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隋唐不演义-23

作者:蒋柳 字数:9645 更新:2023-10-09 10:45:45

他只有留在洛阳,然后为王世充卖命。那就混着吧,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不是一样。什么建功立业,什么荣华富贵,对草莽英雄来说,本就是不该有的奢望吧。综合各种正史以及野史,此战大概可以还原如此的情景。交战之前,王世充叫来了单雄信喝酒,碗是金子打造的。王世充比当年曹操请关羽斩华雄要下本得多。捧上这杯酒,王世充告诉对方,李世民那个小儿自恃力大弓强,没把我们洛阳的大将放在眼里,现在只有将军出去讨回颜面了。单雄信比关羽懂生活,知道酒还是趁热喝的好。当下一饮而尽,然后提枪驰马而出。数百骑迫近李世民,单雄信亮出了他的寒骨白。据史书所说,这把名枪离李世民的身体只有区区一尺。一尺之差,历史或许就是另一副模样。在枪头只需再往前送出数寸时,一声急喝阻止了历史朝另一条路前进。“阿兄住手,此秦王也!”单雄信转头,然后看到了徐世勣。我相信单雄信此时涌起的应该是恍如隔世的感觉。数年前,我们在瓦岗寨还同桌饮酒,我们并肩作战,我们许下同生共死的诺言,谁能想到,我们竟然站到了对立面,各为其主!造化弄人啊!望着徐世勣的急色,再看看李世民,单雄信明白了。他收住了枪,揽住了马辔,哈哈大笑起来。“要不是你,这小子就死定了。”说完,单雄信掉转马头,离开了现场。许多人对这一幕十分不解,并表示对史书记录的怀疑。确实,沙场之上,你喊一声此乃秦王,单雄信就不杀了?这世界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只怕知道是秦王之后,更要痛下杀手,毕竟这是对方的主帅,杀了他,可以立功,可以退敌,甚至还有可能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影响天下的归属。任何一个武将都无法拒绝这种诱惑。但我依然相信这个记录的真实,因为它的主角是单雄信。单雄信从来不是纯粹的武将,他只是一个草莽英雄。在他的人生里,胜利与光荣并不在第一位,效忠也不是他人生的第一要义。在他眼里,什么王世充,什么李世民,都不如情义来得重要。如果徐世勣不让我杀,我就不杀,管他是秦王还是唐帝。因为徐世勣是我的朋友,仅此而已。太阳已经西斜,夕阳将单雄信的影子拉得很长。他遵循着自己的心灵活在乱世,而没有理会这是否是正确的生存之道。单雄信放了李世民一马,王世充当然火冒三丈。但他还是沉得住气的,他没有追问单雄信为什么不执行军令。而是告诉对方,这次让李世民跑了没事,单将军也不要灰心,以后还有机会斩下此小儿的头颅。地球人都知道,李世民此人自视甚高,经常轻兵深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能再次堵住他。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被王世充惦记上以后,李世民又一次陷入了重围。九月的一天,李世民领着五百骑出营,跑到邙山上,邙山是洛阳北面的一座山脉,风水很好,历来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之说,堪称中国的墓地地王,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块地皮。当然,李世民这么年轻,自然不是来看墓地的,他是来看地形的。可登上邙山这一刻,王世充已经悄悄尾随而至,准备就地给他找块坟地。王世充率了一万兵马,他还没忘记带上单雄信。单将军,这一次不会失手了吧。单雄信领兵而去,他已经为徐世勣放过李世民一次,现在,他将为王世充击杀李世民。王世充待他不错,据演义所说,王世充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舍得了妹子,还套不住英雄?宋金刚是怎么为刘武周卖命的?单妹夫,看你的啦!出战之后,单雄信直接奔向了李世民,并很快逼近了对方。枪已经举起,他再一次将决定战役的机会握在了手中。此时,徐世勣并不在战场,不再需要顾及对方的面子。此时,他熟识的秦叔宝、程咬金们都不在。此时,他已经靠近李世民,李世民的四羽大箭也无法发挥威力。只需一枪,决定天下。枪刺出时,单雄信的眼里只有李世民,枪刺出时,他已经感觉到枪头的喜悦,但马上,一种压迫感横陈而来(借用一下武侠的写法)。一声大喝如惊雷般炸响,单雄信只是迟疑了一刻,一把马槊就横刺而来,直接将他扫落在地。半路杀出来的不是程咬金,也不是秦叔宝,而是另一大门神尉迟敬德。就在今天早上,这位刚救了李世民一命的尉迟敬德还在大牢里关着。其原因说起来有点复杂,一开始是一个叫寻相的军将逃跑了,而这位寻相跟尉迟敬德都曾是刘武周的部属,还一起搭过班子,也是一同降的唐。可最近,不知道寻相兄哪根筋不对,好好的唐朝政府不愿意待,竟然从军营中逃走了。寻相跑路之后,大家一看,尉迟敬德还没跑呢,现在不跑不等于将来不跑,况且尉迟敬德跟寻相这么熟,寻相跑了,他能不知道?于是,尉迟敬德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就被关到了牢里。干这事的是屈突通跟殷开山,这两位保持高度警惕心的同志在山西战场怕是吃过尉迟敬德不少的亏,不排除公报私仇的可能性。将尉迟敬德关起来后,这俩老哥们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李世民:“尉迟敬德这个人太厉害了,现在既然已经关起来了,他的心里肯定有怨气,留着他只怕有后患,干脆杀了!”说完,两位充满期待地等着李世民的答复,只要李世民一点头,就准备立刻送尉迟敬德上西天。李世民望着兴致颇高的两位,反问了一个问题:“尉迟敬德如果反叛,怎么会笨得等寻相逃了还留在营里?”屈突通跟殷开山听到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马上释放尉迟敬德。在悻悻然离开之后,两位又收到了一个让他们吃惊的命令:“将尉迟敬德带到我的卧内来。”(看来卧室里除了收服老婆之外,主要功能是收服心腹。)尉迟敬德从牢里出来了,又进入李世民的卧室,至于两人在卧室里干了什么,屈突通跟殷开山一时半会儿是无法知道的。只知道尉迟敬德从卧内出来时,腰里鼓鼓,腰板很直,脚步开阔而自信。据史书记载,卧室内,李世民跟尉迟敬德进行了一段对话。李世民先掏出了一包金子:“我们大丈夫讲究意气相投,不要介怀这一点误会,我也不会相信那些谗言而害了忠良。我相信你也会明白这一点。如果你要走,这些金子就算给你的路费,以表我们共事的情谊。”这段对话不像是王爷跟军将的对话,倒像极了宋江跟武松的对话,由此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豪杰愿意追随在李世民的身后。尉迟敬德选择了留下,从卧室里出来之后,这位大汉成为了李世民最忠诚的部下。在演义里,尉迟敬德也在单雄信手下救过李世民,不过,那时外号黑大个的尉迟敬德正在河里搓澡,这个情节安排是合理的,刚从牢里放出来,又被叫到卧室里谈人生谈理想,是应该洗一洗,但在史书里,李世民登上邙山时,尉迟敬德应该就紧紧追随在对方的身后。在为天下人守门前,他将守卫李世民的安全。尉迟敬德的杀出,再一次让王世充的美梦落空。单雄信落马坠地,幸亏他手脚麻利,借势逃走了。尉迟敬德护卫着李世民脱离包围圈子,重整旗鼓,卷土而来,大败王世充。这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第二枪,也是最后一枪。他将再没有这样的机会。李世民的反击即将来到。【破胆之战】时间来到第二年,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二月,洛阳西。李世民将大军推进到王世充的眼皮底下,为了迎接对方,王世充亲自出城,与李世民隔着谷水对望。平心而论,两位都是胜利者,他们都是经历了血战,战胜了强大的对手才站到了这里,区别是,王世充已经到达他的极限。皇帝已经当了,还求什么呢,能维持这样的生活就足够了。于是,王世充向对岸喊话,表示现在隋朝已经完蛋了,大家和平共处,唐帝管关中,我帝河南,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我王世充也从来没有西侵过,怎么唐帝举兵而来?这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吧。显然,王世充想回到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这是一个不怎么美好的愿望,也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愿望。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演义》一句话已经解释至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已经分裂了三百多年,大分裂的时代已经走到了尽头,一统天下的时代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身处最后黑暗的枭雄唯一可以争取的就是成为大统一时代的唯一胜者。这是一场必须决出胜负的竞赛,这场残酷的竞赛只给最后的胜者发放金牌,第二名跟第三名得到的不是银牌,也不是铜牌,而是棺材。李世民笑了,他不明白凭这样的觉悟,王世充是怎么掌控住洛阳的。他也不是第一天参与这个游戏,应该知道这个游戏里没有平局,只有胜利者跟失败者,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者一无所有。李世民断然拒绝了王世充递出的橄榄枝,告诉对方,此次奉诏取东都,上面不让讲和,你要谈,就跟我爹谈去。这就是打太极了。王世充,别天真了,求情是没有用的,正如你一路走来,求情、妥协何曾起过作用,在乱世里,只有实力才能决定生存。觉醒的王世充终于抛弃掉了幻想,并对李世民的拒绝迅速做出了回应。十三日,洛阳,早晨。城门大开,从里面杀出两万兵马来,因为跟唐军打了大半年,兵力损耗严重,这两万兵马也算王世充倾城而出了。此时,李世民正在洛阳城西的青城宫扎营,因为初来乍到,还处在修安置房的阶段,营房的壁垒还没有完工。两万兵马冲到谷水,摆出了渡水袭击的阵势。唐营开始骚动。史书记载,诸将皆惧。这是王世充的机会,但王世充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他并没有下令马上攻击,而就在岸边鼓噪。王大爷啊,这可不是漓江对歌,喊是喊不死对方的。让王世充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他的胆怯,此时的战场用一句歇后语表示应该是恰当的:麦秆打狼——两头害怕。两方对峙在江水边,直到有一股狼烟升起。就在王世充的两万大军在谷水边叫阵时,对岸的邙山上,一支骑兵登上了山头。李世民望着对面的郑军。对方既然来了,为什么又不攻击呢?观察一阵后,李世民终于洞察到了王世充的内心。这是王世充的最后出击,因为是最后一击,所以老王心理负担大,想赢怕输的思想很重,这才出现杀到一半就停步不前,指望唐军被吓退,好趁机偷袭。好吧,如果这是王世充最后的侥幸,那就彻底击溃他。让他从此再不敢从洛阳城里冒头出来。李世民叫来了屈突通,嘱咐他率五千步兵渡河发起攻击,并特别指示,只要一交兵,就放狼烟。步兵,狼烟,渡河先击。这是李世民的惯用套路。在兵法上,有一对重要的概念叫正奇,所谓正就是堂堂正正地用兵,奇则是用诡计奇计。但如果大家就此区别正奇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军事家们看来,正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跟阴阳一样,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变,正可以为奇,奇可以为正。真正的名将可以将正奇运用如神,正亦为奇,奇亦为正,正奇进入到无形的境界,从而变化莫测。提起李世民,大家多认为是贤明的君王,事实上,他也是一位将正奇运用自如的名将。屈突通的五千步兵渡过谷水,冲向了王世充的两万大军。狼烟点起之时,唐军祭出了以奇制胜。一千余精骑从邙山直奔而来,这是李世民的玄甲军,所有的骑兵全部黑甲黑衣,由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别统率,前三位大家都熟,后一位是李世民收编的原薛仁果部将。这支玄甲军将成为唐初最为善战的骑兵,它的威名甚至影响到三百多年后。唐亡之时,李世民的一位粉丝也组织了一支黑衣军,也曾经横扫中原,所向无敌。那是后唐李克用的黑鸦军。灰色的狼烟跟黑色的玄甲军很快混成了一片,突然杀出的骑兵开始主宰这场战斗。冲到谷水对岸后,李世民做了一个出其不意的决定。他率领数十骑径直冲开了王世充的军阵,一路杀一路跑,竟然冲穿了对方的军阵,杀到了对方的身后。史书记载,李世民是嫌刚才在山上看得不清楚,这回亲自以身为尺来量一下王世充大军的厚度。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在击穿对方的军阵后,李世民发现已经跟随从走散,而自己来到了一条长堤边,往前是河水,往后是郑兵。而坐骑已经中箭。李世民骑的依然是那匹飒露紫。紫色的大马渐渐放慢了飞奔的脚步,一支箭深深刺在它的胸前。它曾经与他的主人出生入死,让对手望尘莫及,但此刻,它无法再驮着自己的主人杀出重围。郑军已经靠近长堤。秦叔宝不在,程咬金不在,尉迟敬德不在,翟长孙也不在,但总算还有一把刀在。一位大将回马,面对郑军连发数箭,紧追不舍的郑兵放慢了脚步。此人翻身下马,将马让给了李世民,自己一手牵住了飒露紫,一手提起了大刀。此人,唐将丘行恭。怒吼声在长堤边炸响,丘行恭挥舞大刀,护卫李世民冲出了重围。回到军营之后,丘行恭扶住马头,慢慢拔出了飒露紫胸前的一箭。对他来说,这匹战马就如同战友一般。箭出之后,这匹征战沙场的宝马倒在了营前。此情此景后来被雕刻成石像,立于李世民的昭陵之前。现在大家想看原物不太容易,这座雕像现藏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拔箭,因为他需要的是复仇。回到大军的李世民重新组织了进攻,应该说交战双方都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人胆怯逃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一战,所有人的前程、性命就跟此战联系在一起。从早上开始交战,到了中午的时候,胜负终于分出,王世充下达了退兵的命令,开始退入城内。而李世民乘胜追到了洛阳城下,并趁机将洛阳城围了起来。现在终于可以确定,王世充再不会出城袭击自己,但最终的胜利并没有来到,事实上,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李世民将要面对的是战场上最为残酷的战斗:攻城战。【李世民的短板】十余天后,李世民向洛阳城发起了攻击,他自信已经击破王世充的胆气,只要发动攻击,洛阳城指日可下。在攻城的一开始,他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雄霸中原的李密艰苦奋斗数年,还没有拿下洛阳。洛阳并不易攻,事实上,任何一座城池都会成为名将的滑铁卢。连下七十城的战国名将乐毅最后的胜利却被阻止在莒城和即墨两座残破的小城外。北魏太武帝拓拔焘率五十万大军乘胜南下,却被阻在了仅有数千士兵的盱眙城。赵匡胤数围太原,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岳飞在幽州城下,仰天长叹幽州如山般高的城墙。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动用了最精锐的军队,也被阻在襄阳达三十八年……跟野战不同,城池攻防战更多的是意志较量,只有杀戮与死亡,只有每一块城头的冲杀与搏斗。没有多少技巧,没有多少捷径。只有用血与肉去堆一条通往城门另一边的道路。在这个较量当中,伤亡会每天累积,疲惫会每天增加,锐气会渐渐磨去,信心会渐渐失掉。所以,兵神孙子才会在其著作中警告所有的后辈,绝不要让自己陷入强攻一座城池的境况。“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篇》。以李世民的军事经验来看,攻城战并不是他的专长,他擅长的是野外作战,利用机动灵活的铁骑发动突然攻击来击败对方。面对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池,铁骑无法发挥它的优势。当然,说李世民没攻过城池也是不准确的。他曾经也参与攻克过长安,但辩证法告诉我们,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长安跟洛阳虽然都是大都会,但两者还是有差异的。差异不在城墙的高度,也不在城池的深度,差异在人的心上。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孙悟空能够大闹天宫,是因为神仙们都是替玉帝打工的,而取经路上,转业当妖怪的神仙坐骑都能将孙大圣搞得焦头烂额,四处请神拜佛,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妖怪们都是自己创业的。长安洛阳亦是如此,长安城的守将都是替人打工,老板杨广跟老板娘们更远在江都,自然出工不出力,但洛阳就不同了。王世充是自己创业的。王世充没有退路,他要想继续活下去当他的皇帝,就只有守住洛阳城。而李世民也没有退缩,因为他要想接下来有机会当皇帝,也必须攻下洛阳城。上个月,李渊叫人给李世民带了一个口信,告诉他,这次出兵不拿下洛阳绝不收兵,攻陷洛阳之后,洛阳城内隋朝皇室的车驾仪仗、图书簿籍以及器械除去私人必需的,你都收集起来。至于这些东西收集起来,以后是上交国库,还是儿子你留在秦王府里自己玩,李老爹没有说。为了鼓励二儿子艰苦奋斗,李渊经常玩这样的小暧昧,让李世民产生“这个天下现在是我的,将来就是你们的”的感觉,这个“你们”包括李建成,也包括李世民。这个口信将李世民搅得热血沸腾,他反复琢磨着这句话,仿佛又看到了一些暗示。因为积极性瞬间高涨,以至李世民忘了重要的一点,这只是一个口信,是无法成为呈堂证供的。当初应该让父亲写个证明的。数年以后,李世民才突然想到这一点。得到暗示的李世民向洛阳城发动了猛攻,为了拿下洛阳,李世民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四面攻城,还采取了两班倒的作息制度,日夜不停工。在强攻十多天后,李世民不得不叫停了进攻。洛阳城依然牢不可破,唐军损失严重。为了应对唐军的猛攻,洛阳城拿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据史书记载如下:大禄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城内加强联防,严格控制里外串联,十多位欲翻墙找自由的人被当场斩杀。兵法曾经说过: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李世民正在朝这个灾难靠近,很快,部将纷纷请求班师,远在长安的李渊也派人前来让李世民回家。就这样放弃洛阳,放弃一统天下的机会,放弃自己争帝的机会?李世民的脸又开始变成愤怒的绛紫色,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告诉他的部下:洛军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丢掉软弱吧,我绝不在王世充面前认输,我的骄傲,我的未来,绝不允许在洛阳城面前低头。李世民如此坚决是有原因的,从统计学上来看,在洛阳面前败下阵来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杨玄感、李密就是榜样。另外,有一个消息估计让李世民比较抓狂,他的大哥李建成最近在边境上击败突厥,新立战功。连太子爷都到前线立功了,老二却灰溜溜回到长安。这以后还怎么跟李渊提分蛋糕的事?危机之下,李世民终于恢复了冷静,重新回到先贤们指明的道理上来。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李世民用数次交战,挫败了王世充的出击,削弱了王世充的兵力,击碎了对方的胆气,打倒了对方的信心,但王世充仍保有一件东西,一件足以让他支持下去的东西。那就是希望。希望,是每个濒临绝境的人最后的支柱,也是每一个坚守的城池最后的动力。王世充依然有希望,他的希望不在洛阳城内,而在塞外,在河北。【王世充的希望】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年底,李世民刚发兵洛阳时,李渊收到一个消息,驻守太原的并州总管李仲文与突厥勾结,准备趁唐军主力在河南之时,发兵直入长安。李仲文并不是第一次露面,我们提过,他是李密的叔叔,在前面的刘武周之战中因为坚守浩州,断其粮路立下大功,因而升为并州总管,而李仲文跟他那个点子多的侄子一样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准备借突厥之力搞割据,当山大王。李渊迅速做出了反应,召回李仲文处死。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很快,情况越来越清楚。所谓的李仲文引突厥入长安只是突厥整个南下计划的一部分。突厥人准备了一个庞大的进攻计划,这个计划最初是由梁师都提议的。眼看着当年一起割据的李轨、薛举、刘武周们一个个被李渊干掉,梁师都嗅到了灭亡的气息。于是,他自告奋勇,愿当带路党,引处罗可汗进军中原,并为此制订了一个四路齐进的计划。在这个计划里,一路兵马经原州南下,一路经延州与梁师都会合南下,一路经幽州与窦建德会合南下,王世充则在洛阳拖住唐朝的大军。得到消息的李渊坐立不安,他只好又向突厥派出了使者。从后面的情况来看,这位使者除了带去钱,可能还携带了一些高危物品。不久后,李渊收到了从突厥传来的消息。听报后,李渊松了一口气,准备马上到太庙里给列祖列宗上个香。继薛举、始毕可汗暴亡之后,李家列祖列宗又显灵了,正准备集结突厥各部,兵分四部进犯中原的处罗可汗也在出征前去世。史书的记载十分玄乎,在出征之前,处罗可汗算了一卦,卦象显示不吉,可处罗可汗相信人定胜天,执意出征,导致天生异象,境内下了三天的血雨,国中的狗集体吠了个通宵,天亮后,处罗可汗就病倒了。这是迷信的说法,关于处罗之病,史书中还有另一种说法。处罗是在唐朝的使者到达之后突然病倒的,而处罗病倒之后,使者马上被关了起来,因为他被怀疑给处罗下毒。服药作用很明显,没多久,处罗可汗毒疮发作而死。南侵总策划师、总指挥师处罗可汗死了,突厥人忙着办丧事,自然没空南下攻长安解王世充洛阳之围。王世充的希望之一破灭了,但他还有另一个希望。最后的希望在河北窦建德身上。自从王世充称帝之后,窦建德终于也称帝了。公元619年年底,趁着唐朝在大战刘武周,窦建德率兵攻克本属唐朝的洺州(河北永年县),然后将都城搬到了这里,筑起了万春宫,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根据史书所记,窦皇帝的生活水准离帝王相差甚远。在隋末唐初诸位枭雄当中,窦建德是一个另类。当了皇帝后,窦建德还保持着以前当农民时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吃肉,不穿好衣服,饭还是糙米做的。连夜生活也很简单,当了皇帝也不对后院进行扩编,只有一个老婆曹氏,在他的带领下,曹氏挂着皇后的职称,却也只有农妇的待遇,不穿绫罗绸缎,手下的丫环小子只有十来人。按人员编制算,连一地主家都赶不上。在对外政策上,窦建德也显得过分仁慈,他从不轻易杀降,他曾经抓获了唐朝的公主、大将、王爷,可最后都放了人家。在他的领地,生活生产秩序基本正常,没有强盗横行,商人们都敢夜晚在外面露营。这大概是二百年后,山东人依然记得这位夏王的原因。对待将领,窦建德十分大方,纵横山东数年,窦建德攻下不少城池,斗过不少地主,抄过不少国库,但得来的财产,窦建德全部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文不取。靠着这种有苦我来吃,有财你来发的轻财重义精神,窦建德聚集了一大批豪杰,成功战胜了山东地区的竞争对手,一举从淘汰赛晋级到最后的总决赛。但必须要说明的是,枭雄比拼的不仅仅是安全生产,也不仅仅是道德竞赛。通俗点说,两国相争,比的是综合国力。现在,中原只剩下三名选手了,关中的李渊,河南的王世充,山东的窦建德,他们中间注定只有一个人能笑到最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春天,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从洺州出发,奔向洛阳,去参与那一场三国杀的大战。他是打着救援王世充的旗号前进的。窦建德跟王世充这些年经常发生擦枪走火的事件,但在共同的强敌唐军面前,这两位枭雄没有多的选择,只有抱团取暖,共同抗唐。窦建德的突然加入使原本陷入胶着的洛阳战局更添了一分变数。是退兵回长安,还是进军迎击窦建德,或是驻兵不动,静观其变?历史到了抉择的时候。李世民召集起他的部属,这里面有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武将,也有为他出谋划策的谋士,在这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别,有的只是见解的差异。很快,许多不同的方案纷纷出笼,有的表示窦建德来势汹汹,应该暂避其锋;有的建议应该主动出击,占据险要,再寻机击破窦建德;有的认为先退一步,以免腹背受敌;有的认为绝不能让郑夏两军合至一处,不然,一统天下的时间表将大大推迟。每一个建议都有合情合理的分析,粗看之下,他们都是正确的,但李世民知道,这里面只有一个才是正确的选择。从所有充满诱惑的道路中找到正确的一条,那就是李世民的职责。李世民站了起来,扫视着这些部属,这些都是跟随他转战南北的老部下,他们曾经一起取得了无数的胜利,但所有的战斗,所有的决定都比不上这一次来得重要。成则一统天下,败则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对于王世充、窦建德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对于唐朝,这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对于李世民,更是无法接受的。当李世民的目光停止游走时,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从这些部属提的建议里,他看到了真正正确的选择,这条选择不是退让,也不是静观其变,而是主动出击。李世民再一次分析了目前的局势,指出王世充已经兵微食尽,上下离心,不用费劲力攻,可以坐等他自己崩溃;而窦建德最近连战连捷,将骄卒惰,我们应该迅速前往,占据虎牢关,扼守住窦建德前进的道路,他要是轻易来攻,就容易战胜他,要是不攻,王世充就会自己崩溃。而洛阳城败,我军士气大盛,可以一举击败窦建德。分析完这些情况后,李世民提高了声调,斩钉截铁地说出了他的计划:分兵前往虎牢拒敌!击败窦建德,击碎王世充最后的希望,不再推迟,不再后退,不再等待,就在这一战,扫除一统天下最后的障碍!李世民决定亲自前往虎牢阻拦窦建德,当然,王世充还是大活人,也不能丢在洛阳不管,于是,李世民安排了一支部队继续围困洛阳。被分配围困洛阳的是李元吉,这一次出征,李渊特地安排小儿子李元吉来当副手,一来锻炼一下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二来也为了平衡一下李世民的势力。对于来抢镜头的小弟,李世民毫不客气,像围城这种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力气活,就辛苦老弟了。剩下的就是分兵了,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两下一扒拉,李世民领他的三千玄甲骑兵转场,李元吉领着剩下的步兵围城。但操作起来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防王世充。虽然王世充目前的状态是半死不活,但毕竟没死透,要是万一发现唐军分兵,阵营松动,说不定就要冲出来占点便宜。看来,只有半夜出发。李世民分配完任务,微微一笑,指出了分兵的时间。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