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萨尔浒大战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 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 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决定起兵征伐明 朝。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率领二万人马进攻抚顺。他先写信给抚顺明军守将,劝他投降。 守将李永芳一看后金军来势凶猛,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后金军俘获了人口、牲畜三十万。明 朝的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也被后金军在半路上打垮。努尔哈赤命令毁了抚顺城,带着大 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经过一番紧张的 调兵遣将,才集中了十万人马。公元1619年,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 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 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音tǐng)。为了扩大声势,号称四十七万。杨镐坐镇沈阳, 指挥全局。那时候,后金八旗军兵力,合起来不过六万多。一些后金将士得到情报,不免有点害 怕,来找努尔哈赤,要他拿主意。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别怕,管他几路来,我就是一 路去。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明军主力,已经从抚顺出发打了过来, 他就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杜松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从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松想抢头功,不管 气候恶劣,急急忙忙冒雪行军。他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接着分兵两路, 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兵力,心里暗暗高兴,集中八旗的兵力,一口气攻下萨尔浒明军 大营,截断了杜松后路。接着,又急行军援救界藩。正在攻打界藩的明军,听到后路被抄, 军心动摇。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地压下来,把杜松军杀得七零八落。努尔哈 赤率领大军赶到,把明军团团围住。杜松左右冲杀想要突围,突然一箭飞来,正射中他的头 部,杜松从马上栽下来死去。部下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路人马先覆灭了。北路的马林从开原(今辽宁开原)出兵,刚刚到离开萨尔浒四十里的地方,得到杜松兵 败的消息,吓得急忙转攻为守,就地依山,扎下营垒,挖了三层壕沟,准备防守。努尔哈赤 率领八旗兵力从界藩马不停蹄地赶来,攻破明军营垒。马林没命地逃奔,才回到开原,第二 路明军又被打散了。坐镜沈阳的杨镐,正在等待各路明军的捷报,哪想到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 的坏消息,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这才知道努尔哈赤厉害,连忙派快马传令另外两路明军立 刻停止进军。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胆小,行动也特别迟缓,接到杨镐命令,急忙撤退。山 上巡逻的二十来名后金哨兵远远望见明军撤退,大声鼓噪,明军兵士以为后面有大批追兵, 争先恐后地逃跑,自相践踏,也死了不少。剩下的一路是南路军刘铤。杨镐发出停止进军命令的时候,刘铤军已经深入到后金军阵 地,各路明军失败的情况,他一点也不知道。刘铤是明军中出名的猛将,他使用一把一百二 十斤的大刀,运转如飞,外号叫“刘大刀”。刘铤军军令严明,武器火药也多。进入后金阵 地以后,连破几个营寨。努尔哈赤知道刘铤骁勇,不能光靠拼硬仗。他选了一个投降过来的明兵,叫他冒充杜松 部下,送信给刘铤,说杜松军已经到赫图阿拉城下,只等刘铤军去会师攻城。刘铤没接到杨镐命令,不知道杜松军已经覆灭,信以为真,他怕让杜松独得头功,下令 火速进军。这一带道路险狭,兵马不能够并列,只好改为单列进军。刘铤带兵走了一阵,忽 然杀声四起,漫山遍谷都是后金伏兵,向明军杀来。刘铤正在着急,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后金 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帜,装扮成杜松军前来接应。刘铤毫不怀疑,把人马带进假明 军的包围圈里。后金军里应外合,四面夹击,明军阵势大乱。刘铤虽然勇敢,挥舞大刀,杀 退了一些后金兵,但是毕竟寡不敌众,他左右两臂都受了重伤,终于倒下。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有五天时间,杨镐率领的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官 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进逼,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又率领八旗大军, 接连攻占了辽东重要据点沈阳和辽阳。公元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迁到沈阳,把沈阳称为盛京。打那以后,后 金就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华夏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china8.com.cn]上下五千年239 徐光启研究西学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几乎全部覆没,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震惊。大家齐集在宫 门外,呼吁明神宗增加兵力,调拨军饷,抵抗后金。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 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精选人才,训练新兵,还自愿担任练兵的工作。明神宗听说 徐光启熟识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练兵。徐光启是上海人。在他出生之前,上海沿海一带遭倭寇骚扰十分严重。徐光启小时候, 常常听他的父亲谈起当地人民英勇反抗倭寇侵略的情景,心里滋长起爱国的激情。徐光启长大以后,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路过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 (音dòu),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南京的一些读书人都喜欢跟利玛窦结交。徐光启 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他听利玛窦讲的科学道理,都是自己过去在古书上没有读到 过的。打那时候起,他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主要是为了传教的方便。他觉得要扩大传教,一定要得到中国皇 帝的支持。那时候,明朝是不让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要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帮他说 话,他还到了北京,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 钟。明神宗不懂得圣经,也不知道圣母是什么人。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兴趣,命令马 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谈谈西洋的风俗人情。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为 了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大西洋国”的人。有人一查万国地图,找不到什么“大西洋 国”,就怀疑利玛窦来历不明,要明神宗把他撵走。但是明神宗不听这个意见,倒赏给利玛 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跟朝廷官员们接触就很方便了。过了几年,徐光启考取了进士,也到了北京,在翰林院做官。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 对国家富强有好处,就决心拜利玛窦为师,向他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各方面的 科学知识。有一次,徐光启到利玛窦那儿去学习。利玛窦跟他谈起,西方有一本数学著作叫《几何 原本》,是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一本重要著作,可惜要翻译成汉文很困难。徐光启 说:“既然有这样好书,您又愿意指教,不管怎样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出来。”打那以后,徐光启每天下午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跟利玛窦合作翻译《几 何原本》,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那时候,还没有人译过国外数学著作,要把原作译 得准确,可不是件简单事。徐光启花了一年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终于 把前六卷《几何原本》翻译完成。除了《几何原本》之外,徐光启还跟利玛窦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 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后来,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 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徐光启不但爱好科学,还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他父亲死去,徐光启回到上海守 丧。那年夏天,江南遭到一场水灾,大水把稻、麦都淹了。水退之后,农田上颗粒无收。徐 光启为这个心里挺着急。他想,如果不补种点别的庄稼,来年春天拿什么度荒呀!恰巧在这 时候,有个朋友从福建带来了一批甘薯的秧苗。徐光启就在荒地上试种起甘薯来,过了不 久,长得一片葱绿,十分茂盛。后来,他特地编了一本小册子,推广种甘薯的办法。本来只 在福建沿海种植的甘薯就移植到江浙一带来了。这一回,徐光启提出练兵的主张,得到明神宗的批准,他满怀希望,想尽快练好新兵, 加强国防。哪料到朝廷各个部门腐败透了,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要人没人,要饷 没饷,闲得没事干。后来,好容易领到一点军饷,到了通州,检阅了那儿招来的七千多新 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二千人,更说不上精选了。他大失所望,只好请 求辞职。公元1620年,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也接着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 即位,这就是明熹宗。徐光启又回到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又竭力主张要多 造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跟兵部尚书发生矛盾,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徐光启回到上海,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本来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 乡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上,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 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 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真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呢!上下五千年240 左光斗入狱明神宗后期,有个官员名叫顾宪成,因为正直敢谏,得罪了明神宗,被撤了职。他回到 无锡(今江苏无锡)老家后,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东门外东林书院讲学。附近一些读 书人听到顾宪成学问好,都赶到无锡来听他讲学,把一所本来就不大的东林书院挤得满满 的。顾宪成痛恨朝廷黑暗,在讲学的时候,免不了议论起朝政,还批评一些当政的大臣。听 过讲学的人都说顾宪成议论得对,京城里也有大臣支持他。东林书院名声越来越大。一些被 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要命,把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做“东林党人”。明熹宗刚即位的时候,一些支持东林党的大臣掌了权,其中最有名望的要数杨涟和左光 斗。有一次,朝廷派左光斗到京城附近视察,还负责那里的科举考试。一天,北风刮得很紧,天上飘起了大雪。左光斗在官署里喝了几盅酒,忽然起了游兴。 他带着几个随从,骑着马到郊外去踏雪。他们走着走着,见到一座古寺,环境十分幽静,左 光斗决定到里面去休息一下。他们下了马,推开虚掩的寺门,进了古寺,只见左边走廊边的小房间里,有个书生伏在 桌上打瞌睡,桌上还放着几卷文稿。左光斗走近前去,拿起桌上的文稿细细看了起来。那文 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他放下文稿,正想转身回去, 忽然想到,外面正下大雪,天气严寒,那书生穿得那样单薄,睡着了岂不要受凉,就毫不犹 豫地把自己身上披的那件貂皮披风解下来,轻轻地盖在书生身上。左光斗退出门外,把门掩上,他打发随从到寺里和尚那里去一打听,才知道那书生名叫 史可法,是新到京城来应考的。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到了考试那天,左光斗进了厅堂。堂上的小吏高唱着考生的名字。当小吏唱到史可法的 名字时,左光斗注意看那个送试卷上来的考生,果然是那天寺里见到的书生。左光斗接过试 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考试以后,左光斗在他的官府接见史可法,勉励了一番,又把他带到后堂,见过左夫 人。他当着左夫人的面夸奖说:“我家几个孩子都没有才能。将来继承我的事业。全靠这个 小伙子了。”打那以后,左光斗和史可法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史可法家里贫穷,左光斗要他住进 官府,亲自指点他读书。有时候,左光斗处理公事到深更半夜,还跑到史可法的房间里,两 人兴高采烈地讨论起学问来,简直不想睡觉。左光斗和杨涟一心一意想整顿朝政,但是明熹宗是个昏庸透顶的人。他宠信一个很坏的 宦官魏忠贤,让魏忠贤掌握特务机构东厂。魏忠贤凭借手中的特权,结党营私,卖官受贿, 干尽了坏事。一些反对东林党的官僚就投靠魏忠贤,结成一伙,历史上把他们称做“阉党” (阉音yān,指太监)。杨涟对阉党的胡作非为气愤不过,大胆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 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这一来可捅了漏子。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是 东林党,罗织罪状,把他们打进大牢,严刑逼供。左光斗被捕以后,史可法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他每天从早到晚,在牢门外转来转去, 想找机会探望老师。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左光斗在牢里,任凭阉党怎样拷打,始终不肯屈服。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 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狱卒终于被史可法的诚意感动了,想办法给史可法一个探监的机会。当天晚上,史可法 换上一件破烂的短衣,扮着捡粪人的样子,穿着草鞋,背着竹筐,手拿长铲,由狱卒带领着 进了牢监。史可法找到左光斗的牢房,只见左光斗坐在角落里,遍体鳞伤,脸已经被烧得认不清, 左腿腐烂得露出骨头来。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 不断地抽泣。左光斗满脸是伤,睁不开眼,但是他从哭泣声里听出史可法来了。他举起手,用尽力气 拨开眼皮,愤怒的眼光像要喷出火来。他骂着说:“蠢才!这是什么地方,你还来干什么! 国家的事糟到这步田地。我已经完了,你还不顾死活地跑进来,万一被他们发现,将来的事 靠谁干?”史可法还是抽泣着没完。左光斗狠狠地说:“再不走,我现在就干脆收拾了你,省得奸 人动手。”说着,他真的摸起身边的镣铐,做出要砸过来的样子。史可法不敢再说话,只好忍住悲痛,从牢里退了出来。过了几天,左光斗和杨涟等终于被魏忠贤杀害。史可法又花了一笔钱买通狱卒,把左光 斗的尸体埋葬好了。他想起牢里的情景,总是情不自禁落下眼泪,说:“我老师的心肠,真 是铁石铸成的啊!”上下五千年241 五人墓魏忠贤杀害了杨涟、左光斗后,掌握了朝政大权。他把迎合他的官员和徒子徒孙统统提 拔起来,担任朝廷要职。有的帮他出谋划策,有的专门干特务杀人的勾当。民间给他们起了 一些绰号,叫做“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魏忠贤权力大得不得了,无论是朝廷和地方的官员,要想保住位子,就得向他奉承。魏 忠贤出门的时候,排场跟皇帝一模一样,大家也把他当皇帝看待。封建时代把皇帝称做“万 岁”。魏忠贤不是皇帝,不能叫他“万岁”。有个官员把魏忠贤称作“九千岁”,魏忠贤听 了很高兴,重赏了那官员。打那以后,魏忠贤就成了“九千岁”了。还有个浙江的巡抚,为 了讨好魏忠贤,给魏忠贤造了个祠堂。一般祠堂都是为纪念死去的人造的,魏忠贤还活着, 就造起祠堂来,所以叫做“生祠”。这样的怪事一出来,就有人反对,魏忠贤把反对的人革 了职。各个地方官怕得罪他,纷纷造起魏忠贤的“生祠”来。那个时候,朝廷上下都是阉党和迎合阉党的官员,稍微有点正义感的人不愿意跟他们同 流合污,都辞了职。有个官员周顺昌,看不惯阉党横行,请了长假回苏州闲居。公元162 6年,魏忠贤又一次大捕东林党,兵士押解了一个东林党官员路过苏州,周顺昌替他摆酒席 送行,在宴席上指名道姓大骂魏忠贤。押送的兵士回去,报告了魏忠贤。魏忠贤大怒,命令 东厂派出兵士,由南京巡抚毛一鹭带领,到苏州捉拿周顺昌。东厂到苏州抓人的消息一传开,轰动了苏州市民。二十多年前,苏州市民在葛贤的领导 下,曾经跟税监斗争过。现在魏忠贤的特务又到苏州来抓人,怎么不激起大家的气愤。再 说,周顺昌为反对阉党遭到迫害,大家也都同情他。所以到了东厂兵士到苏州的那天,苏州 成千上万市民拥上街头,声援周顺昌。大家拦住毛一鹭的轿子,推了几名秀才向毛一鹭请愿,要求取消逮捕周顺昌的命令。毛 一鹭见群众声势浩大,吓得满头大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旁边的兵士着急了,他们把手里 的铁镣往地下一扔,厉声吓唬说:“我们是东厂来的,谁敢阻挡!”铁镣发出“当啷”的声音,市民们被激怒了。有人站出来责问兵士说:“你们不是说奉 皇上的圣旨抓人吗?原来是东厂搞的鬼!”兵士还来不及回答,群众都高叫起来:“原来是东厂来的奸贼!”大伙一面叫,一面向 毛毛一鹭和兵士冲过去,声音像山崩地裂一样。这些平日仗势欺人的兵士吓得东奔西窜,想 逃出群众的包围。愤怒的群众赶上去,把他们揪住,劈头盖脑地痛打。一个兵士被击中了心 窝,倒在地上滚了滚,就断了气。其余的兵士也被打得头破血流,连滚带爬地逃走了。市民们痛打了兵士,一不做,二不休,要找毛一鹭算账。毛一鹭还算乖巧,早钻出轿 子,趁人群乱轰轰的时候,脱了官服,从一条小巷里溜出去,正见到前面有一个粪坑,也顾 不得体面,钻到臭气熏天的粪坑角落里。直到市民群众散去,随从们才从粪坑边把吓昏了的 巡抚拖了出来。东厂特务逃回去后,立刻向魏忠贤哭诉。魏忠贤哪肯罢休,命令毛一鹭派兵到苏州镇 压。他们把那天带领市民暴动的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抓进监牢,加上 一个煽动叛乱的罪名,把他们定了死罪。(华夏网|Www.china8.com.cn)当五个人被押到刑场就义的时候,他们神色自若,还指着魏忠贤、毛一鹭的名字大骂哩!他们牺牲之后,当地人民出了钱,从刽子手那里领回尸体,把他们安葬在虎丘东边的山 塘上。后来,还立了墓碑,碑上写着“五人之墓”。这次暴动虽然被镇压下去,但是打那以后,东厂的特务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再不敢窜到 各地乱抓人了。上下五千年242 袁崇焕大战宁远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 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熊廷弼是个很有才 能的将领,可是担任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的王化弼却认为熊廷弼出关,影响了他的地 位,千方百计阻挠熊廷贞的指挥。公元1622年,努尔哈赤向广宁进攻,王化贞带头逃进 关内。熊廷弼无法抵御,只好保护一些百姓退到山海关内。广宁失守,明王朝不分青红皂白,把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打进大牢。魏忠贤趁机向熊廷 弼敲榨勒索,要熊廷弼拿出四万两银子,才免他死罪。熊廷弼是个正派人,哪来这些钱,当 然拒绝。阉党就诬陷熊廷弼贪污军饷,把他处死。明王朝杀了熊廷弼,派谁去抵抗后金军呢?掌管军事的兵部衙门正在着急。恰恰在这个 时候,主事(官名)袁崇焕忽然失踪。衙门里的人找到他家里,家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去 向。过了几天,袁崇焕才回来,原来他看到国事危急,单独一个人骑着马到山海关外视察去 了。袁崇焕详细研究了关内外的形势,回来向兵部尚书孙承宗报告,并且说:“只要给我人 马军饷,我能负责守住辽东。”一些朝廷大臣正被后金的攻势吓破了胆,听袁崇焕自告奋勇,也都赞成让袁崇焕去试一 试。明熹宗批准给他二十万饷银,要他负责督率关外的明军。关外经过几年战争,一片荒凉,遍地都是死亡兵士的尸骨,加上冰天雪地,野兽横行, 环境十分艰苦。袁崇焕出关后,带着几个随从兵士,连夜在荒野上骑马奔驰,天没亮就到了 宁远(今辽宁兴城)的前屯。他在那里收容难民,修筑工事。那里的将士对袁崇焕的勇气和 毅力,没有一个不钦佩的。袁崇焕在关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决心派兵进驻宁远,在那里修筑防守工事,他把他 的主张报告朝廷后,立刻得到孙承宗的支持。袁崇焕在宁远筑起三丈二尺高、二丈宽的城墙,装备了各种火器、火炮。孙承宗还派了 几支人马分驻在宁远附近的锦州、松山等地方,声援宁远。袁崇焕号令严明,受到军民的爱戴。关外各地的商人听说宁远防守巩固,从四面八方拥 到宁远来。辽东的危急局面很快扭转过来。正当孙承宗、袁崇焕守卫辽东有了进展的时候,却遭到魏忠贤的猜忌。魏忠贤唆使阉党 说了孙承宗不少坏话,孙承宗被迫离职。魏忠贤排挤了孙承宗,派了他们的同党高第指挥辽东军事。高第是个庸碌无能的家伙, 他一到山海关,就召集将领开会,说后金军太厉害,关外没法防守,要各路明军全部撤进山 海关内。袁崇焕坚决反对撤兵,他说:“我们好容易在关外站稳脚跟,哪能轻易放弃!”高第硬要袁崇焕放弃宁远。袁崇焕气愤地说:“我的职守是防守宁远,要死也死在那 里,决不后撤。”高第说不服袁崇焕,只好答应袁崇焕带领一部分明军留在宁远,却下命令要关外其他地 区的明军,限期撤退到关内。这道命令下得十分突然,各地守军毫无准备,匆匆忙忙地退 兵,把储存在关外的十几万担军粮丢得精光。努尔哈赤看到明军撤退的狼狈相,认为明朝容易对付,公元1626年,他亲自率领十 三万大军,渡过辽河,进攻宁远。那时候,守在宁远周围几个据点的明军都已经撤走,宁远城只剩下一万多兵士,处境十 分孤立。但是袁崇焕并不气馁。他咬破指头,写了一份誓死抗金的血书,给将士们看,并且 说了一番激励大家的话。将士们听了,都感动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一定跟着袁将军一起死 守宁远。接着,袁崇焕就命令城外百姓全部带了粮食、用具撤进城里,把城外的民房烧掉,叫后 金军队来了没有粮食和掩体。他向城里的官员分派了任务,有的管军粮供应,有的清查内 奸。他还发信给山海关的明军守将,如果发现宁远逃回关内的官兵,要他们就地处斩。这几 道命令一下,宁远的人心都安定下来,大家除了一心一意守城杀敌之外,没有别的念头。过了二十来天,努尔哈赤带领后金军气势汹汹地到了宁远城下。大批后金兵士头顶盾 牌,冒着明军的箭石、炮火,猛烈攻城。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是后金兵倒下一批,又来一 批。在这紧急的关头,袁崇焕下令动用早就准备好的大炮,向后金军发射。炮声响处,只见 一团火焰,后金兵士被轰得血肉横飞,留下的也被迫后撤。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督战,集中大股兵力攻城。袁崇焕登上城楼瞭望台,沉着地监视 后金军的行动。直等到后金军冲到逼近城墙的地方,他才命令炮手瞄准敌人密集的地方发 炮。这一炮使后金军受到更大伤亡。正在后面督战的努尔哈赤也受了重伤,不得不下令撤退。袁崇焕听到敌人退兵,就乘胜杀出城去,一直追赶了三十里,才得胜回城。努尔哈赤受了重伤,回到沈阳,跟他的部下说:“我从二十五岁以来,战无不胜,攻无 不克,没想小小的宁远城攻不下来。”他又气又伤心,加上伤势越来越重,拖了几天,就咽 了气。他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接替他做了后金大汗。上下五千年243 皇太极施反间计努尔哈赤受重伤死去以后,袁崇焕为了探听后金的动静,特地派使者上下五千年262 女英雄王聪儿和珅掌权的时候,清王朝十分腐败,地方官吏贪污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当时,在湖 北、河南一带,白莲教又盛行起来。有个安徽人刘松,到河南传教,利用给百姓治病的机 会,劝人入教,后来被官府发现,流放到甘肃去。刘松的徒弟刘之协和宋之清逃到湖北,继续传教。他们宣传说,清朝快要灭亡,将来会 出现新的世界,入教的人都可以分到土地。当地的贫苦农民受够地主剥削的苦,渴望得到土 地,听了这个宣传,纷纷参加了白莲教。参加白莲教的人越来越多的消息,惊动了乾隆帝。乾隆帝命令各省宫府捉拿教徒。一些 官吏本来是敲榨勒索的老手,趁机派出差役,挨家挨户地查问,不管你是不是教徒,都得拿 出一笔钱来“孝敬”他们。有钱的出钱买命,没钱的穷人就被抓到监狱里拷打,甚至送了 命。武昌有个官员向百姓敲榨勒索不成,罗织罪状,受到株连的有几千人。不论教徒或没入 教的,都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对官府更加切齿痛恨。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到了襄阳,召集教徒开会商量。大家说:“这个世道,真是官逼民反 了!不如索性造反吧。”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用“官逼民反”的口号,发动群众起义,并且 派出教徒分头到各地去联络。公元1796年,也就在嘉庆帝即位那年,白莲教徒在湖北宜都、枝江等地举行了起 义。襄阳地方有个白莲教首领齐林,原定在元宵灯节起义,不料走漏了消息,遭到官府的袭 击,齐林和一百多个同伴被杀害。齐林有个年轻的妻子叫王聪儿,原是个江湖卖艺的女子,从小练得一身武艺。她决心给 丈夫和起义的同伴们报仇,就和齐林的徒弟姚之富一起,重新整顿起义队伍,不出一个月, 就组织了一支四五万人的起义军。王聪儿和其他首领一起率领队伍,到处打击官府,惩办贪 官污吏。当王聪儿在湖北起义的时候,四川、陕西的白莲教徒也起兵响应。起义的火焰在三省广 大地区蔓延开来,一些贫民、流民,都参加了起义队伍。嘉庆帝一看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慌了手脚,连忙命令各地的总督、巡抚、将军、总兵 等大小官员,派出大批人马镇压。可是那些大官、将军们只知道贪污军饷,不懂得怎样打仗。王聪儿分兵三路,从湖北打到河南。起义军打起仗来不但勇敢,而且机动灵活。他们在 行军的时候,不整队,见了官军不正面迎战,不走平坦大道,专拣山间小路走,找机会袭击 官军。他们又把兵士分成许多小队,几百人一队,有分有合,忽南忽北,把围剿他们的官军 弄得晕头转向,疲于奔命。王聪儿的起义军在湖北、河南、陕西流动作战,打击官军。第二年,在四川跟那里的起 义军会师。嘉庆帝见官军围剿失败,气得眼都红了,大骂王聪儿是罪魁祸首,又下了一道诏书把一 些带兵的将军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通,撤职的撤职,办罪的办罪,并且严厉督促各地将军集中 兵力,围剿王聪儿起义军。清军将领明亮向嘉庆帝献了一条恶毒的计策,要各地地主组织武装民团,修筑碉堡。起 义军一来,就把百姓赶到碉堡里去,叫起义军找不到群众帮助,得不到粮草供应。这种做 法,叫做“坚壁清野”。嘉庆帝下令各地采用这种计策,起义军的活动果然越来越困难。清军在川北一带围攻王聪儿。王聪儿摆脱清军围攻,亲自带领二万人马攻打西安,不料 在西安遭到官军阻击,打了败仗;再打回湖北的时候,明亮率领官军紧紧追击。起义军后面 有官军,前面又有地主武装民团的拦截,终于在郧西(在今湖北省,郧音yún)的三岔河 地方,陷进敌人的包围圈。王聪儿临危不惧,指挥起义军退到茅山的森林里,准备组织突围。官军发现了,又围住 茅山,从山前山后,密密麻麻地拥上来。起义军经过顽强抵抗,终于失败。王聪儿和姚之富 眼看突围不成,退到山顶,纵身从陡峭的悬崖上跳下来,英勇牺牲。女英雄王聪儿牺牲后,各地起义军继续进行反抗官府的斗争。清王朝共花了九年工夫, 才把这场大起义镇压下去。但是,清王朝经过这场严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嘉庆帝死后,他的儿子旻宁(旻mín)即位,就是清宣宗,也叫道光帝。道光帝即位 后,清王朝越来越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乘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到了公元 1840年,也就是道光帝即位的第二十年,爆发了鸦片战争。打这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 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勇的中国人民为了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统 治,前仆后继,开展了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近代 史时期。上下五千年本书大事年表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公元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宋襄公败。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称霸。公元前623年秦穆公称霸西戎。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公元前551年孔子生。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死。吴王夫差即位。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公元首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秦变法开始。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魏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公元首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公元前213、前212年奏始皇焚书坑儒。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破秦军。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刘邦被封汉王。西汉纪年开始。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项羽自杀,刘邦称帝。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白登被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杀韩信、彭越。公元前188年吕太后临朝。公元前180年吕太后死,陈平、周勃迎汉文帝即位。公元前167年缇萦上书,汉文帝废除肉刑。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公元前138、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诱匈奴兵至马邑。汉、匈之间战争开始。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退至大漠西北。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后回汉)。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下狱。公元前87年汉昭帝即位,霍光辅政。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王昭君去匈奴。公开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亡。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起义。公元23年昆阳之战,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公元67年汉使者从天竺取佛经回国。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132年张衡制作地动仪。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事件。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事件,李膺、范滂等被杀。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城。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致袁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军。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彝陵(猇亭)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公元263年钟会、邓艾攻蜀,蜀亡。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魏亡。公元280年晋杜预、王濬等伐吴,吴亡。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华夏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china8.com.cn]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称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