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东战争全史-12

作者:田上四郎 字数:15409 更新:2023-10-09 10:15:11

战争爆发第二天后,以方显然是使用了低水平的飞行员。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切实地感到敌人陷入了困境。以军在心理上受到冲击和信心因此而发生动摇,要比这些有形损失更大。即使在事隔两年后的今天,他们对损失飞机的原因仍感到焦虑不安。这件事本身就是埃军防空部队值得自豪的战绩。最近,西方公布了以色列自己关于飞机损失原因的调查资料,① 被防空导弹击落的占30%。② 被ZSU-23毫米四管高炮击落的占30%。③ 空战中的损失占15%。④ 原因不明占25%。我防空部队的惊人的作战行动和使用复杂先进的现代装备的事实,戳穿了以色列的宣传:对这种宣传,不仅世界各国,就连一些阿拉伯人也都相信过。(以色列宣传说:“在先进的以色列和落后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存在着根本无法弥补的技术差距。”)埃军防空部队和以空军之战,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之战。战争的结果,不仅打破了以色列以质胜量的美梦,而且证实了我防空部队计划准备工作的正确性。八、结语不言而喻,十月战争本身说明了防空战斗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认为,在空战、电子战和与之对抗的防空战领域中,战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为适应这种发展而开展的科研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更加活跃。埃及海军在十月战争中的作用埃及海军司令富阿德·阿布·泽克里一、前言十月战争虽是埃以双方的第四次较量,但对我军特别是我海军来说,却是建立完整的科学基础后进行的首次作战。这次战争对我国的军事专家来说,可以说是现实地比较敌我两军的实力和潜在能力,—并得出相应结论的理想的试验场。以往几次中东战争打的是闪击战,在战术上是属于有限的、特殊的范畴。二、六天战争在1956年的战争中,我们集中主要力量对付英法两国舰队。当时,海军的作战与其说是依靠整个海军的作战能力,莫如说是依靠个人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在1967年的战争中,我海军尽管拥有潜艇、逐驱舰和导弹艇等有效的战斗力,但未被赋予任何攻击任务。主要任务是保卫海岸和港湾的安全,以及达成政治目标——指望确保受到威胁的亚喀巴湾出入口周围海域的航线安全。为此,我海军根本未获得作战的主动性(而这是作战的本质)。后来,由于某个海上大国表示要以实力冲破埃及的封锁进入亚喀巴湾,我国的政治态度才日趋强硬,决定将部分海军力量部署在亚喀巴湾出入口附近海域。我海军有效地途行了任务,完全控制了亚喀巴湾。当然,这样就不能排除被以色列宣传利用的一面。他们散布说:“以色列为获得地中海的行动自由,最好的办法是把埃及海军从地中海诱至红海。”然而,以色列海军除了错将美国——艘“自由”型船舶击沉外,还能做的不过是派蛙人袭击亚历山大港,而这种袭击最后也归于失败,全体蛙人被俘,潜艇遭到致命打击;我方舰船完好无损。对此,以方感到埃及潜艇有可能攻击他们的港湾附近地区。但当时,我海军根本没有那样的攻击计划。三、“埃拉特”号驱逐舰事件[①“埃拉特”号事件概要:1967年10月21日17时30分左右,埃及海军2艘“蚊子”级导弹艇,对在塞得港以东鲁马纳湾巡逻的以军驱逐舰“埃拉特”号(1,710吨)发射了4枚“冥河”式导弹,其中有2枚命中,使舰体倾斜,19时30分左右,又发射2枚“冥河”式导弹,有1枚命中,终于击沉“埃拉特”号驱逐舰。“埃拉特”号驱逐舰202名乘员中,亡47名,伤91名(以色列海军司令接见记者时发表)。当时,“埃拉特”号驱逐舰已越过埃及领海12英里,驶入距塞得港10英里海域。——日文版译注]停战后,我海军用导弹击沉敌驱逐舰“埃拉特”号的事实证明,我海军的战斗效率处于良好状态。可以说这次海战不仅仅是两国海军之间的一次交战,它给世界整个军事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它的重大意义在于:西方各国尚未装备的舰舰导弹已达到实用阶段,甚至能对自诩为世界最强大的常规舰队从其射程外构成威胁。值得注意的是,导弹具有极好的命中精度。它的作用将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以至于改变以往的战术,使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埃拉特”号驱逐舰事件在过去的战斗中虽然无足轻重,但它使以色列深刻认识到在今后的作战中埃及海军是一支可怕的潜在力量。因此,他们把10月21日当成以色列海军史上的厄日。由于这次的损失及其对士气的影响;使以色列除重视空军和装甲兵外,又走上了发展海军力量的道路。从上述情况看,这次事件预示消耗战争和10月战争的到来及战争中可能出现的作战样式。在消耗战争中,埃军蛙人果敢地对埃拉特港进行了4次袭击[②埃军蛙人袭击埃拉特港的典型战例:(1)1969年11月16日,以色列2艘大型船只5处发生爆炸,结果1艘沉没、1艘搁浅。(2)1970年2月5日,2艘小型船只发生爆炸,1艘沉没,1艘搁浅。(3)1971年,“巴特·戈利姆”运输舰(900吨)沉没。——日文版译注],使敌船只和人员遭到严重损失,对这一战果应给予高度的评价。另一方面,埃及驱逐舰队尽管处于敌空中威胁下达3个小时之久,但仍对海岸敌人进行了炮击,并安全返航。[①驱逐舰队实施舰炮射击的战例如下:1969年11月8日夜,埃及海军2艘驱逐舰和数艘导弹艇,炮击塞得港以东15英里的以军设施,在以空军飞机到达前,安全返航。埃方说,这次炮击使以军的燃料和弹药设施起火燃烧,而以方却宣称虽然遭到35分钟的炮击,但无一损失。日文版译注]此外,还打了一些漂亮仗,但现在尚不能公开,因此只能割爱。上述几次战斗可以说是导致埃以两国海军正面对抗的最初的作战;后来到十月战争拟订必要的攻击计划时,在分析敌我力量以及研究敌人可能采取的对策时,我们充分运用了这些经验教训。同时也对以色列海军的发展状况和现在的地位及作战环境进行了研究。四、攻势作战的准备为适应作战的需要,我海军的作战方案是根据以下战略、战术上的各种条件决定的。首先决定将重点放在支援和配合骨干力量——地面部队的作战上,以夺回我国领土,取得胜利。为此,在地面部队实施火力准备和尔后进攻期间,海岸炮兵和舰炮要参加火力急袭。根据将导弹艇的强大火力和快速机动力结合起来的战术,海军注意以敌人难以预料的火力手段发挥奇袭的效果。由这个经验可以预知,装备常规火炮的驱逐舰今后将为导弹艇所取代。海军部队协助陆军登陆时,位于陆军翼侧海面,担任登陆部队的警戒和掩护任务。五、海上封锁海军还为达成战略任务尽了力量。海军通过对以往中东战争的经验教训、作战环境、战略战术等各个方面不断地进行研究,提出了切断以色列通过地中海和红海的海上航线的设想,并决定实施奇袭。对遂行这项任务的前提条件有以下几点考虑:1. 据以往的观察,以海军的活动区域是有限的,他们特别重视沿海海域。2. 以色列依靠的航线易被我封锁。3. 以色列有相当部分战略物资(尤其是石油)和主要装备一直依赖海上运输[①以色列每年约40%的石油消耗量需要从波斯湾经红海运往亚喀巴湾。日文版译注]。4. 我海军避开以色列海、空军,在能够得到友好国家为我海军集结和补给提供方便的地点控制航线[②指曼德海峡。——日文版译注]。为此,决定使用能在海上长时间行动的驱逐舰队。5.苏伊士湾口靠近敌控制区。为直接控制通向湾口的沿岸航线,决定使用水雷。水雷的敷设方法只要得当,效果就极显著,而且难以排除。6.海上封锁的目的在于在公海上阻止敌国战略物资的运输,实施海上封锁时,要遵循国际法的原则(国际法承认检查船舶的行为),同时,不要对其他国家的正当行动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由于以色列将确保沙姆沙伊赫看作是蒂朗海峡航线安全的前提,所以,毫无疑问,如果对苏伊士湾和曼德海峡进行封锁,就会给他们整个国家态势造成危机。当时,敌人还没有对付封锁的手段。如果要切断敌地中海的航线,那就有许多地点需要封锁。考虑到航线的状态,敌海空军的能力,决定长时间隐蔽地层开潜艇队。六、防御作战的准备通过对防御作战的研究,我们认识到严密防护我主要港湾的必要性。对港湾的第一种威胁是潜入或派出破坏人员的潜艇,以及对港口出入口附近地区实施攻击的舰只或舟艇,第二种威胁是对有关设施、船舶进行炮击的炮艇。我们根据对敌人行动的上述分析,拟定了港湾防御计划,并加强了探测和消灭敌潜艇的能力。为此,我们注重灵活运用武装直升机,作为在海上反潜巡逻的手段。并增设使用技术手段和目视手段的海岸监测站,作为对付敌水面舰只的措施。还设置了固定式海岸炮和火箭,同时派出导弹巡逻艇,准备在上述火器射程外同敌作战。我们预料敌人可能将我船舶诱至港外进行伏击,所以,我们决定运用海岸监测站等各种侦察手段,并使用导弹进行对抗。对港内水面则不分昼夜严密监视,并采取措施排除蛙人放置的触发爆炸装置。通过对敌人新型导弹艇、兵员输送艇,潜艇、登陆舟艇和制空能力的分析研究之后,我们估计敌人可能采取以下行动:1. 为确保石油,将控制地中海和红海的航线,2. 保护沿海重要设施,预防舰炮射击,3. 阻止物资进入埃及主要港口;4. 摧毁我阵地,破坏我指挥系统,袭击我地面部队的翼侧和后方。七、作战概况对十月战争中我海上作战的战果和敌人实际采取的行动可作以下评价:1.我海军在沿海广阔地区,对敌集结部队和设施实施了舰炮射击,同时,以舰炮和海岸炮的猛烈火力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开战当天,我海军对贝隆角、塞得港东侧地区、斯图尔角、沙姆沙伊赫和穆罕默德角实施了舰炮射击。同时,对艾因穆萨、迈西拉角和塞得港东侧地区实施了进攻火力准备。在整个作战期间,还反复进行了类似上述的火力支援。2.由于有效地实施了切断敌人海上航线的计划,在撤军协定签署之前,敌舰船一艘也未能出入埃拉特港。另外,出入地中海海域各港口的船只与平时相此,减少到12%。3.敌人对我主要港湾特别是对通往亚历山大港和萨法贾的航线安全未能造成影响。这些港湾与往常一样发挥了作用。譬如,就出入亚历山大港的船舶来说,10月3日是10艘,而10月17日达到21艘。十月战争结果表明,以色列海军未能完成他们的任务,而且由于指挥失误也未能有效地实施作战。这是以军司令部过低估计埃及陆军渡过运河的能力以及未能正确估价我海军实力造成的。八、海上封锁的效果通过研究这次作战,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1.开战前,我们在与敌战区相望的苏伊士湾出入口敷设水雷时,尽管使用了许多部队,但敌人未能发现任何征候。战争期间,我海军多次敷设水雷,除10月19日的最后一次外,未曾受到敌任何阻碍。2.这个期间,我海军部队虽在远离基地的海域实施舰炮射击,但从未遭到敌人的迎击。这些地区中包括沙姆沙伊赫——以色列认为它在保障蒂朗海峡的航线安全上特别重要。在射击中,还多次使用了制导和无制导导弹;3。在整个战争期间,以色列海军司令部未能完成平时强调的主要任务——确保海上航线。然而,在埃及海军切断海上航线期间,以色列海军究竟在干什么呢?耶路撒冷大学伦纳德·戴维斯学会的研究报告作了以下论述:“埃及海军利用有关海域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提供的设施,成功地封锁了曼德海峡。而以色列海军只不过在航海海域配备了一些不能冲破封锁的小部队。也就是说,这些部队根本不胜任辽阔海域的作战任务。另外,以色列海军把必要的兵力集中部署在可能出现问题的海域。这种部署兵力的方法,可以说帮了埃及作战的大忙。”九、以色列的宣传尽管事实清清楚楚,就象上面介绍的那样,但以色列的宣传机构和报纸却不厌其烦地吹嘘他们的战果。他们说:“以色列海军牵制了埃及海军的作战,并炮击了从杜姆亚特至阿拉曼之间的海岸目标。”以色列为了达到利于自身宣传的目的,不惜利用极小规模的战术效果。他们炮击的是并不那么重要的目标,而且也未给我们造成任何损失。在这个期间,我海军实施了有效的作战,截击了敌人,并使他们受到严重损失。我们有充分的具体证据,证明我们确实击沉了以色列的许多舟艇,而以色列对自己遭受的损失却闭口不谈。十、对海军作战的评价埃及海军的整个作战计划和作战实施都完全符合海战的各种原则和科学基础。其明显的例子就是注重采取欺骗手段和实施奇袭。我海军重视集中兵力的原则,同时,为了取得与地面部队协同的效果,尽力集中统一指挥导弹艇和炮舰的各种行动。此外,在切断敌人海-卜航线时,最大限度地灵活运用地理条件、阿拉伯友好国家提供的战略纵深和作战环境的有利条件。在特定海域,以敷设水雷奇袭敌人。敷设水雷是我们节约使用兵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将兵力用于其他重要任务的前提条件。十月战争是阿以双方都使用先进科学技术为特征的典型的局部战争。在战争中,双方使用了远远超出预料的大量的新式武器。为在战略、战术等各个领域中吸取宝贵经验教训,各种研究今后肯定会继续下去。这次战争充分强调现代战争的特点,即诸军兵种参加作战的重要性。诸军兵种必须按照为达成国家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合理的作战计划,相互配合和密切协同。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导弹和电子设备的地位,同时使战场扩大和战况瞬息万变。其结果导致海军的战术、技术更趋复杂。在越来越依赖立足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武器的同时,人的因素也决没有失去意义。甚至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将日益增大,并将作为影响——切种类战斗结果的决定性因素继续存在下去。在这次战争中,埃及官兵以其英勇的战斗作风和高昂的士气,用实际行动证实了人的因素是重要的。无须强调,官兵的行动是建立在对真主的忠诚、对指挥官的信赖和对使用精密的现代化武器充满信心的基础上的。正如以上所说,埃及海军立足于坚实而合理的计划迎来了十月战争,并依靠高昂的士气、周密的准备和建立在严格训练基础上的有效的作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以色列一方的军事论文十月战争的经验教训以色列预备役中将戴维·埃拉扎尔[①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任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译者注]一、概况十月战争给常规战争的理论原则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不外乎是因为在整个战争期间,极其广泛地使用了西方和苏联阵营的现代化武器装备。阿方陆军按照苏军的原则使用了苏式武器,但其效率明显低于武器设计上的标准。另一方面,以军使用了主要是美国制造的西方武器,而运用原则是自己的,许多方面与美陆军的原则明显不同。虽说有这样的条件,但十月战争仍是评价70年代初期东西两大阵营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的绝好机会。一般认为,分析战争的结果,特别是找出失败的原因,以利改进,是很重要的。但同一战争决不会重演,因此照搬过去某次成功经验的拙劣作法必须避免。我们所经历过的战争,每次都是不同的。以军在六天战争中大获全胜后,根据战争中的经验教训,改变了部队的编制、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作战原则等,准备承受1973年的战争。阿方陆军在此期间也有很大变化。我不同意1967年我军获胜是由于当时整个阿军没有战斗力的见解。倒是可以认为,胜利来自我军的智慧、努力和坚强的意志,而决不是阿方的软弱。另外,不能认为1973年阿军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他们在数量因素和计划准备方面确有进步,但素质与我军相比仍处劣势。战争初期,阿方由于实施了突然袭击而获得了战略上的有利态势,但这只不过持续了40个小时,尔后即逐渐丧失了主动权,只是由于大国提倡停战,才幸免崩溃。二、从受到突然袭击引出的教训从阿方实施突然袭击的效果中,我们应吸取的教训主要在于国家战略(政略)、战略情报、作战情报三个方面。本文只论及情报方面。从收集到的有关阿军动向的情报资料看是准确无误的。确实,我们掌握了所需要的资料。因此,遭受突然袭击的原因,不是缺乏可靠的情报资料,而在于分析判断,特别是对敌方企图的错误判断。这个教训,使我们再次认识到处理情报的重要性。从军事战略(作战)的角度看,沿国境线部署强大的部队,是防止突然袭击的有效措施。在交战国双方都拥有强大武器的现代战争中,应把对方展开兵力和进入临战状态看成是我方可能遭受进攻的征候,据此我方政界作出需要采取军事对策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判断时更加重视军事因素而不是政治因素,是很重要的。先敌发起进攻,是最有效的对策。众所周知,十月战争时,以陆军未准备对敌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以空军虽处于随时可以行动的态势,但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未被允许那样做。三、质量优势重于数量优势埃叙两国和我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平均为3:1(物力对比为4;1或2:1),即在所有方面,他们都占优势。在今后的战争中,还可能出现这种状态。这次战争的结局,说明质量优势此数量优势重要。而质量是取决于各种因素的。1. 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牺牲精神是最重要的。2, 军队的素质反映了人民的水平,即反映了国家意识、文化程度和技术能力。3. 军队的精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战斗效率、编组、训练程度、各专业部门的能力、纪律和各级指挥官的指挥能力。我军这些方面的优点,已在过去的战争中得到证实。虽然这种质量优势在这次战争中对战胜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之敌起了很大作用,但仍有改进、提高的必要。我军的飞行员、坦克兵、空降兵、步兵、炮兵等的水平,远远高于对方。因此,战争期间,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最大战果。1. 坦克数为2.5:1,阿方占优势,而坦克的损失为4:1,阿方为我军的4倍。2. 飞机数为2:1,阿方占优势;而飞机的损失为5:1,阿方为我军的5倍(空战中特别明显)。过去,我国把敌我数量是否达到3:1作为战前准备的标准,今后也得这样做。因此,保持我军质量上的高水平,仍然是国防上的重要事项。借此机会,我想强调指出,未来可能与数量上占优势之敌作战的西方阵营,应努力提高军事力量的质量。四、诸兵种协同和坦克、飞机的作用作为战役和战斗上的经验教训,可以举出诸兵种协同作战的意义。这个问题本身当然不是什么新的问题。可以肯定,在现代战争的条件下,由于现代武器的飞速发展和多样化,作为影响一切战斗、战役以及整个战争成败的一个因素,诸兵种协同作战的重要性增加了。十月战争时防空导弹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即是一例。为对付防空导弹,我空军的任务更趋复杂,面临各种新问题,迫切需要将各种不同手段组织起来运用。老实说,反坦克导弹显然是有效的:但是也不能说坦克的作用就因此而降低了。没有人否认正在出现的这种趋势:反坦克导弹对坦克是个威胁,坦克对步兵防御阵地的进攻此以往要困难得多。因此,炮兵密切配合装甲部队的进攻,尽量减少反坦克导弹的威胁,这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对策。同时,也需要运用强大的火力,以对付阻止装甲部队前进的敌炮兵。在坦克视界、射界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用步兵直接协同坦克,是对付敌反坦克武器的重要措施。此外,为适应快速布雷器材迅速普及这一趋势,还有必要加强执行排除障碍任务的工程兵部队的支援。认为飞机和坦克的作用下降了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这两者依然都在战场上起决定性作用。其他协同作战的兵种和支援手段,应为确保飞机和坦克的优势地位服务。空军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国土和战场上的制空权,其作用是不必用防空兵力警戒上述空域,并粉碎敌方有效的进攻。空军直接支援地面的主要作用是实施空中封锁作战,即袭扰、破坏敌人的后方机构和部队调动。1973年以前,直接航空火力支援被认为是空军最不重要的任务。还有人强烈认为,我地面部队不会受到敌空军的威胁,可独立地粉碎敌人的进攻。事实上,在十月战争中,实施直接航空火力支援的飞机的损失大于所达成的效果。但是,这种航空作战有时是不可免的,切不可忽视空地协同作战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由于对部署在战场上的防空导弹可以采取规避行动,也由于特殊对策的出现,空地协同作战已经越来越复杂,以往的战术技术手段也变得过时了。在这次战争中,坦克是地面部队的主要战斗力,将来可能也是如此。从地雷到反坦克导弹,所有的反装甲手段固然都起到了削弱和限制坦克效果的作用,但起不到我们在坦克对坦克战斗中所见到的那种决定性作用。航空部队和装甲部队在进攻和防御方面都是有效的。五、防御的意义十月战争证明,防御具有强大威力,它是劣势部队依托阵地阻止优势部队进攻的手段;但以往提出的原则——仅依靠防御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则,并未发生变化。在10月9日至14日的战斗中,我军实施了防御。它不仅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和粉碎了其企图,而且还迫使敌人付出了重大代价,结果使敌我兵力对比发生了多少有利于我的变化,为尔后我方进攻创造了条件。作为达成上述目的的手段,防御的利用价值一度得到了承认。特别是14日,我军以损失坦克30辆的代价,击毁埃及坦克200余辆,挫败了敌人的进攻企图。在防御迅速取胜后,最好能尽快地转入进攻。十月战争期间,我方尽管在初期遭到阿方突然袭击,并处于不利形势,但由于以上述原则指导作战,战争爆发后不到40个小时,从8日起即转入反攻。并不是所有反攻在战术上都是成功的。例如,在戈兰方向虽达成了进攻的目的和目标,但在西奈方向却未能如愿。尽管如此,从能够粉碎敌人的进攻企图、剥夺其主动权、为以军创造有利条件等方面看,在战略上获得了成功。六、结束语这次只能介绍十月战争的点滴经验教训。可以这样评价,在这场极其残酷的战争中,我们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我想再重复两点:第一,以色列在过去的战争中取得了许多经验教训,所以,已作好了在未来战争中赢得胜利的一切准备。第二,以色列并不希望再次打仗,因为再次爆发战争不能给这一地区带来和平。目前,中东地区所有国家的迫切愿望是实现真正的和平。——分割线——十月战争中的突然袭击以色列预备役中将哈依姆·巴列夫[①1968年1月任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1972年1月去职,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被召回部队任“总参谋长特别助理”,战后任以色列贸易和工业部长。——译者注]一、概况关于十月战争的文章和个人发言已经很多,今后也不会少。这些文章和发言,有意见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例如,对十月战争中以色列遭到突然袭击的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尽管每个人的判断各异,但认识的基础都来自自己的直感,那就是战争是从突然袭击开始的。的确,在战争爆发的当天,犹太教徒,包括第一线的士兵在内,正在祈祷。但是,对突然袭击的起因和突然袭击所带来的效果认识并不一致。因此,我决定借此机会谈谈我自己对突然袭击的看法。关于以色列遭到突然袭击的原因,有许多人提出了以下看法:以色列的战术原则不当,力量对比悬殊,作战思想僵化,军队纪律松弛。此外,还有人从以色列社会机构庞大、腐败和人民厌恶服兵役的情绪在增长等方面寻找原因。以上看法是对突然袭击的本质理解不深而产生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有不少人尽管知道突然袭击的真实情况,但仅从政治意图论述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假设以军能提前2-3天动员并展开预备役兵力,那末,它就能够阻止埃军主力渡过苏伊士运河和叙军主力实施突破,最迟可在10月10日左右转入反攻。这些人把以军未能采取上述行动的原因归结为遭到了突然袭击。下面,我想以突然袭击是导致战局不利的主要原因为前提,以作战原则和以色列遭到突然袭击所受到的影响为中心,谈谈自己的看法。二、突然袭击的原理突然袭击是带来心理效果的作战原则之一。它不同于那些遂行战争的直接手段的其他原则。突然袭击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对敌隐蔽己方企图。因此,要注意利用敌人的弱点,紧紧抓住其心理因素。实施突然袭击的——方将明显处于有利地位,而对方将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并在多数情况下归于失败。此外,实施突然袭击的一方将使敌人在战略和战术的各个方面手足无措,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突然袭击的原则可适用于进攻、防御和撤退等各种战术行动,但最有决定性和能取得典型效果的是用于进攻。1. 突然袭击成功的重要条件是隐蔽、欺骗和敌人判断错误,2. 隐蔽本来具有被动的性质,它通过对己方企图、作战准备、兵力编组和作战计划等进行严格保密才能达成;3. 欺骗能使敌人对己方企图、计划和兵力编组等产生错觉,是使突然袭击易于实施的一种主动的行动,4.敌人判断错误在于对实际情况和情报资料进行错误的分析和判断。此时,造成影响的与其说是企图实施突然袭击一方的隐蔽效果,不如说是由于己方的情报搜集能力不足而缺乏充分的情报资料。偷袭珍珠港、“巴巴罗萨”计划[①即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巴巴罗萨’是这个计划的代号。译者注]以及十月战争中的突然袭击,都是借助于受攻击一方的判断错误才获得了成功。突然袭击的条件有手段(例如闪击战)、地点(例如阿登高原[②位于比利时东南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这里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译者注])、时间(例如“巴巴罗萨”计划)及这三者的结合。十月战争,从时间上看是突然袭击,但从地点上看,由于阿方进攻的正面受到限制,所以不成为突然袭击。采取的手段也不属于突然袭击,因为我们已知道埃军进攻计划的具体细节。另外,对叙军的作战计划虽然了解得不那么详细,但已查明其兵力编组的情况,加之,以军在北部戈兰高地预有重兵部署,因此挡住了叙军的突破。综上所述,这次突然袭击只是在战略、战术的各个方面达成了时间上的突然性。三、情报方面存在的问题搜集情报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突然袭击,能否防止突然袭击取决于情报的搜集、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情报匮乏的情况下虽然也能实施突然袭击,但从战史上看,这种例子并不多。倒是虽具备情报搜集手段,但对获得的情报资料做出错误的分析、判断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十月战争、“巴巴罗萨”计划、珍珠港事件和朝鲜战争就是典型的事例。政治上与军事上的妥协、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舆论等都是影响情报分析、判断的因素。战前的政治形势,影响了以色列,使他们对阿方的企图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色列认为,萨达特总统是一个这样的领导人:他在寻求一条不同于纳赛尔的路线,放弃了阿拉伯盟主的地位,仅仅关心埃及本国的事情。此外,以色列把埃及同苏联反目解释为是回避战争的征兆,把埃及表示继续同以色列对抗解释为是萨达特隐蔽真实意图的策略。错误的判断使军事情报部门、报道人员和宣传人员等产生了先入之感,这是人类社会中容易发生的一般倾向。在时间上达成突然袭击的条件,因军事、政治、宗教、人种等各种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十月战争后,阿方强调,战争的结果恢复了他们自己的名誉。但战前,在以色列有很多人怀疑阿拉伯国家会有这种意图。麻痹轻敌,容易陷入错误判断的泥潭。昔日法军就曾凭空臆断任何强大的部队也无法突破阿登高原。以军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认为,阿拉伯国家在没有获得空中优势的情况下不会发动进攻,阿方如开始行动,己方不会在24-48小时前毫无察觉。沽名钓誉及畏敌如虎也将有碍于战备。客观地看;这些倾向除情报部门外,各级指挥官中都存在。无疑这是由人类社会中人所固有的弱点引起的。担心发错敌突袭警报而在敌真正突袭时未能发出警报,是令人遗憾的。为了在敌真正突袭时能及时发出警报,即使错发一些警报也没有关系。十月战争时,由于以色列的一部分人担心发错警报,因此到10月6日仍在争论发布动员令的是非问题。1973年5月发错警报之举,贻误了以色列对十月战争的决断。经常感到战争可能爆发,就容易对突然袭击失去敏感。但是,对爆发战争的一般预测和感到战争迫在眉睫,它们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很大区别的。感到战争迫在眉睫时一般是要进行战争准备的,但有时在紧要时刻却妨碍加强临战态势。十月战争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经常发出警报,制造紧张空气,容易使人产生先入之感,对敌企图判断错误。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敌人暴露了征候,我方也获取了具体情报资料,但却不能准确地判断敌方的企图。对客观的情报资料加以主观判断,起因于当事者的立场、偏见、不切实际的设想、狂妄自大、一厢情愿的推测、疑心、恐惧心及先入之感等。为纠正分析判断上的错误,当然需要有证实敌方真实意图的新的情报资料。美国的试验很好地说明了这些问题。这里作一介绍。试验中,把20幅由狗慢慢变成猫的画拿给人看。连续出示的每一幅画的变化都很小,直到第18或第19幅画时才发现由狗变成了猫。这最后一幅画很清楚是猫。但几平所有人一直看到第18幅或第19幅画时,还认为是狗。在“巴巴罗萨”计划时,斯大林主观地认为美英要把苏联拉进战争,而希特勒不主张对苏作战。十月战争爆发前,以色列认为埃及的行动是在搞演习,结果便先入为主地分析了所获得的情报资料。四、关于如何对付突然袭击的几点经验教训人们肯定会感到奇怪:1973年10月6日当天,以军人员在研究各种征候之后为什么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但确实是未作出正确判断。这是事实。从中可以找出以下几点经验教训;(一)在战史上,突然袭击占支配地位的例子很多。现在,虽然发生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能够预防或降低突然袭击效果的手段有了发展。(二)当然,防止突然袭击的绝对手段并不存在。所以,应按照中国“有备无患”的成语去准备战争(作战),部署警戒部队,并进行动员。(三)不言而喻,获取有价值的情报资料是提炼高质量情报的前提。凡有关敌情,企图,作战计划、兵力编组和部队番号的材料都是进行情报分析的素材。除侥幸之外,一般在缺少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的情况下很难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以色列具有极高的情报资料搜集能力。(四)先发制人的进攻有时能起到免遭突然袭击的保险阀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以突然袭击对付突然袭击。保持机动力强的兵力,是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的重要条件。但是,出于政治或军事上的原因,而不能经常任意采用。所以,过分寄希望于先发制人的进攻是危险的。(五)必须力戒过于自信。(六)通过几个独立的情报系统进行情报分析,可以避免先入之见的影响。在以色列,统管这些系统的机关负责复查分析的结果,以引出正确的结论。上述方法用于情报资料的分析工作,也是有效的。迄今采取了各种方法手段来减少遭受突然袭击的可能性,但这些方法手段也并非灵丹妙药。尽最大努力搜集必要的情报资料,力戒不切实际的分析,这对所有肩负情报任务的组织来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五、阿军突然袭击所产生的影响阿军第一天对以色列成功地实施了突然袭击。其主要原因完全是阿方时机选择得当。以色列在战略和战术上受到很大影响,尝到了陷于被动和混乱的滋味。以色列为阻止敌人进攻拟采取的主动措施——先敌展开兵力、空中攻击和渡河进攻作战等,一件也未能实施。紧急动员由于是临时决定采取的,所以部队受领武器装备的时间大大缩短,产生了很大混乱,有的士兵没有携带按计划规定的武器装备就奔赴前线。动员计划的修改,导致连基层分队都不得不以临时编制参加战斗。对坦克乘员、炮手和指挥系统也不得不进行改编。因遭受突然袭击,使战争的时间比预料的时间拖长,造成弹药储备不足,为解决此问题颇费了一番苦心。另一方面,尽管以色列遭到突然袭击,一度陷入被动地位,但在10月8日和14日,成功地粉碎了叙、埃两军的攻势。这证明,在克服被动,混乱的恶劣条件方面,以军此阿军强得多。六、结束语纵观从圣经时代到六天战争的历史,可以发现因遭突然袭击而亡国的事例屡见不鲜。受到突然袭击的国家因资源丰富、国土辽阔而免于覆灭的例子虽然有,但毫无例外地都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主动。这次以军之所以能用几天时间就夺回主动权,其原因既不是以色列资源丰富,也不是它国土辽阔,而在于那些长年吃苦耐劳、准备为祖国而战的现役和预备役将士们具有的实力。以色列的将士们面对突然到来的考验临危不惧,并巧妙地克服了它。——分割线——十月战争中的以色列空军——主要的行动和经验教训以色列空军司令本纳明·佩莱德少将一、概况十月战争与以往战争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以军在两个方向同时遭到进攻,直到48小时至72小时后所有力量才开始得到发挥。其原因不是技术性问题,而是战略上,思想上或心理因素上的原因。六天战争前,以空军为主力的以色列军队认为,依靠防御手段不能确保国家的生存。因此,他们以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手段消灭敌人,夺取了即使在最坏的条件下也能保卫国家的重要防线。10月6日的事态,是六天战争以来最坏的事态,它的严重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政略、战略上的考虑和避免侵略之嫌的基本态度,妨碍了我们以小的代价换取决定性的胜利。人们曾经认为,凭借1967年以后确保的重要防线,可以轻而易举地贯彻我方非侵略性的政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关于这次战争的一般见解远远脱离实际。其代表性的看法是:“当时常备军应该在最短时间内进入戒备状态”。“如果能详细地查明敌方计划,在24小时内我们就能够很快采取有效对策。”“当敌人丧失主动后,我们不是应该立即转入进攻吗?”“如果处置得当,我们不就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吗?”“战前的计划准备与实施如果不一致,那么,战场上判断情况时就会出现问题。”“妨碍陆空协同作战的唯一因素,是气象条件和防空导弹。”上述见解无一不是脱离实际情况的。可以这样认为,战争的结局虽说比我们预料的要糟,但比起事态的严重性来,也并不那么坏。战争,包括军事方面在内,并没有完全结束,只不过是告一段落而已。二,空战成果最大的成果是,我方防线即使处在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我们仍然出色地达成了防御目的,既没有使国土面临危险;也没有降低政治要求(希望和平)。在防空方面,可以说战斗一开始就彻底粉碎了埃及和叙利亚两国空军的企图,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战果。由于保持了空中优势,我部队可以在不受敌人空中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动员,机动和战斗。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战术性空战,包括压制敌人的防空体系。6日(星期六)14时战争爆发。以军开始未进行反击。这同下国际象棋时先手已走一步而后手正在考虑对策的情况一样。我们计划从7日(星期日)拂晓起对敌人的防空导弹阵地进行压制。6日前半夜,确保戈兰高地已没有问题,而苏伊士运河方向战况危急。因此,决定先对该方向的防空导弹阵地进行压制。然而至夜半,戈兰高地方向战局恶化,面临危机。总参谋长改变计划,下令对逼近太巴列湖畔的叙军装甲部队进行压制,因为叙军的进攻令人感到有可能导致犹太圣殿的历史上第三次毁灭。我们决定视需要分几次对防空导弹阵地进行压制。为此,在7日至22日期间,对埃及防空导弹阵地实施了6次攻击。敌62个发射单位,被我航空部队摧毁了40个,被我地面部队摧毁了16个。另一方面,在对地攻击中,夺取塞得港周围的制空权后,成功地切断了沿海岸公路作战的埃军的后勤补给线,并阻止了他们的增援。在这个方向上,埃军企图用2个步兵旅和已在布塔佩斯特支撑点附近登陆的一个突击旅占领巴尔扎和鲁马纳地区,以军则以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空地协同作战进行抗击。击退埃及第3集团军的进攻后,对其正面实施了猛烈的轰炸,给坦克和其他装备造成了很大损失。其他引人注目的战果是,8日中午轰炸了架设在运河上的所有桥梁。这以后,埃军装甲部队只好在夜间使用残存的4座桥梁。在运河西岸实施进攻作战时,航空兵对地攻击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担任扩张战果的师,有效而恰当地运用了空中力量。在戈兰高地方向,7日5时30分,给推进到太巴列湖的叙军坦克部队造成了损失,并成功地阻止了他们的前进。对敌后方深远纵深内的目标实施的封锁作战,给阿军后方的交通线造成了直接威胁,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实了我空军的对地攻击实力。阿军在前线集中了大量的防空兵力,同时也决未轻视后方。埃军的158个防空导弹射击单位中,有62个配置在运河一线,96个配置在后方地域。然而,他们的防空体系既未能限制我空军的行动,也未能粉碎我方企图。三、经验教训埃叙两国空军的歼击机部队,不得不将80%至90%的力量用于保护它们的领空。下面在不影响保密的情况下,介绍五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情报不断地、迅速而准确地搜集有关地面特别是战场上的情报资料的任务,最好根据这些情报分析结果由受命对目标实施攻击的部队——空军担负。这种情报应迅速地呈送给指挥中枢。今后,从发现目标到攻击结束的时间应为30分钟左右。为适应战争中瞬息万变的情况,我坚信这种做法是重要的,同时也是能够办到的。(二)通信通过战争,我们认识到各种通信手段的作用。今后,应大力运用音响、数字、模拟,电视录象等手段,设法加快通信的速度和提高通信的准确性。(三)指挥控制能力空军的指挥控制本来就很困难,而且维持它需要高昂的代价。为了对空中部队实施有效的指挥,最好将它们编成小编队。而地面支援系统,考虑到维修作业的效率,则以组成集中指挥的庞大的机构为有利。为此,空军指挥控制权基本上集中在上面,但根据北、南,东三个方向的战局,也应保持灵活性,例如临时给下级部队一定权限。假如总兵力很多,还可考虑区分成战略空军、战术空军、防空军、海军航空兵部队和联合作战部队等,并根据部队的需要配备不同的航空兵力。实际情况是不得不用同一飞行队同时遂行多种任务,所以目前很难采用上述编组。(四)反防空导弹措施最新式的防空导弹造价很高,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一般看来,数量上会受到限制。在这次战争中,阿军地面部队在战场上使用的造价昂贵的武器是地面战斗用的武器。但阿军各师内也装备了造价昂贵的萨姆-6导弹。防空不是地面部队的主要任务,部署在前线的防空导弹是脆弱的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易被摧毁。防空导弹只能用于执行单一任务(击落飞机),而与之对抗的航空兵力则用途很广。考虑压制防空体系时出现的唯一问题是,如何妥善处理完成这项任务和完成其他任务的关系。今后对于航空兵力和防空兵力二者的关系,也应从它们各自的特点相对地看,不能断定造价高、数量有限的防空导弹绝对有利。(五)武器系统远射程武器问题好象被误解了,连史密斯·威尔逊式轮式手枪似乎也被列入了远射程武器的范畴。核心问题是射程延伸后要提高命中精度。要在爱惜战斗员宝贵生命的大前提下充分考虑远射程武器的效果与成本之比问题。今后,我们应追求高精度武器,即圆公算偏差为零的武器,那时投射量和选择目标将成为议论的焦点。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