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大宋帝国三百年:真宗赵恒下-5

作者:金纲 字数:28326 更新:2023-10-11 16:14:10

真宗虽然病重糊涂,但听了李迪一番话,还是一下子明白过来,太子东宫一旦有此追责,则册立大事就会有不测之祸,觊觎这个位子的人太多了。于是不动。史称“东宫得不动摇,(李)迪之力居多”。  李迪还在寇准艰难的时刻,为争取“从轻发落”,多次与丁谓发生争执。  寇准因为受到周怀政和朱能的牵连,由太子太傅降职为太常卿,知相州(今属河南安阳)。后来丁谓又上奏,认为寇准不应该到内郡去,应该到更远的外郡去。真宗折中,说“与小州”,给寇准一个小的州郡吧。丁谓退朝后,在诏令后写道:“奉圣旨,除远小处知州。”给寇准一个远处的小州。李迪看后说:“刚才皇上可没有说‘远’这个字。” 丁谓耍无赖,回应道:“君面奉德音,欲擅改圣旨,你想庇护谁呢?”他倒打一耙,反说李迪“擅改圣旨”。后来将寇准转知安州(今属河北定州)。  丁谓仍然不甘心。他还在谋划着如何让寇准失败得更惨。  帝国情种  真宗赵恒很可能得了精神性质的疾病。史称“上久不豫,语言或错乱”,而且常常失忆。  有一天,他居然在大臣面前述说刘皇后的坏话:“昨夜皇后以下都到刘氏那里去了,独留朕于宫内!哼!”  这是说刘皇后大约有什么事,一招呼,宫中女眷都过去了,只留下皇上一个人守着大空房子,孤零零的。这话说得可怜巴巴。但史称“众知上眊乱误言,皆不应”,众臣都知道皇上一时昏头,精神错乱,事实肯定不是这样,所以没有人回应他。  但是李迪此时正为刘皇后的“揽权”感到不安。真宗病重,很多军政处分都要经由中宫决断,虽然有大臣看守,但朝廷内外,近来议论已经越来越多。史上“红颜干政”“惑乱朝纲”的故实,让这位新任宰辅有忧虑。  李迪大概有“曲突徙薪”的担当。他猜度的逻辑不难推演:真宗病重,早晚驾崩,而太子年幼,刘皇后免不了要“垂帘听政”。那时节,如果这个名叫刘娥的女人来了野心,称制称帝,如何了得?李迪这类预判不为无因。如果不能消除隐患于未然,这位名叫刘娥的大宋刘后,就会与那位名叫吕雉的大汉吕后、名叫武曌的大唐武后,鼎足而三,成为史上三位最具权威权势的女流。史鉴在此,不得不忧。于是,听到皇上忽然编排皇后故事,李迪便来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勇气,贸然回应道:“果如是,何不以法治之?”  李迪的意思就是黜免皇后,另立她人。  真宗在迷乱中,看着李迪,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清醒起来,回答他说:“无是事也。”没有这回事。  刘皇后此际正好就在大殿屏风的后面,听到李迪这么说话,女人家家的那一点小小怒火就噌噌地冒出来了。从此以后,她对李迪有了憎恶。后来的日子里,李迪未能久留中书,不仅有丁谓的“媒蘖”之由,刘皇后的意思也左右了这件事。  但众臣为何知道真宗此语不是事实?  真宗与刘皇后,恩恩爱爱一辈子,刘皇后对真宗,真宗对刘皇后,那份情、那份爱,史上罕见。天下皆知,二人乃是相思蚀骨类型的帝国情种。而真宗冷不丁冒出这一句话,乃是精神病人的常态,却也更真实地折射出他对刘娥的依赖、依恋之深。刘娥当时可能有什么一个小事情或大事情,要宫中女眷们去庆贺或听令,宫中女眷本来又不多,一时离去,撇下赵恒先生一人,寂寞与孤独,瞬间袭击了帝国君王。长久被呵护被爱戴的大皇帝、大男孩,在深宫忽然呈现静谧的那一刻,寂寥中独处的时光,让他有了“落单”般的伶仃感。我甚至能够想象,病恹恹的赵恒先生,在高大的寝殿内环顾,看到窗外冬日的阳光和落叶,或许还有离群的飞鸟掠过,他忽然有了恐惧。如果我写的这部书,在此际有一幅插图,应该是:落寞中茕茕孑立的皇上在——害怕。  大宋皇帝赵恒,已经须臾不能离开大宋皇后刘娥了。  刘娥,出生在太原,时当公元968年,太祖开宝元年正月初八,赵恒出生于开宝元年十二月初二。算起来,刘娥几乎大赵恒一岁。  刘娥的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后晋、后汉时,曾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曾任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但后来刘通因功又做嘉州(今属四川乐山)刺史,于是年幼的刘娥随全家从太原迁往川中。刘通不久出征战死,无子,家道于是从小康跌入困顿。母亲庞氏带着女儿寄居在娘家。刘娥在母亲教育下,知书达理,但她还学会了一门手艺:拨鼗。所谓“拨鼗”,就是手持一枚拨浪鼓,控制节奏左右摇,流珠敲击皮面,发出悦耳的声响。  这之后,有一段历史,记录不详。一般认为,庞氏将女儿许给了一位银匠龚美;另一种说法是龚美乃是刘娥表哥或亲眷。我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刘娥与龚美不一定有私情。后来的事就是,龚美带着刘娥从巴蜀来到京师汴梁,继续锻银为业。这时,赵恒刚刚被封为襄王,正在做着开封尹,龚美因为制作银器,得以见到赵恒。年少的赵恒听过川中女子很优秀,就对龚美说:“蜀妇人多才慧,汝为我求一蜀姬。”龚美于是将刘娥介绍给赵恒。  二人初见之下,就有了贾宝玉见林黛玉、阿尔芒见茶花女、渥伦斯基见安娜·卡列尼娜那般,一见钟情不可救药的自我坍缩和痴痴的昏迷。当此之际,全世界都被层层剥离,天潢贵胄、契丹赵宋、河图洛书、星辰大海……全都化为虚无,地老天荒间只有他和她,一个赵恒,一个刘娥。人间至美,酣畅淋漓。赵恒当下山盟,刘娥当下海誓:这个人,我要定了!他俩在用一生做抵押,将生命欲望推向了阴阳和合之美。他们决计要用自己的性命去交换、去掠夺、去熨帖对方的性命,他俩,要在一起。  今人难得见刘娥,但她的美丽不妨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八个汉字中展开想象。有资料说这个“才慧”美人出生的正月初八是公历1月28日,按时下乐于做占星游戏的说法,应该是水瓶座。根据她后来的行事风格,可以发现她有难以捉摸的幻想和出奇的理智。她那种大胆而又自由,对新鲜环境的好奇与向往,行事的果断,理解力,都应该迷住了年轻的赵恒。更美妙的是,当他们相互予取、倍加呵护之际,他俩发现:他们还是知心朋友。他的一切,她都理解;她的一切,他也都理解。  真宗生时处理文案,刘娥会陪着他,有时就会发表一些意见,大多公允可取。遇到思路不通的地方,刘娥还会引经据典开导赵恒。  “八大王”之谜  真宗病重“大渐”之际,臣辅们都来看望。真宗不能说话,就用手指点点自己胸膛,又展开五指,再出三指,大臣们面面相觑,猜度合为八的这个数字,不知何意。这时仁宗只有十几岁,而皇八弟燕王赵元俨,乃是赵恒的兄弟,此时只有三十九岁,正当年。赵元俨长得也身材风俊,脑门光亮,下巴丰满,为人“严毅”,有“不可犯”的气场,史称“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国人都很崇拜他畏惧他,名声传到异域,人称“八大王”。  真宗临终,伸出这八个手指头,是不是暗指“八大王”呢?如果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要提防“八大王”篡位,还是“兄终弟及”,将皇位传给他呢?  而这时,“八大王”也恰恰总是入宫来看望皇兄。以至于大臣们对他有了猜忌。这时节,李迪、丁谓、王曾等人都宿在宫禁内殿,为真宗祈禳,看到“八大王”总是出出进进,有时在宫中一待几天不出来。众人不免有了恐慌。这时,翰林司偶然用金盂盛了开水,给“八大王”送去。李迪当即取案上墨笔,在水中略搅搅,让人送去。“八大王”看到黑色的开水,怀疑有人下毒,当即判断:诸臣中有人在猜忌我了,此地看来不能久留。史称“即上马去”。  但这件事给顾命大臣留下了阴影。此刻皇上伸出五个手指,又加三个手指,颇费思量。而就是在这种“思量”中,史上就有了种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大宋帝国,即使“奸佞”如丁谓,也不期望看到这类风景。但是青萍之末已有风起,祸患很可能起于不可测度的某个微末节点。  刘娥在帷幄之后,看到了这一幕。  她从大臣们的窃窃私语中,能够感知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我的赵恒兄弟啊,你这是啥意思嘛!忽然,刘娥意识到:无论赵恒啥意思,猜疑骨肉,都是危险信号。一生以“敛天地之杀气,召天地之和气”为主诉求的我主赵恒,断不应打莫测之险牌。于是,她决计要对群臣说清此事,但她起身后,却发现诸臣已经离开了病榻,到附近便殿去了。于是,她赶紧令近侍追上去,传谕群臣说:“适才官家展五指,又出三指,只是说‘三五日来,病势稍退’。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丁谓等人听后,相信皇后所言,算是当即释惑,不再深究。  刘娥深知赵恒如斯。  刘娥初进入襄王府时,俩人都已二十岁(一说十五岁),正是恋爱的季节,汉语中“如胶似漆”就说男女二人的“黏”度,此际用在他俩身上正好。记录中甚至说到赵恒因为与刘娥日日在一起,以至于“容貌瘦瘠”。这迹象被太宗看出端倪,就问乳母:“太子近日如此景象,左右都有何人?”这位乳母似也关心太子,认为是刘娥勾引了帝国嗣君,就向太宗说了实话。太宗就下命令,让刘娥离开赵恒。赵恒不得已,就将刘娥藏在殿侍张耆家中。  十几年后,太宗晏驾,赵恒践祚,当即将刘娥引入宫中。  这十几年中,二人不免相思蚀骨,而意有未甘。我相信他俩应该有私密会晤。在这方面,人性的力量远远大于礼法的力量。梦里常有悲悲语,醒来难见痴痴欢。当爱情来临时,世界,没有力量可以阻挡。乳母不能阻挡,太宗不能阻挡,玉皇大帝也不能阻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俩的默契,应该是得到天地神祇保佑的。十几年难得一见,情不变、爱愈深;一旦缘到时到,不做商量,直接接入宫中,终成眷属。中国的帝王皇后,他俩的爱,最真挚、最完美。  也是与赵恒同年出生的潘后,乃是名将潘美的女儿,是赵恒的第一任夫人,婚后六年去世,那时太宗还在,又为赵恒续娶的郭氏女儿。赵恒践祚,按礼法,确立郭氏为皇后,刘娥则被封为美人,后来一直封为一品德妃。  刘娥的表哥龚美,赐姓刘,故史称刘美,成为刘娥的正式兄长,继承刘氏香火。刘美出居外任,除了家人有“夺人盐井”一案,其余不见善恶美丑,一生平安,无功无过。  真实的《狸猫换太子》  赵家帝王,似乎特别艰于立嗣,总是很难诞育健康儿子。真宗的儿子有几个,但大多夭折。景德年初,郭皇后生子,九岁后病逝。前后总五个儿子,都没有活过十岁。皇后也接连病逝。潘夫人后,郭夫人也早薨。而刘娥,跟了赵恒几十年,一直也无子。这时她的侍女李氏与真宗有了儿子,刘娥就与李氏商议,将孩子秘密收为己有,将来立为皇上,李氏应允。  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李氏不敢言,有数的几个知情人也不敢张扬。  但事情事实上更为复杂。简言之,李氏不像时论讲述的那样,似乎是个受害者。事实上不是。一方面,她应该有失去儿子,不能享有天伦之乐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博大母爱的安慰:孩子算到皇妃刘娥的门下,地位提高、前途远大,如能做太子、做皇上,自有真相大白之日,即使不能真相大白,自家儿子能有如此前途,对一个没有办法“挤”入皇后位置的女人而言,还有什么能比这个结果更令做母亲的欣慰呢?所以,理解此事,必须理解“母亲”。足以告慰李氏的是,她活着看到了儿子做了皇上。宋仁宗于1022年践祚,李氏病逝于1032年。她看着自己的儿子做了10年皇帝,守口如瓶。这种隐秘的幸福感,让一个善良的母亲心安!  更足以告慰李氏的是,在她死后,忽然出现了一批“社稷臣”,要为她正名,而且也终于做到了为她正名。宋仁宗终于知道了:原来自己的生母,就是这个平时用一种善良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的“李宸妃”。真正的悲恸之处在这里——仁宗赵祯明明与亲生母亲在一起,却从未喊过她一声“娘”。  在传统京剧以刘娥与李氏为原型讲述的《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刘娥成为一个邪恶的女人。但这种“坊间”模式,并不真实,事实上,也不动人,其间不见人性的悲剧力量。真实的刘娥,待李氏相当优厚,从未有过虐待,更没有动过“灭口”的心思。李氏在时,已经被她升职为“顺容”。真宗仙驾,起永定陵,她让李氏去守陵,这等于默认了李氏特殊的身份。  李氏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子,幼时只有一个弟弟。而她进入宫中时,才十几岁,临别,她用“刻丝”技术,亲自制作了一个“鞶囊”,给只有几岁大的小弟弟,拍着他的肩膀说:“姐就要走了。你以后就是沦落到颠沛流离,也不可以丢弃这个鞶囊!以后,姐姐如果有了好的前程,一定会寻访你。那时,就以这个东西来找你!”后来她的弟弟在一“凿纸”小店佣工,这是一个类似于售卖剪纸工艺品的小商店。弟弟在这里不幸得了病毒性痢疾,似乎没有治好的希望了,店家狠心,将他遗弃在路边。这时,刘娥宫中一个宦官看到,很可怜他,将其收养,见他衣服穿得疙疙瘩瘩,胸前却悬挂着一个精美的鞶囊,一问,才知来龙去脉,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他曾经得到太后刘娥和李氏的旨意,让他寻找这个小兄弟。宦官拿着鞶囊来见李氏,皇室之中,一片悲喜。  真宗知道后,就给了这个小弟弟一个职官右班殿直,到了仁宗时,到地方做了刺史,史称李国舅。此事,刘娥从中斡旋,很仗义。  李氏病重时,刘娥赶紧派遣太医前往诊治,并为了安慰李氏,再给她晋封为宸妃。李氏封妃后,病逝。刘娥甚至知道身后之事。在大臣的建议下,对李宸妃的葬仪做了足够规格的安排,遗体也做了特殊处理,李氏在棺椁中,穿的是皇后的服装。刘娥内心要对仁宗说一句话:我刘娥是对得起你的生母的。  她一生“宠爱”真宗皇帝,是真宗皇帝的情人、皇后、朋友、“监护人”。真宗病重时,她毫不吝惜地将宫阁中属于她的私人财产全部拿出来,派遣使者到全国各地的宫观、佛寺,以及名山胜境去为爱人祈福。史称这样的活动“不可胜记”。为爱人祈福,动用私财不动用国帑,证明了她的虔诚,也可以因此而看出,她恪守大宋法条。所以真宗曾对大臣表彰自己的知音刘娥女史说:“皇后所行,造次不违规矩,朕无忧也。”  但她在真宗时代,更多地看到了帝国的“软肋”:帝国之长治久安,在宪政模式之前,君主制度之下,君王的个人品质,就是富有极大权重的砝码。刘娥的生命诉求,就是要为帝国“制造”一个“真宗第二”。她要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进入皇室之后的经验阅历,为帝国“复制”一个赵恒那样的君王,做一个够资格“奉天承运”的皇帝。  刘娥,在无子的隐秘痛苦中,以“秘密过继”的方式,为自己,事实上,也为赵恒和李氏,培育了一个有资格出任帝王的后嗣。那时节,太子一动一息,刘娥都要亲自调护,如果跟随真宗外出,一时离开小太子,也一定会派遣使者去询问详情。至于喂养看护的乳母、陪伴照应的小臣,她都要亲自挑选那种谨慎小心忠厚,宫中历练时间较长的人来担任。只要跟小太子在一起,就一早一晚很认真地教育他,培育他的“恭恪”也即恭敬、谨慎的习性。而“恭恪”,正是真宗赵恒的习性,事实上,也是优秀帝王的习性。  而她做的这一切,来源于她对真宗赵恒的爱和理解。  李迪理解不了这个襟怀阔达、长期受真宗影响的杰出女人。  王曾也不能理解。  丁谓也不能理解。  所以,当李迪试图“法办”刘娥时,真宗皇帝在短暂的懵懂之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之后,他屡屡在儿子代理执政时,要臣辅们听从中宫皇后的意见。赵恒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不仅仅是一个女人,她还是一个懂得经营帝国的政治家,而且,很多见解远远超过当朝臣辅。其心性,更是很多男人们无法比拟的。多年的依恋和依赖,让真宗赵恒懂得,这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人,不简单。  帝国储君尚幼,必须有人摄政;这个有能力摄政的人物,只能是刘娥。于是,赵恒与刘娥,在政治家责任伦理的推动下,共同上演了“借腹生子”的宫廷剧。其目的,就是要在臣辅一片反对声中,在艰难的“君臣博弈”中,将刘娥正式推上“皇后”的位置。  真宗追封的深意  有一个细节,可以窥见真宗对刘娥的爱。  大中祥符初,“泰山封禅”结束,真宗在返回汴梁之前,按照预先设计的行程,特意安排了到曲阜谒见文宣王孔夫子。泰安到曲阜,只有百余里路,几天后,十一月戊午日这一天,真宗一行到达孔庙。  真宗穿着祭祀昊天上帝的靴服,即红罗袍、黑革靴,头顶平天冠向孔夫子偶像“酌献”,敬酒。庙内外,设有黄麾仗,孔子后人陪列。  当时有司曾制定“仪注”,要皇上“肃揖”,只需向孔子偶像庄敬地作揖即可,但是真宗特意表示要“再拜”。“再拜”就是拜两次,这在古礼中用于表示对尊贵的人物的敬意。  又来到孔子父亲叔梁纥的祭室“酌献”。  随后,诏令刑部尚书温仲舒等人分别祭奠了孔夫子的七十二弟子,以及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氏。  真宗又将写好的一篇《赞》交给有司,刻石留在孔庙。  车驾再到孔林,因为此地树木拥挤道路,真宗从御辇下来,乘马来到孔子墓前,“奠拜”,祭奠而后再拜。  下诏,加谥孔夫子为“玄圣文宣王”,并诵读了祝文。  追封叔梁纥为“鲁国公”,颜氏为“鲁国太夫人”;伯鱼的母亲,即孔子夫人亓(音齐)官氏为“郓国太夫人”。  同时下诏拨款,修葺孔庙祠宇;附近十户人家免赋税,负责孔庙及坟茔的杂役工作。还将祭奠孔夫子的所有礼器全部留给孔庙。  第二天,又派遣吏部尚书、老臣张齐贤等人以最高规格的“太牢”礼节再次拜谒孔墓。  赐给孔家三十万钱,帛三百匹。以孔子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孔圣佑为奉礼郎,孔家近属受官或赐出身者六人。  真宗孔庙之行,特意封孔子的夫人亓官氏为“郓国太夫人”,此中有深意。  亓官是复姓,亓官氏在鲁昭公九年即公元前533年时与孔子成婚,那时,孔子十九岁。亓官氏生产那天,鲁公赐给孔子一条鲤鱼,孔子就给儿子起名为孔鲤,字伯鱼。孔子与亓官氏在一起的岁月不多,他常年离开妻子,周游列国。鲁哀公十年即公元前485年,孔子在卫国时,亓官氏病逝。  后七年,孔子病逝。  孔子是否“出妻”,与亓官氏离婚?  此事为史上一大聚讼,迄今各有言说。“出妻派”的证据主要有二:一、《礼记·檀弓上》:“伯鱼之母死,期而犹哭,夫子闻之曰:‘谁与哭者?’门人曰:‘鲤也。’夫子曰:‘嘻!其甚也!’伯鱼闻之,遂除之。”  孔鲤的母亲亓官氏病逝一年之后了,孔鲤还在穿着孝服祭奠时哭泣。孔夫子听到后问:“是谁在哭啊?”门人回答说:“是孔鲤在哭。”孔子说:“哎呀,这是违背了礼,过分了啊。”孔鲤听到后,就除去了丧服并停止了哭泣。  唐人孔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认为:“时伯鱼母出,父在,为出母亦应十三月祥,十五月禫(音但)。言期而犹哭,则是祥后禫前。祥外无哭,于时伯鱼在外哭,故夫子怪之,恨其甚也。”当时孔子已经“出妻”,父亲还在,这时,作为儿子为“出母”也即离婚的母亲服丧,应该“十三月祥”,即在“出母”死后十三个月的时候祭祀;“十五月禫”,到了十五个月的时候,祭祀并脱掉丧服。  二、因为孔子不准儿子哭自己的母亲,所以证明孔子与亓官氏无感情,所以“出妻”是很可能的。  但这两个证据都有问题。  一、《礼记·檀弓上》那段话并没有证明孔子“出妻”,只说孔鲤“期而犹哭”,孔子制止了他。“期”是十二个月,也即一年。  孔颖达所谓的“祥、禫之礼”就是“守丧之礼”,但并不是对“出母”而言,乃是对“生母”而言。孔颖达经学极为精深,但此处拈出“出母”来说话,于是让后人误解甚深。无法理解孔颖达从哪里得到亓官氏为“出母”的证据。但有意味的是,也恰恰是这段引文证明了孔子没有“出妻”,因此亓官氏也不是“出母”。  《仪礼·丧服》明白记录:“出妻之子为母期……出妻之子为父后者,则为出母无服。传曰:与尊者为一体,不敢服其私亲也。”  “出妻”的儿子为母服丧穿戴孝服十二个月……(但)“出妻”的儿子没有跟随母亲而跟随父亲且为父亲的宗法后人,则不为“出母”穿孝服祭祀。  显然,孔鲤是孔子的宗法后人,如果亓官氏被孔子“出妻”,按礼法,他是不应该为“出母”亓官氏服丧的;但现在孔鲤不但服丧,而且满了“期”,这不正好证明亓官氏没有“出”吗?  所以,第一条证据不成立。  二、孔子并非不准孔鲤哭母,而是认为“其甚也”,过了。为何“过了”?因为礼制规定,十二个月之后,丧服哭奠期满,不应再哭。  “礼”的很多设计非常人性化。孝子思亲,人之情;但哀毁过甚,伤己身,也是背离孝道的行为,圣人并不欣赏。丧事活动中,圣人之“礼”,主张“哀戚之情”,悲哀戚惨真情流露,但更主张“毁不灭性”,悲戚之际不能过度,以免毁伤身体和本性。《孝经》最后一章论“丧亲”就说:“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无论怎样悲哀,三天以后也必须进食,这是告诉士民不要因为死者而伤害生者,哀毁之情不要遮蔽生命的本性,这是圣人的政教;守丧不得超过三年,也是向士民讲述:丧礼,是有终了期限的。  所以,在“慎终追远”中“节哀顺变”,是古来丧礼的真相。  孔子在这里维护的是“礼”,更是“情”。过于哀毁的儿子,哭坏了身体,不仅孔子不希望看到,亓官氏的在天之灵也并不希望看到。  但孔子与亓官氏有感情吗?  回到《礼记·哀公问于孔子》这一章,可以听到孔子教导鲁公说:“昔三代(夏商周)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亲之主也(妻子是亲族之主要人物),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儿子是亲族繁衍的继承人),敢不敬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敬爱自身极为重要)。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推敬爱自身之心而敬爱他人之身),子以及子(推敬爱自己之子而敬爱他人之子),配以及配(推敬爱自己之配偶而敬爱他人之配偶),君子行此三者,则忾(通‘迄’,普遍、遍及的意思)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则国家顺矣。”  一个如此主张“敬爱妻子”的人,即使与妻子偶有冲突,也不会动辄“出妻”。在孔子这里,“敬其妻”,是一种“礼”也是一种“爱”。  在妻妾成群的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做过鲁国高官,出入于鲁公府邸,有厩马高车,如果纳妾、续弦,都不是问题,但考察下来,孔子一生,只有亓官氏一个女人。亓官氏在世,孔子没有纳妾;亓官氏先孔子七年而死,孔子也没有续弦。如此孔子,与亓官氏可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如此动人的爱情,居然被人猜度为“出妻”“出母”,未免不伦。  亓官氏,自从孔子死后,在鲁国就进入孔子所居之祭室,与孔子一道得到祭祀,但从未有人想到给亓官氏一个荣誉名号,直到宋真宗赵恒出现。  我大胆猜测:真宗赵恒,之所以给亓官氏封号,是因为他知道:女人与男人一样,需要尊敬。孔子说:“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必须尊敬。我的刘娥,将来也需要收获世人的尊敬。  皇后刘娥“摄政”  说真宗尊敬女人,还有一个旁证。  当初真宗下诏编纂君臣事迹,成《册府元龟》,但内中都是男人事迹;史称真宗“不欲以后妃妇人等厕其间”,是希望女人事迹能够单独做成另外一部书,所以,在《册府元龟》之外,并比照着《册府元龟》,专门收录史上女人事迹,成《彤管懿范》七十卷。“彤管”是传统女史所用之笔,借指女子文墨;“懿范”是指美好的风范。  当时,在李氏预产期之前几个月,真宗就宣称刘娥已经怀孕。但官员们还是反对刘娥被册为皇后,刘娥也只好一次次地“固辞”。直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李氏诞子已经三年,才勉强给刘娥晋封为“德妃”。随后,真宗再不断地讨好百官,给百官加官进爵,顺带着给刘娥再进一步,简化一切“册后仪式”,这年年底,顶着满朝反对的压力,四十四岁的刘娥做成了真宗皇帝的皇后。  天禧二年(1018),不到十岁的赵受益改名为赵祯,正式立为皇太子。在资善堂接受太子太保王钦若为资政殿大学士的经筵讲读,同时,太子坐殿接受群臣参谒。到了天禧四年(1020)二月,真宗病情加重,已经很难处理军政大事,就将皇太子赵祯推向前台。诏书中告知大臣,太子听政,皇后辅助。  这时的军政大事,都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有了忧虑。很多人担心皇后“夺权”做成吕后、武则天那样的泼天事业。参知政事王曾就来对钱惟演说:“太子幼,非中宫不立,中宫非倚皇储之重,则人心亦不附。后厚于太子,则太子安,太子安,乃所以安刘氏也。”  这一番话,说得相当委婉,也相当坚定,甚至带有毫不客气的恫吓。它的逻辑是:如果太后夺权,做吕后、武后那样的事,则你刘娥一门凶险莫测。等于警戒刘娥不要试图将“摄政”转化为“执政”。  但王曾的策略在于,他这番话说给钱惟演听,就有了自家人的意味。钱惟演的妹妹就是刘美的太太,他与刘娥是亲家关系。所以这番话应能有安定赵氏,根本不动的意味。史上一般都认为王曾这番话乃是“社稷臣”的大智慧,评价极高。但这话头是建立在假设刘娥可能“篡位”的可能性上,如果刘娥根本不想篡位,这话等于无的放矢,而我倾向于后者。  刘娥可能有过这类念头,但就像每个人每天闪过十万八千个念头一样,并不稀奇。像爱幻想的女人一样,刘娥也许,也应该有过种种幻想,但幻想不过就是幻想,她从未有过效法武后建构“大周王朝”的这类念头,更不要说行径。虽然,她曾经在后来的日子里,问过大臣鲁宗道:“唐代的武后是个什么样的君主啊?”鲁宗道很警觉,回答她:“武后,乃是大唐罪人也!几乎差一点危及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这不过是她的一次因为飘忽而来的念头,忽然“失言”而已。她要维护的是赵恒的帝王事业,而不是刘娥的帝王事业。  要做吕后、武后那般“事业”,需要培植一群“铁哥们儿”,需要有“劝进”的力量。她没有,也不培植,更不鼓励,甚至遇到这类“劝进”的苗头,就立即打压下去,不令展开。  仁宗时代,刘娥功大,有大臣上表,请刘娥像武则天那样建立刘氏宗庙。当她跟臣辅商量此事时,知道不妥,立即放弃了这个念头。  老臣程琳有一次向她进献一幅图画,打开一看,是《武后临朝图》,这就等于暗示刘娥:你可以这么做,我支持。但刘娥像抓了一把火炭一般,立刻将这幅图摔到地上,呵斥他道:“吾不作此负祖宗事!”  刘娥,有分寸。做事对得起她一生爱着的人,赵恒。  真宗驾崩延庆殿  公元1022年,春正月,大宋帝国由“天禧”改元为“乾兴”。  真宗在病情越来越严重时,还振作起精神,在料峭春寒中,登上东华门观灯。当他听说秀州(今属浙江嘉兴)去年秋天以来,水大,至今为灾,庶民艰于果腹时,一如既往地下诏:免去秀州秋税中尚未缴纳的部分,以此缓解灾情。  到了二月,真宗登上正阳门,大赦天下,各种恩赏实惠,都依照南郊祭祀的办法。去年以来,各地水灾地区,庶民欠缴的租税,全部罢免;有因水灾流离,今春回乡复业的农民,更免除他们的租税和差役,并且还要贷给他们粮种,鼓励适时播种。  不久,又听说徐州有灾,即刻下诏赈济灾民、贫民。  二月甲寅日,真宗进入弥留之际。诸臣前来看望。四天之后,戊午日,真宗驾崩于延庆殿。  尾声  按王曾意思,真宗陵的新穴其实是个“绝穴”,是丁谓试图陷赵家“无后”。如此,则实属大逆不道!但雷允恭的供词中没有这一条,王曾应该有此语之来源的证据,不然,太后也不好糊弄。妙的是,世上已无雷允恭。  皇太子赵祯即位  丁谓、王曾、冯拯、曹利用等中书、枢密两府大臣得到真宗上仙消息后,匆匆赶往延庆殿。一干人的号泣声,回荡在大殿雕梁画栋之间,久久不得平息。  在这场历史性的哭泣间歇,众大臣听到了帷幕后面原皇后、现太后刘娥的严厉之声,她说:“有日哭在,且听处分!”  有哭的日子,现在,且听大事安排!  这个女人不寻常!诸人一时止住哭声,听太后发布意见。  太后令执事宣布大行皇帝口头遗诏,由王曾记录。  遗诏有言:“太子即位。”  于是皇太子赵祯在柩前即位,正式成为大宋帝国第四任皇帝,史称宋仁宗。  诸臣匆匆拜谒新君。  遗诏有言:“皇后刘娥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  王曾听到这里,搁下笔说道:“适来不闻此。”我刚才没有听到这个意见。这是他在婉转地否定这个意见。他认为柩前宣布“淑妃”升为“太妃”不合礼法,应该“他日议之”,此事不必载入遗诏之中,且此前在先帝面前,不曾听过要“尊礼淑妃”说法。  丁谓则带着怒气说:“参政你这是要擅自改动制书吗?”  王曾与之辩白礼法的制度规定,大意说太子践祚、皇后升级乃是礼法定制,而遽然封杨淑妃为“皇太妃”,并没有经过中书政事堂讨论。此事当往后延宕而定。  丁谓也不服气。各持己见中,同列无人赞同王曾,于是王曾保留自己意见,顺从了太后宣布的遗诏意见。  皇帝驾崩,朝廷内外,议论纷纷,人心浮动之际,只有王曾“正色独立”,所以,虽然人们慑于丁谓权势,但还是在内心倾向王曾,史称“朝廷赖以为重”。  太后不动声色,看着、听着,但她很快理解了这位反对自己意见的王曾,他恪守礼法的“持重”,让她动容。她暗自认为这是一个值得信托的社稷之臣;而丁谓“绝对服从”的姿态,与王曾比较中,则让她多了一点疑窦。与此同时,丁谓的种种往事,那种附和先帝“怪力乱神”般的“祥瑞”故实,在刘娥这里,开始有了不同的意味。  遗诏又规定:“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  这句话,“军国事兼”是指“军事、国事兼有”的意思。“权”是“暂时代理”的意思。皇太后传达“遗诏”,用了这个“权”字,足见她的襟怀之坦荡。但是诸臣退下,王曾在中书草写这份制书(而后向天下宣布)时,丁谓提出讨好皇太后的意见,要王曾将这个“权”字取消。王曾不干,说:“政令出于中宫皇太后处,而不是君王处,这事已经是国家的‘否运’(也即厄运、坏运),称‘权’,还勉强可以向后人昭示君臣不得已的措置。且皇太后言犹在耳,哪里可以改掉呢!”  丁谓想想也是,不再争论。  此事,太后也已经知晓。史称丁谓因此“忤太后意”。  丁谓在为太后“揽权”,反而让太后不快,通过此事尤其可以见太后立身之正。她受正统理念影响,维护的是大宋社稷之道义天下。丁谓讨好太后反而丢分,此事不仅可以见出大宋君臣之间的风气,也可以令人一瞥命运的加减乘除。  契丹派使团吊慰  《遗诏》颁布,有大赦令,百官进官一等,优赏诸军,并特意规定:建造山陵寝宫所发生费用,“无以赋民”,不许因此给纳税人加赋。  宰臣丁谓为山陵使,负责真宗陵墓建造。  朝廷又安排特使北上,向盟邦契丹“告哀”,并告知契丹继续先帝所定之两朝盟好不变。  但特使还没有到契丹中京,契丹主耶律隆绪就已经得到消息了,他将满朝的蕃汉大臣召来,举哀号恸。  耶律隆绪对他的宰辅们说:“与南朝约为兄弟,近二十年了!忽然报来南朝皇上仙驾的消息!我虽然小两岁,但是余生几何呢?”  说着说着,又一次恸哭起来。  但他在哭泣中忽然想到一个大事,止住哭泣,对宰辅们说:“我听说南朝皇嗣还很年轻,恐怕不一定知道我们两朝通好的来龙去脉,如果万一被好战的臣下所离间,怎么办?”  契丹正为此事发愁,大宋的特使到了,说了大宋继续盟好的意思,契丹主所担心的事,大宋皇太后刘娥早就给他想到了。耶律隆绪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然后,耶律隆绪又对他的妻子萧氏说:“你可以给大宋皇太后写信,让你的名字在中国也有人知道。”  于是,设真宗灵堂在范阳(也即幽州,今北京市)悯忠寺,建百日道场。同时下令国中,各类违反真宗名讳的字样,全部要更换。然后,就是派遣文武官员陆续前来范阳吊唁。  契丹还派出了以右金吾卫上将军耶律宁为首的庞大使团来汴梁吊慰。大宋太常博士程琳接伴契丹使者。耶律宁要求面见皇太后“致问”,即当面问候。程琳说:“过去先帝曾经与你们的承天太后(萧太后)通使,现在我大宋的皇太后,乃是你们契丹国主的嫂子。按礼,小叔子和嫂子之间是不能通问的。”  耶律宁不知应如何答对,史称“语屈”。  刘太后垂帘听政  大宋辅臣们请中宫指示:太后在哪里办公?意思就是要太后到另外一座大殿接受文武上朝。太后让内侍雷允恭等人告诉诸臣说:“皇帝上朝,太后当朝夕在侧,不须别御一殿。”于是,中书、枢密二府就为这种前所未有的办公模式“详定仪注”。王曾援引东汉故事,请太后、皇帝母子,五日一朝,在承明殿,皇帝居左,太后居右,垂帘听政。  太后同意这个意见。  但是丁谓开始提出新的意见:皇帝年少,可以在每个月的月底、月中见两次大臣,其余日子,如有大事,则由太后与皇帝召群臣上朝决定,如不是大事,则可令雷允恭宫内宫外传奏。太后在禁中看到奏章,画敕审批即可。  王曾一眼看穿丁谓小九九,雷允恭乃是丁谓好友,如此他则正好专权弄权。但王曾不提二人过从事,只说道:“皇上与太后在中宫两个地方居住,但你这个意见却让一个宦官掌握居中之权。历史上来看,这不正是祸端的先兆吗?”  但丁谓不听。  而皇太后却接受了丁谓这个意见,处分之事,尽如丁谓所议。  从此,丁谓有机密,不想让同列预先知道,就更深厚地与雷允恭结交,让他向太后禀报,最后达到他的意图。而雷允恭也与丁谓有了默契,接到学士们草写的诏令、文件,都先拿给丁谓看,然后再向太后处报告。  丁谓的权力达到巅峰。他开始滥用权力。所有他不欣赏的人物,都被他贬抑、降职。  真宗曾接受丁谓意见,意图将寇准贬往“远”一点的江淮之间。这类地方还算富庶之地,即使贬到此地也不会吃太大苦楚,但丁谓退下来后,却以中书名义将寇准贬往道州做司马。道州,在湖南最南端,紧邻两广,宋时,那里还是荒寒之地。同列慑于丁谓权势,知道他在打击报复,都不敢说话。  时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的王曾,也参加了御前会议,本来也不想说话,但丁谓此事做得太过,就用真宗的意见质问丁谓:“本来圣上说可以考虑贬谪到江淮地区嘛,你怎么将寇相发配到道州?”  丁谓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  此际,寇准已经被贬往道州了,丁谓恃权,继续往南发配,让寇准到雷州去做司户参军。而另一个他不喜欢的宰辅李迪,此前已经因为一次“廷争”被贬到郓州去了,这一次,则趁着大权在握,再一次将他贬为衡州团练副使。  俩宰相廷争  说到丁谓与李迪的“廷争”,也可以看出丁谓的险诈。  丁谓揽权用事之后,升迁罢黜官员,很多都是自作主张,知制诰文书都下达了,宰辅李迪居然都不知道。这不等于架空这个新任宰辅吗?  性情刚烈的李迪不禁越想越怒,对同列说:“我李迪起自布衣,做到宰相,受国恩深重,如果有报国之处,死且不恨,怎么能党附权幸,求自家平安呢?”  从此以后就留心观察丁谓,不让他随意妄为。  如前所述,按照一种意见,真宗朝,王钦若与刘承珪、陈彭年、林特、丁谓等人交通往来,“踪迹诡异”,时论谓之“五鬼”。当时这“五鬼”,王钦若在外,陈彭年已死,刘承珪失势,只有林特还在朝中。  林特曾以权三司使身份为“同玉清昭应宫副使”,是丁谓的副官。林特勤于吏职,善于承上接下。丁谓很欣赏他。后来,丁谓奏请,将林特的“同玉清昭应宫副使”的“同”字取消,为正式的“玉清昭应宫副使”、尚书左丞。  史称林特“性邪险,善附会”,所以丁谓始终善待林特,有机会就极力引用、提拔。现在,丁谓更想援引林特为枢密副使,原来推举他兼任的太子宾客一职不变,而李迪也即将出任太子宾客。  早晨上朝,百官在待漏院等待时,李迪才知道这个决定。这是要林特坐上国家武装力量副总司令位置,李迪坚决不同意。  待漏院中,俩人就争吵起来。  李迪说:“林特去年迁官为右丞,今年改尚书、入东宫,这些升迁,都不是‘公选’,物议沸腾还没有止息,况且他已经为太子宾客,怎么可以改官?”  丁谓还在与他辩白,李迪已经怒火中烧,于是大骂丁谓,还举起手中的笏板要敲击“佞臣”丁谓。史称“谓走得免”,丁谓赶紧跑开这才没被他敲中。  同列中有人认为大臣争执如此,又打又骂,未免有失体统,为法礼不容,于是极力劝解,争取息事宁人。但二人此时都已经心火烧起,断无熄灭之机。  这时,已经是天禧四年(1020)的冬天,售卖早餐的小贩在待漏院外清冷的寒风中,一声声的吆喝都暂时停了下来,听着从大院里传出俩宰相的詈骂、争吵,一个个感到很纳罕。早朝时间到,随后,小贩们看到丁谓和李迪在百官的劝解中,磕磕绊绊向宫中走去,而两位宰相一脸不忿之色。  进入长春殿,真宗坐在堂上,很痛苦的样子。此时,他头痛脑昏。  内臣从禁中拿出一份文件,对李迪和林特等人说:“这是给你们兼任东宫的任命制书。”  李迪带着怒火未消的神色说道:“臣要求不接受这份任命。”  此语一出,庙堂一时惊住。  李迪干脆打开愤懑已久的话匣子,先是斥责丁谓“奸邪弄权”,说他现在搞得朝廷内外“无不畏惧”,皇上若不信,“臣愿意与丁谓一同下到宪司去对质”。然后,他开始滔滔不绝,将朝中“奸佞”一个个剥皮数落开来,他说:“昨天,林特在三司任上,非理决定惩罚,乃至于一人致死,死者家属到朝廷来告状,结果被按下不处理,这都是丁谓死党在庇护,所以人不敢言。……寇准呢,则属于无罪被免。朱能的事呢,也不应该正法。东宫那里也不应该增置新的官员。还有那个钱惟演,他也是丁谓的姻亲,也没有做什么好事。”  说罢,意犹未尽,又道:  “臣愿意与丁谓、钱惟演同时罢免执政之职,希望陛下另选贤才作为辅弼。”  朝堂之上,还从未有过如此“无礼”的争执,真宗已经被他气得不知说什么才好。而李迪回顾一看,曹利用、冯拯也在,就补充说:“曹利用、冯拯,也是丁谓的同党。”  曹利用则傻乎乎地想起自己当初“深入虎穴”与契丹谈判,每年省下七十万的“丰功伟绩”,于是,当即驳斥李迪道:“呵呵,以片文只字遭逢圣世,我曹利用是不如你李迪;但是张奋空拳,舍命捐躯,入不测之敌,你李迪不如我曹利用也!”  真宗忍着头痛和愤怒,问丁谓:“你们中书有什么不当之事吗?”  丁谓说:“这事可以问问我们同列。”  于是真宗问任中正、王曾等人,这些人都说:“我们中书供职之外,并没有什么旷缺之事。”  随后,中书丁谓、李迪等人退下,独留下枢密官员来议论。开始,真宗很愤怒,要将“失礼”的官员付诸御史台解决。冯拯和曹利用都劝导真宗不要如此处理,并分别为丁谓和李迪做了宽解。真宗说:“二人曲直还没有结果,怎么能不去分辨?”  说着说着,火气略消,就对诸人说:“这事,朕应该有了解决办法。”  钱惟演上言说:“臣与丁谓是姻亲,忽然遇到宰辅排斥,臣愿意退出班列。”  真宗反过来安慰他。  于是命学士刘筠马上起草诏令:  “丁谓、李迪罢相;各降一级;丁谓改知河南府,李迪改知郓州。”  但制书没有立即发出。一般来说,这种重大任免诏书,都需要中书审议,要一段时间。丁谓就趁着这段说罢相还没有罢相的空缺时间,来承明殿再见皇上。真宗此际已经火消,就质问丁谓干吗要在朝堂与大臣争执。  丁谓说:“不是臣要跟他争执啊,是李迪骂我啊!臣实在不应该跟他一起罢免啊,请求皇上留下臣啊!”  皇上于是让他坐下,史称“赐坐”。当时有不成文法,宰辅可以坐在“杌子”上,其他官员只能坐在“墩子”上。左右不知,要设个“墩子”给丁谓,丁谓不客气地说:“已经有旨,恢复了我的平章事。”于是左右给他换了个“杌子”。  对话完毕,真宗要内都知、副都知两人传诏,并送丁谓前赴中书政事堂,令依旧在此“视事”办公。  而李迪,则依旧贬谪郓州。  丁谓要皇上再传学士刘筠,要他草写“恢复丁谓为相”的制书,刘筠“不奉召”,丁谓换一个翰林学士,晏殊。晏殊惧怕丁谓权势,赶紧来见丁谓。  刘筠从政事堂大院出来,遇到晏殊从枢密院南门那里经过,正在向中书走去。见到刘筠,晏殊侧面而过,不敢作揖施礼,史称晏殊“盖内有所愧也”。  吓人的“尚方剑”  真宗驾崩之后,丁谓再次贬谪寇准、李迪。王曾认为贬抑太重,提出反对意见。  丁谓受够了王曾的顶撞,此时,他已经获得了向太后直接传递信息的通道,开始有恃无恐,于是,很傲慢地看了王曾一会儿,史称“熟视”,然后给了一句狠话:“居停主人恐亦未免耳!”  “居停主人”就是租赁房屋给他人的房东。王曾曾经将自己的宅子借给寇准居住,所以丁谓这样说他。显然,丁谓对王曾也早已有了戒备。  王曾听到这话之后,一时恐惧,史称“遂不复争”,不再与丁谓争论。但是,丁谓这一句话,却最终让自己付出了代价。王曾,可能是大宋帝国所有贤相中,最富有“权谋之道”的人物。他在宫廷斗争来临时,不是那种简单的为价值观而袖手无为的人物。他的辣手,甚至比丁谓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遂不复争”的王曾,此际相当诡异。他居然并不坚持正见,为寇准、李迪辩护,也不在此际开始“倒丁”。他有更成熟的思考。否则不斗,斗必胜,这是王曾当下之心理写照。按照后来的时态发展,“重行推演”王曾的心态,似应如此。  所以,他宁肯要寇准、李迪先来铺垫,“牺牲”二人,也在所不惜——他也知道,按他眼下的实力,还救不了这二位贤相。他必须在全胜把握下,为朝廷清除丁谓团伙,现在,还远不是时机——丁谓势力太大了。  此刻,丁谓因为贪婪、狠毒以及愚蠢,为自己种下了恶种,没有办法,他只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收获自己的恶果了。  中书当时的值班知制诰是宋绶,他负责起草贬责寇准的文书。  丁谓看后不满意,认为“不切”,不准确,就对宋绶说:“舍人都不解作文字耶?”你这位大秘书都不懂得怎么编排文字吗?  宋绶很谦逊,请求丁谓“笔削”,修订。  丁谓当即加入自己的意思,将文书改定。  于是,人们看到的诏书就有了“当丑徒干纪之际,属先皇违豫之初。罹此震惊,遂至沉剧”这类文字,是将“先帝之死”归咎于寇准等人,认为是他们的“违法犯纪”惊动了病中的先皇,所以先皇才一病不起。文字如此罗织,透露出的狠戾,令人惊心。  丁谓担心寇准、李迪东山再起,很想将二人置之死地。但大宋帝国并无诛杀大臣的习惯,二人所犯之罪,也没有条文可以处死。于是,丁谓就想出了让二人“被自杀”的权谋。  他得到贬谪寇准与李迪的诏书,又经由雷允恭设法派出中使,带着诏令去见这二人。  中使领会了丁谓的意思后,就用一个锦囊藏着宝剑举在马前,模样仿佛是把“尚方剑”,做出将要“有所诛戮”的样子。  使者来到道州后,寇准正在与客人宴饮,客人大多是道州的州吏,起来迎接中使,中使回避不见;州吏又问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中使也不答话——他就等着吓唬够了,让寇准进屋自尽呢。但寇准神色自若,让人对中使说话:“如果朝廷有‘赐死’的意思,请出示诏书、敕令。”哪里有“赐死”!中使不得已,拿出敕令,不过是贬官继续南下雷州而已。  寇准当即将道州司马的官服脱下来,换了一个短到膝盖的小吏服装,在庭下“拜敕”。而后,升阶,接着宴饮,谈笑如常,直到黄昏才结束。  李迪此时被贬在郓州,接下去要贬往衡州。  他刚刚听到有中使举着锦囊“尚方剑”来郓州,就认为完了。他性情刚强,不想吃那一剑受辱,于是决计自裁。但是还没有实施,被他的儿子救了过来。  中使到了李迪府上,不走。有人来看望李迪,中使装模作样地让来人留下姓名、报上籍贯,意思是你们这一伙人跟李迪是同党,小心秋后算账。但是李迪才高品正,很多人不顾可能的危险,还是来看形同软禁的旧日相公。有人带来一些盒菜、美食之类,中使留在厅堂,一直到放臭了,也不给李迪吃。  李迪的一个门客叫邓余,看出门道,大怒道:“竖子欲杀我公以媚丁谓耶?邓余不畏死,汝杀吾公,我必杀汝!”这小子是要杀我家相公,以此来谄媚丁谓那厮吗?我邓余不怕死,如果你杀我家相公,我必杀你!  于是邓余跟从李迪一直到衡州,一路上不离左右,李迪这才得以活命。  李迪是一个享有清名的人物。有人对丁谓的大胆狠戾不解,问他:“迪若贬死,公如士论何?”李迪要是真的被你这么折腾,贬谪而死,你如何应对士林公论?  丁谓的回答全然是一派商鞅、韩非、马基雅维利口吻,他说:“异日好事书生弄笔墨,记事为轻重,不过曰‘天下惜之’而已!”  他的意思是:似李迪这等人物,死就死了,他日有人论起这事,有好事的书生摆弄笔墨,记录此事的轻重与否,不过就是四个字而已:“天下惜之”!所以,没什么,死就死了。  丁谓膨胀得厉害。  但是他的时间,不多了。  雷允恭擅改皇堂位  天禧五年(1021)四月时,宦官雷允恭以内殿崇班升职为皇太子宫都监,同管勾资善堂左右春坊司事。这是一个侍奉太子赵祯的中使之职。  一年后,真宗崩,丁谓结交雷允恭后,二人都有了“绝对权力”在手,进而有了实施“绝对腐败”的趋向。丁谓认为得到皇室“内助”,雷允恭认为得到宰辅“外助”,各自“倚势”,于是“日益骄恣无所惮”。没有什么畏惧、敬虔之心了,这就什么都敢干了。  兴修真宗山陵,工期紧,很多宦官都被派在外面督修陵寝,只有雷允恭没有外派的职务。于是他向太后请求去修陵。  太后不许。  雷允恭哭泣着说:“臣这一生得到先帝恩典,做事并不在他人之后,而现在独独不能为先帝效力,是不是臣有何罪过啊?”  太后刘娥道:  “我不是对你有什么吝啬。实在是因为你很小的时候,就得到皇上恩幸,从来没有在外面出任过什么职务。现在官品已经很高,小气不然的差遣,不足以安排你去;大型项目工作给你,我担心你不懂得国家法禁,如果妄有举动,可能反而牵累到你!”  太后刘娥这一番话,足见她识人之明。  但是雷允恭似乎鬼使神差,还是泣告不已。  太后想了想,一般的职务都已经安排出去了,就给他个“特命”,与一位叫张景宗的共同管勾山陵一事。  这个期间,雷允恭就有了出入于山陵使丁谓家中,与女道士刘德妙来往,请神下凡等昏妄事。  三月的一天,雷允恭骑马来到修建中的山陵视察工地。这时,判司天监邢中和对他说:“现在这个山陵啊,上去一百步,按风水阴宅之法,应该有利于子孙。很像汝州秦王的坟陵。”  秦王,就是赵廷美,乃是赵匡胤的四弟,他生有十个儿子,而他的孙子辈似也兴旺。  雷允恭问:“那么好的风水宝地,为何不用?”  邢中和答:“怕下面有石头有水啊!”  雷允恭说:“先帝只有今上一子,再没有其他后嗣。如果真的像秦王坟,那就应该用!”  邢中和犹豫,说:“山陵事重,反复查核、勘探,需要时间。怕一耽误,那原来规定的七月完工之期,就赶不上。”  雷允恭不知轻重,当即拍板定案:“你们就来改穴,改换神道入口,我走马去见太后说这个事,太后哪有不从的道理。”  雷允恭向来“贵横”,无人敢违背他的命令,当即吆喝着,役夫们开始“改穴”。工地上一片人潮涌动。  陵寝在巩县,距离汴梁近四百里。等到雷允恭来见太后说这个事,并告知已经先斩后奏,太后道:“这是大事,怎么敢如此轻易处理!”  雷允恭道:“让先帝的后嗣子孙繁衍昌盛,有何不可为?”  太后不大信这个事,就对他说:“你出去问问山陵使丁谓,听听他的意见。”  雷允恭来见丁谓,说了过程。  丁谓本来认为不可以改动。因为现在这个穴位,乃是很久以前就已经查勘后的定案,真宗在世时都知道这个位置。现在改,万一出事,麻烦,耽误工期,也麻烦。但他不愿意违背雷允恭这个内侍的心愿,以后俩人还要在一起“合作”更多事情呢。于是,他不给具体的反对和赞成意见,史称“无所可否,唯唯而已”。雷允恭没有得到丁谓的决断意见,但回到宫中,却诓骗太后说:“山陵使无异议矣!”  太后见此,就答应下来。  但是,还就是出事了。  改穴后,发现石头,役夫费尽力气,碎石掘进,忽然出水。这就意味着,这个陵寝根本不能用。  工役艰苦,役夫们议论纷纷、牢骚满腹。步军副都指挥使、威塞节度使黄守忠是修奉山陵部署,也即工地总指挥,看到这个情况,担心不能如期完工,干脆停止施工,派人快马回汴梁告知山陵使丁谓,工人原地休息,等候消息。  这时,已经是农历五月了,距离工期到期只有两个月时间。  丁谓庇护雷允恭,打算迁就这个地点,勉力完成此役,因此不敢将实际状况告知太后。  但是工地上另有内侍不少人,回到汴梁后,将这个重大工程问题向太后作了汇报。太后来问丁谓,丁谓一直在京师,于是派出按行使和副使二人前往巩县调查并参定,根据工地实情做出方案。太后又派出亲信杨怀玉等人一起去调查。这时,太后已经知道是雷允恭私自决定改方案闯下大祸,就另派人调查雷允恭的“罪状”。  雷允恭拿着他与邢中和二人画出的图纸,准备入奏,太后不允,已经不想见他了。不但不想见,还成立了专案组开始对雷允恭进行审讯。与此同时,又派遣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吕夷简,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读鲁宗道,以及中使若干人,前往视察皇堂即先帝的墓室。这些高官调查后都认为,应该继续用原来的旧穴。  于是,太后令诸臣到丁谓府邸去议决此事。  第二天,特命参知政事王曾再往山陵看视,并做道场祭告神祇祖灵。  丁谓给出的意见是:等王曾祭告回来,与众人议论没有异议再开工。他的意思还是想保雷允恭,能用新穴就用新穴。只要用新穴,雷允恭就可能不算大罪,如此,则自己也能平安。  但太后已经不想用这个出水新穴了,下诏,要恢复工役如初,但是穴道里面的墓室须议定后再来修筑。  王曾回来后,接受了众人的意见:恢复工役如初。  而雷允恭的大狱审讯结果也出来了:  一、擅自挪移山陵穴道皇堂;  二、盗窃工程款,库金3110两、库银4630两、锦帛1800匹、珠43000颗、玉56两;三、盗取山陵陪葬品,常进皇堂犀带1条、药金(即黄铜)70两;四、昔日曾经让他取玉带赏赐辅臣,却被他窃取其中3条。  而雷允恭与丁谓家中刘德妙来往的事,也被查出,报到太后处,暂未宣布。  诸罪并罚,在巩县杖死,家资没收。他的兄弟雷允中决配柳州编管。  邢中和免死,决配沙门岛。  王曾论“绝穴”  王曾等到雷允恭案结束后,开始酝酿“倒丁”谋略。  这一谋略必须要在雷允恭死后,必须要与太后单独面对,单独谈。  但是丁谓把持与太后的对话通道,要想单独见太后,有难度。王曾就用了几天的时间,有意无意地说自己无子,想以侄子过继过来承接香火。说得丁谓都同情了他,就鼓励他单独跟太后说说,给个敕令,就算正式过继了。  王曾答应,说明天退朝,当留下来说这个事。  等到第二天,王曾与太后“独对”时,开始说丁谓“包藏祸心”,原来是他故意“令雷允恭移动皇堂于‘绝地’”。  按王曾意思,真宗陵的新穴其实是个“绝穴”,是丁谓试图陷赵家“无后”。如此,则实属大逆不道!  但雷允恭的供词中没有这一条,王曾应该有此语之来源的证据,不然,太后也不好糊弄。妙的是,世上已无雷允恭。  此事终于惹恼了太后。  她对真宗的爱与忠诚,天下第一,丁谓背后给死去的真宗如此“下绊子”,令太后怒不可遏。当她试图寻找王曾是不是挟私报复时,却没有找到王曾与丁谓“结梁子”的记录。甚至,过去,丁谓与李迪在朝堂争吵时,王曾还向着丁谓说话,说“谓无过,曲在迪”,丁谓没有错,错在李迪。此际王曾来说丁谓,应该没有打击报复的可能。  太后“倒丁”立威  后来丁谓稍稍知道了一点风声,一天退朝后,丁谓也留下,对着垂帘听政的太后开始自我辩解。说着说着,内侍将垂帘卷起,对丁谓说:“相公这是跟谁说话呢?太后大驾走了很久了。”  丁谓惶恐不知所为,举着笏板磕了几个头,退出了。  不久,辅臣又在仁宗办公的资善堂“会食”,聚餐,独独没有召唤丁谓。  丁谓这才知道“得罪”了。于是在一次朝会中,当着众人的面,向钱惟演“哀请”帮忙疏通。  钱惟演大大咧咧地回答道:“当致力,无大忧也。”我会使劲儿的,应该没有大的问题。  冯拯听后,不以为然,“熟视”钱惟演,不说话。把钱惟演看得直发毛。  这个细节证实,丁谓要倒霉,冯拯先知水之冷暖,于是也参与到“倒丁”阵营中来。  调查雷允恭的专案组将有关材料报给朝廷,太后看后,内中涉及丁谓的“黑材料”不少。于是,太后在承明殿与大臣们有了一次决定丁谓命运的讨论。  太后对冯拯等人说:“丁谓,身为宰相,却与内侍雷允恭交结来往。”  然后出示了一堆金酒器,这些都是丁谓委托雷允恭令禁中后苑工匠所造。还出示了雷允恭写给丁谓的信件,其中有些信件就是公开向丁谓求官,求为管勾皇城司、三司衙司等。  职官予夺升降,乃天下公器,现在二人如此交通,沆瀣一气,眼见已经脱离了古来“天下为公”的圣贤教诲。太后很不爽。她对臣辅们说:“以前丁谓经过雷允恭奏事,都说:‘已经与卿等议定’,所以我才准了他的奏章。近来才认识到他的矫诬。后来,要他做山陵使,营奉先帝陵寝,那应该更尽心才是吧?嘿,他反倒擅自迁移皇堂!差点误了大事!”  冯拯顺着太后的话茬说:  “自从先帝登遐(远去),国家政事都是丁谓与雷允恭同议,回来说在禁中得到旨令,臣等莫辨虚实。现在,赖太后圣神省察其奸,这是宗社之福啊!”  太后这时候,想到王曾对她说丁谓的“包藏祸心”,不禁又想起真宗在日的光景,怒气难平,话语间就有了杀气,似要诛杀丁谓。  但“杀大臣”,乃是太祖以来的大事,终太祖、太宗、真宗三世,几十年间,极少有过“杀大臣”的记录。真宗一朝更是零记录。如今要杀丁谓,此例一开,“敛天地之杀气,召天地之和气”的大宋帝国,就将升腾戾气、沉伏危机。幸好有宋三百年,君臣有共识,冯拯虽然并非大贤,但在这个决定大宋国运问题上,他还有清醒认识。于是,鼓勇对太后说道:“谓固有罪,然帝新即位,诛大臣,骇天下耳目。谓岂有逆谋哉?第失奏山陵事耳。”丁谓固然有罪,但新帝即位,就来诛杀大臣,难免骇动天下人心。再说,丁谓哪有谋逆的形迹啊?他不过是山陵之事没有及时奏准、擅作主张而已。此罪,不应当斩。  太后本来也不想开杀机。考虑到她的一系列作为,“立威”倒是真的。从真宗“登遐”,她召诸臣到柩前,在一片哭声中,她不哭,一声断喝“有日哭在,且听处分!”有如一声霹雳,当即镇住文武辅弼。这是太后“立威”之始。当初从巴蜀而来的小女子,除呈献给真宗赵恒的千娇百媚之外,却别有冷如冰霜,透溢巾帼不让须眉的吕雉、武曌之相,眼角、眉梢,威容动人。  流露杀机,并不刑杀,借冯拯之言,虚惊一场,太后再次“立威”。  从此,宋廷几乎无人不对这位昔日“拨鼗”的冷美人敬畏有加。  于是,丁谓正式罢相,贬为太子少保,分司西京。  因为丁谓而遭遇罢黜的官员十数人。  王曾“反经合道”  “倒丁”一案,王曾居功甚伟。后人评价甚高。他“使诈”栽赃丁谓,说丁谓怂恿雷允恭,将真宗葬于“绝地”,目的是“使无后嗣”。这类构陷也多被后人理解,认为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如此,奸佞不去;不如此,大宋不安。  明人孙绪评论圣贤之“智”,有一段话极为精彩,大意是:做事情如果智谋不足,孔子也不赞同。用兵出奇,是老子所讲述。很多紧要关头,间不容发之际,能够解除艰难,建立勋业,安定反侧,适合事变,往往需要“权谋”在场。这样的时刻,即使舍去“正道”而随从“诡道”,被《春秋》大义所讥评,只要合于“道”,对当世有功,就可以做。所以《周易》要说“见机而作”,孔子要说“好谋而成”。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仅可以施之于“用兵”而已。  此说等于在为王曾式的“权谋”做注。读懂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王曾“反经合道”的“权谋”。  另一位明人谢肇淛在他的《五杂俎》也有一段话,可以帮助理解王曾此举。  他说:“事功之离学术,自秦始也,急功利而焚诗书;学术之离事功,自宋始也,务虚言而废实用。故秦虽霸而速亡,功利之害也,宋虽治而不振,虚言之害也。”  这话是说秦政重“工具理性”,而大宋重“价值理性”。用这番话来衡量剧秦和大宋,似扪着要害之处;但是核定大宋种种“紧张”,种种恪守与变通的艰难,可以看出,大宋一直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间寻找某种平衡,并非一味倾向于“价值理性”。而历史深处,更细密的节点,往往出入更大。譬如王曾,就不是一个“务虚言而废实用”的人物。他的“倒丁”可以为例。  此外,在王曾后来的日子里,他对帝国利益几乎就像一个精心的看家护院者,其重“实用”处,往往要与太后做艰难博弈。  “天书”从葬永定陵  “天书”,在真宗之后,怎么办?  这事,成为帝国的一大难题。  继续保留“天书”,那就要坚守“神道设教”的几十年政治逻辑,不得变异;而运作起来,各类“伪造天书”事件,在国家鼓励下,还会陆续发生。那时节,怎么办?更有太后还在。她跟着真宗完成了“神降天书” “泰山封禅”“祭祀汾阴”“建造宫观”种种“神道设教”活动。怎么办?天下都知道,太后刘娥虽然有所控制,并不奢靡,但她事实上乃是一个喜欢排场的人物。  人人都看到了这一步。但是,怎么办?  由于真宗永定陵旧穴改新穴,现在又重新改回旧穴,耽误了时间,所以,原定于七月完工的陵寝,工程后延到了十月间方才完工。  就要让真宗安寝了。  新任皇帝宋仁宗,此时只有十几岁,他与皇太后诏谕辅臣,将问题提了出来。  王曾,还有未来的名相吕夷简,提出了解决方案:“天书”从葬真宗永定陵。  理由是:这么贵重的东西,只有先帝可以独享,他人不得染指。  皇太后细细思量,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内廷降旨:前后所降“天书”,都是先帝尊道奉天,所以天帝显灵,赠书作答。现在就要安葬先帝了,所有的“天书”都有玉刻的副本,都已经奉安在玉清昭应宫。原本真文,只在宫禁大内中供养。由此可以看到先帝的意思是什么啦。何况如此特殊的祥瑞之极,只能专属先帝,不可留于人间。当从葬永定陵,以符合先帝的旨意。  事,就这样解决了。  玉清昭应宫大火  八年之后,已经是仁宗天圣七年(1029),这一年的六月丁未日,忽然大雷雨,玉清昭应宫被雷劈失火,宫观凡2610间房屋,除了长生崇寿殿之外,全部焚毁。如此,连“天书”的副本也化为灰烬。  第二天,太后刘娥召来辅臣,哭泣着说:  “先帝力成此宫,一夕延燔殆尽,犹幸一二小殿存尔。”  这时的枢密副使名叫范雍,他估计太后的意思是想重新修葺,于是抗言道:“那还不如全都烧光呢!”  太后闻言一惊,问他何故。  范雍说:“先朝因为这个玉清昭应宫,而竭尽天下人力,现在这么快就成为一片灰烬,显然,这是天意,不是人意。如果仅仅因为有那么几间尚存的房屋,而整体修葺,则民不堪命,这也不是对‘天戒’的回应。所以不能修。”  太后不爽,希望能获得真宗朝老臣的支持,但王曾很严肃地支持了范雍的意见,吕夷简也支持范雍。  史称“太后默然”。  整个“神道设教”活动中,凡富有清明理性的臣辅,基本都从内心持一种反对意见,并且知道一旦参与此事,必有损于后世令名。真宗朝第一宰辅王旦,在参知政事丁谓频繁上“祥瑞”事时,不得已,附和真宗;但他还是给自己的未来机智地留下了一点亮色。  有一次,丁谓呈上《新修祀汾阴记》五十卷,内中编联各种“祥瑞”,总有一百四十六幅配图。真宗将这部厚厚的大书,放在龙图阁内,召宗室、辅臣和文武百官都来观看。王旦上言说:“臣一直为东封西祀活动的大礼使,但这里所奏上来的‘祥瑞’,臣非亲见也,都是根据司天监邢中和描摹的形状罢了。愿令史官并书其实。”  王旦在这里耍了个心机,他留下的一句话“臣非亲见也”,是对后世名誉的一种洗刷。  他怜惜身后名,而丁谓则不同。他如果真心信服“祥瑞”,什么话也不用多说;如果不信,还来频繁“献瑞”,实在是“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心态。这个记录,将王旦与丁谓区别开来。  “神道设教”时代结束  冬十月,终于到了奉安真宗的时候。  仁宗痛哭流涕,拿出一部手抄十卷的稿件,对辅臣说:“朕躬阅先帝的圣政记录,抄录了这些,编纂为《政要》。请将它放到先帝的皇堂里。”  发引之前,有司报告,说灵驾体积很大,从汴梁城里往巩县发运,经过的道路城门、庐舍,都要拆迁扩大,以方便灵驾通过。  当即就有侍御史知杂事谢涛反对,他提出:“先帝东封西祀,所用仪礼器物那么多,但是还没有听说有所毁坏拆迁。且遗诏有‘务从俭薄’的说法。现在有司制作的陪葬冥器太过于侈大,以此来烦劳州县拆毁城门屋舍,不是先帝的意思。请下少府,根据道路城门状况,裁减一下规格。”  这个意见,太后不从。  她太爱赵恒了,要给一生中唯一爱着的男人一个尽力风光的葬礼。  这时,仁宗与太后都坐在阁子里,听到这里,仁宗说道:“城门卑者当毁之,民居不当毁也。”  小小宋仁宗,就在太后摄政的当口儿,提出了自己的第一条政治意见,预表了他的折中能力,以及民生理念。事实上,这也是太后亲自调教的结果。所以,当他的意见与太后有“冲突”时,太后还是理解了这个非亲生儿子的“岐嶷”之处,史称“太后以为然”。  乾兴元年(1022)冬十月己酉,葬真宗文明章圣元孝皇帝于永定陵。  “天书”在真宗的皇堂里。  王曾就这样结束了一个时代——真宗“神道设教”时代。  但“春秋责备贤者”,此案也被王夫之所批评。  王夫之认为丁谓是个小人,这是“万世”都能认同的事,王曾骗丁谓,说要独自留下来与太后讨论自己侄子的过继问题,然后密陈丁谓的种种恶行,如“兴淫祀、营土木、陷寇准、擅除授、毒民病国、妒贤党奸”等大罪,如果这样,也可以理解为是王曾在恪守圣贤的“权道”,属于“不诡于正者”;但是王曾却编排了山陵改作、包藏祸心、令帝无后这类谎言,最后导致丁谓失败。这是小人陷害君子的诈术,王曾读圣贤书,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正因为有王曾这样的恶例在先,所以后世纷纷效法,章惇、苏轼,交相指摘为“党人”,略有文字之小疵,就污蔑为大逆,很多大狱的兴起,毒流于士林,不知道有多少。所以王曾“计出于此,操心之险,贻害之深”,谁还能说大宋有“社稷臣”呢?这样的“君子”,不过是逞“气”而已,其“小人”,不过是施“毒”而已。逞“气”和施“毒”,又能相去多少呢?  那么,面对施“毒”的小人,君子,怎么办?  一向通达的王夫之,在这里给出了传统士大夫常有的姿态:如果不能在正大方略中惩治小人,那么,就应该暂时搁置起来,等待他“自毙”。如果自己没有罪错,那么得失、理乱都可以听天由命。这时虽然得不到什么,但也不会失去什么;虽然不能治理什么,但也不会毁坏什么。“自靖”而已。之所以要“正大”,是为了恪守理法的平衡;之所以要“刑赏”,是为了尽得忠厚的极致。君子于此“不可不慎”。  这就是王夫之的结论性意见。  我一向敬佩王夫之,对他这一番意见,沉吟良久,不知该如何回应。  我知道的是:存在,常有困境,在困境中选择并恪守中庸之道,极难。所以孔夫子要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乃是“平衡之道”,不是“中间之道”。所谓“平衡”,是指事务间比较而言,最为合适、妥当、准确的那个节点。而“权道”也即变化通达之道,就是通往这个节点的“方略”。“权道”与“中庸”有同等重要的性质。它也是人类处在困境中,亟需明了的选择与恪守。能够“合目的性”而又不背离圣贤价值大经大法,不是人人都能达致的境界,所以,很难。所以,孔子也同时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王曾的案例、王夫之的解释,印证了“中庸之道”那种难以穷尽的存在秘密、体用秘密,以及背反性质的秘密。  作为“意志自由”的人类,无往而不在选择中。  丁谓贬谪崖州  丁谓,他的“选择”让他在后世的名声褒贬参半。  他与另一个大人物王钦若,后来也有矛盾。但“瘿相”王钦若似乎比“鹤相”丁谓更善于处理君臣关系、同僚关系。事实上,王钦若比丁谓更“阴”,丁谓比王钦若更“险”。王钦若往往暗中让对手栽跟头,丁谓则明着就让对手吃大亏。但细考这二人的往事种种,似从未动过杀机。换一句话说,王钦若、丁谓,为人贬为“奸相”“佞臣”的这两个人物,他们搅动起来的宫廷斗争,可能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但还不至于你死我活、刀光剑影。他们都有各自的底线。  所以,大宋帝国在真宗一朝,不论如何“内耗”,与秦汉隋唐元明清以及中世纪欧洲的宫廷斗争比较,依然算是和平的。而且,所有的被贬官员,包括寇准在内,他们在斗争失败后,呈现的度量和智慧,也依然让人感到:毕竟是中国士大夫。  丁谓后来继续被贬,贬到了比寇准的贬地雷州更远的崖州去做司户参军。雷州在今天的广东湛江,崖州则在今天的海南三亚,是当时中国最南端的荒凉之地。  史论、时论,对丁谓与寇准的斗争,同情的天平大多倾向于寇准。史论不少,所在可见;时论中,在寇准被排挤出朝廷后,即有“民谣”开始传唱:“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但二人似乎都很相信自己的正当。  丁谓到崖州,要路过雷州,据说寇准闻听这个曾经屡屡抑制、陷害自己的“佞臣”丁谓来了,特意准备了一只整羊送他。丁谓很感动,想见寇准,但寇准拒绝相见。寇准的家僮知道消息后,想要在路上杀掉丁谓,为寇准“复仇”。寇准表面上不说什么,但让人锁上大门,不准出入,然后在院子里摆上酒菜,与童仆们一起吃酒,直到估摸丁谓走出雷州了,这才放家僮出门。  丁谓到达崖州后,看到海浪滔滔、禽兽出没之地,偌大一州竟往往不见人家,甚至还来了诗性,留下《到崖州》一首: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得到京华。  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二百家。  夜听孤猿啼远树,晓看潮浪瘴烟斜。  吏人不识中朝礼,麋鹿时时到县衙。  这是三亚市这个著名旅游景区,在大宋真宗朝时的风貌。  曾经作为大宋第一宰辅,习惯了汴梁风华,以后的日子怎样过?他开始写诗,而且“日赋一诗”。写好诗,方便时,就寄回洛阳家中。崖州无甚文化传承,他就将各个地方的州郡,配上古人名字,写诗,歌咏,竟有百余篇。还开始“游于艺”,玩香道,聚集海南各种香料,品赏,写了《天香传》。他还帮助当地人读书写字,算是文化扫盲。史称丁谓到崖州,“未尝一日废笔砚也”。  面临厄运,他那种淡定,让人钦敬。  丁谓之量  丁谓在崖州待久了,隔着五指山和琼州海峡遥望京华,常有感慨,但他也有自救的法子。一段时间之后,他开始给洛阳老家的亲人写信,信中深深地克责自己,叙述国家的恩典,教训家人不要动不动就抱怨。然后,他让人将这封信带到京师给宰相王钦若(《宋史》中的说法是给洛阳太守刘烨,传闻异词,常有之事)。但他千叮咛万嘱咐,要送信人务必在王钦若与众官僚聚会时,将此信送达。果然,王钦若得到信件后,不敢私自送到丁府,而是将它上交给朝廷。最后,信到了宋仁宗的手里。而信中,还有专门给仁宗的上表,表中有两句话是:“虽迁陵之罪大,念立主之功多。”  这也是很聪明的表白,他不否认“迁陵”之罪,因为一旦否认,则朝臣议论纷纷,变数莫测。干脆承认,但又特意拈出他当年拥立仁宗与太后共同执政的功劳。果然,此语打动了年轻的皇帝,当即诏令将丁谓的贬地由崖州北移到雷州。  这正是丁谓善于揣摩的心机所在。但出于自救,我能理解这种小九九,不算恶,当然,也不算善。它就是一种智慧型存在。丁谓早期通判饶州(今属江西),曾经遇到“异人”对他说:“君貌类李赞皇。”看了看又说:“赞皇不及也。”  李赞皇,就是唐代名相李德裕。李德裕是一个非常有政治头脑的人物,算是影响了大唐乃至于中国的政治家,梁启超曾评价李德裕,认为他是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梁启超此议肯定有争议,但说李德裕是重要政治家,是允当的。这个“异人”将丁谓比况于李德裕,而李德裕也曾经被贬崖州,与他一样,做司户参军这样的小官,并病死在崖州。这段经历,大约给了丁谓不小刺激。当他得到赴雷州的消息时,大约能够想起“异人”又说“赞皇不及也”的话头,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丁谓可以东山再起呢?  所以,丁谓从崖州乘船渡海往雷州,面对万顷波涛,浩瀚南海,他留下了两句诗:“九万里鹏重出海,一千年鹤再归巢。”  可见,丁谓即使面临绝境,也不怨天尤人。他甚至到达雷州后,与友朋聚会,论及天下形势,他居然来一段幽默自嘲。他说:“海内州郡,何处最为雄胜?唯崖州地望最重。”  听者不解其故,丁谓说:“你们想啊,宰相才刚刚有资格到崖州做司户参军,他州何可及也!”  后来丁谓又转迁道州,再转迁安州,被仁宗赐予秘书监,再迁光州(今属河南),等于经历了十五年贬谪,又回到了中原。这颠沛流离的十五年,他居然髭鬓不见斑白,如果没有从容心态,能够养生到这地步,不容易,所以史称“人服其量”。  丁谓临终前半月,辟谷不食,但焚香危坐,默诵佛书。用沉香水煎汁,偶尔“呷少许”。端坐后,启动手足之际,神识不乱。最后,“正衣冠,奄然而逝”,等于“坐化”。  王曾此时为相,听到光州奏报说“秘书监丁谓卒”,就对同列说:“斯人智数不可测,在海外,犹用诈得还。若不死,数年未必不复用。斯人复用,则天下之不幸,可胜道哉?吾非幸其死也!”  这是王曾自认为看透了丁谓的为人,他认为丁谓之死,是天下幸事。  丁谓一生,究竟当如何评价?  有两个故实,可以算作盖棺定论。  第一个故实:丁谓生前认为曹操、司马懿是“圣人”。这个记录出自清初学者王士祯《香祖笔记》。是否可靠,可以参见下一条记录。  第二个故实:丁谓曾经有言:“古今忠臣孝子事,皆不足信。乃史笔缘饰,欲为后代美谈者。”这个记录出自王曾的《笔录》。王曾是丁谓同时代人,但他又是丁谓的“政敌”,那么,这个记录是否可靠呢?  就在这样弯弯绕般的史料记录中,回到现场的“重行推演”,因此就特别需要讲述者的倾向了。如果可以由我给丁谓一个评价,我倾向于这四个字:奸而不恶。  真宗的后稷事业  大宋帝国的真宗时代结束了。  真宗赵恒,他领导中国二十五年时间做了几件大事,其中影响中国深巨的是“澶渊之盟”。他为中国赢来百年和平,真实地做到了中原士庶“安居乐业”。  有意味的是,王夫之认为宋仁宗时代“有大德于天下,垂及今而民受其赐”的功勋是:“航海买早稻万石于占城,分授民种”。  占城,略相当于今天的越南中南部,古称“象林邑”,简称“林邑”,唐时曾称为“环王国”,五代时又称“占城”。这里是水稻产区。  王夫之认为:占城稻播种较早,其时正与江南梅雨相当。引用这种稻谷,可以及时完成种植之功。过去周朝之有天下,就祭祀农业时代的“文化英雄”“后稷”,后稷当时是可以配享“天帝”的神祇。又在土地立社祭祀“后稷”。于是,中国享有农业养民的“万世之报”。  他认为宋仁宗在这方面可以与“后稷”相提并论,甚至超过“后稷”。如果后代有圣明君王起来,正道祭祀天地神祇,品论历来有功德的人物,宋仁宗就是。宋仁宗足以代替“后稷”而享有祭祀千秋。  王夫之感慨说:宋仁宗这么伟大的一项利民功德,“惜乎无与表章者”,可惜竟然没有人给予表彰!甚至史书说到此事,也往往“略记其事而不揄扬其美”,只是简略记载有这么个事件,但并不褒扬传播他的美德。这事,实在是“后王之过也”,是后来的王者之过失啊!  王夫之所论深得我心!  盖水稻早熟品种,于11世纪引进,在江南地区迅速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大宋帝国之所以富裕程度甲天下,与早熟水稻品种之引进,关联甚大。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事业”。如国父孙文先生所言:“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民生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王夫之以圣贤理念为思想资源,以一个史论家的宏阔视野,看到大宋帝国的水稻引进之意义系统,我很赞赏钦佩。  但王夫之先生这里却犯了一个“张冠李戴”的错误。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