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准备再次征召天下诸侯,讨伐郑国。”桓王召集公卿们,再议出征。 “切。”一片哄然,大家都笑了。 桓王很没面子。 “大王,我看就算了。这次打输了,好在郑国还给个台阶下来,赔礼道歉,我们也算保住了颜面,事情也不算闹得太大。本来天下没多少人知道我们战败了,你这一征召天下,那就人人都知道了,那可就是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了。”周公率先反对。 桓王没有说话,兵败之后,他也没那么足的底气了。 “周公说得对啊,上次征召诸侯就没几个响应的,若是这一次一个也不来,那不是更丢人?”虢公也这样说。 “唉,散会散会。”桓王叹一口气,认栽了。 从那以后,一直到崩,桓王再也没提过一个“郑”字。 第十三章 楚国和南联盟 说起来,讨伐郑国失败已经不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出兵失败了。穆王的儿子宣王曾经讨伐戎,结果失败了,导致戎的力量迅速增长。而穆王的爹昭王曾经向南讨伐楚国,却在渡江的时候沉船而死,其后果是楚国此后彻底脱离中央,而处于独立状态。 说到了楚国,就不能不继续说下去了。 楚国的来源 楚国在南方,建国在荆,也就是今天的荆州,国都丹阳,也就是今天的枝江。 按着惯例,还是从祖先开始说起。 最上边,还是黄帝,略过不说。再后,因为在点火和燃料方面有专长,被封为“祝融”。祝融是什么?就是中华上古传说中的火神。 在古代,如果有人告诉你“祝融光临你家了”,你就该哭了,因为你家着火了。这个祝融,就是楚国的祖先。 所以,懂得一技之长是很重要的。 祝融的儿子叫陆终,陆终娶了鬼方国君的女儿。鬼方是哪里,历来说法不一,有说在西北,有说在西南。总之,那时候是在比较偏僻的地方。 鬼方的公主很厉害,一胎怀了个六胞胎,这在今天也是世界纪录了。六胞胎那是什么概念?肚子大得几乎爆炸,顺产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剖腹产,《史记》记载叫做“坼剖而产焉”。也不知道谁动的刀,一刀下去,左边生了三个,还不行,再来一刀,右边又生了三个。 这证明,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掌握了剖腹产的技术。 六个孩子都是儿子,而且个个健康。不仅个个健康,而且个个有出息。老六名叫季连,姓芈(音米)。到商朝末年,季连的后代叫鬻(音育)熊的,那是相当的厉害。 鬻是什么意思?是卖的意思。所以鬻熊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卖熊的人”。换到今天,那就是偷猎者。 鬻熊的后代就姓了熊,卖熊的人就姓了熊,那么姓马的祖先是不是卖马的?不能这样简单推理。 按理说,卖熊是体力活,卖熊的人没什么头脑。可是鬻熊不一般,他很有学问,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经向他请教。《史记》中记载他“子事文王”,也就是文王的干儿子,武王的干哥哥。到周成王的时候,分封一部分先贤的后代为诸侯,于是鬻熊的孙子的儿子熊绎被封在楚,子爵。熊绎那时候还留在伟大首都辅佐成王,把楚国给儿子管理。 楚国那时候属于荆蛮之地,还没有开化。 熊绎是许多姓氏的始祖,熊、苗、楚、上官、伍、屈、潘、班、查、庄、严、卓、莫、景、成等姓氏,都是熊绎的后代,请以上姓氏的读者保持恭敬。 楚独 什么叫天高皇帝远?那时该叫天高周王远。 什么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周朝的子弟和大功臣们当初都被封在了中原,那时候黄河流域还是青山绿水,因此他们都很富足。但是有一样,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了,更糟糕的是,他们处于王室的监控之下,缺少自主权。 而楚国不一样,身处荆蛮,周王懒得管也没法管。向南向西向东,大把土地可以侵占,大把人民可以征服。 带着中原先进的文化,熊绎的子孙在荆蛮之地如鱼得水。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不用去理会周朝的那些破规矩,不用去理会中原诸侯的勾心斗角,他们一门心思向外扩张。楚国很快占领了湖北大部,之后湖南大部。实际上,楚国很快成为诸侯国中地盘最大的国家。 楚国也是当时中国最为好战的国家,如果连续七年不对外侵略,那就是他们的奇耻大辱。当他们的邻居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们就像老虎一样,随时需要找人磨牙。 周朝王室基本上忘掉了还有这样一个诸侯国,中原诸侯则根本不屑于与落后野蛮的低级国家楚国打交道。 到了周夷王时期,周朝王室的号召力已经大大减小,楚国则到了熊渠做国君的时代。 “我夷蛮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史记》)熊渠那一天站在城楼上高呼。什么意思?我们是蛮子国家,不接受周朝的封号。 分裂祖国。简单地说就是分裂祖国,简称“楚独”。 熊渠说到做到,他很气愤自己这么强大的势力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他决定自己不仅要当王,还要当王他爹;不仅要当王他爹,还要当三个王他爹。熊渠自封为楚王,将三个儿子也都封为王,大儿子熊康被封为句亶王,二儿子红为鄂王,小儿子执疵为越章王。 不过,熊渠还是有些心虚。到周厉王的时候,由于厉王十分暴虐,熊渠害怕了,他怕厉王会来讨伐自己,因此自觉取消了王号。 第一次楚独失败了。 让熊渠觉得很没趣的是,不管是宣布称王还是取消王号,都没人理他,完全的自弹自唱。 “一国两制”的构想 时间来到了熊通为楚国国君的年代,熊通很不爽,因为他不是王。世世代代过去,很多诸侯的爵位都升了,可是楚国还是子爵。 他在等待时机,他要当王。 那一天,有人从洛邑回来——事实上楚国在洛邑一直有间谍,或者叫做驻京办,当然,是地下的。对于中央的精神,尽管没有什么约束力,但是还是要随时关注的。 “主公,周桓王讨伐郑国,结果被郑国打得满地找牙,狼狈而逃。如今桓王再也不提讨伐郑国了,白挨打了。”驻京办主任这样汇报。 熊通笑了,原来周朝王室就这一点料了。 “老子要当王。”熊通说道,他要搞楚独。 “慢着。”令尹斗伯比说话了。令尹是什么?就是中原诸侯的上卿,楚国叫令尹,也就是现在的总理。 难道斗总理比熊主席更爱祖国?比熊主席更有大局观? “老斗,你反对?”熊主席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当时就瞪眼了。 “主公,我怎么会反对?楚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甲兵十万,天下无敌。主公您英明伟大,慷慨激昂,当个王有什么了不得的?不过——”斗总理说。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不过”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后面必有学问。 熊通听了很高兴,谁都喜欢被拍马屁,他要听“不过”后面是什么。 “贸然称王有些不妥,那就是搞分裂了,分裂祖国,那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也会有些麻烦。我有更好的主意,主公有兴趣吗?”斗伯比很聪明,基本上,他可以算得上是楚国的祭足。 “说。” “我的主意,就是一国两制。” 天哪,早在春秋,就有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当然,那时候不叫一国两制,但是事实上就是一国两制。 怎么个一国两制? 依然尊周朝为中央政府,但是,让周朝封楚国为王,统管整个南方,同时周朝可以邀请楚国帮助维持中原的秩序。 一国两制:名义上周朝还是老大,实际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制度,互不干涉。对外,还是一个周朝。 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实行一国两制,楚国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诸侯之上了,今后什么晋国齐国郑国宋国等等,那是见面就自动矮半级,在楚国面前都要老老实实恭恭敬敬装孙子。 斗伯比没有想到,他当初的伟大构思在几千年以后还会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一国两制的推进 一国两制的设想很好,这是当然的。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需要技巧。 楚国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请封王的,几百年不朝贡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没趣?况且,周朝那么多人,会说话的人一大把,一顿圣贤理论就能把你说得哑口无言,心怀惭愧,说不准就地就自绝于人民了。 那么谁去说?这是个学问。 “大王,你看,除了北面是中原诸国之外,西面、南面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如今,北面的郑国正强大,我们不要轻易惹他们。东北面有一个随国,一向与中原诸国往来,基本不跟我们玩。随国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为我们去找周朝商谈一国两制,就比较理想了。”斗总理想得周到,看来早就考虑了这个问题。 随国,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 “老斗,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随国凭什么去为我们办事?” “这个简单,我们先派人去要求和他们签署和平共处条约,若是他们不签,我们就有理由打他们,征服他们之后,就可以提出这样的条件了。”这是斗总理的第一方案,俗称先礼后兵。 原来,楚国虽说是蛮夷之国,但是公族那是中原过去的,祖上还很有学问,所以他们懂得中原的规矩,也懂得蛮夷的不规矩。但凡征服南面的蛮子国家,那就采用蛮横的方法,打你就是打你,才不跟你讲道理。如今要打中原国家,就要先找个借口。 革命的一手和反革命的一手,楚国是两手都准备,两手都很硬。 公元前706年,熊通亲自率领大军出发,直抵随国,来到了瑕这个地方。之后派大夫薳(音尾)章去随国,要求签署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如果随国不肯签,那就毫不客气,打他。 楚国的国书很快到了随国,随国国君随侯一向瞧不起楚国蛮子,不过还是有些忌惮楚国的实力。如今看见楚国来使,心想这个蛮子国家不是来敲诈就是来勒索的,等到看到国书,是希望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当时就放了心。 “主公,不要高兴太早。”大夫季梁提醒。他一向研究国际形势,对楚国相当的了解:“楚国是个大国,我们是个小国,楚国无缘无故来搞什么睦邻友好,一定有什么企图。” 随侯一听,没错啊,黄鼠狼给鸡拜年,什么时候安过好心? 随国君臣随后展开讨论,并且对楚国的国书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国书没有文字陷阱,看不出楚国有什么不良企图。 那就签吧,签了有什么坏处还看不出来,可是不签的坏处那是明摆着的。 于是,随侯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国书,表示愿意跟楚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随楚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信写好了,随侯派大夫少师前往楚营回报。 在知道随侯派少师前来之后,斗伯比笑了。 “大王,随国虽说不大,也不算小,在汉东一带是小国的领袖。如果他们发现我们军力强大,必然害怕,然后团结起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让他们以为我们是纸老虎,他们就一定不会团结周围的小国,那时候再收拾他们,就是轻而易举了。因此,把精兵藏起来,弄些老弱病残给少师看看。”斗伯比研究随国政治多年,知道这个少师是个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没用的东西。 “老斗啊,你这主意好是好,能瞒得过季梁吗?”熊通问。季梁是随国的贤臣,足智多谋,不好糊弄,熊通也知道这个人,总想着什么时候把他请到楚国来。 “不碍事啊,我们对少师好一点,这样他回去一说,随侯就会更信任他,那不是好事吗?” 熊通听了斗伯比的话,热情接待了少师,还请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结果少师发现,楚军简直就是一帮杂碎,根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少师从楚营回来,很得意。 “主公,楚军都是些老弱病残,只要我们出击,一定消灭他们。”少师果然这样建议,随侯一听,动了心。 这个时候,季梁说话了。应该承认,季梁是个人物,连楚国君臣都敬佩的人物。唯一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一个太弱小的国家。 “主公,楚国的强大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明摆着他们是在引诱我们出战,守好自己的城池才是我们该做的。”季梁说得很清楚,果然被熊通猜中了。 随侯听了季梁的话。 第二天,楚军撤退。 成立南联盟 “老斗啊,这次算是白跑一趟啊。”熊通有些失望。 “意料之中啊,别急,咱们还有第二步呢。”斗伯比那也不是吃素的,下棋看三步,斗伯比至少看了三步。 斗伯比的第二步是什么?盟会。 盟会在一年后举行,为什么?因为斗伯比得到准确线报:少师当上随国总理了。 “仇有衅,不可失也。”(《左传》)斗伯比说。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这个傻冒当权了,机会来了。 楚国发出邀请,请周边各国来楚国的沈鹿参加同盟大会,主题无非就是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一起强大这一类,实际上傻瓜都知道,盟会必然要推盟主,那盟主必然是楚国。 当然,楚国的邀请函暂时还不会发到中原诸国。 邀请函发出之后,周边小国纷纷由君主亲自前来。哪些国家?巴国、庸国、濮国、邓国、耰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珍国、申国、江国等十多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楚国就是他们的天然统治者,楚国放个屁,他们也要说是香的,楚国要开会,他们怎么敢不来? 只有两个接到邀请的国家没有出席——黄国和随国。 同盟大会在楚国国君熊通的热情招待下,在斗总理的主持下,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由巴国和江国倡议,各国赞同,成立了南方蛮夷联盟,简称南联盟,共推楚国为盟主。 大会取得了空前的圆满成功,最后,熊通盟主宴请了前来参加大会的各国君主。 一切都很好,熊通很高兴。作为盟主发表讲话,看着小国国君们一个个讨好的表情和此起彼伏的马屁声音,他觉得很受用。 可是,他还是想当王。 他更想当王了。 南联盟的谴责信很快送到了黄国和随国,指责他们破坏本地区的安定团结,同时警告必须立即改正错误,加入到南蛮联盟的大家庭中。否则,将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黄国国君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作为一个嬴姓的子爵小国,黄国国君无论如何是不敢得罪楚国的。之所以没有来参加大会,是因为国君那几天心情不好,一时糊涂没有来。如今看到了谴责信,当时就吓清醒了。 黄国国君亲自来到楚国,当面解释了没有来的原因:时间弄错了,而且最近抗洪救灾比较忙。 总之,黄国国君不仅来了,认了错而且认打认罚,痛哭流涕,痛改前非。好在熊通原本也不是要收拾他,而且还要给随国做样子,因此很和蔼地原谅了他,说些“觉悟自有高低,革命不分先后”之类的屁话,让他在南联盟的同盟书上也签了名,然后回家去了。 随国国君没有来。 “去你的南联盟,还北约呢。”随国总理少师这样答复南联盟的特使,他根本瞧不起这帮南蛮子,一帮没文化的东西。 斗总理笑了,第三步将顺利展开。 南联盟北伐 南联盟第一次军事行动开始了。 以楚国为首,南联盟组成了联军。说是联军,实际上主要还是楚国军队,其余的小国要么出几百号人,要么就是派个类似军事观察员性质的特使,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观看楚国怎样杀敌,好更加死心塌地地听从楚国的指挥。 南联盟军由熊通亲自带队,浩浩荡荡渡过汉江,直抵随国。 “主公,先派人去讲和吧。如果楚国答应,那是最好。如果他们不答应,那么他们一定会轻视我们,而正义在我们这边,士兵会愤怒,百姓更团结,此长彼消,还可以与楚国一战。”季梁对形势的判断是很正确的。 “什么?讲什么和?送上门来的肉,不吃白不吃。主公,立即出兵,慢了他们就跑了。”少师不耐烦了,他根本就瞧不起楚军。 于是,随侯亲自率军,出城抗击侵略者。 战争,一触即发。 在历史上,这不是一场著名的战争。但是,这次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将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 对于楚国来说,这既是一场战争,更是对中原诸侯实力的投石问路。如果楚国被击败了,那么这就是他们第一次对中原的侵略宣告失败,对于他们的信心和野心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南蛮各国就会重新审视楚国的力量,南联盟就将面临分崩离析。 因此,这一仗对于楚国来说十分重要,许胜不许败。 对于随国来说,敌人就在家门口,胜利则保住家园,失败则面临国家灭亡。 谁胜谁负? 第十四章 老子就是楚王 前704年,楚国与中原国家的第一次战争开始了,对阵双方是以楚国为首的南联盟和中原国家随国。 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战法。按着区域不同,有不同的战法。这里先介绍中原诸侯的战法。 春秋以车战为主,通常出兵,只说车多少乘,不说人数。一来,战车的人员配置是固定的,二来,战车的多少直接代表着实力。 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叫徒兵。这样的配置类似于后来的坦克和步兵的配置。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是驾驶员;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战车是一车四马,可以理解为四驱车: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跡”。 甲士三人中,“射”“御”都是经过贵族教育的——周朝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贵族的课程;“车右”更是选孔武有力、忠诚果敢的勇士担任。“甲士三人”都是贵族精英和无敌勇士,可见车有多重要,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去舞两下的。简单地说,车就像后来的高尔夫运动,那是贵族运动。而战车后面的徒兵,就是一般战士了,也就是工农子弟甚至奴隶。 甲士三人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君主、主将坐在车上的时候。当此时,主将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位置不变。由于主将在该车上,所以车右更是勇士中的勇士,类似警卫团团长;御者是偏在一侧驭马驾车的,更得技术超群。 所以《左传》中介绍战争时,基本都要说明主将的御者和车右。 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斗就这样不停的“回”“合”“回”“合”地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方败北,在“合”之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 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胜利的一方,在“合”完之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的逃跑,从而再加速追逐,这就存在一个距离劣势和一个速度劣势,一般很难追上。 因为这个原因,古代车战很难活捉对方的主将,除非他特别倒霉,譬如车坏了或者掉坑里了。 南蛮完胜 随侯倾尽全国力量,一百五十乘战车出战。简单计算一下,大约一万人强。 两军对阵,随侯观察了楚军的阵地,有些放心了。原来他还有点心虚,壮着胆子来迎战,如今他是真的有些自信了。 楚军阵地,粗粗点算一下,战车一百乘左右。不过每乘战车配置的步兵人数多一些,大约一百人,总数也是一万人强。 在战车数量上,随国占优;在人数上,基本相当。 从阵形看,随军分为上下两军,两军之间有明显空当,而楚军并没有分得这样清晰。从队列看,随军似乎更训练有素,队列十分整齐,而楚军的队列有些松散。 再看兵器,随军是一色的长戈,楚军则乱七八糟,有长枪,有短刀。 “哼,楚军果然是些乌合之众。蛮夷之人,能成什么大事?”随侯对身边的将士说。 “主公,楚人崇尚左,因此楚王一定在左边,楚军精英一定在左边。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冲击楚军右路,一举击溃他们,楚军整个队伍必然被带动,之后我们乘乱击败他们。”到了这个时候,季梁实际上还有办法避免随军的失败。 “不当王,非敌也。”少师不屑一顾,他觉得不跟楚王照面,赢了都不刺激。 少师被楚国忽悠了,随侯被少师忽悠了。 一通战鼓,随军率先进攻。战了没有几个回合,楚军崩溃,纷纷逃命。 “追!”随侯下令。 传说中的事情,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随侯没有去想一想,如果楚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江湖上关于他们的传说怎么能够流传? 南蛮一向是很狡猾的。随国军队追出去大约十里路,他们来到了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带,树丛茂密的丘陵地带。战车已经不能快速奔驰,否则就会翻车。长戈在这里变得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总是会被树枝挂住。 楚国人一向是不喜欢车战的,为什么?因为在荆楚,山地多河流多而平原少,雨水多而晴天少,因此车难行。打仗时,很少有平地给双方列阵,主要战法就是乱战混战,而乱战混战使用短兵器更有利。因此,楚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特别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地点作战。 正是因为如此,楚军首次与中原诸侯作战,在车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将随军引到不利于车战的丘陵地带,之后伏兵四起,利用单兵作战的优势对付随军。 到了这个时候,少师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传说中南蛮子非常狡猾,现在看来,南蛮子不是狡猾,而是大大的狡猾。怎么办?就在稍稍犹豫的时候,楚军的伏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一个个手持短刀,高喊着不知什么口号,震天动地,随便扫了一眼,楚军的人马至少是随军的三倍。 少师见势不妙,当时下定了决心。什么决心?除了逃命,还能有什么决心?可是,对于战车来说,逃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掉头掉头,赶快掉头!”少师急忙下令,御者急忙掉头。 就算在平地上,车开快了掉头也会翻车,何况是在丘陵地带。少师的战车掉头掉得太急,直接翻了车,还亏少师身手不错,长戟一撑,从车上跳了下来。惊魂未定,楚军就已经杀到了。 随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如楚军,此时中了埋伏,战车基本没用,那还不慌了神?当下喊爹叫娘,乱成一团。被楚军上来,砍瓜切菜一般,杀得七零八落。 少师拎着大戟,想扔了戟逃跑,又觉得没面子,可是,拿着戟就跑不动。战场之上,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一犹豫的工夫,楚军发现这里有随军的大将,于是一拥而上。这下,想逃跑也没机会了,少师的长戟没挥舞几下,就被楚军逼近身来,一顿乱刀,砍成了十八段。 还好,随侯本身就缀在最后,见势不妙,早早跳车逃命,后面季梁接应着,逃回城去。 第一次对抗,南蛮大胜。 和平谈判 少总理阵亡,战车损失一半,随侯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除了投降,真是没有别的办法。 季梁作为谈判代表,来到了楚军大营。 谈吧。其实有什么好谈的?兵临城下了,黄鼠狼和鸡能谈出什么来? 可是别忘了:第一,楚国君臣很敬重季梁;第二,楚国君臣根本就没有打算灭了随国,他们还要随国国君去周朝当一国两制的使者呢。 “不谈!这个时候,谈什么谈?早干什么去了?”熊通故作姿态。 季梁听了,起身,鞠躬,拍屁股,转身,准备就走。 斗伯比将他一把拉住了。 “老季,话还没说,怎么就走?”斗伯比问。 “不瞒您说,我们对楚国充满敬意,早前还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原本我们都不想跟贵国打仗,都是少师那个傻冒非要打,结果就打成这样了。如今我们诚心诚意来寻求和平,贵国又不肯了。那我们没有办法了,只好接着打下去。好在我们已经派人去郑国、齐国和卫国求援了,三天之内必到,希望贵国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再决一死战。”季梁是什么人物?这一套说法一个月前就想好了,刚才故意慢慢吞吞假装要走,就是要把这番话说出来。 熊通有些傻了,他没想到季梁根本不吃他那一套。随国虽然败了,守城守三天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援兵一到,后面就不好说了。 很显然,现在熊通需要一个台阶。 “主公,你看,少师这样的蠢货死了,老季这样的贤能被重用了,这说明上天不要随国灭亡啊,天意不可违啊,我看咱们还是和平万岁吧。”斗伯比及时给了一个台阶,还顺便拍了季梁的马屁。 “好,既然斗总理这么说了,那就给季先生一个面子。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季先生来,那我们一定要灭了随国。”熊通得了个台阶,赶紧下来。 就这样,和平降临,两国签署了新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但是,和平是有条件的——和平历来都是有条件的。楚国的条件有两条:第一,季梁作为人质,前往楚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可以携带家属。说白了,就是看好了季梁这个人才,弄回楚国当公务员去了。第二,随国国君必须亲自前往洛邑,向周朝天子提交有关册封楚国为王的一揽子一国两制提案。 老子就是楚王 带着一国两制的方案,以及南方多个小国的联署签名,随侯前往洛邑,朝见周桓王。 别看随国小,可是随侯那也是周文王的后代,算起辈分来,那还是桓王的爷爷辈。没办法,历代周王都是长子继位,所以辈分越弄越低,基本上随便来个诸侯都是爷爷以上辈的。 桓王召见,随侯献上地方土特产,问候了桓王,桓王也关心了随国的人民几句,之后,进入正题。 “大王,最近楚国在南面所向无敌,经常骚扰我们。现在我们这些小国商量,干脆请天子封他们为王,那他们就不闹事了。一国两制嘛,他们虽然也是王,可是对外还都是咱大周朝的。”随侯鼓足勇气,把话说了出来,他要面子,不肯说自己是吃了败仗,被逼前来的。 说完,随侯取出一国两制的草案,递给桓王。 桓王粗粗看了一遍,脸色变得铁青,也不说话,直接将草案摔在地上。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怎么能够有两个王?一笔写不出两个姬字,你这不是吃里爬外吗?面对楚国这样分裂祖国的卑劣行为,你不思阻止,反而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你对得起自己的爵位吗?”桓王也不客气,当场将随侯骂得狗血喷头,无言以对。 退朝回来,随侯仰天长叹,如今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难受啊。 没办法,随侯买了些洛邑特产,无非也就是葱油饼窝窝头之类,灰溜溜回到随国。之后亲自去楚国说明情况,请求谅解。 葱油饼被扔了一地,熊通非常愤怒。 费了挺大的劲,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老随,这事我不怪你,不过你要表个态,是跟随楚国还是跟随周朝?”熊通厉声问。 “那,那还用说,周桓王那孙子不是个东西,我当然愿意效忠楚国了。”随侯应声说道。 “老斗,你说怎么办?”熊通问斗伯比,他对老斗有些不满。 斗伯比一点也不急,因为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大王,正要如此啊。”斗伯比慢吞吞地说。 “什么?你叫我大王?”熊通有些惊讶,一国两制都失败了,怎么叫我大王?谁封的? “不错。我们提出一国两制,就是不要分裂祖国。如今,周王不答应一国两制,那就怪不得我们分裂祖国了,那是他逼的啊,分裂祖国的责任在他啊。所以,如今大王不必让他封了,大王就是王,自己封自己就行了。”说来说去,最后落在这里了。 所以,古人是很讲究名誉的。即便楚国这样的半蛮国家,分裂祖国也是要找个借口的。 “从现在起,老子就是楚王。”前704年,熊通自立为王,也就是楚武王。 弱小就要被灭 楚武王称王之后,开始更大规模的扩张,目的就是要和周朝全面对抗。 武王鞠躬尽瘁后,文王熊资接班。文王也不逊色于他爹,整天就是以灭别人的国家为乐。在文王这里,楚国迁都郢,也就是如今的湖北江陵。 两代楚王,灭了无数国家,有名有姓的有申国、邓国、息国、权国等。 其中,邓国和息国的被灭最为发人深思。 毛主席说过:落后就要挨打。 千真万确。 弱小就要被灭。 也是千真万确。 弱小而拥有美好的东西,那更要被灭。 更是千真万确。 楚文王二年(前688年),楚国讨伐申国。 从地理上说,楚国和申国不搭界。可是,楚国就是要打申国。不仅要打,而且楚文王亲自带队。 楚国军队经过邓国,邓国在今天的河南邓州。楚军借路,邓国欢迎欢迎热烈欢迎,一来是怕楚国,二来两个国家还是亲戚。什么亲戚?楚武王的老婆是邓祁侯的姐姐,也就是说,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亲舅舅。 甥舅相会,连干三杯,然后说些“你妈好不好”“你姥姥很想你”之类的话。其实,说是甥舅,这还是这辈子第一次见面,感情肯定是没有的。在楚文王的概念里,邓国就是一个小屁国家,高兴了就来灭了它,不高兴了更要灭了他。而对于邓祁侯来说,这个外甥那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葱油饼,今后就靠他混了。 酒过三巡,楚文王的话就多起来了,说话也不客气了,拍着舅舅的肩膀叫老弟了。 酒喝多了,尿就多。邓祁侯上厕所的时候,骓甥、聃甥、养甥三个人就跟过来。好像这也是邓祁侯的三个外甥,看来邓祁侯姐妹不少,因此外甥成群,这么说来,这三个跟楚文王还是表兄弟。 “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左传》上就这么记载,大致意思是:舅舅,这表哥不是什么好人。将来灭亡邓国的,肯定是他。(不如)趁现在这个时机宰了他,否则一定要后悔。 邓祁侯拒绝了。 十年之后,楚国出兵灭了邓国。 亲戚靠得住吗? 邓国亡得冤吗? 还有更冤的。 第十五章 美女是祸水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什么意思?就是说你无德的话,拥有天下也会失去。 其实何止天下,任何美好的东西,你没有能力保护的话,美好的东西带给你的一定是噩梦。 美女尤其如此。 所以,美女是祸水。 娶漂亮老婆之前,最好看看自己的腰包,看看自己的身体,摸摸自己的脖子。如果腰包不够鼓,身体不够壮,脖子不够硬,那还是免了罢。 艳福不是人人能享的。 且看下面的故事。 美女是祸水 蔡哀侯娶了陈侯的女儿,息国的息侯也娶了陈侯的女儿,于是,蔡、息成了拐弯亲,俗称挑担。由于陈国姓妫,蔡侯的老婆叫蔡妫,息侯的老婆叫息妫。 楚文王六年(前684年),息妫说要回陈国探亲,就路过蔡国。蔡侯一看,小姨子要路过,热情接待,设宴接风,顺便也给老丈人捎一口袋山药。 这下坏了,热情过头了。 从幽王开始到现在,第一号美女是褒姒,那是坏了幽王的命和西周的江山;第二号美女是宣姜,那是害得卫国十年动乱,元气大伤。现在,第三号美女出现了。谁?息妫。 蔡侯看见息妫的时候,直接惊呆了。老婆长得够漂亮了,可是跟小姨子一比,那就是一堆狗屎了。息妫美到什么程度?说实话,现代人形容古人不容易,如果还是什么樱桃小口柳叶眉之类,太没劲。还是老办法,直接给你个现代同乡的美女去参考吧,谁呢?赵雅芝,《上海滩》里演冯程程那位。 蔡侯本来就很色,看见小姨子国色天香,不用吃饭也饱了。当下狂咽口水,喝多了两杯,嘴里就有些挑逗了。只有一样,老婆在身边,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蔡小陈大,惹不起老丈人。过了一阵,蔡妫洗手去了,蔡侯见机会来了,急忙挪动屁股,凑到息妫身边,动手动脚起来。 息妫是什么人?春秋大剧的三号女主角啊。 “姐夫,看把你急得。其实当初姐姐嫁给你的时候,我也想陪嫁过来。你要是真的喜欢我,就不要急在一时,万一让姐姐发现,大家尴尬,还会引起国际争端。这样,你等我一个月后回来,我先通知你,你在西面找个小城,咱们在那里相会,好好亲热亲热。”息妫一边抵挡,一边说,似乎她也早就看上了姐夫。 “也好也好。”蔡侯想想还是这样稳妥,既然小姨子都答应了,还急什么?当下咽咽口水,把手从息妫怀里收回来,回到自己的座位。 第二天,息妫匆匆上路了。 蔡侯在等待。 他在陈蔡边界的小城里准备好了偷情的地方,单等息妫的消息。可是,一个月很快过去,息妫没有消息过来。蔡侯等得心焦,于是派人去陈国打探,这才知道息妫早就回息国了。 “被骗了。”蔡侯这个时候知道自己是被放了鸽子,想不到小姨子还有这样的智慧。 没办法,蔡侯除了偶尔躲着流流口水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老子要是有楚国那么大的话,就出兵去抢回来了。”蔡侯常常这样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侯的愿望不久就实现了。 楚国攻打息国了,而息国来向姐夫国蔡国求救。 “如果我帮着息国击退了楚国,不是乘机就可以抢息妫回来?”蔡侯想得不错,算起来,这也算是楚国在帮自己了。 蔡侯并不怕楚国,为什么?因为蔡国和齐国是亲戚,蔡侯以为有齐国撑腰,楚国还是很忌惮的。 于是,蔡国出兵了。 蔡军浩浩荡荡来到息国,四面一看,哪里有什么楚军?蔡侯心里高兴,这下好了,连楚军也不用打,直接抢小姨子就行了。 息国都城城门大开,息侯站在城楼上大喊:“老挑,楚军已经撤了,进城来喝几盅吧。” 蔡侯高兴,率领先头部队就进了城。刚进去三乘战车,城门突然关上了。再看,城里涌出无数的楚军。 中埋伏了,蔡侯就这样被活捉了。 前文说过,车战时代,主将被捉并不容易,这样瓮中捉鳖是一种方法。 原来,息妫当初骗过蔡侯,在陈国只待了十多天,然后悄悄回到息国。回来之后,将自己在蔡国被调戏的事情说了一遍。息侯大怒,可是又打不过蔡国,怎么办?息侯这个时候想了一个类似当初申侯请犬戎打镐京的馊主意来:请楚国假装来打息国,息国向蔡国求援,等蔡军一到,设好陷阱活捉蔡侯。 楚国当然愿意干,他们早就看蔡国不顺眼,再说息国还有不少礼物送。这样的便宜事,傻瓜才不干。 美女真是祸水 蔡哀侯被带回了郢,按着楚文王的意思,把他杀了,洗干净了用来祭祀祖先。 “大王不可,蔡侯再怎么说也是一方诸侯,没有什么罪过就杀他,不吉祥。再说,若是杀了他,中原诸侯必然齐心协力来对付我们。因此,不如放了他,让他回去宣扬大王的威严和仁慈。”季梁出来为蔡哀侯说话了,他现在是楚国大夫,不忍心看着中原诸侯被杀。 楚文王想想,也是这么回事。 于是,蔡哀侯不杀了,不仅不杀,还要设宴款待,热烈欢送。 欢送晚宴上,宾主进行了友好的交谈。楚文王用蛮歌蛮舞招待蔡哀侯,一曲“辣妹子辣”让蔡哀侯倾倒。 “老蔡,怎么样?我这里的美女如何?”楚文王高兴,问道。 “好,真好,实在是好。”蔡哀侯一个劲地拍马屁,怕什么说得不好,南蛮子再反悔了,就麻烦了。 “哎,你说句实话,是你中原的美女漂亮,还是我这里的美女漂亮?”楚文王对这个挺有兴趣,虽然南面都是他的,但北面他去不了啊,挺想知道。 蔡哀侯灵机一动,计上心头。心说:老挑啊,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你不把我当亲戚,我也不把你当亲戚。 “大王啊,说起来呢,是你这里的美女漂亮。不过,中原有一个最漂亮的,那是美若天仙。恕我直言,大王这里的美女与她相比,就是一堆狗屎。” “那个美女在哪里?”楚文王眼前一亮,哪个男人不爱美女? “唉,算了,还是不要告诉大王,告诉了大王,大王也没办法弄到手。” “快说。”楚文王急了。 “这——” “快说,若是不说,杀了你!”楚文王真急了。 蔡哀侯就是要这个效果,他笑一笑,说了:“那就是我小姨子,息侯的夫人息妫。” “真的?” “我怎么敢骗大王?不瞒大王说,我上次见到息妫之后,三天茶饭不思,一个月不碰女人,到现在做梦还梦见她。大王看,我一说到她的名字,就忍不住咽口水。” “嗯。”楚文王点点头,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喝酒了。 十天之后,楚文王率领大军来到息国,名义上是听说齐国有意南侵,特来巡视。 大营扎在城外,楚文王说了:“上次来让息侯破费了,这次带了楚国特产前来,请息侯全家过来赴宴。” 息侯敢不来?来吧,不仅来,还带了老婆。 与随侯相比,息侯的一大不足是他缺少季梁这样的贤臣。如果有季梁这样的人物,上一次就会阻止他引狼入室,这一次一定会提醒他“找个宫女假扮息妫”。 息侯夫妇进了大营,叙过礼,还没落座,楚王的眼睛已经直了,口水就要流下来了,盯着息妫对息侯说话了:“别、别吃了,夫人留下,你可以回家收拾行李了。” “啊?”息侯没听明白。 他听没听明白其实都一样。 在楚王看到息妫的那一瞬间,他知道蔡哀侯的话并没有夸张,自己宫中的那帮美女们在息妫的面前真的就是一堆狗屎。在那一瞬间他已经作出了决定:灭了息国,把息妫带回去。 就这样,息妫成了楚王的夫人,就是在楚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夫人,而息侯带着祖先的牌位搬出了城里,楚王给了他一块地和三十户农民的赋税,让他做了个小地主。 因为美女,一个男人亡国了。 教训,多么深刻的教训啊。 你娶漂亮老婆了吗? 你还敢娶漂亮老婆吗? 美女还是祸水 美女带来的灾难结束了?没有。 楚文王喜滋滋乐颠颠将息妫带回了楚国,宠爱无比。从那以后,后宫的其他女人们就倒霉了,因为楚文王再不正眼看她们一下。 但是,楚文王面临了当年周幽王类似的难题:文夫人基本不说话。 “夫人,你怎么总是不说话?”楚文王对别人凶恶,对文夫人那是百依百顺。 “哼,国家灭亡了,一女嫁二夫,不死就算不错了,还说什么话?”别说,文夫人还挺刚烈。 楚文王反思了。 反思的结果是,楚文王决定攻打蔡国,因为害得息国亡国的就是蔡哀侯。 多么“伟大”的反思啊。 强国一反思,弱国就遭殃。 楚国大军一到,蔡国迎风而破。为什么?因为蔡国的战车上次在息国都被楚国人缴获了。 于是,蔡哀侯没跟老婆团圆几天,就又登上了南下的马车。 这一次,楚王没有杀他,也没有放他。九年之后,也就是如今一个义务制教育的周期之后,蔡哀侯在楚国寿终正寝。 因为美女,一个男人背井离乡,死在他乡了。 就此结束了? 没有,还有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的呢。 转眼到了楚文王十三年(前677年),楚文王鞠躬尽瘁了。为什么说他鞠躬尽瘁了,因为弄不懂他该用“崩”还是该用“薨”。 虽说文夫人很少说话,但是孩子该生还是要生的。两个儿子,大的叫熊艰,小的叫熊恽。楚文王死的时候,两个孩子都不大,熊艰继位为楚王。 文夫人喜欢小儿子,小儿子聪明大度果断,怎么看怎么比大儿子顺眼。 我们来算一算,楚文王抢回文夫人之后七年就鞠躬尽瘁了。往大里说,熊艰继位那年也就六岁,弟弟熊恽也就五岁。 五年以后,熊艰十一岁。 熊艰不知听了什么人的建议,决定杀掉弟弟熊恽。可是,文夫人和熊恽早有防备,熊恽跑了,跑去了随国。 怎么办?出兵随国去抓自己的弟弟?没道理,别说文夫人打死不会同意,就是大臣们也不会干。只好干瞪眼。再者说,十一岁的小屁孩懂什么? 一国两制的实现 文夫人很恼火,她原本就看老大不顺眼,如今老大还要杀老二,兄弟的情分都不讲了。“好啊,你不仁,休怪老娘不义。”文夫人现在是玩二选一的游戏,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以楚国的实力,打破随国杀死熊恽是很轻松的事情,而熊艰长大之后迟早会这么做。 也就是说,要么趁老大还小,现在杀了他;要么,等老大长大,杀了老二。 文夫人很快作出了选择,杀老大。 文夫人派人悄悄找到随侯,之后从随国找到杀手,悄悄潜入楚国,在文夫人的接应下,在一个昏暗的夜晚,“咔嚓”,十一岁的熊艰被扭断了脖子。 不要以为亲娘就不会杀自己的儿子。现在我们来回想郑庄公的忍,那是多么的英明啊。 《史记》上这样记载: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庄敖是谁?就是熊艰,因为当楚王当得不好,死后连个王的谥号都没得到,冤不冤? 十一岁,连遗精的年龄都还没到,就这么死了,这个王真是白当了。 为什么熊艰死得没人同情?有一个说法,就是楚国人怀疑他是随侯的遗腹子。 不管怎样,老大死了,老二就当了王。 楚成王,楚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 成王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太小,稳定比什么都重要。于是他决定停止向北方的扩张,以防北方诸侯讨伐。他派人向周王室进贡,再次表达一国两制的意思。 这一次,周朝王室很客气。为什么?大凡要分裂祖国的,那是要毫不客气地制止的;但是已经分裂出去的,主动回来表示要一国两制的,祖国的怀抱是要敞开的。打个比方,楚国第一次申请一国两制,那是分裂行为,必须制止;第二次申请一国两制,那是回归,自然要欢迎。 《史记》记载: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音作),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什么是胙?就是古代祭祀用的肉。说周王回送了几块肉,告诉楚王:南面就交给你了,不要来侵略中原诸侯。于是楚国专心向南面扩张,地盘越来越大。 现在,一国两制不仅是事实,而且得到了中央的确认。 美女是躲不过去的祸水 宫廷内乱解决了,一国两制也实现了。 美女还是祸水吗?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美女,就是躲不过去的祸水。 这一次的受害者是楚文王的弟弟、楚成王的叔叔王子善,也就是子元。 自从楚文王鞠躬尽瘁之后,子元就当了令尹,而斗伯比退居二线了。 子元对文夫人的美色可以说是垂涎已久,梦里都想。从前哥哥在,自己最多也就是想想。如今哥哥死了,嫂子成了寡妇,那颗寂寞的心难道不需要男人来安慰?子元动了贼心。可是,有贼心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贼心没贼胆。 那时候斗伯比还在,子元很怕他,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为什么子元会怕斗伯比?来说说楚国的特殊情况。 从楚武王的爷爷开始,楚国国君才开始有谥号。武王的爷爷熊仪谥号叫若敖。若敖的儿子熊坎继位,谥号叫霄敖,霄敖的儿子熊旬继位,谥号叫鼢冒。若敖的另一个儿子执掌楚国军权,从那以后成为世袭,楚国的军权始终在这个家族手中,这个家族就称为若敖氏,有的时候,这个家族的首领也被称为若敖。 在楚国,若敖家族的地位仅次于楚王,而其军事实力还在楚王之上。 若敖氏因为被封在斗邑,因此以斗为姓。 斗伯比就是若敖家族的首领。 那一年,成王十五岁,斗伯比死了,子元觉得机会来了。 大致算一下,就算文夫人十五岁嫁给息侯,十六岁被楚王抢走,到那会儿最少也该三十三岁了。可是,风韵不仅仅是犹存哪,那简直就是风华正茂。 斗伯比死了,成王还小,可是子元还是没胆。怎么办? 子元有诗人的气质,他决定要感动文夫人,让文夫人主动投怀送抱。用句现代话说,那就是要泡文夫人。 子元在后宫旁边修建了自己的房子,然后住了进去,养了一帮歌男舞女。每天干什么?唱情歌。什么情歌?无非就是些“老鼠爱大米”、“阿妹阿妹我爱你”、“你寂寞,我伤心”等等,专门要勾搭隔壁的文夫人,盼着文夫人什么时候被感动了,忍不住了,发情了,然后从后宫翻墙过来跟自己偷情。 过了不久,文夫人真是忍不住了。不是被子元的执著所感动,而是被外面没日没夜的流氓歌曲吵得休息不好。文夫人派人出来找到子元,对他说:“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左传》) 翻译过来,就是:“兄弟啊,你哥哥在世的时候,总是练习武功,时常准备争锋天下。如今你可好,天下那么多敌人不去对付,反而在寡妇隔壁唱流氓歌,变态啊!?” 挨了骂,子元不生气,还挺高兴,他觉得这是文夫人在提醒他:我喜欢有抱负的男人。 于是,子元决定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来讨好文夫人。什么事情?文王不是只打到随国吗?我要打到郑国。 当一个男人为了一个女人疯狂的时候,他什么都能做出来。 为女人疯狂并且死于非命,子元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第十六章 孔父嘉的妙计 楚成王六年(前666年),子元率领六百乘战车讨伐郑国。六百乘啊,这在当时几乎是个天文数字。对于楚国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全部兵力了。 这样的兵力到了郑国,子元却没有打仗的胆量。在郑国呆了一天,听说齐军、鲁军和宋军正在赶来援助郑国,子元连夜率军逃走。“诸侯救郑,楚师夜遁。” 遁是什么意思?就是俗称的逃跑。遁就已经够丢人了,夜遁基本上就属于狼狈逃窜了。 丢人哪!楚国建国这么多年,胜仗打过败仗打过,夜遁这样的事情还是第一回。 原本想表现阳刚,如今阳刚没有,阳痿。 回到楚国,子元号称大胜郑国,但是人人都知道这一趟很丢人。 冤死的子元 又过了些日子,子元眼看美人还不上钩,索性住进了后宫,但是他还是没胆去搞定文夫人,还等着文夫人来勾搭自己。 这样没胆的男人,文夫人能看上他? 一连三日,子元就住在宫里,却不敢去调戏文夫人,弄得自己像柳下惠似的,其实只是没胆。而成王还只有十七岁,不敢惹子元,只能假装没看见。 大夫斗廉看不过去了,他来到宫里,直接去找子元。 “总理啊,可不能这样啊,你能住这吗?你这不是乱来吗?赶快搬出去。”斗廉很生气,说话也不客气。 “去你的,你以为你是谁?这是我们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子元大怒,令人把斗廉给关起来了。 文夫人听说了,知道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了。其实她一直在等子元下手,自己好半推半就,谁知这个废物这么肉,还夜遁,看来就算搭上了,今后也靠不住。既然如此,不如办了他。 文夫人悄悄叫人找到斗伯比的儿子斗谷于菟,告诉他子元谋反,还准备奸淫国母,让他速速起兵,铲除奸人。 斗谷于菟于是纠集了整个若敖家族,半夜时分率领家兵杀进后宫,子元正在梦里跟文夫人幽会,骤然醒来,只见一道亮光,身首分离。 磨磨叽叽一辈子,死得倒痛快。 第二天,成王宣布子元谋反被诛,灭门。 只闻了腥味没吃到肉,却送了全家的性命。 子元,冤哪。 虎喂大的私生子 杀了子元,谁当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