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简明世界通史(下)-4

作者:李纯武 严志梁等 字数:41473 更新:2023-10-09 10:15:00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了争取民主改革的斗争。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出现了国民大会运动,1885年成立了国民大会党,宣传民权和自治,要求增加民选议员,实行关税保护。1898年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出现了“百日维新”,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实行君主立宪。1876年土耳其米德哈特领导的新奥斯曼党在伊斯坦布尔发动了政变,废黜了阿卜杜尔阿西兹,改立阿卜杜尔哈米德为素丹,颁布了宪法,成立了两院制国会,实现了君主立宪制。1890—1891年伊朗马尔考汗领导的立宪运动要求限制王权,保障所有权,实行君主立宪。1896—1898年菲律宾爆发了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和美国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改良主义运动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和实行民主的愿望,同时也暴露了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两面性,没有提出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的纲领。他们对工农群众运动抱着冷漠或敌视态度,幻想通过上书请愿或宫廷政变的方式,迫使或依靠封建统治集团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亚洲各国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血腥镇压下遭到了惨败。“百日维新”被清朝封建顽固派淹没在维新志士的血泊之中,米德哈特惨死在“流血的素丹”的屠刀之下。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国大党参政和改革要求的回答是要它“寿终正寝”。血的史实证明,改良主义运动改变不了亚洲各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屈辱地位。改良主义运动失败了,但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仍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表明一个新的先进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已经登上了民族解放斗争的舞台,它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开端的标志。改良派进行的启蒙思想的宣传唤醒了民族的觉醒,他们失败的教训激励着资产阶级革命派走上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实现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第二节  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二十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日益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民族危机的加深,改良主义运动失败的教训,各国资产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只有走领导工农群众进行革命的道路。当时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1905年俄国革命的爆发以及沙俄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更加鼓舞了他们夺取胜利的信心。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二十世纪初的亚洲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第三次高潮。伊朗、土耳其、中国等半殖民地国家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殖民地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出现了资产阶级领导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越南,潘佩珠领导的“国民革命党”进行反法的武装发动,在朝鲜形成了全民性的抗日起义——义兵运动。尤为可贵的是亚洲各国革命者在组织上进行了联合斗争的尝试,1907年夏,中、印、缅、朝、越、菲等国革命者在日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宣布各国革命应竭尽全力,相互援助。在这次革命高潮中,土、伊、印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中国的辛亥革命影响最大。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等激进纲领,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在东方的一个大国宣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死刑,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1905—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伊朗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愈来愈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特别是英俄两国竞相争夺的对象。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架设电报线,修筑公路,开发森林,开办银行等特权,垄断了伊朗三分之二的石油。1889年开设的波斯帝国银行控制了伊朗的财政。沙俄则在北部取得了各种同类的特权。由于沙俄毗邻伊朗,多次发动侵伊战争,割去了大片伊朗领土。沙俄还为伊朗国王建立了一支哥萨克式的近卫军,作为控制伊朗政府的工具。到二十世纪初,伊朗南部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北部则受俄国的控制,甚至王位继承权也决定于彼得堡。腐朽反动的恺加王朝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屈辱投降,出卖主权,完全成了俄英帝国主义的走狗。外国资本家与本国封建主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土地。恺加王朝的一个王子占有二千个村庄,阿塞拜疆一个俄国地主占有一百九十二个村庄。苛捐杂税和封建地租夺去农民收成的九成,致使农业破产,成百万农民死于饥饿。沙俄大使也不得不承认,“外国人在波斯把一切都控制到手,而波斯本地人不得不求乞为生”。伊朗工人处境也十分恶劣,工作日长达十五一十六小时,工资相当于欧洲工人平均工资的十分之一到十五分之一。二十世纪初,北部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离乡背井,到俄国巴库、梯比利斯等地做工,每年达十五万至二十万人之多。他们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参加当地俄国工人的斗争,回国后传播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斗争,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这一时期,伊朗资产阶级也产生了,但主要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外国商品的倾销和封建王朝的苛捐杂税迫使他们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道路。伊斯兰教在伊朗影响很大,高级阿訇本身就是大封建主,是封建王朝的重要支柱。但是国王夺取寺田,取消阿訇审判职务以及西方基督教的传播都威胁了他们的特权地位。因此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可能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甚至有时被革命浪潮推到革命领导者的地位上。二十世纪初,由于连续的农业歉收,全国群众性反抗浪潮愈来愈高涨。1903—1904 年在德黑兰、大不里士等全国主要城市都发生了“饥饿暴动”,暴动的群众捣毁米店、肉铺和仓库,反对提高食品税和出卖民族利益的关税协定,要求罢免贪污卖国的首相阿扎姆。一位鼓动家赛义德扎马尔说:“在波斯自古相传一条法律,就是犯了盗窃罪要砍掉他的手,但是这条法律只用在穷人身上。凭良心讲,如果公平合理地实施这条法律的话,难道不是上至国王、下至小吏的手都该砍掉吗?然而大家不这样作,这就是波斯所以不幸的缘故。法律对一切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国王慑于群众运动的压力,撤销了阿扎姆的职务,但政策依然如故。革命形势还在继续发展。严重的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终于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905年12月克尔曼和德黑兰的官员和军队毒打僧侣和商人的事件成了革命的导火线。全国各城市群情激愤,罢工罢市,游行集会,抗议官员的暴行。12月14日德黑兰的阿訇率领神学院的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去近郊的清真寺“藏难”,发表宣言,谴责国王政府是各族人民一切灾难和不幸的祸首,要求召开议会,实行改革。军队也拒绝执行镇压群众的命令。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面对群众运动的怒潮,国王被迫让步,1906年1月宣布召开议会,进行改革,接着又任命自由主义者纳斯罗拉汗为首相。10 月召开了第一届议会,二百名议员中多是阿訇、贵族、自由主义地主、商人、官吏,也有少数手工业者。议会相继通过《基本法》和《基本法补充条款》。这是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的宪法。它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国家,议会为最高权力机关,有权批准法律和预算,不经议会批准,政府不得向外国借款和缔结条约,不得将专利租让给外国人。它还规定了公民的人身、住宅、财产不受侵犯,人民有受教育、集会、结社、出版、言论自由等权利。它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设立由高级阿訇为主的常设委员会,根据伊斯兰教义审查和否决议会的一切议案,这实际上确立了阿訇的特权地位。颁布宪法是这次革命的重要成果,但这部宪法有很大的妥协性。它虽然限制了王权,但未根本触动封建势力;虽然规定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但广大工农仍然无权,农民的土地问题更未涉及。真正得利的是由高级阿訇、自由派地主和商业资产阶级等立宪派。立宪派参加政权,取得有限权利之后,认为革命任务已经完成,不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他们由革命力量变成了保守力量。而广大的工人、农民、贫民和小资产阶级却带着自己的要求力图把革命推向前进。1906年以后,从北部阿塞拜疆、吉兰到南部的克尔曼、俾路支等省农民运动方兴未艾,抗租抗税,拒服劳役,袭击庄园、开仓分粮,夺取土地。城市的群众运动更为猛烈。1906年德黑兰工人举行总罢工,印刷、电报、渔业、搬运工人都进行了罢工,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德黑兰出现了伊朗第一个工会组织。北部各城市还相继成立了小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革命组织“穆扎希德”(意为为正义而斗争的战士),提出更激进的纲领,要求实现民主的选举制度和言论、出版、集会、罢工自由,主张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和累进税。另外还建立了群众性的革命武装“费达伊”(即敢死队),参加者多是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和低级僧侣、商人。这个组织成了这一时期北部各省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工农群众运动的高涨,使立宪派惊恐万状,他们竭力压制人民的革命积极性。为了镇压革命,英俄帝国主义也勾结起来,1907年8月,签订了瓜分伊朗的协定,分别在伊朗南北部划分了势力范围。在俄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新即位的穆罕默德阿里国王以哥萨克人为核心,调集军队于 12 月发动政变。首都的群众性政治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和各省费达伊进行了坚决反击,反革命政变遭到了失败。1908年6月23日阿里发动第二次政变,是日晨沙俄军官利亚霍夫指挥哥萨克近卫军,炮轰议会大厦,逮捕议员和群众组织领导人,解散议会,屠杀革命群众。政权落入封建贵族之手。列宁痛斥哥萨克“在波斯建立镇压革命的功勋”,俄国又一次“充当国际刽子手的角色了”。①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进攻的严重形势下,立宪派已不能领导革命,革命的领导权转移到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手中。革命中心转移到北部的大不里士和吉兰。那里的群众性政治组织号召保卫宪法,召开议会,驱逐外国干涉者。1909年7月,吉兰的费达伊和南部部落反国王的部队共同向首都进军,推翻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国王逃往俄国。伊朗革命获得了第二个回合的胜利。护宪运动胜利后,阿萨德汗为首的自由派地主和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建立了临时政府,宣布恢复宪法,召开议会,废黜阿里,立十四岁的王子为国王。但是,新议会比前届议会更保守,它公然宣布取缔群众政治组织,解散费达伊,封闭进步报刊。尤其严重的是幻想依靠美国抵制英俄,聘请美国的摩根舒斯特为财政总监。1910年底,伊朗政府向美国聘请财政顾问,改组伊朗财政制度,美国于次年1月派出摩根舒斯特等五人作为顾问到达伊朗。伊朗拱手奉送了财政大权。新议会的反革命政策分裂了革命力量,给封建王朝以可乘之机。1911年7 月废王阿里在沙皇支持下,率领三万反动武装在里海沿岸登陆向德黑兰进犯。1911年11月,英俄军队也分别从南北两路进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又一次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潮,他们提出了“不是独立,就是死亡”的口号,奋勇抵抗。当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时,阿萨德汗叛变革命,在沙俄筹划下,于12月在德黑兰发动政变,包围国会大厦,解散议会,恺加封建王朝又一次复辟,延续六年之久的伊朗革命被帝国主义绞杀了。1905—1911 年伊朗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英俄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其次是革命领导者阿訇、自由派地主、商业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他们依靠人民的力量进行斗争,稍获胜利就调转枪口镇压工农,给敌人以可乘之机。革命的失败还由于未能充分发动广大农民,而城市斗争又很分散,都被各个击破。但是,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势力;群众政治组织和费达伊的出现显示了伊朗人民的革命创造性,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经验。伊朗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引起了反响。1910年2月1日,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高度赞扬伊朗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驳斥康梁保皇派害怕革命、反对革命的谬论,还表示了要效法伊朗人民进行革命的决心。1908-1909 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土耳其曾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多民族的军事封建帝国——奥斯曼帝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十七、八世纪以来,帝国内部危机四伏,衰弱破败,它的广大领地早为西方国家所觊觎。十九世纪晚期,瓜分“奥斯曼的遗产”更成为帝国主义国家斗争的焦点。1878年的俄土战争和柏林会议是第一次国际大分赃,英、法、俄、奥等瓜分了它在地中海和巴尔干的大片属地。1881和1882年,英法先后占领了突尼斯和埃及,帝国面临被彻底瓜分的厄运。帝国主义还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在土耳其攫取了各种经济政治特权,控制了交通运输、贸易信贷和矿产资源。1881年英、法、奥、意等国组成的“奥斯曼帝国债务管理局”掌握了全国的烟、酒、盐、印花税等重要税源和财政命脉,俨然成了国中之国。1903年德国取得了从柏林经伊斯坦布尔到巴格达铁路(即所谓三B铁路)的建筑权。土耳其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土耳其各族人民不仅外受帝国主义宰割凌辱,而且还受国内“血腥素丹”哈米德二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1876年,哈米德借“新奥斯曼党”立宪运动登上王位,但两年以后他就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废除宪法,流放并杀害了首相——新奥斯曼党的领袖米德哈特,把立宪运动淹没在血泊之中。他为了维护反动统治,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暴无比。“特种骑兵队”血腥镇压各族人民,特务网密布全国,人民稍有不满,就有杀身之祸,书报审查极苛,“自由”、“革命”、“弑逆”等词一概禁用。哈米德还推行泛伊斯兰主义和泛土耳其主义,挑动基督教民族与伊斯兰教民族互相残杀,对属地各民族的反抗则实行民族大屠杀。1894年亚美尼亚人起义时,竟被杀害六万余人,毁掉村庄三千余座。土耳其成了一座暗无天日的“民族牢狱”。“血腥素丹”统治下的土耳其,一片恐怖破败景象。民族危机深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在帝国主义加紧分割土耳其和哈米德二世进行血腥统治时期,在土耳其国内外积极进行革命活动的主要政党是“统一与进步委员会”,又称青年土耳其党。这个党成立于1894年,它的主要领导人是新闻记者阿麦德李萨。它的纲领是保持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完整,恢复1876年宪法,其主要成员是军事院校的学生、下级军官、新闻记者和流亡国外的新奥斯曼党人。1897年该党在首都发动了第一次政治示威运动,遭到哈米德的血腥镇压之后,实际上陷于分裂瓦解状态。1905年俄国革命和伊朗革命鼓舞了土耳其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亚美尼亚、阿尔巴尼亚、阿拉伯地区的民族起义如燎原大火,马其顿、安那托利亚的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军队骚动也连连发生。波浪滚滚的革命高潮鼓舞了青年土耳其党人,为了领导革命,1906年该党总部由巴黎迁到马其顿的重镇萨罗尼加,次年又召开了各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提出了比较激进的纲领:废黜哈米德二世,恢复1876年宪法,实行各民族的平等。大会之后,他们联合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的游击队,积极策动马其顿的驻军进行武装起义。为了扑灭革命运动,哈米德加紧勾结外国势力,1908年6月英俄协议共谋出兵马其顿,奥匈帝国也企图占领萨罗尼加。帝国主义的加紧干涉加速了革命的爆发。1908年3月,马其顿驻军第三军团的青年土耳其党人尼雅吉中尉率部起义,二军团起而响应。各族游击队和农民也加入起义队伍,哈米德派去镇压的军队纷纷倒戈。7月23日起义军在萨罗尼加发出最后通牒,要素丹在二十四小时内恢复宪法,并准备进军伊斯坦布尔。哈米德目睹众叛亲离,被迫于次日宣布恢复宪法,召开国会,解散特务组织,承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革命的初步胜利使青年土耳其党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同年底的国会选举中,他们获得了多数议席,李萨当选为国会议长。青年土耳其党人刚刚取得初步成就就认为大功告成,不再前进了。但是各族人民群众的要求犹未实现,因此革命积极性更加高涨。铁路、码头、煤炭工人进行罢工,要求实现工人立法;农民集会,要求分配土地,取消什一税;属地各族人民要求民族平权。青年土耳其党不加支持,反而是背弃诺言,镇压工农运动。它迫令马其顿的游击队交出武器,声称土耳其只有一个民族,根本否认其它民族的存在。这种背叛革命的行径分裂了革命力量,助长了反动势力的气焰,哈米德在英国支持下,依靠近卫军和特务网的余孽,于1909年4月13日发动政变,解散了国会,逮捕青年土耳其党人。封建买办势力的复辟不得人心。青年土耳其党依靠第二、三军团,重新联合马其顿游击队,从革命的大本营萨罗尼加向首都进军,4月24日攻占伊斯坦布尔,逮捕并废黜了哈米德二世,另立其弟穆罕默德五世为素丹,重新组织政府,恢复国会。这次革命以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而结束。土耳其革命是一次极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当政的青年土耳其党幻想依靠更富于侵略性的德帝国主义对抗俄英等老牌帝国主义,以致把土耳其变成了德国的附庸。在国内民族压迫依旧。但这次革命毕竟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激励了境内各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为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同盟会《民报》指出哈米德反革命政变是土耳其革命“除恶未尽,死灰复燃”的结果,以此痛斥保皇派鼓吹君主立宪是“姑息养奸”。他们还以土耳其军队参加革命为榜样号召清廷军队弃暗投明,倒戈起义。第三节 1905—1908年印度的民族运动殖民统治和剥削的加强 二十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加剧,把印度视作大英帝国生命线的英国,在印度加紧强化它的殖民统治。1899年,极端殖民主义分子寇松勋爵就是适应英帝国主义这一愿望而就任印度总督的。寇松就任后第一年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最终完成十九世纪末就已开始的币制改革,宣布取消银本位制,禁止银币的铸造和流通,规定并提高了英镑与卢比的比价,使卢比完全依附于英镑,从而更有利于英国商品与资本的输入。这一措施割断了印度与其它国家,主要是实行银本位制的亚洲国家的直接贷币联系,导致印资厂商的大量倒闭,进一步巩固了英国的垄断地位,加速了印度社会经济的殖民化。由于废止银币,银价暴跌了30%以上。殖民者以此剥夺了以银饰为储备手段的广大人民的大量财富,也严重损害了存有大量白银的封建王公和资产者的利益。这是英国殖民者对拥有世界白银总量四分之一(约20亿盎斯)的印度进行的一次大抢劫。卢比的相对增值又引起了物价的上涨,加剧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灾难,使千百人死于饥饿。正是在这种殖民化政策的推动下,英国商品和资本向印度输入剧增。1896—1910年英商的投资由四至五亿卢比增至六至七亿卢比,增加了50%左右。投资的主要门类是殖民政府的公债、铁路、矿产、造船、航运、种植园等。为了便于掠夺和统治,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大力鼓励建筑铁路。1890年全印铁路线有一万五千八百多英里,1905年为二万六千八里英里,1913年达三万四千六百多英里。从印度运出的粮食原料也大大增加。1901—1906 年和 1892—1897年比较,输往英国的小麦增加了176%,棉花增加了43%,黄麻增加了27%。此外,殖民政府的赋税也愈加繁重。这一时期英国在亚非各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军事费用庞大,都尽量转嫁于印度人民身上,1905年殖民政府预算的3/4用于军费和官员薪金,但赤字仍然不断上升,1913年高达二亿七千四百万英镑。殖民者强盗式的掠夺给印度人民带来可怕的灾难,灾荒严重,疾疫肆虐。1905—1906 年灾区人口是三百三十万,1906—1907 年为一千三百万,1907—1908年达四千九百万。1896—1908年死于饥荒鼠疫者达1000多万人。悲惨的遭遇迫使印度人民起而反抗。农民骚动抢粮事件连绵不断,工人罢工浪潮汹涌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促进了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分化、发展。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形成了以提拉克(1856—1920年)为首的小资产阶级激进派。他们反对党内大资产阶级“温和派”领导集团的改良主义路线,主张发动工农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包括暴力来推翻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建立独立的印度联邦共和国。他们还在工农群众中进行了发动和组织工作。激进派的出现及其领导人民的斗争是印度人民新觉醒的重要表现,是1905—1908年民族运动的先声。群众性反英运动的爆发 面对群众运动的高涨和人民的新觉醒,英国殖民者采取了各种高压政策。寇松诬蔑印度人是“下等”民族,没有自治能力,拒绝国大党参加政权的温和要求。他蛮横地把加尔各答市政府印籍职员裁减一半,以保证英籍职员的优势地位;还限制出版自由,压制民族主义报刊,提高大学学费,限制印籍学生。1905年他又玩弄“分而治之”的阴谋,宣布把孟加拉省分为东西两省。孟加拉省人口众多(约八千万人),工商业发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强大,是当时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基地。但是该省的宗教关系和阶级关系比较复杂。东部的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多系印度教徒,工农群众则多系穆斯林,西部的情况相反。寇松实行孟加拉分治的目的就在于制造教派冲突,破坏民族团结,瓦解反英运动。寇松分割孟加拉的提议,由英国议会通过,1905年10月付诸实行。殖民政府的蛮横行径激起了印度人民抗议的怒潮。在国大党领导下,孟加拉省各城市罢工罢市;加尔各答几万人涌向恒河岸边,举行神圣洗礼以表示孟加拉人民的团结;全国开展抵制英货运动,群众性的反英运动风起云涌。1905年到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爆发了。刚刚爆发的俄国的 1905 年革命以及中国和伊朗的反帝运动鼓舞了印度人民的斗争。国大党主席达纳奥罗哲说:“既然俄国的农民准备着而且也能够从世界上最强大专制制度那里夺取自由,既然东亚的中国西亚的波斯已经觉醒,我们这些所谓印度—不列颠帝国的自由公民还能再作专制主义下毫无权利的顺民吗?”。1906年12月,国大党年会通过了“自产”、“自治”、抵制英货、民族教育四点纲领。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进入了争取民族自治的新阶段。什么是“自治”?“温和派”认为自治只是在英帝国范围内的自治;激进派认为就是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印度共和国。随着反英运动的深入发展,两派的分歧导致了国大党的分裂。工农运动的发展,国大党的分裂 1907 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了工农联合斗争、全国东西呼应的大好局面。4 月东孟加拉农民起义,反对地主高利贷者,支持“自治”和“自产”,接着西北旁遮普的农民由激进派拉罗易等人领导举行起义,攻入拉瓦尔品第市,强迫企业主答应工人提高工资的要求。拉合尔、阿姆利则的工农运动也随之兴起。殖民当局惊慌万状,一方面撤退官员家属,另一方面又派军北上镇压。铁路工人罢工,拒绝运送军队。与此同时,工人的罢工运动也一浪高过一浪。1907年11月孟加拉铁路工人的两周大罢工影响最大,加尔各答通往各地的火车停驶,东部地区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震动了英国殖民者,也吓坏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大党温和派,他们深恐群众运动越出合法的范围,导致真正的革命,便走上了投靠殖民者、反对革命的道路。在1907年12月国大党的年会上,他们公开要求放弃四点纲领,停止一切反英斗争,拼命攻击激进派的“狂热”。激进派被迫退出大会,另组“民族主义者党”继续坚持四点纲领,坚持斗争。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国大党领导集团妥协投降之后,孟加拉的群众运动暂时低沉。但在激进派领导下的西部和南部的群众运动,尤其是工人的罢工斗争把反英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908年春,孟买等地的铁路、建筑、黄麻、纺织工人的罢工一浪高一浪,马德拉斯省一些地方的工人和市民在激进派领导下罢工罢市,占领法院,捣毁了警察局。殖民政府在极力拉拢温和派的同时,又残酷迫害激进派,野蛮镇压群众运动,命令禁止集会,取缔“民族主义者党”,查禁革命报刊,逮捕激进派活动家,6月24日悍然逮捕了提拉克,7月23日又蛮横地判他六年苦役,企图置他于死地。殖民统治者的暴行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抗议,孟买十万工人宣布政治总罢工,举行示威游行,修筑街垒,英勇抗击殖民军警的血腥镇压,几百人血洒街头。总罢工一直坚持了六天,同警察的冲突仍持续了两周。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是三年来反英运动的最高潮,它表明印度的工人阶级作为一支新兴的阶级力量登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舞台。列宁以极大的欢欣赞誉说:“欧洲的觉悟的工人已经有了亚洲的同志,而且人数将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时俱增”。①印度人民历时三年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其自觉性和组织性远远超过印度人民历次的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英国政府不得不修改分割孟加拉的法案,1911年东西孟加拉省重新合并。印度人民的这次斗争也受到亚洲革命者的支持。《民报》多次载文痛斥英国殖民者的罪行,称赞印度人民的斗争,呼吁中印两国人民携手共进,屏蔽亚洲,抗击殖民者的侵略。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和非洲人民的反抗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狂潮 从十五世纪末年以来,非洲是殖民者大量掠夺黄金、象牙和贩卖“人类血肉”(黑奴)的场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贩卖“人类血肉”的可耻勾当才急剧收缩。在这几百年中,欧美殖民者也占领了一些沿海国家的领土,如葡占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荷、英先后占领南非好望角殖民地;英、美以遣返黑奴为名,在西非侵占了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法国从1830年起开始大规模侵入阿尔及利亚。但是,同世界上其他各个大陆相比,殖民主义在非洲占领的土地面积的比例是较小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狂潮,90%以上的土地未被瓜分的非洲,成了列强你抢我夺的对象。非洲的油棕、橡胶、象牙、贵重木材早就成为资本家掠夺的产品,随着棉花、可可、咖啡、甘蔗、剑麻等经济作物种植成功,金矿和金刚石矿的发现,非洲成了垄断资本家追逐的重要原料产地。欧洲垄断资本家还想使用强制的低廉的劳动力,扩大非洲的投资,开辟新的投资场所。尽管非洲有辽阔的沙漠,但在争夺世界上尚未分割的最后几块土地时,垄断资本家唯恐落后于他人,总想夺取更多的土地,也不管这是一些什么土地,也不管这些土地在什么地方。从十九世纪初年开始的对非洲内陆的考察,也为列强瓜分非洲提供了必要的地理人文资料。在此之前,欧洲人对非洲腹地的情况,并不比古代欧洲人知道得更多。尼罗河河源在那里?尼日尔河流向何处?赤道附近有没有山岳?什么人居住在非洲内陆?依然是些困惑不解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欧洲资本家追逐新的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激励下,考察队一个接一个地派往非洲内地,考察的次数不断增多。十九世纪上半期仅仅进行了二十一次考察,而1851—1860年为二十七次,1861—1870年为二十九次,1871—1880年为四十七次,1881—1890年增至八十四次。神秘的帷幕被揭开了。早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苏格兰医生芒戈帕尔克到尼日尔河探险。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另一个英国人理查德兰德继续在这一带探险。前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证明尼日尔河是注入贝宁湾的。1863—1864年间,斯皮克、格兰特和贝克相继考察了维多利亚湖和阿伯特湖。1862年,斯皮克基本查清了尼罗河源于维多利亚湖。1851—1873年大卫李文斯顿长期在非洲探险。他从大西洋到印度洋,横穿非洲大陆,勘察了赞比西河、卡拉哈里沙漠,他向世人报道了维多利亚瀑布、姆韦鲁湖、班韦乌卢湖、尼亚萨湖和坦噶尼喀湖。尽管许多探险家抱着科学研究的目的,尽管李文斯顿为研究非洲大陆献出了生命,但是,象非洲人长期以来所忧虑的那样,帝国主义的炮舰和军队,是踏着探险家的足迹接踵而来的。不少探险家就是帝国主义的代理人。例如斯坦利考察了刚果河,同时代表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同扎伊尔的酋长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帝国主义列强奉行“抢先占领”的原则,各自制定了自己的鲸吞计划。英国妄图建立一个北起开罗南至开普敦的纵贯非洲大陆的殖民帝国,法国梦想建立一个从佛得角穿过东、西苏丹直达索马里的法属非洲;德国则妄想夺占赤道非洲两侧。这些互相矛盾的殖民计划,导致列强之间摩擦频生,冲突迭起,战争危机不断。对刚果河流域的争夺,几乎使欧洲列强都卷进了冲突。1879—1884年间,斯坦利受利奥波德二世之托,以“国际刚果协会”的名义,欺骗和强迫土著酋长签订了近四百五十个保护条约,建立了二十二个据点,从而使利奥波德二世攫取了刚果河流域广大地区。与此同时,法国殖民者布拉柴从加蓬向刚果河流域推进,建立据点,强迫当地酋长签订保护条约,夺取了刚果河北岸和出海口大片土地,在1880年9月建立了布拉柴维尔城(今刚果共和国首都)。当斯坦利晚九个月到达布拉柴维尔对面的金沙萨时,法比对刚果河下游的领有权便发生了冲突。在法比争执不下时,侵占安哥拉的葡萄牙于1882年宣布刚果河口两岸归它所有。一场国际冲突开始了。英、德、美乘机插手其间,英国宣布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口两岸的领有权,葡萄牙则同意英国在此享有同等权利;美、德声明支持比利时,反对英、葡。1884年列强召开了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后才达成协议,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尔二世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今扎伊尔);并规定在非洲进行新的占领时,必须通知有关各方,占领方为有效,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有效占领”原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98年为争夺尼罗河上游,英、法两军在苏丹的法绍达村,拔刀相向。后因法国担心英、法战争一旦爆发,会在欧洲遭到德国的进攻,因而被迫让步,撤出了法绍达。1899年英、法签订协定,划分了双方在苏丹地区的殖民地分界线。帝国主义是按“实力”、按“资本”来瓜分非洲的。到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把非洲瓜分“完毕”时,英、法、德、比、葡、西按照各自的实力分得了相应的一分。但是,随着列强实力对比的消长,重新瓜分非洲的斗争便接踵而来。1899—1902年的英布战争和1911年的“摩洛哥危机”,就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非洲的斗争。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非洲各民族被帝国主义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买进卖出的对象。他们不顾历史的、自然的和经济的条件,对非洲大陆进行任意的强制分割。他们发动侵略战争,霸占土地,掠夺矿产资源,推行强制劳动制度,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过程,也是非洲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过程。他们为保卫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埃及人民的抗英斗争 古老的埃及,曾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十六世纪早期,它已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成了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对象。拿破仑曾企图经过埃及去摘取大英帝国王冠上的珠宝——印度,但他失败了。继战胜拿破仑远征军之后,埃及人民又消灭了长期把持统治的马木路克封建贵族,建立了代表新兴地主和商人利益的穆罕默德阿里家族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统治下的埃及,虽然依旧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但土耳其的宗主权已徒具虚名。穆罕默德阿里曾致力于改革内政,学习资产阶级文化和科学技术,建立新式企业,扩充军队,向外扩张,先后占领了苏丹和叙利亚,并打败了宗主国土耳其。唯恐埃及强大的列强,约定用武力“援助”土耳其。1840年9月,英国出兵贝鲁特进行武装干涉,11月迫使埃及签订《英埃协定》,规定埃及陆军缩减为一万八千人,实行协定关税,埃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外国商品倾销埃及市场,新式企业纷纷倒闭,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1851年英国获得了修建亚历山大至开罗铁路的特许权;1856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苏伊士运河的特许权。苏伊士运河于1859年开工,1869年完成,全长一百八十二点五公里,有二万埃及人丧生。为了开凿运河,建筑铁路和供宫廷享乐,伊斯迈尔(1830—1895)大量而又轻率地向欧洲国家借债。1876年外债高达二十五亿法郎,国家财政濒临崩溃的边缘。西方列强要求立即清偿债务,支付高额利息,伊斯迈尔不得不把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卖给英国,售价才一亿法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停止偿付债务。英法乘机接管了埃及财政大权,实行“双重监督”制度,由英国人担任财政收入和预算的总监督,由法国人担任财政支出的总监督。1878年8月,英法强迫伊斯迈尔成立了有欧洲资本家代理人参加的政府,由英国人威尔逊任财政部长,法国人德布里尼叶任公共工程部长,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分任副部长。这个“欧洲人内阁”,掌握了埃及的国家大权。为了清偿欧洲资本家的债款,“欧洲人内阁”强迫农民交纳两年后的地租,并派军队强征捐税,抢劫农民,以致农村地区灾荒连年,饿■遍野。埃及的铁路、港口、海关都被外国资本家把持,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都落入了欧洲资本家的腰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外国雇员充斥政府机构,埃及中下级军官和官员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挤,薪俸微薄,大量被裁减。波澜壮阔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了。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立宪的地主集团,军官和知识分子参加了反对外国资本和阿里家族专制统治的斗争。他们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这个运动的代表者是以阿拉比(1839—1911年)为首的祖国党。它提出了“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的口号,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实施宪政。1881年9月,埃及赫迪夫(执政)杜菲克(1852—1892)企图把具有爱国情绪的驻军调离开罗,阿拉比率军包围王宫,要求撤换内阁,召开国会。12月26日众议院开会,许多祖国党的拥护者被选进了众院。1882年2月27日公布了“1882年宪法”,规定政府对国会负责,议员有权对政府的活动实行监督。接着成立了祖国党内阁,由巴鲁迪任首相,阿拉比任陆军部长。新政府扩大议会的权力,把国家预算提交议会讨论,开始解雇外国雇员,废除“双重监督制度”。全国城乡群众运动蓬勃兴起,农民拒绝交租付债,要求分配地主土地。吓得地主和高利贷者纷纷外逃。1882年5月,英、法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舰队驶抵亚历山大港示威,向杜菲克提出最后通牒,蛮横地要求解散巴鲁迪内阁,驱逐阿拉比。6 月杜菲克以避暑为名,带领一批贵族官僚,逃到亚历山大港,公开投向帝国主义怀抱。7月11日,英国军舰炮轰亚历山大港。埃及军队仓猝应战,奋勇抵抗,成千上万的居民,在枪林弹雨中运送弹药,抢救伤员。12日埃及军队主动撤出了亚历山大城,在北部战线多次击退英军的进攻。但是,阿拉比轻信帝国主义不在苏伊士运河区作战的诺言,仅在从运河通往开罗的要道上,部署了少数游牧部落的新兵。英军背信,于8月占领苏伊士运河,沃尔斯利率领二万五千名英军急速进攻开罗。9月13日埃军在开罗城郊的特勒卡比尔附近被击溃。9月15日,开罗失陷,阿拉比及其战友被俘,流放到锡兰,轰轰烈烈的抗英战争失败了。英国占领军把杜菲克弄回开罗,在“间接”控制的形式下,建立了残暴的殖民统治。名义上是赫迪夫和他的内阁统治埃及,实际上克罗默(贝林勋爵)以“总领事”的身份握有无限的权力。贝林公开宣布:“埃及政府必须采纳英国顾问的意见,否则只有辞职。”在贝林独裁统治时期(1883—1907),许多埃及爱国者被判处死刑和流放。他恢复了“双重监督制度”,改组了军队和警察,在政府各部和各省设置英国顾问。1914年英国正式宣布埃及为英国保护国。苏丹马赫迪起义 当阿拉比领导的埃及民族主义运动方兴未艾时,苏丹爆发了震撼非洲大陆的马赫迪起义。英国侵入埃及后,也把魔爪伸进了埃及封建主统治的苏丹。苏丹正如统治它的埃及一样,被认为是奥斯曼帝国的组成部分。英国殖民者与埃及封建主互相勾结,掠夺土地,向苏丹人民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输出大量的黄金、象牙、橡胶、骆驼和牛。仅1873年一年,就从苏丹搜括了一百万英镑的财富。英国派遣各种代理人担任苏丹行政机构的要职。镇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戈登,从1874年起任赤道省省长,1877—1879年间任全苏丹总督,他残酷地镇压了达尔富尔省和加扎勒河省的起义。苏丹人民对英埃统治者的愤恨,以宗教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七十年代末,一个伊斯兰教苦行派教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1843—1885)主张同异教徒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宣传“废除不堪负担的苛捐杂税,在真主面前人人平等”。1881年5月,他在阿巴岛(在喀土穆南方,位于白尼罗河中)宣布自己为马赫迪(救世主),公开号召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1881年8月12 日,苏丹总督派遣一支部队偷袭阿巴岛,企图把马赫迪运动扼杀在摇篮里。凌晨三点,马赫迪闻讯后,当机立断,决定举行起义。起义者拿起棍棒,奔出村子,迎击敌人。共击毙敌士兵一百二十人,军官六人,残敌狼狈逃走。阿巴岛战斗的胜利,揭开了马赫迪反帝大起义的序幕。阿巴岛起义的第二天,马赫迪率领起义队伍,渡过尼罗河,在山岭起伏的卡迪尔山区建立了根据地。以贫苦农民为主力的起义军队,作战非常勇敢,多次打败英、埃军队。1882年6月,起义军歼灭了埃及军队三千余人。1883年初,攻克乌伊拜德城,完全解放了科尔多凡省。在绞杀了阿拉比领导的抗英斗争以后,英国决心扑灭马赫迪起义。由老牌殖民者希克斯率领一万远征军,向乌伊拜德反扑。11月初,起义军将希克斯远征军包围在乌伊拜德附近。4 日,起义军整夜发动佯攻,疲惫敌人。5日,远征军排列成三个方阵,左右两翼配备骑兵,企图突围。起义士兵奋勇杀敌,把敌人的三个方阵变成了三堆死尸,希克斯被击毙,一万远征军得以生还者仅二百五十人。英国政府在损兵折将、连遭失败的情况下,重新起用已经退职的戈登,任命他为苏丹总督。戈登大言不惭,声称“击溃马赫迪是一桩比较容易的事”。1884年2月,戈登走马上任。为博得苏丹人民的好感和瓦解起义军,他假惺惺地许诺租税减半,欠税豁免,声称苏丹将由苏丹人治理,妄图建立一个脱离埃及而由英国直接控制的“独立”的苏丹国,并把赤道省和加扎勒河省并入英属东非领地。但是,这些阴谋都破产了。1884年3月起义军绕过喀土穆,切断了它通往埃及的道路。1885年1月,起义军对喀土穆发动总攻,击毙戈登,全歼敌军。起义军乘胜挥师北上,解放了除港口城市萨瓦金以外的整个苏丹。恩格斯高度评价了马赫迪起义,认为它非常成功地抗击英国人。起义的胜利,恢复了苏丹的民族独立,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鼓舞了非洲各国人民的反帝斗争。1885年6月,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逝世,他的战友阿卜杜拉(约1846—1899)继任,称哈里发,定都恩图曼。年轻的共和国按地区特征把全国划分为二十个省。为了保卫民族独立,建立了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为了供应军需、建立了军火工场以及专门生产服装、军鞋的工场和作坊。为了发展民族文化和教育,开办了宗教和非宗教的学校。起义胜利之后,起义军内部的原始军事民主制遭到破坏。阿卜杜拉和军事长官占据了逃亡的英埃官员的花园和田庄,一些省的统治者也占有了大片土地。起义军上层的蜕化,严重削弱了反帝力量。1896年,英国调集一万五千大军,派基钦纳为侵略军总司令,大举进犯苏丹。1898年4月,在阿特巴拉战役中,马赫迪军失利,退守恩图曼。9月,在首都附近的决战中,马赫迪军损失过半,首都陷落。阿卜杜拉率军在科尔多凡坚持游击战,于1899年11月英勇牺牲。同年,苏丹被宣布为英埃共管,实权操在英国人手中。苏丹沦为英国殖民地了。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的胜利 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扼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航线咽喉的非洲之角,其战略地位更形重要。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成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对象。1862年法国“购买”了奥博克港,1884年派兵进驻。法国1888年侵占吉布提港,1896年把它侵占的所有地区合并成一个殖民地,称“法属索马里”(即今吉布提)。沙俄也企图在非洲之角沿岸建立一个“新莫斯科港”,以便在印度洋为沙俄舰队找到一个落脚点。1889年,冒险家阿西诺夫率远征队在塔朱腊湾的萨迦诺港登陆,引起了与法国殖民者的冲突。结果,俄国人七人死亡,六人受伤,其余全部被俘。在吉布提的冒险失败以后,沙俄改变策略,从与法国争夺转而与法国合作,共同对付英意。它在法国的协助下,打着“友好”的旗帜,向埃塞俄比亚派遣所谓“宗教使团”,“地理考察团”,进行和平渗透。英国除了1884年确立了对柏培拉、泽拉和布勒哈尔的保护权而外,还挑起了埃塞俄比亚与苏丹之间的战争。在1885和1889年之间,埃苏两国多次激战,在梅特马战役中,埃塞俄比亚皇帝约翰四世中弹身亡。意大利利用埃塞俄比亚在埃苏战争中受到削弱的机会,于1885年侵占了马萨瓦和贝卢尔之间的沿海地区。意大利的侵略行径得到了英国的支持。接着,它向埃塞俄比亚北部内地推进,先后占领了萨蒂、祖拉、瓦阿等地。1887年1月,在多加利被埃军打败,退回马萨瓦。约翰四世死后,孟尼利克二世继位。意大利转而支持孟尼利克,企图利用他地位未稳之际,确立对埃塞俄比亚的保护权;而孟尼利克则企图利用意大利的支持来消灭封建割据势力。1889年5月2日双方签订了乌西阿利条约,麦纳里克同意埃塞俄比亚北部若干地区归属意大利,意大利则以两万枝枪、二十八门大炮和二百万里拉作为补偿。第十七条还规定,埃塞俄比亚皇帝与其他列强交涉时,“可以”请求意大利协助。但是,在意大利文本上,“可以”被故意改为“必须”。1890年,意大利根据对本条的单方面解释,宣布埃塞俄比亚为保护国。孟尼利克忍无可忍,于1891年写信给欧洲列强,抗议意大利的无耻行为,庄严宣告:“我无意袖手等待海外列强来瓜分非洲。”1893年,埃塞俄比亚宣布废除乌西阿利条约。意大利帝国主义凶相毕露,1895年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侵占了阿迪乌格里、阿迪格腊特等地。埃塞俄比亚人民万众一心,猛烈抗击侵略者。1895年9月,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书,表示要“保卫我们的国家,给予敌人以反击”。各族人民掀起了爱国主义热潮,在几天之内就捐献了两百万银元和大量粮食、衣服,参战的勇士从全国各地奔向首都,迅速组成了一支十多万人的大军。12月,埃塞俄比亚军队首次打败侵略军,收复了马卡累要塞。孟尼利克一面提议双方和谈,一面下令埃军向阿杜瓦撤退,以便占领有利地形,准备决战。意大利侵略者无意谈判。1896年2月,意军司令巴拉蒂埃率领一万多人,分三路纵队向阿杜瓦进犯。3月1日,意军的一个纵队,在离主力四英里的地方,首先与埃军遭遇,被分割歼灭。埃军利用有利地形和优势兵力,在阿杜瓦附近迅速利落地消灭了另外两个纵队。在阿杜瓦会战中,意大利侵略军伤亡一万一千人,四千人被俘。埃塞俄比亚军民的巨大胜利,迫使意大利于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缔结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并给予赔偿。埃塞俄比亚抗意卫国战争的胜利,是非洲军队第一次彻底击败占优势的帝国主义军队,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保卫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使埃塞俄比亚成了非洲大陆屈指可数的保持政治独立的国家之一。黑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黑非洲,戴枷锁铐的奴隶行列已不多见,来往穿梭于美非之间的贩奴船已经稀少。可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战火在到处燃烧,黑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怒潮此起彼伏。在西非,加纳的阿散蒂王国从 1806 年起,一直有效地抗击着英国的侵略,从1807年到1901年同英国作战大约十次,阻止了英国向非洲内陆的扩张。英国把它视为眼中钉,非将它拔除不可。1873年,英国发动第七次侵阿散蒂的战争,打败阿军。1874年2月,英军进占库马西时,发现它已是一座空城。侵略军害怕被围歼,在炸毁皇宫,烧毁全城之后也退走了。1895年英国向阿散蒂国王提出了接受英国保护的无理要求,遭到断然拒绝。1896年1月,英国调集大军,猝不及防地攻占了阿散蒂人的首都库马西,俘虏了阿散蒂国王,宣布阿散蒂为英国保护国。但是,阿散蒂人民没有屈服,为反抗殖民者征集民夫,搜罗黄金,夺取阿散蒂民族的象征——金凳子,他们在雅阿散蒂娃领导下发动起义。4月,起义者包围库马西,7月,英军增援反攻。10月,起义军撤出首都附近,以游击战反抗殖民者。后来,雅阿散蒂娃等起义领袖被俘,起义被镇压。1902年1月1日,阿散蒂正式并入英属黄金海岸殖民地。英国在灭亡阿散蒂以后,于1897—1900年间征服了尼日尔河下游各族,先后占领了伊巴丹、伊洛林、努摆和贝宁。法国在西非的扩张,同样也遭到了激烈的抵抗。萨摩利杜尔(约1840—1590)领导下的乌阿苏鲁国(位于今几内亚),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屡败法军,阻挡着法国向内陆的推进。1891年法军集中强大兵力,直逼首都比桑杜古,萨摩利不断用游击战困扰法军。1892年1月11日,在比桑杜古附近,两军激战,萨摩利在狠狠打击敌军后,主动撤出首都,退往东部。1898年,法军偷袭萨摩利营地,他本人被俘,抗战亦随之失败。差不多同时,在达荷美有贝汉津(格比达西)领导的抗法战争,在乍得湖周围有腊巴赫领导的抗法战争。达荷美抗战开始于1889年。1890年双方签订协议,达荷美承认法国占领波多诺伏和科托努,法国每年付两万法郎作为补偿。1892年战争再起,达荷美军战败。1894年贝汉津被俘,达荷美被宣布为法国保护国。腊巴赫领导的抗法战争一直坚持到二十世纪初年。1900 年的库塞里战役,双方激烈搏战,腊巴赫壮烈牺牲。其子法德尔—阿拉继续领导战斗,直至1902年。在东非,乌干达和肯尼亚人民曾以各种形式反抗英国的侵略,而规模最大的反帝斗争则发生在坦噶尼喀。1884 年卡尔彼得斯代表“德国殖民协会”,同当地酋长签订了十二个保护条约,攫取了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德国人一到坦噶尼喀,非洲人民就群起而攻之。1888 年,阿布希里和伯瓦纳赫里组织抗德斗争,控制了整个坦噶尼喀沿海地带。1889年,用最新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德军进攻抵抗基地,先后占领了萨达尼、庞加尼和姆普瓦普瓦。年底,阿布希里被人出卖,惨遭杀害。1894年,伯瓦纳赫里再次起义,但被德国人打败。在南部,姆克瓦瓦领导赫赫族进行抗德斗争。1891年8月,姆克瓦瓦组织一次伏击,全歼了泽柳斯基率领的德军,阻止住了德军的南进。1894年,德军攻占赫赫人首府卡伦加。姆克瓦瓦坚持了四年游击战争,1898年6月,他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自戕身亡。1905年,坦桑尼亚人民揭竿而起,爆发了著名的马及马及起义①。在大约六个星期之内,起义的烈火燃遍了从达累斯萨拉姆到基洛萨以南,从基洛萨至马拉维湖以东的整个地区。他们赶走地方长官,袭击教会,打死德国棉花种植园主,攻打欧洲人居住的中心。德国殖民者风声鹤唳,赶忙调兵弹压,直到1907年这场群众性的起义才被镇压下去。马及马及起义是坦桑尼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起点。1904—1908 年间,西南非洲(纳米比亚)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德起义。赫勒罗人和霍屯督人并肩战斗,共同打击德国殖民者,与马及马及起义遥相呼应。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黑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前仆后继,给了英、法、德等帝国以沉重打击,奠定了非洲各族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光荣传统。 第十九章 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拉丁美洲也象亚洲和非洲,广大的被压迫的人民掀起了气势磅礴的民族民主运动,其矛盾既针对本国的统治阶级,也针对外来的帝国主义势力。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高度评价这一时期说:“几万万被压迫的、沉睡在中世纪停滞状态的人民觉醒过来了,他们要求新的生活,要求为争取人的起码权利、为争取民主而斗争。”①亚洲人民如此,拉丁美洲人民也如此。古巴独立战争(1895—1898)、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1917)以及当时在拉丁美洲广泛开展的民族民主运动成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独立战争后的拉丁美洲 独立战争以后,拉美各国长期政局动荡、经济停滞,和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恰成鲜明对比。在格兰德河以南出现这样的情况决非偶然。取得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没有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各项任务,各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到处盛行大庄园制,土地集中在极少数人手中,而广大农民则贫无立锥之地。这种现象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还很普遍。例如阿根廷,五千个大地主就占有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在巴西拥有一万公顷以上土地的地主仅占全部农户数的 0.3%,但却占有全国耕地面积的25%;即使在比较发达的智利,五百九十九户大地主就占有全国耕地的56%。大庄园主一般都在大城市,甚或在欧洲豪华的都会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根本不关心庄园内生产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土地大片荒芜、无人耕种的局面,如在委内瑞拉,可耕地的使用率不过百分之一左右。正是大庄园制使拉丁美洲长期贫困落后。除世俗地主外,教会也占有大量土地。在独立战争以后,教会依然是剥削阶级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拥有大量的财富,不少主教和修道院长都是大地主、大财主。教会往往同国内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反对任何改革和进步,是拉丁美洲前进的巨大障碍。和这种大庄园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是政治上的暴力和独裁。大庄园主无法借选举和议会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只有诉诸刺刀和武力。这就是为什么在拉丁美洲“考迪罗主义”盛行。所谓“考迪罗”,西班牙文原义是首领或领袖,这里意为军事独裁者。考迪罗主义是一种反动独裁者的统治制度。考迪罗通过政变上台和下台,国家不断更换政府和宪法,出现了内乱不断、民不聊生的局面。如玻利维亚在七十四年中爆发过六十次所谓“革命”,委内瑞拉在七十年中有五十次“起义”,秘鲁在独立后的头一百年中换过五十多个总统,巴拉圭则几乎每年就有一次“革命”。考迪罗或在全国建立独裁政权,或割据一方称王称霸,他们中间有人往往血腥统治达数十年之久,如墨西哥的圣他安纳(1834—1855年),阿根廷的罗萨斯(1835—1852年),巴拉圭的佛兰西亚(1814—1840年)、罗贝兹父子(1845—1870年)等。考迪罗上上下下,内战层出不穷,动乱频繁,要想取得经济上的迅速发展,显然是不可能的。拉丁美洲经济落后的一大标志是它的单一产品经济,即不少国家主要只生产某种单一的农产品或矿产品,如巴西、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全靠咖啡维持;糖的生产则在古巴和多米尼加占绝对优势;巴拿马和洪都拉斯的唯一出口是香蕉;铜和锡分别构成了智利和玻利维亚的经济命脉。这种单一产品的经济结构极端脆弱,经不起国际市场上价格的任何波动,带有极大的依赖性。拉丁美洲经济发展落后、政治动乱频繁都和帝国主义的剥削、干涉和控制密切相关。英国势力早在独立战争期间就打进了拉丁美洲市场。从 1807到 1814 年,英国对拉丁美洲输出的商品价值平均每年为四百万英镑,1825—1827年增加到每年平均六千六百万英镑。除商品输出外,英国还通过贷款来进行经济渗透,从1822年到1826年,英国向除巴西外的拉美国家前后贷款十次,共达二千一百万英镑;1870 年投资增加到八千五百万英镑,1890年激增到四亿二千余万英镑,第一次大战前高达十亿英镑。美国一向觊觎拉丁美洲,内战以后,在拉丁美洲大肆进行经济扩张。1899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三亿美元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即激增到十五亿美元,足以和英国分庭抗礼。当时,美国在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英国,但在南美英国依然执牛耳。英美诸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侵略,伴随的是政治上、军事上的干涉和控制。整个十九世纪,美国和欧洲各殖民大国都视拉美为自己的领地,或在那里扶植傀儡政权,或直接派军入侵,进行长期占领。从1856—1903年,美国曾对拉美进行五十次武装干涉,一次美墨战争(1846—1848年)就鲸吞了二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墨西哥领土。妄图卷土重来的西班牙曾在 1861—1865年悍然入侵多米尼加。而法国则对墨西哥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殖民战争(1861—1867年)。到了帝国主义时代,美国更在门罗主义的幌子下,交替使用金元和大棒,在拉丁美洲推行霸权政策。1909、1912年,美国两次出兵尼加拉瓜,进行长期占领。到1915年,美国军舰就曾打着“维持秩序”的旗号,二十多次侵入海地。1905 年,美国用武力胁迫多米尼加签订不平等条约,接着又从 1916年起实行长达八年之久的军事占领。美帝国主义在拉美实行扩张的赤裸裸的例子就是它一手泡制的“巴拿马革命”。早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就企图在中美洲开凿运河,开始垂涎巴拿马地峡了(当时,巴拿马是哥伦比亚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美国实力还不够强大,再加英国的抵制,英美两国 1850 年签订了克莱顿——布尔瓦条约,两国共享在巴拿马开凿运河的权利。但是1850—1855年,美国还是在巴拿马修筑了铁路,1852年未经哥伦比亚政府同意又在巴拿马地区擅自调动军队,1856年更借口所谓“西瓜事件”一度出兵占领巴拿马①。美国一再践踏哥伦比亚的主权,早把巴拿马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到了十九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巴拿马地区开凿沟通两洋运河的呼声在美国甚嚣尘上。开通了这条运河就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辟出了捷径,可使从纽约到旧金山的海路减少九千海里。这不仅对美国垄断资本家有利,而且对美国有战略价值。美国政界和财团因此加快了掠夺巴拿马的步伐。美国政府首先向英国施加巨大压力,迫使它同意修改 1850 年的英美条约。经过多次谈判,忙于欧洲事务的英国终于让步,根据1901年 11月18日两国签订的新约,英国被迫放弃了它对巴拿马地区的要求,承认美国可在那里独家经营。接着美国又通过1899年成立的新巴拿马运河公司与法国巴拿马公司开始谈判,企图将后者吞并,以清除开凿巴拿马运河的竞争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不惜放出空气,制造准备在尼加拉瓜修筑运河的假象。经过长期敲诈,法国巴拿马公司终于在1902年1月4日同意以四千万美金的低价出售该公司的全部权利和财产。在这以后,美帝国主义就把它的侵略的矛头直指着哥伦比亚。1902 年,美国和哥伦比亚进行紧张的谈判。最初哥伦比亚公使孔查顶住了美国的压力,但却被冠以“精神病”的帽子驱逐回国。继任的埃兰不惜卖国求荣,于1903年1月22日和美国国务卿海约翰签订了“埃兰——海约翰条约”。根据这个条约,美国取得了在巴拿马地区为期百年的独占租借权,还可不经哥伦比亚政府允许即向该地派遣军队。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仅仅是一千万美元的补偿金和每年二十五万美元的租金。“埃兰——海约翰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哥伦比亚朝野震动。全国舆论大哗,纷纷指责埃兰出卖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美国方面则向哥伦比亚施加粗暴压力,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海约翰都亲自出面进行威胁,企图迫使哥伦比亚国会批准“埃兰——海约翰条约”。哥伦比亚参议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主权,于8月12日以二十四票的压倒优势(共二十七人出席)否决了“埃兰——海约翰条约”。恼羞成怒的美国政府转而采取颠覆手段,用武力分割哥伦比亚的领土。罗斯福总统早在 3月就命令陆军部长鲁特派遣干练军官潜入巴拿马地区收集情报,同时在当地上层人物和大地主中纠合一小撮反动分子在巴拿巴地区“起义”。美国为他们制定计划,提供大量经费。在得悉一小撮叛乱分子发动“起义”的确定日期以后,几艘美国军舰分别驶入科隆港和巴拿马城海滨。11月3日晚,巴拿马果然爆发了“革命”,并于次日宣布成立共和国。大批美国军舰驶入科隆港,切断了巴拿马和外界的联系,致使哥伦比亚政府只能坐视那里事态的发展。美国政府则急忙承认了巴拿马共和国。11月18日美巴签订条约,美国对巴拿马地区的要求全部得到满足。面对内外反动势力,拉丁美洲人民仍然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奋起斗争,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废除奴隶制度就是拉丁美洲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还在十九世纪上半期,不少拉丁美洲国家就宣布废除了奴隶制。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也在十九世纪中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拉美最大的国家巴西所取得的成就更引人注目,它在1888年废除奴隶制,接着又在1889年宣布推翻君主制,成立共和国。与此同时,拉丁美洲的经济也克服种种障碍,逐步向前发展。到十九世纪末,铁路普遍铺设,而且增长很快。1910年墨西哥铁路线长达二万四千公里;1914年,阿根廷铁路线长达二万二千八百公里;1916年巴西铁路线长达二万七千公里。此外,纺织、制革、肉类、乳品等轻工业部门也迅速发展起来。拉丁美洲的工人阶级随着工业的发展而成长,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一些工会组织,在墨西哥和阿根廷还成立了第一国际的支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社会主义组织和政党陆续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形成。古巴独立战争(1895—1898年) 在十九世纪早期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高潮中,古巴没有取得独立。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反抗殖民统治的爱国组织如“玻利瓦尔的阳光和闪电”、“黑鹰大军”等陆续在古巴出现。古巴人民的斗争从一开始便得到了玻利瓦尔和许多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但是邻近的美国政府野心毕露,企图一口吞下这颗“加勒比海上的明珠”。杰弗逊还在1820年就认为古巴是美国的“一个最有趣的补充物”,应冒最大的风险,一有机会就加以攫取。1823年,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公开声称古巴是“北美大陆的天然延续”,古巴势必归并美国,就象成熟的苹果一定要落在地上一样,古巴也总有一天要落在美国的手里。然而十九世纪早期的美国羽毛尚未丰满,无法侵占古巴,力图维持原状。1840 年,美国国务卿福西斯通过驻马德里代办向西班牙政府声称,美国准备用武力支持后者继续占领古巴。1853年,美国又改换手法,试图用一亿三千万美元从西班牙手中购买古巴,但遭到了拒绝。尽管如此,美国却始终没有放弃吞并古巴的野心。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古巴和西班牙的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又日趋尖锐。古巴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土生白人、混血种人和黑人都迫切要求摆脱殖民统治。1868年10月10日,地主出身的律师塞斯佩德斯在东方省首举义旗,发表了要求独立的宣言,开始了古巴历史上著名的十年战争。最初形势发展很快,起义席卷了几个省,队伍扩展到两万多人,接着又在1869年4月10日宣布成立共和国,由塞斯佩德斯出任总统。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废除奴隶制,在整个战争期间却没有提出鲜明的社会改革的纲领。西班牙政府为了保住它在美洲仅存的最重要的殖民地,先后几次调派大量军队来对付起义军,并严密封锁整个岛屿。不屈的古巴人民顽强斗争了十年之久,1873年塞斯佩德斯被俘就义。最后由于领导人的动摇和叛卖,1878年签订了妥协的和约,“十年战争”(1868—1878年)遭到失败。十年战争是古巴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古巴人民并没有赢得独立,但他们的血却没有白流。1886年,慑于十年战争的余威,殖民政府宣布在全岛废除奴隶制。更重要的是,这次战争锻炼了一批古巴革命的领导人,他们在未来的独立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中著名的有马塞奥和戈麦斯。安东尼奥马塞奥(1845—1896 年)出生在一个穆拉托人的农民家庭,外号“青铜巨人”。他的父亲是一位革命家,曾参加过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独立战争,他的母亲也是一位献身革命的女英雄。在父母的教育和熏陶下,马塞奥和他的六位兄弟都投身于古巴的解放事业。还在十年战争期间,他们全家都发出了庄严的誓言:“我们,马塞奥一家愿为祖国而捐躯。”十年战争失败以后,马塞奥为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继续斗争。马克西莫戈麦斯(1836—1905年)出生于海地岛的地主家庭。他参加古巴的十年战争,因战功卓著而擢任为共和国的陆军部长。戈麦斯不满1878年的和约,继续斗争,是古巴独立战争中的一位杰出战士。在古巴独立斗争史上,另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爱国者是何塞马蒂(1853—1895年)。他出身贫寒,还在学生时代就从事反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用充满激情的诗歌和戏剧唤起古巴人民起来进行斗争。1869年十七岁的马蒂因参加起义被捕,判处六年苦役,随后又流放西班牙。马蒂热烈支持十年战争,反对1878年和约。1879年9月,他回到古巴准备新的起义,但随即被捕,流亡到了美国。他在那里收集经费,购买武器,又在古巴流亡组织中做了大量工作,号召所有爱国者不分肤色、信仰,团结一致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1892年4月10日,在马蒂的领导下成立了古巴革命党,为独立战争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马蒂是一个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意识不到工人阶级的力量,也没有提出一个完整的改造古巴社会的纲领;但他坚决反对殖民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就使他能站在时代的前列,起着古巴人民旗手的作用。十年故争并没有消除古巴和西班牙之间的矛盾。西班牙在战后强化了它的殖民统治,加紧对古巴进行剥削和控制。尽管古巴每年都生产大量财富,但它的债务却直线上升,1880年为一亿七千万比索,1898年就上升到五亿比索。1895年,古巴的总收入为一亿二千三百万比索,但均被殖民当局搜括一空。当时古巴的西部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单哈瓦那省就集中了全国45%的人口,东部一向贫穷落后,历来是矛盾的焦点。和在十年战争期间一样,古巴的东部又成了独立战争的策源地。1895年2月24日,蒙卡达将军率部首先在东方省发难。4 月,马蒂和戈麦斯率领一批爱国志士回国响应,壮大了起义的声势。广大的人民包括黑人、混血种人、土生白人、当地华侨积极行动起来,参加战斗,革命势力不久席卷全岛。起义部队打败了西班牙殖民军,取得初步胜利。1895年5月19日,马蒂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给起义的古巴人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殖民当局也迅速调集重兵前来镇压。但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最初只有一万二千人,1895年底就增加到三万人,1896年初又猛增到四万五千人。1895年9月,古巴爱国志士在卡马圭省召开制宪大会,通过宪法,庄严宣布古巴独立和成立共和国。10月,革命军正副司令戈麦斯和马塞奥领导了“突进战役”,从东到西,直插敌后,先后行军一千七百公里。1896年1月,起义军已进逼哈瓦那,后又分兵两路,直抵岛的极西端,彻底打乱了殖民者的防御体系。起义军的胜利引起了殖民当局的极大恐慌。1896年初上任的新总督魏勒将军只得用遍设集中营的手段来对付起义的古巴人民。它给无辜的居民带来了难以描述的牺牲和痛苦。据估计,单在哈瓦那省集中营内的十五万人中就有一半以上的人被折磨而死,在全国集中营内共死亡四十多万人,几占古巴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1896年12月,马塞奥也不幸阵亡。但古巴独立战争的胜利行进却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到1897年底,二十万西班牙殖民军在古巴人民铁拳打击下只残剩下六万多人能继续作战,而起义军的人数却增加到了五万三千多人。西班牙政府不得不承认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失灵,并于1897年11月被迫同意古巴自治。古巴人民历来坚信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放祖国。早在1896年4月,马塞奥就对纽约《世界报》记者宣称,古巴有足够的力量来摧毁西班牙的腐朽统治。他还认为,只要获得三万支步枪和一百万发子弹就可大大缩短斗争的期限,根本无需任何外来的干涉。到1897年底,事实已雄辩地证实了马塞奥的预见。起义者差不多解放了三分之二的古巴土地,整个农村实际在起义军的控制之下。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陷于崩溃边缘。但窥伺已久的美帝国主义却在此时乘机而入,强占古巴人民的胜利果实。还在1896年底,克利夫兰总统就在国情咨文中声称对古巴要承担起一种所谓“更加崇高的责任”。1897年底,美陆军副部长布利克西申便扬言要用同时削弱西班牙和古巴的办法“来把大安的列斯群岛的珍珠”拿到美国的手中。1898年共和党的麦金莱上台后,奉行更加露骨的帝国主义政策。他一面大造舆论,一面又积极扩军备战。1898年2月15日,停泊在哈瓦那港的美舰“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原因至今不明。当事件还处于调查阶段时,美国就迫不及待地在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战。在古巴起义军的配合下,美军才得以顺利地登陆,并轻易取胜。久已遭受古巴起义军沉重打击的西班牙殖民军无力再战,被迫在 1898 年 8月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同年12月美西签订的巴黎和约,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殖民统治,承认古巴独立。而给自己戴上“解放者”桂冠的美国却取得了控制古巴的权利,并从西班牙手中夺得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美帝国主义表面上承认古巴独立,可是美国国会于1901年通过的普拉特修正案规定,古巴不经美国同意,不能订立国际条约,不能借外债;为了“维护”古巴的“独立”和政治稳定,美国可随时向古巴出兵。1902年5月,古巴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但它实际上是美国的附属国。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0—1917年) 长达二十一年之久的圣他安纳专政和美墨战争使独立以后的墨西哥长期陷于内忧外患之中,国家贫困不堪。通过1854年到1860年的改革和内战,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才争得了一线生机。但为时不久,法国又对墨西哥进行蛮横的武装干涉(1861—1867年)。饱经战祸的墨西哥人民在胡阿雷斯的领导下奋起反击,打败了法国侵略军,保卫了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1876年上台的狄亚士重新把墨西哥推向了崩溃的深渊。在狄亚士专政时期(1876—1911年),墨西哥人民经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狄亚士随心所欲地将大片土地分授给自己的亲信。在下加利福尼亚州,有四个大地主得到了四千万英亩土地的赏赐;而在奇瓦瓦州,某个大地主一人就独得一千七百万英亩的土地;另外十七个大地主总共得到九千七百万英亩的土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墨西哥土地集中和贪富悬殊达到了惊人的程度,1910年,墨西哥三分之二的土地都集中在一万一千个大地主的手中,而同时农村中却有一千五百万人完全丧失了土地。狄亚士在国内依靠一小撮大庄园主,对外又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墨西哥丰富的资源拱手奉送给外国资本家。到他统治临近结束的时候,墨西哥87%的矿业、85%的石油产地、58%的炼油厂都落入美国资本家的手中。美国大资本家又是墨西哥土地的掠夺者,仅在奇瓦瓦州,七个美国富翁就巧取豪夺,占地达三千五百万英亩。墨西哥三分之二的铁路都由美国资本家建造,整个铁路的管理权也操纵在美国人手中。美国的总投资高达十亿美元,43%的墨西哥财富都属于美国人。狄亚士这样慷慨地为外国资本家大开方便之门,难怪有人要辛酸地说:“墨西哥已成了外国人的母亲和她自己儿女的后母”。在狄亚士统治下,墨西哥人民过着极端贫困的生活。从1890到1910年,每种食品的价格都上涨了一倍以上,而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却在减少。有人统计说,就实际工资而言,1910年一个农业工人的收入只相当于1800年一个债奴的四分之一。所以在殖民时期,一个债奴还能活着;但到二十世纪初,一个农业工人却只能慢慢地饿死。随着矿业、石油开采而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无产阶级首先挺身出来反对狄亚士独裁政权。1906年12月在普韦布拉、奥里萨巴等地的纺织工人群起罢工。次年1月7日,政府在威胁、利诱都失败的情况下,出动大批军队进行镇压,屠杀工人达数百人。1907—1908年,工人斗争席卷了好几州。这是墨西哥革命的前奏。比工人反抗规模更大、影响也更广泛的是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在南方领导农民起义的是贫农出身的查巴塔,活跃在北方的是以神话式英雄微拉为首的游击队。政府竭尽全力,但无论如何也扑灭不了农民反抗的怒火。这两支南北呼应的农民队伍严重地动摇了狄亚士统治的基础。1905年成立的自由党和它在次年所颁布的要求改革的纲领表明,小资产阶级开始卷入反对狄亚士统治的斗争。在地主和资产阶级内部也出现了以马德罗为首的反对派。马德罗先后出版反狄亚士的刊物《民主主义者》、《新墨西哥》,组织各种从事政治活动的俱乐部。马德罗最初没有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只是要求选举民主化和反对狄亚士再次当选。全国政治气氛极端紧张,反对派掀起了反对狄亚士再当选的运动,马德罗并于1910年4月被推为总统候选人。运动起初带有非常温和的色彩,但政府却采取种种限制和迫害的措施,并于该年秋天将马德罗逮捕入狱。这样反对派和政府之间的冲突便转向更激烈的阶段。狄亚士不择手段,控制选举,最后宣布自己得选票一百万张而“正式当选”。这种无耻的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声讨。选举以后,马德罗释放出狱,逃往美国。他公布新的政治纲领,决定用革命手段推翻狄亚士政府,并允诺进行土地改革。11 月 18日,在普韦布拉(在墨西哥城的东南),马德罗的拥护者和政府军发生武装冲突,揭开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911年春,全国范围内反狄亚士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甚至部分军队都行动起来,反对狄亚士。查巴塔领导的农民队伍,1911年2月开始向首都墨西哥城进军。5月24日在首都墨西哥城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数万群众包围了总统府,并高呼:“打倒狄亚士”、“绞死狄亚士”。事态的迅速发展使反动派惊慌失措,处于四面楚歌中的狄亚士不得不宣告下台,仓皇逃亡国外。同年11月11日,马德罗通过选举,正式组成自己的政府。墨西哥人民推翻狄亚士专政的胜利仅仅是这场伟大革命的开始。在反政府阵营中很快开始了分裂。马德罗政府最初曾采取一些措施来稳定国内的局势,并限制外国资本的势力,但在土地问题上却迟滞不前,不敢触动大庄园主的利益。于是农民和资产阶级政府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在多次呼吁马德罗实行土地改革未遂后,查巴塔便于1911年11月28日提出纲领,决心没收地主土地,并在农民中进行分配。广大农民拒绝向政府交出武器,并在好几个州开展了夺取土地的活动。马德罗政府逐渐丧失了农民的支持,变得十分脆弱。同时,马德罗政府和美国之间也发生了冲突。尽管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马德罗只对美国资本采取了十分温和的限制措施,但一向把墨西哥视为自己属地的华盛顿政府却暴跳如雷,不断向马德罗施加粗暴压力。美国政府一面把大批武器运送给墨西哥境内的美国居民,试图制造混乱;另一方面又在美墨边境陈兵十万,公开进行战争挑衅。1913年2月在美国大使一手策划下,墨西哥城爆发了反革命叛乱。2月18日,反动军官和政客在美国大使馆聚会,并从那里出发去逮捕马德罗。不久,马德罗惨遭杀害,反动军官韦尔塔粉墨登场。事后,粗暴干涉墨西哥内政的美国大使对此直认不讳,并公开声称:“为了墨西哥的幸福,那就一定要搞掉马德罗”。韦尔塔的政变意味着代表帝国主义、反动地主和高级军官势力的复辟。它导致了内战的爆发,同时也标志着墨西哥革命新阶段的来到。微拉和查巴塔都坚决反对这次反革命政变,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前马德罗的助手卡兰沙也组成立宪军,开始反政府的军事行动。微拉率领的农民军很快控制了墨西哥的北部,到处没收地主的土地,在农民中加以分配。查巴塔的队伍在南方痛击韦尔塔的军队。美帝国主义乘机出来干扰。1914年4月,借口所谓美国几个水兵被扣事件,美军竟悍然入侵韦腊克鲁斯港。美国的公开侵略加速了墨西哥国内事态的发展。墨西哥人民一面坚决反对美国入侵者,同时也掀起了反对韦尔塔斗争的高潮。在微拉和查巴塔率领的农民军以及卡兰沙所率领的立宪军的夹击下,韦尔塔节节败退,并不得不于1914年7月15日宣告下野。1910年到1917年的墨西哥革命就进入了它最后的阶段。在推翻韦尔塔以后,取得胜利的资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斗争再度激化。以卡兰沙为首的资产阶级无意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而微拉和查巴塔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则决心把斗争进行到底。双方的意见分歧导致激烈的武装冲突。微拉和沙巴达的队伍在人民的支持下,曾于1914年12月占领过墨西哥城。但是墨西哥农民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都还没有成熟到夺取政权的地步。微拉认为他受教育不够,无法胜任国家的领导。查巴塔则主张停止和资本家进行斗争。因而他们都无法发展当时有利的局势。具有丰富斗争经验的卡兰沙在1915年初提出土地法,允诺将狄亚士时期所掠夺的土地归还给农民,又采取了某些维护民族利益的措施。卡兰沙还使用挑起工农相互残杀的办法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经过三年多残酷的内战,微拉和查巴塔的力量遭到了严重的削弱,而卡兰沙则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1917年2月,墨西哥立法会议通过的宪法宣告了长达六年之久的革命的结束。尽管劳动人民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在宪法中却反映出他们长期斗争的成果。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墨西哥的资源均属本国公民,外国人不得占有,还规定了土地改革的原则。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包含了比较进步的劳动法,使墨西哥工人享有八小时工作制、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1917年墨西哥宪法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比较明确地解决了工农的一些切身问题,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1910—1917年革命在墨西哥历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尽管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但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构成了它的动力,使它带有鲜明的民主革命的色彩。此后,墨西哥人民便在1917年宪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争取民主、争取进步和争取土地的斗争。第二十章 英帝国的自治领加拿大 “七年战争”的结束和巴黎条约的缔结,结束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北美占有广大的殖民地:从东面的纽芬兰到西南的密西西比河以及“无主”的西北地区,从佛罗里达到北极圈,都在英国的旗帜之下。其中的新斯科舍和魁北克,①构成后来加拿大的核心,不过是英属广大地区的一部分。圣劳伦斯河流域对当时的加拿大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性,那里是移民最多的居住地区,占绝对多数的是法国移民和他们的后裔,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自蒙特利尔以下以至河口约有六万五千人。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以后,那些英国的忠实臣民约四万人,先后从美国越界进入加拿大。他们或移居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②等沿海地方,或移居到大湖区以北的安大略。至于广大的中部和西部还是印第安人的游牧地区。加拿大的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和皮毛贸易。魁北克和蒙特利尔都是农业区的中心,那里有少量的工商业,另外就是皮毛贸易。这种贸易以城市为中心而分布到极西地区。沿海和内陆河流和湖泊里,鱼产非常丰富,因此许多居民从事渔业。在大湖和大西洋之间还有大片大片森林,它提供了丰富的燃料、建筑材料和车船的制造材料,因此又有许多居民从事伐木业、木材加工业。另外还有些小型工业如面粉业、制革业,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英国对加拿大法国移民的统治不是过份苛刻,1774年颁布的“魁北克法案”承认法国移民沿用法国民法,使用本民族语言,信仰天主教。但是由于英国人源源而来,当地的法国移民日益相对地成为少数,并为此深感不安。而新来的英国人也不希望在当地法国移民的习俗下生活。这样,在英语居民和法语居民之间就产生了摩擦、不和。为了消除这些矛盾,伦敦英国当局于1791年颁布“宪法法案”,把原来的魁北克省划分为二省:以英国移民为主的上加拿大省(即安大略省),以法国移民为主的下加拿大省(后仍称魁北克省)。两个新省各设一个总督、一个委派的参议院和一个民选的众议院,各享有有限的地方自治权利。以后三十年,英国移民源源而来,加拿大人口增加起来了。但是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加拿大仍然给人这样的印象:“在英属地界以内,除了少数位置适中的地点显出几分接近于美国的繁荣以外,所有的地方似乎仍是不毛的和荒芜的。”“古老的蒙特利尔天然是加拿大的商业都市,但是它在任何方面都比不上美国新建的布法罗城。”加拿大需要发展,有发展的条件,但是加拿大仍然面对着困拢。困扰之一是境内的英语居民和法语居民之间的不和仍然存在。下加拿大,法语居民多,但是他们对那些只占少数而又在政治上、商业上占优势的英语居民持怀疑态度。在上加拿大,英国移民区不断扩大,新来的移民抱怨当地的老权贵控制了政治和经济事务。上加拿大和下加拿大之间也有互相抱怨的情绪,例如上加拿大认为它的出海通道被下加拿大封锁住了。困扰之二是加拿大人都处在伦敦的官僚主义机构——殖民部的管理之下。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他们要求自治的呼声日益增高。三十年代经济的衰退更增加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就是在这种条件下,1837 年在下加拿大和上加拿大爆发了小规模的起义。两次起义完全是独立发生的,但都是伦敦英国当局统治不当的结果。领导下加拿大起义的是路易帕皮诺,起义者试图建立独立的法国人的共和国。领导上加拿大起义的是威廉麦肯齐,他们要求从英国官方取得更大的自由。由于起义组织不好,目标不明确,缺乏支持,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英国政府受到起义的震动,感到惊慌,深恐加拿大将沿着美国独立的道路发展下去。1838年,它派辉格党人德拉姆伯爵组织调查团,考察加拿大的情况,探索政治上不满的根源。第二年,德拉姆向英国议会提出报告。他的报告以允许殖民地建立自治政府为基本原则,提出了几项具体建议:合并上下两个加拿大省;各省建立责任政府(即由各省民选众议院的多数派组织各省的政府);英国派往各省的总督只在紧急时期行使权力;英国政府帮助向加拿大移民,帮助修建铁路以促进加拿大的联合和发展。在加拿大的历史上,德拉姆的报告是一个重要文件。他的具体建议,英国政府相继实行了:1841年,上下两个加拿大省合并;1846年到1848年间,英国同意扩大加拿大各省的议会权力并且同意各省的加拿大人建立自治政府。德拉姆看到加拿大的法语居民和英语居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认识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他从英帝国的立场出发,不采取调和的办法,而是企图以多压少。合并上下两个加拿大省的主张这是从这个企图出发的,其结果是一次失败。十九世纪中期,加拿大的法语居民和英语居民之间的不和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日益增加着危险性。加拿大的强邻美国对加拿大虎视眈眈,美国向西部涌入的人流对加拿大的西部土地又构成一定的威胁。加拿大是一块庞大而分散的土地,各省互不联合。加拿大人日益意识到这些问题:这块庞大而分散的英属殖民地的前途将会怎样?新斯科舍的渔民和农民、圣约翰河上的困苦居民和伐木者、圣劳伦斯河的法裔居民、安大略湖畔开辟森林的拓荒者、散布在西部的皮毛商之间应当构成一种什么关系呢?有人早就有这种主张:把整个加拿大放在一个政府的统治之下。各省联合起来的思想酝酿日益成熟。1864年10月,加拿大东部和中部几个省的代表在魁北克的集会上达成了联合的协议,草拟了联合宪法。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属北美法案”,最后接受了联合的拟议。这个法案在那年的7月1日生效,①这个新联合起来的国家称为“加拿大自治领”,实际上是一个允许各省继续存在的联邦。按照协议,以前合并的上下两个加拿大省重新分为两省,即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它们同新斯科舍和新不伦瑞克是自治领所辖的最初四省。各省设自治政府,管理地方事务。在渥太华,加拿大建立了中央政权机构。总督代表英王行使象征性的权力。立法机构分为参众两院,参议员由总理推荐,总督任命,任期终身;①众议员由各选区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政府为责任制内阁,由众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出任总理组成内阁。保守党和自由党轮流执掌加拿大政权。保守党的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自由党的亚历山大麦肯齐先后出任加拿大的第一、二任总理。但是在十九世纪晚期,保守党在政治上占优势,1878年以后的十八年一直执政。加拿大自治领成立之初只有内政权,外交权力操在英国政府手里。②自治领所辖的领土也远远不到后来的范围,东部沿海的纽芬兰和爱德华太子岛、西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还是直辖英国的殖民地,中西部和北部的广袤地带仍属哈得孙湾公司。1869年,加拿大政府从公司手里购买了这一广袤地带,第二年就在这一地带邻近安大略省的地区建立了马尼托巴省。以后二、三年里,不列颠哥伦比亚和爱德华太子岛都作为省,加入了自治领。到1873年,联合的加拿大已经包括了除纽芬兰外的整个英属北美洲。①随着十九世纪的进展,小麦日益成为加拿大的重要农产品。小麦产区在加拿大中部。要发展小麦的生产就得筑一条从东到西的铁路,把加拿大的中部地区和大西洋的沿岸地区连接起来。1871年,英属哥伦比亚省同意加入加拿大自治领,唯一的条件是十年之内要修筑横贯东西的铁路线。兴建横贯东西的铁路不仅关系加拿大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防务以及在传统上和距离上都相距遥远的各省的巩固问题。建筑铁路的热潮起来了。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全线通车,比预定时间提早了五年。第一列火车从蒙特利尔驶出,行驶五天到达太平洋海岸。当时,加拿大的重要产品除小麦以外,还有鱼类、皮货、木材和纸浆。随着新闻和印刷事业的发展,纸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商品了。铁路对加拿大西部的发展关系重大。西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克隆迪克地区发展了金矿。十九世纪末成千上万的寻金者不断涌入,形成一股淘金狂。由于那里的人口增长,1898年建立了育空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加拿大人口已经增长到五六百万,制造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1910年小麦开始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出口品。1914年出口总值已大大超过十亿元。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巨岛,本身就是一个大陆,由于同外界隔绝,长期不为外界所知。当地土著居民稀少,欧洲殖民者到达以前,估计约有三十万人,①还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十六世纪,欧洲探险家在太平洋探险,都不曾发现澳大利亚。十七世纪早期,荷兰人发现了它,但是认为那里过于贫瘠,不宜殖民,更无利于商业交往。1769年,英国海军军官、著名的探险家詹姆士柯克在他的第一次远航期间(1768—1771年),曾沿澳大利亚东海岸航行。他以为那一地带很象英格兰的南威尔士,因此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称它是英国的领土。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以前,英国常把所谓的“罪犯”流放到北美。美国独立以后,英国政府决定利用澳大利亚作为“罪犯”的流放地。1788 年,第一船流放者抵达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很快就在东南海岸建立了悉尼城。新到的流放者,一般并不是什么通常的罪犯,而多是政治犯。他们经过几年的苦役之后,获得自由,成为当地的公民;如果希望继续留在澳大利亚,可以获得土地。十九世纪初,许多自由移民开始向澳大利亚移殖。他们也可以获得土地。随着自由移民的增加,他们中间反对英国政府把流放者运送到澳大利亚的声浪高涨起来了。1840年开始,英国政府不得不开始采取限运步骤。经过不断的探索,英国移民知道新南威尔士不过是澳大利亚的一部分,澳大利亚的许多地区是沙漠地带,但是又有许多地区土地肥沃,足可发展。十九世纪上半期,澳大利亚的经济有缓慢的发展。那里有广大的地区适于发展养羊业,而当时英国的毛纺织业正需要大量羊毛,养羊业繁盛起来,成了澳大利亚经济兴旺的主要基础。牧羊主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放牧,还可以利用流放者的劳动力。他们成为有钱有势的人,在十九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澳大利亚简直是他们的天下。当时,法国人也在澳大利亚沿海探索,英国为此警觉起来,于1829年宣布把整个澳大利亚置于它的统治下。十九世纪二十、三十年代,英国在澳大利亚先后建立了塔斯马尼亚、西澳大利亚和南澳大利亚三个殖民地;五十年代相继建立了维多利亚和昆士兰两个殖民地。1851年,在维多利亚发现了金矿,移民象洪流一样涌入澳大利亚。当地政府一再发布法令,限制非白人入境,要实行把澳大利亚白人化的政策。这引起了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敌对情绪。但是当地政府严格推行这一政策,以致英国人以外,只有其他国家的极少数人得以在澳大利亚永久定居。此外,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也遭到压迫以至于追捕和消灭。英国政府于1852年准许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有权建立责任政府,享有自治权利。它们立即改变当地政治组织,使它民主一些。那里实行了成年男子普选权;实行了秘密投票;各地建立了议会,由选举产生,每三年改选一次。由于发现金矿、移民涌入,1851年以后的十年之内,澳大利亚的移民人口从四十万人上升到百万人以上。由于当地居民的抗议,从1867年起,英国不再向澳大利亚运送流放者。由于淘金者的大量到来,牧羊主在政治上的优势到五十年代末也消失了。十九世纪下半期,澳大利亚继续在发展变化。铁路和电报线路建设起来了,淘金狂潮低落以后,许多新到的移民转向农业和牧羊业。到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上小麦、羊毛和肉类的一个主要出口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的各殖民地各享有自治权,但是各自为政,互不关联。那里不象加拿大,没有强大的压力迫使它们急欲联合起来;它们也没有强邻具有扩张野心,对它们造成威胁。十九世纪末年,帝国主义国家到处抢夺殖民地,德国和法国都在向南太平洋扩张,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感到为了安全有必要联合起来。当时,澳大利亚又遭遇到经济上的困难,羊毛和其他产品的价格急剧下跌,失业情况严重,各殖民地看到为了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也有必要联合。经过讨论,澳大利亚六个分散的殖民地决定联合起来,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联邦组织为样板,组成澳大利亚联邦。经过英国同意,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正式成立,并且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①原来的各殖民地分别作为一个州加入联邦。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在联邦掌权的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工党,在几个州里,工党也占政治优势。工党采纳了许多社会立法,其中包括养老金法、劳资纠纷调解法等等。在1907年的著名的《收获人判决书》里,法庭认为,对于所有的澳大利亚人说,基本工资应当决定于“普通被雇人的正常需要,而且是作为生活在文明国家的人看待的”。新西兰 新西兰远在澳大利亚东南海岸的一千六七百公里以外,包括两个主要的岛屿北岛和南岛。1642年,荷兰人塔斯曼首先发现它。英国人柯克第一次到达澳大利亚的时候,也到过新西兰。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植物繁茂。那里的土著居民是毛利人。毛利人象夏威夷的土著居民一样,原是玻利尼西亚人,千百年间,他们驾独木舟深入南太平洋。十八世纪晚期欧洲人到达的时候,新西兰北岛有相当稠密的由毛利人组成的农业人口,而南岛的人口比较稀少。同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相比,毛利人有较高的文化,对殖民者有较强的抵御能力。英国在新西兰殖民的过程是很缓慢的,因为它当初对新西兰的兴趣不大。十九世纪早期,新南威尔士的商人和美国的捕鲸船不时来到新西兰,但是新西兰的土著居民毛利人依旧保持了独立。1840年,英国资本家组织新西兰公司,第一次运送移民到达新西兰。这批移民在北岛建立了奥克兰城和惠灵顿城。英国政府宣布新西兰属于英国,它同毛利人的族长签订协定,答应毛利人可以保有他们不愿出卖的任何土地。此后,英国移民大量移入,很快就从人数上超过了毛利人,1867 年前后,总数超过十七万人。他们以农业、畜牧为主要职业,羊毛、肉类和牛奶制品成了主要出口产品。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新西兰获得自治权利,建立了责任政府。白人移民掌握了权力,控制了局面,就违反同毛利人达成的协议,经常侵犯毛利人的权利。毛利人勤劳、坚强、有自尊心,特别留恋他们的土地。由于受到损害,他们不断反抗,六十年代,毛利人和白人移民之间的战争达到高潮。战争结束的时候,北岛一片荒凉景象,毛利人最好的土地也被当地政府没收了。但是毛利人很快恢复过来,治好创伤,人口又增长起来。经过顽强的斗争,他们争得了政治权利,取得了选举权,还能选举毛利人代表,参加议会;北岛的一半以上的地区保持在他们手里。新西兰的白人移民绝大多数都是英国人。它是最典型的英国化的领地。新西兰政府采取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1893 年准许成年妇女有选举权。十九世纪末,它通过了一些社会立法,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仲裁劳资纠纷,发放养老金等等。此外,政府还发放农贷,加强工会组织,从大地主手里买回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卖给个别小农。这一切,目的都在于使社会安定,尽可能使资本主义制度看起来是公平合理的。1907年,新西兰成为英帝国的自治领。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的国际关系第一节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①而霸权的基础又是实力。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的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到了十九和二十世纪之交,美国和德国都先后赶上和超过了英法等国,成为世界上工业产值位居前列的国家,而英法则退居第三、四位。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与它们的殖民地霸权情况不相适应。二十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其次是俄国,法国为第三,德国居第四位。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之后,后来居上的国家对这种殖民地分配十分不满,尤其是德国强烈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因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争夺愈演愈烈。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压倒对手,建立霸权,都在积极争取英国,缔结盟约,于是,在欧洲逐步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德法矛盾和三国同盟的形成 1871年5月缔结的法兰克福和约结束了普法战争,但是德法两国之间的矛盾却没有因此而缓和下来。德国迫使法国割让洛林、阿尔萨斯二省,赔款五十亿法郎。这种苛刻和屈辱的条款使法国感到难以忍受,两国在旧恨之外,又添上了新仇。法国复仇主义思想从法兰克福条约签订之日起就不断增长着。国内各阶层和党派一致仇恨德国。因此,战后法国政府积极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重整军备,争取盟国,准备有朝一日再同德国决一死战。德国最怕法国的复起和结盟。它不断炫耀武力,企图迫使战败的法国屈从于它。1872年4月、5月间,德法举行谈判,德国既要求法国提前偿付三十亿法郎赔款,又不愿法国趁德军撤离国境而恢复武装力量。在外交方面,德国极力拉拢法国可能的盟友俄奥二国。1872年9月,德、俄、奥三国皇帝在柏林会晤。1873年6月沙皇访奥,10月德皇访奥。他们在维也纳附近签订的协定规定,一旦发生战争或革命危险,缔约各方应共同协商行动方针。这就是“三皇同盟”。俾斯麦企图通过它在外交上把法国孤立起来。但是,“三皇同盟”各国从一开始就同床异梦,貌合神离。三皇当中,除了德奥关系比较牢固之外,俄奥在巴尔干地区存在尖锐冲突,俄德对法国的政策也有分歧。1875年德国借口法国增加军事编制,掀起战争叫嚣。俾斯麦制造战争就要爆发的气氛。参谋总长毛奇说:“德国将不得不阻止法国军事法案的实现。”俄国没有支持德国乘机慑服法国,而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德奥又迫使俄国吐出在俄土战争中获得的很大一部分战利品,并使沙俄占领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企图化成泡影。“三皇同盟”事实上已经瓦解了。1879年10月7日,德奥两国缔结秘密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受到俄国的进攻,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全部武装力量互相支援;缔约国一方受另一大国进攻,只要俄国未参加侵略国一方,缔约国双方互守善意的中立;如有俄国参加,缔约国的每一方都必须竭力在自己的盟国一方作战。在这个军事同盟建立之后不久,德国又利用法意之间为争夺突尼斯而出现的矛盾,把意大利拉入同盟。1882年5月,意大利在维也纳同奥德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如进攻意大利,德奥给予意大利以军事援助;法国如进犯德国,意大利也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的一方受两大国同时进攻,缔约国各方应给予军事援助。这样,三国同盟形成了。三国同盟以德国为首,但在同盟中,奥国是依附德国的伙伴,意大利则是一个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同盟的建立宣告欧洲走上组成军事集团的开端。三国同盟使法俄产生不安全感,促使两国迅速接近,缔结同盟。从而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奠定了基础。法俄接近和法俄军事同盟 法国急需寻找一个强大的同盟者,以摆脱自身的孤立处境。“三皇同盟”的瓦解和德俄关系的恶化,给法国提供了一个亲近俄国的机会。1887年,法国向俄国提议结盟。1888年和1889年,法国先后向俄国提供五亿法郎和十九亿法郎贷款,帮助俄国解决财政窘境。此后法国资本源源不断输入俄国,使资金不足的俄国愈益加深了对法国财政的依赖性。1888年,法国又同意卖给俄国五十万支步枪,法俄的亲善关系又进了一步。1890年俾斯麦去职以后,德国改变了俾斯麦力图防止对法俄同时作战的政策。这也造成了德俄关系的恶化。1891年,法国舰队访问俄国的喀琅施塔得要塞,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亲自前往港口迎接,并在乐队演奏法国《马赛曲》时,破例地脱帽致敬。接着,两国缔结《谘商协定》。1892年,两国又缔结了法俄军事条约草案,规定了双方承担的义务: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意大利攻击,俄国应用其所拥有的全部兵力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受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攻击;法国应用其所拥有的全部兵力进攻德国。同时对德战争发生后,法国应提供一百三十万兵力,俄国应提供七十一八十万兵力,并在战争中迫使德国立即在东西两线作战。1893年,《法俄协定》生效,法俄同盟正式形成。法俄同盟的建立,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加深了帝国主义争霸的矛盾。从此,欧洲沿着战争的斜坡越来越迅速地向下滑去。英德矛盾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作为世界上头号的殖民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个地区都和其它列强发生冲突。其中,英俄在亚洲,英法在非洲,争夺尤其激烈。由于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野心勃勃的德国又成了它的主要竞争者,英德矛盾终于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从普法战争至九十年代以前,德国打败了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之后,开始成为国际贸易中一个新的竞争者;1883至1885年间,德国夺得第一批殖民地之后,又开始成为国际殖民地舞台的一个新的竞争者。英国清楚地认识到德国已作为一个新兴强国在欧洲兴起,并且怀有问鼎欧洲的野心。但是英国对于德国的挑战并不感到特别担心。因为当时这种竞争尚未严重威胁英国。在英国某些政治家看来,德国的勃兴还有助于抑制法俄两国的霸权,使英国在亚洲对俄国和在非洲对法国的斗争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因此,这时英德之间一般没有发生严重冲突,甚至有时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斗争中互相支持。第二,九十年代以后,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德国无论在贸易问题上,还是在殖民地问题上,都开始成为英国强有力的竞争者。英德矛盾在经济上的表现主要是贸易竞争。德国依靠采用新的技术和压低工人的工资,生产出价廉物美的商品,冲破其它国家的关税壁垒进行倾销。1880年至1890年间,德国输出额由三十亿零九千万马克增至三十四亿马克,即大约增加 10%;而在以后的十年内,出口额增至四十六亿一千一百万马克,即增加了百分之36%。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向国外市场销售的。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也迅速增加,1870年只占9.7%,到1913年,则上升为12.6%,仅次于英国,居第二位。德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日益排挤英国商品。1913年,德国对欧洲各国的贸易占德国出口的75%,进口的54%。英国对于德国强大的竞争能力,不仅感到惊讶,而且简直是惊惶失措了。在殖民地方面,德国也成为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德国因为发展较迟,八十年代才开始夺取殖民地,至1914年,总共夺取了二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及英国的十一分之一。对此,德国帝国主义是不甘心的,十九世纪末就公开叫嚷:“德国人已经看够了别人在分食那个甜包子。”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可是,世界已经瓜分完毕了,德国到那里去夺取“地盘”呢?当然,只能是从别的帝国主义国家手里去抢,其矛头又首先对准英国。于是,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虽然这时英俄和英法的矛盾仍很尖锐,可是英国同德国的斗争也同时开展了。德国同英国争霸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决定修筑“三B铁路”,这条铁路线从德国首都柏林开始,通过奥匈帝国及其控制下的巴尔干地区抵达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然后渡过海峡,取道安卡拉直达巴格达。1888年,由奥匈帝国至伊斯坦布尔的铁路干线竣工。同年,德国从土耳其取得修建至安卡拉的铁路租让权。1892年安卡拉铁路竣工。接着,德国又与土耳其谈妥修建至巴格达的铁路租让权。这个以“三B”计划驰名于世的铁路干线建成之后,德国的侵略势力将伸向亚洲,直达波斯湾畔,威胁着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圈。英国极力破坏巴格达铁路计划的实现,加深了两国的矛盾。在非洲殖民地政策上,德国也和英国发生冲突。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当中,德国想沿赤道两旁向外扩张,从西南非和东非斜断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英国则想从埃及南下,以及由好望角北上,纵贯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并且计划修建由开普敦至开罗,再连通至加尔各答的铁路,把英属的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连成一片。这就是英国的所谓“三C计划”①但是,德国抢先于1890年占领坦噶尼喀,挡住了英国的去路;当英国企图经过比属刚果修筑铁路时,德国又压迫比利时拒绝让英国铁路过境,破坏了英国修建纵贯非洲铁路线的计划。德国还极力破坏英国在非洲南部的扩张,最明显的表现是支持布尔人抵抗英国。1896年,布尔人粉碎了英国南非公司经理詹森所组织的偷袭,德皇威廉二世特地发出示威性的贺电,并给布尔人以军事物资的援助。以后英国提出了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诱饵,于1898年9月26日与德国签订条约,德国才没有卷入英布战争。第三,德国加紧扩充海军,准备与英国争夺海洋霸权,1898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海军法案。威廉二世野心勃勃地说:“德国的未来在海上”,“三叉戟(海洋霸权的标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1899年10月,威廉二世写给首相毕洛夫的信上说:“(现在)英国舰队可以不怕任何联盟,因为现在德国实际上还没有舰队……,等到二十年以后,当舰队已建造完毕,那时我将用另一种语言讲话。”英国非常了解德国建立强大的海军意味着什么。因为,在没有海军的情况下,德国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对抗英国,海军建成以后便能直接对英伦三岛和海外殖民地使用武力了。而且既然德国已在经济方面赶上和超过了英国,那么,在海军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也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政治家们都在惶惶不安地谈到德国是英国未来的主要敌人,要保持霸权,必须打垮德国。1897年出版的英国《星期六评论》指出,“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末,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到了二十世纪初,英德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德之间战争的阴影已经出现了。于是,英国被迫放弃长期奉行的“光荣孤立”政策,开始在欧洲寻找同盟者。当时,由于法俄集团与德奥集团之间的矛盾也十分尖锐,而英法、英俄争夺的高潮又逐渐过去,双方便产生了调整关系,联合对抗德国的想法。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二十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则同意法国夺取摩洛哥。从此,两国事实上建立了同盟关系。1907年,英俄两国又在波斯、阿富汗和西藏问题上达成妥协,缔结英俄协约。协约规定,波斯分为三个部分,北部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是英国势力范围,中部是中立地带,两国均可自由进入。协约还确定阿富汗为英国的势力范围。关于我国西藏,协约规定: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在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意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等等。英俄协约和英法协约一样,是背着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签订的,是地地道道的强盗分赃的协约。1904年和1907年两个协约的签定,意味着英法俄三国联盟的成立。这样,两大军事集团终于最后形成了。军备竞赛 十九世纪晚期,欧洲掀起一股扩军狂潮,其来势迅猛,竞争激烈。恩格斯曾在1893年这样写过:“整个欧洲以空前未有的规模进行武装,已经有二十五年了。每一个大国都力求在军事威力和战争准备方面超过另一个大国。”①军备竞赛首先表现在军费增长上面。自1874年至1896年,欧洲大国的军费大约平均增长50%以上。其中,德国增长为79%;俄国为75%;英国为47%;法国为43%;奥匈为21%。到了二十世纪初,军费又持续上升。1900年至1913年间,英、法、俄和德、奥、意六大强国海军军费从三亿九千万美元增至七亿二千万美元。陆军军费由七亿四千五百万美元,增长至十一亿九千万美元。俄、法、德、奥四国的陆军竞争非常激烈。俄国陆军1871年为七十六万人,到1914年,已发展为拥有一百零七个师,一百四十四万人。法国1871年常备军为四十三万人,到1914年已拥有五十四个师,七十六万七千人。德国1870年军队为三十一万人,到1914年,已拥有五十一个师,七十五万人。奥匈1912年,军队扩充到二十万人。在大战爆发后,各国进行总动员,军队又迅速扩充。俄国共一百四十三个师,四百八十万人;法国共九十三个师,三百五十八万人;德国共一百零七个师,三百八十二万人;奥匈共六十三个师,二百五十万人。海军的竞争主要在英德两国间进行。英国素以举世无匹的海军称霸世界,在军备竞赛中,它按照“海军两强标准”原则,加紧扩充海军。德国觊觎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企图从英国手中夺取海军优势,英德海军竞争非常激烈。1883年至1908年,德国海军军费从四千六百万法郎上升为四亿三千六百万法郎,增加了九倍之多;而英国从二亿七千万法郎上升为八亿一千一百万法郎,也增加了三倍多。①1905年,英国开始制造一种巨型的新战列舰——无畏舰。德国知道这一消息后,就在1906年修改海军法案,对原计划修造的大军舰一律改造无畏舰。而英国则决定,德国每造一艘军舰,它就添造二艘。1908 年,英国造出无畏舰十二艘,德国造好九艘,另有三艘在制造中。1914年大战爆发时,英国有大小军舰六百八十八艘,海军人员二十万零一千人;德国共三百九十一艘,七万九千人;俄国三百零六艘,五万零九百人;法国三百十五艘,五万零九百人;奥匈二百零二艘,一万八千人。德国虽然尚未赶上英国,但已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英国的第二个海军强国。海牙和平会议 两大军事集团各自加紧进行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却又要耍弄假和平的伎俩来掩盖它。1898年8月24日和1899年1月11日,沙皇政府连续二次向各国发出通知,倡导举行和平会议。并且大吹大擂说:“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作出响应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心怀鬼胎,各打算盘。1899年5月18日至7月29日,第一次国际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举行,参加的有二十七个国家。与会各国代表清谈空论,假惺惺地大谈裁军,但是,却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汽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第一次海牙和会,就在这种空洞虚伪的喧嚣声中结束。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1907年6月15日至10月18日,又举行了第二次海牙会议,有五大洲的四十四个国家参加。会议承认,1899年以来,各国非但没有实行裁军,相反,“环球各国整饬武器,耗费之款,较诸当年,几乎无不增加倍蓰。”①但是,会议却把限制军备的问题丢到一边,而专门讨论制定陆、海战争的种种法规,通过了陆战和海战的法规达十项之多,充分说明这不是什么和平会,而是战争的预备会,是帝国主义战争即将来临的征兆。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0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