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皇帝制度(1) 明代《出警图》,羽林军为皇帝护驾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关于明朝的起迄,史学界一般都认为是洪武元年(1368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在明朝灭亡后,其残余力量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至康熙三年(1664年)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起数个政权,史称南明,共21年。严格地说,南明政权已经算不上是中央政权。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明朝的来龙去脉,我们把南明政权21年的历史也包括在内,这样加上明朝原有的277年历史,整个明朝共有将近300年的时间。 大明皇帝之玺在将近300年的时间里,明朝与历史上的其他封建专制王朝一样实行皇帝制度。明朝从建立至灭亡共有16帝,依次为:太祖洪武帝朱元璋(年号“洪武”,在位31年)、建文帝朱允炆(年号“建文”,在位4年)、成祖永乐帝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2年)、仁宗洪熙帝朱高炽(年号“洪熙”,在位8个月)、宣宗宣德帝朱瞻基(年号“宣德”,在位10年)、英宗正统帝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在位22年)、代宗景帝朱祁钰(年号“景泰”,在位7年)、宪宗成化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在位23年)、孝宗弘治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在位18年)、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在位16年)、世宗嘉靖帝朱厚熜(年号“嘉靖”,在位45年)、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在位6年)、神宗万历帝朱翊钧(年号“万历”,在位48年)、光宗泰昌帝朱常洛(年号“泰昌”,在位1月)、熹宗天启帝朱由校(年号“天启”,在位7年)、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在位17年);南明政权前后共有5帝,依次为:南明福王弘光帝朱由崧(年号“弘光”,在位2年)、南明唐王隆武帝朱聿键(年号“隆武”,在位1年)、南明鲁王监国朱以海(在位1年)、南明嗣唐王绍武帝朱聿(年号“绍武”,在位41天)、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年号“永历”,在位16年)。 明朝与历史上的其他封建专制王朝一样,实行皇位继承的世袭制度,但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在建立大明封建王朝之后,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元朝由权臣决定皇室事务、专擅国政对本身统治造成的危害,于洪武元年(1368年)宣布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企图奠定稳定、巩固的朱氏世袭统治。在屠戮功臣、改组国家中枢机构的同时,他又大封诸子为王,予以厚禄,尤其是对年长诸子,如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等人均授以兵权,分别派遣他们治兵于腹里或边塞要地,任命他们率领大军出发征讨或负责军屯戍边等。朱元璋的意图是“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以为天子屏藩”,由自己的儿子们掌握军事大权,以之作为朝廷的支柱,既可不虞反侧,又可镇压一切异己力量。 事实证明,在立太子定储位的同时,大力培植和加强诸王的军事政治力量,是一项自相矛盾的错误政策。由朱元璋亲自确立的明代立储、封王全部归朱氏皇族宗室的做法,不但在财政和民政上成为朝廷的大累赘,而且实际上对皇位继承和行使皇权造成了极大威胁,一度成为全国性大动乱的源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按照传统的做法,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即法定的继承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集中全力废黜诸王,实行坚决的“削藩”政策,但是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南下,攻陷南京。应该说朱元璋尸骨未寒,其亲自确立的立储和封王的办法就已经完全破产。他的子孙们兵戎相见,交相声讨厮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由于对皇位的争夺。朱棣在消灭建文帝势力登上帝位后,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做法,封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立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亦即为第二位继承人,同时也同样实行“削藩”政策。但令朱棣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几个儿子也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朱棣一度甚至受谗轻信,差一点就要将朱高炽废黜并杀掉。朱高炽虽然最后勉强继位,但在位仅八个月即去世,其子朱瞻基顺序继承,但开始时地位并不稳固,汉王朱高煦以皇叔之尊举兵反叛,欲重演“靖难”之事,后被戡平。 这些事实说明,在明初五帝统治的六七十年间,皇族近支中争夺皇位的斗争是非常剧烈的,因而使政局一再动荡。但是明代皇族争夺帝位的斗争并未到此止步。明宣宗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也先俘虏北去,由其弟朱祁钰监国,随后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是为景帝。朱祁钰一登帝位,便极力要完全夺得帝统,首先便将朱祁镇的长子、原已被册立为皇太子的朱见深废黜,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他还一再阻止也先送回朱祁镇,怕他回来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其后,朱祁镇终于被送回北京,朱祁钰竟将他深锁在“南宫”之内,不许外出,不许臣下朝觐,不许过问朝政。而朱祁镇又在朱祁钰病危时,乘机夺回帝位,宣布复辟,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在此一立一废一复辟之中,这些皇室子孙为争夺最高统治权,丝毫不讲什么亲情之谊,也从来不以什么礼教宗法伦常为念。明代的皇帝制度(2) 另外,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先后有过安化王朱寘鐇之反、宁王朱宸濠之反,都是企图夺位。朱厚照无子,死后议立其堂弟朱厚熜为继位皇帝,是为明世宗。朱厚熜一登位,便发动起一场所谓“议大礼”之争,要为自己死去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争上一个皇帝的谥号,为此不惜酿成重大的政治争论,甚至兴起大狱。因此可以说,明朝如同历史上其他封建专制王朝一样,并未有效地解决皇位继承问题,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制定出来的宗藩制度,不但未能起到屏卫皇帝统治的作用,而且还往往从内部进行破坏和瓦解,引起连续不断的动荡。 明代《出警图》,羽林军为皇帝护驾 不过,明朝皇帝制度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展。为保持和加强对全国的控制,明朝各个皇帝都极力提高君主大权,以君主作为权力主体,从制度上保证全国统治权力高度集中,而且表现得更为明确,规定和安排得更为周详具体,举凡官制、人事、行政区划、立法、司法、财政、民政、军事各方面的主要权力均由皇帝亲掌之并独掌之。例如,行政方面,要求绝对统帅和指挥自中央朝廷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的所有官吏,要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诰、敕、旨、上谕、朱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反或异议;制定和执行法律方面,明朝皇帝实际上拥有立法、执法、违法和废止法律的全权,而且将法律的镇压锋芒主要指向黎民百姓。明朝的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等,都曾亲自参加制定或修改法律的工作,并亲自审理案件和掌握最终判决的权力;财政方面,明朝皇帝要求掌有对国家财政收支的全部支配决定之权,明末的加派辽饷、练饷、剿饷等等,都是由皇帝决定,并强制执行的;军事方面,明朝皇帝不仅拥有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权和最高指挥权,而且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军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具有独异特点的卫所兵制,就是将日常管理训练的军政和战时指挥作战的军令分开,以防止任何人拥兵自重,造成割据叛乱的危险。 在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方面,明朝皇帝制度中还有两个重要方面,那就是明朝的宦官专权现象和特种镇压部门的设立。明朝皇帝虽然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但又害怕大臣将领和自己争权,害怕无法严密控制正规国家机关和职官的活动,不敢依靠他们,转而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并设立了庞大的宦官机关系统,即所谓12监4司8局等24个衙门。这24个衙门均设有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等,最多时曾统领10多万宦官,由此造成了宦官专权现象,著名的宦官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均曾擅权专断,败坏朝纲。与宦官专权现象相应,明朝皇帝为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设立了特种镇压部门锦衣卫和东西厂,形成了明朝历史上极为专制而又独特的特务政治。 当然,明朝皇帝制度不仅仅是上述这些内容,每一位皇帝也总是有自己比较独特的统治方式,这些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平民英雄”起乱世“血腥皇帝”创伟业——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像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比较贤明的封建帝王,一生勤奋好学,励精图治,百折不挠,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成长为一代开国君主。后世对朱元璋评价不一,有人说他是“平民英雄”,也有人说他是“血腥皇帝”。但无论如何,他的传奇身世与创业史,总是令人好奇,引人深思。 贫苦身世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东乡一个佃农家庭,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故名重八,后来改名元璋,曾读过几个月的私塾,因没钱交学费,只好退学给人家放牛。 朱元璋出生时,元朝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大旱。次年春天,淮河流域又发生了蝗灾,遍地荒芜,继之瘟疫流行,人畜大批死亡。灾难同样降临到朱元璋的家里,他的父亲、母亲、大哥、大哥的儿子在一场灾难中相继去世,大嫂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家里只剩下他和二哥。 虽然性命保住了,但是日子实在没办法过下去,二哥只好出外逃荒。朱元璋因为年纪小,只好到村子附近的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但寺里也没有更多的余粮,他只做了几十天的和尚,便被打发出门,一路流浪乞讨,云游四方。 在外漂泊了整整三年,直到至正八年(1348年),朱元璋才又回到了皇觉寺。三年艰难困苦的流浪乞讨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社会阅历,磨炼了他的坚强毅力,但他也饱尝了颠沛流离的艰辛和痛苦,铸造了他性格中残忍、猜忌的一面。这段生活经历对于他以后事业的成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朱元璋回乡以后,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首举义旗,八月彭莹玉、徐寿辉在蕲水(今湖北浠水)起义,很快影响全国各地。他们以红巾包头,故称为“红巾军”。次年二月,郭子兴等人也率众在濠州起兵响应,占据了濠州城。明代的皇帝制度(3) 身居清静之门的朱元璋,亲眼目睹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心情难以平静。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由儿时的伙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这一年,朱元璋二十四岁。 郭子兴像乱世成英雄朱元璋入伍后,打仗机智勇敢,又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把他由一名普通士卒提升为亲兵九夫长,并把养女马氏许配给他为妻,由此朱在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此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逐渐掌握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为拥兵十万的大元帅,在通向皇帝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朱元璋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勤奋好学,在打仗的间隙也不忘记读书学习,同时喜欢结纳儒士。他先后网罗了李善长、陶安、朱升等一大批儒雅之士,经常与这些人一起讨论,谈古论今,分析时势,请他们帮助出谋划策。 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朱元璋亲督水陆诸将攻占集庆,并将之改名为应天府,作为他发展的基地,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儒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大力发展生产,为以后更大的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集中兵力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然后掉头东向,擒杀张士诚,又制服了浙东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接着又乘胜南进,攻克广东、广西,占领了除四川、云南之外的整个南部中国。 朱元璋北上灭元图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朱元璋又调集精锐部队,不失时机地北伐。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八月,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统治中国近一百年的元朝遂灭亡。在南征北伐取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四十岁的朱元璋在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登上皇帝的宝座,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南京为首都。经过十六年的戎马生涯,朱元璋终于由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强化皇权在后人眼中,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性格复杂、经历传奇的历史人物。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朱元璋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身上,豪气和匪气并存,贤明与暴虐共处。这一点在他的统治体制尤其是强权政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朱元璋出身平民,比较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认为元朝灭亡是由于权威下移,君主为臣下所蒙蔽,不了解民情,政策也得不到坚决贯彻,因此常常思考如何建立一种政治体制,以确保不会出现主荒臣专的局面。 建于明洪武七年的光岳楼明朝初年,政治体制基本沿用汉唐和元朝旧制,在中央设三大府:中书省,下统六部,职掌行政事务;大都督府,统管军事;御史台,职掌监察事务。地方设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总管地方事务。但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他亲自设计、制定了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对以往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和创新: 废行中书省、设使司。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撤销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权力,三者地位平等,互不统摄,向中央负责,全国分为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增设云南布政使司。 废丞相、升六部。洪武十三年(1380年),他借口胡惟庸谋反,宣布撤销中书省,不设丞相,提高六部职权,分掌天下事务,直接向皇帝汇报。他惟恐后世子孙不理解自己的苦心,特意在《祖训》中明文规定不许变乱旧章:“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洪武刻本《皇明祖训》设立特务组织。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大臣和百姓的监视,特别设立了隶属于皇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代特务政治。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下领官校,官为千户、百户,校为校尉力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故又称“缇骑”。 朱元璋的这些变革和调整,是对一千多年来我国中央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君权。不设丞相,六部直接将全国政务奏请皇帝裁决,实际上是皇帝兼行相权,为此,皇帝不得不处理更多的政务。据说朱元璋每天要看200多份奏章,处理400多件政事,相当辛苦。正是通过这些变革和调整,朱元璋使专制主义皇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皇帝之一。 滥杀功臣与强化君权相应的是朱元璋屡兴大狱,滥杀功臣,以至于被后人称为“血腥皇帝”、“千古杀手”。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赵翼的这种评价虽有过激之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 李善长比朱元璋大了将近20岁,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朱元璋起兵时,李善长是幕府书记,朱元璋称吴王时,李善长为相国,朱元璋称帝时,李善长为丞相,并被封为韩国公。但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把李善长全家以及亲戚七十多人全部杀掉了。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之功。明朝建立后,徐达被列为开国功臣之一,任右丞相,封魏国公。徐达本人做事十分谨慎小心,从不居功自傲。但朱元璋也没有放过徐达。徐达背上生了毒疮,最忌吃蒸鹅。可是,朱元璋偏偏在他病重时特赐一只蒸鹅。徐达流着眼泪,当着使者的面,把蒸鹅吃下,不几天就去世了。蓝玉是朱元璋军中仅次于徐达的重要将领,战功卓著。有人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不失时机地把蓝玉下狱审讯,不久就将之诛杀了。明代的皇帝制度(4) 朱元璋给汤和的手谕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也同样不会放过。朱元璋的义子李文忠,南征北战,立过大功,而且礼贤下士,身边聚集了许多儒生。朱元璋对此十分不满,竟把李文忠毒死。 唯一得以善终的功臣是汤和。他和朱元璋是同村的放牛伙伴,与朱元璋一起长大,又随朱元璋打天下。徐达一死,朱元璋想要解除宿将的兵权,又不便直说。汤和看透了他的心思,主动告老还乡。朱元璋大喜过望,立即下令在老家凤阳为他修建宅院,赏赐特别优厚。从汤和的侥幸善终,人们也许能透视出朱元璋的真实用心。 严惩贪官污史明朝初年,许多官员蹈袭元朝之弊,擅权枉法,贪赃受贿,蠹政害民。这使出身贫贱的朱元璋联想起元末吏治腐败激起民变的教训,深为警惕和忧虑,他曾多次告诫群臣:“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 因此,朱元璋在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利用重典酷刑打击贪官污吏。明初,朱元璋出于休养生息的需要,颁行了量刑较轻的洪武七年律。不久,朝廷内的政治、经济斗争日趋激化,相继发生“空印案”、“胡党案”和“郭桓案”,农民的反抗斗争也不时发生。朱元璋认为这是“乱世重现”,决定实行重典政策。他下令对“奸顽刁诈、贪赃之徒”实行法外加刑,并亲自汇集一批法外加刑的案例。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开始,他亲自制定、颁布《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达150条之多,而且极其严厉,共罗列有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由于惩处过于严酷,从洪武元年到十九年,竟然很少有官员做到任期期满的,往往未及终考就遭到贬黜或被杀头。因杀官太多,以至有些地方衙门无人办公,朱元璋不得不实行“戴死罪、徙流还职”的办法,叫判刑后的犯罪官吏,带着镣铐回到公堂办公。 洪武年间制青花执壶当然,利用重典酷刑打击贪官污吏只是朱元璋反腐惩贪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从严律己、罚不避亲、加强教育、弘扬清正、倡导廉政则是朱元璋反腐惩贪的又一类重要措施。古人云:正人先正己。朱元璋抓反腐败首先从自身抓起。击败陈友谅后,其宫内有张镂金床,有人劝他享用,他却将镂金床砸毁,说此床与昏君孟昶的七宝溺器一样,用则丧志。立朝之后,朱元璋就宣布,宫中不再设女乐,又下令儒士将古代无道昏君的劣迹编辑成书,供他阅读,以便“知其丧乱之由,以为之戒耳”。他也曾亲自审讯、处置了许多重大的贪污案件,不仅杀曾立过大功的贪官,就连自己的亲属也杀。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立有显赫战功,官拜大都督,在镇守江西期间,沉湎声色,骄奢荒淫,朱元璋先将其免职,后又将他杀掉。驸马都尉欧阳伦收受贿赂,偷运私茶到边境贩卖。朱元璋得知后,下令将欧阳伦处死。 为了严束功臣,朱元璋特令工部制造申诫公侯铁榜,对功臣的各种不法行为逐项规定处罚法律。同时,他经常表扬和越级提拔清介自持、忠勤不贪的官员,树立典型。陶垕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治赃吏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朱元璋下令表彰他。对于善始善终的循吏清官,朱元璋给予厚赏,并为他们修建府第;他们寿终时,朱元璋亲自写祭文,以彰其德;还将廉吏、清官的事迹列入《彰善榜》和《圣政记》之中。 洪武丈量鱼鳞图从某种程度上说,朱元璋统治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对贪污贿赂打击最激烈、杀戮贪官污吏最多的时期。尽管朱元璋在惩治贪官污吏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和惨痛的教训,但也收到了较大的成效,起到了“整肃一代的作用”。经过长期的严酷斗争,一大批腐败的官员遭到惩处和打击,官场风气逐渐发生变化,明朝初期涌现出一批像陶安、陶垕仲、郑士元、方克勤那样的清官,使得政治清明,吏治廉正,一度深得民众的拥护,明初清廉之风一直延续到明朝仁宗宣宗年间,达七八十年之久。 亲民治政朱元璋本人出身寒微,深知民间疾苦。在治国期间,他经常深入民间,亲民治政,做了很多有益于黎民百姓的好事。 作为一位贫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于农民没有土地耕种的痛苦是极为清楚的。因此,在位期间,他做了一件大事:清丈全国田地,编制土地赋役管理档案——鱼鳞图册,让饱尝战乱之苦的百姓有了可以附着的土地。 当上皇帝后不久,朱元璋发现许多富民隐瞒田产、逃避徭役,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土地赋役制度改革,在继承宋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启动了全国范围的鱼鳞图册编造工程。朱元璋多次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核查田地,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全面完成了鱼鳞图册的编造工作,基本上掌握了全国的户口和耕地情况,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编管起来,使民附着于土地,为其纳粮当差。 鱼鳞图册是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管理的产物,也是从我国几千年来土地私有制管理模式中摸索出来的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很多研究者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明代的赋役制度从赋役并行逐渐走向租税制,从过去税人转向税物,从实物征收转向货币征收,其转折点就是鱼鳞图册的编造。这是朱元璋的一大革新,被不少后世史学家所称赞。明代的皇帝制度(5) 谈到朱元璋亲民治政,不能不提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习俗——春联。据说春联的发展也有朱元璋的一份功劳。据《簪云楼杂记》一书载:有一年准备过年之时,朱元璋下旨各家各户都应贴上一副春联,以示庆贺。除夕前他微服上街视察,看到家家户户果然都贴上春联,有的可称佳作,心中甚喜。但他后来发现有一户未贴,询问究竟,才知是个目不识丁的阉猪人家。为此朱元璋兴致来临,挥笔为之写下了一副春联,上书:“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就吩咐户主贴在门上。 谁知朱元璋回来查看时,两扇门板仍是空无对联,很是纳闷,便又进去询问,那户主忙答道:“您走后才知道是皇帝驾临,怎能让您的御笔亲书遭风吹雨打呢?这不,我家正挂在正堂屋焚香祝圣呢!”朱元璋一听笑逐颜开,马上命随从赏白银三十两。由于该联对仗工整,用词幽默奇巧,又道出了阉猪行业的特点,符合主人身份,所以历来被视为“名对儿”,影响甚大。 明太祖朱元璋像生活简朴的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生活简朴,严于律己。皇宫没有画梁雕栋,也从不种植奇花异草,倒是在空闲之地皆种瓜豆,也花红果绿、郁郁葱葱的。每逢地方上遇特大灾害,朱元璋与皇家的人都要吃一餐麦饭和野菜,以表与民同甘共苦。据说他一日三餐十分简单,大多是一碗玉米粥,几个窝窝头或米饭,再加上一点辛辣荤菜,一般没有大鱼大肉,也从不上山珍海味。一直到年老身体不行时,这种简朴生活才稍有改变。 一次,浙江金华府向他上供一袋香米,他觉得十分好吃,但怕扰民,仅吃一餐,剩下便如数退还,申斥不得再上供。但后来他念念不忘这顿香米饭,就叫人从金华弄来稻种,让内臣在皇家苑林开出十几亩水田,自己亲自动手春插秋收。这样,才算解决了馋香米饭的问题。 由于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养成了吃苦的习惯,虽然后来坐上了皇位,但深知奢侈之风不可开,故对自己要求一直很严格。他一生谨言慎行,很少接近娱乐歌舞,不看戏听曲,更无酣酒夜饮的习惯。唯一的嗜好就是下棋,以此调节过重的脑力劳动。他一般不款待群臣,也不设宴席,就是设宴席也极其简朴。据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后,设宴款待开国元勋,每人席上也只有一碟炒猪肉、一碗炖山羊肉、几样蔬菜、一壶水酒而已。壮志未酬失帝位 不知所终千古谜(1) 壮志未酬失帝位不知所终千古谜——明惠帝朱允 明惠帝朱允炆像明惠帝朱允炆(1377~?)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后,年仅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年号建文,故史称“建文帝”。四年后,朱允炆的亲四叔、燕王朱棣率兵攻入京城,情急之下,朱允炆一把火烧了皇宫,他仅有的四年帝王之旅遂告结束,可谓“壮志未酬”,其生死也成为千古之谜。尽管如此,朱允炆作为一个主张“仁义化民”、“仁德治国”且颇富人性的皇帝,仍然常为后人追记。 “仁明孝友”的建文帝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五日,自幼聪慧好学,仁义孝顺。其父皇太子朱标辅佐朱元璋处理公务时,由于其本性仁厚,“于刑狱多所减省”,救回不少人命,惹得天性好杀的朱元璋很不高兴。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辅佐老皇帝处理朝务,也“复佐以宽大”。由于当时武臣谋士几乎被朱元璋杀光了,加上“隔代亲”的感情,朱元璋没有再对孙子发怒,一直“龙心甚悦”。朱允炆还根据《礼经》,参考历朝刑法,对洪武律令中特别不合理的七十三条重法予以删改,深得民心,“天下莫不颂德焉”。 朱允炆十四岁时,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长了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尽心伺候,日夜守在身边。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朱允炆“居丧毁瘠”,不食数日,悲哀异常,体现了封建时代人子的纯孝之情。心如铁石的老皇帝朱元璋也哀不自胜,抚着孙儿的背,劝说道:“你真是孝顺呵!别这样悲哀不吃东西,会拖坏了身子骨,我还活着啊,让我怎么办!”朱允炆这才稍稍进食,收泪强忍哀痛,以使皇爷安心。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孤独。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允炆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 朱标死后,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皇位的继承问题。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是不二人选,可惜他在十年前就死了,这样朱标次子朱允炆就成为首选。然而朱元璋担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难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在此期间,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为朱棣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询的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朱元璋于是下定决心,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朱元璋召集诸子于东宫参见朱允炆,行宫廷仪制,也就是让朱允炆的叔叔们拜见未来帝国的皇帝。厚道谦和的朱允炆内心很是不安,于东宫按朝廷礼仪受拜后,赶忙入内殿,以“家人礼”拜见诸叔。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元璋在遗诏中说朱允炆“仁明孝友”,这是为史家所认同的。于是,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在21岁的时候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正式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继承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天下。两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朱元璋最初不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朱允炆像他的父亲朱标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重,日后驾驭不住众臣会吃大亏。但外表仁弱的皇太孙登基伊始,就开始着手变革他祖父所开创的大明王朝。 “秀才朝廷”朱允炆即位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文新政”。 朱元璋用武力夺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尚武轻文的局面。朱允炆有意结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风,大力加强了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宝之时,他自己确定新年号为“建文”,与祖父的年号“洪武”形成鲜明的对照,从中可见朱允炆治国方略的改变。他还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 南京贡院朱允炆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翰林侍讲方孝孺等。由于朱允炆所依赖的大臣多为文人,所以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朱允炆使文人们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像洪武朝那样动辄以一言获罪,因此他们的胆量也大了,对朝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朱允炆忠心耿耿,这也是后来大批文臣甘愿为他殉难的原因。 朱允炆采纳这些谋士的建议,首先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严刑峻法。朱允炆即位仅一个多月,就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使洪武时期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据记载,建文朝监狱里的罪犯人数比洪武朝减少了三分之二。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针对江浙m赋役过重的情况,朱允炆特下诏“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对于佛道势力多占良田的现象加以限制。壮志未酬失帝位 不知所终千古谜(2) 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他在位的四年间,撤销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朝廷内,朱允炆对宦官管教甚严,同时又诏谕地方官,一旦发现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 可以说,朱允炆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了洪武时期的不少弊政,充分体现了他仁义礼乐化民的治国思想,给百姓、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所以后人有“四年宽政解严霜”之誉。 削藩失策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身肩明帝国未来重任的朱允炆当时心中就很忧虑。有一天,他问侍读的太常寺卿黄子澄:“我几个叔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儒士出身,深谙历史故事,马上一五一十详细地把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国之乱的史实讲给他听。朱允炆听后心喜,觉得事情并不难办,“吾获是谋无忧矣!” 朱允炆即位后,新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多是他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经常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就藩于北平(今北京市)的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对皇权最大的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允炆的削藩就是针对燕王一人的。 但朱允炆在决策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没有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而是从其他藩王下手,先后废了周王朱等五王为庶人,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朱棣加紧做出准备。当朱允炆决定向朱棣开刀时,为时已晚。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在做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争夺帝位,史称“靖难之役”。 黄子澄像朱允炆部署兵力,奋力平叛。尽管燕军气势汹汹,但鏖战三年,仅据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已,战争出现僵持局面。这时一些被朱允炆处罚过的不法宦官向朱棣透露了京师空虚的情报,并表示愿充当燕军内应。朱棣正确分析了形势,觉得只要朱允炆在一天,地方军队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南京、成为一国之君后,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于是朱棣改变了以往攻城夺地的战略,率军直捣南京。 建文四年(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兵临城下。此时的建文朝廷已乱作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齐泰、黄子澄借募兵为由,离京奔广德、苏州。左都督徐增寿密谋私通朱棣作为内应,被朱允炆察知,亲手将他砍死。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大将李景隆私自开门降燕,让燕军杀入城内。朱允炆闻报,流泪说道:“朕未曾薄待朱穗、李景隆等人,他们竟在紧要关头背叛于朕。” 忠于朱允炆的御史连楹假意投降朱棣,挨近朱棣马前行刺不成,被朱棣所杀。朱允炆听说后叹道:“如此忠臣,朕却不重用,这是朕的过错,悔之不及,朕还不如一死以殉社稷。”说完拔刀就要自杀,被左右死命拦住,无奈之下,只好下令纵火焚毁皇宫。 朱棣杀入宫中,搜寻了三天,始终没有找到朱允炆,追问内侍,他们也不知朱允炆是死是活,只知道他下令纵火后就不见了踪影。 结局之谜朱允炆事前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会因削藩而失去帝位。但是,当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后,朱允炆的结局到底怎样,也就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朱允炆结束了朱元璋的严苛统治,并力行宽政,深受好评,因而他的遭遇引起了无数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为人们所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一般来说,有以下三种说法: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太宗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眼看大势已去,他不得已下令焚宫,并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的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作证明。燕王朱棣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孺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认为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太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朱允炆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三人剃了头,换上了僧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朱允炆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朱允炆叩首称万岁。朱允炆问他怎么知道自己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据此,朱允炆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壮志未酬失帝位 不知所终千古谜(3) 南洋说。有传言说,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泛舟出海,去了南洋,并在某个小岛上过着自食其力的恬然隐居生活。后来,朱棣担心朱允炆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探寻建文帝踪迹。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朱允炆结局之谜,民间仍有很多解释和传说,绝不止上面列出的几种。近年来,随着对朱允炆出亡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史料掌握的不断增多,相信他并未自焚而是削发为僧出亡或漂洋出海的人渐渐多起来,台湾地区有学者甚至出版了《明惠帝出亡考证》一书。当然,到底朱允炆的结局怎样,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至今仍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文治武功名垂史册 篡弑屠戮任人评说(1) 文治武功名垂史册篡弑屠戮任人评说——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像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位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11岁被封为燕王,21岁就藩北平,40岁以“靖难”名义兴兵,四年后从他的侄儿朱允炆手中夺得了大明江山,改年号为“永乐”,故历史上又称为永乐皇帝。朱棣性格颇像其父朱元璋,一生在位22年,其文治武功也不亚于朱元璋,是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的明朝皇帝。尽管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多疑嗜杀,好大喜功,因而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一位帝王。 少年壮志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正是元末群雄并起、互相征伐的战乱时期。出生时,朱元璋与陈友谅正打得不可开交,以至于连给儿子起个名字的工夫都没有。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棣七周岁时,朱元璋才为其正式取名为棣。朱棣不仅名字起得晚,而且其生母是谁,居然也是个谜,这在常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这个谜确实存在,数百年来一直扑朔迷离。朱棣自称是马皇后所生,自然也就是所谓嫡子了。 但据历代学者考证,朱棣的生母应该不是马皇后。到底生母是谁,也说法不一:有的说朱棣与周王朱是高皇后所生,而太子及秦王、晋王等都是庶出。有的说朱棣是达妃所生,太子与秦王、晋王则是高皇后所生。有的则说朱棣的生母是妃。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其实无论朱棣生母是谁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是朱元璋的亲儿子。 明朝建立时,朱棣已是一个八九岁的儿童。那时全国仍然四野凋敝,满目疮痍。这一切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朱棣在宫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除了参加各种朝见和祭仪外,就是跟随几个大儒一天到晚诵读儒家经典,还要随时接受朱元璋的训诫。当然,朱元璋也不希望他的儿子们成为文弱书生,就经常让他们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以健体强志。 朱棣青少年时期不仅相貌英俊,而且才能出众,胸怀大志。据说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心中一直不高兴,曾在朱元璋面前说朱允炆如何如何无能。朱元璋为试朱允炆的才学,就让他作诗。朱允炆勉强作成一首,末两句是: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诗意衰飒,朱元璋心中很不高兴。又令其答对,出上联为: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一时对不上来,想了半天,冒出一句:雨打羊毛一片膻。调子比较低沉,毫无抱负和气度,朱元璋听后怒气隐现眉间。此时,朱棣上前一步,说愿意一试,续出: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的续联比起朱允炆的续联显得大有气魄,朱元璋不禁转怒为喜,连声称赞:“对得好!”由此对朱棣大加宠爱,遂有更换皇储之念。 篡弑大屠杀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朱棣为燕王。十年后,受命正式就藩北平。就藩北平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扶助下,朱棣迅速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逐渐在众藩王中崭露头角,成为众藩之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即位之初开始削藩,朱棣竭力反对。当矛头直指自己时,朱棣立即采取行动,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四年后,朱棣占领了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朱棣攻取南京后,对那些不肯归附自己的大臣肆意屠戮。朱允炆削藩的主要谋士黄子澄,先被砍去双手、双腿,然后方将其杀死,齐泰亦被“族诛”。对抵抗最为坚决的铁铉朱棣非常愤恨,命人割下了他的耳鼻后才将其杀死。礼部尚书陈迪和儿子等六人同日就刑,朱棣在行刑前将陈迪儿子的耳鼻割下煮熟让陈迪吃掉,并问味道如何。陈迪没有惧色,回答道,“忠臣孝子的肉鲜美无比”,坦然就刑。 方孝孺像这些事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最为惨烈。方孝孺是当时最有名的儒士,朱棣召他为其写即位诏,方孝孺坚决不从。朱棣以死相威胁,方孝孺不为所动,朱棣便问,“即使你不怕死,难道连你的九族也不顾了吗?”方孝孺大义凛然,朗声回答:“便十族奈我何。”朱棣大怒,将其灭门十族。所谓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将朋友、门生牵连在内。自古以来,最严厉的刑罚莫过于诛九族,从来没有诛十族的先例。方孝孺一案,可谓空前绝后。 这之后,朱棣又兴“瓜蔓抄”。所谓“瓜蔓抄”,含有顺藤摸瓜之意,即转相攀援,广加株连,滥杀无辜。此事始于朱允炆的御史大夫景清。景清在朱棣登基后并没有马上殉节,而是委身于朝班很长时间。一天,他身穿绯衣,暗藏利刃,准备行刺朱棣。朱棣见其神色异常,命人搜身,得到利刃。景清当庭辱骂朱棣,不屈而死。朱棣命人将他剥皮实草,系于长安门示众,并令人用铁刷子将景清的肉一层层刷下,还把骨头打碎。景清死后,其街坊邻居,甚至包括和景清稍有些关系的人都被杀。这种打击面比“诛十族”还要宽,因为“十族”还有明确的界限,而这种“瓜蔓抄”几乎没什么界限可言,所以无辜受牵连被杀者不计其数。 对建文朝遗臣的这场大屠杀,前后延续了十余年,无辜罹难者成千上万,难以尽数。其杀戮之惨,手段之恶,株连之广,甚至超过了异族入侵,确为历朝历代所罕见,朱棣因此遭到后人的严厉谴责。但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毫无疑问,朱棣还是应该在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综观其一生,文治武功不逊色于历朝君主。文治武功名垂史册 篡弑屠戮任人评说(2) 永乐年间所造铜铳“马上天子”朱棣自马上得天下,在血与火中建立起永乐政权,其一生起于兵,最后又死于行军途中,因此可谓马上天子,并由此树立赫赫威名。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时为燕王的朱棣第一次率军大规模出征,对元朝残余势力蒙古乃儿不花发起攻击,兵不血刃地大获全胜,得到朱元璋的嘉奖,遂命其节制北部边境兵马。这次出征,不仅使他的军事实力大大加强,而且也使他声名鹊起,成为通往皇权宝座的良好开端。 靖难起兵后,朱棣率军进行了很多次战斗,初步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第一次战斗是在怀来击败建文帝的大将宋忠,解除了北平周围的军事威胁,提高了军威。不久开平、龙门、上谷、云中、永平等处守军纷纷投降,壮大了朱棣的力量。 建文元年(1399年)八月,在真定大战中,朱棣又率军击退了建文帝派来的老将耿炳文,迫使建文帝用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在随后进行的郑村坝之战中,建文帝数十万军马又被朱棣击败。郑村坝大战之后,原本锐意削藩的建文帝却变得软弱起来,罢齐泰、黄子澄职,希望息兵。此时朱棣兵强马壮,自然不会讲和。双方在白沟河摆开阵势大战,朱棣抓住战斗中难得的时机,指挥部队猛冲,一举击溃南军。白沟河之战是一场事关全局的决定性战役。这以后,建文帝再也组织不起来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朱棣由此转守为攻,取得战事上的主动。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又率军在灵壁之战中击败南军。此战之后,朱棣再也没有遇到过大的战斗,顺利地于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兵临南京城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 明成祖第一次北征刻石永乐年间所制青花梅瓶除了靖难之役中几次大的战事外,为了确保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朱棣曾率军进行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平定南方的安南与五次亲征漠北蒙古。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遣兵80万出征南方的安南(即交阯国,今越南北部)。永乐五年(1407年)将安南国王、太子等人活捉,并改安南为交阯布政使司,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当时,对明王朝最大的威胁不是南方的安南,而是北方的蒙古。蒙古分裂为三部:鞑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朱棣对蒙古采用恩威并施、分化瓦解的策略。兀良哈部早已归附,并在靖难之役中为朱棣立有赫赫战功。鞑靼部势力较强,朱棣有意联络瓦剌部,与之抗衡。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命丘福率军10万征讨鞑靼,不意全军覆没。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朱棣亲率大军50万人出征。五月,在成吉思汗兴起的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部遭遇,双方大战,最终本雅失里败逃。回师途中又遭遇阿鲁台部,激战数日,阿鲁台战败逃遁。朱棣第一次亲征大获全胜,鞑靼部的势力被削弱了许多。随着鞑靼部的衰败,瓦剌部强盛起来,时常骚扰边境。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决定第二次亲征,并让皇太孙随行。六月七日,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乌兰巴托东)明成祖像遇到瓦剌的主力部队。这场战斗十分惨烈,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敌人才败走。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又三次亲征蒙古。 朱棣五次对蒙古用兵,目的在于保证北方边境的安宁,并消除元朝复辟势力的威胁。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中,朱棣身体不适。到了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朱棣突然病逝,享年65岁。 文韬武略的明成祖朱棣一生智谋过人,虽有武功,但更擅文治,以自己的文韬武略巩固和发展了大明政权,多少带有开国君主的气质。可惜他好大喜功,使他的政绩大为减色。其“文韬武略”主要表现在: 果断削藩。虽然朱棣对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决定不满,但自己执政后也认为藩王势力太盛,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因此决定削藩。但朱棣不像朱允炆那样文弱与寡断,而是有威有谋,削藩有方:凭持重兵在手,将众藩王或迁南方,或废为庶人,分别解除了各藩王的兵权,使诸王的帝国之梦难圆。 确立内阁体制,加强皇权。朱棣亲自从官僚中选拔人才充当自己的顾问,协助办理政事。任命解缙、胡广、黄淮、永乐时期北京城平面图杨士奇、杨荣等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同时,又重用司礼监宦官,授予其“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官民隘事”等大权,使其与内阁的权势相抗衡,而最后的决断权属于皇帝。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在洪武朝“锦衣卫”之外,另设“东厂”,由亲信宦官统领,专事侦缉、搜捕、惩办所谓“妖人”、“叛逆”、“大奸恶”。 迁都北京。朱棣长期镇守北京,深知北京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视北京为龙兴之地。即位之初,他仍以南京为京师,不过早有迁都北京的打算。但他并非是贪恋王府旧地,更多的是考虑到如何加强北方的边防。永乐四年(1406年),他征调工匠、民夫百万人,开始修建北京城及其宫殿,做迁都的准备工作。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历时十四年的工程结束后,迁都准备就绪,朱棣下诏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以南京为留都,同样设立一套政府机构,但诸司印信全都移至北京,北京从此成为明朝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编纂书籍。朱棣君临天下之后,尊儒纳士,锐意标榜文治,喜欢聚众编书,命人编有《古今列女传》、《历代名臣奏议》、《五经四书大全》、《为善阴骘书》、《孝顺事实》等。其中以《永乐大典》最为著名。《永乐大典》编成于永乐五年(1407年),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分装为11095册,引书达七八千种,字数约有三亿七千多万,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万象,保存了大量自先秦至明初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治武功名垂史册 篡弑屠戮任人评说(3) 郑和下西洋。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名三保(三宝),人称三宝太监。他在洪武年间成为明军俘虏,入燕王藩邸为宦官,成为朱棣的亲信。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郑和曾经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是在永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也是西方公认的“世界十大航海家”中唯一的中国人。朱棣为何让郑和六下西洋呢?按照《明史》中的说法,目的有二:一是寻找建文帝踪迹,二是向海外诸国显示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浚通南北运河。朱棣即位后,为了巩固中央政权,发展经济,永乐九年(1411年),命刑部侍郎金纯与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以畅通运道,缩短南北漕运的路程,确保水路运输正常。当年七月,会通河故道浚成,南方漕船再不用远涉渤海,由会通河可直达北京各地,会通河成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大动脉。 巩固边防。除出征安南、五征漠北蒙古外,朱棣还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在西南地区,建立贵州布政司,在当时称做西番的青海、西藏一带,修建驿路,设立驿站,敕封番僧王号,加强管理。仁政治国人鲜知 承上启下续正统(1) 大明混一图 仁政治国人鲜知承上启下续正统——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像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年(1404年)被册立为皇太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登极,次年改年号为洪熙,史称洪熙皇帝。他执政不到一年,而做太子却有20年的历史,因而他的很多事迹都被历史湮没了,以致于很少有人把他和他那铁血雄主的父亲朱棣联系起来。事实上,正是由于他的仁政治国,才为明朝的后世之君守成丰业准备了条件,因此可以说他是位承上启下的皇帝。 二十年的太子生活明仁宗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幼年即读儒家经书,生性仁厚儒雅,沉静好文,言行识度,很早就知儒家治国之道,以聪慧仁德著称,深受祖父朱元璋的宠爱。 据说,朱元璋曾让秦王、晋王、燕王的嫡子同时进京,要考察一番。朱元璋让他们去检阅部队,只有朱高炽回来晚了。朱元璋问他原因,朱高炽说,天气很寒冷,我想等军士们吃完饭再检阅,所以回来迟了。朱元璋很高兴,夸奖说,“小子知道恤下了!”又有一次,朱高炽奉命批答奏章,批好后,呈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发现奏章里有一些错别字和一些小毛病没有改过来,就问朱高炽是不是没有看到,朱高炽回答说,孙臣以为小过不足以上渎天听,朱元璋大喜,接着又问他尧舜的时候,老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怎么办?朱高炽说,要“恃圣人有恤民之政”。朱元璋很高兴,说,“小子异日不可量也”。 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这个儿子并不讨他喜欢,甚至可以说朱高炽一生也没有赢得他的欢心。朱棣起兵靖难时,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就命他留守北京。虽然朱高炽生性仁厚,却并不懦弱。奉命居守北平期间,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50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虽然当时上有母亲徐氏,下有姚广孝、顾成等人相助,但仅以万人坚守孤城,也确实不易,可见其绝非庸懦之辈。 在此期间,建文帝曾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但朱高炽仁孝如一,接到书信之后看也没看,忙派人把建文帝诏书和诏使一起原封不动地送到朱棣面前,才免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使建文帝的反间计失败,由此便使朱棣不得不说,“留守之功胜于征讨”。 尽管朱高炽以仁厚儒雅获得了极好的名声,但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在通往皇位的路程上布满了坎坷。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朱高炽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皇二子朱高煦性格颇似朱棣,英俊武勇,在靖难中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后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希望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他觉得朱高炽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 朱棣登基后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对此朝臣多有觉察,于是纷纷上言,请求建储。不少勋臣贵戚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不外是“靖难有功”,文臣则大都支持朱高炽,其代表人物是兵部尚书金忠和内阁学士解缙。金忠在朱棣面前列举历代立嫡故事,劝他册立嫡长子朱高炽。朱棣再去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听罢低头不语,解缙知道朱棣平素最喜爱长孙朱瞻基,于是顿首道:“好圣孙。”朱棣终于点了点头。实际上这些文臣们所坚持的不仅是立嫡长的旧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对皇帝的选择。文臣们渴望一个像朱高炽那样“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的仁君。 也许是文臣们不失时机地支持朱高炽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许是迫于明朝的内阁制度以及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传统压力,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作为燕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错误,废之无名,而且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朱棣最终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初四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同一天,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被封为汉王和赵王。 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才随成祖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陷害中度日的。由于有杨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协助,在处理日常政务及臣属关系,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加之汉、赵二王夺嫡野心暴露,被朱棣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受到朱棣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危难。 十余年的监国经历,使朱高炽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治国能力,为登基后稳定统治秩序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归途。做了二十年皇太子的朱高炽,当时已经47岁,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尚书蹇义等人的支持下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仁政治国人鲜知 承上启下续正统(2) 大明混一图仁政改革朱高炽登上皇位后,顺应时代潮流,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措施,开始了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 “仁政”对于明初的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显得有些陌生。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登极称帝,实行的便是“刚猛之治”。那些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的大案冤狱,人们还记忆犹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极,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实施“仁政”,但却被燕王朱棣发动的夺位战争所替代。当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们遭到了空前残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出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朱高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感到了“仁政”的可贵,因而执政之后便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政治上,赦免了建文帝时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平反,并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修明纲纪,废除古代的宫刑,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其次,在经济上,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珠宝采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 另外,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并善于纳谏。他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在科举制度上,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规定了取中比例为“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政,实质上就是一种宽松政治,这也正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与追求。因此,在短短八个月里,朱高炽的拨乱反正很受朝野拥戴。连清朝乾隆皇帝都说,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的话,明朝不会中衰得那么快!尽管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后人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暴卒之谜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暴卒,享年四十八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故明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献陵方城明楼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之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他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无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继他即位的宣宗朱瞻基,曾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职。 可见,朱瞻基对仁宗嗜欲之事也一清二楚。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位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懦弱,嗜欲享乐,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才立朱高炽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与其父相反,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有劝诫之语。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位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亲信,他按预先密谋,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亦无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预料之中的。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像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的海涛,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仁政治国人鲜知 承上启下续正统(3) 当然,两种看法孰是孰非,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今后,随着人们掌握的史料不断增多,相信最终会给出一个满意的解释。"太平天子"创盛世 "促织皇帝"留话柄(1) 《宣宗射猎图》《明宣宗行乐图》(局部)明宣宗绘《瓜鼠图》 “太平天子”创盛世“促织皇帝”留话柄——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是明朝历史上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被立为皇太孙,确立了储君地位。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逝,朱瞻基即皇帝位,年号宣德。虽然明成祖朱棣曾经预言朱瞻基是个“太平天子”,但他从小就喜欢斗蟋蟀(促织),因此又被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尽管他在位仅有十年时间,但却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守成之君,以自己的德政和治道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非常值得后人追记。 幼年受宠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自幼聪慧,喜好读书,深得明成祖朱棣的宠爱。据说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像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古代,大圭是权力的象征,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印证在孙子的身上?在朱瞻基满月的时候,朱棣看到他满面英气,长得非常像自己,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这个梦有特别的寓意,是个吉兆。 永乐五年(1407年),到了朱瞻基读书的年纪,朱棣特地命自己最为信任的大臣、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姚广孝为他讲习经书,可见对他的殷切希望。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学习刻苦,加之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他还留意古今兴衰、历朝治乱的内容,从中领会治国的道理。永乐十一年(1413年)端午节,宫中射柳时,朱瞻基再次给祖父脸上增了不少光彩。他不仅屡射屡中,而且当祖父当众刚刚说了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时,便立即叩头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 朱瞻基既有着祖父朱棣的英武,又具备了父亲朱高炽的睿智,难怪朱棣每每对人说:“此他日太平天子也。”一次,谒陵途中,当时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因身体肥胖,行走不便,靠着两名内侍搀扶,还是滑了一跤。汉王朱高煦在旁说道:“前人把滑,后人知警。”话音未落,身后有人应道:“更有后人知警。”说这话的便是皇太孙朱瞻基,汉王朱高煦不由得回顾失色。 在朱瞻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有宠爱与骄纵,同时也有锻炼与拼争。这一切当然都出自朱棣的安排,他一心想把这个皇太孙培养成同自己一样追求文治武功的开拓之君。永乐中期以后朱棣远征漠北,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亲征有非常大的帮助。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希望他以后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正是在祖父朱棣的精心培育下,朱瞻基文韬武略,熟知政务,为将来治理国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宣宗射猎图》壮年勤政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明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基以29岁的年龄即皇帝位,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且可以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20年之久,可谓恰得其时。 朱高炽病逝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就动身北归。途中,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依然轻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当时朱高煦还真的没有派人设伏,因为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得如此之快。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了父皇的后事,另一方面加强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朱瞻基登基之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留下的外藩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宣德年间造云纹铜熏炉接来自强藩的挑战。朱瞻基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终于机会来了,朱高炽病逝,年轻的朱瞻基即位,国家动荡,正是造反的好时机,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后,朱高煦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扯起了“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 早已准备就绪的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在声势上一下子就压倒了叛军,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也都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就包围了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战役以明军的大获全胜、生擒朱高煦而告终。群臣都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藩王网开一面,没有杀他,而是将他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得胜回京后,朱瞻基马上传诏给另外一个皇叔、赵王朱高燧,暗示他交出兵权,朱高燧并没有反抗,乖乖地交出了三卫兵马(当时的亲王都有自己的军队,称做卫)。就这样,明初近半个世纪的藩王问题在宣德朝终于得到了解决。"太平天子"创盛世 "促织皇帝"留话柄(2) 安南(即交阯国,今越南北部)问题也是朱瞻基成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朱棣时期,由于安南内部的争斗,使得安南原来的统治者绝嗣,安南一片混乱。朱棣派大将张辅率兵平叛,并在安南正式建衙,派人管理。但是由于一些贪官污吏的压榨,加之历史渊源,安南几乎没有断过兵燹,这使得明初的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朱瞻基即位时,安南问题日趋严重,朝廷军队不断在安南遭遇败绩。在这种情况下,他毅然决定议和,放弃对安南的占领。这在当时曾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从长远来看,此举减轻了人民负担,节省了大批人力财力,也利于安南与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 成功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圆满解决赵王朱高燧危机和安南问题,除了朱瞻基本身的因素外,还与他所重用的贤臣有很大的关系。在他周围有一批著名的大臣,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 当然,作为守成之君,朱瞻基深知“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而注意体恤民情,爱惜民力,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尤其重视农业,力劝农桑,鼓励垦荒。因此,在他统治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商品生产程度提高,手工业得到发展,商路增辟,国内外贸易有所发展,农民起义也很少,社会财富迅速积累起来,时称“宇内富庶,赋入盈羡”,是明王朝财力最雄厚的时期,也是明朝二百七十余年间的极盛时期,出现了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著名的“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谷应泰说:“明有仁、宣,犹周有成、康,汉有文、景。”这样的评论是有一定道理的。朱瞻基有一句名言,叫做“清心乃省事,省事可省官”,应该说这也是他为政治国的指导思想。 明宣宗绘《武侯高卧图》英年早逝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幼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使他能吟诗作赋,擅长书法绘画。他登基后经常在春秋时节,与诸儒臣登临万寿山,泛舟太液池,于良辰美景中赋诗唱和。他的诗内容侧重于重农、求贤,表达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治国理念。他的绘画则以山水、花鸟见长,他所绘的《戏猿图》、《花下狸奴图》手法细腻,颇见功底,有《瓜鼠图轴》等流传于世。 尽管朱瞻基涉猎广泛,睿智过人,但作为一国之君,在历史上也有一些为后世所不齿的事情。朱瞻基的正宫皇后胡氏,举止得体,贤良温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但身体病弱,未能生育,故受到冷落。朱瞻基更喜欢贵妃孙氏,孙氏十岁时,经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等人向明成祖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成为以后他择配的人选。孙氏虽出身低下,但面貌姣好,聪明伶俐,虽亦无子,然而深得朱瞻基的宠爱。 明宣宗绘《瓜鼠图》朱瞻基一直不喜欢胡皇后,想更立孙贵妃为皇后,只是胡皇后贤明,没有什么过错,找不到合适的借口。据说孙贵妃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想出了一条偷梁换柱的计策,派人在宫中四处打探,看哪位宫女被皇帝临幸后怀有身孕,将找到的宫女藏在秘室之中,与外界隔绝,派专人送饭、照看。然后买通御医,对外号称自己怀孕,并伪装了许多怀孕的迹象。由于当时孙贵妃深得朱瞻基宠爱,因此无人敢透露半点风声,就这样十月怀胎,宫女顺利产下一子,孙贵妃马上派人将孩子抱到自己身边,并秘密处死了宫女,然后派人立即通知朱瞻基,自己也装出一副产后非常虚弱的样子。这个小男婴就成了孙贵妃的亲生儿子,即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孙贵妃“生”皇子朱祁镇,使朱瞻基更立皇后的想法更加强烈。在朱祁镇出生后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他为皇太子。胡皇后很贤惠通达,主动表示应早立皇太子。其实,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此时虽然胡皇后没有子嗣,但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因此立朱祁镇为皇太子,明显有些操之过急。孙贵妃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假意推辞,说等皇后身体恢复后定会有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然而朱瞻基却不愿意等。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朱瞻基册立尚不满三个月的朱祁镇为皇太子,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最小的。三月,又发布敕书,废胡皇后,立孙贵妃为皇后。对于胡皇后无故被废,时人听说后都很不理解,议论纷纷,非常同情胡皇后。几年后,朱瞻基也颇生悔意,曾说过“此朕少年事”,算是自我解嘲吧。 《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除了这件事外,朱瞻基还有一个很值得一提的问题。这位年轻的天子有一种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斗蟋蟀。因为这种缘故,斗蟋蟀在全国风行起来,蟋蟀的价格扶摇直上。朱瞻基对斗蟋蟀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即位之后,他经常派宦官选取上好的蟋蟀。后来他觉得北京的蟋蟀不好,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他,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弄得鸡犬不宁。朱瞻基也因此被百姓们称为“促织天子”、“促织皇帝”。 也许是忙于歌舞升平,声色享乐,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朱瞻基染上不明之症。病危之时命左右起草遗诏,由太子继位,所有军国大事均须禀告太后方能决定。不久死于乾德宫,终年三十八岁,可谓英年早逝。朱瞻基死后,被谥为孝章皇帝,庙号宣宗。两登帝位称传奇 曲折人生谁与知(1) 两登帝位称传奇曲折人生谁与知——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像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是明朝历史上的第六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曾两度登上帝位,共在位22年。朱祁镇在位期间是明朝历史上由强而弱的转折点,大明帝国正从繁荣走向衰落。朱祁镇虽然和他父亲朱瞻基一样,也是英年早逝,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令人慨叹。 身世之谜朱祁镇生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其父朱瞻基结婚10年没有子嗣,对这个姗姗来迟的儿子自然十分疼爱,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初三给他赐名朱祁镇,同时又赐玺书,寄予厚望。三天后,出生仅仅两个多月的朱祁镇又被册立为皇太子,成为明朝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储。 命运似乎格外垂青朱祁镇,在父亲朱瞻基驾崩后,年仅九岁的朱祁镇顺利登上了万人瞩目的皇位,开始君临天下。看起来,朱祁镇的人生似乎真的很幸运。但是,他幼年丧父,不能不说是人生一大不幸。这些对他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真正不幸的是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竟然连自己的身世都没能搞清楚,因为他始终不知道谁是自己真正的生身母亲。 关于朱祁镇的生身母亲是谁,史学家们向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他父亲朱瞻基的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据《明书》和《明实录》中记载,孙贵妃“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孙贵妃,永城县(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孙忠女。十岁时,经彭城伯夫人、朱瞻基母亲张太后向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永乐十五年(1417年),册封为皇太孙嫔。朱瞻基即位后,册立孙氏为贵妃。朱祁镇的出生并被立为太子,成为孙氏争夺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码。后来张太后和诸大臣同意朱瞻基废掉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应是母以子贵。 也有人认为朱祁镇是宫女所生。据《明史稿》记载,孙氏“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于是眷宠日重”。查继佐的《罪惟录》和《明史》也赞同这种说法: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朱祁镇的亲生母亲既不是孙贵妃,也不是宫女,恐怕另有他人。《明史?孝恭皇后传》就记载说:“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不管朱祁镇是孙氏所生还是宫女或他人所生,对他父亲朱瞻基来说,只要是自己的骨肉,所谓“龙脉”即可。由此可以看出,朱祁镇的身世方面有很大的悲剧性,预示着他的一生也可能跌宕起伏,历尽人世间的沧桑。 两登帝位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朱瞻基逝世,遗诏命皇太子朱祁镇继位。七天后,九岁的朱祁镇第一次登上皇位,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活,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 朱祁镇继位初期,由皇太后和仁宣朝重臣“三杨”等人辅政,国家比较安定,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正常逻辑,朱祁镇可能会像先辈一样,做个守成之君、太平天子,但在他亲政之后几年内,却发生了一件对明朝历史影响极大、并改变了他本人命运的事件,即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当时漠北元朝余部(即北元)势力之一瓦剌部落在首领也先策划下,以明朝赏赐减少为名,发动战争。朱祁镇年少气盛,想御驾亲征,他所宠信的太监王振也想耀武扬威,名留青史,于是极力撺掇朱祁镇亲征。由于当时明朝的主力都在外地作战,一时难以调回,因此朝中大臣都劝阻他不要亲征,但最后还是没有改变他的态度,于是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了5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始亲征。结果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以东20里处),明军全军覆没,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明将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野等大臣战死。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城门土木堡事变后,朱祁镇开始了他一年的“北狩”生活。而此时在朝廷内部,因朱祁镇被俘,一时国中无主,人心不安。面临瓦剌对京城威胁的情况,在孙皇后与朝廷重臣的拥立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上皇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立他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 朱祁镇被俘后,也先觉得非常难办,是杀是留无法决定,好在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认为朱祁镇奇货可居,劝也先留下朱祁镇。他的提议得到了也先的认同,朱祁镇得以保全性命。朱祁钰登上皇位后,私心很重,不愿再让出帝位,特发诏谕,不许朝廷上下私自与也先联系。这样一来,也先想靠朱祁镇大捞一把的计划失败了,于是也先气急败坏地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奔北京。但此时明朝方面早已做好了准备,北京军民在兵部尚书于谦的带领下,给也先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与明朝的战争不仅使也先损兵折将,而且使他失去了明朝的赏赐以及与明朝交易的机会。当时的瓦剌是一个游牧部落,如果失去了来自明朝的生活必需品,部落民众的生活将会非常艰苦。北京大败之后,也先开始与明朝讲和,宣称“迎使朝来,大驾西去”。 当时景泰皇帝朱祁钰已经坐稳皇位,不想派人迎回朱祁镇,对从瓦剌迎回朱祁镇的建议极为冷淡,多次从中作梗。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十五日,在众大臣的不断建议下,明朝满足了也先的各种要求,在漠北整整过了一年俘虏生活的朱祁镇被送回北京。但回到北京后,朱祁镇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短暂的仪式之后,朱祁钰令其哥哥、已被视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入居南宫(今北京南池子缎库胡同内),实际上是将其软禁。在惊恐与饥饿之中,朱祁镇度过了七年的软禁生活。但软禁在南宫的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连做梦都想再登大宝,夺回失去的权力。两登帝位称传奇 曲折人生谁与知(2) 偏偏事情很具戏剧性,也是朱祁镇命中有第二次当皇帝的运气。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十六夜晚,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人乘景泰皇帝朱祁钰得重病之机,潜入南宫,夺门出宫,帮助朱祁镇复辟,希望成功后能够飞黄腾达,史称“南宫复辟”,或称“夺门之变”。五天后,朱祁镇第二次即皇帝位,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朱祁镇复辟后,他的弟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在一个月后就病死了。朱祁镇以亲王之礼将他葬在了北京西山,由此便使朱祁钰和下落不明的明惠帝朱允炆一样,成为明朝历史上两位仅有的未能埋葬在皇家陵园的皇帝。 朱祁镇复辟之初,对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恩宠无比,视为心腹,言听计从。而他们也经常以“功臣”自居,骄纵恣肆,不可一世。在石亨和曹吉祥的极力劝说下,英宗以谋逆罪冤杀了北京保卫战的功臣于谦、大学士王文等人。当时,因朱祁钰被废而受株连的人很多,除于谦、王文外,还有不少在朝官吏和妃嫔家族以及朱祁钰信用的太监等。据说,朱祁镇杀了于谦后可能有过一点后悔。于谦死后,边境的局势又开始紧张,朱祁镇很是担忧,这时有人跟他说:“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他听了只是没话说,没有更多的表示。 由于朱祁钰被废,于谦等人被杀,景泰时期的点滴改革也被废除,政权又一次把持在宦官邪党手中,明朝更加积弱。也许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朱祁镇渐渐成熟起来,看到石、徐、曹等人的所作所为,终于慢慢地意识到,这帮“功臣”原是奸诈险恶之徒,不可久留。于是便采取措施,一步一步地收拾他们,明英宗朱祁镇像以巩固皇权,整顿朝纲。同时,朱祁镇又重用李贤、王翱等贤臣,减免各地百姓的赋役,发展经济,因而从总体上看,天顺年间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政治与正统年间相比,也要清明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朱祁镇也可算是一位仁君。 盛德之事应该说,朱祁镇的本性并不坏,只是由于他过于宠信宦官,忠奸不分,才导致自己贸然出征,沦为阶下囚,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也许是一年难熬的俘虏生活,再加上南宫六年又五个月的煎熬,使他尝遍了人世间福祸相交的沧桑,他在复位之后,曾做了几件为史家赞为“盛德之事,可法后世”的好事。 其一,恢复宣宗废后胡氏名号,并使之葬礼如仪。据当时人王锜著作《寓圃杂记》记载,在朱祁镇在位的最后一年,朱祁镇才从皇后钱氏口中知道自己本是宫人之子,但由于年长日久,他已无法知道生母的身世和下落,只好把一腔同情寄托在被废的胡皇后身上,为她重修陵寝,一切按照皇后的规制办理。钱皇后为什么要替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废后胡氏说话?原来,作为英宗的皇后,钱氏并没有生过皇子,而当时周贵妃却有一子,即后来的宪宗。这种情形跟当年胡皇后无子、孙贵妃有子的情形极其相似。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情形,使得钱氏深为同情胡皇后吧。不过,钱皇后很幸运,并没有因无子而被废。 其二,释放建庶人。建庶人即建文帝朱允炆次子朱文圭。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之后,建文帝及其长子朱文奎不知所终,次子朱文圭则被朱棣幽禁起来,称为“建庶人”。到天顺年间,建庶人已经在长期的幽禁岁月中从两岁幼童长为50多岁的老翁了。大概由于也曾经历过长期被囚的生活,朱祁镇突然有一天想起了这位远房叔叔,动了恻隐之心,不顾左右近侍的反对,派人给建庶人修建了房屋,任其自由出入,并供应生活。据说释放建庶人一事在当时曾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或反对,但却受到百官和百姓们的真心赞叹,也算是给50多年前的纠纷做了一份补卷。 其三,废除殉葬制度。明太祖朱棣死的时候,许多宫人陪葬。自此之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等去世以后,都以宫妃殉葬。朱祁镇觉得这样做很残酷,临终前遗诏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 天顺八年(1464年)正月,朱祁镇病逝于文华殿,享年38岁,走完了他复杂曲折而又传奇的人生之路。力挽狂澜建大功 心胸狭窄命多劫(1) 力挽狂澜建大功心胸狭窄命多劫——明代宗朱祁钰 明代宗朱祁钰像明代宗朱祁钰(1428~1457)是明朝历史上第七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次子,与明英宗朱祁镇是同父异母兄弟。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上皇位,力挽大明王朝狂澜于既倒,景泰八年(1456年),又因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而失去帝位,在位时间仅有八年,一生可谓命运多劫。 捡来的皇位明代宗朱祁钰出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他的生母吴氏,原本是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定自己叔父、汉王朱高煦的反叛后,将汉王宫中的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朱瞻基深深被吴氏的美貌与聪灵所打动,于是吴氏得以陪伴宣宗皇帝直到带回京城。 回京后,按照当时的惯例,身为“罪人”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于是朱瞻基将她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吴氏珠胎暗结,为他生下了次子,取名朱祁钰,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继续住在宫外。宣德八年(1433年),朱瞻基病重时,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并托付自己的母亲张太后善待朱祁钰母子。托孤之后,一代帝王朱瞻基驾鹤西去。由于时逢皇帝的大丧,无人顾及吴氏母子的身世,他们就这样被大家接受了。后来朱祁钰被封为郕王,朝廷并为他们母子修建了王府,供他们居住。 明将官胄甲明代手铳如果没有土木堡的狼烟,也许朱祁钰母子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土木堡之变”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朱祁镇被漠北元朝余部势力之一的瓦剌部落首领也先俘获,消息传到北京后,朝廷内外一片惊恐。当时前朝皇帝、宣宗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长子朱祁镇即为正统皇帝,次子就是郕王朱祁钰,当时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不过才两岁,如何能治理国事?临朝议政的诸般事务,自然落在郕王朱祁钰身上。于是,为安定人心,皇太后孙氏下诏立朱祁镇二岁的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又命郕王朱祁钰为监国,总理国政。 即使作为监国,朱祁钰也从来不会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登上皇帝的宝座。因为,按正统(朱祁镇复辟前的年号恰巧是正统)的传承,应该是朱祁镇二岁多的儿子、皇太子朱见深继位,作为郕王的朱祁钰只能监国。再加上朱祁钰的性格比较软弱,很担心自己能否执掌好朝政,最初想逃避这件事。但是历史却偏偏给了他这样一个特殊的机会。 朱祁钰临危受命,担任监国后,惩处了土木堡之变罪魁太监王振的党羽,使京中的局面有了些起色,确立了在朝臣中的威望。面对这种情况,大臣们纷纷上书皇太后孙氏,提出“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明英宗朱祁镇返国无望,皇太子年纪又太小,只有另立一帝,才可使国家度过这危难之秋。尤其是时任兵部侍郎于谦向孙太后请命,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皇太后孙氏虽不情愿,但也再无良策,只好下旨由朱祁钰继承皇位。 虽说朱祁钰最初很不愿意称帝,只愿做监国。但是面对瓦剌军队凌厉的军事攻势,面对北方防御军队几尽丧失的严峻形势,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政权,朱祁钰似乎感到了自己应该承担保卫大明王朝江山社稷的历史重任。为了国家和皇族的利益,他不得不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继承皇位,遥尊已被也先扣押的正统皇帝、自己的兄长朱祁镇为太上皇,并立兄长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第二年(1450年)改年号为景泰,史称景泰帝。 朱祁钰继承皇位后,重用忠臣于谦,将之由兵部侍郎升为兵部尚书,并对明朝政治、军事进行了一些改革,以防御瓦剌军队的侵犯。在也先率领瓦剌精锐骑兵浩浩荡荡杀奔北京后,由于于谦战前准备非常充分,北京军民空前团结,领兵将帅作战勇猛,终于在北京城外给也先军队以沉重打击,顺利地解除了对北京的军事威胁,迫使也先不得不退回草原。危急一时的大明政权终于在这一战之后稳定了下来。 易储风波朱祁钰在位期间,许多被太监王振排挤的忠志之士重归庙堂,吏制为之一新,因而这一时期与朱祁镇执政时期相比政治上较为清明。但是朱祁钰在处理自己兄长、太上皇朱祁镇的问题上,尤其是在更换太子的问题上犯了重大的错误。 景泰年间所制掐丝镀金龙耳瓶朱祁钰在坐稳帝位之后,就不愿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回京,害怕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并因此与朝臣发生了一些冲突。这时又是兵部尚书于谦站了出来,他向朱祁钰保证,“天位已定,宁复有他”,朱祁镇归来不会影响他的位子,希望能遣使去迎接。最终朱祁钰被说服,但是他只是派出使者打探消息,并没有提出迎接。谁知派去的使臣杨善随机应变,竟真的将朱祁镇迎回。生米煮成熟饭,朱祁钰也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 景泰年间所制掐丝珐琅花觚朱祁钰将太上皇朱祁镇迎回了北京,遂将他软禁在南宫(今北京南池子缎库胡同内),果然如于谦所说英宗的回归没有影响到朱祁钰的帝位。可以说,在处理朱祁镇回归问题上,朱祁钰表现得心胸过于狭窄,这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恐怕也是导致他日后人生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力挽狂澜建大功 心胸狭窄命多劫(2) 如果说这一点还能让人理解的话,那么下面的事情也许就更让人想不到了:朱祁钰私心太重,为了巩固皇权,不仅自己要做皇帝,而且希望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于是他一手导演了贿赂朝臣的闹剧:授意太监去贿赂当时的重要大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朝臣们不愿公开反对朱祁钰,只好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这样,太子朱见深被废为沂王,而朱祁钰自己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 谁知,天违人愿,景泰四年(1453年)十一月,皇太子朱见济早早夭折,使朱祁钰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过好在朱祁钰尚在壮年,子嗣的问题对他来讲还不用发愁,建储一事便暂时搁置下来,景泰八年(1457年)初,朱祁钰得了重病,建储的问题又成了热点问题被摆上了朝堂,但众大臣的意见并不统一。就在这时,突然从内宫传来朱祁钰病体好转的消息,于是众大臣准备第二天上朝与朱祁钰商议。由于朱祁钰大病初愈,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久就又睡着了。这一觉改变了朱祁钰的一生。群臣没有等到朱祁钰,相约明天早朝再来。谁知就在这天夜里,发生了著名的“夺门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称帝,朱祁钰被废为郕王,并被软禁起来,明朝历史上朱祁钰的执政时期就这样宣告结束。 含恨而薨据说朱祁钰听到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称帝的消息后,一连说了几个“好”字,私下叹息自己是“天无之人”,就不再说话,由此可以看出他难以想象的失望之情。没过多久,朱祁钰就死掉了,年仅30岁。朱祁钰死后,他生前为自己营建的陵墓寿陵,也被明英宗朱祁镇下令拆毁,只是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山。解放后,我国著名的明史专家吴晗等人,曾在西山找到了景帝墓,并加以修整。 关于朱祁钰的死因,历来人们也存在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因病而死。在《英宗实录》里就记载了有关朱祁钰身体疾病的很多事实,并认为朱祁钰最终是因为病情恶化而不治身亡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朱祁钰是被朱祁镇害死的。明朝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这样的记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这种观点应当说比较可信。历史上,清乾隆皇帝曾为景泰陵立碑题词,也认为朱祁钰是被人害死的。 朱祁镇复辟后,积恨难平,在复辟诏书中严厉指斥朱祁钰,“岂期监国之人,遽攘当宁之位”。不久,又假借皇太后制谕,宣布他的罪状:贪天位,用邪谋,废黜皇储,私立己子,变乱彝典,纵肆淫酗,不孝、不弟、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等等,可以说把自己七年来被幽禁在南宫的愤懑尽情地发泄了出来。即使这样,朱祁镇似乎感到还不够解气,在朱祁钰死后,又宣布废其帝号,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意思是朱祁钰终生为恶,死不改悔。 当然,这仅仅是朱祁镇自己的观点。朱祁镇死后,他的儿子、曾经被朱祁钰废过太子的明宪宗朱见深,倒是不记皇叔当年之过,承认了朱祁钰对于明皇室的扶危功绩,恢复其帝号,改谥号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对其陵墓也给予了帝王的礼遇。到了南明政权时代,弘光帝朱由崧大概是在风雨漂泊之中,与景泰帝朱祁钰找到了共同语言,所以赐庙号为代宗,而这时历史已经过去了187年。也许“代宗”的庙号,表明他不过是代替他人当皇帝。史家曾评论朱祁钰说,“视天位也过于重,而视天亲也过于轻”。但无论如何,朱祁钰一生既曾力挽狂澜,救大明王朝于危难之中,建立了大功,也曾因心胸狭窄而含恨而薨,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一妃二宦乱朝纲 才智平平称庸皇(1) 一妃二宦乱朝纲才智平平称庸皇——明宪宗朱见深 明宪宗朱见深像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初名朱见浚,是明朝历史上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的长子,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病死后继位,改年号为“成化”,史称“成化皇帝”。朱见深一生共在位23年,在位期间,曾特别宠爱自己的贵妃万贞儿,重用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致他们擅自专权,败坏朝纲,使明朝弊政横生,危机四伏。 成化初政明宪宗朱见深登上帝位的命运曾几度起伏。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因父亲英宗朱祁镇被俘,皇太后命立他为皇太子,并立他的叔叔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代宗朱祁钰即位后,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定,就开始考虑如何废掉他,而以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取而代之。经过一番精心的谋划,朱见深被废为沂王。但是,也许命中注定他就是做皇帝的料,上天好像只垂青于他:此后不久,先是被立为太子的朱见济早早夭折,然后是著名的“夺门之变”,这样不仅他的父亲朱祁镇夺回了皇位,他的太子之位也失而复得。 天顺八年(1464年),朱祁镇去世,时年18岁的朱见深继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成化”,开始了他23年的帝王生涯。朱见深即位后十分倚重知经筵事的少保、华盖殿大学士李贤,并任用李贤为相,李贤也“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回报知遇之恩。当时,为宪宗所倚重的阁臣还有孜孜奉国数十年、“持正存大体”的彭时、商辂等人,可谓是人才济济。 在他们的辅佐下,朱见深即位后做了几件很值得后人称颂的事情,看得出他的性格比较仁厚宽和,胸襟也比较宽广。首先,他不顾自己的叔叔明代宗朱祁钰曾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以德报怨,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并对朱祁钰的陵寝进行了整修,谥号为景帝。其次是平反了于谦冤案,让大量被贬逐的正直大臣复职。 由于有贤臣名相的辅佐,加之采取了上述的一系列措施,朱见深即位之初的朝政还是比较清明的,而且颇有振兴的气象,博得了朝野的一片称颂之声。可是,好景不长,随着对贵妃万贞儿的宠爱,随着对宦官汪直、梁芳等人的重用,大臣们便很少能见到他,他也越来越怠于朝政,渐渐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长寿秘术,纵情于声色之娱和货利之乐,政务则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可以说,执政后期的朱见深不再是一个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只是一个才智平平的庸皇帝。《明宪宗行乐图》(局部) “妇寺之祸”贵妃万贞儿原本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的宫女,四岁时被父亲万贵托同乡带进皇宫当宫女。年幼的万贞儿十分懂事乖巧,深得孙氏的喜爱,成为心腹之人。到了正统十四年,万贞儿已经长成了十九岁的妙龄少女,被孙氏派去照顾年仅两岁的皇太子朱见深。这是他们缘分的开始,幼小的太子从此以后与如同保姆的万贞儿形影不离。 朱见深长于深宫,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但却经常缺乏真正的母爱,万贞儿在他的眼中很像母亲,有时又很像姐姐。令人惊讶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朱见深居然爱上了大他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这当然是为皇室所不容的感情,但是他却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当时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后宫妃嫔,以及后来的修史者,都对他的行为迷惑不解。 据历史记载,万贞儿相貌平平,并无倾国倾城之貌,相反,“貌雄声巨,类男子”。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就曾质问过儿子:“彼有何美,而承恩多。”朱见深称,“彼抚摩,吾安之,不在貌也。”再明确不过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用现代心理学或许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它绝不是一般的成化年间制斗彩莲花盖罐男女情爱,而是从小形成的复杂的依恋之情,是其他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继承皇位。当上皇帝的他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心爱的万贞儿为皇后,但立刻遭到了他的生母周太后的强烈反对。万般无奈下他只能立周太后所喜欢的吴氏为皇后,改立万贞儿为贵妃。可是,年轻美貌的皇后吴氏并没有打动朱见深的心,他依然与万贞儿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成化年间制孔雀绿青花鱼莲纹盘虽然朱见深非常宠爱万贞儿,但万贞儿的心中却并不满足于贵妃的位分,早就想取代失宠的皇后吴氏成为六宫真正的主人。一次,在遭到皇后吴氏的斥责杖刑后,万贞儿不失时机地向朱见深哭诉。眼见心爱的女人受苦,血气方刚的朱见深马上下令废掉皇后吴氏。 万贞儿原以为这下能登上皇后之位,但皇太后又是强烈反对,使她与皇后宝座再次擦身而过,皇后尊贵的身份给了王氏。王氏天资聪颖,又性情淡泊,早就看透了宫廷中的道道,因此对万贞儿一味地忍让,好让万贵妃无可乘之机,以达到明哲保身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万贞儿实在无法绊倒王皇后,只能转而专注于迷惑朱见深。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已经三十七岁“高龄”的贵妃万贞儿为朱见深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 欣喜若狂的朱见深于是晋封万贞儿为皇贵妃,并许诺立其子为太子。然而万贞儿并没有高兴多久,一年后,她的儿子居然夭折了,这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儿子。失去了手中仅有的王牌,万贞儿开始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经常在后宫颐指气使,恃宠而骄,以残酷的手段使其他受孕的女子堕胎,以至于宫中人人都惧怕她。由于朱见深的宠爱,万贞儿在朝廷中也曾弄权不止:一方面许多官吏通过贿赂她而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其父兄为锦衣卫指挥使,侦伺百官,统领诏狱,控制朝官,并通过阁臣万安把持朝政。一妃二宦乱朝纲 才智平平称庸皇(2) 宦官擅权可能是由于朱见深幼年就卷入皇位之争的漩涡中,精神压力非常大,因此留下了口吃的毛病。据说他每次上朝,如果准许大臣所奏之事,只说一个“是”字,以免出丑,也因此使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很多时候,他需要通过自己身边宠信的太监来传达旨意,从而增加了他们干预朝政的可能性。 据说,自成化七年(1471年)朱见深召见阁臣一次后,此后连续16年从不上朝理政。成化十二年(1476年),宫中出现一件怪事:以符术勾结太监的平民李子龙出入禁中,且与宫女通奸。这起严重的事件引起朱见深想知晓宫外之事以及宫中与宫外联系的欲望。东厂原来就是由宦官统领的专门为皇帝私人服务的侦缉队伍,但他还感到不足,又挑选干练的宦官另设置西厂,由大太监汪直任提督。 汪直,是大滕峡(今广西桂平西北)瑶族人,幼年净身入宫为宦官,因服侍贵妃万贞儿而受宠于朱见深。由于朱见深信任汪直,便将其选中提督西厂。自从统领西厂以后,汪直经常带领校尉四出察访,从京城到各府州县,从王府到百姓之家,事无大小,无论是官吏的言谈行动,到百姓的街谈巷议,还是打架斗殴,夫妻口角,都在刺探之列,都要秘密报告朱见深。汪直每次外出,都要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呼后拥,遮街塞巷。公卿大臣见到了他,都要改道而行,地方官吏听说汪太监来了,要从百里之外赶来,跪在马前迎接。有一次,兵部尚书项忠明宪宗调禽图和汪直在路上相遇,没来得及让道,便受到了汪直当面的凌辱。 西厂比东厂权势更大,汪直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后,更加作威作福起来,一方面,他屡次制造骇人听闻的冤狱,敲榨勒索,打击异己,陷害朝中的正直之士,把朝廷上一些有影响的大臣罢官削职;另一方面,他将那些逢迎拍马,唯命是从的无耻之徒升官晋爵,树立私人势力,可以说是“威势倾天下”。 据历史记载,朱见深爱看杂剧。有一天,闲来无事,要内侍给他演杂剧看。小宦官阿丑扮演一个醉鬼,跌跌撞撞,以醉步登场,嘴里还骂骂咧咧,说个不停。另一个演员出来对他喊道:“圣上驾到。”醉鬼却不予理睬,谩骂如故。过一会,那个演员对他喊道:“汪太监到!”醉鬼一听,顿时惊醒,撒腿就跑。那个演员一把拉住他问道:“你皇帝万岁爷都不怕,怎么倒怕汪太监?”阿丑扮演的醉鬼说:“我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 尽管小阿丑的杂剧逗乐了皇帝,但捧腹之余,朱见深对汪直的作为也不能不有所警惕,成化十九年(1483年)朱见深终于以欺罔苛扰罪将汪直罢黜,驱逐了周围的死党,并撤销了西厂。但汪直走后,朝廷并没有安定下来,朱见深仍然过于宠信宦官。 除了汪直外,太监梁芳也是朱见深所宠信的宦官,但是他的手法与汪直不同:汪直注重“权”而梁芳注重“财”。为了敛财,梁芳经常给万贵妃送一些美珠珍宝,然后以采办珠宝为名,出使各地,在地方上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因为万贵妃的缘故,朱见深对此也就不管不问。 同时,朱见深在执政后期,越来越怠于朝政,沉迷于神仙、佛道和长寿秘术之中。为此,梁芳先后引进了李孜省、僧人继晓等人,为他进献方术与符箓。慢慢地,朱见深从迷信方术逐渐发展到宠信方士,使梁芳、李孜省、僧继晓等人逐渐得以干预政事,李孜省任通政使、礼部左侍郎兼掌司事,继晓破格授封通玄翊教广善国师。当然,为了满足他随意任用官员的要求,朱见深曾下旨不经吏部的选拔和考核,由自己直接任命官员,即所谓的“传奉官”,由此大批佞幸之人获得了官职,导致吏制败坏,开了明代许多朝不良官制的先河。 明宪宗绘《一团和气图》大学士万安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仅通过各种关系,与万贵妃叙上族谱,自称子侄,以此博得朱见深的信任,而且也争献房中术以固宠,最后居然入阁拜相,参决朝政机务。明孝宗朱祐樘即位以后,曾在后宫中找到一个小竹箧,里面装的是一些奏疏,奏疏上谈的尽是一些“房中术”,每疏后面都写着“臣安进”。这个“安”,就是在万贵妃跟前称“侄”的万安,当时有《宫词》云:“宫中谁进房中术?纸尾臣名署万安。” 当然,实事求是地评价,朱见深执政时期也曾做过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安置了当时的荆襄流民。另外,也许是朱见深自己比较喜欢绘画的缘故吧,他也曾采取措施,使当时的社会文化有所发展。据说他亲自画了张《御制一团和气图》的绘画(现存故宫博物院),首创了一种正圆构图的特色画型。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朱见深病死,终年四十一岁,葬于茂陵,为他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留下了一个千疮百孔的江山。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民留英名(1) 明弘治年间的驿符 恭俭有制兴盛世勤政爱民留英名——明孝宗朱祐樘 明孝宗朱祐樘像明孝宗朱祐樘(1470~1505)是明朝历史上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个儿子,成化十一年(1475年)被立为太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明宪宗朱见深病死后继位,改元弘治,故后世又称他为弘治皇帝。朱祐樘一生在位18年,在位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与其父朱见深执政的成化时期相比,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因此被称为“弘治中兴”。朱祐樘是明代比较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后世史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力挽危局,清宁朝序,勤政爱民,为中兴明主,其功绩不亚于太祖、成祖,在个人品德方面,更胜于太祖、成祖”。 不幸的童年朱祐樘之所以后来能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应该说与他幼年时期备受磨难、坎坷不幸的宫廷生活经历分不开。朱祐樘生于成化六年(1470)七月初三,他的生母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俘入宫中,被派充到内廷书室看护藏书。一次明宪宗朱见深偶尔经过,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 当时,朱见深的贵妃、宠冠后宫的万贞儿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得了怪病,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后来纪氏偷偷生下了朱祐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精心哺养。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祐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一天,张敏为朱见深梳头时,听到他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朱见深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说出了真情。朱见深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喜出望外,立刻派人去接儿子。纪氏搂抱着亲生骨肉,泣不成声,嘱咐朱祐樘道:“我儿一走,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见穿着黄袍子,长着胡须的人,那就是你父亲。”然后给儿子换上小红袍,长久目送着他坐上小轿子,去认自己的生父。朱祐樘这时已长到六岁,由于长期幽禁,一直没有剪过胎发,长长的头发披散到地面上。当朱见深第一次见到自已瘦弱的儿子时,不由得泪流满面,连忙抱起他,让他坐在自己膝上,亲切地抚摸,久久地凝视,连声说道:“这是朕的儿子,长得真像朕。” 当天朱见深就召集众臣,说明真相,次日颁诏天下,立朱祐樘为太子,并封纪氏为淑妃。万贵妃得知此事,又气又恨。但随之纪氏却在宫中暴亡,门监张敏也吞金自杀。显然,纪妃与张敏之死皆与万贵妃的迫害有直接关系。朱见深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贵妃会对朱祐樘下毒手,就亲自将孙子抱养在自己的仁寿官内,这才使太子安全地生活在宫中。但是,朱祐樘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有一次,万贵妃请朱祐樘去吃饭,周太后叮嘱道:“你去之后,千万不要吃东西。”因此他赴宴时果然不沾任何食品,只称自己已经饱了。当宫人捧上汤羹时,年幼的朱祐樘说:“我怀疑此中有毒。”万贵妃既惊又怒,嚷道:“这孩子才几岁就如此,他日必加害于我!” 此后,万贵妃一改对朱见深后宫生活的控制,让他去临幸后宫的妃子,妃嫔们有孕也能顺利出生,许多妃子都生下了皇子,皇子渐渐多起来。于是万氏就天天在朱见深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朱见深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便有了更换太子之意,并马上着手准备,虽然众大臣极力反对,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朱见深换太子的决心。这一次是老天帮了朱祐樘,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泰山地区发生地震,当时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征,奇异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朱见深这次服软了,心中很是恐惧,于是下令不准再议废太子之事,朱祐樘的地位这才得以稳定下来。 也许是这种多难的童年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增长了他的才干,锻炼了他的意志,与其他同龄人相比,他显得早熟。据说,丧母时的朱祐樘虽然仅有六岁,但却“哀慕如成人”。史学家们认为,明孝宗朱祐樘“恭仁俭朴,虚心纳谏”,而绝少“千金之子,性习骄佚,万乘之尊,求适意快志,恶闻己过”的恶习,这种个性的形成大概也与他幼年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文华殿圣贤之君朱祐樘被立为太子后,朱见深非常注重对他的培养教育。九岁时,他开始“出阁讲学”,接受比较严格的教育。讲读在文华后殿进行,对他进行教育的老师都是当时的学养深厚之士,如彭华、刘健、程敏政等人。从九岁出阁讲学到十八岁即位,朱祐樘整整接受了非常正规的九年教育。 除此之外,朱祐樘在宫中也曾接受过很多人的教育,据说当时的宫中太监覃吉对他的影响很大。九岁时,覃吉曾每天给他口授朱熹的《四书章句》。对此,《明史》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弘治之世,政治醇美,君德清明,端本正始,吉有力焉!”在宫中和外廷的双重教育下,年轻的朱祐樘既拥有渊博的学识,又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尤其是喜欢诗歌、绘画、弹琴等,并且在这些方面的造诣颇深。《明史》中曾收录过他的诗集五卷,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钱谦益在自己编写的《列朝诗集》中也曾收录了他的一首《静中吟》:“习静调元养此身,此身无恙即天真。周家八百延光祚,社稷安危在得人”。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民留英名(2) 不仅如此,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年轻的朱祐樘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既不像他父亲一样,沉迷于神仙、佛道和房中术,也不像他以后的明代帝王那样淫佚放纵,而是宽仁忠孝、善良温和、尊礼儒臣、勤政爱民,以至于被视为是明朝历史上最符合儒家伦理的君主典范。这里仅举几例:朱祐樘即位后,千方百计寻找外婆家故人,并为其母立庙桂林府,每念及其母,“辄欷歔流涕也”;对当初迫害其生母的万贵妃家人,他表现了极大的宽容;对万贵妃本人,他也没有听从臣下的建议对她削谥议罪。而这一切都出于一个孝字,他死后被定庙号为孝宗,也正因为此。 同时,也许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许是幼年时对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由此而来的宫廷斗争有着深刻的体会,也许是皇后张氏对朱祐樘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总而言之,他一生都对女色极为淡泊,据说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后宫中只有一位他非常喜欢的皇后张氏,并且恩爱和谐如民间夫妇。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这在封建社会皇帝身处后宫粉黛成群的私人生活中,实属罕见。虽然朱祐樘有5个级别很低的夫人,但他却一直没有选嫔妃,而且终其一生也没有临幸过其他嫔妃,的确令人难以想象。 当然,他一生只宠幸皇后张氏一人,尽管看起来很难得,但还是带来了一些违背他本人意愿、也并非都是他能想到的问题:首先,朱祐樘和皇后张氏恩爱和谐,感情专一,造成了他的子嗣相对说来较少。尽管皇后张氏一生中先后生下了两男三女,但最后留下来的却只有朱厚照一个传人,即后来的明武宗。其次,朱祐樘和皇后张氏恩爱和谐,感情专一,还造成了他执政时期的一大弊病,就是外戚势力的膨胀。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皇帝朱祐樘后,她的父亲张峦和两个弟弟张鹤龄、张延龄都曾先后受封为伯、侯和爵。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地位高升而飞扬跋扈,但她的这两个弟弟却仗着自己外戚的地位,到处为非作歹:不仅兼并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许多农民都流离失所,而且倒卖官盐,极大地影响了国库的收入。但看在皇后张氏的面子上,朱祐樘也只好听之任之。 勤政为民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明宪宗朱见深去世。18岁的太子朱祐樘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开始了他励精图治的执政时代。 事实上,朱见深留给儿子朱祐樘的不仅是一个紊乱的朝政,而且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对于这些情况,朱祐樘在宫中为太子时已经是有所了解的。即位之初,他就着手改革弊政。起初他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整顿吏治方面:首先从内阁开始,罢免了以外戚万安为首的“纸糊三阁老”,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其次斥逐佞幸之臣,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等,或杀、或贬,逐出京师,而一些获罪较轻的官员,或贬官放逐,或流放边地,或孝陵司香。同时,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重新启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名的有王恕、马文升等人,以及徐溥、刘健、谢迁、李东阳等贤臣,并为前朝功臣于谦建旌功祠,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时称朝序清宁。 明弘治年间的驿符 朱祐樘还注意更正律制,加强法制建设。明朝的法律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时代制定的,以后又增补了繁多的条例。朱祐樘即位后就对条例进行整顿,选择了290多条与律并行。他所任用的执法官吏比较贤明、公正,一扫朱见深时代特务横行的恶劣风气。据历史记载,于谦的女婿朱骥是当时的锦衣卫使,在审理大案时,十分谨慎,从不轻易定人死罪。朱骥的后任牟斌,也保持了这种宽仁的作风,挽救了许多被诬陷入狱的人的生命。 在这些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他便开始注重于对内忧外患的治理。在内政上他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朱祐樘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他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尽管由于幼年坎坷的生活使朱祐樘一直身弱多病,但他却勤于政事,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和经筵侍讲,每天请有学问的大臣向自己讲解“圣贤经旨,帝王大道”,向群臣咨询治国之方,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自己办理政务,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政事,从而避免受到宫中妃嫔、宦官的不良影响。 朱祐樘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他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被史家称为“弘治中兴”。 但是,朱祐樘的统治进入中期以后,开始逐渐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比较孱弱,加之身边许多人的影响,朱祐樘希望能借礼佛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对佛教的笃信程度不亚于其父,因此少不了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李广后来畏罪自杀,朱祐樘以为他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直到这时他才真正醒悟过来,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励精图治、勤政为民的时期,重新整顿朝政,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并亲自告诫皇后兄弟收敛他们的恶行。但是这段时光昙花一现,因为他很快便驾崩了。恭俭有制兴盛世 勤政爱民留英名(3)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七,三十六岁的朱祐樘与世长辞。由于他励精图治,勤政为民,深受百姓爱戴,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深山穷谷,闻之无不哀痛”,“哭声震野”。同年十月,朱祐樘被安葬在北京昌平泰陵,庙号孝宗。人称“风流天子” 谁知“个性皇帝”(1) 明人绘《芭蕉美人图》 人称“风流天子”谁知“个性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 像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长子,弘治五年(1492年)被立为皇太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即皇帝位,改翌年为正德元年,故后世又称他为正德帝。朱厚照一生共在位16年,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有人认为他一生纵情声色,荒淫暴戾,是为世人所诟病的“风流天子”;也有人认为他一生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与平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个性皇帝”,因此难以用只言片语概括他奇特的一生。 幸运太子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出生于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二十四日申时。如果用天干地支来表示他的生年月日时,是这样的: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而要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读,就与地支中的“申、酉、戌、亥”的顺序巧合,按照当时封建社会民间迷信的说法,这在命理上称为“贯如连珠”,主大富大贵,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生辰与此有相似之处,因而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日子。 朱厚照不仅出生的日子好,而且相貌也长得非同一般,据说朱厚照孩提时“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颇有帝王风范。因而他出生后朱祐樘欣喜异常,5个月后就将其册封为皇太子,并为其取名“厚照”,意思是希望他以后能照耀后世,成为一代贤明之君。为此,朱祐樘对他的管教也比较严格,在他8岁时,就正式出阁读书,接受严格的教育。 朱厚照生性好动,特别贪玩骑射,这使得他的父亲朱祐樘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像太祖朱元璋一样文武兼备的旷世圣君,由于父亲对他热衷骑射游戏颇为纵容,养成了他日后尚武的习气。当然,他的父亲明孝宗朱祐樘也早就注意到这一点,非常担心他玩物丧志,因此在弥留之际,特意把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等召至乾清宫暖阁,委以托孤的重任:“东宫聪明,但年尚幼,好逸乐,先生辈常劝之读书,辅为贤主。” 据说少年时代的朱厚照以聪明、机灵见称,前天讲授之书,次日便能掩卷背诵,而且有不少被大臣们称道的品行:好学、知礼,性情仁和、宽厚。每逢讲读,朱厚照总是“晨起坐讲,席则移时,至午又然”。数月之间,他就将宫廷内繁琐的礼节了然于胸。朱祐樘几次前来问视学业,他都会率领宫僚趋走迎送,娴于礼节。如果讲课的老师告退,朱厚照也一定会“张拱致敬,作揖送状”。没有多久,他就记住了讲读老师的姓名,有时候老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来,朱厚照也会向左右询问:“某先生今日安在耶?”如果看到某位授课的学士误束花带,朱厚照也绝不责备,只是私下给左右说:“倘在朝班,必以失仪,为御史所纠矣。” 这些品行对朱厚照顺利地登上皇位当然很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明孝宗朱祐樘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自明太祖朱元璋确立了明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后,尽管总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但事实上,纵观明朝的历代皇帝,只有朱厚照一人是真正以嫡长子的身份登临大位的。 游戏国政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朱祐樘去世,十五岁的皇太子朱厚照即位,开始了他长达十六年的帝王生涯。 少年天子朱厚照登临龙廷宝座不久,贪玩好动的本性就暴露了出来,他并没有朝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而是凭借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游戏国政。他废除了尚寝官和在文书房侍从皇帝的内官,以减少对自己行动的限制。为皇帝而设的经筵日讲,他更是以始建于正德年间的无锡寄畅园各种借口逃脱,根本就没听几次。后来连早朝也不愿上了,为后来世宗、神宗的长期罢朝开了先河。 朱厚照不顾朝臣的极力反对而沉湎于玩乐,主要是受到了当时以刘瑾为首、号称“八虎”的东宫八个随侍太监的蛊惑。刘瑾本姓谈,后依靠刘姓太监进了宫,便改用刘姓。早在朱厚照做太子的时候,刘瑾就在身边侍奉。刘瑾深知只要照顾好太子,自己就会成为新皇帝身边的功臣,权力、富贵将会接踵而至。朱厚照即位后,刘瑾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鼓动他游玩享乐,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演出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以至于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试想年幼的天子如何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于是就沉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不能自拔,学业和政事当然也就荒废了。刘瑾却深得他的信任,被提升为内官监,掌控北京的军队,权力很大。 在刘瑾的引导下,朱厚照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他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他挨家进去听曲、淫乐,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由于朱祐樘时期政治清明,给朱厚照留下了很多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这些大臣不顾身家性命轮番上奏,甚至以请辞相威胁,请求严惩“八虎”。朱厚照刚刚即位,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刘瑾声泪俱下的哭诉使他的心又软了始建于正德年间的苏州拙政园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成员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相威胁,但是却被他欣然批准,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作罢。人称“风流天子” 谁知“个性皇帝”(2) 在战胜了群臣之后,“八虎”气焰更加嚣张,也更加擅权跋扈。刘瑾靠着朱厚照的宠幸权倾朝野,而朱厚照自己也玩得更加肆无忌惮。后来因多人上奏刘瑾不法之事,朱厚照意识到刘瑾有夺位的意图,遂下决心杀了刘瑾。但刘瑾死后,他依然宠信宦官,最突出的是江彬和钱宁两人。江彬,原本是名边将,因军功觐见时,在御前大谈兵法,深合朱厚照意,遂被留在身边。钱宁善射,为尚武的朱厚照所喜欢。据说朱厚照常醉枕钱宁而卧,百官候朝久不得见,只要看到钱宁懒散地出来,就知道皇帝也快出来了。正是由于刘瑾、江彬和钱宁等人的“侍奉”,朱厚照一直醉心于玩乐而无意理会朝政。正德九年(1514年)正月十六日,宫中元宵节放烟花,不慎失火,殃及宫中重地乾清宫。乾清宫是内廷三殿之首,象征着皇帝的权力和尊贵的地位。朱厚照见火烧起来,不仅没有下令扑救,反而跑到一旁观看,谈笑风生,回头对左右说:“好一棚大烟火啊!” 由于朝政的荒废,大量百姓流离失所,一场动乱正在酝酿之中,而这场动乱的发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宁王朱宸濠,他妄图效仿永乐皇帝朱棣,趁朱厚照荒于政事,秘密准备叛乱,并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扯旗造反。但朱厚照并未因此而着急,因为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南巡的机会。于是,他打起了威武大将军朱寿的旗号,率兵出征。可谁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不过,这个消息丝毫没有降低他的兴致,他又一手导演了一幕闹剧:将朱宸濠重新释放,由自己亲自再将他抓获,然后大摆庆功宴,庆祝自己平叛的胜利。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乐。 铁佛郎机子铳在朱厚照把治国当做玩烟火游戏的一生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少,应州之役是他一生中仅有的光彩时刻。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朱厚照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战功,这回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朱厚照见状亲自率领军队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共经历大小百余战,期间朱厚照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当年明英宗朱祁镇曾率50明人绘《芭蕉美人图》万大军亲征,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此次朱厚照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能取得胜利,实属不易。不仅如此,这场战斗也使蒙古兵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不敢内犯。在这场战斗中,朱厚照亲自领兵布阵,战术运用正确,现场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 纵情声色朱厚照整日沉湎于玩乐之中,纵情声色。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违背历朝祖训和社会习惯。正德二年(1507年)至正德七年(1512年),朱厚照耗银24万余两,在西华门另筑宫殿,造密室于两厢,称为“豹房”、“新宅”,共有房屋200余间,多构密室,犹如迷宫,又建有校场、佛寺等。 朱厚照即位不久就娶了夏皇后,之后又选置了几个妃嫔,然而他似乎对后宫中的皇后、嫔妃并不在意,自从搬到豹房之后,就很少回到后宫了。豹房之内,美女如云,朱厚照在此过着恣意妄为的淫乱生活,极大地满足了他声色犬马的感官享受。不过,豹房新宅并非一般意义上单纯游幸的离宫,实为朱厚照居住和处理朝政之地,有人就认为它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总部。 除豹房新宅外,宣府是朱厚照另一个淫乐窝。刚到宣府之时,每到夜晚,他总会带上一队亲兵,在空荡的街道上闲逛。看见高墙大院的富庶之家,他就令亲兵上前砸门,然后入内强索妇女,弄得人心惶惶,家无宁日。正德十二年(1517年),在江彬等人的鼓动下,朱厚照离开京城,在宣府建造了他非常喜欢的“镇国府”,称此为“家里”,并将豹房内的珍宝、妇女运来,填充镇国府,似乎有常驻宣府的意思。朱厚照之所以有此打算,是与他尚武、想立边功密不可分的。宣府是北方重要的军镇,也是抵御蒙古军队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朱厚照在内心里仰慕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武功,盼望着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立下赫赫军功。驻守宣府,多少满足了他追求军功的心理。而且,在宣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再也不用听大臣们喋喋不休的劝谏。他下令大臣一律不许来宣府,只有豹房的亲随可以随时出入。在豹房和宣府两处,朱厚照为所欲为、乐不思蜀。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叛乱。朱厚照遂以此为借口率军南下亲征。然而当他到达河北涿县时,王守仁擒获宁王的捷报已到,大军已无南下的必要,但他却继续南征,为的是一定要眼见南方的秀丽景色。在山东临清时,他竟然失踪了一个月,臣僚皆不知皇帝去了哪里。原来,朱厚照在太原时得到一个艺妓刘良女,宠爱一时。西游宣府回来后,将刘良女安置在西苑太液池腾沼殿中,号称夫人,俗称为刘娘娘。朱厚照对刘良女非常好,豹房中有谁偶尔犯了小错,只要刘良女在朱厚照面前求情,就不会被追究。此次南巡,朱厚照原本要带她同行,但刘娘娘当时恰巧得病,于是约定以玉簪为信物,待病好后派人来接。朱厚照过卢沟桥时不慎将玉簪掉落河中,至临清时,遣信使接刘氏,因无信物刘氏不肯来,朱只好亲自回京,前后将近一个月。人称“风流天子” 谁知“个性皇帝”(3) 正德十五年(1520年),南巡途中的朱厚照来到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垂钓。一天,朱厚照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钓鱼,玩得兴起的时候,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溺死,左右赶忙将他救起。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朱厚照身体已经被女色掏空,自此开始生病,这一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 朱厚照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敛,照旧纵情荒淫,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能挽回朱厚照的生命,数月之后,朱厚照病死于豹房,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终年31岁。尊崇父母争议礼 成神求仙梦难圆(1) 《明世宗谒陵回宫图》《明世宗谒陵出行图》 尊崇父母争议礼成神求仙梦难圆——明世宗朱厚明熜 世宗朱厚熜(1507~1566)是明朝历史上第十一位皇帝,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湖广安陆府(今湖北省钟祥市)。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杬与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因明武宗朱厚照病死无子嗣,朱厚熜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嘉靖,故后世又称他为嘉靖帝。明世宗朱厚熜像由于这种特殊因素,造成了朱厚熜的特殊心理,也给嘉靖朝的政治涂上了一种特殊色彩:在位45年间,朱厚熜既因尊崇父母而引起“议礼之争”,又因迷信道教而梦想成为神仙,以期长生不老,更因任用宠臣而使朝纲败坏,因此可以说,朱厚熜是因意外获得了皇位而被皇权扭曲的怪物。 意外称帝朱厚熜本来是湖广安陆府兴献王府中守规矩的世子和王爷,也许他做梦也没想到有朝一日能坐上皇帝的宝座,但是历史似乎格外垂青于他,真的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荒唐放诞的明武宗朱厚照因纵欲过度死亡。尽管他生前嫔妃如云,但死后却无一儿一女。他一死,大明皇帝的宝座便空缺了。谁是皇位的继承人?毋庸置疑,必须从朱家皇族中挑选。按明朝皇位嫡长继承制和兄终弟及的原则排列:武宗无子,上推至孝宗,孝宗有二子早死,再上推至宪宗,宪宗长、次子早死,三子即孝宗,已死,四子就是在安陆府做藩王的朱祐杬,朱祐杬已死,但他有二子,长子已死,次子朱厚熜,至此朱厚熜就成了法理上的皇位继承人。这真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 事实上朱厚熜能当上皇帝,与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支持分不开。朱厚照去世后,朝中事务实际上已落在内阁大学士杨廷和的身上。杨廷和与内阁其他大学士商议迎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由于朱厚熜在当时是明宪宗朱见深孙辈中年龄最大的,其父兴献王朱祐杬与明孝宗朱祐樘是亲兄弟,因此按照伦序继承的原则,他的继位得到了所有大臣们的同意。朱厚照病逝后的第二天,太监谷大用、驸马都督崔元、内阁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礼部尚书毛澄等人便出发赶赴安陆,迎接前来即位的朱厚熜。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行程,来到钟祥的兴献王府,迎接新天子到北京登基。从此,明朝历史进入了嘉靖王朝。 为父争礼朱厚熜即位之初,在大臣的协助下,励精图治,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钱宁、江彬等人,使朝政为之一新。不过,朱厚熜是个孝子,登上皇位后,仍念念不忘家乡的父母。他是作为其大伯朱祐樘的继承人做皇帝的,而他的父亲只是个藩王,那么朱厚熜是称自己的父亲为“皇考”还是称大伯为“皇考”? 明世宗之父兴献帝显陵外景虽然“皇考”只是个称谓,但在朱厚熜心里却成了认不认父亲的问题。他深知,给自己父亲上封号阻力重重,然而不上封号,父亲永远只是个藩王,留在钟祥松林山的那个小小的藩王陵墓就会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因此他一当上皇帝,就要求给自己父亲一个高贵的封号,但是这一要求却遭到群臣、特别是首辅大臣杨廷和的反对,不久以后就爆发了“议礼之争”。 早在朱厚熜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皇位的他就在迎接的礼仪上与朝臣们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他的生母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导火索。从主观上来讲,朱厚熜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他不希望以过继给明孝宗朱祐樘当养子的身份来承继大统,于是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似乎“有情可原”,但是这恰恰是标榜尊崇礼教的众大臣们无法同意的。 就在朱厚熜准备让步的时候,新科进士张璁站了出来,帮了他一个忙,写了一篇文章,为朱厚熜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朱厚熜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当时反对的大臣们称为护礼派)。朝中由此出现了议礼派与护礼派的对立。由于有朱厚熜的支持,议礼派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双方的斗争也日趋激烈。 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朱厚熜命去除“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中的“本生”二字,遂引发了反对皇帝过度尊崇亲生父亲的哭门事件。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对众臣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群臣于是跪伏于左顺门,大呼太祖高皇帝、孝宗皇帝。朱厚熜命太监传谕说:“尔等姑退!”但是,群臣到中午时分仍然伏地不起。于是,朱厚熜命锦衣卫将翰林学士丰熙等8人逮入诏狱。杨慎等人于是撼门大哭,一时“声震阙庭”。朱厚熜大怒,将五品以下官员马理等134人逮入诏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姑令待罪。之后,朱厚熜仍然余怒未息,又命人将杨慎、张原等纠集者实行廷杖。张原当时即被杖死,杨廷和等削职为民,杨慎等充戍边疆。尊崇父母争议礼 成神求仙梦难圆(2) 这件事最后以朱厚熜的胜利、护礼诸臣的失败告终。朱厚熜不仅实现了追封自己父亲为皇帝明代炼丹炉的愿望,而且树立了新皇的威信,开始了他的专制统治。嘉靖三年(1524年)九月,朱厚熜定大礼,称明孝宗朱祐樘为“皇伯考”,昭圣太后张氏为“皇伯母”;称自己的父亲、恭穆献皇帝为“皇考”,母亲、章圣太后为“圣母”。 “道教皇帝”同历代许多皇帝一样,朱厚熜一辈子追求的是得道成仙,长生不老。因此,他特别崇信道教。从16岁开始,他就喜欢上道教的斋醮活动,即建坛向神祈福的活动。在长达45年的帝王生涯里,基本上有一半的时间,他根本就不住在宫中,而是住在他专门用来炼丹、斋醮的西苑,可见他对于道教的痴迷从来就没有改变过。道士们看准了他想寻找长生之道的心理,竞相向他进献一些邪方妖术,讨取他的欢心,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道士邵元节。 嘉靖十九年(1540年),道士邵元节要为朱厚熜炼制所谓的长生药“先天丹铅”,其主要成分,就是十三四岁少女初次月经的经血,还有中草药、矿物质等成分,因而它事实上具有春药的功能。由于这种“丹铅”要用少女初潮的月经做原料,因此炼制过程就是残暴地摧残少女身体的过程。被选用当做原料供应者的宫女,即使不被折磨致死,也会落得浑身病痛,终生痨伤。 朱厚熜在民间选了数千宫女,放在后宫里备用。这些宫女,一方面是为炼制所谓“丹铅”提供原料;另一方面则是充当他泄欲的工具。依靠一些药物,朱厚熜疯狂地对少女们进行所谓的“采补”。暴戾、好色的朱厚熜,渐渐引起了宫女们的怨恨,而关于炼丹的种种可怕消息在她们中间早有流传。《明世宗谒陵回宫图》眼看着一个接一个被当做“炼丹原料”,骨枯髓竭,面无人色,身无人形,乃至早早夭折,成为宫中冤魂,宫女们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折磨,私下商议要杀死朱厚熜。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二十一日夜,朱厚熜在自己十分宠爱的曹妃宫中饮宴嬉乐了一整天,晚上倒在曹妃床上酣然入睡,曹妃自己则避到另一间房歇息。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趁他熟睡之时,蹑手蹑脚潜入他的寝室,屏住呼吸,按住他的手脚,用绳子勒住他的脖子,准备勒死他。眼看就要大功告成,可是由于紧张,宫女将绳子系成了死扣,怎么也收不紧,这时被曹妃宫中另一名宫女张金莲发现,眼见事情不成,为顾全自己性命,急匆匆到方皇后处报信。方皇后马上领人来救驾,宫女们全部被捕。 朱厚熜苏醒以后,仍然神志恍惚,好长时间不能说话,不能管事。在此期间,方皇后全权处理这场宫变。方皇后对曹妃素有妒忌之心,审讯时将曹妃打成主谋。随后,以朱厚熜名义,下诏将杨金英等10名宫女及曹妃一并凌迟处死。朱厚熜恢复视事以后,得知方皇后构陷曹妃的经过,心里暗暗怀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11月,宫内发生火灾,方皇后陷身火区,厉声呼救。太监们向朱厚熜报告,朱厚熜却有意拖延,不采取抢救措施。方皇后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火烧死。此件事件,虽然朱厚熜侥幸留得一命,却落下一个心病,总觉得宫中鬼影憧憧,总听到冤魂凄厉的哭声。但他并没有忏悔之意,只是为了躲“鬼”,长期迁居西苑,不再回旧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