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个谎话,但却是个歪打正着的谎话。但楚成王仍然有点不信,齐来打我?为什么不直接杀过来,一定要走你的地皮?但他又不敢不信,就先派人去看看情况,到底多国部队的打击目标是谁。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4)如果事情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管仲的计划就会顺利成功。可这时,另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叫屈完,跟后来那个屈原一样,都是楚国的贵族。这时,这哥们儿现在正在蔡楚边境上执行任务。本来,管仲已下令多国部队越过蔡国直接向楚国发动突然军事行动,想一举把楚国搞定。多国部队已按照计划,全力进攻。哪知喊杀声还没有响起,那个屈完却走进来,对齐桓公说:“我奉我们老大之命在这里等你们呢。”齐桓公一听,马上就惊呆了。他对管仲说:“仲父啊,这是怎么回事啊?”管仲说:“肯定是有人泄密了。估计他们已经有了准备,咱的阴谋诡计看来泡汤了。既然他们的特使都在这里跟咱会见了,咱也只能跟他们摆道理了。”其实管仲一点不知道,楚成王这时还在犹豫,只是派人过来摸他们的底,搞他们的情报,并没有做什么准备工作,而是这个屈完太狡猾了,正在骗他们上当。当然,管仲在这个时候采取不进攻的策略还是正确的。跟楚国对着干,不能突然之间将他们打趴下,一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齐国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脱身出来。现在虽然是多国部队,但那几个国家向来是凑热闹的,要是真的开战,打得久了,他们肯定受不住,到时多国部队反成了多重麻烦,结果如何,真不好说了,倒不如先跟屈完谈谈,看看是怎么回事。如果楚国实在想打,就跟他死磕下去,那也是没办法的。如果楚国还有别的意思,只要争个脸面回来就足够了———反正现在争的就是一个脸面,当了这么多年的霸主,其实只是得了个脸面而已,其他实惠的东西,算起来倒真的不多。于是,管仲就跟屈完代表双方老大举行了两国会谈。屈完继续忽悠管仲,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俺大王早就知道你们到这个地方来,所以先派俺在这里等你们,俺大王委托俺向你们请教,俺国本来在南方,你们在北方,从来没有什么瓜葛,为什么你们要突然来打俺们?”管仲一听,更认为楚国有了准备,心里就有了不想打下去的想法,马上就说:“咱们两国本来都是大周王朝的二级机构,这你们是知道的吧?你肯定还知道,以前我们齐国刚被任命的时候,大周还有个正式文件,说,以后哪个诸侯不服从周王,跟大周对着干的,就由齐国当带头大哥去处理他。你们长期以来都不向周朝交管理费,进贡你们的包茅,使得周朝在祭祀祖先时不能过滤酒,让祖先们喝的酒不能更加纯一点。所以,近来周朝老追究齐国为什么不催楚国把这个东东拿来?齐国向来遵从周王,哪能不带兵前来?另外,当年,周昭王到楚国来过黄金周时,你们却在船上做了手脚,让他坐在破船上,最后让天子成为水鬼。所以,现在连带这个事一起,向你们讨个说法。”注意,管仲在这里列出的两大罪状,绝对是经过大脑反复过滤的。第一个罪状其实就是几捆茅草,在南方到处都有,是滤酒专用品。这个罪名的弹性很大,要是上纲上线起来,是可以灭国的。因为周朝少了这个东东,祖宗在另外一个地方,就吃不香喝不辣起来,就会在阴间骂娘,就会不保佑大家,那个后果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的。而且根据唯心主义人士无数次的证明,祖先们虽然是自己的祖先,但一到阴间就很变态,是一帮经常生气的家伙,而且一生起气来,并不像我们这样,只是摔几件家具了事,过后仍然一团和气,该吃饭的吃饭,该洗脚的洗脚,该睡觉的睡觉。他们却专门找你的麻烦,而且不去找别的活人,而是专门恶搞自己的子孙。因此得罪了祖先,在当时看来是最严重的后果,这罪是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当然,如果不当一回事,就会笑呵呵一下,不就是一捆草?那是牛吃的快餐,算个屁。反正有酒给祖先喝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过滤?说不定祖先就喜欢那个稠稠的东东,喝起来比酒水有营养多了。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5)第二个罪名的弹性就更大了。这个罪名是翻历史旧账,把N久年前的周昭王之死摆到台面上,说是楚国以前的第N代老大害死了周昭王。这事说来就更不靠谱。你想想,连周朝自己多年来,都没有追究这个责任,你到现在还来纠缠什么?连周朝自己在档案里都模糊过去,你还能怪楚国吗?管仲把这两条罪名列出来,完全是可以伸缩的,是打是退,都给自己留下了主动权。屈完也是个外交老鸟,一听管仲的话,马上就回答,他的回答,也只有两点。第一点,很爽快地承认了不贡包茅的错误,表示以后一定超额完成任务———反正就是几捆草,发动几个农民加班加点用半个工作日就可以搞定,完全可以堵住这个罪名。第二点,就是坚决否定昭王之死跟楚国有关。那跟谁有关呢?他对管仲同志说,你要想知道原因,“君其问诸水滨”,就去问滔滔江水吧。说是江水知道,其实就跟鬼知道差不多。管仲知道碰上对手了,回来对齐桓公说:“楚国现在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的,看来得施加一点压力。让大军继续向前压过去。”于是,多国部队一直开到汉水岸边,每天在岸上猛敲战鼓,把声势做大做强。这时,楚国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派斗子文带着大军在汉水对岸列阵,与多国部队隔着汉水面对峙。到了这时,这仗是打不起来了。以当时的水战设备,谁都不敢渡江过去硬拼。斗子文也是个老鸟,一看多国部队只擂鼓不渡河,就知道管仲并不想真的干仗,就对楚成王说:“老大,管仲聪明得很,到现在还只是光叫不练,一个兵都不派下来。我估计和平的希望还是有的。不如再派个人到那边去跟他们洽谈一下,看看他们的意思。顺便看一下他们的实力,如果他们的战斗力不强,咱就冲过去搞定他们。如果他们真的强悍,咱就争取和平解决。”楚成王问:“派谁去好呢?”斗子文说:“还是让屈完过去,他跟管仲打过交道。”屈完说:“我去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已经当面向管仲认过错。如果老大想和平解决问题,叫我过去,绝对没有选错人;如果想继续打,还是另派人过去吧。”楚成王当时拍板说:“就是你去了。现在我授权给你,不管是和是战,都由你在那边决定了。我们在这边做好两手准备,就等你回来。”其实,管仲早就想和平解决。这时看到又是屈完过来,知道事情成了,马上以高规格来接待屈完。老屈一看这个排场,当场就决定和平算了,免得打来打去,那才麻烦得多。于是,双方经过友好协商,最终达成两点共识:一、楚国承认不贡包茅给周朝的严重错误,以后每年按时向周朝运去几车草包;二、多国部队后退三十公里,楚国当场兑现一车草包。这个协议,对双方而言,可以说是双赢的。楚国承认了一个错误,损失了一车草,但免了一场多国部队的打击,仍然是合算的;齐国带着多国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而来,总算讨了个说法回去,虽然没什么实质性的胜利,但面子却已经赚够了。连楚国都在自己面前认错,把N年来一直不贡的包茅全部兑现,这可是一项伟大的胜利啊,没有水平、没有实力你能办得到吗?屈完回去向楚成王汇报了这个会谈的成果后,楚成王的脑子突然又进水了,觉得这么在齐国面前承认多年都不承认的错误,面子丢得有点大了。何况齐国就这么退兵回去,肯定不是为了要几车草,而是因为实力不行,怕了他们才退兵的。他这么一想,马上就反悔起来,叫停送草车:“不用开过去了。”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6)屈完和斗子文坚决反对,说老大要是开这个国际玩笑,老大您就太无耻了。楚成王一听,两个人都骂自己无耻起来,那自己是真的无耻了,因此只得赔着笑脸说不做无耻的老大,派人把包茅送过去,另个给八国都送了一份楚国的土特产和现金,让大家的脸都笑歪了。齐楚之战之前,声势大得要命,当时所有的军事评论家都以为,史上规模最大的大战争就要爆发,诸侯之间马上就得血流成河,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家就要产生,哪知最后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国部队只是组成了一个阵容可观的旅游团到汉水北岸一游,看到汉江的水还是很环保的,是绝对没受过污染的,然后还拿了楚国的礼物,就都回去了。当然,回去之前,齐桓公照例又开了个诸侯大会。楚国派屈完前来跟八国诸侯签订了召陵宣言,承认齐国的老大地位。同时,齐楚两国还就郑蔡两国问题达成了谅解,即齐国不再为难蔡国,楚国也要放过郑国。算起来,谁也不吃亏。当然,对于齐国来说,这次跟楚国的交锋,使齐国的霸主事业更上一层楼,达到了历史新高。当然,主导这次外交事务的仍然是管仲。后来,鲍叔牙偷偷地问他的老朋友:“我有点晕菜了。楚国到现在已经称王,这可是个大罪名啊,你为什么忽略不计,却是纠缠那几车茅草?”管仲笑着说:“那个称王的罪名实在太大了,咱要是提,他肯定不会认错。他一不认错,这仗就得打下去。你也看到楚国的实力了吧?要是打下去,这仗估计要打得没完没了,到头就是胜利了,咱的综合实力也玩得差不多了。到时还拿什么资本去当霸主?所以,得了面子就已经胜利了。为什么一定要去打个你死我活?”老鲍一听,心说,老管的水平,老子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了。让楚国认错,取得面子上的胜利,是齐国霸主事业的一个高峰。霸业巅峰齐国霸主的另一个高峰就是直接干涉了周王的确立。管仲提出的霸主口号就是“尊王攘夷”,这话说白了,就是打着大周的旗号,借着打击外族侵略的机会,把其他诸侯全部绑架,然后到处干涉别国内政,说是执行周朝的使命,其实是充当国际警察,谁不听自己的话,就修理谁。除了楚国和秦国的内政,齐国没有插上一腿之外,其他国家到处都有齐国那只看不见的手。这时,他们觉得干涉诸侯的内政好像也不刺激了,就把手伸向周朝的内政。能把周朝的接班人定一次下来,这个霸主就真的牛了!管仲的做事风格是,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个理由,没有理由就要创造一个理由出来。不过,这时周王朝确实给管仲提供了一个大大的借口。齐国自从当上诸侯的霸主后,不管是文明还是粗暴地干涉了人家的内政之后,总是很有礼貌地派人跑到洛邑那里,向周王进行汇报,说是完成了周朝交给的任务———其实,连周王也不知道这个任务是什么任务———表示自己做的完全是合理合法的。这次跟楚国的交锋,更是为大周讨说法,因此就更需要向周朝汇报情况了。这次齐国派去向周王汇报的人是隰朋。这个隰朋也是个老鸟,在首都没几天,就发现周惠王的家里出了麻烦。本来,周惠王听说齐国为他们家讨到这个说法,心里高兴得要命,叫后勤部门集体动员,要隆重招待这个霸主的特使。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7)隰朋听说周惠王现在对太子的态度有点变化,就要求见一见太子。周惠王有点不高兴,但他不是猪头,知道自己虽然是大王,是全国老大,但霸主的分量却比自己重了,因此也不敢得罪这个特使。周王的太子叫姬郑,是原王后的儿子。后来,王后死去,周惠王又任命了新的第一夫人,新第一夫人叫惠后,人很漂亮可爱,周惠王很喜欢,于是就想把原来的姬郑的太子位免去,让惠后的儿子姬带当太子。他把姬郑叫来的同时,也让姬带一起出镜。隰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这哥们儿估计跟姬郑个人交情很不错,回到齐国就对齐桓公说:“老大,看来太子有点不妙了。老大现在是诸侯的霸主,是大家心目中的大救星,为什么不想办法救一救太子?否则,周朝乱了套,霸主也有责任啊。”齐桓公有个屁办法?但他实在想插手一下周朝这个事务,让自己的霸主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没有办法,但他知道管仲有办法。他把管仲叫来,说:“仲父啊,你得想个办法保住姬郑当上下任周王啊。要不周朝一乱,咱也好不到哪去。”管仲说:“这个好办得很。马上召开一个大会,列个出席大会的名单,叫姬郑代表周朝到会指导。只要姬郑出席了大会,让大家全面认可了他的接班人地位,周王以后还有什么话说?”于是,马上通知各诸侯,到卫国的首止开会。会议时间是在公元前655年5月。来的仍然不外乎那八国小诸侯。这八国的地皮不大,人口数量也有限,但不管怎么小,他们也是诸侯,而且占了诸侯的大多数,因此会议仍然是一个隆重而热烈的会议。这种会议,一般都是吃吃喝喝,顺便集体玩乐几天,然后拎着会议的纪念品笑呵呵地回去。以往齐国大会诸侯时,一般很少叫周朝派人参加,都是在开会时设个虚座,表示对周王的尊重,可这次,却让姬郑出席,而且是代表周王出席的。在大会上,齐桓公带着大家一齐向姬郑行礼,并号召大家像尊敬周王一样尊敬姬郑。他这么一号召,大家谁敢不响应?谁敢不坚决拥护?齐桓公为了让姬郑跟各路诸侯混熟,使人气猛涨几个百分点,因此就叫姬郑继续留在首止,与大家玩一玩,反正回去也是玩。周惠王这时很生气,觉得这个齐桓公实在太不像话了,管闲事居然管到自己头上来了,现在是管太子的事,估计没多久就会管到现任大王的头上来了。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的周惠王虽然很生气,但他不是猪头,也知道,不管自己如何生气,齐桓公的后果一点不严重,管仲是不会把他的情绪当一回事的。可他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最后,他经过很多天的脑力劳动,把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遍,觉得自己没有实力,为什么不借用人家的实力?现在能有实力跟齐国比拼一下的只有楚这个流氓国家了。就叫楚国跟齐国打一场,不管谁死谁活,自己都是赚!这哥们儿的这个想法很不错,应该是周王朝N年以来,最有创意的想法了。他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太高明了,不好好地实施一场,实在太对不起自己的智商了。他很得意地把自己的想法跟他的头号助手宰孔说了,认为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太强了:齐国带着大军去打楚国,可连个箭都没有射出去就回来了,说明齐国其实也是个纸老虎,可以让楚国收拾一下这个霸道的帝国主义。而且是师出有名的———现在齐国扣留太子,就是个很好的借口。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8)宰孔表示反对,但周惠王不听,他派人偷偷拿了一封鸡毛信跑到首止,交给郑文公,要郑文公迅速跟楚国取得联系,希望郑楚联合起来,把齐国搞定。这个郑文公也是个超级菜鸟,也不想想自己的江湖地位只能算个屁,以前夹在两强中间,给打得满世界乱跑,差点死掉的次数绝对不止一次,好容易两强达成和解,郑国才过了几天安稳平安的日子,从此以后就应该更加小心一点努力夹着尾巴做人,尽量不要加入是是非非中才对。可现在一见周王这封信,就把什么教训都扫出自己的记忆了,马上高兴起来,以为自己出头的日子到了。这哥们儿实在太激动,得信的当天就偷偷地开溜。齐桓公知道后,气得大骂,然后就要发兵过去,要武力解决这个郑文公。管仲说:“这估计不止是郑文公的问题了。我估计有幕后推手,而且这个幕后推手就是周王啊。所以还是听其言、观其行,不要着急动手。大会要继续开,让大家都签了盟约再说别的。”这次盟约的主题是大家从此以后都当太子的死党,谁背叛,雷就劈死谁。然后叫大家各出一部队兵车,护送太子回首都,表示从此以后大家都紧跟姬郑同志将革命进行到底。谁都看得出,这是在向周惠王示威。这时,那个郑文公还在执行着周惠王交给的任务,去把那个传统盟友申侯叫来,叫申侯出面带着礼物去楚国,请楚国过来收拾齐国。你想想,齐国能放过这个郑文公吗?于是,郑文公的好日子开始了。先是齐国猛打郑国,楚国过来救;然后郑文公表示不跟齐国为敌了,现在跟齐国为敌就是与人民为敌。可楚国又不放过郑国,派兵过来猛揍一顿,当然,齐国又来救。弄得郑国那片土地,成了齐楚打架的好战场,最后只苦了广大郑国人民。当然,郑文公也苦,可他的苦没人同情。郑文公这才知道,有些事是不能乱来的。郑文公被打了多次,也给打得聪明起来了,最后把所有的罪名都推到那个老搭档申侯的头上,说都是申侯教唆他干的,那时自己头脑糊涂,一点不觉悟,上了他的当,现在经过霸主的猛烈教训,思想进步了,终于认清了申侯这个家伙的嘴脸,于是大声宣布跟申侯彻底划清界限。为了表示界限划得清,郑文公干脆砍了申侯的脑袋,说,以后谁再乱来教唆我,就是这个下场。这些戏做足之后,郑文公派他的儿子公子华带着郑国代表团去跟齐国签订盟约。郑文公虽然近来思想活跃,活跃得差点把郑国玩完,按他的说法是,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是为了郑国的长远利益,只是后来走错了一步才弄成这个样子,可错误谁没有?这说法好像也不错。其实这哥们儿的眼光是一点不远的,视力比老鼠强不了多少,比如到了现在还没定个接班人。他不定接班人,所有的儿子就都觉得自己有当接班人的资格。公子华觉得自己的资格最老,因为他是大儿子,按照论资排辈的原则,老爸一挂,就轮到他接过权力大棒了,可现在他的老爸很喜欢他的那个弟弟公子兰。他怕哪天老爸喜欢弟弟喜欢过了头,就突然宣布让弟弟当太子,那样一来,他这个大儿子只赚了年纪,没有别的好处了。因此,他曾经串通过郑国的三位老臣孔叔、叔詹、师叔,请他们帮忙。哪知,这三个人都是正直的老臣,听了他的话之后,反而大义凛然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听老爸的话,当老爸的好儿子,而不是有其他想法。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19)公子华本来想叫他们帮自己的忙,哪知,话题才开了个头,自己马上就变成个犯错误的小学生一样,给三个老家伙一顿猛批,批完了之后,还说这是语重心长的教导,是为了挽救自己,希望自己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他决定好好地收拾这三个老家伙。当然,现在他老爸很看重这三个人,因此,他要是直接向这三个人下手,那是万万不能的,估计自己的手还没下,老爸的大刀就已经先砍下来了。他想了一个办法,要借齐桓公的手把这三个老家伙搞定。齐桓公要杀什么人,他老爸能管得着吗?他见了齐桓公之后,马上就对齐桓公说:“老大,你知道是谁叫我老爸跟你对着干的吗?”齐桓公说:“不是那个申侯吗?”公子华说:“我老爸能听申侯那个猪头的话吗?告诉你,是孔叔、叔詹、师叔三个家伙啊。这三个家伙天天在我老爸面前,做我老爸的思想工作,我老爸最后受不住了,这才决定背叛老大的。后来,也是他们又一起叫我老爸杀了申侯当替罪羊的。我老爸的那个耳朵硬度向来有点不够,总是听那三个家伙的话。如果还留那三个家伙在我老爸身边,说不定哪天郑国又会跳槽到楚国那一边去呢。”齐桓公的智商本来就不怎么高,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如果就只齐桓公一个人,公子华的这个阴谋实现得很容易。可还有管仲在那里。齐桓公虽然全盘相信了公子华的话,一点不怀疑地上了公子华的当,但他有个特点,不管做什么事,尤其是关于国内国际的大事,都要去问问管仲,最后拍板权全在管仲那里。这件事,他当然也要去问管仲。管仲是什么人?能上公子华的这个当吗?他一听老板的话,连脑子都不用运转一圈就知道这全是公子华的把戏:“老大,我对那三个人的情况了解得很,思想很纯洁,人品很不错,工作很认真,根本不会搞出这些事来。你要是相信了公子华的话,你就上了他的大当。”齐桓公一听,居然耍圈套让老子上你的大当,不把你搞死,你不知道这个天下是谁的天下。马上叫管仲负责处理这件事。管仲处理得很简捷,只是派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子华的老爸,说你儿子的人品出现了大问题,你不想乱下去,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你想让郑国从此进入大乱时代,就让他继续活下去。本来郑文公心里就对这个大儿子没有多少的好感了,这时接到管仲的这个警告,脸上马上就出现了杀人的神态,当场派人过去,砍了公子华的脑袋———那时,杀子杀父杀哥杀弟在官场中已经变得很正常了,是权力斗争中最经常性的活动———然后再派孔叔作为郑国的特使去跟齐国签盟约。没多久,也就是公元前652年,周惠王死去。这哥们儿原来想传位给另一个儿子,可因为太子姬郑在齐国强大的支持下,他的这个行动就一直只停留在想法里,一直到死,也实现不了。齐桓公怕姬郑顶不住,立马又召开了个诸侯大会,共同大声宣布拥护姬郑当周王,彻底堵死了惠后的野心之路。牛人的最后时光齐桓公和管仲都已经老了,头发都白了一大半,牙齿也落得差不多光了,每天只能用满是漏风的嘴向诸侯们发出最高指示了。管仲就对齐桓公说:“老大,咱们的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老去干涉人家的内政,干涉得也有点累了。现在也该关心一下咱国的内政。好好想想,让哪位公子当接班人。要是现在不定下来,哪天,咱两个一起死翘翘了,国内可就乱得不成样子了。”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20)齐桓公其实也曾在半夜里思考过这个问题,可觉得儿子们都可爱,不知道把权力位子交给哪一个才好,现在脑袋里正充满了矛盾。这家伙最大的爱好就是泡美女,曾经一脸得意地大声宣布,我有病,我的病就是好色!这么标榜自己好色,泡的美女肯定不少,做生儿育女的工作绝对卖力,可儿子生得不算多,只有六个。而且,这六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大奶生的。因此,算起来,六个儿子的机会是均等的,现在只看他的态度了。他想个个都给,可位子只有一个,他又不可能把齐国真的像切蛋糕一样,分成六大块,让六个儿子个个有份。他最后只得把这个烦恼交给管仲:“现在只有两个标准了,一个是按照惯例,谁年纪大谁当太子;另一个标准是谁水平高谁当老大。现在是无亏的年纪大,但姜昭的水平过硬。你说让谁来当才好?”管仲说:“我认为,还是让有水平的人来接班。如果水平低的人当权,咱的霸主事业马上就画句号了。”齐桓公虽然到处宣布自己最大的爱好是泡妞,其实这个霸主才是他最看重的,他当然希望他开创的事业,他的儿子、孙子都能继承下去,让伟大的齐国永远当诸侯的霸主,因此听到管仲的这话,马上就精神了起来,当场决定让姜昭当接班人。可兴奋之后,又郁闷起来,怕无亏同志不服,双方动起手来,后果可就严重了,那时不但霸主做不成,而且还有亡国亡种的危险。他又不能像郑文公那样,事先把无亏的头砍下,免得以后麻烦。管仲还是有办法的,他建议:“从诸侯中选一个人品好、有水平的人当姜昭同志的监护人。”齐桓公觉得这也是个好办法。这好像是个好办法。一般好像是个好办法,其实根本就不是个好办法。从管仲的这个办法来看,我们就知道,齐国的霸主事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因为你让一个其他诸侯来当这个监护人,不等于把霸主的权力交到人家的手中了吗?这个办法虽然保住了姜昭在齐国的权力和地位,但却完全丢掉了齐国的霸主地位。齐桓公这辈子最大的成功就是得到了管仲,他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把全部权力都交给管仲。而管仲这辈子最大的成功也是遇到了齐桓公,使得他能够全力在这个历史的舞台上放开手脚地表演,使他成为后世很多政治家的榜样———就连诸葛亮同志也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好像他什么错误也没有发生过。但我们慢慢看一看,就会发现,他这辈子同样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跟诸葛亮的错误一样,在大权在握的时候,并没有为齐国招聘到几个有用的人才,他很轻松地为他的老板定下接班人的人选,但他却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让那个人像他一样,带领齐国人民继续在霸主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他还有一个错误也是不可原谅的。这个错误说起来,也跟诸葛亮的错误一个样———没有在死前利用职务之便,把齐桓公身边的几个小人彻底搞定,最终让一代霸主姜小白死得很惨。在齐桓公问管仲该把这个后事托付给谁时,管仲又来了一个败笔。这哥们儿有个特点,看人时,只看人品,却忽略了对方的水平,以为人品好了,什么都好。哪知,在这个你死我活,六亲不认的社会上混,光有人品,没有水平是混不开的。他给齐桓公找的托孤之人,就是那个后来著名的宋襄公。第三章 齐国的兴衰(21)宋襄公就是那个御说的儿子。这哥们儿别的水平不怎么样,但在人品方面却算稀有动物。本来他老爸老早就让他当了接班人,在他老爸死后,他居然把位子让给他的另一个兄弟目夷。那个目夷也是个先人后己的好学生,坚决不接受哥哥的转让。最后,他只得当上了宋国的老大。管仲就根据这个,觉得宋襄公是天下最好的人,觉得把齐国的后事交给他托管一下,他会做得很好,等姜昭的权力稳固之后,就会把霸主的大印返还给齐国。管仲的这个想法很天真,天真到傻的地步。但齐桓公绝对不认为这个方案是很傻很天真的方案,他全面地接受了这个方案。在葵丘大会上,就直接把宋襄公叫来,把自己的意思跟他说了。宋襄公当然连忙把“能力有限、怕辜负老大重托”之类的话说了一大堆。最后齐桓公说这是老大的信任,你就放心地接受,他这才接受了。管仲最大的荣耀大概是在齐桓公三十八年的平周之乱。原来周襄王的弟弟姬带,不服老哥当大王,又跑过去跟犬戎和翟部落联合起来,向洛邑进军,要把他的哥哥搞定,然后自己做大王。周襄王只得拼命向齐国大叫救命。管仲带着部队过去,跟反政府武装打了一仗,就把那帮叛军全歼。周襄王觉得这个老管真是太有才了,就叫他从齐国跳槽过来,马上就任命他为周王朝的上卿,也就是说,让管仲成为大周的二把手。可管仲却没有答应,带着部队又回到齐国了。这哥们儿除了因为小时候穷,爱点钱之外,后来当了大官,在钱财方面有点*,其他方面的人品很不错,对齐桓公从来就是一颗红心,是一心一意要跟到底的,因此你再给他多大的级别,他也是不会鸟你的。三年过后,我们的管仲同志终于病倒了。齐桓公也知道,仲父这次肯定要永垂不朽了,急忙问他谁可以接他的班啊,并罗列了一批名单,统统被管仲否决。可管仲否决之后,到死也推荐不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来。到了这时,不知管仲同志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想法?但遗憾肯定是会有的。于是,管仲带着遗憾死去,留下一个遗憾的齐桓公。齐桓公遗憾了一段时间后,就重用了几个管仲曾经猛批过的小人,而且他也知道那几个是小人,但这哥们儿的晚年很郁闷,觉得只有小人才能让他的心情爽一下,因此就硬着头皮重用他们。最后,那几个小人在他头脑晕菜的时候,把大权拿在手中,到处表演,直至他一个人像个乞丐一样死在一个角落,也没有人看他一眼。他有大量的老婆和儿女,也有大量的死党,但最后的日子跟个农村里无亲无故的孤寡老人没什么两样,死了差不多七十天,身上已经全部腐烂完毕,才被放进棺材,为历史表演了一次生动的重用小人的大戏。从此,一个强大的齐国就直线堕落了下去,齐桓公的几个儿子,拿起大刀,都朝兄弟的头上砍去,乱成一锅粥,几个儿子都成了烈士。但另外几个国家又强大起来,接过齐国霸主的大棒继续当老大。第四章 秦晋之好(1)人才战略(上)再继续说秦国。在东方诸侯进行军事竞赛,搞得热火朝天时,有几个大国一直没有参与。一个是晋国,另一个就是秦国。这两个诸侯都是西方诸侯,对东方事务向来不在意。至于首任霸主,虽然很牛,看谁不顺眼就把多国部队开过去,暴打一顿,完了还说是奉周王的命令,打你扁你是理直气壮的,是有法可依的,你挨打是应该的,你不挨打是岂有此理。其实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大周朝连个预备役连都指挥不了,哪能调得动以齐为首的多国部队?但大家都知道,齐国教训的国家都是没有什么实力的小国,对大国历来只是采取恐吓威慑的手段,从不敢真正动枪杆子。所以,秦晋两国虽然不鸟齐国,从来不参加齐国召开的诸侯国代表大会,但齐国也从来没跟他们起过冲突。而这时,秦国是秦穆公当第一把手。秦国此前的战略是把目光放在西边。天天睁着眼睛,紧盯着那几个小国,只要抓到一丝机会,就猛然出手,全面收购,地盘逐步扩大,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那种。因此,秦国虽然是诸侯中立国最晚的国家,比任何一个诸侯都*,但规模却一点不小。到了秦穆公时,秦国就是与齐、楚、晋、燕几个强国处于同一个级别的大国了。秦国前几任老大经过思想大解放讨论之后,统一了认识,知道,要想真正让秦国更加强大起来,光搞定西边几个小国,还是不行的。因此,他们也调整了扩张战略,做好了东进的准备。在穆公之前的几个老大,主要做的是迁都工作。第一次迁都的总指挥是秦文公。这哥们儿觉得老在犬丘那里,地理位置太偏了,文件都发了几个月,还传不到东边,工作效率低得像蜗牛。当时,他们已经把原西周的地皮全部划进自己的名下———这块地皮比原来他们的地皮面积要大得多,而且,他们原来的地方还是属于发展中地区,有待于开发,哪比得上原西周的三秦之地?那里曾经是全国的首都,也曾经是全国最发达的地方。因此,秦文公决定把统治的重心向东转移。也许,秦文公的这一次迁都并没有什么远大理想,可能只是觉得国都应该建立在一个发达繁荣的地方,但他的这一举动,却奠定了秦国东进的基础。他骑着马,带着个风水专家,向东边一边散步一边考察。最后,专家同志说,开水和渭水之间的这块地皮不错,肯定能让秦国发达起来。秦文公就把秦国的国都定在了这里。之后,到秦宁公的时候,秦国又进行一次迁都,把国都迁到了平阳。但还没有完,秦德公又迁到雍;秦献公时,再一次搬家,把国都定到了栎阳。到了秦孝公,终于把国都迁到了著名的咸阳。当时,诸侯国各部门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和庞大,估计每个机关也就一两个公务员,要想在周末打个牌,恐怕都还缺角。因此,迁都的工作量并不大,大家拿着几件家具上了马车,到了目的地,乱盖几间草房,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了。当秦国国君站在咸阳的地皮上时,他们的目光终于彻底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他们看到,东方热闹得多,那么多的诸侯,天天喊打喊杀,搞得很刺激。秦国真正让东方诸侯大吃一惊的第一位领导人就是秦穆公。秦穆公从老爸手中接过班时,正是齐桓公霸业的鼎盛时期。他看到姜小白一无聊就召开诸侯大会,牛得要命。我不知道当时秦穆公的心情如何,但我想,这哥们儿心里对齐桓公肯定羡慕得要命,肯定在心里想着,哪一天也能像老姜那样,发个通知,那些诸侯国的老大都得带着代表团,跑过去会盟,听自己发表重要讲话。当然,那些讲话一点不重要,你要是个小屁民,那些话只能算是屁话,但你要是霸主了,你就是放个屁也是个重要的屁。第四章 秦晋之好(2)不过,秦穆公嬴任好同志并不是个乱来的人士,他虽然羡慕老姜,但是知道,这个霸业是要有一个积累过程的。表面上看,齐国就是姜小白和管仲两个人的努力,只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突然发飙,到处横行,其实,他们是有着坚实基础的。这个基础细算起来,可以一杆子打到他们的老祖宗姜太公那里。姜太公受封的时候,还得了个最高使命:“五侯九伯,汝实征之。”也就是说,以后诸侯中出现了哪个不听话的,你就有权代表人民、代表大周去打他,不要怕把他们打死、打残。周朝给齐国这个政策的同时,也划给他们一块面积很大的地皮,使他们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其他诸侯的。否则,如果只有那些小国那么大,跟个山区的行政村同样规模,只怕自保还来不及,哪能去对付“五侯九伯”?之后的齐国历代国君智商虽然不及他们的老祖宗,但也还过得去,至少没有出现过败家子,而是很好地把齐国安全地交到了姜小白和管仲的手中。所以,齐国成为首任霸主,是有其历史根源的,有一定的必然性在里面。否则,你让姜小白和管仲去管个郑、随之类的小国,他们能牛起来吗?秦穆公肯定对齐国的经济政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知道,要想成为霸主,要想天天在诸侯们的面前发表讲话,光靠幅员辽阔,还是不行的。楚国的幅员算辽阔了吧?可楚国这么多年来,打来打去,虽然取得很多辉煌的成就,但却得到了个“蛮干”的光荣称号,它的综合国力并不比齐国差,但就是当不成霸主。这主要是楚国虽然有实力,但缺乏人才。只有人才和实力全面配套,你才有资格牛,才有资格在诸侯面前说话算话,才有资格当这个国际警察。试想,如果姜小白当初为了那一箭,一刀把老管的脑袋砍下,他能当霸主吗?而且后来的事实有力地证明,管同志永垂不朽之后,齐国的霸业气数就开始逐步蒸发,齐国的声音开始萎缩,齐国股票一路下跌,很快见底。所以秦穆公认为,现在秦国的基础硬件建设已经打造得不错了,但人才还相当缺乏,也就是说,软件还没有配套。从这一点上看,秦穆公嬴任好的眼光确实不是一般诸侯老大可比。当时,各路诸侯虽然互相到处找人来练练,打得团团乱转,可还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更没有开展人才大战。虽然齐桓公即位时,听从鲍叔牙的意见,费了不少的脑力劳动,把管仲当成人才引进来,但并没有成熟的人才战略,而是找到一个管仲,就什么也不管了,弄得管仲一歇菜,齐国直接就进入人才荒的地步。秦穆公肯定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就下决心大力引进人才。第一个被他引进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百里奚。百里奚虽然很出名,但真的有点儿来历不明,有的说他是楚国宛人,又有人说是虞国的人,而且连出生年月也一概没有交代。如果放在现在,要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光填表这一步就过不了关,更不用说去笔试面试了。可当时并不用填表,也不管你是什么民族,政治面貌,只要你有才,人气高,就把你请过来,让你过上幸福的公务员生活。这个百里奚开始时,是个典型的贫下中农,生活苦得要命,一直苦到中年,生了个儿子,连个工作也没有找到。 但他对自己的水平很自信,一边咽着野菜一边把各国诸侯的老大、综合实力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立马就知道齐国是强势股,去那里混个高级职务,前途肯定大大的光明。第四章 秦晋之好(3)他就一身破衣服地跑到齐国去,信心满满地想直接面见齐襄公。哪知,齐襄公不是村民委员会主任,不是他想见就能见到的。他想找人帮他引荐一下———只要能见到齐襄公,他就有办法了,可齐国的人很多,但他一个都不认识,求谁带他去见老大呢?不久,他还得了一场病,把他害得很惨。很惨之后,他就开始了乞丐生涯,天天开展讨饭业务,成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最后流落到了宋国。这哥们儿在宋国才认识了那个蹇叔。这个蹇叔也是个人才,也跟他一样,对自己的水平自信得要命。不过,这哥们儿很清高,没有像百里奚那样到处去找工作,想当个大官过上好生活,而是躲在社会的某个角落,把隐士当成第一职业,天天跟人家灌水聊天,休闲得很。这样的人有个特点,就是不管你是大官还是要饭的,只要你有水平,能跟他聊天、陪他灌水,他都不在乎,都会跟你和平共处,都会请你喝他的茶。这哥们儿当隐士开论坛很多年了,还没有碰到像百里奚这样的高手,两人见面一聊开,马上就跟酒鬼碰上酒鬼一样,一个离不开另一个了。蹇叔是个隐士,家里也没有什么钱,养活自己已经不错了,哪还能养活百里奚这个饭量很大的聊友?于是,百里奚就在那里找了份临时工干,就是每天帮人家放牛。后来,他们觉得天天这么聊来聊去,聊不出什么新鲜话题来,就决定出去再就业。两人虽然一穷二白,身上除了那些汗臭外,一点值钱的东东也拍不出,但仍然清高得要命,一定要找个有水平的老板。两人在外面跑了一段时间,走了很多路,跑烂了几双鞋,却没跑出什么名堂来。后来,觉得累了,不知往哪去了。蹇叔说:“我在虞国有个朋友叫宫之奇,现在是虞国的大夫。咱就去找找他,改善一下生活吧。”宫之奇果然很够哥们儿,一看到老朋友来了,就马上表示要给他们介绍个工作,先把饭碗搞定。可蹇叔却认为,现在虞国的老大太不像样,像个女人一样贪小便宜,不是做大事的料,跟这样的老板混,不会有什么好前途,给两个朋友留下了联络地址,然后就走了。百里奚没有那么清高。他出来混这么多年,想当公务员想得要死,就是让他当个村委会主任,他都干,何况一下就可以当上虞国的中层领导干部,他不干才怪呢。那时,宫之奇在虞国说话很算话,不久,百里奚也被提拔为大夫,生活直接从温饱线下,狂飙到小康水平。百里奚的生活小康了,命运改变了,可他的老板的命运却衰了起来。他的老板虞侯的性格正像蹇叔说的一样,一见到便宜就想占,一点大局意识都没有。你想想,连天天在宋国过着贫穷生活的蹇叔都知道他有这个特长,别的人能不知道吗?蹇叔知道了,大不了鄙视他一下,不跟他合作,对他没有什么损失。可另一个人知道他有这个毛病,后果就严重了。这个人就是那个晋献公。当时的国际秩序早已混乱,很多诸侯国已经不按常规出牌,一个武力兼并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当然,做这些兼并工作的都是有实力的大国,像虞国这样的小国从来不敢有这种伟大理想。那几个大诸侯每天早上起来,就睁着他们的眼睛寻找兼并别国的机会。而且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找实力弱的下手,而且在兼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成本,尽量做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意。否则,你跟人家打了多年才拿下来,虽然让国土面积又辽阔了几十里,但综合实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归零了。那时,你的庆功酒还没有喝完,别人就来收拾你了。因此,这个社会虽然很乱,那些大诸侯虽然很黄很暴力,但只要你能小心谨慎,时刻准备着,还是可以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的,还是可以照样保持原来的生活水平,每天吃喝玩乐没有问题。第四章 秦晋之好(4)虞国的邻居就是晋国。晋国当时的第一把手就是晋献公。晋献公老早就想把虞国的这块地皮变成晋国美丽富饶的土地,把虞国老百姓的身份转换成勤劳勇敢的晋国人民。可是当时,虞国和虢国是同志和兄弟的关系,向来有个传统,就是不管谁碰到困难,另一个国家就得拼命相救。晋国如果要拿下一个国家,那是没有问题的,可以闪电出兵,不用多少时间就可以结束军事行动。可要是两个国家团结起来,共同对付晋国,晋国就不能短平快地解决问题了。这仗一打久了,什么后果都有可能出现。人才战略(下)晋献公很郁闷。这时,晋献公手下也有个人才叫荀息。这哥们儿的智商很高,很快就想到了一条阴谋诡计,说可以把这两个同志加兄弟的小国搞定。晋献公一听,当场就兴奋得不得了,说:“赶快说出来,不要再保什么密了。”荀息跟蹇叔一样,知道虞侯那个贪便宜的性格,认为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具体方案就是:叫晋献公马上把晋国最宝贵的东西拿出来,很大方地送给虞侯。那两件宝贵的东西一个是一匹千里马,另外一件宝贝就是一块玉。据说这匹马是百年一遇的宝马,本来是名马的后代,又专门用宜于千里马饮用的屈泉喂养,是当时最豪华的座驾,相当于现在的美国空军一号;至于那块玉,据说是当时垂棘之地产的,也是大大的名贵。晋献公得了这两件宝贝后,天天像小孩子刚得到压岁钱那样高兴,把这两件宝贝看得比后宫中的那几个美女还要重———美女虽然是会老的,但这个美女老了,下一个美女又会出现。可这两件宝贝却是不可再生资源,没有了就再也找不到了。晋献公听说要把这两件宝贝拿去给虞侯那个猥琐男,他能答应吗?没有这两样宝贝,他就吃不下饭,睡不了觉,泡不了妞。你老荀什么办法不去想,硬是盯着这两件东西?我宁愿把那个大奶送过去,反正我现在也用不着她了。荀息却一脸坏笑地说:“老大,不要发这么大的火啊。现在把这两件东西送给虞侯,其实只不过等于把这两件宝贝暂时存放在那里一段时间而已。等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可以拿回的。”晋献公骂道:“我靠,虞侯是典型的小气鬼,他拿到手后,能再还给咱吗?”荀息说:“他不给?咱就打!现在送给他这两样东西,就是把他收买过来,让他不再跟虢国泡在一起。这样,咱去干掉虢国时,他就不会出兵帮虢国了。虢国一完,咱要干他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干掉了他,这两件宝贝还不是又重新回到老大的手里了?这生意可以做吧,老大?”晋献公一听,你比我阴险N倍啊。我听你的,你去办吧。荀息就带着晋国友好外交代表团出访虞国,说是要恢复晋虞的外交关系,咱都是姬姓的,五百年前是一家,一定要和睦相处啊,然后把那两件宝贝送给虞侯。虞侯本来还有点儿警惕性,可一见那两件宝贝,那点警惕性立刻被踢出思维系统,说晋国老大真是太伟大了,就为了跟我们搞好外交,连这样的礼都送得出来。呵呵,要是老子,那是打死也不干的。于是,两国就签订了和平友好条约,向全世界发布外交宣言,高调宣布晋虞两国外交从此走向正常化,这种用千里马和宝玉结成的关系是牢不可破的兄弟关系。荀息回去向老板汇报,说根据观察,虞侯已经百分之百地上了大当,现在天天恨不得抱着宝玉跑到马厩里跟那匹马睡觉呢。可以开展下一步工作了。第四章 秦晋之好(5)第二步就是,不断地在晋国与虢国的边界上制造流血冲突,而且事件越闹越大,最后晋国宣布要对虢国进行自卫还击战。荀息又跑到虞国,对虞侯说:“虢国实在太嚣张了,老制造边境冲突,我们已经忍无可忍,要对他们进行军事打击。我们现在想跟贵国借一条路,让我们的子弟兵通过,直接打到虢国的境内。咱两国是兄弟国家,老大肯定会百分之百地支持我们。”虞侯一听,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借个路走走,又不是借钱,要是借钱,你就是打死我也不干。当场爽快地答应了。宫之奇一听,就知道事情坏了。晋国跟虢国也有边界相连,为什么一定要借虞国的道?这肯定是个阴谋,一定不能答应他们。因此,他立刻去找到老板,说不能让晋国借路啊。咱可以向他们借任何东西,但一定不能给他们的部队借路啊。要是让他们大军进来,咱肯定没有活路了。虞侯一听,这个宫之奇怎么这么烦人?比那个唐僧更让人忍受不了,叫道:“打住!你如果没有别的话,就别说了。人家把千里马和玉都给了我。你说说啊,这值多少钱?那段路咱就是设关设卡收费一百年都收不到这么多啊。就让他们走一回又怎么样?那条路坑坑洼洼的,难走得很,现在正没钱平整,就让晋国的大兵帮忙踩平。”宫之奇又说:“老大啊,咱虞国这么小,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谁敢灭咱?就是因为咱跟虢国互相帮助啊。咱跟虢国的关系可是唇齿之间的关系啊,嘴唇没有了,牙齿还有好日子过吗?老大你一定要清醒啊。”虞侯又摆摆手,说:“你老宫的思想太不与时俱进了,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连美女都找大款去傍了,呵呵,咱也得找个大国做后盾啊。老是跟穷国小国当兄弟,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这能帮咱大虞国走向小康水平吗?好不容易跟晋国成了友好国家,咱得珍惜这个机会啊。你回去吧,不要再说了。”碰上这样的老大,宫之奇的智商再高,也是没一点用处。他这么婆婆妈妈大半天,除了给我们贡献了一个“唇亡齿寒”的成语外,对虞国没有一点帮助。晋国得到这个承诺,马上派大将里克带着大军通过虞国,直接向虢国狂奔。晋国的部队一路遵守纪律得很,一点也不冒犯虞国的百姓。虢国并不知道晋国会从这个地方打过来,一点没提防。晋国直接就攻占了国都,顺便当天宣布虢国从历史上消失。晋军还在卖乖,把虢国收编之后,大将里克带着大军撤回来,经过虞国国都时,突然宣布他得了猪流感,暂时无法带兵回去了,就把部队暂时留在虞国国都的郊外,还派人带了大量从虢国缴获来的战利品,说这次战争的辉煌胜利,有晋国的功劳,也有虞国的功劳,功勋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因此把这些战利品也分成两半,让虞国也拿了一半,把虞侯高兴得就要当场跳起舞来。呵呵,我的外交政策没有错吧?傍上大款就不一样,只让人家大军通过一次,就拿了这么多战利品。呵呵,看来以后得多投资修几条路,让晋国老大哥多借几次,比招商引资搞工业要好得多了。只要晋国老大哥再借几次路,虞国奔小康的目标就全面实现了。哈哈,要致富,先修路。这口号提得实在是太对了。这哥们儿这时眼里只有一大堆的战利品,根本无视国都郊外的那支武装力量,连个防范动作也没有。当然,这时再防范也救不了他。第四章 秦晋之好(6)在虞侯爽歪歪地验收战利品时,晋献公开始了他的下一步行动。他亲自跑到虞国来,盛情邀请虞侯一起去打猎,巩固一下双边的外交关系。虞侯当然高兴得要命,觉得晋献公真是个好同志,对他这样小国的老大,一点也没架子。可他的高兴还没有告一段落,有人报告:“老大,京城里出现了火灾啊。”他回头一看,这么大的火,到底是谁放的?我不是早就叫全国人民要防范火灾吗?墙上每年都写着大量的防火标语,连“一人失火,全家遭殃”都写上了,居然还有人搞出火灾。他马上带着人马跑回去,亲自组织力量救火。可来到城门外时,却又进不了城了。原来这火是里克同志放的,里克同志在虞侯离开国都时,带着部队进了城,宣布接收了虞国的全部权力,从此虞国成为晋国的领土。虞侯这才知道自己真的太傻太天真了,这才知道,贪小便宜真的要不得,真的亡国灭种。但到了现在才知道这个意义,对他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虞侯和百里奚以及那个宫之奇一起成了晋国的俘虏。虞侯看到两个马仔也跟自己一样很可怜地关在一起,心里充满了悔恨。虞国的灭亡,全是他一手造成的,可到了这个时候,他却不愿承担这个历史责任,还对百里奚说:“我的智商不高,我有贪小便宜的毛病,可你们都是高智商人士啊,都有大局观啊,为什么看到我一步步地上当,却不提醒一下?”百里奚说:“宫之奇说你,你连一个标点符号也听不进去,你能听我的话吗?”虞侯这才低着脑袋,紧闭鸟嘴,慢慢地消化这个苦果。晋献公觉得百里奚还是个有用的人才,说你就当我们的公务员吧。可百里奚却不干,说我宁可当俘虏也不向敌人投降。按当时的习惯,被俘后不投降的,以后就是奴隶的干活。因此,不愿当晋国公务员的百里奚就成了晋国的奴隶。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百里奚这个奴隶只有当到死的那一天了。可这是个经常发生意外的时代。这个意外来自秦国的外交战略。秦穆公知道,要想到中原跟诸侯们玩,不光要玩枪杆子,还要玩玩外交手段,在必要的时候,有几个朋友,否则,全是敌人,你的本事就是有天大,你仍然是会被人家扁得没有渣。在这个思路上,他跟那个虞侯差不多,要跟一个实力强悍的诸侯结成友好邻邦。这个对象就是晋国。晋国跟秦国是邻居,打交道很容易。秦穆公为了把这个外交关系一步到位,就决定向晋国求婚,从此变成晋献公的女婿。公元前655年,也就是秦穆公五年,嬴任好派公子絷带着一批隆重的礼物去见晋献公,求他老人家把大女儿嫁给他。晋献公本来看到秦国近年来不断向东扩张,心里已经有点儿担心,但又不能对秦国怎么样。秦国可不是虞国之类的小国,你想靠那点儿小诡计玩他们是不灵的,因此一直在拍着脑袋想个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虽然新嫩但实力强大的邻国。这时,看到秦国主动过来求婚,心里当然高兴。马上就答应了秦穆公的要求,把自己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穆公。这桩婚姻是*裸的政治婚姻。但这个婚姻对后来历史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最先发挥的作用是在百里奚身上。晋国按照当时的习惯,把公主嫁出去时,不但有其他嫁妆,还送几个奴隶当陪嫁品运过去。第四章 秦晋之好(7)百里奚被荣幸地选了进去,成了穆姬的陪嫁人员。百里奚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这么有水平,最后居然成为一个陪嫁的奴隶。他实在不愿再当这个奴隶了。因此跟着队伍走到半路时,就找了个机会偷偷地逃了出来,一口气跑到楚国。他以为他逃了出来,自己就可以脱离苦海了。哪知,如果他不逃,他的好运会提前来到,就因为这么一逃,又让他过了一段贫苦生活。他跑到楚国后,又给楚兵当做奸细抓了起来审问了一番,问他是什么人。这哥们儿这时倒很老实,把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那几个当兵的也很讲人道主义,看到他人品不错,而且年纪已经这么大了,一头的白发,饿得差点崩溃,世界上哪会有这样的奸细。就又问他有什么特长。百里奚说,放牛。于是,人家就让他继续发挥这个特长,让他去放牛。再说公子絷在带着新娘回去的路上,虽然发现丢了个老头,但一个奴隶也算不了什么———这个世界有的是奴隶,再丢几个也是没问题的,当然不会追究下去,而且是继续前进。后来,他在半路上又碰上一个牛人。这个牛人叫公孙枝。当时,这个牛人在干农活,本来会干农活也算不得什么人才,更算不得什么牛人,可公孙枝的锄头却比别人家的大几倍,一锄狠狠地挖下去,好像可以把地球挖个窟窿。公子絷一看,这哥们儿的力气真大,用来当保安肯定很优秀。就当场招聘他过来。一谈之下,原来这哥们儿不但肌肉发达,力气大得要命,智商也一点不低,绝对是个有用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秦穆公,让他当上高级领导干部了。秦穆公接到新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激动地掀起你的盖头来,而是拿着那张陪嫁单子,看看他这个岳父都送了些什么东东。他很快就发现了那份奴隶人员名单,看到了百里奚三个字。大概觉得这三个字很特别,想看看这哥们儿到底是什么人,就把公子絷叫了过来:“你把百里奚找来看看。”公子絷说:“他失踪了。”“他是哪里的人,你有他的简历吗?”公子絷说:“他哪有什么简历。我只知道他是虞国的大夫,虞国玩完后,他就变成了晋国的俘虏。”秦穆公听说这哥们儿做过大夫,水平应该不怎么低吧,就问那个新来的公孙枝:“你是晋国人,你知道这个人吧?这个人有点本事吧?”公孙枝对百里奚还真的很了解,马上说:“老大,我认识他。这个人虽然是个奴隶,但水平高得很,绝对是个人才。只是没谁发现他重用他而已。”秦穆公看到连公孙枝都这么说了,觉得要是不把这个人才弄到手,真是太可惜了。马上叫人,务必把这个百里奚给我找到,找不他你们就别回来了。那几个马仔还真有本事,没用多少时间就找到了百里奚,回来报告说:“现在他正在楚国那里放牛,根据我们的观察,他真的有水平。放的牛比人家的牛都肥。老大要是把他叫来,咱可以大力发展养牛事业,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呵呵,以后咱大秦子弟兵都能吃牛排了。”秦穆公一听,马上下令,从国库里拿着一笔现金,去送给楚王,请楚王看在这么多现金的面子上,把百里奚送还给秦国。公孙枝不同意,说:“老大要是这么做,不是在告诉楚王百里奚是个人才吗?楚王要是知道百里奚是个牛人,他自己不会重用才怪。不要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时金钱也能把事情搞砸啊。”第四章 秦晋之好(8)秦穆公说:“连金钱都搞不定了,还能用什么办法搞定?”公孙枝说:“我有个办法,就是按奴隶的市场价出钱,现在奴隶的市场价就是五张羊皮。老大只叫人带着五张羊皮过去,对楚王说,百里奚原来是晋国送给秦国的奴隶。他居然敢在半路开小差,跑到楚国那里去。现在我们要把他捕获归案,请楚国把他引渡回来。”楚成王一看,这个秦国也太认真了,一个奴隶还用办这么个手续,说一声老子就帮你们把他绑起来送过去不就完了?当场就把百里奚抓了起来,装进囚车,押送回秦国。百里奚看到这个情况,心想,这回看来是真的走到头了。哪知,一进入秦国境内,那个囚车立即打开,公孙枝出现在他的眼前,脸上全是笑。百里奚这才知道,原来他是好运来了,来得虽然晚了,但毕竟还是来了。秦穆公听说百里奚到了,马上就放下手中的工作,要热情接待一下这个传说中的牛人。哪知,一见之下,满腔的热情当场消失,原来是一个老头儿,连吃肉的力气都没有了,除了有混养老金的水平外,还能作出什么巨大贡献?脸色就不大好看,说:“呵呵,你现在多大了?”百里奚说:“我才七十岁呢。”秦穆公一声叹息:“可惜有点儿老了。”百里奚一听,当场说:“老了?老大请我过来,不是想让我去狩猎打老虎吧?如果缺这方面的人才,请老大去请大力士。如果让我当高管人员,算起来我比姜太公都还年轻十岁呢。正是黄金时期。”这哥们儿这话说得很有水平,秦穆公一听,精神马上提了起来,连续跟他谈了几天,全是国际国内的大事,越聊越觉得老人家的水平真是太高了,心里一高兴,说:“我决定让你当相国。你以后就是我的管仲。”百里奚说:“我这点水平算个屁。我朋友蹇叔的水平那才叫水平。”秦穆公说:“马上把他也叫来啊。”百里奚就写了一封信,叫公子絷带过去,按照原来蹇叔留给百里奚的地址去找他,果然就找到了蹇叔。蹇叔这时又过上他那个休闲的隐居生活。公子絷叫他去秦国当百里奚的同事时,他开始不肯去,说老子自由惯了,当不了大官。你们还是回去吧。公子絷说:“你要是不去,百里奚一个人就不肯在那里工作。他没有别的能耐,以后就会又穷又苦到死啊。”我估计蹇叔这哥们儿也是个假隐士,否则,以前就不会跟百里奚去到处找工作了。后来不愿在虞国当差领工资,主要是看不上虞侯那个小样,这才跑了回来。这时虽然表面上推辞得很坚决,那也只是要个面子而已,现在公子絷帮他找了个借口,他马上就答应了。不过,他却把责任全推给了百里奚,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百里奚是个牛人,到现在才找到一个好老板。我要是再不支持他,还算是什么朋友?那我就去了吧。”好像全是为了百里奚似的。秦穆公让公子絷当这个人事部门的主管,实在太正确了。公子絷在劝说蹇叔成功之后,又去跟蹇叔的两个儿子聊,发现这两个小子不但肌肉发达,而且头脑也不简单,都是可用之才,当场就请他们一起到秦国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两个人就是后来著名的秦国大将西乞术、白乙丙。没几天,百里奚的那个猛男儿子孟明视也跑了过来。当初百里奚出来捞世界,得到了老婆的大力支持。据说,他出来的当天,他老婆杜氏一咬牙,把那只她最爱的老母鸡也拿来杀了,给老公送行。那时他们家苦到什么程度?两口子杀完鸡后,居然连烧火煮鸡的柴火也没有(现在你知道百里奚为什么穷了吧?根源就一个字“懒”,否则,哪能落到家里没有一根柴火的地步)。最后是他的老婆再次咬牙,把门板也砍下来当柴火烧了,反正家里已经穷得只剩下几个跟裸奔没有差别的人了,也不怕小偷进来偷什么了。吃完那只鸡后,他的老婆突然哭起来,说:“老公啊,你要是发达了,可不要忘记你的老婆和儿子啊。”第四章 秦晋之好(9)百里奚当时也落下泪来,说:“保证不会忘记的。我要是过上了好生活,第二天就接你们过去,天天吃鸡肉。”后来,他当了虞国的大夫,就去找他的老婆和孩子,哪知却不见了。原来他的老婆在那里待不下去,就带着儿子也像他一样开展讨饭业务,一直讨到了秦国,开了家洗衣店,天天帮人家洗衣服。他的那个儿子孟明视身体素质很不错,但就是不务正业,天天跟一群街头烂仔混在一起,靠老妈洗衣养活着,做了啃老族,跟个败家子没有什么差别。虽然他老妈天天教导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他却不听。老爸以前是好好学习了,可现在他在哪里?这个世界别的都有用,就是好好学习没有用。后来,他听街头的人说,老大任命了个七十岁的老人做了相国。这个老相国叫百里奚。孟明视虽然不是个有志青年,虽然天天做败家子的事,但对老爸的名字还是记得很清楚的,而且他也相信他的老爸是个很有水平的老爸,是可以做到相国的。因此他马上回去把这个事告诉了老妈,说老妈啊,说不定这个相国还真是我老爸呢。他老妈也有这个自信,马上就决定去见一见这个老相国。可一个老女人想见一个相国———相国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总理,能见得着吗?不过,这个老妈妈脑子很灵活,想了个办法,利用自己的特长,混进相国府里当了洗衣工。可一个相国府里的洗衣工仍然很难见到相国大人,弄得她十分郁闷。但她仍然相信,这个机会是会有的。不久,机会果然就来了。这个机会是百里奚给她提供的。百里奚当了相国,也像其他高层领导人一样,生活过得很*,每天请人到家里来喝酒OK。当时的OK不是现在的OK,乐曲都是原生态的,是当场让人弹奏的。相国府里就有一个专门为相国OK时用的乐队,在相国日理万机、吃完国宴回来挑着牙缝时,为相国伴奏。杜氏这时就像个间谍一样,很快摸清了这个规律,同时也摸清了那个乐师的规律。这个乐师的规律也跟她老公一样,很懒。她就对乐师说:“我看你很辛苦,就让我帮你顶班一下吧。”乐师一听,你个老太婆也能弹琴?不是开玩笑吧?在这里别的玩笑都可以开,可这个玩笑不能开啊。杜氏没说什么,拿起琴来就弹。乐师在一边听着,我的神啊!跟个专业乐师的水平一个样,完全可以评个九级乐师啊。好啊,今天你就帮老子顶班了。然后就跑去找二奶玩去了。杜氏终于进了相国的OK厅,一看这个老头果然是她的老公百里奚,天天在这里过着幸福生活,却把她和儿子丢在街头一点不管。这个太奶级别的美女绝对是个才女,当场就一边抚琴,一边唱:百里奚,五羊皮!可记得,舂黄米、劈门闩、炖母鸡!今日富贵了,忘了儿和妻!百里奚一听,难道是老婆大人驾到?当场叫停琴声,跑过去一看,果然不错啊。你怎么来了,也不告诉一声,在这里弹什么琴、唱什么歌?杜氏说:“你当了相国就不记得我们了。我不弹琴能把你弹出来吗?”两个老人站在那里当场泪奔泪流起来。秦穆公听说百里奚的老婆和儿子来了,也很高兴,当场赏了他们很多东西。当然最爽的是那个孟明视。秦穆公见他长得也跟蹇叔的两个儿子差不多,种地水平虽然很不上档次,但打架能力却十分过硬,就任命他为大夫,待遇跟蹇叔的两个儿子一样,主管军事。第四章 秦晋之好(10)而此前,秦穆公也下了个任命文件,把两个老家伙都任命为相国。百里奚为左相国,蹇叔为右相国。秦穆公有了这几个得力助手之后,觉得工作果然大见成效,不但GDP大幅增长,而且军事力量也大为雄厚。他也像其他国君一样,看到自己的子弟兵军容整齐,就想找个对手来练练。人家养一只鸟,都还想着去找个鸟来斗斗,何况手下有这么多声音雄壮的子弟兵。当然,秦穆公是个很冷静的人,心里虽然有冲动,但绝对没有冲动到去找东方哪个合法的诸侯来练练的地步。秦国的地理位置,不像齐国那样,想打个仗,就得跟鲁燕之类的国家动手,只要一开火,立马就会酿成国际冲突,结果很不好收场。秦国处在西边,三面是跟中原诸侯交界,而西面却是西戎的势力。而且犬戎向来很讨厌,只要手中有了点儿力量,就吵吵闹闹地过来跟你争地盘,虽然多次被打得吐血而回,但总是不吸取教训,每次养好精神又杀了过来。这时,秦穆公手里有了几张大牌,再不打出去,实在太便宜了这群没有文化的家伙。于是他下令,叫孟明视带着部队主动出击。以前都是人家主动出击,这回咱也主动一回吧。当时,除了西戎之外,还有个姜戎,虽然差了一个字,但本质没有什么差别。孟明视先把姜戎大砍一顿,把他们赶得远远的,而且还占领了瓜州。接着孟明视又大声宣布,继续深入*西戎,向西戎的老大赤斑下了战书,有本事放马过来。这个赤斑的名字虽然很没有文化,但他的眼睛却跟群众的眼睛一样,雪亮得很。一看到孟明视不费什么力气就把他的同类项打得满世界乱跑,连个脾气也没有,如果自己跟秦军一接触,估计后果也是差不多,因此马上就改变了野蛮的形象,很文明礼貌地派了他的头号马仔由余同志去开展双边外交活动。顺便看看秦穆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人,以便作好对策。赤斑认为他的这一决定很正确,派特使也找对了人。哪知,却把西戎部落唯一的知识分子免费送给了秦国。不但争取不到什么权益,反而损失了一个有用人才。原来,这个由余并不是犬戎人,而是晋国的知名人士,连百里奚和蹇叔都知道他是个人才。可晋国却不重用他。这哥们儿也是个有个性的人,看到晋国的领导人根本无视他的存在,就生起气来,干脆跑到西方去,当了赤斑的马仔。赤斑估计吃够了没有文化的亏,看到一个知识分子过来给自己打工,心里也很高兴,就重用了他。秦穆公一看到由余,就像刘备碰上某个人才一样,马上就想让这个家伙变成自己的死党。这次他搞了个小动作,天天让他的那两个老相国陪着由余,今天是左相国,明天是右相国。吃饱喝足之后,又把美女送到他的房里,免费提供全方位服务,就是不放他回去。由余在那边虽然是高级管理人员,但因为西戎族整体素质太低,文化娱乐生活一点不丰富多彩,生活很单调,这时得到这么长期而隆重的招待,心情很好,每天都是爽歪歪的,一点也不觉得时间已经过了大半年。而秦穆公只是不断地派人拿着一些过期的礼品和一些大姐级美女送给赤斑,算是答复赤斑的友好之意。一年之后,秦穆公才把由余放回去。由余回去交差时,赤斑看他的眼光已不是原来的眼光了。他怀疑由余已经不是原来的由余了,是已经被秦国收买过的由余。现在的余由肯定是个间谍。但他又抓不到什么证据,不好意思发老大脾气,就来个冷处理,不再对由余那么热情了,同时也不再把那些权力交给由余了。当然,有点儿怀疑是正常的,不放权也是正常的。但你不放权给人家,就应该自己抓住权力,努力工作,处理国家大事。可这哥们儿却把权力放在一边保鲜起来,自己躲在后宫中,整天泡着秦国送来的美女,觉得有文化的美女真好,有品位的美女就是刺激。第四章 秦晋之好(11)由余还在很傻很天真地去劝老大,不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美女身上,不要上秦国的当。赤斑一听,也火了,告诉你,老子相信你的话,才是上秦国的当!由余这才知道自己在这个地方已经彻底靠边站了。秦穆公时刻都在关注着事态的进展,看到情节到了这个地步,知道时机成熟了,马上偷偷地派几个潜伏人员去找由余,做他的思想工作。劝他干脆跳槽到秦国去算了。本来,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纪律、有道德的四有新人就不应该到这种文化沙漠里,跟一群没有文化的人混在一起。这可是文化人最掉价的生活方式啊。当然,如果他们没有文化,尊重一下文化,那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可现在他们尊重你了吗?他们尊重文化了吗?尊重个屁啊。你在这个地方还有个屁前途啊。由余本来已经进入了郁闷期,这种郁闷期就跟一个刚失恋的美女一样,只要是个异性,顺势插上一腿,什么事都可以搞定。何况,由余又在秦国待过,过了一年的*生活,而且秦国高层对他又都好得要命,这时一听那几个潜伏人员的话,立马决定跳槽,去当秦国的高级公务员,成为秦国政坛的第三驾马车。秦穆公的人才政策大见成效,为以后的霸主事业打下了最为关键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