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展翼谢了管家。她说吃过饭,想到书房去看书,问方不方便?这不是太客气了吗?方仁笑了,这有什么不方便,回头他叫人把门锁打开,书她随便看,别污了书页就行,他家老爷什么都不心疼,唯有书珍贵,谁借了书给污损了一页,他能心疼好几天,下次就别想借了。景展翼的心当然不在书上,而是夹在书里的那封信,让她寝食难安。她胡乱吃了几口饭,就急着要进书房。方仁夸她,到底是出身书香门第,嗜书如命。方仁打开书房门说,书房本来不上锁的,不知昨晚上夜的怎么来了勤快劲,反倒锁上了。把景展翼让进去,关照她看完就走,不用锁。又让丫环沏了一壶君山茶送了过来。景展翼环顾一下书房,便蹲下身去找昨夜失落的书,却没有。走近书橱,见书又都整整齐齐地归于原处了。她的心不安起来,掉下来的书不可能自己飞回书橱,那是什么人又把书摆放整齐了呢?如是仆人,倒无所谓了,若是方行子,那就不妙了。她回头望望窗外,又伸手取下夹着信的那函书。景展翼的心陡然一沉,坏了。让她吃惊的是,那封信已不见了,她用力抖动书本,也没有。再拿出临近的几函书,打开、抖动,全没有。她有点慌乱了,一时不知所措。这只能说,是信的主人方行子把信取走了。她是正常取走的呢,还是发现了什么破绽,引起了怀疑才取走的?显然是后者。景展翼的心更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了,她后悔自己的莽撞,刚来方府,就给人家留下这么个不佳印象,今后怎么相处?景展翼一整天都心神不宁,郁闷不乐,不知怎样面对方行子。方行子从宫中回来,已是开晚饭的时辰,她照样谈笑风生,永远那么开朗,待景展翼亲热而又一点不造作,景展翼的心稍微踏实了些。开饭时,方仁走进餐厅,让她们二位小姐不要等老爷了,马上要殿试了,老爷忙着出考题的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方行子给景展翼盛了一碗饭,说:“吃吧。你的饭量太小,多吃点。”景展翼小口吃着,时时发呆。方行子给她往碗里夹菜,景展翼又往回夹:“太多了,你要一口气把我吃成个胖子呀。”方行子又跟她开玩笑,是怕把腰吃粗了嫁不出去呀?不是早有人相中你了吗?景展翼斜了她一眼说:“你又打趣我。”方行子大口吃着,她说她可不管腰粗腰细,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幸亏当今皇上不好细腰,才没饿瘪了肚子。她让景展翼尽管多吃,腰粗点也是美人。说毕一阵哈哈大笑。景展翼一边吃饭一边不时地溜方行子一眼。方行子发觉了,她说:“你好像有心事。”景展翼急忙支吾:“没有啊。”她很快放下碗不吃了,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方行子,忽然试探地问:“行子姐姐,你有了意中人了吗?”方行子怔了一下,故意说:“有啊!”景展翼急不可耐地问:“是谁?能告诉我吗?”方行子狡黠地一笑,说:“那你得先告诉我。”景展翼说:“我哪有啊。”因为有柳如烟给方行子的那封信作怪,景展翼连承认他们的关系也没勇气了。方行子说她不老实。她告诉景展翼,有人对她不错,可她不能移船靠岸。景展翼心一动,问那为什么?是这个人不可你心吗?方行子说,也不全是。她这舞枪使棒的人,按三从四德的贤惠女子来衡量,谁会喜欢她。景展翼说:“那你也找一个舞枪使棒的,不就谁也不嫌谁了吗?”方行子知道她在暗指孟泉林。她笑道:“你倒会乱点鸳鸯谱。”景展翼的眉头舒展开来,她面带笑容地问:“能让我猜一猜吗?”方行子说:“这怎么好乱猜!”景展翼干脆明说了:“你和你师傅孟泉林不正好是一对吗?”方行子哈哈笑道:“他可是个行脚僧啊。和尚岂能成家?”景展翼说她早知道,他不是个正经有根基的和尚,他是躲避缉捕才借空门藏身的。方行子说:“师徒如父子,这是不行的。你这么急急忙忙地给我找个主,是不是怕我同你争什么呀?”说毕,她就爽朗地大笑。景展翼一震,似乎明白了方行子语中含意,又不好意思又担忧,她是逗自己呢,还是在说真话试探?她拿不准,也不敢再看她,急忙扭头去看窗外。? 不在白天调动军队这是一个雨夜,雨脚如麻,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王府里几乎无人走动,风雨灯在灯竿上摇动着,映出斜长的雨丝。徐妙锦和衣倚在床上在看书。桂儿坐在一边刺绣。徐妙锦放下书本,忽然问:“桂儿,你说燕王真的就这么疯了?”桂儿的回答是肯定的,疯子还有人装啊?就是装,也不往火炭上踩呀,烧得满脚大泡,多疼啊,好可怜。徐妙锦点点头。忽然,她听到外面有异样的声音,像是很多人脚踏泥泞的音响。徐妙锦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又让桂儿听是什么声音?桂儿侧耳听听,说:“除了风声、雨声,哪有什么动静。”停了一下,徐妙锦又说:“不对,有声音。”她赤脚跳下地,走到窗前,拉开窗帘,推开小风窗,泥泞中杂乱的脚步声更大了。这回连桂儿也说:“是有动静,像是很多人。”徐妙锦穿上鞋,让桂儿把雨斗给她找出来。桂儿一边找雨斗一边说,小姐太爱管闲事了。你不怕再碰上吊死鬼呀?徐妙锦不理她,披上雨斗往外走。桂儿说:“等等,我点上风灯。”徐妙锦却说不要灯。桂儿只好摸黑跟了出去,杂沓的声响是从玉带河那边传来的。徐妙锦和桂儿躲在树后,她们注视着前方。燕王府的后门洞开,正有全副武装的军队源源而来。桂儿忍不住说:“哎呀,调这么多兵进来!”徐妙锦拉了她一把,不让她出声。两个人看着这些兵向槐树林里走去,她们就悄悄回到了住处。徐妙锦和桂儿擦着头发和脸上的雨水,徐妙锦眼神有点发呆,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桂儿说:“冻着了吧?快钻被窝里去吧,我告诉厨下,给小姐熬一碗姜汤吧。”徐妙锦摇摇头,脱去长衣长裙,钻到被窝里,拥被坐着,想着方才的事,还是发呆。桂儿说:“小姐,不是我说你,你到底不是燕王府的人,人家的事,你跟着操这么大的心干什么!愿意住呢,就住几天,不愿意呢,咱拍拍屁股走人,回南京去。”徐妙锦说:“你懂什么。”桂儿说:“我是不懂,可也得会看眉眼高低呀。现在燕王府出了这么大的事,燕王疯了,天塌下来一样,王妃也没心思管你了。我看,小姐跟国公爷说一声,咱们回南京去吧。”“少啰唆!”徐妙锦斥了她一句,略一沉思,问:“桂儿你说,燕王疯成那个样子了,谁还会下令调动军队呢?又是半夜三更的。”桂儿说:“我可不敢掺言,小姐不是说我什么也不懂吗?”徐妙锦说:“不让你说,你嘟嘟起来没完,让你正经说,你又拿腔拿调的了。”依桂儿看,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徐王妃呀,那一僧一道啊,朱能、张玉呀,谁都有权提调军队吧?徐妙锦却认为这不可能。这些人没人敢代替燕王调兵,按朝廷制度,只有北平指挥使才有权调兵。不是征战时,燕王除了他的几卫人马,他都无权调兵遣将。现在他疯了,别人调兵,这不是找死吗?桂儿猜测,也许有加强戒备的意思在里头吧。徐妙锦说:“傻丫头,这更不对了。燕王这个样子,不说旗倒兵散也差不多,谁还会来威胁他。”桂儿说:“你说的也是。那小姐又想到什么了?”徐妙锦的眼睛瞪得雪亮,小声但一字一顿地说:“燕王是装疯。”这是她从近来燕王府种种迹象得出的结论。桂儿吓了一跳,尖声说:“不可能。这是何苦,装啥也不装疯啊,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吗?再说了,若是装疯,也不会瞒着王妃吧?你看王妃整天哭天抹泪的,哭得那么伤心,也不像装的呀。”徐妙锦示意她轻声。她分析说,那是刚开始。这几天,姐姐可镇定多了,说话也井井有条了。这样看来,也许一开始姐姐不知真情,现在知道了。桂儿还是不明白,平白无故他装疯折磨自己干什么,连地痞无赖都拿他耍笑,连尊严都不要了。徐妙锦说,朝廷若相信他真的疯了,就再也不会在乎他了,他就可以积蓄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起兵反叛。桂儿惊恐地说,不会吧?当着藩王,独霸一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徐妙锦不禁冷笑,若不怎么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呢。桂儿担忧地说:“真动起刀兵来,这里可就是是非之地了,咱们还是快走吧。”“你倒胆小,”徐妙锦说,“我方才说的,全是假设,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可我的假想也不是凭空想象的,我得想法子拿到证据才算数,我一定要弄清,燕王到底是真疯还是假疯。咱们说干就干,你听我的,给我打下手。”桂儿说:“你可别把我推到火坑里去呀。”“胆小鬼!”徐妙锦说,“你可不是个忠仆。没听说书人讲吗,忠仆随时准备为主人而捐躯,你倒惜命,明个我得打发了你。”桂儿嬉笑着说:“往哪打发呀?”徐妙锦绷着脸说:“你也没什么本事,女红平平,小姐身子丫环命,粗活又干不动,在我这惯出一身毛病。不过,模样嘛还周正,挺怜人的,我给你找个享福的地方。”桂儿说她哪也不去,跟着小姐才叫享福呢。徐妙锦绷着脸说:“我给你找个‘对食’,怎么样?”对食?什么叫对食?桂儿可从来没听说过,是不是两个人面对面地吃东西呀?徐妙锦笑着说:“哪是那意思呀。”原来后宫里头有个公开的秘密,老太监们有势力,又都很有钱,他们虽然是生理残废人,性无能,可也要装潢门面,也从宫女里找老婆,称为‘对食’,相互称呼叫‘菜户’,虽然是名义上的夫妻,也弄得像那么回事的样子,甚至在外面置买房产建私宅。她逗桂儿,怎么样?给你弄个对食,有个‘菜户’陪着,享不享福?桂儿上去抓她:“小姐坏,这么编排我!”“看把你惯的!”徐妙锦说,“别闹了,咱去办正事。一会我告诉你怎么办。”徐妙锦觉得受了愚弄,这口气也咽不下去,更何况他们干的是伤天害理的事呢。? 得到对方的信任再发兵朱棣虽然疯了,寝宫门前依然是戒备森严。雨中仍有卫兵在站岗,提着风雨灯围着房子巡逻的人更多,这一拨过去,另一拨又过来了。徐妙锦带着桂儿向燕王寝宫走来。有几个侍卫立刻上来拦阻,说王妃吩咐了,不准任何人进去。桂儿让侍者看仔细了再说话!她是王妃的妹妹,谁敢阻拦。侍卫是个认死理的主儿,他说王妃没说她妹妹可以进。徐妙锦生气了说:“我不跟你废话,你叫我姐姐出来。”侍卫说:“王妃不在这里。有话明个说吧。”徐妙锦一听,硬往里闯,侍卫用长枪拦着。桂儿大叫:“你们真是反了!”听见外面吵嚷,李谦从宫里钻出来,一见是徐妙锦,忙赔笑脸,说:“是小姐呀。”又马上训斥侍卫:“混账,也不看看是谁,王妃让挡驾,还能挡她妹妹的驾吗?”随后李谦又婉转地对徐妙锦说:“小姐想进也行。不过,燕王刚睡着,他一连折腾好几天了,今个好歹闭一会眼睛,是不是……”桂儿说:“小姐不进去也行,你可别后悔。告诉你,出了天大的事了,可了不得了。”李谦眨巴着一对绿豆眼,目不转睛地盯着徐妙锦,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李谦深知,徐妙锦在燕王府地位特殊,连燕王都让她三分,便也不敢惹她,上回装吊死鬼的事,她已经把李谦骂了个狗血喷头了。徐妙锦煞有介事地附李谦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李谦惊得“啊”地一声大叫起来,感到非同小可,不再挡驾。他连忙说:“快跟我来。”跟着李谦一边往里走,徐妙锦一边说:“方才告诉你的话,由我来告诉王妃和燕王,不准你露半个字,说走了嘴,小心你的皮。”李谦说:“这事我哪敢说呀,唉,这不是白忙活了吗?将来连个传位的也没了。”徐妙锦听出话中有话,却没有搭言。李谦这话等于说,朱棣有夺大位并传之子孙的奢望,否则听说他的三个儿“出事”,何以有“白忙活”之叹呢?这样看来,他的疯也是装的,徐妙锦更来气了。此时,徐王妃脸上并没有什么难过的表情,她正准备一桌菜肴,听门外有脚步声,一回头,见是徐妙锦闯进来,她脸色骤变,显得十分慌乱,第一个动作是把通向寝宫的门关死,又连忙用一块布把摆满酒肴的桌面盖了起来。因为动作太急,把几只碗碟碰到了地上,摔得粉碎。徐妙锦看在眼中,却装没看见。徐王妃拉长着脸训斥妹妹说:“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你姐夫疯成这样,我什么心思都没有了,你帮不上我忙也罢了,还添乱。在宫门口又吵又嚷的,成什么样子?天下这么大的雨,你跑来干什么?”徐妙锦说:“我好几天没来看看姐夫了,把门的狗仗人势,竟敢挡我的驾,你说可气不可气?我倒要问问,这是姐姐吩咐的吗?”“是我吩咐的,别怪下人。”徐王妃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她说,这疯病又不同于别的病,看了揪心,让人难受,所以不管是谁,她都不愿意让他来看燕王。他人事不省,什么都不懂,看他有什么用?徐妙锦说,话虽这么说,自己也总得尽一份心啊,大哥也总是关照她替他问候。她环顾一下屋子,看了看摔碎的碗碟,忽然伸手揭去盖在桌上的红布,露出那桌精致的菜肴,徐王妃猝不及防,一时,徐王妃变得极为尴尬,有点无所措手足。徐妙锦说:“姐夫病这么重,姐姐还有心思整治这么精致的菜肴啊?他能品出滋味吗?”徐王妃渐渐镇定下来,有什么办法呢,也得挑他爱吃的做几样啊。他吃不出滋味来,就可以喂他猪狗食了吗?这时,从里间寝宫里传出一声不耐烦的吼叫:“饭菜怎么还不上来呀?”这正是朱棣的声音。这可不像疯人的语气。徐妙锦和桂儿交换了一个眼神,却发现徐王妃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她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这疯子喊什么呢?”急急忙忙奔进了里屋。徐妙锦看了桂儿一眼,桂儿会意地笑笑。突然,朱棣几乎光着身子冲了出来,手里拿着鸡毛掸子追打着徐王妃,徐王妃样子像极恐惧,双手抱着头,围着桌子逃避,朱棣边追打边狂笑着,喊着:“我是太白金星下凡,专斩你这白骨精,你哪里逃?”徐妙锦和桂儿不得不转过身去。忽听一阵稀里哗啦的声响,原来朱棣把桌子掀翻了,菜肴洒了一地,朱棣狗一样趴在地上,一边用双手从地上抓菜,胡乱往口里填,一边大叫:“来呀,这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都来吃呀……”徐妙锦看看时机已到,她从壁上摘下一把宝剑,猛然砍在屏风上,砍去一角,她大叫一声“够了,朱高炽他们三兄弟都让人家杀了,你还在这胡闹!”如晴天霹雳,在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在朱棣耳旁炸响时,他本能地现了原形,他“啊”了一声,忙问:“哪来的消息?”徐妙锦作出很沉痛的样子说:“是桂儿刚从国公府听来的,还有错吗?朝廷认为你是装疯,如放了朱高炽他们,你必反,所以先杀他们以永绝后患。”徐王妃一声长嚎,接着哭背了气,咕咚一声倒地。朱棣愣了一会神,方才瞬间的清醒又消失了。他扯了桌布胡乱围在腰间,拾起两只碗,相互敲击着,边舞边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壮士一去兮,垂泪对宫娥……”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干的话。他的胡言乱语又令徐妙锦如坠五里雾中。朱棣忽又捶胸顿足地大哭起来,他不时地偷觑徐妙锦一眼,他心里想,天呐,徐妙锦说的是真的吗?这不是天丧我吗?没了三个儿子,我的一切心血不是全都付之东流了吗?他恨得咬牙切齿,朱允炆啊朱允炆,你表面温文儒雅,你比蛇蝎还毒啊,我朱棣与你不共戴天!朱棣狂舞着,他看着哀哀哭泣的徐王妃,内心里又有了某种疑惑,徐妙锦会不会是用这个来试探我是真疯假疯?完全可能,幸亏我没露声色……但是,方才的瞬间,可是露了原形,她会注意吗?徐妙锦已经从朱棣瞬间的表情看破了,却不想点明,她说:“姐夫,姐姐,事已至此,非人力可挽回了。你们也别太难过了,我再派人去打听,你的事我不会说出去的。”后一句说得模棱两可,故意留下悬疑。说罢,她拉着桂儿走了出去。宫女们已经喷水把晕厥的徐王妃唤醒过来,仍止不住哀哀地哭。朱棣说:“哭有什么用!现在得想想怎么办,是不是马上起兵,他无缘无故杀我三子,这就是起兵的理由。”抽咽着的徐王妃说:“还是找道衍他们拿个主意吧。”她四下一望,问:“妙锦呢?”这句话提醒了朱棣,他忽然大叫一声:“不好!万一妙锦是来试探我真疯假疯的呢?”徐王妃说:“不会吧?再说,方才你并没露马脚啊。”朱棣毕竟愣了一下神。她临走说了一句,你的事我不会说出去的,这是什么意思?往坏处想没亏吃。朱棣说必须马上派兵包围妙锦住处。限制她的出入。徐王妃吃了一惊,她不赞成,包围妹妹的寝宫?这太说不过去了吧?此时“无毒不丈夫”的信条占据了朱棣的心,生死存亡关头,顾不得了,如果错怪她了,事后负荆请罪就是了。徐王妃再三恳求,朱棣才答应,绝不伤害徐妙锦,但也绝不准她离开燕王府半步,至少在朱棣起兵前。既然是为了大计,徐王妃也只好听凭朱棣处置。? 生死关头,无毒不丈夫连绵的雨一直在下,天仿佛漏了。徐妙锦和桂儿从朱棣寝宫跑回来,都淋得透湿,头发都贴到了脸上了,跑回屋里,都上气不接下气。徐妙锦又气又恨又后怕,她的计策百发百中,朱棣在那一瞬间露馅了吧?果然是装疯。桂儿毕竟没有徐妙锦心细,她没看出什么破绽,她说:“你说了他三个儿子被杀的事,他还是照疯不误啊。”徐妙锦说:“他眼里一刹那间的惊恐,是逃不过我眼睛的。后来就又是掩饰了。”桂儿说,真是这样,这太可怕了,她为徐妙锦捏了一把汗。先别管朱棣是真疯假疯,徐妙锦现在捅了马蜂窝,如果朱棣事后一打听,三个儿子好好的,这可怎么办啊?徐妙锦也说:“是啊,我戳穿了他的骗术,她饶不了我的。更何况,他三个儿子被杀的事是我编出来的,他很快会知道真相的。”桂儿有点沉不住气,要收拾东西,陪小姐马上离开燕王府,到她大哥那去,这才安全。她一边说,一边收拾衣服打包裹。徐妙锦擦着脸,说:“怕是已经来不及了,我觉得还是欠思忖,应该留条退路,现在都晚了。”桂儿着急地催促说:“别光说话了,快走吧。”徐妙锦忽然侧耳谛听起来,桂儿也听到了,一阵在泥水中跑步的杂乱声音。徐妙锦说:“来得好快呀。”她在桌上抓了一支笔,扯过一张花笺,龙飞凤舞地写了一页纸,塞到信封里,交给桂儿说:“记住,一定把这封信亲手交给我大哥魏国公。”桂儿说:“你要干什么!你不想走了?你想留下?那不是送死吗?”徐妙锦说:“别为我担心,他们不至于对我下毒手。再说了,只要这信到了我大哥手上,我就更安全,他就会来救我。”桂儿扑到她身上哭起来,呜咽着说:“我怕再也见不到你了……”徐妙锦拍着桂儿的后背说:“傻话!别哭,我们很快会见面的。”外面的嘈杂声也传进来了。有两个男仆和几个粗使丫环全都惊慌失措地相继跑来报告:“小姐,不好了,快出去看看吧,不知怎么回事,大兵把咱住处围起来了,围得水泄不通。”徐妙锦变得很平静了,她梳理了一下头发,向宫外走。徐妙锦走出门来,雨还在哗哗地下着,风雨灯的光鬼火一样游荡着,张玉、李谦亲自指挥着上百名燕王府护卫军把徐妙锦的住处包围了,他们木桩子一样站在雨水中。徐妙锦看了身旁的桂儿一眼,桂儿说:“完了,我怎么出去呀?”身后一个男仆说:“出去?我看一只麻雀也别想飞出去,这是怎么了?徐王妃对亲妹妹这么不客气?”徐妙锦转身往回走。桂儿又跟了回来。徐妙锦在地上走了几步,默默地坐到了古筝前,她竟弹起琴来,想借抚琴使自己镇定下来。这反常的举动令桂儿惊讶不已。徐妙锦开始弹的曲子忧郁而又压抑,弹得桂儿眼泪哗哗流。随即指尖在琴弦上飞速地一滑,声如裂帛,激越高亢的琴音顿起。不知什么时候,徐王妃来到黑夜雨地里,站到了徐妙锦寝宫前。徐王妃站在护卫军后面,她冒雨佇立,听着那充满哀怨、抗争情调的琴声,心里百感交集。她一动不动地站着,对自己的亲妹妹真是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她表情木然。一个披着黑斗篷,头上罩着大头套的人来到了徐王妃身旁,他正是燕王朱棣。徐王妃一扭头发现了他,立刻说:“你怎么出来了?你现在还不能露面啊。”朱棣瓮声瓮气地说:“没人认得出来。我的性命、我的成败,现在都系于你妹妹一身了,你别怪我心狠,我不得不如此。”徐王妃说:“这是她自己找的,我也不能袒护她。不过,若能看在我面上,希望能保全她性命……”她的声音很凄楚。朱棣说:“你想哪去了。我只是不准她与外面接触而已,岂有加害之意,你不发话,我也不忍心啊。”徐王妃说,这丫头心直口快,什么事并不走心,不然哪有闲心弹琴?朱棣却不这么看,琴为心声,这是她在发泄胸中郁闷之气。徐妙锦激昂慷慨地弹着,突然,一根大弦崩断了,她把琴一推,愣愣地看着那根断线出神。桂儿问:“怎么办啊,我怎么出去呀?”徐妙锦忽然问她:“你和小保子是同乡?”桂儿点点头,是一次偶然闲聊起来才论上同乡的,他家离桂儿家不到十里路,翻过一道山就是,桂儿小时候就听老人说起过他们村,叫他们太监村,一个村子出了二十多个太监了。她不明白,这时候小姐怎么问起这个来了?徐妙锦说,这个小保子不得了,是燕王手底下红得发紫的太监。他跑过来之前,差点叫皇上处死,他居然在皇帝跟前卧底,给朱棣当眼线,够贼胆子了,够手眼通天了。桂儿也承认,小保子鬼着呢,他什么事都留心,全记在心里,主子忘了他都不忘,人太精了,算计起人来也够可怕的了。所以桂儿讨厌他。徐妙锦说:“我看他对你不错,总往你跟前凑。”桂儿说:“我不爱理他。”徐妙锦说:“这回你得兜揽他,他有用。”桂儿恍然道:“小姐是想让他帮我逃出去?”徐妙锦说:“他若肯帮你,易如反掌。万一不行,求他设法把信带出去也行。”桂儿说:“我试试吧。”? 人际关系要现用现交转天,天终于放晴了,地上蒸腾着雾气,一片泥泞,到处是水洼。大兵依然包围着徐妙锦的住处,在这里管事的是小保子李谦。他大模大样地坐在院中罗伞下,跷着二郎腿,摇晃着,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他面前小几上放着一把紫砂壶,泡着茶,也不用茶碗,每隔一会对着壶嘴喝上一口,优哉游哉的神态。桂儿从房里走出来,左手提一把冒热气的水壶,右手端一只漆方盘,上面有瓜子、蜜饯和点心。一个大兵往回拦截:“回去,不准出来。”桂儿撇撇嘴说:“你狐假虎威啥呀!李公公是我老乡,我们在家还以兄妹相论呢。”大兵还要说什么,李谦向士兵摆摆手,说:“别拦她,是给我添热水的。”桂儿这才走到罗伞下。她给李谦重新沏了茶,从漆盘里拿出点心说:“吃吧,风里雨里的,你也挺不容易的呀。”李谦斜了桂儿一眼,说:“你坐一会,别怕,有我呢。”桂儿便坐到了他对面,嗑着瓜子。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家小姐犯了啥过失了,至于大兵压境,不准出门半步呀?李谦狡黠地一笑,吃着点心说:“我也不知道,你也别多事,知道的越少越好。谁能摸清王侯家的恩恩怨怨啊。”桂儿叹了口气,那得围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李谦说他也不知道,他看短不了。这得听徐王妃的,她都不心疼她妹妹,你操那么多心干吗!桂儿说:“我是小姐的贴身丫环,我不关心她,还有人情味吗?”李谦说:“那你就劝她多开开心吧,劝她找找乐,她不是爱弹古筝吗?唉,对了,怎么好几天没听见她弹筝了?”这正中桂儿下怀,她趁机说:“别提了,小姐正发愁呢,琴弦弹断了两根。得到前门乐器铺子去买,你们又不让出去。”接着他央求道:“好哥哥,放我出去帮小姐买根琴弦不行吗?”她说小姐全凭弹琴解闷消愁了。那还了得!李谦说,上头有话,她们这里,一只麻雀、一只老鼠都不准放出去。桂儿用手绢抽了他一下:“你才是老鼠呢!”随后她又央求说:“小姐没琴可弹,还不得把她给憋屈死呀?这样好不好,你若不放心,你派个人跟着我,再不放心,你亲自跟着我,还怕我跑了吗?我在北平两眼一抹黑,我连一个熟人也没有,往哪跑?咱们到前门琴行那儿买几根琴弦就回来,还不行吗?”李谦活心了,他说:“让我想想吧,这会求我了,从前我要你一个绣鸳鸯的花手绢你都不给。”桂儿马上解下腰间一方绣工很好的手绢送到他手上,他立刻闻到了一股玉兰花的香气,正是从手绢上散发出来的。桂儿讨好地说,这方手绢就是给他绣的,总没机会给他。李谦一看,绣的是并蒂莲,底下是一对戏水鸳鸯,不禁眉开眼笑,桂儿问他喜欢不喜欢。李谦亲了手绢一口,说:“好香,怎么不喜欢!”不过他马上揭穿她,这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现用现交啊。桂儿说,现用现交也比不交强啊,她冲他甜甜地笑了起来。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异性给李谦飞过媚眼呢,他虽然丧失了男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却没有丧失渴求异性的本性。他的心一阵悸动,他居然答应了桂儿的要求。反正有他亲自跟着,还怕她玩什么鬼花样吗?于是他卖了个人情,说他不是冲徐妙锦,而是冲她桂儿才肯破这个例的。不过又约法三章,出了燕王府,不准她见任何人,除了乐器铺子哪也不准去,买了琴弦立刻打道回府。桂儿一口应承。桂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反正小姐交给她的信早已揣在怀中,说走就走。就这样,桂儿连宫里也没再回,省得李谦怀疑她与徐妙锦有鬼。李谦骑着马,桂儿坐着一辆木轱辘车,顺利地出了燕王府正门端礼门。被围困的徐妙锦坐在院子树下,半晌没见到桂儿了,这丫头,自告奋勇去“软化”小保子,却又一去无踪影了。她面无表情地望着天空。一个丫环过来轻轻叫她:“小姐。”她回了一下头,丫环指指门外一个小太监。那小太监过来说,李公公让她来告诉小姐一声,叫她放心,他已带桂儿出了府门了,买回琴弦就能弹筝了。徐妙锦顿时显得很兴奋,由于高兴,也感觉肚子饿了,她告诉那个丫环,去关照厨房,给她弄点饭来。丫环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再犯愁也不能一连几天不吃饭呐。? 事办成了,也暴露了前门大街和平时一样,行人如织,商贾云集,人群熙熙攘攘,车马都难以通行。李谦只好让桂儿下车,他把车、马拴到了沿河街车马市里,他和桂儿步行在店铺门前。桂儿装作东张西望寻找乐器店铺的样子,其实她的目光一直向过往的官轿里看。李谦寸步不离地跟着她,她在期待徐辉祖的仪仗出现。小姐告诉她,魏国公每天都要例行公事地巡街,风雨无阻,只是时辰不定。桂儿故意磨磨蹭蹭,一边东张西望,一边不断地自言自语:“这卖琴弦的店这么难找啊?”李谦也一劲儿催:“乐器铺子到底在哪。”“你以为是烧饼铺啊!听小姐说,京城也不过三两家乐器行,”桂儿说,“弹古筝的能有几个人啊。”李谦终于发现了门前摆着羌笛、挂着一支琵琶的乐器铺子,门口挂着“声声慢”的牌匾。李谦见桂儿只顾往前走,就拉她一把,这不是乐器铺子吗?还往哪走?桂儿只得像刚发现一样,迈步往琴行里走,边走边奇怪地嘟囔,怎么起了这么个古怪店名?声声慢?那谁还来买?李谦自以为是地说,可能声声慢比声声快听着舒服呗。这话把乐器行的老板都逗乐了。声声慢乐器铺子老板点头哈腰,热情往里引让他们。店铺老板拿出几种琴弦,说:“我这老弦全城独一无二,结实,音亮。我来帮你挑。”桂儿心思根本不在琴弦上,眼睛不时地溜着大街上,盼着徐辉祖快点出现。老板问她买几根,她心不在焉地说,不管粗细,那就每种多买几根吧,省得总来买。老板帮她选了几根粗细不等的琴弦,说:“好咧,一共一贯钱。”桂儿正在付钱,突然听到外面一阵鸣锣开道声,回头向外一看,前面有骑马卫士开路,接着是举着“回避、肃敬”和“钦命巡行北方太子太傅魏国公徐”字样的牌子。一顶八人抬的华丽大轿颤悠悠地过来了。百姓自动让路。很多人退到店铺廊下启踵翘首看热闹。桂儿故意问老板,这是什么官啊?这么威风排场?老板说:“这你都不认得?这就是开国元勋老将徐达的儿子,当今太子太傅,世袭罔替的魏国公啊。”李谦鼻子嗤了一下:“少见多怪。”桂儿揣起琴弦就往外跑,还装着叫李谦:“小保子,咱也看看热闹。”李谦不动地方,他有什么好看的,你连王爷都常见,国公算什么?他也是一个鼻子两只眼。桂儿站在乐器铺廊下,看着大轿跟在执事后面抬过来,已经看清徐辉祖的眉眼胡须了。她瞥了身旁的李谦一眼,趁他不注意,从发髻里取出那封信,悄悄抽出信瓤,拧成个小纸团,把信封掖进袖子里。幸亏李谦没有注意这个动作。她注视着越来越近的大轿,脚步向台阶下移动。李谦发现了,想拉住她,不让他再往前挤,在这还看不着吗?桂儿不出声,大轿离她不足五步远了,机不可失,她猛地向前一跃,喊了一声:“魏国公,我是你妹妹的丫环!”她装成摇手打招呼的样子,趁势向敞开的轿子抛出了小纸团,那正是徐妙锦事前写好的信。因为人声嘈杂,坐在轿里的徐辉祖并没听清桂儿在喊什么,甚至也没看到落在脚下的那个小纸团,他只平淡地向外望了一眼,大轿已从乐器铺子门前过去了。小纸团随着颠簸的轿子,在徐辉祖脚边滚来滚去。桂儿的举动已经引起了李谦的怀疑,他都很生气地把桂儿拉回来,凶狠地问:“你要干什么?”大轿已经过去了,桂儿若无其事地说:“不干什么呀,想问问他跟他妹妹有啥事没有啊。可惜他没听见。”李谦把她推搡到巷子里没人的地方,把她逼到墙根,冷笑着打量着桂儿问:“我上了你的当!差点坏了大事,什么买琴弦,全是借口,你是被小姐派来给魏国公报信的,是不是?”桂儿装傻:“怎么了?你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呢?”李谦说:“你别跟我装,你说实话我不为难你,王妃早疑心你是出来送信的,我得搜一搜。”说着就要动手。桂儿口里说着“谁怕你搜”,背在身后的袖子一甩,把空信封甩在了地上,用脚踩住,然后说:“你搜吧。”李谦便从她领口摸起,在她身上乱摸一气,摸到敏感的地方,他故意捏一捏,桂儿挣红了脸说:“你该死,你往哪摸呀,看我回去不告诉王妃。”李谦嘻嘻地笑着,一边往下摸一边下流地说,没听人家怎么骂我们太监吗?说是刑余小人。来真的不行,摸摸还不行吗?桂儿骂了一句“畜生”,忘了脚下踩着信封了,抬脚踢了李谦一脚,李谦啊呀地叫一声,被踢倒了,但他却意外地发现了地上的信封,便爬过去夺。桂儿抢先拾起空信封,以最敏捷的速度把信封扯烂,扯成小碎片,然后塞进嘴里,使劲往下吞。李谦扑上来,去掰她嘴,企图往外掏,被桂儿狠狠地咬了一口。李谦啊地一声惨叫,骂了一声“贱人”,左右开弓地打了桂儿几个耳光,血从桂儿嘴角流下来。她咀嚼着,突然冲李谦脸上吐了一口,喷出的纸末、血水糊了李谦一脸。李谦用袖子抹了一把脸,恨恨地说:“有你好瞧的!你以为把信嚼烂了就没证据了?幸亏我早发现了,哼,你家小姐吃里爬外,她也失算了,没想到信送不出去吧?”桂儿又啐了他一口,心想,我嚼烂的不过是信封,你个蠢材!她扭过头去不理他。徐辉祖的仪仗已经拐过了一条横街,这里行人稀少了,行进速度加快。徐辉祖坐在轿子里打了个哈欠,一低头,无意中发现脚边有个小纸团。他皱了一下眉头,拾起来,展开来。他一边看,一边神色大变。他眼前出现了乐器铺子前的一幕,桂儿扬着手,似乎向他喊了句什么,看来,那个少女就是为妹妹投信的人,自己当时怎么没注意呢。徐辉祖伸出头去大叫:“驻轿,快停下!”随从们只得在大街上落轿。一个跟班长史小跑上来:“国公爷,有什么事吗?”徐辉祖问长史,看见有人往他轿子里投信了吗?长史茫然地说:“没有啊。”徐辉祖神色凝重,他让长史马上派人去请张昺、谢贵、景清和张信,立刻到国公府,就说有十万火急的事商议。长史说:“是,国公爷,小的马上去办。”徐辉祖这才命令轿夫起轿,跑步回府,能跑多快跑多快。有这一声令,四平八稳的队伍打乱了格局,八个轿夫抬起大轿一阵疯跑,大轿以巨大的幅度摇摆着……连仪仗队都甩在了后头,这情景令过往行人感到惊讶。? 朱允炆不放人也不行了朱允炆坐在谨身殿龙椅上,丹陛下面站着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三个大臣。本来已经散朝了,因为柳如烟从北平回来奏报,朱允炆便留下了他们三人。朱允炆随即宣柳如烟上殿。宁福转向殿外复诵着:“有旨意,宣柳如烟上殿!”复诵声一声声传递出去,少顷,柳如烟急步上殿来,跪在丹陛下三呼万岁毕,站起来,说:“臣柳如烟专程从北平赶来奏报。”说毕,双手捧上奏折,一共两份。由殿上太监接过折子,放在金盘中,上台阶传给宁福,宁福再跪送到龙案上。朱允炆颇感奇怪,怎么同时有两份奏折?柳如烟到底是给谁当信差的呀?柳如烟说:“启禀皇上,臣是一心管二。本来是徐王妃派臣回京上折子的,魏国公他们正好也有折子上,景大人又说是同一件事,就让臣一个人来了。”朱允炆先后看过两份奏折,果然是同一件事,都要求尽快放朱高炽三兄弟回北平尽孝侍父疾。他把折子传给齐泰,让他们传阅,两份折子,同样内容,同样请求,这不寻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