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容斋随笔-5

作者:洪迈 字数:23994 更新:2023-10-09 10:26:01

有子之言似夫子也。" 则其为门弟子所敬久矣,太史公之书,于是为失矣。  且门人所传者道也,岂应以状貌之似而师之邪?世所图《七十二贤画像》,其画有若遂与孔子略等,此又可笑也。  张天觉为人  张天觉为人贤否,士大夫或不详知。方大观、政和间,时名甚著,多以忠直许之。盖其作相适承蔡京之后,京弄国为奸,天下共疾,小变其政,便足以致誉,饥者易为食,故蒙贤者之名,靖康初政,遂与司马公、范文正同被褒典。予以其实考之,彼直奸人之雄尔。其外孙何麒作家传云:" 为熙宁御史,则逐于熙宁;为元祐廷臣,则逐于元祐;为绍圣谏官,则逐于绍圣;为崇宁大臣,则逐于崇宁;为大观宰相,则逐于政和。" 其迹是矣,而实不然。为御史时,以断狱失当,为密院所治,遂摭博州事以报之,三枢密皆乞去,故坐贬。为谏官时,首攻内侍陈衍以摇宣仁,至比之于吕、武;乞追夺司马公、吕申公赠谥,仆碑毁楼;论文潞公背负国恩,吕汲公动摇先烈;辩吕惠卿、蔡确无罪。后以交通颍昌富民盖渐故,又贬。元符末,除中书舍人,谢表历诋元祐诸贤,云:" 当元祐之八九年,擢党人之二十辈。" 及在相位,乃以与郭天信交结而去耳。平生言行如此,而得美誉,则以蔡京不相能之故。  然皆章子厚门下客,其始非不同也。京拜相之词,天觉所作,是以得执政云。  为文论事  为文论事,当反复致志,救首救尾,则事词章著,览者可以立决。陈汤斩郅支而功未录,刘向上疏论之,首言:" 周方叔、吉甫诛猃狁。" 次言:" 齐桓公有灭项之罪,君子以功覆过。李广利靡亿万之费,捐五万之师,虞获宛王之首,孝武不录其过,封为列侯。" 末言:" 常惠随欲击之乌孙,郑吉迎自来之日逐,皆裂土受爵。" 然后极言:" 今康居国强于大宛,郅支之号,重于宛王,杀使者罪甚于留马,而不烦汉士,不费斗粮,比于贰师,功德百之。" 又曰:" 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近事之功则高于安远、长罗,而大功未著,小恶数布,臣窃痛之!" 于是天子乃下诏议封。盖其一疏抑扬援证,明白如此,故以丞相匡衡、中书石显,出力沮害,竟不能夺。不然,衡、显之议,岂区区一故九卿所能亢哉?  连昌宫词  元微之、白乐天,在唐元和、长庆问齐名。其赋咏天宝时事,《连昌宫词》、《长恨歌》皆脍炙人口,使读之者情性荡摇,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殆未易以优劣论也。然《长恨歌》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不若《连昌词》有监戒规讽之意,如云:"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长官清贫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至。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其末章及官军讨淮西,乞" 庙谟休用兵" 之语,盖元和十一、二年间所作,殊得风人之旨,非《长恨》比云。  二士共谈  《维摩诘经》言,文殊从佛所将诣维摩丈室问疾,菩萨随之者以万亿计,曰:" 二士共谈,必说妙法。" 予观杜少陵寄李太白诗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使二公真践此言,时得洒扫撰杖屦于其侧;所谓不二法门,不传之妙,启聪击蒙,出肤寸之泽以润千里者,可胜道哉!  张子韶祭文  先公自岭外徙宜春,没于保昌,道出南安,时犹未闻桧相之死。张子韶先生来致祭,其文但云:" 维某年月日具官某,谨以清酌之奠昭告于某官之灵,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其情旨哀枪,乃过于词,前人未有此格也。  京师老吏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典故。翰苑有孔目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嗣明尝作《皇子剃胎发文》,用克长克君之语,吏持以请,嗣明曰:" 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 吏拱手曰:" 内中读文书不如是,最以语忌为嫌,既克长又克君。殆不可用也。" 嗣明悚然亟易之。靖康岁都城受围,御敌器甲刓弊。或言太常寺有旧祭服数十,闲无所用,可以藉甲。少卿刘珏即具藁欲献于朝,以付书史。史作字楷而敏,平常无错误,珏将上马,立俟之,既至,而结衔脱两字。趣使更写,至于三,其误如初。珏怒责之,逡巡谢曰:" 非敢误也,某小人窃妄有管见,在《礼》,' 祭服敝则焚之'.今国家迫急,诚不宜以常日论,然容台之职,唯当秉礼。  少卿固体国,不若俟朝廷来索则纳之,贤于先自背礼而有献也。" 珏愧叹而止,后每为人言,嘉赏其意。今之胥徒,虽公府右职,省寺掌故,但能鼓扇獧浮,愿赇谢为业,簿书期会之间,乃漫不之晓,求如彼二人,岂可得哉!  曹操唐庄宗  曹操在兖州,引兵东击陶谦于徐,而陈宫潜迎吕布为兖牧,郡县皆叛,赖程昱、荀彧之力,全东阿、鄄、范三城以待操。操还,执昱手曰:" 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表为东平相。唐庄宗与梁人相持于河上,梁将王檀乘虚袭晋阳。城中无备,几陷者数四,赖安金全帅子弟击却之于内,石君立引昭义兵破之于外,晋阳获全。而庄宗以策非己出,金全等赏皆不行。操终有天下,庄宗虽能灭梁,旋踵覆亡,考其行事,概可睹矣。  云中守魏尚  《史记》、《汉书》所记冯唐救魏尚事,其始云:" 魏尚为云中守,与匈奴战,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臣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 而又申言之云:"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重言云中守及姓名,而文势益遒健有力,今人无此笔也。卷第十六(十九则)   文章小伎  " 文章一小伎,于道未为尊。" 虽杜子美有激而云,然要为失言,不可以训。文章岂小事哉!《易?贲》之彖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子称帝尧焕乎有文章。子贡曰:"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 《诗》美卫武公,亦云有文章。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圣贤,桀、纣、幽、厉之昏乱,非《诗》《书》以文章载之,何以传?伏羲画八卦,文王重之,非孔子以文章翼之,何以传?孔子至言要道,托《孝经》、《论语》之文而传。曾子、子思、孟子传圣人心学,使无《中庸》及七篇之书,后人何所窥门户?老、庄绝灭礼学,忘言去为,而五千言与《内篇》、《外篇》极其文藻。释氏之为禅者,谓语言为累,不知大乘诸经可废乎?然则诋为小伎,其理谬矣!彼后世为词章者,逐其末而忘其本,玩其华而落其实,流宕自远,非文章过也。  杜老所云" 文章千古事" ," 已似爱文章" ," 文章日自负" ," 文章实致身" ," 文章开宎(y āo )奥" ," 文章憎命达" ," 名岂文章著" ," 枚乘文章老" ," 文章敢自诬" ," 海内文章伯" ," 文章曹植波澜阔" ," 庾信文章老更成" ," 岂有文章惊海内" ," 每语见许文章伯" ," 文章有神交有道" ,如此之类,多指诗而言,所见狭矣!  三长月  释氏以正、五、九月为" 三长月" ,故奉佛者皆茹素。其说云:天帝释以大宝镜,轮照四天下,寅、午、戌月,正临南赡部洲,故当食素以徽福。  官司谓之" 断月" ,故受驿券有所谓羊肉者,则不支。俗谓之" 恶月" ,士大夫赴官者,辄避之。或人以谓唐日藩镇莅事,必大享军,屠杀羊猪至多,故不欲以其月上事,今之他官,不当尔也。然此说亦无所经见。予读《晋书?礼志》,穆帝纳后,欲用九月,九月是" 忌月".《北齐书》云高洋谋篡魏,其臣宋景业言:" 宜以仲夏受禅。" 或曰:" 五月不可入官,犯之,终于其位。" 景业曰:"王为天子,无复下期,岂得不终于其位乎?" 乃知此忌相承,由来已久,竟不能晓其义及出何经典也。  兄弟直西垣  《秦少游集》中,有《与鲜于子骏书》云:" 今中书舍人皆以伯仲继直西垣,前世以来未有其事,诚国家之美,非特衣冠之盛也,除书始下,中外欣然,举酒相属。" 予以其时考之,盖元祐二年,谓苏子由、曾子开、刘贡甫也。子由之兄子瞻,子开之兄子固、子宣,贡甫之兄原甫,皆经是职,故少游有此语云。绍兴二十九年,予仲兄始入西省,至隆兴二年,伯兄继之,乾道三年,予又继之,相距首尾九岁。予作谢表云:" 父子相承,四上銮坡之直;弟兄在望,三陪风阁之游。" 比之前贤,实为遭际,固为门户荣事,然亦以此自愧也。  续树萱录  顷在秘阁抄书,得《续树萱录》一卷,其中载隐君子元撰夜见吴王夫差,与唐诸诗人吟咏事。李翰林诗曰:"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玉人一去未回马,梁间燕子三见归。" 张司业曰:" 绿头鸭儿咂萍藻,采莲女郎笑花老。" 杜舍人曰:" 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沿阶贴乱红。" 三人皆全篇。杜工部曰:" 紫领宽袍涌酒巾,江头萧散作闲人。" 白少傅曰:"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李贺曰:" 鱼鳞瓮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壁。" 三人皆未终篇。细味其体格语句,往往逼真。后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关子东为秦集序云" 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 ,正谓是也。何子楚云:" 《续直录》乃王性之所作,而托名他人。" 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喻,一曰全若虚,一曰元撰,详命名之义,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馆职名存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日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  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子,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反为留滞。政和以后,增修撰直阁贴职为九等,于是材能治办之吏、贵游乳臭之子,车载斗量,其名益轻。南渡以来,初除校书正字,往往召试,虽曰馆职不轻界,然其迁叙,反不若寺监之径捷。至推排为郎,即失其故步,混然无别矣。  南宫适  南宫适问羿、奡(ao)不得其死,禹、稷有天下,言力可贱而德可贵。  其义已尽,无所可答,故夫子俟其出而叹其为君子,奖其尚德,至于再言之,圣人之意斯可见矣。然明道先生云:" 以禹、稷比孔子,故不答。" 范淳父以为禹、稷有天下,故夫子不敢答,弗敢当也。杨龟山云:" 禹、稷之有天下,不止于躬稼而已,孔子未尽然其言,故不答。然而不正之者,不责备于其言,以沮其尚德之志也,与所谓' 雍之言然,则异矣。" 予窃谓南宫之间,初无以禹、稷比孔子之意,不知二先生何为有是言?若龟山之语,浅之已甚!  独谢显道云:" 南宫适知以躬行为事,是以谓之君子。知言之要,非尚德者不能,在当时发问间,必有目击而道存,首肯之意,非直不答也。" 其说最为切当。  吴王殿  汉高祖五年,以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立番君吴芮为长沙王。  十二年,以三郡封吴王濞,而豫章亦在其中。又赵佗先有南海,后击并桂林、象郡。则芮所有,但长沙一郡耳。按芮本为秦番阳令,故曰番君。项羽已封为衡山王,都邾。邾,今之黄州也。复侵夺其地。故高祖徙之长沙而都临湘,一年薨,则其去番也久矣。今吾邦犹指郡正厅为吴王殿,以谓芮为王时所居。  牛僧孺《玄怪录》载,唐元和中,饶州刺史齐推女,因止州宅诞育,为神人击死,后有仙官治其事,云:" 是西汉鄱阳王吴芮。今刺史宅,是芮昔时所居。" 皆非也。  王卫尉  汉高祖怒萧何,谓王卫尉曰:" 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予,今相国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 卫尉曰:" 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 唐太宗疑三品以上轻魏王,责之曰:" 我见隋家诸王,一品以下皆不免其踬顿,我自不许儿子纵横耳。" 魏郑公曰:" 隋高祖不知礼义,宠纵诸子,使行非礼,寻皆罪黜,不可以为法,亦何足道。" 观高祖、太宗一时失言,二臣能因其所言随即规正,语意既直,于激切中有婉顺体,可谓得谏争之大义。虽微二帝,其孰不降心以听乎!  前代为鉴  人臣引古规戒,当近取前代,则事势相接,言之者有证,听之者足以鉴。  《诗》曰:"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周书》曰:" 今惟殷坠厥命,我其可不大鉴!" 又曰:" 我不可不鉴于有殷。" 又曰:" 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周公作《无逸》,称商三宗。汉祖命群臣言吾所以有天下,项氏所以失天下,命陆贾著秦所以失天下。张释之为文帝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汉所以兴。贾山借秦为喻。贾谊请人主引商、周、秦事而观之。魏郑公上书于太宗云:" 方隋之未乱,自谓必无乱;方隋之未亡,自谓必无亡。臣愿当今动静以隋为鉴。" 马周云:" 炀帝笑齐、魏之失国,今之视炀帝,亦犹炀帝之视齐、魏也。" 张玄素谏太宗治洛阳宫曰:" 乾阳毕功,隋人解体,恐陛下之过,甚于炀帝。若此役不息,同归于乱耳!" 考《诗》、《书》所载及汉、唐诸名臣之论,有国者之龟镜也,议论之臣,宜以为法。  治盗法不同  唐崔安潜为西川节度使,到官不诘盗。曰:" 盗非所由通容,则不能为。"乃出库钱置三市,置榜其上,曰:" 告捕一盗,赏钱五百络。侣者告捕,释其罪,赏同平人。" 未几,有捕盗而至者。盗不服,曰:" 汝与我同为盗十六年,赃皆平分,汝安能捕我?" 安潜曰:" 汝既知吾有榜,何不捕彼以来?  则彼应死,汝受赏矣。汝既为所先,死复何辞?" 立命给捕者钱,使盗视之,然后杀盗于市。于是诸盗与其侣互相疑,无地容足,夜不及旦,散逃出境,境内遂无一人为盗。予每读此事,以为策之上者。及得李公择治齐州事,则又不然。齐素多盗,公择痛治之,殊不止。他日得黠盗,察其可用,刺为兵,使直事铃下。问问以盗发辄得而不衰止之故。曰:" 此繇富家为之囊。便盗自相推为甲乙,官吏巡捕及门,擒一人以首,则免矣。" 公择曰:" 吾得之矣。" 乃令凡得藏盗之家,皆发屋破柱,盗贼遂清。予乃知治世问事,不可泥纸上陈迹。如安潜之法可渭善矣,而齐盗反恃此以为沉命之计,则变而通之,可不存乎其人哉!  和诗当和意  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非若今人为次韵所局也。观《文选》所编何劭、张华、卢谌、刘琨、二陆、三谢诸人赠答,可知已。唐人尤多,不可具载。姑取杜集数篇,略纪于此。高适寄杜公云:" 愧尔东西南北人。" 社则云:" 东西南北更堪论。" 高又有诗云:" 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言?" 杜则云:" 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严武寄杜云:"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摊。" 杜则云:" 在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迳欲教锄。" 杜公寄严诗云:" 何路出巴山" ," 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 严答云:" 卧向巴山落月时" ," 篱外黄花菊对谁,跂马望君非一度。" 杜送韦迢云:" 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迢云:" 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 杜又云:"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郭受寄杜云:" 春兴不知凡几首?" 杜答云:" 药里关心诗总废。"皆如钟磐在虞(ju),叩之则应,往来反复,于是乎有余味矣。  稷有天下  " 稷躬稼而有天下" 、" 泰伯三以天下让" 、"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皆以子孙之事追言之。是时,稷始封于部,古公方邑于梁山之下,文王才有岐周之地,未得云天下也。禹未尝躬稼,因稷而称之。  一世人材  一世人材,自可给一世之用。苟有以致之,无问其取士之门如何也。今之议者,多以科举经义;诗赋为言,以为诗赋浮华无根抵,不能致实学,故其说常右经而左赋。是不然。成周之时,下及列国,皆官人以世。周之刘、单、召、甘,晋之韩、赵、荀、魏,齐之高、国、陈、鲍,卫之孙、宁、孔、石,宋之华、向、皇、乐,郑之罕、驷、国、游,鲁之季、孟、臧、展,楚之斗、蒍、申、屈,皆世不乏贤,与国终毕。汉以经术及察举,魏、晋以州乡中正,东晋、宋、齐以门第,唐及本朝以进士,而参之以任子,皆足以尽一时之才。则所谓科目,特借以为梯阶耳!经义、诗赋,不问可也。  王逢原  王逢原以学术,邢居实以文采,有盛名于嘉祐、元丰间。然所为诗文,多怨抑沉愤。哀伤涕位,若辛苦憔悴不得其平者,故皆不克寿,逢原年二十八,居实才二十。天界其才而啬其寿,吁,可惜哉!  吏文可笑  吏文行移,只用定本,故有绝可笑者。如文官批书印纸,虽宫、观、岳、庙,亦必云不曾请假;或已登科级,见官台省清要,必云不曾应举若试刑法。  予在西掖时,汉州申显惠侯神,顷系宣抚司便宜加封昭应公,乞换给制书。  礼、寺看详,谓不依元降指挥于一年限内自陈,欲符下汉州,告示本神知委。  予白丞相别令勘当,乃得改命。淳熙六年,予以大礼恩泽改奏一岁儿,吏部下饶州,必欲保官状内声说被奏人曾与不曾犯决笞,有无翦刺,及曾与不曾先经补官因罪犯停废,别行改奏;又令供与予系是何服属。父之于子而问何服属,一岁婴儿而问曾与不曾入仕坐罪,岂不大可笑哉!  靖康时事  邓艾伐蜀,刘禅既降,又敕姜维使降于钟会,将士咸怒,拔刀斫石。魏围燕于中山既久,城中将士皆思出战,至数千人,相率请于燕主,慕容隆言之尤力,为慕容麟沮之而罢。契丹伐晋连年,晋拒之,每战必胜。其后,杜重威阴谋欲降,命将士出陈于外,士皆踊跃,以为出战,既令解甲,士皆恸哭,声振原野。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向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虎旅云屯,不闻有如蜀、燕、晋之愤哭者。近读《朱新仲诗集》,有《记昔行》一篇,正叙此时事。其中云:" 老种愤死不得战,汝霖疽发何由痊?" 乃知忠义之士,世未尝无之,特时运使然耳。  并韶  梁武帝时,有交趾人并韶者,富于词藻,诣选求官,而吏部尚书蔡搏以并姓无前贤,除广阳门郎。韶耻之,遂还乡里谋作乱。夫用门地族望为选举低昂,乃晋、宋以来弊法,蔡搏贤者也,不能免俗,何哉?  谶纬之学  图谶星纬之学,岂不或中,然要为误人,圣贤所不道也。畦孟睹公孙病己之文,劝汉昭帝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不知宣帝实应之,孟以此诛。孔熙先知宋文帝祸起骨肉,江州当出天子,故谋立江州刺史彭城王,而不知孝武实应之,熙先以此诛。当涂高之谶,汉光武以诘公孙述,袁术、王浚皆自以姓名或父字应之,以取灭亡,而其兆为曹操之魏。两角犊子之谶,周子谅以劾牛仙客,李德裕以议牛僧孺,而其兆为朱温。隋炀帝谓李氏当有天下,遂诛李金才之族,而唐高祖乃代隋。唐太宗知女武将窃国命,遂滥五娘子之诛,而阿武婆几易姓。武后谓代武者刘,刘无强姓,殆流人也,遂遣六道使悉杀之,而刘幽求佐临淄王平内难,韦、武二族皆殄灭。晋张华、郭璞,魏崔伯深,皆精于天文卜筮,言事如神,而不能免于身诛家族,况其下者乎!  真假皆妄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观者必曰如画。故有" 江山如画"." 天开图画即江山" ," 身在画图中" 之语。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如老杜" 人间又见真乘黄" ," 时危安得真致此" ," 悄然坐我天姥下" ," 斯须九重真龙出" ," 凭轩忽若无丹青" ," 高堂见生骼" ," 直讶杉松冷" ," 兼疑菱荇香" 之句是也。  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人生万事如是,何特此耶?容斋续笔卷第一(十八则)   是书先已成十六卷,淳熙十四年八月在禁林日,入侍至尊寿皇圣帝清闲之燕,圣语忽云:" 近见甚斋随笔。" 迈竦而对曰:" 是臣所著《容斋随笔》,无足采者。" 上曰:" ■有好议论。" 迈起谢,退而询之,乃婺女所刻,贾人贩鬻于书坊中,贵人买以入,遂尘乙览。书生遭遇,可谓至荣。因复衷臆说缀于后,惧与前书相乱,故别以一二数而目曰续,亦十六卷云。绍熙三年三月十日迈序。  颜鲁公  颜鲁公忠义大节,照映今古,岂唯唐朝人士罕见比伦,自汉以来,殆可屈指也。考其立朝出处,在明皇时,为杨国忠所恶,由殿中侍御史出东都、平原。肃宗时,以论太庙筑坛事,为宰相所恶,由御史大夫出冯翊。为李辅国所恶,由刑部侍郎贬蓬州。代宗时,以言祭器不饬,元载以为诽谤,由刑部尚书贬峡州。德宗时,不容于杨炎,由吏部尚书换东宫散秩。卢杞之擅国也,欲去公,数遣人问方镇所便,公往见之,责其不见容,由是衔恨切骨。  是时年七十有五,竟堕杞之诡计而死,议者痛之。呜呼!公既知杞之恶己,盖因其方镇之间,欣然从之。不然,则高举远引,挂冠东去,杞之所甚欲也。  而乃眷眷京都,终不自为去就,以蹈危机,《春秋》责备贤者,斯为可恨。  司空图隐于王官谷,柳璨以诏书召之,图阳为衰野,堕笏失仪,得放还山。  璨之奸恶过于杞,图非公比也,卒全身于大乱之世,然则公之委命贼手,岂不大可惜也哉!虽然,公囚困于淮西,屡折李希烈,卒之捐身徇国,以激四海义烈之气,贞元反正,实为有助焉。岂天欲全界公以万世之名,故使一时堕于横逆以成始成终者乎!  戒石铭  "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太宗皇帝书此,以赐郡国,立于厅事之南,谓之《戒石铭》。按成都人景焕,有《野人闲话》一书,乾德三年所作,其首篇《颁令箴》,载蜀王孟昶为文颁诸邑云:"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凡二十四句。昶区区爱民之心,在五季诸僭伪之君为可称也,但语言皆不工,唯经表出者,词简理尽,遂成王言,盖诗家所谓夺胎换骨法也。  双生子  今时人家双生男女,或以后生者为长,谓受胎在前;或以先生者为长,谓先后当有序。然固有经一日或亥、子时生,则弟乃先兄一日矣。辰时为弟,巳时为兄,则弟乃先兄一时矣。按《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何休注云:" 子谓左右媵及侄娣之子,质家亲亲先立娣,文家尊尊先立侄,其双生也,质家据见立先生,文家据本意立后生。" 乃知长幼之次,自商、周以来不同如此。  李建州  建安城东二十里,有梨山庙,相传为唐刺史李公祠。予守郡日,因作祝文曰:" 亟回哀眷。" 书吏持白回字犯相公名,请改之,盖以为李回也。后读《文艺?李频传》,懿宗时,频为建州刺史,以礼法治下。时朝政乱,盗兴相椎敚(du¥),而建赖频以安。卒官下,州为立庙梨山,岁祠之,乃证其为频。继往祷而祝之云,俟获感应,则当刻石纪实。已而得雨,遂为作碑。  偶阅唐末人石文德所著《唐朝新纂》一书,正纪频事,云除建州牧,卒于郡。  曹松有诗悼之曰:" 出旌临建水,谢世在公堂。苦集休藏筐,清资罢转郎。  瘴中无子奠,岭外一妻蠕。恐是浮吟骨,东归就故乡。" 其身后事落拓如此。  《传》又云:" 频丧归寿昌,父老相与扶柩葬之。天下乱,盗发其冢,县人随加封掩。" 则无后可见云。《稽神录》载一事,亦以为回,徐铉失于不审也。  侍从宫  自观文殿大学士至待制,为侍从官,令文所载也。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死于广陵,车驾将幸建康,从官列衔上奏,乞同班入对。时汤岐公以大观文为行宫留守,寄声欲联名,众以名位不同为辞。歧公曰:" 思退亦侍从也。" 然竟不克从。绍熙二年,吏部郑尚书侨上章乞荐士,诏令在内近臣台谏、在外侍从,各举六人堪充朝士者。吏部遍碟,便及内任从官与在外待制以上,而前宰相执政皆不预。安有从官得荐人,而旧掘乃不然,有司之失也。  存亡大计  国家大策,系于安危存亡,方变故交切,幸而有智者陈至当之谋,其听而行之,当如捧漏瓮以沃焦釜。而愚荒之主,暗于事几,且惑于议佞孱懦者之言,不旋踵而受其祸败,自古非一也。曹操自将征刘备,田丰劝袁绍袭其后,绍辞以子疾不行。操征乌戎,刘备说刘表袭许,表不能用,后皆为操所灭。唐兵征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自河北来救,太宗屯虎牢以扼之,建德不得进,其臣凌敬请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趣蒲津,蹈无人之境,取胜可以万全,关中骇震,则郑围自解。诸将曰:" 凌敬书生,何为知战事,其言岂可用?" 建德乃谢敬。其妻曹氏,又劝令乘唐国之虚,连营渐进,以取山北,西抄关中,唐必还师自救,郑围何优不解。  建德亦不从,引众合战,身为人擒,国随以灭。唐庄宗既取河北,屯兵朝城,梁之君臣,谋数道大举,令董漳引陕虢、泽潞之兵趣太原,霍彦威以汝、洛之兵寇镇定,王彦章以禁军攻郓州,段凝以大军当庄宗。庄宗闻之,深以为忧。而段凝不能临机决策,梁主又无断,遂以致亡。石敬瑭以河东叛,耶律德光赴救,败唐兵而围之,废帝问策于群臣。时德光兄赞华,因争国之故,亡归在唐,吏部侍郎龙敏请立为契丹主,令天雄、卢龙二镇分兵送之,自幽州趣西楼,朝廷露檄言之,虏必有内顾之虑,然后选募精锐以击之,此解围一算也,帝深以为然。而执政恐其无成,议竟不决,唐遂以亡。皇家靖康之难,胡骑犯阙,孤军深入,后无重援,亦有出奇计乞用师捣燕者,天未悔祸,噬脐弗及,可胜叹哉!  唐人诗不传  韩文公《送李础序》云:" 李生温然为君子,有诗八百篇,传咏于时。" 又《庐尉墓志》云:" 君能为诗,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  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任登封尉,尽写所为诗,投留守郑余庆,郑以书荐于宰相。" 观此,则李、卢二子之诗多而可传。又裴迪与王维同赋辋川诸绝,载于维集,此外更无存者。杜子美有寄裴十诗云" 知君苦思缘诗瘦" ,乃迪也,其能诗可知。今考之《唐史?艺文志》,凡别集数百家,无其书,其姓名亦不见于他人文集,诸类诗文中亦无一篇。白乐天作《元宗简集序》云:" 著格诗一百八十五,律诗五百九。" 至悼其死,曰:" 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 谓其古常而不鄙,新奇而不怪。今世知其名者寡矣,而况于诗乎!乃知前贤遗稿,湮役非一,真可惜也!  泰誓四语  孔安国《古文尚书》,自汉以来,不列于学官,故《左氏传》所引者,杜预辄注为逸书。刘向《说苑?臣术篇》一章云:" 《泰誓》曰:' 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退,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逐。' 此所以劝善而黜恶也。" 汉武帝元朔元年,诏责中外不兴廉举孝。  有司奏议曰:" 夫附下罔上者死,附上罔下者刑。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此所以劝善黜恶也。" 其语与《说苑》所载正同。  而诸家注释,至于颜师古,皆不能援以为证。今之《泰誓》,初未尝有此语也。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然年月不与序相应,又不与《左传》、《国语》、《孟子》众书所引《泰誓》同,马、郑、王肃诸儒皆疑之,今不复可考。  重阳上巳改日  唐文宗开成元年,归融为京兆尹,时两公主出降,府司供帐事繁,又俯近上已曲江赐宴,奏请改日。上曰:" 去年重阳取九月十九日,未失重阳之意,今改取十三日可也。" 且上已、重阳,皆有定日,而至展一旬,乃知郑谷所赋《十日菊》诗云" 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 ,亦为未尽也。  唯东坡公有" 菊花开时即重阳" 之语,故记其在海南蓺菊九畹,以十一月望,与客泛酒作重九云。  田宅契券取直  《隋书?志》:"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历宋、齐、梁、陈,如此以为常。以人竞商贩,不为田业,故使均输,欲为惩劝。虽以此为辞,其实利在侵削也。" 今之牙契投税,正出于此,田宅所系者大,奉行唯谨,至于奴婢马牛,虽著于令甲,民不复问。然官所取过多,并郡邑导行之费,盖百分用其十五六,又皆买者独输,故为数多者率隐减价直,赊立岁月,坐是招激讦诉。顷尝因奏对,上章乞蠲其半,使民不作伪以息争,则自言者必多,亦以与为取之义。既下有司,而户部引条制沮其说。  公子奚斯  《閟宫》诗曰:" 新庙奕奕,奚斯所作。" 其辞只谓奚斯作庙,义理甚明。郑氏之说,亦云作姜嫄庙也。而《扬子法言》,乃曰正考甫尝睎尹吉甫,公子奚斯睎正考甫。宋咸注文,以谓奚斯慕考甫而作《鲁颂》,盖子云失之于前,而宋又成其过耳。故吴秘又巧为之说曰:" 正考甫《商颂》盖美禘祀之事,而奚斯能作闵公之庙,亦晞《诗》之教也,而《鲁颂》美之。" 于义迂矣。司马温公亦以谓奚斯作《閟宫》之诗。兼正考甫只是得《商颂》于周大师耳,初非自作也。班固、王延寿亦云奚斯颂鲁,后汉曹褒曰:" 奚斯颂鲁,考甫咏商。" 注引薛君《韩诗传》云:" 是诗公子奚斯所作。" 皆相承之误。  唐藩镇幕府  唐世士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多以从诸藩府辟置为重。观韩文公送石洪、温造二处士赴河阳幕序,可见礼节。然其职甚劳苦,故亦或不屑为之。杜子美从剑南节度严武辟为参谋,作诗二十韵呈严公云:" 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简遂匆匆。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而其题曰《遣闷》,意可知矣。韩文公从徐州张建封辟为推官,有书上张公云:" 受牒之明日,使院小吏持故事节目十余事来,其中不可者,自九月至二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西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  苟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 杜、韩之旨,大略相似云。  文中子门人  王氏《中说》,所载门人,多贞观时知名卿相,而无一人能振师之道者,故议者往往致疑。其最所称高第,曰程、仇、董、薛,考其行事,程元、仇璋、董常无所见,独薛收在《唐史》有列传,踪迹甚为明白。收以父道衡不得死于隋,不肯仕,闻唐高祖兴,将应义举,郡通守尧君素觉之,不得去。  及君素东连王世充,遂挺身归国,正在丁丑、戊寅岁中。丁丑为大业十三年,又为义宁元年,戊寅为武德元年,是年三月炀帝遇害于江都,盖大业十四年也。而杜淹所作《文中子世家》云:" 十三年江都难作,子有疾,召薛收谓曰:吾梦颜回称孔子归休之命。乃寝疾而终。" 殊与收事不合,岁年亦不同,是为大可疑者也。又称李靖受《诗》及问圣人之道,靖既云" 丈夫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 ,恐必无此也。今《中说》之后,载文中次子福畤所录云:" 杜淹为御史大夫,与长孙太尉有隙。" 予按淹以贞观二年卒,后二十一年,高宗即位,长孙无忌始拜太尉,其不合于史如此。故或者疑为阮逸所作,如所谓薛收《元经传》,亦非也。  晋燕用兵  万事不可执一法,而兵为甚。晋文公围曹,攻门者多死,曹人尸诸城上。  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 称舍于墓。" 言若将发冢者。师迁焉,曹人凶惧,因其凶而攻之,遂入曹。燕将骑劫攻齐即墨,田单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燕军乃尽掘家墓,烧死人,齐人望见皆涕泣,其欲出战,怒自十倍,已而果败燕军。观晋、燕之所以用计则同,而其成败顿异者何邪?  晋但舍于墓,阳为若将发冢,故曹人惧,而燕真为之,以激怒齐人故尔。  李卫公帖  李卫公在朱崖,表弟某侍郎遣人饷以衣物,公有书答谢之,曰:" 天地穷人,物情所弃,虽有骨肉,亦无音书,平生旧知,无复吊问。阁老至仁念旧,再降专人,兼赐衣服器物茶药至多,开缄发纸,涕咽难胜。大海之中,无人拯恤,资储荡尽,家事一空,百口嗷然,往往绝食,块独穷悴,终日苦饥,唯恨垂没之年,须作馁而之鬼。十月末,伏枕七旬,药物陈裛,又无医人,委命信天,幸而自活。" 书后云闰十一月二十日,从表兄崖州司户参军同正李德裕状侍郎十九弟。按德裕以大中二年十月自潮州司马贬崖州,所谓同十一月,正在三年,盖到崖才十余月尔。而穷困苟生已如是。《唐书》本传云:" 贬之明年卒。" 则是此书既发之后,旋踵下世也。当是时宰相皆其怨仇,故虽骨肉之亲,平生之旧,皆不敢复通音问。而某侍郎至于再遣专使,其为高义绝俗可知,惜乎姓名不可得而考耳。此帖藏禁中,后出付秘阁,今勒石于道山堂西。绍兴中赵忠简公亦谪朱崖,士大夫畏秦氏如虎,无一人敢辄寄声,张渊道为广西帅,屡遣兵校持书及药石、酒面为馈。公尝答书云:" 鼎之为己为人,一至于此。" 其述酸寒苦厄之状,略与卫公同。既而亦终于彼,手札今尚存于张氏。姚崇曾孙勖为李公厚善,及李谮逐,擿索支党,无敢通劳问。既居海上,家无资,病无汤剂,勖数馈饷候问,不傅时为厚薄,其某侍郎之徒与!  王孙赋  王延寿《王孙赋》,载于《古文苑》,其辞有云" 颜状类乎老翁,躯体似乎小儿" ,谓猴也。乃知杜诗" 颜状老翁为" 盖出诸此。  汉郡国诸宫  西汉盐铁、膳羞、陂湖、工服之属,郡县各有司局斡之,其名甚多,然居之者罕。尝见于史传,今略以《地理志》所载言之,凡铁官三十八,盐官二十九,工官九,皆不暇纪其处。自余若京兆有船司空,为主船官。太原有挏(d ^ng)马官,主牧马,元名家马官。辽东有牧师官,交趾有羞官,南郡有发弩官,严道有水官,丹阳有铜官,桂阳有金官,南海有洭(ku1ng )浦官,南郡江夏有云梦官,九江有陂官、湖官,朐忌、鱼复有橘官,鄱阳黄金采,主采金,亦有官。在内则奉常之均官、食官,司农之斡官,少府之大官主膳食,汤官主饼饵,导官主择米,如是者盖以百数。  汉狱名  汉以廷尉主刑狱,而中都他狱亦不一。宗正属官有左右都司空。鸿胪有别火令丞,郡邸狱。少府有若卢狱令,考工共工狱。执金吾有寺互、都船狱。  又有上林诏狱,水司空掖受秘狱,暴室、请室、居室、徒官之名。《张汤传》苏林曰:" 《汉仪注》狱二十六所。" 《东汉志》云:" 孝武帝所置,世祖皆省之。" 东汉泊唐,虽鞫囚非一处,然不至如是其多。国朝但有大理及台狱,元丰、绍圣间,蔡确、章子厚起同文馆狱之类,非故事也。卷第二(十八则)   权若讷冯澥  唐中宗既流杀五王,再复武氏陵庙。右补阙权若讷上疏,以为:" 天地日月等字,皆则天能事,贼臣敬晖等轻紊前规,削之无益于淳化,存之有光于孝理。又神龙制书,一事以上,并依贞观故事,岂可近舍母仪,远尊祖德。" 疏奏,手制褒美。钦宗在位,惩王安石、蔡京之误国,政事悉以仁宗为法。  左谏议大夫冯澥上言:" 仁宗皇帝,陛下之高祖也,神宗皇帝,陛下之祖也,子孙之心,宁有厚薄。王安石、司马光皆天下之大贤,其优劣等差,自有公论,愿无作好恶,允执厥中,则是非自明矣。" 诏榜朝堂。侍御史李光驳之,不听,复为右正言崔鶠所击。宰相不复问,而迁澥吏部侍郎。按若讷与澥两人,议论操持绝相似,盖澥在崇宁中,首上书乞废元祐皇后,自选人除寺监丞,其始终大节,不论可见。建炎初元,乃超居政地,公议愤之。  岁旦饮酒  今人元日饮屠酥酒,自小者起,相传已久,然固有来处。后汉李膺、杜密以党人同系狱,值元日,于狱中饮酒,曰:" 正旦从小起。" 《时镜新书》晋董勋云:" 正旦饮酒先从小者,何也?勋曰:' 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时,故后饮酒。'"《初学记》载《四民月令》云:" 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以年小者起先。" 唐刘梦得、白乐天元日举酒赋诗,刘云:" 与君同甲子,寿酒让先杯。" 白云:" 与君同甲子,岁酒合谁先。" 白又有《岁假内命酒》一篇云:" 岁酒先拈辞不得,被君推作少年人。" 顾况云:"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裴夷直云:" 自知年几偏应少,先把屠苏不让春。倘更数年逢此日,还应惆怅羡他人。" 成文干云:"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方干云:" 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皆笑鬓毛斑。" 然则尚矣。东坡亦云:"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酥。" 其义亦然。  存殁绝句  杜子美有《存殁》绝句二首云:"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每篇一存一殁。盖席谦、曹霸存,毕、郑殁也。黄鲁直《荆江亭即事》十首,其一云:"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乃用此体。时少游殁而无已存也。近岁新安胡仔著《渔隐丛话》,谓鲁直以今时人形入诗句,盖取法于少陵,遂引此句,实失于详究云。  汤武之事  汤、武之事,古人言之多矣。惟汉辕固、黄生争辩最详。黄生曰:" 汤、武非受命,乃杀也。" 固曰:" 不然,桀、纣荒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  汤、武因天下之心而诛桀、纣,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 黄生曰:" 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贯于足。今桀、纣虽失道,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反因过而诛之,非杀而何?" 景帝曰:" 食肉毋食马肝,未为不知味;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未为愚。" 遂罢。颜师古注云:" 言汤、武为杀,是背经义,故以马肝为喻也。" 东坡《志林》云:" 武王非圣人也,昔者孔子盖罪汤、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孔子予之,其罪武王也甚矣。  至孟轲始乱之,使当时有良史,南巢之事,必以叛书,牧野之事,必以弑书。  汤、武仁人也,必将为法受恶。" 可谓至论。然予窃考孔子之序《书》,明言伊尹相汤伐桀,成汤放桀于南巢,武王伐商,武王胜商杀受,各蔽以一语,而大指皦如,所谓六蓺折衷,无待于良史复书也。  张释之传误  《汉书》纪传志表,矛盾不同非一,然唯张释之为甚。本传云:" 释之为骑郎,事文帝十年不得调,亡所知名,欲免归。中郎将袁盎惜其去,请徙补谒者,后拜为廷尉,逮事景帝,岁余,为淮南相。" 而《百官公卿表》所载,文帝即位三年,释之为廷尉,至十年,书廷尉昌、廷尉嘉又二人,凡历十三年,景帝乃立,而张驱为廷尉,则是释之未尝十年不调,及未尝以廷尉事景帝也。  张于二廷尉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人自以不冤。此《汉史》所称也。两人在职皆十余年。周勃就国,人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吏使以公主为证,太后亦以为无反事,乃得赦出。释之正为廷尉,不能救,但申理犯跸、盗环一二细事耳。杨恽为人告骄奢不悔过,下廷尉案验,始得所予孙会宗书,定国当恽大逆无道,恽坐要斩。  恽之罪何至于是?其徇主之过如此。传所谓决疑平法,务在哀矜者,果何为哉!  汉唐置邮  赵充国在金城,上书言先零、罕羌事,六月戊申奏,七月甲寅玺书报从其计。按金城至长安一千四百五十里,往反倍之,中间更下公卿议臣,而自上书至得报,首尾才七日。唐开元十年八月己卯夜,权楚璧等作乱,时明皇幸洛阳,相去八百余里。壬午,遣河南尹王怡如京师按问宣慰,首尾才三日。  置邮传命,既如此其速,而廷臣共议,盖亦未尝淹久,后世所不及也。  龙且张步  韩信击赵,李左车劝陈余勿与战,余曰:" 今如此避弗击,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遂与信战,身死国亡。是时,信方为汉将,始攻下魏、代,威声犹未暴白,陈余易之,尚不足讶。及灭赵服燕,则关东六国,既定其四矣。信伐齐,楚使龙且来救。或言汉兵不可当,龙且曰:" 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不足畏也,何为而止?" 一战而没,项随以亡。耿弇讨张步,斩其大将军费邑,走邑之弟敢,进攻西安、临淄,拔其城,又走其弟蓝,势如破竹。先是,弇已破尤来、大枪、延岑、彭宠、富平、获索矣。时步所盗齐地,太半为弃所得。然步犹曰," 以尤来、大肜十余万众,吾皆即其营而破之。今弃兵少于彼,又皆疲劳,何足摧乎?" 竟出兵大战,兄弟成擒。兵法云:"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龙且、张步,岂复识此哉!梁临川王宏伐魏,魏元英御之,宏停军不前;魏人劝英进据洛水,英曰:" 萧临川虽騃,其下有良将韦、裴之属,未可轻也。宜且观形势,勿与交锋。" 宏卒败退,英之识见,非前人可比也。然遂进军围钟离,魏邢峦以为不可,魏主召使还,英表称必克,为曹景宗、韦睿所挫,失亡二十余万人。智于前而昧于后,为可恨耳!  义理之说无穷  经典义理之说最为无穷,以故解释传疏,自汉至今,不可概举,至有一字而数说者。姑以《周易?革卦》言之," 已日乃孚,革而信之。" 自王辅嗣以降,大抵谓即日不孚,已日乃孚,已字读如矣音,盖其义亦止如是耳。  唯朱子发读为戊己之己。予昔与《易》僧昙莹论及此,问之曰:" 或读作己(ji)日如何?" 莹曰:" 岂唯此也,虽作巳(si)日亦有义。" 乃言曰:" 天元十干,自甲至己,然后为庚,庚者革也,故己日乃孚,犹云从此而革也。十二辰自子至巳六阳,数极则变而之阴,于是为午,故巳日乃孚,犹云从此而变也。" 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开元五王  唐明皇兄弟五王,兄申王(hui )以开元十二年,宁王宪、邠王守礼以二十九年,弟歧王范以十四年,薛王业以二十二年薨,至天宝时已无存者。  杨太真以三载方入宫,而元稹《连昌宫词》云:" 百官队仗避歧、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李商隐诗云:"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皆失之也。  巫蛊之祸  汉世巫蛊之祸,虽起于江充,然事会之来,盖有不可晓者。武帝居建章宫,亲见一男子带剑入中龙华门,疑其异人,命收之,男子捐剑走,逐之弗获。上怒,斩门候,闭长安城门,大索十一日,巫蛊始起。又尝昼寝,梦木人数十,持杖欲击己,乃惊寤,因是体不平,遂苦忽忽善忘。此两事可谓异矣。木将腐,蠹实生之。物将坏,虫实生之。是时帝春秋已高,忍而好杀,李陵所谓法令无常,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由心术既荒,随念招妄,男子、木人之兆,皆迷不复开,则滴见于天,鬼瞰其室。祸之所被,以妻则卫皇后,以子则戾园,以兄子则屈牦,以女则诸邑、阳石公主,以妇则史良梯,以孙则史皇孙。骨肉之酷如此,岂复顾他人哉?且两公主实卫后所生,太子未败数月前,皆已下狱诛死,则其母与兄岂有全理?固不待于江充之谮也。  唐诗无讳避  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劈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如《兵车行》、《前后出塞》、《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悲陈陶》、《哀江头》、《丽人行》、《悲青阪》、《公孙舞剑器行》,终篇皆是。其他波及者,五言如:" 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商衰,中自诛褒妲。""是时妃嫔戮,连为粪土丛。""中宵焚九庙,云汉为之红。""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内人红袖泣,王子白衣行。""毁庙天飞雨,焚宫火彻明。""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须为下殿走,不可好楼居。""固无牵白马,几至著青衣。""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兵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落日留王母,微风倚少儿。" " 能画毛延寿,投壶郭舍人。""斗鸡初赐锦,舞马更登床。""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 七言如:" 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天子不在咸阳宫,得不哀痛尘再蒙。""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青羌连白蛮。" "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如此之类,不能悉书。此下如张枯赋《连昌宫》、《元日仗》、《千秋乐》、《大酺乐》、《十五夜灯》、《热戏乐》、《上巳乐》、《邠王小管》、《李谟笛》、《退宫人》、《玉环琵琶》、《春驾啭》、《宁哥来》、《容儿钵头》、《耍娘羯鼓》、《耍娘歌》、《悖挐儿舞》、《华清宫》、《长门怨》、《集灵台》、《阿■汤》、《马嵬归》、《香囊子》、《散花楼》、《雨霖铃》等三十篇,大抵咏开元、天宝间事。李义山《华清宫》、《马嵬》、《骊山》、《龙池》诸诗亦然。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李晟伤国体  将帅握重兵居阎外,当国家多事时,其奉上承命,尤当以恭顺为主。唐李最在德宗朝,破朱泚,复长安,功名震耀,盖社稷宗臣也。然尝将神策军戍蜀,及还以营妓自随,节度使张延赏追而返之,由是有隙。最既立大功,上召延赏入相,晟表陈其过恶,上重违其意,乃止。后岁余,上命韩滉谕旨于晟使释怨,滉因使晟表荐,延赏遂为相。然则辅相之拜罢,皆大将得制之,其伤国体甚矣。德宗猜忌刻薄,渠能释然!晟之失兵柄,正缘此耳。国学武成王庙,本列最于十哲,乾道中有旨,退于从祀,寿皇圣意岂非出此乎?  元和六学士  白乐天分司东都,有诗《上李留守相公》,其序言:" 公见过池上,泛舟举酒,话及翰林旧事,因成四韵。" 后两联云:" 白首故情在,青云往事空。同时六学士,五相一渔翁。" 此诗盖与李蜂者,其词正纪元和二年至六年事。予以其时考之,所谓五相者,裴垍、王涯、杜元颖、崔群及绛也。绍兴二十八年三月,予入馆,明年八月,除吏部郎官,一时同舍秘书丞虞雍公并甫、著作郎陈魏公应求、秘书郎史魏公直翁、校书郎王鲁公季海,皆至宰相,汪庄敏公明远至枢密使,恩数与宰相等,甚类元和事云。  二传误后世  自《左氏》载石碏事,有" 大义灭亲" 之语,后世援以为说,杀子孙,害兄弟。如汉章帝废太子庆,魏孝文杀太子询,唐高宗废太子贤者,不可胜数。《公羊》书鲁隐公、桓公事,有" 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之语,后世援以为说,废长立少,以妾为后妃。如汉哀帝尊傅昭仪为皇太太后,光武废太子强而立东海王阳,唐高宗废太子忠而立孝敬者,亦不可胜数。  卜子夏  魏文侯以卜子夏为师。按《史记》所书,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孔子卒时,子夏年二十八矣。是时,周敬王四十一年,后一年元王立,历贞定王、考王,至威烈王二十三年,魏始为侯,去孔子卒时七十五年。文侯为大夫二十二年而为侯,又十六年而卒,姑以始侯之岁计之,则子夏已百三岁矣,方为诸侯师,岂其然乎?  父子忠邪  汉王氏擅国,王章、梅福尝言之,唯刘向勤勤恳恳,上封事极谏,至云:"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陛下为人子孙,守持宗庙,而令国祚移于外亲,降为皂隶。为后嗣忧,昭昭甚明。" 其言痛切如此。而子歆乃用王莽举为侍中,为莽典文章,倡导在位,褒扬功德,安汉、宰衡之名,皆所共谋,驯致摄篡,卒之身亦不免。魏陈矫事曹氏,三世为之尽忠,明帝忧社稷,问曰:" 司马懿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 矫曰:" 朝廷之望,社稷未知也。" 懿竟窃国柄。至孙炎篡魏为晋,而矫之子骞乃用佐命勋,位极公辅。晋郗愔忠于王室,而子超党于桓氏,为温建废立之谋。超死,愔哀悼成疾。后见超书一箱,悉与温往反密计,遂大怒曰:" 小子死恨晚!" 更不复哭。《晋史》以为有大义之风。向、矫、愔之忠如是,三子不胜诛矣!  苏张说六国  苏秦、张仪同学于鬼谷,而其纵横之辩,如冰炭水火之不同,盖所以设心者异耳。苏欲六国合从以摈秦,故言其强。谓燕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谓赵地亦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谓韩地方九百里,带甲数十万,天下之强弓劲弯,皆从韩出,韩卒之勇,一人当百;谓魏地方千里,卒七十万;齐地方二千余里,临菑之卒,固已二十一万;楚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至于张仪,则欲六国为横以事秦,故言其弱。谓梁地方不过千里,卒不过三十万;韩地险恶,卒不过二十万;临菑、即墨非齐之有;断赵右肩;黔、巫非楚有;易水、长城非燕有。然而六王皆耸听敬从,举国而付之,未尝有一语相折难者,彼皆长君,持国之日久,逮其临事,乃顾如桔槔,随人俯仰,得不危亡幸矣哉!  且一国之势,犹一家也。今夫主一家之政者,较量生理,名田若干顷,岁收谷粟若干;蓺园若干亩,岁收桑麻若干;邸舍若干区,为钱若干;下至牛羊犬鸡,莫不有数,自非童騃孱愚之人,未有不能件析而枚数者,何待于疏远游客为吾借箸而筹哉?苟一以为多,一以为寡,将遂挈挈然举而信之乎?晁错说景帝曰:"高帝大封同姓,齐七十余城,楚四十余城,吴五十余城,分天下半。" 以汉之广,三国渠能分其半,此错欲削诸侯,故盛言其大尔。胶西王将与吴反,群臣谏曰:" 诸侯地不能当汉十二,为叛逆非计也。" 是时反者即吴、楚、诸齐,此胶西臣欲止王之谋,故盛言其小尔。二者视苏、张之言,疑若相似,而用心则否,听之者惟能知彼知己,则善矣。卷第三(十八则)   一定之计  人臣之遇明主,于始见之际,图事揆策,必有一定之计,据以为决,然后终身不易其言,则史策书之,足为不朽。东坡序范文正公之文,盖论之矣。  伊尹起于有莘,应汤三聘,将使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卒之相汤伐夏,俾厥后惟尧、舜,格于皇天。傅说在岩野,爱立作相,三篇之书,皎若星日,虽史籍久远,不详纪其行事,而高宗克鬼方,伐荆、楚,嘉靖商邦,礼陟配天,载于《易》之《既济》,《书》之《无逸》、《诗》之《殷武》,商代之君莫盛焉。罔俾阿衡,专美有商,于是为允蹈矣。管仲以其君霸,商君基秦为强,虽圣门羞称,后世所贱,然考其为政,盖未尝一戾于始谋。韩信劝汉租任天下武勇,以城邑封功臣,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传檄而定三秦;下魏之后,请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粮道,西会荣阳,至于灭楚,无一言不酬。邓禹见光武于河北,知更始无成,说帝延揽英雄,务悦民心,立高祖之业,救万民之命,帝与定计议,终济大业。耿龠与光武同讨王郎,愿归幽州,益发精兵,定彭宠,取张丰,还收富平、获索,东攻张步,以平齐地,帝常以为落落难合,而事竟成。诸葛亮论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难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荆州用武之国,益州沃野千里,劝刘备跨有荆、益,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及南方已定,则表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已而尽行其说,至于用师未战而身先死,则天也。房乔杖策谒太宗为记室,即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辅成大勋,至于为相,号令典章,尽出其手,虽数百年犹蒙其功。王朴事周世宗,当五季草创之际,上《平边策》、以为:" 唐失吴、蜀,晋失幽、并,当知所以平之之术。当今吴易图,可挠之地二千里,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有也。既得江北,江之南亦不难平。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匕书而召之,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唯并必死之寇,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 世宗用其策,功未集而殂。至于国朝,扫平诸方,先后次第,皆不出朴所料。独幽州之举,既至城下,而诸将不能成功。若乃王安石颛国,言听计从,以身任天下之重,而师慕商鞅为人,苟可以取民者,无不尽,遂诒后世之害,则在所不论也。  秋兴赋  宋玉《九辩词》云:"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潘安仁《秋兴赋》引其语,继之曰:" 送归怀慕徒之恋,远行有羁旅之愤。临川感流以叹逝,登山怀远而悼近。彼四戚之疚心,遭一涂而难忍。" 盖畅演厥旨,而下语之工拙,较然不侔也。  太史慈  三国当汉、魏之际,英雄虎争,一时豪杰志义之士,磊磊落落,皆非后人所能冀,然太史慈者尤为可称。慈少仕东莱本郡为奏曹吏,郡与州有隙,州章劾之,慈以计败其章,而郡得直。孔融在北海为贼所围,慈为求救于平原,突围直出,竟得兵解融之难。后刘繇为扬州刺史,慈往见之,会孙策至,或劝繇以慈为大将军。繇曰:" 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但使慈侦视轻重,独与一骑卒遇策,便前斗,正与策对,得其兜鍪。及繇奔豫章,慈为策所执,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 又称其烈义,为天下智士,释缚用之,命抚安繇之子,经理其家。孙权代策,使为建昌都尉,遂委以南方之事,督治海昏。至卒时,才年四十一,葬于新吴,今洪府奉新县也,邑人立庙敬事。乾道中封灵惠侯,予在西掖当制,其词云:" 神早赴孔融,雅谓青州之烈士。晚从孙策,遂为吴国之信臣。立庙至今,作民司命。揽一同之言状,择二美以建侯,庶几江表之间,尚忆神亭之事。" 盖为是也。  谥法  " 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 语出《表记》。然不云起于何时,今世传《周公谥法》,故自文王、武王以来始有谥。周之政尚文,斯可验矣。如尧、舜、禹、汤皆名,皇甫谧之徒附会为说,至于桀、纣,亦表以四字,皆非也。周王谥以一字,至威烈、贞定益以两,而卫武公曰睿圣武公,见于《楚语》。孔文子曰贞惠文子,见于《檀弓》。各三字,意当时尚多有之。唐诸帝谥,经三次加册,由高祖至明皇皆七字,其后多少不齐。代宗以四字,肃、顺、宪以九字,余以五字,唯宣宗独十八字,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国朝祖宗谥十六字,唯神宗二十字,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盖蔡京所定也。  汉文帝受言  汉文帝即位十三年,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其女缇萦,年十四,随至长安,上书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帝怜悲其意,即下令除肉刑。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议,请定律,当斩右止者反弃市,笞者杖背五百至三百,亦多死,徒有轻刑之名,实多杀人。其三族之罪,又不乘时建明,以负天子德意,苍、敬可谓具臣矣。史称文帝止辇受言。今以一女子上书,躬自省览,即除数千载所行之刑,曾不留难,然则天下事岂复有稽滞不决者哉?  所谓集上书囊以为殿帷,盖凡囊封之书,必至前也。  丹青引  杜子美《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云:"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愞下,迢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廷前屹相向。至尊含笑催赐金,国人、太仆皆惆怅。" 读者或不晓其旨,以为画马夺真,国人、太仆所为不乐,是不然。国人、太仆盖牧养官曹及驭者,而黄金之赐,乃画史得之,是以惆怅,杜公之意深矣。又《观曹将军画马图》云:"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内府殷红码盩盘,捷好传诏才人索。" 亦此意也。  诗国风秦中事  《周召》二南、《幽风》皆周文、武、成王时诗,其所陈者秦中事也。  所谓沼沚洲涧之水,蘋蘩藻荇之菜,疑非所有。既化行江、汉,故并江之永,汉之广,率皆得言之欤?《摽有梅》之诗,不注释梅,而《秦风?终南》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毛氏云:" 梅,楠也。" 笺云:" 名山高大,宜有茂木。" 今之梅与楠异,亦非茂木,盖毛、郑北人不识梅耳。若《上林赋》所引江篱、蘼芜、揭车、蓑荷、荪、若、薠、芋之类,自是侈辞过实,与所谓八川东注太湖者等也。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7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