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20160922052024875-8

作者:潇水 字数:10976 更新:2023-10-09 10:19:49

壮大的身躯“扑通”一声扑倒在地。  这一年是公元前203年十二月,项羽时年三十岁。  一代霸王英豪的项羽,从此作别了我们的历史。  随后,王翳官大,下马取了项羽的人头,余下项羽的遗体,被其余骑兵一通乱抢,互相争杀,互相砍死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等四人各得一块项羽的躯体。项羽的遗体就像一份国有财产,被五个人私分了。  面对着项羽作为军人的情怀和伟岸、雄烈,敌人却没有给他军人应得的礼敬,五人随后都被封侯,各得封邑两千来户。  公元前203年的十二月,项羽将军在乌江岸边自刎身亡,随后追逐项羽的汉骑将灌婴的五千骑兵蜂拥过江,进入吴郡,迅速略定吴郡诸县。与此同时,汉王刘邦的五十万大军发起猛击,把项羽留在灵璧的垓下主战场的数万余军,杀得大败,据说斩首八万。  汉王大军随即向东,略定了安徽东北部的灵璧到大海之间的淮北地区,也就是安徽东北部和江苏北部。随后灌婴在略定了会稽郡后也返身北上,和刘邦的主力大军一起,总计大约五六十万,其中有韩信所领的三十万大军,以及英布、彭越、周勃等汉将各部,北上到山东南部的鲁国,攻击项羽留下的最后一点儿地盘。  曲阜人从来没看见天下人这么重视他们,赶紧组织保安团自卫。  汉王刘邦攻到城下,问下面部将:“怎么到处都投降,他们不投降?”  部将说:“报告大王,曲阜城内的儒生们认为,项羽先生从前被楚怀王封为鲁公,鲁国这里是他的封国,曲阜城内的人,都读书明理,决定为项羽死节,所以绝不投降。这不,你听,他们还念书呢!”  刘邦侧耳一听,城里边人声嘈杂,好像很多小学在同时开课那样,听是:“允迪厥德,谟明弼谐,慎厥身,修思永,呵——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吁——犁牛之子骍且角。噫——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伴着琴瑟之音。  刘邦全听不懂,说:“呵呵,从前,秦皇帝不让挟书,现在这些人又趁机把书拿出来念啦。但是,杀读书人是不太好的。灌婴来了吗?把这个竖子叫来!”  灌婴连忙被请来了,刘邦说:“老灌,你这段时间辛苦了,南征北战啊,项王的人头你带来了吗?”  灌婴说:“当然带来了,当时为了抢这个,还死了好几十个兵将呢!”连忙从囊中拿出项羽的人头。刘邦看了一眼,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无端中觉得这时候的冬天更冷了。  刘邦说:“你,拿着它,到曲阜城下,给他们看看。”  于是灌婴就带了五百卫兵,带着项王的人头到了城下。  曲阜城中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们,一起登城来看,灌婴喊:“列位城上的教授看了,你们不要在城里叫了,你们保着的鲁公已经死了,鲁公既然死了,投降就可以了——”  教授们互相望了一下,互相说道:“噫——既然咱们的主子已经死了,那也只能出城归降了。”于是曲阜城打着白旗就投降了。  汉王五十万大军随后西去往洛阳去——刘邦想把它定为国都。  大军走到谷城的时候,刘邦觉得老拿着项羽的脑袋和遗体(已经分成了四块儿),不吉利也不易保存,就在谷城这里,把项羽的人头,和四片遗体,拼了起来,择地安葬了。  刘邦以鲁公的礼仪安葬了项羽。在项羽的葬礼上,刘邦发表了临吊感言,在怀念了死去的义帝楚怀王之后,对诸侯各王和战士们都致以了由衷的感谢。没有诸侯各王各军,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胜利。最后,刘邦高度评价了项羽在反秦战争中的永垂功勋,又对项羽身边的小人进行了严厉批评,因为他们误导了项羽,使得项羽为德不终,弑杀了义帝,又宰分诸侯不公,我不得不出于为义帝恢复名誉,受受委屈的诸侯们之托,对项羽进行讨伐,纠正他的历史错误,可惜他一直执迷不悟。最后命丧乌江,身分五瓣。作为一个胜利者,我对他深表叹息,对于他的英勇和为了楚民族曾经创立的英勇事业,我为之深表敬佩和敬重。  最后,刘邦想起了项羽的很多事情,也不禁流下了眼泪。  刘邦就这样发哀之后,泣之而去。  刘邦流的也并不都是鳄鱼的眼泪,在项羽死后,刘邦感到的是一种胜利后的失落和对对手的怀念。  祭奠项羽,是有意义的,不管这是不是假惺惺的。祭奠项羽,虽然并不意味着项羽集团的人全部能得到饶恕,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被这次行动否定了,项羽集团获得了政治上的一定地位,不是寇,不是贼。史上大多数的胜利者听说刘邦的做法,也该会内心有愧的吧?  对于项氏的各个支属亲族,刘邦都不诛。并且随后封项伯(鸿门宴救自己的)为射阳侯。而其他项家三人,也都被封为了侯。不知项羽有没有儿子,既然哭了项羽,那也就没有理由追杀他的儿子了吧。  项羽的部队,各散回老家——当然已经没多少人了,在垓下被斩了八万(当然不排除这中间为了邀功显威而虚报),剩不了多少了——大约因为刘邦的哭和葬,也不会长期背着历史问题吧。  刘邦哭葬了项羽,随后大军路上经过定陶驻扎。在定陶城里,刘邦觉得项羽虽然死了,但是更危险的潜在敌人还存在,那就是齐王韩信。韩信手上握着三十万大军,就在定陶城外随行至此而设壁垒驻扎呢。于是刘邦再次出演了孤胆英雄的角色,一大早出了定陶城,飞车驰入韩信的壁垒,进去一把夺了韩信的将印兵符,把韩信的军权给夺过来了。  韩信灰头丧脸,自己有三十万大军的时候,可以和有二十万大军的刘邦开战,决个胜负。现在兵都归刘邦了,自己想打,抢回来,也没辙了。  韩信不是没有想到现在跟刘邦翻脸,在定陶城外搏杀个鱼死网破。不过韩信后来对刘邦说过:“您啊,您带不了多少兵。但是您的优点,是善于将将。我的优点是善于将兵。”  这就说得很明白了,韩信做过比较,自己善于将兵,但是不善于带将。什么意思呢,就是他不善于把部将笼络得都为自己死命效忠。也就是说,如果他善于将将的话,虽然三十万人被刘邦抢去了,但是将都是听自己的,只要自己暗中谋划,一声招呼,这些人就可以带着自己的部曲,重新归韩信领导,在定陶城下跟刘邦的嫡系部队,厮杀一场。但是韩信想到了,自己,很遗憾,不善于将将。  当然这都是我们的估计,韩信是自忖无法夺回这三十万大军,还是主观上本不想违逆刘邦,不想反刘邦,我们就不知道了。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韩信的这一天的早饭,吃得非常没有味道。  旋即第二年到了,公元前202年一月份,刘邦在定陶觉得韩信总是这么郁闷下去,对自己也不利,于是召集诸侯的群臣,宣布:“韩信先生来了吗?魏相国彭老二来了吗?齐王韩信先生,魏相国彭越先生,此前寡人派使者,对你们二人都讲过,你们引兵来会战垓下,能战破楚国,那么楚地从陈城以东,过彭城直到大海(即淮北和淮东,安徽北部和苏北)都给齐王韩信。而睢阳(河南东部的商丘)到谷城(山东西部的东阿),这些魏地的东部,都给彭越。现在寡人就兑现诺言。寡人是这样考虑的,义帝楚怀王死了,也没有后人,楚国不能没人接替,而齐王韩信素来很懂楚国风俗,所以,我宣布:徙齐王韩信为楚王,王淮北、淮东之地,定都于下邳(江苏北部,张良曾经当游侠的地方)。另外,前魏相国彭越,改拜为梁王,王于上述所说的魏地的东部,定都定陶(梁国本就是魏国,但彭越有的只得魏地的东部,称梁王不称魏王也是合适的)。另外,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定都临湘(今长沙市)。其他人,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韩王信,封国与王号如旧。所徙之王与新封之王的王印与剖符随后发下。退朝!”  韩信、彭越等人连忙施礼,和众臣诸侯一起退下了。  韩信回到住处,跟左右人一说,大家都面有愤色。原来,按照汉王刘邦的许诺,韩信引军参加垓下会战,是把淮北和淮东的土地也给韩信,那就是韩信王齐国的同时,也增加这些封地。现在的情况却是,找了个不相干的义帝的理由,把韩信挪到淮北淮东这个地方当王去了,当楚王,而齐国这个地盘,却从韩信的王号与辖区里扣掉了,齐国遂变为汉郡。韩信无奈,但刘邦还不敢把齐国封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其他功臣,以免韩信跟自己翻脸。韩信遂失去了齐国,得了一个淮北淮东之地——那跟齐国大小相同,但是GDP却不如了。韩信长吁短叹,下面人还安慰他呢:“大王,您本是楚人,老家也在下邳附近,现在当王,回老家去当,其实也本是您的所愿啊。”  不说韩信,彭越回到自己的营帐,乐滋滋的,自己从魏相国提拔为梁王了,当初的一个山东巨野湖里强盗,如今是赫赫一王,心里乐得赶紧给老家人写信。  彭越这里乐得动静太大了,旁边的田横就知道了。当初,齐王田广(田荣的儿子)、田广的叔叔相国田横(田荣的弟弟),本来是有着大齐国的,被韩信抢占之后,田广也死了,田横就自立为齐王,带着自己的游击队,加入魏国地区彭越的部队,跟着彭越帮刘邦给项羽捣乱。田横因为杀了刘邦驾下的广野君郦食其,总怕着刘邦找他麻烦,现在看看可恶的项羽已经经过我的捣乱,败死了,再依附在彭越这里,未来没有好果子,于是带着下面的五百壮士,连夜卷铺盖逃跑,向东越过山东,跑到大海上,找了个海岛,当“土匪”去了。  总之,现在就有汉初的七个王了,都是异姓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项羽所封,为九江王,转投刘邦后,被刘邦改名为淮南王),以上这三个人是刘邦最大的武将功臣,跟前面摇笔杆子、打算盘、出主意的三人不同。此外还有四个王,即赵王张耳(前已封,韩信打下赵国后,封之为赵王)、燕王臧荼(本是燕王韩广的部将,被韩广派遣参加救赵的巨鹿大战,因功被项羽封为燕王,随即跑回燕地,杀了韩广)、韩王信(这个是韩国贵族的孽孙,在刘邦反项羽的初期被封为韩王,部分收复了韩地,一直追随刘邦战斗)、长沙王吴芮(原鄱阳县县令,跟英布这个鄱阳湖大盗联手起义,还把女儿嫁给英布,又佐项羽攻入函谷关,被项羽封为衡山王)。  项羽当初所封的十八个王,除了汉王刘邦以外,现在也只剩了这个燕王臧荼和长沙王吴芮。  而刘邦现在所前后封定的这七个王,及丞相萧何等人,随即共同奏请汉王刘邦为皇帝。  皇帝是在王之上的,如果当初项羽大分封,封了十八个王之后,如果这些王也一起表奏,请项羽当皇上,项羽也就当上了——可惜的是,等项羽刚把义帝楚怀王杀了,十八个王里,就先叛了齐王、汉王等好几个,陈余也和他“爹”赵王张耳打起来了,根本谈不上给他上皇帝号了。  七王和将相一起奏到:“我们都是王了,您汉王刘邦也是王,这不把我们折杀了吗?我们的尊贵,都是您给的,您肯定得高我们一级。您的功绩,盖过日月,超过汤武,请您上皇帝尊号。”  刘邦说:“不行。我听说帝得是贤者,我实在不贤(平时说话也不注意礼貌)。我不敢当皇帝之位。”  七个大王及将相劝过了,就该其他被封侯的人和高级大臣们了,于是这一帮诸侯和文武群臣也一起奏表,请刘邦当皇上:“大王您起自布衣,诛暴秦,灭逆凶,平定四海。有功者,您都裂地封为了王,还有像我们这样的,封为了侯。大王不上尊号,我们也觉得我们的爵位封国都可疑而不自信。臣等以死请之。”  刘邦照旧拒绝。  下面,该一般的文臣武将了,包括知识分子们,通过研究天文学,发现必须刘邦当皇帝,这是宇宙的规律和宇宙的要求。这是第三次了,刘邦不能拒绝了,或者说次数也够了,于是说道:“诸君都非得说这样方便,方便于国家,那我也就方便于国家吧。”  于是,到了下月二月初三,刘邦带领群王侯文臣武将,出离定陶城外,在汜水上祭天拜地,刘邦接受仪式主持者奉上的王冕玉玺,正式履位为皇帝,是为大汉第一代皇帝,赫赫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随即西行入居洛阳,定都于此,从此天下休兵,刘邦又把自己当年的三尺斩蛇剑,装在精美的鞘里保存在国库武库,供后人瞻仰。然后大赦天下,到五月,命令士兵都复员回家,同时下诏:“百姓有从前相保聚于山泽(当土匪的,因为天下乱了),如今天下以定,都令他们各回本县,恢复他们的爵位和田宅,官吏给他们讲道理,不要打和侮辱他们。军吏和士卒,复员以后,都赐各加一爵。在七大夫以上爵位的,都让他们享受食邑待遇(相当于领政府工资,刘邦沿用秦的二十等级爵,七大夫处于第七级爵,最高第二十级则是通侯爵),七大夫以下的,都终身及全家免徭役。七大夫、公乘以上,都是高爵,官吏要先给他们田宅,他们有什么要求,要先满足。诸官吏要善遇高爵者,我会派人暗查的,有不按我诏书的,以重罪论之。”  士卒们抱着满是虱子的衣服回家,卸下铠甲,洗去征尘,六年过去了,仿佛梦一场。  既然连山林里的土匪,在政治上都被宽恕了,那些项羽大王手下的部队,大约也不会被追究他们的不光荣历史吧。  不过,刘邦对项羽下面的某些猛将却还在追杀。其中有个叫季布的,是任侠出身,在楚国特别有名,楚国有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他一句话比一百斤金子还能保值。随后替项羽当部将,数次把刘邦追得上蹿下跳。现在刘邦发出通缉令,以一千斤金子购求季布的人头。鲁国也有个大侠叫朱家,家里的死士有数百人,但是特低调,急人之难,周济贫弱,季布就跑去投奔他家藏下了。  朱家这一天跑去洛阳,见到好心肠的刘邦的驾驶员“太仆”夏侯婴,说道:“季布有什么大罪,皇上要这么追杀他?”  夏侯婴说:“我整天给皇上开车,我当然知道,他好几次把皇上逼得要跳了车,要不是我飚车技术好,好几次都要玩完了。当时皇上就很恨他,嚷嚷未来一定要抓住他。”  朱家说:“你觉得季布算是怎样的人?”  夏侯婴说:“那倒是个正经人。”  朱家说:“两国相争,各为其主,季布为项羽打仗,那也只是职责。难道项羽的臣子个个都要诛杀吗?(可见当时倒没有要诛杀项羽所有的臣子)如今皇上新得天下,就因一己之怨而发动天下抓一个人,这是给天下看汉王如何心胸不广啊!况且,把季布逼急了,不是往南投奔南越,就是跑去北投匈奴,从前伍子胥就是这样最后报复了楚平王,何必因为忌惮壮士而资于敌国呢?您何不给皇上说说呢?”  夏侯婴就是个好心肠的人,于是跑去照着朱家的话对刘邦说了,刘邦于是宣布赦免季布。  朱家因为帮成这个大忙,急人之难,立刻名闻天下。  随即刘邦召见季布,向季布道歉,拜其为郎中。后来季布凭着个人努力,当上了中郎将和郡守的大官,那算是尊贵了。但是季布尊贵之后,朱家却终生再不与季布相见。那意思是并不想施恩求报。人们因此更把朱家佩服得要命,自函谷关以东,豪杰士人无不伸着脖子要跟朱家交接认识。  季布还有个弟弟叫“丁公”,随后也跑来求见刘邦了。这丁公,原也是项羽手下的一员楚将,从前彭城大战,刘邦带着诸侯五十六万联军攻占彭城,被项羽三万奇兵突袭战败,丁公奉项羽之命,向彭城以西追击逃跑的刘邦。刘邦被追急了,就回头冲丁公喊:“咱俩都是贤人,何必贤人跟贤人过不去呢?”于是丁公收住战车和兵马,放刘邦逃走。刘邦这才能跑回中原荥阳。因为曾经网开一面,放过刘邦一命,这时候跑来希望刘邦能给他个官什么的。刘邦得理不让人了,说:“你私放了我,就是欺骗你主子,如此小人,快杀。”于是斩了丁公。  这时候,刘邦又想起故齐王田横来了,田横本来依附彭越,因为心疑害怕,跑到海岛上住着去了。刘邦如今得到确切消息,田横是在某某什么海岛上住着呢了。刘邦于是说:“田氏兄弟本来略定齐国,相继称王,年头不短,齐国的贤人能士追随他们的颇不少。不如把田横逃跑的罪赦掉,叫他回洛阳来,在我身边待着,就变乖了。”  于是刘邦派出齐郡地方官,划着船,到岛上叫田横来洛阳。  田横说:“哎呀,从前我烹了皇上的郦食其,他弟弟郦商现在是皇上信用的重将,我不敢回去啊。而且,我那个齐王我早不要了,就让我在这当个庶人,在海岛过几年算啦。”  他下边有两个门客,看齐郡官走了,过来说:“岛主,我们两个追随您多年,我看,汉皇不会善罢甘休,总是会强迫您去的。不如我们早作准备,我俩愿意跟着您。收拾收拾赶奔洛阳。”  果然没多久,刘邦的使者来了,拿着刘邦的诏书,念道:“东海某某岛主田横,速奉诏进京,来则为王,臣下为侯。不来,齐郡大兵即日上岛诛杀。”  田横说:“你们俩倒是说对了。”于是,吩咐岛上的其他五百门客,说:“列位,人生契阔,聚散有时,我走之后,你们就渡海各回乡里吧。诸位,从此别过了!”  说完,昂然带着两个门客登船往大陆而去。一行人到了洛阳以东三十里的馆驿,停下吃饭。此前,刘邦已经下诏给现拜为朝廷卫尉(负责大内皇宫安全)的郦商:“田横即将来到,诸将人马有乱动者,罪夷族。”  郦商恨得痒痒的,攥着拳头也没有办法。  田横在馆驿坐下,使者招待他吃饭,田横说:“我先洗个澡再说。另外,此处去洛阳有多远?”  使者说:“三十里。”  于是田横进到浴室,对跟着的门客说:“从前,我与汉王都是南面称孤(王自称孤),如今汉王为天子,我为亡虏,还去北面而事奉之,心中固已耻之了。而且,我烹了人的兄长,与人的弟弟并肩事奉其主,就算他畏惧天子之诏书不敢动我,我独心中无愧吗?而且,天子之所以要见我,不过是看看我长什么样。如今天子在洛阳,此处距离那里不过三十里,我断掉脑袋,奔驰三十里,颜色形容尚不会变,还是可以看的。你们接好了。”  说完,拔剑一横,田横人头“扑通”滚下,随从捧着人头,从浴室出来。使者问道:“田岛主这么快洗完啦?呀!这是什么!”  门客说:“报告使者,我主已经自刎,愿我二人奉此头,追随您进入洛阳,给天子传看我主的形容面貌,满足皇上相招欲相见的心愿。”  使者吓得哆哆嗦嗦,当即领着梅、陈二人,饭也吃不下了,急急奔洛阳而去。  两个门客随即捧着人头,跟着使者,面见皇帝陛下刘邦,刘邦看了,听门客说了,当即叹道:“嗟乎!有那样的事业不是平白的啊!起自布衣,其兄弟三人相继为王,岂不是因为都是贤豪哉!”说罢,汉天子刘邦为之流泪。  当即拜两位门客为都尉,二人也不说话。随即,刘邦发出两千兵卒,以王者之礼,葬田横于郊外。  门客看葬礼也结束了,各伸出手,在田横的墓旁侧挖出一个深孔,两人钻进去,到了田横的棺材前,各自拔出宝剑,大呼一声:“岛主,我们也随你去了!”自刭而倒。后面的兵卒也不敢过去,等也钻进去一看,发现俩人已经伏尸棺旁了。  众人大惊,赶紧派人跑去向刘邦报告。刘邦听了,更加大惊,说道:“哎呀,这两个田横的门客,竟是如此的忠义贤人啊。嗯,那他那岛上还有多少人?”  使者说:“还有五百,都是门客。”  刘邦乐了,说:“我最喜欢贤人,你再拿我的诏书,去岛上召他们都来,来着大者为将,小者为尉。”  使者慌慌张张捧着诏书又跑去了,到了海边,乘上船,划到岛上,就见上面五百门客都挎着宝剑岸上等着呢。使者上来,说:“好消息,好消息,各位贤人,我奉汉天子之命,命诸君随我到洛阳来,大者为将,小者为尉。呵呵。”  说完,瞅着这些人笑。  这些人颜色不动,说:“我们岛主呢?现在何处?”  使者一愣:“那,那不好意思,他快到洛阳的时候,就不想去见天子了,他是羞愧了,就自刎而死,叫两个门客带着他的人头,去了洛阳面君。呵呵,这个,这个倒没什么。陛下不怪。”  门客们听说,一起拔出宝剑,大呼一声:“我主已死,我等不愿为他人臣子,愿追随我主于地下。哇!呀!”  于是,五百壮士,纷纷横剑在胸,转瞬之间,僵仆跌倒,五百门客,尽数自刭在岸上舟前。  一时峰峦变色,大海无声,苍天为之雨下。此乃众臣义士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绝唱。  从前春秋时代的贵族,大约从齐庄公时候起,开始结养门客,皆能为主报仇,忠义不事二人,慷慨激昂。但是,随着分封体系和贵族精神的瓦解,这种忠义之风开始被市井狡诈之风所慢慢取代,譬如到了战国时候的孟尝君和廉颇,一旦他们自己失势,门客们就全跑了。慢慢地到了后代,淳朴重义的民风慢慢变成了圆滑奸诈的宋明市井。而这里,迤逦到了秦汉之际,田横五百壮士之死,亦其余烈也。结语:为什么楚汉争霸的结局是刘胜项败?  当刘邦听说了项王的身死的时候,很可能还搞不清自己为什么会成功。  传统上以为刘邦是个窝窝囊囊的常败将军,其实,仔细看这场征战的脉络,发现其实刘邦一直在作战略进攻,他一度占领东边的彭城,又遣韩信把燕、赵、齐给占了。刘邦自己则占了陕西,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半包围的态势,随后刘邦与项羽长期对峙在中原。说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其实是刘邦的几次主动组织进攻因为远离大本营而失败,是进攻中的失败。项羽追击反攻,只要一追得远了,追到中原偏西,就也寸步难进。所以我觉得刘、项之间一直是平手。从战略进攻的角度来看,刘邦还要更咄咄逼人一些。最后到了项羽垓下大败的时候整个北方乃至东方几乎已经全被刘邦逐年的战略进攻而占据了,项羽输得一点都不冤枉。  通常人对刘邦的取胜和项羽的失败,都有普遍的误解,主要是觉得刘邦特小人,无所不用其极,而项羽特君子,总是大度和耿直,所以斗不过小人,最后失败了。其实,事实恰恰相反,大度的是刘邦,刘邦因为大度,所以手下吸引的能人很多,比如韩信,整个占领了北方,从而对项羽势力进行了战略半包围,刘邦本人又在荥阳、成皋一带长期堵住了项羽,所以,最后项羽的垓下之败,是毫无悬念的。因为已经被战略大包围了。四面楚歌不管唱不唱,他都是要失败的。项羽的失败,也在于项羽用的人,都是南方楚国地盘的人,刘邦虽然本人也算楚国人,但是他的势力圈,主要是陕西和北方,从文化和经济的角度来讲,北方当时还是胜过南方,包括秦本土的士兵的战斗力也是非常强,这也是刘邦军团势必压过项羽的原因。  项羽本人,其实非常不成熟,表现在用人上玩印不授,不肯和功臣共享福。所以他的人,多投奔了刘邦去了。项羽所用的,都是本族亲族,如何能不败。  有人说,项羽失败,是因为搞了大分封,这是历史的倒退,很多学者论文都这么写,这是很可笑的,是没有认真看当时的历史。从客观来讲,分封是有助于成功的,因为前面已经说了,秦朝的速亡就是在于不分封,在于过快实行了高度的皇权专制,没有照顾分封制的历史渐进性。后来刘邦也搞大分封,从而保住了天下的政治稳定,汉朝因此也长寿了。所以,项羽的失败,不在于也去搞分封,而在于他的分封做得有问题。主要就是他分封不公,他把很多当时还在六国贵族之后——自立为王做控制的地盘,都封给了自己的部将和亲自己的人。于是激化了这些旧王和他封的新王之间的矛盾,所以齐王、赵王、魏王等,都迅速起来反他。项羽处于这样的被动,同时刘邦也开始出兵,终于混战起来,经历三年多,战败项羽。  所以,项羽的失败,在于他的这种出于集权考虑的分封,搞得太急了,有点类似秦王朝的速败了。从项羽的本意来讲,他是希望统一的,所以在他分封的时候,尽量用自己好控制的人,以便未来自己当上皇帝。但是他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没有度德量力,使得这些利益被伤害了的旧王,开始瓦解和进攻他的统帅地位。从这一角度来讲,项羽也是不大度,不肯把天下拱手分给已经存在的六国旧王——这个旧王的意思,是指刘邦项羽等人开始起义后,六国逐渐形成的新的诸侯国和诸侯王。这和项羽一贯玩印不授,不肯跟部将分享好处,其心态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总的来讲,项羽失败最大的一个方面是在于不肯分出好处,与下面的人或同盟的人同利。而刘邦则在整个过程中,非常大度,不管是在楚汉相争期间,还是汉朝建立以后,都把大块的土地分封赏出去了。在汉朝初年,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被刘邦封给了诸侯王。这是他得人之力而胜利的原因。  当然这么做,也是坏处,就是眼前有利了,但是未来面对这个分出去的权力分散的摊子,自己不好收拾,因为自己的权力有限。  刘邦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因为自忖自己能力不行,所以必须大度,必须重封自己的部将和同盟,以此来求得与项羽相抗衡。而项羽的不大度,项羽的玩印不授,其根本原因,除了可能在性格方面的偏狭以外,主要可能还是因为自忖自己强大,觉得自己了不起,不需要求人,所以对于部将和同盟,都傲气得很,什么好处也不给他们,对方不听自己的了,就出兵去打他们,坑灭他们——比如对于齐国。这样看来,项羽和关羽就有一比了。关羽最后在襄樊城跟曹操决斗的时候,因为自己很勇,所以就很傲,忽视同盟。不肯跟孙权结亲,骂孙权的儿子是犬子,孙权来襄助很迟,他又骂孙权是貉子,以后我要灭了你这貉子。最后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联手夹击下,一溃而败了。  项羽这么傲,忽视与部将和同盟的利益相结和关系巩固,这大约跟他在前期的巨鹿大战,凭着楚国本国兵的劣势兵力,一举战败章邯的三十万大军有关。所以我们说,福和祸都是连着的,前面的福,使得他变得孤高和过于自信,于是失去盟友和援助,导致了最后的祸。  我去福州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人做生意都很精明,但是没有做得大的,都是小公司小企业。因为不肯跟别人合作,怕别人分了好处去,都是自己单打独斗,于是生意虽然赚钱,但都做不大。这大约也跟项羽有一样的心理了。  下面再说说项羽的身份,项羽可以和贵族画等号吗?  有人说,项羽失败了,因为项羽是贵族;刘邦战胜了,因为刘邦是布衣。这个我也不能同意。  贵族精神不是垄断在贵族手里,而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先秦社会的特质精神,在秦汉之际还有一定残存。这种残存,不能都集中放在项羽一个人身上,他身上分到的,和其他士人官民分到的(包括刘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样多。  过分强调项羽是贵族,刘邦是布衣,试图以此来解释当时的历史和成败,往往得不到什么帮助。比如我问一句,既然项羽是贵族精神代表,那为什么不守信,不把刘邦按约定的封在关中?又为什么不忠,杀义帝?为什么不仁,杀降二十万?为什么不义,令诸侯各背其主?为什么又在广武山上对刘邦暗箭伤人,谈着谈着话,伏弩射伤刘邦呢?难道这些就是所谓贵族精神吗?项羽的表现和贵族已经没有很强的联系了。  而刘邦的以一半天下分功臣将士,这不是从前先秦贵族的典型的分封的做法吗?不是贵族那种共享权力的传统习惯吗?刘邦仰慕信陵君,难道不是标志着贵族的价值观对他有重要影响,在他心中有重要地位吗?对诸项有封有用,不是先秦贵族存亡继绝的观念吗?刘邦乐意封六国之后,用六国贵族之人如张良,而项羽的分封尽可能遏制六国之后,杀韩王,哪个是维护、“代表”贵族利益?项羽可杀不可辱,是贵族精神,刘邦义释骊山刑徒,宁可自己亡命江湖,没有鉏麑[1](chú ní)和信陵君的贵族风格吗?  总之,一句话,刘邦的贵族精神并不少,项羽的也并不就格外多。两人生在那样的社会,社会价值观对他们的影响是主要的,身份和出身的差异产生的价值观差异并不显著,对现实也不构成较大的影响。  而且,项羽在公元209年起事的时候,是二十三岁,而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的时候,他是十岁。也就是说,虽然项家世世为楚将(算是贵族),但是他长大的环境,却不是贵族家庭了。  史书上说,项羽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爸爸就是项燕。这里,项梁也好,项羽的爸爸也好,都未必是项燕的嫡生长子。对于项氏这样的大家族来讲,不是嫡生长子,也未必就多富贵。司马迁说,项羽“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这也是说他起于陇亩,那就是一般豪杰乃至布衣了。项羽有“富贵不还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的话,也是反映了他从前不够富贵。若是真的贵族,早就从小把锦衣玉食当做了习惯,根本不觉得有什么必要要远远地跑来炫耀。  我们有理由认为,项羽不过是项氏家族的旁支子弟,就跟从前战国时代的田单是齐王田姓贵族的旁支子弟,商鞅是卫国国君的旁支子弟,张仪是魏国贵族的旁支子弟一样,与其说是贵族,不如说是士人而已。项羽之贵,当超不过齐国的田横。  (全书完)  [1]晋国刺客,受晋灵公王命刺杀大臣赵盾,感于赵盾勤勉忠正,杀之不忠,而弃王命不信,于是在赵家外的大槐树上撞死。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8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