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4章 - 政变←“修好马路则人货流通更加便捷,对老百姓也有好处,”沈葆桢说道,不过他也知道这样的说法恐怕很难让老百信信服。“其实要提高老百姓心气的话,莫如前方取得的胜利,”冯桂芬想了想说道:“年初在江西、安徽和湘军作战,包括现在江北的军事行动,民间议论都很多,前番胜利传来,特别是海军打败了俄国人,凡我华夏子民,无不兴奋,若是以此为理由,前方再以不断的胜利配合,则民心可用。”叶枫点了点头,冯桂芬的说法确实有道理,在后世也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利用战争转嫁国内的矛盾,面对大家对国债的可能质疑,以军队建设和军事需要作为理由确实不错,关键就是国防军要不断以胜利的消息坚定大家的信心。“冯大人的建议或许可行,问题是俄国人已经被打败,那么我们在宣传的时候,可用何种理由解释扩军这件事?造反?”王运突然冷冷地笑道。在场的人又将目光集中到叶枫的身上,因为在江北作战,那就无论如何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叶枫感到非常矛盾,却看到情报局一名情报员将一份电报递给了陆石武,陆石武看了一眼,将那份电报放到叶枫面前。叶枫看了一眼,忍不住摇了摇头,正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他笑了笑:“好吧,那就通电天下,华夏要组建新的国家。”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的包括内阁首相王韬、内阁六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黄胜。三法司地首脑:立法院院长容闳、按察使王有龄、大理寺丞谭钟麟,以及情报局局长陆石武、中央银行行长陈东、华夏国民银行行长胡雪岩等中枢首脑官员,对于华夏和朝廷分裂的现状和趋势都是知道得很清楚,但是叶枫的这句话还是让大家很吃惊。“你们看一看这份电报,”叶枫将手上的电报纸递给了距离自己最近的王韬,王韬瞄了一眼,脸上藏不住露出惊讶的神色。“清廷降旨解除肃顺等辅政大臣职务,恭亲王奕奉旨逮捕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撤职查办并看管。”叶枫对北京的情况其实并不是非常关注。由于英法联军并没有进攻北京,所以也就没有历史上咸丰仓惶出逃热河的事情发生,但是历史依然顽固地向前,咸丰还是死掉了,慈禧这个女人还是跳出来了。叶枫要等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机会,历史上的辛酉政变很成功,慈禧和奕这两个人地合作天衣无缝,他们掌权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英法议和,另外放权给曾国藩。终于扑灭了太平天国,同时也让湘淮系的汉族官员坐大,慈禧开始玩弄她作为女人与生俱来的权术天分,搞平衡搞得中国越来越弱。现在慈禧和奕和历史上一样干掉了政敌,虽然不知道后面的情况。估计局势还会像历史上发展的那样,毕竟有着咸丰留下的两枚印章的慈禧和慈安,加上名义上的小皇帝,和贤名在外地恭亲王奕,确实是个强大的组合。不过电报上写的很简单,可能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法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看到电报的官员们震惊之余却还在猜测这件事背后的真相。“奕篡位?”这是沈葆桢等人看到电报后地第一想法。“如果是篡位的话。不应该只是对付八大辅政啊!”王运皱了皱眉头。他曾经做过肃顺的幕僚,在满清贵族中,肃顺对汉人的态度相对比较开明,肃顺的境遇也让这位精通帝王之术的谋士感到棘手。“不是奕要篡位,”叶枫看了看自己的阁臣,可能他们一下子还没想到北京这场政变的真相。“不是奕,难道是后宫?”王运讶然看向叶枫。“不错。虽然进一步地消息还没有。但北京发生地事情,应该是咸丰皇帝的两个老婆和被排挤的奕。可能还有其他力量联合了起来,扑杀了被咸丰确立的辅政大臣。”“据说咸丰死的时候给他的两个老婆留了两枚印章,说是圣旨要有这两枚印章才有效,同时又指定了八大辅政大臣,看上去有这么多人辅助那个几岁的孩子做皇帝,应该也算保险了。却没想过他两个老婆是不是有治国地能力,若只是因为是他地老婆就让她们来管理国家,岂不是也太简单了些?”“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人对权力地欲望总是无限的,他的两个老婆手上拿着印章,自然不想只做个摆设,那写辅政大臣又哪里容得下两个女人指手画脚?于是双方就产生了冲突,这两个女人在治国的政策上肯定争不过大臣,不过玩阴的却很擅长,后宫嘛,谁不会一点儿?于是就勾结小叔子把这几个外人给干掉了,呵呵,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各位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叶枫的说得有鼻子有眼,王运马上就推断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基本能确定北京发生了后宫乱政的宫廷政变。“这是我们的机会,”王运马上表态:“如果说之前北京的朝廷作为延续了两百年的清王朝的正统,那么这次宫廷政变就表明这个正统在崩坏,是时候取代这个腐朽的朝廷了,而放眼国内,能承担起这个重担的,非华夏莫属,非总督大人莫属。”黄胜、容闳、颜永京、陈东等具有出洋背景的对所谓的王朝正统根本没有感觉,他们只知道华夏取代清廷,这是先进取代腐朽,是必然的,虽然的王运的说法不太赞同,但对他的态度还是支持的,那就是利用清廷内部混乱的机会,彻底决裂,正式亮出华夏的旗号。王韬、冯桂芬、徐荣村这些人较早参加了叶枫的团体,也较深刻地和叶枫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他们同样缺乏对清廷的认同,而且等待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也持支持态度。只有沈葆桢、王有龄、谭钟麟等做过大清朝的官吏,不管如何心中对那个朝廷还是有些天然的认同和畏惧,不过就像叶枫说的那样,这完全可以说是清廷“自做孽,不可活”,就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很少会有人接受两个女人来治理天下的,这成何体统?虽然事实上垂帘听政、后宫干政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而身为华夏官僚体系中处于金字塔顶部的他们,身上早就烙下了华夏系统的标记,可以说不管华夏做什么,他们都只有全力去支持,因为只要这个集团能取得成功,他们也就能功成名就,如果失败,也将会永不翻身。比较特殊的是唐廷枢和胡雪岩这两个商人出身的官员,选择立场就好像赌博,也像是在做生意,他们在华夏身上下足了本钱,也就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能成为核心人员,在座的基本上是能认同华夏的理念的,只不过在具体的问题上才会有些差矣,面对与清廷彻底决裂这件大是大非,其实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而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机会。一致通过彻底决裂的提案,整个总督府就需要为这件事做准备,情报局是通过秘密电台传回的消息,也就在座的人能知道,等北京的消息传出来还要一段时间,正好留给华夏方面做准备。太平军那边不会有太大影响,最多是想趁乱打劫,有没有那个决心和实力还比较难说,清军那里估计会受些不利的影响,至少军心会有些乱,作战反应也会更慢些,这就留给了国防军整军北上的机会。湘军、淮军那里比较难说,看曾国藩、李鸿章的样子,也不至于想给两个女人卖命,不过他们是不是会抛弃清廷,这也说不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和华夏作对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比较麻烦的还是慈禧这个人,这个女人能统治中国几十年,虽然说不上像武则天那样风华绝代,却也是个厉害人物,曾国藩、李鸿章都算是极其逆天的人物,还是被这个女人搞得很狼狈,一个生前黯然退隐,一个身后骂名无数,说到底,不过是清廷的两只走狗而已。叶枫可以想像,当华夏彻底决裂,危机面前,慈禧很可能像历史上那样,给予曾国藩、李鸿章高官显爵,乃至地方上的实权,让其进攻华夏,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曾国藩、李鸿章又会如何选择呢?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5章 - 舆论←从北京陆续传回的消息不断证实叶枫的猜想,在掌控北京政局以后,宫内发旨废除原定的“祺祥”年号,改为“同治”,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加封恭亲王奕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领班,辛酉政变,一如历史所发生的那样。在消息还没有广泛传开的十一月十二日,华夏总督府正式通电全国,对于发生在北京的政变强烈谴责,通电指出,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北京的当政者不思齐心协力治理国家,外却强敌,内理民生,反而发动政变,扰乱朝纲。通电认为,天下非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以天子为万民,而非以万民为天子,朝廷纲纪,自有法度,不应为某些人的私心贪欲而损毁。通电指出,皇帝和朝臣组成这个国家的中枢核心,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朝臣不是皇帝的奴才,更不是皇室的奴才,无论是东、西太后也好,恭亲王也好,还有那个几岁的同治皇帝也好,绝不能无缘无故斩杀大臣,如此,则百官何以安?则百姓何以安?至于谕旨所谓的罪状,通电则认为荒谬,其一是俄国人黄海海战失利刻意刁难清廷,谕旨以为载垣等不能尽心和议,通电认为这是要做洋人的奴才、走狗,是华夏人皆不能认同。其二为擅改谕旨、力阻垂帘罪,通电则认为治国乃天下大事,经济、民生、军务、外交、教化等诸事千头万绪。非常人难以理断,岂是两个嫔妃说听政就听政的?通电认为,辛酉政变是满清皇室中某些野心家发动的反动政变,它颠覆了清廷地统治秩序,同时也表明满清的统治不在合法,是一种落后的、以天下为一家一姓一族私产的反动统治。通电表示,天下始终应该是天下人之天下,应该由天下人来治理,农人理田,商人治商。术业有专攻,其中的杰出份子如士大夫掌行政,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传教化于万民,而在具体的方式上,则提出由民选士,由士取官,由官取相,总统天下的格局。通电上提出的。其实就是和天下士人共治天下的共和政体,不过是结合了华夏的实际,提出了由民选士,由士取官,由官取相地三级民主体系。叶枫希望用这样的态度,来争取天下士人和百姓的支持。虽然电报还没有在中国普及,但是通电的内容还是通过各种方式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开来,已经架设了无线电的苏州、天京、南昌、昆明、桂林等地方是最快知道的,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北京发生了什么,多少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对华夏提出的共和,各方的反应都不太一样,洪秀全大笑三声。又嘿嘿冷笑:“天父保佑天国。清妖自取灭亡,天王当为天下之主,哈哈!”洪仁对通电提出地共和倒是很感兴趣,他也知道这更符合西方的民主共和政体,相比较起来,天朝和清朝在家天下方面倒是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要说取笑清廷。就在几年前。太平天国自己就发生了一次影响更大的政变。作为军事首领,陈玉成在一个多月以前就感到和州的压力要比之前更小。现在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那么就是考虑能不能借这个机会,在战场上取得好处了。陈玉成地想法,是联络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一起对扬州、和州、安庆、武昌发起全面进攻,务必趁清廷内讧,士气低下的机会,在江北攻取更多地盘,稳定江北局势。虽然说太平天国已经有些各自为政,占地为王的趋势,但名义上还要遵天王为首领,况且大家在出兵这件事上都很认同,居然再一次达成了联合作战的计划。而在他们的对面,清军听到太平军传过去的消息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北京那边的消息零星传到军营,大家最后才终于相信,在北京城,两个女人伙同小叔子造反了。士兵们无法从正规的渠道得到权威和完整地消息,所以私底下流传地小道消息是什么都有,传得最多的说法,莫过于慈禧和奕有奸情,甚至连同治是谁的儿子都说不清,所以这两个人才联合起来,罢了咸丰皇帝留下来的顾命大臣,让奕当了摄政王,说不定还要当皇帝。不过怎么样的说法,士兵的心态都在发生变化,军营的士气也很消极,本来就不知道为什么打仗,这下子更没头绪了,如果发生战争地话,情况可想而知。华夏其实也有这样地打算,不仅第七师两个旅、第一师一个旅按计划进入江北,计划中整编的三个师,也基本是国防部拿出方案,参谋部制定计划,人先到江北,装备同时往那边运,到了江北武装起来马上就走,一边行军一边磨合、整训。不过华夏最凌厉地攻势还不是军事上的,而是舆论宣传,叶枫亲自主抓,冯桂芬当冲锋兵,《华夏时报》、《时务报》、《强国报》等所有的报纸和刊物都重点报道北京政变,长篇累牍地宣扬家天下的不是,宣扬天下人的天下。和通电的含蓄不同,这些报纸和刊物就说得非常赤裸裸地,对于意图篡位的东、西太后,说是像两个争家产的小媳妇,她们争的家产就是这个天下,谁听了能舒服?不仅如此,叶枫甚至让杜撰关于两个太后的文章,比如说慈安太后是个老好人,可惜耳根子软,比如一块鹅卵石被人说说居然当作和田玉买了下来,这样的人怎么能治理国家?再比如慈禧就是个泼妇,而且喜欢虐待人,又特别阴险,还杜撰了一些皇宫里的阴私,这种东西在后世的宫廷戏里泛滥不止,叶枫随便说了一些,被这些文人加以发挥,添油加醋,极大地满足了很多人的窥视欲,为人所津津乐道,信以为真。“两个小妇人,如何能治理国家?”这是借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所问出的话,却也是很多人想问的话。诚如通电所说,治理国家不是小事,哪里能随便一个人就能治理好的,如果说天子是龙种的话,那么嫔妃又算什么?她们出身的家庭也许就很普通,凭什么就能跑去治理一个国家?治国涉及到天下万民的生计,怎么能这样随便呢?总之,借着这个由头,华夏的报纸和印刷物开始大肆声讨谴责家天下的种种弊端。在很多人看来,家天下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一时间要改过来自然不容易,好在叶枫也没有要一下子将皇权打翻在地,他提出了一个立宪的想法,也就是说国家的首脑还是要有,甚至可以是皇帝,但治理国家的权力在内阁,内阁是由贤人组成的,这样就可以确保国家的政策是理性的。关于政体的争论,报纸上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皇帝的权力要限制,如果不是要废除的话。“叶兴华的动作可真不小啊!”曾国藩手上拿着一叠报纸,轻轻拍了拍桌面:“少荃那边也有这些报刊吧?”“无孔不入,淮军也没有余力去查禁,”李鸿章两天前悄然来到长沙,本来是要和曾国藩商量反攻云南的作战计划,却没想到遇上这件意外。曾国藩端起青花茶盏抿了一口,又轻轻放到桌面上:“少荃怎么看?”李鸿章沉吟了片刻,他也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长期独当一面的经历让他迅速成熟起来:“学生当年曾有宏愿,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其实那时是幼稚了,我朝似乎没有几个汉人得以封侯。”“文宗曾经说过,谁先入天京,即可封王,”曾国藩轻轻抬眼看了李鸿章一眼。“那本该是老师的伟绩,”李鸿章恭谨地应道。“学生原也以为这是一次机会,故而才离开翰林,回皖中练兵,然而今日观之,这时代,许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曾国藩按着茶盏,似乎有些突兀地问道:“少荃,你那些火枪兵练得差不多了吧?”“已经有五个营头,不过比起华夏军来说,还是差距颇大,据英国人说,华夏军的有些装备,他们的远东军也没有,据说华夏兴办了好几座武器工厂,可以生产世界上最好的火枪、火炮、火药,甚至是铁甲火轮船,这种船以蒸汽为动力,不用风帆,船上覆盖铁甲,枪炮不侵,前番俄国人的舰队,就是遇上了这种船,才全军覆没的。”李鸿章道。曾国藩缓缓闭上了眼睛:“少荃,那你可是想与叶兴华化敌为友?”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6章 - 选择←“敌与友,或许并不取决于我们,”李鸿章目光一闪,悠悠地说道。曾国藩默默地盯着桌上那些华夏来的宣传材料,许久都没有说话,厅堂里的氛围变得十分压抑。“华夏军在赣州、南安有两个师,一个国防师,一个警备师,近两万人,在广东有两个警备师,一个国防旅,两万余人,”曾国藩没有接着刚才的话题,而是说起华夏在湖南周边的部署,显然这些军队的主要力量都是放在湘军这一边,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只有四万人,但却是湘军最不愿意遇到的对手。“在休宁,华夏军是用了一个旅?”李鸿章微微皱了皱眉头,江西、皖南会战是华夏国防军第一次向外界全面展现军队的战斗力,虽然在上海李鸿章曾经近距离感受到华夏军森严的军阵带来的压力,但是毕竟没有看到最后的战斗场面,直到这次会战,还是被华夏军的战斗力给震住了。“从华夏透露出来的消息,以及其它战场的情况,当时应该是两个营守阵地,一个营偷袭祁门,最后多了一个旅包抄,华夏军制,一个营五百人,”曾国藩平静地说道,这不是本次会战中湘军唯一的失败,但却是悬殊最大的一次失败,湘军最强悍的霆字营近万人,在面对一千华夏军的时候,居然被打败。虽然霆字营在路上就遭到数次狙击,但不可能伤到根本,最终到达起码还有六千人。就这样还是被一千人生生打败,可以说正是从那一刻起,湘军对华夏军的阴影正式被种下。而在随后的会战中,华夏和太平天国地联军基本上都能保持兵力上的优势,所以胜负更加没有悬念,对于曾国藩等人来说,还是休宁一战带来的信息更多,而其它战场的情况,则能推断华夏的兵力,以及战斗力是不是都是如此。就湘军的作战经验来说。几个战场面对的华夏军,都是火力特别猛烈,排枪、密集的火炮、燃烧瓶,对于作战意志未必很坚强的湘军来说,与华夏军作战简直就像是一场噩梦。“据英国人说,华夏现在的一等军队是七个师,次一等地警备军,还有装备不差的预备役民兵各十个师左右,”李鸿章低声说道。“不是七个。最新的情报显示,赣州那边的第三师已经在整编,据说要整编出十个一等师,”曾国藩道。十个师就是八万人,这个数字虽然不多。但是考虑到华夏军变态的装备与战斗力,那就相当可怕了,何况再加上十个装备水平同样让湘军、淮军仰望的警备师,以及不弱的民兵师,差不多是二十多万的兵力,与湘、淮的十多万旧式军队相比,无疑还是庞然大物。“此诚数千年未遇之变也,敢请老师教我。”李鸿章起身向曾国藩行礼。恭敬地说道。曾国藩无力地挥了挥手:“少荃,你还是先坐下来吧,如今时局艰难,你我二人互为表里,自当同心协力度过眼前这个难关。”“同心协力?叶兴华倒是常常说起这个词,”李鸿章再行一礼,坐回到椅子上。“联邦联邦。怕也是权宜之计。”曾国藩苦笑着说道:“地方可独立行政,岂不是列国诸侯?这是春秋战国地故事。”“叶兴华说他不作皇帝。不要家天下,只做总统,八年为限,不终身,不世袭,”李鸿章也看过华夏的宣传材料,甚至是冯桂芬的新经学著作,作为原本历史上这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眼界目光自然不差,对于共和的主张,李鸿章未必能一下子接受,却有过深入地思考。“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法统不立,岂不是终日纷扰不休?”对于习惯权威式统治的人来说,很难想像一切单凭投票的权力运转方式,何况儒家的核心不是仁,不是恕,不是德,一直都是“礼”,而所谓的“礼”就是尊卑秩序,就是家长式的威权。“学生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叶兴华也提出了另外一种方式,立天子以为天下,组内阁以治天下,即所谓的君主立宪,”李鸿章摆足了学生地架势,不过曾国藩还是能看出他对这种方式地偏好。“限制皇权……”曾国藩顿了顿,似乎感觉说这种话题是对朝廷的不敬:“可行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这是先贤说过的,”李鸿章和曾国藩都是一代牛人,经学造诣都很深厚,引用古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甚至从中阐发新的意思,他们做的也绝对不会比冯桂芬差。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家族地利益,青史地地位,这些都是他们要考虑的,李鸿章千里觅封侯,功名之心虽强,和曾国藩一样,都想做底定天下地中兴名臣,留名青史,然而湘军的一连串失败让曾国藩不得不躲回老家舔伤口,李鸿章虽然意气风发,但隐隐却受到新学的影响,加上慈禧这么一闹,真的是有点动摇了。当然,对两个人而言,说到底还有个观察风向的问题,以前洪秀全颠覆纲常,弄个什么拜上帝教出来,当然为天下读书人不容,虽然也有读书人效力,但那毕竟是少数,现在则不同,华夏虽然也处处悖逆,却搞个什么新学出来,对经典的新解是一套一套,真的让很多人感觉自己以前读的书是不是真的读错了。尊重儒家,尊重华夏的传统,这是华夏一直强调的,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曾国藩、李鸿章包括天下的读书人,才可能有选择立场的可能,是坚持对清廷的效忠,还是追随新势力华夏,甚至是自己竖起旗帜,逐鹿天下。在中国读书人的眼中,所谓效忠经常走极端,譬如明末亡国的时候,南北两京几乎是整个朝廷一起投降,但也有很多人守节尽忠,当听说李自成攻陷北京的时候,自杀而亡的士大夫也有不少,后来满清入关,江北几乎是不费力全部沦丧,江南倒是烽烟四起,可看后来的表现,内讧不断,也难说就是因为忠于旧朝。于中应有,一个两个耻臣戎,可就人类来说,气节与否,忠诚与否,还是要看有没有希望,不独中国人在亡国时鲜见玉石俱焚,便是法国被德国攻灭时也签了城下之盟,当年拿破仑、希特勒横扫欧洲,投降者怕是也不少。李鸿章和曾国藩此时的态度就很正常,虽然不会说出来,但两人都不会去做愚臣,何况华夏举起的大旗也很能打动许多的人心,华夏复兴,以及满汉平等。没有人甘心当奴才,哪怕他是最高级的奴才,这是叶枫前次和赵烈文提及平等时说过的一句话,他不会妄求一下子实现绝对的平等,不过至少要有底线,让几亿的民族去给几百万的民族做奴才,这是绝对不应该的。多少都有些心动,就看对形势如何判断,对未来如何掌握。李鸿章和曾国藩清楚,如果湘军、淮军和华夏联盟,甚至是保持中立的话,那么清廷马上会失去整个江南甚至是四川,至于江北的那些清军,当然也不会是新的联军的敌手,湖北、安徽、江苏北部几乎旦夕可下。至于捻军动乱的河南、山东,以及本来也不平静的陕西、山西,都未必能给清廷提供多少的保护,攻下北京,恢复大明故土,几乎是眼前就可以看到的事情,而在恢复汉家河山的过程中,曾国藩、李鸿章都相信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满清对汉人的防备让人心寒,汉人做满清的官,总有个限制,若能恢复汉家河山,青史上自然不会少那一笔。所以曾、李二人心中担忧的,谁胜谁负只是一点点,让他们拿不定主意的,一是暂时还无法全盘接受华夏的新学和新政,对于未来政权的构想还存在分歧,最重要的还是两人都无法保证加入华夏联盟以后,他们是不是还能保持现在的地位,当然这或许并不重要,但是保证自己这个团体的利益,同时不会被排挤,能够真正成为复兴名臣,这才是他们最担心的。“少荃,华夏那边有无线电报机,想来在北京有他们的人,叶兴华搞这么大的动作,这政变怕是确有其事,你说那边垂帘听政,恭王摄政,会给我们个什么旨意?”曾国藩突然问道。李鸿章笑了笑:“无非是加官进爵,学生怕是要总督四川,老师也要再署两江了。”曾国藩和李鸿章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若是如此,少荃你当如何?”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7章 - 战乱←与铺天盖地的宣传相比,华夏军的步伐也没有停止,沿海的船只紧急动员,第一师第三旅直接在上海登船,首先在开山登陆,与淮安、赣榆三路大军齐齐压下海州,虽然人数不算多,但一个主力师的战力,也足以对海州四万多清军和团练杂牌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受华夏宣传攻势的影响,海州的清军军心很受影响,对赣榆的进攻也缓了下来,陈国瑞本身就是降将,若说太平军和捻军的话,他只有拼死作战,但华夏军却不是死敌,而且同样是太平军降将的程学启在投降清军后又投降华夏军,如今还是第六师打过来的这个旅中的一个营长,所以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陈国瑞并不打算死战到底。何况在赣榆的攻防中,无论是海州盐商抑或是陈国瑞都惊骇地见识到了华夏军凶猛的活力,披着铁皮的铁甲舰向阵地上倾泻的大口径炮弹足以让大地颤抖。海州的盐商们作战意志也不坚定,在华夏方面承诺保护他们的财产以后,已经表露出投降倾向。待到北京的消息正式传到海州,第三旅在开山登陆,陈国瑞和盐商们很迅速地放下了武器,选择投降。按照参谋部的计划,十八旅留在海州休整,同时对陈国瑞部和盐商武装进行整编,整编一个警备师和一个民兵师。第三旅、十七旅三营向沐阳方向攻击前进,十七旅一营、二营向泗阳方向开进,十六旅沿范公堤进入淮安府。接手十七旅防地,通州、扬州府一带,则从上海调新整编的第八师渡江北上,各部梯次发展,滚动前进。十一月二十三日,第七师陆续在海州登陆,随后向山东前进,直插清廷大本营。直到此时,忙着清理政敌以及通过加官进爵稳定人心的清廷还没有反应过来。十一月二十五日,华夏军占领海州全境。以第一旅、第十七旅两个旅地兵力压迫徐州、泗州一带。十一月三十日,第七师攻占沂州,打开山东门户。十二月一日,第八师在整编中进入兴华,剑指扬州,李秀成攻占泰州。与此同时,在陈玉成的策划和串联下,得到华夏军支持的太平军沿长江发起全面进攻,陈玉成反攻江浦;杨辅清反攻和州、含山。李世贤也再次发起对武昌的攻势。清廷不出意外地加封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全权处理江南军务、政务,不过此时的江南也仅余湖南而已,其它李鸿章为四川总督,骆秉章为两广总督。官文为湖广总督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虚衔上都有提高。虽然从四川总督到安徽巡抚品级上是一种下降,清廷的目的是要让李鸿章回头稳定皖中的战局,所以还是给了李鸿章兵部尚书的头衔。而曾国藩虽然是两江总督,但实际上还是在湖南应对湖广地战局。北京政变的消息传出以后,经过华夏方面的刻意宣传,在朝野之间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还没有地方官直接宣布倒戈。但是向华夏投效的读书人倒是一下子多了起来。华夏军在地方上也更容易被接受。等到华夏军和太平军联手发起全面攻势,清军一败再败,清廷连忙作出应对,紧急抽调李鸿章回两江战场,加封其为江北总督,统辖江苏、安徽北部军务,又调骆秉章为四川总督。防备石达开再度入川。加曾国藩为江南总督,署理两广、湖南、江西及安徽、江苏南部军务、政务。看起来权力很大,实际上真正能控制也只有湖南,又加胡林翼为湖广总督,调官文为陕甘总督。可以说面对华夏在舆论和军事上的全面进攻,北京方面也有些恼羞成怒,这次封授和前次有明显的不同,大多都得到了实权。同时清廷也命令多隆阿、僧格林沁尽心作战,又以胜保为直隶总督,部署山东、河南一带防务,又从关外、蒙古抽调大批兵力南下,务必将华夏军打回长江以南。“李鸿章和曾国藩有什么行动?”杭州的总督府内,叶枫一直在关注着前方地讯息,虽然从目前来说,华夏军的动作很大,不过总体上还是比较谨慎,并没有一下子直捣黄龙。“曾国藩与胡林翼全面接手湖广军务以后,已经将李世贤挡在武昌外围,赵烈文现在希望我们保守承诺,因为曾国藩已经是湖广总督,所以双方应该在湖广的地面上保持和平,”马建勋作为机要秘书,开始参与军务,向叶枫汇报最新的情况。“曾国藩还是江南总督呢,难道我们要将江南的地方都让给他?”叶枫不置可否地笑了笑,问旁边负责和赵烈文接触地王运:“曾国藩那里谈得怎么样了?”“进展不大,曾国藩要求保留军队,在地方自治的问题上,也还是有一些分歧,曾国藩并不愿意在地方上实现共和,”王运道。叶枫想了想:“罢了,这个可以先答应他,如果华夏别的省都实行共和制,我不信湖南能独善其身,至于军队的话,也可以保留,不过必须限制数量,最多不超过两个主力师,具体你们再商量看,摸清他们的底线,李鸿章呢?”“李鸿章可能和骆秉章有默契,不能骆秉章进四川,就已经带着几个营赶往安庆,李鸿章的要求和曾国藩也差不多,”王运道。“那就一并答应了,不过要求他们要通电,”叶枫笑着说道。“总的说来,目前为止的行动都是挺顺利地,但是我们也不能放松,除了徽州地第四师可以抽调出来,第五师要向广东集中,第二师也要适当向赣州第三师靠拢,这三个师的任务就是看住湘军和香港的英国人。”“整编中的第十师和第四师负责沪杭战区的守备,抽调一个旅进驻上海,另外第一旅已经准备好了吧?”叶枫道。“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出发,”颜永京道。叶枫点了点头:“那就按计划行动。”在华夏的军事部署中,三个主力师放在广东、江西一带,完全不用担心湘军玩什么花样,两个主力师摆放在杭州、上海一带,防备英国人或者李秀成有什么异动,第八、第六、第七三个师在江北一线排开,加上第一师、第九师作为战略预备队。“参谋部拟定的计划是,在新年以前发起对扬州、徐州、衮州地战役,确保攻取扬州和徐州,打开北方地门户,而在山东战场上,则以调动敌军为主,待清军主力结集于济南、衮州一线时,再有一军在胶州登陆,使其腹背受敌,”赵勇描述了参谋部的作战计划。考虑到下一阶段主要是军事行动,所以在三大战役中,江北地警备军将协同作战,而不仅仅是守备地方,因为此时正是清廷动荡的时刻,趁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给予清廷狠狠一击,就算一时半会不能将其打死,也足以改变形势的对比。由于这段时间美国内战和英国人从中作梗,华夏军从外部购买的军备数量有所下降,由于军工厂优先保证国防军的需要,所以江北警备军的装备一下子还不能满足,何况就算能装备上,一时半会也难以形成战斗力。不过在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主要使用冷兵器的江北警备军人数却是不少,仅仅是降军和各路义军就有近十万,也难怪李秀成跑到湖北一趟就带回十几万,清廷倒行逆施,民不聊生,天下早就乱了。虽然简单的整编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军队的作战能力,主要是纪律上的整顿,以及兵员的挑选,经过整编以后,配合华夏良好的兵饷和后勤保障,这样的军队战斗力也要高出一般的清军很多。以国防军为主力,以整编后的警备军冲锋陷阵,成为三大战役中的标准战术动作。在战役发起以后,首先撑不住的还是扬州,本来就有李秀成的配合,兵力上有绝对优势,结果就是当面清军纷纷脆败,李秀成占领江都,华夏军占领高邮。杨辅清、陈玉成也成功占领了和州、江浦、六合,重新建立起天京的江北防线,不过在李鸿章重新进入安徽以后,又将当地团练的几个营补充进入淮军,淮军显得益发庞大,又对太平军展开了全面反攻,双方在滁州、庐州一带大打出手。而且李鸿章还趁着华夏军会战徐州的时候,让淮军进驻泗州、宿州一带,并要求华夏军信守承诺,不得进入安徽。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8章 - 前进←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华夏国防军第八师与李秀成的苏福军攻占江都,宣告扬州战役胜利结束;十二月二十五日,国防军第六师、第一师第三旅、江北警备军第十三、第十四师攻占徐州;在一八六二年的第一天,第七师攻占滕县,直指济宁。清军北方绿营、勇营在华夏兵锋前不堪一击,清廷为之大恐,急令胜保在山东组织济宁防线,同时调湘军、淮军进入河南、山东。李鸿章一面以主力在南线守住滁州、巢县一线,一面以新整编的团练为淮军新营头,急速北上,强占河南归德、山东曹县、定陶等地。湘军也以湖北新军组成援军,从湖北进入河南南阳、汝州,所经重镇,皆以一营兵留守以护卫饷道。“李鸿章和曾国藩还真是狡猾,”参谋部依然如往常一样,将代表敌我的小旗放到地图的位置上,叶枫看到湘军、淮军的旗帜已经到了河南、甚至河北,忍不住笑着骂道。“从前线的态势来看,湘军和淮军并没有与我军开战的迹象,但是双方漫长的接壤线,特别是淮军所部的位置,对于我军下一步的行动影响非常大,”参谋长赵勇对李鸿章和曾国藩这种投机取巧式抢地盘的方式极为不满。“我军暂时还没有进攻安徽、河南的准备,不过对淮军也不能不防,还有就是后勤保障眼下主要依赖海上,也要防着英国人使坏。总之参谋部要将各种情况考虑充分,必须要有应对,现在是关键时刻,绝不能掉以轻心,”叶枫用手指敲了敲桌面:“介绍一下下一阶段的作战计划吧。”赵勇点了点头,起身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大幅地图前,指挥棒轻轻在济宁地位置:“目前,我军的态势是沿海快速突进,在攻占徐州以后,清廷必定会认为我军的作战方向是沿运河向北。直捣直隶,在济宁,胜保已经结集了一万多兵力,但是战场的重点不是在这里,而是更北端的泰安、济南,以及德州。”“胜保的意图非常明确,以济宁争取时间,全力打造泰安、济南与德州三道防线,山东的兵力。几乎全部在这里。”“参谋部拟订的眼镜蛇作战计划,就是利用清军主力结集于运河一线,在山东东部兵力空虚的漏洞,先期一一个旅在胶州登陆,建立登陆滩头。陆续增兵一到两个师,打通胶州、平度州、莱州的通道,并彻底控制山东半岛。”“从陆上控制山东半岛,我海军就将拥有胶州、靖海、威海、登州、莱州地港口,以此为基地,即可重演英法等国兵逼天津,直捣直隶的态势。”“另外以登莱为基地,亦可以进攻、旅大、旅顺及辽西走廊。此次战事及计划中的战略主动。将依赖于华夏海军能否保障制海权,有海权,则我军全盘皆活,不然,则无法达成既定战略构想。”赵勇说完以后,拿目光看着刚刚赶到杭州的海军提督伍廷芳,正如他所说。这一计划的关键始终是海军。虽然只有陆军才能完成对地方的实际控制,但没有海军。陆军的行动将没有丝毫保障。“上月,基隆船厂第二艘铁甲舰定远号正式试航,由于前期对海军士兵进行实习轮训,所以士兵都有在镇远号上训练及实战的经验,因此能很快形成战斗力。”“除镇远、定远两艘铁甲舰,海军目前的主力战舰共有六艘战列舰,十七艘各型巡洋舰,另外海军紧急装备了一批广东红帮船,皆装备二十门左右地四十磅炮,与英法远东舰队相比自然缺乏战斗力,不过对付清廷的水师应该没有问题。”“为确保海上安全,海军的计划是以红帮船改装的炮舰为主组成两个舰队,每个舰队有一艘轻型战列舰、两艘中轻型巡洋舰与十艘红帮炮舰,巡防海州以北海域,考虑到俄国人的远东舰队已经不存在,清廷基本没有像样地水师,应该可以掌握海上的控制权。”“海上的最大威胁依然来自于英国和法国人的远东舰队,特别是英国人,所以海军计划以镇远号铁甲舰为核心,以三艘战列舰,十艘巡洋舰组成主力舰队,进驻次尾港,看住香港的英国远东舰队、马尾的法国舰队。以定远号铁甲舰和一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组成的分舰队进驻上海港,看住上海的英国分舰队,确保其不会北上。”“此外,为应对此次作战,沿海地区动员了大量船只用于运输,逐步向福州、基隆、宁波和海州港集中,以应对战事需要。”从吨位与火炮数量上来说,主力舰队地实力和英国远东舰队差不多,但华夏拥有两艘铁甲舰,虽然有一艘是刚刚试航,但也不容小窥,铁甲舰变态地防守能力是革命性的,即便是英国海军的作战经验更加丰富,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何况华夏不是满清,舰船总是要靠岸的,如果双方真的发生海战,华夏就可以进攻香港,在陆军方面英国人是无法和华夏雄厚的兵力相比的,失去军港地英国海军缺乏补给,就算海战胜利,也会失去战略价值,所以双方都不会轻举妄动,最好地作用也就是如现在这般,牵制华夏海军的主力。不过这样地作用对于清廷来说可有可无,二十艘装备了新式火炮的红帮炮舰也绝不是没有水师的清廷可以应对的,历史上那支强大的北洋水师还不见踪影。“主力舰队南下的最大影响,恐怕是陆军再得不到海上的炮火支持,尤其是进攻一些拥有炮台的海边据点,”叶枫笑了笑,问赵勇:“参谋部有针对性的计划不?”“如果清军认真抵抗的话,或许会带来一些麻烦,事实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清军都缺乏足够的作战意志,当然,就算是他们全力反抗,红帮炮船的六十磅炮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赵勇胸有成竹地说道,因为颜永京已经启程前往海州坐镇指挥这次行动,在杭州这里,参谋部将成为大本营的核心。军务会议并没有问题,热兵器的作战方式已经不是王韬他们所熟悉的了,内阁的任务就是维持内部的稳定,并提供后勤保障。前线的节节胜利和华夏军展现出来无可阻挡的势头可以压制某些反对的声音,虽然华夏在一定范围内提倡言论和观点的自由,但传统让中国人还不习惯挑战权威,特别是在舆宣司引导的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之下,人们对于建立新国家的期望大大增强。首次发行的华夏券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问世的,总督府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支持华夏军,推翻满清,建立新的国家,在全中国的范围内实行新政。在银行推行一年以后,钱庄基本失去了正当的市场,高利贷被宣布为非法,银行借贷的利率被政府限定在一定范围,鼓励工商,限制土地集中的做法让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业,不过依然还有大量的资本在寻找升值的机会,华夏券无疑是一种全新的项目。华夏券实行每年支付利息,可自由交易,到期兑换的方式,以政府信用为担保,风险相对较小,当然需要考虑的是华夏政府能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这对于精明的商人来说,显然是不容置疑的,强大的华夏军已经打到山东,就要直捣京师,朝代更替的现象无比明显。加上新年那一天叶枫在杭州搞了一次阅兵式,虽然看不到全副盔甲的将军,但整齐的军容,清一色的步枪,雪亮的枪刺,以及马拉的火炮,都让人们知道这是一支无敌的雄狮。至于对这些热兵器的认识,华夏人从来不会陌生,阅兵式开始的前后,报纸和广播里天天都在介绍枪炮和长矛大刀的区别,按照报纸上说的,拿着长矛大刀与火枪大炮作战,比赤手空拳面对大刀长矛还不如,因为枪炮隔着老远就能把人给打死了。虽然真正到战斗中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比较,但是无论是战斗技能训练、体能训练、战术训练还是伙食供给、饷银保证以及作战意志,华夏军都要远远高过那些凑到一起来的清军,体现在战场上就是一面倒的战局。大规模的作战行动给华夏带来了相当大的财政压力,华夏券的发行成功算是救急,这些资金很快又变成政府采购,大量的订单刺激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顺利,并且远离战场,华夏地区的发展显得更加繁荣,甚至有些过热的苗头。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19章 - 经济←一八六二年二月,一直得到诺贝尔财团支持的俾斯麦正式成为普鲁士的首相,这一事件的发生要比历史上早了八个多月,在此时尚未有人意识到此事的重要影响,德意志的统一和野心将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对叶枫来说,如果一件事他不能确定是不是更好的时候,那么他会尽量遵循历史的轨迹,对俾斯麦便是如此。德意志的统一和崛起将成为可以抗衡英法俄等老牌强国的新势力,和美国不同,德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铁与火的战争一路行来。从发起对丹麦的战争,到普奥战争,再到普法战争,以及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坚毅的德国人一直在试图打破旧的世界秩序,这一点和现在的中国是一致的,德国在欧洲的崛起也可以牵制英法俄在欧洲的精力,这对中国来说同样是有利的。不过叶枫也不单单是中国人,他在瑞典长大,他的养父养母和兄弟姐妹都是瑞典人,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瑞典什么事,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些不同,因为此时的瑞典拥有整个挪威,在瑞典实行工业化并迅速崛起以后,挪威的独立浪潮变得微不足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虽然没有进攻瑞典,却占领了挪威。当然,根本的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瑞典日益强大以后,本身也需要向外扩张,而且瑞典和丹麦还有同盟关系,所以瑞典和普鲁士这两个新兴的国家对对方都有些警惕。一方的强大必然会给另外一方造成压力。不过,在中国和瑞典之间,叶枫还是选择了中国,毕竟他首先是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成为瑞典人,而且他觉得瑞典和德国之间不存在必然地矛盾,瑞典要发展不可能靠吞并南方的丹麦和侵略普鲁士,北方的芬兰和俄国才是瑞典人一直以来的敌人,叶枫很乐于引导瑞典和德国联合起来对付北极熊,当然还要加上东方的华夏。正是因为如此。叶枫才会选择支持俾斯麦,反正就算是历史上不温不火的瑞典,疯狂如希特勒也没有敢侵略,现在的瑞典更加强大,没理由害怕德国,而这位铁血宰相的上台,也意味着普鲁士崛起的开始。而在过去的一八六一年,俄国宣布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加富尔成为撒丁王国首相。开始意大利地统一征程;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开始扫清发展道路上的最后障碍;日本倒幕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可以说世界上今后几个主要的强国,都开始走上变革的道路,想想历史上中国也发生了祺祥政变。后来也开始搞洋务运动,却可以说是几个国家中变革效果最差的。当然,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再次发生,华夏显示出来的良好状况,要远远好于其它几个国家,只要能尽快统一,全力发展,靠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华夏必将成为一流的强国。华夏各省并没有受到前线战火地影响。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也是正面的影响,各省的商业贸易更加发达,大船大船的货物从南洋、从印度、从西洋运到港口,或者进入商号,或者进入工厂,又或者直接补充前线。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有大批地货物出口。传统的生丝贸易更加兴旺,全面推广的选种法和饲育法让蚕茧的产量大大增加。不过蚕茧已经很少出口,缫丝机械的推广让本地的缫丝厂拥有充足的缫丝能力,如今出口的大多数都是处理后地生丝,价格自然要比蚕茧更高。本地丝绸成品地出口量也大大增加,以往华夏出口的丝绸多是纯手工的绣花绸,如今电动丝织机、化工染料的使用,以及新的印染技术的推广,华夏的丝织工厂也能生产出又好又便宜地丝绸,不过这样地工厂毕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起来的,还是有很多生丝不能处理,直接出口到国外。与丝织行业类似地还有棉纺业,机器大规模的使用,以前在家纺纱的农妇如今都进了纺纱厂、织布厂、被服厂,虽然有很多夫子悲叹世风日下,但是在新学的狂轰滥炸下,人们也已经渐渐习惯。机器的使用给很多传统的农家带来很大的影响,一家一户式的手工作业极不经济,不过产业部制定了应对的方案,加上如今华夏的发展迅猛,农村多余的劳动力能很快得到消化。在战事的刺激下,外贸进出口越来越大,进口的多是煤炭、铁矿石、硫磺等原材料,机器、电缆、煤油等工业品,以及粮食等华夏急需的产品;出口除了生丝、丝绸、棉纱以外,还有传统的茶、瓷等,也不乏染料、肥皂、赛璐璐这样的工业品,在进出口贸易的比较上,居然奇迹般地保持着出超,这和农业经济本身的保守性,譬如纺织品多数是自给自足等习惯有关,这就使得大量的国外消费品无法进入,进口比较多的还是粮食、原材料和工业生产需要的机器设备。而在出口上,中国传统的丝、茶、瓷需求量很大,加上实现机械化以后生产效率在提高,还有染料、肥皂、赛璐璐这些附加值比较高的产品,才能维持进出口的平衡。当然在具体的贸易上,华夏对英国、瑞典甚至普鲁士都是入超,进口更多,不过法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华夏又占领了瓷都景德镇,对法国可以做到出超,加上对南洋、印度、日本、朝鲜等国的出口,才确保了外贸的平衡。正是因为中英贸易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而且随着战争的爆发,英国对华出口的量在不断增长,所以英国人才会在对华关系的选择上比较犹豫。加上叶枫在欧洲有自己的代言人,不断宣传中英友好,以及英国人可以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使得英国本土的舆论和民意都比较倾向于中国。特别是中国的海军打败了俄国,让几年前还和俄国人打仗的英国人很有好感。与外贸的兴盛相比,华夏内部的商业贸易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依靠沿海和内河的航线,以及通车后的沪杭铁路、湖杭铁路等,各地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而且华夏与周边的势力都达成了和平协议,可以进行商品贸易,所以很多华夏才有的商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江苏、安徽、湖广、四川等地。商业的发达也刺激着工农业的生产,特别是近代工业在得到华夏基金的技术支持,发展非常迅速,除了丝织、纺织这些行业,机械制造与修理、矿山采掘与开发、水泥、玻璃、造船这些近代工业都从无到有,迅速壮大起来,并且形成了几个规模化的工业基地,譬如台湾的化工、福建的机械制造、浙江的电信、广东的造船、上海的纺织。在占领了江北以后,叶枫已经让农业司和农学院制定计划并开赴江北,安排那里的春耕工作,江北广袤的平原也是重要的产粮区,沿海很多盐碱地虽然不能直接种植,却也要开发出来,叶枫记得当初张謇就是在通州推广棉花种植和兴办纺织的,黄海的滩涂还是重要的养殖基地。另外就是海州的盐场,根据当初和盐商们达成的协议,华夏保护他们的财产,但是海盐的生产必须纳入政府管理,并非一定要收归国有,但是征收合适的盐税是必要的,另外就是让盐商进行重组,将盐田连成一片,组建几个大的盐业公司,规范运作。政府有关部门将设立机构对盐产品进行检测,并制定质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新制度让盐商成为纯粹的商人,过去享有的特权将被剥夺,比如盐商掌握的团练必须解散,任何人任何组织不得拥有任何私人性质的武装,至于特殊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则交给新组建的警察部队来维持,个人身边的保镖护院一类的,不能过百,而且必须要到政府进行登记。而在广袤的黄海海岸线,能够开发成盐场的地方还很多,叶枫又通过招标让一些商人圈地兴建新的盐场,特别是使用新技术新材料,通过商业上的竞争来限制海州盐商对行业的垄断。海州的盐商世代经营海盐,无不是家产万贯之辈,不过这些人也都是土财主,一心盯着盐场的那点产出,叶枫却希望他们能把钱拿出来投资,所以每次招商会都要发请柬给他们,总督府的请柬对这些刚投奔的盐商来说那是比天还大,没有人敢不来。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20章 - 海州←虽然在当初的谈判中承诺了很多东西,叶枫也没打算反悔,但是对海州盐商来说,有很多事情却不得不改变,譬如说华夏在一八六二年开始逐步取缔华夏币以外的各种货币在商品交易中的流通,各种政府收费已经率先实现了这种改变,如今所有的税收也将统一使用华夏币缴纳。银行开始拒绝进行华夏币兑换金银,金银交易将有专门的市场,由华夏中央银行管理,央行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可观的黄金、白银以及英镑储备,不过叶枫还是让陈东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以确保货币不会贬值。叶枫现在能直接控制瑞银远东、华夏国民两大银行,再有罗斯柴尔德和华夏商业银行的支持,足以抵挡汇丰、渣打在远东的力量,不过金融市场就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叶枫也是一刻不敢大意。通常情况下,直接使用贵金属作为货币参与交换,存在的金融风险就比较小,因为金银等贵金属的价格是比较保值的,波动很小。但如果使用铸币尤其是纸币的话,因为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或者说这个价值和面值不等,那么就可能会因为很多种因素发生波动,甚至震荡,大幅度贬值等。所以在管理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叶枫是不敢大量发行,全面推广华夏币的,特别是纸币,这东西是名副其实的双刃剑,运行得好不仅政府能够获得铸币收益。而且可以使商业贸易更加兴盛发达。通过一年的努力,叶枫初步整顿了金融市场,特别是传统地钱庄已经很难生存,就算存在也很难参与、影响华夏币的运行,如今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限制千两以上的银钱交易,商业合同的货币一律使用华夏币才能受到保护,逐步取代金银。海州的盐商刚刚加入便要面临这个问题,虽然他们家财万贯,但是这银子却不能流通。除了华夏的制度,华夏币本身也积累了足够的信用,民间使用越来越广泛,在上海这些地方消费,很多店家都只接受华夏币,这倒是央行的一项专门的鼓励措施,叫做特约商户,政府给予一定地税收优惠,定点消费。公众宣传等支持,店家打出旗号只接受华夏币,如今上海很多中高档的消费场所和商号都有这样的标记。如今这个政策也要在海州推广,海州的盐商或多或少都要将自家的金银兑换成华夏币,华夏这边交易时往往又都支付华夏币。这样华夏币就会在海州落地生根。对于华夏的新政,海州的商人多少都有些接触,但只有实地经历过才知道近代化的真正面貌,海州盐商本来对总督府发出的招商请柬是有疑虑地,但是当他们亲自坐了一会火车,半天时间便从上海来到杭州,又参观了车站的运营以后,对叶枫提出修建海州铁路的商业计划顿时充满兴趣。华夏承诺的是谁修路谁经营。不过政府会进行监督。以确保铁路的质量标准和安全,以及公共需要,政府会对铁路地运营提出很多严格的标准。即便如此,海州盐商对修建这样一条铁路依然很感兴趣,不仅仅是铁路的运营本身就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铁路对于海盐的销售运输能起到的作用更大。唯一的问题是眼下战局不明,对海州盐商来说他们能修造的铁路也只能连接海州和徐州地这一段。如果是要连通到上海来地话。那只能是沿范公堤走盐城、海安、泰州这条线,相当于叶枫记忆中的沿海高速。甚至在那个时代,连通这个地区的沿海铁路还只是在计划中,可以想像这样的一条铁路必定是经济价值和修造难度、投入相比效率不是很高。最理想的当然还是像历史上那样,沿徐州、蚌埠、庐州、南京这条内陆线,只不过此时除了徐州,其它的地方还不属于华夏,叶枫对此也深感无奈。只不过在浙江几条铁路全部开始动工,由衢州往江西、福建的铁路也在勘测地时候,即便是想要修造更长地铁路也缺乏必要的人手,所以这次拿出来地便是徐海线,海州的几大盐商争夺颇为激烈,最后还是成立了股份公司,专门负责铁路的建设和运营。铁路项目的成功为海州盐商打开了一扇门,随后的电报项目、港口项目、发电厂项目等逐一被拿下,海州商人大量的财富转化成投资,迅速打下了海州近代化的基础,在见到上海出现的各种新事物以后,海州商人甚至迫不及待想要弄到海州去,甚至发起倡议,主动捐资修建宽阔的马路,以便行驶公共电车。在经历了最初的几个月以后,海州就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速度在融入华夏,而江北大量的流民也为华夏带来新的问题和机遇,江北开始利用流民屯垦荒地,以及沿范公堤修建一条从通州直达海州的马路,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将来也许会修建铁路。不过在建设蒸蒸日上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太平军的纪律不能说差,但是他们的意识和华夏相去甚远,所以在通州那边就曾发生了几次冲突,虽然最后是由各自的上司压了下去,但是矛盾却已经产生,对骄傲的华夏军来说,他们根本就未将这支简陋的农民武装放在眼里,而对于虔诚的太平军来说,华夏比清妖也好不了多少。好消息是华夏军的战力始终高出这个时代一筹,第七师毫不费力地突破了济宁防线,兵临泰安防线外围,此时清军果然如同所料想的那样,将大军全部集中到衮州府、济南府,登州、莱州甚至青州都是一片空虚,在清军来看,可能还没有什么登陆战的概念。在登陆胶州的作战中,叶枫调动了驻守台湾的第五师第十五旅,这个师拥有靖海师的番号,而登陆胶州将会是华夏一次非常重要的登陆作战,叶枫希望由拥有靖海这个番号的第五师来完成。除了第十五旅,第十三、十四两个旅也分别从广东、福建上船,开赴山东,换防的将是新组建的华夏国防军第九师、第十师,台湾、福建依然是一边一个旅,广东则驻扎一个师加一个旅,针对的就是香港的英国人。随着无线电在军中配备逐渐完整,华夏国防军的作战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胶州登陆作战中,十五旅在胶州湾外用小船潜伏上岸一个连,出人意料地以一个连的兵力吃掉了灵山卫的守军,虽然后续的行动没有这么顺利,但是岸防军的作战意志极其薄弱,在舰炮的轰击中还能龟缩在炮台后面,等听说背后陆地上出现华夏军的时候,马上跑得比兔子还快,这样十五旅两千人很快就拿下了胶州湾入口的几个岛屿和要点。十五旅的任务是巩固胶州湾滩头阵地,直到次日第十四旅到达后登陆,十五旅才以营为单位,分别向胶州、高密、即墨三个方向突进。胶州城内的守军在昨日已经从溃兵的口中知道前面发生的情况,一面紧守城门一面赶紧向济南求援,在十五旅第三营出现在城下的时候,胶州城内的守军见到人并不是很多,还想守一守,不过华夏军的几次排枪立刻让城头的清军乱成一团,胶州的城墙本就不高,华夏军用土制的弹射器将燃烧瓶扔到城头,燃起大火,再不时甩两颗手榴弹上去,虽然没有火炮,却也将守军打得狼狈不堪,很快有人打开城门,从别处逃了出去,三营拿下城池也就没有障碍。三月七日,华夏军占领胶州、即墨、高密,到三月十二日占领莱州,第五师成功打通胶莱一线,截断山东半岛,随着第一师第三旅的到来,以及陆续到来的海州第十七警备师,近两万人的军队开始对山东半岛进行清扫,与此同时两支红帮舰队开始北上,进入渤海湾。对于华夏军在山东半岛的军事行动,清军并没有作出过多的反应,实际上胜保此前并没有和华夏军接触过,直到济宁战役中华夏军用凶猛的炮火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什么叫近代战争,这是和清军与太平军之间的作战完全不能相比的,与太平军作战,清军的策略就是守好营寨,挖堑壕围困,不过这种堑壕只是阻拦性质的,虽然也够宽,够深,但士兵却站在堑壕后的平地上,身前是拒马。华夏军在发起进攻前,首先是几十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对准突击点进行覆盖轰击,只是数轮炮击,清军已经乱成一团。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21章 - 山东←通常的情况只要几轮的炮火覆盖,清军的作战意志就已经崩溃,步兵随即呈线形压上,用排枪压制,事实上此时压制的作用已经不大,乱成一团的清军已经很难组织起反击,即便是反击的话,清军的火炮射程有限,基本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威胁。济宁防线一冲即破,胜保也被华夏猛烈的火力给吓怕了,极其慌张地四处调集兵力,又上奏朝廷希望收缩方向于德州,对山东半岛的变化都无动于衷。对于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叶枫是希望直接冲破清军的防线,并且用最快的速度推翻满清王朝,并建立统一的新华夏。在华夏军面前,满清军队的战斗力几乎为零,限制华夏军行动的最大问题是兵力不足,虽然国防军已经扩编到十个师,八万人,但是随着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大,这点兵力加上两三倍的警备军、民兵,也还是会显得捉襟见肘。江西的两个师需要防备湖南的曾国藩,广东、福建的两个师需要看住英国人,上海的一个师加一个旅需要防备李秀成,基本上有六个师的主力被限制在驻地。而在江北作战的几支军队,第七师在高邮一带,第六师在徐州,第八师在济宁,第五师在胶州莱州,还有第一师的两个旅,总计不过国防军四个师加两个旅。“我军若是处处设防,必然导致进攻兵力的不足,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迅速突破清军的山东防线,直捣直隶,二是利用山东半岛地地理优势,从天津、旅顺登陆,直接从后方控制北京、盛京等要地。”“我军控制山东半岛以后,清廷方面有什么防备没有?”叶枫凝视着墙上挂着的地图,谨慎地问道。“清军方面有调动,大沽的炮台似乎加强了一些,不过渤海湾并不是只有大沽可以登陆,胶州湾的战斗充分说明清军作战意志的薄弱。只要一支小部队能够深入敌后,清军就会崩溃,直接进攻天津完全是可以考虑的方案。”赵勇是比较精于谋算的参谋军官,但是在接二连三出现的战报面前,他也逐渐倾向于比较冒险的登陆作战。“有个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在接近清廷统治核心地时候,清军作战意志是不是会变得更加坚定,至少目前看来还没有这种趋势,所以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考虑。”赵勇补充道。叶枫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本来也是他比较担心的:“参谋部的计划我看了,基本上最佳的登陆地点是在天津大沽,也是清廷防备最严密的地方,以两支红帮炮舰舰队的火力,还不足以和岸炮抗衡。所以直接打肯定是不行,参谋部提出的小部队登陆打开登陆场也有风险,那就是如果大沽的守军死守怎么办,在没有重火力,兵力又不足的情况下,想要硬攻下大沽这样地炮台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个计划需要调整一下。”“依然是小部队登陆,但不是一支。而是许多支。其目的也不仅仅是攻占大沽炮台,可以自由袭击附近清军,攻打防守薄弱的城池。”叶枫突然想起了游击战,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游击战,更类似于特种战,叶枫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到:“我们派几支精锐小分队上岸。可以让侦察连上。暗中上岸,上岸后昼伏夜行。一支或数支偷袭大沽地炮台,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要马上撤退,然后在附近潜伏起来,寻找其它值得下手的目标,譬如辎重,援军,城池等。”“还可以以一支摸到天津城附近,袭击有价值的目标,比如将天津的知府、兵备道、直隶总督等给干掉,还可以派一支到北京城附近,对有价值的军事、战略目标进行袭击。”“大人是想在直隶一带打骚扰?”赵勇很快明白了叶枫的意思,但是在他看来,这似乎有点不值得,因为谁都知道华夏的实力要比清军更强,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打过去。“就算是骚扰吧,不仅可以发动袭击,还可以发放传单,可以伪装成一支主力奔袭北京,总之要给清廷造成混乱,动摇清军的军心,然后再开始发动大规模地登陆作战。”“就是以敌后骚扰配合正面作战,我想可以试一试,”赵勇点了点头,实际上他对叶枫多变地战术思路一直很钦佩,譬如登陆作战和敌后骚扰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潜意识里参谋们都没有往这里想,因为华夏是更强的一方,他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消灭更多的敌人,并突破敌人的防线。总督府下面其实有一直专门这样的军队,前身就是库科奇前往福建暗杀闽军高层时地那批人,经过几年地发展以后,已经成为一支实力强悍的特种作战营。这个营地装备也是专门的,原本是直接隶属于总督府卫队,赵勇等人只以为这些人的实力要强大些,却还没有意味着这也会是一种全新的战术,那就是特种作战。为了配合北方作战,叶枫让这个特种作战营派出了两个连三百人参加这次行动,根据计划,这次深入敌后的部队将主要从第三旅和第五师中抽调,并且在山东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三月中下旬,控制山东半岛的华夏军一直在巩固地方,特别是修缮胶州、莱州的港口,红帮舰队一支队进入渤海湾,巡阅海疆,曾经和清朝的一支水师碰面,结果硬是以少打多打得对方抱头鼠窜,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更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一支队在扫荡渤海口岛屿的时候,偏离了方向,结果跑到旅顺口外海,当时只是随意的一阵炮击,岸上顿时乱作一团,守军迅速溃散。船上的水兵看得目瞪口呆,有胆大的船长就放下了几只小船,送了几十士兵上去,然后很顺利地接收了此地的炮台,并控制了旅顺口。得知这个消息,第五师马上增援了一个营过去防守,控制了旅顺口和对面的登州,等于是卡住了渤海湾的入口,对于海面的控制变得更加有利。华夏军大量装备的无线电保证了讯息的及时传递,一旦发现战机可以迅速抓住,北方则连有线电报也没有,还是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消息在路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在这段时候里,华夏可能已经进行了重新部署,抓住对方的漏洞。山东方面在整军,虽然局部遭到清军的反扑,基本没有形成太大的威胁,与华夏平时的模式不同,胶州、莱州、登州等要地基本都是国防军主力布防,海州第十四警备军则成为进攻的力量,在扫清山东半岛以后,于四月十五日开始从平度州向昌邑、潍县进军。第一旅驻防徐州,第六师整兵以后开始北上,进驻济宁,第七师则兵临泰安,不过这一线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因为李鸿章的淮军也各有三个营头进驻曹县、定陶,这里正好实在济宁州的侧面,如果在华夏军作战的时候,淮军突然从旁边扑过来的话,就会比较麻烦。淮军的到来对于胜保以及清廷来说可谓是一件大好事,慈禧为此专门下旨嘉奖李鸿章,要其率淮军主力北上护驾,至于皖中和太平军,清廷已经顾不上了。不过叶枫并不想让李鸿章和胜保会师,不管李鸿章到底是怎么想的,是战还是和,是不是在拼命抢地盘,叶枫现在不想去大李鸿章,但也不会容许他阻碍自己的计划,所以第七师在泰安外围向西动了一下,直接取了濮州、范县,挡住了淮军北上的道路。第六师留了一个旅守济宁,其余继续北上,与第七师一起压迫泰安,这一路也是华夏在江北主力最多的一路。江北除了国防军四个师两个旅,通州、淮安、扬州、海州、徐州一共整编出五个警备师,这五个警备师基本都是装备还不太到位的,只能配合国防军作战,以及用来绥靖地方。海州第十四警备师北上登陆山东半岛,徐州第十五师被调往通州、扬州一带,主要目的是防备太平军,通州、扬州、淮安的第十一、十二师进驻徐州,第十三师进驻海州,一边整顿一边承担起地方防务。十一师成立最早,在徐州简单驻留后也进入山东境内,其方向却是东北的沂州,从这里出发,向日照、诸城一线进攻,力图打通胶州与海州的陆上联系。由于清军都集中到鲁西的几道防线,鲁东兵力有限,第十一警备师虽然装备和训练水平都一般,毕竟是挑选出来的精兵,其中大部分是义军收编的,作战作风很勇猛,行动也比较顺利。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22章 - 武器←建德位于浙江严州府中部,考虑到闽东、台湾都太接近海岸,华夏海军的实力还做不到拒敌于海上,建德就成为叶枫刻意打造的位于内陆的重要工业基地。建德位于浙西,境内多山,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战略纵深,但也算不上是最佳的地点,毕竟还是靠海近了一点,好处是交通还算比较发达,新安江与钱塘江连接,通过水路可以直达杭州,通过铁路或者水运送往其它地区。连接建德与金华的铁路也已经动工,铁路修成以后,就可以通过金华这个节点通往衢州、温州等地。建德的兵工厂从一八五九年底开始建设,如今已拥有完整的后装来复枪、后装火炮及各种弹药的生产能力。叶枫已经很少参与武器的具体研究工作,他更感兴趣的是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应用,比如在最新型电动机的基础上开发一些家用电器,比如洗衣机、电风扇,还有就是内燃机拖拉机和汽车的研发计划也在按计划进行。这次来建德,也是考虑到特种作战的需要,无法携带火炮等重型武器,手榴弹、燃烧瓶、炸药包固然可以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持,但是攻击范围还是有限,叶枫就想到了后世两种比较出名的步兵支援火力,其一是迫击炮,其二是掷弹筒。从技术角度来说,迫击炮和掷弹筒并不复杂,叶枫提出构思,詹胖子很快就能作出设计。根据便携需要,设计50毫米左右的炮管,使用锥形炮弹,可以将一公斤左右的炮弹送到400米到50米地距离上。与轻型火炮相比,迫击炮更加轻便,而且弹道是抛物线,可以直接攻击城墙或掩体后面的敌人,几乎不存在攻击死角。掷弹筒和迫击炮的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更加轻便一些,攻击距离也更短。有效距离在200米到40米,不过也超出了士兵抛掷手榴弹的距离,这样一来,迫击炮、掷弹筒和手榴弹就构成一个近中远距离覆盖的火力投送打击范围。另外,掷弹筒不仅可以发射制式的炮弹,还可以发射手榴弹,当然距离达不到200米,但也要比士兵投掷更远,非常适合特种作战使用。“作训处要尽快研究这种新兵器的战术合成。不仅是特种作战,用好了对于步兵的火力支持作用是相当大的,”叶枫对随行的国防部作训处参将吴永明说道。吴永明为人很严厉,认真地点了点头:“属下明白,还请装备处能够多提供一些装备。以供训练使用。”“建德这边地武器工厂生产的主要还是来复枪,设备和厂房都很紧张,要生产迫击炮只有建新厂房或者调整原来的生产计划,”建德厂的负责人为难地说道。叶枫皱了皱眉头:“步枪的生产计划不变,现在军队在不断扩编,步枪的生产不能影响,至于迫击炮和掷弹筒,抓紧时间建新厂。技术人员也要对样品进行改进和定型。要考虑进一步提高迫击炮的性能,从投送弹药量和投送距离两方面入手,进行完善。”“我看也需要成立专门的武器研究所,”叶枫想了想又道,让马建勋记下来:“回去后和科学院说一说,专门组建一个武器研究所,未来这些年啊。恐怕会是人类历史上武器发展变化最大的一段时期了。”华夏研究所经过几年地发展。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引进消化技术,以及技术推广、教育方面。真正的基础研究和开创性的研究成果还基本没有,迫击炮和掷弹筒的设计思路叶枫并没有提供给诺贝尔研究中心,而是调集枪炮武器地技术人员经过努力独自开发出的产品,并申请了专利。为了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并提高性能,相关的技术资料随后也会提供给诺贝尔研究中心、克虏伯,进行技术合作,并授权克虏伯,并从对方销售的武器中提取收益。诺贝尔财团通过诺贝尔军工集团所掌握和影响的武器厂商除了直属的炸药托拉斯、诺贝尔军工,还有德国克虏伯,美国韦森公司,法国施耐德。叶枫在法国时曾和施耐德公司合作开发电烛,但是对方后来在危急时刻独自揽下了电烛,不在与诺贝尔公司合作,结果叶枫发明白炽灯和煤气小太阳,让电烛彻底退出市场,给了施耐德一个很大的教训,后来随着诺贝尔公司开始涉足军工,特别是黄色炸药地发明,施耐德公司再度希望进行合作,加上拿破仑三世在其中撮合,最后诺贝尔公司和施耐德再度合作,在法国生产黄色炸药。时至今日,诺贝尔军工集团地核心已经是武器研究所、诺贝尔军工和炸药托拉斯,特别是这个炸药托拉斯在阿尔弗莱德的运作下,已经在普鲁士、法国、英国、奥匈、美国等地联合了一批公司,形成了很庞大的联合体,这其中有不少军工企业,多少都会受到诺贝尔财团的影响。随着几大洲海底电缆的联通,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变得比以往更简单,炸药托拉斯的影响力也正在逐渐增强,他们参与了很多筑路、开矿等大型工程,形成复杂地利益链条。军工集团在武器制造方面地核心还是位于瑞典的诺贝尔军工,在引进克虏伯、毛瑟、法国施耐德以及英美先进地生产技术以后,诺贝尔军工凭借一流的技术储备,已经能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和华夏不同的是,虽然瑞典的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但在政策变得更加开放以后,诺贝尔军工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引进、利用欧洲最先进的工业设备和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军工企业之一。几乎是凭借诺贝尔公司一家的努力和带动,瑞典在欧洲迅速崛起,瑞典本身就拥有比较好的条件,譬如丰富的铁矿,森林资源,便利的地理位置,依靠这些,瑞典的发展极为引入注目。事实上这一时期正是欧美一些原本并非最强大的国家开始发力的时候,不过瑞典的势头会更好一些,加上其国内正在进行的改革,瑞典终于开始步入强国的行列。叶枫是看着瑞典逐渐走向强大的,在他看来华夏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不同的是华夏要像美国那样经过战争,但战争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方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才是最关键的。在建德新安江的支流上,一座小型的水电站刚刚竣工,它将为建德军工厂提供电力,而围绕军工厂和电站会有更多的工厂兴建,一座利用当地石灰石资源的水泥厂已经投产,建德往金华的铁路正在修建。看着热闹的施工场面,叶枫心里其实并不舒服,桐庐、建德、淳安一线,山清水秀,又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路线上,是绝佳的旅游景点,虽然工业区并不是风景区,但势必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在这样的发展阶段,不破坏环境是不可能的,这大概便是工业文明带给人们的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这样做才不至于落后,不至于挨打。建德山清水秀,然而就是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建德军工厂正将一支支杀人武器装船运往各地,这些武器将装备士兵,然后走上战场。叶枫在建德并没有停留太久就登上回杭州的小火轮,这种小火轮是刘镛的江南造船厂的产品,民营工业的产物,船身主体为钢结构,技术相当先进,采用纯蒸汽动力,建成后赠送给总督府,不过叶枫没有接受,只是顺道使用了这次,回去后将还给刘镛,由张颂贤的航运公司当作客轮,相信这艘由总督大人乘坐过的轮船,一定会激发人们乘坐的热情。刘镛和张颂贤也在这艘船上,虽然叶枫去建德军工厂不会让他们随行,随后考察工业区也没有和他们一起,但是来回船上却可以坐到一起。叶枫对商人的态度还是比较亲切的,但是在立法和打击不法商人方面也绝不手软,就有为清廷提供情报的晋商钱庄被连根拔起,也有和洋人投机倒把的商人被严惩,而像刘镛、张颂贤这种对新政比较支持,愿意充当政府马前卒的商人,叶枫自然不能亏待。至于让部分财团过份做大,会对政治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叶枫暂时还不会太担心,新经济方兴未艾,中国的商人这么多,想要形成垄断是不可能的,现在的任务还只是将蛋糕做大,大家都能分到一点。“两位想必也看了建德的情况,有什么想法没有?”叶枫微笑着和两位有心的湖州商人说道。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23章 - 电器←“我和竹斋这些日子在建德看了看,看来不久之后便将成为工业重镇了,其它倒也罢了,那座水电站倒是有用,大人可以在别处兴建的打算?”刘镛笑呵呵地说道。建德要建军工基地,所以开发时并没有公开对外招商,不过建德要发展,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也不行,所以叶枫才会给刘镛和张颂贤这个机会,不过他们的眼光倒是确实不错,居然一眼就盯上了最重要的能源产业。“怎么,两位有兴趣做电站?”叶枫笑了笑问道。刘镛和张颂贤点了点头:“倒不是想做电站,只是如今湖州的铁路也通了,电报也连了,我们想着也该给湖州造一座电站,看看如今上海的夜晚,称之为不夜城也不为过。”不夜城?叶枫笑了笑,如今的上海也不过是在几条主干道上装了路灯,距离真正的不夜城还远得很。“你们若是想要在湖州建电站的话倒也是可以,如今华夏电力公司能够同时建造三座电站,”叶枫想了想,发电和电站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一直都在进步,不过在国内发展并不是太快,基隆、福州、广州、宁波、上海、杭州等十多个城市已经建立了电站,大多是火力蒸汽电站,建德是第一座水电站,不过算起来电站的总功率并不是很高。电站的建设主要依托于城市和工矿,最大的用途又在照明,而新建一个电站又必须要铺设电网,这个工程非常庞大,所以建电站的投资规模往往比较大,所以招商工作进展不大,毕竟大部分商人更愿意赚那些容易赚钱的项目。“如果你们想要投资这方面的产业。我可以让华夏电力公司拆分出一支施工队,组建一家新的电站建设公司,你们可以建自己的电站,也可以从事建站业务,想必你们也看到电力在未来地发展前景,以往只是在几个主要城市和大型工业基地建设,以后起码一半以上的府城都要建有电站,”叶枫想了想说道。刘镛和张颂贤对视一眼。刘镛苦笑着说道:“大人怕是误会了,虽说以我和竹斋的实力,投入一座电站还可以,再不济还有不少湖州同仁,但要说多建两座这样的电站。恐怕就无能为力了。”“芸皋兄与我这两年逐步从传统的生丝商人转变成为缫丝工厂主,投资华夏商业银行,另外芸皋兄的机器厂、造船厂,在下的盐栈和航运公司,虽说产出都不错,也都是有利可图,效益不错。不过投资都少不了。说起来在下倒是好些,也就是最近筹办航运公司。从芸皋兄和英国人那里购买了几条火轮船,花了不少银子,听说建德水电站的投资可不是个小数,在下是怕误了大人地事,”张颂贤也苦笑着说道。叶枫没想到两人居然会推脱,他想到电站还是要引入一些竞争比较好,在他看来。经过几年的发展铺垫。电力应该要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才是,过去没有特别重视。或者说有很多事牵涉了他的注意力,不可能大规模推动电力的推广,但是电力地广泛推广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要想推广电力,电站、输电网和电器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在工业投资方面叶枫倒不是很担心,毕竟东南一带经商氛围很浓厚,经过刻意引导和环境的刺激,这种氛围已经变得愈加活跃,稍微有些财产有些地位的东南士绅,大多都要参与一些新产业。“你们的顾虑我也都知道,当然不是说让你们去建站,不过建站本身也可以是一种业务,你们可以游说别人投资,让你们来建站,”叶枫笑着对面有难色的两个人说道:“当然,这个全凭自愿,你们都是商人,自然有自己的决断。”“不过,我倒是觉得以前谈回报桑梓是修路修桥,如今啊,若是能修建电站倒是更能造福乡里,何况电站建成了还能盈利呢?”叶枫又拿出一张纸放在桌面上,用铅笔画出一些奇怪地图形:“这几年欧美地电力发展也比较快,除了电灯、电影、电报,还有电风扇、电车、电动抽水机和一些电动力的机械都已经出现,另外我想还可以制造一些新地电器,让电的用途越来越多,我想到时候建电站就会是有利可图,而且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业务。”“我的设想是这样的,譬如有一种电器,可以调节温度,首先我告诉你们这是可以实现的,以前在实验室就可以通过液氯来做,用电器同样可以实现,那就可以做成一种箱子,里面的温度很低,可以在夏天方便制得冰块,又可以让食品在低温下保持新鲜,我们暂且称这种电器叫电冰箱,两位觉得这种电器会不会有人用?”“我们再换一种设计,将箱子中地冷气释放到房间里,那么就可以是房间在夏天也很凉爽,这种电器可以成为空气温度调节机。”“当然电可以用来制冷,也可以用来造热,可以做成制暖空调,还可以做电炉,”叶枫随手画出一些图形,并说明这些电器地功用,顿时让刘镛和张颂贤听得神往不已,虽然他们都是有钱人,家里住的房子也都很讲究,绝对可以做到冬暖夏凉,也有特殊地办法在夏天制取冰块,不过叶枫描述的这些方便耐用的电器,还是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如果这些电器制成的话,首先是上海这些已经通电的城市会有人购买使用,然后电器的使用也必然使电力的需要变得更加迫切,就会有大量建设电站和电网的需要,两位以为呢?”叶枫笑着问道。“神乎其技,”刘镛赞叹着连连摇头:“不过,在下还是有个问题想请教大人,大人说的这些电器,真的都能作出来吗?”刘镛他们并不懂得电的原理,对于物质的液化、压强一类的更是不懂,这也是叶枫可以随便将产品的构思说给他们听的原因,因为即便是说了,他们也无从仿制,对此叶枫也是很痛心,毕竟原来的基础还是太薄弱了。“放心吧,我在欧美拥有的专利可有好几百项呢,这些电器你们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当然要设计出实用的产品出来,还需要经过试验,不过我想也花费不了太长的时间,”叶枫微笑着说道:“我想,等你们的湖州电站建成也就差不多了。”刘镛和张颂贤对视一眼,刘镛笑道:“大人总是能让我等吃惊,若是果然如大人所说,电力竟然有这样大的作用,说不得我们也要想办法投身其中了,不过我们要做这个建站的工程,恐怕在技术上还要仰仗大人多多支持呢!”“你们都知道我在技术这方面的推广上,向来是不遗余力的,而且我还要很认真地告诉你们一句话,如果说经商赚钱的话,我未必及得上你们,而你们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但是,如果说要做百年老字号,想要你们的产业经久不衰的话,那么你们都要记住我这句话,在技术上一定要与时俱进,要时时把握住最新的技术。”叶枫认真地说道,刘镛和张颂贤也都认真地接受。“当然,技术是一个关键的方面,如果实现可持续地经营还有很多要注意的,我想两位比我会知道更多,其实人生处处是学问,说到这里,我倒是想起要开办一个商科学堂呢,”叶枫见氛围过于严肃,便呵呵笑道。没想到刘镛和张颂贤两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有些犹豫着问道:“大人要开这商科,可是真的?要知历来经商都是贱籍呢!”“贱籍?哈哈,两位难道不知士农工商本就是相互依存,一体平等的么?”叶枫也是无意中提起这个话题,过去他一直重视的是技术,所以有重视数理工技的大学,有农学院,甚至有军事学院,不过商学院倒是一直无暇顾及,如今看来开设商学院倒是可以为商贾正名,不过这样一来,怕是又要引起一些腐儒的反对。不过叶枫做的事情向来都是有人要反对的,倒也不怕,何况还可以说成对商人进行教化,总不能不教而诛,如此倒也是个很好的理由,叶枫连忙让马建勋记下自己的想法,倒是让对面的刘镛和张颂贤兴奋不已。“若是天下同侪们知道,必然要感佩大人仁德。”叶枫笑着摆了摆手:“这不是我仁德不仁德的问题,我虽有开办商科学堂的想法,其实你们倒不妨自己也办学堂,且这学堂教授些什么,也要大家一起商量了才好。”第六集 中国攻略→第324章 - 产业←刘镛和张颂贤听了叶枫的话连连点头,刘镛又道:“既然如此,建电站的事情我们来牵头,便是我们两人资金不足,还可以邀请其他人一起来做。”“成立股份公司是个好办法,另外也可以在证券市场发行公众股票,至于华夏电力公司的设备、人员和技术,你们可以出资收购,也可以折入公司股份,”叶枫道。“还是折入股份吧,毕竟公司要真正运转起来,需要的资金不会少,”刘镛说道。叶枫也点了点头:“不过我有个建议,就是对那些核心的技术骨干,也可以让他们持有一部分干股,只有这样,工厂的技术才能保持先进,立于不败之地。”刘镛和张颂贤这两年跟着叶枫事业越做越大,眼界也开阔了不少,自然知道这些近代工业对技术的需求,在欧美许多人只要凭一项发明就可以起家,技术也是越独家越好。刘镛笑着道:“大人这个确实不错,其实我们的产业,很多都是大人的主意和技术指导,要我说这部分技术干股,大人应该占大头。”叶枫连忙笑了笑:“我这是公职,是应该为你们服务的,可不能要你们的股份。”“我们也知道大人不会要,不过确实应该有大人的贡献,如果大人不要,这部分股份也应该拿出来,我看可以成立电力学堂,这些股份的分红便算是学堂的。”张颂贤连忙笑着说道,他们都知道叶枫不会要这个股份,也知道他对教育比较重视。提出建立电力学堂也是为自己的工厂培养人才,叶枫一定会大力支持,至于分红就更不是问题,只要电厂能做起来,那肯定是可以赚钱地,何况这两个人还有别的想法。“大人,不知道那些电器何时能设计出来?”刘镛试探着问道,叶枫的描述固然让他们心动。不过却没有能力自己去做出来,少不得还是想要叶枫留给他们。与建设电站相比,这些电器的市场更加广泛,而且制造和销售也会更加容易,所以刘镛和张颂贤真正看上的还是这些电器的技术授权,至于建电站只是打好和叶枫的基础。“我就知道你们都盯着这个,不过电器的技术授权一定是会公开进行,未来地竞争想必也会非常激烈,其实我倒是希望两位集中精力做好一两个行业。不但要在国内做,还要成为国际上的大公司,把产品卖到世界上去,”叶枫对二人说道。刘镛和张颂贤对视一样,刘镛认真地请教道:“还想请教大人,新工业蓬勃发展。处处商机,若是我们真要从事一两个行业的话。不知何种行业为好?”刘镛这是真心请教,他也知道做生意摊子不能铺得太大。譬如以前就做生丝的贸易,不过是后来看到近代工业的兴起,机器生产带来的冲击非常大,加上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他们这才大规模投入进来。叶枫想了想,道:“其实哪个行业都好,我倒是希望两位在各个领域都能帮帮我。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对你们是不利的。”“至于具体哪个行业更好哪个行业不好也算不上,我就和你们说说华夏未来的工商业前景。首先作为一个大国,肯定要有完整地工业体系,所以在每个行业我都进行了布局,如今看来发展势头都很不错。”“先说最基础的这一块,也就是重工业,就是采矿、筑路、冶金、机器装备、通讯、能源电力等,这些肯定是要大力发展的,政府一直在投入,也在鼓励发动民间资本,刘镛那个机器厂就做得不错,虽然说杂了点,但是从缫丝机、抽水机到火轮船都能造,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完全可以想办法继续做大做强,你们要知道以后就是机器时代,这个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叶枫道。刘镛点了点头:“朝阳产业,大人的比喻果然贴切,不过机器厂也有机器厂地难度,最大的问题便是技术人才不足,原本还担心做出来地东西没人要,既然大人这么说,也就没这个问题了。”“放心吧,只要你作出的机器有用,就不会没有人要地,想想整个华夏才多少台机器?才有多少工厂?关键是技术和质量,然后要发现市场的需要,去推销产品。所以我是很支持你将机器厂做起来的,而且现在机器厂大部分都在福建,上海、浙江还是空白,这就是机会,而要将机器厂做起来,有两个东西是一定要做的,一个就是车床,制造机器的机器,还有一个就是动力机械,譬如蒸汽机、电动机和内燃机,从长远来看,这些都是要分开做的,但是现在到处是机会,与其四处撒网,不如集中做周边的产品,蒸汽机做好了要造船、造火车就比较容易,电动机做好了做电风扇、洗衣机就简单,内燃机做好了做抽水机也很简单。”“至于技术人员缺乏地问题,其实工厂要更好解决,就是从工人中去发掘,或者将人送到工厂里去培养,不能总指望学堂里那点人,现在发展这么快,那些学生哪里够分?”叶枫反问道,刘镛和张颂贤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大人地意思,岂不是让我不要做电站和生丝了?”刘镛轻松地开起了玩笑。叶枫轻轻笑道:“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集中做机器这一块,虽然说福建机器业地底子比较好,不过也是这几年才形成的,上海、杭州如今已成为教育中心,学堂林立,光是人才这方面就比福建好了很多,至于其它生意,做也可以做,不过可以让专人负责,特别是生丝生意毕竟是各位发家之本,也是保障后路的必要。”刘镛、张颂贤的生意还是更像家族产业,家族产业就是做大不容易,对刘镛来说,真的要从生丝全面转向机器确实是比较难做的决断,至于生丝产业倒还好办,交给自己的儿子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