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岁月艰难:吴法宪回忆录-8

作者:吴法宪 字数:21979 更新:2023-10-11 16:10:15

九旅有两个团是我熟悉的,一个是翁徐文带领的从山东南下淮海区的一个团,另一个就是孙象涵率领的一个团。孙象涵的这个团原来在皖北是苏鲁豫支队七大队的一部分,一九三九年曾随我南下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我离开皖东北以后,这个团被改编为九旅的一个团,归属九旅指挥。我特地去看了看他们,久别重逢,彼此都倍感亲切。这时,我已辞去了淮海区专员的职务。当时的淮海地委已很健全,地委书记杨纯是个很能干的女同志。后来,华中局又把金明调来任淮海区党委书记。二`盐城高干会议一九四一年四月下旬,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召开高干会议。黄克诚带了几个通讯员和一个骑兵班去盐城参加会议,责成我们带领三师直属队留在淮海区活动。这时,彭雄还没有到职,司令部就一个参谋处长沈启贤,我感到担子很重。五月中旬,黄克诚来电报,说他不再回淮海区了,要我带领三师直属队返回盐阜地区。于是我带领部队又渡盐河,重过封锁线,回到了盐阜区,驻在羊寨以南的一个村子里。大约六月九日黄克诚回到了师部,召集各旅的干部开会,传达盐城高干会议和中央军委华中分区会议决定,同时部署苏北根据地的工作。从黄克诚的传达中我们得知,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刘少奇在盐城主持会议,宣布了一个重大的组织变动:中共中央决定,东南局和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中央军委华中分会,由刘少奇任华中局书记兼华中军分会书记,饶漱石任华中局副书记。五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华中局又在盐城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刘少奇同志在会上总结了华中地区前一段的工作,大意是: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给予我们的发展华中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敌顽的夹击中求得巩固与发展。六月上旬,华中局又在盐城召开了华中军分会扩大会议,陈毅同志在所作的关于建军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军事工作,建设一支正规化党军的任务;同时作出了建立军区`军分区和加强地方武装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一师兼苏中军区,二师兼淮南军区,三师兼苏北军区,四师兼淮北军区,五师兼鄂鲁豫皖军区,六师负责苏南地区的工作,七师负责皖北地区的工作。这样,新四军七个师都分别兼任所在根据地的军区,或负责所在地区的工作,统一领导和指挥主力和地方武装。各师的军政委员会兼任军区的军政委员会委员。黄克诚最后还宣布,根据中央军委五月三十日的电令,新四军第三师军政委员会由黄克诚`吴法宪`彭雄`彭明治`朱涤新组成,黄克诚任书记。黄克诚同志同大家商量后决定,由九旅兼任淮海军分区,七旅`八旅不兼军分区,盐阜区单独成立一个军分区,由洪学智同志任军分区司令员。三`第一次反“扫荡”一九四一年春,重建新四军军部后,我们很快夺取了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建立了苏北`苏中两个抗日根据地,并同山东抗日根据地联成一片。这一情况,很快就引起了日本侵略军的极大注意。日军决定对苏北`苏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一次“扫荡”,并加紧威逼利诱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投降。二月中旬,新四军军部指挥一师讨伐公开投敌的李长江,共俘虏李部官兵五千余人。这一胜利,更加引起了日军和汪伪军的重视。三月中旬,日军开始调兵遣将筹集兵力。到七月上旬,日军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第十二军一部及伪军李长江残部,集结在东台`兴化`盐城以西的射阳和陈家洋等地,准备重点进攻根据地。新四军军部对日军这一企图早有察觉,早于六月三日就向各师发出了反“扫荡”的指示,大意是:第一`这次敌人进攻的重点,将是我苏北根据地的中心盐城,作战方式可能是多路分进合击和突然袭击。第二`华中局和军部机关分散隐蔽,主力部队也应适当分散,隐蔽集结于机动位置,避免过早与敌作正面的决战,地方武装以连排为单位,准备广泛袭击`疲惫敌军。第三`动员群众坚壁清野,破坏桥梁道路,控制船只,粮食等重要物资应分散隐蔽于芦苇荡里。第四`一师和三师应作好充分准备,密切注意上海`南京`扬州`蚌埠`徐州`连去港等地的敌情,分工负责,搜集情报,加紧侦察工作,及时主动掌握情况。为便于指挥,新四军军部于七月十日撤离盐城。七月初,三师师部移驻射阳河以西,司令部住桥头,我们政治部住硕家集,都紧靠射阳河。大概是七月十九日的清晨,突然之间,刘少奇`陈毅`曾山`赖传珠等领导同志,从射阳河坐小汽船,一下子就到了我们师部政治部的驻地硕家集。我一面匆忙迎接他们上岸登陆,一面给他们做饭吃,并立即通报黄克诚同志。他们吃完饭,稍事休息后,黄克诚同志赶来向他们汇报了反“扫荡”的准备情况,他们表示满意。然后,军部继续西进,进到陈家集西北的岔头。因为岔头是阜宁地区的中心地带,相对比较安全,于是华中局和军部就决定暂时驻在那里。随即决定三师司令部也西移到瓦屋许,离岔头约七`八里路,靠近军部。我们师政治部住和尚庄,离司令部约二里路,这样,军部和三师师部靠到一起,指挥就非常方便了。从七月二十日开始,日伪军一万七千多人,开始由东台`兴化`射阳和陈家洋等地,南北同时出动,从南面`东北面`西南面和北面四个方面,对盐城分进合击。我三师的主力部队,避开敌人的锋芒,转移至敌人侧翼,向刘庄`陈家集`板湖等地区隐蔽集结。七月二十二日,日军占领盐城,占领了原新四军军部的所在地。接着,日军便以盐城为中心,对四周地区进行“清剿”,并控制水陆交通要道,对这一地区实行分割封锁。他们在水网地区使用特制的装甲汽船,到处搜索,寻找我新四军军部和主力部队。由于我们事先进行了分散转移和隐蔽集结,使敌人连连扑空。七月二十八日以后,日军的扫荡重点转向阜宁`东沟`益林地区,并占领了阜宁县城。新四军军部立即命令三师七旅部队,尾随袭击敌人,命令八旅部队在正面迎战敌人。同时,命令一师二旅破袭盐城至东沟的交通,阻断敌人的补给线;命令其它一师主力在苏中向日伪各个据点进行围困攻袭,骚扰敌人后方。就这样,苏北和苏中的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密切配合,相互策应,使敌人顾此失彼,完全陷于被动局面。八月七日,日伪军大部不得不从盐城`阜宁地区南撤,东沟`益林地区被我们三师收复。到八月底,日军没有达到目的,被迫停止在苏北的“扫荡”行动,撤退了。根据当时的战报,在这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斗争中,新四军各部队共进行了大小战斗一百三十余次,用自制水雷击沉敌汽艇三十艘,毙伤敌伪一千九百余人,俘日伪军一千余人。而新四军伤亡一千余人,大大少于敌人。这是我们在创立苏北根据地之后,苏北`苏中的党政军民经受的第一次考验。我们取得了第一次反“扫荡”的胜利。盐阜军民经受了考验,尤其是一些新从上海来参军的学生,青年知识分子,通过这次战火洗礼,更提高了他们坚持敌后抗战的信心。通过反“扫荡”,他们吃苦耐劳,英勇战斗的精神大大地培养和发扬起来了。他们在敌后根据地成长发展`壮大胜利,树立起了必胜的信念。四`相对稳定时期一九四一年八月底,粉碎敌人的夏季大“扫荡”以后,苏北根据地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新四军三师于九月五日至九月十五日,在瓦屋许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参加的是全师团以上干部。为开会,借用老百姓的木头`竹杆和稻草,搭了一个大草蓬,作为会议室,兼作食堂。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三师进入苏北以来对顽军的作战和反“扫荡”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教训,以及总结部队的工作`检查部队的纪律。在执行纪律的问题上,会议着重批评了七旅和八旅。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在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刘少奇`陈毅等领导十分关心这次会议,亲自参加了会议。刘少奇同志亲自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建设华中根据地的任务和政策的报告,向大家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任务和政策。陈毅代表华中军分会讲话,就加强军队的军政工作,特别是加强军队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军事训练`加强军民关系`整训部队和整顿纪律等问题,作了指示。当时的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饶漱石,又根据刘少奇的意见,在会议上作了增强党性修养的报告。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同志在会议开始和结束时都讲了话,对加强根据地和军队建设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黄克诚同志根据中央和华中局军分会的指示精神,提出三师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反“扫荡”的经验教训,趁粉碎敌人“扫荡”之际,扩大抗日根据地,缩小敌伪占领区,恢复各种组织,恢复各项工作,恢复抗日政权,进一步精简机构,调整组织,全面加强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即津浦路以东,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的根据地的建设,力求同皖东`皖北和山东打成一片。经过讨论,会议取得了一致意见,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在此之前,我已得知黄克诚与刘少奇`陈毅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打曹甸,黄克诚就不赞成;对华中局在日军大“扫荡”前提出保卫盐城的口号,也有不同的意见。为此,刘少奇和陈毅对他提出了批评,认为他“右倾”,作战不力,但当时我并不太清楚其中的详情。后来我看到《黄克诚回忆录》中有关于此事的叙说,现将这一段抄录于此:曹甸战役没有打好,华中局领导认为我“右倾”,作战不力,撤了我五纵队司令员职务,保留政治委员职务,第五纵队司令员一职由陈毅兼任。但陈毅作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需要照管全局,并没有到第五纵队视事。因此,我这个政治委员还得兼管司令员的工作。后来日军“扫荡”开始,我又与华中局发生保卫盐城之争,华中局及军部就认为我不服从指挥,在阜宁停翅巷召开干部会议,对我进行批评。我不服争辨说:“作战前我提的意见,我至今认为是对的。作战未达到预期目的,也不是我不服从指挥,而是上级指挥失当。”我联系打曹甸和反“扫荡”作战情况说:“这两次都是上级指挥失误,本来有的仗不应该打,要打也不是这种打法。”这次会议华中局领导最后下结论认为我是错误的,坚持要我在干部会议上作检讨。我为了顾全大局,服从组织,虽对于所有的争论问题并没有改变看法,仍按组织决定,在旅以上干部会议上作了检讨。我想当时可能是由于我从八路军刚刚划归华中局指挥,相互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才会产生我不服从指挥的误会。事后,我找到陈毅对他说:“你是我的老上级,有什么不服从指挥?”一九四二年陈毅在总结曹甸战役时曾指出:“曹甸战斗是我去攻人家,缺少理由,我很轻敌,仓促作战,准备不够,变成浪战。我们的战斗手段是攻坚,这就要有很好的准备和按作战的原则作战才行,当时我们这方面就差了,光是猛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如果我们采取了坑道作业,就有可能成功。”我觉得陈毅的这番话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注,见黄克诚回忆录 。编者注)这次会议的召开,成了我们加强苏北根据地建设和三师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开端。为贯彻落实会议决议,会后我们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加强组织建设。经华中局和军分会批准同意,我们成立了苏北区党委,黄克诚同志兼任书记,金明为副书记,统一苏北地区的党政军一元化领导。苏北根据地下设盐阜`淮海两个根据地,建立两个地委,两个行政公署,两个军分区。由金明兼任淮海地委书记,李一氓为淮海行署主任;向明担任盐阜地委书记,曹荻秋为盐阜行署主任。同时,我们三师的部队也做了一些调整。在这之前,新四军四师十旅,在豫西反顽斗争中失利,部队受到较大损失。经黄克诚同志提议,华中局和军部批准,将四师十旅与建制完整比较充实的三师九旅对调。十旅归属三师建制,九旅归属四师建制,旅团番号不变。九旅旅长张爱萍调任三师副师长。因此,淮海军分区改由十旅兼任。十旅旅长刘震,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十旅政委吴信泉,兼任淮海军分区政委,盐阜军分区仍是单独组织,由洪学智任司令员,杨光池任政治部主任。七旅和八旅仍为机动部队。我们在军分区下面,分别建立了县人民武装部`区武装中队`乡游击小组等各种地方抗日武装,健全和建立民兵制度。不仅如此,师的领导也比以前充实了。除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和政治部主任的我外,参谋长彭雄已于八月反“扫荡”期间到职,副师长张爱萍也于九月初来到师部,这就增加了师的领导力量。在调整充实部队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协助地方开展政权建设工作。由于当时的盐城`阜宁两县较大,各有一百二十万人口。为了便于管理,将原阜宁县分为阜宁`阜东和射阳三个县,将盐城县分为盐城和建湖两个县。这样,再加上淮安`灌南和涟东,盐阜共有八个县。其后,我们分别建立了八个县委和县政府,加强了地方建设。当时,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都做了精简,把华中局和军部的一些干部,下放到地方,加强了地方党的工作领导。军部把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下放到我们三师。早在日军夏季大“扫荡”开始后不久,抗大五分校就由副校长冯定`洪学智率领,转移到了我们盐东。当时,他们的女生队曾遭到过日军的偷袭,一死一伤一被俘,损失了几个人。好在敌人的人数不多,洪学智在发现情况后,指挥离女生队最近的男生四队,一个冲锋就把敌人击溃了。这次抗大五分校归入三师建制后,校长为谢祥军,政委为吴盛昆,政治部主任为于辉。军部的鲁迅艺术学校也同时下放到了三师,改组成为鲁迅文艺工作团,由孟波任团长,归政治部直接领导。鲁迅文艺工作团共有一百七十多位团员,大部分是从上海来的学生。还有一部分从上海来的著名文艺工作者和音乐家,如贺绿汀`何士德`孟波`章牧等。随后,又有如阿英`鲁莽`戈扬等著名新闻`戏剧`绘画`木刻家`分到我们师政治部来工作。第二`加强组织纪律性,尊重群众,尊重地方,提高部队的政策观念。我们进入苏北以来,部队的纪律一般是比较好的,但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也不少,干涉地方工作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这些问题,在三师高干会上,黄克诚同志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特别是对七旅的批评更多一些,这就使七旅的同志对我发生了误会,以为一些问题,都是我到师政治部以后向黄克诚反映的。黄克诚同志对此作了解释,说明这些问题是由各个方面反映上来的。我个人认为,尽管七旅原来是红军`八路军的主力之一,战功卓著,但在执行群众纪律方面,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黄克诚同志的批评是完全正确的。从这次会议以后,七旅在遵守纪律方面有很大的转变,八旅`十旅也都有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从此,地方对军队更加尊重,军队更加支持`帮助地方工作,出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人的新局面。第三`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加强根据地的建设。我们在根据地实行了统一的财政税收,实行公粮制,军队所需的粮食`蔬菜`衣服及其它物资的供给,统一由地方政府筹划供应。为开辟财源,减轻地方负担,我们在素有金东坎`银八滩之称的一些重要集镇开设了商店,以筹集部分资金。此外,我们在阜宁东部海边开辟了一个棉垦区,每年种植的棉花远销至上海`南通`苏州等地。同时,同地方一样,军队本身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种菜`喂猪`喂鸡,有条件的地方还自己养鱼`捕鱼`捉虾,力争做到部分副食品自给。少数部队还利用海水晒点盐,这也是增加收入的一种好办法。在这次大生产运动中,我们整个三师从机关到部队,上上下下都在搞生产。那一段时间里,早晨部队都不出操,起床后即分散外出去拾粪;晚饭后,则去菜地浇水`施肥,管理自己的一块菜田,种的菜地是向老百姓借的,给老百姓一定的补助。如果打仗了,就交给地的主人暂时看管,打完仗回来再搞生产。如果不回原驻地,就连地带菜都交还给群众。敌后生产,当然不可能像南泥湾那样大规模地去搞,但我们也从一九四二年一直坚持到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三年秋,我们曾开过一次三师直属队的生产展览会,著名作家`诗人白桦参加展览会后,写了一篇《记师直生产展览会》。现将这篇文章照录如下:大路从中间穿过去,把展览会的场子分成东西一样长的两块。西边是“小菜场”,一摊挨一摊,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各摊前都插起用木头做的招牌。特务一连的一棵黄芽芽十五斤,它和四个五十斤以上的大冬瓜摆在一起,活像一窝净的肥猪。菜的种类是数不清的,有大锅煮`大碗吃的青菜`萝卜,也有调味的葱`蒜之类。还有冬天的小菜`酱菜`干菜`腌咸菜,也有自做的豆腐和豆芽。还有不少的手工作品:篓子`篮子,各式各样的布鞋`气眼鞋`线结鞋。战士们自做自穿,跑路打仗,淌水都方便。东面是家畜场,猪`羊`鸡`鸭,闹闹嚷嚷一大片。政治部的小马驹,看见人就乱蹦乱跳。老母猪的大肚皮着地,爬下哼哼的懒得动。供给部的那些“九斤黄”的雄鸡,长到七斤半,今天在人面前,不敢喔喔高喊了。展览会的墙上贴着各单位的生产统计表,全直属队合计生产各种疏菜十七万六千一百九十斤,平均每人一百八十五斤。特务一连成绩最好,共生产三万零七百斤。展览场的松门两旁,贴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到前线拿枪,在平时拿锹,是战斗英雄,又是生产模范。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菜,改善自己生活横幅是:亲自动手。除了大力发展生产以外,我们还大力提倡节约运动。当时部队的干部`战士都不发钱,只是每人每天有一定数额的伙食费。节约下来的钱就叫“伙食尾子”。每月的“伙食尾子”,我们都平均分配给每个人,有时可以分到一元,有时分到五角。这点钱,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就先用来交党费`团费,剩下的钱,有的就买点烟抽,有的就买点牙刷`牙粉`肥皂之类的日用品。为活跃地方经济,我们对城市工商业采取保护政策,同时进行二五减租政策(即减收百分之二十五)以改善群众生活。当时在盐阜的一些沿海地区,经常有海水灌入,淹了不少地。我阜宁县长宋乃德,领导群众修筑了一条九十华里的海堤,挡住了海水的倒灌。当地群众把这条堤坝称之为“宋公堤”,很好地扩大了我党我军在当地的影响。第四`清剿土匪。苏北地区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土匪出没地。当时,一些土匪还有政治背景。他们与国民党顽固派相勾结,与韩德勤那些被打垮的部队搞在一起,抢劫残害群众,杀害我们地方干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保卫苏北抗日根据地,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大“扫荡”过后,我们即下决心抽调部分主力及地方部队,大力开展清剿土匪的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大大小小的艰苦作战与政治攻势,同时教育争取一些窝藏土匪的不法分子,终于将横行苏北多年的土匪完全剿灭。肃清了土匪以后,我们将一部分主力部队分散做群众工作,大力发动群众斗争恶霸,实行减租减息,实行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刚开始实行减租减息政策时,有的地方群众心里有顾虑,害怕地主报复,白天减的租,晚上他们又偷偷送回去给地主,形成明减暗不减的情况。阜宁县委书记唐棣华派出检查组,到各地检查进行教育,全面纠正,为群众撑腰。当时阜宁县委工教科有个干部编写了一个剧本叫《照减不误》,到处公演,轰动阜宁以至全盐阜区。其中有一个女演员薛飞曾大出其名,红极一时。第五`整训部队。清匪反霸工作告一段落以后,部队立即开始了全面的整训。整训工作由黄克诚统一领导,张爱萍`彭雄负责军事训练,我负责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方面,一是着重搞投手榴弹`射击`刺杀`土工作业和炸药爆破五大技术训练;二是以班`排为单位进行进攻和防御的战术训练。同时,我们还加强军容风纪`内务卫生等方面的教育,力求全面提高部队的军事素质。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学习`贯彻华中局关于建立巩固的苏北根据地的决定,学习党在敌后根据地的各项政策,加强党的建设,健全连党支部`营党总支`团党委,健全部队的党`团生活制度,坚持每周上一次党课,加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党性和党员的修养的教育。同时还在干部中进行抗日持久战`游击战等教育,并且在连队里开设语文`数学`历史等各项课程,以帮助干部`战士学习文化。此外,部队里的年轻人多,我们还特别注重加强青年工作,在青年中进行组织发展工作。针对年轻人喜好娱乐的特点,我们恢复了连队俱乐部的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包括唱歌`体育`墙报等,表扬好人好事,注意发展党团员。我们还要求连队的经济公开,在各个连队组织经济委员会,管理连队的伙食。另外,要求各连队一个月开一次军人大会,以发扬民主,动员战士对部队的各方面工作提出意见。经过整训,部队的军事技术得到提高,政治觉悟有了进步,整个部队的团结增强`情绪高涨。一九四二年夏,师军政委员会决定开一个运动大会,为对部队这一段军政教育的成果进行一次检阅。当时我们就在司令部的驻地孙河庄与政治部的驻地戴舍之间,借用了几十亩土地,修了一个大运动场,搭了一个大篷子和一个戏台。运动大会分军事`政治`文化`体育四个项目进行竟赛。有关军事技术`作战学习,由张爱萍`彭雄负责组织测验,政治学习`文化学习的测验题,以及歌咏比赛`体育竟赛,包括蓝球`排球`田径`游泳等,统由政治部负责,后勤部还组织了一个伙食比赛。部队不可能全部集中竟赛。就由七旅`八旅`十旅`师直属队`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各组织一个代表团参加大会,每个团抽调一个连,每个旅共抽四个连组成一个代表团,竟赛期间的晚会,由鲁艺工作团和各旅的宣传队负责组织。司`政`供`卫各部门全力组织竟赛,前后搞了有半个多月。从各团参赛的代表团比赛结果来看,成绩都比较好,最后总结时,刘少奇`陈毅`饶漱石都来讲了话。在竟赛过程中,他们有时也来观看比赛。在新四军军部的一些著名文化人,如范长江`扬帆`贺绿汀`吕振`姚汝觉等都到三师参观过,并在会上作过讲演。陈毅经常带一些文化人到我们政治部同黄克诚和其他人下围棋。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整训,部队的军政素质`政策水平`组织纪律性,都有较大的提高,是部队工作比较活跃的一个时期。第六`培训干部,参加党校学习。粉碎敌人“扫荡”过后,环境比较安定。华中局在阜宁板湖附近的汪朱集办了一个党校,抽调新四军各师的团以上干部,地方县委以上干部,轮流到党校学习。学习期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除此之外,也吸收外地来的一些知识分子在那里学习。刘少奇兼任华中局党校的校长,陈毅`饶漱石和华中局的组织部长曾三`宣传部长彭康等,都是党校的当然教员。学习的科目主要是马列主义`中国革命史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等。由于我们的驻地离党校不远,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凡是党校组织讲大课,我必定带着师直属队的一些干部前支听课。一般每个星期都去两`三次。我记得,刘少奇当时主要是讲联共党史和中共党史,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首先从理论上阐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再讲一些具体的政策问题。他还讲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讲人为什么会犯错误和怎样对待错误,讲当时反法西斯斗争的形势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形势。陈毅主要是讲持久战的问题,讲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讲国共之间“磨擦”与反“磨擦”斗争的策略问题。彭康主要讲哲学,讲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讲唯物文辨证法。一些著名学者和文化人也经常作各种报告,如钱俊瑞`范长江`李恩求的时事报告,骆耕漠`孙冶方`薛暮桥的经济学报告,齐仲桓`吴之理的卫生与保健讲座,邹韬奋`阿英的文学报告等。办党校,使一些干部得到了一个理论学习的机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华中局当时还出版了一个理论刊物叫《真理》,对指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七`成立“文化村”,团结各界知识分子共同抗日。一九四一年秋,日军进占上海的英法租界前后,许多著名的文化界人士和革命知识分子,如邹韬奋`范长江`阿英`薛暮桥`贺绿汀`钱俊瑞`孙冶方`骆耕漠`孟波`崔雨田`沈其震`吴之理`章央芬`扬帆`胡考等,陆续撤退到苏北根据地。为便于照顾他们的生活,陈毅军长在新四军军部驻地附近找了一个村子,取名“文化村”,安排他们集中居住在那里,由陈毅军长直接管理和指导他们进行活动。以后,华中局给一部分上海来的人相继分配了工作,如钱俊瑞当了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沈其震成了新四军的卫生部长,冯定和薛暮桥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五分校当了副校长和训练部部长。有一些从上海来的著名文化人,如贺绿汀`何士德`孟波`章牧`阿英`鲁莽`戈杨`吴之理`章央芬`胡考`芦芒等,则被分配到了我们三师来工作。其中孟波担任三师政治部鲁艺工作团团长,吴之理`章央芬在三师卫生部当了卫生部长和医务主任。阿英到三师后继续搞创作,他曾根据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写了一个叫作《闯王进京》的剧本,公演后一举轰动整个盐阜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另外,胡考和芦芒在分到三师政治部宣传部后,继续搞他们的书画和木刻专业。后来由芦芒负责设计,我们在阜宁芦浦还修建了一个烈士纪念塔。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扬帆,先是在盐阜区担任公安局长,以后又到我们三师政治部任保卫部长。一九四三年夏,在延安“整风”中不幸遭康生陷害,由延安方面负责用电报通知我们将扬帆送至华中局驻地关押,不久他被放了出来,但解放后,他在上海市出任公安局长时,又遭到逮捕,并冤死在狱中。除了分配到各单位工作的人外,其他人就住在“文化村”。在陈毅的直接领导下,“文化村”的一些同志非常活跃。由于三师离军部较近,他们时常下部队来作报告,帮助部队和地方开展文娱活动,培养了一大批群众文艺骨干,繁荣了苏北根据地的文艺宣传活动。当时在苏北根据地,还有一个青年文艺工作团体在活动,叫新安旅行团。新安旅行团最早是于一九三五年十月由江苏淮安新安学校十五个贫苦儿童组成的,以后逐渐扩大,由陶行知负责组织和领导。抗战开始后,郭沫若也曾以国民政府军委会第三厅厅长的名义,领导过这个团体。他们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历经十九个省。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他们由重庆来到苏北根据地,在盐阜行政公署主任曹荻秋`副主任兼财政厅长宋乃德`教育处长戴白涛的领导下,开展文艺宣传和青少年的组织工作。我记得,当时新安旅行团的团长好像叫汪逵之,一些团员后来成了我们的文艺骨干。总之,当时新四军大量吸收了上海来的地下党员`知识分子`进步人士,他们在敌后做了不少工作,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后来在敌人“扫荡”时期,为保证他们的安全,华中局将他们分散地护送到山东,再转赴延安。在根据地内,我们还恢复和发展了中小学教育,普遍建立小学,各县建立中学,还办了不少公学`冬学,广泛团结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第八`开展统战工作。刘少奇`陈毅都十分重视各阶层有代表性人士的工作,亲自与一些地方开明绅士接触。当时在盐城`阜宁`淮海地区有影响的人士,如计雨亭`杨芷江`庞友兰`韩紫石等,都很尊重刘少奇`陈毅以及黄克诚同志,经常来三师拜会黄克诚师长,我们则根据“三三制”的原则,把他们吸收到抗日民主政权中来,团结他们一起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他们在抗战救国中的特殊作用。第九,加强对敌宣传工作,特别是对伪军的宣传工作。通过工作,伪军中间有不少同情我们,经常有人和我们通情况,同我们联络。我们的侦察人员经常在敌伪据点进进出出,通行无阻。在盐阜和淮海之间有条封锁线,那就是盐河,但少数人就可以畅行无阻,随时都可以过。那时敌伪据点缩得很小,交通往来很方便。第十`提倡爱护群众利益,帮助群众解决解决问题。部队除自己发展生产外,一旦群众的生产发生了困难,例如遭了淹,受了旱,部队就立即行动起来,帮助防涝抗旱,农忙季节,帮助抢收抢种,那是经常的。另外,帮助驻地群众打扫卫生,挑水,有病帮助看病,更是普遍现象,几乎天天如此。军队爱护人民,人民就更加热爱自己的子弟兵。打仗时,替我们传递情报,运送伤员,保护我们的家属`孩子,和一些带不走的物资,包括书籍`文件` 印刷机器等,使之免受损失。所以坚持敌后抗战,基本上就是军民一家,分工合作,互相掩护,互相帮助,互相解决困难。这个时候军民关系是最好的时候,确实是军民亲如一家人。五`陈道口战斗黄桥战斗结束以后,汤恩伯奉蒋介石之命,率所部占领了津浦路以西的豫皖边区根据地。之后,又企图越过津浦路,东进至淮北的洪泽湖以北`运河以西一带,同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在车桥`曹甸的据点打通联系,截断淮北根据地同淮海根据地的联系,企图以运河为依托组成一条封锁线,分割包围苏北新四军部队。当时,韩德勤率领所属的王光夏部一个旅,于一九四一年七月间侵占了我淮海根据地的泗阳至陈道口一带,构筑了坚固的据点,切断了淮海区同淮北根据地的联系,封锁了运河。同时,他又派刘立卓`余士梅`徐继泰率领一一七师`二十三师侵占了泗阳`涟水之间的大兴庄。王光夏原是泗阳县的一霸,为人凶狠残忍,杀人成性,占据陈道口之后,就疯狂摧残我抗日根据地,屠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还曾活埋我们的区委书记刘永安,对我们的干扰极大。为了消除这个威胁,陈毅军长决定,调集新四军二师四旅`五旅,三师七旅`十旅,四师九旅,以五个旅的兵力,要一区,协同进攻陈道口。陈毅当时的部署是,以教五旅全部以及四旅`七旅各一部,共六个团的兵力作为主攻部队;以五旅和九旅集结在皖东北地区,准备阻击东进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把十旅放在淮阴地区,八旅放在淮阴和涟水之间,准备阻击韩德勤向陈道口的增授。陈道口在泗阳西北,位于运河和六塘河的交叉之处。整个镇子由三个圩子组成,即东小圩子`老圩子和西小圩子。两个小圩子和老圩子之间隔以水沟,以吊桥相通。陈道口的工事非常坚固,三个圩子的四周都是丈把高的圩墙,圩墙下面是宽一丈`深一丈五尺的水沟,水与六塘河水相通。水沟的外面,密密地设置着四道铁丝网,铁丝网的外面还设置了两千米的扫清射界。这样的据点,确实是易守难攻。据侦察,陈道口的据点内有王光夏所部三个团,约三千余人,有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二十多挺,大小碉堡数十个。王光夏亲自在据点里组织指挥,自吹是兵精粮足,气焰十分嚣张。我三师七旅奉命于十月上旬从东沟到达黄圩子。在那里,陈毅军长亲自向部队作了动员报告。这个情况,当时的三师司令部参谋杨绪亮曾有一段回忆,现将这段回忆照录如下:我三师七旅奉命于十月上旬从东沟到达黄圩子。在那里,陈毅军长亲自向部队作了动员报告。他说:“蒋介石正在酝酿一个很大的阴谋,早在今年初,他就调集了三十万大军,企图肃清津浦路东的我军,然后再向苏北前进,将我军驱逐至黄河以北,配合日军歼灭我军于华北地区。六月份,汤恩伯以其三十一集团军,共九个师,约七倍于我四师的兵力,占领了我四师的地区。他们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得意忘形,企图进一步东犯我苏北根据地。看得出来,汤恩伯马上就要东进,向我苏北根据地进攻。而王光夏侵占陈道口,建筑坚固的据点,是想以陈道口为中心,控制河两岸,然后向两边扩张,东接曹甸`车桥,西达津浦铁路,构成一条通道,以便接应汤恩伯。我们劝他走开,去打日军,他们不听,他们的反共方针已定。既然如此,我们也只好用自卫反击战来彻底粉碎这个阴谋,关键是争取时间,要抢在他们东犯之前打下陈道口,切断他们的通道。这一仗关系到全局,我命令你们十九团,坚决攻下陈道口,拨掉这个钉子,祝你们战斗胜利。”陈道口战斗是由陈毅亲自组织指挥的,他根据曹甸战斗的经验教训,将这次陈道口战斗分为了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挖地道,通过扫清射界。我们从十月上旬就开始包围陈道口,逐步肃清敌人的外围据点,稳扎稳进。十月十六日,我们的包围计划就绪,部队开始坑道作业,利用所挖的交通沟,步步为营,步步紧逼,断决了敌人的一切外援和粮食供应。当时,部队在前面挖,老百姓在后面修,整整四昼夜的连续作业,我们的地道就已经挖到了铁丝网的跟前。敌人用机枪`手榴弹,甚至土炮来打我们,都没有伤到我们一根毫毛。第二步,集中火炮轰击,摧毁碉堡群。坑道挖到外壕边,再也挖不过去了。我们便集中了所有的山炮`迫击炮,瞄准敌人的碉堡,一个一个地予以摧毁,把敌人的主要火力点摧毁了,总攻就开始了。第三步,破坏铁丝网。当时我们七旅十九团和教五旅一团担任主攻。十九团由陈道口的西北方向向西小圩进攻,一团由东北方向向东小圩进攻。十月二十日的黄昏时分,总攻开始,冲锋号一响,先砍铁丝网。破坏组的同志每人一把大刀,把铁丝网砍破一个洞,就从洞里钻进去,再砍第二道,四道铁丝网终于被我们全破了。第四步,攻城。第二次冲锋号响,就用事先准备好的浮桥,搭在外壕上,部队一过外壕,就架梯子,架好一个,就爬上去一群。为掩护部队爬上圩墙,我们集中了部队的轻`重机枪和几乎是百发百中的特等射手,只要敌人在圩墙上一露面,我们就立即开枪射击,密集的火力压得敌人抬不起头`还不了手。同时,总攻部队在圩墙下实施爆破,爆破成功了,把圩墙炸开了一个大缺口,部队冲进去了。部队攻进去以后,顺着街道与敌人展开拼杀,一座房子一座房子地与守敌争夺,敌人越来越缩小。大概经过两个多小时,西小圩子就被我十九团攻占了,不久,东小圩子也被教五旅一团攻占。东`西两个小圩子被我们攻克后,敌人士气十分低落,已无斗志。第二天晚上,只十分钟的战斗,我们就进了大圩子。陈道口战斗,我们共消灭了敌人三千多,俘虏了国民党泗阳县的县长`专署秘书和各类军官三十多人,缴获步枪一千多支,轻`重机枪十四挺,迫击炮两门,还缴获了电台及其他各种器材。可惜的是,王光夏在战斗中乘乱化装跑了。陈毅军长说:“他跑掉就跑掉好了,他是一个顽固派,他还会再来的嘛,他再来就再把他消灭掉。”果然,后来我们在洪泽湖的山子头战斗中,把他击毙了。陈道口战斗,是一次完全胜利的战斗。在陈毅军长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在实践过程中,集中群众智慧,我们不断研究,摸索和创造出的一套水网地区的攻坚经验,是比较完善的,是宝贵的,战后推广到了整个部队。王光夏的部队被消灭后,运河上的整个封锁线全部瓦解。徐继泰`霍守义的部队撤回原地,都走了。韩德勤也回了曹甸原地,汤恩伯的部队也在津浦路西停止了东进,整个淮海区的根据地恢复了,同淮北四师的交通线也畅通了。因此,陈道口战斗的胜利,对巩固整个苏北根据地以及淮北和淮南根据地,都有重要战略意义。陈道口战斗是苏北一次极重要的战斗。六`单家港会议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本侵略者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紧接着又入侵美`英`荷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东印度群岛,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后抗战方针和政策的指示,总结和部署工作,中共中央华中局于一九四二年一月二十日至三月五日,在江苏省阜宁县单家港举行第一次扩大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华中局委员`华中各根据地党委书记和政府`军区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共九十四人。我们三师去参加会议的有黄克诚`张爱萍和我三个人。彭雄留在机关看家,没有去参加会议。刘少奇`陈毅代表华中局分别作了形势`任务和军事工作的报告。刘少奇在报告中强调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中日军驻有十四个师团,三个独立混成旅,总兵力达到二十九万人。他们还大力扩大和利用伪军,使华中伪军总兵力达到十六万人,以便腾出日军兵力用于机动作战。为巩固其占领区,确保主要交通线,掠夺战略物资,谋求支援太平洋战场作战,他们必然加紧对我各根据地的“清乡”和“扫荡”。而国民党顽固派也必然利用日军放松对正面战场进攻的机会,不断制造军事“磨擦”。因此,敌后抗战仍旧面临着敌`顽夹击的严峻形势。因此,斗争是长期的`艰难的和残酷的。坚持今后两年的艰苦斗争,最为重要。刘少奇同志详细地分析了敌顽我三方在华中的态势。指出:敌人占据大中城市`交通要道,控制了经济富裕地区,所以仍占有优势,但其兵力不足与分散,社会基础薄弱,是它不可克服的弱点。国民党顽固派势力在华中较强,对敌后抗战仍起相当的牵制和破坏作用。我党我军在华中敌后控制着广大的乡村,建立了根据地,在乡村占有优势,但群众尚未充分发动,根据地不够巩固,在敌军和顽军的进攻下,部分地区已经缩小和丧失。这是一种复杂的`不平衡的长期的相持斗争的局面。在这种特点下,刘少奇提出了我们在华中的任务:“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加强与聚集力量,以便在适当的时机反攻敌人,争取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与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陈毅在会上作了关于华中军事工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进一步论述了华中地区敌我相持斗争局面的长期性`复杂性,总结了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经验教训,论证了我军应采取战略`战术,并提出了加强军队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等问题。他还强调指出,在长期斗争中,我们必须要密切配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依靠主观指导的正确性,才能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强弱的态势。懂得这一点,才不会被敌人疯狂的“扫荡”所吓倒,才不会因为逆流高涨而使自己手足无措。饶漱石在会上作了提高党性修养的报告。他要求共产党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水平,服从组织`服从领导,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忠实执行党的决定和上级的命令。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被华中局指定,也在会上作了政治工作报告。他讲了四个问题:一`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二`对友军的统战工作和对日军`伪军的争取瓦解工作;三`加强干部工作和党性修养,加强对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的文化知识水平,爱护`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四`要正确执行党的锄奸政策,注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不可轻信口供,绝不能搞逼`供`信,绝不能搞扩大化,宁可错放,不可错杀。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一共开了四十五天。会议分成几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听取刘少奇`陈毅`饶漱石`黄克诚同志的报告。第二阶段,分组汇报。由各个地区的区党委书记,新四军各师和各个军区的主要负责人,分苏南`皖东`淮南`苏中`苏北`淮北等地区,依次分别汇报了建设根据地以及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经验,包括政治`军事`作战`党的建设`部队本身的建设`群众组织的建设,民兵`地方武装的建设等,都作了全面的汇报。在我的记忆中,好象只有五师,在鄂中因交通阻隔,没有来参与汇报。第三阶段,讨论华中局扩大会议的决议草案。这个决议,我记得大约是九条,大意是:第一条`加强对敌斗争。敌后各根据地的形势可能越来越严重,但我们在各方面都有有利条件。我们有根据地的广大群众,有新四军主力部队`地方部队,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有过去的斗争经验,完全可以坚持各个根据地的斗争。第二条`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争取民主进步人士共同抗日。同时加强对敌伪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伪军反正。第三条`坚持反击顽固派的斗争。在反顽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力求每战必胜。第四条`加强军队建设。加强军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思想工作,保持高昂的士气,提高战斗力。要区分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的作战任务,主力部队主要用于机动作战,地方部队主要是分散袭扰敌人,同敌人不断的进行游击战争。第五条`开展群众工作,特别要搞好“二五”减速减息工作,使之落到实处。第六条`开展生产自救。在各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争取部分粮食蔬菜自给。第七条`加强政权建设,各级政权都要实行“三三制”`加强党委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加强党员的修养,加强组织纪律性。第八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办好报纸,搞好中`小学教育,办好党校,搞好干部的轮训工作,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第九条`加强锄奸保卫。肃清汉奸,防止敌人奸细混入根据地的党政机关。对这个决议草案,大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最后逐条通过,形成了华中局扩大会议的决议。同时,会议也正式通过了刘少奇等人作的报告。第四阶段,是总结阶段。刘少奇最后代表华中局作了会议总结。他还逐个评比了各个根据地工作的优劣好坏。由于华中局当时驻盐阜区,盐阜根据地的工作基本上是在华中局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也许是出于严格要求自己的原因,刘少奇把盐阜区的工作,摆在了华中各区最后一位。有些同志对这个结论提出了些意见,但都被驳回来了。这样,就使一些同志背上了包袱。会议期间,华中局还组织各地区及各师的负责人轮流到党校去作报告,介绍本地区`本部队的斗争经验,如一师的粟裕`二师的谭振林`三师的黄克诚`四师的邓子恢`六师的江渭清等,都去党校作过报告。我们三师参加会议的三个人,都曾去党校讲过一次。张爱萍讲的是他怎样领导和部署消灭洪泽湖土匪的经验,我也由华中局指定,去党校讲了一次战时政治工作的经验。党校的学员们听后都反映,这个办法好,好就好在使党校的同志学习很实际。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就来了命令,把刘少奇调回延安中央工作,由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陈毅仍是新四军军长,并代理军分会书记。七`淮海军民反“扫荡”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第十七师团一部及伪军第三十六师共五千余人,分别由泗阳`淮阴`涟水`南新安镇`沭阳等地出动,向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军分区和十旅旅部的所在地小糊庄`陈圩`张圩等地分进合击,企图一举把我淮海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全部消灭掉。根据新四军三师司令部的部署,十旅的部分主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于内线坚持斗争,而十旅主力大部与淮海区的党政领导机关一起,跳出合围圈,转向灌云东北等敌人后面比较薄弱的地区。敌人的五路合围扑了个空,党政机关主力部队都走了,没有找到任何一点痕迹。敌人扑空以后,就在六溏河(这是一条从东向西南的河流,拐入运河)两岸,反复“扫荡”,寻找我主力部队。同时,他们又在高沟`杨口`陈家集`钱家集`湖庄等地设置据点,并修通彼此之间的公路,以相互策应。淮海根据地被这些据点和公路严重分割,从而加重了淮海根据地以后坚持敌后斗争的困难。淮海根据地被分成几块以后,敌人就实行分区“清剿”,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进行“扫荡”,就像梳头一样,今天梳过来,明天梳过去,反复地梳。这样一来,就使淮海区军民处于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当时,师里曾有意让十旅和淮海区的党政领导机关暂时转移到盐阜区来,但他们一直没有离开淮海,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着淮海地区的敌后斗争。淮海区军民对付敌人反复清扫的办法是:第一`保存主力,精简机关,疏散`转移到敌人侧翼的虚弱地点,暂时隐蔽,使敌人找不到我们的主力和领导机关。第二`以小股武装,一个排或一个班,加上民兵,天天晚上袭扰敌人的据点。用打枪`打炮`爆破等方法袭扰敌人,弄得敌人日夜不安,疲惫不堪。第三`发动群众,军民同挖抗日沟,用来隐蔽伏击敌人的“清剿”部队。常常一阵手榴弹或一阵机枪,就能打死一堆敌人,然后再趁敌人慌乱之际,我们就顺着“抗日沟”跑了。第四`声东击西,以小股部队袭扰东面的敌人,但实际上我们的主力已转到西面去了。等敌人往西面一扑,我们又转到了东面,使敌人捉摸不定。我们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较大的胜利。第五`开展夜间活动,所有部队的活动统统在夜间进行,是夜露日宿。因为群众是我们的,敌人在晚上是不敢出来的,所以每天一到晚上,就是我们活动的好时机。第六`动员群众坚壁清野,把所有的粮食统统埋在地下,把猪`羊`牛`鸡赶出庄子,放养于隐蔽处。敌人不来,群众就在地里生产`种庄稼;敌人一来,立刻就躲得无影无踪。第七`破坏公路,断绝敌人的运输补给线。敌人修一次,我们就破坏一次,敌人在日间修,我们夜间马上去破坏掉。只要汽车一来,我们就在沟里用枪打`用手榴弹炸,直到汽车动不了为止。这样一来,群众的粮食他们抢不到,补给的粮食又往往到不了目的地,这就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第八`孤立日军,重点打击伪军,歼灭伪军。只要伪军一出来,就这里几十人`那里几十个地歼灭他,使伪军不敢嚣张。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作战,终于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扫荡”,但由于敌人的据点并没有被拨掉,整个根据地仍被分割成几块,给以后的作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八`整风运动一九四二年二月一日和八日,毛泽东相继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和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开展整顿党的作风的活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总称为“整顿三风”。当时,毛泽东给“整风”规定的总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从此,延安就开始了整风运动直到这一年六月,我们在敌后才得到延安发来的有关“整风运动”的正式文件,同时接到华中局`华中军分会`新四军军部关于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接到华中局`华中军分会和军部的指示以后,黄克诚立即召开了三师的师党委会议。会议决定,在三师各部队中展开“整风运动”,“整风”的重点是师部`旅部机关各部门和部队营`团以上干部。具体办法是,由师政治部负责开办一个“中干队”,调王恨为队长,主要负责师直属队和七旅`八旅`十旅营`团干部的“整风”,每期半年,轮流集中,如有敌情,“中干队”就随师政治部行动。这时,盐阜区`淮海区的两个党校已接受任务,准备对县` 区以上干部进行轮流集中“整风”,因此师党委会决定,将军分区的营`团干部也调去党校学习,师部和旅部的一般机关干部,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时间也可以适当放长一点。部队的连`排干部,由团里组织学习文件,以教育为主,每周集中学习一次或两次。“整风”的学习文件,主要是毛泽东的两个“整风”报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即红四军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这些文件都由三师政治部编印成册,下发到各部队,作为整风文件。在敌后进行“整风”,不仅要坚持抗战打日军,又要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反“磨擦”作战,同时还要进行生产和军事训练。这许多任务穿插在一起进行,日军来了打日军,顽固派来了反“磨擦”,在前面两项任务之间进行后一项工作,利用战争的空隙进行“整风”`军训和生产。所以,敌后“整风”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战争中穿插进行的。就在战争的空隙里,三师第一期“中干队”开学了。开学时,黄克诚亲自作了动员报告,讲了“整风”的重要意义`目的`方针和方法。我也在会上讲了一下关于“整风”的具体步骤和办法。“整风”主要是以自学文件为主,适当作些辅导报告。黄克诚`张爱萍`我`彭雄`洪学智`杨光池,还有政治部的李恩求`朱鸿几个部长,以及“中干队”的队长王恨等,都曾轮流在“中干队”作过报告。我们“整风”的具体步骤是:第一阶段,学习`阅读文件,认真做笔记,对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第二阶段,对照文件,联系自己的思想,写出检查`心得,有的能写的就再写个自传;第三阶段,给上级机关和领导提意见;第四阶段,总结。我们从一九四二年下半年开始办“中干队”,到一九四五年上半年为止,一共大概办了四期,其间因反“扫荡”停办了一段时期,每期约一百多人。轮训完毕之后,学员们就各自返回原岗位。机关干部的在职学习,步骤和办法与“中干队”的集中学习是一样的,只是时间比较长一点。因为连队的工作比较忙,连`排干部参加“整风”,只限于每星期集中上一`两次课,他们工作的重点,还是放在部队的整训和战斗准备上。党校的“整风”学习,由区党委直接负责,师里不插手。三师的这次“整风”,在黄克诚的领导和掌握下,搞得是比较稳妥的。在“整风”过程中,主要是解决思想问题,以弄清思想`团结同志`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为目的,没有搞什么“坦白运动”`“抢救运动”。因为在敌后搞“审干”,既没有什么地方可去进行调查,交通又不方便。那样一搞,势必影响团结,造成混乱。因此,我们只是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和风细雨,与人为善,帮助同志。能接受的就接受,不能接受的就自勉之,自己说多少,算多少,没有开过任何的斗争会,没有处理过任何人,更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偏差。可以说,三师的“整风”,取得的效果是比较好的。比如,我们师直属队的科`团以上干部三十余人,由我主持,在师政治部集中进行了二十多天的“整风”。我们主要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以自我批评为主,互相之间提的意见只供本人参考。各个同志在“整风”中的自我检查很中肯,对领导提意见也很诚恳,参加“整风”的人没有一个被斗`被整的,也没有一个因此背上包袱。经过“整风”,大家的工作责任心`党性更加增强,互相之间也更加团结。当时师党委的几个同志,和盐阜地委的向明`刘彬`曹荻秋,淮海地委的金明`李一氓`刘震等一起整风,差不多有半个月的时间,天天开会,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检查。有时也互相提点意见,但这种批评不会造成隔阂和不团结,更不会造成成见。通过这些批评与自我批评,师部和地方的关系更加密切,内部更加团结,打起仗来,军队和地方政府协同动作,后来反“扫荡”时,我们三师政治部就和盐阜行政公署在一起行动。我们这次“整风”,一直到一九四五年上半年才结束。“整风”结束时,我们于一九四五年六`七月间召开了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对“整风”运动进行全面的总结。由于黄克诚去淮南军部开会,由我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这个总结报告经师党委一致通过,却因战斗任务紧急,一直没有整理发表。就在“整风”总结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黄克诚从淮南军部开会回来了。既然师长回来了,我就请他在大会上讲话,他立刻就同意了。他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我只讲一个问题,就是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的问题。现在形势变了,日本已经每况愈下,而我们解放区壮大了,部队也多了。今后几个部队联合起来,协同作战,打大一点规模的战斗,甚至是战役,将是不可避免的。新四军是如此,八路军也是一样。如打陈道口,就有四师的队伍`三师的队伍`二师的队伍,还有从山东下来的梁兴初的队伍。在三师的队伍中,有盐阜区的队伍,还有淮海区的队伍。这样几个部队联合作战,如果没有正规化`现在化的一套,就不能集中统一指挥,就可能各自为战,就不可能打胜仗。因此我要讲一讲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有六条标准:一`集中统一指挥行动。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要集中统一`坚决执行命令,听指挥,强调令行禁止。反对游击习气`各自为战;反对本位主义,不顾整体。二`军队的装备要逐渐改进。除缴获敌人的以外,在自己的根据地要尽量设法制造各种比较好的武器,如手榴弹`地雷`炸药等,要尽量的多搞。三`要加强军队的正规训练,包括军事技术训练。手榴弹`刺杀`爆破本是我们的专长,但这还不够,还要学会使用炮兵,要学会使用迫击炮`六O炮,甚至野炮。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要以为现在没有,就不学了。现在没有的也要学,要学会用炸药对付敌人的坦克车`装甲车。不仅要会跑,会防御,还要学会攻坚战,会攻城,攻碉堡。军事训练要全面加强,军事训练的时间要增加。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加强部队的体力。要加强干部的军事学习,加强对指挥员的训练。四`严格军队的纪律,整顿军容风纪。要颁发队列条令,纪律条令,严格按条令办事。对部队要求严格,说到做到。军队必须坚决执行命令。五`加强现代化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总结“整风”的经验,继续以“整风”的精神,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军队应当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对这一点,黄克诚在苏北时就已经提出来了,以后在北京任总参谋长期间又加以重申。六`要建立和健全有头脑的司令部。一定要加强司令部的各项工作,包括作战`情报`后勤`卫生`供给等部都要加强,使之能集中力量为战争服务。黄克诚的讲话向来不长,顶多一`两个小时。他那个时候就能有这些思想,就是现在看来也不落后呀!这次会议开完,我们三师的“整风”运动就基本结束了。经过这次“整风”,三师和苏北军区部队内部的团结,以及军地之间的团结,都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真正达到了“整风”的目的。就这样,“整风”在一九四五年上半年结束了。这时,抗日战争的形势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九`第二次反“扫荡”一九四二年五`六月间,美军相继在珊瑚海和中途岛的海战中,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日本侵略军为改变自己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不利态势,阻止美军反击,急于尽快结束对华战争,以便从中国战场抽调更多兵力用于太平洋战场。为此,华中日军企图尽快消灭我新四军的领导机关及新四军主力,以确保其占领区的安全。苏北的盐阜地区是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所在地,又是三师师部及主力的所在地,向来为日军所瞩目。一九四二年秋末冬初,日伪军开始“扫荡”淮海`淮北和淮南等抗日根据地,并开始向苏北盐阜区和苏中各根据地的据点增兵,同时加紧进行侦察和作战演习。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敌人的这些动向,断定敌人在淮海等地区进行的“扫荡”只是侦察性的行动,接下来他们将对我华中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其重点可能是苏北和苏中地区,首当其冲的很可能是盐阜区。因此,华中局要求华中各根据地的党`政`军`民,一定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作好充分的准备。为保证领导机关的安全和不间断的指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于一九四二年底从苏北的盐阜区,转移到淮南盱贻县东南的黄花塘地区。这次搬迁是绝对保密的,定下来以后很快就走了,具体什么时候走的,连我都不知道。遵照华中局和军部的指示,我们也从十月份开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了很多准备工作。第一`在党`政`军`民中间公开`全面地进行反“扫荡”动员。向大家说明敌人的这次“扫荡”,比一九四一年的夏季“扫荡”的规模会大得多,情况也会严重得多。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我们的政权更加巩固了,军队扩大了,我们的力量也大大增强了。群众对我们更加信任和拥护,我们的物质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强,再加上我们有第一次反“扫荡”的经验,我们完全有把握粉碎敌人的这次扫荡。第二`加强情报侦察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在上海`南京`扬州`泰州等都建有直接的情报网。在司令部住了个方志逵,在政治部住了个袁信之,他们都是专门负责搞情报工作的,有的情报关系,还是由黄克诚亲自掌握的。除司令部的情报处以外,政治部的保卫部`联络部都搞情报工作。自行车侦察队大大地扩大了,他们各有自己的分工,骑着自行车,穿着便衣,天天往据点跑,路上碰到敌人就往青纱帐里一躲。当时决定,在南面,要加强对淮阴`扬州`东台`盐城的侦察;在北面,要加强对徐州`新安镇`灌云`连云港的情报工作。在这些地方的据点,一旦有什么动静,我们随时能掌握住。第三加强通讯工作。在盐阜与淮海之间,在各个根据地之间,通讯联络工作都加强了。除电台外,我们控制了各个陆路交通口和渡口,建立了不少通讯站,有个交通站就设在盐河边,从而保证了通讯联络畅通无阻,邮件和报纸的传递,一直就没有中断过。苏北当时的这两条是受到表扬的,一个是敌伪联络工作,一个就是通讯网的工作。新华社为此发表过好多消息。第四`认真精减领导机构,充实连队,加强战斗部队,增加连队的枪支`弹药`手榴弹`地雷等各种武器,提高部队战斗力。同时,地方党政机关人员也大大地精简,精简下来的干部用来充实基层。最重要的一条,是把师`团的一些干部,包括师参谋长彭雄`七旅政治委员朱涤新`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部主任张赤明`十旅政治委员吴信泉等几个团长`政委,调往延安学习,以保存干部。他们之中,只有吴忠信因交通阻塞,没有去成。第五`把一些文化人,统统分散予以安置。解散了政治部的鲁迅文艺工作团,在这个问题上,我同黄克诚是有不同意见的,我有点舍不得,黄克诚说,“胖子,现在不解散,将来够你负担的,会遭受损失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