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宗教 历史 传记 科学 武侠 文学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我是宋朝人-3

作者:史式 字数:29672 更新:2023-10-09 10:07:34

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真包公的历史吧!包拯28岁进士及第,取得了当国家命官的资格,不算很早,也不算很迟,如果是急于做官的人,一定希望早日分配,立刻走马上任。他却因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决心在家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去世,守丧期满,才肯外出做官,这一耽搁,将近10年。这就说明他很重亲情。不过,现代人不可能学他,如果你有官不当,要陪父母,人家不说你神经病才怪!你的父母也不答应。赵祯在物色清官之时,一定会注意到他的这段经历。别人大都热衷于求官,他为侍奉父母,居然有官不做,拖延如此之久。这样的人绝不会是贪官。他的大儿子包繶很年轻就病死了,大儿媳崔氏19岁嫁到包家,21岁就当了寡妇。包拯很可怜她,劝她改嫁,崔氏要抚养幼子,不愿改嫁。可是非常不幸,过了4年,幼子又病亡。包拯夫妇不仅自己劝崔氏改嫁,而且动员亲家母吕氏(崔氏之母)也来相劝。吕氏劝崔氏说: 丈夫死了,你守着孩子,现在孩子又不在了,你还守什么呢? 崔氏却坚决地说: 谢谢妈妈的好意,现在公婆已老,家里只有一个幼弟,我怎么能舍他们而去! 包拯只有两个儿子,包繶早死,正因为崔氏尽心竭力把幼弟包绶抚养成人,以后包家子孙兴旺,现在已经传了30代了。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5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8)对于崔氏不嫁这件事,我们应该做出公平的评论。如果包家为了维护家族的面子,不许她改嫁,阻挠她改嫁,那当然不对,当时包拯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同情、可怜自己的儿媳妇,一再劝她改嫁,足以说明他为人处事很富人情味。从崔氏这一方面来说,她有改嫁的自由。如果她崇拜公公,怀念丈夫,自觉自愿地为了这个充满亲情的家庭付出牺牲,做出贡献,这不仅没有任何不对,而且是应当受到尊敬的高尚行为。包拯的墓志与家谱都在,我们不难从中查明他家的世系。这样一查,就能说明包拯劝媳妇改嫁与媳妇崔氏抚育幼弟成才都确有其事,并非传说。金兵入侵,宋廷南迁,包家的后裔迁到浙江。宁波天一阁现在藏有一本《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 世界船王 包玉刚是包拯的第29代孙,就是从这部宗谱里查出来的。包拯在家侍奉父母。直到父母都已去世,他才到扬州天长县去当了一任知县。任满后升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在端州任上大约三年,做了不少实事。例如治理西江水患、凿井、办学等等。特别是在整顿司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经他整顿之后,衙门里没有积压的案子,监狱里没有呼冤的犯人,可以说是弊绝风清。他这个包青天的名声,在端州任上就传开了。包拯不是诗人,在他的文集《包拯集》里只有一首诗,就是在端州写的,叫做《书端州郡斋壁》诗,内容是反对贪污腐化提倡廉洁的,诗曰: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修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历史上的一些大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瑰丽的诗篇,有些是赞美祖国壮丽河山的,有些是歌颂志士仁人英雄事业的,但是像包拯这样以戒贪倡廉为主题,可以作为走马上任的官员们的座右铭的,从古到今,还真找不出第二首来。端砚(端州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在文房四宝中,与宣纸(安徽宣城的纸)、湖笔(浙江湖州的笔)、徽墨(安徽徽州的墨)齐名。在宋代是重要的贡品之一。过去的地方官常以向朝廷进贡的名义到处征收,遇到有佳品就据为私有,以备日后行贿或作为礼品送人。包拯在端州任上,命令工匠按进贡的定额制造,一个也不多收,所以他在离任的时候,敢说 不持端州一砚归 ,一时传为佳话。包拯做官公正廉明,远近知名,他被赵祯召进京城做官的时候,已经40出头,为人稳重、做事老练,不管承担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引人注目。他初做京官,是当监察御史。以后多次调动,或者是在东南各地当地方官,或者是在京城里面当监察官,总的说来,是一路顺风,稳步前进。到了公元1056年担任开封府尹(首都市长),1058年担任御史中丞,已经是他晚年。他于1062年去世,当时的职务是枢密副使。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6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9)从来都说清官 铁面无私 ,铁是黑的,所以舞台上的包拯都化妆为一个大黑脸,成为铁板一块,以说明他的不可通融,不讲人情。其实包拯一生做事都很有人情味。从官修史书、野史笔记、民间传说各方面来看,包拯都没有 门进难,脸难看,事难办 的官僚作风。《宋史·包拯传》中说: 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过去老百姓要到开封府告状,先得托人写好状纸,由衙门小吏代为投递,辗转费时,小吏就能从中敲诈勒索。包拯做开封府尹时,一举打破了这条规矩。他规定老百姓要来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只要鼓声一响,府衙就得大开正门,让老百姓直接上堂告状。这样,衙门小吏就没有了敲诈勒索的机会。开封老百姓奔走相告,真想不到当时的 上访 竟会如此方便。赵祯把包拯调进京师,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正直敢言,叫他当个言官(谏官),既可以对朝廷大政提意见,提建议,也能对重要官员进行监督。包拯的确不负赵祯所望,只要他觉得自己所说的问题有理有据,对皇帝也敢力争,有时候争得唾沫横飞,溅了皇帝一脸。见到的人都很感动,觉得他们君臣契合,传为美谈。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居住的地方。开封府尹不过是个从三品,而京城里面一二三品的高官至少有好几百家,有些衙内、豪奴倚官仗势,任意横行,开封府的官员们慑于权势,不敢去管他们。赵祯觉得实在看不下去了,有意整顿一下,决心动用包拯这张王牌,对那些经常横行霸道的人,给点颜色看看。包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向皇帝打了包票绝对依法办事,绝不后退一步。经过几个回合,包拯旗开得胜,在开封府名声大振。对那些扰乱社会秩序的人,说抓就抓,说判就判,对于说情的人,一概不理,还要追究责任。当年夏天大雨,开封城里的惠民河阻塞,河水泛滥,街道淹水,行人受阻。包拯经过调查,知道这是有些权贵侵占河道修建花园、亭台所致。他急如星火,连夜查卷,追查非法建筑物的产权,对于没有产权的建筑,一律强制拆除。那些业主说情没有人理,送礼没有人收。最后一直闹到皇帝那里去,皇帝推托说: 包拯这个人的性格你们是知道的,他只要有理有据,一定会蛮干到底,我说的话他也不会听,我也没有办法。 在皇帝那里碰了钉子,这些权贵也只好灰溜溜地同意拆房子。从此, 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经过包拯一年多的整顿,开封城里的面目一新,秩序井然。赵祯所希望于包拯的,也不过如此。这样一做,至少可以治标,改变一下京城的面貌,至少可以树立一个清官的样板,让全国别的城市跟样学样,扭转一下社会风气。至于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积贫积弱的问题,那就要治本,要进行变法,不是这么君臣几个人在短时期内所能解决得了的。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7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0)民间传说里的包公,小说、戏曲里的包公,长期以来被神话了,被美化了,被拔高了,被夸大了,这些包公,已经不是包公的真面目,可以说是已经进行加工了的假包公。不过这些假包公也反映了一种真实,那就是一千年来广大老百姓(包括海内外华人)善良的愿望。就是某些貌似荒诞的神话故事,也是在老百姓的善良愿望的基础上产生的。关于包公死后成为阎罗王的故事,就是来自当时的一句民谣,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这就是说,对任何官员都可以打通关节,就是对阎罗王和包公打不通。说书者和演戏者因此就会想到:在阳世里老百姓有冤难伸,受屈而死,死后就会成为冤死鬼,进入阴间的枉死城。年深日久,枉死城鬼满为患。何不请包公去兼个职,日理阳,夜理阴,两头兼顾,让许多冤死鬼沉冤得雪,早日投胎重回人世。不过这样一来,包公早晚会被累死,不如让包公在百年之后,去当专职的阎罗王,这更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在人世间找不到包公,死后也可以找,如果他当了专职的阎罗王,那不就更好找了吗!在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间,某些官员在飞黄腾达之后,忘恩负义,停妻再娶的故事颇为不少,如《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活捉王魁》等等皆是。老百姓同情弱者,痛恨忘恩负义的人,总希望有个青天大老爷出来主持正义,把他们狠狠打击一下。如果这个忘恩负义者来头很大,老百姓更希望有个不怕惹火烧身的清官来摸老虎屁股。包公严惩陈世美的故事恰好满足了老百姓的这种愿望,所以不胫而走,长期流传。在这个故事里,老百姓考验了包公——看他敢不敢触动皇亲国戚;也考验了皇帝——老包敢动你的女婿,看你还能不能沉得住气?包公和皇帝都经得起考验,老百姓为此感到万分高兴。虽然许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历代观众都能够慨然允许并且欣然接受了它。大家觉得舞台上的包公形象是真实的,历史上确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在老百姓含冤负屈而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的时代里,大家宁肯相信人间确有这样一尊 正义之神 存在,因而也感到很大的欣慰。老百姓爱戴包公,是因为他能主持正义,不畏权贵,为民伸冤,为民造福。我们敬仰的是他的精神,而不是他破案的技巧和能力。可惜有一些民间故事出现了离奇的情节,让包公主持侦破疑难大案,把他写成了一个东方的福尔摩斯与古代的刑侦队长,这就使得包公异化,虽然不是面目全非,至少是让他世俗化了。皇帝发现了范仲淹还在刘太后垂帘听政,赵祯自己没有管事的时候,这位年轻的皇帝就已经为大宋帝国的内忧外患而担心,时时留意希望发现一些能臣,将来好当自己的治国帮手。当时究竟有哪些内忧外患?说起来也简单,就只是两个字,内忧是 贫 ,外患是 弱 。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8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1)你看,大宋帝国的京师,锦绣天街,花花世界;灯火樊楼,彻夜通明;灯红酒绿,千金买醉;笙歌鼎沸,歌舞升平。这还能叫 贫 么?当时的社会,看上去富贵繁华,似乎财大气粗,实际上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达官贵人,奢侈无度;贫民百姓,度日如年,一遇灾害,就会大乱,国家有极大的隐忧。大宋帝国养兵百万,一旦出师,刀枪眩目,衣铠鲜明;登山涉水,宛若长龙,前不见排头,后不见排尾。如此阵容,如此声势,还能叫做 弱 么?可是人人皆知,军队是用来打仗的,不是用来表演的。所谓 东京八十万禁军 ,吓唬老百姓有余,对外作战就很难打胜过一回,经常是一打就垮,一触即溃。这个 贫 与 弱 的后遗症是谁留下来的?外人不知道,赵家的子孙大都了然于心。因为历代的账簿都保存在皇宫的档案里。只要没有大灾,国家的财政收入年年都差不多,为什么经济越来越困难,那是因为开支增加得太快了。也就是冗官(吃饭不做事的官)太多了,冗兵(根本不能作战的兵)也太多了。太祖赵匡胤时期,还很俭约,州、县地方官还有很多缺额,哪有冗官。全国兵员不过30多万,还在整编、裁汰之中。因此年年结余,仓库皆满。太宗赵光义弑兄夺位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大量开科取士,并且提高文官待遇,收揽人心,官员总数较太祖时期猛增七八倍之多,由此出现了冗官。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两次贸然对辽作战,把军队扩大到了60多万,连续两次战败,军队溃散的就有30多万人,以后还得陆续收编。他轻开边衅,惨败之后吓破了胆,宁肯忍辱服输,以弱国自居,再也不敢对外应战。这就造成了:一、因为不敢对外应战,所有的军队都成了冗兵。二、边境上经常受到侵掠,不敢还击,遗患无穷。也就是说,这 贫 与 弱 两大后遗症主要是由太宗赵光义遗留下来的。既然是祖先闯下的祸,祸延子孙,子孙无话可说,只好默默承担,在刘太后当权,赵祯自己没有亲政之时,他已经发现了一位胆大包天的能臣,此人名叫范仲淹。刘太后权倾天下,没有人敢去惹她,范仲淹居然敢向她上疏,请他归政于皇帝。群臣都捏了一把汗,幸亏刘太后没有理他。刘太后去世,赵祯就把范仲淹提为右司谏,鼓励他遇事直言。有一次江淮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范仲淹上疏请派员前往安抚救济,皇帝没有及时批答,他就很不客气地急奏: 如宫廷中半日不食当如何? 皇帝一点也不生气,立即指派他去救济。他即日成行,所到之处,开仓放粮,豁免一切苛捐杂税,努力帮助灾区百姓度过难关。在回朝复命时,他带回几大捆灾民所吃的叫做 乌味草 的野草,请朝廷传示给六宫贵戚,希望大家知道民间疾苦。这个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公元989年生,两岁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他就跟着姓朱,取名朱说。逐渐长大知道自己的家世之后,他就涕泣辞母,外出发奋求学,就读于应天书院。在求学时,生活极为艰苦,即所谓 断薤画粥 每天煮粥一大碗,凝固以后划为几块,进食时以薤菜数茎,和盐而食。读书疲倦了,就以冷水洗脸提神。后来他中了进士,做了官,迎养母亲,才改回原姓,更名仲淹。他不以母亲改嫁为耻,一生中与朱氏异父兄弟友好相处,经常来往。足见他做人很有人情味,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道学先生。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49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2)他从担任专职的言官开始,对于当时不良的社会风气——任人惟亲,官官相护,互相包庇,贿赂公行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随时发现,随时揭发。这不仅得罪了一大批贪官,而且捅了宰相吕夷简的马蜂窝。因为吕夷简本人就是结党营私的总后台。吕夷简派人劝他 不可妄议军国大事 ,名为劝说,实为威胁。他坚决顶回去,表示宁肯丢官丢命,也不愿姑息养奸。朋友们在他揭发个别贪官的时候,还在为他的安全担心,后来看到他为了忠于职守,竟把生死置之度外,就只有衷心敬佩,再也不来相劝了。为了彻底揭开吕夷简任人惟亲,朋比为奸的真相,他亲手绘制了一张详细的《百官图》献给皇帝。图中一一注明,哪些官员是循序升迁,其官职是合法得来的;哪些官员是不次提拔,其官职来自歪门邪道。并且建议: 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这样一来,他和吕夷简的矛盾就趋于白热化,达到势不两立的程度。在那官官相护的年代,只要解开几张人事关系的底牌,就已经能让全城轰动;这时范仲淹竟然勇敢的站出来,成为以宰相为后台的庞大官僚集团的对立面。影响之强烈也就可想而知。皇帝虽然极力支持他,也觉得震动太大,难于处理。最后是以各打50大板的办法,双方同时外调,一起离开京城,让事情暂时平息。这样,范仲淹就赤手空拳把当朝宰相拉下了马。使得自己正直的名声举国皆知。至于自己到何处去?他早已想好了主意;到前线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文臣出身的范仲淹从此脱离了与官场腐败现象作战的无声战场,慷慨走向卫边守土与入侵者作战的有声战场,开始体验军旅生活,这时候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所以后来他在填词的时候自称为 白发将军 。志士仁人先忧后乐范仲淹此去要和西夏这个小国作战。说起来也很可笑,西夏本来没有建国的条件,他们之所以能够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获得渔人之利,建立起一个小国,不断地骚扰宋的边境,对宋王朝所造成的损失比辽国的侵略还要大,这完全是宋太宗赵光义两次推行错误的国策所造成的。第一次是赵光义已经夺位的时候。那时宋王朝的建国工作刚刚开始,兵力不强,应该和辽国保持友好,努力发展经济,力争成为一个富国,像太祖赵匡胤所设计的那样,在积累了一大笔财富之后,用金帛把燕云16州的失地赎回来。从辽国倾心汉化的形势来看,这个计划不难实现。订立澶渊之盟以后,两国和好100多年,就足以证明两国友好相处是可能的。宋辽的关系处好了,辽的附属国北汉的问题随时可以解决。北方暂不能用兵,南方加紧建设,宋王朝的富强是可以计时以待的。但是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两次冒险伐辽,两次惨败。从此兵连祸结,使得北方边境长期不得安宁。使得西夏这一股力量能从宋辽之间的夹缝里生存,发展,直到称帝,建国。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50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3)第二次是赵光义两次伐辽失败后,畏敌如虎,对小小的西夏也以笼络为主,不敢轻易用兵。西夏这一股力量对宋是时降时叛,叛了又降,降了又叛,如同儿戏。宋军要打他,他就投辽,宋军撤军,他又来寇宋,在辽国的蓄意保护之下,赵光义对他无可奈何,完全陷于被动地位。赵光义去世之前,曾经分兵五路伐夏,出兵不利。他在病榻上气得要死。建立西夏的这个民族叫做党项,从他们的民俗 衣皮毛,事牧畜 看来,显然属于游牧民族,人数不多。唐与吐蕃作战时,党项部落纷纷投降唐军。有个党项酋长拓跋赤辞受唐封为西戎州都督,接受唐的赐姓为李,成为西夏的李氏祖先。传到唐末,李赤辞的后裔李思恭助讨黄巢立功,受封为定难节度使,受命治理西北五州之地,治所放在夏州(今榆林县西),这就是他们国名的由来。因为他们地处宋、辽之西,又自称西夏。宋初,他们遣使进贡,受封为太尉。太宗赵光义时,他们的酋长李继捧愿意内附,献出他所管的各州,太宗封他为彰德节度使,赐姓名为赵保忠。但是他的弟弟赵继迁不服,叛逃北方,受辽国之封为定难节度使。太宗不得已,又封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这样,他们兄弟二人,一投宋,一投辽,唱起了对台戏。过了两年,兄弟二人一起降宋;为时不久,两人又一起投辽,反反复复,不胜其烦。在这三国的纠纷中,西夏惟利是图,在宋辽两国之间坐大,公元1038年,国王李元昊竟然自称皇帝,也学辽国的样,向宋要起 岁币 来;辽国屡次受他利用,并没有得到什么实际好处;最吃亏的是宋,除了西北边境不得安宁,老百姓长期受害之外,还被这个并无多大实力的西夏小国进行讹诈,强索去很多银、绢、茶叶……就在这个时候,范仲淹来到西北前线延州(今延安)守边。兵法曰 兵不厌诈 ,民谚云 慈不掌兵 ,这些话不一定正确。范仲淹镇守边境上的延州,前后3年多,始终保持一种仁者胸怀。他对自己人号令严明,爱抚士卒,被士兵们称为慈父。对于敌人,他也很讲诚信,他打胜仗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并不是欺诈手段。在他镇守延州之时,对士卒加紧训练,更番出击,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西夏人很畏惧他,相诫说: 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指范仲淹),腹中自有数万甲兵。 原先当地的羌人常为西夏所用,范仲淹先后招抚羌酋600余人,皆以诚信相待,从此羌人十分敬爱范仲淹,称为 龙图老子 (因为范仲淹曾任龙图阁直学士)。西夏最后被迫请和,与羌人助宋大有关系。从来善用兵者,并不希望能杀多少人,占多少地,而是希望达到作战的目的(以战促和)。1043年,西夏终于请和,正是范仲淹以诚信治军得到的成功。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51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4)范仲淹在前线3年多,以军旅生活入词,作了几首《渔家傲》,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首《渔家傲·秋思》。词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写得苍凉悲壮,使得从晚唐五代以来多写 绮罗香泽 的词风为之一变,成为苏轼、辛弃疾等人豪放词派的先驱。范仲淹这首词,丝毫没有好战思想,但是也没有厌战与反战思想。当时他所指挥的这场战争,既是老百姓保家卫国的战争,又是维护先进文明,反对野蛮侵略的战争,宋军将士过着极其艰苦的战地生活,大家并无怨言。他们知道,没有击退侵略者,没有勒石记功以前,他们是不可能回家的。在塞下秋来,夜深难寐之时,大家心情沉重,白发将军和流泪思乡的征夫(士兵)并不对立,而是同病相怜,征战多年,谁不思乡!但是他们的肩头上承担重任,任务没有完成,回家无望,只有咬紧牙关,艰苦奋斗,取得胜利,才能奏凯回乡。西夏并没有打败仗,但是长期苦战,国力损耗太大,他们支持不下去了,于是主动求和,希望罢兵。不久,朝廷使者来到前方,不仅同意立即同西夏谈和,还带来一个好消息:范仲淹调回京师,另有重任。公元1043年,范仲淹回到京师,才知道欧阳修等人极力推荐他有宰相之才,希望他出来主持变法。得到皇帝的赞成。这一年是庆历三年,所以后来就把这一次变法称为 庆历变法 。这次 庆历变法 和20多年以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改变 积贫 、 积弱 的国势,希望做到富国强兵。所用的办法也是一样的,这就是由朝廷订出一系列的新法,由上而下逐步推行。至于变法的前途如何,各有各的估计。范仲淹采取的是小心谨慎的态度,他深知改革内部的积弊比抗击外部的敌人还要困难。外部的敌人是明摆在那里的,可以鸣鼓而攻之,内部的许多积弊是附着在自己人身上的,而且形成已久,决非一朝一夕所可排除,如果操之过急,激化各种矛盾,就会造成混乱动摇国本。皇帝求治心切,一再向范仲淹征求意见,何事应兴,何事应革,也就是如何变法。范仲淹非常谨慎,他认为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容易,而积弊难除,惟恐劳而无功,反而引起混乱,所以一再推谢,不敢提出意见。后来皇帝召对赐坐,下令打开天章阁的大门,磨好了墨,铺好了纸,亲自执笔蘸饱了墨,恭恭敬敬的送到范仲淹的手中。看到年轻的皇帝如此诚恳,又如此谦虚,他不能再推了,只好请求退而列奏,上《十事疏》,十件事包括四个重点: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二部分 第52节:君子满朝的仁宗时代(15)一是澄清吏政,也就是政治革新。二是调剂民生,也就是经济改革。三是改革兵制,也就是军事革新。四是建立恩信,也就是文化革新。皇帝征求了富弼与韩琦的意见,却也大致相同。于是下定决心,下诏推行新法。范仲淹觉得自己受了年轻皇帝的知遇之恩,决定按新法严格执行,在选人任监司的时候,拿出档案审查,不合格者一笔勾销。富弼在旁边看了,叹息说: 你一笔勾销甚易,此人一家哭矣! 范仲淹回答: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这就是说,用了一个不称职的官,也就会害了许多老百姓(造成一路哭),与其一路哭,不如就让他一家哭吧!在任何时代,人事制度的改革,如何用人,用什么人,都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别的改革都是空谈,你再有良法美意,老的官僚班子不去执行,你一点办法也没有。范仲淹的变法从第一个重点 整顿吏治 开始,完全正确。但是对吏治一加整顿,就捅了马蜂窝。那些冗滥官员都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关系挤进官场的,一旦黜退,就触犯了许多权贵官僚的利益,一时舆论哗然。大家通过各种手段,大肆攻击新法,大肆攻击范、富,有些地方,甚至连办公也停止了。年轻的皇帝没有经验,看到这种形势,完全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范仲淹是个仁厚君子,看到形势恶化,皇帝应付不了,就借西北边疆有警,自请再去守边。1044年6月,范仲淹以陕西河东宣抚使名义去了西北;再过两个月,富弼以河北宣抚使名义去了河北。两位主持变法的大宰相一走,新法也就陆续搁浅,最后不了了之。范、富两人从担任宰相到去职,时间还不到一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积弊之形成,为时甚久,决非一朝一夕所能铲除。有时候,需要反复冲击才能见效。从中外历史看来,革命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改革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是非功过,不可一概而论。像范仲淹这样的有志之士,一向忠于职守,勇于任事,能文能武,忧国忧民,我们很难把 庆历变法 失败的责任加到他的头上。变法之初,他就估计积弊难除,对前途并不看好,因为皇帝一再催他上马,他只好鞠躬尽瘁,尽力而为。范仲淹于1045年罢相,1052年去世,在这7年中,他虽然也调动了一些职务,但是不断地受到他人攻击,也就无所作为,没有什么大事可记。只有在1046年,他应友人滕子京之请,写了一篇《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此文是一篇四六骈文,其可贵之处不在词句而在内容。作者在这篇短文之中自抒怀抱,写出自己崇高的思想与广阔的胸怀。他那以天下为己任,一生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想法与做法,不管是在任何社会中,都应该说是最高尚的品德。在此文之中,他认为古仁人之心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关心民间疾苦),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关心国家大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就是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忧时忧世,无时不忧,无处不忧。到了范仲淹的笔下,就简化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 一句话,而传诵千古。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3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第六章变法是一场大悲剧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长达两千年。在这种制度统治之下,万里江山都是皇帝一人的私产,天下的老百姓都是皇帝一人的奴仆,朝政都由皇帝一人决定,别人无权过问。国家的法规、律令,都是皇帝订的。他愿意怎么订就怎么订,愿意怎么改就怎么改,用不着和任何人商量。在各个专制王朝中间,宋代要比别的朝代开明得多。至少从宋仁宗时代起,就公开提出了变法的问题,并且向一些德高望重的官员征求意见,让一些有关的官员认真讨论。在这种基础上,才能产生主张变法与反对变法的争论,新党(主张实行新法)与旧党(反对实行新法)的争论。虽然这种争论并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开头的争是非发展到后来的闹意气,闹得一塌糊涂。但是与那种大皇帝金口玉言,一人说了算数相比,总算是前进了一大步,让人嗅到了那么一点点民主气息。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一路吵吵嚷嚷逐步发展起来的。北宋的党争距今已有八九百年之久,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在距今百余年前,清王朝的慈禧太后对于主张变法维新的新党还一概斩尽杀绝,这样一比较,清王朝不就更显得十分顽固与落后了么!宋代的变法是由知识分子提出来的。不仅历次变法的主持人如庆历变法的范仲淹,熙宁变法的王安石都是大知识分子,就连庆历变法的发动者,宋仁宗赵祯也是苦学多年的知识分子。他们拟出来的变法方案还是像模像样。例如说,变法是想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能够做到富国强兵。目标完全正当,于国于民都有好处。就是其中的 强兵 部分,也只是改造军队,保卫自己的疆土,并没有去侵略别人的打算。这种变法,老百姓不会反对。庆历变法之所以遇到阻力,是因为范仲淹从裁撤冗员开始革新,一动手就触及了某些官僚的利益。这使大家认识到,触及自己人利益的改革一定要谨慎行事,逐渐推行,不可操之过急。变法和党争一直延续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六代,总共八十多年。参与的人员包括皇帝、太后、宰相以下的重要官员与当时许多知名学者,其中有父子两代都参加了的,如范仲淹、范纯仁;有兄弟两人都参加了的,如苏轼、苏辙。开头大家争论的不过是变法方案的具体内容,逐渐发展为赞成新法与反对新法两方,先是争是非,说道理,后来就是闹意气,互相攻击,发展而为新党与旧党两派。如果只把争论限制在学术范围与政治主张之内,不管争论得多么激烈,都不会闹出大乱子,很可惜,在这一段历史时期,皇帝都不长寿,一再出现小皇帝在位、太后临朝听政的局面。小皇帝与太后对变法的内容必然不会熟悉,但却一再介入党争,而且轻易表态,支持一方,打击一方。这就使得党争扩大化,双方争得没完没了,直到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这才被迫中断。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4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2)于是就有人认为,北宋是被变法、党争闹得亡了国,因此,就对变法、党争一概抱否定态度。其实,北宋亡国,另有原因,史实具在,罪责分明,不能要变法、党争来负责任。变法和党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绝不是偶然发生的。在当时,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民族还只是懂得用武力来争夺领土,来改变制度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用开会探讨问题与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化解矛盾,进入 君子动口不动手 的范围。比较而言,我们还是文明多了。变法君臣初相见我这里所说的变法君臣,君是指的宋神宗赵顼,臣是指的王安石。他们这次见面的时间是在公元1068年4月初四,地点是在东京开封府皇宫里的天章阁。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这一次见面,谈得志同道合,从此君臣配合,合作到底,于是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变法——就是一个政权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自我改革运动。我之所以把宋神宗赵顼称为变法之君,因为他确实是这次变法的主要人物,为了变法事业贡献一生。一般说来,专制王朝的继位之君大都荒淫萎靡,不图振作,很少有勤勉好学,奋发有为的。赵顼是一个难得的有志于振兴国家的优秀青年。他继位时刚刚20岁,平时不图享受,努力读书,废寝忘食,尊师重道,曾经带着自己的弟弟对讲课的老师行大礼,为朝野所一致称赞。他不甘心于宋王朝的积贫积弱,以向辽、夏两国缴纳岁币为耻,朝思暮想,要实行变法,富国强兵,重振汉、唐雄风。有一次,他穿了一身戎装去见自己的祖母曹太后,高兴地问: 娘娘!你看我这一身衣服还好看吗? 在他弟兄三人中间,他的个子最高,20岁的青年皇帝,戎装佩剑,英武挺拔。他这时多么希望得到祖母的夸奖,有朝一日能够挥师远征,收复失地,为祖宗雪耻,为国家争光。想不到曹太后却劝他凡事要遵守祖宗成法,不要轻易谈兵,而且说话之时,潸然泪下。这使他如同喝了一瓢凉水,一直凉到心里。他又去找当年和范仲淹一起到西北抗击西夏的富弼老相公,请教如何抗击西夏的策略。富弼听了以后,思考了很久,最后才慢腾腾地说: 愿陛下20年口不言兵,才是国家的大幸。 他很想问一句: 你当年的豪情壮志哪里去了? 但是这样太不礼貌,只好把眼泪往肚里吞,还得点头称是。青年皇帝是多么盼望能够遇到一位知己。赵顼早就知道王安石其人。他还在当太子的时候,代他掌管文书的官员韩维就经常介绍王安石的事迹。王安石字介甫,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家贫苦学,21岁成进士,虽然诗文名气很大,被一些文人学者所推重,但他并不想靠拉关系,向上攀升,而是安心在基层当地方官,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实践进行改革的办法。虽经欧阳修等人一再向朝廷推荐,他都不肯应召,只埋头在地方上做有利于老百姓的具体工作。他越不应召,名声就越大。1060年,仁宗任他为三司度支判官,后又改任知制诰,他接受了,并向仁宗上了万言书,书中已经列举了许多变法方案。不知什么原因,仁宗未作答复,不久仁宗去世,此事搁置。英宗在位几年,他仍在基层工作。赵顼继位后,因为热衷于变法工作,把他那本万言书中的许多变法方案看了又看,爱不忍释,所以一再召他来京,任为翰林学士。他于1067年9月奉诏,迁延了7个月,才越次入对。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5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3)赵顼下令大开天章阁之门,把王安石迎入赐坐。他内心非常激动,自己虽然贵为皇帝,但是每天所接触的人,多是唯唯诺诺之徒,有谁真能为我分忧。这个慕名已久的王安石,气宇恢宏,目光如炬,确有一副能担大任的样子。难道梦想多年的变法大计,就要依靠他来实现?他想问安石的话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就对安石说: 你在7年前所写的那本万言书我已仔细看过,其中所提到的许多新法以后我们都会认真讨论,逐步实行。今天我想问你的,是治理国家以何事为先? 安石从容回答: 择术为先。 (立个目标,定个标准)赵顼又问: 唐太宗怎么样? 安石又答: 陛下当效法尧、舜,岂能只学唐太宗!其实尧、舜治国之道至简而不繁,至易而不难,后世的学者不能理解,以为高不可攀。 赵顼听了这话,不禁开怀大笑: 你对我的要求可真不低呵!我自己衡量一下,恐怕达不到你的要求。今后就希望你尽力帮助我,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吧! 和王安石的第一次见面,使这个年轻的皇帝心潮澎湃。在他周围的人从来没有这样鼓励过他!这个21岁的决心变法之君与这个47岁的决心变法之臣不仅成了忘年之交,而且成了知己,从此以后,他们就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变法。司马光怒斥新法在第一次见面之后,赵顼几乎每天退朝,都要把王安石留下来长谈。有一次,他向王安石说: 有个问题,我想和你从容探讨一下。唐太宗一定要得到魏征,刘先主一定要得到诸葛亮,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但是这样的人才不是时时都有的,要多年才出一个。你看是不是这样? 安石连忙抢答: 不然。世上但愁没有明君,不愁没有人才辅佐。陛下诚能为尧、舜,就一定会出皋、夔、稷、契来辅佐你。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哪里会没有人才!如果陛下治国的大计没有决定,或者用人不够推诚,虽有皋、夔、稷、契之贤,也会被小人所蔽,难以立足。 赵顼说: 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 安石又接着回答: 正因为是尧、舜,才能辨四凶而诛之。如果让四凶进谗,人才是无法安身的。 君臣双方,都是话中有话。王安石是说,只要你做皇帝的能够决定治国大计,不愁没有人才来辅佐你。赵顼是说,只要你努力从事变法,我会替你清除小人。不会让你受到小人的干扰。在赵顼的催促之下,王安石拟出了一份又一份的变法方案,提交有关官员讨论。概括言之,整个的变法方案不过是四个方面一共13项具体办法。属于民政方面的计有:青苗法 ——贫苦农民以青苗抵押借款,受到高利贷的剥削。实行 青苗法 后,由地方政府低利贷款给农民,以助贫民增产,防止富豪兼并。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6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4)免役法 ——原先百姓除交租税外,还要服力役。服役方式多种多样,不胜其烦。实行 免役法 后,不再服力役,只统一缴纳免役钱,由政府雇工服役。属于财政方面的计有:方田均税法 ——订出统一的办法丈量田地,分为五等定税。农田水利法 ——订出统一办法兴修水利。市易法 ——由政府拨出专款,设立 常平市易司 主持其事,于货物贱时买进,贵时卖出,平衡物价,杜绝垄断。又可向小农小工发放贷款。均输法 ——财政上一种调节措施,就是 通天下之货,制为轻重敛散之术,使输者既便,而有无得以懋迁。属于军事方面的计有:裁兵法 ——英宗治平年间,全国养兵116万多人,神宗熙宁年间,裁为56万多人,差不多裁掉一半。置将法 ——宋廷过去把禁军集中于京师,遇有战事,点将统兵,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实行 置将法 后,中央于各地置将,训练士卒,兵将互相了解,但均统于天子,军权不致旁落。保甲法 ——王安石认为要富国强兵,必须废除募兵制,恢复征兵制。实行 保甲法 后,以保甲组织为人民的自卫组织,并能为国家组训后备兵与国民兵。保马法 ——宋代对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缺乏军马,辽国与夏国都禁马出口,购买困难。 保马法 是让百姓代国家饲养军马。军器监法 ——是生产与统一管理军器的机构。 军器监 设立后,民间进献器械法式者很多,果然军器大有改进。属于教育与科举方面的有:太学三舍法 ——王安石十分重视学校,制订 三舍法 。分太学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逐渐淘汰。上舍毕业生可直接任官,与科举取士相同。科举制度的改革 ——王安石在原则上是反对科举的,他主张以学校取士来替代科举。然而学校不能一旦而兴,科举也不能一旦而废,于是乃主张先改革科举的考试科目,及考试的方法。我们把上述四个方面一共13项变法的大致内容浏览了一下,就会觉得奇怪。因为这次变法涉及的方面很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都有,包括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小事。面对这么一大堆方案,每个人只能提提意见,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已,不可能立刻提出一个笼统的 赞成 或者 反对 的答案。可是事情就有这么奇怪,就在青年皇帝一再表态坚决支持实行变法那一年的下半年,不少重要官员,文人学者,都公开反对新法,希望皇帝不要采用新法。带头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司马光。这是什么原因?是司马光为人不够正直,抑人扬己?不是。在当时,比王安石大两岁的司马光成名比王安石更早。他受父亲司马池的熏陶,笃诚好学,为人老成,15岁时所写文章 有西汉风 ,20岁就中了进士。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信念,没有根据,他是绝不会随便批评别人的。是他与王安石不熟,不了解王安石的为人?也不是。他和王安石同朝为官,年龄相仿,同为群牧司判官,同修起居注,同居翰林学士,互相尊重,常和吕公著、韩维四个人一起聚会,言谈终日不倦,时称 嘉祐四友 。正因为他很了解王安石的志向与才能,所以他对王安石的评价,比当时任何人为高。在给王安石的第一封信中,他说了以下这样一段话: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7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5)窃见介甫(王安石字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享誉天下)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很不容易请他出来工作)。识与不识(认识他与不认识他的人),咸谓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也。(大家都说王安石不出来工作则已,一旦出来工作,立刻可致太平,老百姓都会受到他的恩惠)。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之高,可谓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那么,他为什么要起来反对新法呢?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在王安石所写的新法方案中发现了严重的错误倾向,所以急不可耐地起来阻止。这也反映了他对朋友的一片赤诚。本来,司马光与王安石之间面对面的争论还不会发生得这么快,是一件偶然的事引发了这场争论。公元1068年的11月,政事堂因为河朔发生旱灾,需要救济,国用不足,请求在明春祭天大典之后免赐文武百官的一笔银绢。这笔绢银属于奖金性质,经济困难的时候可以不发。这时的司马光与王安石都是翰林学士,皇帝请各位翰林学士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司马光首先表示态度: 既要救灾,理当节约,免赐银绢一事可以同意。 王安石却说: 国用不足,不过是缺少善于理财的人,这事好想办法。 司马光立即指出: 所谓善于理财,不过是在民间敛财而已。 王安石寸步不让,反驳说: 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平时心平气和极有修养的司马光不禁心头火起,立刻提出: 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凡是天地之间所生的财货百物总有一定的数量,这些东西,不在老百姓手中,就在官府手中,如果当官的想方设法要从老百姓手里夺取财物,那实在太容易了。西汉时代的酷吏桑弘羊欺骗汉武帝说:只要实行一些新的财政政策,就可以民不益赋而国用饶,这和你说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一个意思。你们这次变法中所提出的-均输法-与-平准法-就和桑弘羊提出的完全一样,名称也都相同。小商人出身的桑弘羊为了讨好皇帝,什么花样都想得出。他说对老百姓不加赋税,其害处远远超过正式的增加赋税。你们这次变法如果是学桑弘羊的敛财之术,那就不是变法,而是在变戏法——从无变有,这完全是欺人之谈!不幸言中,司马光的确是从王安石本人的言论里发现了整个变法方案中严重的错误倾向;名曰理财,实际上是和桑弘羊的办法一样:想方设法,与民争利。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一提起桑弘羊的变法,眼前就会出现一幅惨绝人寰的灾荒图。汉武帝后期民穷财尽,饿殍遍野,天下户口减半的惨象并不是匈奴侵略造成的,而是桑弘羊等酷吏的苛政造成的。全国大部分地方,匈奴根本没有到过,而酷吏的搜刮,任何地方都可以达到。从小就接受仁政、爱民思想教育的司马光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桑弘羊之流有共同语言的。他把这一套新法视为洪水猛兽,终身反对,绝不让步,对于王安石这个老朋友,他一再写信,劝他悬崖勒马,劝他改弦易辙。实在劝不回头的时候,他就不与王安石见面,甚至不惜得罪青年皇帝,一再提出辞职,要求退出这个实行新法的朝廷,搬到西京洛阳去写他的那部独特的史书——《资治通鉴》。对于司马光的怒斥新法,我们不忙评论,因为以后他还要出场,还要和新法再打交道。现在需要探讨的是:王安石所说的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是不是真的,他能不能办到?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8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6)司马光直指新法的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是从桑弘羊的 民不益赋而国用饶 那里学来的。王安石未加否认,当然也无法否认,因为 均输法 、 平准法 (后改 市易法 )的确是从桑弘羊那儿学来的。我们能不能说,这件事,汉代的桑弘羊办不到,宋代的王安石能够办到?因为宋代的生产水平远远超过了汉代,城市的工商业开始发展,已经出现了纸币(交子)与汇兑(飞钱),可以用金融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广土众民,农业始终是主要的生产手段,在老百姓中间,比例最大的还是农民。如果是小规模的试验性质,用任何超前的办法去理财都可以一试;但是国家财政等米下锅,除了取之于民的老办法之外,任何新的设想都不是可靠的。我们也可以说,商人出身的桑弘羊以盘剥百姓为目的,他可以用欺骗手段蒙蔽汉武帝,用玩魔术的手法去夺取百姓的钱财;王安石是忧国忧民的君子,他绝不会去做欺骗青年皇帝和损害老百姓的事。那我们就不妨认真了解一下,王安石在建议推行 青苗法 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了可靠的实践经验,说了骗人的话没有?王安石在宁波当地方官初步推行 青苗法 的时候,效果究竟如何?经查有关记载,当时宁波的老百姓确实得了实惠。当时老百姓几次遭灾,有青黄不接之苦,王安石亲自监督发放青苗钱(农贷),使得老百姓渡过难关,免受流离失所之苦,大家称他为再生父母。后来在陕西某些地方年年发放青苗钱,已经形成规矩,效果很好,也为老百姓所称颂,但是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时候,事情马上变了。 徒法不能以自行 ,你在农村推行 青苗法 ,还得依靠那些乡官。那些人中间本来就有不少土劣,平时靠放高利贷剥削农民。你把 青苗法 推行开了,直接损害了他的利益,他会替你好好干吗?在整个乡官素质没有提高之前,王安石把 青苗法 的条文订得再周到也没有用。再好的经,给歪嘴和尚一念就走了样。20多年来,王安石呕心沥血,对一些变法方案从理论上研究得滴水不漏,在实践上也花费了不少功夫,跋山涉水,亲自推广,取得成功。他信心百倍地向青年皇帝拍了胸脯,打了包票,想不到在得到皇帝拍板,全国推开,雷厉风行之后,许多地方就走了样。青苗钱本来不许强迫发放,但是某些乡官为了表现自己的政绩,强迫农民接受,为了保证收回贷款,又强迫农民多家联保。一遇天灾,农民惟恐有人还不起贷款,辗转牵连,所以常常成批外逃,出现一幅幅凄惨的 流民图 。王安石这个书呆子在小规模实行新法的时候,亲自监督,确实弊绝风清,老百姓得到实惠,称他为活菩萨。他的政声传遍全国,所以有那么多老上级老学者推荐他。他自己也是实话实说,并没有说什么骗人的话。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59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7)新法全面推广时所遭受的失败,不是新法本身不好,正如司马光所估计的,是缺少一大批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替你去执行。司马光和一些对新法有意见的人士并不是不相信王安石,并不是把王安石和桑弘羊同等看待,而是认为王安石用人不慎,新党中混进了一些小人,如司马光信中所指出的吕惠卿等人,将来这些人利用新法,与民争利,就会毁了新法,败坏了王安石的名声,他们的告诫不幸言中,后来新法推行的受挫,正是这个原因。变法之路崎岖难行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这次面对面的辩论,是皇帝有意安排的,因为皇帝有心了解究竟谁是谁非。两人激辩之时,皇帝密切关注。根据史书记载,最后皇帝还是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朕意与光同。 也就是在能不能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这个问题上,他赞成司马光的意见,对王安石的说法表示怀疑。这个问题不小,已经涉及到变法的目的。这次变法绝对应该按照儒家学者推行仁政减轻老百姓的痛苦这个原则进行。如果在变法的方法上有抄袭桑弘羊的与民争利之嫌,那就会让人联想到苛政虐民,使人望而却步。从青年皇帝的表现上来看,他似乎很犹豫了一阵子,因为司马光的话确实有道理,但是他为了急于改善财政收支情况,最后决定仍然支持王安石继续进行变法,但是在进行的方式上与新法内容上都不断地进行大幅度修改,作了很大的让步。皇帝当然希望王与司马合作,共同变法,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司马光是真正的君子,一诺千金。他个人坚持反对理论根据不足的变法,决不参与。宁肯离开朝廷,到洛阳去著书。但他保证不批评变法,不作任何不利于变法的言行。他说话算数,从1068年的冬天他作出承诺,到1084年7月他把《资治通鉴》一书撰成献给朝廷,在16年中间,他绝口不提变法二字。青年皇帝也是君子,尽管他一心要想变法,而他所推崇的司马光反对变法,使他万分伤心,但是他仍然衷心推崇司马光,极力支持与保护他撰成《资治通鉴》一书,并且亲自为之作序,使得这一部价值远远超过历代 正史 而与《史记》齐名的伟大史书一直流传千秋万世。王安石也是君子。他自幼刻苦读书,中进士后谨慎从政,受重用后一心变法,从来都是为国为民,没有为个人打算过。他在私人生活上有些怪僻,例如不修边幅,蓬首垢面而谈诗书,但这一切都与人无损。他的政敌在攻击他的时候,不管如何努力搜求,在他的私德上都找不出半点毛病来。司马光写给他的几封信,他虽未公开接受,但是从变法工作不断地改进的实际情况看来,他对老朋友的关心与劝告是逐步接受了的。尤其是司马光再三告诫他:吕惠卿不可信,不可重用。等到他被吕惠卿出卖之后,他回忆起老朋友的告诫,不胜感慨系之。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0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8)在说了这三个人互相之间交往的情况之后,不能不多说几句话,来纠正一些对 王安石变法 这一历史事件的错误认识。在 文革 时期,有人宣传说,司马光是儒家,王安石是法家。 王安石变法 之所以失败,是被儒家破坏了的。可是非常遗憾,事实绝非如此。司马光、宋神宗、王安石三个人都是正统的儒家,所以大家才能很理性地探讨问题,处理问题。宋神宗死后,新法虽然多被废除,但是王安石亲自制定的《太学三舍法》与他手订的一些儒家经义的考试科目一直沿用到南宋之末,说明他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由于莫名其妙地把王安石说成法家,使得 王安石变法 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都变了。既然说法家是进步的,革命的, 王安石变法 就应该定性为 革命 ,至于王安石代表什么阶级?革谁的命?当然就永远说不清了。其实 王安石变法 的性质最多也不过是君主专制制度内部比较温和的改革,不管如何拔高,这次变法即使圆满成功,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也只能说是从君主专制过渡到试探性的君主立宪而已。我们现在从历史书上看,司马光是反对变法的。其实,在变法之初,司马光就对宋神宗提出过一个更为稳健的变法方案。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司马光指出,国家财政之所以入不敷出,有五大原因:一、用度太奢(指皇家用度太奢侈)。二、赏赐不节(赏赐文武官员太多,也就是官员待遇太高)三、宗室繁多(对皇族的优待太多)。四、官职冗滥(冗官太多)。五、军旅不精(冗兵太多,战斗力不强)。他认为,要对此进行改革,必须皇帝亲自挂帅与两府大臣三司官吏深思救弊之术,期以岁月,庶几有效,非臣子一朝一夕所能裁减(不是几个臣子所能做到,不论是司马光还是王安石都是一样)。看来对于宋王朝国用不足的弊端所在,司马光比王安石看得更明白。要进行这种改革,必须是皇帝自己掌舵,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逐步改革,逐渐完成。所以他反对由臣子担纲的急进式改革,主张由皇帝挂帅的渐进式的改革。有些阻力,他老早就料到了。例如在新法逐渐公布的过程中,触犯了皇家子弟的利益,有些远房宗室做官的规定被取消了,他们不仅上书朝廷,而且包围王安石本人,拦住他的马头,半诉苦半发牢骚说: 我们有我们的难处,但愿相公高抬贵手,不要为难我们! 在坚决执法的过程中,曹太后之弟被指控,向皇后之父的部分家产被罚没。在新法紧锣密鼓的推行之时,年轻的皇帝上朝时被纠缠,回到后宫时又受埋怨,宫中哭声不断,他被拖得精神恍惚,心烦意乱。在见到王安石的时候,只有苦笑,相对无言。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1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9)虽然王安石变法得到青年皇帝的全力支持,但是在整个变法的过程中,他们都背着沉重的包袱,谨慎地前进。一点也不轻松。新党与旧党终于分裂公元1069年2月,王安石被任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政事堂中的执政班子除了王安石一人之外,还是一班老臣,当时有个政治笑话,到处流传。佛教徒说人生都有 生老病死苦 ,这个笑话说政事堂的班子也有 生老病死苦 。其中的王安石中年有为,生气勃勃,是生;曾公亮不想干了,数次告老还乡,是老;富弼称病不出,不想管事,是病;唐介多次与王安石争执,气愤病死,是死;赵忭从来正直敢言,这时看到安石事事变更,无可奈何,常常大呼几声 苦 字,是苦。这个笑话描述这些老臣无可奈何的样子,十分生动。这些老臣很恼火,王安石也很恼火,就这样 生老病死苦 下去怎么行,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就在王安石担任副宰相的24天之后,创设了 制置三司条例司 ,作为主持变法计划的主管机构,由陈升之与王安石共管其事。具体计划工作由王安石推荐吕惠卿、章惇、曾布这一批新人来承担。启用新人,王安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何尝不想网罗一批既有品德又有才情的有志之士,例如在1069年就曾经招致苏轼之弟苏辙在条例司作检校文字工作。但是这些有志之士都是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苏辙因与吕惠卿意见不合,看不得吕惠卿急功近利的做法,就上书给安石,反对变法,最后外调为河南省推官。为了鼓舞变法队伍的士气,王安石曾经提出过几句口号,后来被归纳为 三不足 之说,这就是 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三句话,传来传去,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法要缓和一点,有的说法要激烈一点。如果说得缓和一点,本来就是那么一回事,并不惊人:天命不足畏 ——一些自然现象,例如地震、天灾原与人事无关,用不着害怕。祖宗不足法 ——祖宗建立的制度规章不可能长期不变,总会逐渐改进。人言不足恤 ——我们办事既要考虑别人的意见,也不要害怕别人有意见而缩手缩脚。对于那些性格保守,顾虑重重,不敢放手做事的人, 三不足 之说,很能起到一些鼓舞作用。我们相信,王安石在推动变法工作之初,一定会想方设法,鼓励自己的部下努力工作,不至于一开头就故意去激怒反对派,给自己找麻烦。但是在反对派中的一些小人有意渲染之下,采用激烈的说法,那听起来就很可怕了。人们说王安石讲 天命不足畏 ,那实际上是在提倡无法无天。王安石讲 祖宗不足法 是指祖宗的一切经验都不值得借鉴,王安石讲 人言不足恤 是指任何人的意见都不值得倾听。那么,变法者就成了无法无天,为所欲为,那天下不就大乱了吗?小人们这种激烈的说法一直影响到曹太后与赵顼之弟岐王赵颢,他们都在说: 王安石是在败乱天下!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2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0)尽管帽子大得吓人,但是王安石照样当他的宰相。足以说明当时的宋王朝并没有形成一派真正反对变法的力量。小人们的活动虽然使人心烦意乱,小鱼一时却翻不起大浪。只是由于赵顼的疏忽,年深日久,矛盾逐渐激化,小矛盾上升为大矛盾。于是,新党与旧党逐渐形成,党争也日趋激烈。经过几年的较量,新党与旧党大致分化如下:新党(即赞成实行新法者)领袖:王安石支持与附和者:吕惠卿、曾布、章惇、蔡确、王韶、范子渊、薛向、吕嘉问、陆佃、邓绾、曾肇、黄履、赵挺之、陈升之、王珪、韩绛、蔡挺。旧党(即反对实行新法者)反对一切新法者——司马光、吕诲。反对三司条例司者——程颢、张戬。反对青苗法者——韩琦、范镇、傅尧俞、富弼、欧阳修、吕公著、孙觉、李常、程颢、陈襄。反对免役法者——刘挚、杨绘。(苏轼、范纯仁反对一切新法,独赞成免役法)反对市易法者——韩川、文彦博。反对均输法者——苏轼、苏辙、钱顗、李常、张戬。反对保甲法者——王拱辰、冯京。反对保马法者——人多不备录。公元1069年。设立 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荐吕惠卿主其事。6月,御史中丞吕诲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罢官。8月,知谏院范纯仁上书请免王安石职,被罢官。又苏轼也因上书反对变法,被罢官。9月,下诏推行 青苗法 。1070年2月,韩琦因反对 青苗法 被罢官。4月,御史中丞吕公著与赵忭、程颢皆因反对新法罢官。数日之间,谏官为之一空。9月,翰林学士司马光因反对新法而外调,10月,翰林学士范镇因反对新法而致仕(退休)。1071年7月,御史中丞杨绘,监察御史刘挚因反对新法罢官。经过3年左右,青年皇帝把一批不同政见者全都外调或罢官,逐出朝廷。这样,不同的意见完全失掉了交流、切磋的机会,双方越走越远,直至北宋亡国。王安石头脑极为清醒,他绝不相信 天命 ,但是遇巧的是,一些天象(自然现象)却偏偏和他开玩笑。1068年他到京师,与青年皇帝见面,这年从7月到11月,京师一再地震。此后在新法陆续颁布之时,不断出现异常现象,例如京东风暴成灾,陕西华山崩裂,此后又连年干旱,用各种方法求雨都不见效。赵顼为此忧心忡忡,正在这时,有一个管城门的小官郑侠向皇帝上了一幅《流民图》,图中所绘的是在 青苗法 推行以后,连年干旱,农民还不出贷款,被迫卖儿卖女,流离失所,啼饥号寒,惨不忍睹。皇帝看了,大受震动。他先以为,他的坚持变法,是为老百姓谋福利,现在看到老百姓痛苦至此,对于变法的信念不免有所动摇。加上这个郑侠又在向皇帝打包票,说是只要下诏停止推行 青苗法 等新法,十日之内,天必下雨。如不下雨,请砍我的头,以谢王安石。这个郑侠与王安石并无私人恩怨,他实在是看老百姓太痛苦了,才冒死站出来说话,宁肯输掉自己的脑袋,也要求停止新法。他至少是没有私心的。皇帝看了《流民图》,彻夜难眠,第二天就下旨,暂停推行新法。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诏旨下达的当天,满天乌云滚滚,接连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下。城郊几十里的老百姓,一片片的拜伏在泥泞之中,高呼万岁!这一场早不来迟不来的大雨,真是要了王安石的命。新法一停,甘霖立至,这不正好说明天意不要王安石执政,不要新法推行么!这个古今少有的不畏天命的拗相公王安石竟然被他的政敌们以 畏天命 为理由所击倒,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3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1)青年皇帝绝不甘心变法一事就此收场,但是当时的舆论对于新法的推行极其不利,至少要略作让步,然后重整旗鼓,卷土重来。经过短时间的磋商,君臣们作出了如下决定:王安石因言官批评者太多,坚决自请离开相位外调,出知江宁府。由韩绛代他为相,吕惠卿副之。各项新法虽已暂停,不久又陆续恢复。1074年4月,王安石前往江宁府上任。京城的变法班子立即掀起了内讧。野心家吕惠卿引用亲族吕升卿、吕和卿树立个人势力,争夺大权。宰相韩绛等人坚决反对,要求王安石回京复职,赵顼也认为,只有依靠王安石,才能对变法班子进行整顿,1075年2月,安石回到京师。在安石的支持下,皇帝大刀阔斧整顿了变法班子,发现吕惠卿不少贪污弄权的事实,将他贬出京师。但是经过吕惠卿把持了几个月之后,君子都被赶走,新进者都是小人,风气既已变坏,以后的整顿工作也就越来越艰难。1076年,安石因爱子王雱病逝,哀痛过分,以致病倒,再请罢相回到江宁养病,赵顼只好同意。安石从1068年来京,受到皇帝信任,独掌大权,前后达9年之久。但是波澜起伏,壮志难酬。最后心力俱疲,只好引退,回首往事,感慨万端。最使人痛心的,是原有不少诗友、文友、道义之交、莫逆之交,却在变法的争论中成为政敌,几乎终身不再往来。结果事业难成,友谊又失,悔恨终生!变法是失败了吗?多年以来,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是王安石变法失败了,近年来又听到外国人说: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国内学者也有跟着这么说的。我想:这两种说法有矛盾。如果说,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他又怎么能成为 伟大的改革家 呢?如果说,王安石的变法方案,朝廷没有通过,根本没有付诸实施,那可以说是失败了。或者是,在推行的过程中引起了内忧外患,例如农民起事或者外敌入侵,造成天下大乱,推行不下去了,那也可以说是失败了。历史事实并不是这样。1069年初,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全力主持变法,新法次第推行,到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停用新法为止,十余年中变法工作并未中断,也未造成天下大乱。在这十余年变法期间,如果做出了一些成绩,也不论成绩大小,都不能作出完全失败的结论。变法的目的,朝野上下人人皆知,那就是 富国强兵 。按照这个目的来衡量,变法并未 失败 。先说 富国 。变法之初,年年入不敷出。连祭天大典中赐给文武百官的银帛都拿不出来;变法之后,年年都有结余,到高太后停用新法后,国库里积存的银两达到5000万两以上,成为整个北宋时期财政上最宽裕的年代。实行新法的结果,垦田面积大量增加,全国高达7亿亩,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各种矿产品产量和历史上相比,提高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财政收入猛增。当然,在实行新法所增加的财富中,必然有一部分是与民争利,是残酷地盘剥老百姓而来,这正是司马光所反对的。但是,就短期内的效果而言,不能不说,新法至少是部分达到了 富国 的目的。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4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2)再说 强兵 。北宋开国以来,宋太祖赵匡胤用兵谨慎,既没有赫赫战功,也没打过败仗。宋太宗以外行带兵,两次冒险伐辽,两次全军覆没。 积弱 从此开始。以后宋军对外作战,几乎每战必败,连对小小的西夏,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新法实行以后,裁汰冗兵,于各地置将训练禁军,显然有了效果。和西夏的几次恶战,已经有胜有败。特别是1073年,用王韶出兵收复河湟一带失地,建立熙河一路,杀敌数千,招抚少数民族30余万,辟地2000里,这在北宋军事史上是一次难得的胜利。 积弱 的形势已经改观。既然在 富国 、 强兵 两个方面都已见效,我们怎么能说变法失败!只能说,在那一段变法时期,宋廷在政策上颇有失误。当时,宋神宗所敬佩的司马光与王安石两人全都赞成变法,只不过在时间上有缓进与急进的不同,在方法上有用不用与民争利诸法的区别。神宗如果能够耐心一点,在双方之间尽力协调,变法的步子宁肯慢一点,要求更稳一点,矛盾就不致激化。可他少年气盛,操之过急。凡对新法有不同意见者,一概贬官外调,结果激化了矛盾,形成新旧两党,造成内争。以后神宗英年早逝,一年以后,王安石与司马光这两位领袖人物同一年去世,形势急转直下,新法由宋廷自己宣布废止。在朝廷方面,神宗去世以后,哲宗赵煦继位,时年10岁。高太后临朝听政,立即任司马光为相,尽废新法。次年,王安石在江宁去世,司马光还向朝廷建议 介甫(王安石)无他,但执拗耳 ,希望朝廷赠恤之典从厚。5个月以后,司马光在宰相任上病逝。这两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领袖人物去世以后,社会上君子之风也就逐渐淡薄。在激烈的党争中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特别是新党人物大都是趋炎附势之徒,攻击政敌,争权夺利,互相倾轧,无所不用其极。高太后听政8年,于1093年病逝,哲宗亲政,立刻又贬斥旧党,尽用新党。朝廷中的帝后介入党争,更使党争加剧。1100年,哲宗赵煦以25岁的青年病逝,由向太后(神宗之后)做主,立哲宗之弟神宗之子赵佶为帝,这就是出名的亡国之君宋徽宗。这个赵佶是神宗的第11子,生母姓陈,因是庶出,本无继位的资格。可他从小就很狡猾,为了争取做皇帝的机会,他特别孝顺嫡母向太后,每天都去请安,以博得向太后的好感,最后真的如愿以偿。新党出身的宰相章惇自己的名声不好,但他颇有知人之明,一眼就看出赵佶言行轻佻,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但是向太后坚持己见,一些大臣附和,章惇争不过他们,赵佶终于继位。赵佶继位后,立即对章惇进行报复打击,1100年后,免掉他的相位,流放潭州(今长沙),次年,更贬为雷州司户,章惇终于贬死南方。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5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3)章惇说赵佶轻佻,只不过是轻描淡写,说中了赵佶性格中的部分弱点而已。其实赵佶的问题还很多,他的异想天开,胡作非为,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也和隋炀帝杨广相差无几,要做起祸国殃民的事来,并不下于杨广。攻击王安石的人曾经说过,王安石的新法足以败乱天下。事实上,王安石自1069年起推行新法,到赵佶登位的1100年为止,已经31年了,在这期间既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事,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天下并未大乱。从1100年赵佶登位到1127年金兵南侵北宋亡国,不过27年,赵佶就闯下了两件大祸,造成天下大乱。对内,他大办花石纲,逼得东南各地民不聊生,民变蜂起,一手造成了方腊起事,他所重用的高俅等人为非作歹,把千千万万善良的林冲们逼上梁山。对外,他自作聪明,联金伐辽,竟然完全丢掉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不守信用,不讲道义,见利忘义,出卖朋友,在两三年中,反反复复惹火了金国,最后招来金兵南下,血洗东京,让千千万万军民肝脑涂地,他的一家人,包括赵氏皇族子孙,也都赔在里面。赵佶和杨广这两个历史人物极为相似。第一,他们都是花花公子,他们从前人手里接下来的都不是烂摊子,而是一个像模像样的大帝国。到了他们手里,大胆妄为,拼命折腾,转眼之间就把一个大帝国折腾得土崩瓦解,他们这种瞎折腾的本领真是一流的。第二,他们都有不低的文化素养,看起来潇洒风流,和那些穷凶极恶的军阀,杀人放火的混世魔王相比,表面上大不相同。但是他们任性妄为,做尽了残害老百姓的事,狠得下心,下得了手,就在他们 潇洒走一回 的时候,千千万万老百姓被推进水深火热之中,国家崩溃,民族衰亡。他们作为决策者,作为亡国之君,罪责难逃。任何人都应该为自己所造成的灾难负责,我们切不可因为他们风流潇洒的外表而给予半点同情。经过这样一比较,历史事实清清楚楚,王安石变法既有成绩,也有过错,但是并未造成天下大乱。当时造成内忧外患,造成天下大乱的,正是这位花花公子皇帝,宋徽宗赵佶!我们就事论事,只能作此结论。如果把问题考虑得再深一层,就不得不承认,作为史学家的司马光考虑问题,的确比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周密得多。在王安石正要重用吕惠卿的时候,司马光立刻提醒他,吕惠卿不可相信。对靠新法起家的章惇、蔡京,亦复如此。王安石所考虑的,主要是新法的好处,是如何推行新法以富国强兵。司马光所考虑的,主要不是新法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推行得了的问题,新法虽好,如果用了一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去推行,就不免与民争利,即或财政收支状况一时好转,但是让老百姓受了伤害,就会留下后遗症,造成隐忧。那些小人一旦得势,就会盘踞高位,满足私欲,不肯轻易退下来,必然会闯大祸。从王安石重用吕惠卿开始,司马光就看出了这种危险倾向;蔡京等6贼把持朝政,造成内忧外患的事,也早在司马光的忧虑之中。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6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4)王安石是出名的 拗相公 ,是个不肯认错的人。但是更重要的,他是个君子,他如果地下有知,知道了蔡京等人打着新法的招牌闹得国破家亡的话,大概也会引咎自责的吧!党争的牺牲品——苏东坡苏东坡名苏轼,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就占了三家。他从小聪明绝顶,弱冠即有文名。22岁应考时,主考官看了他的卷子《刑赏忠厚之至论》,十分惊喜,推荐给皇帝。宋仁宗初读苏轼及其弟苏辙两人的卷子, 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 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 。苏轼如此高才,名声又如此之大,先后惊动了两位皇帝,为什么一生不受重用,而且屡受打击?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主观原因,他做人太天真了,太直率了。他年轻的时候,一直处于顺境之中,所以说话做事,略无顾忌,想说就说,当做就做,心胸坦荡,以诚待人。他认为 作文当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嘻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 。他作文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嘻笑怒骂,出乎真情。对人说真话,诉真情,情真意切,毫无保留,完全不知道人情险恶。《东坡事类》一书中说:苏东坡对什么人都愿意交往,曾经说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街头叫化子。他的弟弟苏辙劝他择人而交,他说从我看来,天下没有一个不好的人!请看这是何等乐观,何等真诚!他在抒怀言志的时候,说自己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认为帮助皇帝把国家治好是一件不在话下的事情,既不害怕别人说他吹牛,也不担心别人对他忌刻。他认为天下无坏人,对人从不设防,因此遇到飞来横祸的时候,毫无思想准备,束手无策。以后他在逆境中泰然处之,从文学创作中自寻乐趣,写出许多发自真情、横绝千古的诗文。他到死都是一个十分天真的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客观原因,那就是他遇上了北宋这一场变法运动。按照俗人的说法,他的受打击是自找的。当时虽有新党旧党之争,双方都并不以他为对象。他如果世故一点,利用两者之间的矛盾,对双方讨好,那就不仅不会倒霉,还能做到位极人臣,终生富贵,因为他本来就具备这样的条件。当然,如果他肯这样做,他就不是苏东坡了。他当时用全部精力去探讨变法的得失。不管新法旧法,凡于国于民不利的他就毫不客气地指责。新党上台的时候,他指出某些新法过犹不及,于民不利;旧党上台的时候,他又反对全废新法,主张择善而从。这样,两边的人都对他不满,他成了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的大傻瓜。他成天所想的,是如何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想到了就要说,如鲠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7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5)在喉,不吐不快,说了得罪人也在所不惜。他就是没有想到如何有利于自己,更没有想到这样做下去自己早晚会倒霉。他的聪明在于能够看出变法的种种利弊,如果他没有这个聪明,看不出问题,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他看出来了,说出来了,问题也来了。问题就是1079年的 乌台诗案 (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乌台诗案就是由御史台处理的诗案),也就是新党中的一些小人在苏东坡所写的诗句中鸡蛋里找骨头,然后策动御史台上表弹劾,说他 攻击朝政 。对于在别人的文字中抓辫子、戴帽子、打棍子这一套手法,我们都见识过,并不觉得生疏。原来抓辫子这门技术还是宋代新党中的小人发明的。苏轼有诗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他们就说,这是反对 农田水利法 ,讥刺兴修水利之难以成功。苏轼有诗 岂是闻韶解忘味,而来三月食无盐 ,他们就说,这是讥刺 盐法 行之太急,过犹不及。总之,他们把苏轼的诗揣摩过来,揣摩过去,不在其中找出毛病来,绝不甘休。最后,苏轼的诗几乎成了 讽刺新法 、 攻击朝廷 的大毒草。还有更厉害的一手,是一口咬定苏东坡《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一诗中的两句话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是在攻击 当今皇上 。他们上书给神宗说: 陛下飞龙在天,轼以为不知己,而求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 曾经称赞过苏轼为 天下奇才 的宋神宗对于这样的诬陷也不耐烦了,就反驳说: 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吟桧,何预朕事! 足见神宗并不糊涂。他这样的反驳,实际上已经是对诬陷的一种申斥。诬陷者如果脸皮嫩一点,觉得诬陷不成,反而露了马脚,也就从此收手,不再兴风作浪了。但是小人毕竟是小人,还是一股劲儿进行弹劾,不把苏轼告倒绝不罢手。神宗耳根不得清净,于是下令御史台进行查问,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人们拿了鸡毛当令箭,就把苏轼从湖州太守的任上拘捕进京,锒铛入狱,大肆拷问。这个案子极为简单,不就是苏轼写了几首诗么,不就是无事找事在几句诗上做文章么!审问的结果,无法定罪。乌诗案发生以后,因为主角的名气太大,朝廷内外都十分关注。除了新党中的一些小人还在呶呶不休继续诬陷,一心要把苏轼往死里整之外,旧党人士与新党中的一些君子都站出来为苏轼说话了。新党领袖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向神宗说: 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语罪人。 就是已经罢相退居金陵的王安石本人也向神宗上书,希望对苏轼从宽处理。曹太后听说此事,要求神宗亲自过问。杭州、湖州一带的老百姓虽然无法上书朝廷,却家家求神拜佛,在苏轼入狱期间不停地做道场,祈求上天保佑,让苏轼早日脱离灾难。在朝野上下一片呼声中,神宗只好亲自处理,淡化此事,以贬官结案,并未判罪。苏轼被关了100多天之后,从湖州太守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成为一个谪臣。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8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6)这次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说起来也并不十分严重,只不过是拘留了100多天,降级降职而已。但是这次冤案却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来了个急转弯。他当时不过40多岁,正在壮年,时时都想说动皇帝,被招进京,大展宏图, 致君尧舜 ,做个治国的能臣。这场牢狱之灾,使他大开眼界,使他看穿了小人的险恶,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他不屑于与那些小人较量,更不愿意与他们为伍,于是就萌生了退出官场改行做个文人的想法。这一转变,就使得现实社会中少了一个救时宰相,天下后世却多了一个千古不朽的大诗人。人的性格与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当 官人 必须世故,否则你就对付不了那些人事纠葛;当诗人必须天真,否则你就写不出真情实意、激动人心的伟大诗篇。苏轼是一个从小到老都极为天真的人。他一生所遇到的三位夫人都是他的红颜知己,能够先后为他承担起家庭的重任,长期保护了他的天真,使他能够安心地创作出雄视百代、光照千秋的诗文来。苏轼一世坎坷,贬官之后生活贫困。他在生活困难之时能够不为家事操心、潜心创作,完全得力于前后三位夫人的支持。可以说,苏轼流传千古的名篇巨制,无不包含这三位夫人的心血。他的第一位夫人王弗是他的四川同乡,比他小三岁,16岁出嫁,27岁病故,只和他相处了11年。这位年轻的夫人对观察人的心理变化很有一套本领,比苏轼老练,对苏轼的帮助不小。她在临终之时对苏轼谆谆告诫,极有见识,让苏轼铭心刻骨,永志不忘。她的英年早逝,使苏轼极为悲痛。在她逝世十年之后,有一夜,苏轼梦见了她,醒来写下了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鬂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的第二位夫人名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因为兄弟姊妹很多,按排行称为二十七娘。她和王弗不是一种类型,王弗是才女型,她却是贤妻良母型,为人贤淑,善于理家。她和苏轼相伴的25年中,不仅遭到乌台诗案的横祸,而且经历了不少颠沛流离的流放生活。在苏轼处于极为失意的时期,她全力支撑这个贫困的家,使苏轼得以一心从事创作。苏轼一生中最伟大的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例如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都完成于这一段时期。公元1086年,宋神宗死,子哲宗继位,反对新法的司马光为相,苏轼受到重用,调到京师担任知制诰兼侍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这第二位夫人只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却在46岁的中年辞世。苏轼极为伤感。 手 机 用 户 请 登 陆 随 时 随 地 看 小 说!第三部分 第69节:变法是一场大悲剧(17)苏轼第三位夫人王朝云,是杭州人。她12岁到苏家当侍女,18岁成为如夫人。她比苏轼小27岁,但很聪明、早熟,很理解苏轼怀才不遇、愤世嫉俗的心情。后来,苏轼因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又被旧党中的小人排挤出京出任杭州太守,心中闷闷不乐。有一天,苏轼袒腹歇凉,露出一个大肚皮,他带着开玩笑的态度问家里的人: 你们看我这大肚皮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有人说是满腹文章,有人说是满腹经纶,他都认为没有说准。只有朝云笑着说: 我看你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轼捧腹大笑,觉得朝云才是深深理解自己的知己。赤壁苏东坡塑像公元1094年,苏轼已经年近花甲,仍被新上台的新党贬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广东惠州。这时王闰之已经去世,家里的下人都不敢跟去,只有朝云坚决追随他南下,和他同甘共苦,生死相依。只可惜她不服水土,一年多以后,病逝惠州,亡年只有34岁。苏轼无限伤感,在悼亡诗中把她比为散花天女。朝云逝后,苏轼又被流放到海南的儋州。等到朝廷下了大赦令,准许流放者回到大陆,他已65岁。次年,他在江苏常州去世。在苏轼的一生中有一个最明显的转折点,那就是乌台诗案。在此之前,这位被皇帝称为 天下奇才 的苏学士曾经满怀信心,一再向朝廷上书,出谋划策;希望得到重用,以便使出浑身解数,做下一番惊人的大事业。在此之后,他大彻大悟,知道仕途艰险,立功不易;而且认识到自己过于天真,过于单纯,对付不了官场上极其复杂的人事斗争。他宁肯不做 官人 ,只做诗人,从此只以文学创作为终身事业。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想法,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后来事实证明:那些始终在官场上全力拼搏的人们,也无论是新党、旧党,也无论是君子、小人,一个个纷纷落马;倒是他这位埋头从事文学创作的谪臣,却捧出了一篇篇惊天动地的诗文,万古流传。他的人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对于苏轼的一生功业,与其让后人妄加评论,倒不如让他 夫子自道 ,看他自己是怎么说的?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