结在张学良周围,为其出谋划策,在协助张学良将军实现“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斗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张学良被扣南京那些最难忘的日子里,阎宝航不顾风险四进奉化,为全力营救张将军而奔走呼号,那种对朋友的赤诚之心,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张学良将军是千古功臣,以阎宝航为代表的东北爱国人士给张学良将军以臂助所起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敬重张学良将军,也就更加怀念阎宝航。在这里,我不能不谈一谈阎宝航。大家都看到了他浑厚善良,待人至诚,举止潇洒,谈吐豪放,善与人交,乐于助人。为了抗战的胜利,他淡泊名利,毅然舍弃在国民政府中的高位,而专事东北救亡运动。他胸怀坦荡,容纳误解,把真情实感深扎在人民群众中。正如他在日记中所说:“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为了抗战的胜利,他为党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甚至他的家也成为革命者的栖身处和庇护所。从南京到武汉,从武汉到重庆,他的家一直被人们赞誉为“阎家老店”。他处境危险,但他始终泰然处之,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和伟大气魄。但是,谁也没有想到阎宝航这样一个具有崇高精神和品德的人,这样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竟在“十年浩劫”中遭到“四人帮”无辜摧残迫害,含冤而逝。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的沉痛教训。阎宝航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我在北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得到阎宝航的特殊关照。以后,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阎宝航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阎宝航》这部传记出版的时候,说几句话,表示祝贺,并以为序。2002年2月10日一 窗下偷读(1)在太子河畔的一片青草地上,坐着一位少年。他光着膀子,下身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黑裤,身边放着一条皮鞭。在他的四周,是正在啃嚼着青草的猪群。他是一名猪倌。现在,他对他的猪群似乎不屑一顾。看上去,他兴致很高,口中念念有词。仔细听来,他在诵读私塾的课文中的一段。噢,上午,他也是坐在这儿,背诵了《百家姓》,下午,他又开始背诵了《幼学琼林》。《三字经》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他熟练得竟能倒背如流……不过,这一次他刚刚背诵两句,嗓子像是冒了烟。他干咳两声,就停下来了。平日里,他背书时声音很小。今天不知怎么啦,他在背书时却学着私塾学生的腔调,几乎放开了喉咙,高声诵读。他在诵读时,始终像私塾学生手捧书本的模样,一动不动。这时候,他站了起来,走到河边,喝了两口水。然后选择一块湿滩地,手拿一根干树枝,在地上写起字来。这是他的习惯,背诵完了还要练习书写……这个农家少年姓阎,学名阎宝航。家住辽宁省海城县望台乡小高力房村。村子离这儿不远,距太子河主河道不过百余米,家里五间厢房,院门朝东,当地人称“东大门”,这就是他的家。父亲阎成德,母亲董氏。阎宝航共有姐妹三人,弟兄六人,阎宝航排名老四,三兄和六弟早夭。家中还有爷爷、奶奶,叔、侄、姑、嫂等二十余口人。小高力房村位于太子河下游,距渤海口不足百里,地势低洼,水灾不断。阎成德一家老小,辛苦劳作,日子仍过得很艰难。遇有灾年,缺吃少穿,常常靠挖野菜,喝稀粥度日,有时不得不向地主富农乞借高利贷,以解决口粮、种子的费用。由于连年借债,无力偿还,每到年关地主便登门逼债,这情景阎宝航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阎成德夫妇尽管无力供子女读书,但他们仍企盼家中出个识文断字的人,好歹能在县衙门作点小事,免受人家欺辱也就满足了。为此,他们把长子留在家里,以便将来代替他们支撑家门,决定供次子读书。这样一来,老四阎宝航便失去了读书的希望,他从8岁到12岁,除了在农忙时随父下地干农活外,一直当他的猪倌。阎宝航诞生在一个腥风血雨的年代。1895年3月,中日甲午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日军为攫取辽东半岛,通过海战占领了山东威海和辽宁的旅顺之后,开始向辽东各地发动疯狂进攻。尽管腐败的清军首领们无心抵抗,但几万清兵打得很顽强,付出了很大牺牲,终挡不住日军的进攻。日军在渡过鸭绿江后,占领了安东、宽甸、岫岩,很快又占领了海城、盖平以及营口等地。清朝政府曾起用湘军北援,力图夺回海城。战争很快涉及到距小高力房村不远的小牛庄,炮声隆隆,人心惶惶。逃难的人群每天不停地从村边经过,大呼小叫,扶老携幼,目不忍睹,小高力房村民也差不多都走光了。作为一家之主的阎成德,吩咐长子把全家老小带走。这个时候,董氏却已怀9月身孕。她告诉丈夫,自从三子夭折后,她就下决心保护这个“老四”,不能让他再有三长两短。再说她本来身子骨就弱,正常情况下没有奶给孩子吃,离开家乡去逃难,这个“老四”就难保了。所以她央求阎成德,不到万不得已时决不能离开家。在那些日子里,善良的阎成德一直守护着媳妇,听着炮声度过了日日夜夜。战争很快就以清军战败而结束了。这年4月6日(农历三月十二),阎宝航呱呱坠地。11天后,清朝政府与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所属诸岛、台湾全岛以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如何通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迈出了侵略中国重要的一步。后来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实际上都是甲午战争的继续和恶性发展。这个近代史上的大事,同阎宝航的出生当然是历史的巧合。但对阎宝航一生奋斗的经历,的确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1907年夏日的一天,阎宝航照样在草甸子上放着猪,下午特地稍早一点收工。他像往常一样,赶着猪照原路经过邹家私塾馆。私塾馆的门窗敞开着,却没有传出像往常一样的读书声。阎宝航本想去看个究竟,却不情愿地转身赶着猪群向村中走去。他放了四五年猪,每每经过这里,听到朗朗读书之声,便禁不住流连于窗外,偷听塾师讲授,静听学生读书声。他很想成为私塾里的一名学生。有一回,他放猪回来,路经私塾馆便听起课来,竟忘了把猪赶回各家大门口,几头猪趁机溜到人家的地里,拱吃了不少土豆。惹得人家找到阎家告状。为这事儿,阎宝航挨了父亲的一顿训斥。此后,他不敢怠慢,总是先把猪送回各家之后,方才掉头小跑直奔私塾馆偷听先生授课。私塾馆范老先生正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试,他分别给每个学生出题目,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从老先生严肃的表情看,今年学生要过这一关不容易。阎宝航看见老先生平时授课时一直放在讲台上的那把戒尺,现在拿在他的手中。显然,有的学生准备挨板子了。学生挨先生的板子,这是私塾馆的家常便饭,阎宝航也没少看到。不过考试时先生的板子,要比平日狠得多了。这天,阎宝航看到范先生打了两个学生的板子,接着又叫起一个学生。“宋凯!”先生说,“你把千字文最后一段背给我听!”宋凯和阎宝航有些交谊,放暑假时,他常和阎宝航到草甸子放猪。但他平时学习不好,到了考试时就更糟了。果然,他背诵几句就卡壳了。范先生拿着戒尺走过来,指指宋凯的手说:“真不会啦?”宋凯点点头,恐惧地望着先生。老先生又用戒尺指指他的手,宋凯无可奈何地抬起手来。先生举起了他的戒尺……忽然,学堂的门开了,接着听到一声喊:“先生……”走进来的是阎宝航。范先生认识阎宝航,便问:“小四,你来干什么?”阎宝航给先生鞠了个躬,便指着宋凯说:“请先生不要打他好吗!”范先生不解地:“什么?”阎宝航:“宋凯会背这一段的,他是让先生的板子吓住了!”范先生更加疑惑,放下他的戒尺,叫阎宝航说明白。阎宝航这才把宋凯如何教他背书的事说了一遍。他看到老先生仍不相信的样子,便说:“范先生,我说的话是真的,不信,我给先生背一段听听!”范先生不相信这个猪倌阎小四会背《千字文》,出于好奇,他答应听听阎宝航背背《百家姓》。阎宝航把《百家姓》背得烂熟。先生让他再背诵一段《三字经》,也没有难住他。接着范先生又让他背一背《千字文》,阎宝航照样脱口而出。令老先生惊讶的是,阎宝航甚至能背诵四书之一的《大学》。老先生问阎宝航:“你是跟谁学的?”阎宝航答:“我是跟先生学的!”老先生不解地说:“你不是阎成德的老四——小猪倌吗?”阎宝航答:“是。”老先生:“你不是这里的学生,谈何跟我学习?”阎宝航这才告诉他常年在私塾窗下偷读的事。老先生问过宋凯才知道,阎宝航不但向宋凯借过课本,在放猪时他俩还时常在一起诵读课文。至此,老先生早忘了惩戒宋凯的事,他拿起一支毛笔送给阎宝航说:“你既然如此聪明,就把你背下来的生字写几个给我看看!”一 窗下偷读(2)这一下可难住了阎宝航,他会写字,但因家里穷,从未用过毛笔写字,他的字是在河滩上练出来的。宋凯把这事告诉了先生,先生越发觉得奇妙。正好外面雨停下来了。老先生领着阎宝航走到外面找一块地方,便递给他一根木棍,然后他口中念念有词,令阎宝航跟着他往地下写字。只听他诵道:“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恒,人称奇。尔初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阎宝航一一写出。范先生好不感动,连忙说:“这小子真聪明!我范懋修教的学生有的还不如这位窗下偷读的小猪倌!真是惭愧!”范老先生怜其才,当即宣布放学,领着阎宝航来找阎成德。到了阎家,阎成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慌忙给范老先生让座。范老先生开口便道:“成德啊,你家有个宝贝,怎么让他埋在土里?”阎成德不知范先生所谈何意,未能作答。范先生便一五一十把今天阎宝航背诵、书写的事从头到尾地说了一遍。惹得在旁边的董氏直抹眼泪。她平时只知老四要念书,没有想到老四下了这么大功夫,而她全然不知。老四聪明好学,阎氏夫妇何尝不知道。老四在他们面前常常闹着要上学。他们也知道老四放猪回家,常常要到私塾馆旁听一会。有时候回到家里饭也不吃,倒头便睡。有一次妈妈叫他起来吃饭,他执意不起,一直等到父亲收工回来时,阎宝航才从炕上爬起来对双亲说:“爸、妈,我已经十多岁了,我要上学!”以后,阎宝航年年暑期过后都要因上学的事同爸妈哭闹。阎成德何尝不愿让子女读书,他们供老二念书已经是下了狠心。家境艰难供不起啊!范先生认为,阎老四是读书的料,不要耽误。他理解阎成德的难处,决定允许阎宝航就学,免收学费。话虽这么说,阎成德心里明白,塾师也是靠教书收一点口粮为生的,送孩子去读书,哪里有不交学费之理。于是他们节衣缩食,供阎宝航进了私塾。①阎宝航在私塾读了两年半,念完了《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从私塾出来时,正好邻村大望台成立了被乡间称为洋学堂的高等小学校,创办者范传禄,学问高深,为人正直而又和气。他的为人和品德深为阎宝航所敬重。学校由于离高力房较远,就学食宿不便,幸好范懋修老先生欣赏阎老四的才学,鼎力相助,把阎宝航安置在他儿子范先彝家吃住上学,阎宝航得以读完高小。五年寒窗之苦,阎宝航表现出求知的渴望和天赋。他买不起书,便将书全部抄下来,每晚回家秉烛夜读。毕业后,家里不但无力供其继续读书,还需要他帮助料理家事。阎宝航不得不回到高力房村,在他原来的私塾馆里当了先生,这是他很不情愿做的差事。苦闷之余他还利用余暇学习中医,每日熟念“汤头歌”。别人以为他要当医生,其实他在打发时光。他的真正愿望是既不甘当私塾先生,更不愿当医生,他还是要继续读书。1912年春,阎宝航收到一封在奉天农林专科学校读书的二哥的来信,告诉他奉天有个两级师范学校招生,如果阎宝航去应考,他建议阎宝航必需设法首先说服父母。得到这个消息,阎宝航欣喜若狂,但是他又感到十分为难,他知道说服父母实在不太容易。他给二哥写信,请二哥在暑期回家时帮他一块促成这件事。阎宝航认为说服父母允许他上学这件事非常难是有根据的。那年,他在范先生的帮助下,在本村读完私塾后,决计考望台的高级小学。但双亲还是坚持他们的主见,认为家里有个老二上洋学堂就够了,老四读完了私塾,也算够用了。还是趁早给他娶个媳妇,组成个家,也许可以拴住他的心。于是,他们没有同阎宝航商量,就开始为14岁的儿子阎宝航操办起婚事来了。太子河北温香镇有个姓高的人家里有个姑娘叫高素,菱角泡村人,比阎宝航大两岁。性格温顺贤惠。阎成德夫妇早就相中了这个姑娘。阎宝航把他去望台读高小的想法和父母谈了。这时的父母已为儿子确定了婚姻,对阎宝航的想法当然未置可否,却单刀直入地把给他娶媳妇的决定告诉了他。对此,阎宝航感到十分沮丧。他认为父母为他娶媳妇就是拒绝了他继续求学的要求。他心里很不痛快,但也未和父母顶嘴。1909年冬腊月,父母为阎宝航选好了结婚的吉日。这天一大早起来就给阎宝航一套新衣服让他穿上。按当地习俗,上午东南晌时,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迎亲。父母再三嘱咐阎宝航做好迎亲准备。等到迎亲的大车要出发时,却不见了阎宝航,这可急坏了阎成德。他立派家人四处寻找。很快有人报告,阎宝航正在太子河边散步呢!“说得好好的,你们谁知道老四又怎么啦?”阎成德大叫道。这时,私塾老先生走过来,悄悄对阎成德说:“阎宝航的想法我知道!阎成德你好糊涂?”阎成德想问个清楚,范先生摆摆手说:“你这个当爹的,什么都不要说了,也不要生气。我去把他请回来,媳妇还要娶,这件事包在我身上!”阎成德甚是高兴。范先生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阎成德说:“到这份上了,老先生不必客气!”范先生说:“阎宝航和我说过,他要上望台高小,你得答应。”阎成德说:“望台离咱这儿二十来里地,宝航上下学有难处。”范先生说:“我儿子在望台,就让宝航在他家吃住吧!”阎成德觉得要麻烦范家父子,有些过意不去,范先生说:“就这么决定了,你不让他上学,这个媳妇他也不能娶!”说罢,范先生便径向河边走去。果然,阎宝航很快就跟范先生回来了。他二话没说,穿上新衣服,坐上迎新的车,高高兴兴地接新娘去了。婚后,阎宝航和高素桐的感情很好。高素桐这个名字是结婚后阎宝航给起的。后来,高素桐曾回忆说,婚前,她是裹着脚走进阎家门的。婚后不久,阎宝航领着她去太子河边,给他解开裹脚布,扔到河里,然后帮她洗脚,高素桐后来没有成为小脚女人,得力于阎宝航。几十年后,高素桐仍对阎宝航感念不尽。阎宝航婚前拒绝迎亲的事,高素桐在婚后也有耳闻,她对阎宝航对她的感情有些疑惑。但阎宝航求学的愿望和善良的心,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使她的疑惑早就烟消云散了。想到上高小时所遇到的波折,现在,阎宝航把求学的希望放到二哥身上,急盼他早日回来,说服父母双亲。结果和他的意愿相反,双亲还是不同意他到奉天投考。原来,高素桐婚后三年未能生育,双亲很是着急。如果阎宝航再离开他的妻子,生儿育女不是更难了么?这一年,二哥在奉天农林专科毕业,由于对仕途嗤之以鼻,回到家乡来当了个小学教员。阎宝航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写道:“在无可奈何中,产生了消极厌世思想,教书不到一年就想出家当和尚……”②那天高素桐哭泣着来到公公婆婆面前告状:“阎宝航要出家,正在准备行装。”二老一听大惊,立刻赶到他的住室一看,阎宝航已经剃了头。事到如今,二老不得不改变决定:同意阎宝航去奉天投考。临走那天,阎宝航一再表示,奉天两级师范学校,享受官费待遇,他一定争取考上,经济上也不会拖累家里。他告诉媳妇高素桐,一旦在奉天立住脚,立马回家来接她。注释:① 曹峥岩:《从事特殊斗争的共产党员》,《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②《阎宝航自传》。二 就读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1)1913年阎宝航考入了奉天两级师范预科。这所学校成为东北的最高学府。东北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如杜重远、卢广绩、关吉玉、王卓然、宁恩承等都毕业于这所学校,阎宝航能考入这所学校读书,也是一件轰动乡里的事情。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初名为奉天师范学堂。1905年3月,盛京将军赵尔巽选定在省城大南关般若寺左侧设简易师范学堂,是月开学。翌年5月将完全师范学堂并入,定名为奉天师范学堂,1907年更名为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校址设施,规模宏阔,当时可为全省各校之冠。创校伊始,师资不足。学校多方延揽,对专门学者不惜厚加礼聘,唯才是求。学生的学、膳、宿、杂等费一律免收。作为预科生,阎宝航的课程有国文、英文、数学、伦理、教育、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博物、法制、经济概要、兵学、体操、武术、图画、手工、音乐等科。阎宝航深感读书机会难得,开始专心致志地读书。无论是在私塾,还是在后来的高小洋学堂里,阎宝航的学习总是优等。上学前他不会写毛笔字,在范老先生的帮助下,读私塾时练得一手好字,是范先生所喜爱的学生。当时的高小为四年制,他两年里就毕业了,成为佼佼者。在奉天两级师范预科班里,阎宝航“是11班最优秀的学生,总是第一名”,他“学科文史都好”。当时,两级师范学校建有长方形大操场,中间辟有440米竞赛路道,南北两端设置各种运动器械。在开运动会时,可容纳两千余人观看。阎宝航不但学习好,也长于各项体育运动。他是学校体育场上的积极分子,是当时省城出色的足球队、篮球队队长。1915年,学监李向阳组织学校体育选手去天津,参加华北第二届运动大会。阎宝航作为篮球队队长参加了这次运动会。回校后,李学监对体育运动更为重视,指定阎宝航为他的体育助理,阎宝航便积极组织全校各项体育活动,很有成绩。1924年,张学良和郭松龄两位旅长率两个旅官兵在北大营开体育运动会,特聘请阎宝航做总裁判,用大喇叭指挥全场。阎宝航不但是两级师范学校引人注目的优秀学生,而且结交了很多朋友,宁恩承就是其中一个。他这样评价阎宝航,他说:他浑厚善良,善于人交,对任何人全好,任何人对他也好。他有佛家的仁慈智慧,并有耶稣基督舍己救人的精神。同学有事,阎宝航热情相助,同学患病,他耐心扶持。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阎老佛”。同班有个叫王海的同学,学习成绩不错。当时学校虽然实行食宿官奖制度,但文具书本纸张仍需自备。入学的第二年,他的家乡辽中县闹灾,家里无力供其上学,王海深恐失学,闷闷不乐。阎宝航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自知读书机会难得,不觉心动。暑假未满便先行回到奉天,凭他的社会能力,在一家粮库找到干零活的差事。他又步行几十里亲到辽中王海家中约其回奉天干活。二人齐心协力,干了半个月零工,挣得几个零用钱。这学期王海因此有了学费,甚为高兴。学期开始,阎宝航常与王海一起复习功课,期末考试时,二人双双名列前茅,王海乐不可支,对阎宝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阎宝航帮助王海解决学费的事,一时传为美谈。阎宝航家境贫寒,隆冬时节,他还穿不上棉鞋。立夏时分,他那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仍旧穿在身上,他因此被纨绔子弟讥讽为“阎大棉袍子”。这年冬初,阎宝航媳妇给丈夫做双棉鞋带来,阎宝航头一次在初冬就穿上棉鞋。一天傍晚,他见同宿舍的一个同学走路一瘸一拐,那同学只穿着一双单鞋,脱下袜子,脚已冻肿,脚后跟、脚掌裂成血口直流血。阎宝航心疼得很,背着这位同学,到附近百姓家讨了个偏方,用茄子秧煮水洗脚,治疗冻伤裂口,并脱下自己的棉鞋让他穿上暧脚,自己穿着一双单鞋又过了一冬。这里必须谈到阎宝航和另一位同学丁贵堂的关系。二人同班,又很要好。有一回丁贵堂得了病,又不敢声张,生怕被校方得知除名,一直带病坚持上课,身体日渐消瘦。阎宝航曾用自己手中的积蓄,暗中指示伙房给这位同学做面汤,亲手端到这位同学床前,并为他保守“秘密”。一直持续半月有余。丁贵堂病好后,对阎宝航千恩万谢,二人结为至交。后来丁贵堂毕业后,留学英国,回国后考入海关总署,被分配到上海海关,官至副税务司长,和阎宝航一样,信奉基督教。九一八事变后,阎宝航以“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负责人身份去上海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丁贵堂有求必应,曾多次为其捐款。二人关系笃厚,是有其历史渊源的。阎宝航浑厚善良的品质,给他的同学留下深刻印象。许多同学都得到过他的帮助,宁恩承就是其中的一个。论年级,宁恩承比阎宝航相差三年。宁恩承在回忆中这样说道:阎宝航是我一生中最有影响的好友,四十年来亲密往来。我的生平大事,行止去就的方向许多次由他决定。他是挚友,是恩人。我的生活、生命很得他的帮助指导。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创办之初,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距省城较远的县乡多不知底蕴,因而前来应试入学的很少。而铁路沿线各县的学生较多些。海城位于满铁沿线,距省城也不算远,交通便利。在师范学校就读的同乡学生相对多些。当时海城县籍的在校生曾组织有“同乡会”经常开展活动。两级师范创办于清末,东北历经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庚子兵变和日俄甲辰之战,受帝国主义侵略迫害颇深。特别是日俄战后,日本帝国主义获得南满所谓“特殊权益”,节节进逼,奉天首当其冲。民众中特别是青年学生,内愤清廷昏庸,外恨强寇压境。作为全省最高学府的两级师范学校,在历次学运中均为先导。如立宪请愿、反对日本强行修建安奉铁路{1}、反对总督徐世昌向日本借款等。而当时的学监吴景濂为学生爱国热情所感染,每次学生运动,则基于义愤,鼓励学生不畏权势,努力不懈。因此,两级师范学校的爱国学生运动渐成传统。阎宝航入学后的两级师范学生的爱国热情,也正是高涨之时。学生经常组织集会,发议论,演讲,抗议帝国主义的侵华行径。海城同乡会也经常组织这种活动。阎宝航则是这些活动的积极分子。他曾以自己的生日为题,发表演讲,痛斥日本帝国主义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的罪恶行径,抒发个人在反帝斗争中的感慨,在同学中影响很大。1914年,阎宝航即被11班同学推为班长。随着经历和阅历的增长,阎宝航逐渐开阔了视野,开始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乘欧洲各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于9月间派兵强占了胶济铁路沿线及青岛。1915年1月,日本又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诱饵,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5月9日,袁世凯皇袍加身,为取悦于日本帝国主义,竟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准备接受“二十一条”。消息传出,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奉天两级师范学生也开始行动起来开展反袁斗争。阎宝航积极组织学生成立反袁行动学生会,领导全校的反袁斗争,作为班长和积极分子,阎宝航成为反袁学生会的负责人之一,主要负责反袁的宣传工作。由于他写一手好字,全校出墙报、板报的任务都由他承担,他书写反袁文章,大造反袁舆论。在全校反袁集会上,阎宝航登台讲演,声讨袁世凯的卖国罪行,很快成为全校反袁斗争的核心人物。1915年2月,阎宝航和反袁学生会负责人开会决定,组织全校上街游行,他们还设法发动奉天市内许多中小学校一起开展反袁游行。当时的奉天,名义上是段芝贵掌权,实际上掌握在奉天陆军第27师张作霖手中。张作霖为谋得奉天督军之职,见有机可乘,设法取得袁世凯的欢心,巩固自己的地位,实现其称霸东北的野心。为此,他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让学生闹事而得罪袁世凯。当得知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学生开展反袁游行的消息时,立即对该校学生实行严密监视,勒令校方压制学生的反袁斗争,激起全校师生的强烈不满。为缓和矛盾,张作霖通知校方只准学生在校内开展活动,不准参加社会上的反袁斗争。阎宝航对当局的无理决定原打算上书抗议,经过与同学们商量,决定改变斗争方式,不搞大规模上街游行,在校内开展抵制日货运动、爱国储金运动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的反日斗争。在阎宝航的建议下,这年许多同学暑假不坐日本人开的南满火车,而步行回家,走一路宣传一路,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增强民众爱国自救意识。此后,他便常和同学们一起发表政见,弹劾时弊。二 就读于奉天两级师范学校(2)1915年,日本在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同时,不但对南满进一步加紧侵略,还向内蒙古东部渗透,在郑家屯一带安置商民,设立警察署,支持蒙族巴布扎布进攻辽源。巴布扎布拟在辽源补充械弹,然后沿南满铁路{3} 攻击奉天省城。1916年7月间,驻铁岭的日军守备队,为策应巴布扎布,以保护日侨为名,派兵进入距南满铁路较远的辽源,显然是进一步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奉天交涉署照会日本总领事馆,要求日军迅速撤出辽源。代理日本总领事矢田以“领事无权过问军事”为由加以拒绝。巴布扎布因有日人支持,气焰更为嚣张,张作霖派兵往剿,以期一鼓荡平。日军为保护巴布扎布,向奉天军方提出抗议,要求在距铁路线12华里内不许有战争发生。随后,日本商人吉本在辽源街内无端毒打一中国儿童,被奉军28团一骑兵发现,与其理论,双方发生口角。吉本将日本警察署巡察河濑唤出,河濑掏出手枪相威胁。中国骑兵益发愤怒,操起扁担,把河濑打倒,扬长而去。河濑回报日军守备队,松尾中尉率20个日兵到28团寻衅,打死我士兵4名。中国士兵随即开枪打死松尾中尉以下10名日军。河濑巡察也被击毙。随后,驻铁岭日军守备队,立即派出两个大队,占领了辽源县城。日本驻中国公使林权助不断与总理段祺瑞交涉,并提出许多无理条件。日军守备队占领辽源的罪恶行径,在两级师范学校引起强烈反响。学生们认为,日军所提出的条件,正是对“二十一条”的强制实施,表示无比愤怒。当晚,阎宝航参加了各班班长会议,在讨论对这一严重交涉事件应采取的行动时,他认为,应该把反对日军占领辽源作为反袁斗争的组成部分,得到与会的代表们的赞同,随即决定联络奉天各中等以上学校,开展大规模的学生活动,请求奉天当局致电北京政府,拒绝日方提出的条件,即令日军立即撤出辽源,并以抵制日货为手段,随即开始行动。各界代表发起谴责日军行径大会,两级师范学生联合各校推举代表参加,借以集合群众向当局请愿,各校学生踊跃参加大会。12月30日,奉天政军商学公民大会在直隶会馆召开。会议由议长佟兆元主持宣布开会。随后由各界代表登台作激烈讲演,有的学生在演讲时向群众发问:“大家打日本去,干不干?”大家高声回答:“干!”又问:“怕不怕死?”答:“不怕!”由于会场内外有警察、宪兵在活动,有便衣出出进进,会场气氛益加紧张。为使会议顺利进行,大会决定选派代表组织“纠察团”以维持秩序,监视警宪行动。阎宝航当时本来事先已准备以《我青年之责任》为题,登台演讲,但由于临时被指派组织大会纠察团,便放弃演讲。但事后多年,他仍记得当时在大会上演讲人的演讲题目。这天大会结束时,参加大会的各界代表,列队赴奉天省公署请愿。当时张作霖接管奉天军政大权不久,遂命政府接受请愿书,并接见代表,允许将民众的意见转达北京政府,拒绝日军的无理要求,限令辽源日军立即撤退。在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推出的“二十一条”斗争和反对日军强占辽源县城的斗争中,阎宝航还参加了一个秘密反日组织——抗日铁血团。从1916年7月日军占领辽源至这年11月,日军拒不撤出辽源。奉天各界曾推举赴京代表,再促北京政府据理交涉。当时,奉天两级师范学校地理科讲师丁开嶂十分活跃,他在《中国海军地理形势论》一书发表时,鼓动学生组织反日团体与日人开展斗争。丁开嶂是直隶人,在日俄战争时,他来东北成立抗俄铁血团,奔走于沈阳、锦州、辽阳、营口等地,借以驱逐帝俄军队。辛亥革命后,他在两级师范任教时,常以反帝为题演讲,激发同学爱国思想。时两级师范附属中学第四班有一学生祁大鹏,在丁开嶂的影响下,组织“抗日铁血团”。为发展组织,祁大鹏曾到两级师范活动,并同阎宝航有过往来。他请阎宝航作为发起人参加这一组织。阎宝航认为,既然是为抗日而成立的组织,可以参加。但他建议公开组织这一团体,以扩大声势。他表示在两级师范发动一些同学参加活动。不久,祁大鹏的活动被奉天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王永江发觉并报告张作霖。张认为,铁血团就是暗杀团,任其发展有可能发生流血事件,带来外交上的麻烦,当即派兵将师范附中和师范学校包围起来,对学生宿舍进行搜查,结果一无所获。铁血团刚刚成立,并无任何文件作为证据,军警将祁大鹏带回警务处审讯。两级师范学校校长宋宪文此时四处奔走,托人斡旋。王永江带祁大鹏去见张作霖。由于祁大鹏不承认有任何人参加铁血团,更无任何活动,张作霖便训斥他说,“你们学生只管好好地读书,罢课成立铁血团有什么用?谁不爱国,将来我领你们干!”旋即将其释放回校。事后,张作霖对此未予追究,阎宝航和所有铁血团代表安然无事。但通过这件事,阎宝航对军阀当局有了初步的认识。既然对反日组织采取阻挠和取缔态度,那么,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反帝运动的高潮是必然趋势,今后民众的反帝斗争同当局也很难找到共同之处。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情绪随之强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