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人民都按十个等级,严密进行组织。最低一级的单位叫“昌卡”,由十户人家组成,较高的一级叫“皮查”,由五十户人家组成。再上去是百户人家的“帕查卡”,如此依次上去直到最高级的万户的“乌努”或四万户的“图库伊里库克”。全境又划为四个行政区,由仅次于印加“王”的高级行政官吏“阿普——库纳”进行管理。从各种迹象看,印加人已处于比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印第安人长期处于与东半球隔绝的状态。但是印第安人取得的某些杰出成就却是整个人类文明史光辉篇章的组成部分。如果不是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打断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进程,可以断言印第安文明必然会在广阔的美洲土地上开出更绚丽的花朵,结出更丰硕的果实。第七章 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开端第一节 新航路的开辟从十五世纪起,西欧的航海家进行了好多次涉渡重洋的远航,开辟了东西方之间的新航路,发现了欧洲人所不曾到过或不曾听说过的许多地方。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发展科学技术和积累地理知识的结果,也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西欧很早就从东方——中国、南洋群岛、印度等地——得到贵重商品。十字军侵略以后,东西方的贸易有了进展。意大利城市,首先是威尼斯和热那亚,在东西方贸易中操纵了地中海商路,因而空前繁荣起来,引起西欧其他国家的嫉羡。但是传统的东西方贸易不掌握在其他西欧商人手里。东方商品由波斯人、阿拉伯人和东罗马人运到地中海东部,再由意大利人转运到西欧。商品一再转手,运到西欧的时候,价格提得很高。十五世纪,土耳其征服了地中海东部,对于通过那里的商队和商船肆意勒索,抢劫。东西方贸易遇到了新的阻碍。运到西欧的东方商品十分稀罕,价格更加昂贵。西欧上层社会渴望能够开辟一条通向中国、印度的新航路。西欧上层社会对东方的憧憬,特别由于对黄金的追逐而加深。十五世纪后半期,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扩大,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商人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扩充资本来更多地榨取财富,剥削雇佣工人,上层社会需要增加收入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满足更高的生活欲望。但是西欧黄金的开采量不大,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欧长期入超,黄金不断流向东方,十五、十六世纪黄金严重缺乏。各国的国王、贵族、高级教士和市民,都沉醉在“寻金热”之中。哥伦布在他的日记中说:“黄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黄金,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那时候,旅行家关于东方的记述在西欧已经广泛流传,影响最大的是《马可波罗行记》。威尼斯人马可波罗随同他的父亲和叔父来到元朝朝廷以后,很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他们在元朝供职十七年。回国以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对热那亚的战争中被俘,被关进了热那亚的监狱。他在狱中口述东方见闻,由同狱的一个名叫罗思蒂谦的人记录下来,成为《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大大地开阔了西欧人的眼界,加深了他们的幻想。在西欧人的想象里,中国和印度仿佛是神话里的国度,黄金遍地,宝石、香料、丝绸和各种珍异物品琳琅满目。占有通向这些国家的商路,无疑地意味着发财致富。直到十五世纪早期,西欧对非洲的直接交通只限于埃及等北非国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还是陌生的地方。但是那里的黄金和象牙常同奴隶一起,通过沙漠间的商道,被贩运到北非,落到西欧人手里。寻找便捷的航路,到达那些富饶的地区,也是西欧上层社会的愿望。西欧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适于大海航行的轻快多桅帆船在十五世纪制造成功了。中国的罗盘针也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十四、十五世纪在海船上普遍使用,对确定船只的航向有重要的作用。旅行家的报导和文艺复兴文化的发展,增进了欧洲人的地理学知识。十五世纪,有关地理学的理论和绘制的地图都比较接近于真实。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亚洲。亚洲各国人民很早就开辟了沟通红海、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和中国海面的航路,把古代的文明国家联系起来。1405到1433年,中国明朝皇帝派遣郑和出使“西洋”。郑和七次远航,遍历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南洋群岛、印度、波斯、阿拉伯半岛等地,最远到达今天非洲的索马里和肯尼亚海岸。他的船队规模之大、造船技术之高和装备之精良是空前的。1405年第一次出航,就包括六十二艘大船和二万七千多人。郑和的远航是航海事业上的壮举。随后,西欧人的远洋航行活动发展起来。首先从事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十五世纪晚期的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建立 711年,阿拉伯人侵入西班牙,不久就占领了除北部山区以外的整个伊比利亚半岛①,在这里建立起统治。756年,从阿拔斯的屠杀下侥幸逃脱的阿拉伯贵族阿布德拉赫曼据西班牙独立,脱离了阿拔斯朝的管辖。失去了故土的当地居民反对外族侵占,从八世纪起就展开延续达七百多年的收复失地运动。运动由北向南逐渐发展,在斗争中,先后形成了几个国家。1143年,半岛西部形成了葡萄牙王国。1479年,半岛上的其他两个王国卡斯提尔和阿拉冈合并为西班牙王国。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阿拉伯人最后一个据点格拉纳达,1512年征服北部的那瓦尔王国,统一了除葡萄牙以外的伊比利亚半岛。葡萄牙人的探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事业都很发达,但是迟迟没有向南探航,因为非洲西北的海面上常年刮东北风,又有从东北向西南流动的强大的洋流,船只南下以后难以北返。1415年,葡萄牙占领了非洲西北角的要港休达。亲王亨利(1394—1460年)预料到征服非洲的新土地会带来巨大的利益,于是大力赞助对非洲的探险。他创办了一所航海学校,组织力量培训海员,绘制海图,研究克服航行上的困难。葡萄牙人制成一种牢固的轻快帆船,便于逆风迂回行驶。这一切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亨利一年又一年地组织南下探航活动,因此得到“航海者”的称号。葡萄牙人先后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并且继续沿着西非洲大陆海岸航行。大约1486年,葡萄牙人已经南抵南回归线附近。1487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约1450—1500年)进行了更远的南航。当航行者接近非洲大陆南头的时候,暴风把他们的船只吹离海岸,绕过非洲南端。①等到他们又见到陆地时,忽然发现太阳在他们的右边升起。这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印度洋。迪亚士一行在印度洋上航行了一小段距离,这时他的船员由于疲惫不堪,不愿继续前行,迪亚士不得不返航,途中意外地发现了非洲南端的尖角。航行给热衷于抢占土地和财富的葡萄牙统治者带来了美好的前景,葡萄牙国王把非洲南端的尖角地带命名为好望角。1497年7月,葡萄牙贵族瓦斯科达伽马(约1469—1524年)率领由四只帆船组成的船队,离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向南航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他依靠阿拉伯航海家领航,从非洲东海岸航向印度,1498年5月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里库特。他首先实现了西欧人的梦想,找到了通向神话般的国家的新航路。达伽马的船队满载香料、宝石、丝绸等东方产品回①也称比利牛斯半岛。①迪亚士绕行好望角的时间,有1487、1488之说。到葡萄牙,获得相当航行费用六十倍的暴利。同时他带回了从非洲到印度一路的航行资料。哥伦布到达美洲 葡萄牙人沿非洲海岸探索通向亚洲的航路的时候,西班牙在另一个方向寻找着同一个目标。达伽马哥伦布出发前向西班牙国王、王后告别意大利热那亚一个织工的儿子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年)哥伦布出发前向西班牙国王、王后告别自幼喜欢航海。根据地圆学说,他认为在大西洋上向西航行,可以开辟联结欧亚两大洲的捷径。他先向葡萄牙国王游说。当时葡萄牙正在大力开辟绕过非洲的新航路,没有给予支持。他又去找西班牙国王。当时西班牙还没有结束对阿拉伯人的战争,没有给予答复。六年之后,西班牙完成了领土统一。就在这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他的远航计划,为他配备了三只帆船和大约九十名船员。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小小的船队,离开巴洛斯港,横渡茫茫的大西洋。船队克服了海上的艰险,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举着西班牙王旗登陆,宣布占①领那个小岛。他以为来到了他叫做印度的东方土地,把遇见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印度居民,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追问黄金产地。他从土著居民那里知道南边有富庶的地方,随即穿过巴哈马群岛,来到风光秀丽的古巴,以为那就是日本。从古巴他又到了海地。所到各岛,他都以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宣布占领,并在海地建筑了第一个殖民据点。从1493年到1504年,哥伦布又三次出航,往来于欧美两大洲之间,到达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岛屿、南美大陆北岸的奥里诺科河口和中美洲的东岸。他一直以为发现的是印度,却始终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黄金产地。那时候,葡萄牙人真的到了印度,开始了对亚洲富源的掠夺,哥伦布的航行没有立刻给两班牙王室带来预期的利益。他受到了冷落,在失意中死去。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意大利人亚美利哥维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海岸,断定那里不是亚洲,而是一个“新世界”,一处“新大陆”。这块大陆后来就因他得名为亚美利加。但是哥伦布最先到达的南北美洲之间的岛屿,一直叫做西印度群岛。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1613 年,西班牙人巴尔波亚从北向南穿越巴拿马地峡,在山顶上望见辽阔无涯的太平洋水面,巴尔波亚称它为南海。人们开始相信美洲和亚洲隔着一片水域;如果找到一条横贯美洲的海峡,从西欧出发的船只可以直接航行到亚洲,哥伦布提出的计划终究可以实现。为了从葡萄牙不能控制的方向着手争夺亚洲,西班牙积极寻找横贯美洲的海峡。贵族家庭出身的葡萄牙人费尔南多麦哲伦(约1480—1521年),由于在本国得不到重用,投效于西班牙国王。1519年9月20日,他率领一支西班牙船队——五只帆船和二百六十五名海员——出航,到了南美东部海岸,沿岸向南,第二年10月发现一条海峡。①西出海峡以后,船队在浩瀚的大洋上航行了三个月又二十天。大洋上没有险恶的风浪,船员们就称它为太平洋。①哥伦布称之为圣萨尔瓦多,意思是“救世主”,可能就是今天的华特林岛。①这条海峡后来称为麦哲伦海峡。但是饥渴和疾病袭击着船员。船上缺乏新鲜食物,许多人得了坏血病,陆续死亡。1521年3月,船队在菲律宾群岛碇泊。麦哲伦的航行见图版(27)菲律宾群岛上有许多部落。麦哲伦企图利用部落首领间的冲突,征服各个岛屿。他为一个首领向另一个首领挑战。结果,他自己被杀死在海滩上。船员们逃出菲律宾,在摩鹿加群岛②装了一船香料。剩下越来越少的人通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去。1522年9月,十八个形容枯槁的船员驾着仅剩的这只帆船回到西班牙。这样,人类第一次的环球航行宣告成功,大地是球形的科学真理得到了确证。葡萄牙殖民帝国的建立 开辟新航路成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就疯狂地展开殖民掠夺活动。从十五世纪起,葡萄王殖民者就在非洲西海岸建立许多据点。葡萄牙帆船从非洲绕到亚洲,它的殖民势力跟着就从非洲伸展到亚洲。达伽马回国刚刚半年,葡萄牙就派遣舰队远征印度。舰队被赤道洋流远远冲向西方,飘到南美巴西海岸,这块土地随即被宣布为葡萄牙所有。后来舰队来到印度,满载东方物产而归。1502年,达伽马又亲率舰队再次出征东方,来到印度以后,炮轰卡里库特,对印度人和当地的阿拉伯人大肆屠杀抢劫。殖民者在印度西南海岸建立要塞。从此葡萄牙海盗出没在印度洋上。继达伽马来到东方的葡萄牙驻印度总督于1509年在印度西北的第乌港外击溃土耳其、阿拉伯和印度的联合舰队,1510年占领果阿,作为葡萄牙在印度的殖民地的首府。第二年,葡萄牙殖民者攻陷马来半岛上当时国际香料贸易中心马六甲,闯入太平洋,很快闯到欧洲人向往的“香料之国”摩鹿加群岛。1517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中国,后来又到日本。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口遇风,要求在我国广东上岸曝晒货物,以此欺骗明朝政府,乘机住进澳门,1557年竟私自筑城设官,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在葡萄牙侵入亚洲期间,它又占据了非洲东海岸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一些据点,并且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向地广人稀的巴西殖民。这样,十六世纪早期,葡萄牙已经成为一个殖民帝国。葡萄牙殖民者依仗在非洲和亚洲的据点和要塞,以赤裸裸的海盗姿态横行海外。天主教教士乘着海盗船远涉重洋,以传教为名掩护血腥掠夺。葡萄牙殖民者从非洲大量劫运奴隶、黄金、象牙和乌檀木,获利累累。从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的大约一百年间,从非洲掳走的黄金就有二十七万六千公斤。濒临几内亚湾一带,这种抢运活动非常严重,殖民者竟把这一带称为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奴隶海岸。在印度洋上,他们的海盗船一发现别国的船只就追击,拦截。他们依靠直接抢劫、强制征收,有时也用欺骗性贸易的方法,从印度运走香料、宝石、鸦片、布匹;从锡兰运走珍珠;从印度尼西亚运走胡椒等香料和大米;从中国和日本运走茶叶、瓷器等等。每年春天,葡萄牙王家船队离开首都里斯本,到东方装运掠夺所得。十六世纪的里斯本成了欧洲的东方商品仓库。在那里,东方商品按垄断价格卖给欧洲各国商人。西班牙殖民帝国的建立 哥伦布一踏上美洲土地,就代表西班牙殖民者迈出了掠夺美洲的第一步,加勒比海各岛首先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随着地理探测的进展,西班牙的殖民规模迅速扩大到美洲。②今天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1519 年,西班牙贵族、冒险家费尔南多科尔蒂斯率领一小 支军队在墨西哥东海岸登陆。印第安人聚集起来,用投枪和弓箭迎击。印第安人没有见过马和炮火,以为那些都是神怪,因而惊慌失措。科尔蒂斯利用部落间的矛盾,挑拨离间,进入阿斯特克人建立的特诺奇蒂特兰,在那里掳获数量惊人的黄金和宝石。半年以后,阿斯特克人发动起义,围困这个城市。城市位于湖中的岛上,殖民者在黑夜里奔逃,在大堤上遭到攻击。许多人紧抱着沉重的掳获物,溺死在水里。后来殖民者把这一夜叫做“悲惨之夜”。1521年,科尔蒂斯最后战胜阿斯特克人。孕育过古文化的墨西哥土地,成了冒险家的殖民地。另一个西班牙冒险家法兰西斯科皮萨罗在 1531 年带兵前往今天的秘鲁,1532年逮捕印加的统治者。为了赎取人身自由,印加统治者用黄金高高堆在他被拘留的房间里,再用白银填塞两个房间。皮萨罗拿到金银以后,又背信地把他处死,自己统治了秘鲁。西班牙殖民者从墨西哥向北推进到今天美国南部,向南吞并整个中美洲;同时从秘鲁出发,侵占了今天的厄瓜多尔、玻科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并进一步侵入阿根廷、巴拉圭等地。十六世纪中期,西班牙殖民帝国形成了。最后,除了巴西以外,整个南美大陆都被西班牙殖民者占领。在亚洲,麦哲伦航行后四十多年,西班牙殖民者开始占领菲律宾的土地,到十六世纪末,除巴拉望岛、棉兰老岛等南部诸岛外,①都被征服。在西班牙殖民帝国形成的过程里,天主教会同样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教会大力参与殖民掠夺中的一切暴行,并且为它辩护。在“消灭异教”的叫喊下,教士们点起熊熊的火堆,烧死敢于反抗的印第安人,烧毁他们的象形文字书籍。印第安人被迫在甘蔗园劳动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实行大土地占有制。贵族、商人和冒险家纷纷成为大地产的主人。天主教会也占有大片土地。随着土地的被瓜分,土地原来的主人也被瓜分,被迫接受被奴役的命运。殖民者在金银矿、甘蔗种植园和其他场所推行强迫劳动制。苦役和虐杀吞噬了无数印第安人的生命。矿坑里掘出了矿砂,堆起了印第安人的白骨。印第安人给被强征入矿山的亲人送行的时候,就预先举行送葬仪式。屠杀、强迫劳动、饥饿、殖民者从欧洲带到美洲的许多传染病,使印第安人人口急剧减少。半个世纪里,古巴、海地等西印度群岛上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十六世纪初,殖民者开始从非洲掠卖黑人到美洲,补充被消灭的印第安人。从此,黑人奴隶的血泪又浇灌了美洲的土地。在劫运黑人的船上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血泪化作殖民者的财富。每年春夏两季,船队从西班牙开往美洲。船队满载黄金、白银、蔗糖、可可等美洲产品,集结在古巴的哈瓦那,由军舰护航回到西班牙。十六世纪五十年代,每年从美洲流入西班牙的黄金有五千五百公斤,白银二十四万六千公斤。世界贵金属开采量中将近百分之八十三归西班牙所有。西班牙也变成了欧洲的金银储藏库。①这些地方继续保持独立约三个世纪之久。开辟新航路的后果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它们没有把抢来的财富用于发展生产,而是用于扩大宫廷开支或填补对外贸易的亏空,掠夺来的金银转手流入工业发达的英、法、荷诸国。十六世纪,西欧金银数量猛增,引起金银价格下跌,造成物价高涨。资产阶级乘机谋取暴利,劳动人民生活更加困难。英、法、荷继葡、西之后很快就展开了掠夺殖民地的竞争。资产阶级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扩大工场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与此同时,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西欧的工场手工业产品、殖民地的物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世界市场上。这一切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在对殖民地人民的征服、屠杀、奴役和剥削之中,透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西欧国家超越了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新航路的开辟也改变了欧洲各国相互间的形势。主要的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丧失了独占东方贸易的地位,陷入衰落。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成为十六世纪新的贸易中心。进入十七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繁荣起来。 第二节 文艺复兴十四到十七世纪,西欧国家先后发生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是“再生”,也就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实际上文艺复兴包含着远为丰富的内容。文艺复兴的兴起 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首先是由于那里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那里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商人、企业主、银行家为了增加财富,就需要扩大业务,改进经营,提高效率,因而也就需要具有文化知识、熟悉经营管理、擅长办理交涉、掌握生产技术、能读善算、通晓法律的各种人才。他们要求物质享受和优美的艺术欣赏,这就需要为他们服务的教师、医生、建筑师、艺术家等来为他们的现实生活增添乐趣。客观需要促使一种不同于封建文化的新文化产生并且发展起来。这一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导源于意大利,十五世纪下半期扩及欧洲许多国家,到十六世纪达到高潮。意大利本来就是罗马古典文化的发源地。西罗马灭亡后,西欧文化处于落后状态。东罗马继承并发扬了希腊、罗马文化。后来阿拉伯人翻译了许多古典作品,这些译本又流传到西欧,使西欧人重新接触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当时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和一度由阿拉伯人占领的西西里岛①是向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的媒介中心。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后,一些希腊学者带着手稿或手抄本逃到意大利,在这里讲授希腊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希腊文化的研究。文艺复兴运动随着这种学习热潮发展起来。表面上看起来,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抄袭旧文化,而是一种创新,它有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展。正在兴起的新文化具有反对封建神学的性质。在封建社会里,教会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一切以神学为中心。宗教信仰是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操纵在教会手里,连皇帝也要由教皇加冕。《圣经》被教会说成是最高权威。死后升入“天堂”被教会宣扬为人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眼界狭小,思想受到禁锢。当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地冲击封建经济基础时,与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必然要冲击到封建上层建筑。资产阶级考虑的是发财致富,追求幸福。人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了变化,因而对教会的神学教条产生疑问。许多知识分子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武器,向封建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多年尘封的古代稿本从修道院和教堂里被取出来。他们一面研究,一面从中汲取营养,犹如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他们开始以人为中心来观察问题,以人性代替神性,以世间的财富、艺术、爱情享受代替禁欲主义;他们相信自己的创造力,不相信神赐的力量;他们强调人生不应该消极遁世,而应该积极进取;他们主张人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健强的体魄去从事创造,人的高贵不决定于家世门第,而决定于自己的“业绩”。这种新的思潮叫做人文主义。文学家、艺术家用灿烂的诗篇、图画和雕塑来表达时代精神。就以绘画说,十三世纪画的人物显得呆板,景物也是象征性的,缺乏生活气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从生活中汲取题材,画面给人以现实感,即使是装饰在教堂和修道院里的以宗教为主题的画面,例如圣母①和耶稣,也具有现实世界①阿拉伯人从九世纪起陆续占领西西里岛,维持统治到十一世纪。①基督教传说中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的人物形象。但丁但丁 佛罗伦萨诗人但丁(1265—1321年)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著名长诗《神曲》展示了当时的社会概貌。《神曲》包括《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但丁描写自己顺次漫游其境,见到各种人物。但丁不是根据教会的标准,而是根据自己的正义观念和政治立场,来区分人们的善恶,加以褒贬。他描写了历史上形形色色的罪人,例如高利贷者,放荡淫佚、阿谀奉承、盗窃之徒,贪心的教皇和官吏在地狱里受严酷的刑罚,他在地狱的火窟里为当时还活着的教皇保留了一个位置,认为这个教皇死后一定会下地狱。他又把他所崇敬的许多历史人物如查理大帝等,安置在“天堂”里享受永恒的幸福。但丁通过《神曲》流露出对教会的蔑视和谴责,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宣告新的历史纪元的到来。彼特拉克 诗人彼特拉克(1304—1374年)生于佛罗伦萨附近,他是文艺复兴思想基础的奠基者,开创了一时的新风。他精通拉丁文,并努力学习希腊文。他遍游意大利搜集古代稿本,请人加以抄录,聚精会神、不知饥寒地阅读着。彼特拉克写了许多瑰丽的抒情诗,歌唱自己的爱情,同时猛烈抨击罗马教皇的统治。在一篇题为《致罗马教廷》的诗里,他控诉罗马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彼特拉克倡导用“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他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在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获得很高的声望和许多追随者。彼特拉克薄伽丘 彼特拉克的学生和友人、佛罗伦萨人薄伽丘(1313—1375年)是散文作家兼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故事集《十日谈》。故事以1348年欧洲的黑死病为背景,描写十个青年男女从佛罗伦萨城逃到一座乡间别墅里去躲避这场瘟疫。他们聚在一起讲故事,每人每天各讲一个,十天共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一些民间传说。薄伽丘以诙谐的笔调刻画出天主教会的黑暗,教士的不学无术和腐败,揭露封建贵族的贪婪和商人的欺诈行为。它反映了意大利的社会状况,故事写得轻松幽默,引人入胜。继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之后,人文主义者纷纷出现在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等许多城市,影响广布于意大利全境。许多城市的统治者争相延聘他们,赏给他们荣誉和官职。佛罗伦萨尤其显得突出。十五世纪,统治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拨出了大量资财,罗致了许多知名的诗人、艺术家和哲学家,兴建了豪华的宫殿和教堂,设立了图书馆和研究柏拉图的学园,收藏了古代作家的大量珍贵稿本。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以及其他许多有才能的人士都曾得到过他们的资助鼓励。各方面的杰出人才把佛罗伦萨装饰得十分壮观。意大利的一些有财有势的人也兴致勃勃地学习知识,只要条件许可,人们纷纷让自己的子女接受人文主义教育。文化空气一时称盛。达芬奇 十五世纪后半期和十六世纪前半期,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达到高潮。有成就的文化人物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达芬奇(1452—1519 年)生于佛罗伦萨附近,是一位杰出的大师,他的成就几乎深入人类知识的一切方面。他是伟大的画家、雕刻家,又是音乐家和诗人。为了提炼绘画和雕塑 的艺术法则,他深入研究了解剖学、光学和力学。他不倦地探求征服自然的道路,通晓生理学、物理学、数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他把研究工作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摒弃宗教的武断和臆测。为了了解人体的构造,他不顾教会禁例,解剖了人的尸体。达芬奇还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他设计了飞行机械、潜水机械和机枪等许多器械。他终生勤奋,前后积累的手稿大约有七千页。作为一个画家,达芬奇不屑于临摹别人的作品,他立足于实地观察,把欧洲绘画艺术提高到成熟的阶段,留下不少不朽的作品。他根据基督教题材创作了壁画《最后的晚餐》,描画耶稣在遇难前夕同十二个门徒共进晚餐,耶稣指出十二个人里有人要出卖他,顿时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内心活动,有的愤慨,有的悲叹,有的表示心地清白。唯独叛徒犹大脸色灰暗,流露出惊愕的神态,他的右臂支在桌上,手中握着钱袋,使人一看便能辨别出叛徒的面目。达芬奇一反流行已久的内容神秘的宗教画,画出了活生生的形象和情节。为了创造叛徒犹大的典型形象,他每天早晚到无赖汉群集的场所去观察,几乎继续了一年,后来又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这幅壁画。《蒙娜丽莎》画的是佛罗伦萨的一位富有的女市民,两眼别具神采,口角含着微笑,体态端庄,显示出青春的活力,这幅画用了四年才画成,是艺术史上的又一杰作。拉斐尔所画圣母像见图版(28)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1483—1520年)出生在意大利东部的乌尔比诺城,后来前往佛罗伦萨,又到罗马。他融合了意大利的许多名画家的特长,把绘画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峰。他有很多创作,其中有许多是宗教题材的壁画,装饰在梵蒂冈的教皇宫殿里。他笔下的圣母和耶稣温和可亲,栩栩如生,渗透着人文主义思想。拉斐尔还参加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米开朗琪罗(1475—1564年)生于佛罗伦萨附近,是雕刻家、画家、建筑家和诗人。他画了许多教堂壁画,设计了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他最喜爱雕刻,称之为“诸艺之首”,认为雕刻能使人物活龙活现,宛如赋有生命。代表作有《圣经》人物摩西和大卫的雕像,神情刚毅,气势雄伟,表现出坚强和力量。摩西石雕像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运动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英国大文学家莎士比亚(1564—1616年)是文坛的巨匠。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刻苦自学,后来在伦敦的剧团里担任配角。舞台生涯大大地丰富了他的社会实践。他同时开始为剧团写剧,留下的剧本有三十七部①,包括喜剧、悲剧、历史剧等。喜剧如《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悲剧如《李尔王》《哈姆雷特》(或译为《王子复仇记》)等,历史剧如《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等。剧本洋溢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生活理想,充满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他歌颂自由的爱情、真挚的友谊、人类的才智,反对封建分裂,痛恨资产阶级的残忍和唯利是图。他的语言生动,描写深刻,塑造出不同人物的典型性格。喜剧《威尼斯商人》刻画了高利贷者的贪婪自私,《理查三世》展示出国王的凶残险恶。他的创作细致入微,扣人心弦,喜怒哀乐之情跃然纸上,既是①还有一个剧本作者尚不能最后确定,可能由莎士比亚与人合写。另外,近年一些英国学者认为《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书籍》也是莎士比亚的作品,见1981年1月12日《人民日报》。社会生活的写照,又是优美的文学作品和诗篇。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自然科学 文艺复兴时期又是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发展的时期。水力和风力发动机、冶金、纺织、造船、航海等都有很大进步。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传播起了积极影响。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近代自然科学勃然兴起。它冲破神学的束缚,在人类认识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近代自然科学首先在天文学领域里突破教会的禁例。长期以来,古代天文学家,特别是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十分流行,人们认为宇宙以地球为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动。这个观点符合教会关于天象的解释,教会把它奉为信条,不容异议,谁敢违犯,就是“异端”,就要遭到迫害。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1543年)首先向教会的教条宣战。他曾在意大利学习法律、医学和天文学,回国以后,在一所教堂里供职。他对天文很感兴趣,根据三十多年的观察和运算,发现阿拉伯人和希腊人制定的天文表不能完全说明天体运行现象,提出了“太阳中心说”,认为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之一,地球本身又以地轴为中心而转动。他写成《天体运行论》,由于害怕教会迫害,到1543年死前才发表。“太阳中心说”是天文学中的一次革命,它同教会关于上帝创造天地,创造人类,万物服务于人类,人所生存的地球是中心等说法相矛盾,因此教会拒绝接受哥白尼的观点。学者当中也有人一时不明白其中道理。然而这一伟大发现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几十年后,它终于证明是科学真理。哥白尼布鲁诺布鲁诺(1548—1600年)出生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早年当过修道士,这时候他接受哥白尼的观点,并且对罗马教会的统治表示不满。他被怀疑为“异端”,于 1576 年离开修道院,后来长期在西欧各地过流亡生活。1584年,他在伦敦出版《论无限宇宙和世界》。他认为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间有无数的星系,宇宙是无限的。这一思想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念。1591年,他接受威尼斯一个贵族的邀请,返回威尼斯,但是这个贵族在第二年就向宗教裁判所告密。布鲁诺随即被解往罗马,入狱七年,受尽折磨。但他坚持真理,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他被宗教裁判所宣判为“异端”,要被处死。他却昂然宣称:“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1600年,他在罗马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为科学真理而勇敢献身。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为自己的学说辩护意大利比萨人伽利略(1564—1642年)证实了哥白尼的学说。伽利略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很注重实验,被认为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据说十九岁时,他在比萨的一座教堂里观察一盏挂灯的摆动,从而发现了摆振动的等时性。几年之后,他建立了落体定律,否定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坠落速度与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为自己的学说辩护其重量成正比的学说。他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通过观察,他发现月球表面有山谷,崎岖不平,金星绕着太阳运行,太阳上有黑点,木星有四个卫星,银河由无数星体组成,等等。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结果被传到罗马去受审,宗教裁判所用火刑来威胁他,伽利略被迫宣称放弃他的学说。教会限定他囚居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所房子里,直到去世。他在年老体弱的情况下坚持科学著述,1638年出版了《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门新科学的谈话和数学证据》。哈维实验科学推动了医学的进展。学者们解剖尸体来研究人体和疾病。布鲁塞尔医生维塞留斯(1514—1564年)不满足于前人留下的书本知识,他先是解剖狗、猫、鼠等动物,继而到坟场或刑场去搜集尸骨,积累第一手的资料,并且通过解剖示范讲授有关知识,听者踊跃,座无虚席。在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的同一年,维塞留斯出版了《论人体的构造》,这是科学地阐述人体结构的第一部著作。正象前一部书开始改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一样,后一部书哈维开始改变人们对自身结构的认识。维塞留斯被称为“近代解剖学之父”。西班牙医生塞尔维托(约1511—1553年)发现心脏和肺脏之间的血液循环。后来英国医生哈维(1578—1657)通过多次对动物的活体解剖,查明了心脏的功能和动脉、静脉的不同作用,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为生理学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采用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极其重要的技术成就。中国印刷术西传以后,推动了欧洲的印刷业的发展。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谷腾堡(?—1468年)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印了一部《圣经》。活字印刷接着就在西欧兴盛起来,它代替了人工抄写或雕版的繁重劳动。特别是这时候欧洲人已经能生产纸张,十六世纪,价廉物美的纸已经取代了多少年来一直使用的羊皮纸和埃及纸草,加上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不但大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十四世纪末到十五世纪,意大利北部伦巴底地区一本医书的价钱要相当于一个中等生活水平的人大约三个月的生活费用,法学书籍则相当于一年多的生活费用。采用活字印刷之后,书籍大量刊行,源源流传各地,把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和思想输送到许多地方,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为文化的普及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旗号反对以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的运动。人文主义者以“人权”代替“神权”,提倡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福利。他们的世界观是属于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种新文化、新思想是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服务的。尽管如此,文艺复兴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正是由于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枷锁,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产生出许许多多的辉映史册的不朽作品,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文艺复兴孕育了西欧的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科学等各方面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它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应当充分肯定的。第三节 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腐败的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西欧联合为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多少世纪以来,它的权势和财富在增长,它的腐败也在随着加深。十五世纪后半期,英、法、西班牙等西欧国家都走向中央集权,逐渐摆脱教皇的控制。罗马教廷的收入越来越减少,就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已经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教会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裙带关系有增无已,出售神职习以为常。它设立了许多挂名的或闲散的官职,专供出卖。据统计,单是在1520年,就有大约两千个官职是卖出去的。天主教会变成了一个腐朽的官僚机构。教会各级上层人士都过着奢侈淫佚的糜烂生活。瑞士一个主教不但对教士贩卖免罪符的放荡犯罪行为放任自流,而且向他们按私生子的数目收款,名为实行惩罚,实为中饱私囊,由此得了一大笔钱。在法国,有的教士竟然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窟。在意大利,有的教士为了侵吞病人财产,竟与医生合谋毒死病人。教皇英诺森八世在位时(1484—1492年),有人问他的一个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惩罚?”这个大臣竟公然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愿意让他活着出钱。”教会还出卖“免罪符”——一纸空文,胡说只要买了它,就能免罪,死后就能升入天堂。教会的丑闻和聚敛行为不胜枚举,引起社会上的极大愤慨。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象。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每年达三十万金币,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 十五、十六世纪,德意志的纺织、采矿、印刷、造纸等工业都有显著发展,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商业相当繁荣,从东方运到意大利再转往北欧的商品,需要从德意志过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经营对外贸易。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意志的工商业中心,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矛盾的集中点就是天主教会。德意地农民在市场上卖产品在德意志,教会和世俗诸侯掌握着最大的权力。他们的领地俨然是独立王国,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世俗诸侯不满德意志教会的横行无忌,他们不但反对财富流向罗马,还觊觎教会的巨大财产。骑士阶层已经日渐没落。随着火药和步兵作用的增大,他们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收入不多,甚至债台高筑。他们既反对诸侯的专横跋扈,也嫉视教会的富有。市民阶层,即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新兴的工场主,受教、俗诸侯的压迫,他们反对对发展经济的限制,不满意教会的特权,嫉妒它的财产,想把送给教会的钱用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他们当中的激进派要求用“廉价教会”来代替想尽办法压榨勒索的封建教会。城市中的平民群众,如破产的手工业者、帮工、日工、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境况尤其悲惨的是农民。农民遭受着教、俗封建主、商人、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肩负着什一税、地租、人头税、战争税、死亡费、结婚费、财产转移费和劳役的繁重负担,面临着挖眼、割鼻、截指、断手等刑罚的威胁。他们燃烧着对教、俗封建主的怒火。十五世纪末,秘密组织“鞋会”在南部一带的农民当中发展起来。农民在旗帜上画着一只鞋子,表示决心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一些地方性的起义已经在不断地爆发。教士集团内部情况也不一致。上层人物行为堕落,生活腐化,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低级教士出身平民,收入微薄,生活接近普通群众。他们对于上层人物同样心怀不满,自己也想分享教会产业。因此,德意志的一切社会矛盾都围绕着教会剧烈地发展着。教会统治集团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十六世纪初,马格德堡大主教又当上了美因兹大主教。由于兼任高级教职违反教规,他准备为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送给教皇利奥十世一笔款项,贿赂教皇不过问这件事。为此,他向经营银行业的富格尔家族借了债。事后他又与教皇密商,靠贩卖免罪符来凑集一笔钱,一半用来还债,一半交给教皇。于是教皇借口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让他在所辖的教区之内贩卖。富格尔家族的代表也随同贩子们出发。推销免罪符的老手、教皇的使者特兹尔一路兜售,还无耻地宣称:“只要买主的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他已死家属的灵魂马上就从炼狱飞升天堂。”他们骗到不少的钱,但同时却招来一片非难和愤懑。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特兹尔兜售到维登堡附近的时候,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阻挠。马丁路德1517年10月31日,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483—1546年)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就免罪符问题提出异议,要求进行争辩。马丁路德曾在爱尔福特大学学习,后来又在维登堡大学学习和任教,熟悉人文主义思想。他曾长期思索过“灵魂得救”的问题,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虏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他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关于“廉价教会”的要求。他在论纲里说: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愆的赦免;符券贩卖者们宣传教皇的免罪符能免除对人的一切处罚是错误的;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他还指出,符券贩卖者们关于免罪之道所作的胡乱宣传,会使哪怕是有学问的人都难以回答世俗人士的流言蜚语和尖锐的质问,从而影响人们对教皇的尊敬,比如说,他们会问:既然教皇比当代最富有的人还富有,为什么他不拿自己的钱财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而要用贫苦的信徒们的钱财呢?等等。路德提出论纲的时候,并没有要同教皇决裂,也没有想到要发动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是事出意料,论纲立即在德意志,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尖锐的社会矛盾使论纲成为燃起一场斗争的导火线,路德本人也成了这场斗争的发动者。路德得到社会上的广泛拥护,他的态度逐渐坚决。但是教会方面不甘罢休。1519年夏,双方在来比锡展开一场论战。维登堡大学的校长亲自护送路德前往,还有二百名学生执戟带盔充当卫队。会上,路德不但揭穿免罪符的欺骗性,还进一步否认教皇统治基督教徙的权力。从此路德举起了反对罗马教皇的旗帜。1520年6月,教皇发布敕令,宣布路德的论点是异端邪说,限令他在六十天内撤回他的主张。路德不予理睬。时限期满,维登堡城里点起了庆祝营火。路德当众把教皇的敕令扔进火里。1521年1至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帝国议会,要路德到会上承认错误。路德在4月18日作出答辩,他说:“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撤销任何事情,因为违背自己的良心而行动,是既不安全又不诚实的。”路德在妖姆斯帝国议会上见图版(29)路德反对教会的一系列举动,固然得到广泛拥护,但是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却是根据其不同的利益来支持宗教改革的。除了皇帝、高级教士、部分诸侯和掌权的城市贵族反对改革以外,在要求改革的势力当中很快就分裂为两个集团。以路德为代表的温和派倡议建立新的教会,主张用早期的、比较简单的基督教会来代替已经封建化和官僚化的教会;主张教会脱离罗马控制,取消复杂、森严的教阶制,取消繁缛的礼拜仪式,把教会土地收归国有。路德反对暴力,主张和平发展,消极抵抗。他的宗教改革主张,不包含社会改革的要求,它代表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工场主、小贵族和部分诸侯的利益。随着改革运动的进展,人民按照对社会改革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另一派。他们的代言人是托马斯闵采尔。闵采尔托马斯闵采尔(约1490—1525年)是个神甫,曾经支持路德早期反教皇的言论,但很快就反对他的温和主张。闵采尔认为信仰的建立,既不依靠教会,也不依靠《圣经》,而是基于人的理性。他把权贵富豪和一切剥削者叫做不敬上帝的人,认为他们对人民的掠夺是人间的罪恶;扫净这种罪恶,“天国”就降临人间。闵采尔所描绘的天国并不是虚无缥渺的境界,而是现实世界的改造,是没有阶级对立,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高高在上、同社会成员作对的国家政权的社会。他认为,宗教改革的基本任务,不只是反对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还要消灭一切压迫者和剥削者。他嘲笑马丁路德是“坐在柔软垫子上”的“可怜改革家”。他预言,整个世界一定要忍受一次大震荡,那时候,权贵富豪和一切剥削者都要垮台,受压迫的都要翻身。闵采尔深入民间,传播革命思想,号召夺取封建社会的一切权力。德意志农民战争 尽管马丁路德坚持温和的主张,宗教改革开始以后,阶级斗争的狂澜已经无法遏制了。从1518年到1523年,德意志每年都发生农民起义,1524年,起义更是接踵而起,最后形成了全德意志的农民战争,三分之二的农民投入了战斗。战争的基本地区有三个。第一个地区在南部的士瓦本。1524年夏,士瓦本南部的农民拒绝为贵族服劳役,发动起义。闵采尔和他的信徒走遍许多城镇,积极推动斗争。起义者提出自己的纲领——《书简》,号召推翻封建制度。士瓦本贵族慑于起义的威力,一面集结兵力,一面同农民谈判。第二年初,农民发现受了贵族欺骗,于是拒绝谈判。起义席卷了士瓦本全区。在战斗中形成六支起义队伍,人数多达三、四万人。3 月,六支起义军的领袖在梅明根集会,制定了《十二条款》,作为斗争纲领。《十二条款》包括从农奴制压迫下恢复人身自由,限制地租和劳役,收回被贵族霸占的农村公社土地,把什一税用于支付教士的薪傣和公共事业,农民自己选举本地宗教事务的管理人。这个纲领带有温和性质,它只要求限制封建剥削,没有提出彻底打倒封建制度,反映了富裕农民的利益。德意志农民战争起义队伍分散作战,没有组成统一的整体。反动将领特鲁赫泽斯利用这一弱点,采用假谈判和武装袭击的手法来对付农民。结果,有些起义队伍轻信敌人,同意休战,便利了反动军队的调动,使他们有可能进行各个击破。1525年4月,士瓦本的农民战争基本上失败了。第二个地区在士瓦本以北的弗兰科尼亚。起义在1525年3月末爆发,4月迅速扩大。起义者烧毁了几百座城堡和修道院,惩治了罪大恶极的封建贵族。封建主惶恐不安,有些惊慌失措的封建主只好拿出粮食、武器,假意表示支持农民,为保全自己的堡垒而参加起义的行列。许多骑士加入起义队伍,还有许多城市也倒向起义军一边。城市平民积极配合农民斗争,但是市民只想利用起义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他们的态度摇摆不定,不少人虽然参加了起义,但不久就被运动所吓倒,投向敌人方面,造成起义队伍涣散,力量削弱。起义军内部的成分比较复杂,队伍的领导人之一、贵族出身的希普勒主张争取贵族和市民的力量,并且任命骑士贝利辛根担任指挥,结果,一部分持不同意见的起义者分离出去,起义队伍进一步分裂了。1525年5月,在海尔布隆城召开的农军代表会议,制定了由希普勒起草的《海尔布隆纲领》。纲领提出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废除国内关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保证骑士从被没收的教产中分得土地;纲领规定农民可以用常年租税二十倍的赎金摆脱封建义务,这实际上只有少数富裕农民可以做到。纲领主要反映市民的利益,对封建主妥协,希望通过改革在德意志逐步发展资本主义。纲领没有真正表达农民的要求,因此引起农民的不满。这时候,反动军队已经从士瓦本赶来镇压。狡猾的特鲁赫泽斯仍旧采用各个击破和欺骗性谈判的手法,打败了几支起义军,进向海尔布隆。城里还在讨论纲领,城外敌人已经进逼。在这关键时刻,市民相继叛变,开门迎敌。希普勒匆匆向北逃去。起义军北撤到维尔茨堡,各路起义队伍又在这里集合起来,人数达到两万多人。但是经过几次分裂失败之后,他们未能一致对敌,加上市民的叛变,贝利辛根的通敌,给敌军造成可乘之机。特鲁赫泽斯的军队一路烧杀掳掠,把起义农民和稍觉可疑的人都吊死在树上。7 月初,弗兰科尼亚的起义也失败了。在残酷地镇压了弗兰科尼亚的起义以后,特鲁赫泽斯转回士瓦本,扑灭了那里残余的斗争火焰。希普勒后来被捕,死在狱中。第三个基本地区是图林根和萨克森。那里有发达的手工业和采矿业,农民以外还有许多同农民有密切联系的手工业者和矿工。1525年2月,闵采尔来到图林根,3 月在缪尔豪森城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城市贵族的统治,建立起一个“永久议会”。闵采尔被选为主席。从此缪尔豪森成为德意志中部的起义中心。在它周围,起义的烽火到处在燃烧。人民攻占城市、庄园、城堡和修道院,分掉贵族的土地和财物。农民信赖闵采尔的领导,纷纷向他请求对斗争的指示。闵采尔向人民宣传斗争的远大目标。消灭领主,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号召人民“向前,向前,到了象打狗一样地穷追猛打恶棍的时候了。……不要让你们的刀剑冷却,变钝。”闵采尔得到士瓦本农民失败的消息,就呼吁弗兰科尼亚的起义力量同图林根、萨克森方面的起义力量联合起来,在德意志中部建立强固的起义阵线,以便打败贵族军队。为了准备联合,图林根地区的农民队伍开始向弗兰肯豪森集中,闵采尔自己也赶到那里。这时候,马丁路德已经被起义的浪潮所吓倒,他越来越站到革命人民的对立面。他咒骂农民象“疯狗”,闵采尔是“大恶魔”,起义农民应当受到“肉体和灵魂的死刑”,要求“无论是谁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在暗地里或公开地痛打,杀戮,刺死他们,……正如同一个人必须杀死疯狗一样。”他要求统治者惩治屠戮他们。同时,德意志中部的诸侯慌忙调集大军前来围攻。1525年5月中,在弗兰肯豪森进行决战。诸侯的兵力居于绝对优势,闵采尔毫不畏惧,亲自激励士气,率领农民军八千人奋勇迎敌。但是由于众寡悬殊,武器缺乏,训练不够,闵采尔本人也缺少指挥经验,农民在英勇的一战中失败了。闵采尔被俘后备受严刑,壮烈就义。弗兰肯豪森战役以后,德意志的农民战争进入尾声,只有个别地区的战斗持续了几个月。封建主向农民反攻倒算,被杀害的农民超过十万人。在这次战争中,农民得不到坚强的领导,不能克服行动上的涣散性,这样,他们的战斗力量分散了。城市平民是农民的主要同盟军,由于他们力量薄弱,缺乏组织,未能有力地配合战斗。这次农民战争具有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是当时德意志的市民还没有最后形成资产阶级,他们力量不强,态度不坚决,往往半途而废,甚至背叛,还不能担负反封建斗争的历史任务。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和后果 1524—1525年的农民战争震撼了德意志的广阔土地。这两年是德意志历史上的英雄年代。在战争中,天主教会受到最猛烈的打击,许多教堂和修道院被烧毁,大量的财产被剥夺,在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权势都下降了。封建贵族的城堡也大量被毁,许多人在战争中被消灭,许多家族没落下来。他们也受到很大的打击。小贵族骑士本来已经处于没落之中,农民战争期间又多次被起义军击败,地位进一步削弱了。市民的改革要求也随着农民战争的失败而未能实现。与上述情况相反,许多大诸侯却得到了很大好处,他们乘着教会上层集团和贵族的削弱,扩展了自己的势力,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北部的一批世俗诸侯乘机篡夺农民战争打击天主教会的成果,把教会的财产劫为己有,停止向罗马教廷的捐输,在各自的领域内建立路德倡导的新教教会,自己成为教会的首脑。这样,新教教会便成为他们的统治工具。南部的诸侯认为宗教改革引起了农民战争,他们仍旧在教皇的支持下固守旧的信仰。新旧教派的诸侯相持不下,互相混战,加深了德意志的分裂割据局面。1555年缔结的奥格斯堡和约,规定诸侯有权确定以路德派新教或天主教作为其臣民的信仰,路德派取得了合法地位。新教主要流行于德意志北部和中部,而且向欧洲其他地方传播。第四节 宗教改革的扩展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时候,欧洲许多地区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经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同样反映到宗教改革的问题上,王权的加强也同天主教会在政治、经济、宗教上的势力发生矛盾。在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强大的瑞士、尼德兰、法国南部,宗教改革以群众运动的形式出现;在君主专制的英国和北欧国家,宗教改革采取由国王自上而下发动的方式。天主教会在瑞典有很大的势力,拥有大量土地。路德派的新教很快传到北欧。1527年,瑞典国王开始发起宗教改革运动,没收教会财产,限制主教们的政治权力,确定新教传教自由,1544 年正式宣布瑞典是信奉新教的国家。丹麦国王(当时辖有挪威)也在1536年实行宗教改革,撤除了主教们在政府中的职务,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建立起路德派的教会。这两个国家的新教教会都受国家政权的管辖。在西欧一些国家,在宗教改革中还产生了新教的其他支派。瑞士的宗教改革 十六世纪初,瑞士是由十三个独立的州(六个乡村州,七个城市州)组成的松散的联邦,另外还有一些附属于联邦的辖地。联邦名义上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瑞士位于南欧和北欧之间的交通要道上,商路上的城市如苏黎世、日内瓦等①,工商业很发达,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农民生活贫困,往往去给教皇、皇帝、法国国王当雇佣军。慈温利瑞士神甫慈温利(1484—1531年)受过人文主义教育,1516年开始宣传宗教改革思想,反对出售免罪符。在他的影响下,苏黎世市议会在1519年通过决议,禁止在该州出售免罪符。慈温利还反对悬挂圣像,反对斋戒和教士独身的规定,反对教皇从瑞士召募雇佣军。他在市议会的支持下进行宗教改革,简化仪式,封闭修道院,实行由本区的信徒选举教区牧师①。他创立的新教流传到其他城市州,但是信奉旧教的乡村州加以反对。双方发生战争,苏黎世等州失败,慈温利阵亡。瑞士宗教改革的中心转移到日内瓦。卡尔文1534年,法国的新教倡导者卡尔文(1509—1564年),由于法国政府迫害新教徒,流亡瑞士。他的基本思想同路德的相似,主张“信仰得救”,反对繁缛的仪式和教阶制。但是他又断言“得救”与卡尔文在日内瓦主持会议否是上帝命定的事情;上帝从来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一个人的成功或失败、发财或破产,是区分二者的标志。这都是上帝预定的命运,人们只能顺受,不能更改。这种以宿命论掩盖阶级剥削、称颂追逐财富的宗教主张,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贪婪和自私,适应他们的需要和利益。1536年,卡尔文来到日内瓦,先后在这里居住了二十多年。从1541年起,他掌握日内瓦的宗教和政治权力。把日内瓦建成一个政教合一的共和国。卡尔文规定的教会组织①日内瓦原来是联邦的辖地,在1815年才作为州加入联邦。①新教中主持宗教仪式、管理教堂事务的人。既不受教皇统治,也不归国家政权管辖,神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在教派内部实行严峻纪律,对其他的新兴教派同样斥为“异端”,加以无情镇压。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发现心肺之间血液循环的塞尔维托就因教义上的分歧被卡尔文下令处死。居民受教会纪律的严格约束,连娱乐也在禁止之列。当时人们把日内瓦叫做“新教的罗马”,把卡尔文叫做“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在日内瓦创办学校,培训新教的传教士。他们把卡尔文教派推广到英、法、尼德兰等欧洲许多地方。法国的宗教改革 路德教派和卡尔文教派先后传到法国。卡尔文教派的教义和教会的组织形式更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因此它在法国流传很广。十六世纪前半期,法国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呢绒、印刷、玻璃、制陶等工业中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和马赛的对外贸易都十分发达。临近大西洋海岸的波尔多、南特等城市成为重要港口。在南部的一些城市里,卡尔文教派开始流行,继而逐渐向北传播。一些贪图教会财产、想利①用卡尔文教派来对抗王权的贵族也参加进来。那时候,天主教会已经成为专制王权的有力支柱。根据法国国王在1516年同教皇订立的宗教条约,国王取得任命主教、修道院院长等高级教士的权力,教会大部分收入归国王所有。新教兴起之后,新教贵族集团同国王和旧教贵族集团之间发生严重的利益冲突,从1562年到1594年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战争,双方都以宗教为旗帜,实际上是争夺政治权力。1598年,在双方妥协的基础上,国王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颁布“南特敕今”,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归还已没收的天主教会财产;新教徒取得信仰自由,可以举行宗教活动,可以担任政府官职和进各级学校。此后,新教在法国取得较快的发展。英国的宗教改革 同欧洲大陆的情况一样,广大英国人民早已痛恨教会的剥削勒索和奢侈腐化,又厌恶远在罗马的教皇干涉英国宗教事务。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同教会在经济利益上的矛盾也在增长,他们要求夺取教会财产以扩大自己的经济力量。正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不再容忍罗马教廷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当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兴起之际,国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借口教皇不批准他的离婚案而发起自上而下的改革。亨利八世亨利八世原来经过教皇特准同他的寡嫂、西班牙国王斐迪南的女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结婚,后来要求离婚,硬要当时的教皇克利门特七世宣布原先那个教皇的处理不合法,并且让罗马教廷在英国的代表、约克大主教兼国王枢密大臣乌尔西去同克利门特磋商解决这件离婚案。教皇不愿得罪当时兼领德意志和西班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迟迟不予批准。亨利以此为借口,在1529年撤除了乌尔西的职务。他又利用议会揭露教会的种种黑暗,责令英国教会把交给教廷的岁贡上交国王。1534年,议会通过《至高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有权任命神职人员,规定教义。亨利八世封闭了许多修道院,没收了它们的财产,把大部分土地赏给宠信,或廉价出售给官吏、商人、小地主和农业资产阶级。改革后的英国教会脱离了教皇的管辖,却保留了天主教的主要教义、主教制和宗教仪式,被称为“英①卡尔文教派在法国称为雨格诺(一译胡格诺)派。国国教”。十六世纪后半期,卡尔文教派很快地在英国传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英国教会摆脱国王的控制,清除其中的天主教影响。抱有这种主张的人被称为清教徒,他们组织起自己的教会,与支持专制王权的国教会相对抗。天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 在宗教改革和人民革命的浪潮中,天主教会丧失了在西北欧的大部分地盘,势力大为衰落。为了挽救面临的危机,夺回原来控制的地方,天主教会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动。一方面,它对信奉天主教的君主实行一些让步,承认他们在本国的宗教事务上有更大的权力,承认他们没收教会财产的既成事实,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共同反对新教。另一方面,它极力树立本身的权威。1545到1563年,它在意大利北部的特兰托连续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新的教派都是“异端”,重申教皇的权威不可侵犯,原有的教义、制度和仪式不得更改。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把一切有新思想倾向的人拘捕、监禁或者烧死在火刑柱上,把一切不利于它统治的书籍列为禁书。许多科学家,例如布鲁诺、伽利略,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十六世纪中期,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立耶稣会,它是天主教会反动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在罗马建立了训练会员的中心机构。会员经过严格挑选,必须服从严格的组织纪律,无条件地盲目执行上级指示。他们被派到各国去传教,在那里开办学校,建立医院,用各种方式来扩大天主教会的政治势力和影响。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勾结国王、后妃、达官贵人;他们贿赂,讹诈,监视,暗杀,不择手段成了他们的行动准则。耶稣会也积极参与西欧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中国明末清初时候,耶稣会会员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来到中国,在宫廷和士大夫中间展开活动在封建势力比较强大的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奥地利、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天主教会的势力暂时得到巩固。但是天主教会的反改革活动没有能够压制新教势力。旧教和新教各有自己控制的地域和信徒。第五节 尼德兰革命尼德兰经济的发展 尼德兰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的一部分。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死后,他的外孙查理一世即位。①查理已经在1506年从他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子)方面继承了尼德兰,这时又以西班牙国王的身分领有这片土地。从此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属地。尼德兰濒临北海,地势低平,些耳德河的深水便于大船出入,因此海外②交通十分便利。尼德兰的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很快,外国商人纷纷来到这里经商。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尼德兰的经济又有进一步的增长。十六世纪前半期,尼德兰已经有三百多个城市。南部城市安特卫普是欧洲贸易的一个中心。这里,每日往来的外商有五、六千人,港口同时可以停泊大小船只二千多艘。商人们运来美洲的金银、东方的香料等奢侈品,运走西欧、北欧的纺织品、金属制品、船舶用具,等等。安特卫普有发达的纺织、玻璃制造、制糖、印刷等业;银行、汇兑、信贷业务应运而生。北部农业发达,荷兰、西兰两省渔业、造船业、麻织业、毛织业都很兴旺。北部各省与英国、波罗的海诸国和俄罗斯都有贸易往来。阿姆斯特丹是北部各省的经济中心,是谷物贸易的重要市场。十五世纪后半期的安特卫普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早在十四世纪就开始出现于尼德兰,十六世纪得到迅速发展。最重要的是北部荷兰、西兰两省经营纺织和造船业的手工工场,南部佛兰德尔、布拉奔两省经营纺织、冶金、制糖、印刷业的手工工场。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毛、麻纺织手工工场。但是南部毛织业的原料和产品销售主要依靠西班牙和英国市场。这里的大资产阶级同西班牙及其殖民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尼德兰农村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农场。西班牙在尼德兰的专制统治 在宗教改革的浪潮中,路德、慈温利、卡尔文等教派先后传入尼德兰。卡尔文教派的影响最为广泛,接受者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有劳动人民,它成了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强大力量。旧贵族力图保持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各种既得利益。他们仿效德意志路德派诸侯的做法,没收教会的土地财产来扩大势力。查理是君临经济发达、城市富庶、资本主义因素正在迅速增长的尼德兰的专制统治者。他在这里派驻总督,设立财政、行政机构和宗教裁判所,在政治、经济和宗教问题上推行专制政策。原来尼德兰的各个省和城市都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和传统的权利。查理为了维持神圣罗马帝国的庞大的行政、军队、战争开支,到处征款。尼德兰最富庶,查理在这里的勒索也最疯狂。他还利用天主教会作为统治工具。1550年的敕令(被称为血腥敕令)规定,禁止传抄、保藏、散发、买卖路德或卡尔文等改革者的文集。凡散布“异端”学说者,男的杀头,女的活埋。查理统治期间,有五万到十万尼德兰人死于宗教迫害。尼德兰爆发了几次起义反对查理的专制统治。奥伦治亲王威廉①从1519年起,查理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查理五世。②尼德兰意思是“低地”。1556年,腓力二世继承了查理的西班牙王位,也继承了他的四百五十万锂①的债务,对尼德兰的高压政策变本加厉。他排挤尼德兰贵族的势力,废除商人直接与西班牙殖民地通商的特权,拒绝偿付国债,使尼德兰的银行家蒙受巨大损失;接着他又提高在西班牙收购羊毛的税额,使尼德兰的羊毛输入减少百分之四十。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受到很大的打击,许多手工工场倒闭,工人失业。他无情地迫害新教徒,推行耶稣会的活动。他企图改组尼德兰教会,增设十四个主教区,由国王直接任命主教,从而加紧控制人民。他的政策激起教俗各阶层的反对。尼德兰各城市的卡尔文教派组织起数以千计的武装队伍,以传道集会的形式宣传反对西班牙的统治,并且举行暴动。与资产阶级利益有联系的大贵族组成以奥伦治亲王威廉为首的“贵族同盟”。1565年,他们派代表到西班牙去面见腓力二世,要求改变专制政策。第二年,在威廉的赞许下,由大约二百名中小贵族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包括威廉的弟弟路易)到布鲁塞尔去向西班牙总督请愿,反对西班牙的政治压迫和宗教迫害,同时表示效忠国王。这些要求毫无结果。当贵族企图用温和方式取得和解的时候,群众却采取了积极行动。反对西班牙统治的革命战争 1566年8月起,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海牙、乌特勒支等城市连续爆发大规模的破坏圣像运动。群众手持斧头、铁锤、木棍,涌向天主教堂和修道院,砸毁圣像和十字架,没收教会财产,焚烧教会债券和地契,捣毁教堂和修道院五千五百多所。起义很快就席卷了十七个省中的十二个省,参加者几万人。反对天主教会的群众性破坏圣像运动点燃了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火焰,反对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斗争开始了。面对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西班牙当局不得不暂时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允许卡尔文派教徒在城外指定地点做礼拜。同时腓力二世拨款在尼德兰增加军队,决定派他的老将阿尔发公爵到尼德兰镇压革命。1567年,阿尔发率领军队约一万八千人到达,立即设立“除暴委员会”,用血腥的恐怖手段以叛国罪大肆搜捕残杀革命群众。一万多人被无辜地烧死,杀戮,处以绞刑。白色恐怖笼罩着尼德兰。威廉在阿尔发到达之前,就流亡德意志。1568年,他带着雇佣军到尼德兰抗击西班牙的军队,遭到失败。这时候,劳动人民的游击队却在沉重打击敌军。大批工人、手工业者、农民进入密林深处,时时出击小股敌军,惩办反动神甫和官吏。许多水手、渔夫、码头工人来到辽阔的海面上,袭击西班牙的船只和沿海据点;他们和威廉有联系。1572年4月1日,海上游击队占领了莱茵河口岛上的布里尔港埠,在城头飘起威廉的旗帜。这个新的胜利带来了革命的新高潮。海上游击队进一步袭击其他城市。许多城市一个接一个地举行起义,驱赶西班牙人。荷兰、西兰两省几乎全部解放。流亡者纷纷回到尼德兰,资产阶级组织革命军队,掌握城市政权,镇压亲西班牙的神甫和间谍。农民捣毁教堂、庄园,拒绝履行封建义务,停止交纳什一税。1572年7月,威廉被荷兰省议会推选为总督。到1573年底,北部各省已经先后宣布独立。阿尔发被撤换了。威廉在北方的势力在不断地扩大。革命运动向南方发展,1576年,布鲁塞尔人民推翻西班牙政权。南方人民纷纷投入抵抗运动。形势发展要求南北双方联合起来,北部和南部的代表1576 年在根特举行会议。会议期间,西班牙士兵冲进安特卫普,狂杀滥抢,①货币单位。男女老幼被杀者达七、八千人。三天之后,这个富庶城市一片荒凉。这次暴行更加激起尼德兰人民的反抗怒火。十七个省中有十六个省宣布反抗西班牙的统治。11月,会议发布《根特协定》,提出撤走西班牙军队,废除阿尔发的一切法令,重申各城市原有的权利,但是仍旧承认腓力二世的君主权力。1577 年,南部许多城市爆发起义,建立革命政权,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引起反动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恐惧。他们发动叛乱,同西班牙妥协。1579年1月初,他们成立“阿拉斯联盟”,宣布效忠腓力二世。十几天之后,北部各省组成“乌特勒支同盟”,宣布永不分裂,制定共同的军事和外交政策;不久南部的根特、布鲁日、安特卫普尼德兰等城市也参加进去。1581年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此后,尼德兰与西班牙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威廉被腓力二世的刺客所杀,南部城市先后被西班牙占领。1588 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海上被英国击溃,国力从此一蹶不振,已经没有力量同尼德兰作战。1609年,国王腓力三世只好同联省共和国缔结十二年休战协定,实际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尼德兰①的南部仍处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荷兰省最发达,联省共和国也称为荷兰共和国。尼德兰革命是在卡尔文教派旗帜下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它在欧洲建立起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荷兰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独立以后的荷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快。绸缎、呢绒、麻布、瓷器、钻石生产在国际上享有盛名。造船业更处于领先地位,荷兰商船吨数占欧洲总吨数的四分之三。对外贸易繁盛。阿姆斯特丹代替了安特卫普,成为国际贸易和信贷的中心。独立以前,它的居民大约是五万人,到1650年猛增到二十万人左右。港内停舶的商船经常有两千多艘,市场上陈列着日本和瑞典的铜、波罗的海诸国的粮食、意大利的丝绸、法国的酒、巴西的咖啡、墨西哥的白银、中国的瓷器、印度尼西亚的香料,等等。荷兰船只远航世界各地,往来贩运商品,被称为“海上马车”,荷兰商人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关系也在迅速增长,沿海省份中的封建土地关系差不多完全消灭了。经济繁荣给荷兰带来巨大的财富,十七世纪是荷兰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马克思称荷兰是“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①①西班牙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里亚条约”中正式承认荷兰独立。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56页。第六节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开端都铎王朝的专制统治 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一方面在英国建立起专制统治,一方面保护和奖励工商业和海外抢劫。亨利七世大力削减旧贵族的势力,禁止贵族蓄养家兵,加强国王的司法权力,成立“星室法庭”压制②叛乱,惩治违抗国王的贵族。他用各种手段聚敛金钱,通过向违法的贵族大量征课罚金,向商人们征都铎家族世系(1485—1603)亨利七世(1485—1509)亨利八世(1509—1547) 詹姆斯四世=玛加丽特苏格兰王詹姆斯五世玛丽一世 伊丽莎白一世 爱德华六世 苏格兰王(1553—1558) (1558—1603) (1547—1553)玛丽=亨利都铎苏格兰女王詹姆斯一世(1603—1625)(苏格兰王詹姆斯六世)税,大大地充实了国库。从他开始,奖励造船成为都铎王朝的一项政策。亨利八世发动宗教改革,他由国家首脑兼而为教会首脑,他出卖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得来的钱也流进了他的库存,这样做的结果既加强了专制王权,也有利于买进土地、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农场主。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期间(1558—1603年),英国的海上抢劫和走私活动十分猖狂,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一批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在都铎王朝时期被起用,某些靠着海盗行为起家的人甚至当了伊丽莎白的宠臣。与保护工商业的同时,都铎王朝加紧压迫劳动人民。这些政策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当时英国资产阶级还比较弱小,需要在封建王权的保护下来发展力量。他们和新贵族共同支持国王,议会成了国王的御用工具。上议院对国王唯命是从,下议院顺从地通过国王的法令。伊丽莎白国王也不重视议会。亨利七世很少召集议会。亨利八世把新封的贵族和英国国教的主教安置到上议院里,完全可以加以控制;他的高压政策也足以使议会慑服。伊丽莎白尽量地少征询议会意见。英国经济的发展 到十五世纪末,英国工业还不发达,比起当时的发达地区如意大利、尼德兰、法国来说,英国落在后面。但是英国出产优质羊毛。从十四世纪起,由于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不断增加,英国羊毛和毛织品生产不②因法庭天花板上绘有星形图饰而得名。断上升,成为大宗的出口货。原来,英国只能生产少量粗呢,羊毛大量输往佛兰德尔,到了十六世纪,毛织品的输出激增,羊毛输出减少下来。据估计,1354年,英国输出羊毛约三万二千袋,呢绒约五千匹;到1547年,输出羊毛减少到五千袋左右,呢绒却增加到十二万二千匹左右。这种变化是由几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毛织业首先在农村中迅速发展起来,这里没有什么行会限制,便于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农村中首先兴起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把原料发给家庭手工业者,收回成品或半成品。有时候,一个包买商同时剥削数以千计的家庭手工业者。后来,集中的手工工场一个接一个地创建起来。手工工场里的工人劳动时间很长,工资待遇很低,劳动条件又差,终年苦干,还很难维持一家的温饱。十六世纪的一首歌谣这样描写当时一家呢绒手工工场:“机间宽又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旁有一大屋,女工共百人。……附近又一室,二百小姑娘。……姑娘多灵巧,纺毛太辛勤。……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并坐检细毛,不敢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工场备汤饭,饮食都在此。又有一大厅,五十修剪工,施展好手艺,天衣全无缝。又有八十人,洗呢更浆呢。染工又八十,呢绒着颜色。二十擀制匠,整呢折成匹。”与增加生产的同时,英国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西班牙统治尼德兰以后,造成尼德兰的工业衰落,一批佛兰德尔技工移居英国,传来先进技术,对英国的毛织业起了积极作用。毛织业给国家带来可观的出口税,成为财富的重要来源,因此国王对它实行鼓励政策。英国呢绒不但在国内市场上逐渐排挤了进口货,而且在西欧市场上排挤了佛兰德尔产品,占居首位。毛织业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和“国家的一根支柱”,全国大约有半数人口从事这种生产,东部和西南部是毛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这里生产精细呢绒。东部诺福克郡的诺里季和西南部埃克塞特等地成为毛织业的中心。英格兰北部的约克郡则生产粗呢绒。除毛织业以外,金属冶炼、采煤、造船、造纸、酿酒、玻璃、肥皂、火药、丝绸、小五金等工业也都发展起来,这些部门也都出现手工工场。英格兰东北沿海的纽卡斯尔成为采煤业的中心,沿海重要港口发展了造船业。圈地运动 毛织业的发展刺激了养羊业。由于对羊毛需求的不断增加,羊毛价格不断上涨,而养羊所需要的劳动力又比种地为少,工资也低。许多贵族地主纷纷转向获利优厚的养羊业。起先,他们占用领地内共同使用的牧场,或者将自用地合并成片,辟为牧场;周围圈上篱笆,围以壕沟,用来养殖羊群。十五世纪后半期,这已经不能应付需要,于是他们完全不顾农民世世代代有权租用土地的封建惯例,大规模地圈占农民用地,蛮横地将农民赶出他们世代在那里定居的家园。这在英国历史上称为“圈地运动”。英国宗教改革也加速了农民被剥夺的过程,得到土地的农场主、地主等人也加紧圈地和驱逐农民。圈地运动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前半期。被圈占的土地,贵族地主或者雇用牧人在上面饲养绵羊,或者出租给农场主。他们靠圈地起家,成为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圈地运动大规模进行的结果,庄园从地面上消失,整村整村的人流离失所,一个个的村落房舍倒塌,荒无人烟。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这篇诗里,形象地描绘出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的景况对比,慨叹英国自耕农的消失。他写道:“曾多少次,我在你那种种迷人的景色前停留,那荫蔽的茅屋,那耕过的田畴,那忙碌的磨坊,那不息的川流,那体面的教堂屹立在邻近的山头,……曾多少次,我祝盼着即将来临的那一天,那时,劳动停止,轮到人们游玩,全村老老少少都没有工作的负担,群聚在枝条舒展的大树下消遣:……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到暴君的手,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这片土地在遭厄运,它是来势迅猛的灾难下的牺牲,财富在积累,人口在凋零:事实是,只消吹灰之力,就能够使王侯贵族兴盛或者衰微;但是作为国家骄傲的勇敢的自耕农,一旦消灭,却永远不能补充“。十六世纪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里把圈地运动比喻为羊要把人吃掉。从此,“羊吃人”这个词成为圈地运动的生动写照。血腥立法 被赶出家园的农民扶老携幼,到处流浪,他们一无所有,只好乞食街头,甚至不得不去偷盗。这不但有损政府的税收,而且影响社会秩序。从十五世纪末开始,英国政府几次颁布法令限制圈地,都是流于形式。后来,政府又颁布一系列法令迫害破产农民。1530年,亨利八世所颁法令规定除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者给予乞食许可证以外,凡身强力壮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系在马车后部,鞭打直至流血为止;然后要他发誓愿意从事劳动,将他遣送回籍;1536年又重申前令,并规定凡第二次违令被捕者,鞭打之外,还要割去半只耳朵,三次违法者处死。1547年,爱德华六世即位之后,就颁布更为严峻的法令,规定凡拒绝劳动者,一经别人告发,就判为告发者的奴隶;要是奴隶逃亡达十四天,就要判为终身奴隶,并且在额上或脸上打上“S”烙印①,主人可以任意将他出卖,转让;三次逃亡的以叛逆罪处死。如果一个流浪者在某地三天没有工作,就要遣回原籍,在胸前打上“V”字烙印②,系上锁链强迫服役。任何人都有权把流浪者的子女领去当学徒,男的可以留到二十四岁,女的可以留到二十岁。1572年,伊丽莎白的一项法令规定,十四岁以上没有领到乞食许可证的乞丐,如果没有人愿意使用他两年,就要受到毒打,左耳打上烙印;如果再度行乞而且年过十八,又没有人愿意使用两年,应处死刑;第三次重犯的以叛逆罪处死无赦。许多流浪农民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