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茶文化历史-14

作者:朱自振 字数:8608 更新:2023-10-09 10:27:27

②的“茶树更新运动”。茶农更新的经济损失,由中茶公司出资补贴,具体组织、办理,由崇安茶研所和茶树更新运动指导处负责。从1942年春天开始,至1944年底结束,3年中共维护了10余万亩茶园,更新了1000多万的茶丛。这一数字,与原先计划是无法比拟的。但原计划第一年中茶公司就应出资1000万,3年完成;但实际3年中只收到中茶公司300万元。所以,上述数字,有人形容“不是用钱,而是用工作者的心”完成的。因为经费等诸多原因,运动计划受挫,一波三折,没有完成原定的目标,说以失败告终也可以。但是,正如吴觉农指出,除维护了10万亩茶园外,“尚育成茶苗200万株,并完成浙、闽、皖、赣四省外销茶区土壤调查”;另外,在推行更新之区,使茶农普遍地获得更新的知识,这更是无法以钱来衡量的。所以,这一运动在更新本身可能成绩不怎样大,但其在技术和技术推广上的意义,是深远和应当肯定的。①陈观沧:《五十年茶叶研究录》,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②吴觉农:《三年来茶树更新工作之检讨》,载1945年《茶叶研究》4—6期合刊本。190茶 史 初 探·971·(四)战后茶叶科技的凝滞和结语上面所说为战后茶业复兴作积蓄的茶树更新实际成绩不大,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至少反映在抗战期间广大茶叶工作者对战后充满一种美好的憧憬。可惜事与愿违,抗战的烽火才息,内战的枪声又响,当局先是忙还址接收,接着考虑运兵打仗,不久搞搬迁逃亡,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实在没有也无心考虑什么茶业复兴的计划。至于各具体单位,等于处于无领导状态,只有收缩,没有什么发展。如复旦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前,茶叶组就停止招收本科学生;崇安茶叶研究所,也在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前夕停办,至于各地茶场、茶厂,至1948年下半年,到处都呈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动荡状态。所以,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上虽也不是一无可说,但可说的实在不多。我们不妨把我国近代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划到与抗战一起结束。我国近代茶叶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从清末讲到40年代差不多正好半个世纪。大致在抗战时期,在某些学校和改良机构,其科学技术就达到了世界近代科学技术的水平。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什么作为确切的标志的话,笔者唐突地暂把复旦大学茶叶组的建立,作为我国茶叶科技进入近代的标志。因为从复旦茶叶组当时开设的这些课程:“茶叶概论、经济学、作物通论、化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化学、茶叶贸易、茶叶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和茶厂实习”,就足以说明,我国其时茶叶科学技术,不但完全达191·081·茶 史 初 探到了近代国际水平,而且在茶叶理论、实践如此密切结合的教育机制上,可能还处于领先的地位了。不过,我国40年代初在茶叶教育和科学研究机构上虽然进入并达到近代茶叶科技的相当发展阶段,但由于我国贫穷和工业基础较差,在广大茶农中间,生产依然是传统老法居多,因此并不存在什么“近代化”的问题。上说就是我国几十年茶业近代发展的实际,也是我们对这段历史能作的概括。192专 题 篇193·281·茶 史 初 探一、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发展茶树的人工栽培,是茶叶生产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次飞跃。如果说茶树的栽培是由于茶被人们用作饮料以后的事情,那么,茶之成为一种普遍的饮料和专业生产,则是茶树为人们栽培以后历史发展的结果。采集野生茶叶,受到野生茶树分布和资源的严格限制,栽培茶树以后,人们就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把茶树引种到一切适于种茶的任何地方,从而赢得发展茶叶生产的某种主动。关于茶树栽培技术对茶叶生产、茶业以至整个茶叶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可惜我们的古人,在我国的古代特别是上古的文献中,并没有因为重要而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资料。所以,本文对我国茶树栽培早期的历史受史料的限制,不得不作些推测。(一)茶树栽培之始和最早的栽培技术记载茶树栽培技术的发生、发展,是和饮茶的需要与制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我国饮茶,大概始于原始社会194茶 史 初 探·381·末期;尝试栽培茶树,可能也出现在随后的原始时期①。在原始阶段,提出栽培茶树的希望是容易的,但从试种到成功地把茶树培育为一种作物,关山迢递,倒可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为对原始人来说,他们试种茶树,开始只能是蹈常袭故,其结果,往往是使他们的试种以失败而告终。然而,一人一次的失败,不可能框束其他人或后人对栽培茶树的强烈希望;可能在这种偶然情况下,人们的实践,最后终于取得了栽培多年生茶树的经验。掠夺经营的原始农业,往往是通过搬迁住所的办法,来解决他们种植与地力枯竭的矛盾的。在一次他们试验播下茶种以后,又适巧遇到迁移,使他们播种的茶苗,免遭了毁灭性的采摘。几年后当他们路过旧址,发现他们播种的茶树生长十分茂盛时,便悟出了幼龄茶树不宜滥采的重要,从他们过去失败的教训中,摸索出了栽培茶树的原始方法。上述假设不错的话,我国是在原始末期就掌握了栽培茶树的简单经验。但在原始乃至整个奴隶制社会阶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茶树的栽培,最多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消费和作为野生采集的补充,所以,它始终是闭锁在一个很小的范①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中国茶叶》第1期。关于推定茶树栽培起源史前的根据,除笔者相信我国饮茶是“发乎神农”时代以外,主要考虑到当时越南的考古发现。美国的炸弹,不意把越南地下的史前遗址,也一个个翻揭了开来。所以,越战时期,不少西方考古工作者也跟着美国飞机去越南收获。在一篇发掘报告中,他们将出土的茶籽鉴定为是“6000年前的栽培种”,提出越南在6000年前栽培的作物中,就有茶。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一定程度上又激发自己大胆把茶树栽培就确定在史前。195·481·茶 史 初 探围。到了也只有等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茶叶的加工制造采用了铁锅以后,由于制茶能力和茶叶质量的提高,随着饮茶人数和社会对茶叶需要的日益增加,茶树栽培,才作为一桩新的生产事业迅速向外传播开来。上述推论,没有任何文字的直接记载,主要是根据有关传说及考古和民族学资料所作的可能推测。这一茶树栽培的发生和最初发展情况,我国古籍虽然未能为其提供直接的论据,但它记载的早期茶叶史料所反映的奇怪现象,倒可作为上述推论的某种印证。秦汉以前,我国古籍中关于茶的记载很少,有也是一字半句,对当时的茶业,根本看不出什么眉目。可是到西汉王褒《僮约》,可以说是豁然开朗,所记“武阳买荼”,“烹荼尽具”,一下子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四川茶业生气盎然的情景。我国早期茶叶史料这种断缺又突乎其来兴盛的这种情况,与我们上面所说的我国茶业最初长期局限在边陲一隅,秦汉时随封建经济的发展首先在四川兴起的论点,是互可印合的。我国古籍对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晚于现实,低于现实的,从它们的产生到见诸记载,往往要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所以,古籍中关于某项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并不是这项技术形成和产生的最早年代;它不是源,而是流,可以也只能作为当时社会所达到的水平的一种根据。三国以前,我国古籍中没有任何茶作知识和栽培技术的记载。如果把对茶树外部形态的认识,也可纳入茶树栽培技术知识的范畴的话,那么,我国有关茶树栽培技术的最早记载,196茶 史 初 探·581·可上溯到西晋的《广志》。广义地说,我国古籍对茶作技术知识的记载,是从描述茶树的形态特征开始的。但是,可能是因为我国古代种茶人没有文化,文化人不谙种茶,古籍中最初对于茶树形态的记载,从西晋开始,一直到唐朝陆羽《茶经》才叙说完整。这里,不妨将这方面的资料摘录于下。①《广志》(西晋郭义恭著,原书佚):“茶,丛生”;②东晋郭璞《尔雅》苦荼注:“树小如梔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③《桐君录》(原书佚,约成书于5世纪):“茶花状似梔子,其色稍白”;④《述异记》(传说为梁天监时任昉著):“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⑤《魏王花木志》(据考,可能是后魏元欣撰,原书佚):“茶,叶似梔子,可煮为饮”;⑥《茶经》(唐陆羽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迺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梔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茎如丁香,根如胡桃。“引述上刊史料,不在指出我国古籍最初对茶树认识的迟缓发展过程,而主要在于说明陆羽及其《茶经》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因为,《茶经》从整体说到局部,从花叶一直说到种子、根、茎,完成了前代许多学者四五个世纪要说而没有说完整的茶树形态问题。陆羽《茶经》在茶叶科学技术上的贡献还不只这些,此外,它还对茶树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栽制技术和饮用方法,也都作了最早的记载。但关于茶树的栽培,陆羽只说“法如种瓜”。可惜太简单了。我国茶树栽培的具体记载,首先见于唐末五代之间的《四时纂要》。《四时纂要》说,“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劚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197·681·茶 史 初 探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擁(壅)之;叉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三年后每科收茶八两,每亩计二百四十科,计收茶一百二十斤。茶未成开(时),四面不妨种雄麻黍穄等。““收茶子:熟时收取,子和湿沙土拌,笸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显而易见,《四时纂要》所说的这些内容,基本是唐朝后期群众栽培茶树经验的记录,陆羽《茶经》,加上后来《四时纂要》记载的有关内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朝茶作学说和栽培技术的实际情况。有人根据上述一些现象,认为“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到唐朝经陆羽的倡导,才开始纷纷种植茶树,才有茶树栽培法的记载。”这显然是反因为果。不错,唐以前的确未见茶树栽培的记载,栽培茶树的方法最初是见之于《茶经》。但唐以前没有栽培茶树的记载,不等于唐朝以前就不会栽培茶树和不存在栽培技术。另外,恰恰相反,不是陆羽的倡导群众才纷纷种茶的,而倒是唐朝茶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和生产的需要,才促使陆羽编纂《茶经》的。当然,这样说,决不是否认陆羽及其《茶经》在当时和之后对促进我国茶叶生产发展上的巨大作用。唐以前有茶树栽培,那为什么我国古籍中直到陆羽时才有具体栽培方法记载呢?这可能主要是由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决定的。在唐以前,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新的茶198茶 史 初 探·781·区,茶园面积有限,茶叶生产只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交流自给,这时北方除少数统治阶级以外,尚不知道饮茶,南方一些文人虽都嗜茶,但当时社会还不存在引起他们关心生产技术的前提,所以无人搜录。到了唐朝,特别是开元年间因北方大兴禅教,晚上坐禅不睡、不吃,只准喝茶,饮茶的习惯才迅速在北方流传。随着北方对茶叶需要量的不断增加,南方的茶叶生产也日甚一日地扩大,在这种饮茶、种茶大发展的形势之下,社会需要有关茶叶的知识,生产希望有具体的栽培记载,陆羽适应形势的需要,撰写了《茶经》;出于同样的情况,韩鄂把茶树栽培作为一项重要生产技术,编进了他的《四时纂要》。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这个高级阶段以前,所保持的仍是手工生产与原始技术,这种技术的进步纯粹是自发的,极端缓慢的。”①根据列宁所说的这一古代技术发展的特点,可以明显看出,唐朝记述的茶树栽培技术,绝不是唐朝某个人或一个短期内一蹴而就的创造,而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智慧和劳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的进步尽管缓慢,但每隔一段时间以后,在栽培技术的某些方面,总还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如宋朝在茶叶采摘和茶园除草方面,就较《茶经》和《四时纂要》的记载,更加具体并有所发展;明朝前期,主要在茶园的经营管理方面,后期,突出在茶树育苗和修剪方面,又较过去增添了不少新的内容和创造;清朝,可能由于贸易对名贵茶叶的特需,又在花卉无性繁殖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茶树的压条繁殖①《列宁全集》第三卷第547页。199·881·茶 史 初 探法。我国古代茶树栽培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汇集劳动人民的一点一滴的创造,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向前发展的。(二)我国古代茶树栽培各项技术的具体发展严格说,我国茶树栽培技术,也确实是从陆羽《茶经》,始有记载的。但《茶经》及其后《四时纂要》关于种茶的记载,出现虽迟,但面对的是一个技术成熟的现实,所以是一个高起点。因为这样,在我国唐和五代以后的茶书、农书和有关文献中,对于茶树栽培技术的记载,一般都是抄引《茶经》和《四时纂要》的内容,除个别技术的补充发展外,很少有全面超出和高于上述二书者。基于这一实际,在唐以后的文献中,既然在总体上很难一代代阐说清茶树栽培技术水平的差异,下面,我们不妨就唐以后茶树栽培的各项具体技术,分别谈谈它们的发展。1。茶树生物学特性。从我国古籍记载的情况来看,我国古代对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主要也就是讲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而这方面的记载,最早也是从唐朝开始的。如《茶经》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这些,明确指出了茶的品质与外界环境条件有较大关系。《四时纂要》载:种茶开坑以后,要“熟劚,著粪和土”;又说,“此物畏日”,可种于桑下竹阴之地;两年以后“耘治”,要用小便、稀粪和蚕沙浇壅;茶宜种在一定坡度的山坡,平地“须于两畔开沟垄泄水”,等等。综合上面200茶 史 初 探·981·记载,我们不难看出,关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至少在唐朝时就认识到这样几点:①茶树是一种喜温湿的作物,寒冷干旱的北方不宜种植;②茶树不喜阳光直射,具有耐阴的特性;③茶宜种于土质疏松、肥沃的地方,粘重的黄土不利茶树生长;④茶树根系对土壤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要求,耘治能促进茶树生长;⑤茶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能过高,更不能积水。宋朝关于茶树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的记载,既多又具体,如苏东坡诗句:“细雨足时茶户喜。”《东溪试茶录》载:“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宋徽宗《大观茶论》说:“植茶之地,崖必阳,圃必阴”,“今圃家皆植木以资茶之阴。”赵汝砺《北苑别录》讲:每年六月要锄草一次,“虚其本,培其土”,“以导生长之气,而渗雨露之泽。”但这些记载,除“细雨足时茶户喜”,说明茶树特别在芽叶生长旺季,要求空气中湿度要大以外,其他都只是对唐朝提到的认识作些补充而已。宋以后的记载,多数是抄袭唐朝或宋时的资料,当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发展。2.茶树选种。茶树是由野生经我们先民驯化、栽培以后才成为栽培种的。在茶树栽培和形成一定的茶树栽培品种以后,人们对栽种的茶树个体,渐渐就出现和产生按照社会需要来选优汰劣的活动和技术。从我国现存的文献记载来说,西晋《神异记》所载的余姚人虞洪,至瀑布山经常采集大叶种茶的故事,可能是我国有关茶树良种的最早记载。在陆羽《茶经》中,不但第一次提到了茶有灌木和乔木等不同品种,而且指出生长在“阴山坡谷”的茶树,由于其生境有逆茶树的植物学特性,品种不好,“不堪采掇”。但是,对茶树品种及其性状的系统201·091·茶 史 初 探介绍,还是到宋代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中,才明确提出。如其载:“茶之名有七,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培时有之,地不以山川远近,发不以社之先后,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次有柑叶茶,树高丈余,径头七八寸,茶厚而圆,状类柑橘之叶。其芽发即肥乳,长二寸许,为食茶之上品。三曰早茶,亦类柑叶,发常先春,民间采制为试焙者。四曰细叶茶,叶比柑叶细薄,树高者五六尺,芽短而不乳,今生沙溪山中,盖土薄而不茂也。五日稽茶,叶细而厚密,芽晚而青黄。六曰晚茶,盖鸡茶之类,发比诸茶晚,生于社后。七曰丛茶,亦曰蘖茶,丛生高不数尺,一岁之间,发者数四,贫民取以为利。“这是我国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个古代有关茶树品种最为详细的调查报告。在900多年之前,我国对一地的茶树品种能介绍得如此全面,对某种品种的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产地分布、栽培要点和制茶品质能描写得如此具体,不说古代,就是在今天,也应算是一篇难得的有价值的报告。不过,东溪沿岸栽种、生长的这些茶树品种,不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一般只是对野生变异的一种发现和利用。以白茶为例,如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有意识的选种,如茶树无性系的育种,则是明清以后因茶的商品生产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方面情况,在下面茶树繁殖中介绍。3.茶树繁殖。要讲茶树的繁殖,当从茶树的栽培讲起。我国古代最早种茶的情况已不清楚,从陆羽《茶经》“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的记载来看,唐朝是采取丛直播,当202茶 史 初 探·191·时种瓜就是穴播;另外,说明唐朝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认为茶树是不能移栽的。可是到宋朝以后,可能是由于茶被用作婚姻礼仪的关系,慢慢以讹传讹,便把茶说成是不可移栽的了。如明朝《七修汇稿》还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生也。故子女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大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种茶,全部是采取直播法。据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识》“种以多子,稍长即迻,大即难迻”的记载来看,大概在明朝后期,我国有些地方在丛直播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丛播育苗移栽的方法。明朝以前,我国茶树繁殖采用的直播和床播育苗移栽方法,都属于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特别是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容易自然杂交和产生变异,很难保持纯良种性。可能出于繁殖优良茶树品种的需要,历史上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多的福建,在清朝首先发明了茶树的压条技术。民国《建瓯县志》记了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茶农,一次樵草至巌叉山祝桃仙洞前,偶然发现“一木似茶而香”,就挖回移植园中。等长大采制成茶,“果奇香为诸茶冠”。但这株茶只开花不结子,开始用插条繁殖没有成功,后来因墙壁倒塌把茶枝压入土中发了根,“始悟压茶之法”。类似因墙倒把茶树枝条压入土中而发明压条繁殖的,还有“政和大白茶”。这些当然只能姑妄听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清朝后期,福建已普遍采用压条来繁殖名贵茶树品种了。《建瓯县志》的传说是不足据的,与其说茶树压条是起于偶然的原因,倒不如说是采用花卉压条技术的具体结果。繁殖优良茶树,是我国古代长期探求的目标,所以,一旦任何领域出现了一种能够有效地繁殖优良树种的方法,茶树栽培就会及203·291·茶 史 初 探时加以吸收。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花卉方面压条繁殖的记述,最早见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陈淏子的《花镜》:“二月:压条,下种;三月:移植,……压条。”据此来推,我国花卉压条技术,当产生于明朝后期;而福建茶树繁殖采用压条,大概是明末清初从种花技术中移植过来的。除压条之外,清代茶树良种繁育,还出现产生了茶树的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和培育的方法。如福建“佛手种”,传说即上一世纪光绪年间,由安溪金榜乡骑虎岩一僧人,以茶枝嫁接于香椽树而产生。其叶形似香椽,且香味强烈故得名的①。再如插枝,也是清代始比较广泛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茶树扦插的最早记载,见于康熙后期李来章的《连阳八排风土记》。其称:“种茶栽之法,将已成茶条,拣粗如鸡卵大,砍三尺长,小头削尖,每种一株,隔四五尺远;或用铁钉,或用木橛,锤入地中,用力拔出,就将茶条插入橛眼,外留一分,用土填实,封一小堆。两月之后,萌芽发出,不句几股,到二年后一齐砍尽,俟发粗枝,只留一科,不久成树。”②这段文字,见之于李来章《劝谕瑶人栽种茶树》的告示。显然,这不是李来章的发明,而是他根据福建和其他地区汉人繁殖良种茶树的经验在瑶区的推广。上述“插木法”,是最原始的“成年粗茎扦插”,也常见于旧时农村用来繁殖杨树和柳树等许多树种。用这种材料来繁殖茶树,成活率是极低的,后来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用当年①张元福:《福建几个茶树品种名称的由来》,载1963年《福建农业》茶叶专刊。②此据《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引。204茶 史 初 探·391·生的枝条更易成活,于是废弃粗枝改用当年枝条扦插,即“长穗扦插”。福建不但是茶树压条、嫁接,也是扦插技术的创始和最早发展地区。据调查,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清朝末年,福建安溪宝山乡有位老农,在长穗扦插的基础上,在繁殖一种名为“赤叶”的茶树品种过程中,更创造和掌握了只要用仅带2~3片叶的枝条扦插的“短穗扦插”技术。稍有茶学知识的人都清楚,福建是我国茶树品种资源最为丰富,也是我国古代最早采用无性繁殖来培育茶树良种的地区之一。据报道,在清末民初,仅安溪一县,无性繁殖系的茶树品种,就多达三四十种。除铁观音外,还有乌龙、梅占、毛蟹、奇兰、佛手、桃仁、本山、赤叶、厚叶、毛猴、墨香、腾云等等。据估计,其邻省浙江的温州、台州、龙泉和江西的上饶一带民国前民间选育的黄叶早、乌牛早、清明早、藤茶、水古茶和大面白等民间无性繁殖系茶树品种,即是向福建学习或由福建传入无性系繁殖法之后出现的成果。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3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