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0161107031248847-5

作者:陈文中 字数:25099 更新:2023-10-09 10:38:05

因此,在开战之初,虽然摩诃末拥有40万军队,比蒙古军队多出一倍,但是摩诃末还是很担心。他自认为自己军队的数量虽然远远多于成吉思汗的军队,但是,花剌子模军队纪律的严明性,士兵的效忠程度以及士兵耐苦服劳的习惯等都远远比不上蒙古军队,况且己方作战之动因也远比不过对方(毕竟战争是由自己挑起的,对方是师出有名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据城防守,不主动向蒙古人进攻,也不和蒙古人进行主力决战。  摩诃末的这种对策正符合成吉思汗的心意,你一个个城市分散防守,正好让我集中优势兵力,一个个来消灭你们,就像老话所说的那样:江边洗萝卜,一个一个来。  成吉思汗首先要攻打的就是那个“也拿勒索”先生杀人放火的讹答剌城。摩诃末给讹答剌城派去了5万人马,后来想想还是不放心,又派大将哈喇察带一万人马去,协助“也拿勒索”守城。  成吉思汗亲自领兵前来,“也拿勒索”先生不敢掉以轻心,他整修了城堡、加高了城墙,还在城外修了一道外部防守堡垒,把军用物质也全部准备齐了。等这一切工作都做好之后,就静等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到来了。  公元 1219年秋天,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讹答剌城下。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这样记载道:他们兵临讹答剌城下,  杀气腾腾,连闪电也不敢向前迈步,  霹雳也不敢高声布道  “也拿勒索”先生已经布置好了城市的各项防务,城内也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他派马步兵驻守城门,自己则登上城楼查看敌情。他从城楼上举目眺望,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他所看到的骇人景象吓得他用嘴咬住了自己的手背(这个动作确实奇怪,但历史书上确实是这么写的)。  只见城外空旷的草原上已经成了一片军队的海洋,黑压压的看不到边际,雄狮劲旅,人吼马嘶,金鼓齐鸣,声震大地。你想想看,20多万人马挤在一块旷野上,那声势有多浩大,难怪“也拿勒索”先生吓坏了。  当时的花剌子模国人,后来变成成吉思汗的手下官员的波斯人,著名的历史学家志费尼先生在《世界征服者史》中这样描写当时的场面:  天变蓝,地变黑,  大海因金鼓齐鸣而沸腾。  他用手指向原野上的人马  一只无穷无尽的军旅。  让大地变黑,那人马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攻打一座小小的讹答剌城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马,英明的成吉思汗根据对方的防御部署,作出了兵分三路的决定。他派二儿子察合台和三儿子窝阔台在这里围困讹答剌;派大儿子术赤进攻周围的小城市;自己和小儿子拖雷则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花剌子模国的中心城市不花剌。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先打不花剌,这是很有讲究的,不花剌在两个首都中间,攻下不花剌,就截断了新旧两个都城的联系,就可以关门打狗了。而且,同时围困、进攻花剌子模最重要的三座大城市,可以使它首尾不能相顾,左右无法互援,便于自己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成吉思汗的这一招钳形攻势,已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被搬上了各种军事教材。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来看讹答剌城的战争吧。  因为在蒙古军队到来之前,“也拿勒索”先生派人整修了城墙,构建了外堡,修缮了军备,并且大量储备粮食及军用物资,加之城内的守军数量也还可观,所以蒙古军队围攻了5个月之久,都没有把它攻下来。  但是蒙古人有的是耐心,围城对他们来说是拿手好戏,因为他们就在城下的草原上一边围困敌人,一边放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般的军队,在进攻敌人的时候,往往由于后勤供应的原因,但求速战速决。但是蒙古人却不同,他们是游牧民族,他们远征的时候,赶着羊儿马儿一块前进,士兵饥渴的时候,喝的是马奶,吃的是羊肉,并且一旦食物不足,还可以把马杀了来吃,万一遇上攻城之战一时不能马上获胜,蒙古人则在城下就近放牧,长期围困。  所以,蒙古军虽然围困了五个月都没能攻破讹答剌城,但蒙古军士气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在城下放牧,继续围攻不懈。你想想看,花剌子模国有的是优质的草原,结果蒙古人的战马越养越强壮,羊群越养越肥 ,蒙古人的生活越来越滋润。  蒙古人一般放牧,一边攻城,生活战争两不误。城下,巨大的攻城利器——抛石器一字排开,为数众多。每次攻城的时候,蒙古人的抛石器把石头抛到城墙上,把城墙的守军砸得血肉横飞,以致他们一看到城下的抛石机开始工作,收据就赶紧找一个地方藏起来。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更让讹答剌人胆战心惊的是另一种从来也没见过的新式武器——火药。通过抛石器,蒙古人把引火球(火炮)、蒺藜火球、毒药烟球、霹雳炮、雹天雷等众多花剌子模人见都没见过的火药武器抛上城墙,一时浓烟四起,烈焰燃烧,响声震天,弹片横飞。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1节作者: 陈文中  所以,虽然城高墙固,兵精粮广,蒙古人一时未能攻克讹答剌城,但是蒙古军队的进攻带给讹答剌军民的震惊是巨大的,尤其是蒙古军的新式武器——火药武器的使用带给讹答剌人的震惊和恐惧,那简直是无法形容!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蒙古人怎么会使用火药武器?火药不是汉族的发明吗?  你可别以为蒙古的铁骑只会在草原上奔袭。同西夏和金国打了那么多次仗,他们早已学会了如何打阵地战,如何攻城。排兵布阵,攻城略地,在他们来说早已是不在话下。而且这次听说成吉思汗亲率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大将木华藜从金朝前线给大汗送来了5000人的中原工匠以及一些先进的攻城工具。这无疑是极重的一份厚礼。  说实话,虽然当时世界战争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但是当时的中国俨然已经一只脚跨进了热兵器时代,当时的中国,火药武器已经是高度发达。  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发明之后,火药与军事的联系日益紧密,各种火药武器也随之发明。利用火药武器来攻城,在中原地区已是广泛运用。蒙古军队大肆侵略中原,攻西夏,战金国,侵南宋,与各国军队交手无数,早已学会了攻城战法和火药武器。(唉,可惜的是,宋朝拥有如此先进的武器,却抵挡不住蒙古的铁蹄)  这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火药武器,对于中亚的花剌子模国人来说,完全是一件陌生的东西。因此,当攻城的蒙古军士首次使用这种先进武器攻城时,讹答剌人惊得魂飞魄散。  围困日久,城内人心惶惶,军民士气低落,讹答剌人的处境变得绝望起来。  这时,讹答剌的另一员大将哈喇察扛不住了,他劝“也拿勒索”先生投降,把城池献给蒙古人,让蒙古人饶了他们的性命。“也拿勒索”知道自己是引起战争的罪魁祸首,投降肯定是死路一条,坚决不肯投降。当然,理由不能说出来,他冠冕堂皇地对哈喇察说:“如果我们不忠于我们的国王,我们如何为自己的变节辩解呢?我们又拿什么理由来回复穆斯林的谴责呢?”这理由多么崇高,要是不了解“也拿”先生的前因后果,你一定会认为“也拿勒索”是一个爱国忠君的伟人。其实,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是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语后往往有见不得人的隐私。  但是哈喇察可不愿意做替死鬼,他要逃跑。当天夜里,他率领自己的那一万人马打开城门准备冲出蒙古人的包围圈,找一条活路。但是,他刚刚打开城门往外冲,蒙古人就顺着打开的城门往里冲,结果你就想得到了,蒙古人冲进了城里,而蒙古铁骑一旦冲将起来,谁人能挡?  伟人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堡垒总是最容易从自己内部被攻破。想想也是,灭掉强大得不可一世的苏联的,不是美国,而是苏联自己。  而同一个道理,国民党也是自己灭掉自己的,连老蒋自己都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我是被国民党打败的。”  蒙古人围攻了几个月之久都没能攻破的城堡,一下子倒叫花剌子模人自己给打开了,这真的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蒙古人喜出望外,抓住机会,如饿虎扑食,直扑城内。于是一番厮杀,杀他个措手不及,不仅大获全胜,而且也抓住了准备逃跑的哈喇察,俘虏了他的军队。  蒙古士兵把哈喇察带到了察合台和窝阔台面前,哈喇察请求投降,察合台说:“你不忠于自己的主人,我们又怎么能够指望你忠于我们呢?”于是把哈喇察和所有士兵全部杀掉。  蒙古人用刀来欢迎敌人的“叛徒”。在重血性的蒙古人那里,无论哪一方面的叛徒都是可耻的,这是蒙古人处理叛徒的独特做法。例如,王罕之子桑昆的马夫阔阔出,因为让他的主子死于荒野,被成吉思汗处死。又如,成吉思汗的劲敌札木合的几名背叛者来投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砍头以作为他们的劳苦之报。相反的是,泰赤乌部纳牙阿,劝其父兄放掉被他们捉住的首领——成吉思汗的死敌,倒因此受到成吉思汗的嘉奖。这与咱们汉人的思维有所不同。汉人讲究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者择主而事。遍观一部《三国》,无数的将领不断地跳槽,改投他主,直到找到自己中意的主子为止。例如,刘备先是依靠幽州太守刘焉发的家,其后投中郎将卢植,再其后,靠曹操,投袁术,依刘表,直至自己扯起大旗单干。又如,五虎上将之一的赵子龙,初在袁绍帐下,后来弃袁绍而投公孙瓒,最后为刘备效忠卖力;谋臣荀彧,旧事袁绍,后弃袁绍而投曹操;智谋贾诩,先事李傕,后为张绣用为谋士,最后为曹操重用;虎将太史慈,先在扬州刺史刘繇手下效力,后为江东“小霸王”孙策重用;大将徐晃,初为杨奉所用,后改投曹操。这样的事例简直太多了!而以多数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人并没有什么可过多指责的。  由于哈喇察的逃跑,蒙古军队得以顺利地占领了讹答剌的外城,他们把城内的居民统统赶出城外,大肆掠夺财物。“也拿勒索”先生则带着两万人马躲进了内城,死亡已经不可避免,他们决定和蒙古人以命相搏,他们每一次派出50人冲出内城和蒙古人厮杀,拿身子去拼刀枪,给蒙古人带来了极大的伤亡。这样,在内城他们又坚持抵抗了整整一个月。  两万人马就这样零打碎敲全部消耗光了,最后,内城只剩下。蒙古人终于冲进了内城,“也拿勒索” 他和两个手下跑到房顶上继续抵抗。  “也拿勒索”这种战术非常奇怪,每次派50个人和数万蒙古人拼杀,无异于把一只绵羊放到了狼群中,对狼群造不成很大的伤害,毕竟50个人的进攻力是非常有限的,要是一次出动一两万人马和蒙古人来一场硬拼,可能对蒙古人的杀伤要大得多。这说明这个“也拿勒索”先生水平实在不行。按照他的这种战术,别说2万人,就是10万人也会被蒙古人一一“笑纳”的。  由于察合台命令捉活的,站在屋顶上的三个人还可以抵抗一下。蒙古人“优待”的是他,所以没有人用箭射他,他两个手下可就没有高的待遇,很快就被射杀了。于是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屋顶上继续负隅顽抗,武器用完了,他就在屋顶上用石头在砸蒙古人,宫女帮他拿石头,他负责往下砸。呵呵,讹答剌的女人也是好样的,和“也拿先生”战斗到最后。最终,连石头也没有了,蒙古兵冲上屋顶把他捉住了。“也拿勒索”先生被绑个结结实实,系上了沉重的铁链。  我一直想不通,这样视死如归的“也拿勒索”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为什么不死的壮烈一点,从屋顶上纵身一跃,那不精彩得多,再不济也一刀吧自己给杀了,那样也不会落到蒙古人的手里。无论这么样,都不会再被蒙古人羞辱了。  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也拿勒索”成了蒙古人的俘虏,被蒙古人好好羞辱了一番。  察合台把“也拿勒索”送到了正在攻打花剌子模国首都撒马尔罕的成吉思汗那里,把他交给自己的父亲处置。  看到仇人,成吉思汗说,你不是要钱吗?好,我成全你,让你带着银子去死。成吉思汗命人把银子烧成溶液,然后把滚烫的银水灌进“也拿勒索”的耳朵,这个贪鄙的家伙就这样完蛋了。  蒙古人占领了讹答剌之后,除了工匠之外,把所有的男人全部杀死,把城市拆毁,内堡和城池被夷为平地,就这样,一座繁华的城市从此变成了一片荒原。日期:2010-06-13 10:08:47  四、攻占军事、文化、宗教中心不花剌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2节作者: 陈文中  话说蒙古大军抵达讹答剌后,成吉思汗看到围困这错城市不需要这么多人马,于是就兵分四路:一路由察合台和窝阔台率领,围困挑起战争的罪恶之城——讹答剌,这个死敌一定不能放过;另外再派两路人马进攻花剌子模国的其他地方,扩大战果。这两路一路由大儿子术赤率领;一路由猛将塔孩率领;成吉思汗则和小儿子拖雷进攻花剌子模国的中心城市不花剌。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亲自率军进攻不花剌,这还是有讲究的。不花剌城是花剌子模多的军事、文化、宗教中心,这样的大城市是首选目标。  那么你还会说,为什么成吉思汗不直接进攻花剌子模国的首都,首都一拿下,这个国家不久玩完了吗?  你问得很对,这里还要说到不花剌重要的军事位置,也就是成吉思汗为什么首先要进攻它的原因。  花剌子模国有三个大城市,首都撒马尔罕位于最东边,相当于我国的上海,文化宗教中心位于中间,相当于我国的武汉,故都玉龙杰赤在西边,相当于我国的重庆。  现在你知道成吉思汗为什么不先打东边的首都撒马尔罕了吧。你往东边打过去,人家打不赢就可以往西跑,就像当年日本鬼子攻下民国政府的首都南京后,民国政府马上往西迁都重庆,要是当年日本鬼子首先打下武汉,掐断东西联系,然后再往东边进攻南京,民国政府还往哪里跑呢?可见,成吉思汗他老人家的作战策略比日本鬼子高明啊!  闲话少说,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进攻不花剌这一路的情况。  成吉思汗率军沿着大道向不花剌前进,首先就要经过一个小城市匝儿讷黑。这个小城在通往不花剌的必经之路上,你绕不过去,只能首先拿下它。  黎明时分,当“行星之王在东方天际升起旌旗”,成吉思汗兵临匝儿讷黑城下。匝儿讷黑的居民发现蒙古大军已经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蒙古的铁骑塞满了整个城郊,人吼马嘶,旌旗蔽日,马蹄扬起的尘土几乎把已经明亮的天空变得如同黑夜。  匝儿讷黑的居民哪里见过这等阵势,他们吓得惊恐万分,纷纷躲进城堡,紧闭城门。他们不知道成吉思汗只是路过呢?还是要灭了他们呢?他们一个个心惊胆颤,等待噩梦的到来。  蒙古军队没有立即进攻匝儿讷黑,按照一贯的做法,成吉思汗派遣一个使者去城里劝降。这是蒙古人一贯的做法,攻打之前,先招降。投降的万事没有,不投降的只有死路一条。  使者进城之后,向居民们宣告了蒙古大军的到来,他向人们保证,只要投降,蒙古军队将不会伤害他们的性命。  于是很多人被说动了,毕竟,城里的军事力量很薄弱,这样的小地方,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蒙古人呢?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投降了。  但是,有一些顽固分子坚持抵抗,他们高呼口号,号召人们起来反抗,阻止蒙古人进城。当然,爱国和保卫家园这些辞藻最能蛊惑人心,于是老百姓被煽动起来,一些原来打算投降的人又动摇了。见此机会,有人高呼:“杀了他!赶走蒙古人!”于是立马有人响应:“杀了他!”“杀了他!蒙古人滚蛋!”“杀死蒙古人!”  眼看人们将被煽动起来,自己处境极其危险。就在情况处于无法控制的混乱时候,成吉思汗的这个使者,名字叫做答失蛮哈只卜的人,一声大喊:“我不是蒙古人,我跟你们一样是一个穆斯林,我也是穆斯林的儿子。我对你们绝无恶意!受真主的指示,我奉成吉思汗命令,作为使者来见你们,就是想把你们从死亡的深渊和毁灭的血河中拯救出来!这次前来的是成吉思汗,他的军队树龄庞大,如果你们起来抵抗,一个时刻之内,你们的城堡将被夷为平地,原野将会成为一片血海。但是,如果你们用明智、持重的耳朵听从忠言和劝告,恭顺地服从成吉思汗的旨令,那么,你们的生命、财产将会得到保全!你们好好想想吧!”  匝儿讷黑的居民,不分贵族和平民,都被使者的话镇住了,他们明白,即使把使者杀了,他们也无法阻挡蒙古人的铁骑,最终,他们认为投降还是最好的选择。  居民大多都愿接受劝降,但是,还是有一些人很担心,他们议论纷纷,如果投降,蒙古人真的会放过我们吗?蒙古人真的会不杀我们吗?见此情形,答失蛮哈只卜马上向人们发誓说,如果向蒙古人投降,迎接成吉思汗的到来,服从他的命令,倘若有一个匝儿讷黑人受到伤害,那么,他答失蛮哈只卜将会遭到报应,真主一定不会饶过他。  看到使者答失蛮哈只卜发了毒誓,人们便打消了疑虑,情绪安定了下来,他们决定接受劝降。匝儿讷黑的首脑们立刻派遣使者跟随答失蛮哈只卜去成吉思汗的金帐进献礼物,说明降意。  这个答失蛮哈只卜真的是一位非常厉害的演讲家,临危不乱,机智善辩。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匝儿讷黑的老百姓,也救了自己一命。  在那样骚乱的场合中,要是一言不合,说不定自己就会被匝儿讷黑的老百姓给砍了,最后遭殃的还是当地老百姓。  真的是一言之利,胜过百万之师!答失蛮哈只卜在非常不利的情势下靠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扭转局面,化险为夷。  一行人来到了大汗的金帐。此时,成吉思汗正为蒙古劝降的使者迟迟不归发怒。见到了匝儿讷黑城首脑们派来的使者,又为那些首脑和上层名流没有亲自前来而大发雷霆。他遣急使命他们速来拜见。听说成吉思汗发怒了,那些首脑和乡绅吓得四肢战栗,瑟瑟不安,马上战战兢兢地前去拜见大汗。  看到匝儿讷黑的首脑和上层人物亲自前来参见自己,成吉思汗这才高兴起来,他和颜悦色地抚慰这些吓得浑身战栗的人,免去他们的死罪。于是这些人才稍稍定下心来。接下来就是商量归降的具体事宜。  这样,蒙古大军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匝儿讷黑城。成吉思汗下令把所有居民都赶到郊外,无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信教的还是不信教的。城堡被夷为平地。经过清点人数后,蒙古人把青壮年全部编入“签军”,为前去进攻不花剌服务,其他的人则全部放他们回家。蒙古人还是很讲信誉的,没有屠杀一个居民。  大概是因为出师顺利,首战兵不血刃,成吉思汗认为这是个好兆头,非常高兴,他亲自把这个匝儿讷黑城重新命名为“忽都鲁—八里”(意即“幸福城”)。取名“幸福城”,其意不言而喻,因为这座城市没有一个人遭到杀戮。  当地有一名突厥蛮向导,非常熟悉路径,听说成吉思汗大军要去进攻不花剌,毛遂自荐带领蒙古大军走一条非常近但是很少有人走的小路前去不花剌。这条路此后遂被人称为“汗路”。  这样,蒙古大军沿着这条小路来到讷儿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省努拉塔城,位于文明地区和草原之间的边界上,当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个小城也是进攻不花剌的毕竟之途。  当蒙古军队的先头部队逼近讷儿城时,为了麻痹敌人,他们在树林中砍了一些树,做成梯子,然后大家在马上扛着梯子,这样看起来就不太像军队了,那里有军队抗梯子的?然后,他们选择黄昏的时候,慢慢向城池靠近。  这样,在昏暗的傍晚,讷儿城头上的士兵看到一大队缓缓移动的,扛着梯子的人向他们城池走过来,他们认为这不过是一支庞大的商队,也就没有引起重视,等讷儿城的守军看清他们是蒙古军队的时候,蒙古人已经到了讷儿城城门下,城上的士兵想要防守,已经是很困难了。  呵呵,蒙古人还是挺厉害的,晓得搞瞒天过海这一招。  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传说一个叫做匝儿花的女首领有一座非常高大的坚固的城堡,别人总是想占了她的城堡,但是,她的视力很好,有点像千里眼,敌人远在十几里路之外,她就可以发现,从而可以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击溃和赶走敌人。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3节作者: 陈文中  由于她拥有这样的特异功能,来攻城的敌人总是失败,各种方法都试遍了都无济于事。最后,有个敌人终于想出一条妙计,他让士兵们砍伐带有树枝和树叶的树木,然后每个骑兵都举着一颗树前进,这样慢慢地逼近城堡。于是,匝儿花惊呼道:“我看见了一桩怪事,好像有一片林子在朝我们这边移动!”她的百姓们都笑她说:“你超乎常人的敏锐视力受到损害了,不然,树木怎么可能移动呢?”守军完全没有对此引起重视。于是,敌人就这样直达城下,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最后一举攻克了城堡,活捉了匝儿花,最后把她杀死。  我们不知道蒙古人这样做,是不是受了这个故事的启发。不过,按照蒙古人的聪明程度,他们巧妙地把这个故事现实化了,真是牛人啊。  好了,言归正传,继续说讷儿城的情况。蒙古大军出其不意地抵达城门后,照例遣使者进城劝降。蒙古军的使者向讷儿城的居民们郑重地宣布了征服世界的皇帝——成吉思汗的御驾亲临,劝谕居民投降,停止抵抗。  讷儿城的居民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他们不愿意投降蒙古人;一方面,他们也不喜欢他们的国王摩诃末,这个摩诃末也不是个好鸟。于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些人建议纳城投降;有些人主张誓死抵抗;还有些人害怕得六神无主,想不出任何办法,也不知道该听从何种建议。最后,经过使者的多次往返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如下协议:讷儿城投降伟大的成吉思汗,讷儿城的居民为蒙古军队准备粮草,向伟大的成吉思汗进献礼物。  蒙古的前锋主将接受了这份受降协议,并且接受了讷儿人进献的少量礼物。然后马不停蹄继续前进开道。  讷儿人则按照协议遣使前去觐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所帅主力部队此时还未到达讷儿城。使者向成吉思汗进献了厚礼,成吉思汗非常高兴,他下令把此城先交给走在前面的大将速不台。  速不台抵达讷儿城时,居民按照降约献出了城池。蒙古人也非常守约,他们没有屠杀百姓,还保留了居民日常生活及从事农耕的必需之物,如牛羊等。居民们全部到城外集中,然后任由蒙古人肆意抄掠财物。讷儿人还选出了六十人前去帮助蒙古军队攻打不花剌。  随后成吉思汗抵达讷儿城,居民们列队欢迎,呈上各种礼物及食品慰劳蒙古大军。成吉思汗因此非常高兴,他向居民询问:“你们的国王给你们定下的赋税是多少啊?|”居民们回答:“一千五百第纳尔。”成吉思汗遂下旨道:“你们现在用现金交纳完这笔赋税,就不会再遭受什么损失了。”成吉思汗的意思是,除了按照以前的惯例缴税之外,我们不会加重你们的任何负担。当地老百姓听了,非常高兴。。  之后,成吉思汗率大军离开讷儿城,继续向不花剌进军。  1220年3月,成吉思汗的大军抵达不花剌城下,于城下驻扎。  不花剌是花剌子模国的重镇,不花剌的意思就是“学术中心”,当时是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中心。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宗教中心,它从公元十世纪起成为大食萨曼王朝的京城,在长时期中一直是中世纪经院学术中心。  不花剌也是花剌子模国的宗教、文化中心,城内建有宏伟的清真寺,城里有全国知名的学者和教长。同时,它也是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在它的东面,是首都撒马尔罕,在它的西面,是故都玉龙杰赤,成吉思汗首先攻占这里,是为了割断新旧两个首都之间的联系。  好啦,现在说一下不花剌的防御情况。在不花剌城,有花剌子模国的战略后备军2万人,他们由一个叫做阔克汗的将军率领,据说阔克汗是个蒙古人,以前他从蒙古叛逃到花剌子模国,被摩诃末看重,做了不花剌的将军。  防守不花剌的士兵基本上是突厥雇佣军,雇佣军就是用钱招来的士兵,只为钱卖命,更何况突厥人又不是花剌子模国人,更没有必要替别人当炮灰了。  看到成吉思汗大军来了,守城的士兵未战先怯,想要弃城逃跑,逃离蒙古人的弯刀。据说他们看到成吉思汗的军队多如蚂蚁、蝗虫,数都数不清。蒙古军队的人马一支接着一支抵达,绕城扎营,就像大海起伏,绵延不绝。  阔克汗不愿投降,但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手下了。突厥士兵跑出城池,往阿姆河方向逃跑。突厥士兵不想打仗,但是蒙古人却不能放过这批花剌子模国的军事力量,于是马不停蹄地追赶,在阿姆河畔追上了这支逃军。突厥士兵没想到自己逃跑了蒙古人还要追,没有一点心理准备,结果三下五除二,蒙古人就把这两万人消灭的干干净净。  阔克汗带着400个不愿投降的花剌子模国的士兵躲进内城,誓死抵抗!  城里的居民可不管那么多,活命要紧,决定开门投降。  于是第二天,当原野因反射日光,犹如一张盛满鲜血的盘子时,不花剌人打开了他们的城门,放弃了抵抗和战斗。该城的头面人物和乡绅,亲自来到成吉思汗的金帐,恭迎蒙古大军入城。  于是,成吉思汗在这些头面人物的陪同下视察城池。  成吉思汗和小儿子拖雷率军进入不花剌城,当他们经过不花剌的标志性建筑——礼拜五清真寺时,成吉思汗眼珠为这些异域风格的精美建筑以及它们豪华的装饰所吸引,于是问道:“这是不是你们算端摩诃末的宫殿啊?”旁边陪同视察的讹答剌人连忙答道:“不,这是真主的宅邸,是神的住所。”  成吉思汗和拖雷踏上祭坛——那是伊斯兰教徒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凡人是不可以践踏的,但是,不信伊斯兰教的成吉思汗可不管这些。在那里成吉思汗对乡绅说:“我们的马没有粮草,把城里的仓库打开,把粮食全部搬出来喂马。”  然后,他们把装《古兰经》箱子拉出来,把箱子中的《古兰经》扔到地上,然后把箱子当马槽喂马。可怜伊斯兰教教徒心中的圣物——《古兰经》被扔得满地都是,一片狼藉。  这并不是成吉思汗要故意践踏伊斯兰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伊斯兰教徒中的神圣地位,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俗话说,不知者无罪嘛。其实,成吉思汗对宗教信仰还是相当开明的,实行宗教自由的政策。  其实蒙古人也是信教的,他们信奉的是萨满教,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 萨满教在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但成吉思汗并不反对其它任何一种宗教,他对所有的宗教都一视同仁,同时允许多种宗教并存。蒙古人特殊的宗教态度使他们没有宗教狂热。  关于最初的蒙古统治者的宗教政策, 志费尼(1226 —1283 年) 在《世界征服者  史》一书中这样评价道: “因为不信宗教, 不崇奉教义, 所以他(成吉思汗) 没有偏见, 不舍一种而取另一种, 也不尊此抑彼; 不如说, 他尊敬的是各教中有学问的虔诚的人, 认识到这样做是通往真主宫廷的途径, 他一面以礼相待穆斯林, 一面极敬重基督教徒和偶像教徒。他的子孙中, 好些已各安所好, 选择一种宗教: 有皈依伊斯兰教的, 有皈奉基督教的, 有崇拜偶像的, 也有仍然恪守父辈、祖先的旧法,不信任何宗教的, 但大多不露任何宗教狂热, 不违背成吉思汗的扎撒, 也就是说, 对各宗教一视同仁, 不分彼此。” 因此蒙古人与穆斯林的宗教抵触并不大。  战马吃饱了,就该人来享受了。不花剌人设宴款待。成吉思汗又命令找来城里的歌姬慰劳他的军队,给他们唱歌跳舞。蒙古士兵当然特别高兴,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不花剌的外城,还得人家热情款待——又是美酒又是美女,自然尽情享受。席间,蒙古人尽情狂欢,他们痛饮美酒,高唱蒙古民族的歌曲。  与此同时,那些不花剌的头面人物,包括城中那些伊斯兰教的教长、法师和司教等,却被命令去伺候蒙古大军的马匹,替他们喂马、饮马。  宴饮持续了一两个时辰,然后成吉思汗动身回营。于是,聚集在那里的居民也纷纷随之离开。  当蒙古人和不花剌的居民离去时,扔在地上的古兰经书页在人们的脚下和蒙古人的马蹄下被踩成烂泥。这时,不花剌城的一名学识渊博的宗教大师,哀叹说:  天哪,眼前的事,  我在梦中看见,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4节作者: 陈文中  还是在清醒时看见?”  他的徒弟劝他说:“别出声,这正是真主吹动的万能之风,而我们无权发言。”  成吉思汗离开城镇,来到城外的广场。他登上举行节日公共祈祷的城外广场上的讲坛,下令把全城的居民都招来,然后在讲坛上向居民们一一述说了他们国王摩诃末的罪行,然后对他们说:“人们啊,你们的君主犯了大罪,你们都是有罪之人!在我面前颤抖吧。如果你们问我,我说这话有何证明,那我说,这因为我是上帝之鞭的缘故。是上帝派我来惩罚你们的!如果你们不曾犯下大罪,上帝是不会把我作为你们的惩罚而施降给你们的!”  居民们无不唯唯诺诺。  说完那些话,他又接着问道:“谁是你们可信赖的和特别可靠的人?”  每个居民都指出了自己可信赖的人。成吉思汗从被推举的人中间指定蒙古人、突厥人各一名来担任八思哈(镇守官)之职,让他们两人保护居民不受蒙古士兵的侵害。  然后,成吉思汗又问居民中谁是富人,结果一共选出了280名富人,其中190人是本城人,其余则为外地人,也就是来自各地的商人。  接着,成吉思汗对这些富人说:“我给你们定下一个所需缴纳的财产数,只要你们把这笔财产交出来,我就可以保证你们的生命安全,此外也不会再有其它的索要和苛捐杂税。”  于是每一名富人都派一名军官陪同前去缴纳财物,一则保护他们不受士兵的骚扰,同时,也监管他们把财产交出来。  蒙古人通过这样的方法向不花剌人勒索金钱,但是没有屠杀居民,也没有对他们施以酷刑。于是每天清晨,当太阳升起之时,总有军士们把一群名绅财主带到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的金帐来朝见大汗,缴纳财物。  外城的降服虽然兵不血刃,可是内城还在花剌子模国军队手里。成吉思汗曾派该城头面人物和居民前去劝降,但是没有成功。于是成吉思汗决定攻打内城。  别看内城里面只有区区400个人,那可都是些不怕死的硬骨头,胆小的先前全都跑了。  这据守内城的400个士兵,有点像抗日战争时期上海保卫战中的由谢晋元率领的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本兵的“八百孤军”(实际上也只有450人)。他们坚守内城,白天在城楼上抵抗蒙古人,半夜三更还偷偷摸摸钻出来趁蒙古人睡觉之后偷袭,搞得成吉思汗伤透脑筋。  一怒之下,成吉思汗下令将整个城市烧毁。蒙古人到处点火,由于大部分居民的房子是木头造的,风助火势,不花剌变成了一座火城,几天之后,除了用砖头和石头建造的清真寺和宫殿之外,不花剌已经变成了一片瓦砾场。但是,内城的守军还是岿然不动。  恼羞成怒的成吉思汗强迫不花剌人攻打内城。在城外,他们树立起高高的抛石机,碗大的石头像冰雹一样砸向内城。他们还在城外搭起高台,在上面射箭,箭像雨点一样射进内城。守卫内城的士兵也不甘示弱,他们向外面发射弩炮(就是原始的大炮)和火油筒(就是原始的火焰喷射器)。双方你来我往,天空都被烧红了。  不过,城外和城内相互残杀的都是不花剌的居民,也许有些还是亲人。但是,在胁迫之下,也只有这样了。  其实,战争的残酷不是杀死敌人,而是被迫亲手杀死自己的亲人!  那个叛逃的蒙古将军阔克汗在战斗中特别勇敢,他的英勇赛过雄狮,每次攻击都打倒好多敌人,并且曾独力击退了一支军队的进攻。  内城的人英勇顽强,城外的人数量众多,双方反复拉锯。  城外的壕沟内尸体一层层堆积,最后竟然堆积到了城墙那么高(当然,死的都是不花剌的青壮年男子)。这样,蒙古军在不花剌“签军”的英勇牺牲和协助下,夺取了内堡前面的一道斜坡,从那里放火烧城门。这一下,内城的人也守不住了,终于被攻进去了,内堡在一片火海中全部沦陷。  汗、将领、名绅,这些一时的显贵,算端的宠儿,得意时脚踏天顶,现在却变成贱俘,或者湮没在一片火海中。伊朗志费尼在《世界征服者史》中叙述这段历史时,忍不住感慨道:  命运跟人类玩着棍子击球的游戏,  要么玩着风吹栗子的游戏(你知道吧!)  命运是猎人,人不过是云雀。  这400人坚守内城达12天之久。  这一场不花剌人自相残杀的悲剧,造成了3万不花剌男人的死亡,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青壮年男人都死光了,剩下的只有不到马鞭高的小孩了。所有的女人和小孩,全部被作为奴隶。  当然,攻克内堡的战役也造成了蒙古人的伤亡。  盛怒之下,成吉思汗决定毁掉不花剌,他命人拆毁了城墙和堡垒,把所有的城市居民赶到草原上,成群结队的不花剌居民就像牛羊一样在草原上漂泊。被赶出城 的居民除随身衣物外,不准携带任何财物,违者立斩。然后蒙古人纵兵抢掠。  《全史》作者阿里额梯儿这样写道:“是日也,极不幸。但闻男女老少悲啼永决之声,蛮人在此种不幸人面前辱其妇女,男子力不能抗,唯有相对饮泣。中有数人,宁死不愿睹此惨象。若法官别都鲁丁,若教长鲁克那丁与其子,见其妻女被辱,曾奋斗而死。”  成吉思汗把这些民众中剩下的青壮年编成“炮灰敢死队”,准备去进攻花剌子模国首都撒马尔罕。成吉思汗从此之后,发明了一种高明的战术,就是“让敌人自己人打自己人”,把被俘虏的当地居民中的青壮年作为自己的先头部队去进攻敌人,让敌国的人自相残杀,蒙古人自己的军队只在后面督战,基本上没有伤亡。  这一招不可不为高明。不然,不到十万的蒙古军队怎么可以占领欧亚大陆呢?  在抗日战争时期,狡猾的日本人也学会了成吉思汗的这一招,在占领区召集大量伪军,然后命令伪军作为先头部队去进攻八路军和国民党正规军,让中国人自相残杀,日本兵就在一边看热闹。  不过,日本鬼子最终还是失败了!成吉思汗却成功了。  花剌子模国人问一个从不花剌城逃出的人,那里怎么样了,那人回答:“他们到来,他们破坏,他们焚烧,他们杀戮,他们抢劫,然后他们离开。”  明白的人听到他的这番描述,一致认为波斯语中关于这场战争的描述,没有比这番话更简明的了。  蒙古人离开后的不花剌,已经成为一片荒野。等成吉思汗灭掉花剌子模国后,不花剌成为蒙古帝国的一座城市。  后来,成吉思汗派塔兀沙任八思哈(镇守官),管治不花剌。最后,不花剌又被委托给牙老瓦赤来管理,那些流散、漂泊在穷乡僻壤和草原上的不花剌的原居民,为他的公正、仁慈所吸引,纷纷返回故里,还有其他地方的不少人也被吸引过来。于是,不花剌城不久便重新恢复繁荣,甚至达到了它历史上繁荣的顶峰,成为名门望族的家园,贵人黎庶的聚集地。  但是1238年,不花剌塔拉卜村有一名制筛匠突然号召穷人起来造反,许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人响应他的号召,集合在他的旗帜下起义。后来事情越闹越大,蒙古统治者下达命令,要把不花剌人全部诛灭,斩尽杀绝。但是,在牙老瓦赤的协调下,造反事件迅速得到平息,人们重新安居乐业,不花剌再次恢复繁荣昌盛。  后来,牙老瓦赤的儿子麻速忽接替他管理不花剌。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尽心管理不花剌,使不花剌成为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不论是人口的数量,劳动的工匠,学者的云集,科学研究的兴盛,宗教的发达,伊斯兰国家中没有哪座城市能够与不花剌匹敌。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5节作者: 陈文中  今天,不花剌仍然存在,它就是乌兹别克斯坦不花剌州首府布哈拉城。日期:2010-06-14 15:18:41  五、攻占首都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是花剌子模国的首都,这里是全国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泉水清冽,绿树成荫,号称是“人间最美的天堂”,“撒马尔罕”的意思就是“肥沃的土地”。撒马尔罕也是全国最大、最繁华的都市,有十余万户人口,居民总数大约有30、40万,那时有这么多人口,该是一个怎样的大都市!  花剌子模国人这样歌唱他们的首都:  假如说人间有一座乐园,  那乐园就是撒马尔罕  它的石头就是珍珠  它的泥土就是麝香  它的雨水就是美酒  ……  摩诃末把全国剩下的大部分军事力量守卫首都,他召集了十一万军队据守该城。其中6万人是突厥族人,5万人是大食(今伊朗)人。这是两个彪悍的民族,他们的士兵很有战斗力,这十一万人是花剌子模国最精锐的部队。此外,他还收罗了20头大象,组成大象部队,作为自己的杀手锏。(那时的大象部队,身披铠甲,敌人无法抵挡,犹如今天的坦克,步兵不是它们的对手。)  为了保卫首都,撒马尔罕人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他们在城外修建了4-5道环形堡垒,作为首都的外部防御阵地;他们挖深了护城河,挖得每一个地方都流出地下水为止;他们也加高了城墙,高的快接上了“天上的星星”。所有的人都认为,要想攻占撒马尔罕,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行的。  但是,胆怯的国王摩诃末,却不敢呆在这个固若金汤的城市里,他率领手下先逃了。不要藐视摩诃末的这种行为,一般的领导人都是这样的,自己的命是最重要的,谁也不会呆在一座被围困的首都里。历史上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安禄山的士兵逼近长安时,唐玄宗仓皇逃到四川;八国联军逼近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带着光绪帝逃到西安;日本鬼子进逼南京的时候,蒋介石已经在陪都重庆了。  攻占不花剌之后,成吉思汗派大将者别和速不台率领三万人马去追赶落荒而逃的摩诃末,自己带领大部队浩浩荡荡向东进发,前去进攻花剌子模国的首都撒马尔罕。  1219年3月,成吉思汗来到了花剌子模国首都撒马尔罕的城下。  这时,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和窝阔台已经攻占了讹答拉,率兵前来帮助父亲。成吉思汗把俘虏的不花剌的壮丁也组成了先头部队。这样,成吉思汗的队伍规模非常庞大,人数“超过了沙粒和雨滴”。(历史书上说得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几十万人马聚在一起场面还是很吓人的)  撒马尔罕人眼睁睁地看着蒙古军队越聚越多,眼睁睁地看着蒙古军队围城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和措施。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趁蒙古人远道来袭,立足未稳,打他个措手不及。《三国演义》里面,趁敌人立足未稳或者营寨未立之际进行突然袭击或者晚上偷袭敌军营寨是一种很普遍的战法,而撒马尔罕人却一点也不会把握战场主动权。  或者,撒马尔罕人还可以分兵驻屯城外,以为掎角之势,这样,蒙古军攻城时就会腹背受敌。  总之,可以采用的战术非常多,主动防御的策略也应该更灵活,但是撒马尔罕人却是一味地孤城死守。  呵呵,这说明,中国人打仗喜欢用智谋,往往会收到以少胜多的奇效,但是,其他民族心眼较实,不会智谋这一套,只靠拼实力。  晚上,城外蒙古军队的营帐驻地燃起了篝火,数目之多,看上去好像天上数不清的繁星,照亮了撒马尔罕的夜空。  不过,如果撒马尔罕人夜间去偷袭蒙古人的营寨,未必就能够占得到便宜。  蒙古军队在扎营的时候,往往会采取移营的办法。那么什么是移营呢?就是蒙古人在天黑之前扎好一个营寨,天黑的时候点上灯火,然后部队悄悄转移到另外一个隐蔽的地方。这样即使别人来袭营,如果不是清楚蒙古军队的内情的,多半会袭了燃着营火的空营,刚好落入蒙古人的圈套。呵呵,东方民族确实聪明些。  成吉思汗将撒马尔罕城如铁桶般围住后,并没有立刻攻城,他用了一两天时间,亲临战场,巡视城池,观察墙垣、外垒和城门。仅从这一点看,成吉思汗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家。你可别小看这项巡查战场的工作,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成吉思汗通过巡查城池,可以了解敌方的军事部署,从而判断出哪一面城门防守薄弱,更容易被攻破。此外,观察城垣、外垒和城门,可以得知城墙的高低,墙垣的坚固程度,城池的薄弱之处,从而制定相应的攻城方案。  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都非常重视亲临战场,巡视地形。《三国志演义》里面,诸葛亮特别强调为将者需熟知战场的山川地理。大家赫赫有名的关云长,在进攻曹操部队占领的樊城时,亲自登高勘察战场地形。敌人在樊城守备非常严密,强攻的话,自己的伤亡是很大的。但是,当他看到汉水的时候,心中一下子就涌出了一条妙计。汉江当时正值涨水时候,于是,关羽决定利用江水来淹没敌人。  于是,关羽利用秋雨连绵,江水暴涨的时候,在罾口川水淹曹操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大获全胜,威震天下。这就是最高将领亲临前线视察形势的收获啊。  据说,宋朝军队之所以吃败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远在深宫的皇帝亲自指挥前方的将士作战。宋军只能按照皇帝老子在皇宫中安排的线路和作战方式进行作战,这样荒唐的指挥,宋军怎么能够打胜仗呢?  成吉思汗优秀的军事素养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儿子。后来成吉思汗的幼子拖雷率军横扫呼罗珊地区,在进攻马鲁城的时候,拖雷并没有急于攻城,他学习父亲成吉思汗,花了6天的时间巡视战场,观察外垒、城池、壕堑,在第七天发动总攻,最终攻下该城。  好了,闲话少说,我们继续来看撒马尔罕的战事。  经过两天的巡视,休整,到第三天,当太阳升起之际,蒙古军队准备进攻。  成吉思汗把撒马尔罕城池团团围住的时候,彪悍的突厥士兵可不怕蒙古人,他们在守城将领的率领下,冲出城外,与蒙古人进行面对面的格杀。两个强悍的民族谁也不服谁,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到天黑的时候,突厥人损失了一千多人,但是,他们也杀死了很多蒙古人,甚至俘虏了不少蒙古士兵。  像这种阵地战,蒙古军队是没有多少优势的。蒙古军队虽然号称冷兵器时代最强的骑兵,但是它的优势在于机动性、灵活性以及战术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它的整体作战能力。若论单兵的身体素质和作战能力,蒙古人可能不及中亚人和欧洲人。毕竟中亚人和欧洲人一般都比蒙古人长得高大、彪悍。  这一次,与突厥人在撒马尔罕城墙外进行的阵地战,是面对面的白刃战和肉搏战的厮杀,蒙古人完全是以己之短攻敌之所长,所以没占到任何便宜。  在这里,我们要来说说这个和蒙古人不相上下的彪悍民族——突厥人。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6节作者: 陈文中  突厥也是起源于我国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关于突厥族起源,有两则历史传说,这两则传说都与狼有关。一种说法是,突厥本来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母狼结为夫妻。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没死,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那些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把狼一起杀掉,但是母狼逃跑了,逃到新疆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10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突厥原原来在匈奴的北面,其部落首领有兄弟17人,其中一个叫伊质泥师都,为是一匹母狼生的。泥师都的大儿子名叫纳都六, 后来被推为部落首领,定国号突厥。纳都六有10个妻子。纳都六死后,10位妻子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大树下,约定所有的孩子向树跳跃,谁跳跃得最高,谁为首领。纳都六小妻所生阿史那年幼敏捷,比所有的孩子跳跃得都高,遂被推为首领。  不管哪种说法,突厥人都和蒙古人一样,自称是狼的后代。这些传说当然不可靠,但他们确实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公元五世纪,突厥人成为我国另外一个草原民族柔然人的奴隶,被迫迁居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为柔然奴隶主锻铁,被称之为“锻奴”。  从五世纪后叶起,柔然被奴役的部落不断进行逃亡和反抗,敕勒各部最为激烈。突厥人也逐步摆脱了被奴役的地位。  公元546年,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率领部众,打败和合并了铁勒各部五万多人,开始发展壮大起来。  552年突厥打败柔然,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势力迅速扩展至蒙古高原。  公元618年,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亲率大军15万攻入并州,抢走5000多老百姓;然后又率领骑兵10余万进攻太原;更于公元626年率兵20万攻到唐朝首都长安城外渭水的北岸,距长安城仅40里,唐朝全国震动。唐太宗被迫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乃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渭水之盟”。  唐太宗吃了大亏,决定学习汉武帝,征讨突厥人。公元629年秋天,唐太宗命李靖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李靖出奇制胜,大败突厥人,俘虏了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西边的少数民族,迫于唐朝的军事力量,尊称唐太宗号为“天可汗”,意思是我们所有人的可汗。  颉利可汗被俘后,突厥余部往西迁徙,来到了中亚地区,从此,突厥人在中国史籍中的事迹逐渐消失,淡出了中国历史。  但是,西迁之后的突厥人,却在中亚大地上纵横驰骋,给世界历史留下深远的影响。  现在全球约有1.3亿操突厥语族语言的人,他们大多自称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后裔。这些人的分布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的新疆,遍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突厥人和蒙古人都是北方彪悍的民族,现在,这两个民族的士兵的第一次较量就是不分胜负的。  这一天战果不佳,成吉思汗便改变了策略,决定阻止撒马尔罕的士兵出城作战。于是,成吉思汗在城门外架起了射石机(就是石头大炮),安排了弓箭队,只要城里的士兵一出来,立马开火,不准他们出城来进攻自己。  成吉思汗的打算是我硬打占不到便宜,那我就围住你,困死你,让你在城内没吃没喝,到最后饿得半死不活,还不是被我给灭了。  彪悍的突厥人可不愿意被人围在城里,他们一定要出来和蒙古人一较高低。但是,蒙古人的弓箭很厉害,一出城门,碰上的就是蒙古人的“箭雨”,连蒙古人的面还没见到,就被蒙古人的弓箭给射死了。  于是城内的守军放出了他们的杀手锏——大象战斗队。20余只全副武装的大象,像坦克一样从城门冲出,杀向成吉思汗的部队。  大象冲出来,把成吉思汗的士兵逼得节节后退,无法进攻。短暂的慌乱之后,成吉思汗的部队找到了对付大象的方法,他们远远用弓箭射击大象没有被保护的部位。箭雨之下,大象受伤了,大象一受伤,就往回跑(大象可不会视死如归的),大象一回跑。后面跟着的士兵就遭殃了。原来是靠大象掩护的,现在却被大象踩在脚底下,很多人被大象踩死了,步兵的阵型被彻底打乱了,于是士兵们就乱哄哄地跑回去了。  看到他们以前战无不胜的最先进的武器在战争中完全失灵,撒马尔罕人丧失了军心,他们决定投降。同样像不花剌一样,一部分不愿投降的守军退回内堡,坚守不出。  城里的头面人物哈迪和沙伊黑等人出城去见成吉思汗,请求投降。成吉思汗看到对方自动放下武器,很高兴,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回去,蒙古人一定不会为难撒马尔罕人的。  于是撒马尔罕人们关闭了抵抗之门。成吉思汗的队伍进了撒马尔罕,他们忙着拆毁城墙和城外的堡垒,没有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晚上,他们点着火把继续工作,直到把撒马尔罕变成了一座平坦的,可以供士兵自由驰骋的不设防的城市。应该和我们今天的城市一样,没有任何防御,道理纵横,四通八达。这样,城内的居民就没有抵抗的依据了。  第二天,蒙古人留下归顺的五万人,城里的其他人全部被赶往草原上。成吉思汗下令,所有人都不准躲藏,一经发现,就地斩首。蒙古人随后满城劫掠财物,许多躲在各个角落和地窖里的居民被蒙古人发现并杀害。  投降的大象战斗队的驯象员去见成吉思汗,请求把大象编入蒙古军,并请求发给食物。成吉思汗对这些中看不中用的大象一点也不感兴趣,问象夫:大象以前吃什么?象夫回答说以前吃草。成吉思汗就说,让这些大象到草原上自己去吃草吧。大象部队就这样解散了。  成吉思汗拆毁了外城之后,晚上又回到了草原上休息。驻守在内城的将领阿勒卜汗趁着蒙古人松懈的时候,率领一千人马趁着夜晚杀出蒙古人的包围圈,去追随他们的国王摩诃末了。  竟然有人敢逃窜,成吉思汗大怒,决定第二天攻破内城。在蒙古士兵的猛攻之下,内城终于陷落了。还有一千多名士兵退守礼拜五大清真寺,关紧大门,在上面用火油筒和箭射击,成吉思汗的士兵无法靠近。盛怒之下,成吉思汗用火把清真寺一把火烧掉。这样,撒马尔罕彻底陷落。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那些彪悍的突厥人呢?他们不是一开始挺英雄的吗?现在哪里去了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前面我们介绍了,突厥人本来就不是花剌子模国的本土居民,是从我国新疆赶过去的,来到中亚这里。撒马尔罕这块土地原来也不是花剌子模国的,是摩诃末抢过来的。所以这里的人们对花剌子模国的忠诚度不够。他们范不着为摩诃末送命,因为摩诃末是外来户,蒙古人不过也是个外来户,谁占领都一样,所以撒马尔罕人没有坚决抵抗。而突厥士兵更是外来户,你们撒马尔罕人都决定投降了,我还替你卖命,我不是吃饱了撑着吗?于是他们也不抵抗了,内城抵抗的都是原来花剌子模国的老部队。  成吉思汗把俘虏的士兵和居民赶到城外,告诉他们,决定把他们当蒙古人一样看待,并给他们剃了蒙古人的发,好让他们安心。然而在当天晚上,却把三万多人杀得干干净净。  这样,撒马尔罕的外城和内堡全都变成了一片废墟,成吉思汗清点剩下的居民。三万多有手艺的人被作为奴隶分给王公贵族,三万多青年编成“伪军”作为下一次战役的炮灰,剩下的五万人仍然让他们在城里生活,但是,向他们征收20万金币的赎金。然后安排几个官吏管理这座基本毁灭的城市,他自己率军去占领花剌子模国剩下的地方。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7节作者: 陈文中  撒马尔罕被占领后,据丘处机记载,“城中常十余万户,国破以来,存者四之一”。十万户,就算每户四口人,就是四十万人,最后只剩下11万人,死亡人口高达30万。丘处机是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当时陪成吉思汗在西亚打仗,他还亲自在撒马尔罕呆过,他说的话应该是真实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说郭靖随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国,在攻打撒马尔罕的时候,黄蓉暗中协助他用《武穆遗书》帮助蒙古大军攻破该城,郭靖用所得赏赐做交换,救了城中百姓性命。让我们来看其中精彩的片段,看郭靖是如何拯救撒马尔罕百姓的。  蒙古军十几个千人队齐声呐喊,向人丛冲去,举起长刀,不分男女老幼的乱砍。这一场屠杀当真是惨绝人寰,自白发苍苍的老翁,以至未离母亲怀抱的婴儿,无一得以幸免。当成吉思汗率领诸将前来察看时,早已有十余万人命丧当地,四下里血肉横飞,蒙古马的铁蹄踏着遍地尸首,来去屠戳。成吉思汗哈哈大笑,叫道:“杀得好,杀得好,叫他们知道我的厉害。”郭靖看了片刻,再也忍耐不住,驰到成吉思汗马前,叫道:“大汗,你饶了他们罢。”成吉思汗手一摆,喝道:“尽数杀光,一个也不留。”郭靖不敢再说,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从人丛中逃了出来,扑在一个被战马撞倒的女子身上,大叫:“妈妈!”一名蒙古兵疾冲而过,长刀挥处,母子两人斩为四段。那孩子的双手尚自牢牢抱着母亲。郭靖胸中热血沸腾,叫道:“大汗,你说过这城中的子女玉帛都是我的,怎么你又下令屠城?”成吉思汗一怔,笑道“你自己不要的。”郭靖道:“你说不论我求你甚么,你都允可,是么?”成吉思汗点头微笑。郭靖大声道:“大汗言出如山,我求你饶了这数十万百姓的性命。”  成吉思汗大为惊诧,万想不到他会恳求此事,但既已答应,岂能反悔?心中极为恼怒,双目如要喷出火来,瞪着郭靖,手按刀柄,喝道:“小家伙,你当真求我此事?”诸王众将见大汗发怒,都是吓得心惊胆战。成吉思汗左右一列排开,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勇将,刚猛剽悍,视死如归,但大汗一怒,却是人人不寒自栗。  郭靖从未见成吉思汗如此凶猛的望着自己,也是极为害怕,身子不由得微微打战,说道:“只求大汗饶了众百姓的性命。”成吉思汗低沉着嗓子道:“你不后悔?”郭靖想起黄蓉教他辞婚,现下放过这个良机,终身要失去大汗的欢心,那也罢了,而自己与黄蓉的良缘却也化为流水,但眼见这数十万百姓呼叫哀号的惨状,如何能见死不救?当即昂然道:“我不后悔。”成吉思汗听他声音发抖,知道他心中害怕,但仍是鼓勇强求,也不禁佩服他的倔强,拔出长刀,叫道:“收兵!”亲兵吹起号角,数万蒙古骑兵身上马上都是溅满鲜血,从人丛中纵马而出……  小说写得很精彩,但却是虚构的,蒙古西征中没有郭靖这个人物。  但是,历史上的确还是有郭靖这个人。据《宋史•忠义传四•郭靖》记载:郭靖是四川嘉陵江地区一个地方土豪的护卫队首领。1207年,当地宋朝官员吴曦投降了金国,郭靖和当地百姓却不愿降金,于是舍弃田地房屋,带着老人和孩子,顺着嘉陵江迁徙。吴曦派出军队阻拦,想把这些百姓赶回家。郭靖对此悲愤异常,他对弟弟郭端说:“我们家世代都是大宋的子民。自从金人入侵我边界,我兄弟二人不能以死报国,反而避难入关。现在又被吴曦驱赶回去,我不想舍弃汉人的衣冠。我宁愿死在这里,做赵氏王朝的鬼。”于是投江自杀。  所以说郭靖和撒马尔罕八竿子也打不着!  不过,对于小说我们不必过于认真,就当做娱乐。历史和小说从来就是两回事。就像《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一样,我们看《封神榜》也绝对不会去较真武王伐纣的时候怎么会有神仙?!日期:2010-06-14 16:37:48  六、攻占故都玉龙杰赤  攻陷首都撒马尔罕之后,成吉思汗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花剌子模国的前首都玉龙杰赤!  玉龙杰赤是花剌子模国的老首都了,“它是世界众国王的宝座所在,它是人类最有名的名人的居住地,它的四角供当代的名人作歇肩之用,它是容纳现代珍奇的府库”,它是花剌子模国最美好的国土,“你期望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在其中”。  这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基本上占领了花剌子模国的大部分国土,玉龙杰赤“像一座断了绳索的帐篷”,没有任何依靠了。  成吉思汗决定自己去向西扫平伊朗地区的敌人,把这个最后的堡垒交给自己的儿子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去处理。  摩诃末早就放弃了这座城市,但是,守城的将军忽马儿的斤却决定坚守。城内还有许多自愿留下来的将士,当地的名绅贵族,著名的学者以及无处可逃的无以计数的居民。但是这座旧都玉龙杰赤已被算端摩诃末无情地抛弃了,城内的抵抗者没有一个指定的领袖,政府已经濒于瘫痪,人们不知听命于谁。由于忽马儿的斤汗的力主抵抗,以及他的皇室宗亲血统,所以全城的百姓就推举他做了孤城中的国王。可见在人们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谁愿意跟人民站在一起,与人民同甘共苦,谁就会受到人们的拥戴。而像国王摩诃末这样的君主,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抛弃了他的子民和国土, 一个人懦弱地逃走,这样的人必然也会被人民所抛弃,受到人民的唾弃。  于是玉龙杰赤人民在所拥立的新算端忽马儿的斤的领导下,怀着着悲壮的心情,等着蒙古人的到来!  1220年秋天,他们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蒙古人。一小队蒙古骑兵出现在城外的草原上,他们人数不多,稀稀拉拉,他们在草原上抢劫牲畜,甚至逼近城门。  玉龙杰赤人以为这些人是蒙古人派来示威的,怒火在他们心中燃烧,屈辱感使他们丧失了理智,他们决定出城彻底消灭这一小队傲慢的示威者。  玉龙杰赤出动了全城所有的兵力,去追赶这一小队蒙古骑兵。看到城里人追杀出来,蒙古骑兵像受惊的野兽一样惊慌逃走,不时还回头看看是不是已经追上来了!  玉龙杰赤人紧追不舍,一直追到离城三十里路远的地方,这时,一段城墙后面十几万蒙古骑兵出来了,他们黑压压的冲向正在兴高采烈追赶敌人的玉龙杰赤士兵。原来狡猾的蒙古骑兵早已埋伏在这里,故意派兵把玉龙杰赤人引出来围歼。  在西征中,蒙古军多次使用这种诱敌深入的战术。蒙古军将领常常先派一支先遣队去引诱敌军,大部队在后面等着,当敌人进入蒙古人的包围圈的时候,埋伏的蒙古军队就突然发起进攻,毫无防备的敌人一下子措手不及,往往被蒙古人一举击溃。打聪明仗,这是东方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好啦,闲话少提,当大队的玉龙杰赤军队被蒙古兵诱至蒙古大军埋伏之处时,  看到突然冲出的如潮水一般的蒙古军队,毫无思想准备的玉龙杰赤士兵惊慌失措,他们队形混乱,人心惶惶,看上去毫无招架之力,就像一大群被宰的羊群。  其实,自从蒙古大军进入花剌子模国境内,他们还没有遇到过什么像样的抵抗,尤其是与敌方大部队的正面决战。  这一次,把玉龙杰赤的守军几乎全部骗了出来,并诱其深入,使其远离城池,这下终于可以好好地干一仗了。  在原野上,蒙古军队的机动作战能力是超一流的。在发生大部队与敌正面遭遇的时候,蒙古骑兵会迅速排成战术队伍发起正面的攻击。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种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 《成吉思汗家族是如何打到欧洲的——蒙古西征纪实》 第38节作者: 陈文中  这一次,本来就已阵型不整的玉龙杰赤军队被早就埋伏好的以逸待劳的蒙古大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支撑多久就已呈溃败之势。好多玉龙杰赤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已倒在了蒙古人的箭阵之中。几阵箭雨过后,玉龙杰赤士兵就已经死伤惨重。蒙古兵几乎个个都是射箭的好手,这些马背民族的士兵,有几个不是“弯弓射大雕”的英雄?  这样,经过蒙古军队的几番密集箭阵冲击,玉龙杰赤军队完全溃败下来,几乎丧失了抵抗力,军士四散奔逃。  于是,蒙古人便大声吆喝着,就像围捕猎物一样,挥舞着马刀,剿杀这些四散溃逃的玉龙杰赤士兵。  这近乎于一场惨烈的屠杀。但见蒙古人弯刀到处,到处是鲜血和尸体,天黑的时候,数万玉龙杰赤士兵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剩下的一小队人马拼命往城里跑,蒙古人紧跟其后。慌乱的玉龙杰赤士兵来不及关上城门,就这样,蒙古人就跟着他们攻进了城里。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天黑了,蒙古人并没有趁机扩大战果,出于安全考虑,他们从城里撤出来,到草原上过夜。  喘过气来的玉龙杰赤人抓住了这个天赐良机,赶紧关上了城门, 据城抵抗。  第二天早晨,蒙古人来到城下,城门已经关闭,蒙古人只好望城兴叹!城里的一员猛将叫做斐里敦古里,率领500人马据守城门,和蒙古人进行拼杀,依仗城墙坚固,打退了蒙古人的无数次进攻。  数次进攻无果之后,术赤于是派人前去劝降,说他的父汗已将玉龙杰赤封给了他,他希望他这个首都完整无损,不遭到任何破坏。为了表示自己不是随便说的,他还下令保护公园和郊区,以表明他确实是要保护这座城市的。  玉龙杰赤的居民听说这座城市要贵术赤所有,大家同仇敌忾,坚决不当亡国奴,反而激起了当地居民奋起抵抗的决心。  劝降不成,蒙古人准备攻城,他们制造射石机和投掷器,由于地处草原,当地没有石头,他们就将桑木制成炮弹(桑木硬度高,有点像石头,有杀伤力)。  最后,蒙古人完成了攻城的准备,由于玉龙杰赤人挖掘的壕沟很深,蒙古人首先是要把护城河填平,于是蒙古人强迫俘虏运来沙土填沟。10天后,护城河填平了,蒙古人又制造了高高的云梯,蒙古军队从四面八方往城墙上爬。看到像蚂蚁一样缘墙而上的蒙古军队,玉龙杰赤的总指挥忽马儿的斤同志完全丧失了斗志,他知道,大势已去。于是,他走下城楼,躲进了居民中。  蒙古人爬上城楼,竖起了大旗,看到占领了城楼,蒙古人劲头十足,终于进到了城里。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城里的居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每一条巷子,每一处房子都是抵抗敌人的阵地。习惯于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蒙古人遭遇到了最使他们头痛的巷战!  白天,蒙古人去一座座摧毁房子,杀掉每一个抵抗的人,晚上,他们就退回去休息,第二天再战。这样,蒙古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英勇得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被迫下马进城,转战于大街小巷,进行他们一点也不擅长的巷战,真的是一件非常无奈的事情。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人最担心的不是伊拉克的飞机大炮,不是伊拉克的坦克战车,甚至也不是传闻中的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最令美国人担忧的,是可能遇到的巷战。因为,美国大兵一旦陷入巷战的洪流,那么,美国人的高科技军事装备几乎都派不上什么用场,而且,巷战必然导致美国人大量的伤亡,而美国民众对海外士兵的牺牲是极为敏感的。幸好后来并没有出现美国人所担心的恐怖的巷战。  而这一次,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蒙古骑兵,却是实实在在遇到了最令他们头疼的巷战!  玉龙杰赤是花剌子模国的老首都,这里的居民是最忠实的爱国者,他们不怕牺牲,与蒙古人血战到底,固守每一寸土地。  蒙古骑兵的优势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的巷战中完全发挥不出来。他们心里很窝火,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疲惫的蒙古士兵决定断绝城中居民的用水,渴死他们。于是,三千蒙古士兵去攻占流经城里的阿姆河上的一座桥,去堵截水道。为了生存,城中的居民和占桥的士兵进行了殊死的战争,最后,将3000蒙古士兵消灭得干干净净。  听到全歼蒙古偷袭队的消息,玉龙杰赤的居民斗志更高了,抵抗更激烈了。  在进攻不顺的时候,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和二子察合台发生了矛盾,导致军令不畅,蒙古人伤亡惨重。拉施特说:“蒙古人被杀死了许许多多,尸骨如山,至今还堆积在花剌子模旧城四郊”。  七个月后,玉龙杰赤还在花剌子模国人手里。  玉龙杰赤进攻战之所以打得这样艰苦,除了当地老百姓顽强抵抗之外,蒙古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术赤和察合台二人不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原来我们已经说过了,术赤和察合台兄弟二人因为继承汗位的问题已经打了一架,从此,两兄弟见面之后,就像两只好斗的公鸡一样,互相憎恶。  在围攻玉龙杰赤时,他俩之间又发生了争执。上面已经提到,术赤已经知道这座城市将来是他的地盘,所以他想努力想让这座城市完整保持下来,不然,到手一座一片焦土的城市对他来说意义不大,因此,他不准蒙古士兵烧房子。  弟弟察合台对术赤的这种做法相当不满,因为这样做已经造成了蒙古士兵的巨大伤亡,但是术赤却不准他的焦土政策。于是,两兄弟谁也不服谁,蒙古军队的进攻就陷入一片混乱。  最后,两人分别向成吉思汗告状,成吉思汗一听两兄弟窝里斗,十分生气,把他们两个都撤了,改由窝阔台指挥全军,责令术赤和察合台都必须听从弟弟窝阔台的指挥。  窝阔台素以足智多谋、能干、有远见而著称,并且脾气比较温和,与诸兄弟都相处得来。  成吉思汗委派的使者来到玉龙杰赤城,向三兄弟传达了大汗的敕命。于是窝阔台奉命就任统帅。他非常有分寸地调和诸位兄弟之间的矛盾,灵活地处理各项棘手的事情。由于他的居中协调,诸位兄弟之间保持了和睦,齐心协力投入战斗。  窝阔台下令统一行动,用石油筒把所有的房屋一律烧毁,战斗又开始了,双方厮杀得非常激烈。被包围的市民,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道自己不会得到蒙古人的怜悯和恩惠,于是一齐积极地不松懈地投入了战斗,每幢房屋都变成了堡垒。蒙古军队继续向这些已变成堡垒的房屋投掷燃烧着的石油罐。接着,他们便踏着燃烧着的尸骨往前冲。守城军民抵抗了整整7天,退到了还没被大火烧着的最后3 个区。最后,他们只好派一位名叫阿老丁•哈牙锡的的教长往见术赤,恳求宽恕和怜悯,他说:“我等已领受大王之怒火与威严矣。今请大王大发恻隐之心,怜悯我等!”但此时的术赤,正在为自己的部队伤亡惨重而怒火中烧,便说:“汝曹以抗拒而没我军多人。迄今受怒火与威严者乃我军也,汝曹竟说汝曹受我军之怒火与威严!今我军当使汝曹一受之!”术赤的意思是,不是你们领教了我们的厉害,而是我们领教了你们的厉害,那么,现在,就让你们见识我们蒙古人的厉害吧。于是不准玉龙杰赤人投降,蒙古军队继续进行残酷的进攻,公元1221年4月,玉龙杰赤全部沦陷。  窝里斗,七个月攻不下玉龙杰赤,统一军令,一个星期就攻下了,所以,作战胜败关键还是在指挥!  玉龙杰赤抵抗的激烈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莫斯科保卫战。这座城市基本上每一座房屋都被摧毁了,全市成为一片焦土。不过,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最终坚持下来,取得最后胜利,而玉龙杰赤可没有这么幸运,最终被蒙古人攻占下来了。  吃尽苦头、伤亡惨重的蒙古人决定报复。  他们把城市全部毁掉,把所有的居民驱赶到草原上。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