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学校的情况介绍中很强调学生在校时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并要求学生在学校时要配合学校的管理,要尊重他人,行为端正,要爱护公物与他人的东西,要遵守纪律,努力学习等等。 学校还特别指出,张艮上的所有的课程都免费,学校还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完成作业所需的原料、材料。比如,实验课用的试剂和材料,艺术课用的纸笔等等。宋顿中学还提供信息,学校有机会让学生参加课外和校外活动,比如组织到国外与外国学生交流。宋顿中学当时与法国、德国、西班亚和瑞士的学校有交流,但是参加这种交流家长要付这些费用。另外,张艮打算选修艺术课,他选修的艺术课除了绘画外,还有陶器,所以学校特别指出,如果张艮在艺术课学习中想设计一个特别大的作品,老师可以指导,但是家长要负担额外的材料费。 英国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很多照顾,可以补助任何学校活动所需费用,并且学校很注意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里的隐私权。如果学生参加任何课外和校外活动需家里付钱时,学校会给家长一封信,信上说明,如果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长只需填一个表说明情况,不用交钱,并且学校为学生保密。因为公立学校是纳税人的钱办的,学校要对学生的家长负责,所以学校很重视给家长报告学生的情况。学校告诉我们,一学年有三个学期,每学期会给我们一个关于张艮的报告,包括张艮在校的表现,学习的进展,努力的程度,考试的成绩。另外,每学年学校还会给我们一份张艮全学年的总报告,还有一次家长会,我们可以找任何任课老师面对面的交换意见。这样,我们很清楚张艮在学校的表现,学习的情况和考试成绩。 第五章:宋顿中学(4) 宋顿中学是一九七三年建的,相对说来比较新,条件比较好。科学、技术、艺术、经济和戏剧课都在专门设计的教室上课。另外,学校有图书馆,体操房和室内体育馆。学校有九个室外网球场和很多室外篮球场,还有大片的草坪供踢足球。张艮进校那年,学校有一百八十台计算机供教学用。 张艮刚进宋顿中学时,二百五十二个新生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不是检查新生的知识结构,而是一次新生的智力测验,主要是了解新生的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根据考试成绩给新生分为九个班。学校反对给学生排名,认为根据学生的能力排名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这九个新生班是根据能力混合分班。每个班上有能力强的,也有能力差的,有男生,也有女生。但是,授课要分快、慢班。数学课一进校就分,其他的课则根据考试的成绩逐步分班。 张艮在初中的前三年,也是义务教育的第三阶段,选了英文、数学、科学、信息与通讯技术、法文、德文、历史、地理、设计与技术、音乐、戏剧、体育、公民意识教育和宗教,基本上选了所有的课。 (三)英国的教学方法与国内的教学方法不大一样,特别是数理化。他们更强调理解原理,记住概念,解决问题,但并不一定要会做难题,也不提倡重复做题。所以不要求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原理和记住概念,更不用做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做题的技巧。 九月初,宋顿中学开学了,这是张艮期待了一个夏天的日子。暑假期间,我们经常谈到中学生与小学生的差别,告诉他中学生的课业很多,中学老师讲课也不像教小学生那样要重复很多次,所以中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我特地告诉他,宋顿中学是罕布什尔郡最好的中学,那儿的学生成绩都很好,如果不努力,学习会很吃力,甚至会留级。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英国的中学生是不留级的。如果学习不好,初中毕业时可能没有任何单科文凭。 我认为中学教育很重要,所以对张艮在中学的学习很重视。他的英文已经到达了英国同龄小孩的水平,只要他努力学习,应该在学习上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在学习上应该冒尖。如果学习在班上不是最好的,考一个好大学都有问题,上剑桥更不可能。开学那天,张艮穿着校服,背着新书包,带着他的好奇心,也带着我的希望,上学了。 张艮上中学后,我对他的学习很少过问,希望他能够慢慢的建立起责任感,能够有能力把他的学习管好。我觉得,如果总是要家长督促,孩子的学习一定好不了的。然而,张艮上中学后,好像与小学时差不多,回家没有家庭作业,却经常从图书馆借一些书回来看,晚上看电视或学一些计算机知识。 按教学大纲要求,初中的前三年,一门课的家庭作业需要三十分钟的时间,每天晚上有两到三门课有家庭作业。他回家没有家庭作业,让我们有些担心。我们问过其他学生的家长,他们的小孩回家后都要做家庭作业,有些甚至做到很晚。奇怪的是,张艮班主任的记录本上也没有提到他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事。 对于张艮回家不做家庭作业,我始终不放心。开学两周后,我问他在学校感觉怎样,学习有没有困难,为什么没有家庭作业。张艮觉得在学校很好,同学很多,只是老师讲的课并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难,那儿的同学也不像我们所说的那样个个出众。放学后,学校允许学生在学校呆一个小时,可以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或做家庭作业,所以他总是放学后完成了家庭作业后再回家。根据学校的要求,每天应该有两三门课的家庭作业,一个小时他就完成了这些作业,我有些担心,不知他完成家庭作业是否认真。 英国的教学方法与国内的教学方法不大一样,特别是数理化。他们更强调理解原理,记住概念,解决问题,但并不一定要会做难题,也不提倡重复做题。所以不要求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来理解原理和记住概念,更不用做大量的习题来掌握做题的技巧。另外,英国学校的考试不是百分制,而是等级制,只要答对80%以上就是优等。十四岁前的学习分八个等级给分,从一级到八级。GCSE的成绩也分八级,但是用字母表示,分别为A*、A、B、C、D、E、F、G,不及格为U(Ungradeble)。 第五章:宋顿中学(5) 英国的学校很强调实践,初中学生要学一些实用的课程,比如纺织品技术课和食品技术课都是必修课,每人都要学。此外,张艮还学了木工课和金工技术课。所谓纺织品技术课,就是学一些针线活,包括使用缝纫机,手工缝纫和裁剪。食品技术课就是学做饭。虽然这些课不考试,但是这些环节一定要完成。 张艮在纺织品技术课中,做过一顶帽子和一个坐垫的罩子,带回家给我们看了他的作品。帽子是一个板球帽,做得不算好,大小也不是很合适,但看得出是一个帽子。坐垫的罩子做得好一些,上面还有一个图案。在食品技术课中,他学了如何做蛋糕和馅饼。他带回来他做的蛋糕和馅饼给我们尝,我们实在不敢恭维他的手艺,但是不愿意打击他的热情,都尝一点,说味道不错。那次他带回的馅饼很大,是番茄酱和猪肉做的馅,我们尝了一点,嘴说味道不错,但实在不愿再吃。结果他一个人吃了一半当晚饭,留一半作为第二天的晚饭。 宋顿中学是一所很好的公立中学,学生多数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比较好,所以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都不错。然而,张艮在小学的经历告诉我们,学生总是有差别的,学习总是有竞争,学生之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特别是作为外国人,这些矛盾往往更大。张艮上宋顿中学后,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所以对他的学习我们不是太担心。然而,我们始终很注意他在学校与同学的关系。 英国的中学校里,学生欺负学生的情况是存在的,这种情况在那些城市内的学校更严重。张艮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他觉得他有能力对付在学校时的各种情况。他的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又有很好的计算机知识,所以朋友很多。他不仅有成绩很好的朋友,也有成绩不好的朋友。那些成绩不好的朋友通常个头很大,在学校里谁都不敢欺负。 我们家离学校不算太远,离公共汽车站也很近,张艮刚开始乘公共汽车上学、回家。后来,他嫌乘公共汽车不方便,就与另外一个同学一起走路上学、回家。那个同学虽然成绩不是特别好,但是在全年级同学中个头最大,张艮在学习方面总是帮助他,也经常去他家玩。有这些朋友,张艮在宋顿中学没有过什么麻烦。在学校,有能力的学生有很多机会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愿意与一个成绩差的学生成为好朋友,总是办得到的。 (四)每个任课老师用两个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一个是能力--就是考试成绩,另一个是努力的程度。 张艮理解能力较强,所以学数理化不困难,只用一点时间就够了,每次测验的成绩几乎都是优等,但是很难全对。我们与任课老师见面时,老师也说张艮的理解力很好,只是做作业不是很认真,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我们想到他将来升学要靠考试成绩,希望他多用一点时间在要考试的科目上,争取把考试科目的成绩尽量提高一些。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他养成严谨的好习惯。为此,我们与他讨论过很多次,关于他做作业的方法和态度,希望他多用一些时间做作业,养成严谨的好习惯。 他也认为养成严谨的好习惯很重要,但是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做作业。他只用一点时间可以拿八十分以上,得优等;他要用两倍的时间才可以拿九十分以上,也是优等;他要用三倍的时间才可以拿九十五分以上,仍然是优等。所以他认为用一点时间,拿八十分得优等最有效,他愿意用其余的时间干其他的事情,特别是学一些有关计算机的技能和看其他的书。原则上我们同意他的做法,但是我们知道,考试成绩会影响升学,特别是像剑桥这样的一流大学。为慎重起见,我们宁愿他少学一点其他知识,把考试成绩提高一点。因为我从来主张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仅仅为了考好成绩,所以我没法说服他,只好让他自己掌握好分寸,在把考试科目学好的基础上再干其他的事情。 第五章:宋顿中学(6) 对张艮的学习,我们从来不用操心。特别是数理化,他都在最快的班,考试的成绩总是在快班的前几名,每学年的评语也不错。 每学年,家长有一次与任课老师见面的机会,然而不同的任课老师对张艮的反映大不一样。特别让我们意外的是,教他数理化的老师对他都有意见。每个任课老师用两个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一个是能力——就是考试成绩,另一个是努力的程度。数理化的老师给他的考试成绩都很好,都是A,但是努力程度的成绩都不很好,经常是B,甚至是C。他们认为张艮的学习没有问题,但是上课的纪律不好,与周围的同学说话,努力的程度不够。 张艮上课与周围的同学说话是一个老问题了,在小学上科学课时,他就总是说话。上物理、化学和生物课要做实验,学生围着桌子坐,很容易互相说话。上课时,如果老师只讲他懂的内容,他就很难安安静静地听,结果老师不满意,张艮也觉得上课没有意思。为这件事,我们给张艮谈过很多次,要他上数理化课时不要讲话,但时间长了,他觉得上课没有意思,上课讲话是难免的。所以每次开家长会见数理化的任课老师时,我们都觉得难堪。到后来,开家长会时,我们尽量不见数理化的任课老师,只见其他课程的老师。 张艮九年级时,情况有些变化。宋顿中学调来一位新的数学老师,罗素先生(MrRussell),教数学快班。罗素先生很年轻,从大学毕业不久,工作热情,精力充沛。罗素先生教张艮数学课不久,发现他教的内容张艮都懂,就约见了我们,商量张艮的学习问题。那次我因有事没有去,所以没有见到他。他告诉我太太,张艮已经懂了他教的内容,他准备给张艮单独授课,教他更多的内容。他认为,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已经懂的东西是不公平的,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他准备加快张艮数学课的进度,让他提前两年考GCSE数学文凭。张艮当时十三岁多,十四岁时要考第三阶段的统考,要十六岁才考GCSE文凭。罗素先生计划让张艮在十四岁考第三阶段课程时,同时考GCSE的数学文凭。 当时我太太有点犹豫,她本人也是学理工科的,根据她的经验,认为学数学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巩固概念。然而,罗素先生认为,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做大量的习题,他认为张艮就不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罗素先生说,张艮只要会做题,他就懂概念了,再做大量的习题没有必要。就这样,从那以后的半年的时间里,上数学课时,张艮一个人做GCSE的习题,其他的同学照常做第三阶段的习题。 张艮小学毕业时的英文成绩是平均水平,而数学成绩要高两个档次,所以我们对张艮的英文比较担心。我们每次开家长会时,其他科目的老师可以不见,但是英文老师一定要见。但是英文老师认为张艮的英文没有问题,她认为张艮的英文在班上是很靠前的,特别是理解能力很好。 十四岁第三阶段的统考时,张艮除了参加第三阶段的统考,同时提前两年参加了GCSE的数学文凭考试。第三阶段的统考,张艮的英语是六级,科学和数学都是八级。六级是平均成绩,八级是非常突出的成绩。他的GCSE的数学文凭考试成绩是A*,也是最高等级。他也向科学课的老师提出想提前考GCSE的科学文凭,但是科学课的老师不同意,所以张艮不知道当时他的科学课的程度怎样。我们对张艮的英文成绩比较失望,他的英文仍然是平均成绩。我认为张艮将来在学业上、工作上甚至在生活上,他的英文能力比数理化的能力更重要。我希望他的英文成绩要冒尖,更希望他应用英文的能力要强。 (五)我们觉得张艮学理工科的可能性大,将来学与理工科有关的课程机会很多,所以建议他选与理工科无关的课程,最后他选了两门课,一门是艺术,另一门是商业与经济。 张艮十五岁时,开始学习GCSE课程,也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两年。GCSE课程非常重要,是每个英国人都要学的课程,也是每个英国人都应该有的文凭。那些不升高中或大学的学生,GCSE文凭将是他们的唯一文凭,GCSE课程学的知识则是他们将来谋生的技能。那些要升高中或大学的同学,GCSE课程的成绩则是报考高中的唯一成绩,也是报考大学时的主要成绩。因此,学生和家长很关心GCSE课程的选择,学校也重视。那年夏天,学校专门组织九年级的家长开会,介绍GCSE课程设置和如何选课,校长、副校长和各课程的负责老师都参加了。 第五章:宋顿中学(7) 张艮选了十门GCSE课程,除了六门必修的主科外,还可以选四门其他的课程。他在人文科学中选了地理,在外文中选了法文。我们觉得张艮学理工科的可能性大,将来学与理工科有关的课程机会很多,所以建议他选与理工科无关的课程,最后他选了两门课,一门是艺术,另一门是商业与经济。 张艮十四岁时考过了GCSE数学文凭后,我们一直担心,其他同学上GCSE的数学课时,他干什么。幸运的是,张艮的数学老师罗素先生,已经为张艮的数学课作了进一步的安排。他打算在给其他同学上初中GCSE数学课时,让张艮学高中的普通教育文凭(GeneralCertificationofEducation-GCE)的数学课程。普通教育文凭也称为A-level。宋顿中学是初中,没有高中的教材,罗素先生就与附近一所高中联系,每周把他们的数学课的习题寄到宋顿中学,然后他辅导张艮做。他计划在初中最后两年里,让张艮把高中的数学学完,十六岁时其他同学考初中数学,张艮则考高中数学。 英国初中的GCSE课程很多,两年时间内有十来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占用的课时比较少。高中的A-Level课程要少得多,两年时间内只有三——四门课程,而一门课程占用的课时却要多得多。我们很敬佩罗素先生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更加感激他对张艮的帮助。我唯一担心的是罗素先生对张艮能力的判断是否准确。 张艮在罗素先生到宋顿中学的半年内,很快把GCSE数学课学完,虽然GCSE数学文凭成绩很好,但是我总觉得张艮学数学过于匆忙,基础不是太扎实。初中数学的课时不到高中数学课时的一半,如果张艮在初中最后两年很仓促地把高中数学学完,我很担心学习的效果不好,也担心A-Level文凭的考试成绩不好。张艮的A-Level数学文凭成绩是他报考大学时最重要的成绩,我宁愿他学慢一点,也要学好,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另外我们希望张艮用更多的精力学英文,希望他在GCSE文凭考试时,英文有一个好成绩。谁知罗素先生非常自信,他认为张艮可以把A-Level的数学学好,也能考好。我一向相信我自己的判断力,听了罗素先生的话后,我很犹豫。我们考虑再三,觉得罗素先生的话有它的道理,他毕竟是学数学的,又教张艮的课,应该比我们更了解张艮学数学的能力,他是专家,我们应该听他的。 第二和第三阶段的统考时,张艮的数学和科学课的成绩分别为六级和八级,而英文的成绩分别为四级和六级。他的数学和科学课的成绩非常突出,而英文只是平均成绩。他对语言的兴趣,显然要比对数学和科学的兴趣小得多。然而语言是一生中用得最多的工具,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能熟练应用语言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可以说语言是最重要的学科。我们建议张艮把英语作为最重要的课程来学习,因此鼓励他在英文上多用点时间。我和我太太都不是学文科的,我们自己的英文很糟糕,没有学语言的体会,更没有辅导孩子学语言的经验。 我们曾建议他,课后征求老师的意见,怎样才能学好英文。每次家长会时,我们总是见英文老师,问老师张艮怎样才能学好英文。老师说,张艮英语的阅读能力不错,读得很快,理解也准确。相比之下,他的写作能力比较差,虽然有条理,但是不生动,没有细节。然而,老师认为张艮英文很好,我们不用担心。但是张艮英文考试从来都是平均成绩,我们自己又没有经验,所以我们不能不担心。 张艮觉得,提高英文写作最困难的,是不知如何下手。有一次,我与他讨论,能否用学数理化的方法学英文,能否根据教学大纲对英文写作的具体要求,逐条改进他的写作。我们找到初中英文的教学大纲,其中对写作的要求包括:准确应用相当的词汇,写作的风格与手法有一定的变化等等。针对这些要求,他认为他可以试一下,写作文时,尽量在一个句子中不用相同的名词,在一个段落中不用相同的形容词和相同的副词,一个题目用不同的风格与手法写。 第五章:宋顿中学(8) 刚开始时,要在一个句子中不用同样的名词很困难,要在一个段落中不用相同的形容词和相同的副词更难。张艮看过不少的书,读书时遇到的生词不多,主要的问题是在写作时不会用。我建议他不要性急,练习写作时多用点时间,写一篇作文就像画一幅画,要反复琢磨。画一幅画,不但要用许多颜色,还要把颜色配好。有了一些具体的办法后,他对英文写作有了兴趣,能够静下心来细心地“配颜色”,在写作的过程中多回忆有哪些词可以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老师也认为他的英文写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任课老师的报告中,他的英语和法语的评语最好,能力是A,努力的程度也是A。 张艮九年级选GCSE课程时,我们曾经希望他能多选一些GCSE课程。张艮过去三年在宋顿中学的学习并不饱满,加上他已经考过GCSE的数学文凭,所以我们觉得他有潜力多学一些课程。 在九年级的那次家长会上,校长介绍GCSE课程设置和如何选课时,建议一个学生选课不要超过九门。事实上有些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和重点公立学校,学生通常选十一门或十二门GCSE课程。我不理解,为什么宋顿中学只让选九门GCSE课程,我打算会后问校长。不等我提问,另一位中国内地学生的家长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宋顿中学在郊外,外国人很少。张艮进宋顿中学那年,二百多名新生中,只有三个是外国来的学生,一个是香港同学,除了张艮外,还有另一个中国内地来的男孩,他们不是同班,但是同一年级。这个中国内地男孩的父亲也在南安普顿大学工作,我们彼此都很熟悉。当时在宋顿中学,就他们两个从中国内地来的学生,成绩都很好,所以那位中国内地学生的家长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谁知校长的解释却让我大失所望。校长说考大学有九门课就够了,没有必要学那么多课程。 张艮过去三年在宋顿中学的经历和学校办学的宗旨使我明白了什么叫大众教育,也更加了解英国的公立学校。媒介每年根据考试成绩给学校排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校的压力很大。排名时,最重要的是五门课的成绩,学校自然不愿把有限的师资用于教过多的课程。为了提高考试成绩的排名,有些学校尽量少开课,集中师资教好五门课。 最近,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报道了一则关于一所公立中学GCSE成绩的消息。这所中学是今年GCSE考试成绩进步最大的公立学校。虽然这个学校今年五门课的考试成绩提高了很多,但是有的学生的成绩没有包括最重要的英文和数学,如果把英文和数学统计在内,这个学校的成绩反而下降。英文和数学是最重要的,根据现有的考试成绩排名,这个公立学校的考试成绩是上升了,但是教育质量却下降了。 无论怎样考察教育的质量,英国公立学校提供的是大众教育,公立学校要利用有限的教育经费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大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普及教育,普及教育只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最必需的教育,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需要的教育,更不能提供精英教育。 第六章:望洋兴叹(1) (一)英国的学校对各种竞赛并不很重视,一个学校是否参加竞赛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老师也不组织学生做很多练习,只是鼓励学生参与…… 张艮在宋顿中学上学后,没有觉得中学的学习像我们讲的那样有意思;我们也觉得学校的教学很单调,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教育的质量远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高。他放学回家后,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视,或是用计算机,即使在初中的最后两年上GCSE课程时,回家后也难得有家庭作业。好在他很少玩计算机游戏,觉得玩计算机游戏没有意思,特别是玩同样的游戏更没有意思。只有非常流行的新游戏出来时,他玩一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不玩了。 从宋顿中学到我们家的途中有一个图书馆,除周三和星期天,每天都开门。张艮放学后经过那儿时,图书馆还没有关门,所以他总是在那儿借书。他在宋顿中学读书的范围比在曼思桥小学时要大得多,除了文学书外,也开始读其他方面的书,包括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我们很高兴他喜欢读书,学校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来弥补,所以我们总是鼓励他多读书,特别是课外书。同时,建议他多实践,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既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又能真正理解理论。 那时,宋顿中学的计算机系统已经联网,但是学校没有网站。张艮打算组织几个同学给宋顿中学建立一个网站。我自己没有建过网站,看见他整天在计算机上忙,不知道他建网站的进展怎样。一两个月过了,也没有什么动静,我想他们知识还是不够,没有能力独立建网站,也就不再过问了。 两个多月后,有一天他告诉我一个网址,让我在大学的计算机上看,原来他们给宋顿中学建的网站已经完成了。这个网站介绍他们学校的情况和最近的活动,他自封为网站的编辑,有他的照片,副编辑是他在宋顿中学时最好的同学麦克。他的几个好朋友都在这个网站上。按当时的标准,他们的网站还算不错,虽然看起来不是很好,可功能不少,用起来也很方便。 不幸的是,他们的网站很快被宋顿中学的校长知道了。校长勒令他们撤销这个网站,或改成个人网站。校长要对学校的声誉负责,不放心让几个学生办一个学校的校方网站。结果,他们不得不把那个刚建成的学校网站改成了个人网站,即使改成了个人网站,他们也感到很自豪,同学们都刮目相看。虽然他们想办学校网站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件事却促使学校很快办了一个校方的网站,由一个老师负责。更重要的是,建网站的事给他了很大的鼓励,自信心大增,觉得可以"干大事"。 除了网站外,他还学编写程序和其他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十四岁时,一个在南安普顿大学计算机系做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告诉他,一个高中学生想请人辅导她,完成她的计算机作业。她想请人教她写一个数据库,作为她计算机课考试的一部分。这个中国留学生知道张艮会写数据库,问他想不想干。还特地告诉张艮,这个高中学生家里愿意付钱作为报酬。 后来张艮用了两周的课余时间帮她写了一个数据库,然后通过网络,教会她如何用这个数据库,最后那个高中学生通过了计算机课考试。作为回报,那个高中学生的家长给张艮了二百英镑。这是张艮有生以来,第一次挣的钱,所以很兴奋。这笔钱是通过那个中国留学生转交的,所以张艮始终没有见过这个高中学生和她的家长。我们用这二百英镑给他开了一个儿童储蓄的账号,没有想到这个账号,他一直用到现在。 在宋顿中学除了上实践课外,学校也组织实习。张艮参加了两周学校组织的实习,争取到了去IBM这个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他去的地方是IBM在英国最大的研究院,一个初中学生在IBM的研究院什么也干不了,但是他大开眼界,知道IBM是干什么的。那段时间,回到家后他总是谈IBM的事情。 在宋顿中学的最后两年,张艮对用计算机模拟光的传播很感兴趣,他通过网站,查阅了很多参考文献,包括一些博士论文。他想仿照别人的方法,模拟光线在三维空间的传播。这种计算机模拟涉及很复杂的三维坐标变换,远远超出了初中学生的知识范围。他到处找数学参考书,想弄清楚一些数学公式该怎么用。有一次,他发现我的一本中文的数学手册上有他需要的公式,他要我给他解释一些数学公式的定义和如何推导,他想知道该怎样用那些公式。遗憾的是那些公式也超过了我的知识范围,我也无能为力。我认为他干的事情和他的能力相差太远,建议他不要搞光线的三维模拟,应该干一些更简单的模拟。结果我说服不了他,也只好随他去了。 第六章:望洋兴叹(2) 张艮不是很有耐心的孩子,但是干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可以坐在那儿干几个小时不休息。那段时间,他吃了晚饭就坐在计算机前干他的光线模拟,一直到睡觉。真是老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不断努力,他终于模拟出了他想看到的结果。 有一天,他给我看了他模拟的光线在三维空间的传播的图像。就是一个平行光源由窗外射到室内的一个桌子上,桌面上有一圆球和一个圆锥。在光的照射下,圆球和圆锥在桌面上留下了阴影,同时桌子在地面上也留下了阴影。如果窗外光源移动,这些阴影的颜色、深浅和位置都相应地变化。张艮告诉我,他用的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要计算大量的数据。我的工作与地质力学模拟有关,但是对光线模拟一无所知,也无法评价。我想到不管怎样,做数值模拟也比玩计算机游戏好,遗憾的是我无力作任何指导。 初中毕业那年的夏天,他自己与南安普顿大学计学算机系的Prügel-Bennett博士联系,在他的课题组干了四周,参与了他们课题组一个人工智能方面的课题,做了一些计算机模拟工作。Prügel-Bennett博士对张艮的工作大为赞赏,认为他的模拟工作很有价值。 张艮离开时,计算机模拟工作还没有干完,所以Prügel-Bennett博士就继续干。两年后,Prügel-Bennett博士把他们的工作写成一篇论文在国际《进化计算》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的标题是"Prügel-Bennett,A.(2004)SymmetryBreakinginPopulation-BasedOptimization.IEEETransactio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8(1):pp.63-79."Prügel-Bennett博士在文章的致谢中写道:"IwouldliketoacknowledgethehelpofGenZhangwhomotivatedtheauthortowritethispaperandwhoperformedsomeofthepreliminarysimulations."(张艮完成了本文研究的部分初期模拟工作,并激发作者写了这篇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张艮在宋顿中学的许多课外活动与他的数学老师罗素先生有关。罗素先生到宋顿中学后,组织学生参加了一些全英的数学竞赛。张艮参加了二零零零年和二零零一年的英国中学生中、高级数学竞赛。英国中学生高级数学竞赛是针对十六岁到十八岁的中学生举办的,张艮当时只有十三岁和十四岁,罗素先生认为他有这个能力,所以让他报名参加。张艮在那两次竞赛,每次都获得金牌,也都是宋顿中学的第一名。这种竞赛每年有几万学生参加,前40%都获奖牌,其中6%获金牌,13%获银牌,21%获铜牌。二零零二年,罗素先生认为张艮没有必要再参加英国中学生数学竞赛,而让他参加了英国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进入了第二轮。另外,他还参加了加拿大的国际中学生数学邀请赛和其他的竞赛。 英国的学校对各种竞赛并不很重视,一个学校是否参加竞赛完全取决于任课老师;老师也不组织学生做很多练习,只是鼓励学生参与,所以罗素先生只是组织学生参加竞赛,并不组织学生练习做习题。 (二)他的两件陶器作品中,一件是他自己的头像雕塑,另一件是一个茶壶。那个茶壶的壶口朝下,根本没法装水,可正因为构思新颖,这个壶口朝下的茶壶得了一个好成绩。 在初中的最后两年,张艮的兴趣比小的时候要广泛得多。除了对计算机感兴趣外,他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感兴趣,自己读了很多书。有一段时间,大概是与罗素先生经常讨论数学问题,他对数字和数论感兴趣,他自己买了一本关于介绍数论的书《高等代数:数论介绍》,那段时间我们吃晚饭时话题总是与数论有关。 虽然我自己不是学数学的,但是在大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期间都学过数学课。然而我很少考虑过各个数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更没有读过教科书之外的数学书,对数论这样很基础的理论也完全不知道,所以这时候我只能是听众,没有发言权。我在国内读书时都用教科书,学每一门课时,把精力都放在教科书上,尽量把教科书学好。每门课考试前,任课老师要给学生总复习,其效果是进一步缩小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范围,把精力放在所谓的重点上,也就是放在要考试的内容上。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都不错,但是知识太单一,毕业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会太强。 第六章:望洋兴叹(3) 他还买了一本DouglasRHofstadter的《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这本书讲述逻辑学家哥德尔、艺术家埃舍尔和作曲家巴赫的创造性的成就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该书的中心主题是"文字和思想是否依从正式的规则?"。正如作者所说:"我认识到,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相同的本质。我尝试重现这种本质而写出这本书。"。作者企图把逻辑、艺术和音乐联系到一起,找到它们共同的东西。这是一本很抽象的书,书中把数学中的逻辑关系,绘画中的几何图形和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联系到一起,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张艮当时不到十六岁,很难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但是作者这种特别的思维方式对他的思维方式肯定有很大的影响。他是怎样发现这种书的我不得而知,我只是感到他学习知识有很大的盲目性,觉得他需要有老师的指导。 在宋顿中学时,有一门课,称为"社会,健康与宗教教育",虽然不考试,但属必修课,要求学生读一些人文方面的书,并写一篇作文。张艮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他买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他回家后总是谈论《动物庄园》,所以我们对奥威尔和他的《动物庄园》也有所了解。奥威尔是英国左翼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是奥威尔的传世作品,在这两篇小说中,奥威尔以敏锐的目光,观察和批判以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为代表的掩盖在社会主义名义下的极权主义,以辛辣的笔触讽刺了泯灭人性的极权主义社会和追逐权力的人;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预言,在之后的五十年中也不断地被历史所印证。这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坛政治讽喻小说的经典之作,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界。由他的名字衍生出的"奥威尔式的"一词,已成为通用词汇而被广泛使用,由此可见奥威尔和他的作品在英语国家的巨大影响。 英国的初中教育,宗教教育是必修课,宗教课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哲学思想。在初中快结束时的有一段时间,张艮喜欢看哲学书,他买了两本英文版的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的书。一本是一八八五年发表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另一本是一八八六年发表的《善恶的彼岸》。我们对哲学了解很少,没有读过哲学书,更没有读过尼采的书。我不知道他能懂多少,所以经常与他讨论哲学,问他为什么对尼采的书感兴趣。 张艮认为十七世纪法国的勒奈·笛卡儿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笛卡儿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但是他是一个二元论者。笛卡儿主张第一步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怀疑,而不能信任我们的感官。从这里他悟出一个道理:人必须承认的一件事实,就是他自己在怀疑。而当人在怀疑时,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基本公式——"Ithink,therefore,Iam."(我思故我在。)他认为宇宙中共有两个不同的实体,即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两者本体都来自于上帝,而上帝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他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张艮很欣赏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但是不同意他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来自于上帝",他更乐意接受尼采的哲学思想。 张艮接触西方哲学思想时,只有十五——十六岁,是一个"无知"的无神论者。虽然他认为宗教存在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反对西方基督教的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像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对西方基督教中宣扬逆来顺受的道德思想很反感。尼采是一个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地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 尼采虽然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个人存在的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尼采的著作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思想颠覆了西方的基督教道德思想和传统的价值观,揭示了在上帝不存在后,人类会面临的精神危机。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纳粹哲学家"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第六章:望洋兴叹(4) 作为年轻人,张艮更能接受尼采的这种充满着反叛精神的哲学思想,更强调个人存在价值。那时,他对宗教的看法很偏激,认为有些人因为无力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才希望有一个上帝为他们安排好命运,所以信仰宗教的实质是对自己和对社会不愿意负责任。 张艮在宋顿中学时选修了艺术课。他选的艺术课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绘画,另一部分是做陶器。绘画课中,他们先学素描,后学水粉画,他经常把学校未完成的绘画作业带回家来做,用很多时间在家里做艺术课的作业。有一段时间,我有点担心,觉得他在艺术课上用的时间太多。记得有一次,他在家里画自画像。他在书桌上放一个小镜子,对着镜子画。由于镜子的角度和高矮都不合适,他用了很多办法才把镜子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完成了那幅画。那幅自画像倒是画得不错,是一张素描,从画像中多少能看到他的影子。老师给的成绩也不错,是A-,至今这幅自画像还保留在家中。 另一次是他在家里画水。对画画而言,水是既抽象又具体的题目。他为了确定画什么样的水,在家里观察了水的各种状态。他问我们对他画水有什么建议,我自己细细一想,确实很难有什么中肯的建议。因为水可以装在透明的玻璃杯里,也可以装在不透明的碗里,可以是静止的水,也可以是在流动的水。我们对美术的了解还不如他,结果对他的问题无可奉告。 艺术课结束时,他带回家四十多张他在学校画的作品,有素描,也有水粉画,另外还有一些他做的陶器。他只带回两件陶器,另有一些更大的作品,体积太大,没法带回。他的两件陶器作品中,一件是他自己的头像雕塑,另一件是一个茶壶。那个茶壶的壶口朝下,根本没法装水,可正因为构思新颖,这个壶口朝下的茶壶得了一个好成绩。 他的绘画作品分为几个专题,有的专题是静物,有的专题是人像,有的专题是裸体人像。每个专题都有一些理论基础,在每一组画中,有一些文字介绍,说明他看了哪些名人的作品,受了什么启发和为什么画这些画。我对英国中学的这种教学方法印象很深,他们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作业的题目很开放,让学生有很大的空间去发挥。 (三)我不愿让我们的经历和感受太多地影响他,我希望他要从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成长为一个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 我们搬家后,离安娜和查理的家要远一些。以前安娜到我们家来总是骑自行车,后来她得驾车才能到我们家,所以来得要少一些,但是我们有空也到他们家去。我到地质系工作后,仍参加土木系的研究项目,也经常在土木系上班,查理的办公室在我的办公室旁边,所以我们也能经常见面。英国人在办公室不聊天,尤其是查理,甚至在休息喝茶时他也很少谈工作外的事情。查理是一个政治观点比较右翼的人,对中国的政治肯定有他的看法,只是出于礼貌不谈而已,所以我们从来不谈任何关于中国政治方面的话题。安娜的政治观点偏左翼,思想激进,心直口快,什么都愿说,包括对中国的看法。在他们家里,安娜和查理有时也会争论一些政治方面的问题,由于政治观点不同,他们永远也说服不了对方,每次都是查理先停止争论而结束。 有一个周末,我们在安娜和查理家喝午茶。那时,刚好是达赖喇嘛访问英国,所以英国媒体有一些关于西藏归属的讨论。喝茶时,查理问了一个问题:"WhydoChineseoccupyTibet?"(为什么中国人要占据西藏?)这是我与查理相处十余年,他第一次与我谈到中国的政治。我听了他的问题后,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解释我们对西藏问题的看法。不料,张艮很肯定很明确地告诉查理,"notoccupyit,justkeepit."(不是占据西藏,西藏属于中国。)我和查理都没有预料到张艮有这样的看法,并且是如此明确和肯定的看法。大概查理认为我们的看法已经非常明确,也就没有再谈此话题,而谈其他了。 第六章:望洋兴叹(5) 我和我太太不是学历史的,对西藏的历史不很了解,对于西藏的归属问题,从学术的观点,我们没有明确的倾向。但是我们这一代人出生时,西藏就在中国的管辖内,我们尊重事实,自然认为西藏应该属于中国。我们从未正式地给张艮讨论过西藏问题,大概我们的观念对张艮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他才有如此明确和肯定的观点。 张艮不是一个轻易接受别人观点的人,平时我们想说服他是很困难的。看来,在他的知识空白处,我们的观念对他有很深的影响。想到这点,我有些担心,我不愿让我们的经历和感受太多地影响他,我希望他要从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中成长为一个有独立自我意识的人。 在后来的闲聊中,张艮和查理谈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他们对有些事情看法一致,但是对有些事情的看法差异很大。他们相互交谈时,说话的语速很快,我很难跟上他们谈话的内容。看见一老一小在这么广泛的事情上有共同的话题,我为张艮交流能力的进步而高兴;看见张艮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我感到他已经长大了。 张艮很善于结交朋友。进宋顿中学时,他只认识一个一起从曼思桥小学来的同学。在宋顿中学报到时,他认识了几个新同学,在宋顿中学期间,他们的交往一直很多。各个课程分班后,他接触最多的自然是他在快班的同学,包括另一个从中国内地来的同学。张艮的朋友中还有一个香港同学,那个香港同学的成绩不是太好,只有体育课他们在一个班上。那个香港同学的父母开了一间外卖店,离我们家不算远,他去他父母的外卖店时要路过我们家,所以经常到我们家玩,与张艮一起玩篮球。他在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总是问张艮,张艮也很乐意帮助他,为此他的父母很感激,总是邀请张艮到他们的店里去。 到GCSE考试临近时,那个香港同学的问题更多了,那段时间他每天都给张艮打很多电话,都是问学习上的问题。特别是化学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打来很多次电话问化学题。事后张艮告诉我们,那个香港同学非常努力,只是基础较差,所以给他讲解问题时一定要有耐心。张艮给我们开玩笑说,他帮助那个香港同学用了很多时间,但是他们俩收获都很大;那个香港同学的GCSE考试中化学成绩特别好,张艮的收获是学会了如何给别人讲解问题。 自张艮到了宋顿中学后,每天放学后要在学校做家庭作业,所以他在学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机会不多,我们很担心他的视力和身体,所以鼓励他多参加体育活动。离我们家不远有一个公园,那儿可以踢足球和打篮球,放学后他与同学们常去那儿打篮球。因为同学家住得分散,放学后难得有很多同学在一起玩,大多数时候都只有一两个同学能凑到一起。为了给他有更多户外体育运动的机会,我们在家里的后花园建了一个小小的篮球场,这样即使只有一两个同学,他们也可以在家里玩篮球。 到我们家与张艮玩篮球最多的是那个香港同学。那个香港同学的体育不错,特别喜欢玩篮球,张艮跟他学了不少玩篮球的技巧。现在这位香港同学在大学学体育教育,毕业后可能成为一名中学的体育老师。这位香港同学只能讲香港话,不会说普通话,但是学普通话很热心。他很有礼貌,见到我们时一定说"您好",离开时一定要说"再见"。大概他是在课本上学的普通话,分不清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见到我们时总是一字一句地说"您,好,吗?"好像真想知道对方情况似的,而不是通常的问候语"您好!"我太太给他纠正过多次,好像收效不大,我们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仍是说"您,好,吗"。在宋顿中学的五年里,这个小小的篮球场为张艮和那个香港同学锻炼身体起了很大的作用。 张艮在宋顿中学的五年初中生活,似乎是在匆忙中度过的。他有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有男同学,也有女同学,包括他的最好的同学麦克。几乎过一两周,他们就有周末聚会,通常是同学的生日聚会,更多的时候是去南安普顿市或温切斯特市看电影。在宋顿中学的后两年,几乎一有新电影他们就去看。看电影他们坐公共汽车去,到同学家里我开车接送,所以他的许多好朋友我都认识,都是有礼貌、有教养、有知识的年轻人。 第六章:望洋兴叹(6) 张艮谈得最多的是麦克,也是他最好的朋友。麦克个子不大,爱好文学,读了很多书,说话很尖刻,他的尖刻评论经常让一些女同学难以接受。相比之下,张艮要温和一些,虽然也读了很多书,也喜欢与人交谈,但是更容易接近一些。无论男同学还是女同学,认为他很有趣,也很友好(charming),以至于一个与张艮接近的女同学,特地要张艮转告麦克,要麦克对她说话不要太刻薄。 (四)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是与他人相比,而是与自己相比。无论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怎样,只要能最大限度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就算是成功的。 在宋顿中学毕业前是紧张的考试,张艮除了参加正常的初中GCSE文凭考试外,还要参加高中的A-Level文凭的数学考试。 一门A-Level数学文凭要考六次,要在不同的时间分别考纯数学一、二、三和力学一、二、三。因为是全英统考,所以宋顿中学要为张艮一个人单独安排六次考场。按规定,考试时必须要有老师监考,但是数学老师不能作为数学考试的监考人。为此,他的数学老师罗素先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与学校和其他科的老师安排妥了他的六次数学考试。 那段时间,同学们总是见他一个人在一间教室里考试。每次他要一个人考试时,他的好朋友们总是给他很多鼓励,预祝他考试成功。从同学们的鼓励中,他感受到同学们的羡慕和对他的尊敬,同时也有一些压力。 他总共考了十一门GCSE文凭课程,有六门的成绩是A*,其余五门的成绩是A。那年,英国GCSE文凭统考成绩是A*的平均百分点是5.1%,成绩是A的平均百分点是11.6%。也就是说,一百个考生中有五个可以取得A*的成绩,不到十二个可以取得A的成绩。 张艮的五门必修课(英文、英国文学、数学、两门科学)都是A*,另外法文也是A*。我们特别满意的是他的英文和英国文学都是A*。到英国八年多了,他的英文才赶上来了。记得他练习英文写作时,冥思苦想,总是想在文章中用更多的词汇。我不知道,他练习英文写作的方法是否最为有效,但是他的努力显然是有成效的。如果有老师像罗素先生那样指导他的英文,我想他的英文会更好一些。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的艺术课也是A。虽然张艮没有打算学艺术,我们觉得他有一个很广阔的知识背景很重要。 张艮思想活跃,爱好广泛,肯帮助同学,所以人缘也好。毕业前,他们这一年级的同学编写了一本二零零二届毕业生纪念册。纪念册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同学推选的各方面最突出的同学,包括学习、体育、个人特长等等。学习是最重要的一项,每一项男女生各选三名。张艮被同学们选为学习最好的男生,他最好的同学麦克被选为男生学习最好的第三名。那三名学习最好的女生都是张艮和麦克要好的同学。 宋顿中学的毕业典礼那天晚上,我和我太太去得较晚,我们到达会场时毕业典礼已经过了一半,校长正在发奖,有体育活动奖,有文艺活动奖,有集体活动奖等等。毕业典礼结束后,我正在奇怪,学校为什么没有关于学习方面的奖,这时看见张艮走过来,手上拿着什么东西。原来我们没有到之前,学习优秀奖已经发过了,张艮是他们那一届学习优秀奖获得者之一。 有意思的是,张艮是同学评的学习优秀奖的第一名,另外一个同学是第二名,张艮的好朋友麦克是第三名。同学们评学习优秀奖的时候没有很严格的标准,只是凭印象。学校评学习优秀奖的时候有很严格的标准,是根据GCSE的成绩中有多少个A*和A评出来的。因为麦克比张艮多一个A*,而那个被同学评为第二名的同学比麦克多一个A*,所以学校评的学习优秀奖的男生中,那个同学是第一名,麦克是第二名,张艮是第三名。 五年的初中学习结束了,张艮有能力考好成绩,他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他用学到的数据库知识,帮一个高中学生写数据库挣了二百英镑;他用学到的网站知识,和同学一起建了一个网站;他用学到的计算机模拟知识,帮Prügel-Bennett博士做人工智能模拟。他广交朋友,善待同学,乐于助人;他更成熟了,有自己的人生观,会走自己的路。 第六章:望洋兴叹(7) 张艮的数学老师罗素先生在毕业纪念册留下了他对张艮的印象与希望:"艮,自从九年级发现你的数学才能后,我对你的要求提高了很多。你在九年级取得GCSE数学文凭的A*,在十一年级取得了A-Level数学文凭的A,在中级和高级数学挑战赛中你都成功了,真是好样的。虽然你给我出的数学难题也曾让我冥思苦想,但是回忆起我们的数学讨论,我至今都觉得很有意义。你总是有礼貌、和善、愉快。我没有奢望会有你这样的学生,有那么好的理解能力,一定要再接再厉。我相信你前程远大,一定会成功。——罗素" 在宋顿中学的后两年的学习中,张艮得到了罗素先生的许多帮助,罗素先生的帮助已经超过了一个普通老师应有的责任,我觉得应该感谢他。 在国内,如果学生得到了像罗素先生这样的帮助,作为家长,给罗素先生送一点礼物,是天经地义的。罗素先生为了帮助张艮的数学,牺牲了他个人大量的休息时间,就是从按劳取酬的角度,罗素先生接受一点家长的礼物,社会也应该可以接受。然而,在英国,我始终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方式表示我们对罗素先生的感谢之情。 在英国,给老师钱作为酬谢是行贿,我与他都是犯罪。我曾经打算从国内买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罗素先生,但是我始终没有这样办。我担心这样做,会让罗素先生认为是对他的工作的亵渎。我想我至少要当面表示感谢,遗憾的是,总是不凑巧,张艮离开宋顿中学前,我始终没有机会见到罗素先生。张艮离开宋顿中学后,我们准备了一幅中国的山水画,让张艮到宋顿中学送给罗素先生,表示我们对他的感谢。谁知罗素先生在张艮他们那一届学生毕业后也离开了宋顿中学。直至今日,我仍没有见过罗素先生,也没有表示过我们的谢意,我希望有一天会有这样一个机会。 张艮在宋顿中学应该是幸运的,罗素先生给他提供了机会,让他在数学方面发挥了他的潜力。与此同时我问我自己,如果张艮没有遇着像哈利博先生和罗素先生,他的计算机知识和数学会是怎样?如果张艮的其他老师都像哈利博先生和罗素先生那样,他的情况又会怎样? 张艮在宋顿中学的五年学习中,各方面进步很大,同学和学校对他的评价很好,评他为"尖子"学生。然而,他并不是最有效地在学习。我与他多次讨论过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的成败与否不是与他人相比,而是与自己相比。无论一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怎样,只要能最大限度发挥一个人的潜力就算是成功的。 遗憾的是,张艮在宋顿中学的五年学习中,他在其他方面的潜力没有机会得以充分发展。他在人文知识方面,像文学和哲学,有很深的兴趣和更广泛的爱好,可是学校不能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作为家长,我们也无能为力。在数理化方面也是如此,除了罗素先生可以给他指导数学外,他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兴趣不能得到引导,在物理和化学方面的潜力不能得到发挥。我和我太太都是学理工科的,但是我们的知识已经老化,已经没有能力帮助他;我们不是学教育的,不可能最有效地引导他。每当我看见张艮坐在计算机前,在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寻找他需要的知识时,我为我的无能为力感到内疚。张艮在宋顿中学的五年学习,我最大的遗憾是,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他经常只能望洋兴叹。 第七章:英式教育(1) (一)私立学校的学生资质程度比较接近,……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不会感到周围的同学太弱,而没有学习压力;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不会感到周围的同学太强,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在张艮初中学习的最后两年里,我一直为一个问题所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英国人每年愿意额外多花几千英镑(甚至两万英镑),送小孩进私立学校。 我们刚到英国时,有小孩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经常讨论英国的教育问题,那时对英国的教育了解不多,不知道什么是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只知道孩子在英国上学都不用交任何费用。 有一次,我们谈到英国的私立学校时,一个当时在南安普顿大学做博士生的中国人说,孩子在私立学校比在公立学校只是多学如何打领带,其他都一样。大家听后,哄然一笑,觉得说的有些道理。 时隔多年后,我越来越觉得英国人不大可能每年额外多花几千英镑,甚至上万英镑送小孩进私立学校只是学如何打领带。有相当多送小孩进私立学校的家庭是英国的中产阶级,对他们而言,小孩进私立学校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我与英国的中产阶级分子在一起工作,对他们有相当的了解。英国的中产阶级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相当好的经济收入,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说英国的中产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阶层,对任何问题都有独特的见解,他们的选择总有他们的道理。我想解这个密:为什么有那么多英国的中产阶级不惜重金送小孩进私立学校。 英国私立学校的大小差别很大,学生人数从五十人到两千人不等。英国现有两千五百所私立学校,有六十二万中、小学生,占英国中、小学生学生总数的7%。这六十二万中、小学生中的80%在一千三百所ISC(私立学校联合会-IndependentSchoolCouncil)所属的私立学校就读,其中外国学生占10%。 英国的私立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方针和风格,也不一定按英国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大纲授课,但英国教育部与ISC要定期派员视察各学校。因为私立学校的学生都参加英国的统考,所以实际上私立学校基本上仍按照英国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大纲授课。 二零零五年,私立学校走读生收费,一学年大概为两千五百——九千五百英镑;住读生收费,一学年大概为一万——两万英镑。二零零五年私立学校的学费比二零零四年又增加了大约六个百分点。尽管如此,英国的许多家长送子女到私立学校受教育的热情不减。 英国是义务教育,上小学、初中和高中家长不用交钱,为什么许多英国家长每年额外多交上万英镑的钱选择私立教育呢?我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 (1)每个私立学校有不同的校风和环境。有的学校办在城市,有的学校办在小镇,而大部分寄宿制学校坐落于郊外。这样,私立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法更多样化,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英国人普遍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特别是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的家庭,如果有条件,他们希望孩子在他们认为合适的环境学习。 (2)有的私立学校有严格的入学考试,这种学校适合那些基础好有天赋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潜力在这种学校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有的私立学校专门招收能力差的学生,在这种学校里,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得到特殊的帮助,使每个学生的需要得以满足。总之,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自身的条件选择一所最合适的私立学校。 (3)私立学校通常小班上课,小学阶段为十五——二十个学生一个班,初中阶段为十二——十八个学生一个班,高中阶段为四——十二个学生一个班。由于班级很小,老师有精力照顾每个学生,这样每个学生的潜力可以得到最大的发展,每个学生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另外,私立学校鼓励学生在学业和课外活动方面全面发展。那些在音乐、戏剧、艺术和体育方面有特长和潜力的学生能得到专门的训练。 第七章:英式教育(2) (4)私立学校的学生通常在一个安全的、有秩序的环境里学习,这种田园式环境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宽容精神和相互理解。由于有一流的师资、优越的寄宿条件、完善的体育设施和其他条件,私立学校的学生不但在考试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未来工作中通常能有更大的成就。 (5)如果学生特别优秀,则有获得奖学金的可能。奖学金的形式通常是减免50%的学费。如果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困难,则可以获得助学金。如果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特别困难,则学费与寄宿费都可以免掉。然而,争取奖学金的竞争很激烈,只有那些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争取到奖学金。 (6)最重要的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资质程度比较接近,同学之间不会因为能力差别太大,而发生能力强的学生歧视能力弱的学生。这样,能力强一点的学生不会感到周围的同学太弱,而没有学习压力;能力弱一点的学生不会感到周围的同学太强,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另外,英国私立学校联合会通过专门的、独立的视察机构,定期检查各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专业程度能够保持最高的水准。二零零四年,私立学校初中生毕业生GCSE文凭考试成绩至少一门是A或A*的占53.5%,而公立学校只是13.4%。二零零四年私立学校高中生毕业生A-Level文凭的高级水准考试总成绩超过三百六十分的是57.5%,而公立学校是22.3%。二零零四年私立学校大学升学率为92%。 (二)英国的公学不是由政府设立的。公学最早的含义是可以公开招生,而不只限于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的孩子。此外早期公学,是开放给穷人的孩子就读,因为富家子弟多有私人教师专门辅导。 英国的私立学校中,有二十五所特别好的学校称为"公学"(PublicSchool)。PublicSchool这种说法常常使外国人误解。在美国,PublicSchool是公立学校,PrivateSchool即私立学校。而在英国,MaintainedSchool是公立学校,IndependentSchool是私立学校,而PublicSchool(公学)是最好的私立学校,应该说是精英学校,也即国内常说的"贵族学校"。 并不是英国所有的私立学校都可被称为公学,能够被称为公学的一般有几个特点:1、有悠久的历史;2、非常注重人文教育;3、设有古典与宗教课程;4、十分注重体育活动;5、学费昂贵,而且奖学金的名额很少。 第一份对公学的调查报告是在一八六四年发布的,英国政府考察了九所当时比较著名的公学,包括圣保罗学校、Merchant-Taylor's、温切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拉格比学校、什鲁斯伯里学校和威斯敏斯特学校。在此基础上,出版了一本《公学年鉴》。书后的附录中有《公学年鉴》列出的二十五所公学的名单。然而从更严格的意义讲,所说的公学只是指这九所学校。 最早的公学是十四世纪时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College),是英国第一所免费收受穷苦学生的大学预备学校,开创了英国公学教育的历史。公学最早时是为贫穷人家中最优秀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十八世纪逐渐开始收费,学费变得非常昂贵,发展成为所谓的贵族学校。今天的温切斯特公学虽然已经演变成为一所所谓贵族寄宿制学校,但依然保持了它自己悠久的传统与文化。 不同的公学都拥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包括特殊的体育活动和方言等。比如,橄榄球(Rugby)运动其实最早就是拉格比学校(RugbySchool)的一项体育活动。公学的学生大多住校,而且一般从十三岁就进入学校学习,五年后毕业。要进入这些公学除了需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外,学生也必须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此外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公学一般会优先录取那些父母或亲属曾经就读过这些学校的学生。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许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 第七章:英式教育(3) 伊顿公学、温切斯特公学和哈罗公学被认为是英国最有名的三所公学,也是最好的三所贵族学校。 伊顿公学(EtonCollege)是英国最著名的公学,位于英格兰温莎,泰晤士河畔。一四四零年,亨利六世创立了伊顿公学,最早为一小群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作为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到十七世纪学校逐渐成为一所名校。 这所学校目前有约一千四百名十三至十八岁的男生,每名住校生每学年的学费大约是二万二千英镑。伊顿公学学生的成绩十分优异,也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 伊顿公学以其培养的高素质学生、自身古老的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伊顿校服最早是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的,后来却成为学校的校服,直到今天。其他古老的传统还包括了伊顿野地游戏、伊顿墙球,以及各种奇怪的伊顿用语。长期以来,英国的王室成员都把男孩子送到伊顿公学,学校还培养了十九名英国首相。著名的伊顿公学校友包括了著名的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亨利·菲尔丁、英国著名作家伊恩·弗莱明、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滑铁卢战役中击败拿破仑的英国著名军事家威灵顿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 哈罗公学(HarrowSchool)位于伦敦西北角,是英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公学之一。于一五七二年创建,最初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今天的哈罗公学是英国最负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入读的多为本地区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罗公学招收年龄在十三至十八的男生,目前大约有八百名学生就读,全部为住校生。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是哈罗公学(也是其他英国众多公学)发展的主要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在此时达到顶峰,大英帝国需要更多受良好教育的绅士们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哈罗公学在此期间建造了十一间校舍,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时的哈罗公学已经成为与伊顿、温切斯特、威斯敏斯特等齐名的学校,当时英国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来自哈罗公学。此时期的哈罗公学以纪律严格著称,在所有的英国公学中首创了学长制、鞭刑等体制。哈罗公学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诗人拜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伊斯兰学者马默杜克·皮克索尔、摄影术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和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等。此外,包括约旦国王侯赛因、前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在内的许多中东国家王室成员,也毕业于哈罗公学。 英国的公学不是由政府设立的。公学最早的含义是可以公开招生,而不只限于特定宗教、种族或地区的孩子。此外早期公学,是开放给穷人的孩子就读,因为富家子弟多有私人教师专门辅导。不过到今天,拥有悠久历史的英国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英国各领域的精英。例如,前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就是哈罗公学毕业的;现任首相托力·布莱尔也毕业于苏格兰最好的公学。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初,英国最高职务中约有一半是由伊顿公学、温切斯特公学、哈罗公学、施鲁斯伯里公学和拉格比公学这五所最著名的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英国80%的法官、王室法律顾问、大公司主管、银行执行人和英国教堂的主教出自私立学校。一九七二年,在《经济学家》杂志列出的"杰出人才"中,有67%是从私立学校毕业的,直到一九九二年这个比例仍保持在66%。 二零零五年的资料表明,英国国会两院议员中私立学校毕业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下院议员中33%来自私立学校,上院(所谓贵族院)议员中87%来自私立学校。其中,伊顿公学的学生最多,温切斯特公学的学生居第二。 不难看出,英国的公学,特别是最有名的那几所公学,在英国历史上为当时的社会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应该说英国的公学是真正的精英学校,但是并不一定是贵族学校。虽然,公学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富有的家庭和上流社会,其中不乏贵族子弟乃至皇室成员,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通过考奖学金进入公学,这一小部分学生可能来自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甚至劳动人民家庭。 第八章:考奖学金(1) (一)我一直担心应试教育对他的影响,如果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他就会失去很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所以希望他到英国来受教育。 张艮从宋顿中学初中毕业时,我在英国已经十多年了。张艮在国内时我一直担心应试教育对他的影响,如果把考试成绩看得太重,他就会失去很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所以希望他到英国来受教育。来英国后,特别是参观剑桥后,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他能够考上剑桥。像许多考上了剑桥的孩子那样,张艮只要把各门规定的课程学好,有了好的考试成绩,再加上一些课外的活动,诸如参加一些竞赛,他考上剑桥也是可能的。 然而,在英国这十多年,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很多英国人,其中不乏很优秀的英国人,他们中有许多是从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毕业的,也有许多不是从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毕业。张艮受教育和我自己工作的经历使我对教育的观念,特别是对张艮是否一定要上剑桥大学的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英国认识的第一个从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毕业的是贝利博士。贝利博士是学地质的,他从牛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那时我到英国才两年,在南安普顿大学地质系工作,参加了英国的一个关于核废料存放的研究项目。 这个项目由英国地质局牵头,另外有两个大学参加。英国地质局有两个研究人员,贝利和另一位博士,另外布里斯托尔大学有一位博士。我们四人在英格兰北部的湖区住了半年,从地质构造方面研究在那儿存放核废料的可行性。我们都有博士学位,我是在国内拿的博士学位,他们都是英国人在英国拿的博士学位,另外他们都比我年轻,三十岁出头。 我们在湖区租了一栋有4个卧室的房子,两辆越野车,每天早出晚归,朝夕相处,所以彼此很熟悉。贝利博士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我看不出他们三个在学术上什么差别,但是他们人文方面的素养却相去甚远。贝利博士讲话特别清楚,他不但发音非常标准,并且讲事情极有条理。他既学识渊博,又谈笑风生,好像与任何人都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都有许多交谈的话题。但是他为人很谦和,待人彬彬有礼,其他的人很尊重他。 我们刚开始工作时,有一件事情让我终身难忘。我们的工作要用罗盘测量大量的数据,所以罗盘测量数据的精度对研究工作的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第一天开始工作前,贝利要求我们每人用自己的罗盘测一根地上的树干,然后把测量的方位和倾角写在自己的记录本上,这样可以比较我们测量数据的精度。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他们三人的测量结果彼此相差一度左右,而我的测量结果与他们相比有三度的差别,显然我的测量有问题。我当时非常难堪,真是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 到英国后,我的英文一直是个问题,但是我的业务水平不比英国同事差,没有想到最起码的技能却不如英国人。虽然贝利安慰我,测量数据的精度差一点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一直闷闷不乐,有一种技不如人和滥竽充数的感觉。 一周后,贝利带回两个同一厂家制造的罗盘,要我与他再测量相同的物体,结果我们测量的数据非常接近,几乎是相同的。原来我上次的测量误差,是由于不同的罗盘引起的。贝利很高兴,赶紧把我们测量的结果告诉那两位同事,说我测量数据的精度是非常高的。贝利告诉我,上次测量后,他就怀疑我的测量误差是由不同的罗盘引起的,所以他打算用相同的罗盘再测量一次。贝利对科学的严谨让我很佩服他,让我更尊重他的是他的为人,一丝不苟并且与人为善,一种特有的人文品质。 南安普顿大学的瑞珀教授是另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人。瑞珀本科毕业于剑桥大学土木工程系,尔后在剑桥大学获工学博士,三十五岁在南安普顿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授,四十岁任系主任。我虽然在南安普顿大学地质系工作,但是与他一直有合作项目,所以经常在一起。 第八章:考奖学金(2) 我们课题组在他的办公室讨论课题时,他总是一边打电话处理行政事物,一边在计算机上处理电子邮件,一边与其他人讨论学术问题。即使这样,他总是能抓住讨论的要害问题,提出很中肯的建议。与他一起工作才体会到什么是精力过人和高效率。他虽然个人的能力很强,但是为人并不占强。像许多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毕业生那样,他喜欢挖苦调侃,不过出语却不刻毒。聊天时,常以自嘲开头,再对他人的论点提出异议,带着点小小的狡黠,并为自己的妙语而得意。 我的顶头上司,南安普顿大学地质系的系主任史玎森教授不是牛津或剑桥毕业的,但是他的学术成就比许多牛津或剑桥毕业的要强得多。我和他在南安普顿大学地质系一起工作了八年,后来我们一起在伦敦帝国学院又工作了三年。他担任帝国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院长时,有一个就职讲演会。在会上,利兹大学一位教授称他为现在英国最杰出的构造地质学家之一。史玎森学识渊博,思维严谨。我与他共事多年,受益匪浅。 然而,安娜和查理的二儿子大卫在剑桥读书的经历,让我们对是否一定在一流大学受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卫是学数学的,我到英国那年,他刚从剑桥本科毕业。他进剑桥前,在温切斯特市的西蒙兹学校上高中。西蒙兹学校原来是一所公立重点学校,通过考试选学生,所以教育质量很好,是罕布什尔郡最好的公立高中。大卫能从西蒙兹学校考入剑桥,他的学习肯定非常优秀。然而,进剑桥后,他发现从公学(精英学校)来的学生不但数理化基础很好,而且人文知识更是出众。虽然他进剑桥后非常努力,但是第一年的学习仍然很吃力,考试成绩也不理想,而那些公学来的学生,学得很轻松,还有时间用于社交活动。他二——三年级学习没有那么吃力了,但是再也进入不了已经形成的社交圈子,所以他在剑桥读书的三年里始终觉得很压抑,毕业时成绩也不理想。他考大学时,剑桥是第一志愿,伦敦帝国学院是第二志愿,他至今都后悔,觉得应该选择伦敦帝国学院。 大卫在剑桥的不顺利不仅仅在于他毕业时成绩不理想,更重要的是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伤害。大卫在人文方面的素养的确不如许多其他从牛津或剑桥毕业的人,相比之下他与人交往的能力要差得多,可能是他在西蒙兹学校上高中时这方面的培养不够,也许他在剑桥时受到的伤害仍然在他的身上有阴影。 一流大学的确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许多特有的素质。然而,与他们在一起,我的感觉是社会需要的是他们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个好大学的牌子,更不是一个好的考试成绩。一个好大学的牌子对找工作、升学,甚至提升都有帮助,但是一个好大学的牌子毕竟只是敲门砖,敲开门后,能否有作为还是靠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是人文素质。如果都有同等的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就尤其重要。 在张艮受教育的问题上,尤其是是否一定上剑桥这个问题上,我有越来越多的考虑。如果张艮能力不强,人文素质不高,即使进了剑桥,在剑桥读书也会很被动,甚至受到伤害。 (二)近年来,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开始招收十六岁的学生,只上高中,这样只用交两年的学费。 张艮在宋顿中学最后一年的年初时,我们开始给他选学校读高中。离我们家十五公里的温切斯特市的西蒙兹学校是一所理想的学校,虽然是一所公立学校,但是教育质量很好。宋顿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大多要到西蒙兹学校读高中,也包括张艮最好的同学麦克。 在西蒙兹学校的参观日那天,我们去了西蒙兹学校,听了学校的介绍,也详细了解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西蒙兹学校只有高中部,一个年级有一千多学生,每年考上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的有四十——五十人,这个比例在公立学校中是很高的了。如果张艮在西蒙兹学校的学习成绩能保持在前二十——三十名,进剑桥大学可能性应该很大。但是西蒙兹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简单,学校只能保证高中的A-Level的基本课程。像其他的公立学校一样,A-Level考试成绩、大学升学率,特别是考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名额是学校最关注的,学校没有额外的师资教授其他的课程。 第八章:考奖学金(3) 张艮在曼思桥小学和宋顿中学的经历告诉我们,英国公立学校是英国义务教育的础石,它的方针是大众教育,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只能为社会每个成员提供必要的教育。在这种大众教育体制下,每一个儿童都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学到必要的知识,掌握实用的技能,为他们将来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一方面大众教育由于经费有限,不可能为那些潜力很大的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二方面大众教育的经费由政府提供,公立学校把政府要考核的各种指标看得很重,因此不愿意也不可能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如果我们对教育有更多的要求,应该考虑私立学校,付出更高的代价。 英国的私立学校主要有两种,走读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所谓的精英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学费是走读学校的两倍,但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教育质量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可以提供奖学金,如果考上奖学金,学费实际上与走读学校差不多,所以如果张艮要去私立学校,争取一个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的奖学金是我们的目标。 那年,好的私立走读学校的费用一年大概在一万英镑,而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的费用一年大概在两万英镑。传统上,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招收十三岁的学生,到十八岁毕业,也就是从初中的三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一共是五年的时间。近年来,好的私立寄宿制学校开始招收十六岁的学生,只上高中,这样只用交两年的学费。如果张艮那年能考上奖学金,学费可以减少一半,我们两年的费用大概在两万多英镑。虽然这对我们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但是我们还是有能力支付。 许多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没有送子女进私立学校,还有一个更深的考虑,他们顾虑公立学校的学生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会比私立学校的学生优先。 英国的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对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非常看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被认为是英国社会精英的摇篮。八百年来,这两所学校为英国社会培养出许多英才。到今天为止,无论在实质上或形式上,英国的其他大学都不能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相提并论。 英国学生高中毕业时可以报考六所大学,但是只能报考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其中的一所,其余的五所可以任意选择。另外,学生报考大学的时间也不一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报名时间在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必须结束,而其余的五所学校可以晚一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每年先录取,然后是其他大学录取。甚至在泰晤士河上的划船比赛,也只有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参加。 英国没有公共教育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只在那些私立的精英学校招生,所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与这些精英学校有传统的联系。比如,温切斯特公学和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都是由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创建,目的在于让温切斯特公学的毕业生能够进入牛津深造。此后,英王亨利六世模仿此法,建立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在历史上,温切斯特公学一直是牛津大学新学院的预科学校,而伊顿公学一直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科学校。 随着英国公立学校的发展,逐步有公立学校的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但是比例很小。许多英国的中产阶级没有能力送子女进私立学校,但是希望他们的子女能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所以要求这两所大学招生时不能只凭学生的能力,要求逐步增加公立学校的学生进入这种一流大学的数量,甚至提出要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比例招生。 几十年前,公立学校的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很少,而现在公立学校的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超过了私立学校的学生。特别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要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招收更多的公立学校的学生,现在公立学校的学生进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比例在56%左右。由于比例的限制,许多私立学校的优秀学生也进不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或则说,同样优秀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进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机会小于公立学校的学生。 第八章:考奖学金(4) (三)十七岁——十八岁对张艮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在这个时期,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会逐步定型,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基本形成。如果他能在一个优越的环境学习,有一流的老师引导,有许多有志向的同学相伴,我相信受益不亚于进剑桥。 如果张艮把进剑桥大学作为首要的目的,他去公立学校的好高中为好,那样进剑桥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张艮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培养,成为一个更有能力的人,他应该去一个好的私立学校。我们曾与我们的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张艮应该去公立中学,首要的是争取进剑桥,到了剑桥后有非常好的学习条件,可以结识许多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更重要的是有在剑桥受教育的经历。这样的看法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 然而如果张艮去西蒙兹学校,他又会像在宋顿中学那样,学习只局限于教的课程,他感兴趣的东西没有人指导。另外我们还担心,如果张艮在西蒙兹学校只是拼命读书,只是准备考试,即使考上剑桥大学,知识面也太单一,他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也不会顺利。如果他也像大卫那样在剑桥感到很压抑,那么他受到的伤害会影响他的一生,与其那样不如不去剑桥。 另外,十七岁——十八岁对张艮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在这个时期,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会逐步定型,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基本形成。如果他能在一个优越的环境学习,有一流的老师引导,有许多有志向的同学相伴,我相信受益不亚于进剑桥。 最后我们决定张艮应该争取到私立学校读书,并且报考英国最好的寄宿制私立学校,但是有一个条件,张艮一定要考取奖学金。如果他考不上奖学金,说明他在私立学校中不算最好的,那么他在高中时就会感到很压抑,同样的会受到伤害。 我查询了二零零一年英国A-Level的考试成绩,在最前面的有伊顿公学、温切斯特公学、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圣保罗学校。很幸运,所有的这些学校都在英格兰南部。我们知道伊顿公学是一所真正的贵族学校,英国王室的子弟几乎都在那儿读书,所以决定不报伊顿公学。温切斯特公学离我们家很近,只有十五公里,威斯敏斯特学校和圣保罗学校在伦敦,离我们家也只有一百多公里,我们决定让张艮报考这三所学校。 那年秋天,我们向这三个学校索要了有关报考的资料,包括入学考试的要求、奖学金的名额和金额、考试时间等等。这三所学校的入学考试很严格,要到校参加三天的考试。糟糕的是,这三所学校的考试时间几乎相同,都在第二年的一月底,因此不可能参加其中任意两个学校的考试,这样我们只能选其中一所学校。 这三所学校中,温切斯特公学可以为考高中的学生提供最多两个"学者"奖学金,奖学金最高金额是50%的学费,其他两个学校可以为考高中的学生提供最多五个奖学金名额,但是奖学金的金额更少。即使获得50%的奖学金,我们要付的学费仍然很高。虽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还可以进一步提供助学金,但是我们的经济状况又不能申请助学金。我们希望张艮能争取最高的奖学金,所以决定报考温切斯特公学。 交了五十英镑的报名费后,温切斯特公学来信告诉张艮,要他二零零二年的一月下旬参加三天六门课的考试,同时再交一百一十英镑的考试费。因为张艮打算在高中学理工科为主的课程,所以他要参加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一门综合考试和一门智力测验,每门课分为两部分,笔试和口试,最后校长还要逐一面试。学校同时寄了一套过去的考题,供他参考。学校的信中说,张艮在考试期间可以免费在学校吃午饭,但是得自己解决住宿。我们家离温切斯特很近,可以每天回家住,但是大多数考生来自英国各地,有些甚至来自国外,所以学校的信中附了一些附近旅馆的电话和地址。 温切斯特公学每年六月也有"参观日",报名者与家长可以参观学校,但是我们决定让张艮报考温切斯特公学已经是十一月,早已错过了"参观日"。温切斯特公学也是一个旅游点,花三英镑五十便士一个人可以参观一个小时。我们家离温切斯特市很近,我们打算让张艮考试前去参观一次,熟悉一下地方,但是他觉得没有必要,所以直到他考试前我们都没有去过温切斯特公学。 第八章:考奖学金(5) 英国的城市通常很小,而温切斯特市比一般的城市更小,只有一个镇那么大。但是温切斯特市历史很悠久,曾经是古英格兰的首都,所以也是一个旅游城市。温切斯特公学坐落在城东南角的一条僻静的小街上,街的南边属于温切斯特公学,北边是著名的温切斯特大教堂(WinchesterCathedral),那条路就以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College)命名,称为学院街(CollegeStreet)。 张艮考试那三天我要上班,所以早晨八点半我把他送到那儿,下午六点钟再去接他。早晨我送他去时很忙,车在学院街临时停一下,他下了车我就走。下午我接他时去得稍早一点,把车停在学院街,然后到校门等他。 温切斯特公学的校门在学院街的中间,是一个由大块条石砌成的石拱结构,有两扇非常厚的橡木门,上面有一排排的铁铆钉。橡木门没有涂漆,由于年代久远,橡木门是浅灰白色,周边和棱角都已磨圆。进入大门后,全是石块铺的路,石块表面都已磨圆也很很光滑,但是路面已经凸凹不平,走在上面不是很舒服。 一月的英国,下午六点钟天色已晚,我刚走进校门,看见一些考生出来,一个个穿戴很整齐,西装革履,显然都是私立学校的学生。有些还拿着各种乐器,可能都很有专长。很快张艮也出来了,与一个考生边走边谈,仿佛已经很熟悉。宋顿中学的校服是套头毛衣,张艮没有西装,考试那几天他穿的是一件深灰色的绒衣,头发很短,所谓寸头,与那些西装革履的考生们有点格格不入。当时我有点后悔,觉得我们也应该为他多做点准备,至少也应该买一套西装,给面试的老师一个好印象。 三天考试后,我们问他感觉怎样,他觉得考试不是很难,也不能说不难。大概有四十人参加考试,每门课先笔试,然后口试。他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校长的面试。 校长面试的题目由抽签决定,张艮抽的题目是"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AmericanCultureImperialism)。他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题目,所以没有思想准备。好在他平时看课外书籍很多,也喜欢与同学讨论问题,特别是新问题。所以他也不紧张,考虑了一会儿,讲了两点看法。一是它的弊病,他认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使各国文化变得很单一,比如好莱坞的电影风靡世界,而其他国家的电影很少,这样不利于各种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二是它的益处,他认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给各国也带来了发达国家的观念,加速了世界的进步。张艮知道持有什么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观点,最好是有两方面的观点,并有事实来支持这些观点。 在考前报名填表时,我们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考不上"学者"奖学金是否考普通生。张艮填表时回答的是"不"。这样,张艮必须考进前两名,否则就拿不到"学者"奖学金,也进不了温切斯特公学。在三天的考试时间里,他与其他考生有些接触,认为那些考生的确不错。特别是有一个学生,他接触较多,认为那个学生很优秀。他自己认为,如果他考不上奖学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考生中优秀的学生很多。考试结束后,我们劝张艮不要再想考温切斯特公学奖学金的事,即使考不上,他也有过一些很有意义的经历,也知道有许多小孩比他更优秀,这次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