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丰富的经历,宽阔的眼界,使他酿出了更神奇、更瑰丽、更豪迈的诗篇。 看似闲云野鹤的李白,作诗虽取得了四海仰望的成就,然这仅是他在借抒胸臆。他决然没有出世的念头,也没放弃与生俱来的抱负,一直在寻找机会。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在西奔巴蜀的途中,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磷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此时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要求李磷率所部向他靠拢,共同抗叛。然李磷却为自己设计了一张蓝图:克广陵(今江苏扬州),取金陵(今江苏南京),割据半壁江山。 李白不知李磷的真实意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毛遂自荐地成了李磷的幕僚。他想抓住这个风云板荡的机会,靠着李磷而建功立业。 然而,他这一宝押错’了,李磷并非具有领袖素质的皇子,不出两个月,就遭到兵败被杀的下场。李磷败后,其性质被定为唐廷的叛逆,作为幕僚的李白,被唐肃宗判了死刑。幸得郭子仪的解救,李白才改流夜郎(今贵州正安西北)。 流放被赦后的李白是潦倒的,并潦倒终身。潦倒中的李白更加迷恋酒,以至醉死在宣州。 后世的人们不忍让诗仙这样死去,编出了他在采石矶醉后捉月而去的故事。 细说隋唐54:诗圣杜甫 盛唐时代,出了两个成千古绝响的大诗人,一个是“诗仙”李白,另一个是“诗圣”杜甫。两人并称,人号’‘李、杜”。、 “李、杜”虽并称,然对他们的评价时有起伏。在李白横空出世后,他以气吞宇宙的诗篇,征服了所有的文人墨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杜甫相对遭到了冷落,他的诗被讥为俗不可耐。直过了半个世纪,到唐宪宗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才有诗人元棋出来为杜甫平反,认为杜甫的诗大大超过了李白,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侄期)、宋(之问);言夺苏(味道)、李(娇),气吞曹(操)、刘(备);掩颜(回)、谢(灵运)之孤高,杂徐(陵)、庚〔信)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一诗人已来末有如子美者。《唐故上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元棋的评论,超拔了杜甫在诗坛的地位。自此以后,“李、杜”复又并驾齐驱。又过了一个世纪,诗人郭沫若写了一本《李白与杜甫》,再度把李白捧了个够,把杜一甫贬了个够。以后,随着风云变幻,李白、杜甫重新平起平坐。 其实,公允地说,“李、杜”是并峙的各具雄姿的双峰,各有千秋。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语用在他们的身上最为合适。豪放者推崇李白,深沉者仰慕杜甫,正所谓青菜豆腐人各有爱。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移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对于祖先,最让杜甫自豪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十三代祖,即注《左氏春秋传》又参与统一三国的杜预;一个是他的祖父,即唐初五言律诗奠定者之一杜审言。 杜甫和李白一样,都有强烈的功名感。然如何来实现这功名,他又和李白大不一样。李白是想靠着诗文平地拔起,或成帝师,或为宰臣,治国平天下。杜甫则不然,他想通过朝廷为士人所设的进身之途—科举考试,尤其是特别荣耀的进士考试,来成为一名大官,治国平天下。他俩是殊途同归,然而都失败了,李白仅成了皇帝身边的清客,而杜甫考进士科也名落孙山。面对失败,两人的态度又不一样,李白离开了宫殿,去江湖作逍遥游;杜甫则用他的诗文,想办法走进宫殿。 在内心深处,杜甫也有浓厚的逍遥游的兴趣,然官场情结牢牢地系住了他,迫使他与李白走了两条道。冯至认为:此时杜甫的诗中充满了怀念李白的情意,“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迈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杜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杜甫的官场情结,不全是为了出人头地,更有为生活所迫的原因。杜甫不像李白,声名已享誉四海,上到君主,下到命官,都在主动为他提供生活物质。而杜甫科举落第后,年已四十,困在长安,一贫如洗,用他自已的话来说,是“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 为了打破困境,杜甫不得已,学了汉代司马相如的样,用直接向君主献赋的方式,向唐玄宗一连献了三大礼赋:《朝献太清宫赋》、暇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优美的文辞打动了唐玄宗,他觉得好奇,命宰相将杜甫召去应试文章。应试的文章还是写得好,杜甫终于被授了一个官职:京兆(今陕西西安)府兵曹参军。这是个首都地区管治安的武职,让他这样一个大文人去管抓盗贼的事,对杜甫来说,也不知算是成功,还是不成功。 不管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杜甫在这个位置上呆了没多久,安禄山的叛乱就发生了。国家大动荡,朝廷大变化,身处非常形势下的杜甫,政治判断力倒比投永王李磷的李白清晰得多,离开了一片混乱中的长安,去投奔正统的唐肃宗。一路吃尽千辛万苦,一度被叛军所俘,幸得逃出,到了彭原(今甘肃宁县西北),才见到了唐肃宗,被授为右拾遗。 投在唐肃宗的旗帜下,杜甫着实兴奋了一阵子。正在做着宰相的房落,不仅是他当年的布衣之交,更要紧的是,房落很敬重文人。然而,杜甫的兴奋很快就被打破了,本不太懂军事的房琅,强行与叛军大战,遭到了惨败,被罢了相。杜甫出于交情,也出于对自己前途的考虑,站了出来为房箱辩解。这下惹恼了唐肃宗,他被交给司法部门审讯是何动机。亏得宰相张镐从言路考虑,为他说话而免了罪。可书生气极浓的杜甫依然不知高低,又上疏称赞房馆,希望唐肃宗能重新起用房馆。唐肃宗更是不悦,表面未和他再作计较,却从此冷落’了他。 尽管杜甫在朝廷为官,然他寄居在都州(今陕西富县)的家属,因战乱的煎熬,生活无着落,致使孩子被饿死。杜甫回去探视了一回,可待他返回,被外放了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这是个苦差使,那地方闹饥谨,饭都吃不饱。于是,他辞了官,去了秦州(今甘肃秦安西),以打柴、采果为生。此年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他在以平民状态受尽战争和官兵的骚扰后,写出了他反映民间疾苦的一系列代表作,其中有著名的“王吏”和“三别”。 秦州的生活终于无法维持,杜甫又选择了成都为栖身之地。成都地处剑南,是在战争时期相对安宁的一块土地。他结庐于成都西郊的洗花溪畔,这就是后人为纪念“诗圣”而建的“杜甫草堂”所在之地。他所结之庐,说得雅致点叫做草庐,而说得通俗点就是茅屋。茅屋建得并不结实,常被大风吹破,致使满屋是水。他在无寐的夜里作了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声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三吏”和“三别”是杜甫为民众诉出了疾苦,而这首诗则为天下寒士诉出了疾苦,由此他以诗成了社会底层之人的代言人,在日后绵远的历史中,不断受到人们的怀念。实际上,杜甫在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曾建过难以计数的茅屋,为什么“杜甫草堂”会被后世的文人选址在这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其原因正是杜甫在这里写出了这首让后世寒士能片刻‘“欢颜’“的诗。 不要以为只有李白才豪放.狂放,而杜甫是个慎小谨微的人。其实,这是个误区,一个千百年来为豪放诗和现实诗所导致的一个误区。杜甫的诗,相比李白的诗,只是更多现实性,更多写实的风格,由此形成“诗史”的特征,然而,绝不缺少大气磅礴、鬼斧神功之作。诗是如此,作为人,杜甫也绝不缺少豪放、狂放的秉质。“尝从(李)白及高通过仆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杜甫都有狂放的秉质。只不过李白狂放得早一些,杜甫狂放得晚一些。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他们在彻底看透官场的黑暗后,毫无顾忌地将一腔怨气通过狂放喷发出来,由此狂上加狂了。对于他们的狂放,统治者和他们的御用文人都没有好言辞。李白喝令高力十当殿脱靴,唐玄宗在背后讥他“一副穷薄相”(《朝野金载》卷五)。杜甫登剑南节度使严武之床,则被史家讥为:“性蝙躁,无器度,恃恩放悠”<《旧唐书·杜甫传》)。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狂放,损了统治者的尊严,坏了统治者的规矩。 严武和杜甫是世交,在严武主持剑南事务后,杜甫的生活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严武为杜甫奏请了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以此后世尊称杜甫为“杜工部”),还常上门问寒送暖。然好景不长,严武死后,杜甫失去了依靠,在成都呆不下去,再度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从巴蜀一直飘泊到湖南。 最后的杜甫,其情景是极为凄凉的,年老多病,缺衣少粮。未阳县令聂令慕名给他送去了牛酒,他因贪吃加剧了病情,遂致身亡。 诗人的不幸,成就了诗坛的大幸,杜甫是个最典型的例子。 细说隋唐55:安史之乱 血流漂柞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万劫不复的大灾难,它拦腰折断了大唐的黄金盛世,使之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历史之所以将这场大乱称为安史之乱,是因为先后发动领导大乱的两个首领,一个叫安禄山,一个叫史思明,还有安禄山身后的安庆绪,史思明身后的史朝义。 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杂种胡人。年轻时投靠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张守洼,被收为养子。因对时称二蕃的契丹、奚作战有功,加上他善于逢迎和贿赂上级官员,官阶直线上升。 在他百般钻营下,直接和唐玄宗搭上了关系,他向唐玄宗大献媚忠,又拜杨贵妃为母。由此成为天字第一号的宠臣,一身兼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爵封东平郡王。然太子李亨很看不惯他,认为他表面装愚,实际包藏了狼子野心,早晚要成祸害。 安禄山基于太子对他的态度,常为唐玄宗百年之后自己的前景担优。为避免担优成为事实,给自己留条后路,他靠着唐玄宗的信任,大肆壮大自己的力量.以御寇为名,在范阳筑了雄武城,内存储了大量的兵器、粮草、战马、牛羊。同时养了同罗、契丹、奚等民族的八千健儿为假子,编成名为“曳落河’的精锐部队。在家憧中,挑选出百余勇悍者,训练成以一当百的贴身卫队。他精心组织了政治、军事相结合的集团核心班子,用高尚、严庄、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为幕僚,引史思明、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廷价、向润容、李庭望、崔乾枯、尹子奇、何千年、武令殉w熊元皓、田承嗣、田乾真、阿史那承庆为武将。其中,以高尚、严庄为谋主。 安禄山如此行径,在唐廷中激起了轩然大波舆论指贵他想谋反。他确实想反,然考虑到唐玄宗对他的恩情,他一直犹豫着不肯最后摊牌。可和他发生严重权力之争的宰相杨国忠,不断夸大着他的反情。安禄山被逼得等不及了,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名,提前发动了叛乱。 安禄山率军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范阳出发,一路南下二在属于他管辖的河北地区,未遇什么抵抗,便下了各个城池。随后,进人河南地区,克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陷荣阳〔今属河南),直逼东都洛阳。 驻守洛阳的是新任平卢、范阳节度使的封常清,他在当地募兵六万,然都是些从未习过武的市民。他先出武牢关阻击,失利后退进洛阳城,乌合之众的新募部队根本不是范阳劲旅的对手,结果洛阳失陷。 从洛阳退出,封常清前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与名为讨叛副元帅、实则连连兵败的高仙芝会合,共同抢占了长安的门户—撞关。叛将崔乾柿屯兵陕县,双方形成了对峙状态。可呆在长安的唐玄宗无视实际战况,追究高仙芝、封常清军事失利之责,不顾临阵易将之大忌,将二人斩首,替换上多病的大将哥舒翰把守渣关。 本来,安禄山欲亲攻撞关,然在郭子仪、颜真卿等在河北接连胜利的威胁之下,他只得亲自驻守洛阳。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安禄山为加强政治感召力,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年号圣武,封其子安庆绪为晋王,建立政府班子,正式与唐朝分庭抗礼。然整个局势对安禄山很是不利,郭子仪在河北大败叛军骆将史思明,准备直捣其范阳老巢。哥舒翰采取坚守不出的战术,使叛军难以向西推进一步。成了骑虎之势的安禄山后悔了,后悔听从严庄、高尚起兵的建议,将二人大骂了一顿。 正在唐廷有了转机之时,求胜心切的唐玄宗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轻信了杨国忠的谗言,逼促哥舒翰出关相战。挥泪出关的哥舒翰,在灵宝(今属河南)被崔乾拓用计打得几乎全军覆灭,他自己也成了战俘。 安禄山绝处逢生,叛军跨过渔关,直逼长安。唐玄宗向巴蜀逃亡。至此,唐朝二京全部落人叛军之手。叛军倒行逆施,在二京大肆抢掠破坏。 得了长安的安禄山,以为取得二京,等于取得了唐朝的天下,从此再无长远的打算。由于对外失去了目标,叛军集团产生了严重的内耗,君臣间相互猜忌,将相间争权夺利。安禄山原有眼疾,因情绪低落而发作,几乎失明。他还患有疽病,身体的欠佳,使他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无故捶挞左右,挨打次数最多的是宦官李猪儿,就是严庄也免不了皮肉之苦。此外,他偏爱宠妾段氏所生的儿子安庆恩,欲取代安庆绪作为皇位继承人。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安庆绪、严庄、李猪儿一同策划,秘密杀死了安禄山,对外则发布了安禄山因病而亡的讣告。 接替安禄山成为大燕皇帝的安庆绪,是个昏债懦弱、语无伦次的人,他的能力根本不足以统治全局。为避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严庄掌握了大权,他要这个新皇帝深居简出,尽量与外人少接触。为拉拢叛军集团中最具实力的史思明,洛阳方面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全权处理河北事务。 史思明也是营州人,先安禄山一日而生,彼此关系极为密切。他勇悍善战,积功升为平卢都知兵马使。在渔阳烽火燃起之后,他留守范阳,主持河北战局。 他最大的战绩,是消灭了以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呆卿为首忠于唐廷的力量。接着,他和李光弼大战,互有胜败。然在郭子仪增援李光弼后,他遭到了惨败。后趁郭子仪、李光弼运兵他地,他调兵扑向太原,再次与李光弼展开度战。在安禄山被杀后,受安庆绪之命,回到了范阳。 范阳是叛军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在叛军拿下二京后,曾将大批物资运来此地作为储备。史思明手中既有精兵强将,又有丰厚物资,其实力已在洛阳之上。他看不起安庆绪,也不满足眼下的地位,常常对洛阳方面的指令抗而不从,双方逐渐开始分化。 在唐军收复二京后,安庆绪北走邺郡(今河南安阳北),他在严庄的策划下,以调兵为借口,准备兼并史思明的势力。史思明见江河日下,安庆绪又始终威胁着他,在忍无可忍之际,以所领范阳等十三郡以及八万军队,、向唐廷上了降表。唐肃宗封他为归义王,授范阳节度使,令他领众讨伐安庆绪。然由于史思明与唐廷双方互不信任,以及他对唇亡齿寒的普惕,终于又叛唐,重新投到安庆绪的一边。 说是投到安庆绪的一边,实际上史思明根本不帮安庆绪,而是重新拥兵自重。当唐廷派出九节度使围攻邺郡时,陷入绝望的安庆绪用以位相让为条件,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虽派出了大军,却观望不进。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自称大圣燕王。于此之际,他虽仍名为燕臣,实已自成体系。称王之后,他用五万精兵,与六十万唐军展开了一场大决战,因突起大风,飞沙走石,双方都受到了渗重的损失。旋即,他兵进邺城南郊。日暮途穷的安庆绪,为取得史思明的支持,不得已对他上表称臣。史思明诱以互结兄弟之国,将安庆绪骗至其营杀死二在兼并了安庆绪之众后,他返回了范阳,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将范阳定为燕京。 在大燕从安家王朝变为史家王朝后,有不凡军事才干的史思明,以自己的构想,再度南下发展。他渡过黄河,连下汁州(今河南开封)、郑州(今属河南),攻克了洛阳,出兵向陕州经营。 史思明虽精于军事,但因残忍好杀,使得部下多有寒心。他先立了长子史朝义为太子,立后又欲以少子史朝清取而代之,并密谋诛杀史朝义:史朝义的性情较为谦谨,很是爱惜将士,故颇得人心。拥护史朝义的力量捷足先登,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杀死了史思明,在洛阳拥立史朝义为帝。 史朝义登位后,由于在范阳诛杀史朝清母子,导致了内部互相大残杀,使范阳陷人了长期的混乱,先后死了数千人,从而严重地自损了叛军的势力。各路节度使各自为政,对史朝义仅剩下名义上的隶属关系。叛军尽管地跨河北、河南,实则已经分崩离析,一撅不振了: 宝应元年(公元792年),唐军和回绝兵联合进攻洛阳。史朝义力不能支,退出洛阳,向河北流窜。叛军各节度使纷纷向唐军投降。唐军对史朝义紧追不舍,他所到之处,均遭到叛军守将的拒绝。年底,走投无路的史朝义,在石头城(今河北唐山东北)附近温泉栅的树林中自溢身死。 到此,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 安史之乱是一场典型的叛乱,毫无正义可言,其破坏甚烈,危害甚大。北方大部分地区民户离散,屋舍焚毁,人烟断绝,白骨遍野,千里萧条,以致荆棘丛生,豺狼出没。其摧毁了北方经济的基础,遂使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其归降唐廷的各节度使,肇始了独立与半独立的方镇割据。 安史之乱是野蛮的,其野蛮程度不用到其他地方去找,只要看一看其伪帝位的更迭,便可以管中窥豹。子杀父,连续两次的子杀父,臣杀君,连续三次的臣杀君,足见这个集团泯灭了基本的人性。连起码的人性都不具备,更逞谈什么得民心、得天下。 从开元之治到安史之乱,从大盛世走向大灾难,整个唐朝经历了大喜大悲,整个中国经历了大喜大悲。 细说隋唐56:张巡、许远 笔者读武人诗词,总觉得最接近岳飞那闽《满江红》的,是天宝末年张巡的一首《守唯阳作》。其诗如下: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伴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阵。 忠心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笔者在拙著《盛世魂一一大唐玄宗时代冲,曾如此评说这首诗:“这诗作得惨烈,作得冷静,道出了奇男子的志,道出了伟男子的意,捧出了一颗灼热滚烫但又无奈的报国心。” 张巡,其实是个文人,他在进士考中名列前茅,并和其兄都有文名。人仕后,也是做的文官,当了一名县令。然他却无文人的酸态、迂态、伍泥态,为人极其豪爽,重气节,讲义气,能倾财接济窘困者。 若无安史之乱,’张巡肯定只能永远站在文官班列中,可大乱改变了他的命运。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初,在做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的张巡,是第一批站出来抗叛的唐臣。吴王李抵奉诏到河南组织抗叛军事力量,正在大修城池的他,立即予以响应,凭着平日的关系,招募了大批豪杰投身其中。 时雍丘(今河南祀县)县令令狐潮准备举其城降叛军,可城中官民不答应,趁他出城,关闭了城门,引进张巡。张巡杀了令狐潮全家,以示与令孤潮势不两立。令狐潮领着叛军精兵来攻,张巡展现一位出色的将才,将城守得固若金汤。 令狐潮和张巡并不陌生,过去曾有过交往,一口,两人一个在城上,一个在城下,像故交一般拉起了家常。 说着说着,令狐潮忽问:“大一下大势已去,足下坚守危城,是为了谁?” 张巡接口反问:“足下平日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问得令狐潮羞惭而走。 羞钧归羞惭,但令狐潮没有撤军,彼此又相持了四十多大。在唐玄宗西去巴蜀后,令孤潮送来了一封劝降信,雍丘有大将六人得信,请张巡识时务。张巡杀了这六人,以鼓励士气:为打破僵局,他反守为攻,以疑兵、奇兵偷袭敌营,成功地逼退了令狐潮。 令狐潮去而复来,来而复去,拉锯了好几次。 令狐潮是奉了死命令来夺雍丘的,其间又夹着他个人的报仇因素,故是志在必得。最后一次,他带来了数万大军,在雍丘之北建造了祀州城,以彻底断绝雍丘的外援。而张巡手下仅有千余人,且粮食已告罄。此外,叛军杨朝宗部直奔宁陵(今属河南)而来,以切断张巡与外联系的最后一条通道。在这种情况下,张巡果断地放弃了雍丘,会合难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之军,运动到宁陵,大破杨朝宗部,以功被拜为河南节度副使。 时河洛地区,仅剩唯阳一座孤城,叛将尹子奇挥十三万众来攻。许远向张巡告急,张巡率部进人唯阳,与许远并肩展开了保卫战。 唯阳打得比雍丘更可歌可泣:张巡主武,许远掌文,两人精诚团结,领导军民在十六天里,擒得叛将六卜多人,杀叛军二万余人。 尹子奇惨遭大败,下令撤军。然不久又卷土重来,可却付出了被射瞎左眼的代价。 尹子奇第三次围城,城内在长期坚持后,粮食全部吃完,只能用茶纸、树皮充饥,形势已相当严峻。在茶纸、树皮吃完后,开始吃战马,吃麻雀,吃老鼠。在所有还可以吃的东西吃完后,张巡献出了他的爱妾,当众杀了,令将士就食。继而,吃妇女,吃老人,吃幼孩,共吃了二三万人口。可离唯阳较近的憔郡(今安徽毫州)许叔冀部、彭城(今江苏徐州)尚衡部、临淮(今江苏吁胎)贺兰进明部等唐军却坐视不救,甚至面对大义凛然、痛哭断指的唯阳求救使者南界云,依然无动于衷。难阳军民大哭了一场,决心殉城。 城终于破了,张巡和许远被俘。许远被押往洛阳处死。 尹子奇间张巡:“听说你每战眼角暴裂,牙齿咬碎,何至于此!” 张巡怒斥道:“我欲气吞逆贼,只恨力不够!” 尹子奇用大刀撬开了他的嘴,见所存牙齿仅三颗。张巡不屈,和他的一些爱将一起被惨杀了。 后来,朝廷在讨论给张巡记什么功的时候,有人以他将人作食的事,提出不能给他记功,可最后还是以他坚守的道义,给记一了大功。 细说隋唐57:人如其字的颜真卿 提到颜真卿,人们大多耳熟能详,然这种耳熟能详,仅仅是熟在他的书法成就上,详在他的“颜体”上,而对于他一生的事迹,大约还是知之不多。 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他受封为鲁郡公,后世尊称为颜鲁公。他的五世祖颜之推,写过一本名著,叫做《颜氏家训》,说的主要是治家的事。得了家训,颜真卿打小在自身修养上下了大功夫。 他在开元中以进士人仕,任监察御史。他到地方,澄清了多年悬而未决的冤案,正值久旱而雨,人称“御史雨”。他性格耿直,由于不肯依附杨国忠,被贬去当了平原(今属山东)太守。 这一贬,贬出了颜真卿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平原时属河北,系在安禄山管辖之下。由于这层关系,颜真卿观察出了安禄山早晚要反。未雨绸缪,他以预防霖雨为名,对平原进行了大幅度的修城浚池工程,同时暗募了壮,储存武备和粮食。表面上,他装得若无其事,大会文士,饮酒赋诗,泛舟于池水之上。有人向安禄山密报,安禄山派人来察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不足为虑。 不出多时,渔阳辈鼓敲响了,战火迅速蔓延到整个河北。各个城池由于事先没有准备,纷纷不堪一击地陷落了,惟独平原城屹立在叛军之前。当初,唐玄宗听到安禄山反,曾长叹说:“河北二十四郡,岂没一个忠臣!”在阅了颜真卿派人送来的忠于唐廷的奏表后,喜不自胜地对左右说:“联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竟能有此作为!” 抗叛是得人心的事,不出十日,颜真卿募得万余人。安禄山攻陷洛阳,派了特使段子光,以形势来说降颜真卿。颜真卿不为所动,斩了段子光,誓死与叛军抗战到底。在平原旗帜的号召下,河北抗叛斗争风起云涌,各路忠于唐廷的势力联合了起来,得众二十万,共推颜真卿为主帅。 唐玄宗任颜真卿为户部侍郎,仍领平原太守。颜真卿变守为攻,主动出师,会同清河(今河北清河西)等郡兵,攻伐魏郡(今河北大名北),杀敌万余,取得大捷,重振了唐廷的威势。 安禄山在取得长安后,命史思明全力收拾河北。史思明挥大军而来,所向披靡,直扑平原。敌众我寡,颜真卿放弃平原,领军沿江淮、荆襄一线运动,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唐肃宗任他为刑部尚书、御史大夫。人朝之后,他积极倡导礼仪,以规范群臣行为。他又秉公而言,直论军国大事。由此先后得罪了宰相以及权宦李辅国,两度被贬为外职。 唐代宗即位,颜真卿回到了中央,他依然如故,知无不言。 宰相元载当面讽刺他说:“公虽言之有理,然却不合时宜。” 颜真卿一脸怒容地反驳说:“用不用在于相公,言者有何罪?但朝廷之事,岂容相公再来破坏!” 元载不能答,却从此衔恨在心。 为阻止言路,便于自己专权,元载竟想出了极荒唐的办法,规定百官有言上达,必须先报告上级长宫,由长宫呈报宰相,再由宰相传递给皇帝。颜真卿对此予以了痛斥,说这规定是宰相遮掩皇帝的耳目,以陷皇帝于昏昧之中。元载便寻了个藉口以诽谤罪,再度将他撵到了地方。 元载被诛,颜真卿返回朝廷。在唐德宗朝,又遭宰相杨炎忌,被改授太子少傅,名为尊崇,实夺其权。 颜真卿遇事即说的作风,几乎遭到了每个宰相的反感。他最后得罪的宰相,是被历史定为奸臣的卢祀。卢祀表面对他毕恭毕敬,实际处心积虑要将他置于死地。在淮宁(今河南汝南)节度使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公开叛唐后,卢祀说动唐德宗,让颜真卿到许州(今河南许昌)去劝慰李希烈。此消息传出,朝廷一片哗然,说是徒然让一德高望重的四朝老臣去送死。然唐德宗仍坚持要颜真卿去。 颜真卿抵达许州,在森严的枪林刀丛中,指责了李希烈的不臣行径。李希烈将他囚禁起来,他却从容地自撰了墓志铭、祭文,以示必死之心。 李希烈威胁利诱,以宰相之职相许,要颜真卿支持他称帝。颜真卿拒绝了,慷慨赴死,死前大骂李希烈是逆贼。 颜真卿就义后,他的书法凭藉着他的人品,垒成了一座历史丰碑。 细说隋唐58: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的第三子,他是个在安史之乱中即位,又在安史之乱中驾崩的君主。 李亨本无太子名分,是个不太令人注意的皇子。唐玄宗将前太子李瑛赐死后,准备替以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泪,后因朝廷的舆论,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立“仁孝恭谨”的李亨。 成了太子的李亨,并没有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威风与神气,而是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他先是受到李林甫的挤兑,后又遭到杨国忠的倾轧,在胆战心惊的日子中涯到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整个时代、整个国家、整个朝廷都是万劫不复的大灾难,惟独对他是一种拨云见日的良机。 在唐玄宗逃亡巴蜀的途中,一场兵变解决了杨贵妃、杨国忠的杨家势力,使李亨终于去掉了悬在头上的利刃。有人怀疑这场兵变是李亨在背后策划的,虽有旁敲侧击的考证,但毕竟缺乏确凿的史料。 马鬼释事变之后,唐玄宗继续西行,李亨被留下安抚百姓。安抚毕,在儿子广平王李豫、建宁王李淡以及宦官李辅国的劝阻下,他没再追赶唐玄宗,决定自成一体,来对付叛军。他们筹划的依据是:入蜀有违民心。再者,一旦入蜀,若叛军烧毁栈道,重出巴蜀便增加无数困难,更逞谈收复中原。不如收西北守边之兵,同时召郭子仪、李光弼二部于河北,进行大东征,以收复长安、洛阳二京。 李亨早就厌透了唐玄宗对他的猜忌和高压,此外,他极想用军事功勋来促成帝业,两者合一,他与唐玄宗分道扬镇了。他率众向朔方地区挺进,一路募兵数万人,添马数万匹,渐渐提高了军势。 至德元载(公元756年)七月,李亨备尝艰辛地抵达了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在随从官员以及朔方官员的合力劝进下,他登上了帝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从此开始,他领导唐朝军民,与叛军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为使本政权有个名实相符的样子,唐肃宗特调郭子仪领兵五万从河北来灵武,授他为兵部尚书、灵武长史;任命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今山西太原)留守,二人均拜为宰相。 时叛军几乎占领了半壁江山,即几乎控制了整个北中国。唐肃宗从政治角度和自身利益出发,没采用直捣叛军老巢范阳(今北京)的战略主张,而是令唐军全力收复长安,以恢复唐朝的政治象征。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他移驾凤翔(今属陕西),令广平王、郭子仪以及回纭兵,共十五万人,向长安发动强攻。通过香积寺(今陕西西安南)大捷,击破了叛军,获得了长安。此年十月,唐肃宗回到了长安。 尽管外面依然在血肉纷飞,但得到长安的唐肃宗,已俨然以天子样,开始经营他的朝廷。然而,他并不能掌握全部大权,由于历史的原因,权力被宦官李辅国和他的张皇后给分了去。 李辅国是因养马有功,四十多岁时被高力士推荐到东宫的。他以参与马鬼异兵变,劝唐肃宗登位之功,被唐肃宗视为心腹。收复长安后,他身兼十多任,占尽了肥缺和要职,并被封为成国公,掌领禁军。他是百官与唐肃宗之间的中介,百官向唐肃宗奏事,必须通过他转达。军国大事,基本由他说了算;大狱重案,基本上也由他说了算。在他的眼里,宰相只是他的属官,群臣只是他的随员。他常到银台门处理事务,用了“察事听儿”数十人专「1伺听朝臣的过失。他每次出门,均有数百人息从,为他开道护驾。朝臣都不敢直呼其官职,而敬称为“五郎”。出身士族的宰相李撰,竟然对他以子弟之礼相见,并恭称为“五父”。 李辅国权势炙手,遮住了一半天。 张皇后,早年被选人东宫,册为太子良娣。她能干,肯吃苦,对政治又极有兴趣。在随唐玄宗西逃的路上,她说动了唐玄宗,将她的丈夫留下安抚百姓。往灵武的途中,险象环生,她每每走在丈夫之前,以便遮护。 李亨感动地问她:“捍卫不是妇人之事,为何一直居前?” 她答道:‘今大家(唐朝内宫对皇帝的敬称)涉履险地,卫士不多,若有万一,妾可遮挡,可保大家平安。” 到了灵武,她正逢生产,三天之后,便起床为战士缝补战衣,李亨要她注意产后保养,她说:“此非妾调养之时,当先办大家事。” 立为皇后之后,唐肃宗为了报答她,不仅封赏了她的全家,更是对她百依百顺,用当时的话来说,是“宠遇专房”。然她没以丈夫的宠爱为满足,而是学了武则天、韦氏的样,积极地干预起了政事。为了扩大势力,她无休止地向唐肃宗提出各种要求。为了提高形象,她接受内外各级命妇的朝见。为了搬除障碍,她用谗言害死了建宁王李谈,又准备对太子李稼下手。 张皇后权大骇人,又遮住了一半天。 李辅国、张皇后各遮一半天,唐肃宗只能生活在他们两半天之间的缝隙中。他很不满,但也很无奈。李辅国升为兵部尚书仍不满足,要求做宰相。唐肃宗正面不敢加以拒绝,可怜地让宰相们不要举荐。张皇后的贪欲无止境,他心中愤怒,表面却不敢发作。 对于李辅国的专权,唐肃宗在忍无可忍的状态下,通过宰相李规的帮助,还是推出了一些措施:非正式的诏令,停止执行;所有政务,归相应的机构负责;禁军、宦官等有关问题,交御史台、京兆府处理;重大案件,由法律部门与中书、门下二省会同处置。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李辅国的权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过为时已晚,唐肃宗在长期的精神压抑下,在鞍马劳顿的侵损下犯了病,且病人膏育,已无法进行正常的政务处理。 于此之际,李辅国和张皇后的关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有过密切的合作,曾一度联谋,强迫太上皇唐玄宗迁人冷宫。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发生了权力分割的矛盾,渐渐不和,继而闹得水火不相容。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当唐肃宗弥留之际,为了争取新君登台后的朝中地位,李辅国和张皇后各自展开了最后的拼杀。 李辅国的对策是,联合另一权宦程元振,提高宦官集团的实力,加强对禁军的控制,以在最后时候用武力进行摊牌。 此时,张皇后所生的儿于尚幼,她无法用改易太子的方式,来使自己日后进行临朝称制。由此,她及时改变了策略,在表面上和解与太子李豫的关系,力图将他争取到自己的一方。 她对山李豫说:“李辅国久掌禁军,控制诏救,逼迁太上皇,罪恶稻天。他所忌者,是我和太子。今皇上已弥留,李辅国与程元振阴谋作乱,不可不诛!” 然李豫并未被打动,他一直为建宁王被谗杀的事耿耿于怀,又对自己久遭张皇后的陷害而不能释怀,他托词不敢惊动皇上,不敢搜杀功臣,拒绝了张皇后。 不能拉住李豫,张皇后再度调整策略,许诺越王李系为皇位继承人,让他一起发动政变。李系答应了,调集他所亲近的宦官二百人,在长生殿设伏,再由张皇后伪造圣命诱骗李豫前来,以将他消灭。 李辅国截获情报,他抢先笼络并保护了李豫。随之,他命令他所掌握的禁军,将李系与张皇后一网打尽。 唐肃宗本是风前之烛,一惊一吓,撒手而去了。 未等为唐肃宗发丧,李辅国先杀了张皇后、李系以及他们的党羽。 李豫(唐代宗)登基,唐朝的历史又翻了一页。 细说隋唐59:李泌 李泌先后事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是个标准的三朝元老。这个三朝元老,是一个传奇人物。 李泌,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他出生官宦家庭。在年轻时,就获得了能名,博通经史。对《易》尤其有研究。 他自负有王佐之才,虽有人仕之心,但不想走常规的道路,换言之,也就是不想参加科举考试,而采取了上书唐玄宗谈论世务的方式。书中言得很有道理,唐玄宗召见了他,在作了一席谈之后,让他待诏翰林,到东宫做太子李亨的属官。 李亨和他相见恨晚,彼此很合得来,称他为先生。他是个大才,如此的大才辅佐太子,遭到了企图动摇太子的杨国忠的忌恨,由是加了一顶讽刺时政的帽子,被贬了出去。 他不在乎遭贬,躲进大山,当了隐士。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躲进了大山的李泌,躲过了大宝末朝廷中的政治风险。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立即派人召来了李泌,向他征询如何处理天下大事。李泌援引古今成败教训,谈得头头是道,且一针见血。唐肃宗将他倚为智囊,从拜相到政务,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唐肃宗要他出任宰相,可他拒绝了,理由是做天子的宾友贵于做宰相。 其实,李泌是不想用官衔来束缚自己,他认为以布衣的身份,更能达到出言无忌的效果。他虽不是宰相,但在唐肃宗的眼里,远远超过了宰相。 身处安史之乱,李泌不断在政治上对唐肃宗进行引导,引导他从大处着眼,引导他避免失误,引导他放宽胸襟,总之,引导他成为一个有道之君。 时唐肃宗立了嫡长子李豫为太子,为了对付叛军,准备任命另一子建宁王李淡为天下兵马元帅。 李泌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说:“建宁王确实有帅才,但太子是他的兄长,如建宁王一旦大功告成,岂非要让太子让位!” 唐肃宗的解释是:“太子没必要以元帅为重任。” 李泌说:“不然,今天下处于艰难之际,众心所归于元帅。若建宁王成功,即使不用他为太子,追随他的人岂肯甘休。太宗皇帝、当今的太上皇,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最后,唐肃宗听从了李泌的意见,以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 唐肃宗当初被册立太子前,曾经受到李林甫的百般反对,由此多年来,一直怀恨在心。有次,他咬牙切齿地对李泌说,若能恢复长安,一定要将李林甫焚骨扬灰。李泌劝导说:“陛下的大业是定天下,不必与死者计较,否则,枯骨没有感觉,倒显得陛下气量不宽宏。当今追随安禄山的叛乱者都是陛下的仇敌,一旦他们知道陛下心胸狭隘,还有谁会悔过自新,前来投降。”唐肃宗听得甚有感触,觉得自己大不如李泌,从此极力提高自己的襟怀。 李泌极有战略眼光,针对叛军已占据范阳、长安、洛阳的战局,他提出了一套运动战与游击战相结合的北伐方案: 他说:“以臣之见,叛军将所得的战利品全都运回到范阳(今北京),可见其没有雄踞四海的打算。既然对方缺乏远大的目标,从而可以断定,不出二年,即能加以平定。具体的军事布置是,命李光弼从太原〔今属山西)出井隆(今河北并隆西北),郭子仪从冯翔(今陕西大荔)人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叛军的史思明部便不敢离范阳,安守忠部便不敢离长安。此部不敢向外运动,洛阳的安禄山当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调集所征部队,屯驻扶风(今属陕西),与郭、李二军相互呼应,侯机出击,使叛军不能首尾相顾。同时采取这样的战术,暂不攻城,不阻击,敌来避锋,敌去出袭,使敌往来数千里而疲于奔命,官军则以逸待劳。待形势变化,命李光弼直捣范阳,倾覆叛军老巢。如此,长安、洛阳之敌当退无所归,留则不安。再各路大军进行合击,此必胜无疑。” 遗憾的是,唐肃宗贪子长安的收复,没采纳李泌高明的战略方案,致使抗叛斗争延续了好多个年头,连他自己都没能看到最后的胜利。 尽管大敌当前,流浪政府的内部还是充满了倾轧。唐肃宗在他的张皇后以及太监李辅国的谗言下。杀了有杰出军事才干的建宁王李谈。而宰相崔圆与李辅国对李泌的地位极是嫉妒,准备对他下手。为了避祸,李泌暂时离开了唐肃宗,做了闲云野鹤。 在唐肃宗的催促下,唐军花了重大的代价,收复了长安。唐肃宗回到京师,再度召见李泌,要他出来做事。 可李泌坦率地回答说:“臣对陛下报恩已足,只想再为闲人。” 唐肃宗说:“君臣患难与共多年,今正可同富贵,为何如此急着要去?” 李泌说他有“五不可留”:“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不可留而硬留,等子是陛下杀臣。” 唐肃宗表示,他决不会当勾践,诛杀功臣。李泌顺势利导地要唐肃宗以误杀李仪为戒,不再使太子落到同样的下场。 李泌终于走了,到衡山学神仙。 曾受到李泌保护的李豫,在继了帝位(唐代宗)之后,将李泌从衡山召到长安,在宫廷内外分别为他造了居所.以随时向他讨教,再想让他就任宰相。可李泌还是老原则,当王者师,当土者友,尽已力辅佐君主,但不做宰相。 李泌不愿做宰相,不是做作,是想保留个自由身,以躲避伴君如伴虎的危险,以躲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危险。然唐代宗不像他父亲,他不想让李泌保留自由身,而要李泌彻底放弃他的原则,交出身体来为他效命。 时逢端午节,王公大臣、妃缤公主都向唐代宗献了礼,惟独李泌不见动静。唐代宗间他为何不献礼。 李泌反间道:“臣住在宫中,从头巾到鞋袜都是陛下所赐,所剩只有一身体,拿什么来献?” 唐代宗说:“卿往日不肯屈就先帝的宰相,从今往后,卿当献身给联,身不再为卿所有!” 李泌问究竟要他做什么。 唐代宗的回答是:“联要卿食酒肉,有家室,受禄位,为俗人。” 李泌大泣,请唐代宗不要堕其志。唐代宗不睬,强行为他葬了双亲,再给他娶了士族卢氏之女为妻。 李泌拗不过唐代宗,他清楚再拗下去,只能自取其辱,由是迫不得已地当了俗人。作为妥协,唐代宗没强迫他做宰相,而让他当翰林学士。当了俗人后的李泌,却和官场很不融洽,宰相元载借口他有才,将他放了外任。元载被诛后,转了几个地方的李泌,被唐代宗召回了京。但没多久,宰相常衰如法炮制,又将他撵到地方上去。 唐德宗继位,逢朱砒作乱,放弃长安,逃奔到梁州(今陕西汉中)。在这危难之际,唐德宗想起了曾做过他文学老师的李泌,想用他来为自己排忧解难,由是遣使将他召了来,任为左散骑常侍,在中书省听候调用。 到了唐德宗手下,李泌已完全放弃了学神仙,放弃了做隐士,成了彻底的俗人,在家里有了儿子,在朝中是个标准的官员。他不再以王者师的面貌出现,而是开始扎扎实实地做事二 在藩镇割据的形势下,他帮助唐德宗做了些消弹分裂势力的工作。陕貌都兵马使达奚抱晖鸽杀了节度使张劝,自立为节度使,上表要求朝廷予以承认。唐德宗命李泌前去解决此事。李泌单骑而往,以政治攻势化解了参与叛乱的军官,并说服达奚抱晖自选去处,使藐都回到了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中。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节度使陈仙奇,自署为留后,李泌以伏兵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大破其兵。此外,他积极呼吁恢复府兵制,取消募兵制,以断绝藩镇割据的军事渊源。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李泌被拜为宰相,他没作推辞就上任了。在解决了胡人留京、边兵军晌等问题后,他就太子李诵(唐顺宗)妃母亲部国公主被人检举交通外臣之事,百般劝说唐德宗,担保李诵无事,从而保住了李诵的太子位。 两年之后,李泌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六十八岁。 细说隋唐60:郭子仪、李光弼 在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安史之乱爆发后,若无郭子仪的力挽狂澜,恐唐朝再难复苏了。这其实是传奇小说带给人们的影响,有些夸大了郭子仪的历史功绩。但也不可否认,郭子仪确实是唐朝抗叛的第一功臣。 郭子仪的名与字是一样的,都叫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是标准的军人,通过武举考试而步人军界。他统兵有方,作战有功,不时升迁,到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已任朔方(驻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节度使。 他转战河东(今山西)一带,攻城略地,在官军纷纷败退之际,独自撑起了一片天地。然后,他和他所推荐的李光弼合作,兵进常山(今河北正定),通过九门之战,大破叛军史思明部,掀起了河北抗叛的大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