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战国那些事儿

作者:老铁手 字数:22747 更新:2023-10-09 10:27:43

战国那些事儿《铿锵战国》作者:老铁手  前言  战国时代,留下了很多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又有多少为现代人所了解?战国时人的价值观与秦汉以后又有多少相同,多少不同?图书馆里有许多种讲述战国故事、阐释战国故事的书籍,但,恕我直言,大多是按照传统的路子写就,而这传统却是在战国之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是在以与战国时期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写战国。伟大领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教导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做起来,因功力不同境界也大有区别。清朝末年的洋务派已经提出洋为中用的思想,他们办新式教育,练新式军队、学先进科技,搞得颇有声色,到最后却无奈地认识到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政治体制的变革,他们的一番努力只是皮毛。学西洋如此,学古人亦是如此。战国时期是一段各国激烈斗争的时期,有许多故事可以作为军事学、谋略学、口才学、语言学中的案例,但这些也只是一层皮毛,没有战国士人那种强烈的进取心、积极的入世主义、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学来的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  《铿锵战国》记述了中华文明第一次转型期间最让人热血沸腾的一段历史。如何写战国,或许正如通用公司的商业理念——按照某一领域固有特点做生意。因此,我将向您讲述一段原汁原味的战国历史,尽管语言是现代的。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东西,我保证不让它们来干扰你的阅读,其实它们本应该一边呆着。你会看到西门豹破除迷信,其实是为了塑造新神;你会看到吴起一生都在扮演优秀雇佣兵的角色;你会看到商鞅的残酷也是历史的无奈;你会看到战国四君其实远不如传说的那样忠君爱国,他们的养士也有很大作秀成分;你会看到白起临死之前并不是受杀降不祥的报应,而是出于违背职业军人专业精神的自我谴责;你会看到经天纬地的范雎由于心胸狭窄贻误了秦国的人才培养;你会看到政治并不像吕不韦眼中的经商那么简单;你会看到纸面上的权术与现实中的权术并不一样,但你并不能说前者无用,如果不信韩非将用生命显示给你看。  作者是个爱好广泛、又爱显摆的家伙。文章中有一些西方历史、西方哲学、文艺理论、工程计算、心理学模型,泡妞经验,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其实纯属扯淡,没有这些专业知识一样不耽误理解。  好吧,以上就算开篇词。  序言  如果说中国历史也有生命周期,那么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青春期。青春期总是会给人留下许多怀念——成长的阵痛、探索的乐趣、朦胧中的困惑、突破后的快感。这个时代储藏了中国人最多的精神元素,既是智慧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水库,以至于后世的人们经常从中汲取营养,使得春秋战国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那时的人物率真可爱、热情奔放。既没有精神上的重负,也无须逃避,只需用用本来的面目去博取功名富贵。在前进的道路上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才学是唯一的凭借,成功是唯一的标准。成功者问心无愧,失败者也没有遗憾。如果不是战乱纷纷、生灵涂炭的残酷和一将功成万木枯的无奈,春秋战国几乎是进取者理想的奋斗时代。同样是乱世,相比于后来那么多昏庸暴虐的国君、丧尽天良的屠夫,无辜受害的百姓,春秋战国可以算得上是最有文化含量的乱世。  由于这种情况,作者个人认为要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就不能简单地将目光停留在英雄人物的刻画、战争场面的描述。当然英雄和战争春秋战国有之,而且更多、更精彩。除此之外,春秋战国还有其他时期少有的特点,比方说外交,比方说学术。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唯一真正存在外交的时期,那些精彩绝伦的纵横家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文化辉煌灿烂,各种流派争奇斗艳,诸子百家成为学术上的一朵奇葩。那时人们的价值观与独尊儒术后的人们绝不相同,与现代人却多有相似。这样说来,春秋战国虽然年代久远,但心灵上却与我们近在咫尺。  春秋、战国虽然经常连称,但却是两个时期,紧密相连,却各有特点。春秋好比像蒙着面纱的少女,在小心翼翼的探索、不动声色的扬弃;而战国则是一个赤膊上阵的壮汉,其破也激烈,其立也刚猛。本书以45万字的篇幅全景式地再现了战国那段精彩纷呈的历史,作者以独到的笔触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实风貌。您会发现那些躺在发黄史料中的人物竟是如此生动鲜活。由于本书不是严肃历史作品,因此尽量不去涉及艰涩的考证,而是更多去关注历史的脉络、人物的刻画、斗争的解析。但考证历史事件与讲述历史故事的关系好比学与术、理与工之间的关系。前者不存,后者将焉附?读者朋友看到的是生动有趣的故事,看不到的是作者苦心孤诣的求证,我不敢因谦虚而隐瞒自己所下了功夫。吴起的复杂人格、商鞅代表的历史意志、纵横家之间的恩怨、真实的苏秦、范雎的奋斗生涯、赵武灵王的个人悲剧,吕不韦的世界观、李斯的死结等都是作者在挖掘史料的前提下做了全新的阐释。不敢说能百分之百打动读者,但至少不会是非黑即白的模式化叙述。此中心血唯读者怜之。之所以这样做是由于长久以来看到绝大多数的战国历史、故事都是站在后人的立场上写战国,于是乎人物都是非正即邪,而正面人物又个个忠君爱国、爱民如子。殊不知,这些被后人视作当然的信条在那时仍存有争议,所以斗胆在文章的副标题上加了“真实”两字。  战国七雄地位平等、因此就省去了弄清谁是正统的麻烦。作者对七国一视同仁,在对某国进行评论时、也是站在此国利益的立场上,决不搞双重标准。本书语言通俗诙谐、视角现代,为的是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国的魅力。兴浓处,也不乏或雅或俗的笑话,以博读者一笑。王婆卖瓜、终究是自卖自夸,想要知道瓜的味道,还需亲口去品尝。继续看下去这本书吧,《铿锵战国》将带给你不一般的阅读乐趣。  第一章 减法从这里开始  【1、时代】  “那是最美好的时期!那是最堕落的时期!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没有开化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代!那是怀疑一切的时代!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那是黑夜深重的季节!那是满怀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入天堂!人们直堕地狱!总而言之,那个时代与现在极其相似。以至于那时名噪一时的某些权威们坚持只用比较级中的最高级修辞形式对它进行评判,不论是好是坏。”  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下了上面的那段文字,拜他所赐,同样的文字也适用于战国。在这一时期,旧的秩序已经被人类进化的车轮碾碎,新的秩序在纷争中还没有确立。在混沌未明之中,国家、社会和人性才会放射出绚丽的光彩。在浴火求生之时,躁动不安的灵魂终于挣脱了昔日的束缚开始漫天飞舞。于是一群群鲜活的人物在历史的舞台上舞之蹈之唱之呵之,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他们的精彩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时代。当我们今天回首往事,也可以欣慰地说一句:“有那么一个时期,中国人曾经血脉贲张,肆无忌惮,精采绝伦地生活过。”  把时间上溯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的某一天,我们的目光将对准中华文明覆盖的区域。  齐国的临淄,那是齐国国君直接管辖的地方。街道上冷冷清清,毫无传说中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盛况。人们的脸上挂着愁苦的表情,很显然生活不再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路边时不时地会出现揪心的场面,骨瘦如柴的老者在等待死神的光临,疾病缠身的病人发出痛苦的呻吟,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无助地呼喊着奶水,可引来却是秃鹫和野狗。在另外一个角落总算出现了一小撮忙于交易的人,以提醒人们这里毕竟还有市场。细察之下才发现他们忙于抢购的是一些假腿。是啊,假腿也总比没有腿好。在这个年代不小心得肉食者被砍去双腿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难道齐国国君竟生活在这样一片死气沉沉的地方?绝不!内城的将是另外一副景象。一座座粮仓整齐排列,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粮食堆积其中,满得都几乎散落出来,肥硕的老鼠挺着滚圆的肚皮在上面“胜似闲庭信步”;空气中弥漫着焚烧椒兰散发出来的香味;突然一阵轻风送来敲击编钟发出的清脆乐声;大殿之上,窈窕的舞女扭动着妙曼的身材和着编钟的打击跳着迷人的舞蹈,坐在正中的国君手中托着酒樽,眯着眼睛止不住地胡思乱想。  齐国如此衰败,那么享有百年霸主之誉的晋国呢?晋国公室在与私室近百年的斗争中并没有起色,反倒更加衰弱。公室的战马长期得不到培育和训练,已经无法再拉着战车横冲直撞。公卿已经脱离了领兵打仗的老本行,改为专门伺候国君。由于严重缺员,战车上已经没有御者和戎右,步兵的队列里面见不到长官。老百姓辛勤劳作的成果三分之二被国君夺去,留着他们在死亡线上艰难地挣扎,而那些受国君宠幸的妃子却赏赐不断,富得流油。老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像躲避仇敌,瘟疫一样。栾、郤、胥、原、狐、续、庆、伯这些原本效忠于公室的名门望族受六卿的打击已经降为贱吏役。百姓的生活没有着落,国君仍然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不知悔改,这里的排场与齐国临淄的内宫相比毫不逊色。  与齐国、晋国的光景相类似的是鲁国。鲁国国君在一小片狭小的土地上时不时地幻想着能有朝一日冲出“三桓”的包围圈。就在不久前,三桓刚合伙瓜分了鲁君仅剩的一支军队,鲁君无力报复,只好久居深宫,在酒精中维持着是君非君的日子,然而这样的日子似乎没有终点。  这些公室的景象不禁让人产生末世来临的感觉。与公室冰火两重天的是私家的繁荣昌盛,齐国的田氏家族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坚定不移的信奉者,“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的卜文像魔咒一样驱使着这些野心勃勃的田氏后裔。经过几代人的积累,田氏家族的财富达到了一个可观的数量,政治上也站稳了脚跟。到了田乞当政的时候,他突然感到,仅仅依靠敛财已经无法使田家继续强大,田家的未来需建立在稳固的政权之上,而政权一方面来自朝堂的斗争所得,另一方面来自下层民众的拥护,其中民众的拥护是最根本的。在田常的领导下,田氏家族的事业来了一个大转型,从此不再敛财,改为烧钱。田常决心将“吃亏是福”演绎到极致。  于是田氏家族地盘上的粮食容器统一增大了1/4,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田常用自家加大的容器将粮食借出,而到了丰收的季节,按照公家流通的较小的容器收回。木材市场上,田家的木材价格比在山上的时候还便宜。海鲜市场上,田家的海鲜价格比海边的还便宜。于是齐国百姓人人皆知田常的仁爱。不过这也多亏田家家底雄厚还能经得住如此折腾。  这些经济措施对那些饱受齐国国君摧残的齐国百姓产生了强烈影响,一时间大量散落的老百姓纷纷拥至田常的门下。田常爱民如子,博得老百姓真心拥护。看着这些拿自己当救星一样对待的老百姓,田常乐了,从他们的欢呼声中,田常看到了历史将站在田家这边。  晋国的卿家也丝毫不含糊,在与国君及其公室近百年曲曲折折的斗争过程中,范、中行、知、韩、赵、魏六卿是最后的胜利者,他们几乎将晋国的领土瓜分殆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所辖地区,有如国中之国。晋君已经成为一支不重要的力量正在向历史的垃圾堆走去,然而六卿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并不平衡,残酷的生存环境使得人人自危,每一方都想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削弱对方。摩擦总是难免,火并终将发生,我们的故事将从这里上演。  【2、预言】  周朝的田地具有一流的几何美。大地被分割成规则的正方形,每3×3块构成一“井”,每一小块为一“田”,长宽各100步。在井与井之间,田与田之间有规律地分布着水利工程和道路,老百姓以集体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这就是历史上的“井田”。周朝的天子将井田连同以此为生的百姓按照功劳大小分配给他的诸侯,诸侯再分配给他们的公卿。贵族老爷们尽情地享用着土地的产出,但条件是不允许对“井田”进行更改,同时还需定期向上级纳恭,最高层的统治者便是周天子,周朝的统治秩序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土地制度之上。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际权威已经不再,留在王位上的仅仅是一个政治道具,按照诸侯国中强者意志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周天子回天乏术,已经没有力量来维护他的经济根基。辛勤的劳动人民用汗水在“井田”之外开辟了大片不规则的私田。私田的繁荣,极大的震动了贵族老爷们,使他们明白比皮鞭更能让老百姓玩命干活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些前卫的贵族们动了心思,他们尝试着将自己的井田分给老百姓,并承认他们对土地的部分所有,自己所要做的仅仅是岁末去收一下租子。当然,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完全不受干扰,武力是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不管是哪位贵族老爷开的先河,这种“包产到户”的意义是巨大的,25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只不过是类似地重复了一次。土地和劳力的巨大潜能被开发出来,很快就形成潮流,风靡一时。晋国六卿也是其中的效仿者。  在新近出土的竹简中,军事家孙子向我们展示了他在领兵作战之外的另外一种智慧。《孙子兵法》三十六篇是长期以来人们看到的孙子的唯一著作,而竹简中却出现了孙子的另一部著作《孙子吴问篇》。孙子告诉我们,在晋国的六卿中,赵氏的土地单位最大,长、宽240步为一亩,而且施行不征税政策;其次是魏氏、韩氏,长、宽200步为一亩;再次是智氏的180步;最后是范和中行。所以孙子得出个结论,晋国的政权将归到赵、魏、韩之手,而最后能存活下来的仅仅是赵国。  农耕的中国人很早就对土地有一种狂热的崇拜,土地很早就被看作神圣的事物,来自土地的启示一直倍受那个时代精英阶层的关注,还记得晋文公重耳逃亡中的故事么?  重耳逃亡在卫国的时候,一行人马极度饥饿,于是下车向旁边的农夫讨要食物,没想到正赶上农夫刚领教过主人的皮鞭,心里正窝着火无处发泄,看到灰头土脸丝毫不像达官贵人的重耳向自己讨要食物,农夫气不打一处来,对待他惹不起的人,供之以土特产,对待他惹得起的人,施之以土块。重耳被激怒要教训农夫,却被手下的一名大臣子犯拦住。子犯的解释是农夫向重耳献上土,意味着重耳马上就要获得晋国的土地。于是重耳君臣对着土块大事参拜。看在一旁的可怜农夫也不禁对重耳君臣肃然起敬,当他回家拿来土豆的时候,重耳君臣已经远走。  孙子一向以逻辑严密,思虑周全著称,但在这段文字中却没有对晋国六卿的综合实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仅仅从土地政策的不同便写下了对晋国将来的预言。如果说这只是一次巧合,那么另一位高人的预言却颇具影响力。  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王子历史上时而有之。但爱旅游不爱江山的王子却凤毛麟角。旅游既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的职业,通过长期四处旅游,他成为春秋末期最著名的国际事务观察家,一些著名的论断经常见诸史料,曝光率及高。此人便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季札身材单薄,但却非常有智慧,而且品德高尚,受到父亲兄弟和国人一致喜爱。吴王寿梦有意将王位传给儿子中最贤能的季札,他的三个哥哥也有意承让,但季札认为与礼不符,坚持不受。于是寿梦立下规矩,将王位先传给长子,长子死后再将王位传给次子,次子之后是三子,最后王位就会顺理成章的到了季札手中。季札仍然不为所动,并且用离家出走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大哥、二哥、三哥当政期间季札开始了四处游走。他先后会见了当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三大贤人——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并就一个中心问题分别对三国的政治发表了看法。  他对齐相晏婴说:“你快点把自己的地产和权力还给公室,从此一心在家养老,不要再参与政治了。没有地产,没有权力,你就会比较安全,否则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会将你卷进来,到时你的晚节将不保啊!”晏婴听从了季札的建议,通过陈桓子把地产和权力还给了公室,果然在随后栾氏、高氏发起的权力争夺中,晏婴落得个明哲保身。  后来季札又来到郑国见子产,两人一见如故。季札告诉子产,郑国的政治千头万绪,不久就要出问题,你最好还是按规矩办事,不要太激进,否则灾难就会降临到你身上。子产听从季札的建议,采取温和的执政路线,果然不久郑国国君死去,诸公子争立,子产也成为仇杀的对象。这时公子中有人出来为子产说话:“子产同志比较厚道,郑国之所以今天能继续存在下去,全是子产的功劳,坚决不能杀。”子产因此逃脱噩运。  离开了郑国,观察家又来到了晋国,先是拜会了韩、赵、魏、三家大夫,对他们说:“晋国最终会亡在你们三家之手。”临走的时候又告诉叔向:“老兄你注意点吧,现在晋君生活奢侈而没有威信,各家大夫实力雄厚,晋国迟早将会被三家瓜分。”  季札曾经神奇地预见了齐国和郑国的命运,这次对晋国的预言会应验么?  孔子这时候也站出来说道:“晋国失去了法度,快要灭亡了。晋国本应该遵守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度,作为公共生活的准则,卿大夫应该悉心维护它,百姓才能尊敬长官,长官才能维护住他们的家业。而现在却废弃法度而铸造了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条文,还用什么来尊敬贵人?贵人还靠什么来守家业?贵贱没有了次序,还怎么能治理国家?”  蔡史墨也接着说:“范氏、中行氏恐怕要先行灭亡!中行氏是下卿,但违反上面的命令擅自铸造刑鼎,并以此作为国家的法律,因此他是违犯法令的罪人。范氏改变制定的法律,同样是要灭亡的,恐怕还要牵涉到赵氏,因为赵氏参与了。但赵氏出于不得已,如果修养德行,是可以避免祸患。”  孔子的话过时守旧,蔡史墨的话也迂腐的可以,甚至有为赵氏帮闲的嫌疑,但他们与孙子,季叔一样预感到了晋国的将来。所有的预言汇集成一个版本,六卿势大,晋国将亡,六卿中中行氏、范氏先遭淘汰,晋国的将来属于赵氏、魏氏、韩氏。  不知这些预言是史家编造的马后炮还是他们从纷杂的预言中进行了有意识选取,还是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事态的发展之上。  【3、火并之一】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可在晋国却同时并存着6个实力雄厚的家族,晋国的天空阴云密布,只需要一丝火星,剧烈的火并就会发生。当时赵、魏、韩、智四家在政治上牵扯较多为一派,中行、范两家关系较近为另一派。  历史将选择赵氏首领赵简子作为火并事件的导火索。而此时赵简子先生正在做梦呢。也许是晋国执政的差事太累,赵简子终于累倒了,五天五日不省人事,其实是在做一场贯通人神两界的千秋大梦。在梦中,赵简子见到了传说中的天帝,并与百神在空中游走,天地间响起了混雄的乐曲,自然万物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此情此景,绝非人间所有,赵简子陶醉其中。突然有一只熊向赵简子扑来,天帝命令赵简子用箭射之,赵简子弯弓搭箭一箭射去,熊应声而倒,死翘翘了。随后又有一只罴过来,赵简子又是一箭,那罴也倒在地上死了……  这个梦来得非常蹊跷,赵简子百思不得其解。周公已死,弗洛伊德未生,赵简子无处去问个明白,只好藏在心里。突然有一天,赵简子在外出的时候遇到一个拦路的人,此人死活要见赵简子,说有要紧事情告诉他,赵简子身为晋国执政,一向从善如流,爱才如命,此类情况已经习以为常。见面之后,不用赵简子发话,拦路人便开始为赵简子解梦,原来熊和罴代表晋国的中行氏和范氏,晋国将有大乱,上天要赵简子消灭中行氏和范氏……  不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反正神启是不能不听从的。从此以后,赵简子看中行氏,范氏两家越来越不顺眼,同时赵简子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向两家摊牌。  晋国的统治中心在今日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地区。最近一段时间晋国的大家族在这里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各家的采邑离得非常近,基本没有战略缓冲地带,消灭对手或被对手消灭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斗争的残酷使赵简子认识到必须有战略深度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狡猾的兔子都挖三个窝,何况赵简子是一只久经政坛风雨的老狐狸?  赵简子计划在离五家势力范围较远的地方建立一块巩固的根据地。他的目光落在了离晋国首都绛700余里的晋阳。此地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晋阳城一旦落成,便可控制周围很大一片地区。  赵简子派身边最有才能、最值得信赖的家臣董安于去修筑晋阳城。鉴于此城对赵氏的特殊意义,董安于在城市的设计和建筑上匠心独运,采用了板夹夯土这种即简便又先进的建筑技术来圈筑城墙。城内建筑所用木柱皆用铜柱替代,墙骨是由丈余高的荻蒿等坚韧植物主竿做成。有人不解地问董安于:“用料如此豪华是何用意?只听说过偷工减料的开发商,从来没有见过你这种添工加料的。”董安于并不回答,脸上露出一丝大有深意的微笑。  几个月的时间内,一座雄伟坚固,却内藏杀机的城池出现在辽阔的晋中盆地之上。这是一座保命的城,这是一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城,这是一座神圣的城。未来几十年之内,这座城池将饱受战火的考验。  城池建好之后,赵简子从自己的采邑之中四处抽调人员输送到晋阳。赵简子在晋国执政多年,率领晋国的军队无数次的出征,抓获的奴隶自是不少,其中有五百户寄存在邯郸的远房亲戚赵午那里。赵简子向赵午讨要,赵午理当送还,但是问题出现了。  邯郸赵午是赵简子的远房亲戚,晋景公时期“赵氏孤儿”后,邯郸赵氏是赵家没有遭到灭门之灾的一个旁支。后来赵氏孤儿赵武重振赵家雄风,传至赵简子。而邯郸赵氏传至赵午,不过赵简子仍然是大赵家名义上的族长。  赵午原则上答应送还五百户奴隶,但是回去找族人商议的时候,他的父兄并不答应,渐渐地赵午也被说动了心思,想把五百户奴隶据为己有。利益当前,谁不动心?  面对赵午的出尔反尔和无赖嘴脸,赵简子心中升起一把火,晋阳城已经修完,使他敢于将怒火发泄。于是赵简子以大族长的身份将赵午招来。赵午进去的完整身躯很快就被切成两段抬出来,赵简子传谕邯郸赵家:“赵午抗命,已经被我以族法诛杀,你们再另立新主吧!”  邯郸赵家失去了首领,自然要找赵简子拼命。于是赵午的儿子赵稷,大臣涉宾依靠邯郸公然挑起内战,赵简子率大军包围了邯郸。当赵午抗命事件发生时,按照赵简子的最初盘算:先是以大族长的身份杀死赵午,邯郸赵氏必然反叛,赵简子便可以趁机消灭邯郸赵氏,富裕的邯郸便会落入囊中。  但是事态的发展超出了赵简子的控制,邯郸赵氏与中行氏、范氏通过联姻建立了密切的同盟关系。此次赵午被杀,中行氏、范氏马上赶来帮忙,三家准备联合起来对付赵简子。晋国国君站在正统的一方派了一支小部队帮助赵简子攻打邯郸。  消息被董安于获悉,他提醒赵简子应当主动出击,在中行氏,范氏赶来之前各个击破。但赵简子迫于道义上的压力不想首先挑起事端。按照晋国法令挑起内乱的人是要处死的。虽然大家心里谁都不把晋君当回事,但面子上至少还没有撕裂。  公元前458年邯郸赵氏联合外援中行氏、范氏向赵简子发动进攻。赵简子寡不敌众,刚一交手就败下阵来,恨的赵简子直骂自己:“我他妈的也太宋襄公了!”眼看着赵家采邑被两家军队占领殆尽,赵简子只好无奈地退守晋阳。  当赵氏和中行氏、范氏在晋阳城附近苦斗的时候,晋国的政坛也在发生着聚合离散的化学反应。智氏、魏氏、韩氏看到自己的老盟友被别人联合欺负,纷纷向晋君请求对闹事的三家施以同样的惩罚。没等晋君出击,中行氏和范氏反倒向晋君攻来。中行氏、范氏可不傻,如果接受处罚,智氏、魏氏、韩氏必然是仲裁者,处罚的结果必定偏向于他们的盟友赵简子。与其坐而待毙,不如主动出击。  面对中行氏和范氏攻来,把智氏、魏氏、韩氏三家乐坏了,他们巴不得有一个正当的名义将中行氏,范氏消灭,然后瓜分他们的家产。如今中行氏、范氏胆敢公然攻击国君无疑是天赐良机,于是三家联合起来,将满腔的占有欲望一骨脑儿地倾泄在中行氏和范氏身上。中行氏和范氏不是三家的对手,交战失利,逃往朝歌,背后留下一大片土地任由三家瓜分。  之后,魏氏、韩氏出面向晋君为赵简子求情,说什么赵简子只不过是在处理家事,并没有想过叛乱,中行氏、范氏的介入分明是干涉赵简子的家务事,就算赵简子的举动有所过激,也是受手下大臣的挑唆。随后赵简子从晋阳赶来匍匐在晋君脚下反复地强调:“赵家永远是晋国的臣子,绝无丝毫叛逆之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加之魏氏,韩氏在一旁帮腔,晋君不一会就被拍得很High,最后赵简子官复原职,继续做他的执政。  赵简子又回到了他饱经战乱的采邑,放眼望去,满目荒凉,土地还是那片土地,而劳动力却失去许多。赵简子有心打着国君的旗号继续对中行氏,范氏的残余势力进行清剿,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征得智氏、韩氏、魏氏的首肯。韩氏、魏氏没有意见,但是最强大的智氏提出条件。  原因在于赵简子的大管家董安于过于能力突出,因而成了别人嫉恨的对象。晋君身边一个了解董安于能力的大臣告诉智文子:“有董安于在赵氏,赵氏终究会成为智氏最强劲的对手,何不以董安于事先发动祸难为由去责备赵氏。”于是智文子给赵简子写了一封信,言道:“晋国法令,挑起内乱的人是要处死的,范氏、中行氏的叛乱由董安于挑起,现在范氏和中行氏都已经受到惩罚,被迫逃亡在外,只有董安于还逍遥法外,因此冒昧地提醒阁下不要忘记这件事。”  智文子的要挟使赵简子十分为难。董安于看出主人的难处,坦然道:“如果我的死能够换来晋国的安宁和赵氏的强大,我又何必吝惜自己的生命。”于是一代贤臣自缢身亡。最为悲壮的一幕出现在董安于死后,晋阳城的始建者最终被他的主人暴尸于曾经护卫过赵氏的晋阳街市上。智氏看到董安于死去,便同意了赵简子的主张。有了三家的支持,赵简子兴兵向中行氏、范氏盘踞的朝歌扑来,大军一到便将朝歌团团围住。  眼看胜利在望,情况又发生了变化。赵简子的运气总是不好,每次当他自以为猎物唾手可得时,事情总是会马上变得比他想象的更难。晋国的内部战争已经超出国界发展成一场国际战争。天下的事情总是如此,一国内部不宁,与该国有利益瓜葛的外国势力便会介入。春秋时代晋国长期是中原的霸主,百十年来周围的诸侯饱受晋国的摧残,如今她发生内讧了,周围的诸侯怎么能不幸灾乐祸的看着,屁颠屁颠地扇风点火呢?  齐国人粮食多,借给中行氏、范氏1000车粮食,郑国人熟悉路,派军队负责押运。赵氏的胜利建立在朝歌守军的缺粮之上,因此绝对不允许齐国的粮食进城。赵简子率军队在“铁”(地名)迎战郑国的压粮军。  由于敌众我寡,赵简子为了激励士气,在大军面前发下誓言:“如果能够取得胜利上大夫可得到县,下大夫可得到郡,士可得到十万亩土田(当时县比郡大),庶人工商可做官,奴隶可获得自由。如果战败有罪,就用绞刑把我诛戮,死后用三寸厚的桐木棺,不要再有衬板和外椁,用没有装饰的马装运棺材,不要葬入本族的墓地中。”  如此大的奖赏足见赵简子的取胜欲望多么强烈,也足见赵氏军队数目少的多么可怜。军队的战斗力被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此一仗打得凶险异常,好几次赵氏军队濒临溃败的边缘,赵简子本人也身负重伤,但最后他们坚强地挺到了胜利。齐国的粮食成了赵简子的战利品。  困在朝歌城中的中行氏和范氏见救援无望,便乘机向邯郸逃去,赵简子乘胜追击占领邯郸,中行氏和范氏只好继续逃亡,直至逃到了大海的尽头,那里的主人勉强的接纳了他们。从此在晋国舞台上叱诧风云200多年的中行氏和范氏两大家族成为一支不重要的力量退出了历史舞台。此刻,最美丽的鲜花和最闪亮的聚光灯都用来装扮这场战争中最耀眼的明星赵简子先生,赵简子也成为晋国当之无愧的老大。下面有请赵简子先生登台讲几句话。  “我能有今天的胜利,首先得感谢天帝的启示,明个我一定会用最好的牺牲来供奉您老人家;然后感谢晋君在我懊悔的时候原谅我,在我需要的时候支持我;同时也感谢智氏、韩氏、魏氏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感谢我最最敬爱的老管家董安于,该死的是我,而你却为我献出了生命,我只希望死后能和他埋葬在一起以叙我们的旧情。”  赵简子的讲话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但有一个人除外,此人就是智家的头领智瑶。这个细节没有逃过赵简子的身边人傅傁,傅傁冷冷地对赵简子说:“小心智氏!”  【4、考验】  是啊,傅傁说的不错,中行氏和范氏已经完蛋,但是在晋国一向和赵氏不睦的还有智氏。虽然智氏在与中行氏、范氏的斗争中智氏站在了赵氏一边,但只是由于相对于赵氏而言智氏更讨厌中行氏和范氏罢了。一旦中行氏和范氏破灭,赵氏和智氏的矛盾就会由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可是赵简子已经老了,时光女神不得不将他抛弃,而他的对手却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且多次代表晋国出征并取得胜利。但赵简子并不失望,如果此刻死去,他不会感到担忧,相反他会带着满意的微笑和必胜的信心去迎接死亡的来临,因为他的接班人已经受住了无数次的考验,完全有理由相信他能够将赵家的事业发扬光大。  许多年前,当智氏老一代的当家人智宣子不得不面对为智氏的将来选择接班人时,最能打动他的是一个叫智瑶的儿子。这位智瑶可了不得,他有着偶像派的外表,实力派的身手;潇洒的美髯赛关公,英俊的面孔敌子龙;且擒拿格斗无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会,演讲辩论无所不赢。智瑶如此多娇,引无数晋女竞折腰。但这位帅哥有个最大的缺点,喜欢仗势欺负人,而且不知道深浅。这个缺点引起了智宣子身边一位智囊的注意,于是这位叫智果的家臣告诫智宣子如果立智瑶为后,智家迟早要在他的手上败亡。可是智瑶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不但迷惑了无数的少女,甚至连智宣子这个老人都不禁为之心池摇动,最后智宣子还是决定立智瑶为后。可见人们一向凭感觉行事,而很少用脑子思考。智瑶也停止了为参加“超级男生”所作的准备活动,改为一门心思琢磨如何使智氏从超级大家成长为超级大国。  智瑶继承了智氏的家业,在缺点没有暴露之前他是成功的,在晋国的对外战争中,智瑶数次代表晋国击败郑国和齐国,但胜利的轻易获得也助长了智瑶的骄傲,加速了他缺点的暴露。  当智瑶已经在用他的魅力在迷倒众生时,他未来的劲敌还在为晚上尿床而烦恼呢!赵无恤只是赵简子无数儿子中最不出众的一个。他的母亲是地位低微的狄人,所以赵无恤是中原文明民族和北方野蛮民族的混血儿,虽然大自然的规律是杂交品种即是优良品种,但是当时人们不懂生物学,他们认为如果母亲的门第高贵,他的儿子就会理所当然的优秀。在与赵简子的无数高贵夫人生出的高贵儿子的竞争中,赵无恤的胜出归功于一名面相大师,也就是我们今日认为是搞封建迷信的那种人。  赵简子有心立后,但在一大堆儿子中间却看花了眼,根本分辨不出哪个优哪个劣,总感觉每个都有点像自己,而又不如自己,最后赵简子急了,决定请当时著名的面相大师姑布子卿帮自己把关。这一天,赵简子将自己所有出身高贵的老婆的高贵儿子召集起来请姑布子卿老先生鉴赏。没想到姑布子卿看一个摇一次头,看N个摇N次头,看完第N+1个还是摇头,根据数学归纳法原理就是说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劲地摇头,急得赵简子在一旁问道:“先生,你是不是吃摇头丸了?”姑布子卿叹口气说:“你这些个公子,没有一个能成为将军的。”说得赵简子心拔凉拔凉的。  姑布子卿峰回路转对赵简子说:“我在半路碰到一个虎头虎脑的臭小子,想必是你儿子吧,我看那小子骨相不一般,必是大富大贵之命。”赵简子脸一红,不好意思地说道:“他的母亲是我从狄人那里抢来的,行军打仗之时身边没有女人,一时性起与之偶合才有了这么一个冤家,由于他母亲地位低贱,所以没有把他列入候选人。”姑布子卿悠悠说道:“不妨不妨,天将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鄙其出身,贱其生母,异其容貌,以示非常之人必立非常之功。”赵简子这才将赵无恤叫到近前详加观察,细看之下,也觉不同凡响。只见赵无恤身上有山的粗犷和水的细腻,有狼的凶悍和龟的隐忍,有野兔的动感和处子的安静,有婴儿的热情好动和骆驼的成熟老道。总之从赵无恤身上,赵简子看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一面和希望自己具备的另一面。于是赵简子将赵无恤列入重点培养计划。  在姑布子卿的帮助下,赵无恤顺利的通过初试进入复试,但在接下来激烈的复试中,赵无恤须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才能通过层层的考验。  考验一:赵简子告诉他的儿子们:“常山有宝贝,先找到宝贝的将会收到一份贵重的奖品。”  于是赵简子的儿子们撒丫子向常山跑去。孩子们各尽其长,以求尽快找到宝藏。研究动物的赵老大东瞅瞅、西看看,寻找着大熊猫的痕迹;研究植物的赵老二不放过每一株植物,巴不得地找到一株水杉或是人参;研究矿产的赵老三四处挖土仔细端详,为金矿的藏身地点而绞尽脑汁……。各位弟兄忙得不可开交,只有赵无恤站在山顶遥遥地望着西北方向的“代”地发呆。周围的人很奇怪,连忙劝他:“孩子,找不到宝贝不要紧,可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回去之后,孩子们纷纷献上自己找到的宝贝,有的是名贵草药,有的是珍稀动物,有的是罕见的石块等等,只有赵无恤双手空空。  赵简子吃惊问道:“你找到了什么宝贝?”  赵无恤将胸一挺昂然说道:“孩儿找到的宝贝大的很,实在拿不了。”  赵简子道:“愿闻其详。”  赵无恤道:“恒山临‘代’,‘代’可取也!”  赵简子问:“如何取得?”  赵无恤道:占据恒山,居高临下,四面出击,不停袭扰,待敌疲老,聚而歼之。  赵简子满意地点点头,意味着赵无恤的武略测试顺利过关。  考验之二:有一天,赵简子把大儿子伯鲁和小儿子无恤叫过来,给了每人一卷写满道德箴言的竹简,说道:“平时要好好学习。”赵简子真有耐性,一等就是三年,当再次提起竹简时,伯鲁挠挠头,说不出一个字来,连竹简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问到无恤时,无恤倒背如流,而且还从袖子中将竹简拿出并告诉赵简子自己经常随身携带,有时间就钻研揣摩。不料赵简子突然厉声问道:“你刚才背书的时候是不是偷看了?”无恤不慌不忙地回道:“儿臣没有,儿臣如果想偷看,那也太容易了,因为竹简就在我袖子里。”  赵简子再次满意地点点头,这意味着赵无恤的文韬测试顺利过关,太子的地位也基本确定下来了。  最后,也是最难以考核的是意志品质,不过赵简子不再亲自考试,而是派赵无恤率领赵家军出征,要用真实的战争来考验赵简子。  考验三:晋国又一次盯上了倒霉的郑国,派大军去攻打。智瑶为主将,赵无恤是副将。两军在南里相遇,智瑶率军攻打城门,很快城门就被攻破。帅哥智瑶对身边的丑男赵无恤没有丝毫好感,总觉得和这样的人一起出行有点丢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看着前面危机四伏的城门,智瑶眼睛一转,坏水冒出500CC。  于是智瑶对赵无恤说:“帅哥,领兵打个冲锋呗!”  赵无恤道:“你比我帅,要打冲锋你先打。”  智瑶又道:“副将赵无恤,请你先行进击。”  赵无恤道:“这里你是老大,我得跟着你走。”  智瑶道:“我咋就纳闷呢,像你这么胆小的人,怎么会成为赵家太子。”  赵无恤道:“你不用纳闷,正是因为我胆小,才不敢随便祸害家产。”  智瑶一看死活说不动赵无恤,于是改变策略道:“我虽然无法让你先进去,可是如果你先进去,我肯定有办法让你先出来,不信你试试看。”  赵无恤道:“我在外面你都无法让我先进去,一旦我进去了,你怎么能够让我先出来?”  智瑶生气了,威胁道:“你再犟嘴,我回去让你老子废了你!”  赵无恤一点不生气,道:“你都说不动我,怎么能说动比我更牛的老爹。”  智瑶没招,只好憋下一口气,准备秋后算帐,赵无恤也憋下更大的一口气,准备秋后的秋后算帐。  事情传到赵简子的耳朵,赵简子非常满意,从此赵家有人了!于是他果然带着满意的微笑,和必胜的信念去见在梦中曾经给他启示的天帝了,他要和天帝一起见证当初的启示一步步变成现实。然而就当下而言,赵无恤的屈辱还仅仅是个开始。  【5、火并之二】  赵简子撒手归西之后,按照晋国不成文的执政轮坐制度,智瑶成了晋国的执政,由于智瑶长得实在是帅,连晋君都成了他的粉丝。有了晋君的帮助,帅哥智瑶更加趾高气昂了,也更加看不起另外三家,尤其看不起的是衰哥赵无恤。  又一次智瑶和赵无恤联合出兵攻打郑国。在酒宴上,智瑶借着酒劲有意侮辱赵无恤,竟不顾身份体统,拿起酒罐以劝酒为名义将酒连连向赵无恤的脸上浇去,赵无恤心里非常清楚智瑶的用意,但时机未到不能闹翻,所以在酒瀑中暗自叮嘱自己:不能冲动,不能冲动,冲动是魔鬼……,最后终于忍住了。手下人却无如此雅量,他们见主人遭到侮辱,个个非常气愤,纷纷拉家伙要找智瑶玩命。赵无恤用一半是严厉,一半是告诫的目光将手下人逼退。酒席结束,赵简子告诉身边人:“老头子之所以让我作接班人,正是看好我善于忍耐。我作为当事人,比你们更生气,但现在时机未到不便闹翻。请相信我,我一定会给诸位一个发泄怒火的机会。”  智瑶从酒宴上尝到了借酒欺负人的快感,便要推而广之。这一天他在兰台摆下酒宴宴请韩康子、魏桓子。在半醉半醒之中,智瑶走到韩氏的二号人物那里,拍拍他的脑袋说:“哥们酒量不错啊,能喝三两喝五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我放心。”说完又送给韩康子一个既是得意,又是挑衅的眼色。  事后智果提醒智瑶:“小心留意点吧,否则他们会发难的。”智瑶满不在乎地说:“要说发难,也是由我开始,我不发难,谁敢动弹!”智果一看智瑶这副德行,只好摇摇头叹气说道:“你侮辱了人家的重臣,还不多加防备,分明是要遭受惩罚。”  智瑶见三家个比个的怯懦,便动了兼并之心。手下的谋士给智瑶出了个计策叫“食果去皮”。具体说来,即智氏打着晋君的名义依次向另外三家讨要不大不小的一块土地作为国家军粮的供应地,如果三家老实地交出,就进行下一轮讨要,周而复始直至三家的土地变得非常狭小,再一口将他们全部吞掉。如果哪家胆敢拒绝,正好可以以此为借口,联合另外两家对其用兵。此计甚妙,智瑶采纳实施。  赵氏、魏氏、韩氏同是智瑶淫威之下的受害者,同病相怜,他们的心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但在联合抗智的道路上,三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原因在于魏氏和韩氏是“博弈”理论的信奉者,按照博弈原理中的最小最大原理,魏桓子、韩康子都想以最小的付出换回最大的收获,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付出一点,让他人承受主要压力,然后自己就可以在后面捡渔翁之利。按照中国的传统解释是,“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智瑶前来讨要土地,韩康子不想打头阵,拱手奉上,轮到魏桓子,他一看韩康子老实上交了,也不说什么老实把土地送上,然而两人一起把目光对准了赵无恤。  要说赵简子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赵襄子的书没有白读。赵襄子一看,啥?跟我要土地,那还了得,土地是君主统治天下的根本,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怎么可以随便予人,于是向智瑶说不。智瑶便领着两个半心半意的盟友前来会战。赵无恤绝对有种!赵简子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两下交锋,寡不敌众,赵氏军队败下阵来。赵无恤准备进行战略大转移,摆在面前有三个地方可选,一、长子,二、邯郸,三、晋阳。  赵无恤认为,长子虽然城池坚固,但却是在官府的催逼之下才修成的,老百姓不见得会诚心守城。邯郸虽然粮草丰富,却是搜刮老百姓得来的,老百姓不一定会英勇杀敌,看来只有晋阳可以逃奔了,于是赵无恤向晋阳方向逃遁。  接任董安于驻守晋阳的长官是尹铎。在上任前尹铎问赵简子:“阁下是需要一座能保命于万一的坚城,还是需要作席梦思被的蚕丝啊?”赵简子说:“坚城。”于是尹铎施行宽刑低赋政策,同时体恤民情,关心生产。临终之前,赵简子告诉赵无恤以后赵家一旦有难,不要担心尹铎上报的户口少,也不要担心晋阳路途遥远,你只管投奔那里。  当赵无恤进入晋阳却一下傻了眼,老百姓虽然不少,城墙也很坚固,但要命的是官仓里没有一粒粮食,武器库里没有一支箭簇。愁得赵无恤直骂爹:“臭老头子,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么?”不料尹铎一点不愁,还拍着胸脯说:“只要我老尹三声鞭响,乡亲们马上送来粮食迎接族长,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刀枪。”  赵无恤说:“那你就甩鞭子吧。”果然尹铎拿起马鞭在空中连甩三声,“啪!啪!啪!”说也奇怪,老百姓真的又是推车,又时担担往官府运送粮食。赵简子又问:“粮食是有了,那么兵器呢。”尹铎用手一指大殿上的柱子,赵无恤顺手望去,只见大殿的柱子发出耀眼的金属光泽。尹铎再一指城墙,赵无恤顺手望去,只见那墙骨分明是一根根溜光水滑、一丈有余的荻蒿。赵无恤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三家大军随后赶到,将晋阳围得水泄不通。双方相持不下,转眼一年有余。要说智瑶手下还真有人才,这不,又有一名水利系的高才生提出一个水漫晋阳的计划。原来晋阳的旁边有一条河叫“晋水”。只要稍作一点工程使此河改道,滔滔河水就会向晋阳涌去,不由赵无恤不投降。  这个计划马上变成现实,这下可苦了晋阳城,河水深达3丈,以三丈为十米计算,城墙根部受到的压强竟有100000帕斯卡之多,强大的水压之下,不断有水通过城墙的缝隙向城中浸透,时不时地有井喷出现。好在董安于当初的夹板设计,城墙仍然能保持巍然不动,城中人民团结奋战,抗洪抢险,涌现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是智氏与赵氏的决战,也是水利系高才生与土木系高才生之间的比拼。  晋阳军民坚持到最后,城中的粮食空了,树皮啃光了,草根挖没了,所有一切飞禽走兽,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都被吃没了。老百姓只好换着孩子吃,灶台被淹了,就把锅吊起来。酿醋的马师傅对熬糖的牛师傅说:“尝尝我的孩子吧,是酸味的。”熬糖的牛师傅也对酿醋的马师傅说:“尝尝我的孩子吧,是甜味的。”吃完之后,两人抱头痛哭,又不敢哭得太用力,保存体力要紧。  城外的智瑶快活无比,一日领着韩康子、魏桓子泛舟游于大水之上,只见大水漫无边际,波涛汹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可怜的晋阳好像大海上的孤岛,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阴风袭来,有感于眼前的恐怖景象和大自然的伟力,智瑶诗兴大发,遂即兴赋诗一首:“晋阳之水清兮,可以灌人城;晋阳之水浊兮,可胜百万兵。”  两句诗说得身后的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同时激灵灵打个冷颤,魏桓子看了看韩康子,心说你怎么也打冷颤,韩康子掐了魏桓子一把,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我知道了,难道我的意思你不知道么?原来魏氏的老巢旁边有汾水,韩氏的老巢旁边有绛水。智瑶觉察到两人的小动作,扭头问道:“你俩在搞什么鬼?”还是魏桓子机灵,随口说道,“阁下的诗实在太好了,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俩。”智瑶骄傲地说道:“那是,想当初我还拿过晋国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呢。”  回去之后,韩康子、魏桓子满脸忧色,被智瑶身边的大臣絺疵看见,这絺疵是个一流的心理分析大师,由于看人断事比较准,被智瑶放在身边作智囊。絺疵告诉智瑶:“眼看咱们的军队就要取得胜利,而韩康子、魏桓子却面有忧色,分明是担心胜赵之后,同样的灾难降自己头上,我看啊,还是早点把他俩解决了为好。”智瑶半信半疑地说:“真的么?眼看赵氏被灭,三家瓜分赵地的美妙时刻就要来临,他们怎么会不高兴呢?”于是智瑶把韩康子和魏桓子叫来试探一下。  智瑶问道:“听说你俩对我有点想法?”  韩康子和魏桓子道:“什么想法?没有啊。”  智瑶道:“没有想法,那絺疵怎么说你俩昨天耷拉个苦瓜脸。眼看快要获胜了,是何居心?”  还是魏桓子比较机灵,道:“哎呀,我俩高兴还来不急呢,昨天脸色不好,是因为我俩为一件小事情吵了一架。”  智瑶问道:“什么小事?”  魏桓子道:“我俩在争论如何处理赵无恤那小子,韩康子说要把他脑袋割下来踢皮球,我说应该作尿壶,所以就吵起来了。”  智瑶道:“你俩可真笨,脑袋那么重,又没有弹性怎么做皮球;脑袋全是窟窿,怎么作尿壶,还不得天天晒被子啊?”  魏桓子道:“阁下所言极是,不过我俩真的没有其他想法,一定是絺疵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离间咱们三人的关系,请您多加留神。”  出来之后,两人擦了一把汗,急急忙忙往自己营盘走去,没想到被躲在一旁的絺疵看见了。絺疵进去问智瑶:“主公,你怎么把我出卖给他们俩了。”智瑶吃惊的问道:“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偷听了?”絺疵道:“我根本不用偷听,刚才他俩走的时候仓皇四顾,所以我猜他们知道。”智瑶面无表情的说道:“没事的,你回去吧。”絺疵见好心被当驴肝肺,也不想干了,改日编了个理由出使齐国去了。  城里赵无恤的日子过得非常憋屈,一天只能喝一顿米汤,而且身边的人也越来越不尊重他,以前都还客客气气地喊主公,后来就喊赵哥,再后来什么老赵,小赵、阿赵、赵赵的都蹦出来了,最可气的是有人竟然喊狄赵。只有大臣高赫几百天如一日地对赵无恤恭恭敬敬,每天都要坚持到赵无恤的大帐请安,即便在最艰难的日子也不懈怠,令赵无恤非常感动。  眼看城破在旦夕。赵无恤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一计险招。打定主意后,第二天赵无恤派人去请张孟谈。见面之后张孟谈说的还是那句千古不变的寒暄语:“主公吃了么?”赵无恤肚子饿的瓜瓜响,有心打趣他,便道:“没有吃。”如果是以前,张孟谈会接着说:“没吃,吃去吧!”可现在哪有粮食,只好改口说道:“没吃,忍着吧,我也忍着呢。”赵无恤无言,两人相视示以苦笑。  赵无恤话锋一转进入主题:“我有一事相求,不知愿否效劳?”张孟谈道:“为主出力,在下万死不辞!”赵无恤一点手示意到近前说话。张孟谈走到近前,赵无恤耳语几句,张孟谈听着听着眉头拧成了疙瘩,连忙打住,问道:“主公您说的是哪国鸟语?怎么一句我也听不懂,竟是嘀嘀咕咕的声音。”赵无恤这才意识到声音原来发自自己的肚子,于是捂着肚子再一次对着张孟谈的耳朵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番。  当天晚上,张孟谈坐着木盆从天而降,到达水面后又挥动双桨划到岸边,弃来舟登岸来到魏桓子和韩康子营盘。张孟谈见到了两人,道:“唇亡则齿寒,皮去则肉露,偷了大姨子就该小姨子。晋水很大,汾水和绛水也不差,今天赵氏玩蛋,明天就是你俩,不如咱们三家联合起来攻打智氏。”魏桓子和韩康子早有此意,于是三人约定共同出兵的时间。  夜、月、寒。  几名动作敏捷的黑衣人向大堤奔去,背后的利刃表明他们的来意。  伴随着一声声惨叫,守堤士兵在醒来一刹那死去,在死去一刹那醒来。  哗~~,堤岸决口,大水向智瑶的营盘涌去。  人若无情,花自凋零,水若无情,荼毒生灵。  乱!乱!乱!智瑶的营盘乱作一团。  更乱!更乱!更乱!三家大军向智军杀来。  ……  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晋国最强大的氏族被清除出局,晋国的政权被牢牢地控制在赵、魏、韩三家手中,三家分晋的局面就此形成。  (话外音)  胜利之后,魏桓子和韩康子又再争论用智瑶的头做什么好。赵无恤说:“还是让我用来做个酒器吧。”后来赵无恤果真将智瑶的天灵盖做成了酒器,而且还当众用它饮酒,说是美男的脑袋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护肤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不想却惹恼了一人。  欲知此人是谁,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请看下回分解。  【6、刺客行】  在这个金钱万能、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原生态恐怖分子豫让好比一条掠过我们心头的闪电,照亮了我们心中被压抑许久的对古典精神的向往。  豫让,不是河南人,是山西人,武艺高强,是条好汉。早年曾在范氏和中行氏家族那里混出路,但是一直郁郁不得志,原因在于范氏和中行氏好文不好武,豫让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后来豫让辗转来到了智瑶那里,智瑶是个热血青年,爱好武艺,见到豫让身手不凡,便赐予高位。每有出征,大秤分金,小秤分银。豫让是个重感情的人,发誓要对智瑶竭忠尽智,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历史上的败者也并非一无是处。  智瑶失败以后,豫让失魂落魄的回到家里,妻子见外出多年的丈夫回来,乐得心花怒放,厨房里一阵忙活,不一会喷香的饭菜已经做出,豫让早已饥肠辘辘,看见饭菜,一阵狼吞虎咽。酒足饭饱之后,豫让才稳住心神,开始对周围的一切开始详加观察。可令他吃惊的是刚才的结发妻早已不知哪里去了,取而代之是一位新鲜出浴,穿着性感肚兜,经过精心装扮,浑身散发着香气的美艳少妇。豫让大吃一惊:“老婆,你哪里去了?你又是谁?”面前少妇婉尔一笑:“相公,你看我是谁?”豫让听音辨人,恍如隔梦,过去的浪漫回忆涌向心头,继而雄性的本能被唤起。  喘息声停止,雄性的本能趋于平静,武士的操守又重新占据豫让的灵魂,看着身边娇媚的妻子,豫让深有感触地说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言毕,豫让挽起宝刀,连夜奔出家门,头也不回。可怜的妻子在身后撕心裂肺地喊着:“豫让!”可是那人已经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从此,世上少了一个整日精心打扮,企盼丈夫归来的少妇,而多了一个满腔仇恨、图谋报复的职业杀手。  豫让变更了姓名,整日在赵襄子(即赵无恤,由于击败了智氏,建立卓越武功,因此以后称他的尊称)的宅院周围徘徊以寻找合适的出手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豫让经过细心的勘察,终于发现赵府的茅房是警卫巡逻的盲区,于是扮作劳改犯混进赵府打扫厕所。有一天赵襄子吃东西坏了肚子,急忙向茅房奔去。在一旁瞄了很久的豫让这时出现,只见他一身青衣,头戴斗笠,拖着7尺有余的大扫帚向茅房扫去,他的计划是以打扫厕所为由将赵襄子杀死在马桶旁。可是赵襄子经历了太多的危险,对生命格外珍惜,就连大小便都不忘带着警卫。豫让面临的是一场硬仗。  一步,两步,三步。  豫让迈着坚定的步伐向茅房走去,同时手中的扫帚左右摆动,毫不把茅房门口的两个警卫放在眼里,那副笃定的神色好似《天龙八部》中的扫地老僧。  四步,五步,六步。  豫让坚定有力的双脚撞击青石发出清脆的声音,却引起了赵襄子的警觉。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具备超自然的嗅觉,他们能在别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觉到即将来临的危险。  七步,八步,九步。  “来者为谁?”茅房传来赵襄子的喝叱,门口的两名贴身保镖听到声音马上警觉起来。豫让一时紧张,以为自己的行动已经暴露,伸手与警卫缠斗在一起,豫让随身携带的匕首在打斗时跌落。过一会更多警卫赶来,将豫让团团围住。不用说,豫让精心策划的刺杀行动已经以失败告终,下面该是赵襄子对豫让进行处理。  赵襄子问道:“谁人行刺?”  豫让道:“山西人豫让!”  赵襄子道:“废话,这里谁不是山西人?”  豫让这才道:“智瑶手下大将豫让是也。”  赵襄子问道:“因何行刺?”  豫让道:“为主报仇!”  赵襄子道:“为主报仇,也算一条好汉,今日我不杀你,你去吧,但下次不要再栽在我的手中。”  警卫闪开一条缝,豫让也不客气,转身就走。  豫让走了,但还会回来。只要他的生命没有结束,他的报仇使命就不会停止。他的心已经僵化如石,世间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毫无意义,报仇是他与这个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如果哪一天他无法报仇,就会选择死亡;如果哪一天,他报仇成功,同样会选择死亡。  为了更好地伪装,豫让将全身涂黑,如癞蛤蟆身上的疙瘩,又将烧红的木炭吞进口腔,声带的物理结构发生了变化,说起话来变得模糊不清,好像《教父I》中教父那含糊不清的声音。经过这么一番残忍的整容,豫让变得面目全非,而且永远无法回到原来的状态。身边的朋友劝豫让道:“你选择的道路既艰难又对社会没有意义,就你的志气而言还算不错,就你的智商而言就差之远矣。凭你的才干,给赵襄子做事,很快就能出人头地。”豫让笑道:“人的一生,早死晚死,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各有志,取舍万千,我别无他求,只想用我的生命向世人阐释一下什么叫‘臣道’。”  这一次,豫让得知赵襄子要去为新落成的晋阳渠剪彩,便在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藏身,专等赵襄子经过之时从桥底钻出进行刺杀。  赵襄子骑着高头大马,前呼后拥地来了,但走到桥头的时候,战马突然停止前进,赵襄子连挥数鞭,那马兀自不动。这匹战马陪同赵襄子转战南北,出生入死,颇通人性,此次表现异常,必有特殊情况,赵襄子的第一反应是:豫让来了。  赵襄子令手下人四处查看,果然一个察看桥下的士兵大喊一声:“妈呀,桥下有个蛤蟆精!”尽管豫让毫无人的特征,但赵襄子还是马上发现那是豫让。豫让一直惦记着赵襄子,其实赵襄子也一直惦记着豫让。于是赵襄子喝道:“哪里来的蛤蟆精,那是豫让。”士兵们这才七手八脚地将豫让捉住。这一次刺杀行动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了尾。  赵襄子开始数落豫让:“你不是给中行氏和范氏办过事吗?为什么不给他们报仇,后来换成了智瑶,现在却死活要给他报仇。”  豫让道:“我给中行氏和范氏办事的时候他们视我如寻常士兵,我给智瑶办事的时候,智瑶拿我当国家栋梁。”  赵襄子仰天长叹:“你为智瑶报仇也算名垂青史,我曾经放过你一次也可够得上宽宏大量,今天看你的表现,我还可以给你机会。”  士兵将豫让围在当中,一齐呐喊:“主公杀不杀!主公杀不杀!”  豫让颜色不变,凛然说道:“我听说英名的主人不会限制别人表达义气,忠贞的臣子不会因为怕死放弃名节。您上次已经饶恕了我,普天之下都知道您的宽厚,今天是我咎由自取,我无话可说,也非常敬重你,唯一的愿望是想借你的外袍一用。”  赵襄子将外袍解下交与豫让,豫让跳起来对准外袍连刺三剑,口中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然后自刎身亡。  赵襄子和身边的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不过政治家赵襄子马上从豫让的事迹中看出了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下令厚葬豫让并当众表彰了他为主捐躯的高尚气节。豫让的故事被改编成许多个不同版本在赵国的慷慨悲歌之士中间传唱,豫让行刺所在的桥被更名为“豫让桥”。  第二章 魏国雄起  【1、由来】  公元前453年,赵氏、韩氏、魏氏三家联手击败并瓜分智氏之后并没有继续火并下去。  其中原因:  一、三家关系原本就非常融洽,特别是经历过灭智之战的洗礼,三家关系更为亲密,有如战场上经历过死神考验的战友。  二、三家关系势均力敌,谁都不占优势,力量的制衡使他们只能选择和平共处。  三、三家的执政者都亲身经历了智瑶的败亡,智瑶人格缺陷所酿成的家族悲剧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面镜子,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英俊的脸蛋只能征服命运女神的眼,而无法征服她的心,厌倦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无情的抛弃。  四、晋国的外部世界为三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三家在和平共处,互相谅解的情况下向外发展成为可能。  面对巨大的合作空间,三家的心情都很畅快,唯独郁闷的是一旁的晋国君主,随着晋国大家族的减少,晋君很纳闷:人们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为什么我收获的是衰亡和失落。晋君的直属地盘也只剩下曲沃和绛两块地方,望着周围虎视眈眈的三家权臣,晋君心里好害怕,为了能在君位上多留两天,时不时地拎着礼物往三家跑。三家见晋君很识趣,心一软就答应,可也有个别晋君不明事理,惹得三家很不高兴,于是被毫不客气的废掉,新一代更听话更恭顺的晋君很快被扶持起来。总之,春秋时期的百年霸主已经沦落为很不起眼的小角色,连老天爷都无话可说,迷信的史学家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当时气候异常的任何记载。最后,三家看晋君实在多余,就顺手把他废了。这么一个标志性事件,几乎在所有史书上的记载都仅仅是一句话。  公元前403年的一天,太阳照在周王朝仅存的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上,这里的主人是周威烈王,由于所管辖范围非常狭小,经常无事可作,大殿之上冷冷清清,只有仙鹤在无聊地散着步。庭院中摆放着九尊青铜大鼎,曾经他们是周朝天子权威的象征,650年前周朝的先辈们在这块大地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他孕育于分封建制之中,并奉行高低有序、尊卑有界的统治原则。九鼎象征着周朝所统治的九块自然区域,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但是现在里面存放的仅仅是过去的美好回忆。文王筹谋、武王伐纣、周公定制、分封诸侯、颁布周礼……都如神话传说般的遥远,好像根本与住在这里的人无关。想到此处,周威烈王无限伤感,在他沉思之际,一阵阴风袭来,紧接着九鼎开始摇动,以位于北方的冀州鼎最为剧烈。本来就神经衰弱的周威烈王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在古代人迷信的大脑中,这分明是老天的某种暗示。要解释这种暗示还需等待500年后汉朝的张衡出现,如果张衡在场,他会准确地告诉周威烈王,这是地震,震源在北方。  周威烈王心魂孚定之际,下人传报晋国赵氏、魏氏、韩氏三家使者有事求见。原来是三家要向周威烈王讨要诸侯的封号。周威烈王这颗衰老无助的心此刻崩溃了,无力再与世界抗争。三家使者带着满意的结果回去了。  晋国风水轮流转,先是风光一时的智瑶,后是勇猛剽悍的赵无恤,下一个是接替魏桓子位置的魏斯,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后来被周封为诸侯,史称魏文候。  如果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魏国所在的区域便是摇篮中的婴儿。这一带,土地肥沃,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有着列国中亩产最高的土地,最稠密的人口和文化水平最高的人民。  最近的几十年,历史潮流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周朝的文化已经日薄西山,连霞光也剩下最后一抹,她所提倡的政治道德和外交规则已经成为昨日黄花,新兴贵族以他们所代表的政治管理体系和生产方式而自豪,对老一代政治家的游戏规则丝毫没有兴趣。于是春秋时期蒙在战争上的温情面纱被无情地撕去,取而代之的是赤裸裸的武力比拼,以及与之孪生的现实外交。最初的优势属于先知先觉的人,魏文候便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新型制度建设的突击手,所以他率先占有了战国时期最广阔的舞台和最耀眼的聚光灯。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2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