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茶 史 初 探三、代有所尚的茶器或茶具我们现在所说的茶具,在上古起初可能是称“茶器”。如晋杜育《荈赋》的“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陆羽《茶经》的“四之器”就是例子。相反,陆羽《茶经》所讲的茶具,如“二之具”中提到的各种器物,则全部都是采茶、制茶的工具。中唐以后,把茶器改称茶具的越来越多,以致唐末和五代以后,多数就称具不称器了。从这一史实出发,这里我们将古籍中所有茶具包括最早称茶器的那些茶具合作一说。近年在报刊有关茶具的文章中,常看到这样一种观点,称“茶具是人们实现饮茶的介物”,茶叶有茶具才能变成可饮的汤汁,茶汤有茶具才能由口入肚,所以,“茶具是茶叶文化的起点;没有茶具,也就没有饮茶”,自然也就没有茶叶文化。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夸大茶具功能的片面看法;事实上不是有了茶具才有饮茶,反过来,倒是有了饮茶并在饮茶的一定发展阶段上,才形成并产生专门的茶具的。不是茶叶文化是茶具的而是茶具是茶叶文化的次生文化。这是我们在谈茶具之前,要想先澄清的一点。我国饮茶的历史悠久,幅员十分辽阔,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历史上茶类生产、饮茶习惯的变化也大。所以,本文对茶具的发展和各地名窑、名瓷的介绍,都只能取从简的原则。230茶 史 初 探·912·(一)茶具的初始和陆羽茶器在我国上古文献中,最早提及茶具的,是西汉王褒的《僮约》。其中有一句为“烹荼尽具”,有人将“尽”通作“净”,释为“煮茶和清洗茶具”。但对此有争议,有人据顾炎武“王褒《僮约》:前云‘炰鳖烹荼’;后云‘武都买荼’”①,把“烹荼尽具”断为分别和上下两字联成“炰鳖烹荼”和“尽具铺已”这样两句。称这个“荼”字应释为“苦菜”,这样尽具的“具”自然也与茶具无关了。没有争议的记载,最早提到茶具的,是晋人杜育的《荈赋》。除上面引及的“器泽陶简,出自东隅”外,接着一句为“酌之以匏,取式公刘”②。这茶赋中提到的“陶”器和舀水的匏,当然不会再有人怀疑它不是饮茶用器了。如陆羽所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我国有些地区,可能早在史前,就已发明了茶的饮用。但是,即便在史前就已有人开始饮茶,但当时是不会也不存在有什么茶具的。因为在史前,社会物质文化还极其贫乏,无论是生产工具还是生活用具,都是也只能是一具多用。另外,在原始时期,饮茶烹茗也很不讲究,饮茶也没有发展到需要有专门茶具这一步③。其时和我们在今天穷乡僻壤看到的情况一样,用饭锅煮水,用饭碗喝①顾炎武:《日知录》,茶。②此据《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引。③见拙稿:《茶具答问》,载《中国茶叶》1979年4期~1980年1期。231·022·茶 史 初 探茶;饮茶用具,也即平时煮菜吃饭的普通生活用具。所以,要形成和产生茶具的第一步,就是要某些饮茶用具,首先从普通日常生活用具中分离出来,并专门或固定用之于饮茶。事实也是如此;金石陶瓷漆木竹各业的茶具生产,都是在这之后,也即出现了专门茶具和社会对各种茶具产生需要以后才出现的。说简单些,也即是有了茶具才有茶具生产的。如果这一看法不错,那么,我们认为最先从日常生活用具中分离出来并固定用作茶具的,当是贮存茶叶的容器;而最早和有能力在饮食用具之外,再专门配置一套饮茶器具的,也绝对不会是一般劳动人民,而只能是那些有产阶级。再说透些,在古代社会中,只会也只有富人才能拥有和讲究茶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茶具是茶叶文化中有产阶级建立、追逐和专享的一种次生文化现象。但这决不是否定和抹煞劳动人民在茶具发展上的创造和贡献,因为很明显,过去统治阶级使用和玩赏的每一件茶具,无不都是出之于劳动人民之手。既然茶具是在茶叶饮用到一定发展阶段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次生文化现象,那么,其最初出现的时间,又大致是在什么时候呢?这涉及到最早饮茶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在前面说过,顾炎武考说:“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我国饮茶和茶业,是初兴于秦以前的巴蜀。关于这点,学术界反对的意见似乎不多。至于巴蜀最早又是什么时候饮茶、种茶的?有史前说、西周和春秋战国说,意见就众说纷纭了。不过,不管何种说法,从巴蜀的具体历史来说,我国茶具出现的时间,最早也不会超过中原的春秋时期。因为巴、蜀是在春秋时在中原地区232茶 史 初 探·122·的影响下才建立奴隶制国家的。在此之前的巴人和蜀人,还停留在民族社会阶段。在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氏族社会中,即使人们懂得和已经习惯饮茶,也不可能在日常生活饮用器具之外,另设一套专门饮茶的器具的。因为只有在进入文明或由氏族转变为国家之后,社会才会出现贫富,才会使一部分人不劳动,但有能力在通常的饮食器具之外,专门配备一套饮茶的固定用具。这也就是说,如果巴人、蜀人是在史前和西周以前饮茶的,那么,他们先经过一段利用现成食具的无专门茶具发展阶段,至由氏族社会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才由上层社会首先创立和进入有茶具的时代的。可能有人会说,如果巴蜀饮茶不是在西周以前而是在春秋战国,那么,茶具是不是就会先饮茶或和饮茶同时产生了呢?不会。因为饮茶传播的规律,是先山区后平原、城镇;先劳动人民后上层贵族。这也即是说,就是巴蜀饮茶是在巴国和蜀国成立之后,在巴蜀奴隶主贵族开始饮茶之前,也已经有了一个山区劳动人民先期共用食具的饮茶的发展阶段了。因此,据顾炎武“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的结论,我们可以大抵肯定,我国茶具十分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先由巴国和蜀国的奴隶主从食具中分离出来的。另外,茶具的发展,是和茶类生产、饮茶习俗的发展和演变相密切联系的。在汉以前的文献中,没有茶具、制茶和饮茶的具体记载,虽然到三国·魏《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我们知道其时生产和饮用的是紧压茶。在西晋杜育《荈赋》和左思的《娇女诗》中,我们知道有“匏”和“鼎”等一些茶具,但都是各别一提,以致我们弄不清晋代甚至南北朝以前,究竟有哪些茶类和茶具。我国茶具,一直到唐朝陆羽的《茶经》中,才第一233·222·茶 史 初 探次有系统和完整记述。《茶经》中介绍的茶具,大体可分这样七类:1.生火用具:有“风炉”,俗称炉子。此外,还有存灰用的“灰承”,放炭用的“筥”,敲炭用的“炭挝”和“火筴”。2.煮茶用具:有“鍑”,也就是锅;再就是放鍑的架子“交床”。3.炙茶、碎茶和量茶用具为:炙茶用的“竹夹”,放炙后碾碎茶叶用的“纸囊”和“碾”,掸茶用的羽毛“拂末”,筛茶用的“罗合”,以及用海贝或竹匕等量茶用的“则”等六种。4.贮水、存盐用具:有存水用的“水方”、“洒水囊”、“瓢”和“熟盂”;盛盐用的“鹾簋”及竹“揭”诸种。5.茶碗和洗涮用具:有“碗”;用蒲编织放碗用的“畚”,用棕毛捆扎箪扫的“札”,洗涤用的“涤方”,倒茶渣的“滓方”,以及擦拭诸器用的“巾”等。6.最后为两种上述茶具的贮存器:一是橱架一类的“具列”;一为篮筐一类移带用的“都篮”①。陆羽精心设计的这套茶器,涉及陶、冶、竹、木、石、纸、漆各种制品共28件。应该指出,这是陆羽参照各地茶具所设计和确立的内容,在此之前,各地的茶具都不甚讲究,形制也不统一。陆羽《茶经》对每件茶具,不仅指出它们的作用,而且对用材、尺寸、式样都有详细介绍。所以陆羽《茶经》中的茶具记述,既是对全国茶具的一次统一,也是对茶具的一次划时代的提高和发展。关于这点,唐代《封氏闻见记》对陆羽茶具对唐代①陆羽:《茶经》,四之器。234茶 史 初 探·322·社会的深远影响,有这样一段形象记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茶说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①这就是说,陆羽的这套茶具提出以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一时间普及和流行了开来。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这样说,我国茶具的崛起,茶具之成为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当是从陆羽《茶经》的面世开始的。关于陆羽对茶具倡导的社会影响及其对茶具生产的促进,我们不妨以唐代长沙窑的茶碗、茶注生产为例。长沙窑的茶具生产,早在唐代前期便有一定发展。如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就保存有一只碗底中央书有“茶”字的茶碗。众所周知,“茶”字是唐朝中期将“荼”减一笔所异立出来的;在此之前,茶字均假书作荼。所以,“荼碗”无疑是唐朝中期以前生产和使用的茶碗或茶瓯。笔者将这只“荼碗”与长沙窑同期生产的瓷碗作了对比,发现其形制、质地、釉彩与普通的瓷碗一模一样,唯独碗底多书一个“荼”字而已。显然,其制作之不甚讲究,是仅供寻常人家作饮茶用的。但是,至陆羽《茶经》问世以后的唐中期和后期,如唐人诗句所形容:“湘瓷泛轻花”、“湘瓯湘水绿茗新”,长沙窑烧制的茶碗,名闻遐迩,就往往成为文人笔下的尤物了。再以茶注来说,唐代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壶,更较茶瓯名著全国。在唐朝中期以后,长沙有的名窑,就转入了以生产茶具,特别是彩绘茶壶的竞争。如近几十年各地出土的长沙窑瓷壶中,有的在壶底就烧有“卞家小口天下有名”、“郑家小口①《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235·422·茶 史 初 探天下第一“的字号和商标。这些商标,一是宣传和竞争,另外也确实表明其产品质量的过硬,而这些又无不是《茶经》影响下茶具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陆羽生前为茶具和茶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他死后,其崇高形象也为窑主、业者竞利所用。如《唐国史补》载:“巩县陶者,多为瓷偶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①巩县陶瓷,在当时与邢窑、越窑和长沙窑等名窑相比,是缺乏竞争力的,但他们想出了烧制陆羽偶像,用搭送陆羽瓷像的办法来推销他们的茶具,这正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时茶具生产贸易的兴盛及竞争的激烈。(二)各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陆羽在《茶经》中所设计和提出的茶具,是按一般中等绅商之家为对象的。实用但不奢华。这对于王室权贵和巨富,显然是不能显示他们的权势和财富的;对于这批最上层的豪门,他们所用的茶具,如唐人诗句中常见的“金匙”、“银鼎”和“玉杯”,非金即银,不这样似乎不能显示他们的地位。晚唐苏廙有一本名《十六汤品》的茶书,其第七汤“富贵汤”,就是“以金银为汤器,惟富贵者”所具的一种汤名。这种汤,纯粹是以汤器的“茶功”来确立的汤名,所以,对此当时流传有一句谚语,称这种汤“汤器之不可舍金银,犹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①李肇:《唐国史补》,卷中。236茶 史 初 探·522·胶“。①由这段记述,我们不难想见,在唐代以金银制作茶具,当非个别,可能在唐朝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风兴过一时。这一点,前不久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就是最好的说明。法门寺和其他各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其取材之珍贵、制作之精巧、造型之大方、色泽之典雅,都达到了一个技术较为成熟的高度。关于唐代的金银茶具,除法门寺地宫出土者外,在西安何家村、耀县背阴村、丹徒丁卯桥和西安和平门等,也都有发现。前不久,陕西著名考古学家韩伟先生,曾对此作过专门研究②;这里,我们也据韩先生的文章,再重复和补说几句。我国现在收藏和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主要有这样一些:1.风炉。浙江临安唐镇海节度使钱宽妻子水邱氏墓出土。原定名为“熏炉”,韩伟先生据陆羽《茶经》有关风炉的记载,另出土时炉内存有半炉灰和细木炭(烹茶使用木炭)等线索,认为非熏炉宜定为“风炉”。水邱氏墓出土的这只风炉,敛口,孤腹,圜底,三足;通高95毫米,口径76、腹径95毫米。口沿下饰一周凸乳纹,腹部镂有四组对称的八卦纹,均为坎卦。从这点,笔者认为也能证明此炉如韩伟先生所定,是煮茶用的风炉无疑。陆羽《茶经》风炉上,画有巽、离、坎三卦:“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典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这就是说,炉身上的卦纹,不只是装饰,也一定地表示其用途的。要不是煮①苏廙:《十六汤品》,此据《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引。②韩伟:《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金银茶具》,载《法门寺文化研究》第5期。237·622·茶 史 初 探茶用的风炉,熏香用的炉子,为什么不用主火而反用主水的坎卦图案呢。至于韩先生所说法门寺物帐单上所记的“香炉”也是“风炉”,我们这里就只能存疑暂置一边了。笔者两次至法门寺博物馆,也特别留意了此炉的用途,指其为煮茶用的“风炉”,就不需要在炉腔设平板隔为二层,因此,这只“鎏金银香炉”如不是香炉是茶具,我同意王郁风先生的看法,那也不会是煮茶而可能是一种茶叶烘焙器①。2.鍑。置于风炉上煮汤的用锅。法门寺未见出土,这一定程度上也可作上炉非煮茶用的“风炉”的一种旁证。《茶经》称鍑“用银为之至洁”。因为这样,所以在西安何家村和丹徒丁卯桥等处,均有发现。如何家村就出土有提梁和双环耳银锅各一口,前者通高171mm、口径190mm;后者通高130mm、口径282mm,通体光素,均为钣金成型。3.碾。也称茶碾子,碎茶用。法门寺出土鎏金鸿雁流云纹银茶碾,器身涂金,由槽身、槽座、辖板组成。槽身嵌于槽座之中,底部弧形,与碾药槽相同。碾底有錾文为:“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通高70mm、最宽处56mm、长277mm。在法门寺与茶碾同时出土的,还有碾轴一。这《茶经》称为“堕”;其云:“碾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幅而轴焉。”法门寺出土的鎏金团花纹银碢轴的錾文“轴重一十三①王郁风:《法门寺唐代宫廷银质鎏金茶具考释问题的通讯》,载《茶人之家》1988年3期。238茶 史 初 探·722·两“,称轴不称堕。轴重527.3g,长216mm、中径12mm、末径6mm,轮径89mm、中厚22mm、边厚6mm。4.罗。筛茶用,法门寺出土的为鎏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其外底錾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卅七两。”茶罗由盖、身、座、罗、屜五部分组成。罗盖为盝顶,长方形,盖面饰二飞天,盖刹饰流云及一周花瓣。罗身两侧各饰两个执幡驾鹤褒衣束髻仙人,罗身一端饰云气山岳,另一端饰双鹤流云。罗座四周有镂空扁桃形壶门10个。罗为双层框,用以夹固丝织罗纱。罗屜为长方形抽斗,屜面饰流云莲瓣。茶罗通高95mm,罗座底长149mm、底宽89mm,罗身长134mm、宽84mm、高60mm。5.则。量茶用具,《茶经》:“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法门寺出土的为鎏金飞鸿纹银则,则匙呈圆卵形,微凹,匙柄扁长,全长192mm、则匙长45mm、宽26mm。据韩伟先生介绍,美国卡尔·凯波先生也收藏有两件银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