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隋唐不演义-13

作者:蒋柳 字数:8531 更新:2023-10-09 10:45:40

也不知道根据什么理论得出风扫白雾是助他李渊,这种风吹大雾尚可,可要吹倒霍邑的城墙显然是异想天开。李渊叫来了他的将领,分析了敌我势力,指出宋老生此人不难对付,但如果他怯而不战就不好办了。“你们有什么办法?”“如果用轻骑去挑逗宋老生,宋老生一定出城应战,我们趁机在城外擒拿宋老生!”李世民迫不及待,抢先答道。李渊笑了,像是考验李世民一般问了一句:“要是对方不受挑逗呢?”“不会的,宋老生一定会出来!”“哦,为什么?”“宋老生此人出自寒微,勇而无智,因为以前讨捕小盗,立过一些功劳,才被派到这里来,来之前一定拿了不少赏赐,如果不出战,他怎么向上面交代?如果他真的固守不出,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他跟我们相通,他并不是霍邑的地方官,根基又差,左右都不是亲信,到时自相猜疑,相互密奏,不用我们动手,江都自会来取他首级。”“当然,宋老生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不出战的这些后果他都知道,所以,他一定会出城应战!”李渊惊奇地望着自己的儿子,他本人就擅长分析对手,喜欢从对手的性格、爱好、习惯等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对方的下一步,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但没想到李世民完全继承了这一思路,而且扩展到对方的出身上面。沙场就是双方将领的博弈场,胜负的关键在于你了解对方有多少,李世民年纪轻轻,却差点把宋老生的祖上八代拿出来研究了。宋老生如果有感应能力,大概在城内也要打一个寒战吧。时间来到了午后,是时候请宋老生出来喝下午茶了。霍邑城(今山西霍县)。宋老生也知道自己耐不住暴脾气,为了克制自己,他把自己关在城里,没有出去搞偷袭。这一天的下午二三点,宋老生爬上城楼,远远看见一队骑兵跑过来。人数不多,只有数百骑。离城数里的地方,这数百骑停住了,从中又分出数十骑径直冲到了城下。这数十人道德水平实在不高,站在城外,对准城头,直接就问候起宋老生祖上来。宋老生混元守一,决心抛弃祖宗名誉,下定就是把他祖坟刨掉都不出城的决心。可最终,他还是坐不住了。对方停止了辱骂,开始挥鞭指点城池,而先前的数百人突然分为十队,从东向西开始奔跑,一看就是在勘察地形。难道对方不只是激将,真要在城外扎营准备猛攻。很快,宋老生肯定了自己这个想法。远方,一大队兵马正集结而来。不能坐等对方布营结阵,趁对方立脚未稳,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宋老生点起三万精兵,从东门跟南门杀出。一出来,就上当了。外面叫骂的骑兵一哄而散。领头骂城的正是李世民,看到宋老生出城之后,他压抑住狂喜,迅速跑到了李渊的身边。“宋老生出来了,事情成了!”望着兴奋的李世民,李渊摇了摇头:“不,还没有成功。宋老生只是出了城,他随时有可能退回去。要想让他有来无回,还得让他再前进一点。”李渊很快布置了方案:骑兵分为两路,李建成率左路,李世民率右路,等双方一交战,你们迅速脱离战场,李建成奔东门,李世民抄南门,堵死宋老生的退路!然后,李渊又令:“中军后退!”用中军诈退吸引对方,用两翼堵住对方的退路,这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但完美的计划需要对方完美的配合。宋老生并没有上当。李渊露出了破绽。战场之上的变化复杂无比,后退的有可能是真的胆怯,当发生这样的情况时,乘势攻之可以取得大胜,但后退还有一种可能:诱敌。这两者怎么区分呢?答案就在撤退的阵形里。兵书讲解,溃退之兵一定是军旗参差不齐,鼓声大小不一,军阵喧哗而步伐凌乱。如果旗帜整齐,鼓点统一,号令如一,撤退有序,则一定是诱敌。作为一名没有出身全靠打拼上位的将领,宋老生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他一眼看出李渊的陷阱。于是,他在城前结阵而没有发起攻击。诱敌之计已经失败了,看到宋老生连上前喊别跑的心情都没有之后,李渊做了一个决定。将中军向东推进,跟在东边结阵的李建成会合。大概是为了防止宋老生突然向兵少的东翼发动进攻,把他的宝贝儿子抓走。两军对峙,最先沉不住气的总是要出岔子的。当李渊的中军向李建成移动时,军阵开始拉长,空当开始出现。宋老生抓住了这转眼即逝的机会,迅速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三万精锐猛地冲向了李渊跟李建成。也许是上天眷顾,宋老生发现自己刚冲击,对方就是一阵骚动,并且开始撤退,此时,军旗倒了,战鼓乱了,步调散了。宋老生心中一阵狂喜,这是童叟无欺的溃退!李渊将诈退表演得如此逼真,他也不愿意的。李建成摔倒了。也不知道这位公子爷在想什么,宋老生这边刚冲击,他就莫名其妙地从马上掉了下来。看来,李建成也是一位坑爹妈的主。本来的诱敌假戏成真,在隋军的猛烈进攻下,唐军节节后退,眼看就要一败涂地。宋老生惊喜之下,忘了敌人不只有一阵。震天的呼啸声从后面传来,回头一看,宋老生看到一人满脸绛紫率领一队骑兵从南原的高地上冲了下来。经常在史书中救亲爹、救大哥的李世民又来了。根据各种史料推测,这一次真实性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李世民本来在南边布阵,离这边有一段距离,但他还是察觉到了这边的异常。率领着骑兵,李世民从高而下冲进了混战的沙场,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相当勇猛,挥舞双刀,扑向了宋老生。据我所知,在《三国演义》里用双刀的都是超级龙套,比如为了衬托关二爷勇猛而壮烈牺牲的守关六将之一的孟坦。显然,隋唐英雄的设定跟三国不同,李世民头号主角,却耍起了双刀,而且颇有关羽耍大刀的杀气,一口气斩杀数十名敌人,最后,双刀出现缺口,李世民的袖口溅满鲜血(别人的)。李世民相当注意个人形象,停下来将袖内的血拧干才又冲进战场。李世民的突然杀出终于稳住了形势。李渊恢复了镇静。当老狐狸恢复正常水平时,就没有人能够算到对方会出什么样的招数。李渊只用一句话就瓦解了隋军的意志:“我军已斩宋老生!”宋老生已经被斩了?隋兵愣住了,他们忘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回过神来后,心绪大乱。个别无组织无纪律的已经开始拔腿往回跑。那么,宋老生到底是死是生呢?傍晚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宋老生的踪影,他面容失色,正策马向城门狂奔。史书没有记载宋老生是跑向了哪个门,但基本上区别不大,两个城门都已经关上了。在宋老生被李渊宣布死亡之时,李建成与李世民就心有灵犀,按计划分别去抢占城门。守城的倒是手快,一见唐军攻来,连忙放下了滑门。可怜宋老生回家无门,情急之下,宋老生跳下马,跳进壕沟,爬向了城墙。天色已暗,城上还有眼尖的,竟然发现了宋老生,扔了一根绳子下来。宋老生抓住这根救命绳子开始往上爬,估计平时缺乏锻炼,爬了一丈,唐兵就追了上来。宋老生壮烈牺牲在城墙之下。这说明,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确是真理。【赏罚之术】用了一个下午,李渊拿下了霍邑城,但必须得说,他攻克的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城池,还有一座精神上的城池需要他攻克。李渊找到了攻城的办法。进城之后,李渊开仓济民,会见城内的工商农各界代表,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会谈,并抽空审理了案件,最后特别下令,授城内七十以上的老人散官。对于宋老生从关中带来的士兵,李渊表示,愿意留下来的可以留下,不愿意的,授五品散官,发放路费。我相信,这些才是李渊横扫天下的真正原因,因为在他的眼里,不只有对手而有盟友。凭借着广封赏的策略,李渊在接近有征无战的至高境界。在给霍邑的乡亲发红包时,李渊没忘记自己的将士。这一次似乎出了一点问题。下面报告,攻城的将校开始发牢骚,表示怎么奴隶也跟我们一样领赏赐。在李渊的部队里,还有西突厥的兵马(不是前面的东突厥),而突厥还是奴隶社会,突厥人领了奴隶前来助拳。攻下霍邑后,李渊特别下令发奖金不能忘了那些奴隶。显然,李渊的这个命令引起了一些不满。奴隶都不能算人,怎么能跟我们平起平坐?面对这样的质疑,李渊没有发火,也没有强行要求统一思想,而是找到有意见的士兵,给他们讲起了道理。你们说的那些人虽然是奴隶,但在沙场之上,矢石之间,他们是跟你们一样浴血奋战的人,是跟你们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能取得胜利,你们能从战场上生存下来,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这一番道理有理有情,没有人再表示不服。而李渊也不光是为了宣讲众生平等。他要给这些奴隶同样的赏赐是为了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要想统率一支大军,做到三军统于一心,令行禁止,树立权威。最主要的手段是赏罚,而赏罚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叫赏小罚大。赏赐要从卑微的人开始,处罚要从权贵开始。赏一个微小的人,能提振所有人的士气,处罚一个权贵,才能震撼全军。是谓奖善以贯小为明,严刑以杀大为威。李渊的唐军人员混杂,有收编的隋兵,有自己的嫡系,有投靠的豪杰,还有外来的突厥兵,李渊依靠他高超的指挥艺术将他们组成了一个攻无不克的团体。【结盟的秘密】八月十五,李渊的大军抵达黄河边的龙门县,这一天是中秋节,团圆的日子。刘文静终于回来了。刘文静大摇大摆地领着一队突厥人跟一群突厥马回到大营报到时,脸上颇有得意之色。交付兵马之后,又大摇大摆找李渊请功去了。众人一看,不由火由心来。刘文静领来的兵跟马如下:突厥兵五百人,马二千匹。你小子还得意,从六月底到突厥去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你就领回了五百人,五百人够冲一次锋吗?刘文静没有理会,径直找李渊复命,并在那里受到了李渊的高度表扬:“我到达黄河边,你才领着突厥兵来,而且兵少马多,你立大功了!”怎么回事,来得迟,来得少,还算立功了?是的,这关乎到李渊跟突厥人结盟的真正用意。现在从头梳理一下李渊跟突厥人结盟事件。在决定起兵前,最大的挑战不是将要征讨的隋兵,而是隐藏在雁山之后的突厥人。这些人行动迅速,兵马众多,又不讲规矩,要是李渊起兵南下,他们就会乘虚而入,抢掠太原。怎样摆脱一个实力强劲对手的骚扰?办法只有一个:结盟。所以,李渊不像刘武周,他结盟突厥的目的不为了借兵马,而只是为了拖住对方,不让对方进攻自己。目的的不同决定了方式的不同,刘武周完全臣服于突厥,以此希望突厥人能多借兵马。而李渊只是希望拖住对方,那重点就在突厥人借不借,而不在借多少。刘文静在突厥待得越久,就越能拖住对方,现在领来的突厥兵越少,以后支付的报酬就越少。更好的是,还领来了二千突厥良马。马比人实在,不上工分,除了吃草,不收报酬。兵不在多,有马就好,而且这五百突厥人与其说是来帮忙,不如是人质。突厥人至少短期是不会来抄李渊的后路。解除了后顾之忧,继续前进吧,前面是进长安最后的关卡。河东城横在了李渊跟长安之间。【第二块拦路石】驻守河东城(今山西永济)的大将是长安派出来的,叫屈突通。宋老生出身卑微,个性自卑而敏感,前去挑逗一下就能引出来,屈突通就不行了,此人是一名老将,经验丰富,而且还善于守城。相比宋老生,这是一个更难缠的对手。但李渊还是找到了屈突通的弱点。李渊叫来了一支小分队,交给他们一个任务:渡河!在这支分队出发之前,李渊特地叫来率领这支部队的将领,告诉他,过河之后,就地扎营,然后加强守备,屈突通必来袭营!怎么确定对方一定能出城渡河来袭营?李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他告诉对方,屈突通的性格决定了他一定会来。“屈突通是员老将,性格刚毅,为人忠诚,听到你们渡河向长安进发,他一定坐不住。”忠诚,是此人的优点,也是此人的弱点。军将领命而去,渡河之后,扎下营房。入夜后,屈突通的兵果然过河来袭,因为提前做好了准备,屈突通的夜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丢下不少尸体后逃回了河东城。在回河东时,屈突通将黄河上重要的桥梁蒲津桥给烧了。意思是大家都别想过河了,我们就在河东死磕!可听到消息后,李渊笑了。在李渊的计划里,烧桥就是应变之一。针对屈突通,李渊预设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屈突通领兵入关守长安,那河东城自然落在唐军手里;如果屈突通分兵,则唐军趁机进攻其河东,让其首尾不能相顾;如果屈突通死守河东,则烧掉黄河的浮桥,断绝河东跟关内的通道,使河东成为一座孤城。屈将军放火烧桥也算帮了大忙,而李渊是不愁过河的,黄河之上,数百只船连绵而来,这是李渊的水军,据记载,船只是附近的百姓友情赞助的。在渡河之前,李渊告诉部下,要彻底击败屈突通的信心,还需要一步。围城!大军来到河东城下,显然,夜袭失败对屈突通的信心造成了打击,屈将军紧闭城门,打死也不出来。李渊分派兵马,各守一面,按计划,也就展示一下唐军军容,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并没有攻城的打算。河东城很高。可布阵完毕,唐军纷纷要求发动攻击。三军之气可吞城,于是,李渊临时改变计划,下令发起攻击。这个临时决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旺盛的士气鼓舞下,竟有数千人登上了高高的城墙。可这时,天空突然变色,雷声在天边炸响,暴雨倾盆而来,而登上城楼的唐军听到了收兵的信号。据史书记载,李渊发现了己方已经登上了城头,但考虑到天气突变,自己的一方又屡战屡胜,难免有骄傲轻敌的情绪,而屈突通善于守城,只怕这些先期登城的骁锐中了埋伏,为了士兵的安全起见,还是先退了为好。这个决定体现了李渊谨慎的性格以及爱兵如子的胸怀,但可惜的是,这可能是假的。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相比其他文明古国,中国有极其完整的历史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我们得以了解过去的中国人。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史料不是三包产品,在那些记录里,有不少是虚假材料。出现虚假的原因很简单,史书是人写的。为了维护伟大人物的光辉形象,贴金有时候是需要的,为了打击反动势力,抹黑也是常用手段。历史的真相就在饰美跟抹黑之间被掩盖了起来。上面撤兵一事出自《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相当于实录的书是唐初一位叫温大雅的人写的,此人此时正在唐军中,官职为大将军府记室参军,相当于机要秘书。温秘书写作当然要注意维护李首长的形象。综合其他史书,撤兵一事其实是这样的,在唐军攻上河东城时,李渊在城的另一面,又因为大雨,视线不好,李渊并没有及时发现这一有利情况。在情况不明下,李渊下达撤兵的命令,从而错过了一举攻下河东城的良机。最好的结果已经错过了,但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李渊相信,就算屈突通再出兵,也无法对自己攻取长安造成任何威胁。挥师渡河,进军长安,去夺取天下的中心,实践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古老预言。十月四日,李渊终于来到长安城下,一个月后的十一月初九,唐军攻克长安。长安的大门终于向李渊打开。李渊昂首阔步进入了这座辉煌的城市。壮观的大兴城握在了他的手中,关中也将成为他扫荡天下的基地!经历了多少的忍耐,做出多少关键的决定,他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也许答案只有李渊自己才知道。在踏上长安最高处时,李渊并没有太多喜悦,他结束了一段凶险的旅程,同时也开启了另一段更为惊险的旅程,他战胜了许多强劲的对手,与此同时,他也将面对最具威胁的竞争者。北面的刘武周依旧窥视着他的太原,寻找着进攻的机会儿,西北边,武威郡的李轨,金城郡的薛举,朔方郡的梁师都正在崛起,他们绝不会坐视李渊独占长安;而在东面,杨广自然不会对夺他京都的人善罢甘休。环顾了他的对手,李渊发现自己陷入了重重包围,但仔细分析了一下,他松了一口气,这个包围圈并不严密。至少有一个人,会为他挡住东面所有的威胁。托那封信的福,李密会成为我不花钱的韩信跟彭越,为我独当一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我的对手。李渊下了这个判断,这是一个精明的判断。群雄逐鹿说到底是一场生存竞赛,众人常常以为要取得胜利,就要击败最多的对手。实质上这是一个错觉。生存竞赛的核心不是杀死对手,而是存活。最高明的人会占据水草丰茂、视野开阔又易于藏匿之地,然后静观他人厮杀,直到最佳时刻到来,才会从密林中跃出,取走最后的胜利果实。第八章 血战水【瓦岗的分裂】荥阳,瓦岗大营。李密收到了李渊的来信,信里除了“复封于唐,斯荣足矣”,还有一句:“欣戴大弟,攀鳞附翼。”意思是,兄弟,以后老大哥就跟你混了。李密兴高采烈地展示给瓦岗诸将看:“唐国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在一片恭维声中,李密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此,李密专心洛阳,再没有向长安踏进一步。如此看来。李渊用一封信,就让对方成为自己计谋下的又一个牺牲品。李密挂着盟主的称号,却为李渊干着阻挡东都兵马的苦力活。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要说李渊忽悠别人还有可能,但要忽悠李密只怕有些夸张,李密并不是笨人,也不是没读过史书,这种明推崇暗利用的把戏只怕瞒不过他。但李密依然选择朝李渊挖的坑跳了进去,那是因为他别无选择。李渊用他来抵挡东都的兵马,而李密亦要借李渊来拖住长安的兵马。混乱的局面下,没有谁利用谁,有的只是互相利用。李渊在坐观洛阳的鹬蚌相争,然后做一个乘虚而入的渔人,同样,李密也在窥视关中的战局。要想成渔人,而不是盘中餐,他们都必须要战胜自己的对手。对于李密而言,他要想进军关中捡李渊的便宜,必须跨过王世充这个坎儿。洺水,王世充满眼血丝,一脸憔悴地望着对面,月城之战后,他跟瓦岗军大大小小又较量了数十回,遗憾的是胜得少,败得多。这一次的瓦岗军不再像以前的对手,他们装备比政府军还精良,战马比政府军还多,粮食也比政府军还充足,相比之下,王世充的江淮劲卒倒像半路起家的山寨武装。王世充渐渐陷进了失败的沼泽,但他并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现在说胜负还为时尚早,我还没有败,我还有兵马在手。而对手却绝非不可战胜,再强大的对手也一定有软弱的地方。仔细打探了瓦岗军的来历,王世充终于找到了对方的弱点所在。那个薄弱地带处于李密跟翟让之间。现在所要做的就只有等待吧。死盯洺水对岸的眼睛益加阴冷起来。瓦岗军的表面看起来一片和谐,李密只取将来,不取金银,翟让偏好金银,不求腾达。两人交换了位置,各取所需,各有所好,但裂痕还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开始延伸。翟让永远搞不清楚李密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人身材短小,其貌不扬,连个性都低调得让人无法理解,都已经做了大当家的,却还是穿着布衣,平时也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房间里只收藏了一些书,夺来的珍宝,俘虏的女子,李密一个也不收藏。实在没个山大王的样子。他这是要干什么?没有人是无欲无求的,所有看上去无欲无求的人只是他的欲望大得让人看不清全貌,深得让人捉不住影子。可惜,翟前当家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理解这种概念的,大家上山不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吗,你搞得像苦行僧一样干什么?想不明白之后,他就单纯地将李密归为软弱的人。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从此以后,翟让虽然从大当家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却依然保留了大当家的做派,据史书记载,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李密抓获了江都郡丞冯慈明,此人是当朝名士,李密亲自劝说,想拉其入伙,但冯慈明反而做起了李密的策反工作。无奈之下,李密将此人关了起来。进了牢房之后,冯慈明又做起了牢头的策反工作,竟然说动对方放了他。冯慈明骨头硬,舌头活,但也有技术短板,是个路盲。下山后,又被瓦岗军抓住,在山上吃了两天山寨食堂,李密一看,养着也是浪费粮食,关又关不住,干脆把他放了。没过一会儿,翟让进来,告诉他,那个冯慈明我已经将他斩杀了!李密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司徒杀得对!”翟让颇为得意地离开,他不是不知道这样干会引起李密的不满。但他毫不在乎。他不高兴又怎么样呢?他能打得过我?他现在的位子都是我让给他的!在翟让转身时,李密的脸色冷得像秋后的霜,那是凝结杀气的霜。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让李密感到不安全,他很快又听到了一个消息。翟让的老部下劝说翟让夺过李密的权力,重新当老大,他的老哥翟宽更表示,天子只有自己做,哪有让人的,你要是不当,我来当!听到这些话,翟让哈哈大笑。翟让本人早已经放弃了当老大的想法,但他依然很享受那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于是,对这种追捧,他没有认同,但也没有严词拒绝。在权势斗争里,这种不置一词的态度简直是找死的态度。在劝进事件之后,翟前寨主又干过如下事情。事迹之一:翟让叫来了瓦岗总管崔世枢,这位崔世枢上山之前是隋朝官员,是早期投靠李密的人之一。叫来崔世枢后,翟让也能坦率,直接让对方孝敬点钱。瓦岗军管物资的被瓦岗军二把手敲竹杠,这简直闻所未闻,崔总管脑子没转过弯来,下意识拒绝之后被翟让关了起来,要不是李密及时赶到,估计屁股就要开花。事迹之二:有天,大概三缺一,翟让叫人传元帅府记室邢义期前来打牌(也就是李密的机要秘书),考虑到这极有可能是工作牌,再摸摸口袋,邢义期决定不去。不陪翟二当家打牌的后果是八十大板。事迹之三:有一天翟让很生气,因为他发现山寨攻打汝南郡分红时,竟然没他的份,于是,他把负责进攻的左长史房彦藻叫来。这一回,翟让不再客气,他恶狠狠地说出了下面的话:“你破汝南郡搞到的钱,竟然全部送给了魏公,而不给我。你知道不知道,魏公都是我立的。你搞清楚状况!(事未可知!)”够了,翟让终于触及了死亡的底线。要知道,领导最忌讳的是部下说出没有我,他哪有今天之类的话。无论你救过领导的命,还是跟领导同生共死过,又或者共创了大业,但唯一的正确应对是忘记,至少永远不要主动提及。违反这一原则的人最终都会很惨,喝毒酒死掉的吕不韦,惨死长乐宫的韩信,以及一个个被朱元璋收拾掉的明初开国大臣们都曾经触犯过这条一触即死、不死法办的十万伏高压线。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为了团结瓦岗,李密已经忍了很久了,蒲山公营受到翟让部的欺负,他忍了,翟让分红多拿多占,他忍了,翟让故意折他的面子,他也忍了。但这一次,已经无法再忍。翟让,我已经受够,我不再忍受你的狂妄,我要让天下人知道,瓦岗只有一个领袖。隋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十一日,兴洛仓城,石子河。王世充又一次向驻扎在兴洛仓城的瓦岗军发动了攻击,这应该是例行攻击,主要作用不是消灭敌人,而是向领导表示自己正在消灭敌人。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