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中东战争全史-10

作者:田上四郎 字数:14873 更新:2023-10-09 10:15:09

7, 征求意见,并编写最后一稿;8. 对最后一稿进行检查与设计版面;9. 印刷和发行。这种程序的特点是,规定将第二稿材料下发给军内,并征求军队的意见。1977年4月编写的关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讲义,使人感到主要是写战役、战斗的情况,并从陆海空联合作战的观点进行记述;而且,这份讲义还注意赞扬以军的勇敢战斗精种。以色列同日本一样,都重视把战史作为精神教育的教材使用。阿格罗姆提出的问题是意味深长的:“日本的战史研究很深入吗?”七、热诚的款待——访问纳赛尔军事学院纳赛尔军事学院相当日本的防卫研修所,是军队的教育机构,负责培养陆海空高级军官。我们访问这所学院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阿明院长亲临正门迎接我们,并在教室用1个小时亲自向我们介绍了十月战争的情况。介绍的主要情况,大部分日本已有研究,这次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十月战争的起因在于阿拉伯民族的总有一天要洗雪六天战争的耻辱(遭到惨败的耻辱)的决心;为对付强大的敌人以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训练,并制定了作战计划,其主要着眼点是避开敌人的强点,利用敌人的弱点,此外特别强调采取欺骗行动。接着,放映了30分钟关于十月战争的电影。从资料看,虽然直接拍摄的实战场面不很多,但通过这些资料可以清楚地了解苏伊士渡河作战的真实情况。埃军极为重视的这个渡河作战计划,据说已成为埃军教育训练的兰本。这次,我们获得了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埃军渡河作战第一阶段时间表如下:(开战时间: 1973年10月6日14时,简称H)1. 航空火力准备——H前后各15分钟2. 炮兵火力准备——H前后各15分钟3. 步兵搭乘橡皮舟第一波渡河——H后6分钟4. 步兵旅第一线营渡河——H后12-60分钟5. 步兵旅前进指挥部渡河——H后60-70分钟6. 步兵旅第二线营渡河——H后60至110分钟7. 开掘运河东岸沙堤——H后1至6小时8. 步兵师前进指挥所渡河——H后90至100分钟9. 架设步兵用浮桥——H后2小时为止10.机械化旅渡河(突击队同时渡河)——H后2至4小时11.建立桥头阵地——H后4小时为止12.自动驳船的下水准备和下水——H后2至6小时13.架设ПМП浮桥——H后2至6小时14.步兵师属坦克营渡河——H后9小时为止15.架设TПП重型门桥——H后9小时为止16.装甲旅渡河——H后11小时17. 扩大桥头阵地——H后18小时(至10月7日8时止)电影结束后,阿明等6位将军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这些将军多数在十月战争时是上校、中校。通过他们的回答,弄清的主要问题有:1.渡河作战成功与否,关键在H后24小时内。但实际渡河时间此上述计划渡河时间晚了6个小时,第一线5个步兵师400辆坦克完全渡过运河是在开战后24小时。2. 问:“埃军建立桥头阵地后没有继续向米特拉山隘——吉迪山隘推进,那末,为什么到10月14日才向这一地区发起进攻呢?”答:“我们计划的这次战争是一场短期的有限战争。我们的作战原则是,部队必须在防空导弹的射程内作战,并没有考虑同叙军的戈兰攻势协调行动。”3. 问:“在拟定渡河作战计划阶段,预料到以军的渡河作战了吗?”答:“没有。”4. 问:“影响渡河时间的障碍是什么?据说高压喷枪很有效,实际如何呢?”一位将军回答:“那是我的任务。架桥训练和坦克夜间渡河训练,可利用其他场地进行。如何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的沙堤上开辟通路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使用串连炸药块和高压喷枪进行作业,取得了很大效果。”5. 问:“听说埃军的士气很高,其原因是什么?”一位将军回答:“这是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当时全军出现一种气氛,那就是必须想办法洗雪六天战争失败的耻辱,打破现状。六天战争后,曾有3人当过国防部长,其中伊斯梅尔国防部长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他去世后,萨达特总统专为他建造了一所纪念馆)。”我们在这所学院访问期间,埃方给了多方照顾:他们的摄影师为我们照了像,并收入影集赠送给我们。当天黄昏,战史部部长把自己使用的十月战争的教材亲自送到我们居住的旅馆。这使我们不胜感激。八,苏伊士运河碧波荡漾在8月23日上午听过埃方的介绍和吃过午饭后,我们在纳赛尔军事学院战史部部长萨米·泰伊拉准将的陪同下,向苏伊士城方向出发了。从开罗到苏伊士城有134公里。眼前有两条公路伸向远处。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向往已久的苏伊士运河。当时,我们感概万千,同时也不由得回忆起前几日在耶路撒冷见到的登上圣墓山的信徒闭目祈祷的情景。408页图:巴列夫防线的155毫米火炮阵地(1973年10月7日被埃军攻陷)各国的商船在苏伊士运河来来往往。门桥载着我们所搭乘的第3集团军的吉普车,从商船的中间穿过。在第3集团军的易卜拉欣·阿特瓦准将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巴列夫防线,还观看了距运河东岸10公里附近的炮兵阵地。在5-6米高的小高地上支有帐篷,这位准将将我们领到了帐篷里。那里摆着干净、整齐的椅子,还有桌子。我们刚一坐下,士兵立刻用盘子端来了清凉的可口可乐,此时录有说明的磁带录音机响了。我们对埃军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我们进入观察所,遥望苏伊士前面,视界开阔,在观察所后方50米处,有155毫米榴炮阵地,被埃军破坏的榴炮身管露在外面。这种榴炮射程为18公里,配备26发炮弹,每门由6人操作。榴炮掩体的入口处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1973年10月前:如果埃军要横渡运河,那么苏伊士运河的河水将被埃军的鲜血染红!达扬1973年10月以后:巴列夫防线看起来似乎百孔千疮,已无法阻挡埃军的前进。达扬事实正如这块语录牌所写的那样,巴列夫防线轻而易举地被埃军突破了。只有后来参观的苏伊士城正面的连支撑点,才是以军最顽强的抵抗据点。埃军在进攻这些支撑点时付出了重大代价。巴列夫防线上连支撑点截面图如下。409页图:巴列夫防线上连支撑点截面图现在,埃及正在实施把苏伊士运河加宽加深的计划。这个工程计划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是把运河的有效宽度从99米扩大到160米,水深从14.5米加深到19.5米。根据这个计划,苏伊士运河可通过7万-15万吨的满载油船和25万-37万吨的空船。这个计划预计在1980年中期完成。日本的五洋建设公司等三家企业的产品,占了埃及这项工程国外订货的70%,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等国企业占30%。据说,日本的企业取得了当地的信赖。第一期工程完成后,苏伊士运河每天平均过往的船舶将超过100艘。埃及现在正在重建经济。由于相继发现了加腊油田和拉马丹油田,以及以色列归还了西奈半岛的油田等原因,从1976年起,埃及已变成了石油输出国。目前,埃及正在为1982年石油日产量达到100万桶的目标而奋斗。埃及通过石油出口获得的外汇从1976年的2.68亿美元猛增到1979年的13.5亿美元,旅游收入只6.5亿美元,苏伊士运河收入6亿美元,以及侨汇收19.5亿美元,埃及正在努力振兴经济。正如阿明院长所说的那样,埃及当前的目标是推进和平谈判和振兴经济。另一方面,埃及的绿野出乎意外地多。这些绿野和苏伊士运河的碧波,难道不正是埃及人民——肩负着历史重任。从战火中站立起来的人民——重建自己国家的象征吗?第五节 战后以色列军队的发展为适应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出现的新形势,以色列对军队进行了整编、更新装备和再训练。这项工作于1975年大体结束。今天的以色列军队与1973年以前保卫国家的军队相比,几乎面目一新,人数和质量都发生了变化。正规军(主要是服役3年的义务兵)和预备役兵力(用于战时增强军队)都得到了加强,而且由于军队熟练地掌握了新式武器装备,修改了战术原则,所以作战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将来,以军是有能力对付阿方的现代化武器的,即使在战场上突然遭遇的情况下,也能解决各种问题。随着以军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即使爆发第五次中东战争,以军也将会减轻对国外武器的依赖程度。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此预料的时间拖长了,所以战争期间以军不得不向美国寻求军事援助,而这种援助是美国基于对以色列的友好关系提供的。但也可以认为,正是这种援助束缚了以色列的手脚,剥夺了以色列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行动自由。对以色列来说,武器装备的补充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外的军事援助,二是本国自己生产。因为来自国外的援助将束缚自己的行动自由,所以以色列不得不尽可能地依赖国内生产,但在不久的将来还不能完全达到武器装备自给自足的要求,以色列必须继续努力,以填补国内武器生产与国外军事援助之间的差距。一,情报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国防研究人员对战局进行了迅速的分析判断,而且在作战期间就能研究出对付敌人行动的方法。可以认为,这种“快速反应”能力今后也是必要的。以色列军事科研部部长基夫·布伦博士认为,阿拉伯国家的苏式导弹越精确,其应付对抗手段的能力就越脆弱。在第一枚导弹发射之前,决定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情报。据说,以色列对忽视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征候进行了反省,对情报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检查。以色列改善了对失败负有责任的情报处理机构在处理情报资料上的专断现象,并为建立情报资料处理制度而进行了改革。战争初期,以色列因遭到阿方的突然袭击而暴露出来的缺陷,不是情报资料的搜集问题,而是对情报资料处理不当的问题。战前,虽然以军获取了表明爆发战争迹象的情报资料,但没有对这些资料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根据这个教训,以军对那些“没有可能性”的情报资料也认真对待起来,就好象它们有着重要意义似的。此外,以军还为加强情报机构付出了很大努力,以利对情报资料的分析,判断,并从中提炼出对作战有指导意义的情报来。以军很重视对情报资料的处理,对敌人可能的行动和地面敌人的行动尤其注意。以军为了免遭阿拉伯国家的再次突然袭击,将对阿拉伯国家的哉略进行认真研究。二,强化动员体制和改进动员技术根据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教训和对未来战争的估计,现在以军的规模扩大了。但由于以色列的犹太人口只有290万,所以兵员人数的增加受到了限制,就连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其最大动员数也只不过是375,000人而已(含妇女)。目前,以色列为加强第一线兵力,扩大后援力量,正对医学界和社会机关的免除兵役者进行全面审查。通过审查,过去一直免服兵役的1万名人员可能应征入伍,或者被编入预备役。同时,还从医学角度对第二线人员重新进行分类,并适当地将其中一些人员转入战斗部队。过去被免除第一线勤务的扁平足士兵,今后可能在装甲部队或炮兵部队中执勤。军乐队队员被赋予作为担架年和卫生员的战斗任务;女子代替男子接受车辆驾驶、通信等非战斗性任务,其兵役期限从20个月延长到24个月。以色列的动员体制以48-72小时内使预备役加入战斗为目标。今后这个体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届时多数部队在24小时内可以完成战斗准备。此外,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虽然因为没有向人民发布公告而引起了混乱,但以色列按照固有的程序迅速进行了动员。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之所以能够扭转战局,其原因是很多的;在这些原因中,迅速动员预备役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色列的动员,因为预备役军人的意志和行之有效的动员程序,所以才能够成立;但这种动员体制今后仍需改进。由于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较小,主要作战力量依靠预备役,所以整个国家必定在极短时间内就被卷入战争。战后,以军运用战争的经验教训,对动员程序和动员机构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对于新的动员体制,从各个阶段上进行了演练。动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预备役军人的责任感和意志。这一点,已为以色列所经历的几次战争所证实。三,增强战斗力(一)概况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方最大限度地动员了能够投入战争的人力、阻止了以军的行动。这在苏伊士运河正面表现得特别明显,埃军数万步兵迅速占领了运河东岸一线。另一方面,以军虽然增强了进攻部队,但由于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因此在战争初期未能击溃埃叙两军。约旦已明确表示要与叙利亚结成联合战线,将来这个问题会成为更重大的因素。为此,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决定大力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扩大战斗部队的规模。(二)增强战斗力1. 增加兵力,特别是要增加作战能力。2. 随着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工程兵和装甲兵等兵种的增强,要加强对协同作战原则的运用。3. 加强前线部队。4. 加强对预备役的训练。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以军集中力量重新编组动员的部队,并加强兵力。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兵力得到明显加强。今天的以军是一支数量空前的军队,并拥有大量的先进装备。(三)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兵员人数关于增加兵员以及对这些人员进行适当训练的问题,正从许多方面作出努力,其主要措施如下:1. 每年增加征召人数。2. 通过放宽医学上的限制来增加人员。3. 对研究人员实施军事训练。在预备役中,学者和技术工作者要接受军事知识的教育,根据需要应征。4. 其他兵种知识的训练。常备军和预备役中的大多数士兵,要在野战部队接受其他兵种知识的训练。5. 对免服兵役者要重新审查。6. 指定侨居国外的人员服预备役。7. 女兵的服役期限延长至2年。8. 预备役中高级军官重返部队。以军最近增强战斗力,为组建新的装甲师(复数),提高炮兵和工程兵的作战能力,增强空军兵力等,提供了可能。但步兵兵员数量仍感不足。现在,以军预计通过改编步兵部队的规模,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以军是一支依靠质量的小型军队。它以机动力和火力为基础,要求每个士兵、每个部队都能在战场上发挥高度的机动力和射击能力。(四)指挥官的补充随着以军的重新改编,其指挥官已明显不足。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伤亡了大量指挥官,其伤亡率在各个战场上都很高。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到战争结束后撤军为止,以军指挥宫的阵亡人数占全军总阵亡人数2,500名中的1/4。指挥官阵亡共581名,其中少将1名、上校2名、中校25名、少校89名、上尉200名。以军新任命的高级指挥官,是担任空降兵司令的绍姆龙准将(今年38岁,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担任装甲旅旅长职务)。此外,曾任副总参谋长、被公认为装甲战术权威的以色列·塔尔少将和苏伊士运河渡河进攻作战的英雄沙龙少将也重返军队,担任预备役高级职务。(五)保持第一线兵力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以来,以军明显地增加了第一线的兵力,因此,它能对付敌人的任何进攻。以色列的人力资源一直不足,但正在作出努力,以便经常保持一定的兵力此例。以军在加强第一线部队的同时,还注意迅速侦察敌情,变换阵地,并根据情况,增强各个地区的兵力。为对付敌人的机动打击,以军注意保持第一线兵力的数量,以便在预备役动员之前,能巩固第一线守备阵地,并通过正确的兵力部署,对付敌人的任何进攻。1974年11月和1975年7月,当埃叙两军采取积极行动时,以色列进行了局部动员,迅速采取了对抗措施。四,作战以军根据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教训,正在对协同作战的原则进行研究和运用。这种原则虽然在以军中已经运用,但在战争中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阿拉伯国家的军队拥有庞大的兵员和装备,它们通过熟练地使用大量的反坦克武器、夜间战斗装置和防空导弹等,摧毁以军的坦克和击落以军飞机。协同作战是对付阿方这种手段的一种方法。实施这种作战时,各兵种部队、武器、坦克,机械化步兵、炮兵、工程兵和空军等要密切协同。协同的目的在于使战场的所有构成要素取得平衡。战争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是如何摧毁埃叙两军的绵密防空火网。以空军为便于支援地面部队,并深入敌纵深实施空中突击,必须摧毁敌防空火网,为此,以军实施了协同作战。在这种作战中,地面部队与空军必须进行密切支援。以军为了将这种原则用于实战,并建立一个使各兵种部队之间进一步密切协同的“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是;1. 接受其他兵种的训练。步兵军官要接受装甲兵知识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两个兵种在战场上才能实施高度的协同作战。2. 在师的上面建立指挥部。以军为了使各部队无论在宽大正面,还是在狭窄正面作战中都能密切协同,在师的上面建立了指挥部。3. 增强战斗力。(1)重视演习增加兵力固然很有必要,但以军仍与过去的作法一样,将重点放在提高士兵的质量上。① 加强训练为保持较高的士兵质量,提高新兵的训练素质,战后,以军掀起了空前的训练热潮。除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实施协同作战训练外,还对部队进行了使用新武器和新装备的训练。② 进行所有级别的训练。以军认为目前情况下训练即是实战,因而把作战任务纳入了训练计划之中。今后,各部队的训练和训练中心的训练将继续进行下去。③ 战时训练以军担心在战争拖长的情况下训练体制出现瘫痪状态,所以专门设立了战时训练机构。通过这种训练机构,能在战争中进行严格训练,为战斗部队补充新的兵力。(2)战术以军对第四次中东战争和未来战争的样式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机构、装备和教育训练等进行了改革。一位领导人说:“我们必须注意,不能仍以第四次中东战争那种水平进行下次战争。”可以认为,在新的战争爆发的情况下,以军至少在初期将采取防御态势,但它大概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埃及战线和叙利亚战线的战略纵深上的差异,要求采取不同的战术。至少在南部战线,以色列关心的是如何以装甲部队和机动炮兵为主力,在机动情况下,建立周密设防的“杀戮地带”。在西奈半岛,特别适宜采取机动防御战术,即使让埃军越过苏伊士运河,也不能就因此而断言战争谁胜谁败。而在戈兰高地,以军却几乎没有机动自由,战争爆发时,对以色列来说,唯一可选择的战术大概是从黎巴嫩和约旦方向进攻叙利亚的侧翼。以军总参谋部业已表明,它将在阿方发动进攻后,或者在发动进攻前,采取攻势。博南博士说:“不应该认为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显著特点——‘电子武器的使用’,已大幅度地缩小了以色列的选择范围。”第二阶段,以军将进行海运和空运。关于空运,以军可能采用由CH-53直升机和C-130运输机组成的大规模编队。关于最后阶段,总参谋长古尔说:“如果我们在政治上、战略上和战术上找到了恰当的方法,未来战争将在短期内结束。”根据过去战争的经验教训,以色列应该考虑到国际上紧急介入的可能性和迅速结束战斗的必要性。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产生的明显缺陷,仅决于情报方面的,是战斗部队的装备不均衡。这一点,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改进。这个问题与装甲兵和机械化步兵间进行的协同——旨在对付战争初期成为威胁的埃军反坦克部队——也有关系。战争初期,以军南部战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装甲输送车、步兵和坦克各自为战,结果成为埃军“耐火箱”式反坦克导弹和RPG-7式火箭筒的攻击目标。后来,以军使步兵(含机械化伞兵)与装甲兵协同行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辆坦克必须时常有1辆装甲输送车随伴,但在未来战争中,装甲输送车与坦克必将相互支援。此外,以军还改进了战术原则,要求炮兵完成以下任务:消灭装备有反坦克武器的敌步兵;在敌防空导弹对以空军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况下,代替空军的直接航空火力支援。(3)灵活运用作战的经验教训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之所以能扭转战局,完全是由于它建军以来从所有战斗行动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努力在战场上灵活加以运用的结果。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以及战后两年的时间里,以军为这一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以军面临的形势不允许它满足于现状,因此它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不断地进行了改编。从第一次阿以战争到今天,以色列一直面临着阿方再次进攻的危险性。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里,以军当时不得不在埃及方向,接着又在戈兰方向,应付埃、叙发动的消耗战争。在此期间,以军必须粉碎埃叙两军以武力改变战争结果的伞图。以军首先总结、吸取战争的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战争中加以运用。对这种经验教训的研究,其实在战斗中就已经开始了。以军虽然经受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考验,但在战争的初期阶段却因军事体制的缺陷而未能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战能力。对这一教训,以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两年里,以军为研究并运用这次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大量工作,在各种武器,部队的编成等许多方面,灵活运用了这些经验教训。五,后勤保障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的两年,是以军后勤部在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以军后勤部在对武器装备进行全面检查的同时,又开始执行新的任务。以军在增加部队的数量,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后勤部正在尽一切努力集中各部队的装备,保障训练的需要,使后勤保障体制进一步发挥有效作用。常备军、预备役土兵,文职人员和志愿兵等都参加了训练。武器装备很快被后送到检修部门。根据作战的经验教训,对急用的武器装备仓库进行了检查,以便战时不误使用。为使这些仓库随时保持良好状态,在后勤部下面设立了专门机构,负责指导和检查。(一)武器生产美式M-109(155毫米自行榴炮),M-101(175毫米自行火炮)和M-110(203毫米自行榴炮),开战前虽然数量不多,但已进行实战部署。以色列具有生产这些武器的能力,还能生产155毫米火炮和160毫米火炮。这两种火炮均能安装在M-4“谢尔曼”式坦克上。以色列生产的155毫米火炮,比美式M-109型火炮的射程和发射速度均优越。以色列仍然认为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但这种思想并未妨碍它引进M-113型搭载的“陶”式反坦克导弹。此外,以色列正在计划组建能发射导弹的武装直升机部队。以色列国防费的53%用于武器的采购、生产和研制,采购的大部分武器装备是国产的,单兵武器和弹药都已能满足需要(大批M-16型步枪已交货,5.56毫米步枪正在生产)。为储备足够的武器装备,以色列的军需工业一刻也未停止过生产。以军在采购国内外新式武器的同时,正在执行一个对缴获的武器进行改进的庞大计划。以军从改进旧式坦克“谢尔曼”开始,现已成为改进坦克的能手。以色列对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缴获到的大量苏式坦克进行了改进,并进行了实战部署。以军已实现了装备105毫米火炮的M-48型坦克和“百人队长”式坦克的标准化。T-55型坦克也计划要实现标准化。第四次中东战争刚结束时,由于坦克的数量明显不足,以军将缴获的数百辆坦克仅涂上一层油漆便交给了部队。(二)武器的数量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军主要靠美国的武器来重新武装自己,这种重新武装的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到1975年底,以军与第四次中东战争时的情况相比,火炮增加了85%,坦克增加了约50%,装甲人员输送车增加了25%以上。仅从这些比例虽然难以具体说明以军拥有的武器数量,但就坦克来说,数量可能不下3,000辆。现在,以军正在计划引进一批新型导弹系统和武器装备,其中包括“长矛”式地地导弹、“龙”式反坦克导弹、单兵使用的“红眼睛”式地空导弹以及几种空地导弹和无人驾驶飞机。据认为,以色列现在正在接受美国提供的首批“长矛”式地地导弹110枚。目前美国正在研制一种由“长矛”式导弹携带的集束式弹头。这种弹头可用于摧毁防空导弹基地和兵员、装甲车辆的集结地域。然而,“长矛”式导弹的射程还未能远到能够到达埃、叙两军的苏式“飞毛腿”式导弹的发射基地,而这种“飞毛腿”式导弹是能够攻击以色列的人口稠密地区的。在未来战争中,以军可能主要依靠火力取胜,这种火力的猛烈程度恐怕要远远超过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军企图通过使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相结合,发挥这两类武器的作用,来实现这个目标。以色列在技术上和政治上都依赖美国。它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在精确制导武器的研制和生产上却取得了明显进步。全书正文部分完附 录一、第四次中东战争讨论会资料①埃及一方:1975年10月27日-31日于开罗大学以色列一方:1975年10月12日-17日于耶路撒冷希尔顿饭店埃及一方的军事论文:埃及在十月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对以色列“安全政策”的探讨埃及空军在十月战争中的作用埃及防空部队在十月战争中的作用埃及海军在十月战争中的作用以色列一方的军事论文:十月战争的教训十月战争中的突然袭击十月战争中的以色列空军一主要的行动和经验教训十月战争中海军的经验和教训对东西方武器系统及其科学技术的探讨[①10篇文章均为阿以双方军界首脑所作,收入本书时被译成日文。我们根据日文译成中文,供读者研究第四次中东战争参考。译者注]埃及一方的军事论文埃及在十月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埃及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穆罕默德·埃勒·贾马斯上将[①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任埃军作战部长。——译者注]一、序言关于十月战争的战略,本应从埃及和叙利亚两个方面考虑,但这次只能从埃及方面谈起。对于这次战争已有大量研究,许多论文已公诸于世,然而至今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十月战争是对固有观念和理论的挑战,也是对随之而来的困难和问题的挑战。即:在战略上,动摇了以色列的固有观念,破坏了其安全政策,使其特有的军事战略理论陷入了危机。在战术上,克服了难以渡涉的水障,突破了以色列坚固的防线,体验了大量使用首次出现在中东的新式武器装备所进行的激烈战斗.此外,还欺骗了敌人,使突然袭击获得成功。总之,可以客观地说,这次战争洗雪了六日战争的耻辱。我想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以色列的军事战略,埃及的军事战略,十月战争的成果。二、以色列的军事战略(一)通过对以色列军事战略的研究,会很容易地理解如下问题。犹太复国主义企图在中东建立一个以色列国家,最大限度地扩大其疆域,网罗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在国际社会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并统治阿拉伯国家。为此,犹太复国主义确定了以下基本方针:1. 吞并阿拉伯国家领土,以逐步扩大其地理范围,2. 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它作为遂行政策的手段,3. 企图削弱和分割阿拉伯国家。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贯敌视阿拉伯国家,它不断分析国内各种条件,注意国际和阿拉伯国家的形势,分阶段确定可能达成的目标,一直同阿拉伯国家进行对抗。犹太复国主义为掩饰其扩张主义、欺骗世界舆论,提出了所谓“以色列安全政策”的一系列军事原则,使以色列人民相信军事上的继续冒险是必要的。当然,他们的“安全”政策是以使用军事力量为基础的。他们为实现扩张主义政策,以自卫战争为名,采取短期攻势作战,企图在别国领土上寻求战场。所以,以色列军队采用以空军和装甲部队为骨干的编制。六天战争的结局,导致以色列军队到达苏伊土运河、约旦河和戈兰高地,这样,他们需要防守的地区成倍地增加,战线和公路网也同时扩大了。整个的战略态势必然增大军事上的负担。以色列为确保已占领的地区,非常重视苏伊士运河一线。当他们将运河一线作为固定的防线时,便招致了军事战略上的失策。1967年以后,埃及在两年的消耗战争中,给以色列造成很大的人力损失。对此,以色列构筑了各种阵地和工事,建成了一道名为“巴列夫”的防线,并对它的坚固性寄予期望。与六天战争的成功相比,以色列后来的军事失策显著增加。尽管这次战争的胜利不是由于以色列自身的卓越能力,而是由于我们的失策,但其领导人仍抱着以下认识:1. 埃及方面没有能力发动进攻。埃及在苏伊士运河东岸建立桥头阵地的企图将被迅速粉碎。……这次十月战争的结果证明上述认识是错误的。2. 阿拉伯国家没有能力在两个方向上上同时发动进攻。……这也是战略判断上的错误。3. 在以色列的军事优势面前,埃及唯有屈服。(二)十月战争以前,以色列对埃及的军事战略基于如下考虑。1. 炫耀军事优势,使埃及方面放弃战争,并努力造成一种使埃及感到不能同出色列对抗的气氛。2. 运河一线是阻止埃军进攻的特殊屏障,它具备作为安全国境线的重要条件。3. 粉碎埃军的进攻准备。一旦发现埃军进攻征候,便以优势空军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4. 努力控制沙姆沙伊赫周围海域,以便确保通往红海的海上交通线。5. 以先进的情报系统预先查明一切进攻征候,为战争准备及动员争取充裕的时间。从1967年至1973年间,以色列基于上述战略考虑,陶醉于六天战争的胜利,拒绝一切方式的和平解决,以武力威胁周围各阿拉伯国家,坚持敌对行动。对世界,巧言令色地宣传阿拉伯国家是行尸走肉,说埃及等国已失去生存的支柱。结果,公正的和平解决之路被堵塞,战争不可避免,埃及除了使用武力之外别无其他解决办法。三、埃及的军事战略(一)同以色列之战是挽回名誉之战,是正义之战。当时,我们经常思考现代武装冲突的制约条件和可能取得的效果。美苏两方以核均势和在中东的政治、外交及军事上的利害关系为背景,推行缓和政策。十月战争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进行的。制定国家战略时,我们考虑到了国际形势对中东战争样式、方法,手段及界限的制约,战争对阿拉伯国家及全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根据如下的目标计划了十月战争,以常规武器打一场局部战争,用武力手段改变中东的力量对比,摧毁以色列理论上、战略上的基础,为其他阿拉伯国家参战争取时间。当时最高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对以色列的“安全”政策进行挑战。即:依靠军事力量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让敌人认识到继续占领我们的领土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敌人的“安全”政策,是建立在政治,军事及心理上的讹诈政策上的,今后也不会具有自卫性质,(二)埃及的军事战略是我国独自的思想产物,决不是从西欧或东欧输入的,它是从1967年失败以来体验的严酷现实中诞生的,是在科学技术的探索和运用中成长的,是在流血牺牲的战争中进步的。1967年时,由于缺乏军政相互协调的总战略,军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准备便接到突如其来的政治决定,并为表示支持这种决定而参加了战争。当时,军队不知道应达成的军事战略目标是什么,只是盲目地向西奈半岛集结。另一方面,国际舆论是反埃及的。战争爆发时,军方领导人未能参与政治决定,也未能适应军事环境。军队不是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而是牺牲品。1973年,随着战争的临近,在总结六天战争失败的原因,确定总战略的过程中,军队开始得到政治等方面的支持,发挥了主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政治上的努力,为军事上开始行动创造了最有利的环境,军队几次得到在1973年度内开战的有利时机。另外,在战争期间,采取了旨在支援军事并灵活运用其成果的政策。(三)我们的战略,除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攻势外,还着眼于打破以色列依靠运河防线的“安全”政策。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1. 决定发动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这意味着不是单纯骚扰性进攻,而是正规作战。排除万难,突破运河防线。2. 避开以色列方面的强点,利用它的弱点。① 我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而不让敌人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② 以空地协同的防空态势削弱敌人的航空兵力;③ 以强大的火力粉碎敌装甲部队的反击;④ 阻止敌预备队机动,破坏其后方交通线。3. 有效地协调埃及和叙利亚两军的作战,迫使敌分兵两线,不让其在西奈战线集中兵力。4. 彻底采取隐蔽欺骗措施,以降低敌情报活动的效率,使敌得不到充分的反应时间。5. 在曼德海峡实行海上封锁,使以色列占据沙姆沙伊赫失去意义。6. 消耗以色列有限的人力,削弱它遂行战争的能力。(四)埃及在战前准备上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战备是最大的问题。当时苏联是唯一的武器供应国,埃及在武器的种类、质量,数量及取得时间等方面都受苏联中东政策的影响。我们除以现有装备进行战斗外别无选择。我们只能以妥善的计划,果断的措施、对武器的合理使用以及高昂的士气来弥补物质力量的不足。在这一点上,敌人判断错了。他们认为:1972年苏联撤走了军事顾问,从此埃及就失去了遂行战争的能力,埃及在没有获得能和以色列空军对抗的新式飞机以前,是不会发动战争的。我们正是利用了敌人的这种偏见取得了成功。(五)埃及考虑过军事战略的基础——阿拉伯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我们把联合叙利亚、最大限度地发挥埃及自己的力量遂行战争作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作战方案。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以先发制人的进攻开始了作战,此后进行了多次战斗。叙述这些作战的细节是困难的,本文只能作扼要介绍。1. 在战争的计划与执行两个方面,埃及都充分发挥了主动性。2. 我们是在充分认识到敌人在空中力量包括飞机质量方面古优势的情况下开始战争的。3. 突破了乍看起来是难以克服的苏伊士运河防线。4. 由于忠实执行了作战计划,巧妙地使用复杂的武器,土兵勇敢,指挥卓越,我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战斗。四,十月战争的成果(一)战略上的成果1. 以色列的目的在于防止埃及军队的渡河进攻,歼灭渡过运河的部队,进而导致埃军失败,使埃及屈服于他们提出的政治条件。以色列人谁都不怀疑这一点的实现,其他国家也抱有同样想法。2.我们的目标在于挫败以色列的“安全”政策,击退西奈半岛以色列军队的主力,并尽可能多地消耗敌人,使敌人认识到继续占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是要付出极高代价的。以色列的军事战略目标达成了吗?埃及的情况如何呢?3.我军渡过苏伊士运河,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打败了敌人的大部队,重创和击退了敌人。整个战争的结局使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此发生了变化。4. 以色列的“安全”政策遭到了破产,认为国境线安全可靠的想法变成了泡影。很明显,以色列是中东局势紧张的根源。1967年以色列在认为不安全的国境线上获得了胜利。对比之下,这次却在认为安全的国境线上败北。以色列的扩张政策理论使人联想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导致纳粹德国崩溃的希特勒的理论。5.这次战争给以色列国内以冲击,使他们发生了动摇,不再相信政府依靠扩张主义和实力追求目标,强迫阿拉伯国家接受既成事实的政策。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的人员损失远远超过了过去的三次战争。现在是它根据新前提提出新理论和新政策的时候了。6. 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世界恢复了威信,从黑暗时代进入了黎明时代。埃及人恢复了自信和对未来的信心,一切阿拉伯人感受到骄傲和世界对它的尊敬。7. 战后,整个世界开始采取有利于阿拉伯国家伸张正义的中东政策、姿态。(二)战术上的经验十月战争虽是在缓和的国际形势下进行的局部战争,却也是规模最大的总体战,它动用了中东史上未曾有过的兵力和武器。值得注意的是,在陆、海、空战及防空作战中,大量使用了导弹和电子武器。在战术上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1. 事实证明,在现代作战中,在没有遮蔽物的沙漠是能够实施突然袭击的。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情报侦察手段有限;突然袭击是可能的,在这些手段异常发达的今天,突然袭击仍是可能的。2. 在现代战争中,为达成特定的目的或目标,应重视各军兵种的协同战斗。很明显,以色列在多次战斗中单纯依靠坦克,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埃及方面在各兵种的协同战斗上取得了成功,同时各军种的协同作战保证了整个军事战略的胜利。3.只要对方有强大的防空体系,要夺取制空权便是不可能的,即使空军力量相对处于优势地位,也是如此。空军和电子战在发展,与之相对抗的防空手段在进步。今后二者的抗争将愈演愈烈。4. 在地面战斗中,反坦克导弹由于有效地击毁了大量坦克,而证实了它的威力。因此,人们虽曾一度怀疑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但是坦克在今后的地面战斗中仍将起主要作用,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斗争仍将继续下去。5. 战争中以色列如果没有美国空运22,000吨武器装备的援助,事态肯定会变得不可收拾。另一方面,埃及由于武器供给来源单一,也受到很大制约。我们痛感今后必须使武器供给来源多样化,同时必须加强军工生产能力。6. 这次作战胜利归功于对自己的任务和行动抱有坚定信念的全体埃军将士。可以说,这次作战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胜利,它为我们伸张了正义,在同以色列的斗争历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过去二十五年中,阿以之间发生过四次战争。其中三次是以色列为进行侵略和扩张而挑起的。阿拉伯国家为夺回自己的领土和权利,实现公正的和平,发动了第四次战争。我们解放固有领土的愿望是神圣的,我们恢复巴勒斯坦人权利的愿望是正义的。毫无疑义,实现神圣而正义的愿望是通往中东和平之路。对以色列“安全政策”的探讨埃及陆军情报部长易卜拉欣·富阿德·纳萨尔少将一、以色列“安全政策”的依据(一)长期以来,以色列喋喋不休地宣传他们的理论——所谓的“以色列安全政策”。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