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发生在秦王政八年,正是嫪毐封侯建国红极一时的时候。这段对话,不但清楚地反映出嫪毐与吕不韦的激烈政争,而且,在两人的政争中,帝太后已经忘记吕不韦,完全站在嫪毐一边了。所以说,嫪毐暴露帝太后隐私的事件,予吕不韦打击嫪毐的口实。吕不韦的态度,嫪毐是清楚的。他发动政变,吕不韦当然是他的打击对象。 4、动乱的余波 嫪毐之乱,以嫪毐兵败逃脱告终。逃脱的嫪毐,被悬赏捉拿以后,处以车裂,就是车马分尸的酷刑,他的宗族也被诛灭。参与叛乱的二十多位高官,都被枭首示众。依附嫪毐的家臣,很多被判刑,而被流放到四川的,数量就多达四千多家。 嫪毐是帝太后的面首,帝太后家务政务的贴心代理人。帝太后是嫪毐的后台,嫪毐之乱的幕后人物。嫪毐之乱失败后,帝太后被驱逐出咸阳,迁徙到雍城棫阳宫(今陕西凤翔南)软禁,她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嬴政的两位异父弟弟,都被处死。从此以后,以帝太后为首的赵系外戚集团瓦解,帝太后也基本上丧失了对于秦国政权和秦王嬴政的影响力。 在事后的一连串追究中,相国吕不韦与帝太后的旧情,他推荐嫪毐入宫的种种秘事,都被牵连出来,他也成了被审查的对象。秦王政十年十月,吕不韦被免去相国职务,驱逐出京,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阳)。 第二年,吕不韦受到更为严厉的追究和处罚,秦王嬴政亲自下书给吕不韦说:[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看来,吕不韦被罢免以后,秦王嬴政仍然怒气难消。他质问吕不韦说,你对秦有什么功劳,秦国赐予你封地河南,享受十万户的待遇。你对秦有什么亲属关系,竟然被称为仲父。现在,命令你全家迁徙到蜀地去居住。吕不韦接到这封信以后,唯恐还有更为严厉的处罚到来,于是饮鸩自杀,终年约五十七岁(前二九二─前二三六年)。那些跟随吕不韦的家臣和宾客们,也受到严厉的处罚。 不过,就在吕不韦免相的同一年,嬴政与母亲的关系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怒气冲天的嬴政听了一位叫做茅焦的齐国人的劝告,陡然回心转意,亲自到雍城去见母亲,将她接回咸阳,重新居住于甘泉宫。《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这件事情的:齐人茅焦说秦王曰:[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这段记载,作为文学故事来读的话,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情节推进中制造的戏剧性转折,是一波三折的起伏式叙事手法。这段记载,作为历史来读的话,则很有些不可思议,使人怀疑这段纪事的真伪和可靠性。作为历史侦探,我们自然要问,这位齐国人茅焦究竟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在嫪毐之乱后出现在秦王嬴政身边?茅焦劝谏嬴政说:[秦国志在天下,而今大王有了迁徙母后的名声,恐怕诸侯各国听说后,由此纷纷背离秦国。]他讲的不过是母子之间应当和睦相处的简单道理,怎么会扯到诸侯各国背叛秦国的外交大事上去?嬴政听了这几句话之后,又怎么会怒气全消,幡然醒悟,立刻前往雍城迎回母亲? 5、茅焦劝秦王的历史意义 追究起来,《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这段记载,是司马迁根据战国时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改写的。这个战国故事的原型,可以从《说苑》的类似故事看得出来。《说苑》所记载的这个故事非常详细,我们简要地转述如下:嬴政驱逐母亲以后,下令说,有敢以帝太后的事情劝谏的人,一律处死。据说,拼死来劝谏的人有二十七人,都被一一处死了。就在这个时候,来了第二十八个人,自称齐客茅焦,有事请求秦王接见。嬴政命令侍卫问道:[是不是为太后的事情?]茅焦答道:[正是。]嬴政又命令侍卫问道:[有没有看见宫门外的死人?]茅焦答道:[看见了二十七个。臣下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二十七人二十七星,现在差一个,特来补足满数。请赶紧去报告秦王,臣下不怕死人。] 嬴政闻讯大怒,下令准备好煮人的大锅,按剑而坐,传令让茅焦进来。 茅焦进到殿上,不慌不忙,对秦王施礼说道:[有关人的死生、国之存亡的事情,都是历代圣王急于想知道的,不知道大王想不想听一听?]秦王说:[此话怎么讲?]茅焦回答说:[陛下有狂悖的行为,难道自己不知道吗?]秦王冷冷答道:[倒是想听你说一说。]茅焦严正地回答道:[陛下车裂假父嫪毐,有妒忌之心;杀死两位弟弟,有不慈之名;将母亲迁徙到雍城棫阳宫,有不孝之行;刑杀劝谏之士,有桀纣之治。如今天下都知道了,纷纷疏远秦国。臣下实在是担心秦国将会为此而衰亡,陛下也会为此而有不测的危险。我的话完了,请陛下处死我。] 茅焦于是解开衣服,准备接受烹煮之刑。这时候,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嬴政走下殿来,用左手扶起茅焦,用右手挥开准备前来捉拿茅焦的人说:[一切都免了,先生请系上衣服,我愿意听从先生的。] 嬴政当即尊茅焦为[仲父],授予上卿的爵位。事后,他立刻启动车驾,千乘万骑,亲自到雍城棫阳宫迎接母亲归还咸阳。 被迎回咸阳的帝太后,在宫中设置酒宴招待茅焦。酒席上,帝太后感慨万端地对茅焦说:[将扭曲扳直,从败乱中复生,安定秦国的社稷,使我们母子得以再次相会,都是您茅君的力量。] 比较这段故事和《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史记》的历史世界是如何编撰的。对于嫪毐之乱这一段历史,司马迁掌握的资料并不多,除了秦国史书上的一些简略记载外,余下的就是一些战国故事了。对类似于《说苑》所载的战国故事,司马迁站在历史学家的立场上作了鉴别和选取。他将故事最耸人听闻的部分,比如秦王一连杀了二十七人,茅焦是第二十八个,最吸引听众的部分,比如茅焦强硬地应对秦王,秦王又是如何戏剧性地走下殿来等等,都做了删节,只保留了茅焦说秦王的话中,关于迁徙母亲会引起各国背离,也就是会引发外交问题的部分。司马迁的这种取舍和解读是否恰当呢? 今天,我们可以站在历史学的立场上做一个合理的鉴定:一、司马迁敏锐地注意到嫪毐之乱这件秦国政权中枢的内乱,是有国际背景的,因而,他选取了故事中对于帝太后的处置不当,会引起相关的外交问题的内容。但是,为什么会引起外交问题呢?司马迁没有深入讲,从我们今天的研究结果来看,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 二、茅焦是齐国人,自称[齐客]。他是有齐国背景的人,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在秦国的首都,能够直接请求谒见秦王,可见他不会是一般的人。合理的解释是,他应当是从齐国来到秦国的使者,他以外国使者的身分面见秦王,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为秦王分析驱逐帝太后出京对秦国外交的影响。有了这个认识,茅焦的话就便于理解了。 三、我们知道,嫪毐之乱,前前后后涉及三个外戚集团之间的兴亡,以夏太后为首的韩系外戚,以帝太后为首的赵系外戚,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他们都与各自的出生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嫪毐之乱结束后,韩系外戚失势,赵系外戚也瓦解了,只剩下楚系一家。这种楚系外戚一家独大的局面,不但会引起韩、赵,也会引起齐国的不安。这种内外交错的利害关系,应当就是茅焦所说的[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的背景。 四、故事的最后,有帝太后感谢茅焦的话:[将扭曲扳直,从败乱中复生,安定秦国的社稷]。这句话,是说嬴政迎回母亲,是将被扭曲的事情矫正过来了,将败乱的事情恢复过来了,秦国的政权由此而安定下来。这句话,是针对该事件对秦国内政的影响而言的。非常遗憾,司马迁没有采用这句话。这就是司马迁的疏漏了,他未能理解这件事情对于秦王嬴政安定秦国内政的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嫪毐之乱结束后,楚系外戚一家独大,这不符合秦王嬴政的利益。嬴政是帝太后的儿子,他从赵国来到秦国,以母家而言,他与赵系外戚最亲。养祖母华阳太后权高位重,楚系外戚势力强大,对他来说,应是如芒在背的事情。母亲与祖母不和,赵系外戚与楚系外戚争权,嬴政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如今楚系已经一家独大,再对母亲严厉处罚,不单是处置亲族关系不当,更可谓是犯了政治上的忌讳,过于依附一方,将会失去独立自主。正是基于这种忧虑,嬴政在茅焦的开导下,终于克制了感情上的冲动,冷静下来,采取了合于理性的政治行动,迎回母亲帝太后,平衡了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的关系,对过于强大的楚系外戚作了一定的牵制。 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嬴政对被流放到四川的嫪毐的家臣们,不久也做了宽大的处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说,十一年九月,[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对他们作了租税徭役的减免。 嫪毐之乱的真相,因为史书的失载和世人的误解而成千古之谜,秦始皇的人生,也由此而更加扑朔迷离。扑朔迷离的事情之一,就是受命主持镇压嫪毐之乱的三位大臣的命运。 嫪毐之乱爆发时,接受秦王嬴政的命令处理平叛事宜的有三位大臣,相国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吕不韦受到事件的牵连,被免相贬斥出京,后来自杀身亡。吕不韦的这种结局,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他与帝太后有暧昧关系,又是送嫪毐进宫的策划人。 不过,嫪毐之乱平定以后,有一件事情却是不好理解,这就是与吕不韦一道接受王命主持平叛的另外两名大臣昌平君和昌文君,在事后却几乎从历史上消失,史书上没有留下事后的相关记载。 我们前面已经讲到,嫪毐之乱的真相和实质,是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集团与以帝太后为首的赵系外戚集团之间的斗争,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华阳太后的亲信,按照常理常情考虑,在叛乱平息、楚系外戚胜利以后,他们都是应当受到褒奖和升迁的人物,应当在事后的秦国政坛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史书中有更多的记载。奇怪的是,与常情常理相反,他们却从史书的记载中消失了,这不能不说又是一桩历史之谜了。 【第三案】寻找秦始皇的表叔 公元前二三八年,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这一年,秦楚两国政局都发生大动荡:前者有嫪毒之乱,后者考烈王去世,其大臣被杀。此时,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出现了:一位神秘的楚国王子,在秦国为秦王浴血奋战。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位王子的名字。他,是谁?他为什么留在秦国?他跟秦始皇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谁接替吕不韦做丞相? 1、神秘的昌平君 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嫪毐及一大批高官被处死,吕不韦免相自杀,帝太后失势,丧失对于秦王嬴政和秦国政局的影响力,赵系外戚势力彻底地崩溃,秦国的政坛将大规模地洗牌重组。在这种形势下,由于赵系外戚的崩溃而留下的政治权力的巨大真空,必定要有新的政治势力和新的政治人物来填补。然而,奇怪的是,对于秦国历史上这桩大事,史书上完全没有提及。不但没有提及,反而留下了一个更大的漏洞:吕不韦免相以后,新任的丞相是谁?没有消息。不仅如此,从吕不韦免相以后一直到秦统一天下,秦国的丞相又是谁?也没有下落。 吕不韦免相,在秦王政十年,秦统一天下,在秦王政二十六年,其间整整十六年。这十六年,正是秦始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逐一消灭六国的时间,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动最为剧烈的时间,恰恰在这段时间里,秦国政府的总理大臣──丞相的下落不明,不能不说是有些蹊跷,也不能不说又是一件难解的历史疑案。 为了破解这桩疑案,我们必须再一次回到嫪毐之乱。嫪毐作乱被察觉后,秦王下令镇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这道命令,被称为[攻毐令]。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是:相国吕不韦、昌平君和昌文君。 在这三位大臣中,吕不韦是从秦昭王时代就活跃于商界、政坛的著名人物。嫪毐之乱时,他身任相国,是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下令由他来主持平叛是当然的事情。然而,我们已经讲过,吕不韦是由商人转型的政治家,长于算计和谋略,他也是文化事业的倡导和推进者,曾经广召各国人才,主持编修《吕氏春秋》。不过,吕不韦缺少军事经验,没有真正带兵打过仗,他一生中唯一参加过的一次准军事行动,是庄襄王元年主持秦灭东周君的事情。当时的东周君,是一个毫无军事力量可言的小城君主。秦灭东周君,仅仅是一次基于军事压力的外交行动而已。所以我们说,嫪毐之乱爆发后,吕不韦只是诏令下达形式上的受命人之一,真正领兵前往咸阳实施平叛的人物,应当是昌平君和昌文君。 由[攻毐令]的排名来看,昌平君和昌文君应当是地位仅次于吕不韦,居于秦国政权中枢的重量级大臣,他们是忠诚地站在秦王嬴政一边,全力辅佐嬴政亲政的权势人物。昌平君和昌文君是封号,他们是拥有封号和领地的大人物,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拥有昌平君和昌文君封号的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姓什名谁,担当什么官职,为什么会在紧急情况下临危受命,主持如此重大的行动?所有这一切,《史记》中都没有明确的交代,这就不能不说是有些奇怪了。 对于这件奇怪的事情,我们只能解释为秦国政府的记载曾经有所隐瞒和删改,到了司马迁编写《史记》的时候,他也搞不清楚了。正是因为如此,昌平君和昌文君这两位与吕不韦齐名、在平定嫪毐之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的重量级大臣,就成了身世不明的神秘人物。 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在司马贞《史记索隐》中找到了有关昌平君身世的线索。《索隐》说:[昌平君,楚之公子],[史失其名]。 《索隐》的这个资料,是从司马贞所见到的古史当中引用的,这部古史今天已经佚失,其中保存的一些古代史数据,司马迁也没有见到过,非常珍贵。《索隐》的上述数据告诉我们,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史书上失载了他的姓名。这一句话,也许就是破解昌平君身世之谜的关键。 不过,《索隐》所提供的线索,过于简单,一位楚国的公子,为什么会出现在秦国政权的中枢,他又为什么会在秦王嬴政面临一生中最大的政治危机的时候,出面平叛,化解危机,扶持嬴政顺利亲政?这一切,都增加了昌平君这位历史人物的神秘感。他究竟是谁呢? 由于在秦国的有关记载中找不到更多的资料,我们只能根据他是[楚之公子]这条线索,暂时离开秦国,到楚国的历史中去寻找可能的踪影。 2、又一桩质子事件 嫪毐之乱这一年,以公历计数,是前二三八年;以秦国的年历计数,是秦王政九年;以楚国的年历计数,是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就在这一年,楚国的历史上也有大事发生:第四十一代楚王考烈王熊元(元,又作完)死去,儿子熊悍即位,成为第四十二代楚王,史称楚幽王。当时楚幽王还很年幼,为了争夺辅政权,幽王的舅舅李园杀死了多年执掌楚国国政的权臣、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开始主导楚国国政。 楚考烈王多子,其中有四个儿子在史书上有记载,他们是熊悍、熊犹、负刍和昌平君。这个重要的信息,也是《史记索隐》提供给我们的。在《索隐》为《史记.春申君列传》做的批注中,有一条资料如下:楚悍有母弟犹,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 这条数据中的悍,是熊悍的名字。犹,是熊犹的名字,他是熊悍的同母弟。负刍与昌平君,都是熊犹的庶兄。这条史料非常宝贵,是我们现在所知的有关昌平君的父亲兄弟等家世情况的唯一数据。根据这条资料,再结合《史记.楚世家》的数据,我们将考烈王前后的王位继承关系列表如下:表中,顷襄王熊横是考烈王熊元的父亲。熊悍、熊犹、负刍和昌平君是熊元的儿子。其中,熊悍和熊犹,是王后李园妹所生,分别做了第四十二代和第四十三代楚王。第四十四代楚王负刍的母亲是谁,不清楚。他在熊犹即位两个月后,发动政变,杀死熊犹,夺取政权,做了四年楚王。 至于昌平君,他的母亲是谁,也不清楚。更奇怪的是,考烈王二十五年(也就是秦王政九年),当他的父亲去世,他的嫡兄弟熊悍即位,春申君被李园兄妹杀害,楚国政局发生大变动的时候,他不在楚国,而是在秦国的政权中枢,为秦王嬴政的亲政而浴血奋战,成为拥戴嬴政的第一功臣。这不能不说是很异常的事情。异常的事情,一定有非同寻常的理由。那么,这个非同寻常的理由是什么呢?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们不得不追究到他的出生,一直要追究到他的父亲考烈王熊元的年轻时代。 公元前二七二年,也就是昌平君平定嫪毐之乱的三十四年前,这一年,以秦国的历法纪年,是秦昭王三十五年,以楚国的历法纪年,是楚顷襄王二十七年,秦国与楚国和好,身为楚国王太子的熊元到秦国做人质。熊元入秦,一住就是十年。按照战国时代质子在外国的一般做法,他们往往在当地娶妻生子,这种情况,类似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在赵国做人质时娶赵姬生嬴政一样。而昌平君,或许还有昌文君,可能就是熊元在秦国娶秦妻所生的儿子。 熊元在秦国做人质时,控制秦国政权的是楚国王系出身的宣太后及其楚系外戚集团。秦昭王是宣太后的长子,他有一半楚系的血统,他的正室也是从楚国迎娶的。以两国间关系而论,当时,楚国是秦国最重要的盟国,又是宣太后的母国,熊元是楚国的太子,他在秦国娶妻,是有关秦楚两国关系的大事,妻家不但应当同他的地位相当,也应当同秦国王室关系密切。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秦昭王当时大约五十四岁,多子女,熊元在咸阳娶秦昭王之女为妻最符合各方面的利益,也合于古代王室间通婚的礼仪秩序。在没有更为有力的说法的情况下,我们不妨根据这个推测,由母系入手,将昌平君与秦国王室、与秦始皇的关系做一个清理。这个清理的结果下表。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大体的关系,昌平君可能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的外孙,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孝文王)的外甥,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子异的表兄弟,秦王嬴政的表叔。如果是这样的话,昌平君是横跨秦楚两国王室间的人物。以楚国的王系而论,他是楚国的王子,有王位继承权;以秦国的后宫关系而论,他属于宣太后以来一直掌控秦国政权的楚系外戚集团,也是天生的权贵。正是这种特殊的身分,决定了他既有资格在楚国的政权中枢活动,也有资格在秦国的政权中枢活动。至于他为什么没有随同父亲回到楚国去,而是留在秦国,后来长期在秦国政权的中枢活动,成为秦国政坛上非同寻常的政要,这是又有别的原因,又有别的故事了。 3、被抛弃的母子 公元前二六三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四年,楚顷襄王三十六年,熊元的父亲,第四十代楚王顷襄王熊横年老病重,可能不起。已经在咸阳做了十年人质的太子熊元得到消息,急于马上回到楚国,看望父亲,处理可能出现不测的后事。然而,他的岳父秦昭王却不愿意马上放他回去。理由嘛,简单明了。秦昭王想借势拿一把,以放熊元回国为条件,要挟楚国获得实际利益。 熊元到秦国做人质,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以王太子傅的身分一直伴随着他,成为他最信赖的亲信,这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春申君黄歇。熊元与春申君彻夜商量对策,务求早早归国。当时,秦国的丞相是应侯范雎,深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与春申君关系良好,也与熊元关系亲密。于是春申君找到范雎,直接商谈让熊元归国的事情。 谈话中,春申君说:[请问相国是否真的善待我家太子?]范雎回答:[当然如此。]春申君接着说道:[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秦国不如送太子回国。太子回国后如果被立为王,一定会厚重地善事秦国,也一定会无量地感德相国,如此一来,秦国可以说是得到友好之国楚国的亲近,相国则可以说是在楚国储存了万乘之邦的力量。如果不放太子回去,太子留在秦国,终究不过是咸阳城内一布衣而已。太子不得归,楚国不得不另立太子,心生怨恨必然不会善事秦国。如此一来,不但秦国会失去与友好之国的亲近,相国也将断绝与万乘之邦的协和,这不是贤明的做法,希望相国深思熟虑。] 范雎是出身于魏国的游士,思路敏捷,精明于国事己事的利害。一番话下来,他当即明白,请春申君不用多说了,立即面见秦昭王,将留送熊元的利弊一一呈明,请秦昭王重新计量。秦昭王考虑后说:[让太子傅黄歇先回去看望楚王的病情,回来以后再作商量。] 秦昭王的态度有所软化,但仍然不愿痛痛快快地放熊元归国。春申君是足智多谋的人,他为熊元出主意说:[秦国之所以扣留太子,无非是想从楚国得到好处而已。如今太子尚没有力量满足秦国求利的欲望,在下甚为忧虑。如今的楚国朝中,阳文君的两个儿子都在,如果楚王一旦有不测,太子又不在的话,他们一定会被立为继承人,太子也就不可能即位奉祀宗庙了。以臣下之计,滞留不如亡归,请太子与回国的使者一道,乔装归去,臣下留在这里应对,大不了一死而已。] 于是熊元变更容貌服装,扮作归国使团的车马驭手,一行人马急急奔武关而去。春申君留在熊元的邸宅,假装太子,称病不出。估计太子已经远去而无法追及以后,春申君才到秦宫求见秦昭王,呈明事情原委,说明熊元已经归去,他表示说:[臣下(黄)歇大罪当死,请求赐死而无怨言。]秦昭王大怒,准备让春申君自杀。应侯范雎劝谏秦昭王说:[黄歇身为人臣,为主公挺身而出,不惜一死,深得主仆之义,太子如果被立为楚王,必定会重用黄歇,与其听其自杀,不如无罪释放他回国,以此显示秦国对于楚国的亲情和厚道。]秦昭王勉强息怒,同意放春申君归国。 春申君回到楚国继续跟从太子熊元。三个月后,顷襄王去世,熊元如愿继承了王位,是为考烈王。正如范雎所预计的,黄歇被任命为令尹,也就是楚国的丞相,授予最高的爵位,封为春申君,执掌楚国的国政。 熊元即位以后,昌平君以及他的母亲等人是否回到了楚国,史书上没有记载。从二十五年后昌平君在嫪毐之乱中出现于秦国政坛中枢的事情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后来回到了楚国,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二是他们一直没有回楚国去,从此留在了秦国。从当时的种种情况来看,昌平君在秦国更有发展前途,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我们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两个理由。 战国以来,秦国不断地扩张发展,吸引更大地区的更多人才加入秦国的体制中来,是秦国的基本国策。由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可以了解到,秦国法律明确规定,秦国女性与外国男性间所生的子女,其法律地位是秦国人。昌平君生在秦国,虽然他的父亲是楚国人,但是,由于他的母亲是秦国人,他在秦国的生活和活动,等同于秦人,不太会有差别和异样感,这是他以及与他类似的人之所以愿意留在秦国发展的理由之一。更何况,他的母亲不是一般的秦人,而是秦国的王女,他是地道的秦国王室宗亲。 昌平君之所以留在秦国并且能够活跃于秦国政坛中心,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因为他的楚国父系出身,使他天生与以华阳夫人为首的楚系外戚集团关系亲密,有共同的归属感和利害关系。 我们已经谈到过,华阳夫人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侄孙女,他的祖父是宣太后的弟弟华阳君,多次出任秦国丞相的权臣。秦始皇的祖父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以前娶华阳夫人为正妻,是出于宣太后的意愿。安国君之所以能够被立为太子,正是因为娶了华阳夫人的关系。这一切,都是以宣太后为首的楚系外戚集团的精心安排。宣太后去世以后,楚系外戚集团的中心转移到华阳夫人身上,她不久将成为王后,安国君的继承人的选取,也将取决于她。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子异正在赵国首都邯郸做人质,吕不韦为他争取安国君继承人的资格,走的就是华阳夫人的门路。 华阳夫人出身于楚国的王族,她与昌平君的父亲熊元应当是亲属。华阳夫人的丈夫是王太子安国君,昌平君的母亲是安国君的姊妹,华阳夫人就是昌平君的舅母,昌平君是华阳夫人侄子。换句话说,不管从父系还是从母系来看,昌平君都是华阳夫人的亲属,可谓是亲而又亲。完全可以想象,十年的秦国生活,楚太子熊元一家与秦太子安国君一家,在亲缘和政治关系的双重撮合下,当然是关系亲密。熊元逃亡归国,昌平君留在秦国,没有子女的华阳夫人视他如同自己的儿子,也应当在情理当中。 古代的外戚姻亲政治,有两条基本的原则:其一是确保王位继承人出自本家;其二是由本家推出辅政当权的亲属。这两条基本原则,宛若人的两条腿,车的两个轮子,一个都缺不得。华阳太后接受吕不韦的斡旋,收子异为养子,确定他为王太子继承人,是实现了第一条原则,事情成了一半。至于另一条原则的实现,事情另一半的成就,从以后的历史上来看,应当就是华阳夫人任用昌平君,由他代表楚系外戚集团出头露面,辅政执政了。那么,昌平君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秦国政坛之上的呢? 4、历史学的探洞调查 昌平君何时开始进入秦国政坛,史书失载。请注意我的用语,[失载]。[失载],失去记载,本来历史上有其事,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之所以失载往往是有原因的,我们将来会一步步谈到。面对失载,有的史家慎重其事,沉默不语,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宁信其无。我持有另外一种看法,面对失载,宁信其有,没有直接的史料,可以利用间接的史料作合理的推测,积极树立可以作为参照物的标竿,留待将来证明或者证伪。 在考古学上,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叫作钻探调查。面对情况不明的古墓,选定多个方位就地打洞取样,由此推断古墓的内藏。藉助于这种方法的提示,我们不妨尝试在历史学中建立一种选年连事的方法,以此来对昌平君作历史学的钻探调查。 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突然驰骋于秦国政坛的中枢。这件事,就昌平君个人的经历来说,无疑只是冰山露出了一角,久远的根基都在水面之下。用实地考古来比况的话,这件事宛若地面上可见的封土,丰富的内藏都在地下。这时候,为了搞清地下情况的大概,考古学家以封土为中心,每隔一定距离打一个洞,从地下取出样品,再由这些样品来窥探地下的真相。 向考古学家学习,我们以秦王政九年为中心,由此往前逆推,选定几个重要的时点,以这几个时点作为探洞,深入考察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的情况如何。因为是探洞调查,所以我们的目的集中于窥探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与当时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他的人生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动。 我们来试试看: 第一探洞,秦昭王三十五年、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二七二年)。 这一年,楚太子熊元到秦国做人质,不久娶妻生下昌平君。昌平君的生年,可以这一年为底线,大致定在下一年,即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大概是十一岁,生活在咸阳,昌平君与子异之间的年龄差,大约在十岁左右。 第二探洞,秦昭王四十二年、楚顷襄王三十四年(前二六五年)。 这一年,昌平君七岁,生活在咸阳。子异十七岁,离开咸阳到赵国首都邯郸做质子。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王的女儿,昌平君是子异的表弟,他们都是秦国的王室宗亲,是同一社交圈子里的人物。他们家庭间的面识交往,在咸阳有七年之久的可能。 第三探洞,秦昭王四十五年、楚考烈王元年(前二六二年)。 前一年,熊元亡归楚国,今年即位。昌平君约十岁,留在了秦国。子异二十岁,在邯郸做人质,结识了吕不韦,开始了投靠华阳夫人的计划。 第四探洞,秦昭王五十年、楚考烈王六年(前二五七年)。 子异与吕不韦由邯郸脱逃,回到咸阳,穿着楚服见了华阳夫人,正式做了王太子继承人。当时,子异二十五岁,昌平君约十五岁。由于子异已经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与楚系外戚集团结成政治联盟,他与昌平君之间有了直接往来的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利害一致。此时的嬴政三岁,与母亲一道留在邯郸。 第五探洞,秦昭王五十六年、楚考烈王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一年)。 嬴政与母亲一道自邯郸回到咸阳。当时,子异三十一岁,昌平君二十一岁,嬴政九岁。从这一年开始,昌平君与表侄嬴政有了直接交往的可能。 第六探洞,秦庄襄王元年、楚考烈王十四年(前二四九年)。 子异即位,是为庄襄王。这一年,子异三十三岁,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同时,华阳夫人被尊为太后,楚系外戚集团再次掌控了秦国政权。二十三岁的昌平君,既是华阳太后的侄子,又是秦王的表弟,他在这个时候进入政坛,可谓水到渠成,可能性最大。 第七探洞,秦王政元年、楚考烈王十七年(前二四六年)。 嬴政即位改元,年仅十四岁,委政于太后与大臣。此时的太后,一共有三位,生母帝太后赵姬,亲祖母夏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三位太后当中,地位最为尊贵,权势最为强大的,是华阳太后。此时的大臣,吕不韦被尊为仲父,继续出任相国。昌平君二十六岁,是幼王的表叔,先帝的臣下,太后的至亲,跻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也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第八探洞,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二三八年)。 秦王嬴政二十二岁,行冠礼亲政。嫪毐之乱爆发,三十四岁的辅政大臣昌平君与相国吕不韦和昌文君一道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成为拥立秦王嬴政亲政的第一功臣。 5、昌平君的官职是什么? 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和昌文君与吕不韦一道接受秦王下达的[攻毐令],领兵镇压叛乱。这件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王知道了嫪毐发动叛乱的消息后,[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就是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究竟担当什么官职,史书里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辅政大臣之一,他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相国吕不韦。以秦国的官职而论,大臣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人,应当是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所以,从地位的排名上来考虑的话,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推想,嫪毐之乱爆发时,昌平君的官职,有可能是御史大夫。 我们的这个推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和支持。这个间接的旁证和支持,就是历史学界研究秦国行政文书得到的大量成就。 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而完整。诏令的下达,自有制度化的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诏书的发令方,是王或者皇帝,诏书的接受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当年,曾经下达了著名的[议帝号诏],下达诏书命令大臣们讨论秦王的名号,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道诏令的下达,就是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程序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王曰:[……号曰皇帝。他如议。] 这段文字,是秦王诏令的下达和臣下回答的摘录。大意是说,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诏令丞相、御史大夫:[……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讨伐暴乱,有赖于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俯首伏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不变更称号,则不能彰显成功,流传后世。希望议定帝号。]经过慎重议论以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代表群臣回复秦王,建议采用[泰皇]的称号,最后由嬴政改定为[皇帝]。 秦王的诏书,下达的对象是[丞相]和[御史]。当时的丞相有两位,是隗状和王绾,具体是哪一位呢?由回答来看,直接受令接诏的正是王绾。御史,是御史大夫的略写,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冯劫,他也是受令接诏的大臣。诏令由王下达丞相、御史大夫的程序,井然有序,清楚明了。 这种程序,不但有文献证明,也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通行于秦汉时代。比如在《汉书》和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制诏相国(丞相)、御史(大夫)],就是诏令下达中常常见到的形式。以此推论,嫪毐之乱爆发时,秦王诏令的下达也应当走同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排名在相国吕不韦后面接受诏令的大臣,有可能就是御史大夫。 通过以上的追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昌平君的特殊身分,他一直居于秦国政坛的主流当中。他一方面是华阳太后的亲属,楚系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子异和嬴政的至亲,与子异和嬴政都有多年的交往,不管是与华阳太后还是与嬴政父子,在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从而,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昌平君在二十三岁时,伴随子异即位开始登上政坛。二十六岁时,因为嬴政幼年即位而跻身于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三十四岁时,他身为辅政大臣,以御史大夫的官职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拥立嬴政顺利亲政,声望和实力都到达高峰。 昌平君从出生到三十四岁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的追踪调查,就可以回到本案的开头,回到疑案的破解上来了。本节是一桩追查[谁是丞相?]的人事案件,案件缘起于吕不韦免相以后秦国的丞相不知道是谁。 吕不韦免相,是在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与帝太后、嫪毐的特殊关系暴露,受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可一日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是必须马上决定。这个时候,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官职仅次于相国的御史大夫,他又是秦王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嫪毐之乱的第一功臣,由他来接任丞相,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昌平君出任丞相的事情,《史记索隐》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证据。《索隐》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攻毐令]条下说: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这条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昌平君曾经被[立以为相],就是出任秦国的丞相。至于昌平君是什么时候被立为丞相的,《索隐》没有交代。现在,我们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大体可以合理地推定,昌平君出任秦国丞相,应当在秦王政十年,他接任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位丞相。 二、铜戈的秘密 1、发现铜戈 昌平君是一位活跃于秦楚两国政坛的神秘人物,通过我们的追踪调查,他前半生的身世,已经大致清楚了。 昌平君出生于秦国,父亲是在秦国做人质的楚国王太子熊元,也就是后来的考烈王,母亲可能是秦昭王的女儿。昌平君是庄襄王嬴异的表弟,秦王嬴政的表叔,而华阳夫人则是他的姑母。伴随庄襄王的即位,昌平君登上了秦国政坛,秦王政即位的时候,他是接受委政的大臣之一。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乱爆发,昌平君官居御史大夫,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成为拥立秦王嬴政亲政的第一号功臣,声望和权势都达到高峰。秦王政十年,他接替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任丞相。 然而,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知道他的名字。历史啊历史,你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始终对我们保密,不愿意把真相向我们披露?我们究竟要等到何年何年何日? 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也往往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真实的消息。一九八二年,一批废铜烂铁从河北省蓟县运到天津,将要被回炉销熔。天津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员从这批废品中拣选出一件残破的铜戈,在这件铜戈的一面刻上发现有细如毫发的三行铭文,放大镜下,一共有十七个字:十七年,丞相启、 状造,合阳 嘉,丞兼,库〔月隼〕,工邪 注:〔月隼〕:左月右隼 根据专家们的鉴定,这是一件典型的秦国兵器。类似的有铭文的兵器,在全国各地多有发现。这件铜戈上的文字,当然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做出了相当确切的释读。今天,我们都来向专家们学习,一起来继续解读铜戈上的文字。 首先来看[十七年]三个字。这是标记产品生产年的数字。古代各国,大多以国王在位的年数纪年,铜戈上的[十七年],是该铜戈制造时在位的王,也就是史书中不时见到的[今上]的第十七年,至于这位[今上]究竟是哪一位秦王,当时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到了今天,就成了谁都不知道的秘密,成了有待破解的历史疑案了──换句专业术语来说,就是有待考证的历史学上的问题了。这样说来,历史学上的问题,多是时间给我们制造的麻烦;这三个字告诉我们,该铜戈铸造于某位秦王的十七年,至于是哪位秦王,有待考证。 [丞相],秦国政府的首席大臣,是监督该兵器制造的最高责任者。[启]和[状],人名,某秦王十七年制造铜戈时,两位出任丞相的人的名字。 [造],制造。[合阳],县名,该铜戈的制造地,当时属于秦国首都内史地区,在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南。 [嘉],负责铸造该兵器的工师的名字。 [丞兼],丞,副工师;兼,副工师的名字。 [库〔月隼〕],库,保管该武器的仓库;〔月隼〕,该仓库负责人的名字。 [工邪],工,铸造该铜戈的工匠;邪,工匠的名字。 俗话说,一叶知秋。以这件铜戈为例,我们可以大体看出秦国武器制造的流程与制度。每一件重要的兵器,从生产工人、仓库保管、工厂的责任人,一直到中央政府的总监制者,都要实名在产品上记录。这种制度,古代称为[勒名工官],既是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也是产品流通监管制度,可以从头到尾追踪每一件产品的行踪,在各个环节确立责任,不可不谓是一种相当严格而先进的产品监管制度。 现代人自大狂妄,常常低估古人的智慧,眼前的这种古代制度,可能比我们今天的产品监管制度更加严格,大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过,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还是回到文物考古的追查,历史疑案的侦破中来,考察丞相启和状这两位人物,他们究竟是谁? 2、你买哪一站票? 历史学是时间的学问,历史学上的问题和疑案,多是时间制造出来的麻烦。在当时不是问题的事情,到了今天就成了难题。就像这件铜戈上的[十七年],究竟是哪一位秦王的[十七年]?丞相启和状,当年都是天下第一等的大名人,总理大臣一类,家喻户晓,只因为在时间里浸泡久了,褪了颜色,变了形状,就认不出来了。我常常在想,如果时间列车制造成功了,带着疑问坐上去,到历史中去走访走访,不就可以找到答案了吗? 又仔细想了一想,事情怕不是那么简单。坐车要买票,售票处的电光板上显示出大大小小的站名,从民国、清朝、明朝、宋唐,一直到汉秦周商,你买哪一站?这件铜戈,我们只知道是秦国的,当然买秦代这一大站了。不过,秦国的历史将近六百年,国君有三十六代之多,秦代的大站之下,还有无数的中等车站和更小的小站,你在哪里下?总不能站站都下来吧,你必须做出判断和选择。这个判断和选择,涉及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一个基本学问,或者叫做基本功,称作年代学,也叫断代。 以这件铜戈为例,我们怎么来断代呢? 专家们将这件新发现的铜戈,与已经肯定是秦代文物的众多铜戈相比较,根据它们在形状、材质、文字诸种方面都相似的特点,推断出这件铜戈也是秦代的。这种方法,考古学中叫作类型学,思路是模拟和类推。大体上是以某一件已经确定年代的物品做标准,将其他没有明确年代的类似物品拿来作比较,根据类型相近的程度推定年代的远近。我们在历史车站确定买大站秦代的车票,就是根据这个方法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考古的专家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做出来的,相当可信。 确定大站秦代以后,我们必须进一步确定中间站,这件铜戈究竟是六百年秦代历史中的哪一段,三十六代秦国国君中的哪一代? 我们首先来看铜戈上的[丞相]两个字。丞相,是官名,秦代官僚的顶尖,相当于今天的总理。官职,不是天生就有的,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设置不同的官职。官职有沿革和历史,这又是历史学中的一门基础学问,叫作官制研究。丞相这个官名,是秦国的官名,秦国政府最初设置丞相的官职,是在秦武王二年。秦武王是秦国的第三十代王,秦武王二年,相当于公元前三0九年,这一年以前,秦国是没有丞相的。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件铜戈,是秦武王二年以后的产品,启和状这两位人物,是在秦武王二年以后出任丞相的人。 这个结果,用年代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确定了这件器物时间断代的上限。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对称的世界,正如你有了左手,还有右手,既然推定了上限,当然也就应该去推定下限了。秦国灭亡于公元前二0六年,这一年,末代秦王嬴婴率领百官投降了刘邦,秦国的历史终结。毫无疑问,这件铜戈时间断代的下限就是秦国灭亡的这一年。 有了这样的结果以后,我们在历史车站买票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买一张从秦王嬴婴到秦武王二年的票了。不过,从秦王嬴婴投降的前二0六年到秦武王二年的前三0九年,一百零三年间共有七代秦王。七代秦王七个站,你买哪一站?还得动脑筋。历史学家又来给你当顾问,他建议你说,不要急,拿张纸拿支笔,先把这七个站排出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别的线索。于是,我们列出下面这张表来:秦王在位时间表 有了这张表以后,你知道应该买哪一站的票了吗?换句话说,你该知道铜戈是在哪一个秦王在位期间生产的,启和状是哪一位秦王的丞相了吧?有没有人马上回答得出来?如果没有,我提示一下,请大家注意[在位年数]。四年、五十六年、一年、三年、三十七年、三年、四十六天……,在这些数字后面,就隐藏着铜戈断代的秘密。 我们再回到铜戈上来,铜戈铭文的前三个字是[十七年]。前面已经说过,[十七年]这三个字的意思,是某位秦王在位纪年的第十七个年头。也就是说,这位秦王在位的年数,应当在十七年以上。有了十七年这个数字以后,我们再来看表里的[在位年数]一栏,找一找七位秦王中在位年数超过十七年的有几位。结果很明确,只有两位,一位是秦昭王,一位是秦始皇。 这个时候,我再问大家买票的事,大家大概就不会犹豫了,买秦昭王站或者是秦始皇站。也就是说,这件铜戈,只能是秦昭王时代或者是秦始皇时代的产品,启和状也只能是这两位王的丞相。这样一来,我们的搜索范围就大大地缩小了,我们买票花的钱也就可以节约了。这个方法,规范的说法叫做逐次逼近,通俗的说法叫做收紧包围网。 顺着时间来继续追查,秦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五十六年。这件铜戈会不会是秦昭王十七年的产品,启和状会不会是秦昭王的两位丞相呢?考察史书的记载,秦昭王十七年时,出任相国的人是穰侯魏冄(冉)。这位魏冄,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他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异父弟弟,秦昭王的舅舅,长期掌控秦国政权的楚系外戚集团的中心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他立了传,对他在促使秦国强大的过程中的功绩,大为称赞。魏冉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功高震主,受到的非议也不少,他与昌平君极为类似,可以相互参照的地方很多,在本书的谜底中,我们会专门谈到他。 在出土文物里,有不少由魏冉领衔监造的铜戈,比如传世的[十四年相邦冉戈],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的[二十一年相邦冉戈]等。铭文的[十四年]和[二十一年],就是秦昭王十四年和二十一年;[相邦],就是相国,地位略尊贵于丞相;[冉],就是相国魏冉的名字。在秦国历史上,相国只有一人,丞相或者一人,或者由二人承担,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没有同时置相国又有左右丞相的事例。从而,启和状这两位人物,不应当在魏冉为相国的时候出任丞相,他们不是秦昭王时代的人,这件铜戈也不是秦昭王时代的产品。 排除了秦昭王十七年的可能性后,这件铜戈的制造年就只能是秦王政十七年,[启]和[状]应当是秦王政十七年出任丞相的两位人物。 3、破解[丞相状] 有了这个线索以后,我们的搜查工作就可以进入收网阶段了。 查阅史书,秦王嬴政即位以后,第一位出任丞相的人,是大名鼎鼎的吕不韦。他在嬴政的父亲庄襄王时代一直担任丞相,嬴政即位以后继续留任。庄襄王在位三年,吕不韦作了三年丞相。庄襄王去世以后,吕不韦从秦王政元年开始,被尊为相国,又担任丞相职务长达十年之久。秦王政十年,吕不韦受嫪毐之乱牵连被免去相国一职。吕不韦免相以后,谁接替他出任丞相,史书上没有记载而出现了十六年的空白。 经过十六年的空白以后,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国丞相的名字才再一次出现在出土文物之上。这件文物叫作[始皇诏铜方升],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刻有铭文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之。 我们先来解释前半句。廿六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一年),这一年,秦统一天下,秦王嬴政称皇帝。诸侯,指楚、齐、燕、韩、赵、魏等各国。黔首,指老百姓。黔是黑色,首是头部,人用黑色头巾缠头,称为[黔首]。秦从这一年开始,正式称民为[黔首]。前半句话是说,二十六年,皇帝统一天下,各国万民终于获得安定,立尊号为皇帝。 我们再来解释后半句。诏,下达诏书。状、绾,接受诏书的两位丞相的名字。法度量,规范度量衡。则不壹,将不一致的统一起来。嫌疑者皆明之,有疑难的都使其明确。这句话是说,于是皇帝诏令丞相状和丞相绾,规范度量衡,凡是不一致的都加以统一,凡是不清楚的都予以明确。 这个诏书,我们简称[二十六年度量衡诏]。这个诏书,刻在统一后使用的升、权、量等各种量器和衡器上,是规范秦帝国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文件。 这个诏书上的丞相状,姓隗名状;丞相绾,姓王名绾。他们的姓名,是见于史书的。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帝第二次巡游天下,曾经在琅邪山(今山东胶南)刻石颂扬始皇帝统一天下的功绩。在琅邪石刻上,随行大臣们的名字都被刻上去了,隗状和王绾这两位丞相的名字也在其中,丞相隗状排名在前,当是右丞相,丞相王绾排名在后,当是左丞相,同[始皇诏铜方升]的排名顺序是一致的。 追踪调查到这里,我请问大家,[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上面的[丞相状]究竟是谁,应当是可以推想得到了吧? 毫无疑问,[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上面的[丞相状],就是二十六年[始皇诏铜方升]上面的[丞相状],他们应是同一个人,就是隗状。隗状在秦王政十七年时已经担任着丞相,因为排名在丞相[启]后,当是左丞相。到秦始皇二十六年时,他已经排名在前,担任右丞相,直到二十八年还在任上。想来,他担任丞相的时间,至少在十二年以上,算是一位老资格的总理大臣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总理大臣不明的历史,由此而被填补了一半。 [丞相状]是丞相隗状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将见于文献和文物的,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担当过丞相(包括相国)的人排列如下:秦始皇时期丞相表 通过这张表的排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始皇帝在位的三十七年间,出任丞相者至少有七个人,他们分别是吕不韦、昌平君、□启、隗状、王绾、冯去疾和李斯。七位丞相当中,五位都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有名有姓。 第二任丞相昌平君,是我们根据《索隐》的史料补上去的。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熊元的儿子,他应当姓熊,不知道名。第三任丞相[丞相启]是我们根据铜戈的铭文补上去的,不知道姓。昌平君在秦王政十年开始出任丞相,秦王政十七年启在丞相任上,我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昌平君熊□与丞相□启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呢? 4、填补历史的空白 历史学是有关时间的学问,历史学上的问题和疑案,多是时间制造出来的麻烦。下面,我们继续来看上面这张表,请大家注意时间问题,注意秦始皇的这几位丞相任期的长短:他们出任丞相一职,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为了便于大家考察起见,我们将上面的表稍加改动,制成一张新表如下:秦始皇时代丞相任期表 吕不韦从秦王政元年到十年,担任丞相达十年之久。隗状担任丞相的时间,如果从秦王政十七年起算,到二十八年,至少有十一年以上,如果到三十三年的话,就在十六年以上。王绾担任丞相的时间,如果从二十六年起算,到二十八年的话,最少在两年以上,如果到三十三年的话,就在七年以上。冯去疾和李斯,在始皇帝在世时,至少担任了三年丞相,二世即位第二年被赵高陷害诛杀,通算下来,至少也做了五年丞相。 由此看来,在秦始皇时代,丞相的任期都比较长,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政治稳定,君臣关系和谐,吏治有连续性,这都是以前被我们忽视了,或者是视而不见的地方,原因出在历代对秦和秦始皇的偏见。不过,这已经是另一个话题,将来有机会再说。话题还是回到昌平君与丞相启的关联上来。 昌平君于秦王政十年接替吕不韦出任丞相,他的任期到什么时候,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由秦始皇时代吏治稳定、丞相久任的通例来看,他的任期也应当比较长。至于长到什么时候,《史记索隐》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索隐》说:[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这条资料中的郢,又称郢陈,是地名,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由此看来,昌平君长期在首都咸阳辅佐秦王,他担任丞相的职务,应当一直到被迁徙到郢陈以前。也就是说,昌平君从秦王政十年出任丞相到秦王政二十一年被免相迁徙出京,一共做了十一年丞相。如果我们的这个推测不误的话,秦王政十七年,昌平君正在丞相任上,所以,[十七年丞相启状戈]上的[丞相启],无疑就是昌平君了,他的姓名,应当叫做熊启。 我曾经感叹,历史是消逝远去的往事,是在时间中过去了的存在。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历史,是因为往事留下了信息。往事的信息,特别是久远的古代的信息,少而又少,乱而又乱,使我们难以窥探得到古史的真相。幸运的是,不时有不可思议的遗物,实实在在地穿越时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遗物既属于当今,可以把玩触摸,又属于过去,可以牵连回想,将最为真实可靠的信息,传达给我们。 由于[十七年丞相启状戈]的出现和破解,昌平君这位秦国历史上神秘人物的人生,终于从历史的黑洞中浮现出来了。我们再一次补充他的人生经历,更加完整地列表如下:昌平君履历表 有了这样一张履历表以后,昌平君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大概是清楚了。不过,疑案的追查到此并没有结束,请大家关注上表的最后一项。 到了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已经四十六岁,他以秦王表叔、平叛功臣的身分出任丞相十一年之久,辅佐秦王统一天下,先后攻灭韩国(十七年)、赵国(十九年)和燕国(二十一年),可谓功高位重,权倾一时。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为什么会被秦王嬴政免相出京,迁徙到秦楚交界的楚国旧都郢陈去了呢?到了郢陈以后的他,命运又将如何呢? 历史密码的破解一环扣着一环,旧疑案的解决又引出了新的疑案,我们不得不继续跟踪追击。 三、丞相的反叛 1、挖出历史来 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始皇的表叔,权高位重,出任丞相达十一年之久的昌平君熊启,突然被迁徙到秦楚两国边界的郢陈。他为什么被迁徙到郢陈,他与秦王嬴政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史书失载,又成为一桩历史之谜。 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的事情,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一共只有六个字:[昌平君徙于郢。]简略而不详的纪事,文字上并没有特别难解的地方。徙,迁徙。郢,地名。这里的郢,指的是郢陈,故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这条记载说,秦王政二十一年,昌平君被迁徙到了郢陈。 郢陈这个地方,从前是陈国的国都,楚国灭掉了陈国以后,曾经将首都迁到这里,于是被称为郢陈。昌平君被迁徙到这里以前,郢陈已经被秦军占领,改称为陈县,属于秦国的领土,地处秦国和楚国的交界地区。那么,昌平君为什么会被迁徙到这样一个地方来呢? 昌平君被迁徙以前,是秦国的丞相;他的迁徙路线,是从咸阳到郢陈。咸阳是秦国的首都,郢陈是秦国的边地,由首都到边地,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政治人物来说,如果不是为了特殊的事情一时性前往,常常意味着贬斥和失意。大家再看看史料中的[徙]字,古文中[徙]字的意义是迁徙,本身就是带有贬斥意义的用法。如果是不带贬斥意义的用语,就应当用[之],将这条纪事写作[昌平君之郢]。如此解读下来,事情就步步深入了。看来,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不是一般性的外出,而是受到了贬斥,他是被免相出京了。 免相出京的昌平君,他为什么受到贬斥,他为什么会被贬斥到郢陈这个地方来?他来到郢陈以后,又有些什么作为和行动呢?史书都没有记载。面对如此情况,历史学家是否只有望洋兴叹,而史书上又再添一桩未解的历史疑案了? 真是苍天有眼,历史不灭,两千多年后,历史的黑洞再一次有火山喷发。一九七五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发掘了多座秦国的墓葬,其中有一座编号为十一号的墓,是秦王政时代一位地方官员的墓葬。从这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秦代竹简,被称为《睡虎地秦墓竹简》,竹简中有一份关于墓主生平的履历书,用编年纪事的形式写成,被称为编年记、。在这份编年记、中,昌平君的大名赫然出现,昌平君为什么被迁徙到郢陈的历史疑案,也由此隐隐透露出破解的线索来。 在编年记、中,有两条与昌平君迁徙的事情相关的记载:一、廿年,韩王居□山。 二、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处其处,有死□属。 我们首先来对第一条纪事作字面的解释。[廿年],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二二七年)。□,残缺不可读的字。[□山]这两个字连读,当为地名,韩王居处的地方。这段文字说,秦王政二十年,韩王居住于□山这个地方。那么,这段文字中的韩王是谁呢?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王政十七年,秦军攻陷了韩国首都新郑,韩王韩安被俘虏,韩国灭亡。竹简上的韩王,正是这位韩王韩安。秦灭韩以后,对于被俘的韩王韩安究竟作何处理,他被俘后的命运如何,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这枚竹简,为我们填补了历史的空白。看来,韩安被俘以后,秦国政府并没有杀害他,而是将他迁徙到了[□山]这个地方居住。遗憾的是,由于缺字的关系,我们不知道[□山]在哪里。 我们再来解读第二条纪事。[廿一年],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二二六年)。[有死□属]的□,残缺不可读的字,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认为,这个缺字可能是[士]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段文字就可以复原成[有死士属]。[死士],就是敢死之士,就是勇士。属,跟随。这段文字说,秦王政二十一年,韩王安死去了。昌平君到他死去的地方居处,有敢死之士跟随。 韩王安死去的事情,史书上也没有记载,竹简的出土,又填补了一段历史空白。韩王安死了以后,昌平君来到他死去的地方[居处],并且有[死士]跟随。昌平君的事情,有如此的牵连曲折,也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可以说大大地补充了历史。 不过,事情都是两面,新出土的竹简,一方面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解答了历史上留下的疑难;另一方面,出土的竹简本身有不能释读的文字,同时,解读出来的新的史实,又引发了新的问题,制造出新的谜团。韩王安的居处之地[□山]在哪里?韩王安为什么死去?昌平君为什么会在韩王安死去的同时,随即来到他死去的地方[居处],那些跟随昌平君的[死士]又是些什么人?凡此种种,宛若连环套般的谜团,解开一环以后,又引来了更多的未解的环扣。 为了继续求解,我们必须对竹简中无法看清的地名[□山]做出合理的解释,搞清楚[□山]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这样说呢? 2、[□山]在哪里? 竹简上的[□山]是地名,是韩王安居处的地名,这已经是专家们的共识,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旧韩国境内,还是在秦国本土,是在偏僻的高山,还是在都市的近旁?这个地理的问题,关系到秦国对于韩王安如何处置的问题,是千里流放,还是就近安置?这个地理问题,也关系到韩王安的死亡问题,他为什么死亡,他死在哪里?这个地理问题,也关系到昌平君的迁徙问题,他为什么被迁徙到韩王安死去的地方,还有敢死之士跟随?凡此种种,都与[□山]这个地名有关,不首先解决[□山]的位置所在,我们将无法继续追查疑案。 遗憾的是,由于[□山]的[□]已经无法辨认,仅仅根据竹简文字已经无法破解,我们必须另想办法。为了确定[□山]究竟在哪里,我们再来看看秦简编年记、的这两条史料,这一次,请完全集中于地理的角度:廿年,韩王居□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处其处,有死〔士〕属。 韩王安被秦军俘虏,是在秦王政十七年;被俘的地方,是在韩国的首都新郑(今河南新郑)。由竹简的文字可以知道,三年以后,也就是二十年,他被秦国政府徙居到[□山],次年死去;他死去的地方,也应当就在[□山]。同年,昌平君由首都咸阳徙居到韩王安死去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应当是[□山]。由此,我们可以清理出韩王安和昌平君这两个人的两条移动线索。韩王安由新郑到[□山],昌平君由咸阳到[□山]。[□山],成了他们移动路线的交会点。韩王安来到这里,死在这里。他死之后,昌平君又来到这里。这个[□山]究竟是一个什么地方,它既安置了亡国的韩国国王,又接受了被贬斥的秦国丞相? 追踪调查到了这里,我想请大家作一个回忆,我们在整理昌平君的履历书的时候,曾经提到,昌平君四十六岁的时候,免相出京,被迁徙到了楚国的旧都郢陈。我们本次讲解,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关于昌平君的这次迁徙,《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二十一年……昌平君徙于郢。 将这条纪事,与上面的秦简《编年记》二十一年的纪事,也就是昌平君被迁徙到韩王安死处的记载两相对照,毫无疑问,这两条资料是同一事情的不同记载,昌平君的迁徙地郢,与韩王安的居处地和死去地的[□山],都在同一个地区。前面已经讲过,[昌平君徙于郢]这条史料中的郢,是指曾经做过楚国首都的郢陈,也就是秦国的陈县,地址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而[□山]呢?应当是郢陈属下的某一地名。 [□山]在郢陈的地理关系明确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填补秦简《大事记》的记载如下:廿年,韩王居(郢陈)□山。 廿一年,韩王死。昌平君居处其处(郢陈□山),有死〔士〕属。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打开地图,来具体地考察韩王安的迁徙路线新郑─郢陈□山和昌平君的迁徙路线咸阳─郢陈□山的大体走向了。 郢陈,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新郑,在今天的河南省新郑市。这两个地方相距不远,直线距离大约一百公里,可以说是相邻地区。新郑地处豫西山地和豫东平原的分界处,是南北交通的要道。郢陈,是交通东西南北的枢纽,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鸿沟,就流经这里。战国时代,新郑─郢陈之间,是连接韩国和楚国的要道,这个时候,都已经被秦军攻占,成为秦国的领土。 韩王安由新郑迁徙到郢陈,是由韩国旧都迁居到了楚国旧都,是被迁离了祖国旧地,但是,移动的距离很近,可以说是就近迁居。昌平君由咸阳迁徙到郢陈,是由秦国首都迁居到了楚国旧都,因为他是楚国人,所以说是迁回了祖国旧地,但是,昌平君徙于郢,移动的距离很远,而且有敢死之士跟随。这两次迁徙,一近一远,一是去国离乡,一是离京归国,归结处都在郢陈,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不同寻常。我们应当如何来理解这两件不同寻常的迁徙呢? 请大家一起来联想,韩王安是韩国的国王,昌平君是秦国的丞相,迁徙这样两位大人物的事情,只有一个人能够决定。这个人是谁呢?当然是秦王嬴政。秦王嬴政为什么会做出这两项不同寻常的决定,这两项不同寻常的决定又为什么都会归结到楚国旧都郢陈这个地方?看来,[□山]地理问题的解决,又引发了新的疑问出现,这些新的疑问,仅仅依靠对于文献和出土史料的分别解读,是无法完成的了,我们必须求助于新的解读方法,或者说,我们必须导入新的破案工具。 那么,这个新的破案工具是什么呢?我们又将如何使用新的破案工具来破案呢? 3、混合洗牌 在导入这个新工具以前,我先请大家一起来关注一个英语单词,Game。Game,是英语的常用词,意义非常丰富,翻译成中文,有游戏、竞技、赛局等等意义。古代史研究,古代疑案的破解,与玩Game很有相通的地方。世上的种种Game当中,扑克牌Game极为有趣,可谓变化无穷。 今天,我就借用扑克牌Game的玩法,将一件件史料写在一张张纸牌上,洗牌后用种种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目的嘛,只有一个,希望由同样张数的纸牌,尽可能做出更多的组合来。换句话说,希望用同样史料的不同组合,解读出更多的史实来。这就是我今天想要导入的新工具,史料的Game组合。这种方法行不行呢?不妨来试一试。 由于新史料的出土,历史学家对韩王安和昌平君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了解,可以说是大大地推进了一步。韩王安是韩国的故王,韩国被秦国灭亡,他成了俘虏被迁徙到郢陈看管以后,他的动向牵动着韩国的故土故民,史料中有关韩王安的记载,必须放在秦国与韩国的关系中来解读。昌平君是秦王嬴政的丞相,他与秦王嬴政关系密切,史料中有关他的记载,首先必须放在秦国的国内政局中来解读。昌平君又是楚国的王子,史料中有关他的记载,还必须放在秦国和楚国的关系中来解读。基于这种历史背景,我在《史记.秦本纪》和睡虎地秦简编年记、有关韩王安和昌平君的纪事中,抽取秦王政二十年和二十一年的事情,将已经探明的地名补入,单独制作成五张扑克牌,然后混合洗牌,重新编排如下:史料如此重新洗牌排列以后,最初看似没有关联的孤立的历史事件,大致可以看出某种隐约的联系来了。一些湮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事件,也可以由此复原出来。为了便于解读,请按照指示出牌。 请你打出牌一和牌二,组合起来看。秦王政二十年,已经作了三年俘虏的韩王安被秦政府迁徙到郢陈□山这个地方居住。第二年,新郑发生叛乱。这次叛乱,是由亡国后的韩国人民所发动的大规模反秦叛乱。这两件事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我们来看看。 秦灭六国,韩国是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当时,韩国小学力弱,早已成为秦国的属国。秦王政十七年,当强大的秦军压境时,韩国无力抵抗,秦军不费吹灰之力灭掉了韩国。灭韩以后,秦国对韩王和韩国贵族作了宽大处置,韩国贵族都没有受到诛杀迁徙,他们的生命都受到保护,财产都予以保留。这一点,从张良家的境况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一共辅佐过五位韩王,长期出任丞相。韩亡以后,他一家继续居留于故乡,家中有家奴三百人和大量财产,都是祖上留传下来的,并没有被秦军没收。 对于被俘的韩王安,秦军没有诛杀,看来也没有流放,而是让他继续居留在新郑附近,给予宽厚的待遇。秦国的这种做法,一方面以此怀柔韩国遗民,一方面也是对其他国家的君王示以姿态,减少抵抗的阻力。这种做法,用现代的事情来比喻的话,相当于统战政策。 三年以后,秦政府将韩王安从新郑迁徙到郢陈□山。秦政府为什么要将韩王安迁徙到郢陈,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只能根据这件事前后的局势作合理的推测。秦军十七年灭韩,十八年攻破赵国首都邯郸,秦灭六国的战争步伐加快了。二十年,中国历史上一件有名的事件发生,这就是燕国太子姬丹派遣勇士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刺秦王虽然以失败告终,却从心理上深刻地影响了秦王嬴政。他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了重大的刺激,从此戒备诸侯各国的人,特别是对诸侯各国的王室贵族加深了仇恨,加重了报复。就在荆轲行刺失败的当年,秦王命令秦军对燕国实行报复性攻击。次年,秦军攻克燕国的首都蓟城(今北京)。从以后的历史来看,秦军对燕国的贵族实行了相当严酷的诛杀。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秦王嬴政修正了灭韩时实行的宽大政策,做出了将韩王安迁徙的决定。他命令将韩王安迁徙离开韩国本土,割断他和韩国人之间的联系,防备可能出现的意外。同时,由于韩国毕竟不同于燕国,并没有对秦国作殊死的抵抗,秦王也没有将他迁徙到远离中原的边远地区,而是将他就近迁徙到郢陈,在日渐严厉的处置中留下了温和的余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与秦王的预料相反。秦灭韩以后,韩国人民反抗秦国、复兴祖国的愿望并没有消亡,他们一直没有停止地下的抵抗。韩王安被迁徙的事情,反而成了韩国人反秦活动由地下到地上、由隐蔽到公开的导火线。就在韩王安被迁徙的次年,新郑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叛乱。 以上,就是我们组合牌一和牌二,作出的新的历史解读。 4、打出后三张牌 看来,牌一和牌二的组合,表面文字简单,事情后面的背景却相当复杂,有了上面的解读以后,再请你打出牌三。于是,我们接着牌一和牌二的背景,顺着牌序往下看。 牌三 21年 韩王安死(于郢陈□山)。(秦简编年记、) 韩国人在旧都新郑起义,目的是复活韩国。复活韩国,必然要拥立韩王。韩王安被软禁在不远的郢陈,处在秦军的看管下。新郑反秦后,起义的韩国军民一定会拥立韩王安作为复国的象征和号召,他们一定会有夺还韩王安的计划和行动。遗憾的是,由于史料的限制,我们已经无法知道这次起义的详细过程,我们仅仅知道结果,起义被秦军镇压,韩王安受牵连死去。推想过去,韩王安之死有两种可能:一,他可能卷入了叛乱,死于抗秦的军事活动中;二,更大的可能是,韩王安是秦政府的重要俘虏,是被严密看管起来的,当新郑发生大规模的叛乱以后,为了断绝叛乱者利用他复国的希望,秦王嬴政下令处死了他。 韩王安死于郢陈,是受到新郑之乱的牵连,由此看来,新郑之乱已经波及相邻的郢陈地区了。恰恰就在这个时候,昌平君来到韩王安死去的地方,那么,我们自然会想到,昌平君这个时候到郢陈来,与新郑之乱和韩王安之死,会不会有关系呢?为了究明真相,请打出牌四和牌五。 牌四 21年 昌平君徙居韩王安死处(郢陈□山),有敢死之士跟随。(秦简编年记、) 牌五 21年 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山)。(《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两张牌,记述的是同一件事情,详略稍有不同,我们合起来作统一的解释。先解释当时郢陈这个地区的历史情况。郢陈,曾经是楚国的首都,被秦军攻陷后,一直是反秦的热土,不仅楚国旧民反叛不断,各国的反秦亡命人士也纷纷会聚到这里。比如张良,他在韩国灭亡后,曾经来这里活动。又如后来反秦称王的游侠张耳和他的朋友陈余,他们在魏国灭亡后,逃到这里潜藏。秦末之乱,陈胜吴广起义以后,他们所建立的张楚政权的首都就建在这里。这些虽然都是稍后的事情,却明确地反映了郢陈地区楚国旧民的反秦传统,不但根深柢固,而且首尾一贯。所以,当新郑叛乱波及郢陈以后,如何安抚该地区蠢蠢欲动的楚人,就成了秦国政府面临的一大课题。 昌平君是秦国的丞相,又是楚国的公子,具有秦楚两国王室贵戚的双重背景,他不但在秦国政权有相当的权势,他对楚国的政局和楚国的军民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在韩王安被处死、郢陈地区动荡不安的时候,秦王嬴政做出了让昌平君前往的决定,命令他出京到郢陈镇守,一方面主持处理新郑之乱和韩王安之死的后事,一方面安抚郢陈地区不安易动的楚国人。 上述的解读,主要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的研究做出来的。田余庆先生的这个看法,从秦王嬴政积极处置新郑之乱事件和安抚郢陈地区的楚国人的角度着眼,有相当的合理性。不过,田余庆先生得出上述看法的时候,昌平君的前半生尚不清楚。在昌平君的前半生有了眉目的今天,我感到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补充。 前面已经谈到,身为丞相的昌平君出京到郢陈一事,本身具有被免相贬斥的消极意义。牌四中说他来到郢陈□山时,有敢死之士跟随。对这些敢死之士的身分,可以有两种解释。如果解释跟随的[随(属)]是依附跟随,他们就是昌平君带来的亲近随从;如果解释跟随的[随(属)]是受命跟随,他们就是受秦王之命监视昌平君的人。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表明昌平君出京到郢陈来,在安抚楚国旧民的表面理由之外,可能还有更为深沉的背景,可能还有更为重大的原因隐藏在事件的背后。 那么,这个更为深沉的背景,这个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继续追踪调查。 5、一箭双鵰 为了破解这个谜语,我打出一张新的牌来,这张牌,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另一条纪事:牌六 21年 王翦谢病老归。(《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一年,秦军大将王翦因病免职,告老还乡。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件事情,如何解读这张牌呢? 前面已经谈到,新郑之乱,韩王安之死,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这三件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这三件事情,环环关联。大将王翦称病告老还乡,也发生在这一年。由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这件事情,会不会也是在关联的环节上呢?不妨来追查一下。 关于这件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过于简单,《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叙述。事情的大要如下:王翦,内史频阳(今陕西富平)人,与白起齐名的秦军名将。秦王政时代,王翦多次出任秦军大将,统领秦军征讨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王翦一家三代为将,儿子王贲、孙子王离先后也都成为秦军的名将,名重天下。老将王翦,可谓是秦国军界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 秦王政二十年,燕国太子姬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事情失败,嬴政命令秦军进攻燕国,大破燕军,统领秦军的大将,就是王翦。王翦主持的这次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秦军攻克了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 在这场战争中,王翦的部下,少年将军李信作战勇敢,在众多秦军将领中脱颖而出。李信领军深入穷追,击杀燕国太子姬丹,将姬丹的首级呈送秦王嬴政。姬丹是策划荆轲行刺的主谋,是嬴政志在必得的仇敌,李信的功绩,大得嬴政的赏识。 进攻燕国的军事行动结束以后,秦军班师回国,一边休整,一边开始筹划新的军事计划。当时,韩国已经被攻灭,赵国的首都邯郸也已经被攻占,如今,燕国首都也被攻占,秦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锁定在楚国。这个时候,围绕着进攻楚国的军事计划,秦国朝廷出现了意见分歧。 秦王嬴政以为,已经衰弱的楚国不堪一击,可以速战轻取。嬴政做出这个判断,自有他的根据。原来,就在王翦统领秦军主力进攻燕国的同时,王翦的儿子王贲统领另外一支秦军,对楚国作了试探性的攻击,结果是胜利而归,似乎显示了灭楚并不困难。 在朝廷的会议上,秦王嬴政意气风发,与诸位大臣将军们开怀纵论,意欲一举灭楚统一天下。嬴政特意问李信说:[寡人准备攻取楚国,以李将军度量,需要动用多少军队?]李信年轻气盛,正在凯旋的风头上,当即表示:[只要二十万。]嬴政又问王翦:[王将军您看呢?]王翦慎重考虑后,回答说:[非六十万人不可。] 六十万军队,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相当于全国所能够动员的野战军的总数。王翦要用六十万人,表明王翦以为,攻灭楚国相当艰难,必须倾举国之力,实行总动员,才有成功的可能。满怀自信的嬴政当即嘲笑王翦说:[王将军年纪大了,怎么变得如此胆怯。]他夸奖李信说:[李将军果然是壮勇,说得对。] 这个时候的嬴政,年方三十四岁,开始专权主断,正是万事得意的时候。朝廷会议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时,他对进攻楚国的方略或许已经有了看法,对于人选也有了腹案。不管怎么说,廷议的结果,嬴政任命李信为大将,统领二十万秦军进攻楚国。而王翦呢,则被免职贬斥出京,让他退休回到故乡频阳去安度晚年。这件事情,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国史官特地在二十一年的大事记中记录了这件事情。 秦国君臣讨论攻楚方案的这次会议,秦国政府的主要大臣和秦军的主要将领都出席了。当时,昌平君是右丞相,不管是按制度还是依常理,他都是会议的参加者。奇怪的是,史书上有关他对这件事情持什么态度,有什么意见,完全没有留下只言词组的记载,非常不可思议。 我们已经反复说到,史书上没有记载的事,绝不等于没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一定有大可思议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在哪里呢?我们已经了解到,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庶子,楚国是他的祖国,当时在位的楚王负刍是他的庶兄弟。以情理而论,在祖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在亲族即将断绝的时候,他不会没有想法和意见,也不会没有苦恼和痛苦。即使不考虑任何个人的情绪和感情,身为秦国丞相的楚国公子昌平君,在秦军即将攻灭楚国的时候,他的处境一定是非常微妙的。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考虑到昌平君与王翦同时被贬斥出京,也考虑到他出京有敢死之士跟随,再考虑他后来反秦复楚、被项燕立为楚王的事情,我们完全可以推想,在进攻楚国的问题上,昌平君与秦王嬴政意见不合,他可能是附和王翦,持慎重态度,甚至是另有微词,结果是遭到与王翦同样的命运,被免职出京,打发到郢陈去了。 如此看来,在昌平君被迁徙到郢陈这件事情上,秦王嬴政可谓是一箭双鵰:一方面,他借新郑反叛和韩王安之死的事件,利用昌平君的特殊身分,打发他前去处置;另一方面,也趁机将他从政权中枢排除出去──既为任命李信为大将领军灭楚清除了障碍,也排斥了老臣们的掣肘,有利于建立起听命于自己的年轻化的政府班子。 那么,昌平君来到郢陈以后,他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他未来的命运又将是什么呢? 6、被隐瞒的历史 昌平君来到郢陈,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二十二年,史书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二十三年,他再一次出现在史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记载如下: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于淮南。 这条数据中的[荆],就是楚,因为嬴政的父亲字为子楚,秦国史官避讳,称楚为荆。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楚军的大将。淮南,当作淮北,淮河以北地区。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三年,楚将项燕拥立昌平君为楚王,在淮北地区反抗秦国。 由此看来,昌平君来到郢陈以后,反叛了秦国,在淮北地区被拥立为楚王。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反秦,他在什么时候与项燕接上头,又是什么时候离开郢陈来到淮北地区的呢?凡此种种,又是疑问重重。这些重重的疑问,史书竟然都没有记载,不能不说是很有些奇怪。 奇怪的事情反复出现,而且在同一本书里反复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就难免使我们产生一种怀疑,史书对于昌平君的事情是否态度诚实,是不是有难言的隐衷,是不是有意识地作了删节和隐瞒?我们的这个怀疑,有没有根据呢?我们的这个怀疑,是否可以得到其他史实的旁证和支持呢? 答案是肯定的。昌平君来到郢陈,是在秦王政二十一年,他被拥立为楚王,是在二十三年,这两件事情之间的二十二年,史书空白。然而,就在这一年,秦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就是李信统领二十万秦军进攻楚国,大败而归。这件事情,史书的记载明显有隐瞒真相的嫌疑。我们来看史书是如何隐瞒这件事情的。 翻开《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政二十二年,仅仅只有一条记载:王贲攻魏,引河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这条记载说,秦王政二十二年,秦将王贲进攻魏国,引黄河水冲灌魏国的首都大梁城(今河南开封),大梁城毁坏,魏王请求投降,于是收取了魏国的所有国土。 同样一件事情,出土的秦简编年记、也有记载如下:攻魏梁。 仅仅三个字,说秦军进攻魏国的首都大梁。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司马迁是根据秦国的史书《秦记》编写的,来源于秦国史官的正式纪事。编年记、的纪事,是秦国的小官吏喜从秦国政府的文书上抄录下来的,也是官方记录。由此看来,《史记》和编年记、都没有记录李信攻楚失败这件事情。原因嘛,在于秦国的史官在《秦记》中隐瞒了这件事情,司马迁和喜都不了解情况,不知道真相。想来,秦国的史官,同历代的史官一样,对于当代的事情,持有一种维护当朝声誉的立场,出于种种现实利害的考虑,往往是报喜不报忧。 攻灭魏国,以秦军的胜利结束,当然要大书特书,快马加鞭,大喇叭通报全国,引得举国欢腾,龙颜大悦。另一方面,对于秦军失败的消息,则是严加保密,对外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瞒就瞒,实在瞒不过去,就轻描淡写地酌情处理,理由嘛,当然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不要有损国家的光辉形象,多从正面引导云云。这种做法,是历代集权政府的惯技,美其名曰保密,不好听的说法就是封锁消息。 不过,刻意隐瞒的历史,不时也会露出马脚。《史记.王翦列传》叙述王翦被罢免回乡以后,于是秦王任命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统领二十万秦军分两路进攻楚国。(蒙武为副将攻楚,王翦列传、误写为蒙恬。根据六国年表、及蒙恬列传、,攻楚为蒙武,当时,蒙恬还没有为将。)李信军进攻郢陈南部的平舆县(今河南平舆北),蒙武军进攻郢陈东南部的寝县(今安徽临泉)。在强大秦军的攻击下,楚军大败。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信军出现了不可思议的行动,他没有乘胜东进,按预定计划攻取楚国的首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而是回师西退,掉过头去攻击秦国领土内的郢陈,蒙武军也撤退回来与李信军会合。也就在这个时候,一支楚军出现在李信军的后面,三日三夜紧紧尾随跟踪,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大破李信军。李信军的军营壁垒被逐一攻破,部下七名主要将领被杀死,大败而归。 李信攻楚的失败,是战国以来秦国历史上罕见的惨败。关于这次战争的真实情况,秦国史官在《秦记》当中没有留下正式的记录。王翦列传、中的上述叙事,是为了交代王翦隐退后又复出的原因时顺便牵连出来的片断。正是由于秦国史官的刻意隐瞒,这段叙事不但语焉不详,而且歧异零乱,千百年来就是一笔胡涂帐。 胡涂帐有胡涂帐的原因,这种原因往往在封锁的消息当中,李信大败的消息秦政府不希望公开,这已经说过了。事实上,秦政府不希望公开李信大败的消息,后面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 这个更大的理由是什么呢?就是李信军为什么攻楚失败? 请大家再一起来回忆一下李信统领二十万秦军攻击楚国的行动。李信军进攻楚国,以郢陈为前进基地,兵分两路出动。李信进攻郢陈南部的平舆县,蒙武进攻郢陈东南部的寝县,两支秦军最初都取得了胜利。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信突然从前线退军,掉过头来去攻击秦军的后方基地郢陈。看来,这个时候,郢陈地区发生了意外的事情,迫使李信不得不回师反击。那么,这个时候,郢陈地区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测事件呢?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先请大家一起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李信军攻击楚国的时候,昌平君在哪里? 前面已经说过,昌平君是秦王政二十一年来到郢陈,二十三年到淮北地区的,二十二年,当李信军攻击楚国的时候他应当正在郢陈。那么,我们再继续追问,二十二年,昌平君在郢陈干什么呢?回答是,起兵反秦。 根据田余庆先生的研究,秦王政二十二年,正当李信和蒙武所统领的秦军在郢陈的南部和东南部大败楚军,准备乘胜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一举攻灭楚国的时候,身在郢陈的昌平君起兵反秦,攻占了郢陈,切断了李信军的后路,使攻楚的秦军陷于前后受敌的苦境。于是,李信军不得不停止攻楚,回师进攻郢陈,结果被楚军前后夹击,大败而归。 由此看来,对于李信军进攻楚国这段歧异零乱的历史,特别是他和蒙武在郢陈附近先胜后败的蹊跷过程,我们只要补入昌平君郢陈起兵反秦这样一个细节,事情就真相大白,历史就一清二楚了。 由此看来,在秦王政二十二年这一年纪事中,秦国史书《秦记》至少隐瞒了两件大事:一是昌平君在郢陈起兵反秦,一是李信军由此大败而归。李信军大败的事情,在王翦列传、中露出了马脚;昌平君郢陈起兵的事情,因为田余庆先生的研究而重见天日。历史的发展,一环连着一环,昌平君郢陈起兵,导致李信军攻楚失败。李信军的大败,又引发出一桩新的历史事件,王翦复出。 7、王翦复出 李信军大败,身在咸阳的秦王嬴政得到秦军惨败的报告,大为震怒,他亲自前往频阳,登门造访被贬斥出京、还乡养老的王翦。对于这件事情,《史记.王翦列传》有详细的记载。 二人见面时,嬴政首先屈尊陈谢说:[寡人当初不用将军的意见,如今果不其然,李信败战辱没秦军。眼下楚军日益西进,逼近秦国,将军虽然有病在身,也不至于袖手旁观,置寡人于孤立无助的苦境吧。]王翦推辞说:[老臣疲病昏乱,如此重任,望大王另外选用良将。]此时的嬴政,已经是强势的秦王,他打断王翦的话,用毫无商量的语气说:[话到此为止,不用再多说了!] 王翦是了解嬴政的人。他知道,嬴政为人,实用而冷酷,要用你的时候,不惜弯下腰低下头,用好话请求你,这叫作俯身低首,卑辞相求;而在如此屈尊的后面,则是无上的倨傲,要你必须服从的独断意志,一旦你不识抬举,抗拒他的意愿,他会瞬间勃然作色,拂袖而去,毫不留情地处置你。 王翦深知,秦王不听自己的意见任用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王贬斥昌平君出京,昌平君反秦为楚,这两件事情,使秦王的自尊受到极大的伤害。如今亲自前来,表面上是屈尊求人,实际上是捐身逼人。秦王如此行动的后面,有无言的明白表露,我身为王上,已经登门陈谢请求,身为臣下的你,难道还敢不从? 也许这时,王翦切切实实地感到,此时的自己,宛若当年的大将白起,此时的秦王,宛若当年的秦昭王。军功累累的白起,在进攻赵国的问题上与秦昭王意见不合,被贬斥回家。秦军失败,昭王请白起再次出任秦军大将,白起因病拒绝。秦昭王恼羞成怒,罢免白起的一切官职爵位,迫使他自杀身亡。 想到这里,王翦不敢再推辞,他退一步请求说:[如果大王非要用臣下的话,臣下还是原来的意见,非用六十万军队不可。]嬴政当即回答道:[听王将军您的。] 于是嬴政任命王翦为秦军大将,统领六十万秦军进攻楚国。 王翦被任命为大将以后,秦军总动员,六十万秦军从各地征发,陆续开赴前线。王翦离开首都咸阳,秦王嬴政亲自送行,一直送到咸阳西郊的灞上,可谓期待殷切,恩宠荣耀之极。君臣分别之际,王翦出人意料地开口,向秦王嬴政提出了古怪的请求。 王翦请求秦王恩赏些田宅给自己。他的要求详细具体,好像预先就精心准备了图纸一般,东一处西一处,都是咸阳一带的良田美宅,还有带池塘的庭园,务必请秦王现在就一一恩准。身为一国之君的嬴政,一门心思在挽回败局,攻灭楚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事,他有些不屑地对王翦说:[王将军,您还是专心出征吧,钱财的事情,请不必多考虑。]秦王的意思是说,胜利以后,一切应有尽有,哪里还需要你来开口。 这个王翦,固执而不识相,他啰啰嗦嗦地一再请求说:[臣下为大王领军作战,多有功劳,却至今得不到列侯的封赏,如今借大王一心使用臣下的机会,及时地为子孙儿女们请求些田宅,作为家业,也不算过分嘛。]嬴政禁不住大笑出声,摇摇头,真是没有办法,只有当即恩准了王翦的所有请求。 王翦这才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出发。抵达函谷关后,王翦又派遣使者前往咸阳面见秦王,感谢恩赏,同时又有新的田宅请求。据说,抵达前线以前,王翦派出去请求田宅的使者,一共有五批之多。亲信部下们实在有点看不下去了,劝谏王翦说:[将军请田求宅的事情,怕也有点过分了吧。]王翦这才吐露真话说:[哪里是你们想的那样简单。秦王表面粗犷大量,内心多疑而不信任人。如今扫空秦国将全部军队交给我,如果我不多为儿孙请求田宅以表明心迹的话,岂不是会让秦王一心怀疑我吗?] 王翦毕竟是在秦王身边多年的老臣,对于秦王的心思和个性,揣摩得透彻,他对于秦王的猜忌,自有老到的应对。王翦的行事,更有超出个别事件的道理,这就是说,在集权专制国家,不管什么人,一旦具备了颠覆现状的可能条件,就必然要面临被怀疑的境地。这种事情,古今中外皆然。 明白了王翦的用心,也就明白了嬴政的担心。将全国军队交由一人指挥,可以说是任何君王都放心不下的事情,军队倒戈导致王位更替的事情,历史上屡见不鲜。况且,对秦王嬴政来说,由于自己的失策,大将王翦和丞相昌平君同被罢免迁徙,由于自己用人不当,二十万秦军惨败;如今,昌平君反叛,不得不请王翦重新出山,万一稍有不测,不堪设想的后果不仅关系到自己王位的安危,更关系到秦国国运的兴亡。当时的情况下,秦王嬴政的处境,不可不谓艰难险恶;他重新起用王翦,不可不谓是冒着绝大的政治风险做出的重大决断。由于王翦老到周全的应对,嬴政对王翦个人的戒备,一时和缓下来。不过,形势比人强,意外不可不防。 王翦复出以后,六十万攻楚秦军如何行动,在何处集结,首先攻击何处,与哪部分楚军交战,史书都没有具体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有一句笼统的话说,王翦军出动以后,[取陈以南至平舆]。陈就是郢陈;平舆,是郢陈南部的平舆县。前一年李信军统领二十万秦军攻楚,就是由郢陈出发,攻取平舆后突然退回来的。看来,王翦军攻楚,走了与李信军完全相同的路线,由郢陈出发,攻取平舆,再东进攻取楚国的首都寿春。 然而,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由于昌平君在郢陈起兵反秦,导致了李信军大败。李信军败后,郢陈及其附近地区被楚军占领,楚军以郢陈为基地,大举西进,进攻秦国。王翦统领六十万秦军反击攻楚,郢陈是他首先必须攻克的地区;昌平君所统领的叛军,是他必须首先打击的对象。奇怪的是,史书中对于王翦军出动以后,郢陈地区秦楚两军的动向,昌平君与王翦这两位旧日同僚之间的直接对阵,竟然都没有记载。当时当地,秦楚两国以郢陈为冲突焦点的历史,不可避免的郢陈攻防战,竟然又成为一桩失载的历史疑案。 8、两封发自战场的遗书 实有的历史,史书失载。失载的历史,默默无语,不得不留待将来,留待历史黑洞的火山喷发。幸运的是,历史学家们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新的文物出土了。这个新的文物,出土于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 在睡虎地被发掘的多座墓葬中,有一座被编号为四号墓的秦墓,从这座墓中,出土了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信。这两封家信,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信实物,非常宝贵。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封家信的寄出时间,正好是王翦军出动后的秦王政二十四年,而发信的地点呢,恰恰在秦楚两军交战的郢陈前线。这种千年难遇的巧合,自然使我们想到,失载的郢陈攻防战的历史,会不会从这两封家信中透露出一些消息呢?让我们从头读信,细细体味,用心搜寻。 两封家信的收信人,同是一位叫作[中](衷)的人。两封家信的发信人,一位叫作[黑夫],一位叫作[惊],是中的两位兄弟。中是长兄,与母亲住在一起,照料着整个家庭。大弟弟惊已经结婚,生有一位女儿。黑夫未婚,应是最小的弟弟。 我们先来看幼弟黑夫所写的信。黑夫在信中首先问候大哥,再问候母亲,别来无恙。他在信中说,不久前在淮阳前线与同样从军的哥哥惊相会,两人都安然无恙,请母亲和家人放心。然后,黑夫请求送些零用钱来,也请母亲在家乡买些丝布,做成夏衣,与钱一道送来。黑夫是精打细算的人,他在信上说,如果家乡的丝布太贵的话,就只送钱来,自己在当地买丝布做夏衣。 黑夫亲情浓厚,他在信的末尾问候家中的其他亲人。他问候姑妈,问候姐妹,问候邻里的亲人,也代从军的哥哥惊问候惊的妻子和家人,真是礼节周全。 惊是写第二封信的人,他在问候了哥哥中和母亲以后,也谈到自己与黑夫一道同在淮阳军中,两人都安然无恙。与黑夫一样,惊也请母亲送钱和布来。不过,惊性子急,说话直,他写明送钱五百到六百,要布两丈五尺以上。他信上要得很急,甚至写了不马上送来,就会急死人的焦虑。惊大概结婚不久,一个女儿年纪也小,他对妻女牵肠挂肚。他问候妻子,请妻子一定要孝顺父母,赡养老人。他最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特意嘱咐哥哥中,定要多加管教,务必不要让她为取柴火一类事情,跑到离家稍远的地方去。 惊也关心大哥中,他在信中说,听说家乡附近有的地方不太安稳,提醒哥哥不要到这些地方去。他也在信中提到战况有进展,说自己所在的部队已经进入[反城],屯住于淮阳城中…… 这两封信,因为文字有残缺,信中提到的人物很多,还不能完全读通。不过,通过专家们的解读,信中所涉及的家庭内部的事情,大体上是清楚了。我整理历史,仔细读了这两封信,在感慨古代人情亲情的同时,也生出一个小小的疑问,这个墓葬的主人[中]为什么会把这两封信放在自己坟墓中呢? 以古今的人情度量,放在墓葬里的陪葬品,多是死者珍爱的东西。死者看重这些物品,希望永远不离开它们,所以才将它们陪葬,让它们伴随自己离开人世到另一个世界去游历。人性的这种特点,古今中外皆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细民百姓,也都一样。两千年前一位普通的秦国人[中],死前将两个弟弟两封来信放在自己的墓葬里,正是表明他在自己的人生中特别看重这两封信。那么,他为什么特别看重这两封信呢?是因为这两封信是两个弟弟从战场上寄回来的。根据专家推测,他的两个弟弟在发出这两封信后不久,可能都战死疆场了。于是,这两封信就成为两封异常珍贵的遗书。 如果上述推测不错的话,这两封遗书,对于一个古代秦国的普通家庭来说,分量可谓是重而又重;对于撑持整个家庭,爱护和关照两位弟弟的大哥来说,可谓是人世上最贵重的东西了。哥哥中一直珍藏着弟弟黑夫和惊的信,当他临死时,他要求将这两封信放进自己的墓中,他希望兄弟三人,永远在一起。 9、一场失载的战争 黑夫的信,写于秦王政二十四年二月,惊的信稍晚,大概写于同年三、四月间,可能因为天气已经转热,所以他在写给母亲要钱置办夏衣的信中,显得非常心急火燎。这两封信,都发自淮阳前线,信中的内容,不仅涉及一个古代家庭的钱财琐事、儿女亲情,也第一次从一个普通士兵家庭的角度,栩栩如生地讲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实况,一场史书所没有记载的战事,也因为这两封信的出土而从历史的黑洞中浮现出来。 黑夫在信中写道:[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这句话是说,黑夫等人在淮阳作战,进攻[反城]已经很久了。淮阳,就是郢陈,因为地处淮河之北,所以又被称作淮阳。 由信上的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郢陈(淮阳)反叛,被叛军占领,成为[反城],黑夫所属的秦军,长久围攻郢陈,直到黑夫寄信的时候,也就是秦王政二十四年二月,还没有攻破。郢陈不久后被秦军攻克,因为惊在第二封信中提到,自己已经[居反城]中,大概在三、四月间。 黑夫和惊所参加的这场进攻反城淮阳的战事,史书没有记载。这两封信的出土,首先是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将一场不见于史书记载的战争呈现出来。历史一环连着一环,由于淮阳之战的呈现,新的问题又被牵引出来。黑夫和惊所属的秦军是由谁统领的呢?他们所攻击的占据郢陈的叛军又是由谁统领的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秦王政二十二年,昌平君在郢陈起兵反秦,攻楚的李信军被迫撤回,在郢陈大败,胜利的楚军以郢陈为基地,大举西进攻秦,迫使秦王嬴政亲自到频阳陈谢请求王翦复出。这个时候的郢陈地区,控制在以昌平君为首的楚军手中。二十三年,王翦统领六十万秦军出动。王翦秦军进攻楚国的路线,大体与李信军相同,由郢陈南下东进,进攻楚国的首都寿春。从而,王翦军出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攻打郢陈,平定以昌平君为首的反秦叛乱。 由此看来,黑夫和惊都是王翦军的战士,他们随军开赴郢陈,开始对[反城]郢陈的围攻。战事激烈而长久,直到二十四年三、四月,郢陈才被秦军攻克。而长久坚守郢陈、抗拒秦军的叛军,应当就是昌平君所统领的楚军。郢陈之战攻防双方的军队统属,由此大体清楚。 由这两封信所透露的郢陈之战的事情看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绝非摧枯拉朽,如同风扫落叶,而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特别是秦灭楚国的战争,不但反复曲折,而且与秦国国内的政局有深沉的牵连。复杂的历史真相,远远超出我们仅仅阅读传世的史书所能够了解到的情况。 郢陈攻防战的历史真情,因为两封家信的出土被披露出来以后,在连续的历史环节上,新的疑问又随之而来。秦军苦战攻克郢陈后,长期坚守郢陈的楚军下落如何呢?攻击郢陈的秦军主帅是王翦,坚守郢陈的楚军主帅是昌平君,郢陈之战结束后,他们又将如何行动?昌平君和王翦曾经是秦王嬴政的左右手,郢陈之战结束以后,秦王嬴政又将如何对待这两位让人放心不下的将相大臣? 历史宛如影片,经过历史学家的修复倒片后,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放,我们继续往下看。 10、昌平君之死 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统领六十万秦军出动,他吸取李信军失败的教训,谨慎作战,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王翦首先逐一收复失地,安定郢陈西部的颍川以后,他以秦军一部包围郢陈。同时,他统领秦军主力南下,进攻郢陈南部的平舆。围攻郢陈的秦军,苦战久攻不下。进攻平舆的秦军主力,大破楚军,乘胜东进,深入楚国境内,攻克了楚国的首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 形势发展到这个时候,秦王嬴政亲自来到了郢陈。关于秦王嬴政的这次行动,《史记.秦始皇本纪》只有一句话六个字:[秦王游至郢陈。]至于他为什么来,来后做了些什么,以后的去向如何,都没有交代。我们只能推测他在首都咸阳待不住了,实在是放心不下,他放心不下前线的军事形势,他放心不下手握军权的大将王翦,他也放心不下反秦为楚的表叔昌平君,所以他要亲自到郢陈来监军,来督战。 也就在这个时候,坚守郢陈的昌平君,得到楚国国内不利的消息,他撤出郢陈,东去退回到楚国境内。在得到楚王负刍被秦军俘虏的确切消息之后,他被楚军大将项燕拥立为楚王。这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秦王政二十三年,[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 淮南,当为淮北,淮河之北。看来,昌平君退出郢陈以后,来到了淮北地区。在国家不可一日无主的紧急情况下,他继承了楚国的王位,在大将项燕的辅佐下,领导楚国军民继续抗击秦军,保卫祖国,成为最后一代楚王。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伴随楚国的命运,接近尾声。 秦王政二十四年,《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纪事如下: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这条纪事说,秦王政二十四年,王翦和蒙武统领秦军攻击楚国,击败楚军,昌平君死去,项燕于是自杀。 项燕兵败自杀,是在淮北的蕲县(今安徽蕲县),也就是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的地方。王翦攻克楚国首都寿春以后,主力移师北上。楚王熊启(昌平君)与项燕退守淮北,在蕲县与王翦军决战。决战的结果,楚军战败,楚王熊启战死,大将项燕自杀,楚国灭亡。战国时代的历史,即将结束,新的后战国时代的历史,又由此埋下了伏线。 十四年后的秦二世元年七月,楚国戍卒陈胜吴广在蕲县大泽乡起兵反秦,楚国复国。其后不久,战国六国纷纷复活,后战国时代到来。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时,假称楚国大将项燕和秦国公子扶苏还在人世,起义是在他们的领导下发动的。 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秦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抗秦殉国的楚军大将。陈胜吴广起义,在反秦复楚的大义名分之下奉这样两位人物作为精神领袖,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只要我们联想到活跃于秦楚之间的昌平君,不可思议的历史中或许就会浮现出可以思议的线索。昌平君是楚考烈王的儿子,他被拥立为最后一位楚王,与项燕一起战死于蕲县,昌平君又是秦始皇的表叔,秦国的王室贵胄,他与扶苏之间不会没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联想到,昌平君会不会是将扶苏和项燕连接起来的关键人物?昌平君究竟是扶苏的什么人呢? 搜寻嬴政的亲人到这里,秦始皇的密码,可以说是又被解开了一环。然而,历史的隐秘连接着隐秘,秦始皇的密码,一环套着一环。看来,我们的搜寻,还得继续下去。 【第四案】秦始皇的后宫谜团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秦始皇:可是,有谁知道,他的皇后是谁?难道赫赫有名的始皇帝,竟然没有皇后?更为吊诡的是,不仅是始皇后,秦始皇后宫中所有的女人,都没有留下姓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历史抹去了她们的身影? 一、秦二世与他的母亲 1、世上有无始皇后?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 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在制度上有专门的规定,是必须大书特书,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这就不能不说是有点奇怪了。 奇怪的事情还没有完。如果说秦始皇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忘了记载,或者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写也就罢了,更奇怪的是,除了始皇后而外,有关秦始皇所有后宫的消息,在史书中也几乎都没有记载,两千年来也没有人知道。这就不仅仅是奇怪的事情,而是一桩非正常的历史之谜了,对于历史侦探来说,也就成为一桩有待破解的历史疑案了。 二00七年三月,我得到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墓葬被发掘的消息,于是专程再次前往西安,就与秦始皇有关的女性的遗迹作了考察。我去秦东陵,查访了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的墓葬。秦王与王后,都是夫妇合葬一地,阴阳相配,合于人情,合于制度。亲祖母夏太后与高祖母宣太后的墓,也是规模宏大,不过,因为两位太后都是侧室而不是正妻,所以葬地选在别的地方。一切都井井有条,合于传统,合于礼制。唯有秦始皇陵,孤零零一座大墓,没有皇后之墓相伴。那种孤单独立的景象,实实在在地将谁是始皇后的历史疑案,卷入了考古实物当中。究竟有没有始皇后墓?如果有,始皇后墓在哪里? 越是深查,疑虑越深。面对疑虑,当事实不清、真相不明的时候,各种猜测遐想,就应运而生。 有人猜想说,秦始皇大概是没有立皇后,之所以没有立,是因为后宫太多,看花了眼,定不下来。不过,动动脑筋就可以知道,后宫多少,秦与历代一样,自有制度,自有规定,与立不立皇后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立后是为了王位继承的秩序,也是为了后宫的秩序,与是否花了眼倒是关系不大,这个说法太不专业,拿不上桌面。 也有人猜想说,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这种厚望的特殊要求延迟了他立后的进程云云。不过,查查史书就可以知道,秦始皇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都是统一天下后濒近晚年的事情,以秦国的传统和制度而言,秦王正式立后当在亲政后不久,大概都在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时代,怎么也等不到四、五十岁。待到年老体衰才来考虑立后的事情,不仅祖宗们不允许,臣下们也怕早就吵翻了天。这种猜想也说不通。 又有人猜想说,秦始皇的母亲私生活不检点,养面首,生有两个私生子。这件事对秦始皇影响甚大,他驱逐母亲出京,由怨恨母亲发展到仇恨女人,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使他迟迟未能立后。不错,秦始皇的母亲确是养了面首嫪毐,养了私生子,秦始皇也确是怨恨过他的母亲,将她驱逐出京。不过,这件事情,直接关系到他的母亲与养祖母华阳太后间的政治斗争,当他事后听了策士的劝告后,出于稳定政权和安定继承关系的考虑,迅速迎回母亲,恢复了秦王与太后的正常母子关系。秦始皇是第一流的政治人物,他的为人行事,首先是从政治的角度考虑的。 况且,在秦国历史上,太后养面首生孩子的事情多的是。他的高祖母宣太后与来秦的外国义渠王生有两个儿子。宣太后的儿子,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不但知道这件事情,还与母亲合谋,利用这桩私情,刺杀义渠王,将义渠王的国土并入秦国,解决了一桩多年威胁秦国西北边境的心腹大患。秦昭王早早在宣太后的主持下娶妻立后,后宫不少,子女也多,不但没有看到什么心理上的障碍,看到的反而是实利人情浓厚、道德约束淡薄的边风古情。可以说,在太后的私生活与秦王立不立后之间,实在是找不出可信的联系。这种猜想,好听是好听,也难以说通。 所以我们说,上述的这些猜想,都只是勉强的臆测,因为找不到破解的门道,只有接受现状,再做一点粉饰性的涂抹而已,并不能连接到具体的史实,做有理有据的破解。那么,破解的门道在哪里呢? 2、唯一的线索 破案的关键,要有线索。历史疑案的破解,需要找到能够作为线索的史料。我将史书中所有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史料都筛选了一遍,结果只找到一条,现在提供给大家。这条史料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条:九月,葬始皇骊山。……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 这条史料非常重要,必须做一个详细的解释。秦始皇三十七年,就是公元前二一0年,这一年七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旅途中生了病。车驾抵达沙丘宫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秦始皇病情急遽恶化,突然不治身亡,享年五十岁。随后的事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沙丘之谋。沙丘之谋的主谋是赵高,他是秦始皇的幼子胡亥的老师,秦始皇的贴身车马班长──中车府令,他引诱胡亥,说动丞相李斯,三人结成政治同盟,伪造遗书,逼迫皇长子扶苏自杀,拥立胡亥即位,建立起二世政权。 九月,二世新政府在咸阳举行盛大的葬礼,将秦始皇安葬于骊山,就是现在的秦始皇陵。在安葬秦始皇的时候,二世皇帝下了这道处置秦始皇后宫的命令。这道命令说:[先帝的后宫当中没有子女的人,不宜外放出宫。]根据这道命令,于是将她们全部殉葬从死,死者的数量相当多。 那么,从这条史料当中,我们可以读取到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哪些信息呢? 一、秦始皇后宫的数量不少,具体的数量不详。不过,秦的后宫,自有严格的制度。根据继承了秦国制度的汉朝初年的情况来看,秦始皇应有正夫人一人,称号为皇后。侧室多人,都称夫人。夫人们的称号分别有美人、良人、八子(比如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她是惠文王的侧室,称夫人,正式的称号是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数种,她们地位的高低,比照政府官员的秩禄,也都有规定。所以我们可以说,真正有名分,可以被称为秦始皇后宫的人,最多十来人左右。世上盛传秦始皇的后宫列女在万人以上,都是后世的传闻和文学的夸张,是不能作为信史来看的。 二、这些数量有限的后宫们,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生有子女的,另一类是没有生子女的。 三、凡是没有子女的后宫,都按照二世皇帝的命令殉葬,被埋在临潼的秦始皇陵里面了。 四、凡是有子女的后宫,免于殉死,在秦始皇死后,与他们的子女一道,还继续活在人世上。 据我所知,上面这条史料是史书中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唯一的一条史料,我们从中能够读取的信息大概也就是以上四点了。情况介绍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知道秦始皇的后宫有些什么人,我们知道秦始皇的皇后是谁了吗?] [不知道。] 可以想象得到,大家肯定会如此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什么?] [从这条史料看不出来。] [那怎么办?]如果我继续追问。 这一来,大家恐怕会为难,不便回答了。不过我想,有人也许会说:[那就没有办法了。没有证据,总不能瞎猜乱说嘛。] 说得对,的确是这样的。历史学有一个基本的共识,或者说是一种基本的训练,叫作根据证据说话。能够尊重证据,根据史实说话,才算是入了历史学之门。 不过,入了门还得能出门。你入门经过学习以后还得出门,出门自立门户,出门博采百家,出门活学活用,也可以出门做历史侦探。我们今天的课题是破解疑案。现实中破解疑案的专家,当然是刑警侦探了,最有名的文学代言人,当然是福尔摩斯、波罗,还有黑猫警长了。作为破解历史疑案的历史侦探,我们也不妨出门向破案的侦探们取经,学习他们破案的方法。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向刑警侦探们学习些什么,我们将如何活用他们的方法来破解我们的疑案呢? 3、不幸的儿女们 在侦探破案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刑警们追捕犯人,犯人逃脱,不知去向。这时候,刑警们并没有绝望,他们回到警察局开会,调查和搜寻所有与犯人有关的人,制作出一张关系网表,依据这张表,经过仔细地分析,从中筛选出犯人可能前往投靠的关系人。然后,刑警们转而跟踪这个关系人。结果,犯人的身影出现在这个人身边,刑警们果断出击,一举抓获了犯人。在侦探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吊线跟踪。 今天,我们把这种方法借用到历史学当中,尝试能不能用这种吊线跟踪的方法破解秦始皇后宫的疑案。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有关秦始皇后宫的史料只有一条,而解读这条唯一史料的结果似乎是走入了绝路,追踪的对象──秦始皇的后宫们的身影消失了。不过,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学习刑警们的做法,将后宫们的关系网作一番整理的话,我们将不难发现,与后宫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人,除了秦始皇而外,就是她们的子女了。通过调查子女们的行踪,寻找母亲的下落,可以说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出于这种思路,我们暂时停止对秦始皇后宫去向的追踪,转过头来考察秦始皇的子女们。 这样一来,前景就豁然开阔了。秦始皇有近二十位子女,长子扶苏,幼子胡亥,中间知道姓名的还有公子将闾和公子高,我们可以对他们逐一吊线跟踪。为了便于追查,我们先列出一张线索人的名单来。请参见下表。 顺序 人物 第一线索人 公子将闾兄弟 第二线索人 公子高 第三线索人 诸公子公主 第四线索人 幼子胡亥 第五线索人 长子扶苏 按照这个名单,首先追查第一线索人公子将闾兄弟,看看能否找到有关他们母亲的线索。公子将闾一共兄弟三人,他们出现在史书上,是在二世即位以后。当时,他们共同面临着被诛杀的危险。 我们已经讲过,秦始皇死后,即位的二世皇帝胡亥是幼子,他本来不应当继承皇位,受老师赵高的引诱,得到丞相李斯的协助,伪造遗诏,逼死长兄扶苏,篡夺了皇位。即位后的胡亥,内心不安,对比他年长的兄弟姐妹们,都心怀猜疑,担心他们危及自己的地位。在赵高的怂恿下,二世决定将在世的公子公主们都处死,以消除他们对于皇位的潜在威胁。 史书上说,在这场清洗运动中,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软禁在宫内,最终被定以[不臣]之罪判处死刑。所谓[不臣],就是失臣下之礼义,引申出去就是对主上的不敬,再引申就是妄图谋反了。这种做法,我们今天叫作无限上纲上线。 公子将闾最是谨慎重礼的人,他实在是冤屈不服,他对传达判决的使者申辩道:[朝廷的礼节,我从来不敢不服从;朝廷的序位,我从来不敢不遵守;接受皇上的命令应对回答的时候,我也从来不曾有过失辞欠礼,何以叫作不臣?我只求明了自己的罪名而死。]执行命令的使者无情,说自己是奉诏书行事,催促将闾立即服罪自裁。可怜公子将闾兄弟三人呼天不应,被迫含冤引剑自杀。 在史书有关公子将闾兄弟的简短记载中,我们没有发现有关他们母亲的直接线索。根据公子将闾的为人,根据他重礼仪,守规矩,行为谨慎,言辞得体的形象,我们推断他的母亲也当是谨慎而对子女管教严格的人。此时的她,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其次,我们来考察第二线索人公子高。 在秦二世杀戮兄弟姐妹的恐怖之中,公子高曾经打算逃亡,但他担心因为自己的逃亡而株连家族,走投无路之下,他上书二世请求让自己为父亲殉葬。二世十分高兴,同意了公子高的请求,赐钱十万筑墓,让他陪葬于始皇帝陵园内,于是就没有株连公子高的家族。 史书上记载公子高上二世皇帝书说:[先帝无恙的时候,臣下入内则被赐予饮食,出外则使乘坐车马;御府的衣物,中厩的宝马,臣下都有受领。先帝仙逝,臣下应当从死而未能速行,这是身为人子而不孝,身为人臣而不忠。不孝不忠,无以立名于世,臣下请求从死,愿意陪葬在骊山脚下。切切恳求,愿主上恩幸,哀怜准许。]被送上断头台的皇子王孙,那种无辜无奈、日暮途穷的哀鸣,至今读史尚回荡在耳边。 在对公子高的考察中,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关他母亲的直接线索。从公子高的上书来看,他深受父亲的喜爱,忠孝之心非常浓厚,以此推测,他的母亲应当也是重大义的人。公子高有想法有决断,曾经考虑逃亡,但是,为了保护家族,最后决定以身殉葬。想来,他的母亲,或许还在人世,儿子走后的家族,由她来孤苦支撑? 跟踪追查第一和第二线索人到这里,对于他们母亲的情况,除了一点似是而非的推测外,我们难以得到更多的信息。看来,由公子将闾兄弟和公子高的线索去追踪秦始皇后宫的线路,走不通。走不通的原因,是实有其人其事而可以取证的文献史料不足。文献史料,是从古代辗转流传至今的文字信息,是我们破解古代疑案的重要证据。文献史料不足,我们就束手无策,打退堂鼓了吗?不,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来源,这就是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直接到古代遗留中寻找第一手信息,最为可靠。于是,我们将视线投向考古,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 4、发掘公子公主墓 自从兵马俑陪葬坑在一九七四年被发现以来,始皇帝陵园的发掘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秦始皇一生的种种疑案,由此获得了文献上得不到的种种宝贵线索。在始皇陵园,考古学者曾经发掘过一座甲字形陪葬大墓,规模等同王侯级别,地点靠近始皇帝陵封土。考古学者以为墓主当是皇室宗亲,可能就是公子高的墓。 在始皇帝陵封土东边大概一里远的地方,有一村落叫作上焦村,在村外的树丛间,有十七座甲字形陪葬墓,坐东向西,南北纵列,面向始皇帝陵展开。其中有八座墓葬已经发掘,在陪藏品中,考古学者发现了秦少府工官制作的御物。少府是专门管理王室宫廷的机构,相当于皇室内务部。一般来说,少府制作的物品,属于皇室用品。这些墓藏中出土的皇室用品,自然使人联想到这些墓主与皇室宫廷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关联。那么,这种关联会是什么呢? 为了追查这种关联,我根据考古发掘的报告书,将已经发掘的八座墓葬的资料整理出来,提供给大家如下:上焦村陪葬墓简况 第7号墓 墓主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头、身、四肢分离。 第10号墓 墓主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头、身、手、足骨分离,倒置于椁室头厢内。 第11号墓 墓主为女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骨骼完整,仰身直肢,上下颌骨左右错动。 第12号墓 墓主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头骨置于椁室头厢盖上,肋骨及其他骨骼置于头厢内。 第15号墓 墓主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头、身、四肢分离,置于椁室头厢盖上,头骨在椁室外乱土中,头的右颞骨上插有铜镞一支。 第16号墓 墓主为男性,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上半身尸骨在椁室内,头骨在椁室头厢的盖上,下肢骨在填土中。 第17号墓 墓主为女性,年龄在二十岁左右,头、身、下肢分离,左脚与胫骨分离,两臂伸张作趴伏状。 第18号墓 有铜剑一把,未见人骨。 八座墓中,出土七具尸骨,五男二女中,六人身首四肢分离,显然是被酷刑肢解而死,一人尸骨完整但上下额骨错位,显然是被绳索缢死。这种非正常死亡的遗留现场,究竟向我们传达了古代历史的什么信息呢? 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是八座墓葬的发掘者之一。他由这十七座墓葬,联想到秦二世诛杀诸位公子公主的事情,推断这十七座墓葬可能是被秦二世所诛杀的公子公主们的坟墓。 根据史书的记载,二世即位以后,命令赵高网罗罪名,将秦公子十二人戮死于咸阳,公主十人矺死于杜县,财产一律没收,亲近多被株连。戮死,就是杀死后陈尸受辱。矺死,就是分裂肢体而杀之。诸位公子公主非正常死亡的惨状,与十七座墓葬主人们的零乱遗体情况相当。 根据史书的记载,诸公子和公主被杀的时令,是在二世元年春天,秦历当在一至三月的寒冷时候,发掘中发现有修墓人烤火的炭迹,文献和实物互相得到了印证。 根据史书的记载,长子扶苏接受伪造的遗诏,被赐剑自杀于上郡。第十八号墓只有铜剑一把,未见人骨,可能是他的衣冠冢。文献和实物不仅有相互的印证,更令人感到神奇而有无穷的回味。 考古发掘,为秦二世屠杀兄弟姐妹的历史惨案提供了实物的证据。这些实物的证据,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秦始皇的诸位公子公主,都死于骨肉相残,他们都是在非正常死亡后单独埋葬的。由此看来,他们死亡的时候,他们的母亲,也就是秦始皇的有子女的后宫们,或许已经过世,或许还在人世间孤独而悲哀地生活着。至于更详细的情况,我们无法得到更多的线索。看来,追查第三线索人的这条路,也到此不通了。余下的线索,只剩下第四线索人──秦始皇的幼子,二世皇帝胡亥和第五线索人──长子扶苏了。我们先来考察胡亥。 5、废长立幼的打算 秦二世胡亥是排名第四的线索人,我们在着手调查他以前,按照惯例,首先提供一份有关线索人的个人资料,请参见下表。 秦二世胡亥履历表 名字 胡亥 性别 男 生年 秦王政十八年 父亲 秦始皇嬴政 母亲 ? 职业 皇帝 死亡 二世三年 胡亥是秦始皇的幼子,生于秦王政十八年。胡亥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在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的时候,当时,胡亥二十岁。 秦始皇即位以后,曾经五次巡游天下。第五次巡游,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0年)十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同年七月病死于旅途当中,整整持续了十个月。(按:秦的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就是每年第一个月是十月,九月是最后一个月,从十月到七月,在同一年度内,正是十个月。)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在开始他人生的最后一次旅行时,做了一个对未来的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就是带上幼子胡亥同行。那么,我们为什么说这个决定对于未来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呢?一句话,这个决定直接牵涉到秦始皇究竟想选择谁做自己的继承人的问题。 关于这件事情,史书上只有这么一句简单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这句话是说,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癸丑这一天,始皇帝开始出行巡游天下。政府百官分成两套班子,左丞相李斯带领一套随始皇帝同行,右丞相冯去疾带领另一套留守咸阳。幼子胡亥爱戴父亲,请求同行,始皇帝同意了。仅仅由这句话,我们似乎看不出这件事情与秦始皇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将有关这个决定的两个背景情况加进来考虑的话,问题就出来了。 第一个背景情况是,这时候的秦始皇已经五十岁了,从他日渐衰弱的身体状况来看,也许已经是时日无多了,选立继承人的决定,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第二个背景情况是,就在一年多以前,秦始皇的长子,皇位第一继承人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被贬斥出京,打发到上郡的蒙恬军中出任监军。从而,秦始皇最终将选定谁做继承人的事情,成了一桩悬案。 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他们都是有皇位继承权的可能接班人。始皇帝这次巡游天下,长期离京在外,部分百官同行,帝国的重大政务都在旅途中处理,或者在车上,或者在行宫中。毫无疑问,秦始皇的巡游,连带着帝国政治中枢的移动,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重大的政治行动。在如此重大的政治行动中,秦始皇选取胡亥同行,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这种非同寻常的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呢?一,如果从父子之情来看的话,表明了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的亲情;二,如果从皇位继承的政情上来看的话,则是显示了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太子的政治意图。秦始皇有意立胡亥为继承人的事情,是历史上被忽略了的问题,实有其事而被视而不见。今天,我将这件事情作为问题提供给大家考虑,并且出示可能的证据。 秦始皇立胡亥为继承人的考虑,在史书中是有明确的线索可以追寻的。这个明确的线索,有胡亥和蒙毅两人可以作证。 胡亥即位以后,在赵高和李斯的怂恿下,决定杀害亲近扶苏的大将蒙恬和他的弟弟蒙毅。蒙毅长期侍从在秦始皇身边,是秦始皇最为信任的亲信大臣。他熟悉宫廷内幕,秦始皇帝晚年的心境,他是第一知情人。蒙毅死前,二世曾经派遣御史传令指责他说:[先帝曾经打算立朕为太子,而你从中作难。如今丞相参劾你不忠,罪当诛灭宗族。朕不忍,赐你一死,也算恩遇有幸,你自己决断吧。] 蒙毅痛感冤屈,自杀以前为自己申辩说:[如今指责臣下不能得先帝之意,然而,臣下年少就仕宦于先帝,多年蒙恩,幸得信任,直到先帝去世,未曾有所逆迕,可以说是知晓先帝之意了。又指责臣下不知太子之能,然而,先帝巡游天下,独有太子跟从,先帝亲爱太子之情,远较诸位公子深厚绝远,臣下是尽知而无所怀疑。先帝举用太子,不是一时之转念而是多年之积虑,臣下何曾敢有过劝谏,何曾敢有过谋虑!臣下绝不敢巧饰言辞、强辩夺理以避死,只是担心事情不实而羞累先帝之令名罢了。恳愿使者能够有所考虑,使臣下死得明白。] 在二世的指责和蒙毅的辩解当中,都提到了晚年的秦始皇曾经打算立胡亥为太子的事情。在蒙毅的话中,更是明确透露出,秦始皇废长立幼的打算,不是一时的念头,而是经过数年酝酿的积虑。 看来,秦始皇格外宠爱胡亥,有意立他为太子的事情,应当是可信的事实,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格外宠爱胡亥呢? 6、秦始皇为什么宠爱胡亥? 人性本复杂,人心多变化。历来论及身居高位的权势人物,往往专注于政治政略,对于人情人性,多有所忽略。如同始皇帝这样的权势人物,首先,他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剥去层层外衣的人体,同你我一样,都是由生带来由死带去的赤体;离开权势利害的心情,同你我一样,都是天地间常见的儿女亲情。就始皇帝与胡亥的关系而言,首先是父子亲情。 在家天下的父子继承体制之下,政情由亲情延展生出。帝王的隐私,就是国事的隐情;国家政情的隐秘,常常需要到帝王亲情的隐私处去寻求。顺着这种思路考察始皇帝之所以格外宠爱胡亥的理由,我们可以举出三条来。 一、幼子可爱的人情 胡亥是始皇帝最小的儿子,他三十一岁生下胡亥之后,大概就没有生育了,可能身体出了毛病,生殖系统有慢性的炎症或者是机能性障碍。俗话说,么儿幼子最可爱,年少天真无嫌猜。爱幼的人情,不但平民百姓如此,权势在手的人,更是如此。身在高位,逼宫抢班的危险,使人不得不有所提防,首当其冲的提防对象,就是最近的继承人。父子继承的体制下,长大成人的亲骨肉,越是能力强,越是力量大,越是有逼迫的危险,也越是容易成为猜忌的对象。 与此相反,幼子继承的可能性最小,利害上没有逼迫的可能,年幼天真,与父亲的关系多是难得的真情,不仅没有嫌猜,常常滋生格外的爱怜。格外的爱怜,生于平民之家,不过是人间的亲情;生于君王之家,往往衍生成王位继承的政情。历史上,老父爱幼子,废长立幼的事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汉高祖刘邦(废长子刘盈立幼子如意失败)、汉武帝刘彻(杀长子刘据立幼子刘弗陵)、曹操(一度想废长子曹丕立幼子曹植,后来放弃)、袁绍(不立长子袁谭立幼子袁尚)、刘表(不立长子刘琦立幼子刘琮)……简直可以写一部废长立幼的专门史。 二、胡亥顽皮直率的天性 胡亥之所以格外受到父亲的宠爱,也出于他可爱的性格。胡亥其人,本来是没有政治抱负也没有政治野心的青年,鲁莽而顽皮。《新序》中,留下了这样一个战国故事。胡亥还在做王子的时候,始皇帝设酒宴招待群臣,胡亥与诸位兄长一道得到酒食的赏赐,临席完毕,诸位公子纷纷退席。古人席地而坐,就像现在日本人坐在榻榻米上一样,入席脱鞋,出来穿上,脱了的鞋都放在门外。胡亥最后一个出来,大概是喝了点酒,又受了宴会高兴劲儿的熏染,很有些兴奋,看见满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鞋子,一时发了猴性,将看起来招眼的鞋,都一一踩上一脚。诸位兄长无不叹息云云。 《新序》是西汉末年的学者刘向所编辑整理的古代故事集,而这种古代故事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史料之一。这个故事,《史记》中没有,可能是现有古籍中有关胡亥少年时代的唯一记载。胡亥的诸位兄长,从扶苏、公子高到公子将闾兄弟,都是比较规矩的人,或许与始皇帝对子女的严厉有关,也许与他们母亲的管教有关。胡亥与诸位兄长不同,敢闹事,不时搞点恶作剧。他的这种性格,用贬斥的话来说,是不懂规矩的恶少;用平和的话来说,是调皮捣蛋的顽童。也许,正是因为他个性比较直率莽撞,年纪又最小,才得到了始皇帝格外的喜爱? 三、胡亥没有政治野心 前面我们讲过,始皇帝突然死于巡游途中,赵高策划沙丘之谋,劝诱胡亥销毁始皇帝的遗诏,取代扶苏,抢班夺权。这件事情,一开始被胡亥一口回绝。胡亥说:[父皇的安排是当然的事情。明君知悉臣下,明父知悉儿子。父皇去世,不言封赏诸子,我作为儿子没有多话的余地。]可谓干脆利落,毫无恋念政治权力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