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人类未解之谜全记录-3

作者:吴苏林 字数:91473 更新:2023-10-09 10:14:20

尽管有关“费城计划”的一些报导已刊载于书籍、杂志及各种报纸上,但是美国军方坚决否认曾经有过这项试验,真实的消息仍然受到封锁。一些目击者死了,其他的目击者或知情者都拒绝作证,另外至少还有一位研究员自杀。  天文学家兼物理学家瓦伦亭博士,是在该实验已经开始后,参加了海军研究局的这项计划。他向他的朋友兼同事吉索普博士概略述说了费城试验中一些惊人的内幕。吉索普对这些试验感到担忧,他也告诉瓦伦亭说,海军要求他担任另一项类似试验的顾问,但他拒绝了。吉索普认为,费城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强力磁场对一艘载人船只的影响。这必须靠产磁机(即中和船只四周的磁场以防御雷达的装置)来完成。工作人员必须操作脉动及非脉动磁机,使得这艘停靠在码头旁的船只周围产生一个巨大的磁场。这项试验的结果非常惊人而且十分重要,在于制造出了一种可以伪装船只的磁光,如果磁光足够强烈的话,不但会永远存在,而且会重新排列人类和物质的分子结构,而使其进入另一个时空,人类会因此而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及无限的自行移动力。吉索普认为船上工作人员的不幸遭遇,可能是准备或审查不周而引起的。这艘驱逐舰从护航任务中消失,而后在诺福克码头出现,然后再回到费城海军造船厂。这段期间内显然进行过好几次实验,至少有一次是在码头旁,而最令人激动的一幕则发生在海上。  有些人认为,这个试验应该在21、22世纪,人类科学更发达的时候再来进行,因为,20世纪的人类虽然有能力制造强大的人工磁场进行试验,却没有能力去预测或应付接下来的结果。当然,很多人将“费城试验”与百慕达三角的神秘失踪事件联想在一起,认为强大的磁场,可以将人类和物质引向另一个空间。这是一种时空转换的现象。现在很难证实“费城试验”是否真的进行过。然而这个试验是有重大意义的,爱因斯坦的“统一磁场”理论也许正一直暗示并支持着这观念,它企图逻辑地将磁场、重力场以及其他次原子现象综合在一起。如果把这个理论应用在费城试验和百慕达三角的现象,我们发现,分子间的吸引力可以暂时地被力场改变,而将物质引向另一度空间,或所谓的“以太世界”里去。如果这个理论是不可能或是不符合逻辑的,那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也曾经在当时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但却从1945年以来改变了人类的人生观和物理观,使我们对所处的宇宙有更多的了解。要想继续探索宇宙的奥秘,必须解放思想,以客观的态度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9.同外星人聊天用什么语言如果我们人类一旦遭遇到外星人,不懂人家的语言,该怎么办?  最近,一些专家在巴黎聚会讨论星际语言,目的是为了避免这种让地球人丢脸的事再次发生。聚会由美国SETI(搜寻外星智慧)协会星际信息小组负责人道格拉斯。瓦孔奇主持,这是一个有着精英分子沙龙格调的科幻讨论会,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天文学家、画家、音乐家挤在温暖的客厅里讨论如何与外星生命聊天的问题。  聚会的房子属于已经去世的美国喷气动力力学先驱弗兰克。马立纳,前苏联的宇航员曾在这里学习英语。而现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科学家聚集在一起,讨论该给外星人发送什么样的信息。天花板上播放的幻灯片写满了数学公式,异国情调的印度尼西亚鼓乐在回荡,谈话内容既有关于复杂的科学现象,也有关于人的存在和人际关系的高深哲学问题。如果这些天外来客到访,我们应该跟它们聊什么?向外星人展示人类审美和艺术的哪些方面?  科学家的设想是SETI收到的是无线电信号,因此发送信号的外星人将可能拥有与人类接近的技术水平,能分享我们的物理和数学语言,可以用某种形式进行对话。  理论电脑科学教授建议用音乐作为教学手段,帮助外星人理解宇宙对话的代码语言,他建议采用一种奇特的印度尼西亚民间鼓乐,并在与不听使唤的录音机开关“斗争”一番后,做了现场演示。  一名画家建议用彩虹暗喻人类的多种族团结,象征和平和桥梁。他建议发送色彩波长的数学公式,教外星人自己创造彩虹。  其他人谈到了代数通信法和模拟人类生理反应的计算机系统。  所有的这些奇特理论还另有作用。道格拉斯。瓦孔奇说:“探讨外星生命和它们与人类可能的共同点和差异,比较之下,地球上的种族、文化、国家、性别的差异就显得微不足道了。”道格拉斯。瓦孔奇认为:“我们在这里的目的不是要试图寻找最佳的信息或者最聪明的信息。我认为我们应该发出成千上万,尽可能多形式的信息,希望其中一种能被外星人所理解。我相信总有一种可能,克服人类和外星世界的障碍。也许,即使我们收到发自他们的信息,但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如此外星化,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信息。但是随着电脑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人们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到了,只要人类还存在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愿望。”“我们只能用现有的工具搜寻外星生命信号,而且我们充满了希望。”  10.与外星人通电竟致头颅爆裂据20世纪90年代公布的信息,前苏联曾于1956年发生过一桩秘而未宣的意外事件,苏科学家接到了外星来电,回电联系时竟使8个研究员全都头颅爆裂而死于非命。  死亡的8个研究员之一伊格。瓦伦科夫博士记述了这一事件的日记。他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2月3日:我们的扫描器今天早晨收到了一个不寻常的信号。  4月14日:我的同事贝拉。楚兰科破译了那个密码,并认定它是来自另一星球的一个信息,但我们却接到指令:“对此事件保密”。破译的来电原文是:“有人在吗?我们没有恶意,这是一种试验,如果你们能理解的话,请用这一波长回答我们,我们祝你们和平……”  7月3日:我们的远方朋友试图与我们直接交流,显然他们的技术要比我们先进得多,我们希望在8月1日与他们直接通电。  以后的情况因写日记者在通电中死亡,日记再无记述,而是侥幸活下来的实验室工人阿兰克耶夫。德拉奇塞维什口述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全部过程:8月1日中午,他们将波长调到外星人来电的位置,我站在房间后面控制我们的发射机,我为自己能亲自见证“与外星人通电”这一历史时刻而感到兴奋和荣幸。但谁能料到接着却发生了无法想像的意外,8个戴上耳机头套的科学家头部却像气球似的鼓了起来,他们都挣扎着用手臂去摘耳机头套,可谁也没有能够将它们取下来,在他们痛苦的尖叫声中,头颅一个接一个地爆裂了,血和脑浆喷得到处都是,我恐怖地跌倒在地,双手掩脸,但却能感觉到他们的血浆溅泼到我的全身,“与外星人通电”就这样以8个人的死亡悲剧而告终。  据事后调查这一事件的科学家分析,由于外星人的脑子与地球人相比较,显得太强大,太紧密了。以致在通电中引起了地球人脑子的致命超负荷。而参与“通电”的科学家事先却根本不知道他们与外星通电所面临的这一多么巨大的危险,因而导致了这也许是波长频率相差,才会导致痛苦与死亡,这说明地球生命和地外生命暂时无法走在一起一悲剧的不幸发生。现在,俄罗斯官方仍然不时警告他们的宇宙探测科学家:“危险依然存在着,对这一探索的新努力一定要更加谨慎地认真对待。”  11.外星人杀牛不见血阿根廷帕潘斯平原,广袤无际,成群的牛羊悠悠闲闲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中。  前不久,在距首都西南600多公里的阿德拉地区,几次出现十几头牛在原野神秘死亡。每头牛都精确地被取了舌头、眼睛、乳腺和生殖器,且滴血不流。现场没有车辙,也没有脚印。当地牧民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但却引起了科技人员和飞碟研究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2002年6月12日,再次发现11头牛不明不白地死了。受当地政府委托,著名兽医卡西亚比拉尼又一次赶赴现场。发现11头公牛母牛与前几次牛死亡时的情况一模一样,都在300米的方圆范围内毫无痛苦地突然死亡,没有出现牛被割舌、挖眼受惊吓和跺脚发怒的迹象。卡西亚比拉尼说,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牛器官割得非常准确,无论是牛的尸体上还是现场都没有发现流血的痕迹。除非是电子手术刀或类似的尖端器具,能立时烧灼出血点,否则是不可能杀牛不见血的。但在阿德拉牧区根本没有这些高精尖器械,更没有条件在旷野荒郊使用。卡西亚比拉尼兽医还注意到肉隼鹰和野狗都对神秘死亡的牛不仅弃之不食,还躲得远远的。卡西亚比拉尼说,这些牛如何死亡和使用什么器械割除器官目前还是个谜。  塞尔帕是位研究飞碟有40多年历史的爱好者。他在现场研究一番后说,1964年阿根廷圣菲省就发现了这样的情景,公牛母牛看似无缘无故地死了,器官不留任何血迹地被割除了。他说,毫无疑问这是外星人光顾地球来考察研究地球生物了。他称这是外星人例行的研究项目。他的结论是:除了外星人,还有谁有这么高的技巧?  12.成都周边出现“不明飞行物”  2002年4月29日晚7时20分,四川省成都市的部分市民惊奇地目击了“不明飞行物”。  看见“不明飞行物”的市民住在抚琴西路上,据街头卖牛奶的陈大姐讲,大约7时20分,许多人都看见天空有一大一小两团雾状的亮点,忽明忽暗,速度极快地盘旋着,一会儿两团合一,一会儿又分开。大约持续了近20分钟才渐渐消失。二环路西三段府南新区的卓先生也说,晚上7时刚过,他看见空中飞来一鸡蛋大的白色亮点,类似星星状。龙泉驿区的董先生也称他在8时50分看见了不明飞行物,类似葫芦状,飞行速度极快。与此同时,当晚9时许,四川省邛崃市羊安河地区的东北方向天空突然出现一带白光的椭圆形物体,它呈螺旋状若隐若现地盘旋20余分钟后突然消失。  据说这是自去年9月以来该地区第二次出现的所谓“不明飞行物”。  首先目击并报告此事的是当地防雹部门工作人员。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防雹炮点位于羊安河岸边一片开阔的地带,29日晚,天空漆黑没一颗星星,只有东北方向亮得吓人,突然一个白色的椭圆物钻出云层。正在值班的刘班长走到屋外纳凉,抬头就发现漆黑的夜空中突现这么一个怪东西,它缓慢而无规律地呈螺旋状在空中盘旋,不时停顿片刻又继续“飞行”。那是什么?刘班长猛然想起去年9月一天晚上他值班时,在同样方位也看见过这样一个发光飞行物掠过。刘班长赶忙把值班的10余名同事全部叫出屋,并立即给市防雹指挥部汇报,请求用高空雷达对该地区天空进行监视。防雹指挥部闻讯启动雷达追踪,不料屏幕突然出现干扰,致使追踪被迫中断。与此同时,羊安炮点的工作人员一直用肉眼跟踪那个飞行体,直到20余分钟后它神秘消失。当地村民对这件事众说纷纭。汤营村6组的孙玉兰太婆说,她确实在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见到过天空中一白一红两个亮闪闪的东西飘过,飞得怪里怪气,东拐西拐;7组的村民黄健平则不以为然地说,可能是探照灯在天上投的影子。但村民们都承认方圆几里内没有大型工厂或歌舞剧场,不会有人把探照灯打到天上。  在距羊安河约4公里外的新津县铁溪、安西等地,村民们也在议论29日晚的天空“怪物”。有人称,当时家中的电视和收音机都受到强烈干扰,直至“怪物”消失后才恢复正常。而邛崃市UFO研究会的秘书杨佛章认为,由于目击者都说只见到天空中有不规则运行的飞行体,而未见到有光柱,因此可基本排除是探照灯的可能性。但是否是在特殊天气状况下城区内的照明灯光反射到天空中形成的视觉错觉,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杨秘书长希望目击者能够提供详细的书面报告以供专家破解这个谜团。  无独有偶的是,还是同一月的7日,远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天空也出现了奇异的光,就像一个巨大的烟火,持续时间大约三秒钟,使当地居民能透过半掩的百叶窗看到它。这令巴伐利亚人感到困惑,数百人恐慌地打电话给警方询问对此现象的解释,使电话线非常繁忙。飞向慕尼黑机场的飞行员用无线电与控制塔通话时,也报告了天空中出现的罕见光。而德国南部和邻近的巴登———沃坦伯格各地区都报导了令人不安的晚间自然光景象。德国军队的雷达没有测到任何异常的移动信号。德国方面向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提出咨询,美国科学家起先认为光是由漂浮在地球大气层中的宇宙空间垃圾残骸引起的,也可能是流星穿过地球大气层的结果,但后来又说无法说清楚它是什么。  13.“9.11”真有魔鬼现形吗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的世贸大楼遭到恐怖袭击。  美联社记者于事发当日拍到一张世贸中心浓烟滚滚的照片,乍看照片并无异样,但当放大楼顶的浓烟部分,一个“鬼脸”却骇然出现。美国几家报纸均以半版刊登这一照片,有报道指出,这“鬼脸”不但五官俱全,额上甚至有一对犄角,活像一个在冷笑的魔鬼模样。  很快,就有人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在现代技术如此发达的年代,制造一张照片是易如反掌的事。  在一片真假照片的争议声中,美联社副总裁兼照片总编辑阿拉比素表示,这张照片绝对没有人手加工,他强调:“美联社有明文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修改照片内容。”  拍摄此照片的摄影记者马克菲立普也终于站出来强调:“照片绝无做假。”马克菲立普是具有23年经验的资深摄影记者,曾获美国棒球名人堂年度最佳照片等殊荣。采访经历包括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1994年曼德拉参选南非总统等。近年他在纽约开设工作室,为美联社、法新社等通讯社及部分报纸担任特约摄影。对于这张引起全球网友高度关注的照片的来源及种种真伪疑云,马克菲立普表示,9月11日上午纽约世贸大楼遭到恐怖分子劫机撞击发生后不久,他马上抓起照相机爬到屋顶拼命拍照,“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快拍照!”拍了几张照片后,他赶忙跑回屋里开始发稿传送照片,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张世贸大楼冒烟的照片有任何“异样”。当天下午,一名友人匆忙地打电话问他说:“你知道吗,你拍到魔鬼的脸孔了?”马克菲立普仔细看了看照片,浓密黑烟中果然有类似魔鬼脸孔的模样。对于许多网友质疑这是摄影师故意动手脚“移花接木”,马克菲立普强调,他当时急着发稿传照片,根本没有时间做假。他说:“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我也没有任何理由或念头要去制造这种谎言。”他说,没想到自己在一秒钟不到的时间里按下快门,竟然会拍到轰动全球的照片,对于这一切的一切,他实在也想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只能说都是巧合。马克菲立普说,从“9.11”事件发生一直到今天,自己除了强调自己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公信度外,也想说“9.11”对许多人已造成重大心理冲击,“我不希望这张照片对更多的罹难者家属造成二度伤害”。  由于越来越多的美国媒体甚至国际媒体要求刊登或转载这张充满争议性的“魔鬼”照片,马克菲立普已经决定将全数版权所得捐给9.11赈灾基金。  14.神秘“纹身”的人1982年8月,坦波夫市一名叫安东尼娜的妇女在河边休息了约40分钟。那是个暖和的阴天。当她打算离开时,突然发现左手皮肤变红,转眼间成了一片树叶的轮廓。不知所措的安东尼娜抬起头来,看见高空有一个粉白色的圆盘发出白色的光线。不一会儿圆盘变小并消失了。傍晚安东尼娜手上的红色消失了,但树叶白色轮廓却长久留在皮肤上。一直到1988年,一半树叶好像有点消褪,但另一半仍清晰可见。在这整整5年期间,她的左手仿佛带电,手指间常常出现束状火花。  1990年6月,拉脱维亚里加市有几个不同年龄的人身上突然都出现神秘的烧伤。有的呈鲜红树叶状,有的呈整个树枝状,画法精细,甚至连叶子的小锯齿和纹络都历历在目。这些被“纹身”的人们主要是妇女和儿童。  53岁的安娜是拉脱维亚里加一家工厂电镀车间女工。1990年6月22日她突然感到右肘灼痛,过了一天,她在利亚卢佩河边休息时,偶然照镜子看见肘部有一个三叶草状的印迹。  奇异的是,同样的三叶草印,也是同一部位,竟然出现在另一位里加妇女塔马拉身上。她白天早些时候也去过那个河边浴场。晚上她肘部开始灼痛,枝状印迹从脊椎一直延伸到肩部,而且“纹身”图案细部的精确程度,无论是在暴露部位还是被游泳衣盖住的部位,都完全相同。  另一位妇女阿拉身上出现的叶状印迹和晒太阳毫无关系,她是在去里加动物园之后发现的。在整个1个月之内,得上这种怪病去医院就诊的人数在拉脱维亚就有30人。  还有一件发生在鲁德内市库斯塔奈区的夜间事件。大约4时许,伊琳娜由于一种莫名的警觉突然醒来,她急忙奔向小女儿的床铺,环视周围,发现阳台门上角有两个苹果大小的发光的球体,略带浅的黄灿灿的光线布满房间,伊琳娜本能地用被子为女儿挡住光线。这时,她耳中响起一阵强烈的嘈杂声,同时感到剧烈的头痛,接着失去了知觉。大约1小时后,伊琳娜醒来,腹部感到灼痛,在她的下腹部出现一块宽2厘米、和手掌差不多长的“纹身”。皮肤病医生鉴定:烧伤是贯穿性的,完全排除了与烧红的物体接触或受到打击的可能性。  1990年5月28日,在沙克里村塔吉克女学生莎基罗娃大腿上出现一幅洗不掉的“纹身”。它像一个有一对呆滞大眼睛的木偶,头上是一圆圈形光芒四射的太阳。在发现“纹身”前,曾有一UFO出现在她家窗户附近。几乎也是同一时期,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新波克罗夫斯卡亚镇的一户居民从睡梦中醒来,感到有人在用手抚摸他的额头。他跳起来,在黎明前的微光中看到一个陌生人,脸上一副倔傲的笑。这时该生物向后“飘”去,在未关严的门旁突然上下变扁,水平拉长,变成一条褐色的长带子,接着又变形为一条彗星尾,从门缝中滑出前厅。不久,主人发现了这次会面留下不愉快的“纹身”:背上出现一个白斑,上面形成一些角质,不一会儿它就蔓延到整个后背。  15.外星人现身六千年古陶罐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永丰乡孟家巷有一家收集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各个时期文物的民间博物馆。其藏品上千件,其中不乏罕见珍品,博物馆的主人准备在今年春节期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该博物馆名为“顺达博物馆”,设在成都市顺达置业总公司的办公地。主人是该公司的负责人、57岁的符顺涛。博物馆第一层,四壁仅挂有数幅文物照片,墙角摆有装着30多件方物的立柜。第二层楼约60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了玻璃罩柜,里面整齐地放置着各个时代的文物藏品。据介绍,这里收藏的文物涵盖了从新石器时时期的石器到明、清时期的陶瓷精品。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商代的夹砂三足陶鬲炊具,“千峰滴翠”的越窑青瓷刻花执壶;汉代神采飞扬的吹箫俑、听琴俑;元代豆青瓷荷叶花卉盖罐;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对于其中西周时期的双耳璃龙纹青铜器垒,据权威资料介绍,当初在西周时期就只有100件,时隔2800多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发现第二件。还有据称外界买家花1000万符顺涛也不卖的明宣德年间的蓝釉扁体玉壶春执壶、目前世界上仅有两只的吉州窑玳瑁釉双耳葫芦瓶、元代出口波斯的棱口刻花大盘等等。  这些展出的藏品仅占符顺涛所有藏品的十分之一。符顺涛的藏品中有一件“宝物”。这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灰褐色陶罐,在其底部刻着一个奇怪的人物图形,菱形的眼睛,方形的肚子,头上有长长的天线,四周布满了星星、月亮。据专家鉴定和推测,该文物的历史在6000年以上,是当时的随葬品。这些奇怪的图案传达了人类远古的信息,目前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相关专家的关注。  它是否是对当时天外来客的记录呢?其中的秘密还有待考证。符顺涛称,手中的这些藏品,大部分都可以称得上世界珍品。由于现在的博物馆是用办公用地改造成的,尚不能将所有藏品搬进来,符顺涛下一步将在武侯大道附近建造一座现代化的新馆,预计将投入500万元。据称,2002年2月7日到2月26日期间,“顺达博物馆”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符顺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便迷上了文物收藏。后来他跑遍全国各地,专门收购文物。至今,其用于收购藏品的费用已近200万元。符顺涛将把博物馆当作自己企业的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员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虽然目前有不少的买家愿出高价购买馆内的部分文物,但他一件也不卖。今后他将把它们留给自己经营多年的企业,并将部分珍贵的文物捐献给国家,不给亲属留下一件有价值的文物。  16.兰州惊现“天外来石”  最近,一位兰州收藏家珍藏的一块内含螺纹形金属棒的奇石引起了众多专家和收藏家的极大关注,被大家怀疑为天外来“客”。  兰州收藏家王志林先生的家中有一块内含螺纹形金属棒的奇石,是他在甘肃和新疆交界处的马鬃山地区旅游考察时发现并收藏的。整个石头呈梨形球状,外表光滑,石质坚硬异常,通体的黑色散发着幽幽的神秘之光。奇石长约8厘米,宽约7厘米,重约466克。令人称奇的是,石头内部竞然藏着一块长约6厘米的呈圆锥形金属棒,金属棒上有明显的加工螺纹痕迹。神秘的奇石受到众多地质专家及收藏家的极大关注,近日,省国土资源厅、省有色地勘局、中科院兰州分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兰大资环院等10余位地质、地球物理学专家汇聚一堂,试图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在现场讨论会上,专家们对奇石的形成进行了多方面假设,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奇石中的螺纹金属棒与周围的黑色石质包裹物结合紧密,入口处和尖部裸露处的痕迹均不像人为的加工制造,而且金属棒从粗到细螺纹本身粗细一致,没有因生物生长而形成的螺纹本身粗细的变化。有的专家当场提出设想,地球在当今文明的形成之前,有过相当于当今文明的地史文明时期,此奇石也有可能是地史文明时期遗留下来的遗迹。也有专家提出,此奇石可能是陨石,它带来了地球外文明的信息。但专家们会后都表示,到底该奇石是何时如何形成的?其内含的螺纹金属棒到底是不是金属?这一系列的问题要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确认后,才能揭去这位天外来“客”神秘的面纱。在对其人为造作的可能性及成因进行了现场讨论后,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块奇石极具收藏、研究及考古价值,不仅是全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  1.独自一人建成的珊瑚石城堡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座奇特的珊瑚石城堡。这座迷宫般的珊瑚石城堡,浩大空旷,怪石矗立……厅堂、喷泉、石雕精巧玲珑,千姿百态,使人仿佛置于扑朔迷离的仙境。  城堡的主人李特斯奈克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1887年他出生于俄罗斯,青年时与少女安娜。萨哥弗茨邂逅相逢,为姑娘的丽质倾倒,不久,他们就坠入情网。可是在新婚前夜,情薄义寡的新娘突然离弃了他,投入另一个情人的怀抱。这突然的打击,使李特斯奈克痛不欲生。他黯然离家出走,经加拿大到美国,最后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定居。他虽身在异国,心中仍痴情地怀念失去的恋人。  从20世纪20年代起,他在住所附近岩床上凿下一块一块巨大的珊瑚石,用它来建造一座城堡,奉献给心爱的人,寄托自己的眷恋之情。经过20年的艰苦努力,一座露天珊瑚石城堡终于屹立起来了:一座石碑腾空竖立,上面镌刻着火星、土星,石雕精巧玲珑。一张硕大的石桌凿着佛罗里达州的图形,桌面在欧伊克米湖的位置上,荡漾着一泓清水。在一张心形石桌中间栽培着当地最名贵的花卉,旁边小石桌上,一棵小棕榈树生机盎然,周围还摆了几张小石椅。  李特斯奈克还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用珊瑚石制成了两件天象仪。日晷仪可在一年之内的任何时候显示时间,其误差不超过5分钟。还有用珊瑚石制成的一座北极星望远镜,前面一块石上钻了一个直径25毫米的小孔,其高度与人立地观测平齐。在它的后面是7.5米高的石柱,顶端钻一大孔。在晴朗的夜空通过小孔就可以观测到石柱上空的北极星。一扇重达9吨的石门,像是《天方夜谭》中用咒语驱动、藏有财宝的洞穴石门,只要小孩轻轻一推,这扇玄妙莫测的巨石门便会缓缓开启。前去参观的物理学家、建筑学家都不解其中奥秘。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在赞叹这座神奇的城堡之余,无不产生疑窦。在漫长的20年里,所有邻里都公认是李特斯奈克独自在夜晚建造这座瑰丽奇伟的“迷宫”。如此巨大浩繁的建筑工程,只凭他一人完成,的确难以想像。人们提出质疑:没有先进的现代化起重设备,他能单枪匹马、赤手空拳吊起一块重达9吨的石头?有人推论,李特斯奈克可能通过天象仪来观测天外来客的行踪,外星人很可能在城堡里着陆过,他得到外星人的帮助,或利用反重力才移动那些巨大的石块。还有人猜想,李特斯奈克掌握了已湮灭于世的远古建筑技艺,才能完成这巨大的艺术城堡。这座迷宫般的珊瑚石城堡给人们留下很多不解之谜。  2.是什么让他们集体发疯1951年8月,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叫庞善艾斯普里的偏僻村庄突然为全国所瞩目,因为全村都发疯了。  最先发疯的是2个男子。一个叫哲安。苏维里,是汽车修理工,但他梦想成为一名马戏团演员,在高空表演走钢丝。另一个叫约瑟夫。普希,是开拖拉机的,但他想做个“鸟人”,像飞机一样翱翔蓝天。因为他们都生性腼腆,而且家里有老有小,所以一直没法实现梦想。可是,8月16日下午,这2人都行动了:苏维里撑着一把雨伞,爬上村边吊桥的缆绳,在上面摆摆晃晃地走着,消防队员急忙赶来,在下面张开网,才把他哄下来。而普希则闯进镇上的医院,爬上三楼的窗台,大喊大叫:“我是飞机!我会飞,我要上天!”他张开双臂,一下子栽到了地上,把两腿摔断了。这时是下午2时30分。不久,类似的病人接二连三地被送到了医院,到了傍晚6时半,全村的人都一齐发疯了。有的人歇斯底里地大哭大喊,东奔西窜;有的人幻想着说自己是超人,自已一脚踢开一列火车;有的则说在大街上撞见撒旦,被它生生地活剥了去;孩子们则觉得自己的动物玩具一个个活过来,变成了狰狞的怪兽……  小镇医院实在无能为力,连忙向城里卫生署求救。晚上8时,6部救护车载着100多名医护人员带着大批药物赶来增援。他们发现,有几十个病人的手脚不停地发抖,嘴里不停地呕吐,又说自己和上帝在一起,宇宙充满了五彩颜色。医生们判定这些人病症一定与饮食有关,而这些人无一例外地吃过村里惟一的面包坊里卖出的面包。到第2天早晨7时,病人病势越来越严重,生理上呈现出中毒的症状,再也受不了幻觉的压力,一对已届70岁的老夫妇双双去世,接着又一位老人接踵而去……  于是,医院又向巴黎国家卫生总署紧急求援。卫生总署当即电令里昂精神病医院院长约翰。克里斯蒂安博士率医疗队增援。与此同时,当地医生调查了面包坊的制作情况,发现最近送来的面粉颜色灰暗,湿濡濡的,可能储存时间过长。由于实行面粉专卖制度,面粉由镇上面粉仓库送来。面包坊主说,这是一些“库存残屑”。克里斯蒂安了解到了这些情况后,可能用了一些特效药,也可能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几周之后,病人都陆续出院了,回到了家。但是,村里人再也不吃面包坊的面包了,而且还有人控告面包坊主,要求赔偿100万法郎。他们提出,所谓“库存残屑”面粉已产生病毒,带有大量的真菌组织,它会引起神经紧张和精神失常,这被称为“麦角症”,在中世纪,它又被称为“圣安东尼之火”。  面包坊主感到很委屈,于是向面粉公会求助,希望公会出面澄清问题。1年后,面粉公会向法院提交了报告,宣称面粉虽然有些陈,但肯定没问题,更不可能导致几百号人集体发疯,因为同样的面粉在其他地区并没引起这样的后果。所以“麦角症”的说法站不住脚。面包公会认为,引起全村发疯的可能是水银中毒,因为农业用杀毒真菌剂可能会意外地感染给小麦。  负责治疗的克里斯蒂安这时也表示搞不懂,对病因感到蹊跷。人们对他的暧昧态度十分不满,瑞士化学家霍夫曼博士就指责克里斯蒂安故弄玄虚,认为按村里人的症状,他们实际是在不知不觉中误服了LSD(迷幻药),所以出现强烈的幻觉,而克里斯蒂安是知道这一切并对症下药,才制止了“集体发疯”行为。  但问题是,LSD如何一齐进入全村人的口中的?是何人所为,又为何这样做?这颇让人费解。于是又有人说,该村人一定是吃了魔法师的草药,或者真是撒旦的所为。争论一直进行了14年,到了1965年初,有关方面才作出仲裁,给予庞善艾斯普里村人集体补偿80万法郎。可是他们何以“集体发疯”,却一直难作交代。  3.抗日军队失踪之谜中国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战役,是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日本侵略军总司令松井石根兵分三路对南京实行大包围,其右路沿京沪铁路攻占江阴、无锡、镇江等地,进逼南京;中路沿京杭国道经宜兴、溧阳、句容向南京进攻;左路沿太湖以南经泗安、广德向芜湖进玫,以截断中国军队陆路交通。日军海军沿长江西上,突破我江上封锁指向南京,以截断我水上交通。  日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重炮、装甲车、坦克,还有大队飞机助战,气焰猖狂。激战中,15万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只有邓龙光将军指挥的83军和宋希濂兼师长的36师等少数部队,趁日军尚未合围,经龙潭、孔山插山道冲过京杭国道,撤往溧阳山区。此后没有一支成建制的中国守军能冲出日军严密的封锁圈,中国守军此次战役损失约10万人。  攻占南京的日军总指挥部在战事结束后统计侵略战果时,却发现中国守军有一个整团2000余人未被歼灭或俘虏,也未放下武器进入城内的难民区,而是转移走了,但是该团似乎又没有突破日军的两道包围圈。日军认为此事蹊跷,随即进行调查,但毫无结果。  中国军队作战大本营于1939年统计作战情况时,也注意到这一咄咄怪事,而列为“全团失踪”。据南京东郊马群、白水桥地区的一些老人回忆,该团隶属于远道而来的川军,当时提任阵地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未直接参战。该团团长在战事失利后,为保存有生力量,遂带上全团2千余官兵急行军向南撤退,进入距南京东南15公里外的青龙山山区。但从此神秘失踪,再无消息。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政部、军令部都派出专人对此作专项调查,但仍没有查清真相。青龙山区有为数众多的洞穴,深不可测。传说有座山岩下就有很大的溶洞,用铁锤敲击某一处岩壁,可听出空声回应。有人推测,当年失踪的川军黑夜里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杀而藏进了山里的某一个巨大的洞穴,由于某种原因没能再逃出来,全部葬身于洞中。还有人认为,当时这个团为突围逃生而化整为零,分散在民间后逃出了封锁圈。这一神秘失踪事件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4.“死亡双星”广告之谜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惨重损失,将美国拖入世界大战。美国国内对纳粹和日本间谍异常敏感。  人们都认为,间谍和破坏分子就藏在自己周围,一时间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特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半年时间里就逮捕了9405人。除此以外,FBI的特工还要处理数以千计的、来自全国各地关于敌人间谍和颠覆分子的报告。这期间,数以百计的神经过敏的,甚至有点歇斯底里的市民向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汇报了一则可疑的广告。  这是一则刊登在《纽约人》杂志上的广告,是在珍珠港事件前16天刊出的,是为一种新的掷骰子游戏而做的广告,这种游戏叫做“死亡双星”。实际上,它包括两则广告,小的一则登载在1941年11月22日的那期杂志上,这在广告业内被称为悬念广告。它包括以下几个词:“嗨!注意!当心!”在这个标题上,是两个骰子,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读者可以看见每个骰子的3个面。白色骰子上面的3个数字是12、24和XX即双星;黑色骰子上面是0、5和7.在骰子上面写了一句话:请看第86页上的广告。在86页上,用大号字印了同样的标题:“嗨!注意!当心!”在广告下面,还是那几个大字:“死亡双星”。在这些字底下,是一个雄鹰的图案。骰子上的数字12和7,可以理解为月分(12月)和日期(7日),就在这天战争爆发了;数字5和0可以看作是进攻的时间;XX(罗马数字中表示20)可以认为是进攻目标的纬度。没有人知道24这个数字的含义,它可能是登这则广告的敌人间谍的代码。在86页的大广告顶上有一幅画,它被许多人解释为3架飞机(轰炸机)掠过广阔的大海,冲向目标———可能是珍珠港,而其中炸弹在水上爆炸的画面增加了这种解释的可信度。明亮的探照灯光划破了夜空,子弹在空中留下了一道道耀眼的光芒,这可能暗示日本原本打算在晚上发动攻击,在广告刊登出以后,这个计划改变了。  珍珠港事件之后,关于这则广告的猜测越来越多。许多人认为,是德国或日本间谍在《纽约人》杂志上刊登了这则广告,目的是通知潜伏在美国的其他间谍,战争就要爆发了。“死亡双星”指的是纳粹德国和日本,双头鹰看上去很像希特勒第三帝国的标志。FBI的特工通过调查发现,广告是一个叫帝王贸易公司的公司刊登的,这是一家假公司。一个白人男子用现金在《纽约人》杂志的办公室里支付了广告费,但他没有留下姓名,也没有留下地址。更让人奇怪的是,这个被联邦调查局认为是嫌疑犯的人在几周后突然死亡了。《纽约人》杂志上的这则广告到底是不是狡猾的德国或日本间谍用来通知同党,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呢?珍珠港事件后,FBI一直忙于调查其他相关事件,对这个可疑的广告事件,他们无法给出一个圆满的解释。  5.希特勒“看家狗”的失踪1945年4月30日,苏联军队攻克了柏林。柏林,这座美丽的城市此时已经变成了一个碎石瓦砾堆。苏联先头部队的坦克直冲柏林的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是希特勒几年前修建的,是德意志帝国的象征。在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拥挤着曾经耀武扬威现在却灰心丧气的希特勒及其情妇爱娃。布瑞,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以及他的全家,还有元首的秘书马丁。波曼,以及一群将军和纳粹党的官员。  4月30日晚上,死神在帝国大厦的地下室里徘徊,苏军炮弹已经在很近的街区爆炸,爆炸声听得清清楚楚。希特勒举起一把瓦尔德式手枪,对着他的脑袋扣动了扳机。不到3分钟,爱娃也服毒自尽。根据希特勒生前的命令,几个忠诚的党卫队士兵将两具尸体抬出了地下室,泼上汽油,点上了火,对骨灰行了军礼后返回地下室。被杀害的犹太人骸骨就在这个防空地下室中,跟随希特勒20年的约瑟夫。戈培尔随后毒死了自己的6个孩子,用手枪打死了他漂亮的妻子马格达,然后开枪自尽。  地下室中的马丁。波曼可没有像戈培尔对元首那么忠心,波曼根本就没有打算加入到自杀者的行列。苏军就要进攻到地下室的时候,他已经思谋如何逃出柏林。马丁。波曼是一个矮胖、肆无忌惮的家伙,野心极重,元首身边的人对他几乎都是又恨又怕。尽管其他纳粹政要如赫尔曼。戈林、海因里奇。希姆莱、约瑟夫。戈培尔都喜欢炫耀手中的权力,但是马丁。波曼与他们相反,一直躲在幕后。  波曼深深懂得真正的权力在哪里。他将自己的办公桌放在希特勒办公室的前厅,这样,他就控制了晋见希特勒的权力,甚至连帝国元帅戈林这样显赫的人物也抱怨说,见一次希特勒非常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除非得到元首“看家狗”的特许。波曼在占据这个重要职位的两年里,使得所有非军事文件在到达希特勒手里以前都要经过他个人的处理,并使这种做法成为惯例。也就是说,他个人能够掌握帝国及其机构所有的事情。而且,对希特勒看到的东西他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取舍。  马丁。波曼还设法将另外一项巨大的个人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元首之友基金会,德国的工业家和其他富豪都要“自愿”地向该基金捐钱。如果不愿意捐钱的话,就会被认为是元首的敌人。由于希特勒不愿意被金钱方面的事烦扰,波曼就对这笔巨大的资金有了支配权,他可以用它贿赂纳粹高官或其他人士。因为希特勒如此倚重波曼,以致波曼还控制了希特勒的个人财产。  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连希特勒的女友爱娃也要讨好波曼。爱娃从不在希特勒面前掩饰她对波曼的厌恶。她告诉希特勒,波曼假装不吸烟不喝酒,但实际上他是一个烟鬼、一个大酒鬼,而且是一个纵欲狂。希特勒听了只是耸了耸肩膀,毕竟,波曼在他的日常事务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4月30日当晚,希特勒的私人飞行员汉斯。鲍将军也在地下室里,就在前几天,波曼还与想营救希特勒的汉斯。鲍谈过一次话。在柏林附近的一个机场里,鲍有一架崭新的疆克———390飞机,飞机已经加满了油,随时可以起飞。这种飞机的技术虽然还不成熟,但在两个月前一个德国飞行员已经驾驶这种快速的超现代飞机从德国绕赤道直飞日本,中途没有降落。于是,汉斯。鲍确信他能够驾驶这架飞机带着元首飞到很远的地方,比如几乎在地球另一端的伪满洲国。  希特勒死后24小时里,地下室的人开始借着夜色,每隔20分钟往外撤退一批。马丁。波曼和希特勒的飞行员汉斯。鲍走在一起。在希特勒临死前的命令中,希特勒授予波曼“德国领导人”的头衔。理所当然,在即将实行的逃往伪满洲国的计划中,波曼将代替希特勒的位置。漆黑的街上一片混乱,各处的战斗还在继续,马丁。波曼和汉斯。鲍以及其他人走散了。  后来就有一些报道说有人看见这位“德国领导人”被炸死了。还有人说,他们看见波曼坐在一辆正在跟苏联坦克激战的德国坦克上。不管怎么样,马丁。波曼从此消失了。当苏联军队解放了整个柏林后,哪儿也没有找到他。英国和美国都认为,马丁。波曼在苏联人手中。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个月中,艾森豪威尔将军办公室的情报官员确信,波曼这位缺乏经验的领导人已经与苏联人穿了同一条裤子,他们认为,实际上波曼是纳粹中职位最高的苏联间碟。一直负责对苏联进行谍报工作的前德国将军里察德。格雷也发誓说,波曼是共产党的间谍。尽管苏联和英美两国在战争一结束就大力搜寻波曼,但是,没有发现一丁点儿他生还或死去的消息。几十年来,英国和美国一直认为波曼这位前“德国领导人”要么已经死去,要么在莫斯科,在苏联与西方的冷战中为苏联效力。  一直到1972年11月下旬一个寒冷的日子,德国建筑工人在修一个新公园时,发现了两具肩并肩躺在一起的骨架。一个矮小(波曼只有5英尺7英寸高),另外一个很高(斯塔费格博士有6英尺6英寸高)。柏林警察来了,随后法医检查证明,俩人的颌骨中都嵌有氰化钾胶囊。据报道,柏林警方根据波曼牙医的回忆材料初步证明了其中一具是马丁。波曼的尸体。到了1975年,前纳粹青年军领导人亚瑟。阿克斯曼也终于开口说,在那天撤离帝国大厦地下室的过程中,他和波曼是同一批撤离的,在路上,他看见了波曼和希特勒的私人医生陆德维哥。斯塔费格的尸体。“我经过的时候,月光正好照在他们的脸上,”阿克斯曼回忆说,“他们俩躺得很近,身上并没有中枪或弹片的痕迹……我猜想他们是服毒而死的。”  但是,关于这位希特勒“看家狗”的谜并没有解开。众所周知,在希特勒的身边,阿克斯曼特别憎恶波曼。阿克斯曼真的在30年前的那个漆黑混乱的夜晚看见波曼的尸体了吗?当时,整个城市陷入混战当中,除了平民外,德军和苏军的成千上万具尸体散落在城市里,为什么阿克斯曼独独要停下来检查波曼的尸体呢?也有人说,波曼逃到了南美,在那儿舒舒服服地过了30多年。不管怎么说,马丁。波曼的最终去向实在是一个谜。  6.核潜艇的沉没事实上,在举世震惊的苏联康尔克斯核潜艇沉没之前,前苏联曾频频发生过核潜艇沉没事件。这里所说的是发生在1986年的一例。前苏联核潜艇“K-219”号的船长伊戈。布里坦诺夫呷一口茶,仔细倾听艇上的声音。他出海已经一个月,对那片嘈杂声早就适应了。那些声音包括蒸气的嘶嘶声,以及潜艇两个引擎的隆隆声,还有叮当声、嗡嗡声、风扇声,吵闹得像个工厂,而不像导弹潜艇的神经中枢。  这一天是1986年10月3日,“K-219”号正在北大西洋巡航,沿着美国海岸游弋,准备随时给这个敌对国家以致命的重创。80年代中叶,美苏冷战已到尾声,但双方的导弹发射人员依然是枕戈寝甲,24小时戒备。  前苏联经常有3艘潜艇在美国东岸游弋,都配备有核弹头导弹,瞄准了美国的大城市。“K-219”号在北大西洋巡航两星期的任务即将结束,这时正向南驶往百慕大附近的另一巡航区,接替另一艘导弹潜艇。这艘潜艇的排水量为9300吨,1971年下水时潜航时速为55千米,但这时却只能走45千米了,艇上的两个核反应炉老旧而危险。119名船员挤在老朽的船壳里,四周都是核子和化学毒物。这艘旧船有很多令人担心的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来自4号舱。在10个舱中,4号舱是个圆顶大隔舱,潜艇上的16个导弹发射井都设在那里。每个发射井的直径都超过1.5米,高10米以上,装有一枚RSm-25导弹。这些导弹对敌人固然危险,对潜艇本身也是个可怕的威胁。它们以二氧化氮和联氨作燃料,这两种挥发性液体一混合就会着火。二氧化氮遇上普通海水也会引起强烈化学反应,产生强力硝酸,能腐蚀几乎任何物质,包括电线、密封垫,甚至导弹的铝质弹壳。  10月3日那天,武器控制官阿列克舍。彼查奇科夫检查了6号发射井的水位计之后,深感不安。巡航第一天开始,海水就不断渗入这发射井,他只好命令部下每天抽水两次。但渗水情况越来越严重,每天抽水两次已不够了。  “K-219”号启程之前,他的部下曾经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潜艇维修妥当。布里坦诺夫计划利用三个月的游弋时间,把遗留下来的小毛病一一修好。他知道,潜艇一旦开入了公海,就会遭到美国人的监视。在海面下的冷战,前苏联一直处于下风,美国人的反潜装备十分先进:有空中侦察仪器,水下传声缆,以及探测距离很远的被动声纳。有时美国潜艇会像幽灵般地突然出现,它们凭着先进的设备,能够跟踪、瞄准前苏联潜艇,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布里坦诺夫受设备落后掣肘,惟有运用计谋才能摆脱技术占优势的美国人。晚上10点钟,“K-219”号在只露出潜望镜的深度航行,布里坦诺夫刚和莫斯科通过话,报告有一艘美国潜艇正在后面跟踪。“操舵组,准备展开躲闪行动;声纳组,作好干扰准备。我相信我们可以杀美国人一个措手不及!”他大声说。他打算故伎重演,把潜艇下降并急转弯,让尾随的敌方潜艇猝不及防,被迫败露行踪。“K-219”号那样急转弯之后,船头就会迎头向对方船头撞击,对方为了避免相撞,惟一的办法就是转变或紧急煞车,于是螺旋桨搅动海水,发出声音,凭这声音就可探测到那艘“超静”美国潜艇的位置。美国人把这一行径比之为二战中的日本“神风攻击队”,并称之为“苏联疯子”。船员都准备好了,他们抓住附近的任何物体以稳住身体,船长一声令下,“K-219”号陡然俯冲,然后猛烈倾斜。  自从声纳探测到50千米有艘前苏联潜艇,詹姆期。冯苏斯基中校就指挥美国潜艇“奥古斯塔”号小心冀冀地向对方迫近,他知道那艘苏联潜艇已潜近到可随时向美国潜艇发动袭击的位置。冯苏斯基突然听到声纳兵高叫“苏联疯子”,他决定不躲不闪,让那艘苏联潜艇靠近,然后用声纳向它发出“呼”的一声。按照惯例,在水下向另一潜艇发出清晰可辨的“呼”的一声声波,就是向对方发出警告,就像战斗机低飞掠过攻击目标一样。两艘潜艇的距离渐渐缩短,冯苏斯基忽然听到一声响声,其他人也都听见了,那是一阵低沉的爆炸声。  “K-219”号的船员感到潜艇突然倾斜,都赶紧抓住身旁的固定物体以防跌到。6号发射井忽然响起了尖锐的警报。武器控制官彼查奇科夫迅速爬上梯子,跑到控制台前,按下6号发射井抽水机的启动钮,然后跳过去把警报器关掉。可是,另一个报警器又响了起来,化学烟雾探测器的红灯亮了。6号发射井里的海水看来已经和导弹燃料相混合,形成硝酸,可能正在浸入RSm-25导弹中增压的重要部分。爆炸在每一秒钟都可能发生,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酝酿中。彼查奇科夫抓起船上通话系统的麦克风,他喊着说:“6号发射井有大量的海水渗入!有烟雾!”潜艇渐渐上升,他把写着“6”字的那个红色开关盖揭开转动红色的把手,要打开发射井的舱门。那个舱门是要花几分钟时间才打得开的。化学烟雾警报器继续响个不停,为了安全起见,导弹库所有的防水舱门都被关上了,以防止危险蔓延。全体船员都戴上了氧气罩。  潜艇继续上升,忽然一声猛烈的爆炸声震撼了全船。指挥部的灯熄灭了,爆炸声雷鸣般在船上回荡,6号发射井的舱门给炸开了。导弹漏出的燃料在6号发射井里爆炸了,导弹残骸和两枚弹头都给轰进了海里。海水夹着碎片和导弹燃料,像瀑布般从本来是发射井舱门那个破洞奔腾而出。潜艇停止了上升,反而开始失控地向着下面5600米的北大西洋海床直沉下去。  此事被美国潜艇测得一清二楚,冯苏斯基指挥潜艇升上水面,准备向上级报告此事。“K-219”号急速下沉约100米之后,布里坦诺夫下令把中央压载水舱里的水排出。他认为,这时的首要任务是带领119名部下活着回家,为此他会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触犯向敌人暴露行踪的弥天大罪。  “K-219”号下沉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随后开始向上浮升,不久,潜艇猛然向上一耸破水而出。由爆炸到浮出水面,只不过两分钟时间。可是警报器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响,通话系统传来报告:“4号舱……浓烟密布,彼查奇科夫昏迷了。”接着报告:“这里很热,到处是水和烟,请求允许我们撤离。”布里坦诺夫拿起麦克风说:“各房舱人员,戴上氧气罩。”他随即派遣救援组到4号舱去,军医戴上橡皮氧气罩在导弹库外面等候,准备为伤者治疗。在4号舱和7号舱的船员已严重中毒,鼻口和嘴都流出红色泡沫,尽管救助人员费尽心机,还是无法把他们从死神手中夺回来。“K-219”号升上海面之后,布里坦诺夫立即派人检查潜艇外部的损毁情况。轮机长爬上密封的船桥,再爬上另一梯子,打开潜艇的主舱门。自从潜艇启航以来,这是船上第一次有人呼吸到大海上带有盐味的清新空气。毒气开始渗入8号舱了,布里坦诺夫别无其他选择,命令60名无可奈何的船员开始作最后一次撤退,到9号和10号舱,由于其他隔舱的毒气越来越浓,这两个最后阵地大概也守不了多久。众人于是聚拢在一道狭窄的长梯下面,这长梯是通往太平门的,外面就是广阔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作为军人,布里坦诺夫懂得保守军事机密的天职,如果是他一人,他宁可在海底以身殉职,但船上有100多双渴求生存的眼睛,陆上又有上千个等待他们的亲人。布里坦诺夫决意不再为那种“天晓得的军事秘密”牺牲100多条生命。这时,在这位苏联船长的心目中,他的部下比什么都重要,他把麦克风拿到嘴边,下令打开太平门,所有人都到甲板上集合,准备弃船。一名年轻水兵立即爬上梯子,转动一道内舱门上的轮盘,他用肩膀一顶沉重的内舱门随即朝上打开。久困船腹的船员一个接一个地爬上了后甲板。这时都觉得仿佛身在梦中。海面上的空气清新甜美,天空蔚蓝一片。  早些时候布里坦诺夫曾发无线电向舰队总部告急,莫斯科于是调派了三艘商船前来相助,很快就把所有的船员都撤走了。布里坦诺夫命令所有人离开潜艇,只留下一个损毁控制小组。“克拉斯诺瓦德斯”号奉命把“K-219”号拖回去。船员忙碌了一番之后,船体开始向前移动。可是过了不久,“K-219”号突然一颠,原来是拖曳缆断了,“K-219”号再度在水里漂流。布里坦诺夫迅速重新审度自己的处境。他们这时所在的地方离几个大型美国海军基地不远,但离母港及华沙条约国的基地却遥远得很,此时莫斯科已下令放弃拖曳“K-219”号回国的行动。第二天清晨,莫斯科派来的货船派出一艘汽艇把潜艇上余下的人员载走。  不久,人人都登上汽艇,只剩下布里坦诺夫一人,他决心一个人把这艘潜艇弄沉。他先把3号舱的通海阀门打开,让船慢慢下沉,再到船头把其中一个水雷发射管和内闩都打开,让海水迅速灌进来。在三艘货船的聚光灯照明下,船员们看到布里坦诺夫爬上了船桥,割下“K-219”号的军旗,塞进身上的夹克里面,然后把救生艇放在水面,迅速跳了上去。已安全脱险的部下,无不为船长布里坦诺夫的果敢行为所感动。  可谁也想不到布里坦诺夫回国不久,被控玩忽职守及从事破坏活动被捕入狱。后来虽然所有的控告罪都被撤销,但他只能留在海军后备队了。115名生还者中,后来有3人伤重不治,另有11人终生残废。  前苏联瓦解之后,“K-219”号船员的英雄事迹才渐渐为世人所知,1994年8月27日,“K-219”号的母港加兹希沃举行仪式,纪念当年葬身大海的潜艇人员。仪式举行那天,碧空如洗,艳阳高照,“K-219”号的历劫生还者大部分都来了。熬了将近8年之后,他们的痛苦经历终于受到了关注。伊戈。布里坦诺夫从旧部面前走过,他把花束放在基石下,然后转过身来,他的旧部纷纷跑上前拥抱他。其他海军人员也纷纷发出了欢呼声,此时此刻,他已成为俄罗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了。  7.吃泥的部落在尼日利亚东北部的伊博族里,人们吃泥土已成为习惯。  在该部落中有那些专供人们食用的泥土。泥土以批发零售的方式,在市集上公开发售,销售量还不小。还有一些人把它视为治疗呕吐及痢疾的特效药。特别是很多孕妇为了吸取到泥土中含量成份极高的钙质,经常大口嚼食泥土。当小孩子出生后,其母亲在一个月内不得吃泥,以后每隔一个月吃一次,而且每次吃泥的时间必须是该月的第一天,这样坚持一年便可保证其孩子长大后五行不缺土,而且也会变得聪明。一年过后,其母亲吃泥的时间则由自己确定了。  当地还有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婚俗,那就是胖姑娘方可嫁人。在这个部族的青年男子眼里,胖姑娘才美,只有一个胖墩墩的女子才称为“贤妻良母”,婚后才能幸福,所以这个部落的女子在出嫁之前都千方百计设法将身体养胖,否则就难以觅得如意郎君。伊博族女子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就被安排住进单独的茅舍,由姑娘的母亲专门侍候她的饮食起居,旁人不得问津。此时的姑娘不操劳家务,不必劳作,任务就是把身体养胖。她们睡得足,吃得好,吃的都是用大米、玉米和香薯等精心制作的营养丰富的食物。姑娘享受此种优厚待遇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时间的长短完全由姑娘是否养胖来决定。每年雨季结束以后,部族里一年一度的相亲活动便开始了。此时一个个被精心养育的胖姑娘将接受青年男子的严格挑选。伊博族青年小伙子在选择新娘时,既要注意到姑娘的聪慧和生活方面的才干,但最终能不能结为夫妻,主要取决于姑娘身体的肥胖和丰满程度。在相亲活动中,当一位男子相中了一位姑娘时,他便要接受一顿棍棒的“严峻考验”。按照伊博族的传统风俗,男子向姑娘求爱时,女方的亲属要用棍棒将他痛打一顿,以考察他对姑娘是否真诚和能否成为好丈夫,一个堂堂男子汉如果经受不起这样棒打,他不仅是个懦夫,以后也不可能成为好丈夫,姑娘就决不愿意和这样的男子结为夫妻。所以,伊博族小伙子为获得姑娘的爱慕之心,接受棍棒之苦也在所不辞。吃泥与长胖是否有种奇妙的因果联系?科学家和学者们苦苦地寻找着答案,但始终悬而未决。  8.石币之谜太平洋上有一个叫亚布岛的小岛。岛上的土著人使用一种十分奇特的叫做“分”的巨大石币作流通货币。  这种石币被磨得十分光滑,上面布满了许多美丽奇特的图案。石币是用一种石灰岩矿物,即一种散石凿制而成的。按当地习俗,这种石币的体积越大,价值就越高,有的直径竟达5米。这种石币上面有着很多花纹,这些图案不仅精美,而且纹路很复杂,又很规整,每块石币上的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好似同一个模子浇出来的。可这是石质材料,是不可能用浇铸的办法制出的,那究竟是如何造出如此精美的石币的呢?  人们想试探土著人,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土著人怎么可能告诉别人呢?这可是他们用以流通的货币呀!一般人看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就连一些历史学家也不能对其作出回答。人们只好对其进行种种猜测。有人认为,石币上的花纹,是散石在地下埋藏时被泥土中的酸类物质腐蚀而成,造币时选择后保存下来的,但这石币上的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天然形成是没有那么巧的条件的。还有人认为,那肯定是土著人用金刚石刻刀一条条地刻出来的,这个意见遭到了事实的否定,因为货币数量之大,不容许慢条斯理地去一个个雕刻。也有人认为,那些花纹定是工匠们用某种酸液腐蚀成的。但处于石器时代的土著人到哪里去寻找或制造酸液呢,当然这个结论也被否定了。  曾经有一个探险队在这岛上生活了大概两周时间,这个岛上的居民常到海边捕鱼,探险队员们便跟随渔民们到海边,看看能否从中发现什么线索,这天,他们看见一些渔民正在打捞一种形状奇特的海螺,成筐成筐地运到集市中去出售,他们便从集市中购买了许多这种海螺,拿回家中研究。他们把海螺放在石板上,海螺从口中喷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流在石板表面就发生了沸腾现象,并冒起了一股气体,把海螺拾起来,石板上的液体一会儿干了,而石板表面却留下了一串弯弯曲曲的花纹,探险队员总算明白了土著人是如何在散石上雕刻出精美而规整的花纹了,原来,土著人正是利用这种海螺能分泌强酸的小动物,让它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去爬行,用分泌出的强酸液对石头进行花纹加工,造出那种精美的石币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人们还在进一步探索研究。  9.王恭厂大灾变明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坐落在北京城西南角的王恭厂,发生了一次古今未有的巨大灾变。  若翻开卷帙浩繁的明清各种史料,凡论及此次巨大灾变者,均有当时情景的较详尽的记述,那时天崩地裂,触目惊心,“上警九朝列祖,下致中外骇然!”现简摘介绍如下:在刘若愚著的《明宫史》中:“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20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有姓名者几千人也。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著名历史学家计六奇在他写的《明季北略》一书载:“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震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至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数万间,人二万余,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所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京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遥望天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  据《天变邸抄》记述:最令人奇怪的是这场灾变使受害者“不论男女,尽皆裸体”的特异现象。“所伤男妇俱赤身,寸丝不挂,不如何故?有一长班,棕帽衣裤鞋袜一霎俱无。生者如此,死者可知!”:“书手捋锹镢立瓦砾上,呼曰:”底下有人可答应。‘忽应声;’救我!‘诸人问曰:“你是谁?’曰:”我是二小姐。‘书手知是本官之爱妾,急救出,身无寸缕。“  《日下旧闻》又载:“是日,京师妇女凡肩舆出行者,皆于舆中自去其衣,衣若有物摄之,从空飞去,坠昌平州。”  明代黄煜所著《碧血录》记载:“元宏寺街有女轿过,一响掀去轿顶,女客身衣尽去,赤体在轿,竟尔无恙。”  众多历史典籍中这种关于灾变时人们“寸丝不挂”、“身无寸缕”、“赤身裸体”的记载不胜枚举。那么,人们的衣服到哪里去了呢?在谈迁的《国榷》一书中:“震后,有人告,衣服俱飘至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饰、银钱俱有。户部张凤奎使长班往验,果然。”  在计六奇《明季北略》中:“震崩后,有报:红丝衣等俱飘至西山,大半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衣服成堆,首饰、银钱、器皿无所不有。”  在吴伟业《绥寇纪略》一书中:“大木远落密云,石狮掷出城外,衣服挂于西山树梢,银钱器皿飘至昌平阅武场中。”  在《昌平州志》卷十七中:“京城石狮数百人移之不动,一响之后,偕衣服、器皿从空飞出城去。”这种奇怪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灾害区的人们突然尽皆裸体,而衣服却一下子飘移了几十里地,实在是咄咄怪事!  历史学家计六奇、吴伟业等人治学十分严谨,他们写史,字斟句酌,真是“无一字无出处”,是以“信史”和“实录”著称于史的。尤其谈迁记史一丝不苟,是有口皆碑的。他们的记载可以说是可靠可信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亘古未闻的怪事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记载,或许有不实之处,但是大体上为我们描述了当时震天动地的王恭厂灾变的大致情景。对这样一场影响深远,损害甚巨的灾祸,却长期以来没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使王恭厂灾变之谜石沉大海。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翻出这个历史疑谜,以资有关部门、学者研究。对这次王恭厂灾变,究其因,众说不一,综观众议,不过有四:其一地震说京区历来震繁,据有关文献记,仅明代就大小震百余起。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灾变虽官方未明确为地震,但灾变前后种种迹象与地震前后现象有许多相符之处。且史书文献中与地震有关的记载也很多,如:“大震一声”、“殿震”、“震撼天地”、“时息地震”、“震后”……故可推断,这场王恭厂灾变,是因地震直接促发火药库而引起的。若此推断成立,那么这次地震具有裂度大而震区面小的特点,比如震灾中心(宣武门内大街以西,刑部街以南)破坏力几乎达到摧毁性程度;然而在离震灾中心较近的建筑真如寺、承恩寺等均未受到多大破坏,这种情况是举世未见的;再者蘑菇状烟云,也不是地震出现的现象;又如“不论男女,尽皆裸体”,“寸丝不挂”,“褫衣物”的现象,也非地震的后果;至于灾变中产生的巨大冲击波,在地震史上恐怕也少有先例。  其二羊角风(龙卷风)说羊角风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特点。羊角风我国经常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天启六年五月初六的王恭厂灾变,就其灾害范围看,似为此风所致。“东到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而羊角风袭击范围往往在受害区百米之外很平静,就是受灾区与非灾区界限分明,而地震就不明显。至于石驸马街大石狮飞出宣武门外,史实确有记载,并且王恭厂之北的数千斤重物———石狮子被甩到南城墙外,然而并未见城墙塌陷,这是何故?将石狮子远抛,这是羊角风的巨力。于1956年9月24日,上海浦东区遭到此风袭击时,曾将一个223斤重的油灌卷至15米高的空中,然后抛到120多米以外的地方。王恭厂灾变若羊角风所致,羊角风常是突然爆发,可是这次灾变前伴随着许多地震前后的征象:从西南方,有声如雷;鸡犬皆惊,振物有声;初九(变后3日)丑时,复巨声西来,门窗皆响;震声南至河西务,东至通州,北至密云。以羊角风说也难以解释这些现象。  其三陨落说宇宙中星体冲入地球大气层时,其前方空气受到强压而温度陡然上升到几千度甚至万度,使流星———陨石表面物质熔化和气化,并与大气分子撞击而发光,形成火花、火球。当火花、火球消失后,人们可能听到霹雳声、雷鸣声、爆炸声。陨石落地,形成陨石坑。当陨石与地面撞击时,会发出震动与响声,这就如同文献记载那样:“有声如吼”,“但见飙光一道,内有大光”,“忽大震一声,裂逾急霆”,“深坑数丈”,“烟云直上”,“巨石空中飞注如雨”,“烟尘障空,白昼晦冥”,“西安门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麸如米”等等现象,完全与之吻合。陨落也完全有可能使房屋“猝然倾倒”,“大树尽拔出土”,以及“大木飞至密云”,灾区数里“尽为齑粉”。但陨落说,也难以解释灾变前后的种种地震征兆。  其四火药焚爆说这次灾变中心正是王恭厂药库。所以,灾后就曾有人说:“王恭厂不戒自焚,致都城之扰。”王恭厂是一个巨大的火药库。据文献记载:每五日,三大营共领火药三千余斤。若这么多火药一旦发生焚爆,可在瞬息间形成高温高压气流,并迅速向周围扩散,可下冲使地面成坑,向四周可使阻挡物倾倒,上可携物飞空,使地中霹雳声不断,甚至“大震一声”,“裂逾急霆”。但当时普通火药,能否有这样巨大威力:使千斤石狮飞行于街外;平地陷巨坑二丈许;将衣物卷走,男女俱赤裸,寸丝不挂。这些现象以火药焚爆说也难以解释。再者作为爆前的先兆,出现的地鸣和火球,似乎火药本身也难以由它一手导演。上述四说,均无完断,可为王恭厂灾变之谜的研究者们探讨之资。  10.金佛像之谜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抢掠,是触目惊心的。劫掠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支那、泰国、缅甸、马来亚、婆罗洲、新加坡、菲律宾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等。  据40年代十分保守的估计,几年的战争,使日本获取的“战利品”达数百亿美元,若以今天的比价换算,超过千亿美元,仅黄金一项,就有6000多吨!另有钻石、翡翠、玉器、佛像等奇珍异宝古董首饰不计其数,有人分析,如果将6000吨黄金看作是日本从银行等合法机构偷来或抢来的,那么,加上更大的一笔从富商巨贾以及黑社会抢来的黄金,其总数就将是以上数字的2至3倍甚至更多。  二战以来,这些战利品被通称为“山下奉文藏金”。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山下奉文于1938年7月就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此后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新设的满洲防卫军司令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担任日军26军团司令官,此人足智多谋,一心效忠天皇,在攻打新加坡的战斗中,他为自己塑造了辉煌。把英军打得狼狈不堪,2个月不到,日军就占领了新加坡。一夜之间,全世界都知道了山下奉文!山下奉文得到了一个绰号:“马来亚之虎”。  日本战败前夕,山下奉文率大军撤出马尼拉,命部将岩渊守城。他之所以留下岩渊死守一座空城,原因只有一个:掩护他把大量还没来得及运走的财宝抢运到碧瑶山中。在山下奉文从马尼拉转移出来的珍奇宝物中,有大量的珍珠。珍珠堪称形体优美的尤物!山下奉文抢得的珍珠种类很多,有东珠、西珠、南珠、江珠、南洋珠、孟买珠、澳洲珠和波斯珠。以南洋珠最为名贵,有所谓“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洋珠”之说。波斯珠也很值钱。除了用自己的军队将在东南亚各地抢掠的珠宝秘密转移至碧瑶山中外,山下奉文还开始了一次最后的掠夺。大撤退前夕,山下奉文的宪兵队还将印度支那银行洗劫一空。1945年3月,他们一次就从印度支那银行掠取了7.8亿比塞塔,在西贡,一个官吏需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挣足这个数!  可以肯定地说,其中的很大一部分,被山下奉文秘密埋藏起来了。具体有多少,也许永远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他总是将白金和钻石据为己有。有好几次,他似乎确曾用舰艇运送黄金回国,但是那些舰艇无一例外地在大海上遇到袭击沉没了。是谁袭击了它们?同样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其实是日本人自己故意炸沉了载有黄金珍宝的船只,其中包括被炸沉的“那智号”巡洋舰。那些浮出水面的人遭到了日本潜艇水兵的机枪射击,射击者上岸后又遭到了清除,到最后,除了几个神秘人物外,没有一个目击者幸存下来。  从1943年后期开始,掠夺来的珍宝便由卡车运送到碧瑶的本格特矿区附近的山里,密藏在隧道或山洞中并用水泥封上。他们之所以要把珍宝运往碧瑶,因为那里是大山区,丛林密布。有些则被运到马尼拉的其他地方,埋入深坑。有一部分财宝,按要求是要埋到水下,沉入炸开的珊瑚礁里,再用珊瑚石和水泥的混合物填塞紧封。一个代号为“幽灵”的秘密行动小组负责这类行动,分为掘进组、爆破组、搬运组和潜水队。  有一些关于盟军俘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传说———1943年到1944年间,他们被迫挖掘那些深坑和隧道,随后就被活埋了。“消失”的人,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也在3000人以上,这些人有六分之一左右是日本军人,其余的则几乎全是盟军战俘,还有一些中国人、马来人、新加坡人及菲律宾人。  时间到了1970年,菲律宾探险家协会主席罗赫利奥。罗哈斯开始寻找山下奉文藏金。当他拿到了一张日本人的藏宝图之后,他就开始了小心翼翼的挖掘。罗哈斯的父亲在二战时期是一个商人,专做紧缺物资的生意,罗哈斯的那张藏宝图,很可能是他父亲当年从山下奉文那里顺手牵羊弄来的。罗哈斯是在60年代晚期才相信有山下奉文藏金的,很有可能是在那时候他才从父亲的遗物中发现了这张藏宝图。不管怎么说,罗哈斯有了一张日本人的藏宝图。藏宝图上标出的是碧瑶附近本格特矿坑中的一个埋藏点。  从3月份开始,罗哈斯不断地深入到碧瑶山中,包里挎着一个老式探测器,有计划地进行着精确的测量。为此,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他终于找到了,他及其随从进入了一个到处散落着人骨的山洞。由于有了图纸的指引,加上罗哈斯小心谨慎的性格,他们一路上避开骷髅阵设置的各种机关,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但是,当他们就要接近宝物的时候,却遇到了一具特殊的骷髅。这具骷髅没有腿,腹腔里奇怪地伸出一根螺旋形的柱子,胸腔部分呈“V”字形的两根有低浅凹槽的骨头,直通两肩的锁骨,头颅奇大。罗哈斯敏锐地发现这具骷髅的结构有别于普通的人骨,当年那些日本人肯定在上面作过特殊的加工。他叫手下人不要去动它。自己则站在一米开外,用他的探测器小心翼翼地进行试探。如果探测到的是人骨,探测器会发出“嘟嘟嘟”的叫声,可是,当他把探测器的尖嘴放在腹腔部位那根螺旋形的柱子上时,什么动静也没有。罗哈斯确信这不是人骨,对手下人说:你们谁也不要去动这具特殊的骷髅,否则,谁也别想活着走出这座碧瑶大山!  这的确是一具假骷髅!全身都由不易腐烂的物质组成,硕大的头颅里,装着威力极大的打开保险盖的烈性炸弹,只要胸腔或腹腔的“骨头”一动,炸弹立即引爆。这具假骷髅纵向躺在路中,把路面拦腰阻断,要想得到宝物,必须通过这道障碍。但是,在场的人没一个敢跨越过去。  罗哈斯想了许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他人去洞外砍来十来根长长的木棒,扎了一个架子,架子的一头,小心谨慎地放在假骷髅的头部两侧,一头放在臀尾,人们便从架子上面爬了过去。他们终于进入了放着财宝的山洞。  罗哈斯在山洞里找到了金条和金币,还有大量的其他宝物,比如价值1300多万美元的用4颗蛋面“老坑玻璃种”翡翠所镶嵌成的黄金钻石手链以及用极为罕见的蓝宝石、祖母绿和珍珠镶成的纯银颈饰,都是那次掘宝的“战利品”。这些钻石都是钻石家族中的极品。他还找到了一个大木箱。他们把木箱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一尊金佛像!由于有了这个巨大的发现,罗哈斯根本就没注意到在木箱的旁边,还有一个小得可怜的空盒子。那尊金佛像有1米高,估计重约2000磅,头部可以拆下,身体内部藏有珠宝,从造型上看,“很明显地具有暹罗风格”。那些珠宝,是属于马来半岛或暹罗的孟族统治者王冠上的饰珠。  据认为,山下奉文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未带走这尊佛像,至于它的出处,有可能是日本人在占领时期从暹罗的某个地方抢到的,或夺自泰国贵族的某个成员,或抢自在曼谷的某个中国富商,或者来自在暹罗王国备受尊崇的庙宇……金佛像的价值在70年代初就高达5000万美元以上,十余年之后,1986年,当它再一次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它的价值已高达2.6亿美元了。  有了这尊金佛像,罗哈斯便停止了寻找山下奉文藏金的一切挖掘工作,由于他的这一举动,有关金佛像埋藏的真正地点也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有人说,金佛像根本就不是在碧瑶附近的本格特矿区挖出来的,因为他们曾见到过罗哈斯手中的那份日本人的藏宝图,图纸上分明标出的是一个军事堡垒,为了证实这一点,后来有人专门在本格特矿区罗哈斯曾挖掘过的原址进行发掘,结果根本没有发现他所描述的那种山洞。  后来,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天半夜,10名士兵出现在罗哈斯的家中,他们带着枪和一张由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大伯父皮奥。马科斯法官签署的搜查令,这些人是国家调查局和保安部队罪行调查局的特务,他们把佛像装上卡车运走了,还装走了罗哈斯发掘出的其他珠宝,以及18根每根为1×2×3英寸的金条。罗哈斯根本没料到会遭到抢劫。带领这批人前来搜查的是总统的妹夫马塞利诺。巴尔巴,他是马科斯最小的妹妹福图娜的丈夫。据说,皮奥。马科斯在马尼拉城内找到了一个相当能干的雕刻家。他要雕刻家在两周之内仿照金佛像雕刻出一个铜佛像来,样子要一模一样,不能有丝毫的偏差。皮奥。马科斯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洞一样的屋子里。在那里,放着那尊金佛像。雕刻家总算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从此在这个地球上消失了。皮奥。马科斯把那尊假的佛像交了上去,以平息公众和舆论的质疑。法官迫于权势,收下了这尊铜佛像。那具真正的金佛像,据说却安安稳稳地被藏在巴丹的警戒森严的海滨宫殿里。  1971年8月,米兰达广场举行一个集会,躲藏起来的罗哈斯突然站了出来,他要到集会上,面对向全国直播的电视向国民揭露金佛像抢劫案的真相。就在罗哈斯走上台去清了清嗓子准备说话的当口,一颗威力很大的炸弹爆炸了,同时,十几枚手榴弹扔进了会场。顷刻之间,场子里乱成一团。当场炸死9人,炸伤96人,重伤员中,包括在场的8名参议院议员。这是马科斯派人来干的。  罗哈斯命大,他没被杀死,可是,他却再也不敢面对电视说出真情了。马科斯明言威胁,他绝不放过任何机会处死罗哈斯,包括罗哈斯的亲属以及那些跟金佛像抢劫案有联系的人。很快,证人一个个神秘地消失了,包括罗哈斯本人。马科斯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加快了挖掘山下奉文藏金的步伐,每挖出一处山下奉文藏金,都会在宝物的旁边发现一个空空如也的精致的盒子,这些盒子制造得一模一样……但是,那藏宝图并没有在他手里,而是在一个美国探矿者柯蒂斯的手里。马科斯也在追杀他,他只得逃到美国西部的一个小城图森,伪装成一个补鞋匠。空余的时间里,柯蒂斯就仔细分析那些藏宝图,藏宝图整整有172张。研究得越深入,柯蒂斯越是发现日本人了不得。这些图纸,不仅标出了宝物的具体位置,而且,布局竟有一种飞扬的美感,这是许多设计者办不到的。  令柯蒂斯深感纳闷的是,为什么每挖出一件宝物,旁边就放着一个精致的空空如也的盒子呢?藏宝图上没有标出盒子的位置,无法从图纸上分析出那盒子的用途所在,但一个明显的道理是,那个空盒子一定包含着另一个秘密,说不定,这个秘密一旦被解开,比山下奉文藏金本身还要让人惊心动魄。  柯蒂斯继续在那172张图纸上苦苦寻求。有一天,他在屋子里研究特雷莎2号藏宝点,无意之间,他把另一张藏宝图放在了旁边,当他将眼光从特雷莎2号藏宝图上移开,落在那另一张藏宝图上的时候,竟突然觉得这两张图纸在某些地方有相互勾连之处,也就是说,它们之间有一种性质相类的联系,可以将他们拼凑起来。他这么试了试,发现的确可以拼凑,只是要将他们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柯蒂斯本能地认为,如果将172张图纸拼合在一起,一定可以构成一个特殊的图形,说不定,那个图形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也能够解释那个空盒子的秘密。可是,每一张图纸都长1米宽0.5米,要将它们全部拼凑在一起,在柯蒂斯现在的住房里显然是办不到的,他这房子的总面积不超过40平方米,100张图纸也铺不下。他为此而苦恼,惟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图纸缩小复印。他只有一张一张地进行手工缩微,把它们全都重新绘制在很小的纸片上,然后再来拼凑。他忙碌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将172张图纸描绘了下来。当天晚上,他开始了拼揍。他按自己的预想,将图纸合在一处,结果,一片混乱,根本看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来。然后,他打乱顺序,重新进行组合,结果还是一样。他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用了好几种方法,都未能达到目的。  一晃,几年过去了,柯蒂斯还是没有成功。也是在这个时候,柯蒂斯才突然有所领悟:说不定,拼凑图纸根本无用,所有的秘密都在那个空盒子上!他想从报纸上了解更多的有关那个空盒子的事情,可是,媒体只作过一次轻描淡写的报道,以后再也没有提起。如果把172张图纸进行排列组合,他这一辈子恐怕也进行不完。但是,他带着侥幸心理,希望在某一时刻会突然地将那正确的图形拼出来。他还是按原定的计划进行着,每完成一种,他就详尽地记录下来,以免重复。现在,柯蒂斯还在努力工作着。  11.会动的雕像在前苏联,1939年秋天,考古学家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布嘉金和他的三名同事在前往一座古城遗址的考察途中,在沙漠中迷了路。在等待救援的时间里,他们漫无目的地在附近散步,偶然发现有两座奇怪的雕像,两座一男一女的雕像,男的比女的略高一些,而且身材很不匀称,躯干和胳膊很长,两腿却又细又短。男雕像的脸是用粗线条雕刻出来的,几乎分辨不出鼻子和耳朵,宽阔的嘴巴只是个窟窿。一对轮廓分明的眼睛显得极不自然,只有菱形的瞳仁、虹膜的青筋,直撅撅的梳妆眉毛十分醒目。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好像受到某种外力的驱使,竟伸开双臂,向雕像缓缓地走去。当他的胸口撞到雕像的脚时,他感到大腿好像被什么东西灼了一下。他将一只手伸进口袋,不禁“呀”了一声,黄铜烟盒滚烫,好像被火烤过一样。于是,他干了一件考古学家看来很平常的事,从女雕像的脚上敲了几块碎石作为标本,打算带回去研究,以确定这雕像取材于什么材质。同时,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又用相机给雕像拍了照。  几天以后,一架飞机发现了他们,把他们带回了列宁格勒。就在他们准备重返沙漠研究这两座雕像时,卫国战争爆发了,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上了前线。  战争结束后,米哈伊尔。哥科格里维奇念念不忘沙漠中那两座奇怪的雕像,于是又带队踏上征途,去寻找5年前被他发现的雕像。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情景使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惊呆了。他所看到的两座雕像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姿势:女雕像两膝微屈,一只手伸向曾被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敲掉了几块碎石的脚。男雕像则向前跨了一步,朝女雕像侧过半边身子,右手拿着武器伸向前方,仿佛在庇护着她,这与5年前的照片大不一样。  眼前的情景使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不禁想起了他的同事第一次见到这雕像所说的话:“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摆脱这样的印象———它们是活的。”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不得不怀疑这两座雕像是有生命的生物了。他浮想联翩,作了这样的假设:它们根本不是什么雕像,而是来自其他星球的生物。由于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生命的延续时间不固定,它们因物种而异,相差幅度极大,就像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时间空间概念,都有自己的生命期限一样。大象能生存几十年,而某些昆虫只能存活几个小时。但是,如果对大象和昆虫一生的动作分别进行统计,就会发现它们的动作次数几乎相等。对于动作迅速的蚂蚁来说,蜗牛一类软体动物简直如同化石。正如这两座雕像和人的动作相比,它们有自己的时间,地球上的100年,也许只是它们的一瞬间。它们的不动仅仅是一种假相,只不过动得极缓慢罢了。不过,这仅仅是米哈伊。哥科格里维奇的假设,这两座雕像真是天外来客吗?至今仍没有确切的答案。  12.舍利之谜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舍利塔里,供奉着一颗为世界佛教界尊崇的圣物———舍利,它装盛在一座重153公斤、镶有861颗珍珠和宝石的金质宝塔里。  舍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佛教史籍记载,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全身都变成细颗粒状舍利。近年在北京石景山雷音洞发现的两颗佛骨舍利,状如黍米,呈白色,经考证,确认为释迦牟尼遗骨。不久前,又在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指舍利。  这两个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佛教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引起中外学术界的注目。  说起灵光寺的舍利,传说是佛陀入灭荼毗后遗留人间的4颗牙齿之一。自传入中国后,却经历了种种曲折和惊险。话说南北朝时,建康(今南京市)有一个僧人名叫法献(424?-498),他受了东晋高僧法显、智猛西游圣地天竺(今印度)礼佛求法的影响,从小就立志要舍身西行观圣迹。公元475年,法献从建康出发,一路上风餐露宿,忍饥挨冻,越过荒原,横穿沙漠,好不容易走到了于阗(今新疆于田县),由于道路受阻,不得不停止西行。在返回途经芮芮(古国名,即柔然,在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一带)时,竟意外地得到了一颗舍利。据说这颗牙原在乌缠国(古国名,今印度奥里萨邦北部一带),后传到芮芮。法献手捧舍利,如获至宝,心想这次西行虽未能到达圣地,但能得佛祖的佛牙,也算不虚此行了。他将佛牙带回建康,秘不示人达15年之久,法献临死前,才将舍利献出,置于上定林寺舍利阁,广受四方佛徒朝拜。不久,这颗舍利竟遭浩劫。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正月的一个夜晚,忽有一伙穷凶极恶强人,明火执杖,以搜寻家奴为借口,强行敲开上定林寺门,闯入舍利阁,将舍利抢掠而去,舍利一时下落不明。  过了35年,即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宣布找到这颗舍利,并隆重举行无遮大会(佛教布施僧俗的大斋会),陈霸先亲自出阙向佛牙朝拜。原来这颗佛牙不知何时落入摄山庆云寺沙门慧兴手中,慧兴死前,将佛牙交其弟子慧志保存,慧志遂将佛牙献给了陈霸先。在隋灭陈后,佛牙又从建康经扬州转到长安(今西安市),置于禅定寺。到了唐朝,佛教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下更加盛行,佛牙受到了空前的尊崇。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特地新修大庄严寺释迦牟尼舍利宝塔,将舍利供奉其中,一时香火隆重,各地佛徒无不前来顶礼膜拜,佛牙更加声名大振。大中七年(853年),唐宣宗李忱亲自到庄严寺朝拜这颗舍利,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事。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仓皇逃出长安时,舍不得丢这颗舍利,又将它带到了四川。后唐时落入成都人孟知祥(即后蜀的创建者)手里。当后唐明宗李生日时,孟知祥特派5位僧人将舍利献上,舍利又从四川转到洛阳。后晋天福三年(938年),洛阳左右街僧录可肇等人又将舍利携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契丹攻入汴京,又将舍利劫至真定(今河北正定)。后落入北汉僧人善慧手中,当时北汉和辽交好而与后周、北宋为敌。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在北宋多次讨伐北汉的情况下,善慧将此舍利又携至辽京城燕京(今北京)。辽道宗咸雍七年(1071年),辽宰相耶律仁先的母亲燕国太夫人郑氏特地在北京西山翠微寺建造了一座13层高的八棱塔———招仙塔,将这颗舍利供奉其中。这颗舍利在招仙塔里安然度过了830多年,不料又险些遭毁灭之灾。  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炮火将这座古塔轰毁。邻近的灵光寺僧人在整理宝塔瓦砾时,从塔基下挖出一石函,函中有沉香木匣,匣的内外有善慧手题的“释迦佛灵牙舍利”、“天会7年4月23日”等字样和梵文经咒,匣内有舍利一颗,原来当初建塔时,是将舍利深藏在塔基之下,故得以安然无恙。此后,舍利一直供养在灵光寺舍利塔里。这颗舍利自传入中国后,历经十余朝,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其间或隐或现,历遭厄运,度尽劫波。  解放后,这颗舍利受到了政府的保护和妥善安置。1955年,中国佛教协会将佛牙迎到广济寺舍利阁供养,1957年在西山原招仙塔旧址重新建起13层舍利塔,将舍利供奉其中。1955年,缅甸佛教代表团专程来中国迎奉佛牙,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周总理在欢迎宴会上说:“缅甸联邦佛教代表团这次到中国来的使命是迎奉佛牙到缅甸去,供缅甸人民瞻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十分愿意我们的缅甸朋友完成迎奉佛牙到缅甸去的使命。”(《人民日报》1955年10月4日)舍利迎到缅甸后,安置在仰光和平塔旁吉祥石窟内,7个多月的时间里,有100万人从缅甸全国各地来到仰光朝拜舍利。  必须说明,我国古代史籍记载的舍利故事,除了这一颗外,还有其他来历的十来颗,或真或假,或隐或现,都不可考了。  舍利实物,除了这一颗外,也还有几颗。如我国佛教四大名山的山西五台山和四川峨眉山,均供奉有“佛牙”。五台山的“佛牙”,长5厘米,呈一圆锥形,安置在一个1尺来高的银质舍利塔里,据说它是民国年间果迦师朝谒印度时,当地僧人送的。但经专家鉴定,发现这颗舍利原是用牛的下第三臼齿琢磨而成的,齿质毫无石化性质,纯粹是现代的牛牙;而峨眉山万年寺砖殿供奉的那颗“大舍利”,长约30厘米,宽约12厘米,据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建教授的考察,认为那不过是几十万年前中国南方各地广布的哺乳动物剑齿象的一块牙化石;至于山西应县木塔供奉的“舍利”,据查原来是一块马牙化石。  前几年,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舍利子”半夜发光的奇迹。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浅黄,美丽而又诡异。一时间,善男信女纷纷前往瞻仰。“舍利子”为什么会发光呢?笃信佛教的人认为,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彻底,决定其在佛教世界中等级的高低。释迦牟尼是佛,他是最先觉悟者,修行已经达到功德圆满的地步,他死后的遗骨自然会发出光华来。  那么,功德圆满的人圆寂以后一定会形成“舍利子”吗?佛经中没有提到,佛教徒当然也不会知道。因此,这种说法找不到科学上的道理,未免有点儿玄。关于发光现象,另一些人则认为,“舍利子”发光是能量场在起作用。那些德高望重的高僧,他们在修行时善于吸收天地宇宙之间的浩然正气,然后将这些精华吸收到体内,久而久之,就凝聚成一种储藏能量的结晶体。当人体火化以后,这些结晶体就留了下来,成为“舍利子”。而到了晚上,这些白天看不见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形成奇特的发光现象。但是,这种说法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陷,就是同样都通彻佛理的高僧,为什么有的尸骨火化以后生成“舍利子”,有的尸骨火化以后却不能生成“舍利子”呢?  第三种说法似乎找得到科学上的道理,持有这种说法的人认为,不能光从能量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研究了一些“舍利子”,发现所谓“舍利子”的成分跟焙烧以后的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成分很相似,因此“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烧以后的结石。那么,为什么高僧体内的结石特别多呢?他们以为,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高僧的活动量较小,终日静坐参禅,食物大都以素食为主等等。此外,高僧们的饮水也较少。因此,他们的体内极易生成胆结石。可能你要问,人们一般认为常吃脂肪者易生胆结石,吃素的高僧为什么也易患此病呢?这是因为,尽管高僧们严忌荤食,但因为活动少,所以会产生脂肪代谢紊乱的现象。况且,经常吃食糖和碳水化合物的人,虽然饭量较小,但仍会使体内能量过剩,脂肪堆积,加上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多,就极易形成胆结石。这些专家还认为,蔗糖进食过多,会抑制肝脏产生胆汁酸,使胆汁中胆汁酸和胆固醇的比例失调。如此一来,胆固醇就容易结晶,生成胆结石。另外,高僧们一般都不吃早餐,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胆囊收缩,排出隔夜的胆汁,胆囊内的胆汁过分浓缩时就容易形成胆结石。研究者们还发现,高僧们虽然不食荤,但他们的饮食十分精细,大量食用含钙较多的豆制品。此时,如果再食用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就很容易形成含草酸钙的肾结石。然而,“舍利子”是结石的说法也有缺点,因为它不能解释一些身体羸瘦的高僧死后,在尸骨火化时,“舍利子”的数量和体积常常超过肥胖高僧。因为既然肥胖者容易生成胆结石,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尸骨中“舍利子”的数目反而少和体积反而小呢?还有,结石一般都不会发光,而“舍利子”在无光照射时,它本身会发出光芒,这一点用“结石说”显然是无法解释的。围绕“舍利子”的这场争论,结果到底如何目前还无法预料。不过,人们普遍感兴趣的不光是争论结果,而是争论本身。  13.轰炸机悬案1943年4月4日,灼热的太阳照耀着利比亚东北部的地中海的港口。美国空军在这一天准备轰炸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飞机场,目标为北方约750英里处。此行共有25架美国轰炸机,从本哈兹附近的一个机场起飞,起飞时间定在下午1:30,这样,轰炸机就可以在黄昏时分到达目的地,返航时飞越地中海的时间就会在夜里,夜幕会掩护他们不受德国战斗机的追击。威廉姆。海顿上尉驾驶的是一架4引擎的B-24解放者型飞机,在这架飞机的机身上写着“女士你好”几个字。这个名字是海顿和他的8位机组成员精心挑选的,他们都是第一次执行战斗任务。11架轰炸机轰炸了首批目标,剩下的飞机攻击了第二批目标。尽管有一些飞机被高射炮击伤,还有一些飞机的发动机出了问题,但除了“女士你好”外,所有的飞机都安全地返回了基地。子夜刚过的时候,机场的指挥塔收到了“女士你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海顿上尉报告说,由于厚重的云层遮住了北非的港口,他找不到基地。他还说,他越来越担心油不够,他请求机场给予无线电定位,让他能够顺利地降落到机场。海顿得到了定位帮助。但是,直到天亮,“女士你好”也没有回来。基地派出部队对地中海地区进行了搜索,但是没有找到任何关于这架失踪的轰炸机的线索。显然,飞机坠毁了,机上人员都沉入了大海。  16年过去了,1959年,一个石油勘探队向驻守在维勒斯基地的美国空军报告说,他们在本哈兹以南440英里处利比亚大沙漠的腹地,发现了一架二战时期美国飞机的残骸。于是,一架C—47运输机载着空军调查小组从维勒斯基地起飞,降落在沙漠深处的残骸附近。调查人员马上认出这是一架解放者型号的飞机,机身上还清晰地印着“女士你好”字样。他们都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显然,热带的干热气流保护了这架飞机,它仿佛没有经过时间的侵蚀,就像当天放到那儿的一样。调查员打开机舱,想找到飞行员腐烂的尸体,但是,他们没有看到预期的恐怖景象。于是,他们爬进机舱,发现无线电接收装置还处于工作状态,真空瓶里的咖啡还可以饮用。  使调查人员感到困惑的是,“女士你好”上并没有伤痕,是什么使它离开目的地几百英里,降落到沙漠深处?机组人员都到哪里去了呢?通过对“女士你好”上各种情况的综合分析,空军调查人员认为,海顿上尉要求无线电定位的时候,控制塔认为这架轰炸机在基地的西北、地中海的对面,机组人员需要做的是纠正风速及磁场的影响。然后,飞机就能够冲出云层,安全降落在跑道上。1943年,方向定位设备还非常原始,很明显,控制塔没有意识到在他们发出定位信号时,“女士你好”已经在机场的西南。结果,海顿上尉的飞机一直向利比亚沙漠的深处飞去了。在飞到本哈兹东南400英里的地方,飞机上的油可能已经耗光,而在黑暗中强行降落无异于自杀,于是,估计海顿让所有的机组人员都跳伞逃生了。1959年的发现过后好几个月,美国空军在附近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搜索机组人员的行动。在离飞机降落地点好几英里的地方,搜索人员找到了一些衣服的碎片和一个45口径手枪的弹夹。除此之外,“女士你好”机组人员的遗骸或其他任何东西再也没有被发现过。这样,这起事件成了又一起悬案。  14.“玛丽亚”号船员失踪1872年,世界航海史上发生了一起轰动欧美的“玛丽亚。谢列斯塔”号失踪疑案。为了弄清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欧美的报纸时不时地掀起一次次的报道高潮,持续数十年之久。一百多年过去了,事件不仅没有破解,同样的事故反而一个接着一个,仍时有发生。科学家为此伤透了脑筋,提出了种种解释,但仍没有权威的结论。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872年12月4日正午,英国商船“简。格拉栖亚”号执行从纽约至热那亚(意大利)的煤油运输任务,已经靠近欧洲海岸。船的位置是北纬38°20′,西经17°37′。从这儿到直布罗陀海峡剩下不到400海里,只需2天就可到达了。天气晴好船只正常,大卫。莫尔霍斯船长放心地回到自己的住舱。就在这时,他听到前方观测哨的叫喊“在左舷,有一艘帆船!”这是一艘双桅帆船。莫尔霍斯船长用单筒望远镜望了望,感到十分疑惑:这船怎么忽左忽右的?船越来越近,莫尔霍斯船长又举起望远镜,这才察觉,船无人操纵,所以忽左忽右地乱摆。“简。格拉栖亚”号向这艘船靠拢,距它约百米时,船长终于看清了,那艘船正是“玛丽亚。谢列斯塔”号。  船长十分高兴,他与“玛丽亚”号船长美国人勃里格斯是老朋友,两人自幼就认识,几乎同时成了船长,又在同一年结婚,友谊非比寻常。船长命令大副杰瓦带两名水手上去看个究竟。大副等三人上了甲板,船上一片狼藉,一片寂静。有一个现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前货舱是打开的,舱口盖板朝天放在甲板上。由于前舱敞开着,舱底已积了不少的水,大约有1米深,乱七八糟的绳缆散在甲板上,有的还甩到了舷外。后货舱也敞开着,但盖板并没有朝天,而是正常地放在旁边,里面同样进了不少的水。大副命令2名水手先检查一下货舱,看有何缺损,自己则快速向后甲板跑去。船尾的塔楼都关着,窗门不是用帆布遮着就是被钉死了。他来到船长室,舷窗莫名其妙地开着,所有的东西都是潮呼呼的。不过家具都是好好的,桌子上还有一些卷着的海图。大副又打开隔壁“玛丽亚”号大副的住舱,那儿的舷窗关着,所以显得干燥,一切摆设井然有序。奇怪的是,水手舱里的木工工具箱打开在地毯上。大副看桌上打开着的航海日志。上面最后一页的日期是1872年11月24日,航海日志上记载着,这天正午,船的位置是北纬3°57′、西经27°20′。大副把这一经纬度记在了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又进入了后一个休息舱。这儿看起来人们好像刚离开,餐桌上放着汤碟、餐具,在灯座旁还有一架缝纫机,放着一件未完成的小孩衣服,地板上还有玩具。看来勃里格斯船长是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航行的。大副又看到在写字台上放着一块记事石板,上面写着,1872年11月25日晨8时,船的位置在圣玛丽亚岛(亚速尔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东南偏南3海里。在书桌的下抽屉,大副发现了一只镶有珍珠的首饰盒,没有上锁,里面有戒指、手镯、首饰和镶有宝石的珍珠项链及许多小首饰。旁边还有一只小木盒,里面放着一叠英镑,每张面值是10英镑,而在英镑的下面是另一叠稍许薄一点的美金,每张面值为20美元。这说明船只并没有遭到强盗的抢劫。大副又按原路走向出口。可他突然停住在船长室里,他忽然察觉,房间里到处是水渍,只有一只小箱子是干的。这说明它是在住舱进水后才放到这里的。难道船上还有活人?2名水手清点完舱里的货物。总共有1700桶纯酒精,好像是白兰地用的原料,最后一桶已打开,少了1/3.储藏室里还放着很多的食品:火腿、熏肉、鱼干、蔬菜、面粉和大块的黄油。库存量足够全船半年食用。在船首绑住的木桶里是充足的淡水,仅有一只木桶绳索松开了。后甲板救生艇不见了,4人小艇也不见了,左边的舷梯扶手被拆掉了。只能假设,因为某种原因,勃里格斯船长他们坐救生艇弃船而去,而且走得很急。船上六分仪没有了,航海钟也不见了,除了航海日志外,所有的证件都不见了。船上的罗盘摔在了地上,底座也移动了地方,而且是弄坏了。可勃里格斯怎么可能逃到小艇上而不带罗盘的呢?是海盗干的?但船上满载着酒精原料,这是海盗最喜欢的东西。而且船长的珍贵物品都放在原处,钱、首饰都没拿走。莫尔霍斯了解勃里格斯船长,他决不会拿他妻子和小女儿的生命开玩笑的。莫尔霍斯船长命令把“玛丽亚”号开到直布罗陀。  1872年12月7日,“简。格拉栖亚”号和“玛丽亚”号顺利到达直布罗陀。莫尔霍斯船长正式向直布罗陀当地政府申明,他们在大西洋上救回了“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美国驻当地的领事通知了“玛丽亚”号的船主。直布罗陀属英国管辖,所以皇家法律顾问兼当地总检察官查理。弗罗特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来调查事件的原因。委员会的成员有海军部官员、英国海军一些有经验的舰长、造船工程师和律师。委员会责成莫尔霍斯船长用3天时间写一份详细报告。委员会对“玛丽亚”号作了检查。他们询问了船的状况,核对了莫尔霍斯报告中列举的证物,看了航海日志以及记事板上的留言。2月18日和20日,海军官员又专门听取了“简。格拉栖亚”号大副及另两名登过“玛丽亚”号的水手的证词。  “玛丽亚。谢列斯塔”号,1862年在苏格兰的斯凯岛下水,船只载重282吨,长30米,宽7.6米,吃水3.5米。最初的英国船主命名它叫“亚马逊”号。该船航行不到1年,就以其良好的性能而享誉欧美,但有一次因船长的失误,“亚马逊”号搁浅了,不得不进厂大修,然后卖给了美国人。新主人不喜欢原先的船名,命名为“圣女。玛丽亚”。此后“玛丽亚”号顺利地完成了多次横越大西洋的航运,因其良好的性能,成为当时北美东岸的著名船舶。以后此船又几经转手,换了多任船长,最后更名为“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经过用最新的技术彻底的改造后,性能更强于以往,美国航运局毫不犹豫地授予了新船主一张“最高等级船舶”的证书。“玛丽亚。谢列斯塔”号船长是彭查敏。勃里格斯,38岁,美国人,生于马萨诸塞州,已有近20年的航海资历,是一位有经验的船长。为人有礼、诚恳、友善,在直布罗陀颇受尊敬。他是在“玛丽亚”离开纽约前10天才接任这次船长职务的。在他接任之前,船由勃里格斯的现任大副阿贝尔。理查逊指挥。此人是缅因州人,好冒险,曾在波士顿至澳大利亚航线上创造过快航纪录,但是“玛丽亚”号船主不喜欢理查逊这种过分逞强的性格,所以改聘勃里格斯当了船长。但理查逊非常喜爱“玛丽亚”号,哪怕只当副手也愿留在船上。“玛丽亚”号船主古米。文切斯特,原本也是一位船长,文切斯特的小女儿弗朗西丝卡就在不久前嫁给了大副理查逊为妻。  直布罗陀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曾发现“简。格拉栖亚”号的杰瓦大副有隐瞒事情真相的嫌疑:大副认定,是风暴让勃里格斯船长决定带上家眷和船员弃船逃生,但是,调查委员会了解到,在11月的最后一周时间里,亚速尔群岛海域不曾发生过任何风暴。起码有15艘以上的船只,在这段时间曾在同一海域航行。除此之外,委员会还根据下列事实,否定船只遇到风暴的说法。在休息舱里放着一架缝纫机,在它抛光了的台板上,放着线坨、针和机油。如果风浪大到船不能驾驶了,其摇摆的剧烈可想而知,这些东西何以还能保持在光滑的石板上而不滑落到地上去呢?同样的道理,在休息室的桌子上还有盘子也不曾滑落,连茶杯也不曾有一个打碎。至于舱底的积水,那完全可能是船壳木板裂缝或外金属壳贴得不密封而漏进去的。后来,在水的浸泡下,木板又把裂缝胀死,所以不再进水。而船长房里,因为舷窗没关,所以东西都变潮湿了。不仅如此,在记事板的下面还发现了另一条留言,“弗朗西丝卡我最最亲爱的妻呀!”这些字是用尖的物件划在石板上的。弗朗西丝卡是理查逊夫人的名字,即“玛丽亚”号大副的妻子、船主的女儿。笔迹鉴定证明,这是查理逊大副的手迹。杰瓦先生否定在“玛丽亚”号上可能发生了暴动和谋杀,他的论据是,似乎在船上不曾发现有暴力事件的痕迹。但在勃里格斯的床下发现一把刀,刀身上有许多褐色的污迹,这可能是暴动中牺牲者的血迹。另外还在甲板的不同角落找到了许多这样的污渍,在右舷的扶手上也有。此外,在这些扶手上还发现了好几处很深的砍痕,最大的可能是用斧子劈的。经过详细的勘查,人们还发现了诸多疑点,而有些疑点甚至还带有神秘色彩;为什么船上的货舱盖板都是打开着的?为什么第一舱的盖板又是朝天放置的?为什么后甲板上部舱室的窗户全用木板遮住或干脆钉死?为什么后住舱有1个照明舷窗是敞开着的?为什么木工工具箱会放在理查逊大副的住舱内?为什么第二根桅杆上的帆都放了下来?为什么船上的一切证件都找不到了,而惟独留了航海日志?为什么有一只酒精桶是打开着的?但谁也不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在这些互相矛盾的诸多疑点中,简直看不到任何走出迷宫的迹象,于是调查委员会决定再看看船的水下部分会不会有什么异常。他们请来潜水员下水勘查。潜水员发现船的首柱、龙骨和船舵都保持良好,说明该船既没有搁过浅,也没有与别的船相撞过。但发现船首的外壳在水面上约半米处有一条2米长的划痕。他用手触摸了一下,划痕竟深达1英寸,宽有1英寸多。从外形判断,这个划痕不是船帮与码头擦撞所产生,而更像是有人用锐利的工具特意划的。于是,潜水员再次下水,在船的另一侧同一位置上,也看到了这样的划痕,潜水员把这一重要的疑点报告了调查委员会的专家。是谁在船首两侧近水处划上这样的划痕?伦敦来的探长们用专业手段确定,这两条划痕是在3个月前划上的,也就是船只遭到遗弃的那个时间———1872年的11月末。褐斑的鉴定结果终于出来了,刀身上的不是血,且时间已经久远,在甲板和帆布上的斑迹是铁锈、橄榄和某种汤汁的混合物。  英国侦探通过纽约警局的帮助调到了“玛丽亚”号全体船员的材料,了解到全队中有4位挪威的一级水手。材料上说,他们不仅技能精湛且品行良好。看来,这些水手不大可能制造暴乱。到这个时候,总检察官才不得不同意非暴动的分析。  1873年3月12日,对事件的调查暂告结束,调查委员会宣告解散。两天后,直布罗陀法院确定了给予莫尔霍斯船长的奖金数额———1700英镑。人们对这一扑朔迷离的船员失踪事件提出了许许多多幼稚可笑的假设。  有人猜想是“玛丽亚”号上突然流行了鼠疫之类的传染病。中世纪的欧洲,鼠疫、霍乱、黄热病、痢疾等可怕的疾病曾有过百年的传染史。这些疾病一直被认为是远航海员的大患。有这种想法也很自然,当时船上的卫生条件极差,缺乏完备的卫生条件来保存饮用水和食品,很容易暴发传染病,常发生全船人员丧命的可怕事件。“玛丽亚”号上的鼠疫首先在水手中传播,勃里格斯船长知道了疫情以后,试图全力保护自己的女儿、妻子和其他官员,不得不命令堵死水手舱。但水手们奋力反抗并得以突围,反而把船长关在了后甲板的住舱里,并钉死了窗户。由于绝望,患病的水手们打开了货舱,试图用酒精来忘却对绝症的恐惧,过量的酒精使水手们很快醉倒。此时勃里格斯船长和其他官员通过照明舷窗而逃出了住舱。由于慌张,即没有带食物,也没有带水,放下了惟一的一艘小艇逃生,最后又被风暴所吞噬。船上的那些水手,当他们醒来发现只剩下了自己以后,绝望至极,为了少受病痛的折磨,全都跳海自杀了。  另一些人则推测说水手们杀死了船长和官员,把他们的尸体抛入大海,然后乘上小艇企图到亚速尔群岛登陆。可一场大风,使得本已被病痛折磨得疲惫不堪的水手们,再也无力应付,全都葬身鱼腹。纽约《时代报》刊出文章,称“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的船长本人患有精神疾病,心理上的严重失衡只有其亲人才有所了解。船长病情间隙发作,但发作时变得极其疯狂,此时勃里格斯会完全失去理智,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不幸的是,在当天恶劣的风浪条件下,他的病又发作了,他拿起了自己的马刀,挥舞着砍向一切遇到的人,甚至连他的女儿和妻子也没能幸免。当他恢复理智时,明白了所发生的一切,他把尸体抛入海里,擦去了痕迹,销毁了船上的文件,但遗忘了航海日志。随后乘上小艇逃走,可最后还是因饥渴而死于海上。小艇一旦无人驾驶,很快因囤积水太多而沉入海底。  英国《海事》杂志的解释是,勃里格斯船长的女儿十分任性和顽皮,她整天在甲板上乱窜,妨碍了水手们的正常工作。只有当海面上出现了一群惹人喜爱的海豚以后,小女孩才被它们深深地吸引而变得安静下来。从这以后,她整天呆在船头,观看海豚鱼跃和嬉水。船长看到海豚使索菲变得安静,于是让水手做了一个专门的平台,悬挂在船首,女儿站在那里欣赏这些可爱的动物。外吊的平台不时地与船壳撞擦,这就留下了上述两条深深的划痕。  1884年初,英国当代大名鼎鼎的侦探作家柯南道尔也用“玛丽亚”号事件构思一部小说,作家的丰富想像和生花妙笔让读者们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一时成了街谈巷议的主题。柯南道尔的这篇特写又使人们记起了12年前那个谜团。于是,关于大西洋的诸多秘密一时又成了报纸热衷刊登的题材。“玛丽亚。谢列斯塔”号这艘不大的帆船也就名声远播,成了不吉利的代名词。  1874年,船主文切斯特不得不以极低的价格把它转让给了别人。第二年,这艘船又载货前往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途遇大风,折断了双桅。经修复后仍航行于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运输线上。不过,海员们都很迷信,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在这样不吉利的船上工作。所以该船又几经转手,转价一次不如一次。  1885年,在美国船长巴克尔的指挥下,“玛丽亚”号在海地岛附近航行时,撞上了暗礁,数小时后就被海浪冲成了碎片。保险公司很快查明,这是预谋犯罪,目的是骗取保险赔偿。法庭拿出了足够的证据,是船主和巴克尔船长串通作案。就在法庭宣判的前一天,巴克尔船长饮弹自尽。  在19世纪至20世纪更替的那几年,除了报刊上登载有关此船的各种文章之外,还有几位作家把它写成了小说。在柯南道尔之后,还有英国作家巴里宾。阿杜尔莫里申,劳伦斯。基京克等,后者写的《伟大的骗局》这部小说,是以所谓原“玛丽亚”号上的厨师年愈84岁高龄、现居苏格兰某地的彭贝尔顿先生口述的形式写成的。上述小说无论写得如何惊险、刺激,都不能使读者对这起大西洋神秘事件的实际情景有所了解。那么究竟那里发生了什么呢?有没有最合理的解释呢?  15.这些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在人类航海史上,“玛丽亚。谢列斯塔”号的船员神秘失踪成了海上神秘现象的象征。然而,这样的事件绝非仅此一次,在“玛丽亚”号出事之前就有过,以后也一再发生。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3桅快船“艾伦。奥斯汀”号的奇异经历。  1881年12月12日,“艾伦。奥斯汀”号正在北大西洋航行,遇到一艘双桅帆船在海上漂荡,船上空无一人。于是船长格里芬派大副上船察看。大副来到船上,发现船尾的船号及注册港地名均被抹掉,但帆船是完好的,货舱里满是瓶装的果汁和葡萄酒,储舱里还有大量的食物和淡水,但所有的船上文件不翼而飞。格里芬船长决定把它拖到目的港,需要3名海员上到那艘船去,可船员们都十分迷信,谁也不愿意去执行这样的任务。无奈,船长只得许以重酬,才有3人应命而去。两个星期的拖航十分顺利,在离岸还有3天路程的时候,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拖索绷断了,夜里两船失去了联系。一天后,“艾伦。奥斯汀”找到了这艘帆船,此时距纽约目的港只有300海里。船长发现派上船的人失踪了,于是再许以重赏,费尽口舌,终于又动员3名水手登船配合拖航,拖航重新开始。第二天黎明,“艾伦。奥斯汀”号的值班舵手发现航速突然快了许多,再看后面的拖船,已不知去向。船长为了找到这艘神秘的帆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但再也不见其踪影。这艘帆船以后再也没有人看到过,成了航海史上的一大奇案。  1894年,德籍海轮“匹克荷本”号在印度洋发现了一艘帆船,无人驾驶,船员全都死亡,但死因不明,惟一的一个活着的,也已经发疯,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搞不明白。“匹克荷本”号船长只好命令把船带走,一起靠到了南非的开普敦港。当地海事管理机构为调查此事花了一年时间,最终也仅搞清发疯的正是该船的船长,而事故原因仍一无所知。  还有一艘荷兰货船的遭遇也让人百思不解。这一事件发生在1948年的蒸汽货轮“乌兰克。密达”号上。这年2月,出事那天天气晴好,但这艘货轮发出了SOS求救电波,根据当地英国和荷兰雷达站的测定,出事船正位于马六甲海峡。电文称:“船长和官员们都死了,船上活着的也许只有我一个人了。”隔了一会儿后又说,“我快要死了!”随后再也没了信号。根据雷达测报的坐标位置,立即从最近的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派出了救援船只。他们在离测报点50海里处找到了这艘船。当救援人员爬上“乌兰克。密达”号甲板时,他们见到了可怕的惨景:船上的人全死了,船长躺在船桥上,其余的官员则分别倒在驾驶室或起居舱里,在机舱和住舱里发现了司炉和水手们的尸体。无线电报务员仍然坐在自己的工作舱里,手中仍紧紧地握着发报器的手柄。所有遇难者的脸上都是极度的恐怖,但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在把“乌兰克。密达”号拖到港口后的一段时间后,第4货舱不知为什么突然起火,火势非常迅猛,很快蔓延开来,接着,发生了爆炸,该船的神秘经历与船一起沉入了海底,成了永久的秘密。  1954年2月末,英国货轮“列尼”号正航行在新加坡至科伦坡的旅程中,在离尼科巴群岛约200海里的海面发现了一艘处于漂泊状态的货轮“霍尔丘”号,于是“列尼”把它拖到了港口。查看该船,除了前桅折断外,船上设施一切正常。1万多袋大米好好地放在舱里,淡水、食物和燃料也储备充足,但船员全部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一艘失踪船是丹麦的航海实习船“戈毕哈芬”号。这艘5桅大帆船在1928年载着80名年轻的未来海员进行一次环球航海实习。这年的12月4日,它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启航继续下一阶段的计划。大约过了1个星期,“戈毕哈芬”已驶出了4000海里,基地还收到了它的一份电报,说是航海顺利,乘员状态良好。可这之后就再也没了消息,也一直没有回到哥本哈根。这艘船的失踪引起了丹麦社会的广泛关注,船上的实习生中有不少出自富家或名门,这些家庭对官方的搜寻很快失去了信心。于是自筹资金组织了搜索,当然是仍无结果。  奇怪的是,在大西洋航行的许多船只曾在不同的地点遇到了这艘满帆航行的船。  1929年1月,英属特里斯但—达库尼亚群岛的居民见到该船在该岛与好望角之间的海域漂泊,当时正刮着大风。几天后,风停了下来,丹麦方面曾组织了搜寻,但一无所获,这年的稍后一些时间,智利的渔民在作业时又见到了这艘船,接到报告后,当地的海难救助人员又进行了搜索,可仍是无功而返,于是人们认为,“戈毕哈芬”肯定已经沉没,无人能活着回来。可“戈毕哈芬”的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  20年以后,1949年10月7、8日的夜间,一艘荷兰货船“斯特拉特。马盖汉斯”号正航行在非洲南端,船长比特鲁。阿盖尔突然发现一艘大型帆船迎面驶来,对向它发出的信号和警告全不理会,阿盖尔船长只好紧急规避,才避免了一次撞船事故。很快,这艘全速急驶的大船就消失在大雾之中。阿盖尔船长认为,它很像是失踪了多年的“戈毕哈芬”,若船长的推测正确,那么这艘船已在海上漂了20年了。谁也说不清楚,在这些不幸而沉默不语的船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16.听到九年前的激战1951年7月26日,诺顿太太等一行5人来到法国海边的一家小旅馆度假。11天的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返回伦敦的时候,经历了他们一生中最不可思议的事情。8月4日凌晨,他们一行人中的两名女子,被一阵阵的炮火声惊醒,她们看了看手表,指针正对着早上4点20分。她们从床上跑起来,冲向阳台。远远地望着黑暗中通往海边小路模糊不清的轮廓,想要找出发出声音的原因。但是,她们张望了许多,始终没有看到有什么不平常的事情发生,没有来往的车辆,没有军队,没有炮火,什么都没有。只有阴暗的悬崖顶,黑暗的屋顶和寂静的夜空。然而声音又的确存在,而且越来越猛烈。战士的喊叫声在逐渐增高,炮火越炸越响,还有一架架飞机在夜空中怒号,并不时伴有呼啸而来的一颗颗炮弹。  “战争”在继续。她们中其中一人曾当过兵,因而,她很快从惊恐、疑惑中缓过神来,对照着手表按顺序记录下所有“听到”过的事情过程。  事实上,在3个小时时间里,她们所听到的枪炮声、飞机轰鸣声等等,正是9年前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战斗的再现,她们的叙述和军事记录上的记载几乎相差无几。  她们叙述说:上午4时左右,听到喊声“如雷轰鸣”,其间有炮声和越来越响的轰炸声。  盟国正式军事记录是:上午3时47分,同盟国战斗机与德国战舰交火。驻扎在海滩的部队互相射击。  她们叙述说:4时50分,突然一切都静寂了下来。  军事记录上记载:4时50分,为部队在普维斯登陆时刻。然而计划执行比原定时间晚了17分钟,在此期间枪炮声停了下来。  她们叙述说:5时7分,巨大的声浪,主要是俯冲轰炸造成,同时伴有微弱的喊叫声。  军事记录道:5时7分,登陆船只在猛烈炮火下冲上海滩,接着驱逐舰炮击达埃比,飞机袭击海滨建筑物。  她们叙述:5时40分,重新静寂。  军事记录:5时40分,海军停止炮击。  她们叙述:5时50分,大批飞机轰鸣声,伴有微弱嘈杂声。  军事记录:5时50分,盟军空军增援部队到达,与德军飞机遭遇。  ……这两个妇女所住的地方,是靠近达埃比港的一个沿海村子,这里是当年3个登陆点中的一个。科学家们调查了附近所有的居民和客人,在这一地区,再也没有任何人听到过什么异常的动静。因此,他们大感不可思议:这两名英国妇女并没有参加过那场战斗,当时也没有留下任何现场录音,她们虽然看过有关的故事,但决不可能看到过极为机密的军事记录。那么,为什么她们居然在9年后在当年登陆的地方听到同那场残酷战斗如此相符的声音呢?  科学家兰伯特教授面见了两位女子,并严密地询问了她们。后来他在报告中说:“她们是两个身心健康的妇女。”以后又经过长期调查和探索,他终于得出一个结论:“我认为这个经历必须列为一次真正的通灵现象。”但还是没有办法解决其中的疑难。或许她们完全是偶然闯入了一个第四度的保存过去的声音空间?那个夏日夜晚“时光倒流”时所真正发生的一切,将永远是一个人们心目中难解的谜。  17.大海怎么会在头顶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神秘事件研究家叫马歇尔。卡尔多纳,在他住在美国西部的一段日子里,总是到处寻找古玩。一天,他到一家古玩店选购古董,突然发现一卷陈旧的手稿,这卷书稿显得破破烂烂,字迹已褪色,幸好内容还算完整。马歇尔只花了买一卷废纸的钱就把这份手稿弄到了手,回家后急急忙忙通读了整部手稿后,他大吃一惊,感到难以置信,因为这部书稿记录的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挪威位于欧洲北部,部分国土位于北极圈内,一位叫奥尔夫。亚森的渔夫和他的儿子就住在这里。一天,亚森和他的儿子乘一艘小小的机帆船向北行驶,他们计划这次行程约需1个月。航行途中,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船向北行进,气温却一天天地升高。一天,儿子突然指着罗盘说:“爸爸,你看,罗盘好像有点不对头。”亚森回头一看,罗盘突然开始指向南方,可是船仍在向北行驶。渔夫父子看看四周,看到的情形让他们惊愕得说不出话来,不知该怎么办。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头顶上的天空消失了,代之以碧蓝碧蓝的海水。船继续行进,这时周围的环境似乎已近黄昏,他们环顾四周,上下左右都是海水。又过了一会儿,四周一片漆黑,仿佛进入了一个长夜无昼的世界。突然,他们看见了另一个太阳,也许称为“地心的太阳”更恰当些。逐渐地,周围亮如白昼,海水前方出现了陆地。他们隐约分辨出陆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植物,甚至还有动物。  很久以前,亚森父子曾听说过一个传说,在北极某处有一个世外桃源,这里气候怡人,难道这就是那个世外桃源?一年后,亚森父子平安地回到了故乡。他们向邻居叙述了那个国度里的情景。那里住的都是些巨人,身高大约4米;那里不仅有动物、植物和各种农作物,还有供他们使用的各种日常用具,其大小与巨人成正比;那里的1粒葡萄大得相当于1只普通的苹果。村里人没有一个相信他们的叙述。他们所说的是白日梦话。亚森父子没有办法,只能专程前往美国,向住在洛杉矶的乔治。埃马森先生详细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埃马森根据他们的叙述写成了这部名为“一位挪威渔夫的离奇经历”的书稿。  人真的会遇上这些事情吗?挪威的北极探险家弗里乔夫。南森证实,在北冰洋底下,似乎有一个由海水形成的巨大空洞。他从1893年6月开始,在北冰洋的浮冰上生活了一年半,成为第1个踏入北纬86°41′的人。他看到了北极圈内的许多奇异现象。其中,在北冰洋的冰海中有一片“开水”,这是一片在黑沉沉的广阔冰海上的不反射天空光线的不冻海域。  美国极地探险家霍尔早于南森20多年曾3次闯入北极进行探险,他也提及,当他的探险队一行正沿冰山前进时,在距他们大约7公里的地方出现了一片不冻海域,这片“开水”从南到北,占据了2座冰山之间的整个海峡。1906年,极地研究家威廉。里德根据南森和霍尔的叙述,坐着狗拉雪撬直奔北极,想去亲眼看看这片不冻海域。据他说,当他接近这片海域时,周围开始涌出团团浓雾,那片“开水”就在那浓雾笼罩下。里德猜测浓雾是由地球内部流出的暖空气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北极圈的某个地区肯定有一个通过地热加温并使热空气泄漏的地方。里德的假设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谁也不知道。  18.一辆不吉利的红色汽车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的太子弗兰兹。菲路吉南和亨赫堡太子妃两人共坐一辆红色的六人座新汽车去访问波希尼亚首都沙拉埃,这时候群众中有人抛来一颗炸弹,那炸弹碰到车边后瞬间引起大爆炸,炸伤了四位随员,但太子和太子妃并没有受伤并继续出发,不过司机先生却弄错了路把车驶入一条死巷,使得暗杀者有机会向着太子夫妇开枪射击。就因这事件才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且伤亡了一千多万人生命,甚至使波希尼亚国灭亡。  这不吉利的红色汽车,就好像带着被诅咒的恶运一样。自此以后它为奥地利的第五军长伯蒂列库将军收买,可是不久伯蒂列库将军在战争中因战败被免职,后来竟发狂死亡。然后这辆肇事的红汽车又辗转为将军的部下某上尉所有。有一天,上尉在驾驶中撞死了两个南斯拉夫农民后,自己也碰撞树木不治而死。  大战结束后,新任的犹太人州长买下这辆车,但在四个月内发生四次车祸并弄断右臂。自出车祸后,州长深深觉得此车是不吉利的,本想派人把它毁了,但看到工程师沙吉斯很喜欢这辆红色汽车,所以免费转赠给他。某日,沙吉斯也在驾驶中翻车被压死,然而那辆可怕的车竟几乎没有损坏。随后那辆车为一个宝石商所买,不过这宝石商也难逃厄运最后自杀身亡。后来是为一个医生所有。那医生自买入车后病人突然减少、生意愈来愈差,不得已又将它转卖给瑞士的一位赛车选手。这赛车选手在赛车中因出意外,自车内被抛出,头部撞上石壁而死。于是此辆车就换成某菜农场主所有。他把它修理后驾驶出去,于半路上发生了故障不再前进。这时正好有人驾着马车经过,所以他拜托那马车主人帮忙,把这有故障的车子拖到街上修理,但想不到马车一拉汽车,汽车的引擎就突然发动直冲出去,并且把前面的马车碾过,再撞进了路边的水沟。这一次,马车主人、马和汽车主人都意外死亡。  逐渐地这辆红色汽车的诅咒愈来愈出名,后来它被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哈许菲德买去修理,并且改涂成蓝色,但已没人敢买,不得已他只好自己留用了。某一天他为参加婚礼,驾着此车载了六名朋友赶路前去,途中在想超越前面的汽车时不小心翻车,顷刻间车内的7人有5人伤亡。虽然这辆车是如此的不吉利,不过由于它是引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性汽车,因此政府便将该车修理后寄存于维也纳博物馆。但第二次大战发生后,它被同盟国的空军轰炸成碎片、不留痕迹。算一算经此车所害的共有16人死亡,若连因此而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算进去的话,大约死了1000多万人,真是一辆被诅咒的不祥轿车啊!  19.鲜花安葬死者是从何时开始的美丽的鲜花常常被人们用来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尽管现代科学家知道鲜花只不过是植物的生殖器,然而人们依旧把鲜花看得很神奇,她是那么的美妙,以至人们越来越迷信鲜花,把它当作至高无上的礼物,许多无法表达的语言、难以传递的情感都要借助鲜花来表达,生日、婚礼、盛大庆典、祝寿以及生老病死那些不能表达清楚的感情,都让鲜花去表白。  对鲜花的迷信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传统的观点认为,远古人类在自然界竞争生存的情况下,生活是极其恶劣、残忍而且为时短暂的。每一天都是一场为生存而作的斗争:每次狩猎都要冒死亡的危险,每次受伤都可能导致送命;每次转换营地都是前途难卜,不知道是祸是福。现代考古学家检验过出土的尼安德特尔人骨骼,结果显示只有极少数尼安德特尔人因老而死,大多数的人死时都不到20岁。传统的观点对历史的描写是极其恐怖的,似乎历史越久远就越黑暗越残酷,如果完全按过去的对远古的描绘,依现代的史前观念,历史早就中断,人类早已被摧毁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以生活在至少6万年以前欧洲大陆心脏地带的尼安德特人为例,在那个时候,他们支配着世界,他们是石器时代的人类,尽管他们的生活有着艰难困厄,尼安德特尔人却能够怜悯弱者和懂得崇敬死人,和现在的人一样热爱鲜花、崇敬鲜花,用鲜花安抚死者的灵魂,尼安德特尔人这种充满和平、爱心和仁慈的世界,由数年前史密生博物馆的索列基,在伊拉克东北部沙尼达林近郊一个山洞中发掘到了证据。  索烈基领导的考古工作队到偏僻的札格洛斯山去,经过近10年努力,发掘到好几层人类居住遗迹,最古的一层可追溯至最后一次冰期,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一座尸体周围放满花束的坟墓,它的特别在于这里埋葬的是一个残废人,将他的骨骼化石加以分析的结果显示,他在儿童时期便丧失了右臂,而且患了严重的关节炎。在现代人想像中的原始社会里,像这种肢体残缺的人,是不允许在童年后仍然生存下去的,因为一个仅可维持起码生活的社会,并无能力供养和保护没有生产能力的成员。然而,沙尼达林的这个可能无力参加狩猎的残废人,却由族人照顾了差不多40年,比我们认定的当时平均寿命长了一倍。这个残废人显然是被山洞顶部偶然脱松坠下的岩石压死的,族人不仅安葬了他,而且让他长眠在采摘回来的花卉中。虽然花卉早已腐化,但植物学家知道幕穴里的确放了许多鲜花,因为那些花卉所含花粉用显微镜看得清清楚楚,在潮湿的土壤中花粉仍然保存良好,甚至6万年前摘下的鲜花属于哪一品种,今天也能明确辨认出来,那些花共有八种:西洋蓍草、矢车菊、蜀葵、千里光、麝香兰、圣班纳比苏、木贼和锦葵。麝香兰、矢车菊以及锦葵似乎只是放在坟墓中作为装饰,而木贼则用来作铺垫,至于其他几种,自古以来已广泛用作草药,仍在过原始生活的尼安德特尔人,大概是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已认识到这些植物的医疗效能,因为这些花卉采自坟墓四周广大地区,有些更是附近没有的品种。所以这一定是尼安德特尔人有意识做的,其中某些花儿入墓穴便不只是表示怀念,而是用来协助死者来生健康。  利用花粉分析,植物学家还可以断定埋葬这尸体的季节。坟墓中发现的花朵,通常盛开在五月尾至七月初的初夏期间,因而,我们得以知道沙尼达林这个墓穴中被鲜花簇拥着的死者,大约是在6万年前某一个6月左右的日子死亡的。我们无法知道用鲜花陪葬死者是从哪个时期开始的,尼安德特尔人用鲜花向死者致敬的做法和我们今天的做法一模一样,而不是任死者暴尸荒野,说明了尼安德特尔人对死去的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因为那个时代肯定不存在污染环境和讲究卫生的说法,与凶猛野兽共同生存在大自然中的尼安德特尔人,假如不埋葬尸体动物们也会将其处理干净,尤其是用鲜花陪葬决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措施,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类史前祖先所以不怕劳苦,用简陋不便的工具挖掘大洞穴埋葬死者,其实是基于相信人死后仍有某种精神世界存在,这种对永生的信念,可能与人类的思想意识一样悠久绵长。  埋葬死者的习俗肯定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古人的想像能力似乎非常丰富,好像埋得越深去另一个世界就越近,而祈祷以及鲜花才能让死者的灵魂安息。今天的人们在多大程度上能理解这层含义?  1.今天和昨天相隔一线太平洋岛国斐济有个小镇怀耶沃,发生过一桩奇事:英国统治时期,教会为了要所有居民在星期天都去教堂做礼拜,曾规定禁止商店在星期天营业。有个商店店主瓦尼亚,他的商店正好为日界线所通过,他特地开了个后门,平时在前门营业,而轮到星期天,他就在后门营业,因为后门已是星期一了。教会对他毫无办法。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日界线说起。地球每天由西向东自转一周,新的一天究竟从哪里首先开始呢?地球上既然没有一条永恒的昼夜开始的线,于是就人为地规定出一条线。它叫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面是“今天”,线的东面还是“昨天”。  海轮和飞机航行在太平洋上,从西往东越过日界线时,日期就要减去一天,撕去的日历要重新贴上,那失去的光阴仿佛重新“返回”来了;如果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就要马上从日历上撕下一页,那一天没有度过,就要告别,时间仿佛一下子“失踪”了。日界线基本上是按经度180°线定的,怀耶沃镇在经线180°线上,所以那个店主便自称日界线从他的店里穿过,店的东、西两边也就应该有两个不同的日期,因此避开了星期天。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条线稍有曲折,主要是为了避免这条线上的一些国家在同一天内出现两个日期,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因此,日界线有时向西偏,有时向东偏,稍有曲折。这样一来,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自诩为“世界上最先升起太阳的地方”;西萨摩亚首都阿皮亚紧靠日界线东侧,是地球上最后看到太阳沉入地平线的地方。  2.冷热颠倒的地方绕行于太阳的地球,以它固有的运行规律决定了一年一度的春夏秋冬如期而至。每当数九寒冬和酷热的盛夏来临之际,爱幻想的人们是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冬暖夏凉的季节呀。  真是天公作美,随人心愿,世上竟有一部分幸运的人居住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这“地方”就是辽宁省东部山区桓仁县境内被人们叹为观止的“地温异常带”,这条“地温异常带”一头系于浑江左岸,沙尖子满族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处的船营沟里;另一端系于浑江右岸、宽甸县境内的牛蹄山麓。整个“地温异常带”长约15398公里,面积为10.6万平方米。在这块土地上,随着夏天的到来,地下温度便逐渐开始下降。当气温高达30℃的盛夏时,在这里地下一米深处,温度竟至零下12℃,达到滴水成冰的程度。特别是船营沟任洪福家房后的一道长约1000米、宽约20米的小山岗,则更为明显。  1995年的一个夏天,任洪福的父亲任万顺,在堆砌房北头的护坡时,发现从扒开表土的岩石的空隙里,冒出了刺骨的寒气。老汉感到很是惊讶。于是就在这里用石块垒成了长宽不足2尺、深达2尺半的小洞。夏季里,这个小洞就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冰箱,散发出阵阵寒气,这时人站在距洞口六、七米远时,就会被这寒气冻的难以忍受;他们将鸡蛋放在洞口,鸡蛋都被冰破了皮;将一杯糖水放入洞内,很快就被冻成冰块。入秋后,这里的气温开始节节上升,到了朔风凛冽、隆冬降临时,这“地温异常带”上却是热气腾腾,这时在地下一米深处的温度可达零上17℃,任洪福家的“天然大冰箱”这时又变成了“保温箱”。人们在任家山后的山岗上看到,虽然大地已经封冻,但种在这里的角瓜,却是蔓壮叶肥,周围的小草也是绿茵茵的。任家在这里平整了一小块地,上面盖上塑料棚,在这棚里种上大葱、大蒜,大葱长得翠绿,蒜苗已割了两茬。人们经过测定发现在这棚内气温可保持17℃,地温保持15℃。在这小岗上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雪。任洪福老汉充分利用了这一条件,在这道土岗的护坡前盖了三间房子,利用洞口的冷气制成了小冷库。为乡亲和沙尖子镇饭店、医院、酒厂、兽医站等单位储存鱼、肉、疫苗等物品,其冷冻效果十分理想。  无独有偶,在河南林县石板岩乡西北部的太行山半腰,有一个海拔1500米叫“冰冰背”的地方,也是个冬热夏凉的地方,在这里阳春三月开始结冰,冰期长达5个月,寒冬腊月,热气如蒸,从乱石下溢出的泉水,温暖宜人,小溪两岸奇花异草,嫩绿鲜艳。  人们知道,自然界的冷暖取决于太阳的光热,随着地球的自转,当它与太阳的距离缩短时,太阳辐射带给地球的热能就增加,使地球变暖、变热。反之,地球就变凉、变冷。由此形成了地球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而这奇异的土地却打破了这一自然规律,出现了超自然的现象,它的冷热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而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那么,当外界变暖时它的地下为什么会是那么寒冷?外界变冷时,它又是从哪里获得的热源呢?  这奇异的现象,引起了许多科研人员的注意。他们有的认为,在这种冷热反常的地带,它的地下可能有庞大的储气构造和特殊的保温层,大气对流于这特殊的地质构造之中,才导致了这奇异的现象。另有些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寒热两条储气带同时释放气流,遇寒则热气显、遇热则冷气显。还有人则认为,这个地下庞大储气带的上面有一特殊的阀门,冬春自动开闭,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种分析只是推论而已,究竟这地温异常带是如何形成的?这里的地质结构有什么与众不同?还有待于科学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考证,才可能解开这一带“冷热颠倒”之谜。  3.背离自然的地方地球上有些地方发生的事,用常理用无法作出解释的,有时离奇得让人无法相信。  巴西靠近巴拉圭边境的彭塔波朗村,村里居住着一家叫大川的日本移民。大川的木结构平房建在小岗的半山腰,住房对面盖了栋两层的仓库。一天夜里,大川听到仓库传来一阵撞击声,声音越来越急,大川急忙出门查看。怪事出现了,停在后院的吉普车竟然自动行驶,上了50多米的坡道撞到仓库的墙壁上,撞出一个大洞。大川仔细检查地面,不见车轮的辗印,难道吉普车是从空中飞过来不成?更奇的是,大川家里的家具常常会自动挪位。  美国犹他州有一条“重力之山”的斜坡道,通过这段斜坡的公路长约500米,如果驱车而下,在半途刹住车,车子会慢慢后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曳着,硬是往坡顶爬去。人们如果将婴儿车、篮球等从坡顶放下去,总是一滚到底,从未出现往坡顶倒爬的现象。也就是说,这条斜坡道专开重物的“玩笑”,质量越大的物体,越容易往上倒爬,质量过轻的,就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塔可斯小镇郊外西部,有一个森林围着的神秘的地方。它的直径约45米,这里地心引力异常。飞机经过其上空时,仪表功能失常,不能正常飞行,小鸟飞入此地,会迷失方向。这里有两块面积约一平方米的石板,外表同普通石板没有异样。然而,当一个身材矮小的和一个身材高大的人各自选择其中一块,站立其上,人们随即看到,那个矮小的人变得比身材高大的人还要高而魁梧;如果两人交换位置,身材高大的变得更高了,而身材矮小的人变得更矮小了。两个人一次又一次交换石板而站立,两人的身高便各自一会儿变高,一会儿变低,目睹这奇景的人无不吃惊赞叹。有人怀疑这两块石板本来的高度就不一样,于是用水平仪测量了它们的高度,结果是完全一样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那么,站在石板上人身高变化无穷的现象是由于人的错觉,还是测量器具的相应伸缩变化而造成的呢?目前谁也解不开这个谜。  此外,在这个神秘地带中有一条坡度极大的小道,其周围的树木,全部向一个方向倾斜,或呈螺旋形向上生长,更奇怪的是当人们走在这条小道上时,身子都倾斜,几乎与这条坡度极大的小道路面平行,即使拼命挺身,想直立行走也徒劳无用,人们只能倾斜着前进,而步伐却能保持稳健。在神秘地带中有一幢简陋的木板屋,步入这所小屋,人们的身躯便向同一方向倾斜,如用力企图改变这倾斜姿势时,会感到有一股强大力量把身子仍拉回倾斜方向。谁也解说不清是什么力量使人们身躯斜倒。在小木屋的一侧,有一块倾斜地向屋外伸展的木板,当游人把一个高尔夫球放在木板顶端,球居然不顺斜坡往下滚落。当人们用手往下推球时,球只被动地向下滚几滚,然后又自动向上滚回原处,更奇怪的是,当球脱离木板时,它也不垂直落下,而是沿倾斜方向掉落下去。这种违反自由落体定律的现象,引起科学家们极大兴趣。对于这块怪地,人们的解释各不相同,有人认为是重磁异常,强大的重力转变为磁力,而强大的磁力又导致重力异常。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强大的重力呢?没有人能说得清。  欧洲也有一块怪地。在波兰首都华沙附近的一个三角形的公路中心。这里经常发生离奇的车祸,既不是路况、车况有问题,也不是司机酒后驾车,明明是风和日丽的日子,视野极佳,司机也精神抖擞,但一入这“三角”路段就会不由自主地精神恍惚,头昏眼花,心神不安,全身乏力,随后失去自制能力。更奇的是一些动植物也特别喜爱或者忌讳这块“三角”地。枫树、柳树、常青藤等在这里长得特别快,而杜鹃花、棕榈等厌恶这个地方,苹果、樱桃等果树甚至生斑、枯萎,只开花不结果。猫、蛇、猫头鹰、蚂蚁在这里生活得很好,蜂蜜的产量比别处高30%,但是鹳从不在这里筑巢,牲畜不愿在这里逗留,这里的草奶牛从来也不吃。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种离奇现象?有人说是“地下水脉”在作怪,这里地下有重叠交叉的地下河流组成的流水网,地下水脉的辐射量较之宇宙射线要强好几倍,司机受到辐射便失去自制能力。但是这种解释有点牵强附会,因为不是所有的车都出车祸。  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离奇现象,至今还是一个谜。  4.死亡之地在世界上一些人迹罕到的地方,隐伏着不少令人谈虎色变、不寒而栗的死亡之地。  中国云南腾冲县的迪石乡,有一个“扯萑泉”,此泉是个土塘子,面积不大,泉水充盈,表面看来一切正常,但它有股毒性,不但能扯下天上飞禽,还能扯死2、3千克重的大鸭子。鸟儿一旦飞临泉塘上空,就掉地死亡;走兽误饮泉水,便一命呜呼。有人前去观奇猎异,好久不见鸟儿飞过,便向农家买来鸭子作试验,只见鸭子哀叫几声,挣扎着漂浮2、3分钟,就不再动弹了。  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之洞,位于一个山谷中,共有6个庞大的山洞组成。据说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只要站在距沿口6~7米远的范围内,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进去,一旦被吸住,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脱身,洞口附近已堆满了动物和人的尸骨残骸。死亡洞为何有生擒人兽的绝招?被它吸住的人和动物是慢慢饿死,还是中毒而死?至今无人能回答得出。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库克敦以南数公里的公路旁,有一座神秘的山,山峰呈黑色,几乎没有土壤,很少有植物生存,因此被人称为黑山。这座山不仅因其颜色而有不祥之兆,而且传说山上地道、洞穴比比皆是。经常有大批的蝙蝠出没活动,还有长达5米多,如人的大腿粗的巨蛇大蟒。当地土著居民都对这座山怀有无比的恐惧,无人敢轻易涉足和攀登。1977年,曾有一个名叫格雷诺的男子骑马寻找迷路的牛来到山下,他不听人们的劝告,强行闯入山中,结果一去不返。后来又有一个警察追赶逃犯,双双进入山中,也都失去踪迹。  美国加州和内华达州毗邻地带,有一个死亡谷,长225千米,宽6.26千米,面积1408平方公里,两侧悬崖峭壁,险象环生。1849年,一支由48人组成的寻找金矿的勘探队来到这里,结果无一生还。后来又有不少人前去探险,结果均遭不测。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个被死神统治的地方,竟是飞禽走兽的“极乐世界”。据初步统计,这里繁衍着230多种鸟类、19种蛇类、17种蜥蜴、1500多头野驴,还有各种各样、光怪陆离、多如牛毛的昆虫。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威胁人的生命、却不伤害这些飞禽走兽,人们至今迷惑不解。  有趣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与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2个死亡谷,它们与美国的死亡谷恰好相反,它们不会危害人类的生命,却经常威胁飞禽走兽的生存。据人们统计,在这2个谷地中,每年死于非命的各种动物多达360多头。至今,人们仍无法解释它们的死因。  然而,更令人称奇的,要数距“上帝的圣潭”仅40公里的巴罗莫角,这个锥形半岛被人们称为“死亡之角”。该岛的锥形底部连接着湖岸,大约有3公里长。这里人迹罕至。直到20世纪初,因纽特人亚科逊父子前往帕尔斯奇湖西北部捕捉北极熊。当时那里已经天寒地冻,小亚科逊首先看见了巴罗莫角,又看见一头北极熊笨拙地从冰上爬到岛上,小亚科逊高兴极了,抢先向小岛跑去,父亲见儿子跑了,紧紧跟在后面也向岛上跑去。哪知小亚科逊刚一上岛便大声叫喊,叫父亲不要上岛。亚科逊感到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他从儿子的语气中感觉到了恐惧和危险。他以为岛上有凶猛的野兽或者有土著居民,所以不敢贸然上岛。他等了许久,仍不见儿子出来,便跑回去搬救兵,一会儿就找来了6个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人,只有一个叫巴罗莫的没有上岛,其余人全都上岛去寻找小亚科逊了,只是上岛找人的人全找得没了影儿,从此消失了。巴罗莫独自一人回去了,他遭到了包括死者家属在内的所有人的指责和唾骂。从此人们将这个死亡之角称为“巴罗莫角”。再也没有人敢去那岛了。  几十年过去了,在1934年7月的一天,有几个手拿枪支的法裔加拿大人,立志要勇闯夺命岛,他们又一次登上巴罗莫角,准备探寻个究竟。他们在因纽特人的注视下上了岛,随之听到几声惨叫,这几个法裔加拿大人像变戏法一样被蒸发掉了。这一场悲剧,引起了帕尔斯奇湖地区土著移民的极度恐慌,有人干脆迁往他乡去了。没有搬走的居民发现,只要不进入巴罗莫角,就不会有危险。  1972年,美国职业拳击家特雷霍特、探险家诺克斯维尔以及默里迪恩拉夫妇共4人前往巴罗莫角。诺克斯维尔坚信,没有他不敢去的地方,没有他解不开的谜。于是在这年4月4日,他们来到了“死亡角”的陆地边缘地带,并且在此驻扎10天,目的是观察岛上的动静。默里迪恩拉夫人是爱达华州有名的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她拍摄了许多岛上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见许多兔子、鼠、松鸡等动物,而且岛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丝毫看不出它的凶险之处。因此,诺克斯维尔认为“死亡角”一定是当地居民杜撰出来或是他们的图腾与禁忌而已。直到4月14日,他们开始小心地向“死亡角”接近,以免遭受不必要的威胁。拳击手特雷霍特第一个走进巴罗莫角,诺克斯维尔紧随其后,默里迪恩拉夫人走在最后,他们呈纵队每人间隔1.5米左右,慢慢深入腹地。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走了不久,就看见了路上的一架白骨。默里迪恩拉夫人后来回忆说:“诺克斯维尔叫了一声:”这里有白骨‘,我一听,就站住了,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两步,我看见他蹲下去观察白骨。而走在最前面的特雷霍特转身想返回看个究竟,却莫名其妙地站着不动了,并且惊慌地叫道:“快拉我一把。’而诺克斯维尔也大叫起来:”你们快离开这里,我站不起来了,这地方好像有个磁盘。‘“默里迪恩拉说:”那里就像幻片中的黑洞一样,将特雷霍特紧紧地吸住了,无法挣脱,甚至丝毫也不能动弹。后来我就看见特雷霍特已经变了一个人,他的面部肌肉在萎缩,他张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后来我才发现他的面部肌肉不是在萎缩,而是在消失。不到10分钟,他就仅剩下一张皮蒙在骷髅上了,那情景真是令人毛骨悚然。没多久,他的皮肤也随之消失了。奇怪的是,在他的脸上骨骼上不能看见红色的东西,就像被传说中的吸血鬼吸尽了血肉一样,然而他还是站立着的。诺克斯维尔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我觉得这是一种移动的引力,也许会消失,也许会延伸,因此,我拉着妻子逃出来。“  1980年4月,美国著名的探险家组织———詹姆斯。亚森探险队,前往巴罗莫角,在这16人中,有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生物学专家,他们对磁场进行了鉴定,还对周围附近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没有在巴罗莫角找到地磁证明。科学家认为,巴罗莫角与世界上其他几个死亡谷极为相似。在这个长225千米,宽6.26千米的地带,生活着各种生禽植物,而一旦人进入,就必死无疑。这次亚森探险队的阿尔图纳,不顾众人的反对,要做一个献身的试验。他在身上拴了一根保险带和几根绳子,又在全身夹了木板,然后视死如归地走向巴罗莫角。他与同伴约定,只要他一发声,大家就立即将他拖出险地。但这一次说来很怪,他一直走了近500米的路,也未发生危险,只是后来大家怕一齐陷入危险,导致无谓死亡,便将阿尔图纳强行拖了出来。尽管这次探险仍未能为这一奇怪现象找到答案,但这个试验证明了当初默里迪恩拉的推测,即巴罗莫角的引力是移动的,阵发的。这个试验,为以后的考察工作至少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阿尔图纳解释说:“也许巴罗莫岛上的野生动物就是凭经验和本能掌握了这一规律,所以才得以逃离死亡,生存下来。”这当然也包括如美国内华达与加利福尼亚相连处的死亡谷,还有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死亡谷”。  5.令人迷惑的无底洞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  然而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它位于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由于濒临大海,在涨潮时,汹涌的海水便会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股息流。据测,每天流入洞内的海水量达3000多吨。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却从来没有把洞灌满。曾有人怀疑,这个“无底洞”,会不会就像石灰岩地区的漏斗、竖井,落水洞一类的地形。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做了多种努力企图寻找它的出口,却都是枉费心机。为了揭开秘密,1959年美国地理学会派出一支考察队,他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着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岛屿上的各条河、湖,满怀希望地去寻找这种带颜色的水,结果令人失望———难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释得太淡,以致无法发现?  几年后他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制造了一种浅玫瑰色的塑料小粒。这是一种比水略轻、能浮在水中不沉底,又不会被水溶解的塑料粒子。他们把1300公斤重的这种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到打旋的海水中,片刻功夫,所有的小塑料粒就像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洞吞没。他们设想,只要有一粒在另外的地方冒出来,就可以找到“无底洞”的出口了。然而发动了数以百计的人,在各地水域整整搜寻了一年多以后,他们仍一无所获。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里去了?  6.半岛上的男人国我国历来就有“妇女半边天”之说。那么,剩下的另半边天就该属于男人的了,所以称“男人半边天”也就不足为奇。无论从生态平衡还是从男女平等的角度来看,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平等的、合理的。可世界上偏偏就有失衡的社会———男人国、女人国,使这个单性社会失去多姿多彩的男女欢愉。当然这些奇异的单性社会自然就成了人们探秘的对象。  许多村落,由于战争频仍,或出于生计,男人一走而没再返回,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少“女人国”。而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位于爱琴海上的希腊阿陀斯半岛。说是半岛有点勉强,它只有一条宽不过10米、长达2000多米的人行道与岛相连,这是10世纪前后人们为开发该岛而修筑的,所以称之为岛更确切些。现在,岛上有“城镇”11个,居民1.5万余人,其中修道士900人,设有东正教修道院20所。自1060年以来,阿陀斯制定了“禁止女人上岛”的法律。自从那以后几乎没有一个女人得以进入,阿陀斯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这里不仅没有女性,就连一些雌性动物也不许存在,甚至连女性的照片、图画或有关女性的日用品也不准带上岛。阿陀斯不受希腊法律的约束,而直接听命于修道院,使之成为世界上仅存的真正的“僧侣政治”地区。在欧洲,阿陀斯是独一无二的实行禁欲生活的地方,900名很有学问的修道士一生下来就被送到岛上,平生没有见过女人。他们两耳不闻岛外之事,一心只想死后成仙。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没有收音机、电视机,没有电话、电报,也没有报纸,禁绝一切乐器,还禁止唱歌、吸烟等。他们至今仍采用人们早已废弃的古代历法。岛上的修道士如此,平民百姓也如此,一律过着禁俗的生活。阿陀斯人过着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生活,至今吃的还是自制面包。  不过,现在他们也有了整洁的卧室和“文明产物”的抽水马桶及一辆汽车。大家心甘情愿地过着这样的生活。一位修道士说:“在这里生活很值得,没有烦恼,不必为任何事情担心,我们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的人都长寿。”据说,他们当初禁止女人上岛的理由十分充足。既然“当初一个女人就破坏了伊甸园,现在一个女人也足以毁掉阿陀斯”。不准女人上岛,并不等于没有女人上岛。  不久前,一位美国女学者偷偷上了岛,可惜被发现,不但被捆绑挨了16下鞭子,还在黑暗的地牢里被关了一夜。惟一的“成功者”是1930年欧洲小姐艾迪斯。迪普拉拉科,她伪装成男水手上岛。之后,她将亲身经历著文发表,并附上了她与一位年轻修道士在山上的合影。  7.“矮人国”之谜尼罗河流域四季雨量充沛,气候凉爽,原始森林中茂密的树叶,遮天蔽日,而地面却是一片泥泞,就在这丛林莽原中,有一个“矮人国”。这是一个矮人游牧部落,整个部落的男男女女竟没有一个身高超过1.2米。这个部落生活在这样一个经常见不到阳光的环境里,而且这里的毒蛇猛兽随时出现。他们的首领已经48岁了,是这里的高寿者。通过交谈,才明白这里矮人平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  他们的生活习性与其他地方的人不同,他们住在矮矮的屋子里,在进门时,不能猫着腰走那扇本已很矮的门进去,而是从旁边用柴草隐蔽着的一个洞钻进去,如果使劲拉开那扇只有半人高的正门,只听得“隆”的一声,就会掉进一个黑漆漆的窟窿。这是矮人们为抵御强大的外族人入侵所设的陷阱,陷阱里专门饲养有毒蛇,而且这种毒蛇的毒性很强,一般来讲,跌入陷阱的人很快就会成为毒蛇的佳肴。矮人族的饭食很简单,是一些山芋和野果,以及一些像是煮了点山羊肉渣的野菜汤。采集野果是这些矮人的专长,他们善于在树枝上攀援跳跃,如同山中灵巧的猴子。  通过和这群矮人短暂的接触,威尔逊等人从这些矮人们中渐渐了解了他们的某些生活习性和风俗,特别是这些矮人的婚俗令众人忍俊不禁。这些矮人生性孤僻,一般不愿与外界接触,由于他们的寿命很短,他们的生活轨迹也与众不同。这些“矮人国”里的男女青年大多在13岁左右就进入通婚期,他们在求偶时表现出非常特别的举动,都不采用投寄情书,倾吐衷肠的方式,也无需请他人做“红娘”,而是在夜晚,人们围着火把狂舞,在狂舞时通过射箭来求得配偶。  例如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须按传统习惯,孑然一身进深山老林猎取野兽一只,取其硬骨,精心雕刻成纤细的骨箭一支,并饰以绿草与艳丽的鲜花,骨箭长7厘米,因为在“矮人国”人的心目中,“七”乃幸福的象征,是能给人们带来成功,庇佑人们万事如意的数字。然后,小伙子携带弓箭,藏匿静僻之处,一旦在狂舞中发现意中人出现,便瞄准她的背部张弓放矢。若骨箭折断,则婚事无望,即使小伙子百般求情也徒劳无益。若“爱情之箭”完好无缺,直刺皮肉,则婚事告成,即使姑娘一时拒绝也无济于事。之后要违抗这种约定俗成的婚姻风尚,势必招惹众人严厉的谴责。据说,骨箭的箭头是浸透过一种专门配制的药草汁液,故被其射伤的肤肌并无痛感,也不会感染溃烂。  “矮人国”的矮人还有一个生理特点,就是从儿童到成人发育长高的过程很短,一般都赤身裸体,只有大人才在肚脐眼下几厘米的地方系上一条很短的围裙,或者缀有一块遮羞布。成年男子们长有稀少的几根胡须,他们的体型跟其他非洲黑人种族大体相似,只是这些矮种人身材过于矮小,高高的额头,深凹的眼眶,两片嘴唇显得特别厚而已微微撅起。他们大都举止稳重矜持,神情呆板严肃,只有那些年轻的矮人脸上才偶尔露出一丝笑意。  8.乐山巨佛是自然形成的吗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正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乐山名胜。当他乘船返回时,偶然地回首对岸古塔,见塔的周围正搭架重修。此时天气晴好,山水云天颇具画意。他举起了照相机,拍了一张风景照。  5月25日,回返家乡的潘老在朋友们索要下,将照片拿出来看,友人们大加赞赏,称赞不已。潘鸿忠也在一旁审视,不料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壮男子仰卧,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老人兴奋不已,示以众人,无不称奇。照片事一传十,十传百,前前后后共有500多人观照,观者无不惊呼:“此乃乐山巨佛!”潘老将此照印制多份,寄往有关部门。一天,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潘老拍摄的乐山巨佛照片。这位从事文化事业几十年的老同志,手执照片,禁不住地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巨佛吗!”从照片上看去,实有一巨佛平平静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尽管如此,还必须进行专门考证。甘德明同志将收到的巨佛照片,即刻送到周厅长处,厅长二话没说,派人进行实地考察。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考察队出发了。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考究,最后终于在名曰“福全门”的地方照下了巨佛身影。据考察者认为,惟有此地才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颔,看上去栩栩如生。再详视佛身,那是巍巍的凌云山,有九峰相连,宛如巨佛宽厚的胸脯、浑圆的腰脊、健美的腿胯。远眺佛足,实际上是苍茫的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翘起的脚板,好似顶天立地的“警丘柱”,显示着巨佛的无穷神力。总观全佛和谐自然,匀称壮硕的身段,凝重肃穆的神态,眉目传神,慈祥自如,令人惊诧不已。全佛长达4000余米,堪称奇绝。  然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那座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雕,恰恰正耸立在巨佛的胸脯上。这尊世界最高最大的石刻坐佛,身高达71米,安坐于巨佛前胸,正应了佛教所谓“心中有佛”、“心即是佛”的禅语,这是否为乐山大佛所暗示的“天机”呢?乐山巨佛作为旅游重要景观可确定无疑了。  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留给世人的一个大谜团。现在有一种推断:据《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冰”者为李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师都江堰的创建者,“离堆”就是乌尤山。那么,在2100多年前古人就凿开麻浩河,造就了巨佛的头。唐代僧人惠净为乌尤山立下的法规: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和砍伐乌尤山的一石一草一树一木,代代僧众都视此为神圣不可违犯之法规。因而才保证乌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佛头”千年完美无损。曾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是说唐代观音菩萨的化身叫“面然”,指“乌尤大士”之意。  那么,是否那时人对乌尤山即是“佛头”已有所悟了呢?但据研究乐山大佛文化和文物部门的专家们介绍,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和听说关于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那么,巨佛是纯属山形地貌的巧合吗?但为何佛体全身,人工的刀迹斧痕比比皆是呢?又为什么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开元年间,海通法师劈山雕凿乐山大佛,偏偏选中了凌云山西壁的栖鸾峰,并雕在巨佛心胸处呢?当今,乌尤寺的僧人,身居佛中却未知巨佛。如今,一经点破,再看乌尤山,竟犹灵佛所致。除了巨佛形成之谜以外,再就是“福全门”之谜了。据四川省文化厅考察组报告说,要看到楚楚动人的巨佛身形,其最佳位置只有一处即“福全门”。其他任何一处观赏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是看上去身首异处;或是佛头不清;或是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隐“玄机”,以“福”喻“佛”,其寓意指惟在此处,才可观赏到巨佛全身的“佛全门”。如今到乐山观光巨隐睡佛的游人,络绎不绝,不仅国内人们如此,而且国际游人已开始慕名而来,尤其考古者,更是兴致勃勃,或许他们能解开巨隐睡佛之谜吧!  9.湖底传来轰鸣声17世纪,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入印度,一个名叫史密斯的英国指挥官带领军队驻扎在一个叫劳弗里弗亚的湖边。一天在湖边发生了一件骇人的事情。当天,7个英国士兵正沿着湖边巡逻,当轮班的士兵前去换岗时,竟发现这几个士兵全都倒地死去了。士兵们的尸体被送去进行尸检,发现身体上没有任何可疑的伤痕,但体内的检验显示他们是中毒而亡的。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史密斯首先想到这也许是当地印度人对英国官兵下的毒。因为当时印度被英国侵占,沦为殖民地,印度老百姓对英国侵略者都恨之入骨,他们谋划杀死几个英国士兵也不足为怪。但在当地印度居民中并没有调查出结果。后来有人提醒史密斯,这几天来有一件事情非常怪异,或许士兵的死与此有关。一个晚上,湖里突然传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炮声,而湖面依旧平静。官兵们都不明白湖里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发出响声。炮声一连响了好几天,折腾得史密斯和士兵们寝食难安。史密斯还了解到,那些士兵死亡之前,湖里也曾接二连三地发出好几声巨响。难道是湖在作怪吗?这些奇怪的炮声是从哪儿来的?是它杀死了士兵吗?事情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了,官兵们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然而这种炮声不只在印度出现。在美国长岛东部有一个湖,名为塞内卡湖,湖里也时常发生类似的现象。虽然湖面平静如镜,但湖底却炮声阵阵。虽然炮声经常响起,却没人能够找到声音响起的具体地点。科学家曾经试图寻找炮声的位置,但无论科学家动作有多么迅速,却总是落在炮声的后面,当他们赶到炮声传来的地方时,炮声又像捉迷藏似的在另一个地方响起。世界各地都曾出现好几次类似的现象,人们将湖底的这种响声称为“水炮”,现在还保留着有关水炮的一些记载。最早的记录来自于一位地质学家的一篇报道,其中描述了他在印度恒河三角洲巴里萨尔一带的亲身经历:“寂静的夜晚,我们在巴里尔附近的河道里停泊。我们时不时地听到远处如同炮声一样低沉的隆隆声,有时是一阵单调的声响,有时却是连珠炮式的轰鸣,似乎远处正有两军对垒……”而居住在巴里萨尔周围的人们声称,每当遇上暴风雨天气,这种莫名其妙的炮声一定会如期而至。当地人肯定地说,这种声音应该不会是雷声,水炮声与雷声的音质及传来的方向都有明显的不同。那么,这幽灵般的炮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湖底炮声引起一个又一个的谜团,直到1986年,位于非洲喀麦隆的尼俄斯湖爆发的一次世所罕见的灾难给人们带来了启示。  1986年8月,在尼俄斯湖边也发生了一起死亡事件,然而这一次不只死七八个人,在几天时间里,就至少有1700名村民命丧黄泉,还有许多家禽也同遭此难。同样,在尼俄斯湖爆发灾难的前夕,许多人听到湖底也传出一阵阵“轰隆隆”的炮声。  由于这次事件的灾难性后果,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都极为震惊,立即派科考队前往尼俄斯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村民是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窒息而亡的,这些二氧化碳就来自尼俄斯湖。就在灾难发生的那几天,从尼俄斯湖里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紧贴地面侵袭了湖边的整个村庄。二氧化碳气体是湖底火山活动产生的,不断产生的气体溶解并积聚在湖底水中,一直被上层湖水封存在湖底。湖底水中的气体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随时都有可能冲破上层湖水喷涌而出。当上层湖水受到波动,或地震,或大风暴,或火山爆发,便彻底打破了一直维持的临界状态,底层水中的气体由于解除了上层水的压力,趁机向上喷涌,冲出湖面。二氧化碳气体较重,紧贴地面,挤占了地面上氧气的空间,令村民窒息而亡。而尼俄斯湖底的炮声源自湖底水打破临界状态的瞬间,在那一瞬间,本来溶解在底层湖水中的气体迅速、猛烈地膨胀,爆裂般冲破上层湖水,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响声。再来回顾一下其他湖中发出的水炮声,这些响声发出时的情景与尼俄斯湖简直同出一辙。在劳弗里弗亚湖,那几天炮声接连响起,湖底一定也积聚了许多由地质运动产生的气体,不仅包括二氧化碳,还有一氧化碳及含硫的有毒气体,这些气体一旦喷涌出来,会使人迅速死亡,比二氧化碳气体更可怕。因为要使人窒息,二氧化碳气体必须大量积聚,才能挤占地面氧气的空间,而一氧化碳和含硫的有毒气体只需被吸入少许,就能致人于死命。在劳弗里弗亚湖边巡逻的士兵很可能就是吸入了从湖底冲出水面的有毒气体而死于非命。  从巴里萨尔湖发出的水炮声看来真与暴风雨有过“约定”,是暴风雨打破了湖水的沉静,使湖底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有了可趁之机,伴随着一声声的轰鸣冲出了平时紧锁的上层湖水。而美国长岛的塞内卡湖中与科学家捉迷藏的炮声并非有意要捉弄人类。湖底气体的喷涌不一定在一个地方,哪里的上层压力较小,哪里就容易发生气体喷涌,那一处也就是水炮的“发声”地。在宽阔的湖底,“发声”地的位置没有规律可循,人们很难追踪到瞬间发出的炮声。除此之外,从水下传来的声音,由于水的传播,使声音传来的方向模糊不清,这也是人们难觅其踪的原因。  10.圣潭在帕尔斯奇湖东南部有一处不冻的深潭,它深不见底。人们称它为“不沉湖”或“上帝的圣潭”。  原来,早在19世纪时,有一家姓鲍伊的印第安人迁来此处定居。他们住在深潭的附近,一天,他们的木筏遇到了飓风,当木筏被吹到深潭时已经被支解得支离破碎。鲍伊一家7口人,有5人掉进了深潭,掉下水的人惊恐万状,拼命高呼救命,但是,抢住木筏的人不论是怎么拼命也无法靠近援救他们。筏上的人眼睁睁地看着水中挣扎的人失声痛哭,水里的人也露出绝望的眼神……  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那些在水中挣扎得精疲力尽的人们,绝望之际发现自己并没有下沉,他们觉得像有什么东西托住似的,他们得救了。后来,有一个法国人蒙罗西哥来到此地,一不小心掉进了深潭,他和前面的人一样也侥幸逃脱厄运。事后他对人说:“那就像上帝的手,把我托了起来,使我不能下沉。”因此,人们就称这个深潭为“上帝的圣潭”。“上帝的圣潭”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地,吸引来不少的旅游者。  1974年,到火炬岛考察的伊尔福德一行人也慕名来过此地。但在经过水质分析后,竟没有发现这里水的比重与圣潭周围甚至整个帕尔斯湖水有什么不同。因此,许多专家学者都猜测水下有特异物质,当有物体落入水中时,这种特异物质就释放出某种能量,增大了水的比重,使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但是,这一说法很快又被另外的专家否定了,因为经他们试验,当人落水时取出水样来,然后与圣潭平静时的水样相比较,其成分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前后水样成分完全相同。更让人称奇的是,不仅人无法沉入水底,就是钢铁也不会沉下去。197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物理学会几位专家,协同圣弗朗西斯科海军基地和加拿大航海科学院,对“上帝的圣潭”进行了又一次测试。可他们仍然一无所获,没有找到什么有力的依据。只是他们发现,圣潭不但排斥人类,而且排斥任何物体:仪器不能沉入,潜水员无法潜入水中。有一位名叫哈德希布谟的海军军官,将手上的一枚钻戒扔进圣潭,那戒子也居然像渔浮一样漂在水面。在94平方米的“上帝的圣潭”,时至今日在它的区域内,还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沉下去。  对于这种现象,没有人能说得清是什么道理。由于它的神秘,不少人曾提出将帕尔斯奇湖辟为旅游地区,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样,在位于阿拉伯半岛的约旦河谷,有一个淹不死人的死海。19世纪时,地质学家来到这里,测出死海的水面比地中海海平面低393米。  关于死海,流传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公元70年,罗马远征军统帅狄度攻打耶路撒冷时,为了惩罚那些敢于反抗的人,准备处死几个奴隶,给他们带上镣铐,投进死海。说来奇怪,这些奴隶被水浪送回岸边,没有淹死。狄度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因而只能把他们赦免了。那么,既然淹不死人,为什么叫它死海呢?原来,在这海水中,生物是很难生存的,湖里既没有水草,也没有鱼儿,连湖的周围也是寸草不生,一片荒凉。因此,就叫它“死海”。其实,死海不是绝对的“死”。在死海的堆积物中,科学家们发现,居然还有绿藻和细菌的存在。  11.奇奇怪怪的石头岩石,是地球上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平时不会引人注意。但是,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一些奇奇怪怪不同寻常的石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在我国湖南省祈阳县兰桥乡荷池村,发现了一种能漂浮在水面上的石头,人们叫它“水漂石”。这种石头有深红、灰褚、灰白等颜色,它的硅质瓣呈多孔洞组成的斑点状,比较坚硬,但比重很小,可以长时间漂在水面上。  石头也会怕痒吗?在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新乐乡拗石湾,确有两块“怕痒”的石头。它们一上一下,摞在一起,上面一块有4立方米,下面一块有一部分埋在地下,露出地面的约5立方米。如果有人触到石头的“痒处”,它便会发出“咯咯”的笑声,而且上面的一块会不住晃动。据当地一位老翁讲,石头的“痒处”是上石的一个小眼,他还是孩子时就常去用手压那小眼,以“怕痒石”的“笑声”和它笨拙的晃动取乐。  我国的地质矿产工作者在江苏省苏溧地区发现一种身怀“六甲”的怪石,为其取名“孕子石”,它呈灰黄色,质地坚硬。从表面上看,它平凡无奇,但当人们用铁锤把它敲开时,里面就滚出许多直径2厘米左右的石弹子,好似母石生下的子石,这些小子石呈圆形,颜色比母石稍浅些,成分与母石一致。地质工作者说,这种石头怀子的现象,在我国岩石学上还首次发现,历史上也无这种现象的记载。  当前地质学家还无法解释其成因,有关人员正在对此深入研究。在武陵山区深处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精美奇特的怪石,能准确地预知天气,当地农人称之为“神石”。这块石头位于该县境内的钟灵乡石门村一座小山的顶部,呈圆形,直径有120厘米,厚约20厘米;外观呈银白色,光滑平整,晶莹秀丽。每到天晴的前3天内,此石自身便发出“叽喳、叽喳”的声音,在50米内能清晰地听到;当有大雨或寒潮到来的前3天,这块石则发出“嗡、嗡、嗡”沉闷的响声,方圆半公里内都能听到。当地的人们根据此石的不同音响,判断出天气的变化,及早安排农事。这块堪称世间一绝的“神石”为何有此奇特功能,至今还无人破译。  无独有偶,在四川省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乡咸水村的安田,也有一块能预报天气的石头。如果此石的某一方集满了水珠,就预示那一方将要下雨。若水珠集在石头中央,则表明附近各地将普降大雨。石头表面潮湿发黑时,则预示当地的天气将阴雨连绵。在阴天的日子里,如果石头表面干燥发白,便是将要晴天的象征。因为这块石头预报的天气情况总是十分准确,所以被当地土家族人誉为“雨化石”。  奇怪的石头,不但我国有,国外的许多地方也多有发现,有些现象与我国的差不多,有些则大相径庭。  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的比里牛斯山中,有一块会哭的岩石,人们称它为“哭岩”。这块不足30米高的岩石在外形上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在天气晴朗的午后它会发出像女孩一样的哭声。世界各地的游客被这一神奇现象所吸引,纷纷前来,兴致勃勃地听“哭岩”的“表演”。  南斯拉夫西南的坦加斯村有一块奇怪的石头,它形似鸡蛋,上粗下细,有两米多高。看上去它像站不稳的样子,但就算你力气再大也推不倒它。最奇妙的是,在每年的5月和10月里,这块石头会喷出白色的气泡来。这些白泡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一般在半天到一天左右。科学家们虽然对这块石头进行了长期研究,但至今也找不出原因。当地人把这块神奇的石头称为“气泡石”。  菲律宾一名在巴丹省潜水的渔民,在水中看到一块奇异的红色石头。在水中拾起时有凉快的感觉,当石头离开水面暴露在空气中时,便开始发热,而后冒烟燃烧起来。一支地质调查队在非洲麻利朗东部的耶葛山脉调查矿脉,意外地挖到了一块直径约50厘米、会发光的圆形石头。令人奇怪的是,人一摸这块石头就会浑身发麻。队员们想把这块石头带回去研究。但6个人竟然拉不动它。这块石头呈蓝色透明,里面有许多很小的圆形石子。队员们想把它打开看个究竟,但6个人用铁锤敲了好久也敲不破它。3天后,那6名队员忽然感到全身发麻,视力也逐渐衰退。经医生诊断,原来他们中了那块石头放出的毒。不到一个月,6名队员全部去世了。那块放毒的石头被科学家们取走,正对它进行多方面的细致研究。  在美国内华达山脉东侧的“死谷”中,有一种能自己走路的石头,并且能留下许多“足迹”。它们引起了许多人的好奇和科学家们的注意。从1989年开始,美国著名科学家夏普对这一奇特现象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他把25块石头按顺序排列,并逐个准确地标出了位置,经过定期测量,果然发现这些石头几乎全部改变了自己原来的位置,有些石头还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最使他困惑不解的是,有块石头竟然自己连续爬行了几段山坡,“行走了”长达64米远的路程。科学家们对石头走路的现象作了种种推测,有的人认为是风吹的,有的人认为石头有磁的成分,还有的人认为是地磁感应。然而,经过进一步考察,这些说法又一一被否定了。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促使石头行走的呢?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1964年一个夏天,意大利电影剧作家特奈利在一个山洞中发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怪石,上面有人工雕刻的图案,打磨得光亮圆滑。令人惊奇的是,这块石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闪电的作用下,在特奈利住所的墙上投影下一个栩栩如生的远古时代的人像,其表情惊恐万分,似乎是面对一头凶残的野兽。后来,特奈利又在世界各地找到了很多这样的石头。如一块美国石头,投的影是一个戴头盔的人,用刀插进一头野兽的肚子;另一块德国石头,却显示出两人拥抱的影像。特奈利对这块石头进行了仔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这些石头真是远古时代洞居人的遗物吗?远古人用什么工具把图案雕刻在石头上?这些图案代表什么?为什么这些石头能反映出图像呢?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些问题。  12.怪圈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夜之间却突如其来地出现一个个圆圈,假如你目睹到这一景观时,是否会感到惊讶呢?这就是令人困惑不解的“怪圈”之谜。  据记载,“怪圈”早在中世纪就出现过,惜乎未有书面记录,到了60年代,有关“怪圈”的报道开始见诸于报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而科学家对“怪圈”关注并加以研究是在60年代中后期。当时,1966年1月19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发生了UFO事件,事后草地上出现了“怪圈”。  于是,“怪圈”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怪圈”出现的国家和地区有10余个,它们是:欧洲的前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挪威、瑞典和瑞士;美洲的加拿大、美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亚洲的日本。“怪圈”虽然频繁出现,但根据专家们对“怪圈”的研究,发现“怪圈”大多呈一样的几何图形,如:单圆、椭圆、同心圆、同心圆组、大小多圆组、同型多圆组等等。出现“怪圈”的地点,多在成熟的玉米、小麦、稻田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怪圈”的整体外观非常整齐,没有零乱感觉;二是在“怪圈”附近找不到任何人、动物或机械装置留下的痕迹。  至于“怪圈”的大小,根据《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1990年在英国南部出现的300多个“怪圈”中,小到2米~3米,最大的直径有600米;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怪圈”也是大小不等。1995年4月8日中午,地处嘉定的上海原子核所人工大草坪内,出现6个直径1.40米~5.20米不等的蘑菇状“怪圈”。无独有偶,在浙江金华大黄山公园内的一个山坡上,也有一个“怪圈”,“怪圈”内寸草不长,原有的草都枯萎了。据公园管理人员反映,“怪圈”原来只有脸盆大小,1995年6月以后不断“长大”,目前直径已有6米。有人在“怪圈”内呆了个把小时,回家后就腰痛、拉肚子,三四天后才恢复。  一些气功爱好者也反映,“怪圈”内有一股特强的引力,气往下沉,说不清什么道理。1987年9月,英国皇家空军的一架飞机飞过曾经出现过“怪圈”的黑麦田地区上空时,无线电联系突然中断,飞机坠毁在爱尔兰西南的大西洋上,而驾驶员的尸体却躺在“怪圈”里。英国土木工程师朱安斯为解此谜,曾牵了一条狗走进“怪圈”;狗不肯进入,朱安斯哄骗狗进入,结果,狗神经不正常地呕吐,离开后反应就消失了。“怪圈”中还有其他异事,进入“怪圈”的收音机、照相机等仪器会莫名其妙地失灵;在“怪圈”内,还会听到奇异的电流声。自从神秘莫测的“怪圈”频繁地出现在世界各地后,迄今为止,关于“怪圈”的成因理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有以下几种:由于“怪圈”都是在一夜之间生成,从未找到一个现场目击者,因此,一直有研究者认为这纯粹是“嬉皮士”的恶作剧。  1991年9月,从雾都伦敦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困惑了人们几十年的“怪圈”,原来是多格。鲍尔和戴维。柯莱导演的一出“十分肮脏的把戏”。这两人早在1958~1966年期间,就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练习过在麦田里画“怪圈”;而在英国,他们又利用两块木板、一根弹簧以及一个固定在棒球杆上的古怪器具,在庄稼地里,年复一年地制造“怪圈”。对于这一新闻,人们信疑参半,迄今尚无定论。英国“怪圈”研究小组组长、著有多部畅销“怪圈”研究专著的特伦斯。米登博士认为:这种“怪圈”现象是由球形闪电和其他气候因素,即“等离子体旋流”所形成的。1991年3月,日本科学家也在实验室里,用球形闪电成功地模拟了“怪圈”。早稻田大学的大林弘七教授也指出,“怪圈”是由自然界中的“等离子火球”形成的。“等离子火球”因空气中的电磁受干扰而产生,这样有一种强大的向下的压力,会压平地面的种植物而出现“怪圈”。  一些对“怪圈”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的生物学家认为:“怪圈”可能是农作物感染了某种尚未被人知晓的病毒而引起的。然而,农作物感染病毒是否会产生作用并形成如此规则的几何图形又让人疑窦丛生。《国际先驱论坛报》曾报道说,“怪圈”可能是旋风引起的带有静电的气流旋涡在顷刻间造成的。日本大学菊地弘教授有一种力学理论认为:带有静电的尘土在旋转过程中接触地面,造成农作物倒地,“怪圈”即由此产生。根据这一理论:晴天“怪圈”内的农作物呈顺时针方向倒地,阴天“怪圈”内的农作物呈逆时针方向倒地。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实验室里,用沙和人造风进行试验,也出现了“怪圈”。然而,自然界的风力是否会让人随心所欲地驱使呢?虽然“怪圈”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是:近年来,出现的地区和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所以,特伦斯。米登博士认为:许多“怪圈”现象与太阳表面黑子活动增强有关。稍具天文常识的人都知道,当太阳活动处于峰年期时,太阳黑子剧增,耀斑的发生引起了一连串的空间—地球效应,给地球的大气层、磁场和人类的活动带来了影响。而“怪圈”的综合研究,使人们不得不对此观点刮目相看。  1992年8月,英国剑桥某学校的一群学生去郊游,途经一块油菜田时,一个学生说:“我希望看到田间出现奇迹。”于是,油菜田被一阵突如其来的薄雾笼罩。过后,果然有一个心形“怪圈”出现在大家的面前,而且是一个复杂的数学图形“曼德布罗集”。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怪圈”是一些有着“第六感觉”的超级能力者“意念力”的产物。  在“怪圈”的成因理论中,最富神秘性的是把它同天外来客———飞碟联系起来。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计算机分析UFO资料的法国天文学家古罗多。波厄匀指出:在目击的UFO中,至少有10%在地面上着陆过。而国际UFO界公布的13类132种UFO形状中,圆盘状和球形、碟形也占了50%以上。因此,一旦这些UFO在地面上着陆,确实可以产生类似“怪圈”的着陆痕迹。惟一的区别是:飞碟着陆痕迹周边是倾斜到底,而“怪圈”周边是垂直到底。根据UFO资料显示,一些UFO在出现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有一些光彩会使人、兽伤亡,草木枯萎。因此,有理由怀疑“怪圈”是飞碟光所致。  1990年7月25日清晨3:30分,在英国南部的威尔特郡地区,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怪圈”研究者们,在“怪圈”出没地安置的热成像仪、微光敏感照相机,追踪到了一种令人震惊的现象:一束三角形的橙黄色光束从天而降,把地面照得亮如白昼,顷刻间在麦地里出现了一大一小、直径分别为100米和50米的“怪圈”。于是,天外来客的议论纷起,达到了高潮,“怪圈”也成为飞碟的“标志”之一。在秘鲁东部,人们发现了由男女性别符号(♂和♀)组成的“怪圈”,科学家们甚至认为:这是驾驶飞碟的外星人向地球发出的“求爱信号”。英国“农田‘怪圈’研究会”主任迈克。格林声称:“不论‘怪圈’制造者是什么东西,它肯定具有很高的智慧,也许它是在试图利用这些奇怪的图形来和我们沟通。”除了上述种种观点之外,还有“飞机强气流旋涡所致”等一些看法,也因证据不足而未获公认。当然,人类在这种神秘莫测的怪异现象面前,终将得出合情合理的科学解释。  13.时隐时现的神秘岛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来到南海进行水文测量。他们在海上不停地来回航行,进行水下测量的作业。突然,船员们见到在上一回驶过的航道上竟矗立起一座无名小岛,岛上林木葱茏,水中树影婆娑。可在半个月后,当他们再来这里测量时,却又不见了这个小岛的踪影。对于这个时有时无、出没无常的神秘小岛,大家都莫名其妙、不解真情,只好在航海日志上注明:这是一次“集体幻觉”。  3年后,即1936年5月的一个夜晚,一艘名叫“联盟”号的法国帆船航行在南海海域。这艘新的三桅帆船准备开往菲律宾装运椰干。“正前方,有一个岛!”在吊架上望的水手突然一声呼叫,顿时惊动了船上的所有船员。船长苏纳斯马上来到驾驶台,用望远镜进行观察。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个小岛。他感到纳闷,航船的航向是正确的,这里离海岸还有250海里,过去经过这里时未见过这个小岛,难道它是从海底突然冒出来的吗?可是岛上密密的树影,又不像是刚冒出海面的火山岛。船长命令舵手右转90°,吩咐水手立即收帆。就这样,“联盟”号缓缓绕过了一座神秘的小岛。这时,船员们都伏在右舷的栏杆上,注视着前方。朦胧的夜色映衬着小岛上摇曳的树枝,眼前出现的事,真如梦境一般。此时,船上航海部门的人员赶紧查阅海图,进行计算,确定船的航向准确无误,罗经、测速仪也工作正常。再查看《航海须知》,可那上面根本就没有这片海域有小岛的记载,而且,每年都有几百、上千条船经过这里,它们之中谁也没有发现过这个岛屿。忽然,前面的岛屿不见了,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又在船的另一侧出现了!  船长和他的船员们紧张地观察着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如同黑色幕布般的阴影。突然一声巨响,全船剧烈地摇晃起来。紧接着,船体肋骨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桅桁和缆绳相扭结着,发出阵阵的断裂声。一棵树哗啦一声倒在了船首,另一棵树倒在了前桅旁边,树叶飒飒作响,甲板上到处是泥土,断裂的树枝、树皮和树脂的气味与海风的气味混杂在一起,使人感到似乎大海上冒出了一片森林。船长本能地命令右转舵,但船头却突然一下子翘了起来,船也一动不动了。船员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显然,船是搁浅了。天终于亮了,船员们终于看清大海上确实有两个神秘的小岛,“联盟”号在其中的一个小岛上搁浅了,而另一个小岛约有150米长,它是一块笔直地直插海底的礁石。好在船的损伤并不严重。船长吩咐放两条舢板下水,从尾部拉船脱浅。船员们在舢板上努力划桨,一些人下到小岛使劲推船,奋战了两个多小时,“联盟”号终于脱险。  “联盟”号缓缓地驶离小岛。两个小岛渐渐地消失在人们视野之中。这一场意想不到的险恶遭遇,使全船的人都胆颤心惊。精疲力竭的船员们默默地琢磨着这一难解之谜。“联盟”号刚一抵达菲律宾,船长苏纳斯就向有关方面报告了他亲身经历的这次奇遇。当地水道测量局等有关单位的人员听后说,在这片海域从来也没有发现过岛屿。其他船上的水手们也以怀疑的态度听着“联盟”号船员的叙述。显然,大家都认为这是“联盟”号船员的集体幻觉。船长苏纳斯不想与他们争辩。他决定在返回时再去寻找这两个小岛,记下它们的准确位置。开船后两天,理应见到那两个小岛了,他却什么也没有见到。他们在无边的大海上整整转了6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两个小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苏纳斯虽有解开这个谜的愿望,但他不能耽搁太久,也不能改变航向,只好十分遗憾地驶离了这片海区。  在19世纪30年代,有艘轮船在地中海西西里岛南面海域航行,海员们看到前面一大片海水在沸腾,波涛汹涌,雷声隆隆,突然升起一个高20多米、宽700多米的水柱,不久又升起水蒸气烟柱,冲向500多米的高空。到了晚上,远远看去,烟柱里红光闪闪,火焰翻滚,把海面也照亮了。一周后,海员们又路过这里,看到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浮石和死鱼,前面新添一座8米高的小岛,蒸气烟柱还在喷发呢。当时,人们就叫这个岛为格雷汉姆岛。又过了一周,当地质学家霍夫曼来到岛屿附近考察时,发现它已高出水面20多米了。再过了10天,这个小岛又长高啦,它已高出海面60米,岛的周围长1.8千米。奇怪的是,这个海岛在4个月后却消失不见了。后来,它又几经沧桑,曾多次出现和消失,最近一次出现是在1950年,可是不久,它又消失了。  因为格雷汉姆岛忽隐忽现,出没无常,所以人们又叫它“幽灵岛”。这种海上的“幽灵岛”在爱琴海的桑托林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汤加海沟附近海域曾多次出现过,这些都是海底火山玩的“魔法”。  14.小岛上的三个谜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位于利比亚和西西里岛之间,它距两地不足100公里。  在马耳他岛上有3个神秘的谜。  第一个谜是有关地面上的一些奇特轨迹。这些轨迹看起来像是某种轨道,当地土著人称之为大车印。表面上看,这些轨迹也似乎是车辙。有人认为这些轨迹是实际使用的车轨,可能在某个时候湮没在地面之下,以后又逐渐露出地面。  但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轨迹显示出明显不同的辙宽。又有人认为这些轨迹只是大车辙,譬如说某种双轴大车在地上压出的槽,这也肯定不对。众所周知,双轴车有4个轮子,在转弯时,后面一对轮子划出的曲线要比前面一对的小一些。因此,如果是双轴大车,必须找到与前面轮子辙印不同的后轮辙印,但事实上没有。还有人认为是单轴车,这一猜想同样不着边际,理由是各不相等的辙宽,这些单轴车得有活动的轴才行。  不久前又有人提出一种观点:在轨迹的凹槽中推动的是单只轮子。这一想法也不对。因为轨迹凹槽深度为72厘米,这意味着当轮子在槽沟里转动时,从轴心到底部的深度至少为70厘米左右;但这样大小的轮子无法沿着轨迹向前转动,因为轨迹有些地方转弯很大,轮子在槽沟中根本转不过去。也有人提出其他想法。他们认为,这些轨迹也许是某种动物,譬如牛,将树枝绑在背上拖曳而成。这些树枝下面有分叉,在分叉的枝干上放置沉重的货物,譬如神庙中的巨型石雕。  然而这种理论也不大可能。马耳他岛的地面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如果某种动物的确曾经年复一年地拖着分叉的树枝走过而在地面上留下印记,那么,首先我们应看到这种动物踏出的小路,其次我们还必须假定多年以来树杈具有相同的宽度。这些困难使得这种理论不大可能成立。马耳他岛上的这些轨迹一直延伸到地中海,即使在水深42米的地方,潜水员还能看到。  人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我们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留下过车辙,月球车也曾在月亮表面四处行走;马耳他岛地面为风化的石灰岩,它在潮湿的时候非常松软,也许就在这期间某种不明飞行物曾经以某种方式接触过马耳他岛的地面?  马耳他岛的第二个谜在被称为太阳神庙的蒙娜亚德拉神庙里,它比海平面高出48米,整体轮廓看起来如同一片三叶苜蓿的叶子,宽约70米。一个名叫保罗。麦克列夫的马耳他绘图员曾经仔细地测量过这座神庙,并由此得出了一个极其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夏至的日出时分,太阳光擦着神庙出口处右边的独石柱射进后面椭圆形的房间里,正好在房间左侧的一块独石柱上形成一道细长的竖直光柱。这道光柱的位置随着年代的不同而改变,在公元前3700年,光柱偏离了这块独石柱而射向它后面一块石头的边缘;而在公元前1万年,这道光柱如同一束激光一样笔直射向后面更远一些的祭坛石的中心。  在1993年12月21日的冬至,上述情况又出现了。不过这次出现在相对的一侧,同时房间右侧后部设有祭坛石。在日出时分,太阳发出的第一道光线笔直地在出口处的两块独石柱之间穿过,射进神庙的房间里,光线穿越门拱并照亮了房间中部巨大的祭坛石。神庙中出现的这种准确的投影现象绝非偶然,事实上整个神庙建筑布局上的精确性已经排除了任何偶然性。这样,在冬至和夏至,分别在右边和左边的相应的独石柱上形成了一道光柱,这两根独石柱可称为日历柱。它们宽度不等,右边一块宽1.03米,左边一块宽1.20米。右边的独石柱上出现的是冬至的太阳光柱,我们所看到的是在我们的世纪里太阳光柱的位置,它没有射向后面石块的边缘。这样的建筑布局,也恰好为公元前3700年和公元前1万年的太阳光柱留下了足够的位置。太阳光柱在整个石块上扫过一遍大约需要25800年的时间。正是根据石块的宽度,我们算出了这一情况开始的时间:公元前10205年。更早的年代里太阳光柱射向另一侧的日历柱,由此建造神庙的人也完成了一个简明的日历。左边的日历柱比右边的一根窄13厘米,正好是两束太阳光柱的宽度,后者宽约6.1厘米。假如日历柱再宽一点,太阳光柱将无法精确地射向位于后部的祭坛石的中心。必须注意的是,现在太阳光柱没有射向祭坛石,它被左边较小的一根独石柱挡住了。而在公元前3700年,太阳光柱也没有落在祭坛石的中心,其位置相差6.1厘米。迄今为止,太阳光柱射向祭坛石中心只出现过一次,即公元前10205年的那次。从左侧与右侧独石柱的不同宽度,我们可以推算出太阳神庙的建成日期。公元前10205年的冬至,太阳光柱正好扫上右侧独石柱的边缘;同年夏至,太阳光柱落在左侧独石柱后面的祭坛石中心。  这样,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结论:神庙是公元前10205年建成的,离现在已经整整1.2万年了。根据马耳他岛上太阳神庙中相当精确的太阳钟,我们可以推测出其建造者的许多情况。他们并非完全未开化的原始愚昧的生命,至少他们具有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和精确的历法。此外,我们还得以确定他们生活的年代,这都是作为后人的我们感兴趣的话题。  马耳他岛上的第三个谜团暗藏在位于南部的首府瓦莱塔一条不引人注目的小路上。1902年就是在这儿发生过一件引起轰动的大事。当年,有人建房时在地下发现了一处洞穴,现在人们将这一地下建筑称为“Hypogum”,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Hypo”意思是“在上面”或者“在下面”,而“Gaia”则指“土地”,合起来为“在地下”。  整座地下建筑由许多上下交错重叠的多层房间所组成。里面有一些进出洞口和奇妙的小房间,旁边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壁龛。中央大厅里耸立着直接由巨大石料凿成的大圆柱与小支柱,支撑着中央大厅的半圆形屋顶。整个建筑采用了粗大的石料,以一种近乎完美的方式建成,线条清晰,棱角分明,甚至那些粗大的石梁也不例外。没有用石块镶嵌补漏的地方,更没有用多块小石块拼装之处。无缝的石板地面上耸立着巨大的独石柱,壁龛与支柱都直接雕在这些石柱上———都是些非常精密、坚固的大石料。整个地下建筑共3层,最深处离地面12米。建筑者持石锤工作,因为在马耳他岛上根本没有黑曜石(即火石)。这座地下建筑的设计者是谁?在石器时代,他们周围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建筑了这座巨大的地下建筑?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15.古墓石阶闻泉水声当你拾级而上时,会伴有水声叮咚,这一怪事发生在位于河北省磁县境内的“天子冢”台阶上。为此,引起了中外专家的兴趣,但多方考证而无答案。  “天子冢”属国家级历史重点保护文物。据历史学家推测,为东魏孝静皇帝之墓,封土高25.3米,周长750米,整个陵区占地20余亩,为古代宏伟的陵寝之一。孝静帝名元善见,清河文宣王元颤(去页)之子,东魏天齐元年(534年)即位,建都邺城,史称东魏王朝。天宝元年(550年)高洋称帝,建立北齐,封元善见为中山王。天宝二年(551年)殂,时年28岁,奉谥为“孝静皇帝”,葬于此。  走近“天子冢”,只见坟墓如一座大土包,上有若干小庙,高高耸立在田野之间。所谓“响水石阶”,其实只是陵墓北坡一条通往坟包顶端的青砖台阶,约10多米长。为了验证响水之声,当地一位守陵人让人站在台阶下端,自己信步拾级而上,果然人未到台阶中端,“叮咚”之声已然响起,若泉水之声,走的台阶愈高,水声愈大,清晰可闻。这时,一位游客拿来了一挂在售票处购买的鞭炮,放到台阶之上点燃,刹那间,鞭炮声响起,水滴之声更加清脆悦耳,回旋在半空中,有时甚至盖过鞭炮声,远处也可以清晰听见。  据守陵人介绍,这条台阶已经修了多年了,他们在陵墓旁边的小屋守陵时,无意中听到游客上台阶的脚步声伴着水声才发现的。至于这种水声是怎么产生的,自发现以来,已有多位专家到此考证,均无明确答案,但这“响水阶”的名称却一直叫了下来,并引来了众多游客。  当地一位官员认为,这座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坟墓,之所以产生这种滴水之声,极有可能与坟墓的建筑构造有关。因为古代建筑坟墓,多是用糯米汤浇注的土层进行夯筑,一层层夯起来,状似“乐阶”,故有此声。但这种说法并未解释到位,因为它仍没有说清为何有响水声。  1.人类起源并非仅限于非洲“走出非洲”的人类起源理论认为,在15万年前,人类开始由非洲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并在同一时间由穴居人类演变为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但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掘出了据信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现代人DNA的化石,在对上述DNA化石进行研究分析后却发现,现代人类开始在澳大利亚生活的时间较之根据“走出非洲”理论推断出的现代人移居澳大利亚的时间要早得多。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的几位科学家指出,此前有关人类起源于非洲并由此向其他各洲迁移的理论令人怀疑,甚至有可能是不正确的。  1969年,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超过175块骨头碎片,重新组合后,他们构成了一位年轻的成年女性的框架,后被称作芒谷女人。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显示她死于24500年到26500年以前。  5年后,在距发现芒谷女人500米远的地方,发现了埋葬另一个古人的地方。现为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的吉姆。包勒发现了从沙漠中伸出的骨头的一角。后来证明那骨头是大约60000年前的一个人的头骨的顶部。几乎从他出土的那一刻起,芒谷男人就挑战了科学信仰,对上述化石DNA的研究显示,这具遗骸的生理特征与现代人类并无二致,这使得人类学家产生了分歧。澳大利亚土著人在这一地带游牧了几千年,那是沿着芒谷湖西边延伸30公里的古老的沙和泥土构成的地带。当这个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西北的维兰德拉湖在一万年前干枯时,曾住在湖边的人的骨头和遗迹被沙漠吞噬。但33年前,风使得这段历史显露出来。  美国的人类学家阿兰。曼恩表示,上述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令人震惊。他认为这一发现具有非凡的意义,没有人能够预料得到。与此同时,这一发现还表明,随着人们对人类起源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将发现有关人类起源的真正时间和背景正在变得愈发复杂。  而香港大学地理及地质学系副教授章典在西藏发现两万年前多个人类化石手印与脚印,证实西藏在冰河时代已经有人类居住,这比以往所认定的最早的西藏人类遗迹还早了16000多年。章典副教授在1986年到西藏高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行程中,在离西藏拉萨市85公里外的一个温泉旁边山坡上,发现了19个手印和脚印,以及一个火坑的遗迹。他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发现的重要性。1995年他重返旧地,发现当年发现的手脚印仍然原封不动,于是他带回一些样本,以便鉴定这些手脚印的年代。在1999年和2000年香港大学的地球科学系副教授李盛华使用光学分析方法,一再验证,证实章典带回来的手脚印有两万年的历史。章典把这一发现写成文章,在2002年《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上发表。《自然》杂志也作了报道。  以往的理论是西藏高原在18000年至24000年以前就被冰川覆盖,不可能有人类居住,西藏最早有人类的时间在1977年被定在4690年前。章典的发现却对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  另外,在2002年举行的“21世纪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考古学专家提出了出人意料的最新看法,他们利用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2500年前的山东临淄人与现代欧洲人的基因特征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据中国古生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室的专家介绍,他们与日本的有关研究机构合作,以山东临淄地区古墓群中古人类DNA为标本,提取并纯化了该地区2500年前、2000年前的古人骨DNA和现代人的DNA,并分别与从国际基因数据库中筛选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了DNA特征的比较。结果发现,2500年前的山东临淄人与现代欧洲人的基因特征非常近似,2000年前的临淄人又与现在的哈萨克斯坦、阿尔泰人的基因特征非常近似,而当代的临淄人与现代的东亚人基因特征非常接近。这一研究的原理是,线粒体DNA具有母系遗传的特征,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人群的线粒体DNA多态性最高的区域样本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上述的结论。此外,由于人与动物在种类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人与动物的比较在这里是没有意义的。  以往对中华民族的起源、进化及形成虽在很多方面做了研究,但绝大部分论据都是通过比较现代人之间的遗传特性获得的,而直接探索人类及动物过去的遗传特性,是科学界长久以来热切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难题。至于这个结果的成因,是人类的迁徙和通婚、基因的突变,抑或是其他原因,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有关专家指出,分子考古学的这一研究成果,将对于考证中华民族的演化过程、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变迁、人文考古学等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以上种种看法表明,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权威性的理论还存在着不同的分歧,要完全搞清楚人类起源的问题,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埃及艳后和她的水下王国公元4世纪,30米高的巨浪和强烈的地震,使埃及艳后最后的住所,位于亚历山大港拐弯处的一座“L”形的小岛安提罗得岛葬身海底。就是在这里,在7米深的水下,沉睡着古代最著名和最宏伟的城市之一———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沉睡着克里奥巴特拉传奇般的迷人的宫殿。这座王宫亲眼目睹了众多传说中的“尼罗女王”和她那些著名情人之间发生的充满着勾心斗角与诱惑的浪漫史。  1600年来,亚历山大城和宫殿被封闭在一座充满着浑浊泥水的坟墓里,厚厚的一层沉积物将它掩盖,水藻为它披上伪装,使它变得难以辨认。  海洋考古学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由潜水员和考古学家组成的探险队被古代作家们的描述所吸引,决定使传说中的宫殿重见天日。结果,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慢慢地从20英尺深的地中海海底显露出来。此次的海底探险成果是极其惊人的,特别是在雕像方面,收获甚丰,这些雕像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上传奇人物的丰姿。他们的发现包括:———古埃及主掌生育和繁殖的女神———伊希斯的雕像。有关她的雕像,世上流传的极少,因此这座手持宝瓶的雕像显得尤为珍贵。———两座狮神人面像,其中一座是克里奥巴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一个巨大的黑花岗岩头像,据推断,是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一座比真人还高的白色大理石全身像———神化了的托勒密皇帝。———城市码头的木质遗迹,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一艘属于Antirhodos私人海港的沉船,克娄巴特拉的府邸,就坐落在海港所在的岛上。  碳14鉴定法表明,沉船的时间在公元前90年至公元130年。船身外部的裂洞显示,灾难的发生是另一只船撞击的结果。虽然戈迪奥的发现是富有成效的,为这座海底沉城提供了第一幅可视地图,但许多学者认为,这些发现只是冰山的一角,毕竟,亚历山大城的雄伟并非几座雕像,几条街道所能涵盖的。  亚历山大城始建于公元前332年,作为世界文化的中心,繁荣昌盛了近两个多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藏书,曾一度多达50万册。但在公元前100年,托勒密王朝(王朝建立人———托勒密,知名的编年史家,也是亚历山大帝的副将,在大帝死后奉命在埃及摄政)已不能抵御贪婪的罗马人的骚扰,克里奥巴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不得不向罗马帝国缴纳贡品,以求疆土的完整。随着克里奥巴特拉传奇般迷人的宫殿浮出水面,人们又开始咀嚼起埃及艳后那诱惑的浪漫史到了埃及艳后时代,克里奥巴特拉———这位绝世美人与数位罗马的统治者有染,企望能守住曾繁荣一时的帝国,但最终她的努力与她自己,只成为了历史神话津津乐道的话题和电影票房的追逐对象。克里奥巴特拉的第一位罗马情人是朱利叶斯。恺撒,这位罗马统治者帮助她铲除了王位的强劲争夺者———她的兄弟,托勒密十三世。在恺撒被暗杀后,这位埃及女王又被庇护在迈克。安东尼的丰翼下,最终又引诱安东尼追随她来到亚历山大城,在城市东海岸的皇家宫邸中,共筑爱巢。寻找海底文明:埃及千年古城发现实录安东尼出于对克里奥巴特拉疯狂的爱与忠贞,决心为情人建造一个强大的帝国,而这最终惹恼了他的同胞———罗马人。  公元前30年,安东尼的老对手奥古斯都,终于伺机发起了进攻。海战中,安东尼和克里奥巴特拉分别乘船去视察他们的舰队,但在Actium一役中,安东尼被击败,克里奥巴特拉亲眼看着她的舰队溃不成军,黯然返回家中。安东尼在听信克娄巴特拉已自杀的谣言后,便自杀身亡。随后,克里奥巴特拉害怕被俘到罗马游街,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至今尚无人能证明,她确实如传说中所说,是用一种叫角奎的毒蛇来自杀的。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亚历山大城依旧是埃及的首府,但受罗马帝国的统治。随着克里奥巴特拉的死去,埃及作为世界最强大帝国的历史,也成了昨日黄花。早在80年代,戈迪奥就预感到,他所要找的东西就在这个老海港的下面。但到了1992年,他和他的欧洲海洋考古学院,才得以开始看看下面究竟有什么。得助于最先进的海底工具,海洋考古学家们可以接近海底的物体。除为海底工作特别设计的声纳定位仪和全球定位系统外,他还使用了核共振磁力仪,这种设备可以测出水下磁场的最微小的变化,使探险者对埋藏的物体作出正确判断。  “那是4年前9月份的一个闷热的下午,”戈迪奥回忆说,“在作为基地的‘海洋号’船上的实验室中,进行着4年来的常规工作,所有人都忙于用电脑核对从亚历山大港海底收集来的数据。不过,那一天,实验室被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所笼罩。我正潜心研究一张表格,忽然听见甲板上一阵喧闹。‘这下面有个东西,一块巨石,非常漂亮!’潜水员的这一喊声如电击般令我悚然一惊。我立即套上潜水衣纵身入水。我在泥泞的水中奋力地游着,并发现了其他潜水员手电发出的微光,他们正围着一块在一般人眼中极其普通的岩石,只不过它比海底其他东西稍亮一些。我几乎是怕碰坏它,轻轻地伸出手擦去岩石上的泥浆,于是露出了眼睛、鼻子———一尊大理石头像的整个面容显现出来。最后,我抚摸着梳成长长的法老式样的头发,我明白自己就要赢了:这是马可。安东尼的头像,他是克娄巴特拉女王的最后一位至爱情人,她为他而丧命并与他合葬一陵。这样说来,我所寻找的女王也应该在这儿,只不过她仍在等待重见光明。”戈迪奥喜欢这样回忆他与古亚历山大城遗迹以及克娄巴特拉王宫这一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之一的宫殿的首次“相遇”。  事实上,戈迪奥非凡的“水下奇遇”才刚刚开始。继这一发现之后的是8500小时艰苦的水下探寻工作。在这些日子里,他住在停泊在亚历山大港的一艘船上,以便完成这项壮举,而这一壮举使他完全有理由被列入考古学上的奥林匹亚众神谱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克娄巴特拉的王宫也找到了。不过,呈现在研究人员眼前的景象却与他们预料的相去甚远:从书中读到的那些珍贵的材料和文物杳无踪迹。实际上,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王宫顶棚上的大木箱里装满了财宝,房梁由一层厚厚的黄金覆盖着,龟甲形的门扇上镶嵌着密密的祖母绿。这些仿佛如《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财宝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我不是在寻找珍宝。宫殿是在克娄巴特拉去世大约4个世纪后沉没的,她的继承者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将这些珍宝中饱私囊。”戈迪奥回答说,“但令人迷惑的是,就连王宫的大小也减少了90米长,45米宽,看来,人们过去仅仅因为亚历山大城被认为是‘千宫之城’,就想像女王的宫殿必定是其中最庞大的一座,这想法或许是有些夸张了。”  3.非洲原始岩画是谁画的从18世纪起,人们在非洲这块古老大陆的山地、悬崖峭壁上发现了许许多多史前原始岩画。这些岩画虽然十分粗糙,但形象个个栩栩如生。它虽不如欧洲岩画产生得那样早,但要比大洋洲的远为古老,而且它不像欧洲岩画只集中在法国、西班牙,而是分布极为广泛。更引人注意的是它的数量多,流传广,仅撒哈拉地区就有3万个岩画遗址被发现,半数在塔西里,时间上经历了上万年。  最早发现非洲岩画是在1672年,要比欧洲岩画早发现150年。当时委内瑞拉一个葡萄牙人旅游团到莫桑比克旅游观光,一个偶然机会,旅游团成员在岩壁上发现了第一幅画着动物的岩画,当即他们就向里斯本皇家美术学院作了报告。  1752年,由E.A.弗雷德里克率领的非洲探险队在非洲东海岸鱼河两岸又发现了好几幅岩画。  1790—1791年由格罗夫纳率领的远征队在非洲土地上发现了更多的岩画。令人惊喜的是,人们以后又在阿尔及利亚东部找到了一座巨大的颜料库,它位于撒哈拉沙漠中一条长800公里,宽50~60公里的恩阿哲尔山脉,那里蕴藏着丰富的红砂土矿藏,就是岩画的主要颜料。在这片广阔的山区,1956年,一个法国探险队竟发现了1万多幅作品。根据这些岩画所反映的内容,科学家们推断在撒哈拉地区变成沙漠以前,这里曾生息过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他们以猎取大型水栖动物为谋生手段,也放牧羊群。  大量考古资料证实,非洲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是地质学上寒武纪的潮湿期。那时撒哈拉地区还是一片布满热带植物,适于狩猎的草原,这正是产生狩猎艺术的重要土壤。那么这些原始岩画究竟出自谁人之手呢?世界考古学界围绕这一问题主要分成两大派。一派认为岩画是非洲本土产物,它自成体系,不超越非洲边界。这一派中绝大多数认为是当地土著布须曼人创作的。撒哈拉地区是布须曼人文化中心,非洲岩画就发生在这个中心地区,然后向四周传播,北至塔西里,南至非洲中部、南部,东至埃及。  不少专家指出,岩画中表现的非洲土著居民臀部高耸的形象正是非洲一些部族人的特征,这是欧洲史前岩画中不可能有的。至于非洲岩画与欧洲岩画有相同之处,因为狩猎艺术遍于整个地球,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给狩猎艺术题材甚至表现方法带来某些相似性。  而另一派主要是欧洲学者,他们坚持认为非洲史前岩画是外来文化传播的产物,有的干脆说是欧洲史前岩画的复制品。他们认为在公元前5万年左右,首批欧洲移民尼安德特人来到非洲,4000年后克罗马侬人大批移居非洲,正是作为欧洲史前岩画创作者的他们,把岩画带到非洲。此外他们还以在非洲北部发现欧洲旧石器时代的克罗马侬人和卡普新石器时代的人种类型以及布须曼人丝毫不懂透视法为依据,否定岩画是非洲本土产物。但是这一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虽然西班牙东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区岩画确有相似之处,一些考古学家也因此推想在远古年代的艺术家,是从地中海飘泊到好望角去的,当他们漫游到当时还是绿色而富饶的撒哈拉及东非大平原时,找到了理想的狩猎区,然后到达山区高原时就停止前进了,于是在那里创作了许多最早的非洲岩画。然而这些只是他们未经证实的主观猜测和臆想。  至于说布须曼人不懂透视法,这不能证明岩画就不是他们的作品。因为已灭绝的布须曼画家也可能具有后来的布须曼人所没有的岩画知识和技巧。这种知识和技巧是秘密传授的,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掌握,所以后来的布须曼人看不懂前人所画的岩画并不奇怪。何况因不少岩画日久天长已模湖不清,后来者也难以辨认了,以人种学观点作依据就更是一种缺乏说服力的种族偏见了。还有个别学者认为要弄清岩画究竟是非洲本土的古老艺术还是外界文化的辐射很难,而且也没什么重要意义,他们以为任何伟大艺术都是“国际性的”,想把任何艺术都贴上民族的标签是困难的。非洲岩画如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画廊一样,兼容诸多民族及其原始宗教派别的艺术。不管怎样,非洲岩画的发现无疑对研究世界原始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它使我们能以此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审美意识的起源以及原始艺术的特征,更能从岩画中了解当时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和社会形态。非洲岩画创作者之谜也终究会水落石出的。  4.针灸、纺织术的新发现针灸起源于中国,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人们一向认为针灸是中国人在3000多年前发明的,然而,最近在欧洲的考古发现,5200年前的冰河时期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古人可能已经接受过针灸治疗。  考古学家最近在一个死了5000多年的欧洲人尸身上,发现一些文身图案的位置,与针灸穴位不谋而合。近年来在欧洲意大利与奥地利区域、海拔1000多米的阿尔卑斯山中厄策塔仑地区被发现的称为“奥兹蒂”的木乃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欧洲古尸。由于该处长年积雪,奥兹蒂的尸体得以保存完好。最令科学家惊讶的是,尸身上共有57个文身图案,包括各种线条和交叉符号,他们初时以为这些文身是原始部落的装饰。他的背部及腿部皮肤有着与针灸穴位相重合的神秘斑痕,很可能是接受针灸治疗的遗迹。  通过电脑层面X射线照相术研究,科学家发现奥兹蒂患有腰椎关节病。中医针灸学的对症疗法,是对膀胱经相应穴位的针灸。而奥兹蒂体表斑痕有相当一部分与膀胱经穴位吻合。意大利巴尔扎诺大学解剖学教授维吉尔指出,部分文身的位置与中国针灸学治疗关节疾病的落针位置,相差不出5毫米,科学家早前已证实冰人生前脊椎及膝盖等部位关节均有毛病,因此推断这些文身可能与治疗方法有关。针灸学的起源一向带有传奇色彩。欧洲古人是如何获得针灸学知识的?也许是史前文明的遗留,而后在亚洲得以保存,却在欧洲失传了;也许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反映?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问题。  专家指出,这些证据可能改写人类医学史,欧洲人可能早于公元前3000多年已应用针灸技术治病,比中国人早2000年。奥地利格兹大学生理学家莫萨认为,欧洲人可能只是初步应用针灸技术治病,中国人则深入全面地发展,令它沿用至今。而美国考古学家发现,早在2.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就发明了纺织术,他们能够利用织机织造帽子、衣服、篮子和网等物品。  此前考古学界一直认为,纺织术是在距今约5000至10000年前,即农业文明开始之后才出现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奥尔加。索弗博士及其同事说,他们分析了在捷克共和国境内发现的90多块旧石器时代的陶土碎片,发现上面有纺织物印痕。这些痕迹展现了多种纤维编织技巧,包括缠结、平织等编织法。其中平织必须使用织机才能做到。由此可见,狩猎时期的原始人已经拥有精良的纺织品,而不是人们原先想像的那样只有兽皮可穿。  根据这一发现,索弗等人对在欧洲发现的一些旧石器时期女性塑像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塑像头上有一些像发辫一样的缠结物,以前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发式。索弗博士说:“现在看来,说它们是帽子更为贴切。”  5.数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新加坡大学已经退休的数学教授林来永最近研究后发现,其实最早发明计数方法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中国人。不过中国人没有把这种方法用书写的形式表达出来,而被阿拉伯人抢了先手,否则现在的阿拉伯数字可能就被叫做“汉数字”了。  林来永此前已经获得多项关于远古数学研究的奖项。林来永的这个观点向传统的“阿拉伯人和印度人发明现代算术”的观念提出了挑战。他经过对中国古籍的研究后认为,早在公元前475年,中国人就发明了代表数字1—9的方法,中国人发明数字比其他人早了1000年。在公元前475年,中国的大部分人像小贩、学者和官员等都已经用一种排列竹签的方式来表示数字1—9.人们本来以为“0”这个数字是印度人在公元600年发明的,事实上比印度人早1000年,中国人把竹签排成一个四方形,就相当于“0”。这种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中,只要把9个代表1—9的竹签放在一个框里面,那么什么数字都可以表示出来了。  到了13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用竹签来解决更先进的数学问题了。林来永查阅了复杂的古文,指出在5世纪和9世纪,中国的竹签计数法通过丝绸之路而向阿拉伯世界和西方传播。阿拉伯人最早在公元825年才写出了一本数字书,但是中国在公元前700年就已经有了一本关于竹签计数法的书《九章算术》了。  到了16世纪末,由于算盘的发明,竹签计数法开始消亡。林来永惋惜地认为,可惜中国人没有把他们的竹签计数法改变成为一种可以书写的形式,否则世界数学史将要改写了。中国不仅发明了计数方法,而且还发明了数学上的幻方问题。  相传,大禹治水时,洛水浮现神龟,背负洛书,大禹根据它划分九州,制定九畴,于是天下一统,归于大治,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随即诞生!洛书从此成为吉祥的象征,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洛书被世界公认为组合数学的最早史料,由它发端了数学上的幻方问题。并在组合数学、图论、群、对策论、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工艺美术等等领域得到应用。  1977年,它更作为人类与可能存在的外星人沟通的语言被宇宙飞船携入太空!幻方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它的构造。  但是,4000多年来,一直未有一个奇数阶偶数阶的“统一”构造出现。不久前,斑竹已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作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如果用非数学语言去对统一构造进行最简单的描述,那就是:“心心相印,以心换心!”《龙颂》主页借重这一“统一”理论的基本原则与幻方在中华文明发祥之时于治国安邦上“九州一统”的吉祥寓意,有机地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民俗文化相结合,于一图之中演绎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的屈辱、抗争与崛起的历史,亦庄亦谐,如诗如画,其内涵与趣味妙不可言!斑竹还专门来对任意阶幻方统一构造感兴趣的朋友准备了“幻方构造”栏目。《易经》与《易经》中的重要图式洛书不是神物,但是采用借鉴、联想等等思维方式,人们不断从蕴含在其中的辩证、逻辑、类归、数学等等思想中得到启发,推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这是它们作为中华文化瑰宝,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主要原因。  6.纸莎草船能远航吗20世纪3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马洛温教授从查加尔巴扎尔一处有6000年历史的部落遗址,发掘出一只学名叫卵黄宝贝的小贝壳,这是一种原产于印度洋的贝壳。而查加尔巴扎尔的遗址位于远离海洋的叙利亚北部地区。面对这只贝壳,他越看越觉得好奇有趣,它出土在离原产地那么遥远的地方,有着6000年的历史,如果贝壳能说话,一定能讲出一个饶有兴味的故事,它是怎样来到查加尔巴扎尔的,为什么来到这里?  其后的考古学家们,经过50多年的努力,最终由挪威的一位专门研究古代船只及人类学的专家海伊达的试验找到了较为合理的解答。海伊达是从吾珥出土的图章上看到纸莎草船的样子,从而想到,这种船很可能是当年航海商贾使用的货船,很可能是它扬帆远航,沟通当时世界各地的相互联系的。  几十年来,在美索不达米亚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出不少器物和记录的文字,可以证明远在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早已建立起一个庞大有效的繁荣贸易网。最重要的一个贸易中心是“迦莱底的吾珥”,当年希伯莱族长亚伯拉罕便是从这里出发周游各地的。吾珥位于幼发拉底河畔,距波斯湾西北尽头只有几公里,吾珥商人当时用泥板记帐,不少泥板一直保留至今,从这些泥板上,可以看见那时这个城市繁荣商业的一面。吾珥是商旅来往频繁,货物集散而川流不息的港口。当地贸易由一帮乘船往来做买卖的航海商贾操纵,很多人应该有自己的船。他们将吾珥制造的布匹和衣服等本地商品,运往一个叫作帝门的城市,在那里换取吾珥迫切需要的铜。  考古人员在一位名叫亚纳西尔的商人所拥有的房屋遗址,发现了一块泥板,上面记载着收到帝门运来的一批铜,包括后来这批铜如何一点一点地售出。当然,他们的交易并不仅限于铜,还有一块相当购物清单的泥板,上面列着纯金、青金石、象牙及象牙制品。还有眼部化妆用的油彩、木材、珍珠等昂贵的奢侈品,这些物品在古代肯定也是价值不菲,它们都不是吾珥或附近地区的产品。可以想像得出,吾珥和帝门之间贸易频繁,帝门这个地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在猜测帝门这个城市在哪里,一些考古学家们猜想它位于波斯湾的巴林岛上,就是如今盛产石油的地方,这个猜想最终由英国考古学家毕比给予了证实。毕比在巴林岛的北岸发现了一个古港口遗址,从港口出土的一些器物中,找到了几枚当年用作登记运输货物种类的皂石雕刻的图章。毕比于是把这些图章的说明图样,寄给丹麦阿尔路斯的一位希腊罗马考古学家。这位丹麦的考古学家研究后回信证明,这些图章和1930年在吾珥出土的一些图章相同。这可以说明当年吾珥与帝门两地商人,确实穿过波斯湾进行交易。然而更让人惊骇的是,在巴基斯坦印度河河谷的摩亨约一达洛城废墟下,也找到了同样的图章,而这里距吾珥以东几千公里,要经过印度洋穿过波斯湾才能到达。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贸易网,有出海运输物资的货船,只要证明当时具备这个条件,那么吾珥和帝门商人的贸易活动就能远及印度次大陆。以后陆续的考古发现证明了,当时的商客确实曾到达过印度。在吾珥发现的一些记录贸易的泥板上,还提到了玛甘和麦鲁哈这两个地方,可是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却不得而知。有人估计,玛甘可能在波斯湾北岸,就是如今的伊朗;麦鲁哈应当是吾珥需要的贝壳和象牙的原产地,所以应该在印度洋岸更深入印度河的地方。麦鲁哈也很有可能就是摩亨约一达洛城。在帝门曾出土过五个打磨精细的石制小砝码,是一种外表像燧石的石英制成的。这些砝码与从前摩亨约一达洛及其姊妹城哈拉帕所使用的,无论在形制和重量上都相同。麦鲁哈发掘出的其他器物也同帝门及吾珥两座城市有关系,表明摩亨约一达洛就是帝门和吾珥两地居民称作麦鲁哈的城市,是离他们几千里的海外贸易伙伴。  为了证明这一切,1970年海伊达在底格里斯河畔靠近吾珥城的地方,利用底格里斯河畔和幼发拉底河三角洲沼泽地带、阿拉伯人用来盖房子的纸莎草,动手建造了一艘巨筏般的仿古纸莎草船。纸莎草是一种毫不起眼的植物,却有另一种伟大的功能。这艘船被命名为“底格里斯”号。海伊达懂得如何制造这种船,也懂得这种船肯定能经风浪,他乘着这条纸莎草船经过了一次十分艰险的航行。“底格里斯”号沿着底格里斯河顺流而下,驶进波斯湾,抵达帝门,然后从帝门航向印度河的摩亨约一达洛,最终开往非洲东岸的吉布提港,“底格里斯”号吃水仅一米,可以在河流中行驶,也可以穿过帝门港外的浅滩。就如海伊达想像中的那样,纸莎草船很实用,有装载能力,在海洋上航行经得起风浪。当海伊达的草船抵达印度河时,看到这里沿岸也长满大片纸莎草。和底格里斯河畔的纸莎草基本一样,也可以用来造船,可见当年的摩亨约一达洛人,有着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相同的资源条件,他们之间的贸易往来是极有可能的。  7.楼兰国遗民还存在吗位于丝绸之路上的古楼兰王国,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  他们到底去了哪里?这是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楼兰王国为西域36国中的闻名古国,立国700余年。它国力强盛时期疆域辽阔,东起古阳关,西至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尼雅河畔,南自阿尔金山,北到哈密。是西域一个著名的“城廓之园”,有人口1400万,可谓是一泱泱大国。汉朝曾在此设西域长史府。三国、两晋时,划归凉州(今甘肃武威)刺史管辖。深居欧亚大陆腹地的楼兰王国,为国际间的经济交往发挥过重要作用。驼队从这里把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带到西方,再把欧洲的黄金、玻璃器皿和银器带到北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这里不仅楼兰人自己开创了楼兰的历史,形成了灿烂的罗布泊文化,更重要的是它联结和传播了古老的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在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据史料记载,2000年前,罗布泊湖滨的楼兰王国绿树成荫,芳草萋萋,境内的森林鸟禽翩翩。公元3世纪后,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改道南流。楼兰绿洲因得不到水源灌溉,绿洲被沙漠吞噬,草木枯死,部分人口迁移。加上公元500年左右被零丁国所灭,楼兰王国最终神秘消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后认为,废弃于本世纪20年代的阿不旦渔村,便是古“楼兰遗民”的最后聚集地。据考察,罗布泊古海面积有2万多平方公里。昔日碧波万顷,水草连天,鱼虾肥美,水鸟密布。在罗布泊湖畔,始终生活着一支以渔猎为生的民族,他们是随着罗布泊的不断“飘移”而转到这里定居的,他们在此至少生活了200年,是“楼兰王国”的最后遗民。  据史料记载,20世纪前后,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和世界著名探险家瑞典人斯文赫定都到过阿不旦渔村,并雇佣村民寻找古城遗址,他们受到罗布泊人首领昆齐康的热情接待。随后,尽管一些中外考古工作者找到了楼兰王国遗址,并发现大量文物及号称“楼兰美女”的干尸等,但除了阿不旦渔村的村民外,人们再没见过楼兰王国的任何遗民。  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个神秘的阿不旦渔村,就是古楼兰遗民的最后聚集地。那么这个渔村后来是如何废弃的?人们为何要离开自己美丽的家园远走他乡?他们到底去了哪里?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考察的不断深入,在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米兰,人们见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三位百岁以上的老人:乌兹曼尼雅子、亚森尼雅子,以及热合曼阿不拉。据乌兹曼尼雅子老人讲,当年他们居住的阿不旦渔村,是罗布泊西南岸、靠着米兰河的一个渔村。村民们经常乘着用胡杨木凿就的独木舟沿米兰河北下,到罗布泊去打鱼。当时,阿不旦渔村的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几乎与世隔绝的平静生活。他们依靠捕鱼和猎杀野鸭为生,并将多余的鱼鸭晒干贮存。除此之外,他们还放牧,以羊为主,也有牛。但买来的牛放养一段时间后便成了“野牛”,要经过狩猎才能吃上牛肉。最让这位老人难忘的是当时他们捕获最多、最爱吃的新疆大头鱼。他说这种鱼头较大,头扁平,身体呈梭形略侧扁,胸部没有鳞,一般长约1米,体重达40公斤至50公斤,动作十分威猛。这种鱼肉丰腴可口,炖出来的汤白得像牛奶,肉像豆腐,十分诱人。  据有关专家介绍,新疆大头鱼曾是生活在喀喇库勒以及阿不旦渔村等地的古罗布泊人的主要食粮。这个“大家族”因为当时不吃五谷,只靠捕鱼过日子,所以被称作“吃鱼民族”。另外两名“楼兰遗民”热合曼阿不拉和亚森尼雅子介绍,他们的祖先当时吃大头鱼不用油盐,只用清水煮着吃,有时也从一种叫香浦的植物上采浦草花粉熬汤一起喝。因这种汤营养和保健价值很高,以至当地出现了不少百岁老人。  后来这种土著鱼种逐渐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尤其一些西方探险家到罗布泊考察后,使新疆大头鱼的美名一下就传到了国外。它的食用和科学价值,被传得像《西游记》中的唐僧肉一般。乌兹曼尼雅子记得他小的时候,罗布泊湖水波连天,一望无际。经常能看到成群的鹅鸭在碧湖里嬉戏,鹤鹳游涉水沼觅食。每当春秋转移之时,常有几百种候鸟在这里栖息。后来由于注入罗布泊的孔淮河和塔里木河改道,罗布泊湖逐渐干涸,阿不旦渔村捕鱼日见艰难。他18岁那年,一场罕见的瘟疫袭击了整个村庄,全村100多户居民被迫全部迁往阿尔金山脚下的料兰、若羌、洛浦等地。  这场“突然袭击”,使这个“桃花源”似的阿不旦渔村,最终彻底荒废了。从现在的情况看来,每年7、8月间,阿尔金山冰雪消融,泛滥的洪水在沙漠里冲刷出一条条淤泥地带,年长日久生长起一片片胡杨林;丛生着茂盛的矮芦苇、红柳、骆驼剌一类的沙生植物,构成一块块与黄沙竞存的方圆数公里的“绿色飞地”。这些古罗布泊人后代,为了活命,率领妻子儿女,赶着牛羊。骑着骆驼逃离疫区后,就在这些“绿色飞地”上定居了下来。他们远离尘世,过着极其封闭的生活。饥饿的严重威胁,逼着他们在一块块“飞地”上拓荒种粮。这些“楼兰遗民”回忆说,那些日子简直不堪回首。开始禾苗常被风沙掩埋,有时天一下雨地上就出现一层白花花的盐碱,且这些“外壳”坚硬无比,庄稼根本无法成活。不过后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在找水、挖渠、开荒、播种、防沙、治碱等方面,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经验。他们历尽艰辛后,苞谷、小麦等先后试种成功。在这块荒漠上,人们像生命力极强的胡杨一般,历经风雨总算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严酷的沙漠生活造就了他们高大强健的体魄、勇猛犷悍的性格和崇尚勇武、富于牺牲的精神。这些来自阿不旦渔村的“楼兰遗民”,年轻人只身敢与大漠上凶猛的野猪搏斗;七八岁的孩子就敢外出放羊;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坚齿满口,须发浓黑,终日劳作不辍。百岁老人,不在少数。他们经常在连绵起伏的沙丘间疾行和长途跋涉,善识足迹。  有关专家认为,散居在各地的阿不旦渔村村民,是20世纪探险史的主人和证人,而他们大多已是百岁,对他们的专题考察迫在眉睫。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一些科学工作者、考古学家和新闻记者等,已赶往该地区考察。也许在楼兰神秘失踪背后,还隐藏着更多的秘密,也许还会有石破天惊的新发现。  8.罗本古拉珍宝罗本古拉是非洲南部祖鲁族的分支马塔贝勒的最后一个国王。马塔贝勒人主要生活在今津巴布韦境内的赞比亚河和林波波河之间,精通冶炼金属的技术,制出了许多金银和财宝。罗本古拉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频繁对外作战,也为罗本古拉赢得了大批财富,罗本古拉积累了天文数字的财宝。罗本古拉的巨额财宝至今仍安卧在地下的一个神秘的地方,对这笔财宝,许多探险家进行着十分顽强的努力,但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某种神秘因素,罗本古拉的财宝仍未被发现。  关于罗本古拉的财宝,有人曾作过统计,按照现在的价值,至少在上亿英镑以上。19世纪末,欧洲的白人踏上了这块土地,罗本古拉以友好的态度接待了这批“远方来的客人”。他把寻矿的特许权送给了白人特使,允许他们在他的辖地内勘探矿藏。开始,寻矿特许权的获得者答应一旦得到在特殊地区进行勘探的协议书和文件后,就付给罗本古拉国王大笔现金。罗本古拉开始以为他同白人的交易是在平等进行的,但不久他就发现,白人的欲望根本就无法得到满足。英国殖民者罗得斯在当地贵族的帮助下,开始有计划、有预谋地对罗本古拉的财宝进行掠夺。  1893年发生了马塔贝勒战争,英国政府想乘机将罗本古拉“监护”起来。十分聪明的罗本古拉在英国人这一阴谋还没有付诸实施以前,携带着他的财宝,驾着马车踏上了艰难的生存之路。跟随他的有他的9个妻子、一个巫师、一个私人顾问和几名部落成员。他们想去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远远躲开白人的骚扰,去过平静的生活。  可是白人统治者始终不肯放过罗本古拉,不断派出小分队来袭击他,白人的出发点很明确,一是想追回罗本古拉带走的那笔财宝,二是想通过控制罗本古拉本人,达到控制马塔贝勒人的目的。罗本古拉想摆脱白人的袭击,便派出一名特使,带着100英镑重的黄金,前去跟白人谈判,寻求和平。可是残酷无道的白人却把特使给杀了,黄金也被抢走了。而这时,罗本古拉也死了。  罗本古拉死于1894年,得的是猩红热病。按照马塔贝勒人的习俗,将罗本古拉生前积攒下来的珍宝,作为陪葬品一同埋于地下。他的巫医精心选择了墓地,然后又让军队防守在周围,当埋藏工作完成后,便把挖墓穴的那些士兵全部杀死,葬在国王墓穴的周围,继续守卫国王的灵魂。巫医还传下咒语,诅咒那些胆敢挖掘盗窃国王坟墓的人。接着他又把知道墓穴的所有人都带到一个指定的地方,由其部落成员将他们全部处死。到最后,知道墓穴确切地址的只剩下巫医一个人了。英国在罗得西亚的代理机构决心要找到这一藏宝地点。接下来发生了英国人同当地的布尔人之间的英布战争,寻宝工作不得不停下来。战争结束后,英国人接管了这一地区。有一个名叫李波尔特的英国少校,在详细审查德国军官的档案时,发现了一个很细小的方形叠纸,打开叠纸,看到上面有一幅草图、一些账目表和一系列运输费用,还有一些像是密码性质的东西。经过计算,李波尔特发现,图上标明的地区并不在德国人的控制范围。尤其令李波尔特不解的是图上的那些密码。因为没有别的可供参考的东西,他只好把这些东西放到一边,等到再有一些更为详细的线索之后,再来进一步研究。不久,李波尔特跟随着斯马特斯将军参加了东非战役。  在战争期间,有一次,他在审讯德国人新招募来的两名非洲新兵时,得知这两个人是在战争之前带着一支德国小分队进入罗得西亚的。他们说,德国人让他们去找一个国王呆过的地方,他们就只知道这些。过了不长时间,李波尔特去罗得西亚执行任务。他到了罗得西亚以后,从残存下来的马塔贝勒人口中听说了罗本古拉的事情,知道了罗本古拉是怎么死的,以及被埋藏的财宝等等。罗本古拉死后4年,巫医也死去了,他的儿子把他的尸体埋在了好望角。那些想得到罗本古拉财宝的人,又把兴趣转移到了他的头上。  英国殖民者为了从巫医的儿子口中得到有关罗本古拉财宝的秘密,便把他关进了监狱。他在监狱里装疯卖傻,才在一个传教士的保护下获得了释放。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李波尔特作为政府观察员返回非洲占领地。他随身携带着德国人的有关档案,终于弄明白了上次没有解开的密码。这个密码,为找到罗本古拉的财宝提供了一些线索,他开始全面调查这笔财宝。李波尔特经过反复琢磨,把藏宝地点限制在方圆30千米之内。李波尔特组织了一个规模不大的探险队,招募了一些当地的马塔贝勒人充当搬运工和挖掘工。可是当这些当地民工知道了他们要干什么的时候,一古脑儿都跑了。  这一次探宝失败了。但李波尔特并不气馁,两年以后,他从西南非洲又带来了一批民工,新的一次发掘又开始了。埋宝之地是一片灌木丛,那里非常宁静,没有莺鸣鸟唱,没有兽动虫行,总而言之,这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民工们放下沉重的担子,脸上露出恐怖的神态,一些人手握着手并排地站着。周围一片异常,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李波尔特怀着紧张的心情,独自走上前去,看到了并列着的线条标记,他拨开表层的土壤,触到了坚硬的石头。但这时候李波尔特产生了一种不祥之感。当晚睡觉时,他梦见了一大群苍蝇在嗡嗡飞叫,这在当地的迷信说法,是死亡的征兆。真是让人不可思议。挖掘工作在第二天就开始了。可是当他们挖到两个护卫亡灵的断脚骷髅时,工作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民工说什么也不愿意干下去了,他们都想回家。当知道他们没有地图和向导根本无法回去时,他们才不得已留了下来。可是就在这天晚上,李波尔特的一个助手在离居住地500米之外的地方被一头雄狮吃掉了。这件事发生之后,民工们再也无心工作下去了。他们在天亮之前,就离开了那个神秘的地方。  好奇心极强的李波尔特在3年后,又一次来到了那个地方,这次他带来了不同的魔法和护身符。当第一次出现令人恐怖的信号时,他环绕着那个地方用这些护身符做了几次仪式,来安慰他的队员。但事故还是发生了,一个Y型深沟非常奇怪地出现了塌方,压死了10个人。谁也弄不明白这个深沟为什么会发生塌方。同时,李波尔特也得了很重的心脏病,接着又发烧卧床不起。到了1934年,当李波尔特再一次准备去找宝时,新的麻烦又出现了。因为他的行动已经公之于众,想要从中分成的人把他给包围了起来。葡萄牙人声称,因为财宝是在属于他们的土地上,他们理应得到财宝的50%;德比尔斯矿产公司要75%,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钻石和金块是从他们矿山上偷走的;伦敦教区社团要50%,因为这些财宝是属于马塔贝勒人的,而他们自认为是这个民族的托管人。  李波尔特认为,这么多的公司来纠缠着他,这大概是那些神秘的咒语在起作用,接下来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把那些深沟平掉,恢复原来的模样。可是,就在李波尔特毁掉那些图纸,把那块宝地平复如初的第二年,又有两位德国人在柏林发现了一个德国文件集,在那里找到了与罗本古拉财宝有关的材料,他们又沿着李波尔特的同样路线到南非去寻宝。可他们怎么也没有找到李波尔特曾经到过的地方。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发现或找到罗本古拉藏宝的地方。  9.特洛伊的黄金宝藏很少有故事能像“特洛伊战争”的传奇故事那样流传至今!公元前8世纪,希腊诗人荷马写下了两大史诗;《伊里亚特》与《奥德赛》。这两大史诗所描绘的事情发生在公元前13世纪。《伊里亚特》讲述了特洛伊王子帕罗斯是怎样诱拐海伦———这位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希腊斯巴达国王梅内莱厄斯的妻子;怎样带她穿越爱琴海而到达特洛伊;梅内莱厄斯的兄弟阿伽门农是怎样集合希腊军队进行复仇;怎样率领这支军队到达特洛伊;希腊军队怎样围城、攻城,而特洛伊末代国王普里阿摩斯怎样奋力捍卫他的国家,守城达10年多久。《奥德赛》讲的是一小队希腊士兵是怎样隐藏在大木马里而最终占领了特洛伊;毫无警惕的特洛伊人竟然用车把这匹大木马推进自己的城内,希腊士兵跳出木马,夺取了特洛伊城。  在古希腊文明的全盛时期(公元前700年~前200年),特洛伊战争被视为希腊人早期的一段历史。至于荷马,传说他是一位古希腊的吟游盲诗人,是位富于灵感的编年史家。但没有人能确切知道特洛伊在当时究竟位于何处。  到了19世纪,特洛伊和特洛伊战争不再被认为是历史;它们被视为模糊不清的神话或传奇。《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虽然仍被视为文学的初期经典之作,但是没有人真正相信它们是真实的了。学者们甚至开始怀疑有没有荷马这个人。他们推测这些诗不是出自一位诗人之手,而是许多诗人的共同之手。历史学家只能将古希腊文明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在那之前,爱琴海周围的土地似乎是居在着贫困、不识字的农民。这就是说,在模湖不清的史前时期,根本没有荷马史诗中的繁华城市和掌管着大权的国王。  在1822年,这种看法十分流行,也就是在这一年,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德国出生。正是这位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城特洛伊遗址上所埋藏的无法估价的大量黄金。1868年,谢里曼第一次到了希腊和小亚细亚。踏上荷马史诗中的这片土地,他兴奋极了。他要奋力去发现这传奇中的特洛伊城!他的“向导”不是别人,正是史诗作者荷马!他已经把《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看成历史,而不是单纯的文学诗词。  土耳其西北部的两个遗址早已和特洛伊传奇有着神话般的联系,这就是名叫布纳巴西的村落和称为西沙里克的小山。谢里曼手捧着荷马史诗,在这两个遗址上进行着他的考察,他认定西沙里克小山更加符合他在《伊里亚特》史诗中所找到的特洛伊城的位置。  1870年,谢里曼开始挖掘这座小山。谢里曼挖出了一段石墙,这石墙有6英尺厚,建筑得牢固极了!他坚信,这就是荷马在史诗中描写的特洛伊城墙!1871年正式动工开掘,谢里曼雇用了120名民工,命令他们尽量挖宽、挖深,从小山的这一端挖到那一端,挖出了一道130英尺长的坑,简直像是把蛋糕一下从中间切开,看看里边夹的是什么芯子。使谢里曼大感吃惊的是,他发现的不仅仅是特洛伊,而是埋在下面的一大片城市。一层一层的废墟一个压一个,一共有45英尺深!每一层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在前一个废墟基础上建造的城市。各层之间又有多层泥土相隔。谢里曼认为真正的特洛伊,即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应该是在最下面或靠近最下面的地层。所以,谢里曼命令民工残忍无情地用大车拖走了成千上万立方的泥土和石头,使这座遗址小丘上面几层具有考古实证价值的地层,在他大刀阔斧向底层鲁莽发掘下丢掉了!  1873年,谢里曼在接近小丘遗址的底层挖出了石铺路面、大号陶罐。同年5月,他们又挖到一栋大型建筑物遗址。谢里曼坚信,他已经找到特洛伊的最后一位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宫殿遗址。  此时的谢里曼发掘出了考古学家所能发现的最不平凡的遗址之一:普里阿摩斯国王的黄金宝藏!当谢里曼挖到“普里阿摩斯国王宫殿”的基石时,他突然看见在黑暗之处有道道金子在闪光。为了不让民工看见,他匆匆叫他们收了工,他不想让他们把发现黄金的事上报给当局,因为根据要求,发掘者应将所发现东西的一半上缴土耳其政府。民工一走,谢里曼就拼命挖金子;此时他已不顾头上摇摇欲坠的石砖快要砸下来的危险。他发现大量黄金饰物一个紧挨一个存放着,好像它们之前是放在木箱里,而木箱随后又腐烂掉了。后来,在坑的顶部的一个小室里,他发现了许多金、银器皿,还有一些银锭和工具。但是,最令人瞩目的还是黄金珠宝饰物,包括3件头饰,60只耳环、6只手镯,近9000颗黄金珠子,这是当时考古学上最有价值的发现。  谢里曼家族成功地把这些珍宝运出了土耳其,运到了希腊,再把它们藏在花园和货棚里,直到1874年谢里曼将此事公诸于世。谢里曼发现的公开,顿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土耳其政府极其愤怒地要求归还这批藏宝;全世界的考古学家和学者强烈要求展览这个稀世发现;在普通人心目中,谢里曼一夜间成了大英雄。希腊政府在土耳其人压力下,拒绝接受这批藏宝。最后,谢里曼只有把它们送到德国,存放在柏林一家国立博物馆中。土耳其政府发誓要找他算账,他也不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赔偿了土耳其政府要求得到的五倍罚金。  特洛伊黄金宝藏的发现,虽然举世瞩目,但也仅仅是谢里曼考古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他一直在指导西沙里克的发掘。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他还开掘了一个称为迈锡尼的古希腊遗址———传说是征服特洛伊的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故乡。在那里,谢里曼发现了又一个、甚至是更有价值的宝藏———“皇家墓地”,其中有金饰点缀的遗骸,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许许多多的遗骸!其中一个男性骷髅还戴着一副黄金面罩。谢里曼在迈锡尼的发现是古希腊文明兴起之前数世纪顶峰文化的首例确切证据。  迈锡尼文化从大约公元前1600年至1050年,一直主宰着爱琴海地区,公元前14世纪和13世纪,在迈锡尼人的全盛时期,他们居住和往来贸易的足迹遍及希腊、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土耳其沿岸,以及意大利南部。大约公元前11世纪,迈锡尼帝国瓦解。当地人与来自北方的部落混合而建立了希腊文明,在8世纪时,处于全盛时期。古希腊的语言、文学和宗教保存了迈锡尼文化的许多成分,包括关于战争和国王的传奇,这些都成为特洛伊战争传奇故事的素材。  在谢里曼去世后,在西沙里克遗址上继续探察是威廉。朵普菲尔德,他在1882年被谢里曼雇用来监督发掘工程进展。据他断言:从最下层的最古老的特洛伊Ⅰ,向上数到最上层的新近地层特洛伊Ⅰ,整个废墟遗址由9个不同地层构成。其中特洛伊Ⅱ就是谢里曼认为是荷马史诗中提到的特洛伊所在的地层。但威廉认为,真正的遗址比谢里曼在此之前估计的要古老的多;而且,荷马史诗中早已描述过的特洛伊,即公元前13世纪的特洛伊,会在新近得多的地层,即特洛伊Ⅵ中找到。  威廉发现了一堵大型石墙,他宣告,这才是“真正的”特洛伊。现代考古学家已经证实了他对年代的推算,即:特洛伊Ⅰ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3000年;特洛伊Ⅱ(谢里曼认为的特洛伊),公元前2500年至前2200年;特洛伊Ⅵ,公元前13世纪(《伊里亚特》史诗中所描述的年代);特洛伊Ⅷ,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4世纪所来到的这座希腊城市;特洛伊Ⅸ,最上地层,是古罗马的新特洛伊(新伊利昂)城。  普里阿摩斯藏宝的命运成为了现代考古学的最大秘密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艺术珍宝(包括特洛伊的黄金宝藏)被统统打包,藏进了地下碉堡,以防不测。在大战结束的一片混乱中,取胜的苏联和美国军队占领了德国,许多珍藏品不翼而飞。名画、古书、珠宝饰物、古董,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被士兵抢走,就是作为获胜方的战利品而被没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珍宝也以同样方式被某些德国人所占有。  至此,特洛伊的黄金宝藏再也不见了!历史学家们哀叹这样的损失,害怕这批稀世文物已经被熔铸成了金锭,现在所剩下的只不过是些文字的描述和残缺的照片了。不但藏宝不翼而飞,现代考古学们甚至开始怀疑谢里曼所描述的寻宝经过是否真实,第一点受到置疑的是谢里曼的妻子索菲亚用红色披肩偷偷运走藏宝的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因为当时索菲亚并未在发掘这些藏宝的西沙里克小山。而且,谢里曼的各种记录和对藏宝的描述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因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批藏宝并非一次发掘,而是谢里曼把遗址不同层次和位置所发掘出的许多较小的藏宝,汇集在一起,当作“普里阿摩斯宝藏”宣布,以便更强烈地渲染这次稀世考古发现的轰动效应。至于谢里曼是“如何”与“何时”发现这批藏宝的细节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了,但这批藏宝的归宿之谜已经揭开。  1993年俄罗斯政府宣布:谢里曼所发掘的藏宝在大战后就转移到了莫斯科。由于土耳其、希腊、德国、俄罗斯在这批藏宝的所有权上展开了激烈争论,所以谢里曼所发掘的珍宝在1996年才在莫斯科展出。这是藏宝出土半个多世纪后第一次公开亮相。至于所有权的谈判还得拖上几年;但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们希望,这批无价的、独一无二的艺术珍藏能尽快重见天日,以供学者们深入研究。今日的西沙里克,重要的科学考察仍在进行。从1988年开始,由一组德国和美国的考古学家所进行的一系列探险,已经找到了可能作为这小山顶四周的防卫边界的遗迹———一条10英尺宽的壕沟。这条壕沟已深挖到底盘岩,包围着一大片区域;这暗示该遗址上的一些早期城市可能有考古学家们所估计的5倍大。  1993年8月8日,考古学家在修复由罗马人建造的一个剧院时,新发现了公元2世纪罗马大帝哈德里安的大理石雕像。与谢里曼不同的是,今天的考古学家们把特洛伊视为具有悠久而曲折复杂历史的名城,而不是用来证明文学传奇的真相。  10.揭出“法老诅咒”内幕许多人都知道,3000多年前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埃及第十八王朝国王)的诅咒”神秘而又恐怖,它已流传了大半个世纪,说木乃伊会向闯进陵墓的人索命。  最近,一个英国学者发现了文献,证明“图坦卡蒙诅咒”其实并非源自埃及,而是由近代英美小说家竭力炮制而成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6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