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朝鲜人的历史溯源大约从60万至40万年前开始,就有原始人类劳动、生息和繁衍在朝鲜半岛的土地上。早在中国先秦古籍中便有了关于朝鲜半岛人类活动的记载。关于朝鲜人的民族源流是个极具争议的话题,但总的来说,不外是由民族融合产生,于公元7世纪形成朝鲜半岛统一的民族国家。近代以来,朝鲜人经历了亡国之难和民族分裂之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朝鲜人也从朝鲜半岛走向世界。追溯历史,朝鲜人的史册记载着民族的血泪,也闪耀着民族的骄傲。放眼今天,朝鲜半岛南北双方正积极对话,促进民族和平统一。朝鲜人的历史溯源关于朝鲜民族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说法,至今尚无定论。考古发现表明,朝鲜半岛上至少早在距今约60万至40万年前就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居住。平壤市祥原郡的黑隅里遗址、力浦地区大岘洞的“力浦人”遗骨、平安南道德川郡“胜利山人”遗址等都是朝鲜半岛有早期人类活动的迹象。但这些旧石器时代的人同今天的朝鲜人之间是否有关系还不清楚。韩国学者普遍认为,根据人类学和语言学方面的考证,朝鲜民族起源于蒙古人种新西伯利亚族类的阿尔泰族系。在距今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曾与阿尔泰族一起居住于西伯利亚的这支部族不断地南下东移,脱离了阿尔泰族的主流,逐步定居于中国的东北局部地区和朝鲜半岛,发展了农耕生产与青铜文化。关于朝鲜人的起源,在朝鲜半岛还流行檀君开国的神话。檀君神话最早记载于13世纪的朝鲜文献《三国遗事》中。相传在公元前2300多年的中国上古唐尧时期,天帝桓因的庶子桓雄喜爱人间世界,带3000仆从降临于朝鲜半岛的太白山顶神檀树下,建立“神市”。他率领风伯、雨神、云师,还带领教臣民懂得农耕、医药、木工、纺织、捕鱼等360多种谋生之道和技艺的能工巧匠来到朝鲜半岛。他制定各种法规、刑罚,进行贤明的治理。他的王国内有一头熊和一只老虎同住在一个洞穴中。它们向桓雄祈求,希望能变成人。桓雄给了他们一把灵艾和20枚大蒜,告诉它们,如果它们吃了大蒜和艾蒿后,在百天内不见阳光,就能变成人。老虎因缺乏毅力而失败了,熊经受住了考验变成一个美女。熊女无人婚配,又在檀树下祈求怀孕。桓雄暂变成人与她婚配,生了儿子。这个孩子就是檀君王俭。檀君在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以平壤为都城建立了王国,定名为“朝鲜”。他后来隐居于阿斯达山,成了山神,一直活了1908岁。朝鲜人至今仍在开天节纪念檀君,并一度实行檀君纪年,可见这种关于朝鲜民族起源的传说非常深入人心。后来的檀君教、大倧教都是崇拜檀君的宗教。在现代檀君庙里,有很多虔诚的信徒向檀君神像顶礼膜拜。第一部分 2.早期的民族融合历史上的朝鲜半岛曾先后有过许多民族定居,发生过一系列民族融合,最终才形成今天的朝鲜民族。公元前11世纪,原来居住在中国北方的一部分殷商族人开始迁徙到朝鲜半岛,箕子东走应当是这一迁徙在史籍上的反映。据中国史书记载,殷商末年著名的贤臣、纣王的叔父箕子,眼见纣王暴虐无道,屡番苦谏而失败,反遭囚禁,直到周武王灭商之后才获释放。箕子不忍殷商被灭,偷偷回到自己的封地,率数千族人向东逃到朝鲜半岛。周武王封箕子为王,建都平壤,称箕氏朝鲜。箕子所率领东走的殷商遗民给大同江流域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同时也带来中国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他们与当地的秽人相互结合,形成朝鲜半岛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然而,对于箕子东走存在的真实性中外学者之间尚有争议。公元前195年左右,中国的中原战乱纷起。燕人卫满率领千余难民逃往箕氏朝鲜,后于公元前2世纪初推翻箕氏的后代准王,建立了卫氏朝鲜。此后,又有大量燕人向朝鲜半岛的北部迁入。中国西周的中后期,北方的貊系部族渐渐向东、向南迁徙。大约在春秋初年,其中的一支南迁进入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的北部及中国东北与当地居民秽人融合形成沃沮、秽貊两个新的民族,同时在半岛南部与当地的秽人融合形成马韩。此外,中国秦代一些逃避徭役的汉人也向半岛的东南部逃亡,与当地的韩种族结合,形成了辰韩。公元前108年,中国的汉武帝灭了卫氏朝鲜,在半岛的北部建立了乐浪、临屯、真番、玄菟等郡县,史称“汉四郡”,又使大量汉人迁居朝鲜半岛。汉魏之时,在朝鲜半岛南部还居住着韩种族的弁韩,与马韩、辰韩并称三韩。公元1世纪开始,中国东北地区的高句丽人(一般认为其主源为夫余人等貊族后裔)沿鸭绿江流域逐渐南下,占有朝鲜半岛北部,于公元4世纪攻占了乐浪郡。大量的汉人留居于此,在高句丽人的统治下,与古朝鲜人、秽人一起逐渐融合成新的民族;同时,部分高句丽人南下,与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一道建立了百济国;辰韩的苗裔建立了新罗国家。公元7世纪,新罗逐渐占据了朝鲜半岛的主要统治地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可见,朝鲜民族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许多民族而形成的,它的主体是朝鲜半岛早期居民秽人和韩人,又加入了大量汉人和高句丽人。第一部分 3.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青瓦台,原来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汉城后,把它作为景福宫后园,现为韩国总统官邸。统一新罗(公元668~935年)公元1世纪前后,朝鲜半岛出现了几个并立的封建国家,于4世纪末开始相互争战不断。新罗位于现今的庆尚北道庆州一带,建国始祖是朴赫居世(公元前69~公元4年)。据传,当时庆州有6个村子,高墟村村长苏伐公等几人在杨山树丛中发现一个大卵,打开一看,里头是一个男孩,就抱回家去养。小孩长到12岁时,因智慧过人被6个村子的人拥立为王,称居西干,国号为徐罗伐,在位61年。高句丽地处今中国辽宁省东部至朝鲜平安南北道一带,建国始祖是朱蒙王(公元前58~前19年)。传说,朱蒙母亲因日光照射而怀孕,后生一巨卵,有一男儿破壳而出,取名朱蒙,相貌奇伟,尤善射箭。因几个兄弟妒忌他的才华,他恐遭迫害而离家出走。途中遇到一条大河,正愁无法过河时,河中的鱼鳖浮上水面组成一个桥,朱蒙得以平安过河。后来朱蒙建国,国号高句丽,在位19年。公元427年,长寿王将高句丽的都城由国内城(今中国辽宁集安市内)迁到平壤。图1-4李成桂由于高句丽的领土曾跨现今中朝两国的部分国土,因此中外史学家对其历史上的归属持有不同观点。百济位于半岛西南部,建国始祖是温祚(?~公元28年)。温祚是高句丽国王朱蒙二房妻子生的小儿子,有个哥哥叫沸流。头房妻子已生一子,名叫类利,被朱蒙立为太子,温祚亲兄弟俩怕受迫害,向南逃往马韩。马韩国王对温祚以礼相待,赠地百里。后来温祚势力日益强大,沸流属下的百姓都前往投奔,故建国时取名百济,意为百姓济海乐从,在位46年。自6世纪中叶开始,新罗国力日益强盛,加紧对外扩张。新罗联合中国唐朝军队于663年和668年先后征服百济和高句丽。后来新罗又展开驱逐唐军的激战,676年,唐被迫将设于于平壤的安东督护府撤到了辽东,从此,新罗在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高宗是李氏王朝最后一位独立的帝王。高丽王朝(公元918~1392年)从7世纪后半期起,新罗形成群雄割据局面,各王族之间为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公元891年,弓裔趁政权腐败之机举兵起事,自立为王,904年建摩震国,911年改国号为泰封。后来大臣王建杀了弓裔,夺取王位。在高丽时期,建立了科举制度,选贤任能;制定科田法,将土地和森林分配给官吏;宣扬佛教,雕刻出版《大藏经》。李氏朝鲜(公元1392~1910年)1388年,武将李成桂从威化岛回师,控制高丽政权,肃清反对派大臣,1392年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迁都汉阳(今首尔)。1467年,爆发咸镜道农民战争,给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1592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朝鲜三京失守,民族英雄李舜臣指挥的水军在明朝的援助下,取得历时七年的壬辰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朝鲜王朝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很高,与中国明清两朝长期保持友好关系。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后,列强加紧侵略朝鲜,使朝鲜逐步沦向殖民地社会。1884年,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派发动甲申政变,进行国事改革。1894年,爆发大规模的甲午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李朝政府。1897年8月,国王高宗将国号改为大韩,年号改为光武,成为大韩帝国的皇帝。1905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乙巳保护条约》;1910年又炮制所谓《日韩合并条约》,日本并吞朝鲜,大韩帝国灭亡。第一部分 4.朝鲜人的亡国之难与民族分裂之苦1910年日本帝国主义并吞朝鲜后,朝鲜总督府发布一系列法令,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严密的控制,使朝鲜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强迫朝鲜人民崇拜日本的神道神宫,烧毁韩国书籍,篡改历史,禁止讲授韩国语文,千方百计掠夺朝鲜的资源。令人发指的是,日本不仅强迫朝鲜人民充当炮灰和奴隶劳工,还诱骗、强迫朝鲜妇女充当“慰安妇”,以满足日本侵略军的兽欲。朝鲜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反日救国斗争,组织各种反日团体,发动罢工和暴动,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反日独立运动,发表《独立宣言书》,引起国民的积极响应,因日本警察的暴力镇压,独立运动惨遭失败,但却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爱国烈火。同年,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后来,三处临时政府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又于1940年9月迁至重庆。从1932年起,朝鲜共产主义者金日成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东北开展抗日游击活动。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2月9日向日本宣战。1942年5月15日,中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交由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直接统辖。1945年11月23日,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国内,韩国光复军也于次年返国。黑色线为“三八”线1945年2月和7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先后在雅尔塔和波茨坦举行会晤。大国几经磋商后,决定战后先由美苏英中四国对朝鲜进行托管。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从庆兴、雄基、罗津等地区进入朝鲜半岛北半部。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成为所有朝鲜人都珍视的“光复节”。9月2日,苏美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以“三八”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的投降,对朝鲜半岛南部实行军事占领。9月7日,美军开始从仁川、釜山登陆,进入南半部。1945年9月19日,美国军方宣布成立军政厅,以美军建立的军政厅为南半部的唯一政府。在此期间,北半部成立了临时人民委员会,宣布实施民主改革。围绕国家的独立、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等问题,美苏两国和南北各派政治力量展开激烈的斗争,矛盾极为尖锐。1948年5月10日,南半部进行国会议员选举,7月12日通过宪法,15日国会选举李承晚为总统,8月15日宣布成立大韩民国。北半部于1948年8月25日举行最高人民会议代表选举,组成最高人民会议,9月2日召开第一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宪法,9月9日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首相。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出北方,美国也在翌年6月30日宣布撤出南方,但留下由500人组成的“军事顾问团”和700人的“文官顾问团”。由此,朝鲜半岛南北两部各立政府,“三千里锦绣江山”分裂为两个国家。朝韩两国政府成立后,分别宣称自己是半岛的“唯一合法政府”,把推翻对方政府作为奋斗目标,加强军备,准备武力统一半岛。双方沿“三八”线集结武装力量,频繁发生摩擦,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爆发大规模的内战。6月27日,美国公然武装介入朝鲜战争。于是,朝鲜战争的性质由内战转为美国侵略、朝鲜人民反侵略的国际战争。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邀赴朝参战,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打击以美军为首的侵略军。经过外交斡旋,朝鲜战争交战双方决定从1951年7月10日起进行停战谈判,此后双方边谈边打,谈谈打打,一直拖到1953年7月27日才签订停战协定。战争虽然停止了,但南北双方的对峙依然继续。三八线阻隔着两个不同体制的国家,使众多朝鲜人骨肉离散,却不能割断朝鲜民族共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朝韩调整了政策,为争取舆论,赢得主动,争相提出试探性建议,进行了一系列的接触、对话,并达成一些协议。然而,朝韩和解统一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仅需要朝韩双方的努力,也需要周边有关国家的真诚协助,任重而道远。朝鲜民族的统一有待于朝韩及有关国家放弃冷战思维,以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和朝鲜民族整体利益的大局为重,以坦诚和务实的态度推动朝鲜半岛早日实现自主和平统一。第一部分 5.世界各地的朝鲜人朝鲜人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据最新统计,朝鲜有2168万朝鲜人,韩国有4747万朝鲜人。此外,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居有人数不等的朝鲜人。其中美国205万,中国204万,日本66万,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共和国48万,加拿大11万,拉丁美洲(主要在巴西)10万。全世界总计7461万朝鲜人,有927%居住在朝鲜半岛。一、中国朝鲜族图1-8延边州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土相连,血脉相连,特殊的地理和人文关系使中朝人民自古就相互流移,兴衰与共。中国朝鲜族是与朝鲜民族同源的中国少数民族。早在17世纪末,就有部分朝鲜人零星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迁入。朝鲜人迁入中国大体分三阶段:①19世纪中叶至1910年日本占领朝鲜后,因饥荒越垦等情况而迁居的自由移民。②1910年“日韩合并”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因政治原因而迁移的反日爱国志士。③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15”光复,因侵华日军实施移民政策而被迫迁来的强制移民。由此可知,现今中国朝鲜族是以第一阶段迁入的自由移民为基干,以第二、三阶段迁入并入中国国籍者为主体的比较庞大的民族群体。从分布上看,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少量散居于内蒙古和关内各地。中国政府十分尊重朝鲜民族,分别在朝鲜族聚居的地方建立了自治州、自治县等行政区划,延边自治州是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中国朝鲜族是56个民族大家庭中光荣的一员,与汉族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团结进步,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民族和文化等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二、在美朝鲜人据韩国外交通商部1999年统计显示,北美地区的朝鲜人共计2168万余人,其中绝大部分都居住在美国,少数居住在加拿大等地。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朝鲜人约1077万,占美国人口的04%,在亚裔中排名第五位。朝鲜人移民美国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①1903~1905年,持大韩帝国护照赴美的劳工及其后裔。②1905~1945年,从中国上海持中国护照或从日本持日本护照赴美的留学生、教师、劳工及其后裔。③1945~1952年,驻韩美军的雇工、留学生及其后裔。④1952~1965年,根据美国提供的每年100名移民配额赴美的移民,以及通过跨国婚姻赴美的移民及其后裔。⑤1965年后,以家庭团聚和就业为由赴美的移民及其后裔。在美朝鲜人大部分聚居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波士顿等大城市,仅洛杉矶就有65万余人,大都聚居在奥林匹克大道一带,逐渐形成类似唐人街的KoreanTown。在那里,朝鲜文招牌的商店、泡菜和冷面等朝鲜食品随处可见,朝鲜人即使一句英语不懂也会感到处处有亲人。第一部分 6.在日朝鲜人和前苏联地区的朝鲜人据官方统计,在日朝鲜人总数约为66万,实际可能达到100万以上。朝鲜人移民日本分为五个时期。①1910年韩日合并之后,日本解除了对朝鲜人的居住及就业的限制,朝鲜人可自由移居日本。②1920年到1930年。③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39年。④193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8年,日本政府将大量朝鲜劳力迁往日本,以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日朝鲜人达到240万人。⑤朝鲜光复后,大批朝鲜人返回故国,但也有人留下来,并随着半岛的对峙分裂为支持北方的“朝总联”和支持南方的“民团”,两个团体之间长期对立。尽管在日朝鲜人绝大部未能进入其上流社会,但比起朝鲜半岛的总体来说,他们的经济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每年有大量日元汇往半岛,成为朝鲜半岛重要的外汇来源之一。在朝鲜半岛,在日朝鲜人一度是巨商豪富的代名词,他们确实为母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前苏联地区的朝鲜人前苏联地区的朝鲜人大约有48万余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19世纪末开始,广袤的俄罗斯土地吸引了不少朝鲜人到俄赴远东地区开荒种地。20世纪初,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外国人口的1/3是朝鲜移民。1872年,在市拉戈维申斯克市(海兰泡)周围已建起了不少朝鲜人村落,还有一些朝鲜人居住在俄罗斯人的村庄。这样就渐渐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形成了朝鲜族人的集聚地。1910年,在南乌苏里边疆区有5万朝鲜人,他们分布在104个朝鲜族村子里。朝鲜半岛被日本侵吞后,大批朝鲜人流亡于此,垦荒谋生,同时,日本政府将众多朝鲜劳工迁往当时属于日本的库页岛。1925年,居住在滨海边疆区的12万多朝鲜人加入了苏联国籍,正式成为苏联的一个少数民族——高丽族。1937年,针对苏联远东地区边界受日本威胁,斯大林从强制迁移全部远东朝鲜人171781人到中亚,其中,大部分被迁到了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允许朝鲜人返回远东和滨海地区,但大部分朝鲜人仍留在了中亚各共和国。他们就是今天的中亚高丽人。1989年时居住在5个中亚共和国的朝鲜人的人口总数为321089人,占前苏联朝鲜人口总数的732%。其中有286455人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亚的部分朝鲜人还迁移到了北高加索等地。现在的许多朝鲜人已经五六代,好多已将俄语视作母语。前苏联解体后,上述的中亚国家与韩国关系发展迅速,所在国的朝鲜人为此做出巨大贡献。除了以上地区外,在南美、东南亚、欧洲、中东以及非洲等地也都有海外朝鲜人的身影,这些移民主要是韩国工业化的时代产物。有人把朝鲜民族称作是东方的犹太人,在20世纪前半叶,大批朝鲜人被迫背井离乡流亡到世界各地。但是,也正是他们把泡菜、铁板烤肉、跆拳道带向全世界。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代表了朝鲜民族的形象,是朝鲜半岛的“民间外交官”。广大的海外朝鲜人正利用可在半岛南北自由往来的有利身份条件积极促进南北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为半岛的统一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一部分 7.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1)朝鲜民族哺育和造就了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演进,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精神是朝鲜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业绩是朝鲜半岛历史与文化的象征。这里只列举出几位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崔致远,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第一人。崔致远(857~?)新罗著名文学家,朝鲜汉文学的奠基人。869年入唐求学,应试中举,留唐为吏。885年以唐使身份归国,被新罗国王授予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因屡遭诬陷,隐居伽倻山,不知所终。他在中国创作的诗文集《桂苑笔耕集》(20卷)收在《四库全书》中,归国后又以《寓兴》、《古意》、《蜀葵花》等诗集揭露乱世黑暗、社会恶浊。他以划时代的文学建树被朝鲜半岛学术界尊奉为“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死后被追谥文昌侯,尊为“百世之师”。慧超(704~787年)新罗僧侣、纪行文学家。719年在中国广州师从印度高僧金刚智攻学密教,并赴印巡礼佛迹,后经中亚回到长安,与金刚智一走研究《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钵大教五经》密教经典,晚年赴五台山设坛布道,声名远播。慧超以其云游的经历著有纪行文《往五天竺国传》三卷,对所到国的政治、宗教、文化、风俗、物产、语言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记叙和精确的阐释。作为朝鲜人的第一部游记,该书为研究中西交通和古代东西文化交流史以及亚洲有关国家的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对中朝佛教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建(877~943年)高丽第一代王,即高丽太祖。新罗末期在军阀弓裔处任铁圆(今铁原)部太守和精骑大监等要职。公元918年发动政变推翻弓裔,被拥立为王,919年定都开京(今开城),936年重新统一朝鲜半岛。他执政后安抚民心,整理混乱的土地制度,减轻租税,怀柔豪族,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住了新政权。承袭新罗旧制,整顿官制,中央设三省(内吏门下省、尚书都省、三司)、六部以及御史台、翰林院、国子监等重要机关,地方划分十道(下设府、郡、县),还建立了十二州(牧),下设十二军,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佛教为国教。义天(1055~1101年)高丽名僧,天台宗中兴之祖。1065年出家为僧,在灵通寺师从烂圆学习华严教理。1084年入宋求法。1086年始回国,任开京兴王寺主持,校勘从辽、宋、日本购入之经书4700余卷,并雕板刊印。1097年任国清寺主持,设坛讲授天台教守。主要有《圆宗文类》、《新编诸宗教藏总录》、《释苑词林》等。他精心主持了《续藏经》等佛教典籍的雕刻制版和印刷,工程浩大,流传久远,极大地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发展,也带动促进了高丽印刷术的发展。李齐贤(1287~1367年)高丽后期的学者、诗人、政治家,“道德之首、文章之宗”。1304年后历任进贤馆提学、书筵官、右政丞、门下侍中宰相等高级官职。1314年赴元朝燕京与中国著名学者切磋学问,赋诗论文,还随同忠宣王游览了中国的峨眉山、普陀寺等名胜,1314年回国,1357年辞官隐退,奉王命编撰高丽王朝实录,死后谥文忠。他力主改革,为发展中朝关系立了大功。他致力于儒学的传播,尤其在程朱理学的研究方面建树颇丰。他一生创作了很多汉诗,营造了高丽时期汉文学的鼎盛。著书有《益斋乱藁》、《西征录》、《栎翁稗说》、《孝行行录赞》等。第一部分 8.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2)李成桂(1335~1408年)朝鲜王朝的建立者。1362年,任东北面兵马使,镇守图们江、鸭绿江一带。1371年后,两度到南方指挥御倭。1388年为右军都统使,与曹敏修合谋发动兵变,组成新政府,领三司事,独揽大权。1391年改革田制,实行科田法,奠定巩固中央任命集权统治的基础。1392年废恭让王登上王位,次年改国号为朝鲜,1394年迁都汉阳(今首尔)。在位期间制定经济六典,鼓励农业,整顿军队,废除私兵,颁布《大明律直解》,仿中国明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确定东北面州郡,将其纳入版图,同明朝保持友好关系。李祹(1397~1450年)朝鲜王朝的第四代王,史称世宗大王。他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本,在国家管理、语言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为促进上述研究,他建立了集贤殿,并亲自带领学者们编纂了大量著作,其中《家事直说》、《医方类聚》、《乡药集成方》等具有很高学术和科学价值。世宗大王时期创立了训民正音,使朝鲜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字。他还倡导并推动制造了浑天仪、浑象仪等天文仪器和仰釜日晷、悬球日晷等计时仪器,编制了《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诸家历象集》等历法书籍。在艺术上,他主持修订了朝鲜民族音乐的记谱十二律,确立了雅乐的基础。他在位32年,是朝鲜王朝历代君主中业绩最显赫的明君。李舜臣(1545~1598年)朝鲜王朝爱国名将、伟大的军事家。1591年47岁时擢升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全力整顿军备,创制新式铁甲战舰龟甲船,以加强海防。当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李率部屡获大捷,后因功擢升三道水军统制使。和平交涉时期,被谗入狱,幸得力保而免死从军。1597年2月日本再度大举入侵,朝鲜水军几遭覆灭之际,李舜臣重被起用,统领水军,以仅有的12艘战船与133艘敌船对阵,获得大捷。1598年7月与来援的明朝水师组成联合水军,多次击退敌人的进犯,又于11月一战彻底击退了日本侵略者,李舜臣不幸为国捐躯,死后谥忠武。李舜臣文韬武略堪称一代帅才,享誉世界,且擅长诗文,遗著辑成《李忠武公全集》15卷。朴趾源(1737~1805年)朝鲜王朝后期的文人、学者、实学派代表人物。1786年进入仕途,曾任监役、汉城府判官、襄阳府史等职。他主张接受清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提倡研究现实问题,提出限制土地所有和改进耕作方法等进步主张。他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儒家的“修身齐家”和“治心养性”观点,主张“利用厚生”。在文学上,主张“文以写意”、“法古创新”和“模写真境”。他创作的汉诗有42首,流传下来的汉文小说有《许生传》、《两班传》等9篇。他的纪行文学作品《热河日记》详细记述了出使中国的见闻,书中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兵事等记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安重根(1879~1910年)近代著名爱国义士、教育家。1905年《乙巳条约》签订后,设立南浦敦义学校,致力于对后代的新式教育。1907年怀着亡国之痛,先流亡到中国东北,后到俄国海参崴。他在那里组织义兵,任义军参谋长,1908年任特派独立队长兼远东地区军司令官,进行抗日斗争。1903年3月,在俄国组织了秘密团体断指会,积极谋划暗杀伊藤博文和李完用,并于1909年10月26日潜入哈尔滨车站向伊藤博文连发三枪,击毙了这个侵略元凶。安当场被捕,1910年被处死刑,其壮举震撼海内外,极大地激发了朝鲜人的反日爱国精神。生前著有《东洋和平论》及大量汉诗作品。第一部分 9.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3)金九(1876~1949年)著名独立运动家、政治家。1893年加入东学教,为教主。1903年加入基督教。1919年“三一”运动后亡命中国上海,参加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历任警务局长、内务总长、国务领。1928年建立韩国独立党,曾组织李奉昌、尹奉吉刺杀日本军政要员的恐怖活动。1935年组织韩国国民党,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至重庆后任主席,组建了韩国光复军,宣布对日作战。光复后回国,历任大韩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副议长、民主议院副议长、民族统一总部副总裁。1948年主张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反对南部进行单独选举,并赴北部参加会议。回南部后,不参加南部的单独政权,1949年6月26日被暗杀。著有《白凡逸事》。金日成(1912~1994年)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1925年随父金亨稷赴中国东北,1927至1929年在中国吉林毓文中学读书,积极参加反日革命斗争。1932年4月25日创建朝鲜人民革命军,与中国人民一起进行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5月,创建朝鲜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日本投降后回国。同年10月10日创建朝鲜劳动党,1947年2月任北朝鲜人民委员会委员长。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任内阁首相。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朝鲜祖国解放战争期间,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内阁首相、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指挥祖国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此后,领导朝鲜人民胜利完成城乡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努力建设具有坚实自立民族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在第五、六届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长。1980年10月,在朝鲜劳动党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提出朝鲜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主体思想。曾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金正日(1942~)1964年6月起先后担任朝鲜党中央委员会指导员、科长、副部长、部长等职务。1973年9月后,先后当选为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80年10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后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1991年12月任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翌年4月被授予元帅军衔。1993年4月当选为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自金日成主席和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前部长吴振宇元帅相继病逝后,金正日成为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唯一常委和朝鲜人民军统帅,一直在主持党政军全面工作。1997年10月8日出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曾两次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三次被授予金日成勋章并获得过金日成奖及其他殊荣。朴正熙(1917~1979年)韩国第五至第九任总统,1961年上任至1979年,任总统长达18年。1944年于满洲军官学校毕业,1961年发动“5·16”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迫于美国肯尼迪政府的压力,民选政府恢复,他于1963年赢得大选胜利。他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做出重大贡献,任内制定了以出口为主导、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并制定了四个“五年计划”,经济迅猛发展,但他的独裁倾向却并不受欢迎。1964年,他主张韩日关系正常化,受到强烈反对,并造成了普遍的动荡。朴正熙于1979年10月26日被韩国中央情报局首长金载圭杀害,得到韩国人民的深切怀念。他的女儿朴槿惠在李会昌宣布退出政坛以后的2004年赢得韩国大国家党党魁选举,被选为党魁。第一部分 10.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4)金大中(1925~)韩国第15任总统。1954年进入政界,反对李承晚的政策,1961年成为国会议员。1971年竞选总统失败,两年后在东京的旅馆中被韩国中央情报部绑架,并被强行押送回国监禁,后又被软禁,1976年因要求恢复民主而被判刑8年,服刑33个月后获释。后又以煽动和阴谋为罪名被捕,并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1980年1月改为终身监禁。1982年12月获准去美国就医,在美期间,继续开展反对全斗焕集团,争取民主化的组织与宣传工作。1985年2月8日返回汉城,与金泳三一道被推选为民主化协议会共同议长。1987年组建和平民主党,任总裁,翌年起任国会在野党议员和领袖。1995年9月,宣布成立新政治国民会议,并出任该党总裁。1998年2月25日就任韩国总统。于2000年前往平壤访问,同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举行了首次韩朝首脑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同一年,金大中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至高荣誉。李箕永(1895~1985年)朝鲜著名文学巨匠。1925年参加朝鲜无产阶级文学团体“卡普”,其后陆续发表许多短篇小说,作品带有新倾向派文学的某些特点,偏重于对现实黑暗的揭露与批判。1928至1929年发表《元甫》、《造纸厂村》等短篇小说,笔下人物再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隶,已开始进行有组织的斗争。1933年发表中篇小说《鼠火》,继之发表长篇小说《故乡》。1931、1934年两度被捕入狱,出狱后避居江原道金刚郡。1945年日本投降后积极投入朝鲜革命与建设事业,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担任要职,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57、1962、1967年任最高人民会议副议长,1967年任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委员长。解放后创有《开辟》、《江岸村》等中、短篇小说和《土地》等长篇小说。李之创作不事铺陈,不重渲染,表现一种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第二部分 1.多元化宗教共存朝鲜人是一个比较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民族。朝鲜人的精神信仰、民族意识、道德伦理都体现得强烈而鲜明。在朝鲜人的信仰世界,不仅有萨满教、儒教、佛教、基督教和民族宗教,还有驳杂玄秘的民间俗信,朝鲜人对待宗教信仰有一种调和包容的态度。朝鲜人重视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朝鲜人恪守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庭伦理,儒家思想对朝鲜人生活影响较深,是朝鲜人精神结构中较为厚重的部分。多元化宗教共存在朝鲜半岛,既有本土产生的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又有外来宗教和新兴民族宗教,构成了多元化的宗教形态。在历史上,朝鲜人最早受到萨满教、儒教、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到了近代,由于基督教的大举进入,对朝鲜民族精神结构和宗教人口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催化作用。有资料显示,到2002年末,仅在半岛南部的韩国就有各种宗教团体324个、教堂9万余所、神职人员近50万余人。1999年,韩国总人口为4686万人,各种宗教信徒人数为7654万人,是总人口的163倍。信教人口中,佛教徒占442%,基督教徒占244%,儒教信徒78%,天主教徒占52%;圆佛教徒占17%,天道教徒占信徒总数的12%,大倧教(檀君教)徒占信徒总数的06%,其他教徒占信徒总数的147%,这里虽未提及萨满教,但据学者估计,在韩国以萨满教为业者至少可达10万人,信徒不下数百万。儒教信徒虽登记注册的人数不多,但实有儒教信仰的人数远超上述数字。据首尔大学尹以钦教授调查后披露:在调查对象中,有91%是实际上生活在儒教信念影响下的实践性的儒教徒;493%是实践性的佛教徒;363%是实践性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从韩国信教人数超过人口总数的事实来看,韩国公民有好多在同时信仰多种宗教。萨满教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并在后来的(满洲)女真族建立清朝后开始兴起,是朝鲜半岛流传至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宗教。该教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时至现代仍是朝鲜人的重要宗教信仰之一,当中那些富有表现力的驱妖降魔等内容已成为现代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门类中多姿多彩的组成部分。佛教起源于印度,有小乘、大乘、密教之分。公元4世纪,大乘佛教经中国而传入朝鲜半岛。大乘佛教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渡事、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一直对朝鲜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儒教起源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大约是在公元前后。尽管儒教在半岛没有教会组织,但儒教社团星罗棋布,影响广泛,他们以《四书》、《五经》为经典,定期举行祭天、祭孔、祭祖等宗教仪式,故被归入宗教类。儒教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等。千百年来,儒教以其科学严谨、朴素实用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学,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朝鲜人,尤其体现在文化教育、民俗礼仪、道德修养和民族精神等方面,对朝鲜民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基督教原本流行于欧美国家,后逐渐分化出天主教、正教与新教,其中的天主教和新教分别于1784年和1876年经中国传入朝鲜东半岛。天主教除崇拜天主(上帝)和耶酥基督外,还尊玛利亚为天主圣子之母,确信天主圣父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天主圣子降生为人,救赎世人,并受难、复活、升天,世界末日将再次降临,对世人审判、赏罚;天主圣神(即圣灵)圣化人类;教会为基督所创立,有赦罪权等。新教则否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主张教会制度多样化而不赞成强求一律;认为信徒与上帝直接相通而无需以神甫作中介;否认“炼狱”和“圣餐变体论”;拒绝尊玛利亚为“圣母”等。民族宗教是在朝鲜半岛自生自长,从民族共同命运意识出发,主张从异族的压迫下解救出来,并为自由而展开民众运动或具有共同的历史意识的宗教。朝鲜人的民族宗教产生于朝鲜王朝末期、日本强占时期,主要包括东学天道教、大倧教、圆佛教、甑山教、韩魂教以及以正易思想为中心的诸多宗教。这些民族宗教曾有过不同的统称,20世纪50年代前因它有别于佛教、儒教、道教等既成宗教,因而普遍称之为新兴宗教;80年代后至今统一称为民族宗教。朝鲜半岛的民族宗教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具有开辟思想、救援意识、平等思想、反抗精神等。朝鲜人的宗教信仰是一道多元而呈和谐的景观。实事求是地讲,宗教是以绝对的信念体系为前提的,不同宗教之间、宗教内部和政教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由此而引发激烈的矛盾和斗争乃至长期战争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在南亚和中东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由宗教引发的战端至今硝烟犹在。而朝鲜半岛则大不一样,各宗教之间虽有因教义对立而导致摩擦、矛盾的现象,但从历史和现实看,宗教之间、宗教与非宗教间、政教之间却长期保持了包容、宽容、和平共存的关系,这种政治局面实在是难得。在现代朝鲜人社会,任何形式的宗教都是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团体,哪一种宗教也不能主导国家文化,谁都无法左右所有人的价值观,自由选择宗教信仰是公民的基本人权之一。第二部分 2.玄秘的民间信仰这里所说的民间信仰,特指广泛流传于朝鲜半岛民间,但未具宗教体系的自发的大众信仰,它涉及的领域很广,表现的形式也驳杂多态。从大的类别看,有天神信仰、成造信仰、风水信仰、处容崇拜、祖灵崇拜、岁时风俗、人生仪礼等;比较具体的有占卜、禁忌、咒术、画符、支石、长丞、苏涂、辟燧、俗信、洞祭、安宅、告祀、守庚申等;祭祀类的包括山神祭、祈雨祭、龙神祭、水神祭、地神祭、风神祭、城隍祭、七星祭等等。这些多歧的信仰形态大多源于古代而长期存在于民间,至今亦甚为活跃,因而在大众的精神生活中仍占有一席之地。从现代的角度来归纳,朝鲜人的民间信仰主要有以下几类:巫俗信仰、家神信仰、村落信仰、风水信仰、俗信民俗。巫俗信仰借助巫师的神秘力量来实现某种愿望的信仰。巫俗以多神论、灵魂不灭论、来世循环论等多种复合思想组成其独特的宇宙模式。在巫俗信仰世界里,巫师被称为具有“卡理斯玛人格”的天帝使者,是沟通人类世界与灵魂世界对话的中间人。巫师多由女性充当,少有男性巫师。信仰巫教的人,在生老病死、安抚作崇的灵魂及其他需要神灵帮助时,都要请巫师来祭神,现今祭神仪式所使用的明斗、神铃、神刀等神具源自青铜器时代的多钮细文镜、八珠铃、细型铜剑等。今天,巫俗的影响仍在朝鲜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新娘礼箱里放一对大雁以祈求夫妻和睦,小孩防寒帽上绣虎用以避邪等,巫俗中的神技、歌舞、服饰等已成为朝鲜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来源和形式之一。家神信仰继承家族传统,守护家人平安幸福的精神行为。家神是供奉在家庭当中多位尊神的统称,通常按不同场所区分。内室供奉祖灵神与产神,厅堂供奉成造神,灶间供奉灶王神,后院有宅地神和业神(财神),大门口有守门神,厕所有厕神,水井还有龙神。家庭祭仪大都是综合性的,即多路神灵一起祭祀,比较普遍的有告祀与安宅两种仪式,进行的方式大同小异,一般在农历一月和十月举行。仅以告祀为例,行祭以前,家庭主妇要吃素、沐浴,告祀那天,禁止他人出入。告祀时,要给每位家神一一摆上米酒、猪头、鸡、米饭、打糕,以及山菜、水果、汤等供品,双手拱上头顶,搓动手心祷告诸位家神。告祀之后以供品款待诸位亲友和左邻右舍,并一同交谈德言懿行,祈望后来诸事遂心。如今,随着现代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发展,这类传统的衍生于农耕生活的家神信仰日趋淡薄,只在一些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的重点礼仪中时有表现。村落信仰是以村庄为单位传承的民间信仰形式,是家神信仰的延续和拓展。按民间的说法,在村庄里家庭善神往往和流浪杂鬼共存共生,因此村神不如家神纯洁。村神不仅有山神、洞神、堂神、水神、地神、将军神、大监神等守护神,也有含冤死去的女神和邪鬼神等。大部分村庄立有一个主神和中下级神,主要有长丞、苏涂、辟燧、石坛等神。村落信仰的主要形式是洞祭,由村中长老主持的是儒教式洞祭,由巫师主持的叫别神祭,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或春秋两季一日进行。祭祀的目的是要祈求洞神保佑年成丰稔、六畜兴旺、全村老少平安无事。祭祀的那天,通常以农旗为前导,农乐队和全村人跟随其后,到山神堂插上农旗,摆好供品,等候天黑,到午夜子时鸡叫头遍时开始祭祀。风水信仰是以“自然精气论”为根据的民间信仰之一。朝鲜人在选择京都、屋基、墓地、土地时,一般先看风水地理是否符合吉地要求,基本点是看地形,看山、水、方位、人等四大要素是否相通。吉地的标志是四面环山,北面有高山,两侧是峰峦重叠的山脉,左青龙、右白虎,南面有一座矮山,房屋或墓地位于中央,屋前有片开阔的平川,平川上若有河水流过更是吉利。风水地下家认为,韩国首都首尔的位置完全符合吉地的要求。占卜是用龟甲、兽骨、铜钱等器物预测吉凶的迷信行为,起源于上古时代。最初人们为了解日月星辰、风云雷雨等各种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异现象而产生预卜未来的心理。早在新罗时期,国家曾设主管占卜的日官专门占卜异常现象呈报国王,高丽也有类似官职,称为占卜博士。起初,占卜主要用于预卜自然现象和国家命运等重大事项,后来其用途扩大到日常生活领域,人们都想借助占卜来解决令人不安的各种人生问题。半岛南部的民间占卜主要有气象占卜、动物占卜、植物占卜、解梦占卜,以及测字占卜、作卦占卜等6种类型,侧重关注个人命运。第二部分 3.儒家之道德伦理在儒家思想和礼乐体系早已成为宗教、现代文明多元发展的今天,朝鲜人依旧崇拜和信奉儒学。儒学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作为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力量仍然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基础,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转变中起到了稳定的、积极的作用。正因如此,人们把儒家理论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的发展和作用称为新儒学,理论创新正推动着实践创新。“忠、孝、节、义”观念、“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仍然是朝鲜人社会关系的基础观念。尊老爱幼、尊师重教、服从上级、豪爽仗义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已经和正在植根于朝鲜人的心中,践行在日常行为里。儒家文化所强调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道德自律、礼仪待人、和谐处世,以及对社会有义务感、责任感,讲究礼仪形式和顾全面子等基本思想,在朝鲜半岛时时处处可以看得到或感受得到。儒家的“忠孝”思想以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印迹和强大的时空穿透力,在当今朝鲜人的家庭,尤其是上层社会和原来两班出身的家庭中,依然占据着精神统治地位。大多数的朝鲜人家庭始终是男权主义,男子、父亲说了算,婚姻也仍以父母之命为主。许多家庭还在严守为父母守丧三年的制度,长子在三年丧期内每日晨昏必须到父母灵前焚香泣哀,每年的忌日须到坟前隆重祭奠。家庭中,妇女要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恪守妇道。长幼之间礼节很多:长辈要抽烟时,小辈应当趋前递烟点火,显示恭谨;小辈与长辈同桌饮酒时,小辈要给长辈斟酒敬酒,自己喝时则要转头往后“悄悄地”喝;小辈见长辈,下级遇上级,都要鞠躬为礼;每逢传统大节,小辈要向长辈敬大礼;上下级是严格的等级关系,上级训斥下级,除了怒骂之外,有时还赏些耳光。现代社会,半岛北部的朝鲜提倡“忠”,南部的韩国则更强调“孝”。朝鲜将忠于领袖、党和国家作为最高准则,尽忠的观念深入人心。韩国看重孝行孝道,大学开设“孝行课”,孝不仅维护着家庭稳定,还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无论忠孝,都追求一种凝聚力。男尊女卑现象依然严重,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朝鲜人的另一种影响。在朝鲜半岛,中高级女性官员和女性企业家凤毛麟角,各种重要岗位绝大多数为男性所占据。很多做丈夫的一下班就下馆子喝酒,妻子却得做家务和教育子女。大家族中的长媳过年过节时要为全家人做饭、刷锅洗碗。小孩子从小就受到男尊女卑的教育,男孩子不许进厨房,不能帮助母亲从事家务劳动。在朝鲜人的传统家庭中,男人几乎什么家务也不做,难怪好多朝鲜和韩国的妇女羡慕中国女人。第四节第二部分 4.强烈的民族性朝鲜人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即民族认同感,它是人民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是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是一种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民族感情。这种民族认同意识在朝鲜民族中体现强烈。尽管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同,又被“三八线”长期地分隔,但他们都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拥有共同的祖先,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共同生活在“三千里锦绣江山”,在精神、文化、亲缘和情感等诸多方面一直是割舍不断的完整实体,因此对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发展、荣辱得失、民族权利和安危、利害等具有关切和维护的责任感。如果说有什么力量能够超越宗教和国家的藩篱,统一所有朝鲜人的心灵,能够在多宗教的社会里和民族南北分裂的情况下发挥凝聚和协调作用,那就是民族意识。朝鲜人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在地缘政治上,朝鲜半岛受大国的包围,在历史上,朝鲜民族饱受纷争之苦,但是朝鲜人勇敢坚韧,为了维护民族与国家的安全和荣誉斗争不息。16世纪末抵抗日本侵略者并在海战中阵亡的爱国将领李舜臣、20世纪初的反日义士安重根、尹奉吉等等,不仅是历史上朝鲜民族抗击侵略者的杰出代表,也是后世朝鲜人崇拜和学习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传统一直激励着朝鲜民族为争取独立自主、振兴发展而奋力拼搏。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爱国精神表现得更加明显。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为增加外汇储备增强应对能力,半岛南部的人民主动发起一场爱国捐金运动,人们纷纷翻箱倒柜,找出金银首饰、结婚纪念信物、零星的美元和珍藏的文物,无条件地捐给政府,帮助国家走出困境。韩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现实展示了朝鲜民族爱国情感的伟大力量,感人至深,发人深省。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上,韩国“红魔”拉拉队高举国旗,高喊“大韩民国”,那震天动地威震全场的呼声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朝鲜民族的爱国力量。在朝鲜半岛,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生动具体并广见成效。比如在韩国,“身土不二”的广告随处可见,意思是说,我生在自己的国家,拥有养育我成长的国土,而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和情感中,孩子们从小就懂得热爱本土就要用国货,孩子和家长都以食用国产食品为荣,虽然超市里的“韩牛”比进口牛肉要贵,但买的人却非常之多,挂着“本土正宗”招牌的餐馆更是顾客盈门,大街上国产车遍地跑而很少见到进口车。出于民族的历史仇恨,朝鲜人在抵制日货方面十分坚决,形成一种情绪化爱国风气。朝鲜人凡属本民族的利益都要坚决维护,南北统一是他们共同的夙愿。南北分裂已达六十多年,尽管南北两地的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同,但在历史研究、领土问题、民族荣誉等方面却表现得惊人地相同或相近。在近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朝韩两国共组一个代表团、共举一面半岛旗帜入场;对于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朝韩两国政府一致严重抗议,整个半岛掀起抗议的怒潮;北部的民生遇到困难,南部每年都提供大量的无偿援助。南北双方正积极对话,促进半岛的统一。朝鲜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集团主义。朝鲜人集团主义的产生可以归结为诸多原因。朝鲜半岛海抱山拥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古代朝鲜人在和自然的较量中,小到十户八户的村落,大到百十来户的里或洞(朝鲜的基层行政单位)会结成“小集团”共渡难关。历史上,面对外来征讨和侵略,朝鲜人从不屈服、英勇战斗,其原因也在于朝鲜民族这种集团精神。集团主义不仅贯穿朝鲜爱国史,也渗透进百姓的言谈举止中。例如,朝鲜人讲话通常把“我的”说成“我们的”,如“我们公司”、“我们学校”,甚至是“我们的孩子”。朝鲜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由于历史和地缘的原因,朝鲜民族一直生存于周边大国的夹缝中,一向渴望平等自主,不愿被人忽视,因此凡事都要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以我为大,争世界先。朝鲜民族的文字又称“巨”字,是大、唯一、正确的意思。在朝鲜,金日成铜像是世界最高的铜像,平壤的凯旋门比巴黎的凯旋门还高出十米;大型艺术团体操《阿里郎》参加表演的人数达到十万,大概是世界之最。在韩国,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宣扬几乎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对于历史遗迹,哪怕是他人看不起眼的东西,他们都精心保护并大造声势;甚至成功地将江陵“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民俗传统成为他们自珍自豪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既是朝鲜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时常由此而表现得盲目激进和贪大求全。他们总想创造几个奇迹来震惊世界,但往往超出了实际能力而失败,朝鲜柳京饭店成为烂尾楼、韩国黄禹锡神话的破灭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朝鲜人有着勤劳勇敢、坚韧自强的民族性格。朝鲜半岛从落后的农耕社会走来,经历了艰难的历史沧桑,磨砺了朝鲜人热爱劳动、能吃辛苦、不怕挫折的意志品格,也形成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能歌善舞的文化质素。历史上,朝鲜人多次自发而英勇抵地抗击外来侵略者,同民族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怕流血牺牲。在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下,朝鲜人坚忍不屈,强烈抵制同化政策,很好地保护了本民族文化。在发展经济提升民族生存质量的进程中奋力开拓,朝鲜半岛南部一跃跻身亚洲四小龙的行列,北部则以“千里马”的精神积极建设取得重大发展。此外,朝鲜人还有这样一些性格特点。一是爱面子。朝鲜人重外表,讲礼节,维护尊严,外出时一定要有好的穿戴,并认真化妆打扮,在韩国,美容甚至整容之风如家常便饭。朝鲜人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即使是卸任以后也希望以原职衔称呼,婚丧礼仪大操大办,请客送礼的开支相当大;二是圆滑势利。朝鲜人有“事大”的传统,谁有力量,谁强大了,他就追随谁,交际善于投机,八面玲珑。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毕恭毕敬,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则可以刻薄无情;三是急进。朝鲜人性子急,如果想办一件事总是越快越好,就连约会谈判也是越早越好。急性子带来了高效率和高速度,但有时却忽视了细运筹和高质量。第五节第二部分 5.全民尊师重教朝鲜人信奉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和“学而优则富”,这已化为一种民族禀性。儒家的尚贤、重教文化传统已转化为朝鲜人教育为本、教育优先的治国方针和社会时尚,为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尊师重教也因之成为一种国民精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配合。朝鲜人上学时从来没想过反对老师,在高中,男孩子可能不听老师的话,但没人敢公开顶撞老师。同样道理,谁乱扔垃圾或打闹喧哗,就会被耻为家教不好,个人尊严受损事小,可怕的是父母和整个家庭都会遭到鄙视。教师的地位相当高,学生尊敬教师,家长和社会公众敬仰教师,教师被看成一种至高无上的职业。在朝鲜人的观念中,尊师重教是一种民族传统,一种高尚文化和道德风范,也是每个国民的责任。伦理教育和智育教学紧密结合。在朝鲜半岛特别是韩国,小学、初中、高中的伦理教育分量较重,科目分别为“生活之正道”、“道德”、“国民伦理”,按照人生不同阶段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教育目标,小学生要懂得并做到诚实、节制、爱国、忠诚;到了初中,则要强化合作和民族意识;进入高中阶段,强调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弘扬“诚、敬、孝、忠”的民族传统。农村普遍建立乡校,《四字小学》是乡校的教材之一,由韩国儒教最高学府成均馆编写。该书的正面是孔子教书时的画像,背面是学生们聚精会神听课的情境,上面写有“忠、孝、礼”三个汉字。每年寒暑假乡校都会为中小学生开课,教他们忠、孝、仁、爱等道德规范,讲解人生各种行为准则。各地政府严格将乡校教育视为中小学教育的补充,作为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并作为重要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朝鲜人崇尚教育的传统文化为政府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育的投入带来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腾飞。爱国教育和阵地建设紧密结合。在朝鲜半岛,从家庭、幼儿园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和环节都把培养孩子乃至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行为作为一项十分严肃的社会责任和自觉行为。国旗是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都有悬挂国旗的旗杆,就连居民小区的阳台上也都有一个悬挂国旗的插口,国旗飘扬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地方。青少年除了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民族传统教育,还须参加学校、家长和社会联合或分别开展的各种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供爱国教育的阵地场所星罗棋布。仅以韩国为例,全国共有165处事迹地和文化遗址,每逢节假日,韩国人就会全家驱车前往那些社会大课堂接受爱国教育。韩国丽水的“李舜臣将军事迹地”便是青少年最喜欢去和必去的地方之一。孩子们可亲眼看到当年令日军丧胆的“龟船”等实物,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活知识。除教育基地外,韩国还有170多个少年修炼院(夏令营),有体验农民生活的,有到工厂企业参观学习的,有参观历史古迹的,还有领略大自然风光的。通过夏令营活动,既加深了学生们对社会的了解,又增强了他们团结互助的精神,修炼了身心。另外,韩国还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来到这里,了解其文化渊源,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可见,朝鲜人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上可谓全面重视、全民参与、全面开花。第三部分 1.独特的语言文字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朝鲜人创造的文化体现着朝鲜民族的智慧和气质,记录着朝鲜民族的文明和进步。从广为流传的《春香传》到优美精致的青瓷,从古代先进的天文学和印刷术到今天风靡亚洲的“韩流”,朝鲜人文化的创造体现了一种朴素和包容。独特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凝聚民族心理、沟通民族感情的文化纽带,也是创立和传承民族文化、实施民族教育、营造文化生态的重要载体和工具。朝鲜人有自己固有的语言——朝鲜语(韩语),有自己独特的文字——朝鲜文字(韩字)。一、朝鲜语追根溯源,语言学家们比较普遍地认为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这个语系还有土耳其语、蒙古语、匈牙利语、芬兰语和日本语,都与汉藏语系和拉丁语系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是其特殊的语法结构,以及用虚词和词尾表达特定含义的用法。朝鲜语总是运用倒装的句式来进行语言交流,同汉语、英语相同的是主语在前,但接下来的不是谓语,而是补语或宾语,最后才是谓语。比如,中国人或俄罗斯人说“我读书”或者“我吃饭”,朝鲜人就得讲“我书读”或者“我饭吃”。朝鲜语的语法结构属于粘着语种,显著的特点是把一些表意的虚词附着在词干上,或者运用词形的细微变化来连接语句、词组,表达句子的完整意思。人们看朝鲜语说得地道不地道,主要看虚词特别是助词和词尾的运用是否精妙。此外,朝鲜语的一大特点是以词尾表达尊卑,这种词尾叫做阶称,一种是尊敬语,一种是非尊敬语。朝鲜人的等级和尊卑观念极强,在长辈、上级面前或需要尊敬客气的场合要用敬阶和准敬阶,在亲近的平辈之间或长辈对晚辈客气时用平阶和准平阶,大人对小孩、随意的平辈间、小孩与小孩间以及不客气的场合则用基本阶和不定阶。朝鲜语的象声词形形色色比比皆是,描述各种事物的形态细腻逼真。语音的轻重、词语中收音的相互影响,以及各种助词词尾形成的变化多端的语音组合,使朝鲜语的表述显得丰富多彩且极富音律,形成鲜明的风格特征。二、朝鲜文字朝鲜语的文字是拼音文字。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种类当中,朝鲜文字(韩字)是全球唯一详知确切的创制目的和创制人的文字。早在1392年朝鲜王朝成立之际,朝鲜人的上层阶级使用汉文,中层阶级使用“吏读”,而这双重的文字都不能记录实际生活中的朝鲜语。吏读,指新罗时期创制的用汉字记录朝鲜语的文字,由于缺乏与朝鲜语相同的体系而无法完整地记载口语,无法在普通百姓中推广使用。到了世宗朝,世宗大王在宫廷设置“集贤殿”,广聘学者,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并从统治者的战略出发,把解决朝鲜文字的科研项目亲自抓在手上。经过郑麟趾、申叔舟等人反复认真地共同研究,于1444年创制了可将朝鲜语简易记录的文字,并赐名为“训民正音”,意为授给老百姓正确的文字。字如其名,这种文字结构简单,易于学习,便于推广。朝鲜文字的创制有一定的原理。字型依照人体的发声器官和构成宇宙的三才(天、地、人),用法相当独特。一般罗马字母文字的用法是把每个字横排,而一个朝鲜文字则是由两个以上的字母组成。初声以依照发声器官(┐,└,,,O)的基本字和外加笔画的子音构成,中声的字体依照天(˙)、地(—)、和人(|)形状,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其他8个母音(├,,┤,,┴,,┬,)。朝鲜文字结合子音和母音组成基本字,从而衍生几百个音节,属于音素文字兼字节文字。文字本身涵盖声音,一个字便是一个音素,还汇集了罗马字和音节文字的优点,经组合可形成无数的音节,这种以音节为单位的写法使朝鲜语的可读性大为提高。朝鲜语文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科学的书写形式之一,它既简单又具系统性和全面性。朝鲜文便于学习和印刷,便于应用于电脑系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奖励世界各国扫盲功劳者的年度大奖设为“世宗大王扫盲奖”,因为世界语言学家高度肯定世宗时期所创制的朝鲜文字的科学性,认为最易学成,有利有功于扫盲。朝鲜民族的文化和汉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首先体现在文字上。在创制训民正音之前的若干年间,朝鲜人一直使用由中国传入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朝鲜半岛的文明载体。就是在使用韩字之后,中国的汉字还依然存在于朝鲜语当中。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并实行同化政策以后,朝鲜民族才真正意识到文字对于民族的重要性,开始将朝(韩)文看作是自己的文字,是民族的象征。由于受到日本语书写方式的影响,韩文书写也夹用了汉字,形成了“韩汉夹写文”,也叫韩汉混用文或国汉文。南北分裂后,朝鲜废除了汉字,施行了纯韩文书写政策。在韩国,学术界和广大民众支持或反对纯韩文的两大势力旗鼓相当,历任总统也看法不一,所以时而恢复汉字的使用并书,时而又颁发政令要求使用纯韩文,摇摆于两个政策之间。随着接受纯韩文教育的新一代进入社会主流,习惯于韩汉混写文的一代人老去,朝鲜民族统一使用纯韩文已成趋势。第三部分 2.朴素的文学创作:古代文学(1)朝鲜人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小说见长,作品风格朴素,善于反映现实社会,又重在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朝鲜人的文学创作历史悠久,早在1世纪之前,就出现了古代神话传说和口头歌谣,内容朴实,形式适用,大抵同祭祀和农功事毕的欢庆活动相结合,反映的是古代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原始的宗教信仰。直到汉文传入朝鲜半岛后始有书写文学。两千年来,朝鲜人不仅借用汉字书写官方文书,也用其著书立说,进行文学创作。李朝世宗大王时期创制朝鲜文字后,汉文文学始趋衰微,从李朝末期开始,朝鲜国语文学逐渐成为主流,一直发展至今,成就斐然。一、古代文学三国时期出现的乡歌是朝鲜人用本国语言进行创作的最初尝试。乡歌采用乡扎标记法,是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歌谣。这一时期,乡歌的主要代表作有《薯童谣》、《彗星歌》和《黄鸟歌》;传奇文学也应运而生,历史传奇有《温达传》、《乙支文德传》,生活世态传奇有《都弥传》等。到了统一的新罗时期,乡歌文学达到全盛,一般为十句体定型诗。作者常以花郎和僧侣等民间人物和传说为创作素材,涉及面比较广泛。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祭亡妹歌》、《处容歌》等十余首。除乡歌外,新罗时期的汉文学发展令人惊叹,出现了薛聪的寓言《花王戒》和慧超的游记《往五天竺国传》等汉文叙事文学。影响最大的作家当属汉诗巨匠崔致远,被后世公认为朝鲜汉文学的始祖。其最有价值的是一部完整的20卷的诗文集《桂苑笔耕》,还有散见于其他选集与史书中的一些诗作,幸免于散失而流传至今。其中,《秋夜雨中》是他在唐为官时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这样写道: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朝鲜的汉文学普及于高丽时期。12世纪初金富轼的《三国史记》、13世纪僧一然的《三国遗事》运用文学笔法撰写人物传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代表了高丽散文的最高成就。汉文诗歌是高丽期文学的主流。11世纪的朴寅亮、金富轼、郑知常、郑袭明等这批有才华的诗人以清新的风格、浓厚的抒情色彩开一代诗风。高丽后期,出现了一位最有代表性的爱国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家名叫李奎报,因受“海左七贤派”的影响,怀着对贫苦农民的无限同情,以诗歌为武器,对残害百姓的贪官酷吏、富豪劣绅进行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奠定了朝鲜现实主义诗歌的基础。代表作有五言、七言古诗《闻达旦入江南》、《雨中观耕者赠书记》、《闻国令禁农饷清酒白饭》,以及长篇叙事诗《东明王篇》。他在《代农夫吟》中抒发了这样的感慨:新谷青青犹在亩,县胥官吏已征租。力耕富国关吾辈,何苦相侵剥及肤?与李奎报齐名的诗人是李齐贤,二人被称为高丽文学的双璧。他在中国住了26年,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文,他创作的词和乐府诗在朝鲜绝少有人措手,堪称一绝。他的爱国诗篇委婉、含蓄、沉郁,景物诗颇具盛名,如《山中雪夜》:纸被生寒佛灯暗,沙弥一夜不鸣钟。应嗔宿客开门早,要看庵前雪压松。第三部分 3.朴素的文学创作:古代文学(2)高丽歌谣、景几体歌、时调等多种体式的国语诗歌是继新罗乡歌之后于高丽时期产生的新的文学形式,使朝鲜文学开始走向繁荣。高丽歌谣又称俗谣和长歌,风格内容没有那些贵族士大夫气,敢于大胆地表现爱情,因而长期流传于民间。景几何体诗歌是因诗的段末附有朝鲜语气词“景几何如”而得名,文字是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乡札”和汉文的混用,又因为第一篇作品的题名叫做《翰林别曲》,所以也称翰林别曲体,它上承乡歌,下启时调和歌辞,在国语诗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时调是高丽末期出现的吟唱心性的抒情诗,为六句体定性诗,通常由三章组成,经久不衰,曾盛行于李朝一世。时调名家尹善道(1587~1671年)长于歌颂大自然,创作有江湖时调《渔夫四时歌》、《山中五友歌》等,他的时调语言极美,在朝鲜国语文学发展史上具有较高地位。歌辞体诗歌是在国语诗歌长足发展的李朝时代的首创,在音律、格式上都更为自由,没有长短、行数的限制,抒情、叙事均能运用自如。代表人物郑澈、朴仁老两位名家的创作成就为这一体裁赢得了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朴仁老(1561~1643年)的歌辞用来歌颂反侵略战争,扩大了歌辞的表现领域,代表作是有关壬辰战争的歌辞《太平词》。郑澈(1537~1594年)的歌辞以描写山河的壮丽和感情的真切取胜,他的《松江歌辞》是最早用“训民正音”写成的诗集。其中《关东别曲》以丰富的辞藻歌颂了朝鲜名胜金刚山的绝景,其中描写万瀑洞的一段译成汉诗是:百川洞边万瀑洞,俯瞰飞流千叠层。银虹之角玉龙尾,喷薄声转十里外。入耳初讶殷雷迅,举目还凝飞雪洒。小说出现于朝鲜半岛是在15、16世纪。最早的小说是金时习(1435~1493年)的短篇幻想小说集《金鳌新话》,是在中国明朝瞿佑《剪灯新话》的影响下创作的。到了1592年壬辰战争之后,以这次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成为许多作家的自觉行为,出现了《壬辰录》等很有影响的小说。《壬辰录》艺术地再现了朝鲜军民英勇抗敌忘我牺牲的壮烈情景,还热情地描写和歌颂了中国明朝派兵援朝的正义之举,富有神话与传奇色彩,称得上是一部卫国战争的英雄史诗。17世纪,朝鲜半岛又先后出现了两位杰出的小说家,创作了既富现实意义又有浪漫气息的国语白话文小说。许筠(1569~1618年)的《洪吉童传》不但更具小说的真谛,而且直接表现人民的反抗。朝鲜最著名的小说家金万重(1637~1692年)创作了《谢氏南征记》和《九云梦》两部长篇小说,前者直面贵族家庭的冲突,影射暴露宫廷内部的黑暗和倾轧;后者以成功的爱情描写流露出一定程度的反封建倾向,也表现了对一夫多妻制的欣赏和人生如梦的消极虚无思想。金万重的杰出贡献体现在坚持用国语写作,并以成功的范本将中世纪的长篇小说发展到成熟定型阶段。朝鲜小说文学的繁盛期是在18世纪,而此时属于个人的独立创作却少了起来,一些著名的作品诸如《春香传》、《兴夫传》、《沈清传》以及《兔子传》、《孔菊与潘菊》、《蔷花红莲传》等都是民间长期流传且逐渐加工,后经整理润色而成书的。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描写普通平民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爱憎和理想。其中,《春香传》的主人公春香和李梦龙忠贞不渝的爱情是在同封建门第观念和残暴势力的抗争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作品对春香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对官僚腐败的揭露,对百姓善良同情的歌颂,以及对主人公心理的刻画和自然景物的描写都很鲜明生动,功力非凡,使得《春香传》一直占据朝鲜文学史至尊经典的地位。《春香传》还被改编成说唱、戏曲、美术、影视剧等多种形式广为流传,对朝鲜半岛的文学和艺术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始于高丽时期的稗说文学在朝鲜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体裁与中国的笔记文学相类似,包括史话、诗文评论和人物轶事、民间传说等。作家们打破了当时骈体文的束缚,硬是在稚嫩的散文领域犁出一片新的境地。到了李朝时期,这一体裁得到发展,促进了小说的产生。从12世纪起,先后有李仁老的《破闲集》、李奎报的《白云小说》、崔滋的《补闲集》和李齐贤的《栎翁稗说》出现。李朝时期文学的发展,与开国后朝廷实行“斥佛尊儒”政策,确立程朱理学的绝对权威有关。15世纪朝鲜文字的创制作为社会生活和文化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也为朝鲜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基础。朝鲜后期是实学派文学的鼎盛时期,以朴趾源和丁若镛为杰出代表。朴趾源擅长以辛辣讽刺汉文小说揭露腐败现象和弊端,如《两班传》等;丁若镛擅长用汉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农民的苦难,代表作有《夏日对酒》、《哀绝阳》等。第三部分 4.近、现代文学从19世纪下半叶起,日本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半岛并疯狂实行同化政策,激起朝鲜民族独立自主意识的空前高涨,文学领域也面临着奴役与反抗、落后与进步的问题。1905年前后的爱国新文化运动使朝鲜半岛的文学阵营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崔南善(1890~1957年)于1908年起创办文艺综合刊物《少年》,介绍外国文学,发起各种形式的文学改革活动。他的新体诗《大海致少年》打破了传统的格律,自由无束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开辟了近代诗歌的新路,被视为朝鲜新体诗的开端。1906年朝鲜出版了第一部新小说,之后一发不可收,著名的作品有《血之泪》、《雉岳山》、《鬼之声》、《鬓上雪》、《自由钟》、《花世界》等。1910年日帝侵占朝鲜半岛后全面实施文化扼杀,朝鲜民族文化面临灭顶之灾,于是,朝鲜的启蒙文学继承了开化文学。李光洙接连发表《文学的价值》、《什么是文学》等一系列文章,启迪文学界走向现实抢救民族文学,小说《无情》是他的代表作,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尽管有点理想化和概念化,仍被公认为朝鲜半岛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极具旗帜效应。1919年朝鲜半岛发生的“三一”民族独立运动给朝鲜人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半岛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文学团体“创造社”应运而生,后又带动涌现了“废墟”、“白潮”等文学团体和流派。由此,朝鲜民族启蒙文学时代结束,文学自觉时代到来。在创造社的主导下,这些团体和流派虽各有争鸣但却团结一致地举起了民主、自由、“树立自我”的旗帜。面对严酷的殖民地现实,他们以文学为武器,着力描写、揭示人的命运和出路,焕发强烈的民族情感,表现出空前的文学热情。在这些体现着文学自觉时代文化精神的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玄镇健为首的现实主义、罗稻香的感伤主义、金东仁的唯美主义、“白潮”社同仁的浪漫主义、金亿的象征主义、田荣泽的人道主义。1925年8月,朝鲜人建立了“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同盟”(简称“卡普”)。“卡普”作为无产阶级文学,显示了揭露、歌颂和团结人、教育人的革命功能,激励和推进着朝鲜人在争取民主、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卡普”文学的杰出代表李箕永发表的《鼠火》、《故乡》等不朽作品,赵明熙的《洛东江》、韩雪野的《黄昏》等,都是卡普文学的坚挺力作,为朝鲜半岛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卡普”虽于1935年5月宣告解散,但其里程碑式的文学历史地位永难殒灭。进入20世纪30年代,朝鲜半岛的现代文学开始分化,进步文学进入低谷,纯粹文学显露头角,以《文学月刊》、《基督青年》、《诗人部落》等刊物为中心的文学团体和“九人会”活跃起来。他们提出“纯粹文学”的主张,强调诗的表现技巧,李箱的小说《翅膀》被认为是这一派的代表作。这一时期,抗日文学是最进步的文学,从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那天起,文学界的有志青年为光复祖国而在中国、前苏联、日本、美国等地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抗日游击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反日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歌谣《反日战歌》、《游击队进行曲》、《总动员歌》、《决战歌》和戏剧《卖花姑娘》、《血海》等。七七事变后,朝鲜文学跌入低谷,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文学开始复苏,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今日的繁荣。第三部分 5.当代朝鲜文学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成立,提出建设新文学的任务,同年,金日成发出了“文学艺术应当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号召。“卡普”时期的老作家李箕永、宋影、朴世永、尹基鼎、严兴燮、李北鸣等,作为建国后新型文艺队伍的中坚力量奋发开展文学创作,一大批热情高涨的中青年作家也迅速成长起来,文学队伍不断壮大。在金日成和劳动党的领导下,文学事业蓬勃发展,革命志士、工人、农民、人民军战士和先进知识分子成为作家们描写和歌颂的主要对象,文学成就十分丰厚。在反对美国侵略的祖国解放战争中,文艺工作者冲上前线,一面战斗一面写作,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代朝鲜文学生机勃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描写抗日武装斗争的赵基天长诗《白头山》,朴世永的长诗《密林的历史》,石润基的长篇小说《茂盛的向日葵》;描写土地改革的李箕永长篇小说《土地》,千世峰的《大河奔流》;描写祖国解放战争的黄健短篇小说《燃烧的岛》,千世峰的中篇小说《战斗的村民》,石润基的长篇小说《时代的诞生》,赵基天的诗《朝鲜在战斗》;描写社会主义建设、千里马运动的李北鸣短篇小说《劳动一家》,金炳勋的短篇小说《旅伴》,权正雄的短篇小说《百日红》等。为繁荣文学艺术,推进祖国发展,朝鲜劳动党提出了“共产主义人学”和“种子”理论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指导原则。近几年来,朝鲜作家同盟组成“4·15创作团”,创作反映金日成革命斗争历史的作品,最著名的是《艰苦的行军》、《图们江畔》、《万景台》、《黎明的鸭绿江》等。创作团还组织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作曲家等文艺工作者对抗日武装斗争时期的一些著名作品进行改编。《血海》、《卖花姑娘》、《一个自卫队员的遭遇》等经典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美术等艺术形式后广为流传,延伸了经典作品的艺术生命,增强了了革命文学的教育功能。第三部分 6.当代韩国文学1945年光复后,同整个社会一道,韩国文学也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政治动荡此起彼伏,推进了民主的进程,也造就了文学巨匠。著名诗人金芝河(1941~)因不满当局对日本的态度多次遭受牢狱之灾。他自1963年发表了第一首诗《晚霞的故事》之后,创作大量诗篇发表在《黄土》、《仰望星空》、《夜之国》和《五贼》等诗集中,产生划时代的文学影响力。上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新一代作家活跃于韩国文坛。黄皙英的《去三浦的路》是最优秀的短篇之一。1980年韩国光州民主化运动后,当代社会的畸形现象更加成为文学界关注的焦点和创作的主题。著名作家李文烈(1948~)以独到的视角强调个人在自我人生选择上的责任,他的专著《人的儿子》(1979)、《英雄时代》(1984)、《我们的畸形英雄》(1987)、《堕落的东西也有翅膀》(1989)等畅销国内外,成为当代韩国文学的象征。朴景利(1927~)的不朽之作《土地》(1970)如一部浩瀚的编年史,以日本对半岛实施殖民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为背景,叙述了一个传统地主家庭的兴衰败落,被评为当代最杰出的小说。金河仁的小说《菊花香》是近年来引起轰动的一部爱情小说,讲述患有晚期癌症的女人与一个深爱她的男人之间纯洁的爱情故事。小说一经推出便大为轰动,在韩国国内的销量达百万余册。同名电影《菊花香》也在2003年的春天被成功地搬上了银幕。当代韩国,文学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包括韩剧在内的风行世界的“韩流”中,文学作为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功不可没。第三部分 7.举世闻名的高丽青瓷历史上,朝鲜人以其聪明才智和勤奋创造了民族文化,留下了很多具有朝鲜民族特色、凝聚民族审美观的艺术瑰宝。一、举世闻名的高丽青瓷早在高丽时期,朝鲜人的青瓷艺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特有的民族风格。高丽青瓷分为有花纹和无花纹两类。无花纹的也叫纯青瓷,有花纹的按技法分为刻纹青瓷、镶嵌青瓷和绘画青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镶嵌青瓷,它始于10世纪末而兴于11世纪后期,瓷器呈翡翠色,皮薄,具有柔和的曲线美和独特的形态美。到了13世纪中叶以后,镶嵌青瓷逐渐变为灰青色、黑灰青色,皮厚了起来,在装饰花纹上,粗线条和简化花纹相配合,呈健壮朴素之美。图3-5青瓷透雕七宝香炉(12世纪),通高153厘米,现藏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高丽青瓷所以举世闻名,因其别具一格,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色彩美丽、鲜明、优雅、柔和。仅就翡翠色青瓷来说,色彩不完全青,也不完全绿,是青绿色系统的颜色,面有光泽且素雅玲珑,十分美妙。这种被称为“高丽秘色”的翡翠色釉子是高丽的独创,除高丽匠工外,世人至今不知其中的奥秘。高丽诗人李奎报赋诗赞曰:“影影绰绰如青玉,玲珑剔透如水晶”,“致密的玉如嫩肤,触手犹如抚玉肤”;二是装饰花纹素雅,富有情趣。花纹种类多,色调和配色法特殊,花纹结构致密纤细。花纹有人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色、象征性的、文字等。设计构思取材于生活,选题于大自然,反映了高丽人的愿望和志向,就连动植物花纹也体现着一种思想和意境;三是装饰技法独特。高丽的瓷器工匠在阴刻、阳刻、透刻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探索,创造了独特的装饰法即镶嵌法,使瓷器的装饰效果更富动感,开辟了高丽瓷器独特的境界;四是形状多样而优美。高丽青瓷品种很多,有盏、碗、瓶、大碗、碟、壶、坛子、花盆、花瓶等等,即使同一品种,形状也各异,比方说碟子,有大小、高矮、方圆、八角和十角之分。工匠们十分注重工艺美学与实用性的结合,制造了春笋、石榴、葫芦、甜瓜等形状的水壶和其他器皿,还制出了鸽子形砚滴、跪坐的麒麟形香炉、龙头形笔筒、荷花形香炉等。尤其是“云鹤纹青瓷瓶”、“童子葡萄藤纹镶嵌青瓷壶”,因描绘生动逼真而闻名于世。这些瓷器把幽雅而端庄的式样、清新而柔和的色彩、纤细的花样很好地配合起来,形成了综合的造型美,标志着当时朝鲜人的造型艺术和烧制技术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高丽瓷器自古被珍为世界性宝物,为许多国家的历史博物馆所收藏。青瓷特产成为朝鲜民族工艺的象征,成为去朝鲜半岛旅游购物的首选。第三部分 8.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二、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朝鲜人在建筑和雕塑艺术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受到佛教的影响。新罗和高丽时代,经中国传入的佛教在朝鲜半岛达到鼎盛,体现佛教艺术的建筑及雕塑也登峰造极。但因朝鲜时期实行抑佛重儒的国策,寺院建筑急骤减少,儒教祠堂、官办和民办的儒学书画院建筑兴旺起来,佛教建筑和佛雕由此而衰退。图3-6佛国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朝鲜半岛佛教建筑和雕塑最杰出的代表是佛国寺和石窟庵。据传,统一新罗时代景德王时期,虔诚的佛教信徒金大城家贫如洗,死后投胎在宰相金文亮家中。金氏为了给前生和现世的父母祈福,分别修建石窟庵和佛国寺。他指挥工程24年后不幸逝世,由国家继续建造,整个工程前后历时30年。佛国寺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真贞洞吐含山山坡。建造规模非常庞大,境内建筑共80栋2000间,包括大雄殿25间,多宝塔、释迦塔、青云桥、白云桥、极乐殿12间、无说殿32间、卢殿18间。其中,尤以多宝塔和释迦塔最为精美壮观,称为佛国寺的一双善男信女,象征着为实现佛教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新罗人。不幸被日本烧毁于1593年5月的壬辰倭乱中。日本火烧佛国寺,如同八国联军火烧中国的圆明园一样,是对人类文明的残暴践踏。韩国历代王朝相继斥资整修40余次,韩国政府也于1966年拆建翻修释迦塔,1969年成立佛国寺修复委员会,于1970年2月到1973年6月修复完成。石窟庵,坐落于韩国庆州吐含山东边,是以花岗岩建造后再盖土而成的人造石窟,建筑巧夺天工,极富科学性,与印度和中国的自然石窟穿岩凿壁而成恰好相反。当代美术史学家在研究分析石窟庵的平面、立面以及本尊佛的大小及整体工艺后十分惊叹,认为是精心设计的结果。主室天花板呈圆形顶,适度分散屋顶的重量,最上端由雕有莲花花纹的巨石作天盖,并由石头围之,形成圆顶,其中的小石头表面凸凹,增添自然美,外凸的石头还支撑着上面的土。主室本尊佛两旁的菩萨与宰相像,以及前室的四大天王像与仁王像相互对望,给人以稳定、均衡之感。整个建筑形状与结构协调一致,风格形式独树一帜,是由人类建立的佛教世界。1996年,石窟庵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将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本尊佛,安置本尊佛是建造石窟庵的根本目的,本尊佛是石窟庵的各种佛像中最受瞩目的艺术作品。本尊佛盘坐在刻有莲花纹的台座上,稍偏后,形态优美均衡,佛像若有所思,显示其严肃端庄,慈悲为怀。后边有十一面观音菩萨像,位于墙壁的中央,略带微笑的表情,自然下垂的天衣,精致雕刻的手指和脚趾,格调高雅的莲花座台等,无不鬼斧神工。迄今为止,石窟庵的秘密仍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门,牵动着美术史、考古学、历史、建筑、佛教以及科学等各个学术领域,发表了众多研究论文与著作。看来仍有许多秘密有待发掘,或许今人还未能察觉它的秘密。第三部分 9.艳丽风趣的朝鲜民画三、艳丽风趣的朝鲜民画朝鲜半岛传统绘画按照画法大致可分为水墨画、水墨淡彩画和彩色画等三类。水墨画顾名思义只用墨水来画,呈线条和空白之美;水墨淡彩画是在水墨画的基础上淡淡地涂以彩色;彩色画则在墨线之上涂以浓烈的色彩。青铜器时代的壁画是朝鲜人绘画的雏形,三国时代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绘画,并出现了职业画工,多以古坟壁画和工艺画见长。高丽时期,受中国影响的山水画和寺庙的壁画、帧画等佛教绘画一度广泛流行,而朝鲜时代的绘画则更加丰富多彩。世宗大王的儿子安平大君喜欢绘画,曾让画家安监画他梦里见到的风景,由此出现了朝鲜最有名的观念山水画“梦游桃源图”。到了朝鲜后期,郑歚创立了真景山水画,就是以真实的风景作画,于是,风俗画得以流行,金弘道的《摔跤图》、申润福的《莲塘野游图》等都是史上佳作。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无名画家创作了大量表现朝鲜人情感和信仰的民画作品,成为朝鲜半岛绘画艺术的一大特色。朝鲜民画与其他绘画比较,虽然艺术性有限,但却是装饰生活空间、进行风俗活动的实用艺术,是一种生活美术。同中国的农民画一样,民画没有固定的画法,构图和色彩随心所欲,而且结构单纯、色彩强烈,直抒胸臆,能够充分反映百姓对生活和生命的看法,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象征性和特殊的艺术性。民画通常以人为中心,以壁柜、小仓库门等生活空间的装饰或风俗习惯的需求而制造,善于为事物赋予表意,表现方法自然、幽默、果断,题材多有象征性,题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花草、动物、鱼类、山水、打猎、风俗习惯、故事、文字、巫术等。民画的这些性格特征是当时生活环境、文化现象、意识构造等综合因素的产物,是朝鲜人温暖、平静、朴素的生活现实的艺术再现,那种表现淳朴、不讲技巧的特性也是朝鲜人性格的体现。至今,朝鲜人绘画上重视天然的朴素主义理念与民画的古典构思、朴素的形态感有一定联系。朝鲜民画的代表作主要有十长生图、虎鹊图、文字图、平生图等。十长生图取材于事物,原来朝鲜人把日、月、云、水、石、鹿、龟、鹤、松和长生草视为长寿的象征,民画家便将这十种事物分别画在10个屏风上,组合起来叫做“十曲屏风”;虎鹊图备受朝鲜人的喜爱,因为爱虎和敬虎是朝鲜人的传统,认为老虎不是猛兽而是神灵和吉祥的象征,所以虎鹊图中的老虎安详地卧于古松下,与松枝上叫喳喳的喜鹊友好地相伴;朝鲜民族重视儒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是常见主题,民画家便在字的不同部位上画上不同的图案,如在“孝”字横起上画条鲤鱼,在竖起上画只竹笋,形成字画,传向千家万户;风俗写真是民画的长项,著名画家李亿荣曾画了一组“人生图”,用180多幅画描述自己孩提时起所见的各种民俗风情,细腻精巧,栩栩如生。第三部分 10.庄严典雅的宗庙祭礼乐四、庄严典雅的宗庙祭礼乐宗庙祭礼是祭祀安置在宗庙的朝鲜时期历代国王时的礼仪,旨在赞美他们的伟绩并告知神明,同时祈求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宗庙祭礼乐是祭祀时所需的音乐、歌曲、舞蹈的统称。后来这一儒教礼乐成为朝鲜半岛传统音乐中雅乐(亦称正乐)即宫廷音乐的基础。宗教祭礼乐的基本曲目是“保太平”和“定大业”。据传,1449年世宗大王根据传统音乐谱写了“保太平”和“定大业”。起初,只是在宫殿仪式或宴会上演奏,1463年世祖时期进行了改编,于世祖10年始在宗庙上演奏。改编后的该曲采用音乐、歌曲、舞蹈齐全的祭礼乐的基本结构,编配独特的雅乐队,并根据阴阳理论分为登歌和轩架,前奏、结尾和乐节参照东方古典雅乐的程式编排。登歌的主要乐器是编钟、编磬、方响、大金、唐笛、牙筝、节以及太平萧、晋鼓等,另有歌曲配唱,按照各自的祭礼程序轮流演奏演唱。宗庙祭礼乐的特色是庄重典雅,华丽雅致,乐舞相融,阵容大器。雅乐器同传统乐器混合演奏,乐声庄重舒缓、独具一格;文舞和武舞交替表演并以道具相配,更能表现主题,更显情景交融。一直以来,宗庙祭礼乐作为最高礼仪音乐,一直由历代国家音乐机构继承、演奏并保护着。这一600年前的祭祀礼乐能流传至今,不仅因其音乐,还以演奏地宗庙的独特建筑而富吸引力和生命力。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安置朝鲜历代国王和王妃的宗庙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宗庙祭礼乐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三部分 11.科学的发明创造作为文明古国的亲密邻邦,直到19世纪前,朝鲜半岛包括科学技术在内的民族文化都在中华文明的广泛影响之中成长。朝鲜人接受外国的科学技术不是囫囵吞枣地盲目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需要不断地加以扬弃,不懈地创新,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一、天文学、气象学重视天体现象,把王室和国家的安危与之联系起来,这是朝鲜半岛历代王朝的一贯传统。起初,朝鲜半岛的天文学与中国一样强调研究历法,但到后来提出了独具见地的天文学概念,研究出了自己的天文、气象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对天文学与气象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瞻星台建造时用了366块石块,象征着阴历年一年的日子数。台呈圆形瓶模样,中间朝南有横、竖1米的窗子。建于公元647年的瞻星台高度达917米,作为新罗的天文观测中心,确定子午线的标准,是东亚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进入高丽时期,朝鲜半岛的天文学取得重大发展,最突出的表现是明确了天文观测程序,并使历法更为准确;最显著的特点是观测记录自成体系、精确并时间长久。令天文学界格外关注的是,他们在1024年间对于日食(出现132次)、彗星(出现87次),尤其是太阳黑子(出现34次)的所有观测记录都是按每隔8至20年的时间记载的。由姜宝编制的授时历计算表(1343年)说明,高丽的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用非常先进的方法计算历法的授时理论,当时计算的一年长度相当于现代一年长度的小数点后的第六位,可见其精确的程度。到了朝鲜王朝时期,朝鲜半岛的天文学、水文学成就最为突出。成就之一,王室天文台(膳书云观)在400多年的时间里,根据各道、郡、邑的观测资料,编写了一部非常翔实的气象统计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成就之二,景福宫天文台成功地实施了设备更新和工作的近代化,安装了许多新的观测仪器,诸如简化浑天仪、自动水钟、玉漏壶以及日规等,编制了更准确的历法,出版了一大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天文学文章和书籍;成就之三,在世宗大王时期(1418~1450年),发明了测雨器和水位标记,测降雨量的方法也臻于完善。取得这些成就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非常不容易,但从今天看来仍有遗憾,主要是理论研究上的缺失。二、冶炼术、印刷术炼铁技术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并很快取代青铜,主要用于武器和工具的制造业。后来,冶炼术有了新突破,新罗人将自己与中国的铸钟技术巧妙地融汇于一起,试验出最适合铸钟的青铜合金,是一种把铜、锌、锡、铅和其他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此外,在印刷术方面朝鲜人的成就也较高。高丽时期,为了借助佛的神灵击退契丹人和蒙古人,朝鲜人印刷了著名的高丽大藏经,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规模木版印刷品。从历史可以看出,朝鲜人对已有科技成果的模仿、改良、提高或综合运用的能力较强,但独创性科学技术成就滞后。这一特点在进入现代社会后依然保留着。从韩国发展来看,几十年来,韩国在模仿、改良、消化吸收世界已有科学技术成果方面显示出强大活力,在电子、汽车等方面的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三星、现代、LG等大企业在国际市场极富竞争力。然而,在创造和开拓新科学技术领域方面,韩国却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尚处在初级阶段。第五节第三部分 12.汹涌的“韩流”热潮“韩流”这个词是由中国媒体创造的,是指近几年来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掀起的一股韩国流行文化热潮。在中国的央视,几大主要频道轮番播放韩剧,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韩国劲歌热舞以及娱乐明星也风靡中国的大中学校,出现了大批“哈韩”族。此外,在图书出版、化妆品、服装、家电等行业,韩国风也是愈刮愈猛。无论你是为它感冒发烧,还是对其嗤之以鼻,人们所感受到的来自韩流的强大渗透和撞击却是实实在在的。韩流给韩国带来了巨大商机,已经成为韩国一种文化出口产业。如果从2000年韩国音乐、影视剧开始风行中国算起,“韩流”已经整整风靡了8年。作为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其生命力和穿透力之顽强令人惊叹。但在同时,人们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一个在历史上深受汉学、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反过来会对它的发源地产生如此强烈的文化震撼?你可以说它是“抄学改创”,也可以说它是“集众多流行于一体的大众文化”,但是它能风行中国、红遍亚洲、影响好莱坞,说明确有其独特文化魅力。韩剧是“韩流”最主要的载体。长达158集的韩国电视剧《看了又看》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放期间,就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人鱼小姐》长达246集,以一天两集播放,还“磨叽”了3个多月,而广大观众还是不惜熬夜每集必看。2005年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热播的《大长今》所引起的轰动效应更是让人始料不及。据说该剧不仅创下香港电视史上最高收视纪录,还在香港引发了韩国文化连锁反应,食品店纷纷推出“长今餐”,韩国传统服饰也被抢购,前往韩国的香港游客大增,参观“大长今公园”成为旅行社的卖点。韩剧为什么能如此吸引中国人呢?那是因为韩剧善于用细腻的手法描述生活,在内容上注重伦理道德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制作上注重画面的完美与音乐的和谐。韩剧通常以描写家庭为主,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它所表现的生活状态,或者轻松幽默,或者焦虑伤感,但是都真实而亲切,使观众在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在自己的身边。韩剧吸引我们的主要原因是它直指人心人性,用爱情、亲情、友情三大主题演绎人生悲欢离合,用健康向上的基调谱写人生真情。韩国电视剧注重刻画人物,笔触细腻,故事里面透着一股向上的执著,主人公总是满怀信心期待明天,让许多年轻人看了以后觉得,只要通过自己努力,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韩国目前的电视剧生产环境很好。从事电视剧生产的所有人员都非常专业,对工作十分敬业。韩剧在后期制作上追求尽善尽美,完全按照电影镜头的标准精雕细琢,使每个镜头都充满美感。正是整个行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的共同努力才使得韩剧在亚洲久盛不衰。韩剧在制作方式上完全以观众为上帝。韩剧在制作之初并不知道剧情将如何发展,也不知道将拍摄多少集,更不知道人物的命运将是怎样的。它是在拍摄过程中在观众反馈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韩剧把观众的反应当成电视剧是否继续拍摄的唯一根据,受观众欢迎,故事就一直发展下去,一旦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电视剧就会应声而止。为了广泛征集观众的意见,电视台在自己的网站上都设立有热播电视剧的论坛,在这个论坛上观众有充分的发言权,电视台及制作公司会根据观众意见随时调整电视剧的情节,可以让一些人物复活,也可以让一些人物突然死去,这一切全凭大多数观众的意愿。韩剧的这种创作和拍摄方式可以随时加入现实社会的某些热点事件,这样就使电视剧具有了时效性。韩剧这种对现实的关照受到观众的热烈响应,往往一部电视剧能有上千万人甚至几千万人观看,这对只有4700万人口的韩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韩流”从表面上看新潮热闹,骨子里却是保守、朴实的。它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之根,浸润着东方文化文以载道、有功于社会的人文传统,同时,它又健康自然,不夸张、不矫情,不声嘶力竭。这是它受到一致欢迎的深层原因。韩流体现的是韩国的智能,体现的是朝鲜人特殊的民众心态。韩国在历史上曾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到了近现代,日风美雨也曾强烈冲击过这个国家,可以说,韩国一直承受着外来文化侵袭的压力。今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说“哈韩”,其实在韩国国内,他们也曾哈汉、哈日、哈美过。但是朝鲜人很善于吸收外来的事物变成自己的加以完善,如韩剧便是是在吸收和消化好莱坞肥皂剧和日本偶像剧的长处后,加上特有的韩国意蕴才形成的。兼容并蓄、突出自我,这就是韩国流行文化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