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唐朝那些事儿-3

作者:阿龙 字数:12348 更新:2023-10-09 10:29:23

一、“如果分封六国,则目前刘邦军中的一部分人会跟着去,这会削弱刘邦实力。”反驳:想走的留不住,不想走的赶不走。就算刘邦这里真有一部分人走,那项羽一方也会分流一部分人,对双方是均等的。况且,刘邦分流的人仍然留在联邦合纵体内,而项羽的人却是加入这个敌对的合纵体。从这个角度讲,反而对项羽不利。二、“六国成立后,万一不跟刘邦而跟项羽怎么办?”反驳:这确实是联邦体中控制力弱的弊端。但可设法予以抑制。其一、项羽不得诸候之心,六国跟他的概率较小。其二、六国册立人由刘邦选定,在其人事、军队安排上可进行一定制约。除了以上的反驳理由外,分封六国还可以有一个好处:六国后人可以比刘邦更好地动员六国本地人参战,有利于快速提高联邦体的战斗力。笔者在这里并非想替郦食其“平反”,只是想说明,张良的理由不是绝对的。到底走哪条路,取决于统帅通盘的考虑(但必须是连贯的,不能自相矛盾)。值得一提的是,楚汉战争打到后面,除刘邦、项羽外,相对独立的利益体还是出现了——韩信集团、英布集团、彭越集团。其中韩信集团的实力大到可与楚汉鼎立。从《史记》的记载看,刘邦对此三个集团的控制力比较弱,四个集团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合纵体的关系。既然是这样,我们又为什么能够肯定,如果当初郦食其分封六国后,刘邦一定会失败呢?3、大战张须陁(1)尽管有了贾雄的建议,翟让内心还是有点矛盾:一方面非常想跟着李密干大事,另一方面又有些舍不得自己的控股权。这种矛盾心理导致了他虽然已经把李密视作依靠对象,但却迟迟没有下一步的动作。精明的李密非常清楚翟让的想法。毕竟,要一个人一下子从老大转变为老二,中间心理落差太大,不容易(更何况是一个曾经实力雄厚的老大)。而如果想进一步提高他加入联合政权的积极性,就不能只耍嘴皮子,还得再来点更为实际的东西。于是,李密先从粮草补给角度,向翟让提了一个问题:“现在天下很乱,四处庄稼荒芜。将军虽然人马众多,粮食库存却不够。目前瓦岗采集粮食的唯一途径是四处去抢,但各地都闹饥荒,又能抢到多少?如果缺粮状况延续下去,再加上敌人大兵压境,将军何以自保?”(今四海糜沸,不得耕耘,公士众虽多,食无仓禀,唯资野掠,常苦不给。若旷日持久,加以大敌临之,必涣然离散)翟让一听:“唉呀!还真是这样!那依先生高见,我们该咋办呢?”李密的建议是要建立一个合适的根据地:“不如先取荥阳,作为根据地。利用那里的囤粮来补给部队,待兵强马壮后再去逐鹿中原。”(未若先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马肥充,然后与人争利)翟让合计了一下,觉得很好(确实可以取得很大利益),就调动瓦岗本部人马,跟着李密一起杀下山来。部队一开始比较顺利,把荥阳周围的县城拿下不少,正兴高采烈地向荥阳本部推进时,却遇到了一个狠角色——张须陁。(庚戌,须陁引兵击让)张须陁,弘农阌乡(今河南灵宝西)人。性格刚烈,有勇有谋,为隋军名将。大业年间,曾为齐郡(今山东济南)郡丞。当时,山东闹饥荒,米价高昂,身为郡丞的张须陁毅然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同僚都劝他:“开仓放粮须有皇命,怎么能私自行动呢?”张慨然道:“皇上远在千里之外,若派人前去请示命令,一来一往,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如今百姓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仍要等待皇命到达,岂非荼毒生灵?倘因此被治罪,我死而无憾!”(须陀曰:“今帝在远,遣使往来,必淹岁序。百姓有倒悬之急,如待报至,当委沟壑矣。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言罢,他即开仓放粮,然后再派使者向炀帝汇报。杨广知道后,也没责怪他。第二年,长白山(今山东省邹平县南,不是东北那个长白山)大王王薄集结数万徒众,四处窃掠。官兵曾与其多次交锋,皆遭败绩。张须陁受命平叛。此时,王薄正好转攻鲁郡(今山东曲阜)。张领兵追之,在岱山赶上王薄,并乘其不备展开突袭,大破王军,斩首数千人。王薄吃了苦头,不敢再与张争锋,便挥师北渡黄河,想暂避风头。张则不予其丝毫喘息之机,继续追击,在黄河北岸的临邑(今山东德州市临邑县)再破王军,斩首五千余人。王薄连吃两个大亏,心中恼怒,遂联合豆子卤亢(地名,位于今山东滨州惠民)的山大王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人,合兵十余万,攻打张须陁驻扎的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想报一箭之仇。豆子卤亢在黄河北岸,章丘在黄河南岸,王薄等人是从北向南打,中间要过黄河。张须陁一面派水师在黄河切断其后勤补给线,一面亲领两万精兵,待敌南渡黄河后展开突袭,大破敌军。王薄溃退之众北归时,路过黄河上的渡桥,又被预先埋伏在此的隋军水师截击。前堵后追,所杀不可胜数(须陀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袭击,大破之,贼徒散走。既至津梁,复为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露布以闻)。经此数役,张须陁威名远扬,令山大王们闻之丧胆。此人不光有勇有谋,还能对士卒倾心相待,颇得军心。炀帝听到他的事迹后,龙颜大悦,除了厚赏之外,还特命使者画其外貌呈送上来,想看看这个大英雄到底长得啥模样(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而奏之)。曾经,有一股两万多人的“土匪”势力突然出现在张须陁城下,四处抢劫。仓促之间,张未来得及集结兵力,只带着身边五名骁勇骑兵(五人中可能有秦叔宝和罗士信),就去和两万大军群殴(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奄至城下,纵兵大掠。须陀未暇集兵,亲率五骑与战)。“土匪”们看他人少,都争着要来杀他,包围圈竟达到了一百多层(贼竞赴之,围百余重)。张毫不畏惧,身上创伤虽越来越多,胆气却越打越烈,眼越杀越红。一直坚持到城中援军赶到,终于大败“匪军”。3、大战张须陁(2)几十天后,“匪军”头目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合军围北海(今山东青州),兵锋甚锐。张须陁对下属说:“土匪们认为我距离远,不会很快到达,所以骄傲不备。如我军速至,破之必也!”于是急点精兵,倍道兼行,果然大破其众,斩首数万人,获辎重三千辆(此役所胜的原理与司马懿当年倍道兼行,速破孟达相似)。大业十年,山大王左孝友拥徒众十万,屯于蹲狗山(今山东招远东北)。面对十万敌军,估计是考虑到左孝友粮草不够,张须陁采用了步步为营,扼守各处要害,将敌军困在山上的策略(须陀列八风营以逼之,复分兵扼其要害)。最终不战而胜,左孝友面缚来降(此役获胜原理与司马懿在街亭围困马谡相似)。打了无数胜仗后,张须陁因战功迁齐郡(今山东临淄)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翟让以前曾与张须陁前前后后打过三十余仗,无一胜绩(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这次一听克星来了,当即吓得失魂落魄,调转马头就要开溜(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也难怪,以张须陁的威名和翟让所吃的苦头,如何不怕?李密倒是非常冷静。虽然张须陁是块硬骨头,但要成大事,这道坎就非过不可。他看翟让想跑,急忙将其拦住,非常镇定地说:“张须陁屡次获胜(指战胜翟让),必有轻敌之心。将军只管按我的计划办,一定能够获胜。”为打此仗,李密作了以下部署:一、由翟让领一队人马去跟张须陁正面交锋。二、由李密领一队人马在距离战场十几里的地方埋伏。三、翟让与张须陁交锋后,佯装不敌,将敌诱至埋伏圈内再以优势兵力围歼。李密预计,由于张须陁轻视翟让,不会怀疑翟败退的真伪,也不会带太多兵马,一定会乖乖入套。战斗打响后,翟让依计行事。张须陁果然上当(赢了他三十多次,估计都赢麻木了,这次没料到情况有异),紧紧跟在翟让屁股后面,一路穷追不舍。待张进入口袋阵后,突然伏兵四起,李密、翟让、徐世绩、王伯当的四路人马把张须陁团团围住,要一口将其吞下(密与让及徐世绩、王伯当合军围之)。深陷重围,须陁恍悟上当,但他这种场面见多了(曾带着五人就与两万大军群殴),也不慌张,抄起家伙就与四路大军轮番厮杀起来。以他的非凡身手,瓦岗军人数虽众,居然近他不得。张须陁顺利突围后,见左右仍被困在里面,又纵马入包围圈内营救,来来回回进出多次,跟买菜差不多。不过,隋军并非人人都如张须陁般骁勇,在瓦岗军优势兵力猛攻之下,死伤不可胜数。张须陁发现人越救越少后,终于放弃了努力,仰天怆然道:“兵败如此,有何面目再见天子?”于是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岁。(密与让合军围之,须陀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陀跃马入救之。来往数四,众皆败散,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时年五十二)张须陁其人,骁勇匹于吕布,武略堪比韩信,义气有如田横,悲壮不下项羽。悲呼!惜呼!一代战神,一代帅才,一代义士,一代霸王,就此陨落了!张须陁余部闻听主帅阵亡后,仿佛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长,昼夜悲泣,数日不止(其所部兵,尽夜号哭,数日不止)。后世钓雪人有诗祭曰:岱宗苍莽起风云,吹灭狼烟无迹寻。孤胆驱驰悲马啸。大河奔涌赤涛鸣。天兵备道雄关定,穷寇依山奇阵平。慨问黄天厚土地,何方拜祭有英灵?张须陁之陨,在于过分重义轻死。其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败后能收拾残军,卷土重来,为兄弟们报仇,岂不胜于就此永诀?而造成张须陁败亡的起因是李密的诱兵之计。接下来,就讨论一下此计的应用和破解之法。温带的深海中,生活着一种叫做鮟鱇的鱼。这种鱼的背鳍很长,像一个鱼竿。背鳍的尖端能够发光,很多小鱼看到这个发光的“东西”后,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去啄食。鮟鱇就用这个发光物把小鱼吸引到嘴边,然后一口将其吞下。诱兵之计的原理与此相似。首先在预定地点埋伏大量兵力(鱼的大口),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诱饵)去吸引敌军,将敌军引至埋伏圈后,再一口将其吞下。张须陁并非一个无谋之人,他之所以上当,是自以为跟翟让打过多次交道,已了解其能力。但他万万没料到的是,这次翟让的背后,还藏着一个可怕的李密。判断敌军是否为诱兵的办法大概如下:一、如果敌方兵力弱小,却又主动来骚扰明显强大的我军,则为诱兵的可能性较大(明显有恃无恐)。二、如果敌军阵容不乱,又未战先退或小战即退(不合常理),则为诱兵的可能性较大。对于诱兵,食之无味。如果实在觉得讨厌,以相对应的兵力击之即可,万不可轻易以主力压上。孙子兵法云“小敌怯”,即是告诉我们要当心诱兵。兵法又云“饵兵勿食”,更是告诉我们轻易不要追击诱兵。那么,怎么区别真败与假败呢?一般而言,战场上敌军越多,战斗越惨烈,真败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是投入产出的关系使然,对于想诱敌的一方,如果在诱饵上的代价过于惨重,就不合算了。瓦岗军在荥阳打了一个大胜仗,不光清除了强敌张须陁的威胁,而且拿下了一个粮草充足的根据地,威名震动四方。经此一役,翟让算是对李密口服心服了,终于做了一个实质性的动作:让李密把他的所有粉丝组织起来,建立一支独立的军队,称为蒲山公营。此时,翟让与李密也正式由名义上的主客关系变成了强强联手关系。但在荥阳住了一段时间后,翟让又跟李密说:“现在粮草充足,我想要回瓦岗。如果先生不想去,也随便你,我们就此别过了。”(让谓密曰:“今资粮粗足,意欲还向瓦岗,公若不往,唯公所适,让从此别矣。”)翟让此话的意思就好比是:我要回家了,你跟不跟我去?不去就算了,我先走了。所以,他话虽然客气,但实际上表明了要与李密分道扬镳的态度。翟让为什么又反悔了呢?可能有以下原因:一、还是觉得跟人吃大锅饭(实际上是李密说了算),不如自己开小灶好(有控股权)。二、对打天下这条漫长而艰险的道路没有信心,还是当土匪实在。三、瓦岗的土匪寨子住惯了,恋家。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李密看到自己做了这么多的工作(又是游说,又是拉人,又是帮忙搞粮草)后,翟让还是不想干,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得深深叹口气,叫一声翟兄弟保重,然后目送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然而故事还没完,翟让回瓦岗没住几天,又反悔了,觉得还是跟李密干有前途,便厚着脸皮带着队伍又来找李密(让寻悔,复引兵从密)。为什么?笔者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只是觉得,翟让这人其实满可爱的。4、经略洛口(1)人常说,小别胜新婚。翟让的去而复返,让李翟这对政治鸳鸯的感情又深了一步。对于李密而言,尽管这次是翟让来投奔自己(主客关系已经颠倒),但他对翟让还是非常尊敬和客气的,并没有得意忘形(毕竟以前也麻烦过人家翟让不少)。休整一段时间后,他对翟让说:“现在东都洛阳空虚,军队战斗力不强。越王杨侗(东都名义上的最高统帅)年纪尚小(十三岁),留守的官员也不咋的。段达、元文都(洛阳掌权的大臣)这两人更是一对蠢才。依在下估计,他们都不是将军(指翟让)的对手。如果将军能够按我的计划行事,天下唾手可得。”(密谓让曰:“今东都空虚,兵不素练;越王冲幼,留守诸官政令不壹,士民离心。段达、元文都,暗而无谋。以仆料之,彼非将军之敌。若将军能用仆计,天下可指麾而定也。”)此话怎么看都有拍马屁之嫌,但可能也只好这么说。翟让对干大事没信心,不说的容易点,他难免会有畏难情绪(从此话也可看出,李密不仅完全摸透了翟让犹犹豫豫的心理,而且能够对症下药)。估计翟让也没完全搞懂自己到底比洛阳的人强在哪里。不过既然李密说可以打洛阳,那就应该问题不大(自击败张须陁后,他已经对李密佩服的五体投地)。行,你说咋办就咋办。李密便派一个叫裴叔方的人先到洛阳去打探虚实。好笑的是,洛阳守备居然发现了他的探视行为(也不知是怎么暴露的?难道当土匪的果真长得与众不同?),不光加强了防御力量,而且派人火速向时在江都(扬州)的杨广告急。(乃遣其党裴叔方觇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之,始为守御之备,且驰表告江都)大军未动,消息先走漏了,已不可能达到偷袭的目的(跟以前杨玄感的情况很像)。接下来该怎么办?洛阳城中兵力有好几万,而李翟兵团只有一万多人,是应该霸王硬上弓的强打还是另寻良策?李密在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后,提出一条一箭四雕之策:主攻离洛阳一百多里的隋军囤粮重地——洛口仓。按李密的分析,如果打下洛口仓,可以有四个好处(四雕):其一、我军可得到大量粮草补给。其二、可以切断洛阳至洛口仓一线的补给,对于洛阳守军有釜底抽薪的作用。其三、用洛口仓的粮草赈济灾民,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加入队伍,为将来打天下积累资本。其四、以洛口仓为诱饵,可调动洛阳守军出城增援,有利于在运动战中消灭其有生力量。如此明显比在城墙下硬拼好。对于打洛口仓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方案,李密也考虑好了。他认为,目前洛阳虽已得到消息,但其工作还仅限于加固自身城防,暂时没有兼顾到洛口仓。如果部队马上行军,展开偷袭,一方面洛口仓没准备,另一方面洛阳的救兵又不能及时赶到(有一百多里路),可一举而下。(密谓让曰:“事势如此,不可不发。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馀,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比其闻知,吾已获之,发粟以赈穷乏,远近孰不归附!百万之众,一朝可集,枕威养锐,以逸待劳。纵彼能来,吾有备矣。然后檄召四方,引贤豪而资计策,选骁悍而授兵柄,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岂不盛哉!”)这个作战方案不光构思精奇卓绝,而且通盘考虑缜密无漏!高!实在是高!李密之雄才大略不能不让人佩服!听完李密的一番雄论后,翟让大概眼睛都直了,心想:天哪!太有才了(见过有才的,但没见过这么有才的)!俺跟定你了!他马上表态:“只有真英雄才能图谋如此大略,俺自愧不如。一句话,你当老大,俺听你的。你唱主角,俺跑龙套。”(让曰:“此英雄之略,非仆所堪;惟君之命,尽力从事,请君先发,仆为后殿。”)于是李、翟率精兵七千,火速偷袭目标。结局果如李密所料,一举而下!(庚寅,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浴仓,破之)之后,李密马上开仓放粮,赈济四方灾民(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4、经略洛口(2)当洛口仓出事的消息传到东都后,洛阳方面的普遍看法是:一、这群土匪真不咋的,本以为他们狗胆包天要来攻洛阳,谁想到却只敢打小小一个洛口仓,太叫人失望。二、想必这群土匪是饿疯了,才去抢粮仓。三、洛口仓乃囤粮重地,必须马上夺回。四、从一群饿鬼手中夺回洛口仓的难度不大。既然行动很容易,一帮权贵的公子哥儿、亲戚朋友、甚至国子三馆的学士,都唯恐白白浪费一个捡大便宜立大功的好机会。他们拿着精致昂贵的装备,穿着光鲜华丽的时装,带上平整崭新的旗帜,托关系走后门,挤破头地来随军出征。(时东都人皆以密为饥贼盗米,乌合易破,争来应募,国子三馆学士及贵胜亲戚皆来从军,器械修整,衣服鲜华,旌旗钲鼓甚盛。)受大伙儿高度参与的热情刺激,洛阳很快就凑集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部队,在虎贲郎将刘长恭(主帅)、光禄少卿房崱(副帅)的率领下,敲着锣,打着鼓,得意洋洋地向洛口仓方向开去。洛口仓位于今河南巩县东北(洛阳的东面),对于行军路线,主帅刘长恭决定采取东西夹击的方案:一路为主力,由他自己率领,自洛阳出发,从西向东打。一路为偏师,由河南讨捕使裴仁基率领,自虎牢关(在洛口仓东面)出发,自东向西打。他们约定,两路人马在某时某地集结后,再统一发起总攻。(长恭等当其前,使河南讨捕使裴仁基等将所部兵自汜水西入以掩其后,约十一日会于仓城南。)由于李密已料到隋军迟早会来,所以一直密切关注着洛阳及周围城镇的动向。这边刘长恭刚出城门,那边探马就忙不迭地来回跑着通风报信。及时准确的情报,为李密的作战策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己方仅七千人,人家却有数万人(加上裴仁基的虎牢军团),这一仗到底该怎么打?由于敌众我寡,正常的思路往往是先集中兵力,以机动作战的方式将敌军各个击破。即趁刘、裴未会师前,先向东打较弱的裴部,然后再回师向西打较强的刘部。但李密没有采取这一策略。可能他担心,如果集中火力先打东线裴部,一旦不能在短时间内取胜,空虚的洛口仓就会很容易地落入西线刘长恭之手。而万一刘长恭固守洛口仓内的防御工事不出,自己一来兵比他少,二来攻坚不易,倘久攻不下,粮草耗尽,将必败无疑。所以,李密的作战方针是要在确保洛口仓的安全下,再考虑进一步计划。为此,他决定冒点险,分兵拒敌。一路六个纵队,打刘长恭;一路四个纵队,打裴仁基。通常意义下,弱势兵力一方采取两面出击,与优势敌军正面抗衡的思路为兵家之大忌。不过李密也没什么其他选择,洛口仓他实在丢不起。虽行动有些冒险,但李密也有可以凭借的优势。一、隋军成分鱼龙混杂,本身战斗力要打折扣。二、隋军骄傲轻敌,对困难料想不足,容易入圈套。三、敌军远来疲惫,我军以逸待劳,战斗力彼消己长。四、我军虽两面出击,但都先敌一步,有选择预定战场的权利(即我方可事先占据有利地形)。此时,最关键的问题是,选择何地作为战场最优?对于偏师的裴仁基一路,李密选择了在其必经之地的横岭(今河南巩县东)埋伏。依山设伏历来为兵家优选方案,其中好处一看即明,不消赘述。对于主力的刘长恭一部,则相对麻烦一些。大概其行军路线上没有合适的山脉(最优地点)可供选择,所以李密选了一个次优地点——石子河(今河南巩县东南,在横岭南面)东岸。这个地点的选择也比较考究。其一、石子河东面没有阻拦,西面却是洛水。刘长恭自西而来,必须要先过洛水。其二、刘长恭过洛水后,便夹在两河之间(东有石子河,西有洛水),进退都比较麻烦。其三、我军在石子河东面列阵,诱使刘长恭过河来打。由于石子河阻拦,敌方很难一下子全过来。如此则不利于敌方集结兵力。其四、如果我方战胜,则跨石子河追击敌军时,因西有洛水阻拦,敌军很难完全逃掉。其五、万一我方战局不利,则由于石子河东面无阻拦,可迅速实施撤退。(密、让选骁雄,分为十队,令四队伏横岭下以待仁基,以六队陈于石子河东。)4、经略洛口(3)计划完毕后,李密立即调兵遣将,分头行事,静候隋军大驾光临。因距离较短,洛阳隋军主力很快便赶到了洛水西岸,并住了一晚。次日清晨,刘长恭接探马来报,说发现贼兵在不远的石子河东岸列阵,耀武扬威,十分嚣张。“贼兵有多少?”“咳!没多少。”“靠!没多少还敢在俺面前摆谱。马上出发,灭了他。”“大帅,这么急?还没开饭呢。”“开饭?开什么饭。贼兵这么少能消耗多少能量?等收复洛口仓后咱们早饭、午饭一块吃。这叫灭此朝食。”于是,隋军在刘长恭风风火火的率领下,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饿着肚皮就渡过洛水,在石子河西岸布下阵来(东都兵先至,士卒未朝食,长恭等驱之渡洛水,陈于石子河西)。据《资治通鉴》记载,刘长恭军队的一部分东渡石子河后,与翟让先交火。翟让撑不住时,李密再率生力军上。因为隋军没吃早饭,又一下子连过两条河,又累又饿,所以被一举击溃。(长恭等见密兵少,轻之。让先接战,不利,密帅麾下横冲之。隋兵饥疲,遂大败)不过,此处描写仍有太简单之嫌。史书只说了李密的六个纵队在石子河西岸列阵,但没说具体如何部署的。到底是六个纵队一开始都亮给刘长恭看,还是只亮翟让部,而李密部先隐藏起来呢?合理估计一下,后一种的可能更大(这一招效果更好。以李密的性格,也喜欢使用这招)。如果此细节能够确认,整个作战过程就清楚了。李密先让翟让率一队人马(兵越少,隋军轻敌心理越重)作为诱饵(翟让好像老干这事儿),站在石子河东岸展览,以吸引刘长恭冒进渡河。自己则率一队人马埋伏起来。刘长恭渡河时,翟让暂时先招呼着。翟让既不能不让其渡河(太少达不到消灭对手的目的),又不能让其渡过的太多(太多则打不赢)。待时机成熟后(可能是半渡而击),突然鼓声大作,旌旗乱舞,李密部队仿佛飞将军从天而降,向毫无准备的隋军冲去。隋军既闹不懂此军从何冒出,又搞不清其数目多少,兼之又累又饿,心理防线瞬间坍塌,顿时被打得溃不成军。关于此战的具体结果,《资治通鉴》记载是隋军死伤十之五六(士卒死者什五六)。而《隋书?李密传》的记载是刘长恭“仅以身免”(似乎是被全歼了)。虽然记载略有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李密大获全胜,声威震动天下(原先只是在河南小有名气)。经过此役(史称石子河之战),李密地位在集团内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于是,群雄正式拥立李密为领袖,称魏公(让于是推密为王,上密号为魏公)。公元617年二月十九日,李密设祭坛,即位,建元年,大赦天下(当然,隋朝监狱里的囚犯管不到)。此时的李密,一来军威大盛,二来应了真龙天子之谶言,三来有洛口仓的丰厚粮草,天下英雄自然趋之若鹜。其徒众积蓄到后来竟达几十万之多(道路降者不绝如流,众至数十万)。于是,李密让护军田茂广在附近建造了一座方圆四十里的洛口城,并以此为跳板,将东面的大部分河南郡县都握入手中(乃命其护军田茂广筑洛口城,方四十里而居之,密遣房彦藻将兵东略地,取安陆、汝南、淮安、济阳,河南郡县多陷于密)。魏公,这是曹操曾经的尊号。如今,李密也许想要效当年魏武之壮举,依靠滚滚铁蹄,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吧。至于翟让,李密当然没有忘记。这位昔日的瓦岗土匪头子如今也鸡犬飞升,不光官拜上柱国、司徒、东郡公,而且拥有一班相对独立的幕僚人马(原瓦岗系)。就好像是在李密这个母公司下面又开了一个全资子公司。5、收纳英豪上文提到,洛阳进攻李密的军队分为两路。一路为刘长恭率领的主力,一路为裴仁基率领的偏师。在主力刘长恭被歼灭后,作为偏师的裴仁基命运如何呢?裴仁基,字德本,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此人为将门之后,少年便骁勇异常,弓马娴熟,曾担任过隋文帝的贴身侍卫,先后参与过平陈之役、土谷浑之战、高丽之征,以军功显赫晋光禄大夫。在中原乱世时,裴被炀帝任命为河南道讨捕大使,镇守虎牢,与群豪对峙。虽然裴劳苦功高,但却一直生活在炀帝的猜忌之中(连樊子盖、苏威都被猜忌,又何况是他)。其坐镇虎牢时,身边还跟了一个监军御史萧怀静,就是专门监视他的。萧怀静大概属于那种鼠目寸光又十分阴险之辈(不过,这种人往往会得到炀帝的信任)。他像阴魂一样死死缠住裴,处处干涉其军务。以前,裴仁基见兄弟们实在辛苦,每得到什么财物、战利品都会全部分赏给部下。但萧怀静来了之后,他一方面担心裴收买人心,另一方面又想中饱私囊,所以总是从中作梗,搞得军士们人人愤怒(这里也可看出,受炀帝信任的萧怀静在裴面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裴根本不敢得罪他)。这还不算,萧还是一个心胸狭窄之辈,也不知道裴什么地方得罪他了,此人经常隔三差五地向炀帝打小报告,把裴搞得成天神经兮兮,惶惶不安(裴仁基每破贼,得军资,悉以赏士卒,监军御史萧怀静不许,士卒怨之;怀静又屡求仁基长短,劾奏之)。石子河之役,裴仁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没有按预定时间到达战场。当他听到刘长恭已大败的消息后,内心十分恐慌。如果继续前行,可能是去送死。如果退回虎牢,则有可能被萧怀静治延误军机的大罪。真可谓进退两难。怎么办?裴无奈之下,就地(百花谷)驻扎部队,坚壁自守起来(仁基失期不至,闻刘长恭等败,惧不敢进,屯百花谷,固垒自守,又巩获罪于朝)。李密了解到裴的尴尬处境后,立即遣说客到百花谷去做其思想工作。他不光陈述利害关系,指出降李才是唯一出路,而且许以高官厚禄(李密知其狼狈,使人说之,啖以厚利。贾务本之子闰甫在军中,劝仁基降密)。裴仁基本来就处于骑虎难下之势(总不能一辈子都呆在百花谷吧),再加上平时又被萧怀静搞得很郁闷,所以就有了投降之意。但他对萧还是心有余悸,对说客说:“萧御史那边怎么办?”说客道:“此人就是一只鸡。如果他不从,一把刀就能解决问题。”(闰甫曰:“萧君如栖上鸡,若不知机变,在明公一刀耳。”)裴仁基想通了,也不继续在百花谷空耗,收拾行装回到虎牢,准备起事。萧怀静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获悉了内情,立即写信向皇上告密。然而,他的信不幸被裴仁基截获了。裴此时已无退路,只得立即将萧灭口,正式率虎牢驻军前去投奔李密,并被封为上柱国,河东公。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隋唐演义》中小将裴元庆的原型)跟乃父一样骁勇善战,也被李密封为上柱国、绛郡公。父子二人都得到李密的重用。这段时间,李密除收纳裴仁基外,还收纳了另一个重量级人物——孟让。孟让,齐郡(今山东济南)人,在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时,因山东民不聊生,率众起事。他先是与另一首领王薄合兵一处,占据长白山(今山东省邹平县南)。后来长白山被隋猛将张须驼击败,王薄向北逃窜,孟让则向南另寻出路。孟南进至都梁宫(江苏盱眙)后,重新设立据点,拥徒众十几万人。隋王朝派时任江都(扬州)郡丞的王世充前去破敌。孟让依仗自己人多,又看隋军主帅是个郡丞(文官),更是轻敌。(让笑曰:“世充文法小吏,安能将兵!吾今生缚取,鼓行入江都耳!”)王世充利用了孟让的轻敌心理,故意示弱,以骄其心,待其懈怠时,再出兵击敌,一举获胜。孟让仅带着十几名骑兵逃走。在李密称魏公后,孟让率手下归附,被李密封为总管、齐郡公。除了收纳裴仁基、孟让两个大哥级的人物外,李密还得到了数名勇冠三军的猛将:秦琼、程知节(程咬金的原型)、罗士信。至此,李密集团主要有以下四大势力构成:一股是由原蒲山公营为基础的嫡系势力,以王伯当为代表。一股是原瓦岗系势力,以翟让为代表。一股是投诚过来的隋军势力,以裴仁基为代表。一股则是后期归附的其他山大王势力,以孟让为代表。李密的队伍成分确实够复杂。6、再袭回洛仓洛口仓是李密起家的资本,此仓有窖三千,每窖容粮八千石,总容量为两千四百万石,号称“天下第一粮仓”。李密得到此仓,一方面,可以凭此收纳天下英豪;另一方面,也切断了洛阳最大的一条粮草补给线。尝到甜头后,李密又将目光盯向了洛阳附近的另一粮仓——回洛仓(洛阳城北七里,有窖三百,容量为洛口仓的十分之一)。如果能再攻下此仓,则可进一步掐掉洛阳粮草补给,让其守军因粮草问题而不战自败,从而达到不战自胜的目的。不过,攻打回洛仓的难度要大于洛口仓。洛口仓距洛阳一百多里,洛阳不容易接应。但回洛仓距洛阳仅七里,完全在洛阳的控制范围之内。为实现攻占回洛仓的目的,李密采取了声东击西之策。第一步,示形于敌。当时,洛阳外城横跨洛水两岸(皇城为内城,在洛水之北),中间有数座桥梁相通(其中一座为天津桥)。在洛水南岸的外城中,有一个大集市叫做丰都市。公元617年四月九日夜,李密遣孟让率步骑兵两千人,进入洛水南岸的东都外城,大肆抢掠,并放火焚烧丰都市(己丑夜,让帅步骑二千入东都外郭,烧掠丰都市,比晓而去)。此次抢掠并非一般性的砍杀,其主要目的是将隋军注意力吸引到洛水南岸,并增加此处的驻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洛水北岸的防御力量。第二步,声东击西。四月十三日(五天后),李密正式实施回洛仓攻略。他将部队分为两路,一路为主力,约三万人,由自己亲自率领;一路为偏师,两万人,由裴仁基、孟让率领。行动开始后,裴、孟军团先攻击回洛仓,得手后,南进烧毁位于洛水上的天津桥,并大肆抢掠。洛阳方面派兵击之,裴仁基等败退。(癸巳,密遣裴仁基、孟让帅二万余人袭回洛东仓,破之;遂烧天津桥,纵兵大掠。东都出兵击之,仁基等败走)既然李密的目的是拿下回洛仓,裴仁基等为什么在打下回洛仓后不守,却要向南去烧洛水上的天津桥呢?理由只有一个——吸引隋军注意力。李密军攻打回洛仓的响动必然很大,洛阳方面不可能不知道。因此,为避免洛阳方面大队人马来援,裴等打下回洛仓后立即南进,并在南边故意搞出很大响动,是想让隋军产生以下错觉:其一、土匪们在回洛仓只是随便打一打,打完就往南方跑了。所以,回洛仓方面不必派大队人马支援。其二、这伙土匪上次就是到洛水南岸抢劫,这次行动也符合其习惯。所以,隋军所谓的对裴、孟的胜利,实际上是在被李密牵着鼻子走。就在裴、孟被隋军“击败”的同时,李密已率领主力占据了回洛仓(密自帅众屯回洛仓)。不过,虽然李密利用声东击西之计而首战告捷,但其胜利并不巩固。一、回洛仓距离李密的根据地太远,中间还隔着隋军占据的偃师、金墉两城,相互不太容易接应。二、隋军早晚会发现上当,而此时的洛阳方面军队尚有二十余万(东都兵尚二十馀万人),不容小觑。四月十五日,在强攻偃师、金墉不下的情况下,李密主动领兵退回根据地——洛口。此时的洛阳城,粮食已经非常紧缺(东都城内乏粮),李密突袭回洛仓着实让隋军出了一身冷汗。为避免揭不开锅的惨剧发生,洛阳名义上的一把手——越王杨侗派人火速将回洛仓的粮食往城内运(越王侗使人运回洛仓米入城)。如果等回洛仓的粮食运完了,再取此仓已无任何意义。四月十九日,还没休息两天的李密只得再辛苦一下,领着三万人马,又去攻打回洛仓。得手后,他立即大肆修建防御工事,以应付隋军即将来临的进攻(己亥,密帅众三万复据回洛仓,大修营堑以逼东都)。洛阳方面派段达领兵七万,与李密在洛口仓北面交火。可能是防御工事起了作用,会战结果以李密大获全胜而告终。自此之后,在中原大地,李密之声势已全面压过隋王朝。7、评说上瓦岗之前,李密四处流浪,饱受冷眼,仿佛丧家之犬。上瓦岗之后,他却突然间要风有风,要雨有雨,成为左右天下大势的英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