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简明世界通史(上)-2

作者:李纯武、寿纪瑜等 字数:24285 更新:2023-10-09 10:14:45

播,终于成为西亚以至伊朗的通用文字。公元前六世纪中晚期,楔形文字被波斯人改造成字母文字。神庙连同附近的僧宅,既是宗教中心,也是工、商和教育中心。出土的泥版文书表明,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数学以及读和写。教师(僧侣)在泥版的一边写上字,学生在另一边学写。他们多数是祭司、官员、医生和建筑师的子弟。苏美尔人是最早制定历法的民族之一。最初使用阴历,分一年为数月。为便于经商,又分每月为三十日,后来才改用阳历,并知闰年。月名来自农业和宗教节日,年名根据当年重大事件而定。他们使用六十进位法,为后来划分圆(360°)和时、分、秒奠定了基础。在计时器方面,他们已有日晷和水钟。苏美尔人崇拜日、月、星辰、天、地、河流以及风暴,每城(或数城)①公元十七世纪,意大利商人彼得罗德拉维尔(Pietro Della Valle)将波斯古都波斯波利斯王宫废墟中的铭文拓印下来,带至欧洲。从此,西欧才首次见到楔形文字。1802年,德国学者格罗特芬(Grotefend,哥廷根的中学教师)自古波斯文认出三个王名和十四个字母。半个世纪后,英国学者罗林逊(HenryRowlinson)通过古波斯文进而研究楔形文字,作出了巨大贡献(详后“贝希斯敦铭文”)。有一主神。崇拜形式主要是举办节庆、献祭、祈祷和唱赞歌,宗教事务操在富有的祭司阶级手中。祭司分术士、卜师、歌人三类。不论国家或个人在采取重大行动以前,必须进行占卜。卜师选一头洁白无疵的羊,杀以祭神,然后掏出肝脏(据说是生命之所在),根据其形状、大小、纹路判断神意。此外还根据飞鸟、星辰、睡梦占卜吉凶。这类占卜方法后来通过伊达拉里亚人传到罗马。苏美尔宗教将神的奖惩限于今世,这一点和重视来世生活的埃及人是不同的。发现于尼普尔的《洪水篇》是苏美尔最著名的宗教文学遗产之一,这部泥版文书叙述西苏德拉一家与洪水斗争的故事。一个夜晚,神在西苏德拉的梦中显现,告诉他某月第十五日将发洪水毁灭人类,要他将文书埋在太阳城西帕拉,还要造一只船,并准备充分的食物。他醒来以后,令人造了一只大船。如神所说,洪水果然来临。他带领妻子儿女,装上足够的粮食酒肉和飞禽走兽,航行在茫茫洪水之中。当洪水渐渐退去,他放出几只鸽子,鸽子很快便返回船上,说明既找不到食物,也没有歇息之处。第二次,鸽子又飞回来,但爪上带着泥土。他第三次这样做的时候,鸽子便一去不返了。他知道洪水已经退去,就揭开篷盖,发现船停在一座山上。他欣喜若狂,下山筑坛向神献祭,然后便突然不见了。留下的人四处寻找,大声呼唤他的名字,但听到的却是来自上天的声音:我已与众神同住,你们应返回巴比伦,并取出埋藏的文书,晓示众人。众人遵命而去,故事到此结束。《洪水篇》包含某些历史事实,对圣经文学有很大影响。①公元前四千年代到公元前二十四世纪初,是苏美尔城邦发生、发展的时期。随着阿卡德人的兴起,它们的影响开始削弱。阿卡德王国(2371—2230)灭亡后,苏美尔城邦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2113—2006年)一度复兴,但终于被埃兰、阿摩利人取代。此后,在两河流域的政治史上,塞姆人充当主要角色。他们曾先后建立三大帝国,即古巴比伦、亚述和新巴比伦。①关于挪亚方舟的故事见《旧约创世记》,第6章,第1至22节。第二节  从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到新巴比伦王国的灭亡古巴比伦的兴亡  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朝(1894-1595年)第六个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公元前1792-1750),巴比伦已从微不足道的村落发展为一个繁荣的大城,巴比伦城废墟以致整个南部地区都根据这个名字而称为巴比伦尼亚。大量商业文件、五十五件王家文书以及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他不仅是个征服者,也是一个有才干的管理者和立法者。他把昔日各地的“祭司王”公元前十八世纪的古巴比伦降为听命中央的地方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一系列法庭,不服从法庭判决的人可直接向王上诉;向各阶级征税,包括僧侣在内;征兵令严格执行,违者处死;奖励农商,兴建神庙,开挖运河。一则铭文说道:“安奴及贝尔神令我治理这巴比伦尼亚地,并将王笏授诸我手。此时,我开掘汉谟拉比运河。这人类的滋养者,带给巴比伦尼亚以充沛之水。我变运河两岸为沃壤,我聚粮成堆,我为巴比伦尼亚取得无穷之水。”这则铭文说明了两个问题:君权是神授的,君主关心水利。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土地掌握在国家、贵族、僧侣手中。他们把一部分土地租给贫苦农民,租金约为产品的三分之二,如遇天灾,酌情减免。阿摩利人本来是游牧部落,因此对羊群十分关心。每逢春季剪羊毛季节,汉谟拉比即将地方官员召到京城,举行庆祝,象过节日一般。城市工匠生活优于农民。主要产品是金、银、铜器和羊毛、亚麻制品。贵重原料如金、银、铜、象牙等来自东方。出口商品包括金属器、纺织品、椰枣和谷物。巴比伦商队往返于各城市间,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可见商业比较发达。在古代废墟中,发现不少帐单和货单,上面有男人和女人的签名,说明妇女也参加经商。这些商业文书,外商必须能够认识,否则无法进行交易。因此随贸易发展,巴比伦文明及其楔形文字也和商队一同传播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汉谟拉比是真正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在宫廷向地方发号施令。书记官抽出芦秆笔,摆上小泥版,将他的指示记录下来。为防止软泥版粘连,在有字的一面撒上干粉,然后将一片片泥版捆扎,送炉烘烤。王室信差把这些“文件”送至全国各地,同时也把地方官员的信函、报告送达王宫。来自各地的文件通常由书记官启封,对王大声宣读。有一份报告说,乌尔、拉尔萨之间的河道淤塞。汉谟拉比听毕,立即命令拉尔萨长官尽早疏通,以便恢复通航。考古学家发现一处遗址,是一所汉谟拉比时代的学校。学生们在湿软的泥版上练习写字,由教师指导,先学写单个的楔形的笔划如横、竖、斜(-丨丿),然后再组成文字符号(■,足)。直到他们能辨认单字和短语时,才学习句子和古代文献。在一块当年的泥版上,有这样一句话,“善于在泥版上作书的人,就象太阳一般显现光彩。”说明学会楔形文字是颇不容易的。①汉谟拉比以后,巴比伦王国渐趋衰落。公元前十六世纪初,赫梯人突入①布勒斯特(J.H.Breasted):《文明的征服》(Conquest of Civilization),纽约、伦敦1926年版,第153页。巴比伦,洗掠而去,古巴比伦灭亡。此后巴比伦出现的三个王朝,不能同汉谟拉比时代相比。公元前八世纪,巴比伦尼亚终被亚述帝国鲸吞。汉谟拉比法典柱见图版(2)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巴比伦王国编纂了一部法典,这就是历史上所称作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著名古代法典刻在一个高二二五米的石柱上,据说是汉谟拉比执政三十年后下令公布的。它原置于巴比伦马都克神庙,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被埃兰人作为战利品带到苏撒,1901年,由法国、伊朗考古队发现,现存巴黎卢佛尔博物馆。石柱上端是浮雕,沙马什(日神)端坐右边,将法典授予汉谟拉比。浮雕下面满布楔形文,共四十九栏,三千六百行,八千余字,可分为序、本文、跋三部分。序言和跋将国王①描绘成神圣君主,尽情称颂他的文治武功,宣扬编法目的在于发扬公道,铲除邪恶。正文包括二八二条,大致可归纳成七个部分:(一)法院(一至五条)旨在反对诬告(一至四)以及对法官、证人的贿赂行为(五)。第二条反映一种古老有趣的审判方式。如甲控告乙但提不出证据,法庭将被告投之于水(幼发拉底河),交河神审判,如被溺毙,证明有罪,其房屋归原告所有;否则,原告应予处死,其房屋归被告所有。(二)财产(六至一二六条)1.关于偷窃、抢劫、藏匿逃奴的刑法(六至二十五),目的在于保护私有财产;2.关于军役和士兵财产的规定(二十六至四十一);3.关于租佃、租税、税额的规定(四十二至六十六);4.关于房租、借贷和利息的规定(六十七至一○七);5.关于酒店和酒价的规定(一○八至一一一);6.关于债权、债务、人质、信托的规定(一一二至一二六);(三)关于婚姻、家庭与财产继承(一二七至一九五)(四)关于人身保护和“同态复仇法”(一九六至二一四)(五)关于劳动、报酬、工具和责任事故的追究(二一五至二四一)1.人医和兽医(二一五至二二五);2.理发师、建筑师、船工(二二六至二四○);(六)租赁牲畜、船只以及佣工和报酬(二四二至二七七),这一部分提到八种手工业工人(二七四),说明手工业有很大发展。(七)奴隶(二七八至二八二)。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因而不受法律保护。这是《法典》的基本思想。对奴隶主给以无条件的法律保护,这是《法典》的基本特征。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二一三至二一四,二一九);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十五至十六);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二二六至二二七);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二○五,二八二)。《法典》另一特征是采用“同态复仇法”,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一九六,二○○),这种办法可能只用来解决上层自由民之间的纠纷。此外,这部法典还对社会上各阶级阶层的人的权① 除此之外,法典还有许多刻在泥版上的副本,由地方法院使用。利和义务作了一定的规定。在一个实行君主专制和神权政治的社会,能出现这样一部多少体现一点法制精神的法典,是颇不容易的。这部法典强调保护孤寡,并把债奴期限缩短为三年(一一七),也是值得注意的。汉谟拉比法典的产生有其政治原因和历史原因,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奴隶主的现实生活的要求和经济的要求,因此不能把《法典》单纯视为某人头脑中的产物。亚述帝国的兴起 亚述人本来生活在一个以亚述城为中心的狭小地区。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关于亚述的知识只限于《旧约》和希腊史家的零星报导。随着大规模考古发掘的进行,古代王宫、神庙遗址以及泥版文书相继出土,其中包括亚述四大京城,王室图书馆和萨尔贡二世的王宫。在这个王宫废墟①上,发现一块泥版,列举了自公元前二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中期的所有亚述王名。亚述帝国(公元前650年左右)考古材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知识。在亚述军事强国的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是新亚述时期。提格拉特帕拉①沙尔三世(公元前746—727年)建立帝国,对外扩张,先后进兵巴比伦、大马士革,击败推罗王希兰姆、犹太王亚撒利亚(Azariah或乌西亚,Uzziah),迫使他们称臣纳贡。他的儿子萨尔贡二世(公元前722—705年)即位伊始,便南侵埃兰、巴比伦,并攻占撒马利亚,灭以色列国,把二万七千二百八十名居民变为奴隶。公元前721年,他入侵叙利亚,镇压大马士革等城市的联合起义;次年进军埃及。一战击败巴勒斯坦、埃及联军。前715—707年间,他反复用兵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兰、巴比伦,并入侵阿拉伯、亚美尼亚、乌拉尔图、米底等地区,使亚述成为一个几乎包括埃及和整个西亚的大帝国。公元前708年(或707年),塞浦路斯王遣使至巴比伦献金银乌木。萨尔贡用自己的雕像回敬使者。雕像上面有简短的铭文“安放陛下之雕像。”受此礼物者,意味着向他屈服。使节返回后,把雕像置于伊达利厄姆城。人首带翼牛萨尔贡大规模推行强制移民政策。二十五年间,约二十余万人被他驱逐。以色列人从萨马利亚被赶到米底,扎格罗斯山民被迁往亚述,亚美尼亚人被迁往哈马特、大马士革,阿拉伯人被迁往撒马利亚,迦勒底人被迁往巴勒斯坦和遥远的北方。亚述军事贵族把大批居民变为奴录,强迫他们修建运河、道路、城市和宫殿。都尔沙鲁金①便是其中之一。这座宫殿饰以精美雕刻,有攻城、野战、处置战俘等场面。巨大的人首带翼牛和人首带翼狮守卫着人口。王宫建于大砖台上,有六个大厅和许多小间。嫔妃住后宫,由阉人看守,不得与外界交往。再向后去,是一座七层塔庙,高约五十米,每层颜色不同。这时,亚述人首次使用透明玻璃和凹雕法。釉砖、高足杯等水平很高,臂锡、剑柄,权杖等做工颇精。他们善于刻画动物,马头画得栩栩如生。为把帝京① 亚述、凯拉(Kalah、Kalhu)、都尔沙鲁金、尼尼微。① 亚述史始于公元前三千年代,分为古亚述(约公元前2500年)、中亚述(古帝 国,公元前1400—1070年)和新亚述(新帝国,公元前746—609年)三期。① DurSargina,义为萨尔贡之城或萨尔贡堡,遗址在今伊拉克霍尔萨巴德附近。萨尔贡堡与尼尼微连接起来,萨尔贡下令修建一条大道,沿途设路标、驿站,并委派官员负责传送王室和六十个地方总督的来往信件。这是邮政制度的开端。亚述筑路术为波斯人仿效发展,后来又传给罗马。尼尼微(复原模型)萨尔贡的后继者继续对外扩张。阿树尔巴纳帕尔(公元前668—627年)是个极端残忍的君主,但有搜集、保护文物之功。他下令兴建的大图书馆,收藏不少圆形印章和二万二千多件泥版文书。文书包括宗教颂歌,神话传说、王室信函、商业档案、编年史、数学及共他著作。管理人员分类编目,件件泥版都打上王印。阿树尔巴纳帕尔图书馆是亚洲第一个图书馆。它的“藏书”现存大英博物馆。亚述的军队  亚述帝国是一个军事帝国,它的军队是第一支使用铁武装的军队(公元前八世纪已广泛使用铁武器)。在萨尔贡二世王宫发现铁器二百余吨,其中有长矛、刀剑、盔、盾、胸铠和弓箭。亚述军队的主力是得到重装步兵支持的弓箭手。此外还有著名的尼尼微骑兵以及车兵、工兵和攻城部队。亚述人首次使用投石机、破城槌和坑道战术。在这样的军队面前,东方的泥砖城墙是无济于事的。亚述人征服一地,即进行烧杀,或将被俘首领活剥,穿刺在尖桩上;或将剥下的人皮和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头。阿树尔巴纳帕尔时代的浮雕,描绘着屠杀战俘的情景。屠杀伴随着掠夺。被征服的人民赶着牛、羊、驴、马,长长的驼队载着谷物和财宝向尼尼微前进。带队的是战败的首领或达官贵人,他们颈上挂着被斩下的人头。亚述君主和军队靠他人的血汗过活。他们杀人如麻,狠如虎狼,难怪尼尼微被犹太先知比作血腥的狮穴。狮穴的陷落  阿树尔巴纳帕尔死,他的儿子阿树尔尼米德林(公元前627—626年)继位。这时,米底王齐阿克萨及其盟友埃兰人分别自东、自南向帝国进攻。亚述王亲自率领军队抗击齐阿克萨,派遣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至巴比伦阻止埃兰人。那波帕拉萨尔乘机与米底秘密结盟。齐阿克萨答应将女儿嫁给他的长子尼布甲尼撒。那波帕拉萨尔于是掉转矛头,驱逐亚述人,占领巴比伦(公元前626年)。数年后,迦勒底、米底联军攻陷尼尼微(公元前612年)和卡尔赫美什(公元前605年)亚述军队被消灭,帝国灭亡。联军攻打尼尼微时,阿树尔尼米德林无力抵抗,便在绝望中躲进王宫,下令放火,同自己的帝国和金银财宝同归于尽。此后,亚述地区先后受米底、新巴比伦、古波斯、希腊马其顿、帕提亚(安息)、新波斯等一系列外族统治。现在伊拉克等地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是古亚述人的后裔。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那波帕拉萨尔自称巴比伦王,这是新巴比伦王国的开始(公元前626—539年)。他死后,尼布甲尼撒二世继位(公元前605—561年)。这时,巴比伦成为西亚最大的城市。手工业有很大发展,普遍使用金、银、铜、铁制作雕像、傢具和装饰品。考古学家发现玻璃碎片,甚至小玻璃瓶。质地优良的毡毯上,编织着各种怪兽图案。这些产品远近驰名,行销国外。波尔西帕是亚麻布主要产地。平纹细布牢固耐穿,很受欢迎,包括波斯皇帝在内。迦勒底或新巴比伦王国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巴比伦座落在一个平原上,呈正方 形,每边长一百二十斯塔德(约十四英里)。外面有护城河及高大的城墙。它的一百个门,全是青铜的。幼发拉底河将城市伊什塔门(复原图)分为两半。两岸有道路和码头。在河中造了一排石墩,昼间架吊桥让行人通①过,晚上移去。据说还挖了一条宽约四点五米、高约三点七米的水下隧道。尼布甲尼撒二世的王宫有外、中、内三重围墙。内墙十分考究,用彩色瓷砖组成人物及各种动物图形。一座奇特的花园是正方形,每边长四百希腊尺,座落在由层层拱形建筑重叠起来、高达二十三米的人造山上。上面种有各种花卉、灌木和大树,有些树的直径达三米以上。王和王后(阿密蒂斯)登上山去,如置身米底山区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假山底部小室中有机械装置,可把河水引到山顶。这座“空中花园”被希腊人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贝尔(Bel)神庙是仅次于王宫的巨大建筑。正方形的底部,每边长约近二百米。外面有阶梯盘旋而上到达顶端,上下有两个神殿。波斯征服前,里面有贝尔、米莉塔和伊丝塔尔的金像。米莉塔像前有二■狮和各重三十塔兰特的二条银②蛇。每尊像前均有巨大金桌,上面陈设的两个大酒杯与银蛇同重。此外还有二个大香炉,三个大金钵。这些黄金总重八百塔兰特。希罗多德东游时,上殿已无神像,只有一个巨大的卧榻和金桌。①尼布甲尼撒二世一面大兴土木,一面对外扩张,最重大的事件是两次进兵犹太王国(公元前597年和590年),毁灭耶路撒冷(公元前587年),将大部分居民掳至巴比伦。他死后,以贝尔神庙祭司为首的僧侣不愿再受迦勒底人统治。当居鲁士兵临城下,他们摒弃末王那波尼德(公元前555—539年),打开城门。塞姆人在两河流域建立的最后一个强国灭亡了。天文学的发展  苏美尔人除日、月外,已知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他们还用肉眼观测月蚀。据现代天文学者推算,那次月蚀发生在公元前2283年。据说系统的观测始于公元前747年,此后连续三百六十年没有中断。观测记录刻在一系列泥版上,其中大部分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一块属于公元前568年。在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收藏的泥版残片上,有这样的记录:一日,水星出现。三日,秋分。十五日,晚,日落后四十分,月蚀开始。二十八日,日蚀。②在古巴比伦尼亚天文史上,有两个值得注意的迦勒底人。纳布里曼努根据二百五十年来的观测记录,算出一年是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五分四十一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二十六分五十五秒。他编制的时间表是古代最重要的天文著作之一。基迪努①也编制了一个时间表,并且发现二分点(春分、秋① 希罗多德:《历史》,I,178—180。② 米莉塔又称Beltis,是贝尔的妻。伊丝塔尔,金星神,爱神。① 《历史》,I,181。② 据库勒(Kugler)推算,月蚀发生在公元前425年10月9日,日蚀发生在10月23日。见J.H.布勒斯特(Breasted):《世界上古史》(AncientTimes,AHistO-ryofThe EarlyWorld),波士顿,1944年版,第212—213页。①Nabu-rimanu,前五世纪时人,希腊人称为Naburianos;kidinnu,前四世纪-- 时人,希腊人称为kidenas。分)的时间不尽一样,实际上等于发现了岁差。他们的计算后来传到希腊。雅典制定历法时,曾利用纳布里曼努的研究成果。第三节  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岸诸国赫梯的兴衰  赫梯文明的中心在小亚东部的卡帕多细亚。赫梯国形成于前二千年代初,经历了二次强盛期。第一次在公元前公元前1300年左右的赫梯十八至十六世纪间(古王国),第二次在公元前十四至十二世纪间(新王国)。公元前十三与十二世纪之前,赫梯人受海上民族和西北部落侵袭,首都哈图斯被焚,帝国瓦解。公元前十六世纪初,穆尔希尔一世洗劫巴比伦。十六世纪后半期,铁列平实行改革,确定王位继承法。新王国时期是赫梯极盛时期,它的影响扩及整个小亚细亚以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亚述地区。当时,赫梯同埃及争夺叙利亚。后来,由于双方无力再战,遂于公元前1295年缔结和约。①两国国王后来相互祝贺。“贺信”已在哈图斯出土。为表示友好,赫梯王嫁女给法老。在尼罗河第二瀑布埃及古庙的墙壁上,描绘着这个新娘到达埃及时的情景。小亚细亚是欧亚交通的桥梁。北部高原的铁矿,使赫梯人成为西亚最早的铁器使用者和传播者。同埃及缔约后,赫梯国王赠给法老一柄铁剑和一船“纯铁”。但直到此时,铁尚未完全代替青铜。赫梯法典大约编纂于公元前十五至十三世纪之间,大部分(二百节)保存下来。同《中亚述法典》、《汉②谟拉比法典》相比,有明显进步。同态复仇法与断指、割耳之类的酷刑已经废止,甚至杀人罪亦可免处死刑(第一表一至三条)。更值得注意的是,自由民打死奴隶,除赔偿外,还要负责安葬(第四条)。人人要服从法律,国王也不能例外。在活跃的西亚贸易中,必须学会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为此,他们编制了也许是最早的字典。已出土的泥版字典分三栏。第一栏是苏美尔文,第二栏阿卡德文(巴比伦尼亚文),第三栏是赫梯楔形文即涅西特文。第一次大战期间,捷克学者赫罗兹尼释读涅西特文成功。他发现这种文字吸收了许多阿卡德文的单词符号。德国学者埃米尔弗利尔(Emil Forrer)证明,在哈图斯发现的泥版文书中,除涅西特语外,还包括七种不同的语言。掌握了文字之后,赫梯人开始接触巴比伦尼亚文学作品。通过他们的抄本,整个小亚都熟悉英雄吉尔伽美什的故事。这个英雄由此传至希腊,变成赫拉克利斯和后来的海格利斯。公元前700年左右的腓尼基及其殖民地腓尼基和它的商业殖民活动  腓尼基夹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之间,大致相当今日的黎巴嫩,公元前三至二千年代之交,产生一些城市国家。最著名的是推罗(今苏尔)和西顿(今赛达),此外还有比布洛斯(今朱拜勒)、乌伽里特(今拉斯沙姆拉)以及阿拉杜斯(《圣经》中的阿瓦德)。西顿是首先向外移民的城市,推罗是它的第一个移民点,因而是“西顿的女儿”。它的著名染料“推罗紫”远近驰名。公元前一千年代初,腓尼基人开始进行大规模商业殖民活动。爱琴海、地中海、北非沿岸、西班牙、不列颠等广大地区有他们的移民点。此外,他们的商船和商队还活跃在红海、波斯湾、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阿拉伯、巴比伦尼亚、亚美尼亚、西徐亚和中亚等①哈吐什尔与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同盟条约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15—21页。②译文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第137—166页。地区。他们从上述各地得到粮食,乳香、没药、肉桂、金银、乌木、象牙和贵重石材。用来同别人交换的是他们的染织品,金属器、玻璃制品、彩陶、牙雕、蚕丝以及诸如水果、葡萄酒之类的农产品。他们也从事转运和奴隶贸易。腓尼基人在北非沿岸的主要殖民地有勒普提斯、哈德鲁迈图、乌提卡和迦太基等。推罗王马特金(Matgen)死后,留下一子一女。父亲临终前要他们共同执政。但人民拥立弟弟皮格马伦为王,而将姐姐伊利莎排斥。不久,她丈夫吉查巴亚尔又被弟弟派人刺死。她纠集一批贵族打算报仇,但阴谋败露,遂偕同党逃往北非,并建立一城(公元前814年),这就是后来堪与罗马抗衡的迦太基。腓尼基字母文字  腓尼基字母至少有二种:一是乌伽里特字母,共二十九个,由于受巴比伦尼亚影响,是用楔形符号写在泥版上的;一是比布洛斯字母,共二十二个辅音符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腓尼基字母。1905年,皮特里在西奈半岛发现了包括二十六个字母的塞姆铭文,年代属于公元前十八至十六世纪,是在西奈劳动的迦南人根据古埃及象形文创造的。西奈字母可能早就传入腓尼基,因为比布洛斯字母是属于公元前十三世纪的。比布洛斯字母最初见于阿希兰的石棺上,后来终于成为通用文字,而乌伽里特字母渐渐被淘汰了。约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初,腓尼基字母传至希腊。希腊人加入元音字母,使它趋于完善。腓尼基字母是现代多数字母文字的源泉,概括起来说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埃及象形文字——西奈字母文字(塞姆人对象形文的继承与革新)——比布洛斯或腓尼基字母文字(对西奈文字的继承与革新)——希腊字母文字(对腓尼基字母的继承与革新)——拉丁字母文字(对腓尼基、希腊字母的继承与革新)。腓尼基第一个字母■来自西奈字母■(牛),塞姆语读作 aleph;第二个字母■来自西奈字母■(房屋),塞姆语读作beth,所以,希腊第一个字母读作alpha,第二个读作beta。公牛“阿匹斯”是埃及的圣兽。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腓尼基人才将■(牛头,象征公牛)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字母。后来,拉丁人又作了一次革新,将■竖立起来而写作 A,于是,它就成为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第一个字母了。希伯来人  巴勒斯坦是个狭长的沿海地带,最初称迦南。公元前三千年代,迦南人已在此定居。二千年代中期,另一支塞姆人在亚伯兰带领下,①经哈兰进入迦南。当地居民称之为希伯来人(Hebrews),意思是“渡河而来的人”,“来自另一边的异乡人”。也有人认为,他们原系阿拉伯沙漠游牧民族。从公元前十四世纪开始,向外迁移,一部分进入迦南,一部分到埃及,不幸当了奴隶。进入迦南后,以色列部落定居在富裕的北部,犹太部落分布在南部。当时,他们的社会处在军事民主制时期(公元前1200—1020年)。在此期间,腓力斯丁人②入据西南沿海地区,巴勒斯坦一名由此而来。希伯来王国的兴衰  前一千年,希伯来人与腓力斯丁人交战。基利波一役,遭受挫败,首领扫罗在绝望中命人将自己杀死。大卫和所罗门时代号称① 亚伯兰,乌尔人,犹太人的始祖,九十九岁时被上帝更名为亚伯拉罕,见《旧约创世记》,第17章,第1—8节。②《圣经》作非利士人,可能是被逐出克里特的爱琴人,可能来自爱琴海诸岛,也可能是被迫迁移的小亚南岸居民。希伯来人的“黄金时代”。大卫王(公元前 1000—960 年)击杀歌利亚,③驱逐腓力斯丁人,建希伯来王国。他又驱逐耶布斯人,占耶布斯。相传他把④上帝的“约柜”运到此处,使这一设防的据点成为政治与宗教中心。大卫对⑤外扩张,也留下不少诗篇,据说是希伯来第一个诗人。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公元前960—930年)。埃及法老嫁女给他,推罗王希兰姆帮助他修建耶和华圣殿。完工后,所罗门把“约柜”移入,于是耶路撒冷成为希伯来人的圣地。为建造圣殿和王宫,所罗门强征人力,耗费巨资,致使人民不满,耶罗波安为首的以色列人起义,于公元前928年建以色列国。以色列以撒马利亚为中心,犹太国仍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南北分裂二个世纪后,亚述王萨尔贡二世于公元前722年灭以色列。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经三年围攻后,占耶路撒冷,烧圣殿,把数万居民迁往巴比伦,于是开始了犹太史上的“巴比伦俘囚”时代(公元前586—538年)。公元前900年左右的以色列和犹大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的圣殿犹太教  犹太人创立了犹太教所崇拜的雅赫威神。①雅赫威本是以色列部落的雨神和战神。随着他们从游牧生活转为定居,这个凶猛的战神也变为慈祥的保护者。但它的威力最初仅限于巴勒斯坦。公元前八世纪以后,犹太教逐渐由多神向一神教转化,雅赫威也开始被目为决定历史进程的宇宙唯一主宰。与此同时,在悲观绝望的以色列人中,萌发了弥赛亚思想,希望“救②世主”降临。当他们被掳至巴比伦以后,这种想法更为强烈了。《旧约全书》是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文古本包括二十四卷。现行《旧约》包括三十九卷,分为律法书、先知书、圣著三个部分。律法书五卷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总称摩西五经。核心是散见于《出埃及记》、《申命记》、《利未记》中的三部法典。它们反映了公元前八至七世纪的犹大社会历史,有一定史料价值。前先知书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纪》上、下。记述自征服迦南至俘囚时代的以色列历史。后先知书包括《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十二小先知书》。圣著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等等。《旧约》同《新约》一样,是由不同的作者根据不同的观点、材料,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编成的。因此,所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和宗教发展阶段。虽然良莠兼蓄、真伪参半,但它不失为古代西亚文化遗产之一。③ 歌利亚,腓力斯丁勇士,身高六肘,着铜盔铁甲,出阵挑战,被大卫投石击毙,敌人溃逃。见《旧约撒母耳记》上,第17章,第1—10节,48—58节。④耶布斯(Jebus)即耶路撒冷,这是迦南人的称呼。⑤“约柜”,犹太古代圣物,系一木柜,内藏石版,上刻摩西十诫,即上帝与犹太人所立约法。见《撒母耳记》下,第6章,第1—19节。①雅赫威(Yahven)即以后基督教信奉的“耶和华”(Yehovah)。新译英文《圣 经》已不译作“耶和华”而译为“主”(Lord)了。②弥赛亚(Messiah)后来转义为“救世主”。第四节  古波斯波斯帝国的兴起  波斯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今法尔斯省),公元前六世纪初,处在米底统治之下。六世纪中叶,居鲁士(公元前 558—529年)领导起义,打败米底人,攻占其首府埃克巴塔纳(公元前550年),俘米底王阿斯提亚格,建立阿黑门尼德王朝强国,接着对外扩张,在短短十年间征服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吕底亚,并控制小亚细亚沿岸希腊城市。公元前539年(或538年),居鲁士入主巴比伦,允许犹太俘囚返回。于是他们得以重建耶路撒冷及其圣殿。新巴比伦的灭亡,意味着波斯帝国的建立。公元前529年,居鲁士远征中亚,在一次战斗中失败被杀。他的儿子冈比西二世(公元前529—522年)继位以后,继续向外扩张,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这时,帝国在东方再没有强大对手了。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波斯大流士接见使者(浮雕)见图版(3)大流士一世的专制统治  大流士一世继冈比西统治波斯,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522—486年),波斯帝国盛极一时。他残酷镇压米底、埃及、巴比伦、埃兰、亚述等地的起义,据说出征十九次,俘了九个王。他向东入侵印度河流域;向西入侵色雷斯,控制赫勒斯滂(博斯普鲁斯海峡),从而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至此,帝国疆域自西方的埃及扩及东方的印度,自南方的波斯湾、阿拉伯扩及北方的里海和黑海。大流士把波斯的广大地区划为行省,亲自控制埃及、巴比伦尼亚,其余二十个省区委派总督统治。属国只要按定额纳贡并提供兵源,即可独立处理内部事务。为监督省区,防止叛乱,每省派一军事长官、书记官和“王之耳目”监督官。这些官员由王任命,对王负责,随时报告总督及地方动态。大流士把军队编成万人团、千人团、百人队、十人队四种。士兵来自帝国各地,服装殊异,语言不同。还有一支御林军,包括万名“敢死军”,二千骑兵,二千步兵。军官多系享有特权的米底和波斯人。波斯本属内陆国家,但扩张政策使大流士重视海洋。他以腓尼基水手为基干,组成一支拥有六百至一千只战船的舰队。使波斯成为亚洲一流海上强国。他下今修筑两条大道。一为御道,自苏撒经两河流域中部到萨迪斯并远至爱琴海东岸的以弗所。一条自巴比伦越伊朗高原至印度边境。沿途有驿站、客栈,要津派兵驻守。驿卒及时波斯王宫(复原图)波斯波利斯遗址传递官方信函。苏撒距萨迪斯约二千五百公里,通常要走三月,但驿卒至多二周即可到达。这些道路不仅为战争服务,也利于通商和文化交流。东方的鸡可能就是这时经波斯传入西方的。为便于指挥、控制并同各地保持密切联系,波斯设四大京城,苏撒是中心,向北、西、南各约三百余公里是埃克巴塔纳、巴比伦和波斯波利斯。为培养军事和管理人才,波斯创办了军事和普通学校,并在埃及办了一所医校。波斯采用埃及历法,分年为十二个月,月为三十日。波斯还统一币制,推行铸币。中央有权造金币,号大流克,重八点四一六公分,全帝国通行。省区、自治市只能发行银币和铜币。金银比率是十三比一。公元前五世纪初,大流士对巴尔干希腊发动战 争。这次战争持续半个世纪,以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公元前331年10月初阿尔培拉附近高加梅拉一战,大流士三世被亚历山大击败,次年被杀,阿黑门尼德朝统治的古波斯灭亡。贝希斯敦铭文  贝希斯敦铭文①是波斯的一项宝贵遗产,也是残留在亚洲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这一著名石刻包括浮雕和铭文两部分。浮雕在右上方,刻着大流士等波斯人和九个被俘首领的形象。铭文分三种:(一)古波斯文,在右下方,高约三点六米;(二)古巴比伦尼亚楔形文,在左上方;(三)古埃兰文,在左下方。三种文字内容相同,都是记述大流士一世镇压起义得胜事迹。贝希斯敦石刻高八点六米,宽约十五米余,高悬在距地面九十一米多的岩壁上。英国学者罗林逊冒险登上悬崖,花了十多年功夫(1835—1847 年)拓下所有三种铭文。1847年,他公布了一个古波斯文字母表,共三十九个字母,又公布了铭文(一)的一个完整的译本。1852 年,他公布了铭文(二)的全译本。后来经其他学者共同努力,死文字的研究工作继续取得进展,终于导致亚述学的诞生。于是,一片片古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泥版文书,变成活的文献材料,开始向人们述说两河流域乃至西亚的历史了。铭文(一)恰如一把钥匙,学者们利用它而认识了铭文(二)。这种情况同商博良通过希腊文而释读埃及象形文一样,所以有些学者恰当地把贝希斯敦石刻比作“亚洲的罗塞塔石刻”。琐罗亚斯特教  琐罗亚斯特教相传为扎拉图斯特拉创立。①他注意观察现世生活,把善、恶加以宗教形象化。他称善为马兹达神,说它周围有一群天使,其中最伟大者是光明之神米特拉。与善神对立的是一群魔鬼,首领是大妖精阿里曼。他认为火是善神的象征,并号召人们站在善神一边,帮助它②抗击制造瘟疫、毒物和各种灾害的阿里曼。要战胜恶神,必须消除心中一切邪念,并以务农为本。“谁布下谷物,谁就播下了正义。”这是从游牧转向农业生活的反映,也是高于其他宗教之点。这个教还宣称,人死后都要受来世审判。幽灵必须通过一桥。它狭如刀刃,善人将顺利通过并与马兹达相会,恶人必坠入阿里曼居住的深渊。地、水、火、风是四大圣物,尤以火为神圣。人死以后,禁火化、土埋、投水或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以免污染四圣。尸体常置塔内,或弃之沙漠任鸟兽啮食净尽。琐罗亚斯特和穆罕默德一样,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死后,人们把他的言论辑录成书,这就是阿吠斯塔或《波斯古经》。它是从公元前一千年代上半期至公元三世纪陆续编成的。传世本用东伊朗古方言写成,包括神话、戒律、颂歌、祷词等。琐罗亚斯特教被大流士一世奉为国教,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唐太宗贞观五年(631 年)在长安建寺,称袄教、火袄教、拜火教或波斯教。伊斯兰教传入波斯后,袄教衰落,今日在伊朗、印度尚有少数信徒。西亚古国兴亡表① 该石刻在埃克巴塔纳以西,今伊朗克尔曼高地。① 他生活于前十至七世纪间。Zaratushtra,古波斯语,意为老骆驼,希腊人读作琐罗亚斯特,我国旧译苏鲁支。② 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魔鬼撒旦由此而来。苏美尔城市国家 公元前3500—2700年阿卡德王国 前2371—2230年萨尔贡 前2371—2316年 里木什 前2315—2370年玛尼什吐苏 前2306—2292年 纳拉姆新 前2291─2255年沙尔卡里沙里 前2254—2230年库提人入侵乌尔第三王朝 前2371—2230年乌尔纳姆 前2113—2096年 淑尔吉 前2315—2370年阿马尔新 前2047—2039年 舒 新 前2038—2030年伊比新前2029—2006年埃兰、阿摩利人入侵伊新王国 拉尔萨王国古巴比伦(巴比伦第一王朝,第一个王) 前1894─1995年汉谟拉比(第六个王) 前1792—1750年赫梯人洗劫巴比伦赫梯古王国(前18—16世纪)新王国(前14—12世纪) 巴比伦第二、三四王朝希伯来王国前1000—928犹太王国 前928(?)—586年 以色列王国前928—722年亚述帝国前746—612年新巴比伦(迦索底王国)前625—539年波斯帝国 前550—330年第四章  古代印度印度得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著名的大河——印度河。在古代,印度不是国名,而是表示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理名称。印度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往往差异很大。它基本分为南北两部分,中间隔着一带林莽密布的高山。南部是一个半岛,半岛中央是有山脉环绕的干旱高原,只有沿海地带比较适于农业。在历史上,南部是发展较晚的地区。北部西有印度河流域,东有恒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成长的主要地区。不过这两大河的流域也有区别。印度河流域气候干燥,往往离河流灌溉区不很远就是沙漠。恒河流域则越向下游雨量越大,在远古是丛林茂盛之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兴起的古代文明,都是当地人民长期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成果。印度河流域的远古文明 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起,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先后发现了许多远古城市和村落的遗址。摩亨佐达罗(在信德)和哈拉帕(在旁遮普)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遗址。因此,人们又把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远古文明称为哈拉帕文化。这些城市的营建看来是有规划的,而且规划大体相同。摩亨 摩亨佐达罗出土的石刻——人头像佐达罗的遗址最清楚地显示出城市营建的计划性。在那里,城市分为卫城和市区两个部分。卫城地势较高,周围筑有城墙。卫城里面有一个大浴池,可能是为举行宗教活动用的,还有一个巨大的粮仓以及一些巨大的公共建筑物。卫城大概是城市的宗教和行政中心,在危急时也是赖以固守的据点。市区的布局井井有条,街道基本都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有宽阔的、能并行好几辆车的大街,也有比较狭窄的小巷。街道的下面有砖砌的下水道,街道的两边是砖砌的房屋。在街道转角处,建筑物的墙角砌成圆弧形的,以便于来往交通。居民的房屋有明显的贪富之别。富人的房屋占地几百平方米,有两三层楼房和一个庭院,有作卧室、厨房。浴室等用途的房间,浴室和厕所还有陶制污水管道通往街心的下水道。贫民居住的则是十分简陋的平房或茅舍,更谈不上有任何供享受的设备了。摩亨佐达罗的粮仓遗址见图版(4)考古学家在城市的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遗物。当时已经有了青铜制造的工具和武器,例如刀、斧、镰、锯、矛、剑等。发现了许多砝码和尺,它们的标准相当精确而一致。这说明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还发现了很多用石材、象牙、粘土等材料刻制的印章。章上刻有图画和文字,也有只刻文字的。在两河流域也还发现过印度的这种印记,是打在货物包装的封口上的,可见两地间已有直接或间接的贸易往来。现在发现的当时文字符号已有五百个以上,可惜还没有释读成功。现在学者们大体把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年代定在公元前 2350 年至 1750年。这是根据在两河流域发现的印度印章比照两河流域的年代并根据碳测年代估定的。由于文字没有释读成功,现在对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具体历史还不了解。根据考古材料,当时已经是青铜器时代,已经有了工商业和城市,城市中已有大型公共建筑物而且有严格的城市营建规划,居民房屋也有明显的贫富差别,由此可以推定,这些城市是早期的奴隶制城市国家。有人推测这些城市的建立者是达罗毗荼人,这并不是确有根据的定论。这些城市后来是怎样衰落的,现在也还没有确实的结论。早期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  在世代相传下来的印度文献中,最古老的是《吠陀》。“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学问”,它是包含着种种知识的宗教典籍。《吠陀》共有四部,其中形成最早的一部是《梨俱吠陀》。它是一部赞颂神祇的诗歌集,同时也反映出公元前十五至十世纪间印度河上游人民生活的许多情况。《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在历史上称为“早期吠陀时代”。创作《吠陀》的人们操印欧语,自称“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把自己的敌人称为“达萨”,说“达萨”是没有鼻梁、皮肤发黑、语言不清、不祭神灵的人。《吠陀》中还称雅利安人为“雅利安瓦尔那”,达萨为“达萨瓦尔那”。“瓦尔那”的意思是“颜色”。这两种瓦尔那的区分,大概是两个在头型、肤色、语言、宗教等方面都不相同的种族对立的反映。《吠陀》中有许多诗歌说到雅利安人对达萨的战争,赞颂神祇帮助雅利安人攻毁城堡、杀死达萨的胜利。很多学者认为,达萨是较早的当地居民,雅利安人是由西北方逐渐侵入印度河流域的。虽然这还是一种假说,而且也有人有不同意见,但是,雅利安人入侵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因而现在还是一种居于主流地位的学说。雅利安人原是游牧部落,到印度河流域以后,逐渐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他们用牛拉犁耕地,有木工制造犁和车辆,有铜匠制造各种工具。雅利安人包括很多部落,部落之下的组织是氏族。每个氏族居住在一个或几个村落里,每个村落包括几个父系家长制大家族。牲畜等动产归大家族所有,田地也分给大家族耕种,大家族成了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氏族部落公社正在分化,逐渐出现一个祭司集团和一个武士集团,他们成了地位高于一般公社成员的氏族贵族。同时,雅利安人不断征服达萨,夺取他们的土地和财富,甚至把一部分被俘的达萨当作奴隶。后来“达萨”逐渐变成为表示奴隶的名称。雅利安人部落之间也常发生战争,被征服的雅利安人失去本部落的自主性,也处于无权的地位。这样,到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开始出现瓦尔那制度的萌芽。祭司集团称为婆罗门瓦尔那,武士集团称为王族瓦尔那,后来称为刹帝利瓦尔那,一般公社成员称为吠舍瓦尔那,被征服的达萨和雅利安人称为首陀罗瓦尔那。这时四个瓦尔那就是四个社会等级,与先前的雅利安和达萨两个瓦尔那的区分已经性质不同了。雅利安人国家的发生和瓦尔那制度的形成  三部较晚的《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和有关解释吠陀的作品,是公元前九至七世纪印度历史的基本材料来源。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只称为“晚期吠陀时代”。这是雅利安人的国家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发生的时期,也是瓦尔那制度形成的时期。后期吠陀时代的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开始进入了铁器时代。人们不仅从这时的《阿闼婆吠陀》中看到“黑色金属”——铁的名称,而且在恒河上游还发现了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时冶铁的矿石和矿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进一步的阶级分化。这时期里曾经发生很多战争。雅利安人在早期吠陀时代就逐渐向恒河上游扩展,这时期又征服和控制了恒河流域。长期的战争也加速了贵族与平民的分化,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战争俘虏,成了奴隶的一个重要来源。奴隶制度已很盛行。买卖奴隶和赠送奴隶已是常有的事。甚至人们赌博输了,交不出钱,本人或家属也被抵为奴隶。随着阶级矛盾的发展,在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许多小的雅利安人国家。氏族贵族出身的奴隶主是这些国家的统治阶级。最初的国王大概就是从贵族中选举产生的,这是部落选举首领的传统的残余。不过,国王的职位正在变为世袭的,而且他们的权力也在增长。当时还有名为“萨巴”和“萨米提”的两种会议,起着限制国王权力的作用。这是部落里的长老议事会和民众会的残余。不过,这些会议已经与过去部落里的会议不同,它们越来越落入贵族控制之下,而且在性质上已经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了。前一时期之末开始萌芽的瓦尔那制度,这时也随着国家的发生而形成了。从前作为氏族贵族的两个集团现在成为统治阶级里的两个集团:婆罗门是神权贵族奴隶主,刹帝利是军事行政贵族奴隶主。他们力图用瓦尔那制度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瓦尔那制度的法规,婆罗门集团在这个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法规,婆罗门瓦尔那是第一等级。他们有权学习和传授吠陀,祭神和替别人祭神,施舍和接受施舍。他们充当祭司,通过为人讲经和祭神取得大量的报酬;有些婆罗门还当了国王的顾问,直接参与政事,国王有时还给与包括奴隶在内的大量赠礼。刹帝利瓦尔那是第二等级。他们无权传授吠陀、为人祭神、接受施舍,但是他们是以国王为首的大小军政贵族,可以征收赋税,并在战争中掳获战利品。婆罗门和刹帝利都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纳税的义务。吠舍瓦尔那是第三等级。他们既无权传授吠陀、为人祭神、接受施舍,也无权获得税收和战利品。他们靠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为生,有向国王纳税的义务。他们是没有任何特权的公民。首陀罗瓦尔那是第四等级。他们基本无权参加宗教活动,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他们当中除一部分是奴隶以外,其余大都是靠替别人干些活谋生的地位接近奴隶的下层平民。从宗教方面说,前三个瓦尔那有权参加宗教活动,能举行圣典——“再生”典礼,是所谓“再生族”;首陀罗基本无权参加宗教活动,是所谓“一生族”。但是,从政治上说,前两个瓦尔那是统治阶级,后两个瓦尔那是被统治阶级。各个瓦尔那的成员的地位,按血统相传,世代不变。瓦尔那之间的界限很森严。按照法规,低等瓦尔那的成员要想同高等瓦尔那的人平起平坐都是不能允许的,当然更不许对高等瓦尔那有任何反抗了。婆罗门教  在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崇拜自然。他们感到自然界的种种伟大力量,但又不能理解它们,所以相信那都是神的作用。他们崇拜天神、日神、雷神、火神等等,祈求神的保佑。他们还天真地相信,只要对神祭祀,博得神的欢心,神是会帮助他们的。当时没有什么复杂的教义,专门的祭司集团也是在早期吠陀时代之末才开始发生的。到后期吠陀时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婆罗门贵族集团力图用宗教巩固贵族奴隶主的统治,并提高他们自身的地位。他们奉《吠陀》为经典,并且作了新的解释。他们大概也从被征服者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宗教观念,把它揉合进自己的教义。这样就形成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承认以前的神祇,并且给旧神增加了新的性质。例如,过去的雷神,由于有威猛的象征,这时又成了国王和贵族们的保护神。这样就适应了国王和贵族们的需要。同时,婆罗门教又要人们崇拜一个至高无上的创世主——梵天。据婆罗门教教义,梵天是宇宙的灵魂,是唯一永恒的真实,世界万物都只不过是梵天的化身,是变幻无常的;每一个人的真实的“自我”——灵魂也来自梵天,只是由于贪恋尘世,所以不断投生转世,受“轮回”之苦。婆罗门教宣扬的最高目的,是所谓摆脱轮回,重新和梵天合为一体。婆罗门教用骗人的轮回说来为巩固瓦尔那制度服务。婆罗门教宣扬说,生在高等瓦尔那的人是前世行善的,生在低等瓦尔那的人是前生作恶的;要想来世不再受苦,以至最后超脱轮回,那首先就要严格遵守瓦尔那制度的法规,如不遵守,来世甚至会变为牲畜等等。至于瓦尔那制度本身,婆罗门教继续宣扬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开始出现的一个神话。神话说,最初有一个充塞于宇宙的“原人”,后来他的身体分割而成世界万物,婆罗门是从“原人”的口产生的,刹帝利是从手产生的,吠舍是从腿产生的,首陀罗是从脚产生的。婆罗门教力图说明,四个瓦尔那的区分是神圣的、永远不变的。婆罗门教还制订出关于各个瓦尔那的详细法规,竭力维护这种制度。摩揭陀国家的兴起  公元前六世纪初,印度北部有十六“大国”。它们中的多数建立在恒河流域,如伽尸、鸯伽、居萨罗、跋祇、末罗,摩揭陀等,少数建立在印度河流域,如犍陀罗等。它们的政体有两种类型:多数是王国,跋祇和末罗是两个共和国。十六国以外还有一些部落特点很浓厚的小共和国。比较边远的地方仍然居住着很多部落。大国之间不断发生争夺领土和霸权的战争。最初,伽尸曾经强盛一时。它同居萨罗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而且有时也对鸯伽和摩揭陀进行战争。后来居萨罗征服了伽尸,成为一个强国。同时摩揭陀也正在兴起。公元前六世纪后半期,它征服了鸯伽。公元前五世纪前半期,它与居萨罗发生争夺土地的战争,结果议和停战;但它又征服了跋祇。约公元前364—324年间,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征服了它的劲敌居萨罗,逐渐统一了恒河流域。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摩揭陀通过长期的兼并战争逐渐统一恒河流域,同时摩揭陀国王也逐渐加强了专制统治。这一时期里,摩揭陀国家曾经出现过一些施行严刑峻法的残暴君主。这是专制王权正在兴起的表现。摩揭陀的兴起和王权的增长,为以后帝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佛教  佛教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这不仅是大国进行争霸战争的时代,而且是社会发生巨大的分化和动荡的时代。首先,四个瓦尔那的情况都有变化。这时有些婆罗门占有大量土地,剥削奴隶和农民的血汗,十分富有。可是也有许多婆罗门的经济状况下降,不得不靠劳动为生,甚至有些人干起斗鸡斗狗之类的赚钱营生。所以实际是有许多婆罗门处于为人轻视的地位了。刹帝利们本来就不甘心居于第二等级的地位,这时他们在频繁的战争中获得大量财富,而且政治地位也随王权的加强而提高,因而更不愿屈居于婆罗门瓦尔那之下。吠舍瓦尔那中许多人贫困下去,地位渐近于首陀罗。可是也有一些吠舍,他们靠经商和放高利贷发了财,成了占有很多财富和奴隶的奴隶主,有些人甚至还当上了官吏。首陀罗大都处于困苦状态,但共中也有少数人变成了富人。因此,处境恶劣的吠舍和首陀罗固然反对瓦尔那制度,就是富有起来的吠舍和首陀罗也对自己的瓦尔那地位深感不满了。这样,处于不同地位的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起来反对或非难瓦尔那制度,维护瓦尔那制度的婆罗门教当然也受到了强烈的攻击。佛教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释迦牟尼头像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486年),生于释迦部落。相传,他是迦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于刹帝利瓦尔那。他于二十九岁出家,七年后自称得道,又传教四十多年,年八十时去世。他被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隐修者”,又称为“佛陀”(“佛”是汉语中的简称),意思“彻底觉悟的人”。他所传的宗教称为佛教。印度佛塔(此塔在佛教发祥地婆罗奈附近的鹿苑,相传释迦牟尼最初在这里向五弟子宣场佛法.)释迦牟尼宣传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意思是“四条真理”。第一,他说人生一切皆苦,生、老、病、死等等全都是苦。第二,他说苦的根源在于有欲望,想长生达不到,想不死总要死,这就产生苦,而且有欲望就会有言行,结果造了“业”(“业”指言行的后果),不断轮回转世,不断经受生、老、病、死等一切苦。第三,他说要消灭苦,就要消灭造成苦的欲望,消灭欲望就能达到一种“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佛教称这种境界为“涅槃”。第四,他说要达到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就要修道,这主要包括学习教义、遵守戒律、打坐静修等。这些说教,让人们放弃对现实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使人们不想对现实的阶级压迫和剥削作斗争,而想虚无的“不生不灭”。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佛教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经典,也不承认婆罗门的宗教特权。佛教认为,不论出身于哪一个瓦尔那,一个人只要自己按照佛的教训修行,就能达到所谓的不生不灭的极乐世界。佛教这种不承认瓦尔那区别的态度,吸引了很多下层群众。可是,佛教给与人们的实际只是信佛的平等。对于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佛教是不让人反抗的。因此,佛教特别得到刹帝利和吠舍上层的支持,居萨罗和摩揭陀的一些国王都是佛教的赞助者。在这样情况下,佛教迅速地在印度传开了。孔雀帝国的兴衰  约公元前324年,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人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朝,自己登上王位。据说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他建立的王朝在历史上称为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187年)。在难陀王朝领域的基础上,旃陀罗笼多又把西北部印度河流域地区并入自己的帝国。他的儿子继位时又征服了南印度的一些地方。他的孙子阿育王(约公元前 273—236 年)又进行了许多战争。除半岛南端以外,他基本上统一了印度。这是孔雀帝国极盛时期。阿育王是一个专制君主。据说,他曾专门寻找恶人帮他建立“人间地狱”,用以残害人民。他征服南方羯陵伽国的时候,羯陵伽有十万人死于战场,十五万人被俘,还有几倍于此的人死亡。据阿育王自己说,他从这次战争后忏悔了,不再发动战争,而热心宣扬佛教。他派人四出传布佛教。佛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强大一时的孔雀帝国并不巩固。印度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恒河和印度河域流中心地带以外,还有很多部落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同时,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很少,没有形成巩固的联系。阿育王死后不久,各地纷纷独立。虽然孔雀王朝在摩揭陀继续存在了一段时间,可是孔雀帝国已经解体。印度又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之中。公元一世纪初,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起一个贵霜国家,它逐渐把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入自己的帝国版图。贵霜帝国在迦腻色迦王时期(约公元78—108 年)最为强盛。迦腻色迦崇信佛教。佛教就是通过贵霜开始传入中国的。迦腻色迦死后不久,贵霜帝国分裂。在印度河流域,贵霜人的小国一直延续到公元五世纪。公元四世纪初期,笈多王朝在摩揭陀兴起,并逐渐征服恒河流域。公元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中国东晋僧人法显游历印度,正当笈多王朝盛世。五世纪中叶以后,笈多王朝迅速衰落,仅有摩揭陀一带地方,苟延残喘至六世纪。古代印度文化  印度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古代印度人民在世界文化史上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古代印度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是两部世界著名的史诗。它们都经历了长达千年的口头相传的过程,最后在笈多王朝时期写成定本。《罗摩衍那》的主题内容是:一个被剥夺了继位权的王子罗摩和妻子息妲在森林中隐居,魔王把息妲偷到他居住的岛上,后来罗摩在猴王及众猴协助下杀死魔王,夺回息妲,罗摩还回国当了国王。《摩诃婆罗多》的主题内容是:一个国王有两个儿子,长子有儿子一百人,名为俱卢族,次子有儿子五人,名为般度族。俱卢族千方百计夺取般度族那份土地,最后引起一场大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战争以般度族兄弟五人胜利告终。在长期口头相传的过程中,这部史诗里插进了大量主题以外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部巨大的诗歌汇集。在笈多王朝时期,戏剧、故事、寓言等形式的文学创作都很繁荣。迦梨陀娑大约是公元五世纪的一个文学家,既是著名的诗人,又是杰出的戏剧家。在他流传下来的戏剧中,最为完美的是《沙恭达罗》。这个剧本描写一个国王同林间隐修老人的女儿沙恭达罗相恋的故事。优美的诗句和散文互相衬托,是这个剧本角色台词的特色。它的曲折情节又展示了当时印度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沙恭达罗》这部杰出的剧本,至今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古代印度的建筑和雕刻艺术也很发达。印度人很重视建塔,塔本是埋骨之所。据说,释迦牟尼逝世火化后,他的骨灰就被一些国家分去建塔供养起来。石窟也是佛教的重要建筑,例如阿旃陀地方的佛教石窟前后曾连续兴建了几个世纪。公元一至三世纪,犍陀罗地区的佛像雕塑艺术很发达,人物造型和衣饰线条都自然而逼真。我国的佛教建筑和雕刻受到了印度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中国自己的独特艺术特色。古代印度宗教很发达,唯心主义哲学很盛行。但是,唯物主义的哲学也一直在同唯心主义作斗争,并且提出了许多对人很有启发的见解。由于剥削阶级和各种宗教势力的反对,古代印度唯物主义的哲学著作没有一部能够系统地保留下来。现在只能通过其他著作看到唯物主义者的一些见解。古代印度的一个重要唯物主义学派是察婆伽派。这一学派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构成的,人也是如此:人的肉体来自“地”,体温来自“火”,血液及各种体液来自“水”,呼吸来自“风”。他们用这一类的朴素的说法证明世界的一切是现实的,物质的,不是什么梵天幻化出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他们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四大元素结合而产生的,人死四大元素离散也就失去意识,根本没有什么能独立于肉体之外的灵魂。他们说,剑能从鞘中找出来,如果有独立的灵魂,那就应该能从肉体里拔出来。他们强调指出,四大元素本身并无意识,合成人体就能产生意识,这就象造酒的原料并不能使人醉,一经酿制就能醉人一样。他们这样朴素地证明意识是物质的肉体的作用或功能,有力地打击了灵魂转世的谬论。他们告诉世人,没有什么来世,要努力使现实的生活过得快乐一些。他们看到婆罗门教既要人修行,又要人杀牲献祭,还说牺牲本身已能升天,就嘲笑说,如果牺牲真能升天,那末婆罗门为什么不用他的父亲作牺牲呢?古代印度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当时人民反对宗教的思想武器,对后世人民也具有启发的意义。第五章  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包括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要领域,它分作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即伯罗奔尼撒三个部分。在希腊半岛上,山岭交错,把半岛分成许多彼此隔离的地区,平原面积不大。葡萄和橄榄是重要物产。沿海一带有许多良好的港湾,便于发展海上交通。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希腊文明步古代东方文明之后,它们各放异采,先后互相辉映。第一节  古代爱琴文明《荷马史诗》  古代希腊人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古老的传说、神话和诗歌。早期最完整的作品是两部长篇叙事诗,叫做《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称为《荷马史诗》。这是现在所保存的欧洲最早的①文学巨著。《伊利亚特》描写希腊人同小亚细亚西北沿海的特洛伊人战争第十年的故事。希腊军中最勇猛的英雄阿溪里同统帅阿加米农(迈锡尼王)争夺一个女战俘,受到阿加米农的责骂,一怒之下,拒绝出战,削弱了希腊人的力量。特洛伊人乘机将希腊人逼到海边。在危急的时刻,阿溪里的战友帕特洛克罗斯穿戴了阿溪里的甲胄挥师前进。特洛伊人以为是阿溪里,立刻后退。但是,当帕特洛克罗斯接近特洛伊城门时,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冲杀出来,将他杀死,夺去阿溪里的甲胄。阿溪里决心为战友复仇,立即披挂上阵,所向披靡。他独战赫克托,最后杀死了他。史诗在赫克托庄严的葬礼中结束。荷马《奥德赛》叙述特洛伊战争胜利结束后,希腊将领们都纷纷回国,破城首功英雄奥德修斯也离开特洛伊。但是他在海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战胜了许多妖魔鬼怪,一路飘流,大约过了十年光景,才返回家园同妻子团聚。希腊神话和传说里还有一个米诺斯王,住在克里特岛上的诺索斯城,曾统治爱琴海诸岛,威震雅典。希腊的传说、神话和诗歌包含有许多史料。它们提到的地名,有的至今还保存着,如斯巴达、雅典;有的已经消失,如诺索斯、迈锡尼、太林斯、特洛伊。过去长时期里,希腊神话传说,特别是《荷马史诗》,曾是人们所知道的关于远古希腊的仅有的资料来源。《荷马史诗》情节生动,人物栩栩如生,笔调优美,语言铿锵有力,英雄业绩经过诗人渲染,尤其引人入胜。学者们深深地为这些神话传说所吸引,对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其人其事。他们开始进行艰巨的发掘工作。古代爱琴文明就是由此引发而探索出来的。考古巨大发现  从小就被《荷马史诗》所吸引的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1822—1890年),从1870年到1873年底在小亚细亚西北达达尼尔海峡入口附近,今天土耳其境内的希沙立克土丘从事考古发掘,挖出七层古代居住遗址,从某些遗址层里挖出堡垒和城市的遗迹,发现了大量金制饰物和碎陶器。他的考察报告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其他学者也来参与发掘,先后共挖掘遗址九层。施里曼曾认为从下面算起的第二层是荷马所说的特洛伊,后来的考察者断定为第七层。这个地点此后就被认为是古代特洛伊城的原址。迈锡尼王宫狮子门见图版(5)1876 年,施里曼去探索古代迈锡尼的城堡,发掘古墓五处,①古尸十多具,大批金银器皿、各种饰物和金面具等殉葬品,还有大量彩瓶残片。这一①荷马是否确有其人,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表示过怀疑。一般的推断是,在公元前十二到八世纪间,在希腊,尤其是在小亚细亚,有很多行吟诗人。他们演唱关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诗歌。经过他们的长期创造,形成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的雏形。后来经过一两个诗人的整编,成为两部史诗。① 施里曼离开后又出土一处。发现又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1886年,施里曼在迈锡尼以南的太林斯发掘古代宫殿,出土的建筑物比过去出土的更加宏大。他接着打算到克里特岛去发掘米诺斯的王宫,但是未能实现。这项工作是由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完成的。伊文思(1851—1941年)来到了诺索斯城的遗址,从1900年起在这里断断续续地从事了三十年的考古发掘和古物修复工作。埋藏久远的王宫出土了。它的面积庞大,结构曲折复杂,这就是神话中所说的“迷宫”。宫室往往有三、四层之高,倚坡而建;另有浴室,仓库,庭园,供水排水、通光设备,等等。一道道的走廊楼梯将各部分连接起来。墙上绘有壁画,室内支着木柱。这里还找到了无数金石饰物、印章、宝石和数以千计的文字泥版。这些发现又一次揭开了希腊古代文明之谜。学者们继续在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和小亚细亚进行发掘,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希腊历史的知识。修复后的诺索斯王宫正殿(见图版6)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3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